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05-20
第 1 版
1. 一艘中国船十八日在离日本纳沙布角岛约五百公里处起火
日海上保安厅发言人说已派船营救。(法新社)
2. 美国会议员要求总统制裁挪威
二十多名国会议员和环保组织十八日在写给克林顿的信中提出这一要求。挪威打算今年捕杀四百二十五头须鲸,几乎比去年增加一倍。(美联社)
3. 中美洲三国抵制美国对古巴禁运
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总统十八日说,加拿大要同古巴做生意,欧洲要同古巴做生意,中美洲国家也可以同古巴做生意。(法新社)
4. 拉脱维亚外长十八日要求首批加入扩大后的北约
他 还表示准备讨论在本国部署北约核武器问题。(俄通社—塔斯社)
5. 卡萨吉奇十八日表示接受塞族议会关于让克利奇科维奇接替他的决定
卡萨吉奇已被解除波黑塞族总理职务。(法新社)
6. 印度新议会将举行首次会议
这次会议定于二十四日开始,五月三十一日结束。(路透社)
7. 俄要英取消「不公正」决定 英声称其做法「并不蛮横」
【路透社莫斯科5月18日电】在伦敦决定驱逐四名俄罗斯外交官之后,俄罗斯和英国今天又就间谍问题发生激烈争吵,莫斯科要求伦敦取消这种“不公正的、不可接受的”报复性决定。 在莫斯科宣布勒令英国驻这里的大使馆的四名外交官离境后,伦敦昨天以牙还牙,宣布驱逐俄罗斯驻伦敦的四名外交官。俄罗斯外交部发表了一项声明,指责英国的这种做法蛮横无礼。 被英国驱逐的俄罗斯外交官将在两周后离开英国,被俄罗斯驱逐的四名英国外交官预计本周末离开莫斯科。 俄罗斯外交部的声明说,莫斯科驱逐这些英国外交官是有凭有据的,而被英国驱逐的俄罗斯外交官则是无辜的。英国的这种做法揭开了东西方间谍争执的新篇章。俄罗斯和英国发生的这场争吵是冷战结束以来东西方之间就间谍问题爆发的最激烈的争吵之一。 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今天说,俄罗斯的反应不让人感到意外,他拒绝接受俄罗斯提出的批评。这位发言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这种反应不足为怪。英国方面的做法并不蛮横。别的就没有什么可奉告的了。”
8. 美报建议美国会改变对华策略
【美国《商业日报》5月16日文章】题:对中国问题辩论采取新的方针(作者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格雷格·马斯特尔)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问题上,国会现在发出的声音不大像是已破的唱片。在过去的八年内,每到5月底或6月份,国会每年都提出叙述中国过错——侵犯人权、盗版和出售核材料——的一份长长的清单,并威胁要取消北京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在最近的几年内,这个例行公事是可以预测的,而且完全没有信誉。不过,今年,一些国会领导人提出了处理美中关系中人们所关心的事情的新办法。最有希望的办法是让国会要求在关于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拥有正式的发言权。 威胁要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对美国来说是个难题,因为这种威胁既不可信,也不会起作用。两国都会遭受损失。况且,几乎所有的中国问题观察家都认为,中国不愿意改变它对待不同政见者的态度,也不愿意在政策上作出其它根本性改变来消除美国要取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威胁。 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华盛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每年的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的辩论上,另一方面,中美关系的许多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这些问题当中的首要问题是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十大出口国之一,到下个世纪初,中国在经济上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的经济制度在许多方面是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市场政策的。因此,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引起一些困难的问题。 如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得到恰当的处理,那就可能加强中国的经济改革,创造新的贸易机会并促使全球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让中国按照自己的条件——也就是说,不承担进行法制改革和经济改革的义务一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就会产生广泛的消极影响。那不但会失去比较自由的贸易的潜在好处,而且会严重损害世界贸易组织的信誉。 从这个观点来看,国会在是否批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安排方面起正式的作用不但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早就应该具有的。毕竟,宪法是责成国会而不是责成总统负责制定贸易政策和确定关税税率的。 此外,在达成协议之前需经国会正式批准这条规定,将有助于防止是否有资格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问题被用来作为在同中国的其它一些争议问题上达成交易的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这些争议问题举例来说有台湾的地位问题和中国出售武器的问题。 不过,国会应当小心谨慎,不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辩论同与北京争议的其它问题联系在一起。中国是强大的、独立的国家。如果认为美国能够通过仅仅在某个问题、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格问题上的影响力改变江泽民先生在人权或台湾问题上的政策,那完全是不现实的。要求中国对贸易政策作一些具体的改变也许是适当的,但是国会如果提出一长串涉及许多问题的条件,不仅根本不会得到满足,而且无疑等于是禁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项方针不会带来好处,而会牺牲同中国达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健全安排的潜在好处。
9. 外电说卡拉季奇辞职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5月19日电】据南通社报道,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已决定辞去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职务。 南通社说:“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今天已按照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把权力交给副总统普拉夫希奇。”这家通讯社还说:“鉴于卡拉季奇先生已决定辞职,他今天已在一项公开声明中宣布,他目前作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承担的职责将由普拉夫希奇承担。” 波黑塞族的塞通社报道说,卡拉季奇已指定普拉夫希奇代替他同国际社会打交道。但是,这家通讯社未提卡拉季奇已经辞去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职务。萨拉热窝的一位西方人士坚定地认为,卡拉季奇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卡拉季奇是波黑塞族的强硬派。普拉夫希奇被称为“铁女人”,也是一个强硬派。
10. 土耳其总统遭袭击
【法新社安卡拉5月18日电】一名有嫌疑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因为对土以防务协议感到愤怒,今天向土耳其总统苏莱曼 ·德米雷尔开枪,但没有打中。 据当地的阿纳多卢通讯社和土耳其其他新闻媒介报道,此事发生在西部城市伊兹米特。这名嫌疑犯在试图用手枪向总统射击后被捕。此人开枪打伤了一名记者的脚,一名警察也受了伤。 消息灵通人士说,这名嫌疑犯48岁,名叫易卜拉欣·居姆吕克曲奥卢,是药剂师。 据报道,他在受审时说,他是想“向空中”开枪,并不想杀害总统。 土以防务协议允许土耳其和以色列双方的飞行员在对方的领空训练。该协议遭到伊朗和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自己有浓厚伊斯兰教色彩的繁荣党的谴责。自去年12月大选以来,土耳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势力上升,政局动荡,迫切需要稳定,德米雷尔被视为起稳定作用的人物。
11. 韩警告朝不要再越过边界
【路透社汉城5月18日电】在北朝鲜士兵昨天进入非军事区的南半部之后,韩国今天对共产党北朝鲜警告说,如果北朝鲜今后再侵犯边界,它将采取坚决行动。 韩国陆军参谋长尹龙男在他的总部发布命令说:“如果北韩军人今后再越过边界,就对他们采取坚决行动。” 尹龙男说:“如果敌人再敢越过非军事线一步,我们就采取坚决行动。”他没有进一步详加说明。尹龙男说,韩国军队己做好准备,以迎击北朝鲜的任何侵袭。 【路透社东京5月18日电】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今天说,北朝鲜军人最近进入韩国境内一事表明,平壤对华盛顿不愿同它就缔结和平条约问题举行直接会谈感到不耐烦了。 桥本对记者说:“我们发现北朝鲜方面急躁起来了。”他说:“显而易见,北朝鲜这次派军人进入韩国的目的是促使美国同它直接谈判。” 北朝鲜是在美国和韩国等候它对四方和谈建议作出答复的时候派军人进入韩国一侧的。
12. 农业改革法使人民得到实惠
【拉美社谢戈德阿维拉5月17日电】古巴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重申,37年前的今天在该岛国实行的农业改革法,是古巴农业中开展的一场革命,这一天已经成为古巴又一个独立纪念日。 在古巴东部的这个城市举行的农民日庆祝活动的闭幕式上,古巴主席突出强调了颁布这项法律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由于实行了这项法律,在农村地区消灭了地主阶级之后,已经有30多万个家庭得到了好处。 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回顾了古巴农民在1959年革命胜利之前所处的生活环境后说,这项法律把财富交到了人民手里,他们自从那时起开始成为土地、工厂和所有机构的主人。 菲德尔·卡斯特罗列举了各种农业部门在提高生产、效益和生产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回顾说,国家已经把上百万公顷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尊重他们以独立或合作形式开展生产的愿望。现在在这个国家中,古巴人民是土地和生产手段的真正主人。
