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02-23

第 1 版

1. 俄联邦军队顺利完成在新格罗兹年斯基的行动

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二十一日说,俄军共歼灭二百多名车臣战斗队员,缴获大量武器和装备,并占领了杜达耶夫武装分子的通信枢纽和三个弹药库。(俄通社—塔斯社)

2. 秘鲁二十一日发生里氏五点七级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该国钦博特港西南部二百一十公里的太平洋海底。(埃菲社)

3. 法赫德国王恢复执政

沙特新闻媒介二十一日报道,法赫德国王已撤消今年一月一日颁布的把权力暂时交给阿卜杜勒王储的命令。(路透社)

4. 菲律宾敦促亚洲国家采取联合行动对付海盗

菲总统拉莫斯二十一日说,日益严重的海盗和其他不法活动说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对付海上的这种威胁。(路透社)

5. 俄联邦政府用恐怖分子交换人质

俄政府二十一日用袭击基兹利亚尔市的九名车臣恐怖分子交换了十二名被扣为人质的民警。(俄通社—塔斯社)

6. 西哈努克国王反对军队征兵计划

这位柬埔寨国王在二十一日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他坚决反对征兵以对付红色高棉游击队的计划。(美联社)

7. 摩尔多瓦二十一日取消死刑

这    是该国为兑现它加入欧洲委员会时作出的保证而采取的行动。(法新社)

8. 哈萨克斯坦支持叶利钦争取连任总统

这是该国外长托耶夫二十一日对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说的。(法新社)

9. 北约官员二十一日说有关各方基本上在按代顿和平协议行事

这将为取消对波黑塞族的制裁铺平道路。(法新社)

10. 美官员称美拟对华采取双管齐下方针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2月21日电】美国官员今天说,美国总统克林顿准备对中国采取双管齐下的方针——通过举行高级会晤改善关系,同时压北京采取强硬方针的政权停止转移敏感的武器技术。    白宫新闻秘书迈克尔·麦柯里说,克林顿“尚未决定”是否阻止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国提供100亿美元的资助。    同样,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说,他尚未就中国是否违反1994年防止核扩散条约——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将受到制裁——以及克林顿应如何作出反应一事向白宫提出正式建议。但是克林顿本周对其助手说,他主张在制裁问题上“采取强有力的方针”。那些助手在副国务卿林恩·戴维斯和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的主持下,一个月来一直在研究对华政策。    美国官员说,克林顿出于国家安全的缘故,可能放弃制裁,即使已确定(中国)违反该条约。他们表示,克林顿大概将只阻止进出口银行提供资助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    他们说,本月在白宫举行的一系列会议上,克林顿还对其助手表示,他希望通过克里斯托弗、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国家安全顾问安东尼·莱克与中国官员的一系列高级会晤改善同北京的关系。    会谈的计划可能还包括克林顿和中国主席江泽民举行首脑会晤。    克里斯托弗说:“我们希望尽我们所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我们将这样去做。”    克里斯托弗的助手说,克林顿政府驻北京大使尚慕杰(詹姆斯·萨瑟)已开始就中美官员今年春夏将举行的一    系列会晤问题同中国官员磋商。    美国官员说,克里斯托弗和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秋天以前将至少会晤两次。国防部长佩里计划4月份访问日本和韩国,随后可能访问北京并同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会晤。    【美国《华盛顿邮报》2月21日文章】题:美国要设法同中国建立较密切关系    美国官员昨天说,面临着可能损害未来的美中关系的一系列外交问题,克林顿政府已决定告诉北京:它想要在今后几个月内同中国高级官员举行更多的高级会谈。    克林顿政府现在把它的更经常进行接触的建议说成是新的“战略对话”的开端,这种“战略对话”的目的是要同北京的共产党领导人建立较密切的关系。    这项建议是在克林顿政府对于对华政策进行长达一个月的回顾之后提出来的头一个具体主张。    建议是以下述看法为基础的,即华盛顿和北京在考虑范围广泛的共同关心的事情而不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某些问题上的时候,双方可以达成意见一致的共同点要多于双方争吵的分歧点。一些政府官员认为,克林顿政府对华总政策的侧重点不应当放在人权和武器扩散问题上,这项建议看来是这些官员取得的一个新胜利。

11. 日本建议建立使地区货币稳定的体系

【法新社东京2月21日电】今天有一则消息报道,日本金融当局呼吁美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金融当局一起建立一种使地区货币稳定的体系。    《日本经济新闻》说,此建议是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提出的。    该报援引日本银行负责外汇的官员的话说:“如果有任何措施可以加强该地区的合作,我们就必须提出来。”“该地区一致认为,货币稳定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必须讨论一些国家如何才能建立这样的稳定体系。”但是,他拒绝对任何具体建议发表评论。    《日本经济新闻》说,预料将参与建立稳定体系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该报说,虽然中国似乎会感兴趣,但是,预料将推迟它的参加,一方面由于它与台湾之间的政治冲突,另一方面由于它的金融体系比较落后。

12. 叶利钦排除推迟总统选举可能性

【路透社莫斯科2月21日电】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叶利钦总统今天排除了推迟将于6月16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可能性。    叶利钦对俄罗斯新闻单位负责人说:“我保证严格地在宪法的范围内行事,坚决遵守民主程序。”    这次总统竞选对叶利钦来说很可能是艰难的。叶利钦说过,他决定竞选连任是为了完成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叶利钦今天还驳斥了有关他与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的报道。他说这些报道毫无根据,并发誓支持他的这位总理“一直到底”。

