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2-25
第 1 版
1. 英限制皮诺切特活动
【法新社伦敦12月23日电】伦敦一法院今天裁定,前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不能获准离家参加明天在教堂举行的午夜圣诞弥撒。 【路透社伦敦12月23日电】英国一法庭今天裁定,皮诺切特如果需要看医生或牙医,可以离开他在伦敦城外的住所。 伦敦地方法院法官格雷厄姆·帕金森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由看管皮诺切特的高级警官来决定能有多少人陪同他到医院或诊所。
2. 巴权力机构解除对亚辛软禁
【法新社加沙12月23日电】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今天解除了两个月前对哈马斯创始人谢赫·亚辛实行的软禁。 亚辛说,解除对他的软禁是朝巴勒斯坦团结起来与以色列作斗争迈出的一步。 亚辛今天在当地清真寺做礼拜之后,重申了他奉行的继续与以色列作斗争的政策。 现年62岁的亚辛是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自从怀河协议在今年10月底签署以来,他就遭到软禁。哈马斯反对阿拉法特与以色列签署任何和平协议。 【路透社耶路撒冷12月23日电】以色列政府发言人福格尔今天谴责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实行“旋转门”政策,先把哈马斯官员抓起来,然后很快又释放他们。 福格尔说:“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再次引起以色列的关注,它对哈马斯的恐怖活动采取的行动只不过是短期的。”
3. 印尼立案调查一免税案
【路透社雅加达12月23日电】印度尼西亚总检察长加利卜今天说,前总统苏哈托将被正式列为一起腐败案件的嫌疑人。这起案件涉及一个全国性的免税汽车项目,为首的是苏哈托的小儿子。 加利卜说:“调查……引出腐败问题。因为这一全国性汽车项目所造成的税收问题,国家遭受了损失。” 【法新社雅加达12月23日电】11名印度尼西亚特种部队成员今天在此间接受审讯,他们被指控在苏哈托时代的最后几个月里参与绑架和虐待政治活动分子。 【路透社雅加达12月23日电】苏哈托的女婿普拉博沃·苏比安托致函印尼报界说,他拒绝接受约旦国王侯赛因授予他的约旦公民身份。
4. 俄称改善关系取决于美国
【俄通社—塔斯社阿斯塔纳12月23日电】俄罗斯政府总理普里马科夫今天在结束对哈萨克斯坦的正式访问后说:“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仍然不变。” 他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强调指出,俄罗斯“将坚决反对前苏联共和国(可能)加入北约”。“如果前苏联哪个共和国要加入北约,我们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 他在谈到美国和英国不与联合国安理会协商就单方面采取行动轰炸伊拉克以后造成的局面时强调说,他认为,“未必会以传统的形式恢复冷战”。赞成轰炸伊拉克的国家和反对轰炸伊拉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能冷淡”。“现在一切取决于美国,取决于西方。球在它们一边”。 普里马科夫说:“如果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就对一个国家进行打击的做法成为惯例,就不会走上稳定之路,走上多极世界之路。” 【俄通社—塔斯社阿斯塔纳12月23日电】普里马科夫说,必须“对美国和英国施加影响”,使其改变对国际事务的立场。
5. 欧盟批准拨巨款支持科研计划
【路透社布鲁塞尔12月22日电】欧盟今天批准了一项从现在起到2002年拨款总额达170多亿美元的“第五框架计划”,以支持科学家及公司开展跨国研究项目。 其中最大的一笔资金──36亿欧元(约42·6亿美元)──将用于发展电子商务、多媒体服务及其它有关“信息社会”技术的研究项目。 这项拨款体现了该项计划帮助提高欧洲工业竞争力这一核心目标。还有一些领域,包括航天及其它运输部门、环境和能源等在内,也将得到大量拨款。 此项计划还将支持诸如营养、保健及细胞生物领域的研究项目,但禁止为克隆人的研究提供资金。
6. “压岁”
【美联社科威特12月24日电】为提高军队的士气,国防部长科恩在圣诞节前视察了执行袭击伊拉克任务的美国军队,带去了比萨饼、干烙饼和糖果等。 但这些军人真正想知道的是是否会给他们加薪。 在美军驻伊拉克附近的主要基地多哈营举行的集会上,一个士兵大声叫着:“给我钱!” 科恩接过话题发表了讲话。他回答说:“我们会给你们钱。”接着他谈了克林顿政府关于给军人加薪4·4%的建议,一些军官和高级志愿兵得到的奖金会更多。另外,政府还建议改革退伍军人抚恤金制度,使退伍20年以上的军人能拿到一半的薪金而不是现在的40%。 但并不是在场的2000名官兵都感到满意。当科恩提到加薪4·4%时,有人叫道:“我们要5%。”还有人叫着:“科恩当总统。”
7. 法新社年终专稿:1998:中国国际威望明显提高
【法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年终专稿:中国在1998年开始融入全球经济和政治(记者 罗荷莲) 中国进入1999年的时候,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共产党执政50周年和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经济和政治这一目标上。 1998年,中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发挥了稳定形势的作用,它还接待了美国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理若斯潘、英国首相布莱尔等一系列世界领导人,从而进入了国际政治。 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也提高了它的声望。它在亚洲金融危机面前沉着坚定,在整个地区货币纷纷贬值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的汇率不变,从而赢得人们的尊敬。 驻北京的一位高级外交官说:“今年是中国重新融入世界的一年,中国的国际威望在这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还说:“中国既谴责印度的核试验,也谴责巴基斯坦的核试验,尽管它与伊斯兰堡关系密切。它在亚洲金融危机的狂风恶浪中坚如磐石,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象。” 现在中国已跻身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行列。从克林顿到布莱尔到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世界领导人都谋求与中国加强贸易联系。 另一位驻京外交官说:“我们终于看到一个比较自信的、摆脱默默无闻状态的中国。” 他补充说:“特别是在国际问题上,它现在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注意台湾,它开始关注朝鲜和整个亚洲地区。” 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非一切顺利。 现在,国营企业正被迫实现盈利,否则就破产,工人们也失去了他们的铁饭碗。中国新任总理朱镕基3月份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国营部门的改革措施,把人浮于事的官僚机构的人员精简了一半,鼓励住单位公房的人买下住房,并改组了羽翼未丰的金融部门。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明显的,它使出口增长率降到了零。夏季长江流域的水灾(主要原因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砍伐森林)也对经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8. 叶利钦已能胜任紧张工作
俄总统办公厅主任二十三日说,医生现在对叶利钦没有任何限制。(俄塔社)
9. 美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三点七
美商务部二十三日说,原先估计增长百分之三点九。(法新社)
10. 北约要求科索沃冲突双方克制
北约秘书长二十三日说,最近几天不断升级的暴力和杀戮事件给停火带来严重危险。(美联社)
11. 朝鲜警告日本
朝中社二十三日说,如果美国及其追随者对朝发动突然袭击,朝在对美国实施毁灭性打击时也不会放过日本。(法新社)
12. 英国两大臣辞职
贸易和工业大臣曼德尔森和财政大臣鲁滨逊二十三日因贷款丑闻宣布辞职。(路透社)
13. 俄美二十三日签署人道主义援助协定
美将向俄提供三百一十万吨食品。(俄塔社)
14. 美驱逐三名古巴外交官
