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0-01

第 1 版

1. 美国会批准国防开支法案

【路透社华盛顿9月29日电】美国国会今天向克林顿总统提交了1999财政年度2505亿美元的国防开支法案。     参议院以94票赞成和2票反对使这项立法在国会获得最后通过。众议院已经在9月28日通过了此法案。    国防开支法案占联邦开支的大约15%,是国会到目前为止为10月1日开始的新财政年度批准的第三项和金额最大的法案。    现在递交给白宫的国防开支法案比总统的拨款要求少4.85亿美元,比要跟上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估计数字大约少30亿美元。

2. 日刊文章:中国20年发展令人目不暇接

【《日本瞭望》月刊10月号文章】题:日本在中国投资的展望(作者  日中投资促进机构事务局长菅野真一郎)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中国政策转向“经济改革和扩大经济开放”后,转眼20年过去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而且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市场,整个国家的发展确实使人眼花缭乱。    国内外的观察家们一致认为,整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外的直接投资。为了促进外国资本的直接投资,中国一直在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投资环境。因此,外国对中国的投资一直非常活跃。到1997年12月底,共达成约303939份外来投资合约,总值5204亿美元。这些数字的意义显而易见。    日本在中国的投资    到1997年12月底,日本在中国达成的投资合同约为16295份,总值304亿美元,实际投资额达187亿美元。    近来日本在中国的投资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它着眼在中国迅速成长的市场中的内销;第二,一些大制造商的涌入导致相应的小制造商的跟进,因此也带进了原料制造商。第三,支援工业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它们提供模具、模具原料、分销服务和印刷各种包装材料;第四,随着在中国各地销售的增长,日本公司越来越趋于把它们的运作基地设在这样一些地区,如经济高度集中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地区,还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拥有雄厚资本的北方地区,第五,随着一些大公司不断宣布作出多部门开发,许多公司开始建立控股公司。这表明这些公司渴望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第六,一些大公司开始在汽车、半导体和电讯领域进行大胆的投资。    在这一点上,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跨国公司的行为。同日本公司相比,欧美公司更快地意识到不能只看到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而要看到中国12亿人的大市场(包括石化、汽车、饮食、通讯设备和电影等)。中国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人的出现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最近经济失控而中国经济却能稳定,尤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中国的投资环境    让我们简要地看一看中国的投资环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历史性的尝试。诚然,中国还需要应付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所要强调的是,经过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政府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而且正付出极大的努力去解决它们。为此,他们已经制定并正在履行长期的计划,一旦发现政策上的失误,就会毫不犹豫地加以纠正和调整。总之,必须清楚中国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已取得三项主要成就。    第一个成就是扩大了中国的市场。在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前提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以超过9%的速度增长。结果,中国市场的潜力正在不断地发挥出来。    第二个成就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已降低了关税,保持汇率并开放金融和保险等服务领域,以此来实现改善投资环境的目的。在面对亚洲货币危机的协作中,中国的表现不必多作解释。    第三,中国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取得了经济的高增长,这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政策、经济和社会的信心。这也提高了世界对中国目前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集体领导体制的评价。    日本是一个缺少资源的贸易和制造国,而中国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在寻求外国的技术和资金,这是一个坚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互通有无,日中关系一定能够得到发展。

3. 俄将加强外汇资金管理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9月29日电】俄罗斯政府总理普里马科夫今天在主持俄大型出口单位和为它们服务的银行的代表会议上说:“政府准备改变出口单位必须出售外汇收入办法。”    普里马科夫说,现在几家大的出口单位和银行约占全国外汇收入的30─40%。必须确定制定和实施若干措施的办法,目的是使我们有可能在最近几天推动长期搁置在境外的外汇资金。到9月初为止,出口单位34亿美元的外汇资金没有按规定的期限汇到俄罗斯。    普里马科夫承认,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他强调说,据他所知,出口单位指示自己的外国客户不要把资金汇到俄罗斯,这种情况约占80%。政府准备增加出口单位必须通过指定银行和中央银行出售的外汇收入的比重。此外,政府将缩短出口单位将外汇收入汇回俄罗斯的期限。    俄罗斯总理还强调说,上述措施只是政府使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首要措施的一部分。

4. 美国会决定暂缓制裁印巴

【路透社华盛顿9月28日电】美国参众两院的谈判代表今天通过投票表决决定,让克林顿总统灵活处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问题,允许他将美国对这两个新兴核国家的制裁搁置一年。    这项暂缓实施制裁的决议很可能是广泛修改美国经济制裁政策的第一步。它是作为一项农业基金法案的一部分,由参众两院的专门小组批准的。谈判代表们否决了另一项提案,这项提案参议院已于7月通过,是关于使食品和药品免受美国所有单方面禁运的影响的。    【路透社华盛顿9月29日电】白宫发言人麦柯里今天暗示说,克林顿总统将不会在11月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尽管他说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5. 安瓦尔出庭受审

