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12-04
第 1 版
1. 孟加拉国总理说准备接受总统领导的临时政府
卡莉达·齐亚是一日作出这一表示的。(法新社)
2. 沙特国王将不出席下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脑会议
阿拉伯国家外交官二日说,法赫德国王被检查出大脑中有一个血块。原定的沙特—约旦首脑会晤也已取消。(法新社)
3. 约旦同法国签署防务协定
法国国防部长米永二日同约旦总理兼国防部长沙克尔签署了这项防务合作协定。法国将向约旦提供武器装备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路透社)
4. 越南国家主席欢迎关于削减南沙群岛驻军的建议
黎德英一日对菲律宾众议院议长德贝内西亚提出的象征性削减这一群岛驻军的建议表示欢迎和欣赏。(美联社)
5. 美洲打击洗钱活动部长级会议结束
三十四个美洲国家的财政部长和代表二日通过了一项文件,要求建立有效的打击洗钱活动的情报机制。(埃菲社)
6. 加勒比国家联首次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
会议二日通过了一项十三点内容的工作计划并选出了该组织的秘书长。(埃菲社)
7. 波黑总理表示欢迎美军进驻波黑
西拉伊季奇二日说,波黑的大多数人都欢迎美军进驻。(路透社)
8. 菲律宾扣留三十九名中国渔民
菲律宾海军发言人二日说,他们是在一日午夜前不久在三宝颜市进入菲律宾水域后被捕的。(合众国际社)
9. 代顿协议:姆拉迪奇拒绝/波黑克族反对
【路透社萨拉热窝12月2日电】波黑塞族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将军今天拒绝了美国居中调停达成的波黑和平协议,说协议的一些部分必须予以修改,以避免塞族生活在“刽子手”的统治之下。 自这项协议上周在美国的代顿达成以来姆拉迪奇的首次表态,正值北约将派往波黑的一支有6万人的庞大部队中的首批部队准备离开德国前往波黑的时候。塞通社援引姆拉迪奇的话说:“塞族不能接受代顿地图,因为在这些地图上,把塞族世世代代居住的某些地区交给了克族—穆斯林联合政府。” 姆拉迪奇对波黑东部的弗拉塞尼察的塞族部队说,对某些有争议地区,必须找到一项更好的解决办法,特别是萨拉热窝的塞族聚居的郊区,而这些郊区按协议规定将要交给波黑穆克联邦统治。 【法新社萨格勒布12月2日电】数以千计的波黑克族人今天举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抗议集会,反对代顿和平协议,呼吁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拒绝这项把北波萨维纳地区交给波黑塞族的协议。 目击者们说,尽管天气很冷,这次集会仍吸引了来自这个传统的克族与穆斯林聚居地区的3000名到5000名克族人前来萨格勒布的中央广场,呼吁用强制手段迫使塞族离开他们1992年夺占的那个地区。
10. 美报文章:代顿协议暴露了美欧分歧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12月1日文章】题:波黑协议暴露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分歧(作者伊丽莎白·诺伊弗) 在北约组织即将在欧洲进行一场规模最大的军队部署前夕,代顿和平协议达成的方式所引起的不满情绪和代顿协议的实施所引起的担忧,导致美国和它的盟友发生摩擦。 虽然欧洲坚定地决心实现代顿协议的目标,但对美国的作用却感到担忧,这是一个令人感到不安的迹象,预示着今后的合作可能会出现麻烦。 有的批评意见表明欧洲对美国不认为欧洲有多大能力制止波黑冲突感到极为不满,有的则是绝望心理的反应,表明建立一个摆脱美国影响的军事上强大和统一的欧洲仍然是一种遥远的理想。 有些言论越来越可以认为是在尖锐地提醒美国:在波黑驻有地面部队的是欧洲而不是美国,应该听取欧洲的意见。法国外交部长德沙雷特的发言人说:“很遗憾,这不是美国的和平计划,这是一项国际和平计划。我们在那个国家已经汲取了许多经验。” 确实,这些盟国已开始对代顿协议的一些方面的内容产生尖锐分歧。最近提出指责的是法国总统希拉克。他11月29日致函美国总统克林顿,批评代顿协议没有为萨拉热窝的塞族人提供保护。 同样,北约组织成员国本周在布鲁塞尔总部举行的会谈据说气氛也很紧张,原因是法国要求保证北约组织的行动不完全受美国控制。 法国外长的发言人举例说,如美国部队决定对波黑塞族部队或波黑政府军发动攻势,“那在作出决定时必须征得我们的赞同”。 联合国前发言人迈克尔·威廉斯说:“这里有某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成分。但是英国和法国确实也感到非常担忧,这种担忧是它们过去几年的经历和政策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欧洲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是因为它们在波黑付出过代价。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在波黑蒙受的损失最惨重。英国有22名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人在执行任务时丧生。 法国士兵负责在萨拉热窝巡逻,他们担负的任务可能是最艰巨的。法国已有53名维和士兵丧生,另外还有300多名士兵被打伤。 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引起分歧的问题还包括:鉴于美国仍决心在一年后便撤走其派驻波黑的部队,国际维和部队究竟应在波黑呆多久?美国是否应该参与重新武装波黑政府军?新组建的国际维和部队究竟应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武力? 英国和法国认为,美国只打算让其部队在波黑呆一年,这种计划有点像是大选之年作出的竞选承诺,而不像是决心实现和平。英国和法国反对美国国防部长提出的最后由美国来训练和武装波黑政府军的建议。英国和法国的外交官说,尽管美国声称要努力实现中立的和平,但他们仍担心美国会公开偏向波黑穆斯林政府。就连美国官员也不怎么怀疑欧洲的感情确实受到巨大伤害。一位美国官员说,代顿和谈“留下了苦果”。 德国领导人一向很少公开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但外交部长金克尔现在也抱怨说美国正在制造一种欧洲国家一事无成的印象。
11. 外电评述中越发表联合公报