美官员二十三日说,驻联合国的三位古巴外交官在佛罗里达州建立了一个间谍网。(路透社)
15. 土耳其总统要求埃雷兹组阁
这位独立议员二十三日说,他将向包括伊斯兰政党在内的各党派开放。(美联社)
16. 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袭击以色列
二十三日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炸伤十三人。 (路透社)
17. 意总理称让厄贾兰离开意是最可能的解决办法
他二十三日否认曾同其他国家就解决厄贾兰问题进行过谈判。(法新社)
18. 欧洲四家航天公司同意业务合并
法国的拉加代尔公司、德国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航空航天公司、英国的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和意大利的机械工业投资公司二十三日说,它们已经同意合并其卫星及发射装置业务。(路透社)
19. 安理会未就对伊新政策达成共识 美宣布将削减驻波斯湾兵力装备
【法新社联合国12月23日电】由于俄罗斯和美国对联合国秘书长的作用持有分歧,安理会今天未能就一项关于伊拉克的声明达成共识。 美国代表团今天递交了对俄罗斯声明草案的修正案,其主要目的是排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解除武装问题上发挥作用。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费多托夫向记者承认:“问题之一是,从某种角度看,联合国秘书长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只限于局势的人道主义方面。” 安理会迄今已经召集了三次会议讨论俄罗斯提出的草案。这项草案明确提出由联合国特委会召开会议,审议轰炸后的解除武器装备的情况。草案还要求安南提交一份综合评估报告,并提出确保履行联合国决议的建议。 【路透社华盛顿12月23日电】美国今天坚持其在伊拉克和联合国武器检查系统问题上的立场,并拒绝要安理会放宽结束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的条件的建议。 【路透社联合国12月23日电】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哈姆敦今天说,伊拉克已通知联合国,出于安全考虑,它禁止联合国官员乘坐的飞机飞出该国。 【法新社联合国12月23日电】安南今天说,他希望伊拉克对联合国实行的飞行禁令将是“暂时的”。 【路透社空中司令机全国空战指挥中心12月23日电】美国今天说,在上周轰炸伊拉克之后,它将从波斯湾地区撤回许多杀伤力最强的轰炸机和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 国防部长科恩说,美国驻海湾地区的军队人数将从对伊拉克进行四天轰炸期间的2·99万人下降到2·1万至2·2万人之间。科恩强调说,华盛顿将在该地区保留绰绰有余的兵力和装备,以对付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可能造成的任何新威胁。
20. 久加诺夫谴责俄共成员发表反犹言论
他二十三日同时表示,国家政权犹太化也是俄陷入危机的原因之一。(俄塔社)
第 2 版
1. “沙漠之狐”与“沙漠风暴”的对比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19日文章】题:声音和怒火(作者 霍普金斯大学战略研究教授埃利奥特·科恩) “沙漠风暴”的续篇“沙漠之狐”一开始和上一次行动很相像──巡航导弹的猛烈袭击震撼了巴格达宁静的夜空。所部署的作战飞机数目(不到100架)要比1991年袭击伊拉克目标的将近1000架美国飞机少得多。在1991年的战争中,萨达姆的空军没有参加多少战斗,1998年则根本没有参加战斗。伊拉克的空防系统看来除了在天上撒了一些无用的炮弹之外,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相似之一是,布什政府是指望萨达姆政权在海湾战争结束时垮台。它没有制定对付这个政权苟延残喘的局面以及随后野蛮镇压那个国家南部和北部起义的计划。克林顿政府似乎感到更加茫然。它显然放弃了推翻那个政权的战略目标。这不是一场关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战争,而是关于美国信誉的战争;这也不是由于萨达姆眼下威胁到其邻国因此必须把他推翻的问题,而是关于根除一个怙恶不悛的政权和长期的威胁问题。 相似之二是,美国非常关心战事带来的苦难和伤亡──至少是给敌方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和伤亡。美国选择夜间袭击,并且主要使用巡航导弹,目的是使飞行员的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也把这个政权的核心力量置于死地(而不是仅仅打乱)的可能性减到最低程度。由于担心伤害老百姓而连正规的军事目标都不予袭击,这等于准确无误地告诉萨达姆:他和他的亲信以及他们剩下的化学毒药藏在什么地方最安全。更可笑的是,国防部长表示美国不会袭击化学武器场所以免使老百姓遭受伤亡,尽管摧毁萨达姆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是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 从眼下来看,其结果是:战争作为毁灭城市的精确度很高的比赛,可能从视觉上来说很壮观,但是在巴格达和提克里特的大街上血流成河之前,政治上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沙漠之狐”行动从道义上来说可能很纯洁,从技术上来说很出色,但到目前为止还不算是一场战争。
2. 美南部冰暴造成交通混乱
【路透社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12月23日电】席卷美国南部各地的一场冰暴今天导致公路和车道被冰块覆盖,造成交通混乱。 由于路滑,纳什维尔附近的一条高速公路上,到处都是出了车祸的小汽车与卡车,不得不关闭。在得克萨斯州,冰块至少造成7人在车祸中丧生,其中两人是在奥斯汀同一条公路上发生的两起多车相撞事故中死亡的。 数起交通事件可以说是这个国家中部地区的冬季突然而至造成的,这大有可能导致许多人过上一个寒冷的圣诞节,如果不是白色圣诞节的话。
3. “巡航导弹总统”
【美国《洛杉矶时报》12月23日文章】题:巡航导弹的对外政策(作者 吉姆·曼) 在美国国内,克林顿总统将作为第二位遭到弹劾的总统而下台。但在海外,人们可能把他作为美国的巡航导弹总统而记住他。 由于上周对伊拉克发动70个小时的轰炸,克林顿政府毫无疑问地向世人表明,巡航导弹袭击──既对伊拉克造成伤害,又没有美国人伤亡──—已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元素。 6年来,克林顿政府曾5次大动干戈地使用巡航导弹,3次是针对伊拉克的(1993年,1996年和上周),一次是1995年在波黑轰炸塞族阵地,一次是今年8月份针对阿富汗和苏丹的目标的。 两位学者称美国越来越依赖巡航导弹的做法是“克林顿主义”。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巴斯维奇与劳伦斯·卡普兰说动用武力只会影响和促使对手看到克林顿犯下的错误,并且让他未来改变做法。
4. 美英调整对伊拉克战略
【英国《金融时报》12月21日文章】题:美英改变对付萨达姆的战略 华盛顿和伦敦看来准备对1991年以来对伊拉克采取的“遏制政策”进行调整,而不是改变。调整后的战略有三点基本内容:克林顿昨天声称的“联合国历史上最广泛的制裁”;联合国核查人员检查和摧毁伊拉克的生物、化学和核武器;周期性地用武力迫使伊拉克遵守联合国的决议。该战略的主旨是威慑、支持伊拉克反对党和加强对伊拉克的制裁。 在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曾扬言要“烧毁半个以色列”以报复任何联合攻击,但他被告知:如果他敢动用非常规武器,伊拉克将被夷为平地。虽然萨达姆在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之际曾使用化学武器,并曾用化学武器对付伊拉克的库尔德人,但他一直不敢大规模使用非常规武器。 因此威慑还是有效的。不过,无论美英是扩大威慑范围,还是继续保持威慑力量,“沙漠之狐”行动都使这种战略打上问号。因为如果华盛顿随意对伊拉克动武,那些不满意轰炸行动的国家无疑将更加不满意,而威慑战略主要依靠武力。 威慑战略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克林顿在国内的麻烦。人们看到上周美英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美国开始弹劾总统的进程。这很具有讽刺意味。 新战略的第二点内容是支持萨达姆的反对派。实际上西方一直在支持伊拉克反对派,但没有取得成效,现在更是前途莫测。因为萨达姆通过残暴统治已在台上呆了30年,而他的反对派则散落在世界各地,分成很多派别,还经常吵架。目前看来,伊拉克政权内部发生突然变化的可能性好像更大,但其结果也更不好预测。 美英希望国际社会对伊拉克的制裁无限期延长下去的想法也不切实际。希拉克昨天关于取消对伊拉克的石油禁运以“改善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呼吁很快得到俄罗斯的响应。在联合国就该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时,伊拉克老百姓的生活、健康和教育水平每况愈下,但他们统治者的权力却通过走私、黑市交易和秘密的外国援助而得到了加强。