【法新社吉隆坡9月29日电】马来西亚被罢黜的安瓦尔副总理今天出庭受审,他眼圈发黑,手臂出现青肿,对犯有受贿罪及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指控矢口否认。    这位马哈蒂尔总理的前政治继承人自9月20日被拘留以来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他称他在被拘留的第一天晚上就挨了打。    51岁的安瓦尔申辩没有犯罪。他的妻子伊斯梅尔和六个儿女中的两个在法庭看望了他。    约有200名防暴警察和数十名便衣警察将法庭包围起来以维持治安,但没有出现新的抗议活动。    【路透社吉隆坡9月29日电】马来西亚检察长办公室今天说,马来西亚警方还未完成对被罢黜的内阁部长安瓦尔所谓的罪行进行的调查。    检察长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出庭的安瓦尔将以在担任副总理和财政部长期间犯有五项贪污受贿罪被起诉。安瓦尔还将被指控犯有五项“违背宗教教义的性关系”的罪行。

6. 卡斯特罗推崇自行车

【埃菲社哈瓦那9月28日电】古巴主席卡斯特罗今天在这里说,他希望聪明智慧的中国人不要停止使用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的自行车。    卡斯特罗在对一群众组织发表讲话时批评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在对大自然和世界造成“噪音”污染。他说,古巴也应对操作简易的自行车加以利用。他说,古巴已经进口了100万辆自行车,现在也开始自己生产了。    卡斯特罗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也没有放弃对自行车的利用。

7. 阿尔巴尼亚新总理人选产生

【法新社地拉那9月29日电】阿尔巴尼亚总统雷杰普·迈达尼今晚同意潘德利·马伊科接替昨天辞职的纳诺总理。现年30岁的马伊科是社会党的总书记。    按照正常的程序,迈达尼将指示马伊科组建内阁,然后提交议会批准。    【法新社地拉那9月29日电】阿尔巴尼亚反对党民主党今天说,尽管纳诺总理已辞职,它将继续举行街头抗议活动。    民主党表示,它还要举行抗议活动,“直到成立一个愿意恢复公共秩序以及尽早进行选举的临时政府”。

8. 阿拉法特接受以撤军折中方案

【路透社华盛顿9月29日电】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同克林顿总统举行了会晤,并说他可以接受一项以色列撤军的折中方案,但是美国官员说,棘手的问题仍未解决。    白宫新闻秘书麦柯里对记者说:“这是一次富有成果的和令人鼓舞的会晤。”    根据最新的折中方案,以色列将从西岸13%的地方撤军,3%的地方留着作为一个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得开发的自然保护区。作为交换,巴勒斯坦人将增加安全步骤。    阿拉法特今天在结束了他与克林顿的会谈后说,他可以接受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的主张,只要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共同负责它的安全工作。政府官员们说,以色列人已同意共同承担安全责任。    【路透社华盛顿9月29日电】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今天说,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协议看来日益接近的情况下,伊朗将继续默认美国从中撮合的中东和平努力。    奥尔布赖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是她从最近几天和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会谈中得出的看法。

9. 联合国把明年定为国际老人年

此举是为了强调关注占世界人口十分之一的六十岁以上老人的状况。(德新社)

10. 柬三党二十九日举行会谈

团结阵线党和桑兰西党提出的核查选票要求得到人民党同意。(法新社)

11. 美议员要求援助萨达姆政敌

一些议员二十九日提出议案,要求拨款九千七百万美元支持推翻伊拉克现总统的行动。(路透社)

12. 英联邦财长会议在渥太华开幕

英联邦秘书长二十九日在讲话中强调,七个工业大国应采取行动克服全球金融危机。(路透社)

13. 以色列逾百万阿拉伯人二十九日罢工

他们抗议政府没收其土地和警察残酷镇压反对没收土地的活动。(法新社)

14. 俄德领导人近期将在俄举行会晤

这是叶利钦与施罗德二十九日电话商定的。(俄塔社)

15. 俄认为塔利班无望获国际承认

俄外交部二十九日说,只要塔利班不改变现行政策,就谈不上国际承认。(俄塔社)

16. 英首相表示英镑将不贬值

布莱尔是在英工党年会发表讲演时说这番话的。(法新社)