【合众国际社北京12月2日电】中国和越南今天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双方保证扩大贸易关系和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领土争端。这项公报没有提到两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争端问题,双方同意以国际法为依据谈判解决两国间的海事纠纷。 联合公报的调子是和解的,称杜梅的此次访问“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党、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在公报中一致同意“根据国际法,参照国际实践,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两国间存在的边界领土问题”。 这项联合公报赞扬了中越两国的市场改革,说两国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关系表明两国间存在着扩大双边贸易的“巨大潜力”。中越今年的双边贸易额预计会增长60%,达到9亿美元。
12. 克林顿批准:在波黑部署北约部队计划
【法新社德国鲍姆霍尔德12月2日电】美国的一位高级军事官员在这里说,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正式批准了在波黑部署北约部队的计划,在未来24小时到36小时之内,第一批部队将被部署在波黑。 这位美国官员说:“我们将前往各个指挥部需要我们去的地方,主要是萨拉热窝。”他还说,先头部队中的700名美军中没有一名是战斗人员。 他是在克林顿在离这里不远的拉姆施泰因着陆之后讲这番话的。克林顿是前来视察将第一批前往波黑执行和平计划的美国部队的。
13. 卢旺达总统指责法国插手卢种族灭绝
【路透社基加利12月2日电】卢旺达总统巴斯德·比齐蒙古今天猛烈攻击了法国,指责它插手1994年的种族灭绝并且仍然想控制这个小小的中部非洲国家。比齐蒙古指责法国企图使卢旺达的前极端主义的胡图族政权东山再起,并发誓继续抵制法国在这个地区的政策。他的这番讲话肯定会进一步恶化两国之间的关系。 比齐蒙古的这篇讲话选择在今天发表,而今天正好是法非首脑会议在贝宁开幕的日子。 比齐蒙古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法国插手了这个国家的种族灭绝,因为它想保护它在这里掌权的代理人并使这个国家成为它所希望的样子。法国人现在追求的目标是使这些人东山再起。法国对法语和保护它在这里的政策感兴趣。但是我们将继续抵制这些企图。”
14. 本报“读者与编者联谊活动”公告
为增进读者与编者相互了解,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报将举办读者与编者联谊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读者代表产生办法及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凡《参考消息》1996年全年订户均可来信参加荣誉读者代表竞选。来信须附有邮局订阅收据复印件(每个收据只能复印一份,否则无效),注明读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并对《参考消息》版面、内容、印刷等各方面质量作出评议。来信寄:北京宣西大街57号《参考消息》报社总经理室收,邮政编码:100803,截止日期:1995年12月31日(以以以邮戳为准)。 二、本报将从上述来信中评选出2688名荣誉读者。每位荣誉读者可获得精美的《参考消息》纪念卡一枚(由报社寄送)。 三、根据来信对本报质量评议情况,从上述荣誉读者中评选出168名热心读者,由报社赠阅一年《参考消息》(凭邮局《参考消息》1996年全年订阅原始收据报销,复印收据无效)。 四、从168名热心读者中抽选出18名最佳读者代表,名单将在1996年2月8日《参考消息》上公布。报社将邀请这18位最佳读者代表免费参加1996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参考消息》’96读者与编者联谊活动”。活动为期5天,内容包括:访问报社、座谈如何进一步办好《参考消息》、参观北京建设成就和名胜古迹等。具体安排将另函通知。现在各地邮局正在收订《参考消息》,欢迎读者从速订阅并来信参加读者代表竞选。
15. 韩国前总统全斗焕被捕
【法新社汉城12月3日电】电视台说,韩国前总统全斗焕今天凌晨被检察当局逮捕。他被指控领导了1979年的军事政变。 金斗焕今天当地时间早晨6时35分在他的家乡、汉城以南约300公里的陕川被9名侦探抓走。两名侦探一边一个架着全斗焕的手臂,这位脸色阴沉的前总统被一辆黑色轿车呼啸着带走了。 身穿黑西服、戴着白围巾和眼镜,有些秃顶的全斗焕向亲属挥手告别。检察官们说,全斗焕将被关在汉城南郊的安养监狱里,那里距陕川开车要用三个半小时。 从昨天开始,全斗焕一直躲藏在陕川。在此之前,他公开拒绝检察院对他的传讯,并指责韩国总统金泳三背信弃义,为自己的政治利益而谋求处罚他。 在侦探强行进入全斗焕的住宅时,他的家人同警察进行了一阵扭打。 全斗焕被指控领导了1979年的军事政变,并谋杀了无辜的士兵。使全斗焕掌权的那次政变被检察机构定性为军事叛乱。
第 2 版
1. 克林顿向驻德美军发表讲话
【美联社鲍姆霍尔德12月2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向欢呼雀跃的驻德美军官兵发表讲话说,如果在波黑受到攻击之威胁,他们“可以立即用决定性的力量进行回击”。 克林顿向准备执行维和使命的4000名美军官兵讲了这番话。他称这次维和使命“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确保和平成功和持久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念”。 克林顿说:“特遣部队准备出发。”这时官兵们发出欢呼声。当克林顿说到“若是遇到攻击之威胁,你们可以立即以决定性的力量进行回击”时,他们的欢呼声最高。 克林顿告诫说,一旦一支两万人的美国地面部队被派往那个深受战争破坏的国家以帮助实施还不牢靠的和平协议,将会出现伤亡。 克林顿说:“作为总统我对你们的福利负全部责任,但同时当我得知你们在尽可能确保安全地履行这一使命时我会为你们感到自豪。” 抗议者中的一名妇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逃避兵役者滚回去!”