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05-15
第 1 版
1. 伊朗总统哈塔米首次访问叙利亚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发言人十三日说,两国首脑讨论了中东国家的关系以及反阿拉伯和反穆斯林的运动,会谈还涉及到黎巴嫩南部问题和叙利亚在伊朗与埃及之间的调解作用。(美联社)
2. 朝鲜又遇干旱
朝中社十三日报道,朝鲜今年多发干热风,降雨量稀少,大部分地区发生旱灾。(路透社)
3. 新加坡改组内阁
吴作栋总理十三日宣布对内阁进行改组,提拔一些年轻人,加强信息产业部门。新内阁将于六月三日正式上任。(法新社)
4. 图片新闻
德国外交部长菲舍尔13日在出席绿党会议时为北约空袭南斯拉夫辩护,被党内和平主义者大喝倒彩,人们高声咒骂,并用一包红色油漆袭击了他。之后菲舍尔迅速被送往医院。 (美联社)
5. 以色列轰炸黎巴嫩南部造成两人死亡
以飞机十三日向一座建筑物发射了六枚火箭弹。此前黎游击队曾对以占领的领土发动了彻夜攻击,造成一名平民死亡。(路透社)
6. 三百余名华人示威者向美国驻金边大使馆递交抗议信
他们十三日挥舞着五星红旗,行进在金边的街上,抗议北约的暴行。(路透社)
7. 北约空袭南联盟动态
【路透社贝尔格莱德5月13日电】南斯拉夫国家传媒今天说,在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空袭的第51个夜晚,北约轰炸了米洛舍维奇总统的家乡、贝尔格莱德市郊区的两处地方以及诺维萨德的一家炼油厂和官方电视台。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5月13日电】南通社报道说,北约战机今天傍晚袭击了贝尔格莱德邻近一些地区和塞尔维亚境内尼什与诺维萨德市的供电设施,使它们停止了供电。 【美联社布鲁塞尔5月13日电】北约今天说,盟军的轰炸摧毁了5架停在地面的南斯拉夫飞机,使得自3月24日冲突爆发以来遭到破坏的南斯拉夫飞机总数达到100架。 【美联社华盛顿5月14日电】南斯拉夫的部分地区可能会丧失进入因特网的渠道,因为纽约的劳拉航天通信有限公司可能会因美国的贸易禁运政策而被勒令停止向这个国家传送信号。 【法新社地拉那5月13日电】美国军官今天说,美国在阿尔巴尼亚的驻军正在科索沃边境附近部署“阿帕奇”直升机支援部队,并将进行一次实射演习。 美国会批准军事拨款 【路透社华盛顿5月12日电】美国国会谈判代表今天晚上同意拨款117亿美元为对南斯拉夫的空战提供经费、援助阿尔巴尼亚族难民和加强美国军队的战备。这个数字是克林顿总统要求拨款数额的将近两倍。 【法新社华盛顿5月13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承认,美国人对看不到科索沃危机的结束感到失望,但他们必须对为解决危机“而付出代价作好思想准备”。 【美联社贝尔格莱德5月13日电】南斯拉夫今天从科索沃撤走了约4万人军队中的120人,外国记者被邀请到现场观看。但北约称这次撤军无足轻重,而且有可能是在演戏。 【美联社贝尔格莱德5月13日电】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今天拒绝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滨逊举行会晤。 鲁滨逊抵达此间要求南斯拉夫停止她所谓的“以冷酷无情的决心进行着的种族清洗行动”。 俄法总统会谈取得进展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5月13日电】在今天举行的会谈中,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世界格局模式。 克里姆林宫办公厅副主任普里霍季科说,双方会谈的中心议题是“科索沃局势和在广泛背景下的世界未来格局”。 【路透社莫斯科5月13日电】法国总统希拉克今天说,他与俄罗斯领导人有关南斯拉夫危机的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他可以肯定莫斯科不会结束为科索沃危机进行的斡旋努力,尽管俄罗斯威胁要这样做。
8. 南联盟一千二百多名平民在北约五十余天空袭中遇难
这是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滨逊十三日援引南外长约万诺维奇的话说的,另有五千多人受伤。(法新社)
9. 一千五百余名中国人十三日在美国驻布达佩斯使馆外示威
抗议北约上周对中国驻贝尔格莱德使馆的轰炸。(法新社)
10. 抨击美国霸权主义 建立公正国际秩序
【《日本经济新闻》5月14日报道】题:中国主席强调如果美方拒绝要求中国就报复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3日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发表讲话,他强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作出全面交代。否则,中国人民决不答应!中国政府正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继续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江主席的讲话表明,如果北约不停止空袭行动,不查明轰炸中国大使馆的真相,中国就准备采取包括外交手段在内的新的报复措施。 江主席是在表彰三名牺牲者为“革命烈士”的大会上讲这番话的。 【法新社北京5月13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号召要进一步对外开放。 他在重要讲话中说:“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强国之路。”国家电视台转播了他的讲话。 【美联社北京5月13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今天称赞在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事件中遇难的人为英雄,同时指责美国谋求全球霸主地位,呼吁世界各国反抗美国的横行霸道,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江泽民主席说,美国倚仗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大力扩张势力,推行“强权政治,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他是在授予三名遇难者“革命烈士”称号的仪式上发出这种指责的。在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三年中,这是江主席第一次直言不讳地把“霸权主义”这个中国向来只用于敌国的字眼用在美国身上。 【共同社北京5月13日电】可以预料,中俄与北约之间今后在科索沃问题上将继续较量,目前还看不到有解决问题的线索。不过,如果美国满足了中国的四项要求,那么,美中关系很可能会在中国的对美强硬论收敛时趋于修复。 【俄通社—塔斯社北京5月13日电】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说,莫斯科和北京对待解决南斯拉夫危机方面的一切重要问题的立场“完全一致或者非常接近”。 【法新社华盛顿5月13日电】白宫一名发言人今天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哀悼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中死难者的吊唁簿上签了字。 利维说,中国大使李肇星拿着吊唁簿找到克林顿签字。总统在吊唁簿上写道:“谨向遇难者、他们的家属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的悲痛和诚挚的慰问。” 【路透社华盛顿5月13日电】白宫发言人利维说:“总统说,导致这一悲剧事件的一连串问题正在进行全面调查,他还说,结果出来之后,将向中国人民做出汇报。” 【《日本经济新闻》5月14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3日举行记者招待会,他在谈到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谈判情况时说,美国在朱?基总理访美时发表的有关中国开放市场的协议是单方面的。他强调了中国方面不同意的态度。自中国开展抗议大使馆被炸的示威游行活动以来,中方这还是第一次谈及“中美协议”的内容,从而使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更加鲜明。
11. 俄杜马开会讨论弹劾总统 叶利钦认为这是向他宣战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5月13日电】俄罗斯国家杜马今天举行全体会议,讨论有关弹劾叶利钦总统的问题。 根据国家杜马理事会11日作出的决定,议员们将就杜马弹劾委员会对叶利钦提出的解散苏联、发动车臣战争等五项指控进行讨论。 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说,国家杜马将不迟于15日作出对弹劾总统的最终决定。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5月13日电】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的一位高级官员今天说,总统多半认为弹劾程序的正式开始是“政治攻击”和“对他宣战”,这将“严重恶化政治形势”。 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总统可能作出非常出人意料的决定。”如果杜马三次不批准叶利钦提出的总理人选(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总统将有权在6月15日解散杜马。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5月13日电】俄罗斯总统办公厅证实,没有一派政治力量作好了提前举行选举的准备。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5月13日电】总统新闻秘书亚库什金今天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愿意同国家杜马进行建设性协作”。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5月13日电】“不排除普里马科夫回到政坛的可能性。”这是普里马科夫亲信中一位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的。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5月13日电】俄联邦一些地方领导人今天向俄罗斯议会下院(国家杜马)递交了一份声明,他们在声明中建议议员们停止今天开始的弹劾俄联邦总统叶利钦的程序。有17位地方领导人在声明上签了字。
12. 钱皮当选意大利总统