第 2 版

1. 外报外电评析:德国新政府政策走向及其影响

施罗德谈内政外交    【(因特网)德国《明镜》周刊9月29日报道】题:施罗德访谈录    《明镜》周刊记者问:施罗德先生,您作为年轻的议员时曾在总理府外喊:“我要进去。”现在选民以强有力的信任证书把您送进去了。您在获胜之夜感觉如何?    施罗德答:我感觉很好。但还没有产生真正的欣喜。原因之一是,我知道这会带来什么样的责任。    问:您对科尔说了一些友好的话。同科尔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德国的统一和欧洲。同施罗德总理联系在一起的将是什么呢?    答:现在还不能说。但是,无论如何将奉行一种面向内政和经济的方针。首先我打算有始有终地关心劳工市场和年轻人在培训方面的困难。第二是东部的建设。我将就一些内阁委员会的问题同那里的各州政府保持密切联系。    问:您能否提出您在上任的头100天里将推上轨道的三个要点?    答:我们已宣布,我们将纠正一些不适当的发展。这涉及医疗卫生政策、养老金和病假工资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将组成一个工作联盟。    问:根据最终选举结果,红绿联盟可能得到明确的多数,即多21个议席。这是您理想的执政联盟吗?    答:这取决于能否就一个共同的纲领达成一致。    问:您认为在内政上同绿党是合得来的?    答:这还得看。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再在经济方面搞官僚化了。在国内安全方面也不能搞试验。我希望绿党对许多问题要有认识。因为选举结果对它并不是非常辉煌。    问:绿党显然打算在谈判中提出4个部长职位的要求,而且是第一流的部。    答:我想强烈地建议不要提过分的要求。社民党将注意保持经济领域、内部安全和对外政策的稳定。这是不容妥协的。    问:科尔在“波恩巡视”节目中回答他对他的继任人有何想法的问题时说:把国家置于党之上。您怎么看?    答:在这个问题上我不需要建议,因为我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国家比党重要。    问:科尔的告别讲话给您留下印象了吗?    答:科尔作了一次体面的告别讲话,我对此表示尊敬。如果他愿意,我将请他提建议。他对外交上的具体事情知道得很多,我提这样的请求并不丢脸。    能否降低失业率是关键    【德国《商报》9月28日文章】题:后退    德国人作出了要一个新政府和改变政治状况的决定。现在许多事情都说明,在经过困难的组阁谈判后将组成一个红绿联盟或大联合政府。绿党将为参与执政作出妥协。    旧大陆的政治风景由于社民党竞选胜利和绿党获得好成绩而涂上一层微红色。红色不是在国际上流动性很强的资本所喜欢的政治色彩。如果这两个党实现了自己的计划,那么外国投资者会比过去几年更进一步避开德国。在德国的美国企业认为,红绿两党在税收政策上的想法会给增长和就业带来很大的负担。    施罗德为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工会,更需要企业主。在税收改革范围内仅重点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是不够的。提高所有人纯收入的要求必须仍然写在议事日程上。这将使再分配受到限制。如果这里的投资没有利润,那就不会产生真正生产性的、可靠的工作岗位。    红绿两党想取消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减少病假工资,松动对不当解雇的保护,以及降低养老金的增长幅度等。如果经济界在政府的逼迫下扮演一种倒退的角色,那么施罗德谋求建立的工作联盟就几乎没有实现的希望。政府的命运将取决于它是否能降低失业率。如果它辜负这种期望,那么它在头几次州选举中就会遇到强大的压力。    施罗德提出“柏林共和国”    【美联社波恩9月29日电】新政府还没有开始执政,就已经有了一个名字。德国当选总理施罗德称之为“柏林共和国”──一个代表德国政治史上新的时代的名称。    它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政府回归柏林。这个东部大都市是充满恐怖与破坏的希特勒帝国时代的前德国首都。不过柏林共和国的含义远远不止于此。对于施罗德和他的支持者来说,它意味着冷战真地结束了。它意味着德国不再有所顾忌,对操纵权力重新充满信心。    前天击败长期执政的科尔总理后,施罗德充满自信。他在回答关于柏林共和国的问题时,称赞说“公民勇气”促使了1990年柏林墙的坍塌,并且使共产主义的东部与西部重新统一。施罗德是如此地渴望到柏林这个传统的德国权力所在地去,以至于他的党的一些成员在今天的报纸上说,施罗德希望明年4月份就可以在新首都开始执政,比原计划提早了半年。    在1991年决定把首都移出波恩后,专家们仿效本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造出了“柏林共和国”一词。这个名称曾是人们对于把统治地点重新移到希特勒和德国皇帝执政地的担心的简略表达方式。如今,施罗德明确地围着柏林共和国来转,这也是他的政府在如何对待过去的问题上的众多信号之一。    法德关系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法新社巴黎9月28日电】德国当选总理施罗德今天迫不及待地表态说,长期存在的法德轴心仍将是欧盟的基石;没有人会怀疑巴黎和波恩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施罗德今晨在接受法国一家电台采访时说:“法德轴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仍将是欧洲最重要的轴心。”他在欧洲第一电台说:“我与法国领导人的私人关系远远好过媒体给人留下的印象。”    他显然指的是数月前他所说的他感到与英国首相布莱尔比与法国总理若斯潘更亲近的话。他说:“我希望看到法德关系发展到更广的范围,影响整个社会。我也希望看到欧洲不仅仅是一个共同市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思想大同的地方。”

2. 日报文章:日美可能出现严重摩擦

【日本《朝日新闻》9月28日文章】题:日美关系可能出现严重摩擦    朝鲜的“大浦洞”导弹事件,对下述两件事起了推动作用:1、日美双方开始共同研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问题(过去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直对采取审慎态度的日本施加压力);2、日本拥有自己的侦察卫星(美国一直反对日本拥有自己的侦察卫星)。日美两国政府通过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会议和首脑会谈等实现了握手,但是双方的战略目标却有很大分歧。日美在忙于达成协议的同时也孕育着发生严重摩擦的火种。    日本政府内部围绕着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一直存在着分歧,在防卫厅和外务省中就没有多少人坚定地主张推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甚至有人背后说“搞好日美关系需要必要的经费,就是说需要交际费”。    尽管日本方面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不明朗,对研制和部署的费用摸不透以及对美国试图独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中枢设备等持有疑虑,但是,又不能不考虑拒绝美国的要求所造成的外交上的影响。    在“大浦洞”导弹发射后立即访问日本的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坎贝尔强烈要求日本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采取积极行动。形势的急剧变化加速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的发展。    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24日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谈及他与美国国防部长在纽约事实上达成的协议时说:“共同研究技术问题的方向并不是政府决定的。”他的这番话如实地说明了现在政府的危险处境:在不明确责任的情况下,承担了与美国合作的重大义务。    在侦察卫星方面,事情的发展也事与愿违。在朝鲜导弹发射后不久,外务省便在国会议员的压力下向美国政府提出:“日本不得不拥有自己的侦察卫星。”但是,美国方面反对说:“那样事态就严重了。”    日本方面之所以希望拥有自己的侦察卫星,因为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就无法搞外交。为了在外交上进行对抗,就不能仅仅依靠美国的情报。但是,这种做法与美国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上对盟国采取的战略背道而驰。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曾经说过,美国要控制日本的“核保护伞”,同时也要控制日本的“情报保护伞”。美国认为这是实力的基础,所以一直钳制日本拥有自己的侦察卫星。但是,在发射后没有几天,美国政府的方针便发生了大转弯“如果日本决定了,美国就在各个方面给予合作”。    据说,要研制和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需要2万亿日元以上,研制和部署侦察卫星的费用也要以万亿日元为单位计算。在这两个方面,能否找到办法避免日美发生利害冲突,并筹措到国民能够接受的费用,还不得而知。

