1999-09-07

第 1 版

1. 土耳其军队与库尔德工人党五日发生流血冲突

冲突发生在东部克罗姆谷山区。土军消灭对方十九人,自己损失七人。另外土军还在巴特曼省消灭对方四人。(法新社)

2. 亚太军队领导人会议开幕

据新加坡国防部六日说,来自二十个国家的军队领导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举行会谈。(法新社)

3. 奥尔布赖特访问越南

这位美国国务卿六日抵达河内,同越南领导人就贸易关系问题举行会谈。(法新社)

4. 联合国工作人员撤出东帝汶

据一位工作人员六日说,已有一百五十人从已被包围的联合国机构大院撤出。(美联社)

5. 印度五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动荡的大选

六点零五亿选民开始投票,希望选出一个能够提供必需的政治稳定的政府。(法新社)

6. 北约将把科索沃解放军纳入科索沃维和力量

上周访问了科索沃的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拜登五日说,北约军方领导人和科解即将就此问题达成协议。(路透社)

7. 德国执政党在德两个州的选举中失败

德总理施罗德六日表示,政府将继续推行对社会福利进行改革的政策。(美联社)

8. 希腊表示不再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

希腊外长帕潘德里欧五日说,土耳其此举符合希腊的利益,但双方仍没有解决在塞浦路斯和爱琴海领土问题上的分歧。(美联社)

9. 江泽民主席抵达澳大利 亚澳总理称赞江泽民是最重要的客人

【法新社澳大利亚墨尔本9月6日电】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抵达墨尔本,成为踏上澳大利亚国土的第一位中国国家元首。    在机场迎接江泽民主席一行的是澳大利亚副总理和维多利亚州总督。    【路透社墨尔本9月6日电】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抵达澳大利亚,旨在展现两国之间新的亲密关系。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称赞江泽民是他的政府接待的最重要的外国客人。    【法新社堪培拉9月5日电】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纳今天表示,他希望在将于下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期间,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会晤将成为中美双边关系的转折点。他说,华盛顿承诺将促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唯一的障碍是有关美国因在北约空袭塞尔维亚期间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而必须支付给中国的赔偿金问题的争论。唐纳说:“我认为双方不再存在重大分歧。”他说,如果中国不加入世贸组织,就意味着世界的1/5被排除在外。    【法新社堪培拉9月5日电】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帕特里基夫说,澳总理霍华德在同江泽民举行会晤时,除了可能表达澳方对不断涌入澳大利亚的中国非法偷渡客的担心之外,不会提出人权问题、西藏问题等可能引起双方争议的话题,因为霍华德“希望保持一种比较低调的工作式的对话,不想惹是生非”。    中国目前是澳第5大贸易伙伴,澳是中国第11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及中国良好的长期经济前景,是澳一直将中国作为其经济和外交重点的原因。    自1997年澳同意向用于保卫台湾的两艘美航空母舰提供后勤支援一事导致澳中关系恶化之后,澳一直在努力修复澳中关系,并通过不支持美反华人权提案、压巴布亚新几内亚勿同台湾建交、澳中开始地区安全问题和双边防务对话等一系列努力,赢得了中方好感。

10. 法新社评中美首脑即将会晤

【法新社华盛顿9月5日电】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和台湾问题将是中美在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讨论的最主要问题    在北约组织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4个月后,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正在为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新西兰举行的极其重要的首脑会议作好准备,以便既讨论台湾问题,也讨论北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    克林顿总统和中国主席江泽民将在预定于9月11日至13日在奥克兰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最高级会议之外讨论一些棘手的争议问题。    设在华盛顿的经济战略研究所中国问题观察家安德鲁·绍莫塞吉在谈到江泽民将与克林顿举行的会晤时说:“这是重要的一步。”在中国大使馆被炸之后,美国解释说,这个事件是由于情报错误而造成的大错。北京拒绝接受美国作出的这个解释,并中断中国与华盛顿举行的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绍莫塞吉接着说:“双方都已表明,它们想要在中国大使馆被炸赔偿问题解决之后再次开始会谈。双方想要向前进。”    美国官员们刚刚宣布,双方将于下周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举行专家级“情况评估”会谈,这种会谈大概要在北京举行,也可能在奥克兰举行。人们普遍预料,克林顿和江泽民将会达成某种协议,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扫清道路,以便中国作为正式成员及时参加预定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西雅图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会议上十分重要的新一轮全球贸易自由化会谈。    这里的美国和平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帕特里克·克罗宁说:“我多多少少乐观地认为,这两位领导人会在西雅图会议之前达成一项协议。”他接着说:“除非在台湾问题上出现敌意的插曲,这一次会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中国官员们已经表明,引起分歧的台湾问题将是奥克兰首脑会议期间要着重讨论的一个争议问题。    克罗宁还指出,克林顿和江泽民大概会着重讨论“如何避免另一次亚洲金融危机”。    如果中国同美国和欧洲举行的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会谈得以完成,那会确保中国能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为其他一些主要贸易国、尤其是日本已经同北京达成协议。

11. 以内阁批准巴以和平新协议

【路透社耶路撒冷9月5日电】以色列内阁今天以压倒性多数批准了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昨天签署的修改后的以土地换和平的怀河协议。    一位政府发言人说内阁成员们的投票结果为21票支持,2票反对。    【路透社耶路撒冷9月5日电】今天在以色列北部城市太巴列和海法发生爆炸事件,疑是汽车炸弹爆炸,造成至少3人死亡。连续两次爆炸事件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签署恢复和平进程协议之后不到24小时内发生的。    警方说,带有伊斯兰民兵“恐怖袭击”迹象的爆炸事件给中东和平进程笼罩上一层似曾相识的阴影。    【法新社耶路撒冷9月5日电】以色列国防部副部长埃弗拉伊姆·斯内说,尽管以色列北部今天发生了两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但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和平进程必须继续进行。    【法新社华盛顿9月5日电】美国今天谴责发生在以色列的两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称之为旨在破坏中东和平进程的“懦夫”行为。    【法新社耶路撒冷9月5日电】以色列极端正统的党派圣经犹太教联盟今天说它已经决定退出埃胡德·巴拉克的联合政府。

12. 韩不参加美日导弹防御计划 朝向黄海海域基地增派军舰

【法新社汉城9月5日电】据报道,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洪淳瑛说,韩国不会参加美日推行的一项导弹防御计划。    韩国说,它缺乏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来参加这一费用高昂的导弹防御体系。    【法新社汉城9月5日电】有报道援引韩国总统金大中的话说,北朝鲜现在实施其远程导弹试验的可能性减小了。    金大中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的采访时说,“我认为他们不发射导弹的可能性增加了”。    【法新社汉城9月5日电】据报道,北朝鲜在宣布与其对手韩国存有争端的黄海分界线无效后,在这一海域边界附近的一个基地部署了更多的海军舰艇。    【路透社汉城9月5日电】北朝鲜指责其对手韩国不负责任地开支,计划购买潜水艇,从而引发军备竞赛。    北朝鲜的官方通讯社朝中社今天报道说,“南朝鲜当局调拨了巨额资金用于购买最先进的潜水艇。”

13. 法德对欧盟东扩存在分歧

【法新社芬兰萨里山9月5日电】法国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今天在此间说,大多数欧盟成员国不希望于12月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上确定5个东欧国家和塞浦路斯加入欧盟的日期。    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不合情理。”此前他参加了在芬兰北部拉普兰疗养地举行的为期两天的欧盟外长非正式会议,芬兰是欧盟目前的轮值主席国。    但是,德国外长约施卡·菲舍尔对此却持不同意见。他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日期,申请加盟国将感到灰心丧气,并且不会再谋求加入欧盟必须进行的经济改革。

14. 东帝汶冲突激化 安理会拟派外交团实施投票结果

【法新社雅加达9月5日电】据安塔拉通讯社报道,东帝汶亲印度尼西亚的派别今天拒绝接受联合国8月30日组织投票的结果,这次投票以压倒多数的票数反对东帝汶留在印尼享有自治。    【法新社雅加达9月5日电】据报道,在东帝汶举行投票支持独立之后,暴力活动进一步升级,狂暴的亲雅加达的民兵今天在东帝汶至少杀死了145人。    【美联社东帝汶帝力9月5日电】坐落在冲突四起的帝力的联合国使团驻地今天实际上处于荷枪实弹者的包围之中,他们一整天都在大楼附近朝天鸣枪,来恐吓困在其中的几百名联合国工作人员。    【路透社帝力9月5日电】一些支持东帝汶独立的人今天愤怒指责印度尼西亚军方在这个地区精心策划了一次新的大屠杀。与此同时,印尼的一些部长乘飞机抵达东帝汶,在该地区陷入混乱之际讨论解决危机问题。    昨天整晚都可以听到枪声,枪声一直持续到今天。组织上周投票的联合国驻东帝汶使团总部附近也发生枪击。    【路透社堪培拉9月5日电】澳大利亚外长亚历山大·唐纳今天说,联合国正在考虑澳大利亚提出的迅速向东帝汶派遣一支小规模维和部队的建议,但印尼对此表示反对。    【路透社联合国9月5日电】安理会主席、荷兰的彼得·范·瓦尔苏姆宣布,联合国安理会今天晚上决定尽早向雅加达派遣一支外交使团,讨论暴力频仍的东帝汶的安全问题。    他在秘密紧急磋商之后对记者们说:“这支外交使团将同印度尼西亚政府讨论实施投票结果的具体步骤问题。”