13. 欧盟贸易委员布里坦暗示:欧美可能在贸易问题上联合对付日本

【英国《金融时报》2月21日报道】题:欧洲准备在同日本人会谈时采取强硬态度    欧洲联盟贸易委员布里坦昨天说,欧洲对于以桥本为首的日本新政府正在背弃它在放松经济规章管制方面的承诺感到不安,并将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布里坦暗示,欧盟和美国将在某些贸易问题上联合起来对付日本,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对东京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并不意味着欧盟的政策有变化。    布里坦说,欧洲对于欧洲同日本的关系的看法,跟美国的看法不同,其原因之一就是欧洲认为日本存在着主张开放的强大力量。    他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在必要时采取强硬行动。例如,我们把酒类问题提交给世界贸易组织,这使日本人感到很意外,而且我们准备对其他国家采取同样的行动。”欧洲抗议日本对进口威士忌酒实行关税歧视,目前这个问题正由世贸组织的一个争端处理小组进行调查。    在评论曼谷欧亚首脑会议时,他表示希望亚洲和欧洲能就共同努力促进投资、共同努力为今年1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准备一份充实的议程达成一致意见。    曼谷首脑会议将是宣传他的下述观点的一次机会:应当在世贸组织范围内就投资规则达成一项协议,而不是仅仅在工业化国家之间就这个问题达成协议。

14. 里夫金德要求希土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合众国际社雅典2月20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里夫金德今天对雅典进行短暂访问时,要求希土两国开始对话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    里夫金德同希腊总理西米蒂斯和外长潘加洛斯会谈后对记者说:“希土关系多年来存在着麻烦,但是,两国之间互相对话始终是有益的。    我们希望通过讨论在涉及到这两个重要国家的所有双边问题上都能建立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    在希土因小岛之争发生危机后,希腊官员对他们所说的欧盟成员国对希土两国采取的等距离政策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15. 日官员暗示:金泳三不愿在亚欧会议上会见桥本

【法新社东京2月21日电】一位日本高级官员今天暗示,韩国总统金泳三不愿在下月曼谷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上会见日本首相桥本。    据共同社英文电讯报道,在记者问到举行这样的会晤的可能性时,日本官房长官梶山静六说:“我自然希望能够在镇静的情况下举行会晤,不过这显然是一方的希望。”    由于在日本海有争议的岛屿问题上爆发新的争吵,日本和韩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最近加剧。    人们普遍预计桥本首相将在3月1日至2日于曼谷举行的亚欧领导人会议期间与金泳三举行双边会谈。但是,报道今天援引桥本的话说:“没有多少时间举行双边会晤,除非我能很快前往曼谷。”

16. 巴西和墨西哥决定结成战略联盟

【埃菲社墨西哥城2月21日电】巴西和墨西哥决定结成战略联盟,从而成为在拉美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巴西总统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昨天结束了对墨西哥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他在访问中同墨西哥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奠定了双边新关系的基础。    在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卡多佐和塞迪略表示了“墨西哥和巴西结成战略联盟的愿望”。    这个联盟“将通过对话和政治协商得到加强,目的是既要加强双边关系,又要在突出的地区、西半球和全球问题上协调立场”。    卡多佐在墨西哥议会发表的演讲中说,他对墨西哥的正式访问的目的是表现出巴墨关系的政治与经济潜力。    他指出,墨西哥和巴西都具有新兴国家的特征,在为其人民争取平等与机遇方面、在经济和社会指数方面,它们的社会今后的道路都是漫长的。    墨西哥企业协调委员会主席埃克托尔·拉里奥斯对卡多佐说,墨巴两国是拉美地区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达成的协议对于本大陆国家作为一个大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特别在亚洲和欧洲市场上占有更多的比重,具有重大意义。

17. 波黑政府呼吁塞族人留在萨市

【路透社萨拉热窝2月21日电】波黑政府今天要求塞族人留在萨拉热窝郊区,不要在波黑政府接管萨拉热窝之前逃离。    波黑政府说,搞分裂的塞族领导人哄骗塞族人逃离。他们说,当塞族控制的五个地区根据波黑和平协定划归波黑政府控制时,那里的塞族人将受到威胁。这些话引起塞族人的担心。    波黑政府在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不要离开你们的家。是那些想粉饰他们罪行的人迫使你们离家。留在统一的萨拉热窝共创未来吧!”    数以千计的塞族人开始离开萨拉热窝郊区,因为他们担心在穆族政府统治下会受难。    穆一克联邦的警察将于23日进驻第一个由原塞族控制的地区沃戈什恰。进驻其它四个地区的工作将在3月19日以前完成。一位联合国官员早些时候指责在帕莱的塞族领导人制造促使塞族人逃离的恐慌气氛。