5. 日本政坛新势力图
【日本《读卖新闻》12月23日报道】题:孕育着变化的新势力图 形成自民党权力构图核心的“派系”的会长更迭,22日由自民党宫泽派更名为加藤派而告一段落。迄今自民党的5派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时下正在形成小渊、加藤、森、原中曾根、山崎和原河本6派以及中山、龟井集团与河野集团。虽然这些派别和集团在都是为明年9月的总裁竞选而组成的战斗集团这一点上与过去没有什么两样,但其机能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与加藤派分道扬镳的原总裁河野洋平21日在同原首相中曾根进餐时流露感慨说:“真是每10年更迭一次派系首领啊!”诚然,1986年7月福田派变成了安倍派,9月铃木派变成了宫泽派,1987年7月竹下派从田中派独立出来,被称为“安、竹、宫”的新领导人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从本月起,山崎、森、加藤相继成为派系领袖,“安、竹、宫”时代最终落下了帷幕。在这次的新老交替中,各派毫无例外地都是要使本派领袖致力于参加总裁竞选的战斗集团。山崎派的前政调会长山崎拓已明确表示明年要出马竞选总裁,竞选连任的小渊首相(小渊派会长)以及森和加藤二人时下都考虑要出马竞选。 然而从1989年前后起,与利库路特事件相关,安倍和宫泽两人虽属派系首领却没有参加总裁竞选。后来自民党又经历佐川快递事件,并且沦为在野党,接二连三地遭到了打击。1994年自民党确认取消派系,使之转为政策集团。 另一方面,这次山崎、森和加藤等人步调一致地宣告成立新派系的直接契机,就是自民党在参院竞选失败后于7月份选出了小渊总裁的总裁竞选。 在原官房长官?山静六脱离小渊派出马角逐总裁以后,自民党各派的主流派均支持小渊,非主流派则支持?山。各派内主流派与非主流派的对立有了加剧。那次总裁角逐实际上成为一次分裂的选举,作为派系初衷的“在领袖周围团结起来”已成为画饼充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连串的派系首领更迭或许能产生出新型的派系。今后这些派系有可能进一步转为以制定政策为主的政策集团。
6. 法新社评俄印军事合作
【法新社新德里12月23日电】题:印俄军事合作将进入新阶段(记者 普拉塔普·查克拉瓦蒂) 印度专家今天说,只要俄罗斯奄奄一息的军工产业能够恢复元气,印俄此间签订的长期防务协议就能使印度得到俄罗斯的帮助。印度认为,两国在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本周访问印度期间签订的10年防务条约,将保证印俄久经考验的军事伙伴关系顺利进入21世纪。该条约将取代将于1999年12月31日到期的类似的一份条约。新签订的印俄防务条约将使印度对俄罗斯军备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更加注重双方的合作生产、合作开发和技术转让。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要顾问卡里姆说,该条约也将给俄罗斯带去丰厚的利润。 印度1200架军事教练机和战斗机中的一半是俄罗斯产品。但在最近一次交易中,俄罗斯在交付了首批8架喷气式飞机后,剩下的价值40亿美元的40架“苏—30”战斗机迟迟没有交货。大约四年前,俄罗斯同印度达成为印度120架过时的“米格—21”战斗机进行改造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协议,但迄今为止,俄罗斯只为印度改造了2架。不过,莫斯科将免费为印度提供一艘航空母舰,条件是印度必须用俄罗斯的武器和“苏—33”喷气式战斗机武装这艘航空母舰。俄罗斯还在争取一项为印度提供66架先进的喷气式教练机的交易,价值11·6亿美元。但它承认,这批飞机只能从明年开始生产。另一方面,资金困难的印度希望以优惠价格从俄罗斯购买300辆“T—90”坦克,并通过合作或技术转让制造一艘核潜艇。最近印度还提到了它的“星球大战”计划,即使用俄罗斯的电子侦察设备和导弹防备远程攻击。
7. 图片新闻(一)
以色列将提前大选。总理内塔尼亚胡(右)在民意调查中的支持率落后于前武装部队参谋长沙哈克。(法新社)
第 3 版
1. 美英打击伊拉克计划出台前后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2月20日文章】题:战争行动 克林顿总统眼下最不愿干的莫过于去参加招待会。过去一周对他来说最别扭的是,他一边在空袭伊拉克同时又在竭尽全力地打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局牌,一边又不得不在圣诞节降临华盛顿之际强装笑脸出席一个接一个的招待会。 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希望在18日晚──众议院就弹劾总统问题进行投票的前夜──在白宫举行一个招待会为他祝福时,他婉言谢绝了。 当希拉里外出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招待会时,克林顿总统则把自己关在家里思考问题。直到巴格达的黎明到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穆斯林斋月的来临和一夜猛烈的空袭的结束──他才上床睡觉。19日一大早他就起床了,好像打击伊拉克仍是这一天的主要议事日程。 摩擦原因 这次空袭究竟取得了多大成就?这出不同寻常的戏剧的剧情还得从巴格达一个历史悠久且风光旖旎的郊区展开: 在日前的空袭开始之前,在位于伊拉克首都阿达米亚区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总部的后院坐落着一幢坚固的附楼。对外说,这幢楼是用来贮藏党的制服的仓库。这是一幢平顶、砖瓦结构的建筑物,屋内地面上横着一扇面积达9平方米的大铁门。打开大门往下走6级阶梯,便进入一个地窖。这里存放着10只木头箱子。每个箱子长6英尺,宽6英尺,高5英尺,用进口的大锁锁着,还封着红红的一层蜡。 空袭之后这幢附楼是否还完整无损地屹立在那里尚不得而知。不过,在12月9日,联合国一批武器核查人员曾来到此地,并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要求进入该楼。这一刻正是伊拉克领导人与西方发生摩擦的关键时刻。 这些核查人员清楚他们要寻找的是什么。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委员会获悉:附楼地窖的箱子里藏的是被拆除的远程导弹的部件。根据1991年结束海湾战争时签署的停火协议的条款,伊拉克必须交出远程导弹。核查人员甚至叫得出看守这些导弹部件的军官的名字。他就是萨德尔中校。要不是为了这些导弹部件,根本就没有必要让一名高级军官来看守党的基层组织的总部大楼。 当核查人员到来时,萨德尔正在值班。在进入附楼之前必须得穿过他的办公室。他坚持不让核查人员进入附楼。他们只能呆在通往党的总部大楼的那条狭窄的过道上。萨德尔的不合作态度于是酿成了一场灾难。 联合国武器核查首席代表理查德·巴特勒在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了这一事件,这份报告长达10页。这一事件至关重要。 热线联系 两天之后,在维也纳广场饭店第9层918房间里,内阁办公室一直跟随英国首相出访的几个电讯工程师为出席欧盟首脑会议的布莱尔开通了一条保密的电话线路,以便他与正准备启程前往以色列访问的克林顿总统通话。 两国领导人心里都清楚,巴特勒的报告将在几天之内就绪,而且可能是批评性的,因为巴特勒每周上报一次的简报已经详细阐述了伊拉克阻挠核查工作的细节。维也纳时间下午7时许,美英两国领导人拿起话筒,开始通话。 布莱尔手下的人说:“克林顿总统和布莱尔首相讨论了作出什么反应较为恰当的问题,但这要视巴特勒报告的性质而定。最终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巴特勒的报告清楚表明,伊拉克人有计划地且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那么除了动用武力之外就没有其它选择了。” 走向战争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知道巴特勒究竟要说什么,但它们都完全明白他的言外之意指的是什么。 英国和美国人士都否认他们的国家指望巴特勒提交一份对萨达姆尖刻批评的报告,以证明它们对伊拉克的袭击是有道理的,而不是为了转移人们对克林顿国内危机的视线。此外,提交报告的日子──12月15日──早在有关弹劾辩论的日期确定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 美国人士说,当他们最终看到巴特勒的报告时感到非常震惊。