3. 幅度太小 效果欠佳

【路透社华盛顿9月29日电】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天降低主要的短期利率。这是差不多3年来的头一次,目的是缓和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避免国内信贷陷入困境。    美国中央银行降低联邦基金隔夜利率(它决定经济生活中的大多数短期利率和全世界其余大部分地区的利率)0.25个百分点,降到5.25%,而向银行提供的紧急贷款的贴现率没有改变,仍为5.0%。    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其决策机构举行的例会之后发表简短声明说:“此举是为了缓和外国经济日益疲软和国内金融情况调节性较差可能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全球的投资者都把赌注押在美国降低利率之上。降低利率旨在使已经席卷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金融危机不至于削弱仍然强劲的美国经济。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莱尔·格拉姆利说:“他们想向国际市场发出信号,表明他们将做一切必要的事情使美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降低利率消息传出后,美国股市下降。一些市场人士对降低利率幅度太小表示失望。他们说,降低幅度应该明显一些,才能更有力地表明联邦储备委员会关心的不仅是美国经济,而且还有境况不佳的全球经济。纽约资深经济学家亨利·威尔默尔说:“此举是保守的,他们没有触及贴现率一事就说明了这一点。”采取这个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平息最近金融市场的某些恐慌,但这也许办不到。    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降低利率──这是自从1996年1月以来首次降低──同几个月前显然唯恐出现通货膨胀的态度相比,可以说是重大变化。当时,决策者告诫说,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和消费品需求旺盛可能使通货膨胀加剧。    事实上,虽然国内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几乎还没有出现真正疲软的迹象,而且也几乎看不到价格上涨的明显迹象。    美国企业界对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举措表示欢迎。他们说,这不仅有助于国内经济增长,而且也表明美国愿意帮助世界摆脱困境。    美国政府按照惯例不对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政策发表评论,但它发表声明说,它期望国家经济保持“健康的方向”,即低通胀,增值适度。

4. 总理纳诺辞职 政局有望趋稳

【路透社维也纳9月29日电】新闻分析:纳诺辞职有望稳定阿尔巴尼亚局势    西方外交官今天说,阿尔巴尼亚总理法托斯·纳诺的辞职将使阿尔巴尼亚的政治局势降温,并有助于恢复表面上的稳定。    这位46岁的社会党领导人昨天晚上突然提出辞职,他说他未能赢得5党联盟对政府改组的支持。外交官们说,这次辞职可以被看作一次战术行动,目的是为了确保五党联盟在一位更年轻的领导人的领导下继续掌权,而且这位领导人与阿尔巴尼亚斯大林式统治的历史没有任何牵连。外交官们还说,提前举行大选看来不大可能。    尽管贝里沙的支持者向空中鸣枪以示对纳诺辞职的庆贺,但外交官们说,纳诺辞职将增加对前总统贝里沙的压力,促使其在阿尔巴尼亚政坛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驻布鲁塞尔的一位西方资深外交官说:“可以认为现在发生的一切是积极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但我不认为这是贝里沙的胜利。我认为这是社会党为保全他们的政府而采取的一个战术行动。毕竟政府没有垮台,这才是最重要的。”    社会党已决定提名该党现年30岁的总书记潘德利·马伊科接替纳诺担任总理。驻地拉那的欧洲外交官们说,纳诺执政仅14个月后便辞职不大可能造成政治真空,或者导致提前举行大选──这是贝里沙在前几周内几乎每天举行的抗议集会中提出的一个主要要求。    一位外交官说:“贝里沙现在处境更为艰难。直到昨天他还可以指责纳诺腐败。现在他已没有了目标,而这将削弱他的力量。”    外交官们说,促进稳定的关键幕后力量雷杰普·迈达尼总统可能将确保向新政府的平稳过渡。另一位驻地拉那的使节说,纳诺辞职为欧洲这个最穷的国家的政治革新提供了一个机会。    贝里沙和纳诺之间的私人恩怨败坏了阿尔巴尼亚这个民主基础很薄弱的国家的政治气候。这种私人恩怨作为一个政治因素的消失将促使出现一个更宽容的政治气候。这位外交官说:“这将意味着对抗政策的终结。”他说:“贝里沙现在没有理由再抵制议会,因为民主党为回到议会中提出的条件──纳诺辞职──已经兑现。”