15. 俄军围歼达吉斯坦叛乱分子

【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马哈奇卡拉9月5日电】据达吉斯坦内务部部长穆罕默达吉罗夫透露,在布依纳克斯克地区的科多尔斯克地段与联邦军队对抗的叛乱分子至少有500人。在交战过程中,联邦军队方面有33人死亡,147人受伤。联邦军队已将这撮叛匪包围在5公里的地段上,正在展开围歼行动。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9月5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对极端分子在达吉斯坦进行的恐怖活动非常愤怒,并责成政府在最短的期限内查清。普京总理将按照总统的指示亲自监督鉴于达吉斯坦局势所采取的所有紧急行动。    【俄通社—塔斯社马哈奇卡拉9月5日电】目前至少有1.5万名难民从战区逃离,抵达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据记者目击,难民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叛乱分子没有阻拦妇女和儿童的撤离,但男人被留在战区,恐怖分子强迫他们修筑工事。    【法新社马哈奇卡拉9月5日电】俄罗斯内务部说,来自车臣的约2000名士兵今天早上进入达吉斯坦,以增援在那里与俄罗斯军队交战的叛军。    【法新社俄罗斯马哈奇卡拉9月5日电】俄罗斯南部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今天号召全民总动员,以抵抗穆斯林好斗分子。

第 2 版

1. 阿拉伯世界对巴以新协议反应不一

【法新社开罗9月5日电】埃及今天庆祝由它帮助促成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协议,但是,叙利亚和伊朗抨击它是对以色列的屈服,其他中东国家则反应不一。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顾问乌萨马·巴兹说,巴勒斯坦人在埃及红海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湾签署怀河协议修正备忘录得大于失。    在谴责该协议的反对者当中德黑兰最为突出。叙利亚则说,它绝不会签署这样一项协议,而且表示对该地区实现和平的前景已不再表现出热情。    开罗的阿拉伯联盟欢迎该协议,但呼吁该协议“立即”得到全面实施。    在像埃及那样同以色列已经缔结和约的约旦,一家阿文报纸《宪章报》表示了谨慎的乐观。该报说:“我们欢迎这一协议,但是,我们认为,它能否忠实地得到执行将成为我们判断巴拉克政府对和平问题的认真态度的主要标准。”    已经作出正式反应的极少数海湾阿拉伯国家态度是积极的,但是,这些国家报刊的评论普遍言辞激烈。    据官方通讯社报道,卡塔尔外交部一位官员对该协议表示欢迎,称它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出的积极的一步”。    卡塔尔和阿曼是海湾国家中仅有的同以色列建立商业关系的两个国家,但是,在强硬派人物内塔尼亚胡1996年出任以色列总理之后,它们冻结了同以色列的商业关系。    阿曼没有立即对该协议作出评论,虽然苏丹卡布斯在访问沙姆沙伊赫湾期间曾同穆巴拉克讨论了这项协议。    邻近的海湾国家巴林称这项协议是双方“朝着达成最终协议的道路上迈出的积极的一步”。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报刊只是认为该协议是以色列的一个胜利。沙特阿拉伯的《国家报》说:“巴拉克通过把协议中的某些条款肢解并把另外的条款束之高阁,制造了一个推迟爆炸时间的炸弹。”    阿联酋的《今日海湾报》说,沙姆沙伊赫湾协议“反映出美国是一个软弱的调解人,它对反复无常的以色列施加不了什么影响或者根本就没有影响”。

2. 日报社论 撤军:以色列和平诚意的试金石

【日本《每日新闻》9月6日社论】题:能否忠实地履行协议是试金石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以军从约旦河西岸进一步撤退的问题于5日达成一项协议。一直难以取得进展的巴勒斯坦和平问题,在以色列新总理巴拉克的努力下,第一次向着和平迈出了具体的一步。    去年10月在美国克林顿总统的调停下,以巴双方达成了以色列进一步从西岸13%的土地撤退的协议。但是直到11月,以军只从2%的土地上撤出,协议没能得到实施。    这次新协议的核心内容是以色列方面再次保证,到明年1月20日之前,以军将分三个阶段从其余11%的土地上全部撤走。    对于有过悲壮的厮杀历史的两民族来说,要想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没有捷径可走。9月以色列军队开始撤退,恢复关于耶路撒冷等最终地位的谈判,实现释放巴勒斯坦政治犯,10月加沙港开工,以及开通连接自治区的安全走廊等,只有不断在这些具体问题上取得成果,才能建立两国的信任关系。    以军撤走后的土地很可能就是将来的巴勒斯坦国的“国土”。对巴勒斯坦居民来说,以军的撤退是衡量以色列方面诚意的标尺。作为撤军的第一阶段,以军能否按协议于本月从西岸7%的土地上撤出将是第一个试金石。

3. 欧安组织对巴以新协议表示欢迎

【法新社奥斯陆9月5日电】担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轮值主席的挪威外交大臣克努特·沃勒贝克今天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该协议为巴以就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举行谈判开辟了道路。    沃勒贝克在奥斯陆说:“这项新的协议表明中东和平进程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4. 以色列要成为「中东的门户」

【沙特阿拉伯《生活报》8月18日报道】巴拉克政府在为“和平活动”的列车启动而行动,与此同时,以色列经济集团和政府机构也在积极行动,以使有关的国际机构相信,以色列是“中东的门户”,是“中东新经济”的发动机。    以色列人认为,以色列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具有一些特点,它富有训练有素并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有专业人才,此外,还有相宜的法律,特别是有鼓励投资的法律。    上届政府轻视和平进程,无视和平的好处和动机,而现政府则准备纠正这种错误,并完成一些发展基础设施的项目,以此作为中东经济的立足点。以色列人提议建造的6号高速公路可作为把尼罗河谷和肥沃的希拉勒连接起来的一条主要陆路。这条高速公路的西部支路将延伸到黎巴嫩边界,像以色列人希望的那样,把以色列同土耳其和叙利亚连接起来。如果同叙利亚达成和平条约的话,这条高速公路的东部支路可通往大马士革,这条路将是南部之间即巴勒斯坦领土、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海湾、伊朗和其他遥远的亚洲国家之间主要的陆地快速运输途径。    在发展公路的同时,以色列一些公司正在致力于实施把以色列同埃及、以色列同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连接在一起的铁路网络工程。同时,在以色列制定的加强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国家和各大洲国家之间豁免关税贸易通道的计划范围内,以色列人正在致力于发展海法、阿什杜德和埃拉特等港口,以使这些港口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主要贸易渡口。以色列人还想从附近的亚喀巴港和拟建造的加沙港等一些港口获益,把这些港口同以色列的公路和铁路连接起来。根据这项计划,以色列人希望把铁路从亚喀巴港和埃拉特港延伸到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使以色列能轻而易举地到达这两个国家市场,而后,进军中亚和东欧国家市场。    以色列还计划实施一些工业联合项目,主要是向整个该地区出口其产品,而不仅仅满足以色列市场的需要。

5. 俄罗斯政治战日益逼近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9月4日一期文章】题:俄罗斯的政治战日益逼近    俄罗斯政客们寻找合适盟友的工作正加紧进行。民意测验中最受欢迎的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他与卢日科夫领导的经费充足、充满活力的“祖国”运动结为联盟。这种组合应该能吸引广泛的选民,但它最明显的弱点是只有一家全国性电视台为它提供公平的待遇。    只有共产党才能在组织上与“祖国”运动抗衡。共产党声称自己在全国有50万党员——远远超过了其它所有政党加起来的总人数。但是共产党人几乎什么都缺:大笔的经费、无线电广播以及建立广泛的左翼联盟的能力。    第三个主要集团是“亚博卢”集团,这是一个从未真正接近过权力的温和的自由党派。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最近刚刚被解职的总理斯捷帕申加入了这个集团。该集团提出了许多主张,但是它经费匮乏,组织分布不均匀。    另一场大改组发生在赞成市场经济的亲西方阵营中,这一阵营现在被称为“右翼力量联盟”。该联盟拥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人物,其中包括小企业提倡者伊琳娜·?田和前总理基里延科。但是该联盟的声誉因为与克里姆林宫的联系而遭到严重损害。    中右派的选票将由“右翼力量联盟”与另一个集团“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分摊。“家园”的领导人是另一位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最新一任总理普京是其成员之一。它拥有大量的权力和金钱。    剩下两个党派是未知数。极端民族主义的自由民主党党员日里诺夫斯基因言词极端而臭名昭著,但在行动上又特别务实;列别德的党几乎没有任何经费,组织也不完善,但是这个爱大声咆哮的前将军本人仍然很得人心。    在今后三个月中,俄罗斯将成为一个神经紧张之地。对俄罗斯四面楚歌的掌权人是否能遵守规定的日程表,人们现在依然没有十分的把握。