这不仅是因为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基层总部显然还藏匿着导弹,而且还因为武器核查人员在恢复工作后的一个月中还发现了伊拉克一直没有公布过的二级生物安全仓和过滤压力器。这两种装置都可以被用来培养和生产诸如炭疽杆菌和肉毒菌这样的生物武器。伊拉克本该公布所有这些“可两用的”设备,以便加以监控。可是,它没有这样做。 14日,布莱尔又同克林顿通了一次电话。他们两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战争。 翌日,巴特勒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宣布,萨达姆没有履行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合作的承诺。这就意味着,刚刚结束中东之行登上“空军一号”返回华盛顿的克林顿不能再有喘息机会了。 脱掉外套和松开领带的克林顿一脸倦容。他需要休息和恢复体力来应付即将发生的战争。不过,他在华盛顿的助手们急不可待地想同他讨论有关萨达姆的事情。飞机起飞两小时之后,克林顿召集他的高级助手进行磋商。 据说一旦克林顿下台就将入主白宫的戈尔曾经表示,停止11月份的空袭是一个错误。眼下他对萨达姆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特尼特和科恩也表示了同样的态度。他们指出,伊拉克这个铁腕人物再次对美国“表示了藐视态度”。与会者最终达成如下共识:总统应该采取行动。可是,在最后时刻总统却动摇了。 据克林顿的顾问们说,克林顿本人对下令美国军队空袭伊拉克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表示担忧。他还与随同他出访的五六名国会议员交换了意见。这样做是否看起来好像是他在利用军队来破坏国会试图为审判他而作出的努力呢? 其中一名议员认为,空袭行动可能被人误解。但其它议员则鼓励克林顿实施空袭计划。 激烈辩论 与国会议员磋商完之后,克林顿又同布莱尔通了电话。布莱尔赞同说,军事行动在所难免。几分钟之后,在“空军一号”正飞越在欧洲某个地方的上空时,克林顿下达了决定打击伊拉克的命令。命令下达完毕,精疲力尽的克林顿才回到他的房间里睡了五个小时,以使他能够精力充沛地迎接他政治生涯中最煎熬的时刻。 当天午夜时分,克林顿才回到白宫。总统刻不容缓地拿起话筒把即将离任的众议院共和党议长金里奇从床上叫了起来,向他通报了伊拉克的最新发展事态。此时大约凌晨1时左右。 第二天早上7点刚过,克林顿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们就来到了位于白宫地下室密封的“情况室”。 如果要想在斋月开始之前(19日)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华盛顿时间下午3点20分,也就是伦敦时间晚上8点20分,这本来是克林顿可以取消空袭的最后时刻,但他却再次下达命令:“开始袭击!” 就在驻在海湾的美国军舰发射第一批“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时候,安理会正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讨论巴特勒的报告。安南针对伊拉克的“不予全面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可能作出反应的方案,但没有一项方案暗示要实施空袭。此时的安南根本不知道正在发生的情况。 经过了16日一夜的空袭之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盟国都表示支持。俄罗斯却召回了它驻华盛顿的大使,表示无声的抗议。阿拉伯国家则对空袭可能给伊拉克平民造成的伤害表示不安。 克林顿在华盛顿的政治对手却感到异常愤怒,因为原定于那天早上众议院开始就弹劾总统问题进行辩论。议员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援引好莱坞电影《尾摇狗》中的内容来影射克林顿。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位总统为转移人们对他在国内的性丑闻的视线而如何设法在国外挑起一场战争的。 在众议院,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就是否服从正在对伊拉克进行自海湾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袭击的武装部队总司令而中止弹劾程序展开了激烈辩论。结果,辩论仅仅是推迟一天而已。
第 4 版
1. 20世纪20位商界巨擘之二 威利斯·卡里尔:空调之父
【美国《时代》周刊12月7日一期文章】题:威利斯·卡里尔(作者 莫利·艾文斯) 在威利斯·卡里尔的一生中,最难断定的是他是否真是个天才。工程师们心目中的卡里尔是一个毅力强过灵感的行家。不过卡里尔毫无疑问是当时空调领域最杰出的工程师(他获得了80多项专利)。 这位空调之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布法罗锻造公司搞取暖设备。由于他年轻、天赋又高,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为公司每年省下了4万美元,公司提拔他担任新成立的试验工程部主管。 当时空调并未开始成为家庭和办公室的冷却设备,甚至还未成为一个系统。1902年,卡里尔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出现生产性问题的工厂:这家工厂的所有者是布鲁克林的一名印刷商。使他感到沮丧的是其彩色复制结果总是一团糟,这是因为湿度和温度变化使纸张扩张与收缩,结果形成大量难看的色彩溢流。 在空调机诞生的头20年里,这种装置被用于冷却机器,而不是使人凉快。后来,豪华酒店和剧院终于引进了空调机。得克萨斯州的3家剧院是最早装上空调机的。但直到二战以后,空调机才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连傻瓜都要安装的设备,或用来吸引顾客,或用来提高职工的效率。 威利斯·卡里尔在73岁逝世之前一直阅读并探索知识。他结过三次婚,认养了两个孩子,但他们都未能长大成人。与传统的美国商界人物一样,他是一名长老会教友、共和党人,也喜欢打高尔夫球。
2. 20世纪20位商界巨擘之一 亨利·福特∶美国工业之父
【美国《时代》周刊12月7日一期文章】题:巨大车轮滚滚向前(作者 《时代》杂志主编诺曼·珀尔斯泰恩) 本刊以5组文章介绍了本世纪100位最有影响的人物,其中第3组文章列举了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及其胜利的20位卓越的创始人和商界巨擘。 从一个世纪末的亨利·福特到另一个世纪末的比尔·盖茨,这20位人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商业领域。实际上本刊此次所谈的商业领域范围广泛,包括为谋生而工作的任何人,而我们的名单也延伸至体育界,全美橄榄球联盟的皮特·罗泽尔和联合汽车工人工会主席沃尔特·鲁瑟,甚至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的头子幸运的卢恰诺也榜上有名。 【美国《时代》周刊12月7日一期文章】题:亨利·福特(作者 福特公司前总裁李·亚科卡) 原编者按 他制造了普通人买得起的汽车,支付了高额薪水,促成了中产阶级的形成。作为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他干得还不错。 我只见过亨利·福特一次。那时他注视着我,可能在想:“这个刚从大学毕业的毛头小伙子是谁?”他对大学毕业生并不感冒,而我是于1946年9月参加福特培训课程的50名学员之一,在底特律附近规模巨大的里弗鲁日工厂里工作。 这位老板是个天才,也是个怪人。亨利·福特的社会见解和政治观点并不出众,但他对历史的影响几乎令人难以置信。1905年时,一年有50家新兴公司力图涉足汽车工业。给他新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融资的人们坚持认为,能获得最大利润的最佳途径是为富人们造汽车。 但福特出身于密歇根州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认为应该让制造汽车的工人们自己能买得起一辆车,这样他们也能在周日下午出去兜兜风。最终福特没有听从融资者们的意见,而是用其特有的方式买下了他们的股权。 事实证明,这项明智之举只是将使他成为20世纪美国工业之父的事业的第一步。当1908年黑色的T型车开始大批量生产时,人们称赞它是美国的大众汽车──简朴而雅致,是技师和销售商都梦寐以求的。 福特开创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先河,但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大规模消费。他认为,如果他付给工人的工资足以让他们过上真正的生活,并且用更少的时间生产出更多的汽车、而售价又不那么高,那人人都会买得起汽车。 在雷·克罗克售出麦当劳第一个汉堡包之前近半个世纪,福特发明了汽车销售及车辆售后服务的特许经销权体系。他知道商业必须本土化,这与政治本土化是一个道理。福特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成为美国各地一道熟悉的风景,到1912年,全美各地共有7000名福特的经销商。 在我与亨利·福特见面7个月后的1947年春天,他在他的“费尔兰”宅第的床上溘然长逝,享年83岁。