第 3 版

1. 克格勃博物馆向人们展示历史与现实

【路透社莫斯科9月7日电】题:克格勃博物馆展现俄罗斯谍报事业的今昔    “克格勃”──仅仅这几个字就能让生活在20世纪后期的任何人不寒而栗。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现已成为历史。然而,对曾经遭受它折磨的俄罗斯人来说,这段历史仍然扑朔迷离,对外国人来说也仅仅是熟悉这几个缩写字母而已。    克格勃可能在1991年就不复存在了。但克格勃博物馆──正式名称是联邦安全局历史陈列馆──将把好奇的参观者带到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前大约300年,然后再回到今天。    陈列馆向人们展示了间谍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东西。一些冷战时期的纪念品虽然稀奇古怪,但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在陈列馆外,克格勃大楼前的卢比扬卡广场上曾经矗立着克格勃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塑像,他的秘密警察部队在革命后的红色恐怖中曾杀害了成千上万人。苏联政权解体时,他的塑像是第一个被莫斯科民众推倒的。但在陈列馆内,参观者首先看到的仍然是留着山羊胡子的捷尔任斯基的半身塑像。    虽然只有事先预约,得到允许后方可参观,但允许外人进入苏联秘密的圣堂这一点就足以表明时代已经改变了。    曾担任克格勃负责人的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1984年设立了这个陈列馆,但他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这里会对外国游客开放。    负责为游客讲解的一位联邦安全局上校对来自西方的听众说:“起初,这里只对我们的同事开放。即使我们的妻子和孩子也不能入内。”    展览是从讲述伊凡雷帝时代的谍报活动开始的,同时展示了反映那个时代的一些木刻。    亚历山大·切尔内绍夫由于打入了拿破仑的阵营而被颂为俄罗斯第一位伟大的谍报人员,他在展览中占据了特别的位置。    展览中也有关于秘密警察的内容,详细记述了他们在对德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例如,在希特勒统治下的柏林有一个名为“红色乐队”的共产党秘密组织,展览展出了他们的事迹。    冷战时期的古怪展品带有一点电影“007”主角詹姆斯·邦德的味道。例如,一个藏在打火机里的相机、一个可以发射子弹的自来水笔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国联邦调查局间谍的假胡子。    展览中还有一些克格勃拍摄的照片,记录了苏联叛徒和西方外交官利用路灯和其它隐蔽的地方传递情报。    英国人金·菲尔比曾是被称为“第三者”的双料间谍。他在结束间谍生涯后于1963年飞往莫斯科。他向陈列馆捐献了他的烟斗和他的一本回忆录,书中说他决心投身于共产主义,然而只字未提他后来在苏联整日酗酒的幻灭生活。    被西方称为叛徒的另外一些间谍在这里得到了很高的荣誉。他们中有英国的乔治·布莱克,他现在仍生活在莫斯科;有核间谍克劳斯·富克斯和鲁道夫·埃布尔,华盛顿1962年用他们换回了被击落的U2侦察机飞行员加里·鲍尔斯。在有关鲍尔斯的展览附近还陈列着一些致命的毒药,原本是为了让他避免被捕而准备的。    一些照片记录了1991年克格勃解体时的情形,如捷尔任斯基的塑像被推倒,克格勃大楼涂满了俄文“自由”等。    一些展品使我们回到了现实,其中有一瓶剃须后用的润肤水,但瓶子里的液体实际上是显影剂,这是一位德国间谍1994年使用的。    展览也包括同国内暴力活动进行斗争的内容。其中有装在饮料罐里的炸弹,有车臣游击队使用的重武器,还有一份字迹潦草的扬言使用炸弹的威胁信。这是愤怒的工人们写的,他们要求发放拖欠达数月的工资。    参观结束后,我问一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导游:“你叫什么名字?”他说:“对不起。我不能说。”