第 2 版

1. 英报文章:英国人担心会花一英镑买一个面包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月18日文章】题:收成不好使人们担心在英国可能要花一英镑买一个面包(作者格雷格·尼尔、比尔·贾米森)    粮价暴涨已引起人们担心世界可能即将发生2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英国已有人担心可能要花一英镑买一个面包。    世界各地接连发生收成不好的情况使许多专家担心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合在一起可能导致粮食短缺,威胁着世界许多地方的政治稳定。    美国的粮食价格在过去15个月中实际上已上涨一倍。芝加哥的一些商人猜测,价格可能很快突破最高纪录。    最近几个星期的粮食交易疯狂,一些观察家担心,随着粮食期货交易的加剧,可能出现巨大的“黑洞”。    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今年收获季节之前的粮食储备可能下降到不足三个星期的供应量。    一些科学家认为天气“异常”是环境污染引起气候变化的第一个迹象。天气异常已加重了粮食短缺。俄罗斯的粮食收获量去年下降18%,是30年来最坏的收成。    然而俄罗斯的粮食短缺或价格暴涨都可能随着叶利钦今年夏天竞选连任而在政治上引起爆炸。    联合国粮农组织即将召开首脑紧急会议。估计将有100多个国家讨论如何解决一些最穷国家的饥饿问题。但是人们越来越担心粮食短缺也可能对富国构成威胁。    环境大臣格默上周取消了同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莱斯特·布朗的会谈。后者曾预言要发生粮食危机。    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曾到欧洲会见各国政府部长并发表他的组织关于环境趋势的年度报告《1996年世情》。该报告说,世界人口每年增加9000万,但是粮食生产跟不上需要。布朗昨天在华盛顿说:“我担心我们将进入一个粮食问题突出的时代,就像意识形态冲突在冷战时期突出那样。”他说另外还有两个令人不安的因素。“统计表明,我们似乎到了用化肥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极限。同时,世界普遍缺水的状况已开始影响粮食生产。    “世界各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得到更多的水的唯一办法是从农民那里取水。从洛杉矶到北京等各地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虽然其他农学家拒绝接受布朗的观点,但是许多政府感到担心、。    英国海外发展管理署已委派牛津大学的一批科学家紧急调查粮食短缺对国际安全构成的危险。一位高级官员上周说:“普遍的看法仍然是,全世界在今后15到20年内应当能养活自己,但是人们认为,现在到了研究可能破坏这种状况的危险因素的时候了。”(陈金岚译)

2. 阿联酋的一家报纸认为:萨达姆女婿叛逃是一场戏

【法新社阿布扎比2月21日电】题:有报纸报道说,萨达姆在女婿叛逃一事上欺骗了全世界    此间一家报纸今天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欺骗了全世界,因为他让人们误以为他的女婿叛国出逃,而实际上他的女婿是被派出去收集反对派情报的。    《宣言报》报道说,侯赛因·卡迈勒·哈桑中将和其兄弟萨达姆·哈桑上校的使命是调查试图把伊拉克领导者赶下台的反对派的实力。他们于20日携妻子回到巴格达,这表明他们的这一使命已宣告结束。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这家阿拉伯文日报在报道中说:“如果萨达姆·侯赛因参加国际电影评奖活动,他应该获得最佳演员奖。    “其政府成员应该获得最佳配角奖,而伊拉克人民和阿拉伯国家的人民则应获得最差观众奖。”    萨达姆的女婿哈桑异乎寻常地在约旦流亡了6个月,并发誓推翻伊拉克总统。他于20日在萨达姆的允许下回到伊拉克。    《宣言报》说:“谁能相信哈桑、他的兄弟以及萨达姆的两个女儿能像他们逃到约旦一样如此轻而易举地、出人意料地回到伊拉克呢?    “相信此事的人只能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那就是这起政治事件只是一场戏,或者说是伊拉克导演的一悲一喜的游戏中的一个片断。    “哈桑提出了推翻萨达姆等口号,这在伊拉克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如果这次回国和他的出逃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话,犯这样的罪行是要受到种种处罚的……哈桑的使命结束了,我们很快就会知道它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蔺智深译)

3. 首相在说谎吗?

【英国《观察家报》2月18日文章】题:首相6年以前就知道武器出口的指导方针改变了(作者安东尼·贝文斯)    梅杰在向伊拉克出口武器这件事上一直没有说真话。尽管他断然地予以否认,但斯科特法官的报告中的证据表明6年以前他就知道政府秘密地修改了它的有关向伊拉克出口与防御有关的装备的指导方针。    这是表明斯科特报告的政治影响也许会涉及到首相府的第一个迹象。迄今为止受到威胁的高级官员只有检察总长尼古拉斯·莱尔和财政部第一副大臣沃尔德格雷夫。    可是,自由民主党领导人阿什当今天写信给梅杰,要求他对于斯科特在报告中无保留地援引的一位高级官员所讲的多年来梅杰就知道大臣们已修改了这项指导方针的那番话作出解释。    梅杰一直对下院、议员们和斯科特的调查小组说,他认为政府的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如果有改变的话,那么人们没有把这个事实告诉他,尽管他在这期间里曾经连续担任过财政第一副大臣、外交大臣和财政大臣。    政府目前的立场是,指导方针没有修改过。而斯科特报告的结论是作过修改。工党认为上周的报告很可能在首相的脚下点燃了一根缓慢燃烧的引信。    【英国《泰晤士报》2月21日文章】题:给伊拉克的信贷是梅杰批准的(记者奈杰尔·威廉森)    梅杰亲自批准增加对伊拉克提供的信贷,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使萨达姆能够从英国购买非致命的防御装备。    仔细研究一下斯科特的报告就能发现,在担任财政第一副大臣期间,梅杰在两伊战争于1988年9月停火之后批准为伊拉克增加信贷。他曾对斯科特调查小组说,在他担任财政大臣、外交大臣或首相期间,他对于英国同伊拉克的贸易关系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    然而,斯科特在他的报告里的一段关于出口担保的不引人注意的段落中说,在落款日期为1988年9月29日的一份备忘录中,有关官员向梅杰汇报了为伊拉克提供信贷安排的情况。这个安排把给伊拉克提供的信贷增加到11.56亿英镑,比上一年增加2.44亿英镑。    信贷安排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包括“一笔防务拨款……以帮助向伊拉克出口非致命的防御装备”。据斯科特的报告说:“财政第一副大臣赞成所提出的(增加信贷的)新建议。”首相撒切尔夫人也赞成。(张光远译)