【路透社罗马5月13日电】因成功地使意大利成为欧元成员国而广受尊敬的国库部长卡洛·阿泽利奥·钱皮今天当选意大利总统。朱利亚诺·阿马托随即接替钱皮担任国库部长,以着手对付该国境况不佳的经济。 在议会举行的总统选举中,78岁的钱皮赢得的支持超过了当选国家元首所必需的三分之二多数。6小时之后,总理达莱马任命了在政府开支方面采取强硬立场的前社会党总理阿马托作为钱皮的接班人。
13. 巴拿马总统拒绝保留美军基地
【埃菲社巴拿马城5月13日电】巴拿马总统埃内斯托·佩雷斯·巴利亚达雷斯在今天的巴拿马《宇宙报》上发表文章说,许多美国军人希望“整个巴拿马成为一个基地”,但这不是白宫的官方立场。 美国缉毒“沙皇”巴里·麦卡弗里将军曾指责巴拿马“取消”了两国之间关于在运河区建立一个多国缉毒中心的协议。佩雷斯·巴利亚达雷斯的文章对此作出了回应。 巴拿马总统强调说,美国谈论这件事情“好像是为保留在这里的美国基地而提出托辞或借口,因此这无论是私下里还是公开地来讲都是行不通的”。
14. 厄秘彻底解决边界问题
【埃菲社秘鲁卡维德5月13日电】厄瓜多尔总统哈米尔·马瓦德和秘鲁总统阿尔韦托·藤森今天为第23号界标举行了落成典礼,从而彻底解决了导致两国对峙160年的边界问题。 两国总统签署了一份文件。文件记载了这一历史时刻,意味着两国边界问题已得到解决,为两国关系开辟了一个新篇章。两国近100位领导人、担保国大使和多边信贷机构的代表出席了仪式。 自去年10月在巴西利亚签署最后和平协议后,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在拉加托科查地区设立4个界标,并在两国1995年发生冲突的孔多尔山脉地区设立了23个界标。
第 2 版
1. 法报认为 叶利钦换总理是为保住自己
【法国《解放报》5月13日报道】题:叶利钦赶走普里马科夫是为了保住他自己的地位(记者韦罗妮克·苏莱发自莫斯科) 就在莫斯科陷于暴风雪中的时候,它同时又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暴。受到弹劾威胁的叶利钦总统解除了总理普里马科夫的职务,后者即刻被内务部长谢尔盖·斯捷帕申所取代,此事立即激起左翼的一片抗议。这一决定有可能将国家拖入一场长时间的结局难以预料的政治危机中。 叶利钦认为他的作法是正确的,因为他认为,普里马科夫政府不善于制定经济战略,这届政府“装出一切都进展顺利的样子”。他的决定也是属于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政治战斗范围内的事情。因为国家杜马正准备在今天讨论弹劾总统程序的问题。而这种前景则是反复无常的、日渐衰老的叶利钦所不能容忍的。 叶利钦之所以在这场辩论前夕解除普里马科夫的职务,一是想惩罚这位总理,因为在叶利钦看来,这位总理在议员们面前未能充分捍卫他的利益,同时,他也想把这场有可能导致国家加快陷入风暴中的政治游戏的牌搅乱。 在距具有决定意义的议会选举还有7个月的时候,人们或许对这种突然改换人选的需要感到吃惊。处于民意测验支持率最低点的叶利钦可能认为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并且认为时间是很紧迫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里姆林宫上空变得阴暗下来了。叶利钦除了痛苦地感到普里马科夫抢了他的头牌地位之外,他还感到自己面临着两种威胁。一方面是总检察长许诺要公布卷入贪污丑闻的他的一些亲信的名字,另一方面,国家杜马扬言要弹劾他。
2. 英报文章 斯捷帕申:长着娃娃脸的鹰派
【英国《泰晤士报》5月13日报道】题:娃娃脸的鹰派恢复名誉(记者 安娜·布伦迪) 娃娃脸的斯捷帕申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理,他知道与总统靠得太近会有什么危险。 斯捷帕申——曾经加强联邦安全局(前克格勃)的权力并在1994年发动对车臣的灾难性侵略——以前被叶利钦解除过职务。那是在1995年发生混乱的车臣人质危机之后。 斯捷帕申几乎和叶利钦总统本人一样有很强的适应性。不久,他就逐步返回政坛,尽管没人料到他会爬上总理的高位。 上周,叶利钦总统令人吃惊地把从1998年起担任俄罗斯内务部长的斯捷帕申提拔为第一副总理,促使人们传闻斯捷帕申将很快取代普里马科夫。 现年47岁的斯捷帕申有些做作地声称他对最新改组感到吃惊。他发誓要推进因普里马科夫政府而放慢的市场改革,尽管他自己不具备经济方面的专门知识。他说:“政府的确为稳定经济和政治形势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目的:推进明确而艰难的市场改革。” 人们普遍承认,选斯捷帕申接替普里马科夫的重要条件是他忠于总统。尽管4年前,在以血腥手段解决车臣人质危机之后,叶利钦总统罢免了孩子气的斯捷帕申,但他们彼此并没有敌意。总统在两年后重新起用了斯捷帕申,让他取代因与妓女厮混而名誉扫地的司法部长科瓦廖夫。 尽管斯捷帕申在车臣问题上的态度强硬,但人们认为他是一个民主派。他去年被任命为内务部长,以严格按法律和秩序办事闻名。 斯捷帕申在车臣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立场,这使俄罗斯媒体把他称作“红脸鹰”。上周,他发誓要镇压车臣的不法分子,部分关闭俄罗斯同车臣的边境并下令俄罗斯军队看到“土匪”就开枪。
3. 日报认为 俄科索沃调停作用受政局制约
【日本《朝日新闻》5月14日报道】题:俄政局混乱将给美国的科索沃战略投上阴影(记者西村阳一13日发自华盛顿) 对于普里马科夫被解除俄罗斯总理职务,美国政府表面上装作很平静,说什么“国内政治不会影响科索沃冲突的解决”,但实际上美国非常担心俄政治危机会制约俄罗斯发挥调停作用。八国集团达成协议后中国大使馆被炸,在美俄进行协商的当天普里马科夫被解职,这些事件使得美国“把俄罗斯拉向北约,让俄罗斯促使南联盟妥协的‘磁石’战略”(引自奥尔布赖特的话)受阻。 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因中国大使馆被炸而恶化之后,美国政府内部更加希望俄罗斯在调停方面发挥作用。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在斯捷帕申被提拔为第一副总理时”美国就怀疑(普里马科夫)总理会被解职,并认为这个时期更迭总理是“政治运作上的危险赌注”。美国斯坦福大学副教授麦克福尔说,即使叶利钦总统最终将在赌局中获胜,但在此过程中,他会优先考虑政治斗争,难以指望他对美国提供合作。美国政府中也有人担心美俄之间的隔阂会因停止空袭问题而加深。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12日指出:“俄罗斯很重要,但并非不可缺少。”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做出这种放弃俄罗斯的表示还是第一次。
4. 美报文章 俄政府改组可能影响俄美关系
【美国《洛杉矶时报》5月13日文章】题:改组给克林顿造成障碍(记者泰勒·马歇尔发自华盛顿) 莫斯科最近的政局变动给克林顿总统造成自他担任总统以来最复杂的对外政策问题之一。不管政府针对莫斯科最近的事态变化(叶利钦昨天解除了总理普里马科夫的职务)作何调整,结果都很可能影响到寻求科索沃和平的努力和美俄长远的关系,而俄罗斯正在生锈的核武器和残存的力量可以确保它在今后一些年仍将是全球的重要角色。 在1993年10月俄罗斯议会表决弹劾叶利钦时,克林顿公开支持他。但是政治分析家指出,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大不一样,叶利钦也是一位与现在大不一样的领导人——他现在已经年迈,政治上虚弱,再次面临弹劾威胁。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彼得·雷德韦说:“从美国的观点看,由于莫斯科严重的动荡不定和潜在的混乱,美国让俄罗斯人按它的利益行事的努力变得复杂得多,没有把握得多。”
5. 俄罗斯经济将陷入新的动荡
【路透社莫斯科5月12日电】分析家们今天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解除了总理普里马科夫的职务,这使危机四伏的俄罗斯经济陷入新的动荡。 他们说,叶利钦在玩一场危险的政治游戏。俄罗斯国际金融公司复兴资本银行的经济学家罗兰·纳什说:“这根本就是把整个经济和政治形势推向混乱。” 俄罗斯国家杜马的一些资深议员说,普里马科夫被解职使俄罗斯的经济政策和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制定的立法能否获得批准变得捉摸不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这一立法看作在今后一年半向俄罗斯贷款45亿美元的前提条件。 解除普里马科夫职务的时机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了。普里马科夫政府刚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订了新的贷款协议,这是使国家杜马批准新的税收和银行立法的关键环节。 纳什说:“看上去,普里马科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把事情理顺,而现在这些已经被抛到窗外了。”
6. 美报认为 美议员对政府科索沃政策不耐烦
【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13日文章】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昨天试图说服11名众议员放弃他们自己提出的结束在巴尔干半岛冲突的计划,她警告这些议员说,他们的举动可能会削弱政府的外交活动。 但是,这些议员在一次非公开的会议上告诉奥尔布赖特,他们将继续推行他们上个月在维也纳与俄罗斯下院议员共同制订的和平计划,这一迹象再次表明国会对克林顿总统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政策感到颇不耐烦。 这项计划呼吁同时停止北约的轰炸、从科索沃撤出军队、科索沃解放军停止战斗,同时,这些议员再三要求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支持他们的提议。
7. 意大利新总统钱皮简介
【法新社罗马5月13日电】78岁的卡洛·阿泽利奥·钱皮今天当选意大利下一任总统。他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无党派人士。人们认为正是因为他作为国库和预算部长在国家财政方面采取了强硬立场,才使得政府赤字减少,并使意大利得以成为欧元成员国。 钱皮是一名职业公务员。他仅在6年前才开始从政,此前他一直在银行部门工作——直到他同意在1993年4月至1994年4月期间担任过渡总理。他的任期连接了天主教民主党的倒台和右翼传媒巨头贝卢斯科尼的上台。 他去年10月同意在由前共产党人达莱马领导的政府里担任部长。人们认为此举对于意大利的经济信誉至关重要。 钱皮出生在里窝那。他接受天主教耶稣会教育,并学习了人文学科和德国文学。二战期间,他在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的时候曾担任司机,之后他返回意大利参加抵抗运动。 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他学习法律并担任教师工作。之后在1946年,他在妻子——一个银行家的女儿——的建议下进入了意大利银行工作。 他曾在该银行的不同部门工作过。1976年出任副总经理,1979年终于当上了该行的董事长。 图片说明:意大利新总统卡洛·阿泽利奥·钱皮
第 3 版
1. 欧洲在全球下滑?