3. 美刊评出:1998年最佳产品
【美国《商业周刊》12月21日一期报道】本刊选出1998年度最佳产品,共24项。总括一句话,够资格上这个榜单的产品无不充满创意、又具魅力,例如伟哥就是。以下是本刊评出的1998年最佳产品。 任天堂的电子游戏《萨尔达的传说》 辉瑞药厂的伟哥 大众公司的新金龟车(图1) 苹果电脑公司的iMAC(图2) 丰田公司的Lexus RX300 博施与摩托罗拉的全球移动电话 棕榄Total牙膏 吉列公司的马赫3型刮胡刀 高清晰度电视机(HDTV) 索尼公司的VAIO 505笔记本型电脑:虽然重量不及3磅、厚度不到一英寸,但却有10·4英寸的荧屏和几乎标准大小的键盘,你的手指头会喜欢它! 国际牌便携式数字多功能影音光碟机(图3):松下电器的国际牌(Panasonic)的DVD—L10 5·8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不伤眼力,电池可以足供使用两个钟头,伺候大多数好莱坞电影绰绰有余。(参考售价1300美元) 索尼公司的RUVI摄录放影机:这台摄录放影机实在太袖珍了,大小和一般的数字照相机差不多。(参考售价799美元) 飞利浦可录式光碟机:你现在不必等唱片公司出精选集了!这台飞利浦CDR765有双槽,可以让你把想要录的那首歌的唱片放在一槽,把一张空白的74分钟可录式光碟放在另一槽,按个钮,就成了。(参考售价649美元) Tiger的电子玩具Furby(图4):今年圣诞节最热销的玩具啦!看起来像是小精灵,它能说话、咯咯笑、打嗝。不过,现在玩具店里绝对买不到,上网可以买到,但是售价是原价的五倍。(零售价35美元) 雅马哈公司的无声电子小提琴:你希望自己的小孩学小提琴涵养气质、但又无法忍耐初学时的噪音吗?雅马哈体贴天下父母心,小提琴内装置电池为动力的处理器,拉琴的人戴着耳机,可以听到像是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的音响效果。这项产品还能带来意外惊喜:想和大师伊萨卡·斯特恩来个小提琴二重奏吗?把小提琴连上光碟机就行了。(参考售价695美元) Genentech的Herception:唯一针对癌症引发的基因病变的药物,对乳癌患者适用率极高。 A.T.Cross的CrossPad:运用一支能够发出无线电信号的笔,CrossPad可以接收你写在纸上的信号,让你随写随记。(参考售价399美元) Case的MX Magnum牵引机:要是爬上CaseMX Magnum,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在打电动。这台牵引机配备了触控式屏幕的电脑,还有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让你不致在望不见边际的玉米田里迷路,更可助你快速、笔直地翻土播种。这种车开起来居然和日本轿车一样平稳。(参考售价自86200美元至14万美元不等) 乐高的Mindstorms:儿童可以自己设计机器人,让它沿着指定的路径走。(参考售价200美元) Organogenesis的Apligraf皮肤:脚部皮肤溃烂者的福音。 Dragon的Naturally Speak—ing:可以录音40分钟的数字式录音机,还可以连上个人电脑,把声音转成文字,但你得自己修正一些拼字。(参考售价299美元) 雅马哈公司的YZF1000R1机车:仅重390磅,但是可以在10·1秒内跑完1/4英里。(参考售价10199美元) 电子书:从网络上下载电子书已经成真,但先要买一个电子书,售价大概在500—600美元左右,未来可望降价。 Sandia Peak:时髦舒适又轻巧的女性登山鞋。(参考售价115美元)
第 5 版
1. 图片新闻:潇洒拳王
被誉为“金童”的德拉霍亚魅力无穷。他非常注意穿着,一身黑色的装扮衬出了他的潇洒。由于有伤在身,他不得不把世界拳击理事会的比赛向后推迟。
2. 图片新闻:多情小子
罗伯特·卡洛斯在西班牙可谓家喻户晓。这位速度奇快、脚法刁钻的巴西球员还是一个多情小子。在荣获本年度西班牙甲级联赛最佳球员的颁奖仪式上,他让妻子与自己分享这一荣誉。
3. 图片新闻:如出一辙
刚刚荣获今年欧洲足球先生的齐达内绝对忠实于德尚。在结束世界杯比赛回到尤文图斯队之后,他决定模仿这位法国队队长。入场前,他也学着德尚亲吻自己的结婚戒指,以求得妻子的祝福。
4. 运动员签名收藏家
【德国《世界报》11月19日文章】题:业余爱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爱使人盲目、使人感觉迟钝。49岁的莱比锡人赖纳·希勒在捕捉猎物时却不允许这样。他的猎物不是动物或植物,而是著名的运动员。他搜集了3万多名运动员的亲笔签名。 希勒把一整间屋子(占居室的1/3)用于陈列签名收藏品。为了使人一目了然,他每天都要整理他的收藏清单,使其有条不紊。这些风格突出的签名照片是他的生命。几乎每件珍贵的小物品都会使他回忆起一段往事,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他就会一发而不可收。希勒叙述说:“为了首次得到联邦德国足球队的亲笔签名,我于1971年乘坐20多小时火车前往华沙。”当时得到贝肯鲍尔的签名并不十分困难。现在为了克服与运动员之间的障碍,他必须想一些窍门。他骄傲地说:“在捷克举行的划艇锦标赛中,我身穿一件蓝色的训练服并挂上各种各样的带子,看上去像位领导,于是我就成功地过了关。” 希勒特别指出,他搜集了1952年以来所有奥运会冠军的签名。其中有许多是他亲自“取来”的。大多数运动员都能以好心情面对讨厌的签名。希勒谅解地说:“我也懂得,这些明星有时面对众多的签名族也会失去兴趣的。”征求签名也需要他夫人的帮忙。26年来,他的夫人一直与他一样热情地搜集签名。两人度假也不忘这一爱好。他面带微笑满意地说:“在庆祝银婚时,我们在洛桑度过了一周,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接见。”为了证明此事,他取出了有关照片和非常珍贵的宝石。
5. 斯特恩扬言要取消NBA新赛季
【美联社纽约12月23日电】NBA总裁斯特恩说,如果亨特不同他会谈,他将要求联赛的董事会批准取消本赛季。 正在科罗拉多州休假的斯特恩接受福克斯体育新闻有线电视台采访时说,他给球员工会执行主席亨特打过电话,表示愿意坐下来谈判。但他指出,由于没有签合同,这个赛季快要泡汤了。 斯特恩说,如果今后几天还没有结果,他就要考虑召集董事会开会,以获得取消本赛季的权力。 要取消本赛季,斯特恩必须征得董事会的同意。董事会主要由俱乐部的股东组成。他说,他不想这样做,但是如果亨特固执己见,他可能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耐克公司近日透出新的口风:不打球,就没有报酬。耐克公司还将重新评估它对NBA联赛的投资。
6. 俄罗斯小小“功夫王”
【俄罗斯《星火》周刊文章】题:俄罗斯的小小“功夫王”(作者 库德里亚夫采娃) 照片上这个留着浅色长发的小男孩名叫布鲁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母亲赫列布尼科娃非常喜欢布鲁斯·李(即李小龙──本报注)。赫列布尼科娃在怀孕的时候,常常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布鲁斯·李的功夫片,虽然她本人并不会东方搏击术。 布鲁斯从小就受东方功夫的熏陶。当他还躺在婴儿床上的时候,床头就贴着布鲁斯·李的张贴画。电视里整天播放着布鲁斯·李惩恶扬善、保护弱者的片子。 布鲁斯自幼好玩好动,两岁时就能独立做劈腿动作。4岁时,布鲁斯被送进了武术训练班。后来,莫斯科通臂拳协会主席阿列克谢·阿尔秋霍夫选中了他。 一般人要么身体灵活,要么体格强壮,而小布鲁斯的身体既灵活又强壮。一般儿童在5岁大的时候还在骑木马玩,而布鲁斯5岁时则首次参加了比赛──莫斯科武术大赛,并且获了奖。从不到7岁时起,布鲁斯开始不断地参加比赛,并力求成功。他至今仍争强好胜,以征服一切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有一次,他从电视上看到某个大力士拉汽车,他就想:这汽车有多重?我能不能拉动它?结果是:能。他拉动了一辆“伏尔加”,而且车上还坐着一位司机。他的名字也因此而被写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那时,他还获得了第一块金牌──在俄罗斯武术锦标赛上获得了冠军。 如今布鲁斯8岁,经常同成年人呆在一起,很少与同龄人交往。人们会在大街上认出他,会让他签名留念。 布鲁斯还参加过攀登奥斯坦基诺电视塔的国际比赛,用时18分30秒,而且是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 如今布鲁斯又有了新的拿手好戏:吹热水袋。他先从吹塑料袋开始,塑料袋一个接一个被吹破。后来便开始吹橡胶热水袋。布鲁斯用嘴把热水袋吹起来,然后像吹气球一样将其吹破。 布鲁斯现在住在莫斯科郊区的孔策沃镇上。他那个房间的窗台上总是坐着些小姑娘──那是他的崇拜者。他对这些崇拜者的总体评价是:“咳,她们都不正常。”布鲁斯的朋友大多是训练场上的队友,不过他们谁都不愿跟布鲁斯配对儿练习──可不,连教练都被他弄伤了两个手指,尽管他看上去并不起眼:身高才1·47米,体重也只有38公斤。 布鲁斯训练之余去上学。同学们都敬重他,他在学校里是个安静的小伙子。名声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他觉得一切本该这样。他不会用那些介绍他的文章和电视节目来炫耀自己,甚至不希望人家过分关注这些。