4. 哥伦比亚议会决定重新审查总统

【埃菲社圣菲波哥大2月21日电】在任命埃内·莫戈利翁议员负责调查工作后,哥伦比亚议会重新开始对埃内斯托·桑佩尔总统进行审查。    22日,莫戈利翁法官将正式开始新的调查,同时将确定对总统的质询日期。桑佩尔总统目前被指控在1994年竞选中接受卡利集团的黑钱。    埃内·莫戈利翁现年50岁,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他第二次掌握了桑佩尔总统的命运。    今年1月22日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多·博特罗的“爆炸性”的揭露,是这次不得不重新审查总统的一个原因。    目前,议会和诉讼委员会都得再次审查桑佩尔,以及博特罗、总统竞选活动司库圣地亚哥·梅迪纳和所有认为必要的证人,并核实检察长对总统提出的指控是否属实。

5. 路透社报道:约旦对伊叛逃者回国感到宽慰

【路透社安曼2月21日电】题:约旦对伊拉克反叛者回国感到宽慰    约旦官员今天由于伊拉克叛逃者侯赛因·卡迈勒·哈桑中将离境而松了一口气。在侯赛因国王加紧要把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赶下台的运动中,这个伊拉克叛逃者已成为一个累赘。    约旦的一位高级官员对本社记者说:“侯赛因·卡迈勒正在变成破坏分子,他与约旦促使伊拉克出现变化的政策格格不入……我们对他自愿离开感到十分宽慰。”    但是约旦政治观察家认为,侯赛因·卡迈勒的离境对约旦处理好自从侯赛因·卡迈勒叛逃以来奉行的反萨达姆政策的变化笼罩上阴影。    提供消息的官方人士说,侯赛因·卡迈勒昨天没有向约旦国王告别就离开了安曼。    许多仍然同情伊拉克的约旦人对约旦国王的政策感到不满。他们认为约旦国王的政策是干涉一个兄弟般国家的内政。他们认为这个兄弟般国家现在因为联合国的制裁而遭受苦难。    这些观察家表示,侯赛因·卡迈勒的离境说明侯赛因国王过去作出了错误的估计,他当初对叛逃者侯赛因·卡迈勒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认为他可能成为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的伊拉克领袖。    他们认为,侯赛因·卡迈勒突然离开约旦也是件令人难堪的事情,这件事使人注意到,在约旦加紧努力促使巴格达出现变化的同时,在处理对伊拉克的政策方面可能出现失误。    这位请求不要透露其姓名的官员说,约旦现在同海湾战争期间的政敌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密切地配合,奉行“本地区合作以促使伊拉克出现政治变化的政策”。    侯赛因·卡迈勒以前的一些助手说,这个叛逃者想要去访问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但他受到了冷落,它们都不愿意接待他,它们都跟华盛顿一样认为,侯赛因·卡迈勒由于同伊拉克现政权关系密切,不可能成为“取代”萨达姆的“人选”。    在约旦王宫避难的侯赛因·卡迈勒还惹怒了约旦官员,因为他屡次向报界发表言论时看上去好像是伊拉克政权的辩护者。(李宗凯译)