【香港《南华早报》5月11日文章】题:欧洲在全球下滑(作者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杰拉尔德·西格尔) 正像东亚人逐渐摆脱他们的危机一样,欧洲人也在沿着他们的自我怀疑斜坡下滑。引发欧洲危机的战略因素是科索沃战争,但是欧洲危机也很像亚洲的危机,远不只是一个兑换率问题。 欧洲的危机只是部分地表现在欧盟委员会内部的恶作剧或欧洲新单一货币自1月份启动以来下跌10%。 在疲软的欧洲经济中,疲软的欧元在美国和欧盟经济的相对成功发生变化之前不会变成重要的储备货币。 影响更深远的挑战来自欧洲对付科索沃危机的能力和发达国家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公然侵犯人权。 巴尔干战争说明情况正好相反。有钱的欧洲人拒绝用他们的鲜血和财富冒从地面入侵科索沃的风险。他们划定界限说,我们的价值观只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将眼看着我们的邻居受折磨,而不会拿我们的舒适生活冒险。我们不会把我们的联盟扩大到这些次要的人民。 对于准备把人权看作民主国家的国家安全基本因素的那些国家,尤其对英国来说,欧洲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最低共同点是深深令人不安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希望加强欧洲的防务合作,但是如果这个防务合作的有效性取决于希腊人,那么他就会重新考虑。 在米洛舍维奇手下的恶棍开始工作之前欧安组织就在科索沃,但是这些观察员在情况变得棘手时撤走了。当你们需要那些大肆吹嘘的建立信任措施时,那些措施在哪里?看来欧洲人处境最恶劣,既不能防止战争,在战争一旦开始后也不能赢得战争。 巴尔干战争远没有表现出欧洲人以前所鼓吹的价值,反而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新的但不那么令人愉快的教训。最明显而且也同样适用于美国的教训是,民主国家在实际打一场战争时是可怕的。即将离职的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克劳斯·瑙曼将军说,参加这个联盟的欧洲盟国已防止了认真使用军事力量的情况。 在联盟政治成为欧洲准则的情况下,每位领导人都有借口反对使用必要的地面部队来赢得这场战争。只有布莱尔(他在国内实际上没有反对派)可以自由说出自己的心声。对于在发生危机时可能指望西方给予帮助的其它民主国家来说,民主国家只有在他们的士兵不会在战争中死去的情况下才去打仗的想法是令人深为不安的。 关于巴尔干战争的第二个教训也许会使一些人感到更舒服一些。同大西洋世界之外许多人的恐惧相反,欧洲人似乎没有兴趣做很多事情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或保持西方秩序。尽管美国展开强有力的宣传,但是欧洲拒绝批准北约在北约地区之外保卫西方利益的新战略概念。欧洲人正确地指出,如果他们不愿意在他们的前院保卫这样一种扩张主义战略,那么认为他们会到更远的地方这样做就是不可思议的了。 因此欧洲注定要变得更与世隔绝。欧盟的扩大步伐甚至会变得更慢,而且比预料的更有限。欧洲关于和美国共同领导全球制度的要求将严重减少。 人们会指望从欧洲人那里听到更多关于“民间力量”的优势和军事力量过时的话。欧洲无意把自己组织起来参加任何认真的军事行动。他们只会把军队派往危险最小的“宽松环境”。 人们过去认为,欧洲人在建设有效防御能力从而使他们需要依靠美国的程度减少的道路上走得非常慢。在巴尔干冲突后的结论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的意愿,因为可能需要这种欧洲力量的条件并不存在。 欧洲的危机和亚洲的经济危机表明,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程度比我们过去想象的小得多的世界上。正如一个地区的经济危机不会搞垮全球经济一样,所以欧洲人证明:严格地说,军事冲突是地区性的,或者说是次地区性的。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可能听任印度和巴基斯坦继续冒他们自己的扩散风险。在今后若干年,伊拉克和伊朗将测验西方保持秩序的意志已削弱了多少。中国将考验以美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在20世纪,欧洲秩序的崩溃曾两次引起战争和重新塑造全球安全概念。 欧洲人在巴尔干不认真打仗的情况有可能在21世纪初发挥类似作用吗?
2. 这就是欧洲版的「周边事态」
【日本《赤旗报》5月13日社论】题:这就是欧洲版的“周边事态” 美国和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导致连中国大使馆也被炸,北约的轰炸一清二楚地表明了同美国加强合作,积极参加美国的战争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即这个战争法案的危险性。 不破委员长11日指出,南斯拉夫的事态和战争法案有直接的关系,空袭南斯拉夫应该说是“周边事态的欧洲版”。 美国和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表明了美国克林顿政府的战略,即为了让人家按自己说的去做,要首先使用军事力量。 北约同盟条约第五条规定,北约的军事行动不得超出同盟国的范围。但是在不久前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可以无视这个第五条,在区域外也可以行使军事力量的新战略概念。对南斯拉夫的空袭就是其具体的行动。 克林顿政府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动不动就要行使武力,推行的是信奉军事力量的霸权主义。 最近几年的美国国防报告反复强调:“在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即使单方面地采取军事手段也在所不惜。”“如果美国认为有必要,不必顾忌联合国和国际法,要展开先发制人的军事攻击。”因此,现在仍然在世界各地部署着50万军队,作为世界警察,维持着傲慢的军事大国的战略,并企图加强在欧洲和亚洲的军事同盟,把它作为自己的超级大国战略的补充。 小渊内阁为了使战争法案正当化,反复说:“期待美国站在正义的立场上。”但是,巴拿马、格林纳达和利比亚的战争等,过去美军单方面采取军事行动的事例表明,美国决不是站在“正义立场”。几乎都是被联合国决议谴责为违反国际法的事例。轰炸南斯拉夫是最近发生的更明显的事例。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危险性在于,日本成了新的、支撑美国军事战略的国际支柱,正在向发动共同的战争进发。 日本政府还说,“存在内部纠纷的国家国内发生的事态”也算周边事态。这是公然把侵略主权国家的行为合法化,是不能被国际社会容许的。 事实戳穿了小渊惠三内阁说对南斯拉夫的轰炸,以及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下日本对美军的后方支援不是行使武力、不是战争行为的诡辩。南斯拉夫的首都及地方城市的民间设施、文化设施,直到普通市民都遭到了不分青红皂白的狂轰滥炸,这个具体现实清楚地表明,区别“前方”和“后方”是毫无意义的。
3. 谁是下一个受害者?
【古巴《格拉玛报》5月11日文章】题:谁是下一个受害者? 围绕数枚导弹对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野蛮袭击出现的令人怀疑的巧合迫使人们考虑,这一事件是否是为达到特殊目的而经过蓄谋、研究、酝酿而实施的。有足够的迹象可说明这一结论。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没有就轰炸征求过安理会的意见,该机构也没有通过任何决议批准攻击。 中国曾多次谴责对南斯拉夫这个主权国家的轰炸,并要求停止攻击。 但是,妨碍美国和北约的不仅仅是中国反对轰炸的坚定态度,中国、塞尔维亚和其他不为华盛顿的巨大机器服务,向世界反映对南斯拉夫犯下的罪行真相的记者的报道也对其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北约和美国也不会不知道在中国使馆中住着几位记者。他们来到使馆,“以寻求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在轰炸中保护自己”。但是,其中三名记者被美国和北约的飞机投掷的导弹炸死。 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总编昨天在与中国同行诀别时说:“北约不能掩盖事实。”在上周对贝尔格莱德的轰炸中,该电视台的16名职员被杀害。 美国总统对这一事件表示“遗憾”,同时还声称“将继续轰炸南斯拉夫”,直至它接受美国和北约提出的条件。 考虑到这次事件肇事者的阴险经历,国际社会有充分的权利怀疑,袭击中国使馆是五角大楼制定的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用于轰炸南斯拉夫的高技术手段被用在了那次袭击中。 中国三名军事专家称这一事件是“有意的和经过严密策划的行动”。北京的一位军事专家断言:“几枚导弹同时出现误差是不可能的。” 现在,人们唯一的问题是:在美国毁灭南斯拉夫,对揭露大屠杀的人进行威胁并投掷导弹的战略中,谁是下一个受害者呢?谁是下一个受害者?