13. 英副首相强调中英经济关系重要性
【路透社北京5月18日电】题:英国的赫塞尔廷强调同中国和香港的经济关系 英国副首相赫塞尔廷在今天抵达中国首都进行正式访问时强调了英国同中国和香港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赫塞尔廷强调指出,陪同他前来的一个270人的商业代表团的规模之大是空前的,他说,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派往一个海外国家的最大的这一类代表团”。 他在机场对记者们说:“这能够清楚地表明英国实业界要在中国做生意的深刻的、长期的决心。”他说:“当然,我们将(同中国领导人)讨论我们同香港的商业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极端重要的。” 他说:“香港是我们在亚太地区居于日本之后的第二大市场,而且香港是大规模投资的基地,当然也是中国本身的大门。” 他接着说:“而且我们对于香港的稳定与繁荣有着一种长期的义务,远远超出1997年这个时限。” 他是应中国副总理李岚清的邀请前来中国进行一周的访问的。他说,他将同中国领导人进行“范围广泛的讨论”。但他没有细说。
第 2 版
1. 哥伦比亚总统桑佩尔认为:经济全球化使贫困国家吃亏
【埃菲社卡塔赫纳5月15日电】哥伦比亚总统、不结盟国家运动主席埃内斯托·桑佩尔今天批评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因为“只有少数人是获利者,大多数人是受损者”。 桑佩尔今天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主持了不结盟国家运动一个部长级委员会会议的开幕式,他说:“在分配经济进步的蛋糕时,仍然是大块蛋糕分给少数人,多数人只得到蛋糕屑。”他又说:“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体制中,由于限制竞争的措施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排外的地方化即少数国家获利,另一方面是明显的全球化即大多数国家吃亏。” 哥伦比亚总统表示:“今日之世界,就分担贫困而言,确实是一个地球村,然而就分享财富而言,又像一座森严壁垒的别墅,大多数人被挡在大墙之外。” 桑佩尔认为,外债仍然是悬在贫困国家争取发展愿望之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而工业化国家企图对穷国实行“贫困税”。 他说:“调整政策几乎都集中在宏观经济结构中,那些需要进一步调整的目标,如竞争力、就业机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和更公平地分配收入,被束之高阁。” 他还批评发达国家采取的单方面措施,指出“有些措施达到了治外法权的程度”,成为“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机会的严重威胁”。 桑佩尔总统指出:“单方面行动就是帝国主义的新名称。” 桑佩尔说,在当今相互依存的世界上,“贫穷国家的主权不是修辞学中的概念,主权是一种生存的概念,就好像沙丁鱼团结一致对付大鲨鱼一样”。 他接着说:“全球化和相互依存不应该是让干涉的幽灵重新回来的大门,相反,应该是把它拒之门外的大锁。” 哥伦比亚总统请与会者为“结束历史”而共同努力,他解释说他指的是“结束不公正和贫困的历史,结束不发达的历史,结束干涉内政的历史”。 桑佩尔说:“为了预防因贫困、不发达、不公正和不平等而引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要求所有国家进行国际合作。我们不乞求怜悯,我们要求的是公正、公正的贸易规则、获得技术、获得价格合理的资金来源和对我们主权的尊重。”
2. 波黑塞族新总理克利奇科维奇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5月18日电】被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任命为总理的戈伊科 ·克利奇科维奇是一位学者。消除波黑塞族领导层中的裂痕这项任务现在落到了他的肩上。 克利奇科维奇(40开外)是昨天在帕莱举行的塞族议会会议上被任命为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而取代温和派总理卡萨吉奇的。克利奇科维奇戴眼镜,蓄胡子,是一位强硬派人物,与挑选他的人卡拉季奇差不多。 他出生在乌纳河畔的波黑北部城市波斯尼亚克鲁帕,早期在萨拉热窝大学学习社会学,后来又到克罗地亚小镇奥西耶克和贝尔格莱德学习。 前南斯拉夫共产主义制度垮台以后,他加入了卡拉季奇的塞尔维亚民主党,1992年4月波黑战争爆发时,他担任波斯尼亚克鲁帕市“战时市政府”领导人。 后来他任波黑塞族副卫生部长直到去年。去年他负责难民安置事务,今年3月他因策划塞族人大量离开萨拉热窝塞族区,受到联合国的严厉批评。 这位新总理上任后今天第一次向记者发表评论时就含有典型的强硬调子。他说波黑的塞尔维亚实体不久就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代顿协议确定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是波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他说他不接受这一点。 他说他完全支持代顿和平协议,但不会把被控告为战争罪犯的人交出去。 他还说,塞尔维亚族人“绝不会”同意把卡拉季奇送去海牙受审。
3. 路透社认为:黑山试图摆脱塞尔维亚控制
【路透社南斯拉夫波德戈里察4月28日电】新闻分析:黑山共和国为争取自己的地位而展开斗争(记者科瓦契奇) 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最后一个伙伴小小的黑山共和国正在努力走出其强大邻国的阴影,但是,其独立道路有可能使该地区局势再次趋于紧张。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巴尔干地区再次亮起了红灯,黑山将走上现代化的民主道路,塞尔维亚对此仍持反对态度,而且这有可能导致麻烦。” 拥有60万人口的黑山共和国已使其90%的工业和经济实行了私有化,与塞尔维亚之间出现了不和。 据一些专家称,在前南斯拉夫发生战争和国际上进行制裁期间,黑山共和国损失了60亿美元,战争和制裁毁了这个国家以旅游业为基础的经济。 在1990年至1994年期间,黑山共和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下降20%,去年稳定在7亿美元的水平。 现在,专家们估计,一个4口之家每月的膳食就需要380美元,另外100美元用于购买其它用品和交电话费——这差不多是该共和国平均工资的5倍。 黑山共和国总理米洛·久卡诺维奇上周访问了华盛顿以谋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的财政支援,共和国总统布拉托维奇将于29日访问英国。 1991年10月,布拉托维奇同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之间出现了分歧,他接受了当时的欧盟调解人卡林顿提出的南斯拉夫和平计划。此举曾引起骚动。后来,他在强大的压力下改变了自己的决定,但是,从那以后他谨慎地使黑山共和国同其邻国实现和解,于1993年访问了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改善了关系,与克罗地亚发展贸易关系。 布拉托维奇的政策得到黑山共和国大多数反对派的支持,他们主要抱怨的是布拉托维奇迈的步子还太小、太慢。企业家们也对布拉托维奇施压,要他不管塞尔维亚的态度如何继续坚持其私有化的道路。 随着克拉伊纳飞地以及塞族控制的波黑西部的土地失陷,米洛舍维奇建立“大塞尔维亚”的梦想已经破灭,因此,他不能再失去黑山共和国。一位西方观察家说:“如果黑山再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将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它将四面受敌。”
4. 瓦文萨梦想成为“欧洲合众国”总统
【美联社英格兰剑桥大学5月18日电】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希望成为欧洲合众国第一任总统。 去年11月在总统选举中败北的瓦文萨,今天在剑桥大学同学会说,欧洲目前正处在与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处境相似的十字路口上。 他说:“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在今后200年里共产主义制度不会卷土重来。” 瓦文萨说,未来肯定是欧洲各国都实行自由市场和民主制度。他说,大多数俄罗斯人都希望这种前景得以实现。他还说,一旦俄罗斯走完从共产主义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的艰难路程,它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国家”。他说,与此同时,必须迅速就是否应该让波兰等一些前苏联集团国家加入一个欧洲军事和经济联盟问题作出决定。 瓦文萨对学生们说,他不大可能再次竞选波兰总统,因为他觉得他作为前总统和一位巡回大使可以对上述事业做更多的事情。 他说,他对波兰人民没有感到不满。他们在他带领国家从共产主义制度走向民主制度以后把他赶下了台。 他说:“我希望成为欧洲合众国第一任总统,我并没有觉得我的人民背叛了我……这是我的命运而已。” 瓦文萨是在前往美国途中在英国作短暂停留的。
5. 中非再度发生士兵骚乱
【法新社班吉5月18日电】今天,中非共和国的一些士兵在一个月中第二次占领首都的主要街道。约200名士兵聚在广播电台门前,他们不断开枪,并对要他们回兵营的命令置之不理。 目击者对本社记者说,驻扎在班吉机场的法国军队——他们干预了上个月的叛乱——正开往市中心。到下午6:30(格林尼治时间17:30)接近黄昏时,紧张局势似乎已缓和。 今天早些时候,总统卫队来到位于班吉市东边的开赛营执行总统命令,他们要解除驻在这里的军队的武装,并让军人把对班吉中央军械库的控制权交给精锐的总统卫队,结果激起士兵的愤怒,这显然导致了今天显示武力的行动。许多士兵离开兵营,强行进入市中心,一些人中途还劫持汽车。 发生骚乱的消息传来,商店关门了,出租车和公交车都不跑了,街上空无一人。但是一些人说,局势似乎不像4月份发生叛乱时那么严重。
6. 叶利钦戏称自己为「鲍里斯一世」