7. 图片新闻:败亦英雄
1998年对舒马赫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日本站的失利使舒马赫将1998年度大奖赛冠军拱手献给了海基宁。虽然败于赛道,但他仍然不失英雄本色。离开费拉里车队的他重与足球好友们欢聚。(以下图文均采自法国《队报》周刊)
第 6 版
1. 全球50位网络精英(四十五)
46、约翰·多尔 克莱纳—珀金斯—科菲尔德—拜尔斯公司合伙人(去年排名第14位),净资产为数千万美元至数亿美元,46岁。 多尔是创办高技术公司的“苹果佬”。他也许会把自己称为一名“值得称颂的招聘员”,不过他在硅谷播撒的技术火种之多,其他人恐怕难以企及。多尔不仅充当了那只为康柏、英图伊特、网景、太阳微系统等大名鼎鼎的股份公司提供风险资本的看不见的手,而且还发明了计算机存储器(并享有该产品的专利),他是宏媒体公司(Macromedia)和亚马孙公司等高风险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多尔近年来把自己的兴趣从技术领域扩展到教育和政治领域。他正在同硅谷的一家政治组织“技术网络”进行合作,致力于公共教育制度的改革。他最近取得的一个胜利是,通过立法取消了对加利福尼亚州特许学校数目的限制。(四十五)
2. 圣诞趣谈
【法国《欧洲时报》12月21日文章】题:圣诞节习俗 在法国中部的塞夫尔,每年圣诞节前后几天必降大雪,白雪皑皑,令人感到清新愉快。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诞是一种吉祥。在法国,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诞标志,因为相传耶稣是诞生在马槽旁的。人们大唱赞颂耶稣的圣诞歌之后,必须开怀畅饮,香槟和白兰地是法国传统的圣诞美酒。 芬兰在12月圣诞节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色,紫色圣诞使人心旷神怡。 英国人和德国人一样,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他们更喜欢利用圣诞节假日外出旅游。 美国人过圣诞节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 瑞士人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的蜡烛陆续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环里,每周点一支。当点燃第4支后,圣诞节就到了。 丹麦人对不合意的圣诞礼物,可去商店兑换价格相似的其它商品。 12月底,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是热不可耐的仲夏时节。因此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到处可以看见光着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构成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恐怕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在用石头垒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一块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吃饱喝足后,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闹到深夜才结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 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两天为圣诞节日,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大街小巷都有圣诞树上的装饰品出卖,节日里亲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表示友好。晚间吃饭时桌布下边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降生。晚饭很丰富,但不能吃肉。夜间12时后,全家去教堂礼拜。圣诞节期间,一般不到别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请者例外。 据保加利亚的历法,圣诞节是灵魂出没、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们要借助火来驱妖镇邪。圣诞节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灭,否则会招来横祸。由男人取圣诞木点火进屋并高声念道“圣诞节降临,牛、羊、猪、马满圈,麦苗出满垄,人人走好运”。在屋里等候的人则齐声回答:“阿门!”
3. 圣诞集锦
【法国《欧洲时报》十二月二十一日文章】题:圣诞节的来龙去脉 圣诞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十二月二十四日至翌年一月六日为圣诞节节期。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重视,它便成为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类似中国的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 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十二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八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十二月二十四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到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棵装点蜡烛的圣诞树。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还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的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段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树对农民说,每年的今天,树上都会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圣诞歌 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首,一首是《平安夜》,一首是《听,天使报佳音》,还有一首是《铃儿响叮当》。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原指公元四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慷慨济贫闻名遐迩。到了六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古拉的传说中,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十八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诞老人逐渐变成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少年儿童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 圣诞大餐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一六二零年。这种风俗盛行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吃烤鹅。奥地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共享圣诞大餐,火鸡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佐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图片说明 一、菲律宾警方执行‘圣诞警察’计划,派遣穿圣诞老人服饰的警员,在各购物中心巡逻,制止圣诞期间犯案的歹徒。(美联社) 二、数百名圣诞老人在柏林游行时涌到勃兰登堡门前。他们售卖彩票为孤儿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筹款。(法新社) 三、摩纳哥一赌场布置了这棵全欧最高的圣诞树,树身上的挂饰和灯泡在夜色之中璀璨夺目。(美联社) 四、加拿大温哥华同一社区出生的五名男婴,穿着最新款圣诞装,准备迎接生命中第一个圣诞节。(路透社)