6. 普京呼吁卡—切共和国结束民族对抗

【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切尔克斯克9月5日电】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最高法院承认5月16日当选的弗拉基米尔·谢苗诺维奇总统是合法的,其支持者表示将遵从法律的裁决。这是谢苗诺维奇的支持者在针对周六俄联邦政府总理普京对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人民的电视讲话而发表的声明中强调的。    普京在讲话中呼吁结束5月16日以来在该共和国出现的民族对抗。他特别强调,必须保证在该共和国居住的公民不分民族,均能平等参与对国家的管理。    谢苗诺维奇的支持者在声明中还指出,为了维护稳定,必须制止已持续了10昼夜的抗议最高法院裁决的游行活动,游行是由另一位总统竞选人斯坦尼斯拉夫·杰列夫的支持者发起的。他们扬言将联合阿巴兹人、切尔克斯人和其他民族实行切尔克斯自治,退出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    声明称,在该国内务部长亚历山大·沃尔科达夫的调解下,双方代表9月4日在切尔克斯克举行了会谈,以寻求达成和解和停止再发生类似9月3日和4日的极端冲突的途径。    但声明又说,率杰列夫一方代表参加会晤的杰列夫之弟拒绝作出任何妥协,公然离开了会场。

7. 阿根廷向美军提供训练场

【埃菲社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5日电】据《号角报》今天报道,阿根廷为美国提供了一处靠近巴西边境的军事训练场,用于训练对付游击队的“绿贝雷帽”。    阿根廷的这一提议尚未得到华盛顿的回应。该提议是在美国为制止哥伦比亚游击队的发展而试图建立一支多国部队所做出的试探之后提出的。    美军南方司令部为取代至今还在使用的在巴拿马的训练基地,有意寻求一些长期性的训练场。    这处属于阿根廷军队的训练场占地1万公顷,有飞机跑道,位于与巴西接壤的米西奥内斯省的密林中。据军方消息,这处训练场是阿国防部长豪尔赫·多明格斯提供的,但阿总统府说这是美国政府的“本意”。    《号角报》指出,美国并不想在该省建立一个军事基地,而是要建立一个军火库和一个供其精锐部队使用的常规训练场。

第 3 版

1. 美国需要富裕繁荣的俄罗斯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第29期报道】题:富有的美国需要一个富裕的俄罗斯——该报对美国驻俄罗斯大使詹姆斯·柯林斯的独家采访    问:您是如何评价俄美关系的?    答:我们认为,俄美关系基本上是好的,因为它建立在广泛利益之上。现实情况是:现在我们都赞成同一个原则——人权和民主,都明白同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尊严应当得到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应当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关系的良好基础。    因此在新世纪前夕我们能够本着合作的精神共同建设性地解决关键的问题,探索克服分歧的途径。我们两国进行了本世纪以来空前规模的交流,仅按照美国政府的官方交流计划,最近六年就有约2.5万名俄罗斯人到过美国,几千名美国人到过贵国。    关于中国因素    问:不久前在一份《没有俄罗斯世界会怎样?》的报告中,美国政治学家格雷赫姆得出了一系列结论,说明为什么俄罗斯长期衰弱对美国不利。其中有这样一条:俄罗斯的强大能够消除中国的野心,您是否同意这一点?您认为,中国的地缘政治未来会是怎样的,那里现在就有十几亿人,在不远的将来人口还会增加三亿。    答:在谈到整个地缘政治稳定时,我想引用我国总统的一句话。他经常强调指出,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大的、繁荣的民主国家有利于美国。虚弱的不可预测的俄罗斯是欧洲和亚洲不稳定的根源。    在亚洲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出现对这一地区的未来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对于美国来说,重要的是保证与中国建立牢固的、建设性的和可预见的关系。我想特别指出,今年,特别是去年,中国的个别政治学家把俄中美关系归结为“零点方案”,即如果美国与其中一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与另一国发生矛盾。    我们不能接受这种看法,相反我们相信,对于俄罗斯和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相互之间有牢固的友好关系。这可以推动亚洲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关于科索沃冲突    问:有个政治家说过:“谁控制了巴尔干,谁就控制了欧洲。”现在许多人认为,科索沃战争与其说是在保护人权,不如说是想在巴尔干“插足”,也就是说,科索沃战争反映出美国和北约在欧洲的战略利益。    答: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欧洲国家。我认为,本世纪给我们上过一课,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应当成为这样的国家。    当我们从今天的角度来审视科索沃悲剧时,大家都明白无法让塞尔维亚人离开科索沃。甚至连塞尔维亚东正教领导人都说,事先无法预料到这一悲剧的全部后果。    但是我们今天应当与俄罗斯一起在这里实施可以接受的政治解决方案。完全有条件这样做。    问:但是克林顿在不久前的一次讲话中说:“在开始这场战争时我只想到了美国。”关于这句话您怎样解释?    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如果这样做对它不利。我认为,总统指的是,采取军事行动是正确的,在他看来,这符合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我敢肯定,这并不是说,这样做有什么其他目的。    关于“单极”世界和全球安全    问:世界该不该是“单极的”,即由美国一国统治世界,主宰着其他国家人民的命运。格雷赫姆在上述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世界有美国、欧洲和俄罗斯这三极,那么它将更加稳定。    答:我不太相信“极”这个东西。我认为,将来有必要发展的是能够有效解决冲突和分歧的国际关系体系。    就拿亚洲经济危机来说吧。它瞬间就影响到了俄罗斯,又波及到巴西,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全球经济联系是个现实。    问:不久前美国国会将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法律提交总统签署。难道这不违反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防御条约吗?这个条约长期以来保障了战略稳定和整个裁军进程。    答:对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回答说,它不违反1972年的条约。但是以下说法也是对的:今后几十年俄罗斯和美国不得不重新研究过去的许多协定,做出修改以适应新形势。    我们知道,敌视美国的一些国家正在提高实力,以便利用弹道导弹来袭击美国领土。国会和政府达成了共识,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有限制的反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方法,防止这种威胁的发生。1972年的条约规定可以部署这种系统,但这只是条约的一部分,还有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必须修改反弹道导弹防御条约,但是首先应当找到保留该条约的办法。我国政府和总统同意贵国政府和总统的看法,认为这个条约是我们两国战略关系的基础,它具有全球意义。    然而我们认为,如果这个条约不能够在出现新威胁的时候保护我们中的任何一国,它就对两国都没有好处,我们明确表示,希望与俄罗斯政府合作修改这个条约,以保持其战略意义。    关于两国贸易中的困难    问:克林顿总统和美国官员多次说过,美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和富裕的俄罗斯。然而跨国公司不允许我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例如在俄罗斯的钢材进口问题上。同与意大利、与德国的贸易额相比,俄罗斯与美国的贸易额很小。您不觉得言与行距离很大吗?    答:我想首先指出,俄美贸易给贵国带来了好处。美国人似乎从中获益匪浅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们两国的贸易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当问题涉及到某些数量其实并不大的商品时,媒体上便一片哗然,有关俄罗斯钢材就是这样。迄今为止俄罗斯还只是出口原料和半成品:石油、天然气、铝和化肥等。俄罗斯的任务是改造自己的工业,生产出有竞争力的最终产品。而这涉及到投资和企业改造。俄罗斯工业没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它的产品无法与西方产品竞争。    我们努力推动俄罗斯发生变化,以便吸引投资者和改造企业,使俄罗斯成为世界市场的名副其实的参与者。这是一个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影响上都十分痛苦的过程,是复杂的和困难的决定,但这是必须马上做出的决定。    问:美国需要的不是贫穷的,而是富裕而繁荣的俄罗斯,这是真的吗?    答:认为我们需要的是虚弱和贫穷的俄罗斯完全没有根据。如果俄罗斯穷,它就不会成为对我们有吸引力的市场,就不会成为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市场。如果它虚弱和不稳定,整个地区将不得安宁。我们希望有一个可以与之合作的、强大的、繁荣的和可预测的伙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有分歧,分歧永远会有。但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一个自信的和能够做出决断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要轻松得多。    问:您认为,今后10年俄美可以在什么方面进行合作?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答:从安全角度我们应当重新看待传统军事技术,因为世界越来越复杂。认为美国能够单枪匹马地做这件事是错误的。还存在着如团伙犯罪和毒品泛滥这样一些问题,这些现象已经使我国吃了不少苦头。我们还面临着环境问题,环境对于未来越来越重要。还有水资源问题:如何才能弄到干净的水。我们应当防止那些无法医治的疾病的传染。

2. 西方国家:极权主义在曼延(二)