第 3 版

1. 美国第一家庭的烦恼

【台湾《新新闻》周刊2月3日一期文章】题:希拉里打破里根夫人所创下不被喜欢的纪录(作者南方朔)    新年开始,对美国的第一家庭却似乎霉运当头。第一夫人希拉里1979年搞股票获利百倍已成为贪污和腐败的“证据”;连续两起新资料的出现,使得她在两起大案“旅行门”和“白水案”里的角色更趋可疑。美国保守派专栏作家萨菲尔公开撰文骂街,称呼第一夫人是“天生的撒谎者”。走霉运评价最低    希拉里霉运当头,最近她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评价已到了近代第一夫人的最低点。由于今年是美国总统的大选年,寻求连任的克林顿被这样的霉气笼罩,遂多了许多不利的变因。近代的美国第一夫人里根的夫人南希超级迷信,根据星相算命师的指点来治理白宫和管丈夫起居,人民对她不喜欢的程度高达31%,创下最高纪录,但这个纪录已被希拉里打破,最近各项民意调查结果如下:    “美国广播公司”的“夜线”节目所作调查,认为她做第一夫人称职的,已从1994年4月的60%跌至46%,认为她以身份而图不法利益者,则从1994年的40%增至49%;认为她说谎的,则由1994年的35%增至50%。    《今日美国》报和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所作民意测验,对她正面评价的为49%,负面    评价的为51%,有52%认为她说谎,60%认为她或者做错事或者说谎,认为她没有错的只有25%。第一家庭快要破产    希拉里被公开骂成“天生的撒谎者”,固然其衰至极,但克林顿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稍早前,一名女子波拉·琼斯控告克林顿性骚扰,宣称在1991年他当阿肯色州州长时,她在州政府任职,克林顿向她提出非分要求遭她拒绝,于是遂被开除。    对于这起讼案,克林顿的律师希望能援用1982年最高法院对尼克松的一项判例,现任总统的公职身份可豁免民事诉讼,但就在最近,圣路易的上诉法院却以2:l通过另外的裁定,“总统同所有其他公职人员一样,规范社会一切人的法律”对他也适用。    现任总统非关公职的行为不得豁免于民事诉讼。这意味着有关这起性骚扰案,克林顿已无法脱身,无论是否诬告,他都必须面对诉讼。一个寻求连任的现职总统有这种案子一路纠缠,无论形象或信用都难免大打折扣,克林顿自己也承认“此案可能对我造成严重伤害”。    第一家庭身陷霉运之中,最近《货币》杂志专访克林顿,他坦白承认自己已到了破产边缘。在1992年时,他们家还有69.7万美元存款,而现在不但存款用尽,还积欠各种律师费160万美元。他们夫妇两人最近对各种指控展开广泛的反击,认为共和党国会一路缠斗,就是要将这些问题拖到大选时成为攻讦他的武器。然而,共和党的国会议员咬住不放,这固然是理由,但克林顿夫妇自己在“公共伦理”问题上也有严重问题。滥用权力捞过了界    就以第一夫人的职权而论,美国政论家罗森塔尔指出,当克林顿就职后,即将他那种骑士对第一夫人的尊敬转移到一个错误及危险的方向,他让希拉里变成美国第二号人物。克林顿指派希拉里统筹保健改革,严格而言已违背了宪政体制的基本伦理性。这种第一夫人捞过界,反映得更具体的,即是1993年白宫一次开除七名承办旅行业务的职员,而代之以他们家的亲信托马森,而下令开除的,则多多少少都是希拉里之意。希拉里不具公职身分,却扯上开除公务人员之事,又代之以亲信友人,她捅到了一个大马蜂窝。    对于希拉里是否真的下过开除之令,过去两年里她一直否认,只表示自己关切旅行业务部门的管理不当,但并未下令开除。但就在最近,连续发现白宫助理的三件备忘录,包括希拉里助理苏珊·托马斯、白宫前助理沃特金斯等人。其中有:“希拉里要开除这些人”、“我们将付出可怕的代价……如果不能快速决定以符合第一夫人的意愿”等句子,虽然希拉里自称“不记得有这样的要求”,有些人像专栏作家约德也为希拉里辩解,认为开除七人乃是白宫下属以鸡毛当令箭所造成的结果,他们知道希拉里对旅行业务部门不满,遂开除以邀宠。然而无论如何辩解,终究难洗刷她滥用职权及捞过界的印象,而她坚决否认自己曾下过命令,反而惹上说谎的嫌疑。    “旅行门”的事件,使得希拉里灰头土脸,另外,最近两年一直纠缠的“白水案”,由于新的文件被发现,又再让她背上了难洗的罪名。官商勾结的“白水案”    所谓“白水案”,乃是克林顿州长任内的一起疑案。阿肯色州一家小银行“麦迪逊保证储贷银行”投资“白水开发公司’”失败而倒闭,赔掉纳税人6000万美元,当时希拉里为该州“罗斯法律公司”合伙人,承办该案。该案发展至今,已有五人被起诉,九人声称有罪,但希拉里与该案之关系则始终未被确定,该案被特别调查官调查,白宫也始终在配合上拖拖拉拉,但在最近,一份失踪已久的案卷却被白宫助理卡罗林·休伯找出,它虽非原本,但显示希拉里在两年内曾与该案当事人谈话60小时,有帐单为据。在政治伦理上,这至少已构成了对利益冲突原则的违背,居心叵测的共和党当然可以大做文章。    “白水案”异常复杂,涉及官商勾结、诈欺、州长家人及亲信朋友的利益共同体等可能的弊端。更严重的是白宫对调查工作的拖延敷衍,这更使得共和党将“白水案”炒到与“水门案”同样的程度,希拉里的拖延则被视为“欺骗”。    自克林顿就职总统以来,白宫即诸事不顺,希拉里几百美元做一次头,克林顿在总统专机上理发,让引擎空转,不知浪费了多少汽油,而一群白宫青年新贵大追电影明星,也让人侧目。这些都大大贬损了克林顿夫妇的形象。除此之外,“旅行门”与“白水案”、“性骚扰案”的丑闻一直继续,更遗患无穷,而更重要的是白宫副顾问福斯特于1993年7月20日自杀。    福斯特乃第一家庭之亲信友人,介入“白水案”及“旅行门”案,但关于他的自杀,希拉里对警方的调查却予以阻挠,有关福斯特的调查,在配合上也一直拖延。由迄今为止所透露出来的资料,显示在福斯特的札记和备忘录里,他认为“白水案,”是个“我不敢打开的虫窝”,他也认为“旅行门案”是个他自己和希拉里都会惹上大麻烦的案件。由这些札记和备忘录,不但福斯特之死被人质疑可能是他杀,该两案是否会挖掘出更多丑闻也让共和党国会议员充满期待。共和党始终纠缠不放,固然是要借机打击克林顿,但也并非全然无理取闹。面对侮辱低调处理    基于此,曾任尼克松写作枪手的保守派专栏作家萨菲尔敢于指名道姓批评第一夫人是“天生的撒谎者”,也就不难揣摩了。他如果没有一些论据,怎么可能用如此几近公然侮辱的言辞?而更奇怪的是,在被指为“天生的撒谎者”后,白宫的立即反应是宣称:“这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恶意人身攻击。”“如果总统不是总统,必会对他的鼻梁挥以老拳。”而克林顿本人则说:“我会对它作出应得的反应。”面对侮辱作如此低调的处理,白宫出奇的软弱,更让人难以揣测。    萨菲尔直指第一夫人为“天生的撒谎者”,这种形式的抨击,在美国媒体的专栏作家中似乎从未见过。而他的论据也似乎并非全属无的放矢,例如他指出:    ——希拉里自称1979年搞股票是由于她积极研究《华尔街日报》,因而获利百倍。但萨菲尔认为这是一种欺骗,用以遮掩她在这段期间的受贿和官商勾结。    ——希拉里自称未下令开除“旅行门”的七名当事人,其实乃是在掩盖她用联邦调查局胁迫这七名当事人,并让她的亲信友人接办白宫旅行业务的谎言。    ——白宫两年来掩盖“白水门”与希拉里法律公司文件,是要掩盖希拉里可能介入“白水案”以图利的阴谋。    克林顿夫妇是否利用职权以图利?是否在“白水案”里捞钱以作为竞选费用,这些疑问仍有待发展。不过,“白水案”的当事人里,储贷银行主席麦克杜格尔、州长克林顿,以及地产商人沃德在生意的这一边,而希拉里及她的合伙人哈贝尔却又在另一边合作,哈贝尔又是沃德的亲戚,这也未免太巧合了。自我安慰难解困境    希拉里饱受攻击,克林顿刻意保护。在被指为“天生的撒谎者”后,克林顿宣称“如果每个美国人都有希拉里的特性,我们一定活在更好的社会里”,而希拉里也公开表示,面对抨击,她“有一点挫折,一点悲哀,也很愤怒,但我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它就像一片田地,我们必须耕过,才可能达到终点”。但这些自我安慰的话,似乎都不能解决他(她)们面临的困境。第一夫人的越权,以及她没有根据“利益冲突原则”而慎选自己的角色,乃是她今日苦果的由来。    希拉里在近代第一夫人里,乃是个人成就最杰出的一个,她曾被《美国律师学刊》选为100个最有影响力的律师之一,她也长期担任“儿童保护基金会”主席,在促进儿童福利上贡献卓著。她早已有公认的成就,第一夫人的头衔并未增加她的光荣,说不定反倒毁了她的人生与信用。    克林顿夫妇霉运当头,它提示了两个原则:(一)有权力者的家属亲友,在现代民主社会里并不能分沾这种权力。(二)有权力者,不能在权力有关的业务范围内图利,纵使家人也应知所回避。权力就是权力,它不允许和任何其他事务如金钱等相互交换,这就是“利益冲突原则”!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1月26日在华盛顿离开地区法院返回白宫。她在这里接受了调 查白水案件的大陪审团的四个小时的传讯。