另一条标语说:“嗬,嗬,嗬,总统偷走了圣诞节?”他们原指望全家团圆欢度圣诞节的。 【路透社鲍姆霍尔德11月30日电】驻德美军由于即将被派往波黑执行有潜在危险的维和任务而士气低落。 驻扎在德国南部的鲍姆霍尔德222d基地的勤务营的官兵中气氛沉闷,因为他们在考虑,由于即将开赴巴尔干地区执行可能持续1年时间的任务,他们恐怕要到那里过圣诞节和新年了。 来自美国亚拉巴马州帕里什的第一装甲师陆军专业机械士、23岁的詹姆斯·皮尔斯说:“有些人准备好歹把这项任务应付过去,然后回家去。”他刚刚完成了有关排除地雷和对付狙击手的训练课程。 官兵们得知,他们的任务可能要持续6个月到1年。但是有些人认为,有可能还要持续更长的时间。 来自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29岁的霍普·沃特金斯专业上士说:“我不赞成去那里,但是身为军人,这是我的职责。我认为波黑与美国无关。我知道这都是出于政治考虑。但是,必须有一种不出兵波黑就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沃特金斯和其他数以百计的官兵在打防疫针、换发新病历和身份证以便前往波黑。 一位新闻官对于军队中普遍对这次行动怀有不满情绪这种说法表示不屑一顾。负责公共事务的乔·凯尼格上士说:“我认为,那些说法是官兵们(个人)的看法。”
2. 民意测验表明:多数美国人反对出兵波黑
【路透社华盛顿12月1日电】自从美国总统克林顿11月27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派遣两万军队到波黑执行维和行动以来,美国公众对克林顿的波黑政策的支持在下降。 1日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继续反对美国向波黑派兵的公民占明显多数。根据这项民意测验,克林顿发表电视讲话以来,反对克林顿的波黑政策的公民比率已从过去的44%增加到50%。赞成这一政策的人的比率从过去的43%下降到40%。不表态的人的比率从过去的13%下降到10%。关于向波黑派出两万名美国维和部队这一具体问题,58%的美国人持反对态度,比率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美国人普遍对波黑局势表示担忧,大多数人认为,这不是美国的战争,他们担心波黑战争会演变成又一个越南战争。
3. 图片新闻
在德国的凯撒斯劳滕美军基地,即将开赴波黑的美军士兵在作最后准备工作。上图:在基地电影厅内,几位女教导员正给士兵们讲波黑目前的状况及注意事项。下图:这位美军士兵说:“有关波黑的情况我们知道的很少。我们得到的一点点信息是一切都很好。”
4. 法政府主张用对话来解决社会危机
【法国《费加罗报》12月1日报道】题:朱佩将赌注压在沟通上 面对日益扩大的罢工浪潮,希拉克总统和朱佩总理是不会改变决心的。但他们自己也清楚光凭决心是不够的,因此政府主张进行“对话和协调”,以便使国民对改革的目标有更明确的理解。 朱佩总理昨天在法国民主联盟议员一次会议上说:“政府的政策得到了议会多数派的理解与支持。”“应该对政府的改革措施进行解释。沟通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但我们会采取更好的方式,使法国国民理解我们的改革目标。”朱佩总理还表示,“能够领导法国进行重大改革使他感到十分高兴”。政府发言人阿兰·拉马苏尔说,各有关部长及议会多数派议员将更多地发挥作用。各部长将负责对下属的部门进行解释,议员们则将到法国国内各地游说。 【法国《世界报》12月2日报道】社会危机是不是引发了货币危机?以全国范围的示威活动为标志的社会危机11月30日严重冲击了法国金融市场。法郎对德国马克的比价在不到48个小时内下跌3生丁,达到3.46:1。法郎对其它主要外币的比价也同样下跌。社会危机的冲击还表现在对短期贴现率的影响上,3个月的定期贴现率从5.2%上升到6.6%。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表明法国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危机已经使外国投资者感到不安。特别是当一些外国电视台播放了巴黎市区交通陷入瘫痪的镜头后,外国投资者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5. 约旦国王警告反对派不要利用宗教谋私
【合众国际社安曼12月2日电】约旦国王侯赛因今天警告极端主义分子不要利用宗教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他说,他的政府将对付那些“以民主的名义反对民主的”人。 他说,约旦“将始终因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和属于阿拉伯家园而感到自豪,并将继续是一个抵挡各种透渗企图和极端主义活动的坚固堡垒”。 国王在主持约旦国民议会两院第三届会议开幕时发出了这个警告,国王发表了演说,由政府主管的约旦电视台和电台作了实况转播。国王说:“我们的讲坛将仍然致力于布讲我们的信仰和我们民族的永恒,以真主的名义布道,一心通过智慧和善良的忠告走正义的道路,不狂热,不僵化,当然不使用宗教作为取得个人利益、党派利益或既得利益的一个手段。” 国王似乎是向有80个席位的下院中获得22席的穆斯林集团发表讲话,这个集团是议会中最大的反对派,该派强烈反对同以色列媾和。 【法新社安曼12月2日电】约旦国王侯赛因今天在主持新一届议会开幕时号召建立一个自由和民主的伊拉克,并保证要为阿拉伯的团结而努力奋斗。 他对组成众议院的80位议员说:“我们坚信伊拉克人民有权在自由、民主和正义的政体内享受自由和尊严的生活。”他说:“我们将继续为取消对伊拉克人民实行的禁运而努力,伊拉克人民对于履行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责任从不犹豫,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穿着军装的侯赛因国王还发誓要努力“恢复阿拉伯采取联合行动的团结,抛弃以前由于地区和国际事态发展而采取的立场”。
6. 伊拉克反对派说:约旦国王许诺帮助推翻现政权