4. 袭击征服不了南人民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11日报道】题:塞尔维亚人的观点:袭击增强了不屈的决心 中国大使馆7日夜晚遭到轰炸一事使塞尔维亚人和中国人都感到震惊。从表面看来,这次轰炸使实现和平的微弱希望成为泡影,并加剧了人们生活在空袭威胁下的恐惧感。但是,这起袭击事件同时也使贝尔格莱德市民认识到,北约正在故意地以他们为目标。 这一切已增强了他们抵抗的决心。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一家知识分子聚会的书店咖啡厅里,人们的观点也是一样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佐兰·阿尔西奇正和一位朋友在喝早咖啡。他说:“这是美国的挑衅行为。他们是有意这样做的,就是要向全世界显示他们是惟一仅存的超级大国。就是要对我们说:美国对中国都可以这样做,你们这样一个小国能怎么样呢?” 阿尔西奇先生说,他确信贝尔格莱德最近所经历的迄今最严重的轰炸表明了北约袭击平民的新决定。他说:“他们现在准备通过在白天进行轰炸来恐吓人们。” 他说:“这是西方的错误策略。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想法。” 但是他的朋友反驳说:“他们非常聪明。他们知道塞尔维亚人会怎样反抗,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不可战胜。”
第 4 版
1. 日刊文章 21世纪的世界经济
文章称,如果说通货膨胀是20世纪世界经济的特点,那么,21世纪世界将进入所有物价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时期。与此同时,在战争的威胁不复存在的21世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将朝着与20世纪迥然不同的方向进行全面“改革”,并在世界经济中确立新的强大的自由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 【日本《呼声》月刊4月号文章】题:21世纪的世界经济(作者 长谷川庆太郎) 世界进入通货紧缩时期 20世纪“战争与革命”连绵不断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迎来了政治领域长期保持“和平与稳定”的21世纪。与此同时,在经济领域,20世纪以通货膨胀为主的局面将会发生变化,世界将进入所有物价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时期,这一点毋庸置疑。 通货膨胀是20世纪世界经济的特点,它实际上与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换言之,通货膨胀是历史的产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性对抗手段,即无论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在全面结束战争并保证人类不再被卷入这种愚蠢的尝试之前,人类无法全面阻止和消灭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可以说也是一样。在21世纪,世界已不存在发生像20世纪那样的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这正是形成物价全面长期下降的“通货紧缩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自由化”的新经济政策 在战争的威胁不复存在的21世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将朝着与20世纪迥然不同的方向进行全面“改革”,改革内容当然将涉及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和规范经济活动的各项制度。 在20世纪,各国彻底地利用包括劳动力、矿产品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内的所有本国产出的和埋藏的资源。一旦发生战争,各国就最大限度地实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这是战时各国不得不采取的基本的经济政策。但是,在21世纪经济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只能把彻底实行“自由化”作为本国经济政策的基础。 首先,各国必须取消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政策”,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国企业和外国产品进入。 各国必须采取的第二项经济政策是使“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从20世纪的经济史来看,把国内产业置于政府的控制和管理下,这是包括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实行过的,并且曾经是一种被固定下来的体制。但其结果,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能采取灵活的经营战略或经营方针,无法主动、自发地把市场的动向正确反映到经营中。 第三项经济政策是“放宽或取消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一般来说,民间企业希望自由开展经济活动,并试图在日益激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中努力采取最有效、最适当的措施经营企业,而“公开的社会准则”以外的“经济方面的规定”极度地剥夺了它们的自由,成为巨大的制约,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间企业一旦经营恶化,就应以破产的形式被淘汰掉,从市场上消失。 取消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政策、国有企业民营化、放宽或取消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是相互密切关联又各成体系的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并且,现在的情况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仅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且如果不尽快采取这种政策,那个国家的经济将会日趋衰退。 新技术新产品新体制 我曾多次说过,在1873年到1896年这24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物价基本上每年平均以2%的速度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实现了增长,特别是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例如,美国在这个时期,年均实际增长率为4.7%,加上物价下降等因素,名义增长率在24年间平均达到6.7%的较高水平。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在所有产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相继引进了新技术和新产品。可以说,正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新产品的引进,保证了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达到较高的实际增长率。 在这一时期陆续引进的新技术促使新的产业领域诞生了。譬如,电力及其相关的电气机械产业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并正式发展的。伴随着大规模企业经营的现代化水产业,是由原来的“沿海地区”小规模的渔业发展而来的,当然,这是以引进“冷冻”这一新技术为前提的。 农业也是如此。大型农业机械、尤其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是开拓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大平原和开垦农场所不可缺少的,于是“联合收割机”诞生了。正是使用了联合收割机,才使高效率、大面积收获农场谷物成为可能。 此外,可以说是现代工业核心的钢铁业在这一时期采用了平炉炼钢法和转炉炼钢法,炼钢技术一举得到改良和创新。结果,不仅钢铁的生产量因此猛增,而且随之而来的价格下跌越发刺激了新技术的采用。 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够显著改善经济活动,并能彻底改革“经济制度”。这一时期之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价证券主要是颇具实力的大国发行的“国债”。产业界要扩大经济活动规模,把新技术和新产品投入使用,从而进行批量生产,必须筹措巨额资金。为此,“股份公司制度”在法律上得到完善。于是一种必要的新体制随之诞生了,这就是通过在有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调动零散的大众资金,筹集产业界所需的巨额资金。 与此同时,各国着手完善了海上保险、火灾保险、其他伤害保险制度,以及人寿保险制度,这些保险制度对已扩大到全球规模的贸易提供方便,并且保险业也是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从这种意义来看,在19世纪最后25年建立和完善的一系列经济制度不仅全面改革了经济活动,而且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提供了动力。 可以肯定地说,19世纪最后25年的“大萧条”是构筑今天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而后来的情况是,这些制度被“战争”大大扭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可以肯定,今后“通货紧缩”作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将会逐渐打破这种状况,在世界经济中确立新的强大的自由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 确切地说,21世纪的世界是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世界。届时,世界将会出现一个人们的选择范围大幅度增加、可以自由生活的新环境。
2. 巴西继续降低利率
【埃菲社里约热内卢5月13日电】巴西财政部长佩德罗·马兰今天断言,巴西利率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今年12月将降至10%。 马兰今天在向当地一家电台发表谈话时说:“利率目前处于下降趋势,因为利率将继续随通货膨胀和经济的走势变化。”他还说,通货膨胀率已降至爆发金融危机和货币贬值之前的水平。 两个月之前巴西仍被认为是世界上利率最高的国家。尽管近4年来稳定了经济和控制了通货膨胀,但巴西不得不实行高利率,以吸引外国投资。 因此,近10年来,巴西政府实行的实际基础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从未接近过马兰许诺的10%。 在最近的三个月内,巴西政府已把基础利率从每年45%降至30%以下。 中央银行昨天(12日)再次宣布降低利率,将年利率确定为27%。这是自今年3月弗拉加正式就任行长以来该行第六次降低利率。1998年年中,为对付俄罗斯危机的影响,巴西的年利率曾达到过50%。