【俄通社—塔斯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5月18日电】叶利钦今天参观了一所乡村学校。参观完学校办公室,他听了高年级一个班的历史课。叶利钦当场向学生提问,问他们知道哪几位俄罗斯改革家。学生们很敏捷地说出了彼得大帝和斯托雷平的名字。叶利钦说还有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二世。 叶利钦强调说,俄罗斯历史上还没有一次改革能进行到底,但俄罗斯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叶利钦戏称自己为“鲍里斯一世”,因为是他在国内开始进行改革,也应该由他进行到底。总统对学生们说:“6月16日,你们的父母面临着非常重要的考试,他们如何答卷将决定你们的未来。” 参观完学校后,叶利钦赠给学生和教师们一间计算机教室作纪念。 叶利钦说:“4年后,我们就认不出俄罗斯了,就像以1991年秋天的眼光认不出我们今天一样。”叶利钦强调说:“我相信,4年后我将把总统职权交给可靠的人,而且和今年一样,下一位总统仍将由俄罗斯公民选出。”他说:“我作为总统负责地对你们说,俄罗斯有种种可能在保证和平与秩序的条件下,把改革顺利进行到底,我们不能放弃这些机会。”
第 3 版
1. 从间谍风波看俄安全机构
【法新社莫斯科5月18日电】题:俄罗斯同英国的间谍争端不仅仅是选举前施展的一种伎俩 俄罗斯和英国就间谍问题爆发的激烈争吵最终导致双方针锋相对地宣布驱逐对方的4名外交官,但是分析家们今天说,莫斯科这次之所以态度强硬,除了是为了总统竞选需要外,可能还有其他考虑。 俄罗斯昨天下令驱逐英国驻莫斯科的4名外交官,英国立即进行报复,也下令驱逐莫斯科驻伦敦大使馆的4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莫斯科的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的政治分析家马尔科夫说:“这起事件对叶利钦是有利的,因为这表明他是独立自主地行事的。但是这也说明了另外一点——俄罗斯的安全机构表明它们已经恢复正常了。”马尔科夫说,在苏联1991年12月瓦解后,西方冷战时期的劲敌克格勃秘密警察机构“陷入危机,实际上变成了一个思想库性质的机构”。 然而,随着俄罗斯同西方在北约组织东扩等问题上出现分歧,外国情报机构,特别是美国、英国和土耳其的特工部门纷纷加紧在俄罗斯开展活动。 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说,外交部对俄罗斯驻伦敦大使阿达米申说,英国认为被驱逐的4名俄罗斯外交官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工人员。 这位发言人还说,他们一直在英国搜集科技、政治和经济情报。
2. 阿齐克韦::非洲独立的勇士
【路透社拉各斯5月13日电】尼日利亚通讯社今天报道,非洲独立斗争的勇士、尼日利亚第一任总统纳姆迪·阿齐克韦病逝,享年91岁。 该通讯社说,阿齐克韦是11日在尼日利亚东部埃努古的一家医院去世的。 尼日利亚在1960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取得独立,1963年成立共和国,阿齐克韦是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他在1966年发生的第一次军人政变中被推翻。这次政变是部族争斗的第一步。1967年6月,东部的伊博人在埃梅卡·奥朱库上校领导下试图建立独立国家,从而使尼日利亚陷入了内战。 阿齐克韦是伊博族家园有头衔的首领。根据伊博人的习俗,要举行好几天的仪式,然后才正式宣布他去世的消息。 阿齐克韦是非洲民族主义的捍卫者,非常善于在尼日利亚动荡的政局中谋求和解。看到这场使100万人丧生的战争毫无希望之后,作为政治家、学者、诗人兼记者的阿齐克韦回到了联邦政府一边,从而促使比夫拉内战宣告结束。这场内战使伊博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 阿齐克韦对民主、福利国家和法治有着坚定的信念,成为日后的一批领导人(包括前军人总统易卜拉欣·巴班吉达)的重要的宣传家。 1983年8月,在妻子去世以后,阿齐克韦隐退了一段时间。他们儿孙很多。
3. 俄罗斯大选谁执牛耳
【本报莫斯科5月19日电】(记者胡汉英)现在离6月16日俄罗斯总统大选仅剩一个月的时间,但“俄罗斯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仍不明朗。 4月16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结束了俄总统候选人的登记阶段。10天之后,该委员会核准11人为总统候选人。他们是现任总统叶利钦,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俄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前驻摩尔多瓦战乱地区第14集团军司令、俄公众大会领导人列别德,俄劳动人民自治党主席、著名眼科专家费奥多罗夫,克麦罗沃州立法委员会主席、左派共产党人图列耶夫,俄制药联合公司总经理、主张实现“人民社会主义”的布伦察洛夫,俄国际社会和经济改革基金会主席、主张实现“俄罗斯社会主义”的沙库姆以及作家弗拉索夫。叶利钦和久加诺夫唱主角 此间分析家认为,尽管在俄总统竞选中有11位候选人,但是较有实力的候选人只有4至5位,即叶利钦、久加诺夫、日里诺夫斯基、亚夫林斯基,另外加上一个列别德。此间舆论界看好前两位,认为在6月16日的第一轮选举中,不可能出现绝对胜利者,而最有可能进入第二轮的是叶利钦和久加诺夫,但也不能忽视第三和第四人进入第二轮的可能性。 最近,俄罗斯《消息报》刊登的一则关于总统竞选的政治笑话令人深思。这则笑话说:6月17日,一则特号新闻称,“昨天,俄罗斯举行了总统选举,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获得55%的选票,现任总统叶利钦以微弱优势战胜久加诺夫,蝉联下任总统。”该报认为,这则笑话反映了目前俄罗斯舆论界的现实情况:社会调查结果是久加诺夫领先于叶利钦,但却都认为叶利钦当选下届总统的可能性大于久加诺夫。 5月7日,俄罗斯独立的“战略分析和预测中心”领导人奥利尚斯基教授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了对形势专家调查的结果(十分制):久加诺夫得8.65分,叶利钦得8.62分,日里诺夫斯基、亚夫林斯基和列别德等均在6.5分以下。 目前叶利钦的优势在于他是俄第一号实权人物,其强大的竞选班子中包括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联邦安全局领导人巴尔苏科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叶戈罗夫等。支持叶利钦的组织有“我们的家园——俄罗斯”、由盖达尔领导的俄罗斯民主选择党、前上院议长舒梅科领导的“改革一新方针”运动、前总统办公厅主任菲拉托夫领导的支持叶利钦竞选运动等70多个政党和组织。实际上支持叶利钦的选民由下述三部分人组成:1、俄现政府的各级行政官员和有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2、“新俄罗斯人”,即大企业家、银行家、各大公司经理、商人和部分收入较高的居民;3、受到叶利钦竞选班子和舆论工具宣传影响的人。这几部分人加在一起约占俄选民的20—25%左右。 叶利钦的选民主要分布在各大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如莫斯科州和市、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及乌拉尔北部和中部、西西伯利亚北部和中部等。 而久加诺夫的支持者主要是在叶利钦开始改革之后生活水平下降的人,这其中包括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和一部分对俄目前社会和经济政策不满的职员和知识分子,以及反对用兵车臣的军人。当然,俄共的60万党员是支持久加诺夫竞选总统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共同提名久加诺夫为统一总统候选人的人民爱国力量联盟已经联合了200余个政党和组织,其中包括由拉普申领导的农业党,雷日科夫领导的“权力属于人民”党,鲁茨科伊领导的“强国”运动,安皮洛夫领导的“劳动俄罗斯”运动,舍宁领导的“共产党人联盟——苏共”,以及俄罗斯军官协会、一些共青团和大学生组织等。 久加诺夫势力影响较大的地区是俄罗斯中部和南部的伏尔加河流域、北高加索地区、西西伯利亚南部、东西伯利亚北部及中部和南部、远东地区和俄罗斯西北部。 目前,叶利钦和久加诺夫都在千方百计地为自己争取选民。叶利钦有广播、电视和大部分报纸的支持,每天可以在电视上露面。而久加诺夫则采取另一种竞选宣传方式,动员自己的下级和支持者深入基层做具体工作。有人认为,这比只在上层大喊大叫效果还要好。“第三势力”举足轻重所谓“第三势力”是指民主反对派亚夫林斯基、俄公众大会领导人之一列别德和眼科专家、劳动人民自治党主席费奥多罗夫所代表的力量。对于叶利钦来说,他们是当局的反对派,指责现政府所执行的社会经济政策,反对进行车臣战争。但对于久加诺夫来说,他们又强调自己反对共产党的主张,绝不与俄共合作。 今年3月,在俄国家杜马通过废除使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定的决议时,上述三人发表了反对国家杜马决议的联合声明,进行了第一次联合。 从三人的实力来看,如果单独竞选,三人谁都没有获胜的希望,但如果三人联合竞选,就有可能取代叶利钦而进入第二轮。不过目前叶利钦也在积极争取这三个人同自己联手,组成民主联盟。叶利钦已分别同亚夫林斯基和列别德举行过会谈,并制造已同他们达成协议的舆论,这样,即使与这三人达不成联合,至少,也可使这三人之间难以联合。关于同叶利钦联合的问题,亚夫林斯基开价很高,不但要当总理,而且要叶利钦改变目前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并进行重大人事调整,这显然是叶利钦所难以接受的。列别德也已表示暂不放弃自己的候选人资格。如果叶利钦能同“第三势力”联合成功,这将会大大增加叶利钦在竞选中的分量。但如果“第三势力”本身联合不起来,又不同叶利钦联合,那么就不能忽视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的分量。关于推迟选举的议论 5月5日,俄罗斯总统安全局局长科尔扎科夫在对英国《观察家报》谈话时表示,他赞成关于推迟俄总统选举的意见。他的这一谈话在俄罗斯政界引起震动。要知道,科尔扎科夫不是一般的官员,尽管他的军衔只是一名中将,但他在俄罗斯100名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他又是总统竞选班子的主要人物,十分了解俄罗斯竞选形势。因此,科尔扎科夫关于主张推迟总统选举的谈话绝非一般的个人意见。他认为久加诺夫和叶利钦无论谁胜都会引起社会分裂,甚至内战。他的观点在政界得到前副总理沙赫赖、工业和企业家联盟主席沃尔斯基的支持,在军界得到莫斯科军区兼卫戍区司令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支持。库兹涅佐夫说,我们不止一次地讨论了选举问题,一致认为选举会导致动乱,导致俄居民分裂成两个阵营。 此间人士认为,科尔扎科夫和库兹涅佐夫的主张反映出叶利钦周围有许多人对俄总统选举的担心,因为他们的命运直接同叶利钦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一旦叶利钦竞选失败,他们的命运难卜。 俄罗斯13位著名的企业家和金融家不久前关于要久加诺夫和叶利钦相互让步、寻求妥协方案的呼吁也反映出了担心俄总统大选结果会引起动乱的心理。他们的呼吁引起俄罗斯各位总统候选人的充分重视。叶利钦的政治助理萨塔罗夫发表谈话说,叶利钦总统重视企业家们的呼吁,不拒绝寻找同反对派达成妥协的主张。久加诺夫则同这些企业家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谈,双方对会谈表示满意。 分析家们估计,尽管叶利钦阵营内部分人发出了推迟选举的呼吁,但是叶利钦已表态,将如期进行总统选举。而且久加诺夫、日里诺夫斯基、亚夫林斯基、列别德等人也都反对推迟选举。目前离大选仅剩一个月,改变选期似乎已显太迟。 分析家们也不排除叶利钦和久加诺夫在选举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实现妥协的可能性,如出现一个类似国务委员会的机构,总统权力相对削弱,由久加诺夫任国务委员会主席,握有相当权力。
