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1-12

第 1 版

1. 外电评韩国总统金大中访华

【共同社北京11月10日电】应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韩国总统金大中1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    金大中总统已经表明了这样的意向:要与中国建立包括政治领域在内的“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    金大中总统在10日上午的内阁会议上说:“实现邦交正常化六年以来,我们与中国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很多合作。如今,我们不仅要在经济领域,还要在政治、军事、文化和旅游等所有领域建立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了金大中总统的决心:要将中韩关系从以往以经济为主的关系扩大至政治、安全保障、文化和国民交流等各个领域。    【法新社汉城11月10日电】韩国总统金大中希望在他本周对北京进行国事访问时,取得北京对他的旨在逐渐发展与北朝鲜关系的“阳光政策”的支持。    一位总统府官员说,“金大中总统将谋求中国支持”他的通过非政治交流方式迫使北朝鲜对外开放的政策。    韩国外交通商部官员说,将要求中国领导人劝说北朝鲜改善南北关系。    韩国外交通商部的智囊机构外交安保研究院认为,金大中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首脑会晤十分重要。    该研究院的研究员朴斗福(音)说:“此次出访意义重大,将帮助金大中确保中国理解他的政策,并构筑两国间着眼于未来的新型关系的框架。”    他说:“还将要求金大中重新获得中国对他的克服韩国经济危机举措的信心。北京似乎对我们的经济形势感到不安。”    他说,自去年12月金融危机迫使汉城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规模紧急援助以来,两国经济关系一直不太顺利。    然而,观察家们排除了任何能影响北京对北朝鲜与韩国实行的谨慎的等距离外交政策的具体话题。

2. 美向海湾增派航空母舰

【路透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美国今天说,留给伊拉克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企业”号航空母舰正加快驶向已部署了“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的海湾地区。    国防部长科恩说:“军事方案仍在考虑之中。”他还说,他已下令本周离开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加快行程,于11月23日而不是26日到达。    【美联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克林顿总统今天与五角大楼高级官员会晤,讨论可能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袭击的方案。    一位政府高级官员说,克林顿和他的顾问们也讨论了外交方案。    【法新社开罗11月10日电】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今天说,整个阿拉伯世界一致反对由美国牵头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    【法新社开罗11月10日电】埃及外长穆萨对卡塔尔《旗帜报》的记者说,巴格达有要求改变联合国特委会的合法权利。    穆萨说:“在人们对某些核查人员进行了一些评论和批评以后,修改特委会的工作是必要的。”但他同时也呼吁伊拉克“尊重联合国的决议”。

3. 希拉克:出访为推销

【德国《商报》11月6日报道】“我出国访问任务不复杂。我出去是为了推销法国的产品。”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准则是明确的。与以往历届总统不同,他按照美国的榜样自认为是本国公司利益的代表。在做出访总结时,已签署的经济合同所起的作用,至少同发展外交关系同等重要。    法国总统为法国出口产品所做的努力,用法郎计算究竟有多大影响,自然很难测算。据《经济日报》粗略估算,1996年法国大公司得到的600亿法郎大宗国外订货中,有大约160亿法郎得到了总统的支持。

4. 印尼最高立法机构讨论政治改革

【路透社雅加达11月10日电】印度尼西亚最高立法机构今天召开特别会议,以批准进行政治改革。    人民协商会议的这次会议要安排讨论12项法令,这些法令旨在纠正苏哈托时代的压制做法。    【法新社雅加达11月10日电】一位高级军官今天说,印度尼西亚军方不会屈服于改革派提出的让军方完全退出人民协商会议的要求。    艾哈迈德·鲁斯坦迪少将说:“把(人民协商会议中军方的席位)数目减少到零是不可能的,这是体制问题。”    【法新社雅加达11月10日电】印尼反对党民主党和穆罕默德协会今天吁在1999年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它们说,新的总统应在1999年5月议会大选之后三个月选出,而不是如哈比比总统所称的在12月选出。

5. 日决定开发侦察卫星

【时事社东京11月10日电】政府的宇宙开发委员会10日决定开始研究预定于2002年度前发射的收集情报卫星。    情报收集卫星的开发费用总计大约需要1840亿日元,将研制和发射拍摄地面图像的光学中心卫星和用雷达观测的复合开口雷达卫星这两种卫星,而且每种卫星将发射2颗,一共发射4颗。这些卫星将被应用于防卫和外交等的安全保障和灾害时的危机管理等方面。    【日本《读卖新闻》(晚版)11月10日报道】自民党“侦察卫星访美调查团”9日在华盛顿与美国助理国务卿罗思和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坎贝尔分别举行了会谈。对于日本准备发展侦察卫星的决定,坎贝尔说:“美国方面将提供全面合作,譬如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提供技术援助等。”    【日本《赤旗报》11月11日文章】政府已经决定引进可以称之为“情报收集卫星”的侦察卫星。显而易见,这种“情报收集卫星”的性质都是用于军事侦察的侦察卫星。    政府这次决定引进侦察卫星实际上是以北朝鲜的愚蠢举动为口实来加强军事对策,结果只能是引起事态的恶性循环,在军事上扩大紧张局势。现在要求日本做的事情是实行彻底的裁军,为和平而作出努力。应当停止这种扩大亚洲紧张局势的愚蠢行径。

6. 马哈蒂尔称将继续实行货币控制

【法新社吉隆坡11月10日电】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今天说,马来西亚可能继续实行货币控制三到四年,以与世界市场上的“无政府状态”作斗争。    他在接受有线新闻电视公司现场采访时说:“一旦我们确立一些适宜的制度,而且不再受货币商的威胁,我们就可以取消这些控制。”    【法新社吉隆坡11月10日电】马哈蒂尔今天排除了提前大选的可能性,并拒绝接受被解职的副总理安瓦尔的支持者发起的改革运动和要他下台的呼吁。

7. 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作出安排

【美联社纽约11月11日电】一个国际财团批准了共同分担向北朝鲜提供两个核能反应堆的费用的安排,并在不久的将来与建造商签订合同。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执行委员会昨天开会,批准这项总额估计为46亿美元的工程,其中32亿美元由韩国承担。    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昨天在宣布这一批准时说,日本将在五年里提供相当于10亿美元的日元,美国重新确认它所作出的承诺,即负责领导安排追加的费用。    【法新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美国今天威胁北朝鲜说,如果平壤当局不同意让人检查一处被美国怀疑隐藏着核武器计划的地下设施的话,美国就将取消1994年同它签署的核协议。

8. 克林顿敦促日本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增长

克林顿十日要求日本实施银行改革、刺激国内增长以及开放其市场,以帮助整个亚洲地区经济恢复元气。(路透社)

9. 伊拉克希望外交解决核查危机

【法新社巴格达11月10日电】伊拉克今天说,它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由于联合国武器核查问题引起的危机,但它警告说,尽管华盛顿增加了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伊拉克不会向美国的武力威胁屈服。    外长萨哈夫说:“与联合国的外交接触正在紧张地进行,并且我相信危机会通过政治途径得到解决。”萨哈夫在接受卡塔尔记者采访时说,伊拉克在与“法国、俄罗斯和中国及其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不间断的协商”。

10. 日本十日决定不再建代替普天间美军基地的直升机机场

原因是将于十五日参加投票选举的冲绳县两名知事候选人都反对修建。(《日本经济新闻》)

11. 美特使说科索沃形势大有改善

美国派驻科索沃的特使希尔十日说,科索沃人道方面的总体形势大有改善,治安状况好转。(法新社)

12. 巴勒斯坦人大罢工抵制耶路撒冷市政选举

阿拉法特的法塔赫组织十日发起了这次抗议活动。(法新社)

13. 塔利班向美发出威胁

阿富汗塔利班十日警告说,如果华盛顿一定要起诉本·拉丹,美国将拿它在海外的公民的生命冒险。(法新社)

14. 欧盟东扩谈判正式开始

【法新社布鲁塞尔11月10日电】欧盟今天与塞浦路斯及5个前共产主义国家开始了实质性的入盟谈判。这5个国家是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波兰和斯洛文尼亚。    所有的候选国都表示愿意在2002年或2003年加入欧盟。这是一个直到最近才被布鲁塞尔的权力中心认为是现实的前景。    但据此间的官员透露,法国和德国最近显示出对欧盟扩大热情减退的迹象以及塞浦路斯分裂带来的问题,意味着第一批新成员可能要等到2005年或者更晚才能入盟。    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昨天警告说,它们将阻止把一个仍然分裂的塞浦路斯带入欧盟的任何企图。