3. 手机风靡中东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4月10日一期文章】题:中东地区当前最流行的小玩意 移动电话的福音正在全世界广为传播,但其中尤以中东国家最为狂热。在以色列,每100人就有28部移动电话。在黎巴嫩,平均每100人拥有近16部手机,令在邮电局喋喋不休的英国人望尘莫及。不仅如此,中东人使用手机似乎也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频繁:黎巴嫩人平均每个月要打750分钟的手机,而在世界范围内,这个平均值仅为每个月130分钟。 为什么中东人对手机如此狂热呢?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为了方便:在中东,意外、耽搁和争执出奇地多,手机可以帮你渡过难关。还有部分原因是为了炫耀。另外,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由于固定线路网络年久失修、费用高昂,人们投入了移动电话经营者的怀抱。以黎巴嫩为例,这里45%的电话是移动电话,原因是该国持续17年的内战破坏了地面通信网。 中东在两性方面保守的道德规范也为手机的热销助了一臂之力。孩子们在结婚前往往跟父母住在一起,有了移动电话,他们可以与异性通电话而不必受任何尴尬的问题困扰。在科威特,多情的少年郎据说同时带着两部手机开着车在城里兜风。当他们发现一位看起来般配的女士时,他们只需把一部手机抛在她脚下或扔进她的车内,然后用另一部手机给她打电话,就可以结识对方。
4. 道指再攀新高
【路透社纽约5月13日电】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今天再攀新高,这种局面几乎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一手造成的,此前该公司说它是急剧上升的因特网业务的主要受益者。 道—琼斯指数收于11107.19点,上升了106.82点,即0.97%,超过了上周五刚刚创下的纪录。 美国商务部上午公布4月份零售业销售量报告,结果与3月份的增幅相同,较前3个月的平均增幅1.4%低。此外,劳工部公布4月份消费物价报告,结果仅增加0.1%,受到原油价格上扬影响,4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加0.5%。分析人士认为,报告显示,目前美国经济没有过热现象。
5. 松下任天堂合作生产数字家电
【《日本经济新闻》5月13日报道】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总经理森下洋一和任天堂公司总经理山内溥12日在东京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宣布两公司将为研制利用数字技术的家电产品而进行一揽子合作。由此,能与索尼集团抗衡的第二大势力即可诞生。两公司达成协议的主要内容有:①为了帮助任天堂公司能在2000年底前销售下一代游戏机,松下公司将提供DVD(数字录像盘)的放像设备;②松下将在同一时期内研制并销售游戏机与DVD机、声像设备相兼容的产品;③共同开发应用于未来家庭网络联结终端的基础技术。
第 5 版
1. 西欧决心加强自己的军事政策
【美国《纽约时报》5月12日报道】题:依赖美国的西欧决心加强自己的防御政策 在北约针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令欧洲官员感到紧张。他们今天发誓要制订一套强有力的军事政策。 正在德国不来梅开会的西欧联盟各国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在一项声明中说,他们正致力于“制订有效的欧洲防御和安全政策”。西欧联盟是由英法德等十个国家共同建立的一个欧洲军事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英国国防大臣罗伯逊在谈到他们目前的心情时说:“科索沃问题使我们所有人不得不正视欧洲的未来,但眼下的局面令人非常担心。” 长期以来,欧盟一直是经济上的巨人,军事上的矮子,满足于将其大部分安全问题留给北约解决。但科索沃危机日益复杂,一个新的英国准备在北约内部充当欧洲军事领导人,以及德国决心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等因素,正在使欧洲对北约和美国的态度发生重大改变。 德国国防部长沙尔平说:“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向着建立欧洲共同的安全和防御政策迈出了一大步。我们今天的问题是机构太多,但能发挥的实质作用太少。” 他所说的“机构太多”显然是暗指西欧联盟。包括德国在内的几个西欧国家政府认为,西欧联盟现在必须尽快并入欧盟。 此外,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西欧联盟应该任命一位欧洲高级代表。这两项措施将使有15个成员国的欧盟拥有协调西欧军事政策的权力和工具。 英国首相布莱尔最近说:“我们欧洲不应在我们的后院每次出现动荡时都指望美国来发挥作用。” 西欧联盟的国防部长们今天说,西欧军事必须在“对大西洋联盟起补充作用”的同时显现自己的力量。沙尔平还说:“最后的目标是,欧洲在进行决策时不必要求美国的参与。”西欧各国还打算在“大西洋联盟内部加强它们的力量”。 克林顿政府支持欧洲所做的努力。美国希望欧洲建立更具凝聚力的军事组织,将来在执行北约的任务时可以动用美国的军事装备,而不是美国的军队。
2. 哥伦比亚《时代报》说 世界已没有可躲避美国轰炸的角落
【哥伦比亚《时代报》5月13日文章】题:旧地图 有没有人想过,地球上第一强国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错误的“地图”意味着何种危险? 本周,靠一幅贝尔格莱德的“旧地图”导航的北约飞行员,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首都的大使馆,这使全世界深感震惊。据华盛顿官方的解释,地图是由中央情报局提供给美国国防部的,而国防部又把它交给了北约。 在这一如此权威的系统中,谁也没有理由怀疑这幅可恶的地图所提供的信息。但是,人们都忽视了一个细节:早在4年前,中国政府就为它驻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建造了新的馆舍。 可笑的是,几年来,美国驻贝尔格莱德的外交官们,包括武官们,都曾到这个甚至在城市旅游图上都标明了的大使馆参加过各种活动。 据新闻界向我们提供的信息,花上28南斯拉夫第纳尔(2.8美元),任何人都可以在贝尔格莱德买到一张这样的旅游图,上面确切地标明了中国大使馆的位置。 而更糟的是,中央情报局使用错误的“地图”已多次。 去年,作为对爆炸其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报复,美国打击了阿富汗和苏丹的两处目标。借口是,两处分别躲藏着与爆炸事件有关的恐怖分子和制造化学武器。但是,当天就发现,在苏丹的一处,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制药厂。 落在苏丹的导弹,和落在贝尔格莱德的一样,其制导系统都是最先进的。他们不是最后一批受害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已没有可以躲避美国轰炸的角落了。
3. “俄罗斯的反坦克火箭炮”
【俄罗斯《总结》周刊文章】题:“俄罗斯的反坦克火箭炮” 俄罗斯网坛的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这就是目前仅次于卡费尔尼科夫的俄二号种子选手萨芬。 萨芬展露头角是在去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先前默默无闻的萨芬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先后击败阿加西、奎尔滕等好手,进入第四轮。萨芬本人都没敢奢望如此好的战绩。尽管他战胜阿加西时,对手没有处于最佳状态,但他还是对结果难以置信。之前他甚至已经准备飞回莫斯科了,因为他认为没有机会进入第四轮。好在妈妈劝他留下,否则他就失去了这个战胜阿加西和奎尔滕的机会。 网坛老将们很快就对这位年轻的俄罗斯网球手刮目相看了。1998年,桑普拉斯在美国公开赛上艰难地战胜萨芬后表示:“我18岁的时候可没有他这样的水平。这个小伙子有一天会比其他人都强。” 近两年来,萨芬的世界排名上升了400位。1996年赛季结束时他排在第441位,现在他已经居于第29位。 萨芬从半岁开始接触这项日后成为他职业的运动。当时的他怎么也不肯留在家中,所以他的母亲、著名网球手伊斯拉诺娃只好把他带到球场。从那时起,萨芬再也没有长久地远离过网球场。母亲一直夸赞儿子的天赋,但最初,萨芬在球场上远非一帆风顺。有一次他的自尊心还大受打击:他和一个小姑娘打球,结果却败下阵来。 1994年,萨芬14岁时得到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到国外去训练。一位俄罗斯工会领导人为报答萨芬父母教他打网球,帮萨芬找了一个瑞士赞助商。萨芬因此得以在西班牙接受训练,直至今日。 萨芬最强有力的是大炮般的发球。网球界将他称为“俄罗斯反坦克火箭炮”。他发球的速度可达每小时220公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对萨芬在网坛取得骄人成绩持怀疑态度了。
4. 意球队巩固了优势地位
【路透社罗马5月13日电】昨天,意甲帕尔马队在欧洲联盟杯足球赛的决赛中以3:0战胜法国奥林匹克马赛队,使该队在90年代第三次夺得欧洲冠军,也使意大利球队巩固了其在欧洲赛事中的优势地位——与英国俱乐部并驾齐驱,共取得了25次欧洲冠军。 这也是在过去的11个赛季中,第八次由一支意大利俱乐部队赢得欧洲联盟杯。 意大利《体育报》称帕尔马队的胜利是“值得全意大利骄傲的”。该报说,由于帕尔马队的上佳表现,“我们才得以在获得欧洲冠军的次数上赶超英国,并充分证明了我国足球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 尽管帕尔马队未能实现其在过去4年内的主要目标——在本赛季赢得意甲冠军头衔,该队主教练马莱萨尼还发誓,明年再努力争取,该俱乐部不会卖出任何一位“大牌”球员。 马莱萨尼说:“帕尔马队是一部近乎完美的机器,谁也不能偷走它的零件,尽管我每天都能在报上读到有关我们最好的球员准备离队的报道。” 在法国,气氛就截然不同了。 法国《体育队报》的大标题是《正像我们担心的那样》。文章说:“帕尔马队轻而易举地以3:0击败了马赛队,在这场比赛中,这支意大利队的优势明显。” 马赛队队员勃朗在上半时的一次失误使帕尔马队先进一球。他在赛后说:“对于第一个入球,我很抱歉。我们不能寻找借口。帕尔马队比我们强得多。” 在莫斯科,俄罗斯人为成功主办了这次比赛而高兴。俄罗斯《体育快报》按五分制给主办者打了4.96分,并说:“主办这次比赛是对俄罗斯在欧洲足球界地位的考验。第一次严峻考验基本上顺利通过了。”
5. 贿赂丑闻影响筹款 盐湖城希望削减开支