第 4 版
1. 地球能无限制地为人类奉献吗
【英国《卫报》4月13日文章】题:人口增长加深世界危机(作者 该报科技主编蒂姆·雷德福) 平均一个人一生要喝75吨水,消耗17吨碳水化合物、2.5吨蛋白质和超过一吨的脂肪。 全世界今年将新增加9000万人,每人都需要差不多上述定量的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但今年新年伊始,世界谷物储备就低于以往任何时候:只够48天之用。 在60年代开展的“绿色革命”中,人们曾培育出生长期短的矮杆高产大穗水稻和小麦。种植这种作物需要由拖拉机施肥,并且要在大银行的资助下修建灌溉系统。一段时期,粮食供应的增长速度似乎超过了人口增长。诸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变成了粮食出口国,中国也实现了粮食自给,美国实力雄厚的农产品供应商将剩余的粮食销往120多个国家。 但是,“绿色革命”委靡不振了。第一个局限是太阳自身造成的:连最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植物也只能将不超过2%的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用遗传工程学的方法也无济于事。第二个局限是石油和化肥方面的:在1945年至1995年间,美国农场主使用的燃料油增加了三倍,而作物收成只增加了两倍。预计再过50年左右,世界石油储量将用尽。另外一种可能很快耗尽的资源是磷酸盐,这通常是指鸟粪。千百万年堆积起来的鸟粪结成了磷酸盐矿石。美国矿产局认为,全世界只剩下大约340亿吨磷酸盐可供开采。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这种资源将在55年以后耗尽。 更糟糕的是,可用于农耕的土地正在日益减少。部分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部分原因是污染,部分原因是滥用耕地。设计不当的灌溉系统增加了土壤的含盐量。要不就是从湖泊、河流中抽取过多的水,以致整片整片地区变成了沙漠。有人估算,全世界每年有一个爱尔兰共和国那么大的地区完全变成无用的荒地。 可是,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去年,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测算,目前土壤流失对农业耕地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对航道和人的健康造成的间接损失加在一起,使全球损失4000亿美元。每年,雨水和洪水的冲刷以及风的侵蚀冲掉750亿吨土壤。全世界80%的耕地面临中度乃至重度的水土流失。在诸如欧洲和美国这样土地应用得好的地方,每公顷农田每年流失17吨表土。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这个数字高达40吨。在尼日利亚木薯地的陡坡上,每年流失的土壤多达220吨;在牙买加的一些地方,这个数字竟达每年400吨。 流失的还有比土壤本身更多的东西。在一公顷优良农田土中,可能有一吨蚯蚓和一吨节肢动物,还有总共重达两吨的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以及两吨多真菌类植物——所有这些使养分循环,以便植物能够加以利用。而土壤流失到这种程度已经损害了生产能力。 但是今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发现了更令人担忧的事实:由于在200年中,全球人口从10亿增加到近60亿,淡水可能很快耗尽。地球上大部分淡水已被占用,甚至包括极地冰盖和冰川以及深层地下水。 鉴于水源、表层土、能源和肥料的限制,人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遗传工程:从一个生物品种甚至多个品种里提取有用的基因,将其移植到另一品种上。科学家们已经用这种方法使农作物更能抗病、抗冻或抗虫害。而且全世界正在大力探索怎样才能将干旱地区或盐碱滩植物的基因移植到农作物中,以使它们能够在荒废的土壤中生长。 不过,这也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难题:为了向日益膨胀的全球人口提供粮食,农民一贯只选择那些最为本小利厚的品种,而拓荒者一直在清除野生植物,将荒地开垦成新的农田。这意味着世界各地植物的原有品种和野生物种正在消亡;而这些野生植物和早期栽培品种恰恰是最有可能带有科学家们正在寻找的基因的那种植物。 【路透社伦敦5月14日电】题:学者说如果贸易增加地球还可以养活自己 英国一位著名学者在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中说,地球仍将有能力养活今后25年内迅速增加的人口,但条件是加倍使用化肥和迅速增加世界贸易。 伦敦经济学院人口学教授蒂姆·戴森说,一些国家将遇到消费减少的局面,并可能没有能力购买他们需要的所有粮食。 他说,但到2020年,人们不会比现在吃得差,而且可能还会比现在吃得好一点儿。 他认为环境保护主义者对缺粮情况日益严重和饥荒的担心是危言耸听,是在过分误解所引起的担心。 这本题为《人口与粮食——全球趋势及未来前景》的书中的语调同国际谷物理事会提出的看法相似。 戴森对该社记者说,他认为最近世界粮食价格急剧上涨只是短期现象。 他说:“从长远来看,我认为粮食的实际价格不会高于最近几年的水平。目前的局势相对来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粮食价格恢复正常需要三至四年的时间。” 戴森书中使用的人口、粮食贸易和生产数据来自联合国及其下属的粮农组织。七个地区之间的世界粮食贸易到2020年需要比现在增加两倍,达到3.89亿吨。 戴森说,在此期间,世界粮食总产量需要从现在的19亿吨增加到近30亿吨。为达到这一目标,耕地面积需要比现在增加4%—5%,使用的氮肥需要增加一倍,产量继续保持以前的增长率。 戴森的书说,世界上的几个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在生产足够的粮食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需求上将遇到巨大困难。 他还说,这个问题给世界农业提出巨大挑战,但最近的粮食生产趋势并不使人感到特别泄气,虽然目前粮食库存很少。 戴森说,世界谷物产量最近几年没有减慢,而是每年以每公顷增产约42公斤的速度增长。 戴森说,自1984年以来世界人均谷物产量有小小下降,这是世界粮价异常低造成的,而不是农业和环境因素造成的。 戴森估计目前世界人口以每12年增加10亿的速度增长。
2. 美报文章:粮食行情紧张但未到危机状态
【美国《商业日报》5月10日文章】题:别再提粮食危机 粮食的储存量目前处于最低水平。谷物、特别是粗粮的价格达到了最高纪录。马尔萨斯派理论家纷纷预言将会出现全球性的饥荒。 而事实却是另一种情况。世人——不仅仅是发展中世界的人们——既比过去吃得多,也比过去吃得好,而且,这种趋势很有可能持续下去。 无可否认,由于去年主要生产国歉收而造成的国际谷物市场的紧张仍在占据分析家们的思想。专家们说,至少在即将来临的收获年度小麦和粗粮的价格仍将居高不下。 但是,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并不意味着会出现饥荒。事实上,在20多个最发达的国家中,由于作为家庭预算的一部分的食品开支继续下降,普通的消费者甚至不会觉察到这些价格的上涨。 最重要的是,一些矫正措施已经发挥作用。价格的上涨将导致产量的提高,进而使谷物储量增加,使价格下降。经合组织在其对直至2000年的农业前景的展望中估计,2000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小麦和各种粗粮的平均价格与1990年至1994年之间的平均价格差不多。 在美国,使行市恢复正常的条件比60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好。新的农业法案已解除了政府对农场主种植作物的种类和面积的控制。闲置了数年的农田——为之付出代价的是纳税者——被重新用于生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玉米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2%,预计春小麦的种植面积也将增加。 作为一个主要粮食供应者的欧洲联盟正在增加种植面积,以弥补去年的亏空。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也都在这样做。这几个国家都是它们所在地区的面包篮子。 密切注视这些情况的密苏里大学食品与农业政策研究所说,全球的粮食产量——一年总共约为14亿吨 ——可能大大超过消费量,这将使部分——但不是所有的——供应紧张的谷物储量得到补充。 该研究所预料,尽管谷物的消费量将继续增长,但为满足这种需求而增加产量的潜力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地方,增长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来自那里。今后若干年,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每年将购买1500万吨至5000万吨的小麦。但是,通过减少浪费、种植产量更高的作物和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中国有巨大的潜力来提高产量。 全世界在今后五年内,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签署的协议得到执行,各国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将会减少,粮食市场的弹性将会增强。出口补贴将减少,市场准入情况将得到改善。 今天粮食市场的紧张情况正在造成一个容易引起变化的因素。农产品交易所肯定会传来重要的新闻。但是正如一位农产品交易分析家所说,这远远谈不上危机。