第 4 版

1. 一个美国人为上海旧楼留影

【路透社上海2月6日电】题:美国人为上海的过去存档(记者格雷厄姆·厄恩肖)    特丝·约翰斯顿在上海老城区的大街小巷里转来转去,为在中国共产党接管上海之前建成的每座建筑物拍照,以便在这些建筑物被拆除之前把它们记录下来存档。    上海在本世纪30年代曾是世界上繁华的大城市之一,当时的大多数建筑物是由欧洲建筑师为迎合富有的雇主们不同的口味按照不同风格设计的。特丝是美国人,在过去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住在上海。她是研究老上海建筑物的权威。上海在30年代建成的众多砖石建筑物正在随着一幢幢摩天大楼的崛起而消失。外滩和那里的一座座大银行,前法国租界里一幢幢典雅的百万富翁住宅,都让人感到上海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城市,中国建筑风格的影响几乎感觉不到。    特丝说:“上海什么最吸引我?主要是它的建筑。你还能在世界上找到另一个拥有各种民族风格建筑的国际大都市吗?”她还说:“那个年代的人们已经不在了,各种罪恶也已消失,但砖石建筑物保存下来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才要费这么大劲儿把这些建筑物拍下来。”    除了英语,特丝还会说中国话,口音是浓重的美国南方口音,因为她的家乡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但更让她魂牵梦萦的是上海,是想在房地产商开发上海之前保存一份关于老上海的记录。    她说:“我准备至少走遍前法国租界的所有街巷,将每条街巷中的每座西式建筑拍下来,编辑成册。有朝一日,我留下的这份资料将是关于老上海的唯一文件。”    在当地一位自由摄影家的帮助下,特丝正在搞一套丛书,共有5本。书中的文章配有大量图片,记录着外国人在中国留下的建筑遗产。    第一部书的书名是《最后一瞥》,由香港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将展示上海的老建筑。其它几本书介绍的是中国其它城市的外国建筑,特别是沿海沿江城市。    那本关于老上海的书和其它研究花去特丝大量时间和金钱,但她喜欢这项工作。她说:“我非常喜爱这份工作。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每个人都想永生,大多数人通过他们的孩子来实现这一目标,而我对老上海的研究成果则是我送给这个世界的礼物。”她说:“我喜欢想象在一百年以后有人发现这些书时会说,瞧,这就是上海过去的样子,我想知道特丝·约翰斯顿是谁?”(杨文静译)