超国家力量掌握了世界控制权    问:这种看法是否有点儿荒唐?    答:不。民主意味着多元化,多元化意味着至少有两种比较对等的力量的彼此对立,彼此斗争,同时也彼此影响。冷战时期的状况是世界性的民主,全球性的多元化。在这种世界性的民主和全球性的多元化内,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甚至还存在着一种结构——不结盟运动。当时,苏联极权政权对来自西方的批评十分敏感。西方国家也通过本国的共产党受到了苏联的影响。而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则是一个由单一的力量、单一的意识形态和单一的“世界主义党”支配的世界。“世界主义党”也是开始形成于冷战时期。当时,跨国的组织机构逐渐开始出现,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种跨国的贸易公司、银行、政治组织和传媒组织。超国家性把这些力量联系在一起。随着共产主义阵营的崩溃,这些力量掌握了世界的控制权。于是西方国家成了统治者。但它们同时也成了被统治者,因为它们为了维护“超级社会”的利益而逐步失去了自己的主权。这种“超级社会”由一些其势力范围不受国界限制的贸易企业和非贸易机构组成。像其它国家一样,西方国家也受到这种超国家结构的支配。然而,国家主权是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和多元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现在的世界权力却压迫主权国家。欧洲的一体化也在导致多元化的消失。    西方国家已无真正民主    问:但你难道不认为法国或德国仍是民主国家吗?    答:冷战时期也是西方国家真正民主的时期。那时,西方国家的各个政党的意识形态不同,政治纲领也不一样。各新闻机构之间也很不相同。所有这一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发展。这种情况现在已不存在了,其原因是,在那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民主、繁荣、社会法制和就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世界上存在可怕的共产主义。    随着东方共产主义制度的崩溃,在西方,社会权利开始广泛受到损害。现在,在多数欧洲国家里掌权的社会党人正在奉行一种社会破坏政策:摧毁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有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东西。在西方,现在已不存在为地位低下的人群说话的政治力量了,政党的存在已只是一种形式,各政党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了。针对巴尔干人民的战争可以表明一切,就是不能表明民主。然而,进行这种战争的正是西方国家的社会党人(而西方国家的社会党人历史上一直是反对进行这种战争冒险的)。在好几个西方国家中掌权的绿党也是如此,他们也欢呼北约轰炸造成的环境灾难。    西方的社会组织工作中的民主也在趋于消失。极权主义在蔓延,原因是超国家的结构正在西方各国中起支配作用。这种超国家的结构正在发号施令、制裁别国、组织禁运、轰炸其它国家和制造饥饿。即使克林顿也须服从这种结构。金融极权主义使西方国家政府处于从属地位。金融极权主义是很冷酷的,它没有同情心,没有感情。同金融专制相比,政治专制倒是比较“仁慈”的。在最严厉的专制政体下,人们还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抗,而在金融专制制度下,人们根本无法反抗银行。 (二)

第 4 版

1. 20世纪工商巨人(10) 学业虽无成 经商却有道

【法国《回声报》8月13日文章】题:安托万·里布    1918年12月24日,安托万·里布出生在法国里昂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父亲便让他早早地退了学。别看里布学习不行,生意经可是打小就无师自通。他在父母的花园里种菜,然后高价卖给祖父的厨师。天生的商业头脑日后为他带来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里布进了巴黎一所商校。因为毕业考试差一分才及格,他便斗胆找到校长说:“给我提一分吧,要不你就毁了我的前程。”里布居然真的得到了这关键的一分,拿到了毕业文凭。    可是不等他找到合适的工作战争就爆发了。1939年他应征入伍,后因患流行性肠炎住进医院,卧床不起。等到他康复出院的时候,战争已暂告结束,法国被德军占领。    “左翼老板”    1942年,里布进入叔叔乔治·罗克经营的苏雄—纳弗塞尔玻璃制造厂。他勤奋好学,办事快、点子多,很快就受到赏识。1943年他被派到马赛亏损的凯拉尔玻璃厂进行整顿,业绩不凡,因而被叔叔提拔到公司的里昂总部,负责处理大客户的投诉。25岁的里布通过处理各类纠纷,对玻璃制造业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又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奠定了基础。里布平易近人,善于跟人打交道。他喜欢在车间里转悠,和工人们打招呼问好,能叫上很多人的名字,这使他后来赢得了“左翼老板”的美誉。    平步青云    1943年,里布和一位纺织品批发商的女儿喜结连理,后来有了四个孩子。二战结束后,深得叔叔信任的里布来到美国。苏雄—纳弗塞尔公司在生产平板玻璃的利比—欧文斯公司拥有大笔股份。里布相信,战后重建将使平板玻璃的需求量猛增,特别是玻璃窗制造业将大有发展前景。    里布在苏雄—纳弗塞尔公司继续平步青云:1952年担任秘书长,1962年当上副总经理,1965年接替叔叔出任集团总裁。他用几年时间把这家生产品种单一的企业发展成一家大规模的玻璃制品集团,后来又毅然转变经营战略,大胆涉足其它商业领域,把公司发展成一家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食品集团。    里布的第一个目标是生产平板玻璃。二战一结束,他就对平板玻璃市场产生了兴趣。到了60年代,塑料、纸板和金属材料的有力竞争更让里布意识到扩大经营范围的必要性。当时正值汽车业和建筑业蓬勃发展之际,里布认为生产平板玻璃大有可为。1965年,苏雄—纳弗塞尔公司和欧洲第三大平板玻璃生产厂—布苏瓦公司合并。1967年,新公司定名为BSN公司(布苏瓦—苏雄—纳弗塞尔公司)。    真正使BSN公司和它的老板远近闻名的还是1968年底里布对圣戈班公司那次“未遂”收购。1968年12月21日,年轻的BSN公司想建立一家国际规模的平板玻璃集团,于是决定公开收购圣戈班公司。圣戈班公司是法国最大的工业集团之一,也是法国资格最老的一家企业。里布的收购行动真可谓胆大包天,各家媒体纷纷在头版头条大加报道,称这是一场“玻璃大战”。BSN公司最后虽然败下阵来,可是它的知名度却大大上升。    里布继续通过收购和兼并,在欧洲范围内扩建它的平板玻璃集团。1972年,该公司平板玻璃的营业额已达30亿法郎,居欧洲第二位。1979年爆发石油危机前夕,里布把平板玻璃业务转让出去,开始转向食品行业谋求发展。    大胆“赌博”    从主要经营玻璃制品转向生产大众食品,这是一次大胆的赌博,可是里布运筹帷幄。早在1969年他就开始为转轨作准备,逐步控制了埃维昂矿泉水公司、克罗南堡公司和欧洲啤酒公司,成为法国第一大啤酒、矿泉水和婴儿食品生产商。几年后,也就是1973年,BSN公司兼并了欧洲第一大奶制品企业、同时也是欧洲第二大面条厂商热尔韦—达能公司。    80年代,里布带领公司大踏步进军国际市场,在面条、饼干、鲜奶制品、矿泉水、糖果和调味品等领域都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里布也因此成为80年代名声显赫的工业家,他代表着法国企业界的创新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90年代中期,里布走完了他的冒险扩张之旅。1994年6月他给公司改名,用公司最有名的品牌“达能”命名公司。次年,70多岁的里布解甲归田,把公司交给了最小的儿子弗兰克。(“20世纪工商巨人”系列稿自明日起转至《周三增刊》,敬请垂注。)

2. 美报文章 经济衰退困扰拉美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5日文章】题:严重的衰退困扰拉丁美洲(记者 安东尼·法约拉)    分析家们说,拉丁美洲现在正在经历一场自80年代初债务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农产品价格低下、公共债务激增、失业率居高不下、货币涨落不定、外国投资资本缺乏让这个地区的国家不堪重负。    这种经济衰退给过去的十年划上了一个令人失望的句号。在过去的十年中,拉丁美洲经济迅速复苏,增长率急剧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广泛采取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去年之前——当时,经济学家们担心巴西将会步俄罗斯的后尘,陷入金融危机之中——这个地区成了吸引共同基金和美国公司资金的一块磁铁,美国公司成为刚刚私有化了的拉丁美洲工业部门中一些最大的投资商。但是今天,除了墨西哥这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情况——墨西哥得到了美国强大经济的支持——几乎所有拉丁美洲国家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经济问题。    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担惊受怕的巴西现在已经开始摆脱困境,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金融分析家们对巴西财政结构改革的速度感到满意,他们预计今年的经济收缩只有1%,而早些时候的预计超过了5%。去年因厄尔尼诺现象而遭受巨大损失的秘鲁,是除墨西哥之外在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拉丁美洲国家,预计它的经济今年将会取得增长。在其经济构成中占有至关重要地位的渔业复苏十分显著,采矿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拉丁美洲其他主要国家——诸如阿根廷、委内瑞拉和智利——现在的情况比短短几个月前分析家们的预计还要糟糕,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面临它们50年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一些主要分析家因此预计1999年整个拉美经济下降0.5%。    但是,尽管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分析家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可能即将达到谷底,不大可能造成类似东亚或俄罗斯的那种崩溃。实际上,许多分析家预计2000年拉丁美洲许多地区的经济都会出现适度的回升。    但是,在诸如厄瓜多尔这样一些小国里,局势比较危险。在这些国家里,银行系统一片混乱,外债拖欠的情况似将发生。但是,在更大一些的国家中,包括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经济的基础状况比较健康。    尽管每个国家经济衰退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国家面临严重问题是由于重要出口产品价格的下跌,例如油和铜的价格下跌。    另外,以今年1月份巴西雷亚尔贬值为肇始的货币恐慌一直在继续。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智利在过去六个月中经历了货币价值的急遽下跌。这种情况在高债务和低政府收入的时候造成外国贷款人和投资者对该地区的兴趣降低。    但在像阿根廷这样的已经进行了自由市场改革的国家,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主要是由高失业率引起的——目前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14.5%。分析人士说,国有公司最近进行私有化后大量裁员,以及私有企业未能达到足够的快速增长以吸收前国有企业工人造成了高失业率。