3. 澳大利亚上调小麦预测价格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4月23日报道】题:澳估计明年小麦价格将上涨20% 澳大利亚小麦局将它对1996—1997年度小麦价格涨幅的预测上调到20%,现预测1996—1997年度小麦价格将涨到每吨240美元,这是今年对小麦价格的最高预测。 小麦局还宣布,现在预料1995—1996年度交货的澳大利亚标准白小麦的期货价格将回升到每吨255美元,与上月公布的预测数字相比,每吨价格增加10美元。预料上等硬粒小麦和做面条用小麦等特级小麦的价格反弹的幅度更大,每吨价格比上次预测的价格增加15美元。 澳大利亚小麦局销售经理罗恩·斯托里说,价格上涨表明美国冬小麦减产已影响了市场。一般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 斯托里说:“现在小麦期货合同的交易价格已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我们所作的价格回升的估计正反映了这种形势。”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某些大粮食集团、小麦研究机构和工业组织合股成立了一个每年耗资1000万美元的非盈利组织,将未来小麦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对种植者、工业、消费者和世界市场都有利的新产品和新生产过程上。
第 5 版
1. 世界常规武器市场动向
【《日本工业新闻》4月12日文章】题:常规武器的市场动向军事开支趋于减少有人认为,冷战的结束反而部分地加剧了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但从整体上说,世界的军事开支正趋于减少。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说,世界的军费开支在1985年(1.13万亿美元)到1987年达到高峰,截至1991年急剧减少。此后军费开支渐趋平稳,1994年不足8000亿美元。 由于世界军费开支减少,以及欧美和亚洲的经济发展,军费给国民经济造成的负担已相对减轻,可以说世界已进入享受“和平红利”的时代。然而,供应武器的军需产业由于市场缩小将面临严酷的生存竞争。 俄罗斯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军需产业,目前正通过1994年设立的国营武器出口企业为出口市场寻求出路。 美国的军需产业也因为削减国防费用而遭受打击。但它在合理化和出口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 而欧盟却无法从本国国防产业优先的状况中摆脱出来,一直存在着滥设军需企业和成本昂贵的问题。法德两国之间从今年1月起开始建立联合的军需机关,朝国际合作的方向迈出了一步。武器贸易量降低由于军费开支减少,武器贸易在数量上也趋于减少。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说,世界整个武器贸易在1987年达到顶峰,为460亿美元,此后便趋于减少,在1994年降低到不足220亿美元的水平。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一、在冷战结束后,对苏联武器的需求已经锐减;二、由于东西德实现统一和东欧削减兵力,欧洲的武器有了剩余,所以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重新分配了武器,并向区域外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武器;三、由于1991年爆发了海湾战争,美国出口武器的势头重又得以恢复。 出口武器对于赚取外汇和造成政治影响不仅最容易收到效果,而且对于本国维持军需产业、确保就业以及开发本国的军事技术和由军事技术所波及的尖端技术,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出口武器对于降低本国军需产业成本和控制军费支出也具有重大意义。美国的军需产业若没有武器出口,成本亦将大幅度提高,军费开支将进一步扩大。 如此看来就完全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都在拼命推销军火产业制品。因为出口武器不仅关系到本国的军需产业,而且关系到本国的安全保障。 在出口常规武器方面,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一直是非常突出的。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从1986至1990这五年间,上述五国出口的常规武器占全世界常规武器出口的87%。其中,原苏联的出口在1991年之后锐减,美国出口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冷战结束后的1990年至1994年,五大国出口的常规武器在全世界常规武器出口中占81%。 少数军需大国向全世界抛售武器的构图,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但由于市场已经缩小,所以销售武器的竞争反倒愈演愈烈。俄罗斯感到它已被美国所压倒,所以把销售对象扩大到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经济急剧发展,国防预算大幅度增加在全世界削减军备的潮流中,亚洲的军事开支从整体上说同过去持平或者有所增加,这是显而易见的。 亚洲国家经济上蓬勃发展,使军费开支增加成为可能。这10年间,新加坡军事开支翻了一番。韩国、台湾和泰国等也大幅度增加了军事支出。 台湾的军事预算在1996至1997年度增长20%,从美国订购了F—16战斗机,从法国订购了幻影式战斗机,加紧实施军事现代化。 东盟国家也在明显地增强海空战斗力。泰国今年1月从西班牙购买了小型航空母舰,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拥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马来西亚向美国订购了F/A—18战斗机,向俄罗斯购买了米格—29战斗机。新加坡订购了潜艇和F/A—18战斗机。东盟成员国竞相订购重型装备,已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 冷战结束后,出口武器成了赚取外汇和确保就业的重要手段,表明了军需产业和出口武器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不过,军需大国为了经济利益而无原则地抛售武器显然也是非常危险的。
2. 马其顿青年愿当职业兵
【本报地拉那5月18日电】题:马其顿青年愿当职业兵(记者郑虹) 根据前不久马其顿议会通过的兵役法,马其顿在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同时,也招募职业兵,以补充边防卫队的兵员或对他们进行专业化训练,以参加特种部队或参加北约及“和平伙伴”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军事演习。 据马其顿军队总参谋长特拉伊切 ·阿塔诺夫斯基介绍,马其顿将在近期内实现职业兵占军队总兵员50%的目标。根据有关章程,职业兵的服役期为10年。要求充当职业兵者必须首先参加考核,合格者签署合同,先当两年普通兵,然后到专训班或军事学院学习深造,并按军队士官生军衔晋升。职业兵不与义务兵一起驻扎,而住在专门的兵营,其收入高于马其顿全国职工平均工资。 阿塔诺夫斯基说,一些特种兵种将由职业兵组成,因为昂贵的武器装备不能轻易地交由普通兵使用。目前,一批职业兵正在进行紧张训练,以参加今年7月由美国和阿尔巴尼亚联合组织的、代号为“和平山鹰”的多国军事演习,此后还将参加本国组织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 据介绍,今年要求参加职业兵队伍的青年十分踊跃,报名者人数超过实际招收人数的数倍。
3. 俄罗斯军队:风雨艰辛四周年
【俄罗斯《独立报》5月7日文章】题:带着尚未解决的严重问题迎接俄罗斯武装力量建立4周年 4年前——1992年5月7日,叶利钦总统签发了《关于建立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命令》,这个命令为俄罗斯军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总统签发命令的同时,一些将军和军官在新任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领导下,就武装力量的结构,武装力量的部署和战斗编成以及俄罗斯国防部的结构提出了建议。格拉乔夫主张必须大大压缩陆海军,把俄罗斯军队撤出波罗的海国家和德国,对俄罗斯武装力量进行改革。作为拟议中的改革的主要优先方面之一,格拉乔夫明确了在有能力在整个俄罗斯灵活机动采取行动和完成任务的空降兵、海军陆战队、陆军轻型兵团以及军事运输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部队编制内,建立战役一战略军团这种新的机动力量的必要性。此外,格拉乔夫认为,优先的任务还包括建立符合当今的现实和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的军队集团。他说,所建立的集团将有能力在局部战争和地区战争及军事冲突中抗击侵略。据格拉乔夫估计,如果有人对俄罗斯发动大规模的常规战争,这些集团就可以保障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战略部署。在和平时期,军队将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并根据独联体范围内法律规定的方式,为可能参加维和行动作专门的准备。 四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究竟有什么呢?可叹的是,结果不容乐观。尽管军队领导人雄心勃勃地作了保证,可是目前俄罗斯军队的处境还是极为艰难,带着一系列尚未解决的严重问题迎来了又一个周年纪念日。应当公正地指出,和国防部长一起对此承担责任的应该是作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总统和以切尔诺梅尔金为首的政府。机动力量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不是立刻采取组织动员措施,而是把空降部队的师和旅按驻扎地点交给军区。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在4年后仍没有处于改革的状态,建立起哪怕是在战斗准备程度和人员补充程度方面稍微强一些的兵团,使之能在车臣地区进行真正的战斗行动。 海军的处境相当艰难,它不仅失去了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克里米亚的基地,而且失去了战术空降兵的战略主动性。军官们常常数月拿不到津贴,为了不挨饿,只好去经商或者干私活挣钱。军队里营私舞弊盛行,各级军官滥用职权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今天在国防部,圆满履行所面临的任务的只有两个单位 ——谢尔盖耶夫领导的战略火箭部队和拉德金领导的军事侦察部门。 俄罗斯军队的问题太多了,现在需要的是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不是说空话。应当充分认识到,在这个问题上迟缓就如同灭亡。
4. 旋转式截击器