2. 信息时代与美国总统的私生活

【美联社华盛顿9月14日电】题:当政治家的私生活仅仅属于个人时(记者  凯文·高尔文)    克林顿的处境与肯尼迪和杰斐逊不同,他的总统职位岌岌可危。这充分说明,我们目前处在顷刻即能获知信息的时代,社会生活与私生活之间的鸿沟已不复存在。    《总统的性生活:从开国元勋到比尔·克林顿》一书的作者韦斯利·哈古德说:“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拥有即刻发布消息的媒体。托马斯·杰斐逊当然无需应付这种东西。另外,也没有特别检察官紧跟在身后监视他。”    哈古德说,问题并不在于美国人在道德上变得更加拘谨,而在于有了因特网和24小时广播的电视新闻,那些骇人听闻的细节变得处处可见。他说:“这其中的部分问题在于它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同它打交道。”    同“它”打交道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撇开作伪证的问题不管,甚至在性解放之后,许多美国人也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人可能对婚外的风流韵事撒谎。    乔治敦大学语言学专家、《好争论的文化》一书作者德博拉·坦嫩说:“性是一种有趣的东西,因为它不是犯罪,但却又是不可接受的。”    坦嫩说,技术已使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尤其是在政治领域。另外,她说,公开对话中越来越强的敌对语气也有影响。    在上一代人的社会里,人们把政治家的私生活仅仅视为属于个人的私生活。新闻界有一句老话说,政治家在私生活中的行为只有在影响他对公事的处理之后才成为新闻。    肯尼迪沉溺女色如今已成为稗官野史。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与战争年代为他开车的凯·萨默斯比发生了浪漫的恋情。林登·约翰逊到处拈花惹草。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在与一个不是他妻子的女人出外旅行时去世的。    吉米·卡特则把色欲压抑在心底。    格罗弗·克利夫兰和安德鲁·杰克逊在竞选总统期间被指控在两性关系方面有失当行为。但无论是克利夫兰有一个私生女的消息,还是杰克逊在妻子尚未与她的第一任丈夫离婚时就与她结合的指控,都未能起任何阻止他们就任总统的决定性作用。    再回顾得更远一些,当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反对杰斐逊的出版商传播诋毁的言辞,说杰斐逊与他的一个女奴长期保持暧昧关系时,杰斐逊拒绝公开作答,因为他不想给谣言火上加油。这段关系至今仍是学者们激烈争论的话题。    杰斐逊不必担心突然间任何美国人只要按一个键就都能读到他的性生活中的色情细节。    哈古德在他的书中提到,珍妮弗·弗劳尔斯对她与克林顿的风流韵事的叙述事实上是因循一个古老的传统:克利夫兰、沃伦·哈丁、艾森豪威尔和伍德罗·威尔逊的情妇都曾撰写回忆录。    但这些故事没有一个是在他们担任总统期间披露出来的。    那是一个没有24小时播放新闻、也没有要求设立独立检察官的法律的时代。    坦嫩说:“电视是一种非常亲近的媒体。它把人们带进了你的家中。候选人如果能以亲近的方式同公众联系,就能打动公众。”    其他文化力量也有影响。坦嫩在美国看到了她称之为“好争论的文化”的现象。记者在急切地寻求独家新闻的同时,常常未能把他们采访的主题放到更广泛的背景之中去看,而政治家日益只致力于给对手沉重的打击,让他们俯首称臣。    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性生活方面的过失看来也许是对付一位政治家的致命武器,更不用说那些有关他滥用职权和作伪证的指控了。但坦嫩对这些指控表示怀疑。    她说:“根据法律的定义,你要么是犯了法,要么没有犯。但人们会区别对待。有许多人感到,在性的问题上撒谎是常见的,也是可以原谅的。”

3. 俄罗斯网上拍卖纳粹档案

【英国《泰晤士报》9月1日文章】题:俄罗斯网上拍卖纳粹档案(记者  菲利普·奈特利)    俄罗斯正在向西方出售一批纳粹秘密档案,其中包括希特勒首席联络官马丁·博尔曼的日记。据说这批档案是苏联红军在二战最后阶段攻占柏林后获取的。    这批约有100万页的档案可能为二战的研究人员提供新线索。其中不仅包括纳粹文件,而且包括一些德军在攻陷法国后拿回柏林的法国文件。当年苏联红军把这些文件装在铁箱里,用火车运往莫斯科。为了安全起见,苏联人又将它们分散到其它城市和乡村保存。    参与出售这批档案的莫斯科记者伊斯拉埃尔·沙米尔说:“这些文件被杂乱无章地堆在政府储藏室里,大门紧锁。人们几乎都忘记了它,唯一表明有人动过它的迹象是其中一些文件上有贝利亚的手迹。”    80年代末苏联解体后,莫斯科宣布学者和历史学家可以翻看这批档案,但谁也没去看过。没有人知道装这些档案的铁箱放在何处以及档案的内容。    去年几位俄罗斯企业家组成的一家私营公司向俄罗斯政府提出,他们愿意出钱清点这批档案,条件是允许他们开发利用这批档案的价值,政府同意了他们的建议。该公司现在决定出售这批档案。    沙米尔说,由于就这批档案的所有权问题可能存有争议,这家俄罗斯公司目前决定只出售这批档案的复印件。以下是该公司提供的这批档案的清单:    ──马丁·博尔曼1945年1─5月的日记,它记录了希特勒在柏林地下室的最后阶段的生活。    ──党卫军指挥官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个人文件。其中有一封爱尔兰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叶芝1938年访问柏林后写给他的信,说纳粹德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德国总参谋长的鲁登道夫将军同1919─1923年任德国情报机构负责人的瓦尔特·尼古拉之间的数百封信件。    ──尼古拉同在1920─1939年任希特勒副官的鲁道夫·赫斯之间的通信。    ──曾帮助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的弗朗茨·冯·巴本的个人档案,其中包括他同希特勒、希姆莱和赫斯之间的信件。    ──法国情报机构二局的一些文件,其中披露了法国1933─1937年在柏林设立的哈瓦斯通讯社负责人、记者保罗·拉武实际上是法国间谍。    沙米尔说,他不能透露谁是这家公司的后台,以及正在同西方可能的买主进行的所有谈判的内容。迄今为止,他们是通过“因特网”拍卖这批档案的。他说:“这家公司没有地址,它存在于电脑空间里。”