【美联社开罗12月2日电】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说,约旦国王侯赛因已经许诺说,他要帮助流亡在外的伊拉克持不同政见者设法推翻萨达姆,但敦促他们首先要团结起来。 他们说,侯赛因是在伦敦与几个持不同政见者组织举行了一周会谈后于11月30日返回约旦首都安曼的。他对他们说,如果他们不迅速作出努力将萨达姆赶下台,在伊拉克即将发生一场大的灾难。但是这些反对派领导人说,侯赛因国王未能说服流亡的伊拉克反对派组织出席他计划在安曼举行的会议,讨论使伊拉克发生“变革”的计划。 与侯赛因会晤的一位住在伦敦的反对派领导人莱斯·库贝说:“我获得的印象是,国王非常认真,他力图要帮助我们。他提出的主张看起来是建设性的。”库贝拒绝作详细阐述,约旦官员们对所报道的侯赛因的这次会谈也没有立即作出评论。 沙特阿拉伯支持的反对派组织自由伊拉克委员会说,这位国王的努力是“公开号召人们分裂伊拉克,使它四分五裂”。 阿拉伯国家对此举也持保留态度。 埃及和叙利亚已经指出,国王的努力可能使伊拉克分裂。这两个国家不希望约旦在该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说:“伊拉克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的分裂会对整个中东地区产生危险的影响。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支持这一主张。”埃及通讯社星期四发表了他的这番评论。
第 3 版
1. 代顿波黑 和谈纪实
【美国《时代》周刊12月4日一期文章】题:代顿和谈内幕(作者布鲁斯·内兰) 在美国代顿,最大的任务就是使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和波斯尼亚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相信他们有共同利益。美国谈判代表和他们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的同事往往使用非常有力的说服方法。一些巴尔干官员怀疑美国把不让睡觉作为一种谈判手段。多个限期被越过,会议一直延续到黎明前,这时,与会代表不顾一切,设法使问题回到轨道上来,以最后敲定全面协议。这期间,大家都失去了温文尔雅的风度,会谈中言语越来越激烈。霍尔布鲁克被称为会谈的“火车头”,曾经在场的一位欧洲外交官说:“霍尔布鲁克常常使用一些无法援引的词语。据我所知,他对每位与会代表都至少大吼过一次。” 尽管霍尔布鲁克具有强有力的谈判风格,但是他无法“缝合包裹”。波黑塞族代表团一成员说:“他建起了房子的四壁,但是他无法盖上屋顶。”在关键时刻,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不得不飞到代顿并留下来。他举止庄严,介入会谈像一位律师,而且总的来说遇事能镇定自若,所以到会场时,与会代表都向他谈会议的进展情况,但是连这位70岁的调解人的能力也有限。在伊泽特贝戈维奇指责克里斯托弗搞欺骗时,他大发雷霆,警告波黑一定要找出一条妥协之路,否则谈判就会告吹。 克里斯托弗在飞往日本参加11月14日举行的一次经济会议前对各方谈判代表说,他希望回来时能看到一项协议,否则他将终止这次谈判。三天后他回来时没有看到有关协议,便一头栽进讨价还价的谈判中去。伊泽特贝戈维奇要求由一条两车道公路把波黑东部穆斯林飞地戈拉日代和萨拉热窝连接起来。这条公路所在的走廊宽度是激烈争论的焦点,米洛舍维奇表示只能有两英里宽。 这个时候,美国出色地使用了计算机化的高技术地形地貌模拟器。这是一种军用绘制地图系统,能把实际地形地貌反映出来,被用来培训飞行员以便他们在波黑上空执行轰炸任务。美国人让米洛舍维奇使用模拟器在通往戈拉日代的道路两侧山丘和森林上空飞行,让他看只有两英里宽不行,因为道路旁边有山。这给米洛舍维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态度更灵活了,同意走廊宽度可达到二至五英里。 在谈判中,与会代表一直讨论戈拉日代问题,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前途问题也一直是个焦点。如何将这两地连接起来呢?如何摆平各方对萨拉热窝提出的地盘要求呢?从一开始美国就反对塞族关于用围墙和卫兵来分割萨拉热窝的计划。有人听见霍尔布鲁克大声对一个工作小组的成员说:“如果说我曾经说过的话,我已说过15次了,这不是柏林!”这是一个容易令人动情和引人注目的问题,因为受包围的萨拉热窝已成为一个开放、具有国际主义气氛和多民族的波黑的象征,但这种波黑正好与塞族所希望的种族隔离格局完全相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米洛舍维奇接受了一些代表的看法,说波斯尼亚人这几年来一直在残酷的受包围气氛中生活,所以他们“挣得了”萨拉热窝。萨拉热窝问题的解决不仅把这座城市交给穆克联邦管理,而且还把塞族居住的四个萨市郊区地区交由穆克联邦管理。由穆斯林和克里地亚人来控制这座城市和上述四个郊区地区,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关于戈拉日代和萨拉热窝的决定带来了未曾料到的一些副作用。在代顿谈判期间美国所使用的另一件高技术工具是一台计算机。为了跟上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分别占领51%和49%的波黑领土这一瓜分格局,这合计算机迅速把地图变化也变成百分比。突然,穆克联邦在地图上的地盘猛增到了56%。米洛舍维奇说,必须纠正这种状况,所以在会谈的最后几天里,一直在地图室里做文章。 为了使塞族地盘比例恢复到49%,美国人曾设法拿克族地区某些人口稀少的地方来弥补。这便引发了一场非常激烈的与所谓的波萨维纳走廊有关的争执。该走廊是波黑北部一狭长地带,位于波黑地图的顶部,它将塞族在波黑西北部的地盘与位于波黑东部的塞族地盘连接起来。米洛舍维奇仍想扩大塞族那条走廊,但是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不愿意把波黑克族一些控制区交给塞族以作为塞族在其他地区的损失的补偿。这时克林顿总统不得不介入了。他在电话中对图季曼说:“现在对你们国家和巴尔干来说都是个转折点,我们需要您在这里起领导作用。”但克林顿没有直接提及地理上的问题。过了一会儿,克林顿给米洛舍维奇、图季曼和伊泽特贝戈维奇打电话,他们三人都围在一部非手持式电话机旁边。三方商定,波萨维纳走廊将保持不变,波黑克族将提供为使塞族地盘比例恢复到49%所需土地的大部分。 接着伊泽特贝戈维奇提出他的最后一项要求。他希望把布尔奇科镇交给他的穆克联邦来管理。该镇目前在塞族的控制之下,是波萨维纳走廊的基地。伊泽特贝戈维奇提出此项要求看起来像是一种破坏交易的行为,好像三位总统都害怕达成一项交易。 霍尔布鲁克说:“最后我们所面临的不是一个实质性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政治意志的问题。你们实际签署文件了吗?”克里斯托弗在他的黄色记事本上草拟了几句话,意思是通过国际仲裁来解决布尔奇科问题,同时把该建议草案复印件分别送给三方代表团。 克里斯托弗曾怀疑他的建议能否起作用,所以11月21日早上他请克林顿批准结束代顿会谈。克林顿要他做他认为合适的任何事情。在克里斯托弗召开手下人员会议的时候,米洛舍维奇大步走过来请求见克里斯托弗和霍尔布鲁克。据霍尔布鲁克说,米洛舍维奇说:“我不能让这次会谈破裂,我愿意走最后那一英里。” 他接着说他接受通过国际调解来解决布尔奇科问题的主意,其他两方代表团最后也接受了。米洛舍维奇看见克里斯托弗回到他的办公室去,所以也跟着进去。克里斯托弗对他说:“总统先生,你们做成一项交易了。”米洛舍维奇流着眼泪说:“我非常感激您,我将把您一幅大画像挂在贝尔格莱德。”然后这两个人用白葡萄酒干杯,相互表示祝贺。