3. 智利决定比索自由浮动

【埃菲社圣地亚哥9月2日电】智利中央银行今天发表一份公报,决定允许比索兑美元自由浮动,并将2000年的通胀率定为3.5%,2001年在2%—4%之间。    【埃菲社圣地亚哥9月3日电】在智利中央银行昨天决定允许比索兑美元自由浮动之后,主要的经济界人士今天对此表示满意,并强调说,这项决定因其对出口部门的影响将有助于刺激智利经济的增长。    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3时(格林尼治时间17时)外汇市场收盘时,美元对比索的比价比昨天有所上升,买入价是523比索,卖出价是523.5比索。与此同时,圣地亚哥证券市场的主要指数上升了1.19%。    经济当局和企业界代表一致认为,这项措施对经济活动的缓慢复苏是一种刺激因素,由于被认为是增长动力之一的出口下降等原因,智利经济已经持续9个月呈现倒退趋势。    财政部长爱德华多·阿尼纳特今天解释说,中央银行的决定为采取能够保障经济复苏的措施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他认为,这种经济复苏的迹象正开始显现出来。    爱德华多·阿尼纳特指出,这项措施不是为了预防危机影响或货币贬值而采取的,中央银行采取的美元自由兑换的措施“并不意味着美元的攀升会失去控制,因为它也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趋势”。    阿尼纳特认为,在一定阶段内,可能是到今年年底左右,汇率“将与智利市场的现实相适应,并将达到540比索兑换1美元”。

4. 美国资金加速流入日本

【《日本经济新闻》9月6日报道】美国资金流向日本的步伐正在加快。4月至6月驻美居民对日本股票投资达到86亿美元,继1月至3月之后购买量又有大幅度增加。从投资方投资的地区情况看,截至6月末对日本股票的投资比率达到11.5%,高于去年底的8.7%,对日投资比重不断增加。其原因是,人们推测日本经济开始恢复,因而出现了把海外的投资地从欧洲转向日本的动向。这也表明,日元升值的压力正在增强。    据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的统计,从1998年底开始在驻美居民中就出现了购买日本股票的情况,而且购买金额不断增加。虽然去年10月至12月购买量徘徊在19亿美元的水平上,但从今年春天开始出现了资金加快流入日本的局面。

第 5 版

1. 辛吉斯打进美网公开赛八强

世界头号种子选手辛吉斯与西班牙著名选手桑切斯的比赛因大雨而推迟了几个小时,辛吉斯的斗志并未受到影响,她以六比四、七比五直落两盘晋级八强,世界三号种子选手美国的维·威兼姆斯在先失一盘的情况下,由于对手费尔南德斯大腿拉伤,最终以二比一胜出。目前打入八强的女选手还有德国的胡贝尔、奥地利的舍特。(法新社)

2. 恩盖尼打破一千米跑世界纪录

肯尼亚选手恩盖尼五日在意大利列蒂举行的大奖赛上,以二分十一秒九六的成绩跑完赛程,打破英国选手塞巴斯蒂安·科保持了十八年的纪录,他的成绩比原纪录提高了零点二二秒。(路透社)

3. 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曾向国际奥委会成员赠大量超值礼物

近来透露出的一些新材料显示,亚特兰大在成功申办一九九六年奥动会活动中隐瞒了申办过程中的一些实情。它向国际奥委会成员赠送过大量价值超过二百美元的礼物,包括汽车和照相机等。(美联社)

4. 国际调查小组调查英国马师接连非正常死亡事件

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国的专家五日成立了一个专门调查小组,调查英国骑师西蒙·朗从马上跌下摔死的原因。这是在四个月内死于比赛途中的第四位骑师。(美联社)

5. “戴高乐”号航母重病在身

【法国《巴黎人报》8月26日文章】题:一无是处的航空母舰    核动力航空母舰“夏尔·戴高乐”号目前正在进行下水前的倒数第二轮试验。这艘多次延期下水、不断受损并且技术方面存在许多缺陷的航母的补充工程投资已经接近5亿法郎,而航母的总成本也只不过200亿法郎(不包括飞机)。    《巴黎人报》今天弄到了6月29日的机密工程计划,来源是负责建造“夏尔·戴高乐”号航母的制船管理处。这份资料通过列表说明了未来24周(直到2000年3月)的所有修补工程。从中可以看到,倾斜的跑道和甲板都将被加长。另外,这不过是该航母从9月末开始的众多改造工程中的一项而已。    这一修补期在航母的建造过程中是很正常的一个阶段,军事当局不断表示,“该航母是根据试验不断进行改进的样品”。但是资料表明,某些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假设或传闻的工程已经被列入计划了。    一切从航母的跑道和甲板开始。3月5日,我们曾经透露,要使“鹰眼”预警机能在极端的情况下(夜间、恶劣的天气……)起飞,“夏尔·戴高乐”号航母的飞机跑道短了几米。此后,海军和制船管理处表示,在航空试验结束之前,不可能决定是否延长甲板。然而,这一决定似乎早就已经作出并列入计划了,至少是在6月29日之后。跑道将延长4.40米。这一改造工程将持续好几个月,从9月末开始直至12月的第二周。另外,用于加强两个核反应堆密封性的放射性防护也列入了计划,从10月的第二周到12月的第四周。    “夏尔·戴高乐”计划某部负责人蒂埃里·阿蒙昨晚在法新社肯定了这些消息。他进一步指出,工程计划还预计将对指挥室和电动泵进行改进。    在试验后整修的过程中,制船管理处还要对10年前(“夏尔·戴高乐”号始建于1987年)安装、已被海水腐蚀的舱底管道系统进行改造。还要彻底解决舵板振动问题,以及翻修已被飞机弹射器和“超级军旗”战斗机尾喷出的气体刮损的漆面。    事故不断 实在麻烦    【法国《巴黎人报》8月26日文章】题:挫折不断,叫人难办    “夏尔·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出现大麻烦始于1996年,当时工程师们发现核反应堆周围的密封罐有些不正常。航母上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断开,锅炉的使用被推迟了两个月。整个8月,在核反应堆的试验中工程师们一直冷汗不断。反应堆的放射率极高,射线穿过了预设的安全隔板。结果,为了阻止射线,不得不紧急加置10多吨原木加以保护。    一系列的挫折在1999年初达到了顶峰。1月25日,第一次在镜头前下海,航母就因恶劣的天气很快返航。两天后,再次起程的“夏尔·戴高乐”号行至伊鲁瓦斯湾时,热水泵的电动机开始慢了下来。于是,航母不得不在预定的日期之前返回布雷斯特。好像这样还不够,一块电路板在返回港口途中着火,航母上的消防员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去灭火。接着是3月的霉运:要让“鹰眼”预警机单独降落并回到停机坪,甲板比要求的短了4米。真是莫名其妙。当“鹰眼”预警机80年代在法国进行初次试飞时,“夏尔·戴高乐”号连最初的计划都还没有。    最后,在5月,当航母的航速超过15节时,两个舵板(舵浸入水中的部分)开始很危险的振动。振动从来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尤其是当船上还带着两个核反应堆的时候。    为了能解释这些事故,军备部门说这是因为“夏尔·戴高乐”号是法国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在正式服役前出些问题是很正常的事。加上舰载飞机在内,“夏尔·戴高乐”号至少将花费600亿法郎,但它挽救了“狂风”战斗机(出口很差)。尽管海军嘴上接受了“狂风”战斗机,但它更喜欢美国的F/A—18战斗机。    海军将无所事事:“夏尔·戴高乐”号航母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将停在港口检修15个月。届时只要没有战争,法国就将没有航母在海上游弋。    航母速度 世界最慢    【法国《巴黎人报》8月26日文章】题:世界上最慢的航母    它很贵,而且行动迟缓……要多奇怪有多奇怪,核动力航空母舰“夏尔·戴高乐”号的速度(27节)比使用重油的“福煦”号和“克莱蒙梭”号的速度(32节)还慢。“夏尔·戴高乐”号航母与西班牙的“亚斯都里阿斯王”号航母是世界上最慢的航母。英国使用燃气轮机的“常胜”号航母为28节;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航速达到30节,而它的吨位却是“夏尔·戴高乐”号的3倍。确实,对一艘航母来说,如果仅满足于让飞机弹射升空,速度并非是十分关键的因素。    “夏尔·戴高乐”号航母可能是法国第一艘、也是最后一艘核动力航母。英国人希望同法国合作制造航母,但他们不想听到“核动力”这个词。

6. 维和也需微笑艺术

【英国《泰晤士报》8月25日报道】驻科索沃的俄罗斯维和人员正在向德国人学习微笑艺术及其它礼貌待人的方式,这可能是当代礼仪教学中的一件大事。    俄罗斯维和人员在对待车臣、塔吉克斯坦和达吉斯坦的反叛分子时,已习惯于使用严厉的态度。但在面对科索沃阿族人的敌意时,俄罗斯维和部队指挥官认为,如果他们的人员能够更礼貌一些,维和效果可能会更好。    8月24日,第一批俄罗斯维和人员来到苏瓦雷卡附近的一处检查站,观摩德国维和人员如何对过往行人进行检查。来自俄罗斯驻科索沃维和部队总部的安德烈·戈林少校说:“我们的人因为不能友好地对待当地人,已经惹了不少麻烦。而德国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希望向德国人学习如何待人接物,以便更好地执行维和任务。”

7. 古巴状告国际业余拳联

【路透社哈瓦那9月5日电】古巴今天公布了一封写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信,信中要求他采取措施,清除国际业余拳联中甚嚣尘上的“不公正和腐败现象”。    这封由古巴拳击协会主席和副主席联合起草的信件指责国际业余拳击联合国主席乔杜里“庸碌无能”,抱怨8月底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上裁判执法不公,导致6名古巴参赛拳手被剥夺了金牌。古巴代表团以退出比赛表示了抗议。    信中说,国际业余拳联高层腐败严重,要求萨马兰奇和国际奥委会采取行动,杜绝这类“不公正和腐败现象”。他们还列举了近几年出现不公正判罚的世界业余拳击比赛,认为身为主席的乔杜里面对这些丑闻表现得“消极而无能”。    古巴拳协的这封信指出,古巴是世界主要拳击大国之一,27年里总共获得了23项奥运会拳击冠军。