15. 拉那烈拒绝西哈努克关于在王宫举行新一轮会谈的建议

拉那烈十日称不信任洪森政府提供的安全保证。(路透社)

16. 乌克兰总统批准二○○一年前乌与北约合作计划

这是乌总统新闻处十日通报的。(俄塔社)

17. 科威特向美购买榴弹炮

科威特十日与美国签订了价值五亿美元的合同。(路透社)

18. 联合国要求以色列不要发展核武器

联合国负责裁军工作的委员会十日通过了有关决议。(法新社)

19. 巴拒绝向印提供对等的贸易最惠国待遇

巴基斯坦十日称,巴不能降低关税,因为巴的新生工业有可能被强大的印度工业压垮。(美联社)

20. 泰外长说柬年内加入东盟有困难

素林·比素万十日作了上述表示。(日本《每日新闻》)

21. 印度许诺加强出口控制

印度是十日在与美国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关于转让核技术的会谈后作此表示的。(法新社)

22. 苏丹和厄立特里亚同意对话解决分歧

双方外长十日在卡塔尔签订了这项协议,协议还要求两国尊重各自的政治选择,互不干涉内政。(法新社)

第 2 版

1. 俄对日战略发生变化

【日本《产经新闻》11月10日文章】题:小渊—叶利钦会谈──用“多极化”来动摇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作者 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白邦瑞)    在俄罗斯人看来,叶利钦总统履行其同小渊首相会谈的承诺从战略上来说是重要的。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因为这次访问是自25年前,即1973年田中首相访俄以来日本首相首次对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二是因为叶利钦总统一年前在西伯利亚向桥本龙太郎首相作出了会谈的承诺。俄罗斯认为,作为归还领土的代价,日本方面将向俄罗斯提供援助。    近几年来,俄罗斯的对日战略在于确保日本的投资和技术。俄罗斯政府认为,1991年以来,日本外务省一直在阻止日本对俄贸易、投资和援助的“全面”发展。俄罗斯的评论家们指出:如果日本在过去7年中,同德国一样对俄采取慷慨援助的政策,那么,俄罗斯的经济前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暗淡。俄罗斯方面也明白,日本方面吝啬的原因在于在北方领土问题上两国未能达成协议。    俄罗斯的第二个对日长期战略是俄罗斯政府所说的把日本纳入新的“多极”世界。所谓“多极”的含义是:结束美国所缔结的一切安全保障条约,并关闭美国领土以外的所有美军基地。    在中俄两国看来,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和历来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都是将来的“多极”世界所不能容忍的。俄罗斯的外交官们希望小渊首相接受“多极”这一新概念。在他们看来,如果日本答应终止履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并同意撤走驻日美军,那么,同意归还北方领土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2. 马卡绍夫反犹言行令人吃惊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11月8日报道】拳头高举,满脸愤怒,一个著名的议员号召把犹太人赶尽杀绝。新闻镜头摄下的这一幕在俄罗斯电视台播放了一遍又一遍。    激进的共产党人、退役将军、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阿尔贝特·马卡绍夫狂呼:“我要把所有(犹太)人抓起来,把他们送进另一个世界。”    这件事本来可以使马卡绍夫锒铛入狱,但他在议会的同事们甚至不肯正式表示谴责,从而令人担心,得到国家支持的反犹情绪正在俄罗斯重新抬头。在昨天纪念1917年十月革命81周年的示威活动中,有成群结队的人喊“别碰马卡绍夫”,并挥舞着写有反犹口号的条幅。    司法部建议对马卡绍夫提起公诉,因为按照俄罗斯法律,煽动民族仇恨的行为是违法的。    但马卡绍夫的议员身份使他受到保护,他在杜马的同事们不愿剥夺他的议员豁免权。他们起草了一份表示谴责的动议,到上周投票时,这份动议已随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简直已无关痛痒。只有107人投了赞成票,远未达到通过决议所需的226票。

3. 俄政要反对取缔俄共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10日电】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今天对记者说,他对“莫斯科回声”电台8日直播的独联体执行秘书别列佐夫斯基的谈话表示惊讶,因为别列佐夫斯基就共产党杜马议员马卡绍夫发表反犹太主义言论一事提出必须取缔俄共。    杜马主席指出,整个反共活动是人为地搞起来的。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讲话就提出取缔政党的问题。这在俄罗斯是行不通的。他补充道:“我不希望马卡绍夫成为当今众所瞩目的人物。”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10日电】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今天对记者说,他不认为有充分理由取缔俄联邦共产党。取缔俄共的呼声是在马卡绍夫将军发表反犹太主义的言论后出现的。    卢日科夫说:“许多对俄共现阶段的思想、做法、目标和任务一直相当欣赏的人,今后将会更有分寸地看待它,因为马卡绍夫将军的言论并未引起共产党坚决的反击。”不过,他认为,即便发表了反犹太主义讲话,即便共产党官员态度过激,也没有理由禁止俄共的活动。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10日电】俄联邦政府第一副主席马斯柳科夫认为,取缔俄联邦共产党的主意是荒唐的。提出该主意的人其实是在解决自己的战略问题。    马斯柳科夫在政府大厦对记者说:“我认为这简直是荒唐,尤其是在和谐尚脆弱,杜马和政府正在寻求团结和一致向前的途径的情况下。”他说,现在提出这样的措施是“不体面的政策”。   【美联社莫斯科11月10日电】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今天强烈反对日益高涨的因为俄共没有谴责它的一名成员的公开反犹太言论而取缔该党的要求。    普里马科夫今天对记者说:“我的态度是不同意取缔俄共。我认为取缔作为议会最大党团的这个政党可能会使政局不稳。”

4. 利文斯顿其人

【美国《纽约时报》11月10日文章】题:利文斯顿:一位典型的共和党人    将成为众议院议长的人在许多方面是一位典型的共和党人。他在防务方面是一个鹰派人物。他是企业、特别是路易斯安那州他的故乡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一个拥护者。他反对人工流产。    众议员利文斯顿现年55岁,是个身材瘦长的路易斯安那州人,具有纽约贵族血统,据推定将担任众议院议长。他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竞争,向共和党众议院的同事分发了数以千计的美元,并在上周指挥了针对包括现任议长、老朋友金里奇在内的潜在对手为期5天装甲车式的征战,之后,他非正式地获得了这个职位。    两党的议员说,如果利文斯顿接任这个职位,那可能对过去4年实施的共和党政策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他们说,至少最初最大的变化将不使在金里奇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合作伙伴关系遭受痛苦。    利文斯顿领导的拨款委员会的高级民主党成员、威斯康星州众议员戴维·奥贝说:“主要区别是,利文斯顿是个制度化的人物,而金里奇是个反制度化的人物。金里奇想使制度变成一个混乱场所,以便接管和掌管权力。这个场所将变得不那么自相残杀和不那么混乱。”    有些保守派人士担心,利文斯顿将证明对民主党人太和解。有些人担心,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他将太狭隘地集中于预算的细节。    他的支持者说,由于利文斯顿遵守众议院的制度,他除了要议员延长每周的工作时间外,不打算进行什么内部改革。    利文斯顿面临的问题是,他能否控制众议院。长期来注意利文斯顿的观察家约翰·马金尼斯说,利文斯顿有时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

5. 久加诺夫保持沉默

【俄罗斯《独立报》11月10日文章】题:头号候选人的失败(作者 维塔利·特列季亚科夫)    尽管许多分析家多次预言久加诺夫和他的俄共会灭亡,但是几天前久加诺夫还是俄罗斯最成功和最有前途的政治家。尽管俄罗斯的大多数媒体是反共的,尽管西方不喜欢共产党,尽管当局企图用隐蔽的或公开的手段分裂俄共,至少是削弱久加诺夫在俄共中的领袖地位,但是他巩固了俄共的实力和影响;加强了俄共议会党团的作用,使它的作用大到了可以置宪法精神和惯例于不顾,要由杜马来决定任命谁当总理的地步;得以建立一个在人员组成上更左的政府;一直保持其不可动摇的领袖地位,是共产党方面的唯一总统候选人。    然而由于俄共包括久加诺夫本人愚蠢地表示支持马卡绍夫将军的反犹言论,使他个人在战略和策略上的辉煌业绩顷刻间荡然无存。他不再是总统竞选的头号种子,他现在与卢日科夫和列别德平起平坐了。    从道义上和政治上看久加诺夫地位都是脆弱久加诺夫保持沉默的。马卡绍夫在群众集会上发表了在法律上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实际上是反犹主义的言论,这本来是他个人的事,与俄共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位将军一向我行我素,但是当公众与媒体要求俄共哪怕是在口头上与马卡绍夫同志保持距离时,久加诺夫没有这样做,这有意无意地使人感到俄共不是在支持共产党人马卡绍夫,而是在支持反犹分子马卡绍夫。    图片说明: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在接受采访。(路透社)