2. 美国向海外派兵一览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1月28日报道】题:总统谋求国会支持出兵 11月27日晚上,克林顿总统向全国发表讲话,要求国民支持他的派出两万名美军帮助实施波黑和平条约的计划。近几年来,美国曾派出部队执行过另外一些危险任务。 最近12年美国向其它地区出兵的情况如下:(1)黎巴嫩 总统罗纳德·里根 时间1983年9月—1984年2月 任务派海军陆战队去贝鲁特,作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一部分,并负责训练黎巴嫩军队。 结果一辆装载炸弹的汽车于1983年10月23日在贝鲁特的海军陆战队兵营爆炸,炸死241人。1984年2月撤回军队。(2)格林纳达总统罗纳德·里根时间1983年10月25日—1985年6月 任务驱逐古巴工兵、恢复民主政府。 结果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突击队员以及一支来自六个加勒比海国家的象征性部队把格林纳达的马克思主义政府赶下台。国会要求于1983年12月24日以前撤军,但是军队一直留到1985年6月。(3)巴拿马 总统乔治·布什 时间1989年12月20日 任务推翻巴拿马独裁者诺列加,将其带回美国接受贩毒指控并使当选政府上台执政。 结果到1990年夏天,大部分美军都离开了巴拿马。诺列加于1992年被定罪,现关押在佛罗里达。当选政府已回巴拿马执政。(4)海湾战争 总统乔治·布什 时间1990—1991年 任务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 结果伊拉克被迫撤出科威特。速胜得到美国人民的赞扬。1.7万多名美国军事人员仍然留在海湾地区。(5)索马里总统乔治·布什 时间1992年12月—1994年3月 任务为联合国人道主义使团提供保护。 结果在一次与索马里军阀交战中,一些美国士兵战死,愤怒的国会停止提供经费,迫使克林顿于16个月后结束了这一行动。(6)马其顿 总统比尔·克林顿 时间1993年至今 任务作为联合国监察部队,防止波黑战争扩大到马其顿。 结果美国仍在马其顿驻有大约550人的军队。(7)海地 总统比尔·克林顿 时间1994年9月至今 任务使当选总统就职,恢复秩序,训练警察部队。 结果在美国出兵前夕,海地军人政府同意下台并允许恢复民主。美军人员作为国际警察部队的一部分留在海地。(8)波黑 总统比尔·克林顿 时间1995年12月中旬,初步确定的时间为一年。 任务参加以北约为首的驻波黑维和部队,负责实施和平条约。美国可能训练波黑穆斯林部队并向他们提供装备。 结果此计划需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由于人们担心美国卷入战事,此计划很难获国会支持。
3. 美国应当改变霸主心态
【日本《读卖新闻》(英文版)文章】题:美英法与世界新秩序(作者埃及评论家穆罕默德·H·海卡尔) 由于最有资格成为本世纪标志的两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今天美国正站在世界权力的颠峰。第一件是盟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胜利,第二件是苏联垮台后冷战结束。 美国不知怎的把两件事都归功于自己,认为盟国胜利是由于美国介入战争,把苏联垮台说成是美国的成就。对于美国在二战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国一厢情愿地忘记了时间和空间:时间方面,美国直到1941年才参战;空间方面,希特勒的可怕的战争机器,最初是在苏联无情的广阔腹地出现裂痕。 至于在冷战中的所谓胜利,美国又一次一厢情愿地忘了在它的超级强国对手垮台的过程中,有两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第一是,苏联的内部有着分解的种子;第二是,莫斯科力图进入第三世界,往往使它同民族主义和宗教的力量发生正面冲突。美国把本世纪两场最大的胜利归功于自己之后,在全球范围采取了傲慢自大、颐指气使的态度,随着它在海湾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火力更变本加厉,达到了危险的程度。 但进行有限度的战争跟掌管世界新秩序大不相同。情形正越来越清楚,美国要进行这样的雄心万丈的计划,既缺乏物质资源、缺乏道德资源,也缺乏经验。迄今为止,它作为自己任命的全球稳定与人权的监护人的表现是差劲的:世界各地爆发的武装冲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来得多,处理人权事务的日程又有高度选择性,使它一再受人指责有双重标准。此外,它在对待使西方联盟关系受到严重考验的波黑危机时举棋不定;又像对待利比亚、伊拉克等区域小强国那样,企图用同样的强压策略对待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中国,那是可笑的做法。 虽然后冷战时期所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美国人希望自己的国家不再那么重视外交政策问题,而是更加注意国内事务,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正在退出世界舞台中心。 它的主导地位,使英法两国在过去一度扮演主要角色的舞台上退居配角。问题是,英法两国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现实。 这两个过去一度强大的帝国设法在重圆往昔的帝国梦。就英国来说,转折点大概是福克兰群岛战争。福岛战争早已成为过去,我们不想在这里重述战争原因和结果,只关心它对英国政治的影响。看来英国政治如今再度受到帝国的幻想的驱策。 法国则在70年代出兵中非推翻博卡萨总统,企图在中非重新成为殖民地宗主国,随后是暗中干预阿尔及利亚事务。 英法两国正设法在传统势力范围里恢复扮演帝国角色,但时不待人。往日的帝国一心想恢复过去的光荣是徒劳的,并会引起复杂得多的反应,因为它们的努力固然注定要失败,却能造成不必要的问题和复杂的后果。 至于美国,是时候了,它应该停止使用民主与稳定的夸夸其谈,来为自己如果不是以帝国方式、也是以霸主方式处理全球事务作出强辩。它也应该停止利用安理会作为美国政策工具,损害联合国的信用。世界不应根据相互冲突的利益和矛盾的立场来管理,而是应该根据所有居民的集体意志,通过协调以负责任的方式管理,这是最理想的。如果联合国要真正代表这样的意志,成为应付后冷战时期危机的有效机构,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就必须作出战略选择,从现有的新帝国地位退到更符合时代精神的位置。