第 7 版
1. “石头地带”石头多
【中央社新加坡12月21日电】医学专家指出,肾结石在热带国家的发病率比寒带国家高,原因是居住在热带国家的人比较容易通过流汗流失体内水分,使尿液过分浓缩而导致结石。 新加坡中央医院泌尿科医生王毓成说,许多泌尿科医生都会打趣地将美国沿岸、非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所处的热带地区列为“石头地带”(stone belt),因为这些国家的人比寒带国家的人更易罹患肾结石。
2. 立式分娩 渊远流长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2月4日文章】题:站着分娩 曾有许多待产妇女为减少分娩时的疼痛或渴望生一个神童,尝试了一些非传统的分娩方式。于是,浴缸、大海,甚至冰窟窿成了婴儿诞生地,有些人则主张采用立式分娩法(包括站、蹲、跪三种姿势),认为这才符合大自然的造化。 大量考古资料证明,立式分娩法是古代传统的分娩方法!埃及法老宫殿中一座浮雕描绘的是:埃及末代女王克娄巴特拉跪着,周围有5名妇女,其中一人在接生。在考古挖掘出的古代巴比伦文物中,一把分娩专用椅被考证有2000年的历史。 而躺着分娩只是在最近两百多年才出现的。据说这种“时髦”始于路易十四国王当政时的法国。有一天,路易十四突然心血来潮,想看看他的情妇如何分娩。为了让国王看得更清楚,产妇被安置在床上。也许是王心大悦,路易十四随后颁令只能给躺着分娩的妇女接生。卧式分娩随之流行开来,但这种消极的分娩方法只对好奇的旁观者和懒惰的医生有利,这种姿势便于医生用手术钳拖出婴儿或采取无痛分娩。 俄罗斯最早正式用立式分娩法接生的是莫斯科第四产院产科主任尼娜·库兹涅佐娃。她回忆说:“接生时我在产妇面前足足要跪3个小时,有时我觉得自己快要累死了。从那时起我已为数百名妇女用立式分娩法接生。有些妇女第一次生小孩时采用的是卧式,第二次就要求用立式,她们说这样容易得多。” 为什么立式分娩会容易得多呢?专家认为,处于立式状态的妇女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即天然的镇痛和抗休克物质,因此分娩会变得更快。阵痛的时间能缩短一半,从通常的6—10小时减为3—4小时。分娩后产妇不需服用任何催乳药物马上就能为婴儿哺乳。 此外,由于婴儿在母体内都是脑袋朝下,受地球重力的吸引可以减轻阵痛。实施剖腹手术和使用手术钳的概率相应减少。以立式分娩法出生的婴儿遭受的“磨难”相对较小,因此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更强,在学说话、走路、身体发育等方面都明显超出同龄儿童。 研究还发现,立式分娩法生出的婴儿患细菌感染、素质性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明显少于卧式分娩法生出的婴儿。 在瑞典、比利时和德国,早就有60%的妇女利用一种专门的椅子跪着或坐着分娩。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曾公布一项在76个国家的调查结果:只有14个国家的妇女以侧卧或仰卧的方式分娩,在其余国家则是采用蹲着或站着手扶床栏的方式分娩。
3. 节日联欢警惕六大病症
【中央社台北12月16日电】圣诞节及岁末年初庆典即将到来,医师提醒民众要小心年终舞会,跳舞、喝酒、餐饮须有节制,避免六大症候群如肌肉拉伤、足底腱膜炎、酒精中毒、急性肠胃炎、音响外伤、急性声带水肿等。 台湾实和联合诊所复健科医师毛琪瑛表示,许多年轻人,在舞会中都力求表现,但是因为平常缺乏运动,柔软度不足,协调性不佳,舞会前又缺乏热身,一旦骤然跳起舞来,过度的扭腰、弯腰动作,会使肌肉猛然收缩产生急性痉挛、疼痛,造成“肌肉拉伤、扭伤”症候群,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腰椎软骨突出症”,导致腰痛并下肢疼痛、酸麻,即所谓的“坐骨神经痛”。 另一项“足底腱膜炎”,起因是目前年轻人最流行的黑人街舞,其动作中常连续以脚尖垫步,将足部受力集中于脚掌前方,引起跖骨前端发炎、疼痛现象,在舞步中连续拉扯纵向的脚弓,最易造成这种症状。 毛琪瑛提醒在圣诞狂舞尽兴演出的民众,务必先有热身运动,例如先来个慢跑或进行伸展运动等,穿上合适的鞋子,避免危险舞步或过度逞强。 年终舞会的第3种症候群是“酒精中毒”,胃肠肝胆科医师张明辉表示,舞会参与者面对五花八门的酒精饮料,常不自觉拼起酒来,当体内酒精及酒精代谢不完全的产物“乙醛”影响神经系统时,会造成酒醉、头晕、呕吐等症状。 第4种症候群则为“急性肠胃炎”,多为舞会中不洁食物所引起,因为舞会的食物多为美式油炸、热量高者,从舞会开始直至结束,摆放时间至少在三四个小时以上,其中若有海鲜、肉类等易腐坏的食物,实易孳生细菌,引发肠胃炎。 舞会中高达120分贝的音乐也常会造成“音响外伤”,一种是暂时性听力伤害,造成感音性阈值下降,约2至3周的时间就可恢复正常听力;另一种是永久性听力伤害,则会造成高频率阈值下降,导致高频听力永久受损,就无法恢复,到了老年影响听力更大。 舞会中音乐喧扰,人多嘴杂,讲起话来不由得要提高好几倍声音,有些人回家后才发现喉咙疼痛不堪或发不出声音,发生“急性声带水肿”。耳鼻喉科医师刘哲宏表示,此时只能以“沉默疗法”来治疗。如果“声带出血”,仍没有好好禁声休养,还可能造成“出血性息肉”,须手术切除息肉,才能恢复声音。 医师提醒民众,参加圣诞舞会时,要把握“舞的恰当、吃的小心、喝的谨慎”的原则,当身体发生不适时,立刻回家休息,情况严重者,更应寻求医师协助,如此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尽兴的平安夜。
4. 吃豆制品 防心脏病
【中央社华盛顿12月22日电】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正在考虑允许食品制造厂商宣称,多吃黄豆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研究表明,每天饮食中至少含25克的黄豆蛋白质确实能够降低胆固醇。含有黄豆蛋白质的食物包括豆浆、豆腐、诸如素汉堡等肉类替代品以及用黄豆粉烘焙的食品。 根据统计,心脏病是美国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都有50多万名美国人死于心脏病。
5. 妇女40岁生子风险大
【法国《非洲杂志》月刊11月号文章】题:40岁生孩子 现在,每100个妇女中有两人到40岁或40多岁时才生孩子(这个数字比80年代时增加了一倍)。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妇女更看重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推迟组成家庭的时间,有些妇女到40岁以后才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决定要一个孩子。 由于产前检查和诊断的技术取得了进步,所以,只要身体健康,妇女40岁怀孕已不再被认为是“冒险”之举。最新调查表明,现在,只要经常注意观察和检查,孕妇和胎儿就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偶然情况。 在要孩子方面,妇女最好不要无限制地往后拖,这是因为: 1、年纪大的妇女怀孕能力下降。在35—39岁的妇女中,有19%的人已不能怀孕了。对40岁以上的妇女来说,这一比率高达31%。 2、大龄妇女小产的可能性大。妇女在怀孕期间发生小产的比率是:25岁以下的怀孕妇女有11%,这一比率对35岁的妇女来说达20%,40—44岁妇女达30%。此外,大龄妇女发生宫外孕的可能性相当于青年妇女的4倍。 3、容易出现婴儿异常情况(如畸形、染色体异常)。当然,对各种年龄的怀孕妇女来说,都可能出现婴儿异常情况。但是,大龄孕妇出现婴儿异常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在1800个20岁孕妇中,仅有1人可能出现婴儿异常情况。在1000个30—35岁的孕妇中,则有2人可能出现婴儿异常情况。而每100个40岁以上的孕妇出现婴儿异常情况者竟多达1人。我们借助先进的检查手段,可以发现遗传损害情况或其它异常情况。 另外,还应考虑到大龄怀孕妇女的动脉问题。由于血流量的增加,怀孕对妇女的血液循环系统来说是一场考验。 1、高血压。12%的40岁以上妇女易患高血压,而40岁以下妇女易患高血压者则只有6%。患高血压的母亲和胎儿之间的血液交换情况比较差。这可能造成胎儿体重较轻或早产。为了避免胎儿受到痛苦和母亲出现血管意外情况,人们必须注意高血压因素。 2、糖尿病。妇女怀孕期间常常能暴露一些此前没被发现的疾病。在40岁的孕妇中,有4%的人患糖尿病。糖尿病专家应当对40岁的孕妇进行跟踪观察和治疗。如果胎儿过大,可以考虑提前分娩。不管怎样,这种妇女最好是住院观察,以便医生处理各种情况,孕妇也可以在医院里安心地等待分娩。