美国研制了一种名为“低成本截击装置”(SLID)的防御系统,用以保护战场上的坦克免遭敌人导弹的袭击。 该系统由攻击控制系统、推进器和截击器组成。主要部分为旋转式截击器,重量不超过10磅。内部结构包括激光自动导引头、弹头及导航电子部件、脉冲转向加速器、发动机、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气动稳定器等。射程超过300英尺,成本仅1万美元。 攻击控制系统和6管无后坐力发射炮塔可作360°旋转,在任何角度发射,需时不超过1秒。 (原载美国《大众机械》4月号)A.激光自动导引头;B.弹头及导航电子部件;C.脉冲转向加速器;D.发动机;E.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F.气动稳定器
第 6 版
1. 德国的职业骗子出售博士头衔
【德国《明镜》周刊4月22日一期报道】题:来自比勒陀利亚的造假者 一名从事国际性文凭买卖商人的秘密材料表明,在德国任何人都可以花钱轻而易举地买到一个假博士头衔。花几百万马克买一个假文凭的交易很容易成交,因为官方的检查根本就不起作用,因此专家们要求成立一个中央学位登计机构。 公司的名字给人印象深刻:“赫尔梅斯托管股份公司”。公司的地址听起来亦真实可信:瑞士洛桑博塞儒大街12号。公司所谓的商业顾问魏森贝格博士以赫尔梅斯公司的名义在全国投标。他的所谓的博士头衔是很吸引人的:事实上他没费多大劲,就弄到了这一头衔。 该公司还以资助科学为名,希望给那些对花钱买博士头衔感兴趣的人提供资助。根据头衔高低和不同的大学,资助费从1万马克到4万马克,这些钱被转到赫尔梅斯托管公司的帐户上。 花钱买博士头衔的交易在联邦共和国很盛行。经理、官员,尤其是外科医生和建筑师这样的自由职业者用大学学位的招牌来装饰自己。博士证书满足了一些人的虚荣心,也有助于实现人们所迄求的愿望,例如有了博士头衔在求职时可以优先被考虑。 据了解内幕的人估计,全德国共有十几名高级职业骗子、捉刀人和可疑的学位顾问,他们每年的营业额高达数千万马克,另外,每年多制造几百顶假博士帽。 从事出售假博士头衔的大宗买卖始于80年代末一个叫汉斯·赫伯特·海因的人,他也是一名冒牌博士。根据他的公司的内部材料,他用假博士头衔骗取了750多万马克。谁要是愿意花钱,就可以从他那里买到外交官护照、贵族头衔或者领事职务 ——就看钱多少了。 尽管如此,海因却未受任何惩罚。海因48岁,于去年8月份死于心脏病。他遗留在电脑里的材料详细说明了从事出卖人们所渴望的学位的生意的运转情况。例如,买一个医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或法学博士要花3340马克到45500马克。买德国大学的假证书比买外国大学的假证书贵,买个名誉学位更便宜。 在某些顾客身上还发现了特殊情况,例如,来自施瓦茨瓦尔德的一名建筑工程师表现得尤其慷慨,根据材料记录,他曾汇出一张6000多马克的“额外支票作为小小的谢意”。 大多数人是通过在报纸上登广告的做法招徕顾客,海因的做法与他们正相反。为了做大笔交易,他采取的是直接邮寄的办法,而且是从遥远的地方邮寄。德国人海因曾经居住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亚。
2. 美国会图书馆:历史使命受阻
【美联社华盛顿5月7日电】一家私人咨询公司今天对一个国会小组委员会说,国会图书馆藏书已达1亿多册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将难以继续支撑下去。 布斯—艾伦和汉密尔顿公司副总裁乔伊斯·多丽亚说,她的公司建议,除非国会打算增加国会图书馆的预算,否则国会就得决定是否缩小图书馆的业务规模。 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比林顿反对这一主张。他说,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人类知识和美国创造力范围最广和规模最大的储藏库”。他说,国会图书馆一直成功地履行着它的职责,尽管其预算不断减少。他说:“国会图书馆最强烈地反对对其历史使命提出的这一挑战。值此美国进入信息时代之际,要把这个世界上记录人类知识——实际上是美国战略信息储备——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拆散,似乎是使人难以相信的。” 小组委员会主席参议员马克·哈特菲尔怀疑,尽管预算经费很紧,但要缩小国会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在国会恐怕不会得到很多支持。但是,他说他希望国会图书馆能纠正这家咨询公司指出的一些运作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美国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藏书数量达1.03亿多册并且还在以每年大约250万册(或者说每天7000册)的增长速度增长着。它收藏材料的范围很广,包括书籍、手稿、照片和录音,涉及400多种语言。 国会图书馆还提供各种服务,其中包括为国会进行一些研究、负责版权登记以及把书籍分类并制成录音带供盲人和残疾人使用。
3. 日本图书馆开架借阅丢书多
【日本《朝日新闻》5月13日报道】东京都町田市市立中央图书馆开馆约5年了。这期间,共丢失书籍和杂志约6.7万册。就是说,平均每年约丢失1.3万册,每天约丢失35册。而且,据说有不少公共图书馆都存在着丢失藏书问题。本来是以“开放的图书馆”为名,进行便于利用的开架式图书管理,但结果是适得其反。 町田市立中央图书馆,从1990年11月开馆到现在,共有藏书约14万册。而丢失的书籍涉及到所有领域。例如,《世界名著》全套66卷,突然在某天早晨从几排书架上消失了。《古典滑稽故事大全》全套8卷也不翼而飞。书籍和杂志每册按两千日元计算,该图书馆共损失1.3亿日元,可谓惨重。 片平雅士副馆长就丢失的原因说,“图书馆位于车站前面,进馆的人多,馆址的地理条件可能造成了很大影响”。也有的职员认为,“太忙了,照看不过来”。 这几年,以大学图书馆为中心,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了防盗装置。出口处安有能够作出磁反应的装置。要想不办理借阅手续走出图书馆,磁就会产生作用,发出警报。 名古屋市鹤舞中央图书馆(藏书约80万册),去年采用了“图书敏感元件”。在此之前,该图书馆每年要丢失4000册以上,而自从采用防盗装置以后,几乎没有再发生丢失现象。 然而,公立图书馆尚有许多没有安装防盗设施,町田市立中央图书馆也没有采用。相当于藏书的一半的约20万册,实行的是开架式,在馆内大家可以任意翻阅。而皮包等就放在一边。 去年,该图书馆决定花5000万日元左右安装防盗装置。但后来因财政困难而未列入预算。 关于藏书的丢失数目,不少图书馆以“没有细查过”为由未加以公布。据说东京都八王子市立中央图书馆藏书约77万册,而每年要丢失4000到5000册。
4. 俄罗斯图书馆现状堪忧
【美联社鄂木斯克4月28日电】俄罗斯图书管理人员在致总统叶利钦的一封呼吁书中说,俄罗斯全国各地图书馆的境况在90年代严重恶化,建筑物和书库的条件都非常恶劣。 正在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市召开的全国图书馆工作人员大会呼吁叶利钦对图书馆人员的低工资予以关注。他们说,从今年1月开始,他们几乎全面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全国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昨天通过的一封呼吁书中说:“俄罗斯图书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落后状况应该特别引起关注,这种状况可能是俄罗斯与世界信息隔绝的原因。” 谋求今年6月份连任总统的叶利钦今年放松了政府财政紧缩政策,为矿工、国营企业职工、农民、退休人员和其他一些人发放了救济品,因为叶利钦希望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5. 精心规划的城市:贝洛奥里藏特
【德国《世界报》4月13日文章】题:贝洛奥里藏特是巴西第一座按规划建设的城市 阿朗·雷斯是巴西著名城市设计师。正是他设计了巴西第一座按规划建设的城市:贝洛奥里藏特。1997年,这座拥有300万居民的大城市将迎来建城100周年。除在巴西之外,贝洛奥里藏特还鲜为人知。可是,100年来,它已悄悄地成长壮大,现在已是巴西第三大城市。它有着里约热内卢的魅力,在经济增长方面超过圣保罗和巴西利亚,使它们相形见绌。 据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贝洛奥里藏特是巴西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它的居民们从来不怀疑这一点。他们亲切地称它为贝洛。这座城市的一切工作运行正常,它的服务行业干得比其他地方都出色,刑事犯罪率更低,贫民区更小。这座城市取得成就的秘密是它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传统以及居民们的真诚热情。 这是巴西第一座人们有意识按地区、与外界的通信联络、技术、大自然和历史规划的城市。时人曾说这种“未来的规划是乌托邦”。 这里的地理位置证明是理想的:有足够的土地,丰富的水源,亚热带的气候,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一直通向内地,或者通向大西洋海岸。这是地球上矿物质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它被群山怀抱,就像一座圆形剧场。 这座城市是一种对管理新的理解的体现。这座城市应当既大又卫生,甚至在规划的时候还向一位医生咨询。 雷思将这个地区的三种相互关联的事物联成一个整体:市中心是政权机关地区,公园作为天然的人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城市边缘地区是高科技园区。 按规则有序建设的街道将建筑物分割成一个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就像一张张棋盘。只有那些成对角线的街道才打破这种基本模式。 居民们应当掌握这种几何图形,确定自己要走的道路和路旁物体的直观形象。甚至那些对当地非常熟悉的出租汽车司机在纵横交错大同小异的街道上,也得费劲才能保持自己的正确方向。单行道系统很容易给开车的人造成混乱。这时,诸如大楼的外形和灯光广告这些引人注目之点将会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贝洛奥里藏特在其最初的几十年里,始终是个建筑工地。直到进入20世纪,它还被戏称是尘土之城。许多新居民都是从内地迁移到这里来的。 虽然一开始这只是一座建筑工人和开拓者的城市,但是,它很快就发展成为一座文化生活非常丰富的城市。所有的公共建筑物都呈现出欧洲的风貌:它们都对称排列,建筑物的正面整齐划一,火车站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美术装饰的风格。
第 7 版
1. 新型人造皮肤
《日本工业新闻》4月12日报道,群是公司和兴和公司共同开发的这种皮肤为动物性蛋白质胶原膜(内层)和硅层(外层)两层结构,贴在患部表面,有利于患部肉芽生长,胶原在体内自然分解。下一步植皮时,只需采下患者的一薄层皮肤,可减轻患者损伤。
2. 新型洗涤剂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3月25日报道,德国的化学企业CCBO.W公司的生物技术研究小组开发了以大麻油和酵母菌细胞液为主要原料的洗净剂,效力极高,生物分解性良好。
3. 德国航天业:硕果累累 隐藏忧患