第 4 版

1. 法新社报道:香港庆祝回归后第二个国庆节

【法新社香港9月29日电】分析家们说,香港将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香港与内地有着密切关系的情况下庆祝回归后的第二个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9周年的纪念活动,将包括升旗仪式、燃放焰火、文艺演出和狂欢活动。但是分析家们说,今年国庆与去年国庆的主要区别在于,这个前英国殖民统治地区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香港大学的政治评论员约瑟夫·陈说,与内地关系越来越密切是由两种因素促成的。    北京信守了回归后不干预香港事务的诺言,以及香港人越来越依赖中国寻求经济机遇。    陈说:“这两种因素确实帮助香港人密切了与内地的联系。”他说,“这是一种经济现实”,因为香港人“讲究实际”,许多人不仅在中国找到了就业机会,而且开办了企业。他说:“事实上,在香港,即使是亲民主派的政治家也意识到中国问题已不像回归前那样占主导地位了。”    香港与内地关系日益密切,从上星期举行的香港与广东的合作委员会会议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    广东省副省长王岐山对记者说,有5项措施内容的协定开会“不到10分钟”就达成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香港中央政府官员承认,“香港的年轻人需要有段时间才能认识到他们是中国人”。他指责说,英国150年的殖民统治让许多香港人羞于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4岁以上的儿童将从一本题为《我是中国人》的图文并茂的书中学习中文,并了解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据移民局说,在国庆节的两天假期中,大约有200万人到大陆旅游,比去年增加了约20%。    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将燃放价值650万元港币(80万美元)的焰火,预计将吸引上万人到江边观看。    来自内地各地的舞蹈和杂技演员,也将参加庆祝演出。

2. 中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人民币

【法新社北京9月29日电】题:中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人民币    中国在29日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坚决捍卫人民币的新举措,从而第一次清楚地显示出了它对人民币正遇到大规模投机活动的侵蚀一事所感到的担心。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外汇管理局负责人吴晓灵女士勒令所有的中国公司在10月1日之前将它们存在国外户头上的外汇汇回国内。    吴女士没有指明在国外的资本数额共有多少,但据报界的消息说这笔钱可能已达到200亿美元。    她说:“我不知道中国公司是否在国外存有200亿美元的外汇,我只知道这样做是非法的。”    据北京银行界的消息说,在今年的头6个月里流失的资本可能就达到了400亿美元。    吴女士也承认,仅向海关的虚假申报就使中国一些公司非法获得了“好几十亿美元的外汇”。    面对7月份以来发现的大量的不合法行为,中国在近些天已向各地方领导下达了一份关于加强外汇管理以捍卫人民币的通知。    在招待会简短的开场白上,吴女士在重申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的同时,也指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有一些“评论和心理压力”。她指出,中国有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加中国人个人手中的800亿美元,“我们为什么要贬值呢?”但她也承认,“谁也无法预言一种货币会不会贬值”。    尽管自1997年7月以来亚洲很多国家的货币已大幅贬值,中国却仍在尽力维持人民币的汇价。中国人民币只是在国内各银行之间进行贸易结算,而不是作为资本运行的时候才能兑换。吴女士重申了不存在放弃对资本流动的控制问题,这种控制“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中国,使之免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最近宣布的一些措施中,也包括了一些可能会影响在中国开户的一些外国银行利益的决定。    吴女士说,所有违反国家外汇规定,经营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公司都将被吊销外贸执照,其负责人将受到惩罚。吴女士承认这些措施可能会给某些企业,包括给那些拥有外国资本的企业带来“麻烦”,但她认为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她说,“如果人民币的稳定受到损害,这将不仅与中国有关,同时也将会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地区”。

3. IMF将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下调为4%

【中央社华盛顿9月28日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学家今天说,亚洲金融风暴已严重拖累区域内经济体,亚洲国家今年平均经济成长率将低于2%,他们预估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率将仅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间曾预估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率为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定10月1日公布半年一度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中将下修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率预估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消息人士透露,台湾的经济成长率将下修为4%,且明年成长率预估不超过今年的水准,台湾这两年的通货膨胀率则可望走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估值,将是国际主要财经机构对台湾经济表现最悲观的预测。    消息人士说,台湾经济成长率下修主因,与亚洲金融风暴的威力超出预期的区域情势相关,亚洲主要国家经济成长率都将大幅下修,亚洲平均经济成长率将低于2%,创下有史以来的新低纪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理事会主席康德苏上周在欧洲已预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新预估报告中,将把全球今年经济成长率,由4月间预估的3·1%,大幅下修为2%。

4. 欧盟再次向中国洪区灾民提供援助

【法新社北京9月28日电】欧洲联盟今天说,它将再次向中国洪区灾民提供105万欧洲货币单位(88.9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欧盟委员会的一份声明说,通过国际红十字会转送的这笔款项将用于满足灾民最迫切的需要,包括食物和净水。    欧盟早些时候已经援助中国灾民60.5万欧洲货币单位。

5. 中央社报道:辜振甫表示赴大陆会谈议题不设限

【中央社东京9月29日电】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今天在东京表示,他10月中旬访问中国大陆时和中共方面的会谈议题无意设限,任何有关两岸问题都可以交换意见。    辜振甫今天在东京一项记者会上被问道有关10月访问大陆的问题时,作上述表示。他表示,和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会晤已决定。    辜振甫指出,两岸上次的民间会谈距今已5年半,两岸中止交流也达3年5个月,他期待这次访问和江泽民的会晤能就有关两岸的任何问题交换意见。    【中央社台北9月29日电】行政院长萧万长今天在立法院重申,李总统必定在对等、尊严的情况下才会到大陆访问。他同时强调,两岸关系若要有正面发展,大家应该把焦点放在下个月举行的辜汪会晤,才是实际做法。    萧万长今天上午在立法院总质询时间,回答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朱星羽的问题时,做以上表示。    朱星羽表示,香港媒体报道,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要求智囊团顾问打破两岸僵局,将以“台湾最高领导人”的名义邀访李总统登辉,届时江泽民也将以“大陆最高领导人”的身份相应对。    萧万长说,朱星羽所说的问题是香港媒体所“制造”出来的,我方的立场已相当清楚,即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李总统必定以总统的身份访问大陆。