【美联社犹他州盐湖城5月13日电】受贿赂丑闻困扰的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计划在下周与国际奥委会举行会谈,希望国际奥委会能作出一些让步。 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首席执行官罗姆尼表示,希望能通过与国际奥委会的谈判降低此次冬奥会的开支;推迟支付在商品销售、赞助和门票等因使用奥运专利权所带来的收益;同意转而寻求技术类商品生产商的赞助。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将在下周举行会议,来自洛杉矶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德弗朗茨说,国际奥委会愿意对此问题进行协商。 目前,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筹集的资金距离14.5亿美元的预算还差3.5亿。自去年夏天起,没有一家新公司决定为盐湖城冬奥会捐款。 罗姆尼表示将考虑一项可能从预算中削减8400万美元的计划:其中涉及国际奥委会的一些开支;不给冬奥会的志愿服务人员提供午餐。罗姆尼还将从组委会支付给他的报酬预算中拿出200万美元。 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说,如果国际奥委会同意推迟支付因其使用奥运会专利标志而带来的部分收益的话,那将能为盐湖城冬奥会节省15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因为这样做可以使组委会不必从银行借贷,从而避免了利息的开支。 罗姆尼不愿透露盐湖城冬奥会将与国际奥委会在哪些问题上进行磋商,不过罗姆尼说他希望能得到与悉尼组委会得到的同样的让步。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上月同意悉尼组委会减少为国际奥委会在旅行、住宿和交通等服务方面的开支。 据认为,在双方的磋商中最重要的是,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和美国奥委会将要求国际奥委会同意它们寻求一些技术类产品生产商的资助。多年以来,国际奥委会一直禁止IBM公司为其提供技术方面的赞助。
第 6 版
1. 世界尚未赢得对贫困的战争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4月28日文章】题:世界对贫困的战争还没有打赢 (世界银行资深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自华盛顿) 世界各国对全球贫困的战争已经取得部分胜利。在发展中国家,出生时的估计寿命自1980年以来提高了5岁,现在达到了65岁。婴儿死亡率已从1980年的8.7%下降到今天的6%。在发展中国家,青少年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能够读中学。 世界银行4月26日公布的《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表明,从1965年到1997年在东亚地区的人均收入急剧增长了440%的时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均收入却下降了。 尽管一些地区的贫困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但是贫富之间的差别正在扩大。对一些人来说,教育已经导致收入的不断增加,但它也使得没有特殊技能的人进一步落在后面。而且,像电子和信息技术这样的新兴产业在一些地区激发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也使另一些地区——包括中国的内地、泰国东北部和印度尼西亚的比较边远的岛屿——更加贫困。 在财富分配极不公平的国家,经济的增长没有帮穷人多大忙。这些国家的穷人没有享受到繁荣时期的许多好处,但是他们却承担了经济崩溃的损失。在极不公平的社会里,经济增长使得穷人只能凑合着活下去。但当经济增长停滞时,穷人就遭受灭顶之灾。 在前苏联,令人不安地伴随着资本主义而来的是日益加深的贫困和不平等。由于东亚的金融危机,这种日益加深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已经恶化。前苏联大多数国家的人均收入已比10年前低,它们的社会条件也比10年前差。 从委内瑞拉到孟加拉国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已经加剧。在这些地方,估计寿命来之不易的延长正在缩短。例如,据估计,每4名15—49岁的津巴布韦人当中就有一人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与此同时,另外9个非洲国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了10%。 然而,发展是可能的,即使是处在一场地区性的危机当中也是如此。例如,印度和中国——它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8%以上——最近10年中的经济增长率分别平均为3.8%和8.6%以上。 显然,没有可以取得成功发展的魔法。通过为穷人提供初等和中等教育、基本的医疗保健和某种形式的社会保护等办法在人民身上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必须建立强大的银行、法律、政府和公用事业机构,以向投资者保证,一种可以预言的、以规章条例为基础的制度已经建立,财产受到保护。当政府及其机构以及私人公司得到真诚的、负责任的和有透明度的管理时,成功的发展也将得到加强。
2. 全球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墨西哥《至上报》4月30日文章】题:劳工市场 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是执政者、政党、民间组织、企业家和国际组织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变化已对从社会安定、安全和投票选举,增加或减少销售,直到储蓄和投资水平等涉及各国人民生活的多种重要问题产生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世界就业报告》指出,全球失业和半失业的劳动者人数在199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近10亿人,预计在本世纪余下的时间内还将继续增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亚洲、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生产增长速度的放慢、资金抽逃、国内外投资减少和悲观情绪。受国际混乱影响最小的是那些经济最发达的大国,但日本除外,它几年来的增长速度一直很缓慢。 亚洲国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预计这些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15%,失业率将在11%左右,不到两年以前,这一比率是4%。泰国有近200万人在寻找工作,其中最近两年有70万人加入到失业的行列之中;韩国的失业率也从5%升至7%。 拉美大部分国家的局势不太乐观,尽管近两年的生产有所增长,但这种增长并未能创造就业机会和大大提高实际的工资水平。 在拉美出现的一种现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都在大城市街头做买卖、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活动和非正规经济等活动,在许多情况下这只能维持生存。这是被市场排斥的产物。 在有组织的市场上,工资相对更高,要求高生产率,同时需要中高级的知识水平。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普通家庭很难摆脱的不发达状况或恶性循环。
3. 俄罗斯人的度假文化
【中央社莫斯科5 月3日电】从5月1日起就是俄罗斯每年传统度假的开始,每周六、日俄罗斯人一定得出城到他们郊外的别墅。7、8月份暑假期间到达休假高峰,大多数俄罗斯人至少要在别墅待上一个月,好好享受乡野自然的生活方式。 今年俄罗斯经济情况不佳,很多父母在5月1日将小朋友送往别墅,准备割草、种植果树和蔬菜。 据了解,斯拉夫民族这种度假传统由来已久,早自沙皇时代即已开始。俄罗斯人的度假方式是纯粹生活在自然天地里,毫无现代化科技文明的掺杂,没有冷气、没有暖气、煤气、电,只能通过铁管生热来取暖或煮炊。没有热水,水得从河里或小溪池塘汲水食用。 小小的木屋外表可爱,内部陈设十分简陋,只有一些农工耕具及基本的桌椅床凳,倒是屋外园地种植了许多蔬菜和苹果树,十分整齐。 别墅的耕种区划分十分自由,在宽阔少人烟的地方,几乎无需栅栏围限;别墅密集、四周有树木和流水,先来后到当然会影响划地,但是这也不会造成纷争,反正就是度假,结伴垂钓、游泳、烤肉、种菜并享受收获之乐趣。
4. 几所有特色的高校(六)
新南威尔士大学:外籍学生最多 去年,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调查,询问澳大利亚学生对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同学的看法。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与外国人同窗共读是一种有利于增长见识,启发思维的经历,这种经历能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视角和文化偏见提出质疑。 国际学生的影响并不令人吃惊。新南威尔士大学有5500名海外学子,比世界其它任何地方都多。尽管亚洲爆发了经济危机,但从亚洲招生依然是学校的首选。在亲亚洲的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担任访问学者的这所学校,这也许是意料之中的事。 今年是新南威尔士大学建校50周年,基廷建立了一座耗资220万美元的国际学生中心,这是一项广泛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通过与公司赞助人合作,这所大学变得对学生更具吸引力了。 这项意向调查并非该校所做的唯一着眼于亚洲的研究。去年,该校心理学院着手开创有关某些中国人饮食紊乱现象的研究。自从中国向西方敞开国门,中国女孩开始面临新的社会压力。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节食以及诸如厌食症和贪食症等心理病症可能会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新南威尔士大学正在与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展开进一步研究。(六)
5. 法国的非全日制兼职用工制度
【法国《回声报》5月4日文章】题:新的就业形式(作者 法国雇主组织联合会主席米歇尔·普拉代里) 1995年,法国计划总署公布了它的一个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主席是让·布瓦松纳的该委员会已经注意到,原有的就业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就业方式的现实情况了。 我们对原有的一些临时性工作岗位以及一些短期工作合同是很了解的,这部分工作岗位在人员的使用上是很灵活的,这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越来越不稳定。我们也知道有非全日制工作合同,这部分工作只能支付部分工资,对于大多数“受益者”来说这是不够的。面对企业在劳动力使用上表现出的灵活性需求,立法机构现在处于自相矛盾的境地。 让·布瓦松纳曾经提出采用“兼职合同”的作法,而法国历届政府始终不想考虑这一办法。“兼职合同”的原则很简单:就是为一名职工在几家企业里兼职提供方便。通过完善每个企业的非全日制工作,就可以使职工重新得到“全日制工作”。 为了使这类合同得到实施,已经“临时”采取了多种解决办法。兼职受雇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使职工个人分别与各个不同的企业签署工作合同,从而使自己的充分就业得到保障。雇主组织作为人员输送公司则是另一种促进就业的形式。它大概是最令人感兴趣的形式。 长期以来,农业劳动者雇用了一些季节工,这些季节工可以在签署了合同的农业经营场所参加不同生产阶段的工作。1985年制订的法律就是这样主张的。后来,国家在解决年轻人就业的政策范围内也采用了同样的办法,国家还建立了促进年轻人就业和培训的雇主组织,这些组织享有国家的补贴,它把其所属企业中的员工培训与工作结合在一起。企业主们需要这部分劳动力来从事一些季节性工作,或一些随机性的生产活动。同时,这些企业主还建立了一个协会,由它按比例来安排这些劳动力。 从几个方面来说,这种做法是令人感兴趣的。首先,这种做法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这种做法是企业主主动提出来的,将由这个协会负责招募和培训,并对他们进行管理。这样,企业就用不着再管这些事情了。该协会的负责人通过安排一些人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就能使一些工人重新得到全天的工作机会。 如果工人在这样的工作安排中证实自己是有能力的,那么他们就可以在这个传统的经济和社会的循环中得到稳定的职业。