6. 美政府拟全面审议对古政策

【路透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今天说,美国政府认为,要求通过一个全国委员会审议对古巴政策的建议具有一定价值。   15名参议员上月致函克林顿总统建议成立这样一个委员会,以便对古巴的政策进行自菲德尔·卡斯特罗1959年掌权以来的首次全面审议。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正在研究这一建议。

7. 金里奇支持利文斯顿

【路透社华盛顿11月9日电】即将离任的美国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今天表示,他支持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接替他的职务,从而公开消除了他对这个促使他辞职的人的敌意。    金里奇向共和党一保守组织的主要支持者介绍了“我的好朋友、众议院下任议长利文斯顿”。金里奇说,他对离开国会和共和党领导人的职位感到内心很平静。金里奇说:“我们从未占据过绝大多数,但我们一直代表着伟大的思想。”这是他6日宣布将不谋求连任议长以后第一次发表演讲。    金里奇说:“如果每一位共和党人都能与利文斯顿通力合作,这些伟大的思想就将继续推动我们前进。这是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的又一步。”

第 3 版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

1998年11月2日—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来自160多个缔约方政府代表、观察员代表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大会。会议审查了框架公约的各项承诺及条款的执行情况;讨论上次京都会议的遗留问题;继续磋商如何采取措施,落实已经签署的框架公约,使发达国家在更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同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从而尽快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对付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并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该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    1995年3月和1996年7月,该公约缔约方先后在柏林和日内瓦举行会议,检查公约的执行情况和敦促各缔约国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各种气体的排放量。1997年12月1—11日,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最后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公约现有176个缔约方。(季姿)

2. 图片新闻

美众议院议长金里奇提着大垃圾包走到门外。(美联社)

3. 好了伤疤忘了疼

【美国《纽约时报》10月22日文章】题:美国挥霍能源故态复萌(作者 艾伦·迈尔森)    中东的石油禁运证明了燃料供应既不可靠,亦非永远便宜。25年后的今天,美国几乎已经放弃了在节约能源方面的种种收获。总的说来,美国人已经故态复萌,消耗的能源几乎与以前一样多。    从阿拉伯产油国中断对美国出口石油的1973年到1983年的10年里,尽管美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出现了增长,但美国还是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量。由于能源成本上涨,加上尼克松、福特和卡特等几任总统所提倡的节能运动的影响,美国人学会了用较少的能源干较多的事情。    这一努力至今仍在带来巨大的好处。业主们为以前建造的大楼和房屋安装上了更厚的隔热层和密封更好的窗户。由于技术的改善,新的住宅、工厂和汽车纷纷采用了比70年代效率更高的用具、机器和发动机。但是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能源的需求出现了猛增。据能源部预测,明年的人均能源消耗量将基本上接近1973年能源用量高峰年份时的水平(相差不会超过2%)。    能源价格的下降──目前的实际价格低于第一次石油禁运前的水平──导致了这种变化。在1美元就能买到1加仑燃料的时代,何必再费时费钱斤斤计较地节约1加仑油、1度电呢?    现实生活中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的事例比比皆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家庭的平均人数已经减少了1/6,而新建住宅的平均能源消耗量却增加了1/3。如今,即使是中等价格的住宅也安装了各种能耗巨大的设备,从中央空调,到水力按摩浴缸和安全系统,可谓应有尽有。    交通方面的能源消耗增加得更快。预计,美国明年人均消耗的车用燃料将高于1973年政府规定燃料里程标准之前的水平。夫妇同时工作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且市郊的住宅区持续向外扩展,因此与以往相比,美国人有更多的时候需要使用汽车。轻型卡车──微型货车、多用途运动车和小型客货两用车──的风靡已经开始把20多年的节能成绩一一抹杀。    企业界的习惯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一直到80年代中期,企业所节约的能源比个人节约的要多,但是自从化工生产企业──它们是能源消耗的大户──称它们在90年代差不多已经放弃了专为节约能源而进行的技术改进,能源消耗的增加部分大多是由企业使用的。电力公司正在削减对企业和家庭安装高效的取暖、制冷、照明等设备的补贴。    廉价而丰富的能源供应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实惠,带来了一个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和物价平稳的时代。最近,亚洲石油需求的减少促使油价进一步下降,几年之内石油供应不大可能出现短缺。    能源需求的增加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这与国家宣布的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相抵触。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原因。能源需求的增加还要求国家及石油公司花费大量资金,用来在不安定的地区铺设输油管道、建造深海钻井平台以及保障外国石油的供应。    显而易见,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变本加厉了。进口石油占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从1973年的35%增加到了创纪录的50%。尽管来自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可靠邻国的石油供应不断增加,但是美国所需石油的大约10%仍然来自波斯湾国家,这一比例比1973年高出了一倍。    1973年10月和1978年年末,报复成性的中东石油生产国两度压缩对美国的石油供应,并且在世界各地提高油价。50年代曾经基本上做到能源自给自足的美国此时成了石油“俘虏”。汽油价格暴涨,购油者在加油站排起沮丧的长队,经济陷入一次又一次的衰退之中。    美国人关掉了自动恒温设备,购买了省油的本田、大产和丰田汽车。在工厂里,人们更换了数百万台效率不高的电动机、照明装备及发电机。尼克松总统号召国民像支持研制原子弹那样开展一场节约能源的全民运动。他说:“让我们以曼哈顿计划般的决心来确立这样一个国家目标:到这个十年结束之前,我们将通过挖掘潜力来满足本国的能源需求,不再需要依赖任何的外国能源。”卡特总统为了阐明他的观点,在发表电视讲话时穿上了厚毛衣。他把节约能源比作是进行一场战争。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丰富而廉价的石油供应已经冲淡了人们对石油危机的惨痛记忆。大约1美元1加仑的燃油价格比任何时候都低──以当前美元购买力计算,1973年的价格是1.1美元1加仑。美国的汽油价格仍然不到欧洲和日本的一半。在欧洲和日本,政府征收很重的能源税。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是欧洲和日本的两倍多。    美国能源情报署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抑制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到2010年,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含碳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增加33%,而克林顿总统已经承诺届时把含碳气体排放量减少7%。能源情报署的专家认为,除非燃料价格有大幅上涨,否则,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将非常渺茫。    研究消费趋势的专家德怀特·弗伦奇说:“如果看我们的实际行动、而不只是看语言的话,很明显我们并不在乎。只有等到下一次危机时,节约能源才会再次成为当务之急。其他任何讨论都没有意义。”