【德国《世界报》4月20日文章】题:德国宇航研究35周年 35年前,当波恩第一次考虑推动德国参加宇宙空间研究的时候,只有12名科学家表示对此感兴趣,他们来自马—普协会下属的四个研究所。那是1961年,当时俄国人和美国人的卫星已经在太空遨游了4年。 在德国航天局为庆祝德国航天事业35周年而在波恩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欧洲航天局前局长、现任洪堡基金会主席赖马尔·吕斯特回顾了德国航天事业在国家推动下的起步。他指出,德国从事宇航研究的科学家已从过去四个研究所的12人增加到今天50个研究所的约600人,德国宇航业也已在国际上占有了突出地位。 1969年11月8日,德国的第一颗科学研究卫星“阿祖尔1”号(重71公斤)完成了一项让人十分感兴趣的任务:它非常成功地研究了环绕地球的放射性辐射带以及源源不断地从太阳吹来的太阳风。1972年12月,德国第二颗卫星“大气卫星1”号升空,对地球的外部大气层和太阳的紫外线辐射进行了探测。为了对太阳进行研究,德国还在1974年和1976年先后发射了“太阳神1”号和“太阳神2”号太阳探测器(都是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也取得巨大成功。 1974年12月和1975年8月,德国还先后发射了两颗通信试验卫星“交响乐1”号和“交响乐2”号,为以后的“德国电视卫星”投入使用打下了基础。德国还参加了“欧罗巴1”号和“欧罗巴2”号火箭计划,为今天德国参加成果卓著和有利可图的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发射创造了条件。 德国航天局局长扬—巴尔德姆 ·门尼肯指出,今年可能成为德国宇航史上成果卓著的一年。在下个月,新研制的欧洲大型火箭“阿丽亚娜5”型将首次发射,它将把德国航空航天公司制造的4颗“星云”卫星送上太空。今年秋季,“火星96”探测器将被送入太空,它装有两台德国制造的精密数字照相机,将对火星表层进行研究。 但是,并不是所有参加这次研讨会的科学家都对德国宇航研究的现状表示满意。“X射线天文卫星”(这种卫星使德国的X射线天文学研究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之父约阿西姆·特林佩尔抱怨说,尽管今天德国宇航事业的成就已得到国际承认,但它仍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这种抱怨的确不无道理。现在波恩每年为宇航研究支出的14亿马克中,有10亿多马克流向了欧洲航天局。剩下的用于德国自己的宇航研究的资金中,又绝大部分(大约3亿多马克)用于固定开支和一些确定的项目。所以德国每年的宇航研究资金仅剩下不足1亿马克。就是这并不充裕的研究资金,波恩还准备在联邦预算中大幅度削减。
4. 科学家预言“疯牛病”趋势
【法新社伦敦5月8日电】牛津大学的两名动物学家在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的一封信说,从今年到1999年,1993年出生的1.5万头到2.4万头英国牛将传染上“疯牛病”。 马丁·诺瓦克和多夫·斯泰克尔是根据过去5年的数据提出他们的推测的,他们说,在今后出现的感染上这种疾病的事例中,75%的牛将是那些1989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尽管在1988年7月作出了禁止用加工过的食草类动物作动物饲料的决定,情况还会是这样的。 据信,用感染上羊痒病的羊脑作成的动物饲料是传染“疯牛病”的主要来源。科学家说,牛海绵状脑病(即疯牛病)在6—7岁的牛群中最为常见。 他们说,在迄今英国有记载的16万个疯牛病事例中,至少有2.8万例是在饲料禁令实行之后出生的牛中发生的。 这两位科学家说,尽管发布了这项禁令,实际上“人们还是在继续使用受到污染的饲料”,他们接着说,“受到传染的牛可能还要多,不过在征候发作之前就被屠宰了”。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5月8日电】专家们报告说,横扫英国牛群的疯牛病到本十年底将差不多完全消失。 但是,即使疯牛病在牛群中消失了,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英国公众不久就会受到克—雅氏病的传染。 牛津大学的诺瓦克说,牛群可能把疯牛病传染给人,不管是通过没有发现的病毒还是通过变形的蛋白。例如,动物园中的狮子、老虎或者其他大型的食肉动物都在吃了牛肉或脑组织后得了这种疾病。在今后几年中,英国克—雅氏病的病例可能大大增多。
5. 便携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4月6日报道,NTT设备公司和三洋电机公司共同开发的这种系统,以瓶装氢气作燃料,一立方米氢气可发电6小时,可作停电作业时的电源和小规模通信装置的电源。
6. 说说肝炎(下)
法国流行丙肝 好在并不是所有感染上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的人都有如此命运。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会自动痊愈(这种情况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占2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检测性试验所发现的抗体只不过是过去感染的纪念品而已。另外,在法国,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忽视了:人们断言只有几百或几千例。然而1993年的一个报告说,有50万到200万法国人被感染。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方式是静脉内毒品注射(偶然的)和输液(每次输液传染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在1990年3月以前,人们对献血者的血液没有任何有效的检测性化验。据估计大概有10万到20万人因输血传染上了丙型肝炎病毒。对因患该病而死亡的人的赔偿可能会达到1000亿法郎!丙型肝炎病毒还有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染。这种传染的危险性不大,但是目前对它还不能作出明确的估计。 以肝脏为靶子的还有某些疱疹病毒、E.B.病毒(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巨细胞病毒,这些病毒也都能导致真正的肝炎。 至于那些还不能解释清楚的肝炎,人们是越猜越糊涂。突变病毒吗?“非甲、非乙、非丙、非丁、非戊”病毒,是否可命名为己型或Z型肝炎病毒呢?这还是个谜。最近在奥兰多(佛罗里达州)召开的一次大会上,一些专家预言不久将会出现许多新病毒。在美国和中国的肝炎患者中,还无法鉴别的病例分别约占5%和25%。最近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新的家族——GBV,它可能已经包括3个成员:GBV—A、GBV—B和GBV—C(GB是发现携带这种病原体的第一个人的姓名缩写)。但是这些GBV同其他的病毒真的不一样吗?这个假设还有待证实。然而这种假设表明,同肝炎病毒的斗争远远没有取得胜利。(下)
7. 三洋电机公司将推出大型三维显示屏
法新社5月13日报道,该公司宣布将从明年一月推出能够显示三维图像的26英寸液晶显示屏,从今年9月开始推出样机。观看这种显示屏和用常规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不同,不用戴上眼镜。三洋电机公司说,这种液晶显示屏可用在医院动手术、推销活动和个人计算机上。这种三维技术还可用于等离子体的显示屏上。
第 8 版
1. 洋名怪名沉渣泛起光怪陆离
【《澳门日报》4月15日文章】题:国内洋名、怪名泛滥应整顿(作者马驰) 中国语文辞汇极其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当吸收外来而又符合潮流气息的辞汇,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沙发、的士、卡拉OK等外来语,无可厚非。但如果老是凭洋名、怪名作装潢,以“洋垃圾”打扮作“雅士”,腐蚀国人的心灵,置民族尊严于不顾,这就为祸甚大,盼国内有关当局及早整顿。 目前内地不少城市的商店、大楼,洋名、怪名林立,触目惊心。堂堂首都北京,明明是中国人自己经营的店铺,却偏偏挂上个洋招牌。比如“英斯泰克”,英文原意是仪器,却有一家以售卖妇女用品的商店,居然以此为名,风牛马不相及。至于什么“赛克赛克”、“卡萨布兰卡”、“诗丹尼”、“梦德华”、“戴安娜”,甚至在中国人自己居住的楼宇,也要叫“罗马花园”、“海德堡公寓”、“伯爵中心”,真不知人间何世? 最近北京有一家商场在报章上刊出庆祝开业两周年特价销售的广告,列举了50个商品名称,其中40个全是“法里奥”、“柏迪”之类洋名,国产饼干也叫“克力架”、“曲奇”。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做过一次调查,指出西单商业街大、小商店500多家,1/3的店名均有欧美化色彩。在一家商场的二楼,共有21个小摊档,只有三个小摊档的名字是中国味。而商品名称则光怪陆离,产自山东的火腿肠叫“得利斯”;产自无锡的自行车叫“西格玛”;产自新疆的羊绒时装叫“贝斯卡”。 过去青岛有德国、日本的租界。建国后殖民文化早已清洗,如今又沉渣泛滥。大街小巷“哈佛酒楼”、“圣彼德饭店”,什么“梦迪莎”、“蒙妮坦”,铺天盖地。“假洋鬼子”满目招摇、数典忘祖,能不扼腕浩叹!洋名之外,还有怪名。茶楼酒肆,有所谓“南霸天”、“黑风寨”、“座山雕”。 据说天津有一间名叫“塔玛地”酒店,与“他妈的”谐音,以为高呼粗口,可以一炮打响,不料激起了千夫指,门庭冷落,几个月亏蚀了数十万元。俗语云:“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中国人有自己优秀的传统和文化素质。 崇洋媚外,是一种没有骨气、没有出息的表现。纯洁语言文字工作,已是刻不容缓了。
2. 夫妻双获院士荣誉
【台湾《联合报》5月11日报道】(记者林宝庆)台湾大学毕业的神经生物学家詹裕农本周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和院士妻子叶公杼大概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华裔夫妻档。 美国国家科学院上周举行第133届年会,并选出本届的60个新院士。当选院士可说是美国科学界最高的荣誉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是1863年国会立法设立的,是联邦政府科技方面的顾问。 出生于江西的詹裕农1967年自台湾大学物理系毕业。去年获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妻子叶公杼,是比他低一届的同系同学。他们1974年取得生物博士学位,从此就一直在神经生物的领域发展。 他们先在母校加州理工学院做了三年博士后研究,1977至1979年又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共同转至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执教。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是在神经生物方面顶尖的学校。詹裕农夫妇主要是研究人类神经系统如何形成及工作。