8. 休斯敦彗星队WNBA三连冠

【路透社休斯敦9月5日电】美国WNBA联赛今天进行了总决赛决定胜负的第三场比赛,结果休斯敦彗星队以59:47击败纽约自由队,从而彗星队以2:1的总比分战胜自由队,第三次登上WNBA冠军的宝座,并成为第一个名副其实的WNBA王朝。    由于彗星队原球员佩罗特上月19日因患癌症而病逝,她的队友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此役志在必得。比赛中彗星队上下众志成城,凭借顽强的防守令对手全场投篮命中率仅为31%,下半场30投仅有7中。    彗星队著名球星库珀一人独得24分,并连续第三次被评为WNBA最有价值球员。她在谈到获胜的感受时说:“我们是用胜利来纪念死去的佩罗特。”    彗星队与自由队可以说是WNBA赛场上的一对老冤家,三年来两队两次在总决赛中相遇,但自由队均负于对手,与冠军擦肩而过。

第 6 版

1. 美国演艺圈歧视亚裔演员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8月13日报道】题:亚洲人试图打破条条框框(作者 希拉·博斯)    如今,尽管亚裔美国演员在银幕、荧屏和舞台上频频亮相,出镜和演出的机会大于以往,但通常他们被分配扮演同一类型的角色。    在纽约求发展的台湾裔美国演员韦利·杨(音)说:“在美国打开电视或者走进电影院,人们几乎看不到担任主要角色的亚裔美国人。每位亚裔演员都不希望再扮演亚洲流氓,或者不会说英语的家伙。”    杨自己曾在肥皂剧《世界在变幻》中扮演毒贩,在电影《落巢》中扮演小流氓,经过多年沉浮总算在音乐剧《西贡小姐》中捞到了主要角色。如今,他成立了自己的演艺公司,专门挖掘和启用优秀的亚裔人才。    曾为许多亚裔演员担任经纪人的卡伦·陶西格说,她也不愿让她的客户只出演为亚洲人特定的角色。但她说,不论何时,只要制片公司来寻找亚裔演员,这个角色要么是无关紧要的配角,要么是坏得让人咬牙切齿的反面角色。    华裔美国演员B·D·翁曾因在《蝴蝶君》中扮演剧中的中国情人而获得托尼奖,如今他已脱颖而出,成了为数不多的在舞台和荧屏上扮演主要角色的亚裔演员之一。    艾伦·村冈是另一位打破传统模式的演员。他是第四代日本裔美国人,曾出演过《国王与我》和《西贡小姐》等以亚洲人为主角的电影和歌舞剧,尽管如此,他也是费尽周折才在公共广播社的电视剧《芝麻街》中争取到了一个主要角色。    村冈指出,为亚洲人量身打造的主要角色十分罕见,成功的亚裔演员更是凤毛麟角。他说:“如今出演美国主流电影的亚裔美国明星是来自中国的移民,他们具有一流的拳脚功夫和空手道技艺。在好莱坞的眼中,这是最大的卖点。”

2. 私人投资进军埃及影业

【路透社开罗8月20日电】由于埃及降低娱乐税并放宽审查制度,大受鼓舞的私营部门正为电影迷们建造新的电影院,从而使电影业普遍出现复兴。    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的电影业也许最为引人注目。该国的一些电影人蜚声国际影坛,其中包括著名男演员奥马尔·谢里夫和大导演优素福·沙欣,后者在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大的私营公司正为电影业注入大量资金,以建造拥有先进音响系统的电影院,为渴望娱乐生活的6200万埃及人创办地方制片公司。    电影复兴公司是由埃及的萨维里斯家族在1998年创立的。它在开罗和亚历山大两地的电影院拥有12个放映厅,现已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电影连锁放映公司。该公司总裁谢里夫·法努斯说:“我们正打算投资5814万美元左右,用来建造礼堂、剧院和制片厂。我们希望在1999年底之前,在全国各地的电影院中拥有大约30个放映厅。”    奥斯曼电影集团的导演阿姆鲁·奥斯曼说,他的公司在埃及拥有13个放映厅,目前正在建造两家拥有12个放映厅的多剧场影剧院。奥斯曼说:“如今,走进埃及的电影院就像走进美国的电影院一样,因为我们在这里同样拥有世界上一流的设备。”目前在埃及开罗和亚历山大至少拥有30家全天放映的电影院。电影界人士说,全国的电影院达150家。    法努斯说,在电影复兴公司的放映厅,上座率平均为27%,而奥斯曼说,他的放映厅的上座率每年平均在20%至25%。但他们说,从长期来看前景是光明的。    今年5月,埃及政府决定削减对电影票征收的娱乐税,外国电影票税从55%降至15%,埃及本国的电影票税则从20%一下子降到5%。这无异于给低迷的电影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法努斯说,外国电影——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出品的——在埃及占据99%的市场份额。此次减税的目标就是,鼓励地方电影业的发展,从而把外国电影的市场份额降至70%至75%。

3. 美国广播公司白宫特派员唐纳森将于9月初卸任

据中央社8月31日报道,这是美国广播公司(ABC)总部宣布的,65岁的萨姆·唐纳森是美国商业电视频道中曝光率最高的明星记者之一。

4. 肯尼迪遇刺短片卖出天价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4日报道,美国一个特别仲裁小组8月3日裁定,政府出资1600万美元购买达拉斯市裁缝亚伯拉罕·扎普鲁德留给子女的一部纪录短片,交由设在科利奇帕克国家档案馆中心保存。这部短片是扎普鲁德在1963年11月22日无意中拍下的,内有约翰·肯尼迪总统的遇刺镜头。原版影片仅26秒,平均每秒18.3个画面。

5. 姆贝基承诺保护南非荷兰语

据法新社8月27日报道,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表示南非荷兰语将受到保护,它不会被其他十种官方语言湮没。姆贝基在一个亲隔离制度的文化团体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呼吁全体南非人要为形成真正的南非文化而努力,他还敦促南非白人学习南非黑人的语言。

6. 巴西电影重振雄风

【巴西《这就是》周刊7月21日一期文章】题∶巴西电影处于繁荣时期    现在,时机对于国产电影非常有利。制片人路易斯·巴雷托准备9月份同时在巴西、欧洲和拉美推出他儿子布鲁诺·巴雷托导演的影片《新的肿块》。他说∶“这次所谓的国产影片重新占领市场的势头比70年代更加强劲。”他拍摄的两部影片《第四个》和《朋友,这是什么?》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除了对国际市场感兴趣外,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所占比例也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现在,国产影片的观众从170万人次增加到360万人次。仅今年上半年观众人数就超过了1998年,《奥菲欧》、《西蒙,幽灵捣蛋鬼》和《电视中的佐安多》三部影片与一些外国影片名列票房前茅。    与90年代中期不景气的状况相比,本国电影恢复发展的速度甚至使最乐观的人都感到惊讶。除了建立了发行大部分国产影片的里约热内卢电影公司之外,美国大电影公司逐渐成为巴西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合作伙伴,这使得本国影片更具有观赏性。卡卡·迭格斯拍摄的《奥菲欧》在放映的头三个月里观众就超过100万。这部影片和《中央车站》成为在巴西文化部起草的鼓励国产电影的法律生效4年之后最成功的例子。    为了给电影业注入资金,不仅限于生产,而且包括影片的销售和放映部门,在8月实施1999—2000年资助电影计划,共计提供约4500万美元的资金。

7. 瑞奇·马丁的亚洲情

【路透社新加坡8月30日电】波多黎各流行音乐偶像瑞奇·马丁今天说,亚洲对他的生活和音乐有重大影响,他甚至可能在下一张专辑中用汉语普通话演唱。    这位歌星说:“也许我会用一点儿普通话,为什么不呢?或者用日语”。马丁因为在诸如《疯狂生活》等走红歌曲中混用西班牙语和英语而著名。他在新加坡为自己的最新激光唱片《瑞奇·马丁》作促销时说,在这张专辑中可以听到一种亚洲情调。    他说,“去年,我在亚洲生活了半年,同时我还在录制专辑,我回到录音棚告诉他们,我被这些美妙的音乐深深打动了。”    马丁曾是青春偶像演唱组“梅努多”的成员。自从他在葛莱美颁奖晚会上演出并录制了一张畅销专辑之后,他的独唱事业便开始起飞。

8. 图片新闻

在伦敦举行的嘉年华会上,一名参加者穿着一件极富创意兼具超现实意味的服装,令人目眩。(法新社)