第 4 版
1. 法起草《安家契约》吸引青年人务农
【法国《费加罗经济》周报11月3日一期文章】题:重返土地的赌注眉题:星期一推出一项农村安家契约 与契约得以出台同样令人惊异的是,就目前农业人口年龄构成而言,到一定时候,农村将出现劳动力短缺。 当然,实际情况与人们普遍认可的看法是相悖的。后者认为,现代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少。实际上,就是要在两种主张之间作出选择:一种主张是永久保持家庭式经营,与此同时,一股强劲的自由之风从布鲁塞尔吹来,这股风更偏向于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大面积经营。 农业部长菲利普·瓦瑟尔认为,要振兴农业首先就要占据农村,因此,这位农业部长与目前由全国青年农业劳动者中的主席克里斯蒂娜·朗贝尔领导的同业组织起草了一份《安家契约》。 希拉克应该去见见他们,肯定他们这种主张农业经营多样化的政治意愿,在这种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活动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外,这种作法还意味着农村一定程度的孤立状态即将结束,因为城市的年青人正跃跃欲试想在农业改革中从事某些新职业。 1994年,青年农业劳动者安家计划的数目为7457份——这是已同意了的计划——减少了12%。但在1995年头7个月里,安置数目只增加了6%。这是不够的:每年必须帮助安置12000一13000名农业劳动者,以补充今后几年大量退休的农业劳动者,这些退休人员每年平均有45000人。 必须把这份契约与旨在减轻经营负担的一揽子计划放在一起加以考虑,尤其要与减少转让税一起考虑。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主要是如何为提高1994年1月确定的总安家贷款的限额筹集资金的问题,当时的贷款限额为65万法郎,现在准备把这笔贷款增至100万。 再有,如何促使那些非直系亲属也在农村定居下来呢?全国青年农业劳动者中心的代表已要求设立保障基金,并要求在省一级能更好地协调行动。与此相呼应的是,这些安置对象必须接受过实实在在的适应性培训。 政府这项规划中革新的一面在于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结束那种“为生产而生产”不考虑市场问题的作法。 菲利普·瓦瑟尔认为,法国农业“只能采用上述办法才能摆脱困境”,他认为重要的是质量问题,他甚至鼓励每两个农业劳动者当中能有一个人去从事特产名酒的生产,或生产生物产品等。 还要使生产者特别注意产品将变成什么。因此,农业部长与全国农业食品工业协会一起决定推动上百家小企业尽快安置下来,这些企业实行的是生产、加工与销售一体化。这是一种文化革命,因为它既是一场改革,又可以在劳动强度较小,但又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生产体制基础上把一些更富有吸引力的产品推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全国青年农业劳动者中心的一份内部文件明确表示:“安家契约的目的是使农民这个职业变成未来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它对于创造活力是很必要的,它可以使青年农业劳动者在农村定居变成农业政策中优先考虑的问题。”该中心打算重新成为60年代中期那样的新主张试验室。 30年过后,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35%的年纪在55岁以上的农场主后继无人,50%的农场是由其家庭的某个成员继续管理的,而仅有15%的农场是由外人管理的。 最后这一种人数目日渐增加(每年700人),他们有时来自国外,而且主要来自北欧。这从下述事实就可以看出来:在他们看来,在欧洲,法国仍然是一个农业的承受力最强的国家。在这里,土地仍是最便宜的。 这项重返农村的努力与重新占有土地的整个计划是连为一体的。
2. 巴西肉鸡养殖兴旺 价格一降再降
【巴西《阅读》周刊第1412期报道】由于一公斤肉鸡的价格大约为一个雷亚尔(1雷亚尔约等于1美元),肉鸡正成为一种大众食品。已能经常吃鸡的人不会少于巴西1.5亿总人口的44%。经常吃鸡在不久以前还只有富人家庭才能做到。巴西人现在年均肉鸡消费量为22.5公斤,这足以把它列入世界十大肉鸡消费国之列。巴西年产肉鸡约400万吨,是世界肉鸡第二生产大国。在这场真正的革命中,人们闻不到火药味,四处飘溢的是人们在厨房中蒸煮鸡肉的香味。 即便在政府的经济学家们的头脑中,肉鸡也牢固地确立了一个位置。因为,它成了政府成功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经济政策调整时期,像香蕉那样便宜的肉鸡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感到平静,放心。正如经济学家、众议员德尔芬·内托所说,只要鸡的价格保持低水平,雷亚尔计划(经济调整计划)就不会有危险。德尔芬断言:“只要5000万就业者能吃上一个雷亚尔一公斤的鸡,政府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货币的稳定要由鸡这个卫士来保护。 圣卡塔林纳州西部的康科迪亚市,是萨迪亚肉鸡公司总部所在地。这个公司的新目标是将肉鸡的价格进一步降低。这项任务涉及到品种改良、运送产品的冷冻车行车路线的合理化等一系列问题。手下有2万名工作人员的销售部主任奥塔维亚诺说:“关键是提高生产率。” 当萨迪亚集团公司1970年决定扩大其国内外市场时,就知道这项大胆的计划回报率很高。当年,巴西人年均鸡肉消费量仅为2.3公斤,每公斤2.5美元。25年后,消费量增长10倍,价格却跌到了不足当时价格的一半。 