2. 中国报界兴起『读者热线』热

【日本《读卖新闻》1月30日报道】题:中国报界出现“热线”热(记者大江志伸发自北京)    中国报界兴起“热线”热,就是各个报社设立读者热线,让读者反映自己的意见。最近还出现了直接参与保护消费者活动的报社,这也反映了市场经济越搞越深入。    在北京发行的主要报纸中设立“热线”的有《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和以普通工人为主要读者的《工人日报》等。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最早对索尼产品表示不满是在去年年底。一位读者投诉道:“产品刚过保修期就出了故障,这个责任由谁来负?”这位读者的投诉登出后,报社一下子接到将近60个类似的电话。据说该报在整理了投诉内容的基础上,要求索尼公司北京办事处给予妥善处理。    对反响之大感到惊异万分的索尼公司,在一月中旬的一周期间,在北京市内的代理店进行了维修服务。    事实上过去那种“出了问题只能默不作声”的中国的消费者的意识正发生飞速的变化。    但“热线”兴起的背后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报社之间正在展开名副其实的“热战”。市场经济的浪潮已经波及到新闻媒体,各报社为追求利润获得读者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包括热线在内,对提供信息的人给予奖励的报社增多了。

3. 饮茶成为美国新时尚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1月18日一期文章】题:饮茶成为美国新时尚    唐纳德·沃尔斯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漱口,而是用暖瓶里不十分开的矿化蒸馏水泡他的早茶——中国龙井茶。这位每天要喝25杯茶的53岁的品茗行家每天要花一个小时来享受品茗的乐趣。因为沃尔斯饮的茶一磅需花3500美元,所以他不愿意草草地完成泡茶程序。    若干世纪之前,亚洲人就认识到茶叶的优良特性和对人体的种种益处。但是它在美国如此备受青睐、风靡一时还是前不久的事。如今,美国人认为茶是取代咖啡的时髦保健饮品。专为品茗者开设的茶吧、茶馆在美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是因为美国人发现喝袋装茶不那么有滋味。    在沃尔斯和旧金山美国品茗家协会的成员看来,饮茶是一种学问很深的艺术。专门研究茶道的品茗行家要花数天的时间准备泡茶的水,要掌握泡哪种茶用多少温度的水最合适,而且上饭馆都是带着自己的茶。    美国品茗家协会成立于1994年中期,它从中国采办最优质的手采茶。被称为美国品茗家协会“品茗专家”的沃尔斯和他香港出生的伙伴罗伊·方在旧金山合开了一家中国式茶馆,名叫帝国茶馆。他们希望在美国传播茶文化,并最终将茶叶变成90年代的葡萄酒。    方每年去一趟中国沿海的浙江省直接从茶农手里收购茶叶。他亲自监督采摘、加工和包装美国品茗家协会所需要的龙井茶。他说:“这种茶每年开春只有一周的最佳采摘和加工期。”美国品茗家协会买下这种茶,然后在美国以每磅3500美元的价格出售,或者让顾客花28美元喝只含3.5克龙井茶的茶水。    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教授吉恩·梅恩泡茶时认真到极点,要精确地称好茶叶的分量、掐准浸泡的时间和测量水的温度。    沃尔斯有同感。他蒸馏、加酸中和、矿化泡茶的水就要花48小时,而且什么茶用什么样的水都有讲究。在倒水之前,沃尔斯先要欣赏茶叶,很得意地观赏形状、大小和颜色完全一样的茶叶。以前担任法学教授的沃尔斯已经退休,现在讲授茶道课。    品尝一壶茶使里莎·马丁这样的美食家能头脑清醒、聚精会神地思考,同时又无对咖啡中的咖啡因的恐慌。    美国品茗家协会只同中国做茶叶生意。沃尔斯认为台湾茶叶颜色、形状、香味都不好,印度茶叶“中看不中吃”。(钱美毅译)

4. 烟花璀璨 香江锦绣

【香港《天天日报》2月21日报道】题·    :    烟花璀璨·香江锦绣    甫踏入丙子鼠年,本港录得入冬以来最低气温,19日是本港45年来最寒冷的大年初一。    严寒的天气并没有阻挡市民观看烟花的热情,在七摄氏度的情况下,仍有逾50万名市民到尖沙咀和中环湾仔海旁观看年初二的烟花汇演,较去年多出10万人。除了一宗撞船意外,造成一名老妇轻伤之外,未有进一步不愉快事件发生,人潮亦有秩序地散去。    是次烟花汇演主题是香港贸易发展史,分三部分进行。首先谈及香港过去的贸易历史,商人如何不畏海盗,推动海上贸易,称为“贸易飞腾”;第二部分是“今日香港”;最后则以金银两色为主的烟花反映“香港的璀璨明天”。    三部分的烟花配以中西乐曲,历时23分钟,花费近500万港元。    市民和摄影“发烧友”早于下午四五点钟起,不避严寒聚集在尖东、湾仔、中环和山顶,以图霸占有利位置。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苦候的市民只等着时针滑向8时,位于维港的两艘趸船齐向天空发射烟花,漆黑的天空马上添上色彩,火树银花活现眼前,还有“心心相印”、“彩蝶纷飞”、“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烟花在空中飘扬。    市民不时发出阵阵的赞叹声。