9. 传奇人物刘易斯辞世

【美国《纽约时报》8月13日文章】题:《大逃亡》中的飞行员约翰·刘易斯与世长辞(作者 迈克尔·考夫曼)    1963年,以约翰·刘易斯在德国当战俘的亲身经历为蓝本的影片《大逃亡》一经亮相便在国际影坛引起轰动。今年8月8日,刘易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戈尔兹伯勒的家中死于胰腺癌,终年84岁。    在这部由约翰·斯特奇斯执导的影片中,刘易斯被改写成一位名叫希尔茨的美国飞行员。在战争期间被俘的希尔茨一心想从波兰西里西亚的纳粹集中营逃出去,德国人把600名盟军战俘关在这里。许多战俘花了一年时间秘密挖了三条逃跑隧道,分别取名为汤姆、迪克和哈里。    在现实生活中,刘易斯三次设法逃出魔窟,但三次被抓了回去。第四次他终于成功逃生。    刘易斯的生前好友吉恩·普赖斯回忆说:“在影片公映的当晚,约翰说,影片加了好莱坞因素。他从未骑着一辆摩托车飞驰出集中营,在那里也没有一只棒球手套。”    当有记者问刘易斯,什么使他次次甘冒生命危险逃离集中营时,他回答说:“我只想回家。”    甚至在刘易斯被押往西里西亚集中营之前,他就开始策划越狱了。    刘易斯驾驶的战斗机在北非上空被击落。有好几个星期,刘易斯一直在沙漠中东躲西藏。因为怕被人认出来,他用黏土把皮肤涂黑,穿上阿拉伯服装。当他1943年被俘并被押往集中营时,他开始搜捡有可能帮助他逃跑的物件。    在刘易斯第一次逃跑失败被抓回之后,一位德国指挥官让他发誓不再逃跑。这位德国军官说,如果刘易斯作出承诺,在战争结束之后,他会让刘易斯担任纽约市警察局长。    刘易斯回答说,他不能作出这种保证。况且,他还打算担任柏林市长呢。他被关进单人牢房,靠面包和水度日。    刘易斯终于第四次找到机会。这回,曾是一名好猎手和热爱户外活动的刘易斯从满载战俘的火车上跳了下去,穿过大半个欧洲,一直抵达盟军前线阵地。此刻已是战争的最后阶段。在此前不久的一天夜里,76名英国飞行员从名叫哈里的隧道中逃走。此次事件成了电影《大逃亡》的主题。

第 7 版

1. 视窗操作系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因特网)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9月3日报道】一位密码技术专家今天说,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中留有一扇允许国家安全局(NSA)进入的“后门”。    但是微软公司否认了这一点,而且其他专家对这一所谓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一家因特网安全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说,微软公司在该公司出品的视窗95、视窗98、视窗NT4.0版和视窗2000操作系统使用的密码标准中,为美国最强大的情报机构设置了一把“钥匙”。    为了在视窗操作系统中使用加密应用程序,用户必须将应用程序的密码体系结构装入一种被称为加密应用编程接口的标准之中。    事出有因    一年前,研究人员发现一共存在着两把允许装载加密应用编程接口信息的“钥匙”(数字识别标志)——微软公司拥有其中的一把,但是另一个掌握着第二把“钥匙”的人(机构)的身份却是一个谜。    安大略“匿名”公司的安德鲁·费尔南德斯及其同事现在认为,国家安全局掌握着第二把“钥匙”,因为他们最近发现一个用于视窗NT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包未能掩盖第二把“钥匙”,因而暴露了其身份——“NSAKEY”(国家安全局译码)。    费尔南德斯说:“在数据安全行业中,这三个词首大写字母的组合只能有一个意思:国家安全局。”    微软公司否认第二把“钥匙”属于国家安全局,而是宣称“NSAKEY”标志只是表明这一密码体系结构符合国家安全局的出口标准。    费尔南德斯说,国家安全局掌握的“钥匙”使该情报机构可以在未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在他们的机器上装载服务程序,国家安全局更有可能用这种特权来针对企业而不是个人。    费尔南德斯今天在他的个人网页上贴出了一个对付这把“钥匙”的“纠错方法”,同时还有一份宣布他发现第二把钥匙存在的新闻稿。国家安全局未能对译码事件发表针对性评论意见。    就在所谓的国家安全局译码事件曝光前几天,微软公司刚刚消除了该公司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Hotmail”中的一个漏洞。    零知识系统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伊恩·戈德堡说,费尔南德斯最初是在上个月于圣巴巴拉举行的一个加密技术研讨会上报告他的发现的,几十名出席一次深夜会议的专家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对这一所谓的安全缺陷感到“震惊”。    戈德堡说,这一发现“极大地表明”了国家安全局掌握着一把“钥匙”,它可以利用这把“钥匙”进入任何人视窗操作系统中的加密程序。他说,零知识系统公司即将推出一个为使此类安全缺陷不可能再次出现而特别制造的安全产品。    费尔南德斯说,证据表明国家安全局与译码有关,但却未能指出谁掌握着这把“钥匙”。费尔南德斯认为,即使微软公司宣布“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也仍然相信这把“钥匙”是应国家安全局的要求才被植入视窗软件产品中的。    费尔南德斯是在与柏林的“混沌”计算机俱乐部合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他说,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是否应该信任微软公司的问题。    影响评估    费尔南德斯说,这一安全缺陷不会使黑客有机会进入基于视窗操作系统的加密服务程序,因为黑客没有个人密码。    他呼吁微软公司在其安全基础设施及“他们为了使视窗操作系统中使用的加密技术可以出口而必须与政府达成的协议”等问题上采取更为诚实的态度。    太阳微系统公司专业服务部的安全顾问亚历克·穆夫埃特说,他们在开展业务时使用的是开源密码和内部软件,而且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决定不再信任微软公司。    拥护者认为开源密码更加安全,并且是一种更好的产品,因为与一种由某个单独的公司推出的产品相比,在这种加密技术上下过功夫的程序员要多得多。    美国政府限制“强大的”加密技术的出口,这主要是为了使其情报机构可以更加容易地开展工作。对国家安全局来说,这意味着它可以通过其“梯形”计划监听其他国家的电话、传真、电报和其他电子通信。    费尔南德斯说,国家安全局窃听美国公民是违法行为,这意味着如果国家安全局确实掌握着译码,国际商务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但是,穆夫埃特说,国家安全局不太可能通过微软公司的视窗产品中的“钥匙”(如果它确实存在的话)对在美国境外进行的商务活动进行大规模的监听。这样做的工作量太大了。    作为替代,国家安全局可能会利用译码来获得某种有明确目标的证据或者与美国境外的其他安全机构交换信息。    图片说明:密码破译者标出微软视窗软件中新的“加密钥匙”的程序代码

2. 图片新闻

美国航天局停飞了所有的航天飞机,因为在最近一次的发射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一处线路暴露而导致了短路,这使两台控制引擎的电脑失灵。后来在“哥伦比亚”号又发现了类似问题。经检查,“奋进”号和“发现”号的线路也有不少问题,“阿特兰蒂斯”号也发现一处可疑的线路问题。下次飞行起码要推迟到10月中旬。(美联社)

3. 短讯

阿丽亚娜火箭成功发射韩国通信卫星    路透社九月五日报道,这次发射是在九月四日格林尼治时间二十二点三十四分进行的,阿丽亚娜火箭将韩国电信公司的通信卫星——韩国卫星三号从南美的火箭发射场库鲁发射上天,卫星进入轨道后运行正常。这颗卫星位于澳大利亚西北上空,将为亚太地区直接提供十五年的电视传送和电信服务。这是阿丽亚娜无人火箭第四十六次成功发射卫星,此次发射曾经因为技术原因而两度被推迟。    日美在新一代便携终端领域进行合作    《日本经济新闻》九月六日报道,美国大型软件公司集成系统公司将与三菱电机、日立、日本电气、富士通四家日本半导体公司在新一代携带信息终端领域进行合作,以使上网更加简便。四家公司计划以二千年为目标,使装有集成系统公司基础软件、用于上网的高性能超小型计算机实现商品化。集成系统和日本四家公司希望通过「日美联合」的形式与微软公司对抗,确立世界软件的标准。

第 8 版

1. 港报报道 中国将成为世界广告强国

【香港《南华早报》9月1日报道】题: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广告市场    中国在“1999年亚洲广告展”上的磅礴气势反映了中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广告强国。    行业分析家预测,以广告收入计算,大陆最早可以在2003年成为世界第四大广告市场。    香港贸易发展局高级主管本杰明·周说:“根据许多业内人士的调查,中国大陆的广告市场是未来5年增长潜力最大的。”    据中国广告协会透露,大陆去年的广告总开支达到538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6.4%。这些开支的很大部分来自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    某传媒公司的总裁说:“除了日本,中国可能是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了。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它的确是增长的发动机。”    中国去年的广告增长率是预测中的今年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    他说,中国广告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是为发展迅速的消费品所做的广告,包括碳酸饮料、护发用品和洗涤剂。    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许多广告公司开始在大陆设立办事处。欧洲RSCG伙伴公司在1992年就打入了大陆市场。该公司现在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共有120名员工,与此相比,在香港只有100名员工。    该公司的一名主管彼得·斯特宁说:“去年,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增长了72%,所以这里是我们业务的主要增长地区。”    该公司最近收购了一家总部设在上海的销售公司,以在产品推销、直销和其它非传媒领域进行扩张。    斯特宁把中国形容为一个广告水平日趋先进的“巨大、复杂的市场”。    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全球广告大战也开始在中国出现了。    他说:“各公司采取了相同的战略,并在本地区内展开竞争,但这是同样的一场战役。它们和那些跨国公司一样积极活跃。它们正变得有竞争力,并在某些方面开始模仿一些跨国公司的做法。”