6. 图片新闻(二)
新西兰一位科学家在调整试验者头上的网格感应器,在取得脑部在思考过程中的电脑影像后,他希望能找出脑部负责识字等功能的部位,以深入了解识字障碍等问题。(路透社)
第 8 版
1. 北大人在布拉格创业
【香港《东方日报》12月9日报道】布拉格──充满浪漫气氛的都市,弥漫着战后和谐的国度,充斥着艺术气息的发展国家,布拉格是世界各地艺术家争雄的梦工场,但一个读法律系的中国毕业生,一心想到遥远的捷克,原来就是要洒下“中国制造”的种子,让千里迢迢的布拉格也可闻到土产蔬果的味道。 种下首棵中国冬瓜 44岁的李永华,在布拉格拥有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庄,而且在布拉格种下首棵中国冬瓜。李永华不但感到非常兴奋,对于在欧洲出现他一手栽种的土瓜菜,他的眼角更流露出点点的自豪和丝丝的优越。 虽在中国北京大学法律系完成学位课程,但对李永华来说,一展律师气派并不是他的抱负;相反,到遥远的他乡散播中国蔬果种子是他梦寐以求的,亲手种下第一棵地道的蔬菜才是他的理想。故他于38岁离开祖国,来到这个发展中的捷克布拉格寻找梦想。 3年前,他打理生意筹得足够资金,买下一块田地种植韭菜,经过呕心沥血的经营,终为他换来四大块田地。他为了丰富自己种植这大块田地的知识,更从祖国带来一套农用工具书,应付一切疑难。 这不只是一块田地如此简单,更是一块谱出理想的乐园。背后要付出多少牺牲,有谁会知晓,有谁会比李永华更明白? 与妻女团聚开餐馆 面对相思的痛苦,李永华申请把妻女接到布拉格团聚。妻子来到彼邦,两口子再把中国的蔬果进一步带进布拉格的生活当中,一起开中国餐馆,将中国菜带给每个布拉格城的游人。 为着散播中国的文化,不惜放弃在祖国的大好前途,选择一条崎岖难行的路,李永华却一派自豪地说:“永不后悔!”
2. 《亚洲周刊》推出今年十大新闻
【香港《亚洲周刊》12月21日一期报道】题:《亚洲周刊》十大新闻揭晓 《亚洲周刊》以全球华人的角度选出1998年度的十大新闻,回顾那些曾经激动人心、影响历史的新闻,重新咀嚼在光影跃动背后的不平凡意义,反思其中的时代烙印。 一、亚洲金融自卫反击战 香港、台湾及亚洲各国政府于1998年展开金融自卫反击战,绝不让国际大炒家绍罗什、老虎基金等视亚洲各地金融市场如“提款机”。香港政府在货币交易中损失60亿美元后,8月中断然介入股市及期市,与炒家短兵相接,共承接了150亿美元股票的卖盘;并以贴现窗取代流动资金调节机制,令银行体系资金更充裕,稳定了股市、楼市。此外,马来西亚政府也奋起反击炒家,宣布实施外汇管制,使股市及汇市趋于平稳。台湾则取消银行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金融保卫战成功,却靠万里之外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崩盘,令不少对冲基金溃不成军。长期资本管理(LTCM)等基金黑幕揭开,更令全球支持港府及亚洲各国政府的声音大增,化解破坏经济自由的指控。 二、克林顿访华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允诺对台“三不”(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由主权国家作为会员的国际组织),中美关系大突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并展开元首外交,访俄、日及出席吉隆坡亚太峰会,与多国构筑跨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印尼骚乱及排华惨剧 苏哈托在金融风暴中七度连任总统,却在学运民运加剧的动荡中黯然下台,经济困境加深民间对改革的要求,掌军权的苏哈托二女婿为权斗而制造绑架、暗杀和强奸等乱局,致华人遭殃,举世关注。继任总统的哈比比穷于应付更多的改革示威与骚乱,至今未能为国家带来安定与和平。 四、台湾“三合一”选举 12月5日举行的台湾地区立法委员、台北和高雄两直辖市市长和市议员“三合一”选举,以台北市长之役为焦点,号称公元2000年总统大选“前哨战”。国民党马英九大胜民进党陈水扁;民进党谢长廷则在高雄市险胜国民党吴敦义。选后政党版图重新分配,国民党立委过半数,一党独大;民进党受挫,气势下跌;新党大败,越趋边缘化。 五、安瓦尔受审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指定的接班人、前副首相安瓦尔戏剧性地在一夜之间被革除所有党政职务,并在内部安全法下被扣留,面对鸡奸及渎职指控。但他在被捕前撑起的“改革运动”,获巫统基层部分党员及一些民众支持。法庭内的审讯高潮迭起,法庭外改革声音也未止息,这对明年全国大选将影响重大。 六、汪辜会晤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访大陆,是两岸中断协商管道三年来首度“融冰之旅”。辜10月18日会见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引用“波茨坦宣言”强调台湾归属中华民国。北京则重申“一个中国”立场。两岸在新的政治剧目中互相试探,以诗词、戏曲唱和,展现浓厚历史情怀,客观上也压低了台独气势。 七、白宫绯闻世人惊愕 美国总统克林顿好色程度,惊震全球。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将他与白宫前见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细节向全世界曝光,是破天荒之举。共和党利用性丑闻进行政治造势,反导致中期选举失利,民意支持成为克林顿转危为安的关键。但共和党仍穷追猛打,决心弹劾总统。 八、中国军民抗洪救灾 长江、松花江流域及西藏等地今夏发生特大洪灾,江泽民亲自指挥解放军抗洪救灾,参与军民规模空前。官方透露,直接经济损失达2600多亿元人民币(约320亿美元);引起对水利、环保与监管工作的反省。灾后重建将带动基建与经济成长。 九、崔琦获诺贝尔奖 大陆河南出生、在香港读中文中学以及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荣获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岸三地与有荣焉。崔琦获奖有助香港推广中文教育,也将激励更多华人投身科学领域。 十、南亚核竞赛威胁全球 在狂热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中国威胁论”主导下,印度5月多次进行核试验,不甘示弱的宿敌巴基斯坦起而效尤,两国投入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南亚蘑菇云阴影挥之不去,世界难有宁日。 图片说明:香港股民:面对股海的惊涛骇浪 克林顿夫妇抵达西安:中美关系大突破 暴徒焚烧华商货物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左)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融冰之旅”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卷入性丑闻漩祸 崔琦获颁诺贝尔奖:全球华人之光
3. 桑兰当选美《生活》杂志英雄人物
【中央社纽约12月23日电】(记者 王应机)美国具有影响力的《生活》杂志,最新一期选出“本年度12位英雄人物”,其中也包括桑兰。同榜人物包括老宇航员、美国参议员格伦。此外,著名的《世界时装》杂志本周宣布,近期内将颁赠“无畏奖”给桑兰。 曼哈顿帝国大厦管理委员会,也已决定邀请桑兰在明年2月15日中国新年除夕夜,参加在该大厦高塔特别举行的一项点灯仪式。
4. 欢迎订阅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关怀,在服务两个文明建设事业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为了扩大信息量,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多方面的需要,本报决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出版《参考消息》星期三增刊。每次八版,随正版发行。增刊将突出副刊特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 《参考消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张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报纸。 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无需办理任何特殊手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48邮发代号1─38(国内发行) 月定价:12元 季定价:36元 年定价:144元 零售价:每份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