5. 旅游业:香港外汇收入的第二大行业

【《香港虎报》1月22日文章】题:香港大赚亚洲游客的钱    今天所有游客中有70%是亚洲人。这并非由于在启德机场降落的西方游客减少了    ——事实上,他们的人数仍在增加,而是由于亚洲地区的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短途游客增多才使香港在短短7年的时间接待的游客人数几乎翻了一番,今年游客人数可突破1000万大关。    尤其重要的是,亚洲游客不仅人数最多,他们花钱也最多。    据香港旅游协会公布的最新数字,亚洲游客平均每人花的钱比西方游客多15%到20%。在去年1月至9月,游客在香港的花费为523亿美元,使旅游业成为赚取外汇的第二大行业。关于大陆游客的纪录已经而且继续表明那里发生最引人注目的变化。1994年,大陆游客人数增加12.2%,估计1995年增加20%。与此同时,旅游业的收入表明大陆游客的花费猛增41%。    香港旅游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大陆人向往香港。香港的吸引力很大。他们很想了解香港……他们一旦有机会旅游,他们首先要来香港。”因为香港日益对中国发挥着服务作用,香港旅游协会渴望扩建商业设施。因此,扩建的会议和展览中心将于1997年开放。最近,香港旅游协会注意到另一个重要的趋势:亚洲游客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这位负责人说:“在整个亚洲,年轻人都知道用粤语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星和电影明星。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他们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邢国欣译)

6. 朱哲琴带着《阿姐鼓》走红欧美

【香港《亚洲周刊》2月18日一期文章】题:让高原神秘感染世界    一腔美妙乐音来自中国,响彻欧美,像空谷回响的天籁,引起著名音乐制作人的注意。这声音时而波涛汹涌,刹那间又归于平静,那就是Dadawa“达达娃”,一位中国女歌手,目前正走红欧美。    Dadawa的中文名字是朱哲琴,出生在中国广州,父亲是《科学世界》杂志编辑。朱哲琴对《亚洲周刊》说:“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对音乐的灵感是与生俱来的。”    去年11月朱哲琴首次在西方舞台亮相,为她的唱片专辑《阿姐鼓》进行宣传。英美和加拿大的听众被朱哲琴的歌声所迷,当地音乐评论界对她的优美歌喉和演唱意境赞赏不绝。今年一月,朱哲琴再次踏足欧洲,参加法国戛纳世界唱片大展30周年庆祝演出,随后又抵达西班牙登台献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喝彩。美国的《商业周刊》和《新闻周刊》最近相继刊载文章,提醒读者关注朱哲琴的崛起。    当年发现和培养麦当娜的美国音乐界奇才西摩·斯坦向《亚洲周刊》透露,他决定今后不惜金钱力捧朱哲琴,将她的歌曲送上美国音乐电视节目,并为她拍制电影。他将以多媒体的手法,全面开发这位天才的中国女歌手。    对于这些荣耀与赞赏,朱哲琴备觉欣慰。她表示,父母本来希望她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她却执意朝音乐方向发展。1990年,20岁的朱哲琴参加中国“第四届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演唱<一个真实的故事>,初试啼声即受到乐坛的注意。就在这次比赛中,朱哲琴认识了青年作曲家何训田。两年后,朱哲琴与何训田一起到西藏,作一次音乐和心灵的旅行。这趟西藏之旅开通了朱哲琴往后成功的道路,也因此获得灵感创造了Dadawa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    在西藏期间,他们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文化,何训田于是创作了七首歌曲组成的专辑,由朱哲琴演唱,取名《阿姐鼓》。    《阿姐鼓》里面的歌曲音域宽广,音调悠扬,辽阔的回音效果加上西藏手鼓的强烈打击,突显出西藏高原的神秘色彩。七首歌曲各有特点,却又交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其乐调,其鼓声,其回音,无不具有极大的感召力,是一股来自心底的声音。    朱哲琴则以嘹亮的歌喉辅以重唱,唱出了高原的空旷,唱出了大地的震撼,把大自然的境界铨释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    斯坦强调,尽管朱哲琴是用中文演唱,但是,这些歌曲感人肺腑的魔力在于它们可以打破原始语言的障碍,使各个族群的歌迷们与歌手得以沟通。“好的音乐、歌曲是不受语言限制的。”    为了使西方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朱哲琴决定采用Dadawa作为自己的名字。她说:“Dadawa不论在西方的语言,或是在亚洲的语言中,都比较容易发音。”事实证明,这是个明智的决定。Dadawa可以朗朗上口并富有新意,有助于她在西方艺坛的成功。随着朱哲琴在海外的走红,她在中国的知名度也迅速升高,《阿姐鼓》专辑在上海和北京等地的歌曲排行榜上的名次也不断上扬。也许这正是艺术领域内的一种“里应外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