第 4 版

1. 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文章之十一 管理良好的数据库至关重要

【英国《金融时报》10月12日文章】题:管理良好的数据库至关重要(作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营销学教授戴维·施米特莱因)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以及产品和劳务日益商品化,各个公司现在越来越注重与客户建立联系。技术的进步使各公司有可能创立先进的数据库,里面储存着客户的详细信息。通过有效地使用此类数据库,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再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提供劳务,并从而加强与客户的关系。    公司可根据这些数据库来制定旨在加强与客户的关系并保持其忠诚的营销计划,建立一体化的营销通联网,发展电子商务能力,发展数据库营销,并大规模地按照客户要求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目录和信用卡公司在建立客户数据库方面最卖力,也最成功。这些公司把客户视作战略资产,并制定了管理客户的有效方针。    数据库营销对公司制定通联战略的方式有深刻的影响。广播营销无非是广泛地播送,而数据库营销则向每个客户发出直接而又具体的信息。    数据库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录。它是储存有关每个具体客户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的资料宝库。随着公司越来越能满足每个客户的要求,它们就越有可能比较长期地留住这些客户。这样,每个客户都成为宝贵的资产,而营销经理则能更准确地掌握每个客户,从而使各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要想按照客户的要求改造数据库,公司内部需做重大的战略变革。销售人员“外出推销”的动力将不仅仅来自更多的刺激措施。相反,推销员将成为客户的代表。他们将接受训练,以帮助每个客户明确其需求,并制定与客户联系的办法,以提供能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和劳务。    有目标的营销计划历来是根据所掌握的客户的人口统计资料和生活方式来制定的。可是从事直销的人一再发现,客户以往的购物习惯更能说明他今后购物的趋势。    公司掌握着有关每个客户购物次数、最近一次购物的时间、花钱多少、商品等级以及所要求的服务的详细情况。一个客户到一家公司购物的次数越频繁,就说明该客户的“权益价值”就越大。    成功的秘诀是建立有用的数据库。你的公司需要掌握有关客户的最基本的具体信息,并且要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这些信息。    以市场为动力的客户数据库储存有关客户以往购物情况的资料,包括:购物、定货的次数和时间;所购、所定货物和劳务的种类;美元金额;付款记录;公司与客户联系情况,包括联系的时间、建议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种类和价格及付款条件;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情况,包括索要信息和提意见。    我们可以对上述有关客户的信息作进一步的分析。例如,这位客户是常客还是稀客? 另一组问题与这位客户购物的动机有关。例如,他或她是为公司建议提供的具体商品和劳务所吸引,还是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或是为公司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品种齐全所吸引?    我们要时刻牢记的一点是数据库是重要的公司资产。更确切地说,每项记录、每个客户都是资产。每个客户都关系到你的公司的成败。每个客户都是你的公司未来盈利的保证,随着你们公司的数据库不断扩充、完善和加强,你们公司的资产基础和竞争地位也将加强。

2.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上升趋势

【法新社日内瓦11月10日电】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一项最新报告说,尽管亚洲发生了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今年将达到创纪录水平。    今天发表的一项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报告说,汇入的外国直接投资──如引进的跨国公司提供的工厂和设备──1997年猛升了19%,达到4000亿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鲁宾斯·里库佩罗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1998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达到4300亿—4400亿美元,这主要因为在公司和各种项目的外国直接投资都是长期投资,而不受那些会带来迅速涌入和撤离市场的短期投机资金的影响。    这项报告说:“(1998年)流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充其量可能保持在1997年的水平。”自从80年代初以来,这可能是这一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第一次没有增加。    亚洲的许多国家去年遭遇到经济衰退。尽管如此,在过去的12个月中,亚洲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还是有了8%的增长,达到创纪录的870亿美元。    中国是发展中世界具有最大投资吸引力的国家。流向中国的外国资本在过去的6年中迅速增加,1997年的投资总额达到453亿美元。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11%。但是,与1992年和1993年相比,增幅还是下降了。那两年的外国投资平均猛增了147%。    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5个亚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所收缩,汇入的外国投资去年都稍有下降,投资额从170亿美元降至163亿美元。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去年达到1490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37%。    美国仍然是出类拔萃的,它得到的外国汇入的投资为910亿美元,它在海外的投资达到1150亿美元。    处于经济衰退中的日本,它的汇入的外国投资达到创纪录的30亿美元,而它在海外的投资为260亿美元。    在发展中国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997年的“经济完成情况是出色的”,它们吸引了56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巴西独占了一块最大的份额,达到163亿美元。    不包括南非在内的非洲国家只得到很少的外国投资──47亿美元,在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数中仅占了3%。但是,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说:“有迹象表明未来的投资额将会增加。”    跨国界的合并与采购浪潮的兴起,美国经济的健康增长,西欧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良好表现,所有这些推动着去年直接投资的大发展。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说,去年的合并和采购交易的总额达到2360亿美元,其中的60%是在富裕国家,占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的3/5,比1996年上升了近50%。

3. 美国三季度经济呈现健康迹象

【路透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美国政府今天公布的数字表明,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第三季度猛烈提高,与此同时,人工成本增长的速度已经放慢。对于经济来说,这是两个健康的迹象。    劳工部说,在第三季度,生产率是以按季节调整后的2.3%的年率增长的,而在第二季度,它是以非常缓慢的0.3%的年率增长的。劳工部公布的这份报告是以农业部门以外的工人每小时的产出来衡量的。    位于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的数据服务公司/麦格劳—希尔信息系统公司的经济学家辛西娅·拉塔说,最近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由于缺少工人──4.6%的失业率是1/4世纪以来几乎最低的,公司正在寻找在不雇用更多工人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第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经济已经使得许多公司不能够提高价格,从而增加了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压力。    劳工部说,第三季度,生产率是随着整个产出增长3.5%而提高的。效率的提高还意味着第三季度的单位劳动成本在第二季度猛增了3.7%之后又提高了1.7%。单位劳动成本是一个受到人们密切注意的衡量工资膨胀的标准。    匹兹堡梅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理查德·伯纳说:“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通货膨胀问题上出现的是好消息。”他说,这将给联邦储备委员会下周再次降低利率以余地。联邦储备委员会最近6周以来已经两次降低利率。    劳工部在它的报告中说,第三季度,尽管制造业的总产出下降了0.6%,但是它的生产率猛烈提高了3.7%。制造业总产出的下降是自1991年年初──上一次经济衰退是那个时候结束的──以来工厂产出的首次下降。    不管怎么说,工作小时的大大缩短──缩短了4.1%──是生产率提高的原因。    经济学家们说,制造业的产出和工作小时的数字受到了通用汽车公司今年夏天发生的罢工的影响,这些罢工造成了工厂停产。

4. 日德两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协议

【《日本经济新闻》11月11日报道】日本生命保险公司10日与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达成了要在资产管理领域进行一揽子合作的协议。    这一合作协议将在11日正式发表。两家公司决定于明年春季在伦敦设立合办的投资顾问公司,并且要在欧洲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此外,日本生命保险公司还将把对德意志银行在日本的子公司的出资比率提高到10%。而且,这两家银行还将在日本市场搞共同开发。

5. 金融危机导致钻石业萧条

【法国《世界报》11月5日报道】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恶化和几乎所有金融市场上出现的风暴导致钻石价格出现了暴跌。这场“地震”不仅触及到各钻石专业人员,而且触及到这一行业的方方面面(钻石生产国、银行、奢侈品贸易)。现在,这一行业正面临大崩溃局面。    宝石价格下跌,滞销货物增加,南非德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该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达60%)的供货剧减,以色列的一些有关的企业纷纷倒闭……据专业人员回忆,从宝石矿业到首饰制造业,钻石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萧条。    亚洲市场的首饰销售曾占世界首饰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但现在,这个乐园已经不存在了。专家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在日本。在日本,尽管人们在广告宣传上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摆在珠宝商店橱窗里的结婚戒指和独粒钻石仍无人问津。    在美国,钻石市场形势也很暗淡。作为世界第一大钻石市场(零售额占世界钻石零售额的40%)的美国到目前为止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

第 5 版

1. 旧体制正在土崩瓦解

【英国《金融时报》11月6日文章】体育项目的主管机构属于世界上最后的独裁者之列。但是,随着金钱给体育项目主管带来新的压力,这种旧的体制也在瓦解。    从传统上来说,诸如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之类的组织对其管辖的体育项目,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不管是国家的还是国际的,几乎拥有绝对权力。它们影响着世界上数以百万计人的生活,控制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比赛。    这些组织往往由强人控制着,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国际足联前主席阿维兰热、国际田联主席内比奥洛和一级方程式赛车老板埃尔斯通。这些人推行的是独裁统治,有时是无情统治。除了世界上的法律,他们还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    然而,随着有组织的体育的第一个世纪接近尾声,这些主管机构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抨击。    他们的权威受到的挑战,来自运动员,来自雇佣他们的俱乐部,来自体育老板和投资者,来自赞助商和转播商,甚至来自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    有一个共同的线牵连着各个方面,那就是金钱。随着体育的普及和越来越受欢迎,体育越来越商业化,商业企图谋求对体育更多的控制。运动员受到了新的压力:有些禁不住服用兴奋剂来提高成绩,还有的利用其新的财力基础来获得报酬更丰厚的合同。各国政府也开始产生兴趣。    从它们自身来说,体育主管机构认为,它们继续负责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只有它们才能决定什么是体育的最大利益。即使它们的规定跟已经确立的商业法律或社会契约很不相符,但它们认为体育与众不同,应该得到特殊的待遇。    但越来越多的人不敢苟同,而且要同这些机构对簿公堂,以证明体育不能逍遥法律之外。    在英国,政府将超级联赛送上了法庭,起因是它的集体谈判电视转播权制度;英国的一流橄榄球俱乐部正准备在欧洲法庭上打一场法律官司,以争取更多的控制权。在澳大利亚,相互仇视的橄榄球联赛为争夺举办主要比赛的权力闹得不可开交。在赛车界,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赞助商发现,他们同赛车主管机构签订的商业协议,正受到欧盟委员会的调查。    但是,绝不能肯定地说这些体育主管机构的权力会被剥夺。相反,这些体育机构有可能给予特别的自由去组织其活动。    意大利和德国政府已经在拟定提案,要求修正欧盟法律,给予体育以特别待遇。欧盟委员会就竞争法在体育领域的适用问题,正在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    从这些计划和悬而未决的体育官司中,体育新时代隐约可见。这些体育主管机构是在业余体育准则主宰的时期组成的,现在它们必须学习适应新的职业和商业时代。那些充分显示出灵活性、愿意适应体育领域新生力量的机构最有可能存在下去,它们的一些权威也会毫发无损。