参加一体化计划的农民是先进养鸡技术的代表,仅萨迪亚公司就有这样的农民5500人。在圣卡塔林纳州和巴拉那州,参加一体化养鸡计划的农民共计有3万多人。这些养鸡户接收孵化厂送来的小鸡,接受外部的技术帮助、混合饲料和兽医的指导。45天后,肉鸡长成,平均1.2公斤,它们被直接送往工厂宰杀。为了使巨大的“蛋白质工厂”运转起来,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直接进口美国和苏格兰人培育的良种鸡。每年仅进口这种良种鸡,巴西养鸡大户就需花费大约1500万美元。在巴西人的精心饲养下,这些良种鸡及其后代去年共产蛋136亿个。 巴西人为获得适应性更强、所需饲料少、生长周期短和低脂肪的鸡品种,对鸡遗传技术进行了大量投资,取得了显著成果。1930年,单个鸡平均体重约1.5公斤,现在大约1.24公斤。当年饲养一只肉鸡,需饲料3.5公斤,现在只需一半。过去养成一只肉鸡需15周,现在只要6个星期。这一切都为价格不断下跌创造了条件。 阿尔维斯指出,整鸡价格已跌到了谷底。他认为,仅有的出路是按鸡的不同部位出售,并开发副产品例如鸡香肠和熟鸡。 短期内,巴西养鸡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国内生产过剩。最近15年中,巴西养鸡业一直以每年9,5%的速度增长。今年头7个月,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3%。巴西的鸡肉产量在最近20年中不断增加,已由51.9万吨增加到了近400万吨。这个部门的产值为54.7亿美元,已占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1.15%。即便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养鸡业也在增长。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去年出口了48.1万吨肉鸡,成了世界第二肉鸡出口大国。
3. 美洲成立支持中小企业议会网
埃菲社11月29日报道,由8个国家的议会代表在乌拉圭决定成立的该机构,目的在于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培养方面支持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4. 墨西哥促进旅游计划
埃菲社11月28日报道,墨政府决定成立旅游联盟,加强旅游项目宣传,吸引游客,以增加外汇收入,同时促进修建战略公路和扩大基础旅游设施的投资。
5. 俄罗斯黄金将减产
美联社11月30日报道,俄官方估计其今年的黄金产量将为122吨,比去年减产7.5%,去年产量为131.9吨。
6. 一九九七年西方金矿产量可望增加
【英国《金融时报》11月24日报道】据布鲁克·亨特顾问服务公司所作的工业调查,1997年西方金矿年产量可望增加300吨。 金矿产量在15年持续增长之后去年略有下降。主要产金国南非的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从1970年的75%下滑到31%。调查报告说,除非金价继续大幅上涨,否则南非产量还会继续下降。1997年美国的年产量将增加40吨。 但是,由于美、加、澳等国把注意力从比较容易开采的氧化矿转向较难开采的矿体,这三国产量的增长率正在下降。日益严格的环保和法律标准也对生产者更加不利。 美国可能征收矿山开采权使用费致使矿主们将资本转向拉美、亚洲和前苏联的金矿。 1997年发展中国家金矿年产量将增加150吨。这些国家包括智利、印度尼西亚、加纳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7. 新加坡订购77架波音777客机
【合众国际社迪拜11月14日电】新加坡国际航空公司今天定购了77架波音777飞机,价值126亿美元。 波音公司副总裁博奇·博斯科夫说,新加坡航空公司定购的77架波音777可容纳200人的飞机中,有34架定货已敲定,另外43架也可选择波音777可容纳300人的飞机。 这批定购是在“95’迪拜航空展览会”上宣布的,此次展览吸引了34个国家的500家公司。 波音公司共收到230架波音777飞机的定单。
第 5 版
1. 消除体制弊端 培养运动人才
【捷克《电讯报》11月4日文章】题:布拉格高等学校体育中心获得优异成绩 布拉格高等学校体育中心于1974年创立,最近四年由彼得·雅克尔担任主任。雅克尔为运动名将,曾13次获得捷全国柔道冠军。他也是欧洲大学生柔道冠军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柔道铜牌得主。 在从事体育运动的同时,他还完成了在布拉格技术大学、体育学院的学业。由于他是运动专家,又具有高等学校的专业知识,在他的领导下,高校体育中心的工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 雅克尔说:“我的目的是消除昔日体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体育活动除要创造纪录外,还要给人们以欢乐感。” “我任中心主任后,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完善中心的建制,组建一支专家队伍。我们大力放权,让运动员、教练员和各运动项目部的负责人对运动成绩负责。运动项目部可自主决定如何使用分配给他们的经费,选择训练运动员的地点。在这方面他们拥有无限的权力,当然也要承担全部责任。” “这几年来,高校体育中心的另一重要成就是扩大了运动员的队伍,把不在高等学校学习的运动员也吸收到自己的队伍中来,并保障他们正常训练。这在1989年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高校体育中心除培训尖端运动员外,还关怀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我们认为,不应该把残疾人运动员同其他运动员分离开来。他们应享有同样的训练条件,只要他们的成绩符合高校体育中心的要求。高校体育中心虽然在这方面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专门的补贴,但认为有义务这样做。布拉格除高校体育中心外,还有军队的体育组织杜克拉,内务部的体育组织奥林普。但只有高校体育中心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条件。” “高校体育中心还参与举办一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如国际马拉松比赛、布拉格大学生赛跑等等。