2. 基辛格撰文指出 美中若发生冲突可能重蹈“一战”覆辙(上)

【台湾《中国时报》9月5日文章】题:西方与中共对峙 应记取一战殷鉴(作者 基辛格)    再过几天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晤,将正值双方自1971年外交接触以来关系最为紧绷的时刻。    许多华府人士认为,北京对美国攻击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事件的反应,是在刻意鼓吹反美情绪,而中国的扩军与人权状况,又构成对美国基本利益与价值的挑战。从北京的观点来看,对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轰炸,根本就是一种蓄意行为,加上美国拒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谴责中国人权状况、指控中国在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等种种迹象,显示美国其实是不想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角。    “两国论”危机 有如韩战前夕    在这种气氛下,台湾却在一个来自北京的高层代表正准备首次出访台北时,突然且单方面的对目前台海政治共识提出挑战,这个举动因此立即被北京理解为美国企图分裂中国的行为,而中国的军事反应警告,不禁令人想起1950年中国介入韩战前夕的景况。对此,许多华府人士认为,中国这些表态,只不过是为了推展他们长期政策的一种借口。在这种相互不理解的状况下,美国与中国的冲突,甚至军事冲突,随时都可能爆发。    包含江泽民访美、克林顿访华及中国国务院总理朱?基访美在内,三次高层互访都无法缓和这种双边关系发展的趋势,每次访问都是热闹有余,实质进展有限,甚至朱?基访美时,美国还出于国内政治原因,拒绝了朱?基原本企图达成,而且有理由达成的世贸组织协定。    有人认为美中双方难免走向冲突,另外有人进一步把中国的崛起,比拟成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认为如果双方终将摊牌,美国应该把握现在中国还相对衰弱的时机。但这些人忘了一点,就历史的角度来看,一次大战前各国政治家们最主要的罪恶,就是他们无法阻止一场几乎摧毁欧洲文明的灾难。    对美中来说,双方的冲突都是损害极大的,而且都是可以避免的,双方都需要把紧张关系缓和下来,但目前的气氛并不利于这个发展。在北京,反美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美国,则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即中国取代苏联成为美国的主要敌人。美国的这种取向甚至是不容辩驳的,任何对此抱持怀疑态度的人都被指为姑息主义者,或被指为在替自己的经济利益发言。由于我担任一家国际顾问公司的主席,因此我也曾经遭遇过类似指控,任何相信此类指控的人,可以不必再阅读下文。    美中若冲突 危及世界和平    美国的外交政策中,没有一项可以单独存在,我们对亚洲拥有安全、政治、经济利益及各种有关承诺,这些是当我们在与中国进行建设性交往时不能不顾及的。但如果美中双方都无法转移情势,使目前毫无必要的争执最终导向冲突,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将受到影响。    美国主张抵制中国者,有以下三个论点:    一、中国如同苏联,即使不是主张将世界共产化,也是主张将他自己的周遭区域共产化,因此美国与中国无法共存,美国对这个最后的主要专制国家必须维持压力,直到他转变成为一个和平的、合作的民主社会。    二、中国的军事扩张加上经济成长,最终不可避免的将对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构成威胁,所以我们要趁中国茁壮前加以压制。    三、双方极可能因台湾问题引发军事冲突,美国必须采取所有可能措施防卫台湾,即使这种作法可能更促使双方发生冲突也在所不惜。    但中国对美国的威胁真的可以和苏联相比吗?苏联主张意识形态的世界革命,苏联领导人直到70年代还主张达成共产主义世界革命的目标,莫斯科甚至公开表示在必要时将以武力维持共产党专政的决心。事实上苏联当年确实以武力干预了匈牙利、捷克,甚至威胁对波兰及中国采取同样的办法。反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却没有这样的主张,他既没有联系各国共产党的国际网络,也不存在旨在颠覆西方的激进势力。虽然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一党统治的国家,但与毛泽东和文革时代相比,已有长足进步。    关于人权问题应不应该在外交政策中扮演角色的辩论,已经由人权分子占得上风,但是当涉及重大风险时,这种人权关切就必须与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些其他目标共同考虑。过去美国在海地、索马里的经验,以及今天关于科索沃问题的经验都足以警示我们,把我们的价值观灌注在外交政策上,将很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就军力来说,苏联当时拥有大约2500套包含运载工具及导弹在内的战略武器,其中多数为具有高度精确性的多弹头导弹,苏联对美国的核攻击,不但在技术上完全成熟,在战略考量上也绝非无法想像。目前中国的战略武力,只有大约25枚液态燃料的单弹头导弹,而且从准备到发射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显然根本不是一种攻击性的设计。也许10年后中国能制造出更多的多弹头导弹,但届时我始终支持建构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仍然可以维系住双方的战略平衡。    中国威胁论 缺乏事实基础    至于中国的地面武力,事实上仍多数维持在60年代的技术水平,虽然足以保卫家园,但却不足以用来支援攻击行动,对付包括台湾在内的敌对势力。更何况,就周遭环境来说,苏联当年的邻国、不论是单独或联合一起,都完全无法抵御苏联的地面武力。从印度到日本到俄罗斯,中国周遭围绕着数个军事力量不可忽视的邻国,如果中国军方领导人能明了这些事实,他们就会更关切如何保卫边疆,而不是对外军事扩张。(上)

3. 美报认为 美应停止对台军售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月2日文章】题:会失去中国吗?(作者 帕特·霍尔特)    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国家莫过于中国。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中国国外有人数众多的华人,包括美国也有众多的华人,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提供市场和投资机会。    美国同中国的关系要比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关系有更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把对外政策重点始终放在压倒一切的国家利益上面,通过贸易和投资逐渐地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这甚至可能使中国的政治变得温和起来。    美国在中国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利益。如果我们同中国的关系中的所有摩擦都以推广美国价值观的方式来解决,那当然很好。但是这如同空中楼阁。    中国不会有美国式的权利法,不会有两党选举制,不会有权力分开的情况。    因此,美国应当避免陷入单个争议问题的外交上而无法脱身。如果将中国改善人权记录作为它得到与此无关的好处(例如让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条件,那要比毫无用处更加糟糕,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这将标志着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制的方向迈出一大步。    从美国的观点来看,这将使中国遵守承认知识产权——主要是涉及计算机软件和音乐录音的知识产权——的规则。    将贸易同人权挂钩,在这两个方面都不会取得进展。这样会两头都吃亏。    同中国的关系中最麻烦的问题是台湾问题。    如果台湾要宣布独立的话,可能性较大的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宁愿投入战争,而不愿让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    这一点现在还不肯定,但是它几乎可以肯定,所以我们不应当为了弄清结果会如何而去测试中国的反应。    我们迫切需要设法使台湾不要去考验中国。台湾会情不自禁地要去这么做,由于有美国含蓄的防御保证,台湾更会想这样做。    不值得为台湾而打一场中美战争。对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如此。然而,如果中国进攻台湾,不管挑衅有多大,美国几乎不可能袖手旁观。    在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遭到轰炸之后,美国在中国保留的任何一丝一毫的信誉都有可能失去,正如在亚洲其他地方的均势有可能失去一样。    美国国内会有要求进行干涉的巨大政治压力,尤其是来自国会的压力。国会要求增加对台军火销售,这已经使美国的外交变得复杂了。    美国应当要求台湾冷静下来,美国不要再出售军火。我们应当务必使大陆中国人知道这一点。    国会两个外交委员会的两位主席、参议员赫尔姆斯(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人)和众议员本杰明·吉尔曼(纽约州共和党人)现在都在重提50年代辩论中的一个问题:“是谁失去中国?”    这场辩论曾使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人、参议员麦卡锡臭名远扬,并使美国的对华政策20年毫无成效,直到尼克松总统开始消除损害的棘手过程时为止。    华盛顿制止赫尔姆斯和吉尔曼的错误想法是重要的,使台北不再吹牛皮,并使北京激动不安的情绪平静下来,也是重要的。    北京产生这种不安情绪的一个原因是,担心美国正在包围中国,正如它过去在冷战时期包围苏联一样。    科索沃战争和中国大使馆被炸现在被看作是西藏、台湾的先例,虽然这也许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共和党人建议美国将注意力从巴尔干转向中国,以“遏制北京的野心”,这种建议加剧了中国的焦虑心情。    华盛顿重新鼓动建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来保护日本、韩国和台湾。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不安心情。    当超级大国使美国具有影响力,但是美国并不是万能的。我们的力量已经在东南欧、可能还在伊拉克太分散了。我们不应当在中国更加分散我们的力量。

4. 江丙坤希望APEC不讨论两岸关系问题

【法新社台北9月5日电】台湾将参加即将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APEC),局促不安地与中国大陆并肩共坐。台湾总统李登辉于7月发表了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实质上是国与国关系的言论,中国对此大为震怒,这种愤怒至今仍没有平息。    台北的官员担心,北京可能会利用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首脑会晤来敦促华盛顿在棘手的台湾问题上作出让步。    台湾外交部长胡志强于本周早些时候说:“我们认为,美国不会在克林顿与江泽民会晤期间提出海峡两岸关系问题。”    【美联社台北9月5日电】将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的台湾首席代表今天说,台湾希望将于本周举行的这次会议集中讨论经济问题,而不要讨论有关台湾总统李登辉最近对与大陆关系重新定义的问题。    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江丙坤说,台湾参加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努力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