2. 足球越来越难管了

【英国《金融时报》11月6日文章】题:争夺钱包之战    自博斯曼裁决以来,足球管理机构的权威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它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了。    法国足协本月通知国际足联,法国队将不参加明年1月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会杯足球赛。如果在前几年,法国足协的决定肯定会令国际足联勃然大怒,但这次它只能默默地接受。    同样地,法国足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欧洲特别是英格兰的一些大牌俱乐部都不愿在联赛激战正酣的时候放走在它们那里效力的法国球星。    由于这些俱乐部广受球迷爱戴,它们通过出售联赛和杯赛的电视转播权又能获得巨额收入,因此,它们在这一世界第一运动中的权力有不断增大之势。    欧洲的一些足球俱乐部为了财源广进,提出要举办欧洲超级联赛,这显然是要与欧足联分庭抗礼。为了消除威胁,欧足联被迫改革其竞赛体制。    一旦得逞,欧洲足球俱乐部变得更加大胆,它们如今正谋求自己掌握商业权利的市场营销,由它们自己负责收入的再分配等。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本周曾表示,他对俱乐部的权力越来越大并不怎么太担心,倒是它们对足球管理机构“越来越不尊重”令他忧心忡忡。    欧洲足联不仅在与俱乐部作斗争,而且还要与俱乐部的投资者和所有者较劲。许多公司在不同的国家购买多家俱乐部的趋势已促使欧足联作出规定,同一归属的俱乐部不得在欧洲参加同一赛事。    许多国家的足球协会现在也是如坐针毡。巴西足协在对足球运动进行改革的问题上与政府发生冲突;德国足协害怕俱乐部不服管教,禁止它们成为上市公司;而意大利足协则对四家大俱乐部今年单独与电视机构签订的排他性电视转播协议感到无能为力。    总之,这些冲突都有着共同的潜在主题,即足球管理机构也许能在世界杯和欧洲足球锦标赛之类的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但俱乐部希望在其他方面拥有绝对自由,以便充分利用足球这项大众喜爱的运动所创造的商业机会,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

3. 电视公司与欧足联闹翻

【美联社布鲁塞尔11月10日电】电视和娱乐公司的经理们今天指责欧洲足球管理机构企图保持对足球比赛的垄断,他们还让人们不要担心大足球俱乐部被电视公司收购。    欧足联副秘书长施图德在欧洲议会的一个公开听证会上反唇相讥。他说,大公司的掠夺性收购活动,几乎不可避免地将影响足球比赛的完整性。他还呼吁政治家们支持欧洲足联。    默多克的天宇电视公司在听证会上,为其收购曼联队的计划进行了辩解。该公司负责商业事务的赛克斯说: “这笔交易不会损害足球运动的基础。”    施图德则认为,两支同为天宇电视公司拥有的球队进行比赛,而电视转播权也为该公司所有,比赛结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欧洲联盟目前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它对足球管理机构与大公司间发生的争端进行裁决。欧盟执委会眼下正在调查55个这种类型的案子。

4. 悉尼奥运志愿者报名人众

【路透社悉尼11月6日电】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今天说,要求为在奥运会上提供无偿服务的志愿者已经“踏破了门槛”。    组委会说,悉尼奥运会和之后举行的残奥会共需要志愿者5万人,但已经有12.5万人已经提出了申请。    组委会要求志愿者至少为奥运会工作10天,每天工作8小时,无偿服务,食宿和旅途费用自理。每个申请者还必须接受安全检查。最后的志愿者名单将于明年敲定。

5. 韩积极寻求与朝足球交流

【法新社汉城11月3日电】一位韩国足协官员今天说,在郑周永对朝鲜进行成功的访问之后,韩国将积极寻求与朝鲜进行足球交流。    这位官员说,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准可能很快前往朝鲜,推动朝鲜和韩国之间的足球交流。郑梦准是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的儿子。他说,现在是他前往朝鲜的适当时机,朝鲜曾提议参加承办2002年世界杯赛决赛阶段的部分比赛。    《汉城体育》日报援引郑梦准的话说:“我得知现代集团负责人访问朝鲜时,朝鲜高级官员表示希望与我见面。”他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会见现代集团代表团时,对足球表现出兴趣,并询问为什么郑梦准没来。郑梦准说,韩国政府已批准他与朝鲜进行接触。

6. TVM车队被查出集体服用禁药

【路透社法国兰斯11月10日电】法国法庭人士今天说,荷兰TVM车队全体9名车手在参加环法自行车大赛期间,均使用了兴奋剂。    消息人士说,这项发现是在由阿尔贝维尔医院的医生提交给审理TVM车队使用兴奋剂案件的法官的长达200页报告中说的。    在对该车队运动员的血样进行化验后,证明每一位车手都使用了包括类固醇和人体生长激素在内的禁药。至少4人使用了能够提高血液供氧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另有3人被宣布使用了安非他明,还有一人使用了大麻。    报告还说,这些车手服用了药性强大的、用禁药调制成的“家酿鸡尾酒”。    消息人士说,这项报告对于这起案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TVM车队的车手与对自己的不轨行为供认不讳的费斯蒂纳车队车手不同,矢口否认自己使用了兴奋剂。    TVM车队的荷兰律师范米尔洛在荷兰城市马德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该车队不同意报告得出的结论。

7. 悉尼奥运会将可检测出人体生长激素

英国兴奋剂检测专家戴维·考恩10日说:我们在悉尼将能有所作为,目前我对检测人体生长激素比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更乐观。(美联社)

8. 阿富汗因缺少经费被迫退出亚运会

塔利班政府体育部长10日说,政府无力负担运动员在曼谷的费用,无法派队参赛。他指责泰国不提供食宿,不是个好东道主。(法新社)

9. NBA劳资纠纷有望于12月中旬得到解决

NBA前球员工会主席格兰瑟姆10日表示,NBA的老板们希望维护长期投资利益,而球员则希望能尽早拿到报酬,所以很有可能达成共识。(美联社)

10. 保加利亚登山队员在马纳斯卢峰坠崖身亡

攀登喜马拉雅山这座世界第八高峰的一个9人国际登山队10日说,斯坦切夫上月30日在登顶失败后返回营地途中失足丧生,成为攀登马峰的第五位献身者。(路透社)

11. 国际足联拟推迟联合会杯赛比赛日期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对法国队拒绝代表欧洲参加联合会杯洲际冠军赛感到“吃惊和失望”,于是想通过更改比赛时间促成他们参赛。原定明年1月举行的联合会杯赛可能推迟到明年8月份举行。(美联社)