第 7 版
1. 问:人的阑尾有什么功能?(27)
答:多年来人们认为阑尾没有什么生理功能。但是我们知道,阑尾在胎儿和青少年身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胎儿发育到11周前后,阑尾中出现内分泌细胞。已经能证明胎儿阑尾中的内分泌细胞可产生各种生物胺和缩氨酸激素,从而协助各种生物控制(即自我平衡)过程。 研究人员现在认为,成人身上的阑尾主要与免疫功能有关。人出生后不久,淋巴组织便开始在阑尾中聚积,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迅速下降,并在60岁后消失殆尽。不过,在身体发育阶段,阑尾能够发挥淋巴器官的功能,促进B淋巴细胞(一种白细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A类抗体的生成。研究人员还证明,阑尾参与制造的分子有助于淋巴细胞向身体内的其他部位转移。 由此看来,阑尾的功能似乎是使白细胞接触胃肠道里的大量抗原、即外来物质。因此,阑尾可以帮助抑制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体液性抗体反应,同时能够提供局部的免疫作用。阑尾吸收肠道内的抗原并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局部的免疫系统在生理免疫反应以及对食物、药物、细菌或病毒性抗原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科学家正在对这些局部免疫反应与炎症性肠疾病以及自体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27) (因特网《科学美国人》文章)
2. 克隆多莉羊的科学家准备克隆猪
法新社五月十三日报道,曾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头哺乳动物多莉羊的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说,他准备研究猪的克隆技术,以便在猪身上培育出可供人体移植的诸如心脏、肾脏等器官。维尔穆特准备「去除」猪身上通常会引起人体排斥的基因,然后克隆已经改变基因的细胞,再把细胞植入猪的卵子中,培育猪的克隆胚胎。
3. 诵读困难可能与大脑活动异常有关
路透社五月十四日报道,英国医学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诵读困难可能是由大脑中负责学习新技巧的区域活动异常引起的。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大脑中称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心。但是设菲尔德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诵读困难与小脑也有联系。
4. 津巴布韦发现类似埃博拉病毒引发的疾病
美联社五月十三日报道,津巴布韦卫生部宣布,三名曾在刚果执行任务的津巴布韦军人感染了一种由类似埃博拉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中一人已经死亡。感染者的症状是:头痛、高烧、发冷、呕吐、腹泻、内外出血。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已派人前往作临床调查。化验结果证明,这种疾病是由与埃博拉病毒相近的马尔堡病毒引起的。
5. 向海洋索取药物
【香港《新报》4月15日文章】题:起死回生药来自海洋 过去数十年来,世界出现了不少令人闻之丧胆的病毒。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之可怕,不但是因为其杀伤力强,而且它们无药可治。近年来,不但人类受超级病毒困扰,就连禽畜都不能幸免。疯牛病、猪瘟乃至禽流感,简直使人畜不得安宁。 先行一步 位于加州的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被誉为下个千年的药物宝库之一。这里有形形色色的容器,装着不同种类从海洋找来的生物样本,它们的样子并不可爱,然而,对抗癌症或世上最罕有病毒的新药,可能就从这里培植出来。 科学家认为,在陆上可供研究的抗病物质愈来愈少,应该另开蹊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费尼高教授主张向海洋进行探究,他从80年代便循这个途径走。时至今日,他和同事已取得初步成就,例如从海羽提炼出消炎退肿的药物;用一种根球状黄色软珊瑚制造出可以破坏癌细胞分裂的化合物;驱杀病毒的蛋白质则来自海洋细菌。 费尼高教授并非孤军作战,另一名药物学家库基勒医生比他更早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库基勒从海绵抽出分子,这些分子能够发挥抗癌、灭杀病毒的作用。除了这两位外,世界其他地区也有人进行类似的研究,都是向海洋打主意,而且也有相当的成就,包括从一种依附在船底的生物Bugula中提炼出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费尼高认为,海洋占地球面积七成,里面包藏着许多从未在陆地上出现过的生物,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加勒比海潜力大 对于医学家来说,大海茫茫,不知从何处着手。然而,费尼高和他的同事决定收窄范围,专攻加勒比海,认为那里的海洋生物种类最多,也最集中。 费尼高深信,一些具有活跃生理分子的生物,会是未来药物的主要来源,例如又名柳珊瑚的海团扇有一种称为pseudopterosins的分子,可以消除人体被阳光灼伤的红肿,对多种炎症有疗效。他们又发现,将海团扇的精华加入牙膏和化妆品内,可以发挥保护作用。 积极研究三种“神丹” 目前有多家制药公司、美国全国癌症研究所及多所大学,正研究30多种利用海洋生物制造的药物,其中一些很有成功希望,它们包括以下三种: Didemnin B是第一种利用海洋生物制成的药物,能够抑制通往肿瘤的血管,令癌肿缺乏营养而死亡。不过,该药物进行第二阶段临床试验时,被发现毒性太强而曾于1995年中止研究。目前,药学人员当务之急是降低其毒性。 Bryostatin 1是从Bugula提炼出来的药物,特别对血癌有效,目前美国有数十人接受试验,效果良好。Dolastatin 10来自印度海洋软体动物海兔,它对皮肤癌有疗效,目前进行第一阶段的临床测试。 Ecteinascidin 743来自加勒比海海鞭子Ecteinascidia turbinata,实验证明能治疗老鼠的白血病及人类的乳癌,现在分别在美国和法国进行第一及第二阶段的临床试验。
6. 美国在线等签订交互电视协议
法新社五月十一日报道,美国在线公司当日与DirectTV、休斯网络系统、飞利浦及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 Inc.)等四家公司签订了发展交互式电视的协议,此举显示该公司意欲扩大其电信业务的种类。该计划将能使电视观众通过电视机连。
7. 极地海洋动物身驱为何庞大
【路透社伦敦5月12日电】科学家们今天说,在阴暗的极地海洋深处,身体的大小对生活在那里的海洋动物来说十分重要,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氧气而不是低温。 生活在南极海域的蜘蛛蟹的身体宽度超过30厘米(12英寸),体重则可以达到它们生活在欧洲附近海域的同类的1000倍。 与木虱有亲缘关系的等足类动物的体长可达13或14厘米,体重是生活在比较温暖的海水中同类的20至50倍。 在比利时从事研究工作的戈捷·沙佩勒和劳埃德·佩克已经证明,动物身体的大小取决于它可以获得多少氧气,而在像南极海域那样温度较低、盐分较少的区域中,海洋动物可以获得较多的氧气。 布鲁塞尔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的佩克和沙佩勒是在对世界上12个不同地区的1853种片脚类动物的身体大小与氧气的关系进行比较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他们在《自然》科学杂志上介绍其发现时对包括蜘蛛蟹、海绵、水母和海葵在内的一大批海洋动物的巨型性作了解释:它们由于可以吸取大量氧气,从而在低温条件下能比正常条件下长得大得多。
8. 大火灭绝澳大型动物获新证
【路透社华盛顿5月13日电】研究人员今天说,他们为自己提出的一个有争议的理论找到了更多证据——该理论认为,澳大利亚的早期居民是通过火烧栖息地的方式把这个大陆上最大的动物赶尽杀绝的。 科学家们利用鸸鹋蛋化石和关于过去天气模式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提出的如下看法:四处蔓延的灌丛大火改变了澳洲大陆的面貌,并导致许多大型动物灭绝。 澳大利亚早就以拥有从袋鼠到袋獾的独特动物群而著称,但过去那里还生活着更多种类的奇特动物,其中包括一种体型与鸵鸟一般大的名为Genyornis的鸟(它是体积大如河马的毛鼻袋熊的近亲)和一种长25英尺(8米)、粗3英尺(1米)的蛇。 这几种动物和所有体重超过220磅(100公斤)的有袋动物都已灭绝,它们灭绝的时间被怀疑是接近于五六万年前第一批移民抵达澳洲的时候。 澳大利亚的土著甚至今天还在利用灌丛火防止发生更大的森林火灾和为土壤增肥。西雅图大学的贝弗利·约翰逊认为,这种情况在过去可能更为普遍,从而使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动物死亡。
9. 恐龙走路啥样子
【路透社伦敦5月12日电】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技术重现2.1亿年前恐龙的行走动作后发现,恐龙行走的样子与一种现代鸟颇为相似。他们根据能长到7米长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在格陵兰岛上如今已荒无人烟的地区留下的足迹制作出的三维动画,表明它们与鸟类相似,尽管诸如大脚趾的位置等方面有些结构上的变化。 位于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的斯蒂芬·加特西说:“鸟类行走的样子与2.1亿年前的恐龙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是目前存在的与恐龙行走姿势最相近的动物。” 加特西及其同事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描述了恐龙这种庞然大物是如何走过当时某热带地区的一片泥地的。 类似火鸡这样的鸟类在走过泥地时的样子与恐龙极为相像。火鸡的脚猛地落下来伸入泥里,所有的脚趾在泥里缩紧在一起,然后再把整只脚拔出来。 留下的这些脚印乍看起来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的大脚趾是向后指的——如同现代某些鸟类抓住栖息的树枝或捕捉食物时那样。但研究人员指出,这是一种误解。 图片说明:科学家制作出的恐龙行走的三维动画
第 8 版
1. 德刊说施罗德访华后松了一口气