3. 陈氏兄弟:欧亚贸易的中间人
【法国《费加罗报》5月2日文章】题:陈氏兄弟——欧—亚贸易不可逾越的中间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欧洲最富有的华人、商界巨头奔米·拉达纳冯(中国人都叫他陈先生)常喜欢引用中国的这句古语。西装笔挺的陈先生身材高大,留着短发,脸上带有一种宽厚大度之气。讲到自己在商业上的成功他并不是很健谈,然而他和他的兄长布管理的事业却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自从陈氏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诞生至今,兄弟俩在巴黎地区已经拥有五家超级市场,四家餐馆和众多的批发公司,手下有职工500人,总营业额达八亿法郎。过去卖米饼的小商贩现在成了欧洲进口外国风味食品方面无可争议的领导人。 他们的公司成了居住在西欧和中欧国家亚裔人的最大供应点。他们进口的各种酱油、香料、食品、水果遍布巴黎、伦敦、马德里、柏林和华沙的大商场。 现在,这些事业已不再能满足陈氏兄弟扩张的胃口了,他们又把眼光盯住了中国。 这两位原籍中国的老挝人同中国有很多的关系。他们是5500万海外华人(其中在欧洲有100万)中的两个。在20年代,他们的父亲离开中国南方定居到了老挝。在越南战争结束后,巴特寮占领了万象。陈氏一家又把部分家产转移到了泰国。 最后,家庭分散了。一部分成员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另一部分则来到陈正在求学的法国。陈从1971年起在里昂全国应用科学研究所学习,享受了该研究所的助学金。后来,他获得了工程师证书。他说,“正是因为我的兄长们都工作,我才能有机会进学校学习。我必须为布作点事情”。这种信念促使陈和他的哥哥布一起干起了进出口贸易。 就这样,陈氏兄弟的第一家食品杂货店于1976年在巴黎的一条小街上开张了。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向在巴黎的那些亚洲批发商和餐馆老板提供从远东进口的各类食品。从此,联系一步步增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到1981年,兄弟俩在伊夫里大街向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租借了一块2000平方米的地皮办起了一个超级市场。后来,他们又买下了好几家贸易公司,并开始在郊区开设分店。 作为既受到人们恭维又受到妒忌的商人和资助者,奔米不愿意说自己是巴黎中国城的“主持人”。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在法国的中国侨民的代言人,是亚—欧贸易不可逾越的中间人。目前,他在努力为保障中国侨民区的安全和对付各种有组织的犯罪贡献力量。
4. 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建立市场机制
【《匈牙利民族报》4月20日文章】题:中国的榜样是不能效法的吗?(作者约尔坦·久洛) 现在,日益众多的人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制度崩溃之后还能继续发展并走上经济改革之路? 下面一些看法也非常流行。这些看法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紧密相连,苏联模式的体制只能用激进的办法,亦即用休克疗法进行改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制度必须彻底摧毁,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广泛的私有化,因为市场经济是与国家所有制不相容的。 然而,中国的实践把这些论点驳的体无完肤。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牢固地存在。中国选择的是逐步改革的道路,这一点从摸着石头过河这一理论就可得知。这个理论说明两个问题:一,中国的改革不是一开始就遵循一个早已炮制出来的详细的战略,而是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然后把它系统化和理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理论就是总结十几年的改革经验而得出来的,并把它定为90年代实现的目标;其二,有些“石头”不仅意味着是今后改革步骤“水底下”的轮廓,而且它们在改革前期就是一些适用的基石。 从逻辑上看,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改革的任务大体相同,要同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作斗争,改革带来的问题也大部分相同,如通货膨胀和失业等。但中国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则同前苏联、东欧不同,中国是采用渐进的灵活的办法来解决的。中国在放开价格、把国有企业作破产处理等方面都非常慎重。 有人说,中国也在进行私有化,私有成份像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占居重要地位,因为农业主要是个体经营,而相当一部分工业产值是非国营成份生产的。但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对上述看法则提出疑问。尽管80年代初,人民公社迅速解体,但一直到今天,农民必须把一定数量的粮食卖给国家。而且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因而不能说中国的农业是建立在私有基础之上的。至于工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乡镇企业,但这并不是私营经济,而是集体经济。 中国同前苏联和东欧在社会主义时期就有一些重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对改革的做法、速度和成果都有重大影响。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经济成份不同,如中国农业占劳动力的75%,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则在工业方面约占劳动力的75%。另一个对改革有重大影响的差别是,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基本上都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而中国只有城市国有成份的职工(约占全部劳动力的20%)享受社会保障。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恰恰又是最困难的。 中国同前苏联一些国家以及俄罗斯相比在社会基本结构亦即家庭结构方面也可发现重大的差别。中国的家庭现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人们同家庭的联系很紧密,都在为家庭尽自己的义务。而苏联还在70年代社会主义时期,家庭联系就破坏了,并朝西方个人主义社会的方向靠近。 中国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是,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在计划、投资和物资分配方面远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更地区化,不那么集中。这样中国工业在地理位置上就比较平衡,而且分散给各级政府管理,这既便于管理,又便于监督。 中国领导人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不使用所谓“转轨的理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其他国家转轨是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则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其他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夺共产党人的权,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则是为了巩固共产党人政权。中国还吸收了东亚一些国家的经验。 上述的中国经验在其他国家不能使用吗?或者说中国的经验只能在中国或亚洲使用吗?我对这种看法则有所怀疑。
5. 《东方咏叹调》在法发行
【香港《华人》月刊5月号报道】今年3月,法国华裔女歌唱家张庄声创作的《东方咏叹调》,由法国维尔金唱片公司首次向公众发行。 《东方咏叹调》是根据中国唐代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改编的大型交响音乐曲,乐曲由上海交响乐团伴奏,采取咏叹调的表现形式,由张庄声担任领唱。她融汇了中国传统唱法和意大利美声唱法,在乐曲中完美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她希望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用一种新的形式让世人共享。
6. 短讯
▲中央社报道,台湾向法国购买的首艘巡防舰「康定号」十八日抵台。 ▲中央社报道,今年台金马奖将有重大突破,台北金马奖执委会十六日宣布,只要是以普通话及任何华人语系方言等为主要发音语言的影片都可参加,大陆影片也可参赛。 ▲香港《信报》十六日报道,香港电讯集团表示,已与多家美国长途电话公司达成协议,未来三年内把港美间长途电话的结算价调低百分之二十。 ▲《澳门日报》十五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共有一百九十五家公司在澳门注册,金额总值达六千四百七十万澳门元。
7.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设国医本科
【香港《华人》月刊5月号报道】最近,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中医本科课程正式开课,这是西方社会首次成功地设立中医正规大学课程,中医学术地位从此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 林子强教授在20年行医经验中,深刻体会到中医的独特优势,是有别于西医学的一门医学科学。 他立志让中医走向世界,争取在学术及法律上的地位。自1989年始,他游说澳大利亚政府及高等教育界,承认中医是一门科学,终于在1995年宣布开办中医硕士点,并于今年3月正式开办中医五年制本科双学位课程,第五年将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直接培训。州政府亦同时宣布成立中医立案审核委员会。 皇家理工大学为了表扬林子强教授的贡献,该校校长亲自授予奖状,盛赞林教授多年来为大学创办中医系所作努力,以志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