第 6 版

1. 《资讯时代》:电脑怪杰的抢手新书

【台湾《中国时报》10月28日文章】题:迎接资讯时代的好理由    随着全球资讯网络的扩张,电脑工业激发的新兴财富已创造了新生的资讯贵族,然而高科技文明所引爆的新意识形态,也正需要新的哲学诠释与理论凭据。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社会系教授卡斯托先生从1996年陆续推出、今年才完成的巨著《资讯时代》(The Infomation Age)最近成为硅谷高级总裁与电脑怪杰争相推荐的抢手货,连杜邦集团、诺威尔软件公司、施乐复印机公司的高级主管都认为这本著作为电脑与资讯媒体工业填补了认知的真空。    卡斯托对电脑文明所带来冲击的肯定多于批判,基本上是承继了19世纪“进步肯定论”的论调,认为科技的演进不但对物质文明有正面的影响,也能带动伦理与精神价值的增长,科技成长有无穷的潜力,人性与精神文明的改进也就有无尽的可能性。    卡斯托虽然不敢断言“资讯伦理”的“日日益善”的潜能,但是他写道:“我假设所有时代动荡的主流尽管造就了混淆迷惑的新世界,但是它们之间的互动正是我们对之解析认知的契机。我相信智性的解析虽然曾造就了许多悲剧性的失误,观察、分析理论的建立却可以促进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    贸易、政治、心理、娱乐与情爱。卡斯托所刻画的新世界在所有的空间与时间中受到的新资讯架构的激荡:一位定居印度的电脑软件设计师在美国与印度之间旅行,透过电子邮件、资讯网络、无线电话,及航空旅行等不同形式,对自我及世界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即使进入到资讯网络都激烈地转变着他对时空的临场感。    卡斯托认为带动“网络社会”的不只是人性的贪婪,而是一种实质的价值体系。这种正面的肯定,显然是该书成为硅谷精神指南的要素。不过,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柯诺以为,卡斯托一方面对《资讯时代》的学术成就大加赞扬,另一方面却也有阿谀高科技贵族之嫌。    卡斯托承认《资讯时代》固然打破了传统致富的社会阶层结构,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新的社会分配不均──科技的过度发展与社会的发育不良形成夸张的对比,穷人及知识程度较低的阶层并未成为新兴社会形态的受益人。    卡斯托本身的学术渊源与个人经历对他的理论有微妙复杂的影响。现居于离硅谷30公里外的伯克利郊区的卡斯托原是西班牙的激进左派知识分子,后到法国任教,经常组织校园的示威活动。后来又与左派政治活动分道扬镳,转往伯克利任教。伯克利加州大学属美国的前卫校园,有活跃的政治气氛。    《资讯时代》大谈“没有时间性的时间”、“空间之流”等理念,但卡斯托的著书过程却完全在有限时间的阴影下追赶而成。5年前卡斯托被诊断只能活3年,他遂展开与死神赛跑的挑战。5年后,卡斯托成为1400页巨著的英雄,目前学术界已有人建议他出版精简的浓缩版,以便争取资讯贵族圈外的芸芸读者。

2. 诺贝尔奖评选程序简介

【德国《商报》10月9日文章】题: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    所有的诺贝尔奖都是如此:截止到2月1日,前诺贝尔奖得主、有声望的科学家、科学院的国内外代表都可以向各个诺贝尔委员会推荐新人。各国议会、政府代表只参加和平奖评选。经过数月之久的审核、专家听证会和热烈的讨论,5个诺贝尔委员会的各5名成员最后把意见统一到1个或几个提名上。    然后将这些提名递交给皇家科学院(物理、化学)、卡罗琳医学院(医学)、瑞典科学院(文学)、瑞典帝国银行(经济学)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和平奖),由它们最后定夺。表决在公布获奖名单的当天进行。点票之后,基金会的一位发言人才能向焦急等待的记者公布名单。    表决程序中有一个无意义的惯例,即在最后表决和公布之前,将用多种语言印制被提名者的名单和提名理由,在上面盖上章,放入密封好的信封内,展现在新闻界代表面前。诺贝尔基金会干事长米凯尔·索尔曼在回忆将近100年诺贝尔奖历史时说,从来就没有一位候选人在最后时刻被评奖委员会成员拒绝。    在决定过程中最多会有1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参与。索尔曼虽断言不会泄密,但他肯定知道这并不一定。1990年,在宣布文学奖得主前15分钟,一些记者就已经知道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帕斯将荣膺此奖。    索尔曼说:“人们从来不会对所有人都感到满意,但是我知道还没有一次决定在事后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索尔曼否认有丑闻,但档案查询结果是另一种情况。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贝尔于1918年因为研制改进了化肥而荣膺诺贝尔奖。但这次授奖决定并没有特别考虑到一些敏感的情况,当时正值一战时期。在此之前,哈贝尔曾研制了一种能把躲进战壕中的敌军士兵赶出来的气体。选中哈贝尔是令人吃惊的,因为这有违诺贝尔的遗嘱。    不过,诺贝尔这位大工业家毕竟想给“那些被证明在上一年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人”颁奖。这位甘油炸药的发明者擅长做生意,一生创办了90家公司,至今基金会还以此为生。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96年留下可观的3160万克朗的遗产,按照现在的价值计算约有15亿克朗。现在,这笔财产总数将近30亿克朗。这将保证诺贝尔奖得主的实际奖金额也有提高。    索尔曼说:“向诺贝尔委员会施加影响是没有用的。”但是,他承认个别国家试图通过外交渠道使候选人处于显著位置。    他知多言少。在他自己的科学院里并不像人们对科学家和专家所期望的那样高尚。在原先被挑选出来的18位终生学院成员中只有15人参加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对此人们讳莫如深。当伊朗判处萨曼·拉什迪死刑时,瑞典科学院沉默无语。一些成员认为这是“丑闻”,从此就不参加这种会议。

3.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音乐会遭批评

【路透社奥斯陆11月4日电】挪威歌剧界负责人今天严厉批评计划举办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音乐会是“文化丑事”,因为在此次音乐会上领衔主演的不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民族艺术家,而是包括埃尔顿·约翰和酸果乐队在内的外国流行乐坛巨星。    挪威歌剧界负责人比约登·西门森说,诺贝尔和平奖将于12月10日授予北爱尔兰政治家约翰·休姆和戴维·特林布尔,而此次和平奖颁奖音乐会的主办者正在使这台音乐会落于商业俗套和电视节目的水平,从而降低了这一崇高奖项的档次。    西门森说,将于12月11日举办的这台音乐会是一件“文化丑事”,因为此次音乐会将由外国流行乐坛歌星大出风头,而唯独忽视了和平奖的发源地就在斯堪的纳维亚。该奖项是由瑞典的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9世纪创立的。    西门森说:“主办者应该举办的是另一台音乐会,它应更突出挪威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民族文化。”    挪威诺贝尔学会对西门森的批评表示反对,认为和平是没有国界的,如果这台音乐会只有挪威的艺术家参加,就不大可能吸引外国的观众。

4. 印度可能关闭泰姬陵

【英国《独立报》11月7日报道】在即将进入“印度旅游年”之际,印度最著名的陵墓,也是最能让外国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泰姬陵,可能将被迫关闭。    负责古陵墓保护工作的国家机构印度考古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提议立刻关闭泰姬陵。考古负责人夏尔马在泰姬陵的所在地阿格拉说:“游客在陵墓外面的草坪上就可以很自在地欣赏到泰姬陵的美妙之处。没有必要进到里面去。泰姬陵这座建筑已经遭到了不可修复的破坏。大理石台阶已经磨损,精美的雕刻作品和雅致的宝石镶嵌饰物也遭损坏。如果成千上万的游客继续涌入这座陵墓,那么泰姬陵受到的破坏将不可挽回。所以不得不立刻禁止游客继续进到里面。”

5. 全球50位网络精英(二)

2.出井伸之    索尼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之一,现年60岁。    索尼公司自从在饱受战争创伤的东京创业开始,就一直把独树一帜的电子产品作为主要业务。从晶体管收音机到随身听和便携式摄录机,索尼公司通过推出更好、更俏和更小的电子产品赚取了无数的利润。    目前这家公司正在为通过从卫星到因特网的各种手段联接起来的消费电子领域研制产品,以实现向网络时代的迈进。眼下的时髦字眼是聚合。出井也在努力使索尼位于这个硬件和软件相交汇的市场的前沿。对索尼公司这位能讲英语和法语、经常出入东京爵士俱乐部并对那里的歌手如数家珍的见多识广的网络领袖来说,这是个合适的任务。    出井与同为网络领袖的比尔·盖茨的友谊带来了回报,索尼公司今年宣布与微软公司联合生产使用视窗CE平台的产品。明年,一种能够上网的交互式有线电视产品有望面世。尽管索尼似乎还没有完全解决其电影制片厂的问题──这家被过度炒作的电影厂赔了大钱,但是其Mavica数字相机和新型的Vaio超薄笔记本计算机标志着该公司的产品系列中又增加了两项成功的产品。    像索尼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也未能在亚洲经济衰退中幸免。在截止6月的季度里,索尼报告的营业收入减少了4.9%。但是它在世界各地赚取的486.7亿美元的总收入可以使人们相信索尼会安然躲过这场风暴。分析家们认为,索尼公司的股票价格将会适度上涨。(二)