【(因特网)德国《明镜》周刊5月12日一期报道】题:北京首脑会晤后松了一口气 副题:联邦总理施罗德回国时比出访前“抱有更大的希望” 施罗德在朱?基总理那里首次磕头后,在江泽民那里因其用德语问候而感到惊喜。 对这位联邦总理来说,有充分理由对他在中国的一天工作访问作出积极的总结,即使这次访问笼罩在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这一事件的阴影下。在同朱?基总理会晤时,施罗德“毫无保留地”对北约袭击中国使馆表示道歉。朱说,注意到了这一道歉,并补充说,他相信这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早上在北京机场,接连两次铺了红地毯。一次是为联邦总理施罗德,两小时后是为北约误炸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的受害者。这两件事凑在一起,也说明了联邦总理访问北京的使命是困难的。那里示威者向美国和英国大使馆扔石头达4天之久。 作为轰炸后访问中国的第一个北约国家政府首脑,施罗德没有在机场上得到通常表示欢迎的鲜花。但是,中国方面的迎接是有外交礼节的,也故意避免让施罗德碰上运送受伤者和3个被害中国新闻工作者骨灰盒的车队。 但是,对于施罗德来说这仍是一次“受辱之行”。他接受了轰炸以后中国提出的三个要求,表示了道歉,要求毫无保留地进行调查,并暗示会惩罚责任者。但是,他不动摇北约继续轰炸南斯拉夫的战略,没有在这一点上向中国人让步。 施罗德说,尽管如此,北约和中国之间还是有原则上的共同点的。双方一致认为,应在联合国安理会内找到解决办法。此外,双方的一致看法是,8国上周拟就的原则可以为政治解决提供一种基础。他说,双方在以下一点上也是一致的,即俄罗斯巴尔干特使切尔诺梅尔金的调解活动是“有帮助的”。 中国要求在南斯拉夫从科索沃撤军前停火。德国代表团人士说,即使现在立场还无法相容,但首先应从“过程”的角度来看这些外交活动。因为对话的线没有断,所以至少有相互靠拢的可能性。 施罗德和朱?基努力减少轰炸造成的外交损失。朱?基重新邀请施罗德进行正式访问,后者立即接受了。在此之前联邦总理多次说,如果对话的诚意仍然存在,因轰炸而降级为没有仪式的工作访问的正式访问能尽快补上,那么进行这次访问是值得的。
2. 日报认为 中国意在牵制美国主导的“介入战略”
【日本《东京新闻》5月13日报道】题:“可以说不的中国”意在牵制美国主导的“介入战略” 一位熟悉中国政治情况的外交消息灵通人士说:“中国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做出强硬姿态有三个目的:第一是针对国内的;第二是为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第三是把它作为对美关系的一张牌。”他认为:“问题是已经举起的拳头何时放下来。” 这位人士说:“对美国的不人道行为毅然决然地以强硬姿态相对,这种姿态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做得过火,那就不仅是把美国,而且把欧洲也全都推到了敌人一方,将使自己陷于孤立。中国恐怕清楚这一点。中国的企图似乎是,虽然要求停止空袭等条件难以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但让美国和北约对中国做出的让步领情。”他还说:“可以设想双方可能以正在谈判中为由,或设定期限,使空袭在限定的期限内停止等方式达成妥协。” 正在对南斯拉夫进行轰炸的上月25日,为纪念北约建立50周年,在华盛顿召开了北约加盟国首脑会议。在这次的会议上,做出了使北约发挥作用的范围比以往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决定。 在通过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了“战略新概念”,它表明21世纪的北约将发挥新作用。 北约的性质在冷战后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也可介入区域外纠纷的军事同盟。 其后展开的第一个行动是1995年介入波黑内战。鉴于那次行动取得了成果,还未等“新战略概念”出笼,3月24日便开始了对南斯拉夫的空袭。 军事评论家江火田谦介说:“通过对南斯拉夫的空袭,北约在成立50周年之际,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了实力。因为欧洲不能对南斯拉夫问题袖手旁观,所以把美国也拉了进去。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美国,欧洲在运输和通信能力方面无法应付。美国对南斯拉夫问题一开始是消极的,但是美国重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因为同北约一起展开行动是美国干预欧洲事务的唯一法律根据。美国的世界战略是,利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中东到中亚’都要进行干预。”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制定了在解决世界各地纠纷中发挥领导作用的世界战略。但是,只是一国来对付这些纠纷,在财政上负担太重,在政治上遭受的抵抗也很强烈,因此想扩大北约的行动范围。 中国对空袭南斯拉夫说“不”,就是针对美国的战略说的。据说在中国的学生游行示威队伍中有人喊这样的口号:“今天的科索沃就是明天的台湾。” 以美国为核心,在欧洲北约通过了“新战略概念”,中国认为,美国在东亚也在干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指正在日本国会审议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相关法案。 爱知大学现代中国系系主任加加美光行教授说:中国认为,“从中东到中亚”都在视野之内的北约“新战略概念”和日美安全条约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认为,美国所说的北约“东方战略”是指中国的西藏,而日美安全条约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针对的是台湾海峡。中国对空袭南斯拉夫说“不”,似乎不仅仅是针对欧洲而言的。 江火田说:“日本不想刺激北京,什么都不想议论。可是翻开地图就会明白,如果台湾海峡发生了战事,冲绳将成为最前线的基地,日本肯定要被卷进去。如果不希望发生那样的事,那就只有解除日美同盟关系。日本还没有考虑自己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应该作何选择。”
3. 俄报文章 北约树起强大对手
【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时报》5月11日文章】题:炸错地方了 副题:北约树起以中国为代表的强大对手(作者 亚历山大·季莫费耶夫、阿列克谢·斯洛博金) 解决巴尔干问题的中心,突然转移到北京。中国各地仍在举行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群众活动。 中国的反应还不止这些。昨天,北京正式宣布了自己的对应措施。推迟同美国的军事接触,推迟核不扩散、军控和国际安全问题的双边磋商,中止人权问题的对话。中国军队领导人认为,轰炸使馆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昨天使用了已被人遗忘的“炮舰外交”的提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也成为北约导弹的牺牲品。 北约的导弹最强烈地打击了中国人的民族尊严。千万人的游行具有真正的自发性质。此次事件严重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看法:“尽管改革不会倒退,但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西方的虚伪。” 中国所发生的事件表明,从简单的局部族际冲突发展起来的科索沃紧张局势的确会演变成全球对抗。新的世界秩序虽然不特别费力地越过了抵抗无力的俄罗斯,但却突然给自己树起了一个以亚洲大国为代表的对手,而且它准备对西方说“不”。
4. 英报评中国对解决科索沃危机的立场
【英国《卫报》5月12日报道】题:中国的立场更强硬 中国在北约轰炸其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后,昨天同北约的争端加剧了,扬言要否决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的任何和平方案,除非停止空袭。 北京政府还表明,它只支持米洛舍维奇能接受的和平解决方案,这一点可能加强俄罗斯在这场历时6个半星期的战争中作为调停国的作用。 有记者援引钱其琛副总理对叶利钦的巴尔干问题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说的话:“第一,北约必须立即停止轰炸;第二,任何计划必须得到南斯拉夫的赞同。” 江泽民主席坚持认为,北约的行动威胁了世界和平,也威胁了巴尔干的和平,除非首先停止轰炸,否则联合国的任何协议都是“一纸空文”。江泽民以本世纪早些时候的反法西斯斗争为先例,向莫斯科——并向西方——暗示,中国不会妥协。 如果安理会要正式支持包括俄罗斯在内的8国集团6日在波恩商定的和平建议,得到北京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在北约同俄罗斯争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组成情况、塞尔维亚撤军撤到什么程度以及科索沃将来的地位等问题的同时,中国的积极卷入——就远远超出其亚洲背景的一个问题而言,这是高度异乎寻常的——看来很可能减少北约的回旋余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8国集团意识到北京对它们没有就这场危机同北京磋商越来越感到不满,因此答应将向中国报告它们已商定的内容。只过了几个小时,就传来了中国大使馆遭到灾难性轰炸的消息。而且许多中国人仍不相信这是一次意外事件。 北约官员说,他们希望中国在事情一旦平静下来之后将重新考虑其态度,但是他们也承认今后几天重新考虑其态度将是困难的,比他们上周预计的时间要长。
5. 美国会反华情绪有升温迹象
【美联社华盛顿5月12日电】美国驻北京大使尚慕杰日前从大使馆破碎的窗户向外张望的照片,在美国国会引发对中共的强烈反应。 中国大陆的反美示威昨天已经降温,但美国国会的反弹情绪却有升温迹象,尤其是尚慕杰曾服务过的参院,更是为他大抱不平。 倡议让中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民主党参议员鲍卡斯说:“我们都与尚慕杰熟识。”鲍卡斯为参院财政委员会的重量级民主党籍议员,在参院每年就保留中共最惠国待遇进行辩论时,为支持中共最力者之一。 鲍卡斯说:“双方都不应过度反应是很重要的事。我们都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台湾《联合报》5月11日报道】针对克林顿10日通知国会,允许中共6月代为发射美国卫星一事,科恩则表示,在中共使馆遭误炸前,该决定已先做成。而在关系紧张的此刻,美国没有必要暂缓应该批准的卫星技术。 科恩说,他计划6月访问大陆。他说,双方的长程关系是很重要的。
6. 辜振甫对三烈士表示哀悼之意
【中央社台北5月13日电】中共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导致3人死亡、20余人受伤,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今天对此表示哀悼之意,他希望家属能节哀,同时希望不幸的受伤者能早日康复。 辜振甫并呼吁美国政府与大陆当局共同以理性、冷静的态度处理双方关系,不要扩大彼此的紧张情势。 对于中共使馆被炸事件是否影响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今秋来访,辜振甫认为不会。他表示,从现在到秋天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给对方一点时间也不是不可以的,对方如有更充足的准备,将更有助于两岸之间的和平发展。 辜振甫又说,他也不忧虑海基会副秘书长詹志宏5月中旬去不了大陆继续磋商安排汪道涵访台事宜,他强调,两岸现在已有制度化管道,汪道涵来访的正确行程应透过这个管道由双方商定,海基会副秘书长在适当时候一定去得了大陆。 由于中共可能同意汪道涵于今年10月份来访,届时辜振甫是否方便接待?辜振甫对此强调有责任把这段时间空下来,他的说法是:“当然要把时间留在那个时候,这是我的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