6. 台“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宣布:采取三项宽松货币措施

▲中央社二十八日报道,台“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今日宣布,自二十九日起采取三项宽松货币措施,合计释出强力货币新台币四百六十一亿元,以有效提升银行竞争能力,落实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

7. 台“内政部”长黄主文表示:“内政部”与“行政院”已经达成共识

▲台《中央日报》二十八日报道,台“内政部”长黄主文表示,“内政部”与“行政院”已经达成共识,凡大陆地区配偶在台有六岁以下子女需照顾者,将可依探亲之名“短期居留”,在台照顾其子女至年满六岁为止,不受每次来台停留最长六个月的既定限制。

8. 《亚洲周刊》文章:两岸关系突然解冻的契机

【香港《亚洲周刊》9月28日一期文章】题:两岸关系突然解冻的契机    北京与台北的关系,有如台海上空的风云,总那么飘忽不定,还间歇穿插阵阵雷雨。但此刻秋高气爽,两岸的僵持与冰冻却有了缓解迹象,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许惠祐率团访问北京终告成行。    两岸中断关系5年又3个月之后,再度恢复联系。表面上,许惠祐之行是在替定于10月14日开始的汪辜会晤预作安排,层次不算太高;但事实上,台湾代表再度造访北京、单单这访问本身,就已具有极大意义。台湾的行政院长萧万长说,许惠祐之行乃是“重建两岸制度化的协商管道”。他的这项表示,清楚勾勒出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势。    两岸正式关系始于1991年。而后一直持续发展,到1993年4月间的“汪辜会谈”时达到高峰。但好景并不长久,即因台湾推展的“加入联合国运动”以及李登辉访美,而告结束,并演变为1996年3月的“台海危机”。两岸关系不仅全面倒退,甚至还有走向军事对决的可能。在这样的气氛下,过去那些虚应故事的交流当然已无继续存在的必要,两岸关系的冰冻遂告开始。期间,只有言辞上的相互挑衅,并无其他些微进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乃是,就在这段时间里,“台海危机”已促使美国在这个问题上重新思考,所谓的“三不政策”开始酝酿成形。“三不政策”不仅是一种政策性的宣示而已,同时也是一种策略目标,在两岸正式交流管道已告废弛的情况下,美国有意借另外的“第二管道”来重建两岸对话的机制。“三不政策”与“第二管道”的出现,等于替两岸关系的国际环境作出了新的界定。两岸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否则即难免会被视为危害亚太安全的“麻烦制造者”。在这样的脉络下,“重建两岸制度化的协商管道”遂成为台湾新的努力目标。    这种情势的演变,乃是两岸关系在长期冰冻后终有突破的关键。“汪辜会晤”在这样的需求下快速敲定,而为会谈预备的先期访问也成现实。两岸关系似乎又有了新转机。    不过,任何对两岸关系的观察都不能太乐观,任何短暂的突破也都并存着倒退因素。就以这一次汪辜会晤为例,北京有鉴于过去几年的经验,显然已对虚应故事的交流缺乏兴致,因而主张提高“汪辜会谈”的讨论层次,将政治问题一并纳入。但台北方面,其首要目标则仍是恢复两岸间的正式管道。尽管台北也宣称期望由此建立“两岸高层互动”,甚至促成“江李会”,但在台湾仍宣称“是个主权独立国家”、仍持续推动“加入联合国运动”,并指控“大国决定台湾前途”的此刻,更进一步的发展则仍在未定之天。    因此,虽有许惠祐的访问,再加上10月的“汪辜会晤”,两岸关系的发展预料仍然艰难,也只能对其抱持审慎的乐观。    经过5年又3个月的关系恶化及交流停顿,目前已到了两岸重新出发的时候。许惠祐之行在北京备受礼遇,辜振甫10月的访问也将极受尊崇;而台湾这边则不断为“江李会”造势。虽然有关“江李会”之说在短期内仍难望实现,但这至少已显示出台湾面对国际环境的改变,的确希冀更有理性、更有诚意地来解决两岸问题。这说明国际环境的调整,的确对偏离常轨的两岸关系产生一定作用,使两岸重返应有方向。    稍早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傅立民指出,由于内部政治的纠缠,台湾深陷在台独逻辑的陷阱中,几乎已经不可能在两岸问题上做出任何突破与开创。傅立民之论有其所据,也有极大的透视力,但这种悲观的看法,终究并非唯一的必然。    基于此,面对着一个新的阶段,北京方面固应以更大的胸襟与气度看待台湾问题;而台湾本身也应有更大的开创性,应扬弃延续着冷战思维而来的思考方式,也不宜再像以往那样,将一切不能明言的企图寄托在美国某种政治势力身上。台湾必须有一种建基于近代历史认知上的新观点。两岸的问题有一大半是历史认知的差距和因此而造成的政治幻想,只有回到真实的历史认知改变上,艰难的两岸问题始有可能出现真正和平且互惠的解决方案。    两岸关系解冻在即,没有人希望这次解冻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策略,也没有人愿意看到今日解冻之后不久又出现新的恶化。人们期待两岸关系能在新的思维下地久天长的良性发展下去,这需要两岸中国人付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