第 7 版

1. 俄宇航员太空行走近六小时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1月11日电】俄罗斯宇航员帕达尔卡和阿夫杰耶夫于莫斯科时间今天清晨4时18分结束太空作业,回到“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他们此次太空作业的时间长达5小时54分。    除了没能安装上俄罗斯的“斯普鲁特—6”装置外,两位宇航员按计划完成了其他所有工作。空间站站长帕达尔卡向地面报告说,他们最终也没能腾出地方来安装“斯普鲁特—6”。    俄罗斯科学家对“斯普鲁特—6”装置寄予厚望,他们希望借助这一装置为未来的国际空间站提供数据。    据专家透露,此次太空作业的任务繁重而复杂。宇航员们在不到6个小时的时间里发射了重量为3公斤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模型,安装了6台科研装置和一个试验用的太阳能电池,同时还卸下了9台由俄罗斯、法国和哈萨克斯坦研制的科研装置。在太空作业过程中,两位宇航员曾数次从空间站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2. 全球气候会议矛盾重重

【路透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10日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爆发的激烈争吵,再次使制定一项减少工业废气排放计划的努力受挫。    77国集团和中国试图使一项提案获得通过。这项提案鼓励富裕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增加旨在减少废气排放的洁净技术的投资;无限期推迟实施美国提出的允许工业化国家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计划。    要求同时实施这两项计划的工业化国家说,不应当把防止全球变暖的努力变成主要是帮助贫穷国家。    这场争吵使发达国家为寻找以更灵活的方式执行去年京都会议确定的废气排放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受挫。京都会议决定在2008至2012年间把全世界的废气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   会议陷入僵局   【路透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10日电】英国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今天说,由于发展中国家在防止全球变暖方面发挥作用的问题非常复杂,因而无法把这一问题正式列入本届世界气候会议的议程,应当在以后加以考虑。    本届为期两个星期的会议,在讨论各国如何履行各自的承诺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净化地球大气层的行动中应当发挥何种作用等问题上陷入僵局。    普雷斯科特表示,他希望富国与穷国之间的争论以及欧洲与美国围绕可以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完成减少废气排放指标问题出现的分歧,不会使本届会议继续陷入僵局,而是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本届会议讨论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建立一种财政机制。该机制将对富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可持续发展投资并且通过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废气排放予以奖励。   欧盟将向美施压    【路透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10日电】欧洲联盟负责环境事务的最高级官员丽特·比耶勒高今天在联合国气候会议上说,欧盟将向美国进一步施加压力,迫使美国承诺大幅度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    比耶勒高说,欧盟还将设法弥合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如何减少废气排放问题上的分歧。这一分歧有可能使本届会议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的讨论无法取得任何结果。比耶勒高说,她对于本届会议迄今未取得进展感到失望。    由于77国集团要求迅速增加清除工业污染的投资,并指责发达国家在履行到2000年把废气排放量保持在稳定水平的问题上裹足不前,本届会议的谈判要想取得进展非常艰难。    美国希望允许它以购买废气排放指标以及在贫穷国家投资洁净技术等方式达到京都会议规定的减少废气排放的目标。这两种方案比在美国国内采取减少废气排放的措施省钱。但是欧洲国家说,必须减少本国的废气排放。    温室气体可能猛增    【路透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10日电】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今天说,如果对目前的空气污染状况不加以限制,2020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1995年增加70%。    国际能源机构最新发表的《1998年世界能源状况》报告说,在增加的能源需求量和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量中,2/3将来自发展中国家。    该机构说,在1995至2020年间增加的能源需求量中,矿物燃料预计将占95%。天然气在能源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可能会增加;石油的使用量将会略有下降;由于煤炭在发电方面的重要地位,全球的煤炭使用量预计将保持不变;鉴于新建成的核电站能够填补退役核电站的数目,核发电能力预计到2020年很可能将保持稳定。除非工业化国家改变它们现行的能源政策,否则可再生能源在世界电力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仍将不足1%。    常规的石油生产可能在2010年至2020年间达到最高峰,但是石油开采新技术的使用很可能使石油供应不会出现短缺。在1995至2020年间,全世界将建成价值3万亿美元的新发电厂,其中约有一半分布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大约1/3分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

3. 科学创造奇迹 老鼠长出象卵

【美联社印第安纳波利斯11月10日电】科学家们已经运用一项技术设法使一只老鼠长出一个大象的卵,该技术在未来可以帮助拯救世界上的一些濒危动物。    老鼠可以被用作制造其他动物的卵子的“工厂”,这些卵在受精后,可用来使濒危动物怀孕。珀杜大学的研究者约翰·克里瑟尔领导的一个小组将一只非洲象的卵巢组织植入实验室的老鼠体内。这些老鼠经过特殊培养,它们的身体不会排斥外来的组织。    有数只老鼠长出了能产卵的卵泡,其中一只包含着一个成熟的卵,尽管它是畸形的。克里瑟尔的小组不打算用这个卵去使一头大象怀孕,因为他们考虑到这只卵不够健康,无法使大象成功受孕。大象卵在体积上不会给这只老鼠造成麻烦,因为这两种动物的卵都是微小的。

4. 饮葡萄汁益处多

法新社11月10日报道,据美国心脏学会年会的一项报告说,紫葡萄汁在减少心脏病的危险方面,其作用和红葡萄酒相同。研究人员发现:血小板在含有紫葡萄汁的溶液中的积累比在普通溶液中减少了30%。科学家警告说,单纯地吃葡萄可能产生不了和饮用葡萄汁相同的结果。

5. 英科学家称感冒为不治之症

俄通社—塔斯社11月10日报道,领导这项研究工作的埃克利斯教授说:“地球上这种最为流行的疾病是由200种病菌引起的。任何一种药物在消灭其中一种病菌的同时都无法抵御其他病菌的侵袭。”研究表明,一个寿命为75岁的人一生的感冒次数通常约为200次,感冒时间总共大约为3年。埃克利斯同时表示,人类在将来还是有可能找到预防感冒的办法的。

6. 牛奶克隆牛胎儿

法新社11月10日报道,日本研究人员5月份从一头生产后的母牛奶中提取出了乳腺细胞,然后把细胞核移植到未受精的卵子中。经过两个月的培养,再将这些卵子植入代理母亲的乳牛的子宫。现在母牛已经怀孕115天,预定明年4月克隆小牛将出世。

7. 最快的计算机

法新社11月10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和硅图公司今天推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每秒运算1.6万亿次。该计算机将使科学家不用进行地下核试验就可以分析美国核武库库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台代号为“青山”的计算机设在能源部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中,它还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图系统。

第 8 版

1. 中国应同时实现三大转变(上)

【本报东京11月9日电】(记者 刘文玉)日一教授谈中国经济取得的飞跃发展并对今后发展提出看法。    东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多次访华的中兼和津次不久前对记者说,改革开放 政策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今后还应该进一步努力,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兼说,中国有两个转变,一是体制的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另一个是成长方式的转变。过去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将来是以城市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或者说,是以非农业为主体的经济。这是伴随着经济高速成长的经济结构。过去是以国内为主体的,今后要以国际为主体。也就是说,要国际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当然,现在中国正在国际化,但是,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国际化。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际化。从长远的目标说,中国还应该实现人民币的兑换    他说:“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结构转变的问题。关于上述两个转变,我非常同意中国方面的提法。问题是第三个转变。也就是说向现代化的转变。现代化是什么,决不是大楼高了就是现代化了,也不是科学技术发展了就是现代化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副产品。”    中兼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要注意规范化和制度化。这里包括契约、法律。在封建社会里身份是重要的。在现代化社会里身份是平等的。如何签定契约,如何实行契约,要根据各种合同制订各种契约,采取行动。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不要认为工资一样多就是平等,还包括机会。要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起跑。谁跑得快,谁就能取胜,谁就能得奖。在同样的条件下,在同等的规则下,你失败了,也用不着气馁,自己去加紧练习就是了。下次在同样的规则下,你取胜了,也可以得到奖品。应该在同等的条件下成立公司,在同等的情况下进行竞争。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在20年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绩,但有的公司倒闭了。这是没有办法的,这是竞争的结果。这种契约逐渐地向社会各方面扩展,不是重视过去的身份,而是重视契约。    中兼说,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很高。在平等的原则下,农民也是可以进入城市的。在人的意义上,农民和城市居民是一样的。当然,中国一下子就让国内的人们自由流动起来是不行的。从原则上讲,要让人们可以自由流动,能够自由地选择职业。这样的社会才是有利于发展的。将来,中国要实现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自由流动。这种流动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日本甚至有经济专家说,日本经济为何能够大发展,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为什么?因为农村人口到城市落户,就要购买各种东西。到城市落户,至少要购买一台电视、一个洗衣机、一个冰箱。人口流动会马上产生需求,从而刺激生产发展。生产发展了,城市里面就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当然,中国现在还不能实行人口自由流动,因为那样做会引起社会的大混乱。    中兼说,从长远的观点说,中国面临着转折。以前,中国不签订合同也是可以的,靠人的关系就可以,中国人说这就是人治。人治过去是可以的,今后则是越来越行不通。中国应该比以前更加重视法律。但并不是说中国从明天开始就全部实行法制。实行法制需要一个过程,也许需要经过几十年。   (上)

2.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曾祥铎撰文谈:在京津一带巡回演讲的感想

【台湾《独家报道》周刊10月25日一期文章】题:在京津一带巡回演讲的感想(作者 东吴大学教授曾祥铎)    这次讲学,是在北京与天津一带,一共发表了八场演讲,地点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甚至远及天津。天津的南开大学,是与北大、清大等齐名的大学。由于周恩来出身南开,使南开的名气更为响亮。我这次初访南开,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进校门就看到一座巨大的周恩来全身石雕像,耸立高空,使人感到有一种雄伟的气势。这使我想到,一所大学,如能培养出一两位杰出的人物来,将使这所大学身价百倍,而学生们也将随之而盼顾自豪。    我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下述各点:    一、中国人所创造的历史是十分辉煌的,当所有文明古国(包括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波斯与印度等等)都相继没落之后,中国巍然独存,老树新枝,日益茁壮;    二、中国文化是十分优秀的,其中所含蕴的世界大同理想、人类应与大自然和平共存而不是“征服大自然”、人类应该过一种有节制的俭朴生活而不应穷奢极侈等等理念,都是今日的治世良药,我们不可妄自菲薄;    三、我们的祖先过去各时代均居于时代前列,创造过优秀文化,我们今日应力求恢复过去那种创造力,不可盲目追随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只会使人类日趋坠落,我们应重返精神故乡;    四、当代哈佛学者亨廷顿认为,未来世局将会出现三分天下相抗衡的新局面:此即西方基督教文化、东方儒家文化与中东伊斯兰教文化。我们中国人应充分体认自己所负的历史使命;    五、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关键在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希望大陆的大学生们能够继承我们民族的伟大传统,创造更新的文明,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公平,更合理,也更光明!    我相信那些听讲的学生之中,一定会有些知音,假使其中的优秀学子真能受到激励而闻鸡起舞,那么,我真是不虚此行了!

3. 电脑出故障 通告遭延误

【时事社马尼拉11月10日电】题:中国的通告被菲律宾外交部延误    关于南海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的主权问题,菲律宾外交部日前透露,虽然中国方面事前向菲外交部发出了要在米斯奇夫礁(美济礁)上“修复建筑物”的通告,但是由于外交部的电脑发生故障,致使菲律宾方面在菲外交部向中国方面提出抗议之前一直未能看到这一通告。    中国这次派遣了7艘舰船到现场从事“修复建筑物”的活动。为此,菲律宾政府向中国提出抗议,说中国派遣海军舰船在米斯奇夫礁(美济礁)建设新的建筑物。    据菲律宾外交部说,菲律宾驻北京大使接到中国方面通告的时间是在10 月15日。大使在接到通告后立即通过电子邮件将这一通告传回菲国内,但是由于这个通告只发到了外交部的通信中心,未能在10月26日之前传给外交部。    其后,由于“忙于对付袭击菲律宾全境的台风”(菲律宾外交部人士语),外交部的信息处理工作被搁置起来。11月4日,菲律宾为磋商中国渔船侵犯菲律宾领海事件而召开内阁会议。会上,在详细研究军方从空中拍摄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周边情况的照片时,发现中国海军舰船在那里航行,于是与菲律宾驻华大使取得联系,这才听大使说中国事前曾发过通告的问题。

4. 克林顿会晤达赖喇嘛

【中央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在中共抗议声中,正在华府访问的西藏领袖达赖喇嘛今天会晤美国总统克林顿等首长,白宫会后表示,克林顿在会中表达强力支持促成北京与达赖喇嘛及其代表对话的努力。    白宫发表声明说,克林顿欢迎达赖喇嘛坚持非暴力路线,以及提议与中共对话的努力。克林顿也重申美国支持保存西藏独特的宗教、文化和语言传统,以及保障西藏人权的承诺。    声明说,他和达赖喇嘛也同意美国与中共维持密切关系的重要性。达赖喇嘛在中午和下午两度前往白宫,先后会晤了克林顿夫妇和副总统戈尔,在中间的空档并到国务院拜会。    在会晤克林顿夫妇之后,达赖喇嘛发表声明说,他对江泽民要他公开澄清的问题将有所回应,但他不希望在与北京磋商之前发表片面的声明。    他在书面声明中说,江泽民愿与克林顿深入讨论西藏问题,以及有关对话和谈判大门敞开的谈话,他对此感到鼓舞。    他也说,江泽民已经采取多项有利中国大陆前途与中共国际地位的步骤,对西藏也表达了个人的兴趣。    达赖喇嘛表示,他坚持以对话解决西藏问题,因此“当江主席在与克林顿总统的北京记者会上要我就若干问题公开澄清,我毫不犹豫地欢迎他的声明,并表明我准备回应”。

5. 李登辉会见美能源部长

【中央社台北11月10日电】李登辉总统今天接见来访的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理查森强调,“本人必须向总统先生重申,美国政府对台的政策并没有任何改变”。总统则表示,中华民国政府与人民对克林顿总统与政府对台湾及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保证,亟表欢迎与欣慰。   根据总统府发布的新闻稿,理查森部长在晋见中多次向总统表示,这次他代表美国政府到中华民国来访问,并参加第22届中美工商界联合会议,主要就是表达美国政府与人民对中华民国的友谊。    总统接见理查森时表示,这次理查森部长的来访,令人感到特别高兴;总统相信借由此行,必能更增进中华民国与美国之间长期的友好关系。    有关两岸关系的发展,总统表示,他一向非常的重视,也期许彼此的关系能朝良性的方向互动;不过,总统也指出,“我们希望中共能了解、体会现实的情势,尤其是,双方应尊重彼此的对等关系”。“一个中国”如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总统表示,中华民国和美国具有长期的友谊,彼此的合作关系也相当紧密:我们期待能更进一步和美国加强彼此的各项关系,也亟愿提供我们的力量来协助美国解决相关问题。

6. 中央社报道:联合国一周边组织接受台湾为会员

【中央社台北十一月九日电】(记者 颜伶如)对于今天媒体报道,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下的‘国际青少年音乐协会’通过‘台湾’成为会员国,外交部官员傍晚表示,查证结果发现这项原始文件上并非使用‘台湾’,民间组织加入联合国相关机构也有前例。    ‘台湾国际青少年音乐协会’理事长陈昭南今天上午举行记者会表示,联合国周边组织旗下协会‘国际青少年音乐协会’已‘正式接受“台湾”成为会员’,创下第一个以台湾名义进入联合国旗下组织的先例。    经过一个下午的查证,外交部相关官员今天傍晚表示,原始文件登记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青少年音乐协会‘接纳“台湾,中国”(Taiwan,China)为一个国际组织的新成员’,而不是‘台湾’。    虽然媒体报道认为此案是‘台湾加入联合国相关组织创先例’,但官员指出,这是属于非政府组织,我国许多民间组织都有参与的前例,例如世盟便是登记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我国也有许多民间组织是以‘中华民国’名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