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吸引广大群众参加运动。我们不应该只为自己进行体育活动,并把自己同群众孤立开来。我们的高校体育中心不仅在体育方面要为群众做表率,而且应该给予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 “高等学校体育中心创建以来,培养出一系列赫赫有名的运动员,比如800米跑世界冠军克拉托赫维洛娃,至今她仍是这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又如世界双人花样滑冰冠军科瓦日科娃和诺沃提尼;欧洲单人滑冰冠军和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彼得·巴尔纳;奥运会划艇冠军卢·波列尔特,以及今年在日本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的跳远冠军沙·卡什帕尔科娃和游泳项目的亚军列·马尼哈洛娃等等。”
2. 甘为他人作嫁衣
【英国《世界足球》月刊12月号文章】自从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决定让英国人罗伊·霍奇森执掌该队教鞭并希望他能够将国际米兰队带出低谷的那一刻起,他们所追求的结果就非常明确了。 当初霍奇森在为瑞士国家队工作的时候,他就已经创造了奇迹,他帮助瑞士国家队恢复了他们在国际竞技场上的自信心。他曾为了成为一个明星足球教练而长期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 霍奇森是一个非常注重实际的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的话,那么他是不会接受国际米兰俱乐部所提供的这份工作的。人们往往总是把目光盯在合同的金额上,而霍奇森则无意加入他们的行列。 就因为他有曾全力以赴地献身于振兴瑞士足球事业的经验,因此,当国际米兰队以本赛季联赛表现不佳和在联盟杯赛中栽在瑞士卢加诺队手中被淘汰出局为由解除同比安奇的合约之后,霍奇森无法对国际米兰俱乐部主席莫拉蒂的邀请说不字。 就像霍奇森在将这个消息告诉瑞士足协后所说的那样,“我明白(要和长久相处的队员分别)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但像这样的(接受国际米兰俱乐部邀请面对挑战的)机会以后也许永远不会再有。” 为此,国际米兰队也十分通情达理。为了缓和他们分别的痛苦,国际米兰俱乐部提议,该俱乐部愿意让霍奇森继续在瑞士担任咨询或者顾问的角色——如果这样可以使瑞士放霍奇森走的话。 正如霍奇森所说的那样:“无论(瑞士)足协作出何种决定,都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不过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拒绝国际米兰俱乐部所提出的请求。我的动机就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回到球场上的日常工作当中去。” 霍奇森带领瑞士国家队闯进了1994年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这对瑞士国家队来说是28年来的第一次,并且在霍奇森的带领下,瑞士队首次取得参加欧洲锦标赛决赛阶段比赛的资格,因此,他重新点燃了瑞士的足球热情,他在瑞士家喻户晓,好像他已经成了瑞士民族英雄。 1992年以来,他的球队的纪录是21胜,10平和9负。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执教的队在真正算数的17场比赛中只输了两场。 霍奇森首先踏足欧洲大陆时执教瑞典的马尔莫队,并带领该队夺得了一系列瑞典国内比赛的冠军。他之所以在意大利受到青睐得益于他在瑞士的工作。 并非每一个人都对霍奇森的这些可以值得信赖的成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可以预见,持怀疑态度者也是会有的。 曾于六十年代在其最光辉的日子里执教国际米兰队的埃雷拉是持批评论调的领头人。他说:“我从未听说过真正有天才的英国教练。请霍奇森出山绝对不可能是解决国际米兰队目前面临困境的最佳办法。” 瑞士人对霍奇森更为慷慨大方。在霍奇森要离开的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之前,在瑞士队以3:0胜匈牙利队的那场比赛期间,瑞士的一位电视评论员就把霍奇森誉为“瑞士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人”。 在这场比赛结束之后,当运动员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哈得特姆体育场的记分牌上显示出“谢谢罗伊”的字样。瑞士的德语报纸《每日新闻报》在第二天上午的报道中称这场比赛是“罗伊的最后杰作”。 瑞士3:0赢匈牙利队确定了瑞士明年夏季到英格兰参加比赛的地位。这场比赛的胜利进一步证实了霍奇森在瑞士的英雄形象。 霍奇森是伦敦一个公共汽车司机的儿子,他的绰号是“罗伊王”。这位英国人被评为瑞士公众最喜欢的人物。他在这次欧洲足球锦标赛预赛中把这支队伍转变成了一支协调一致和有自信心的队伍。 霍奇森对于将几乎全部精力都花在国外足球队上的事实一点都不感到后悔。他说:“我想我的父母亲可能都希望我回到英国去,但是,我自己无意这么做。”
3. 热列兹尼被评为捷克最佳田径运动员
【埃菲社布拉格11月30日电】捷克标枪运动员、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两次世界冠军扬·热列兹尼今天连续第三次被评为捷克年度最佳田径运动员。 他在教练员和体育记者投票中获得780分。获得第二名的是十项全能运动员托马斯·德沃夏克(640分)。第三名是中长跑运动员帕维尔·绍库普(461分)。 热列兹尼总共参加过17次国际比赛,其中有13次取得冠军,其余几次获得第二名。有15次超过90米。 热列兹尼现年29岁,身高1.86米,体重77公斤,他也是国际田联公布的今年10名最佳田径运动员候选人之一。国际田联将于12月9日在这些运动员中评选出1995年世界最佳田径运动员。
4. 俄将向亚得里亚海派遣航空母舰
【法国《世界报》11月29日报道】题:俄罗斯将派遣一艘核航空母舰去亚得里亚海 俄罗斯考虑在12月派遣它的“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核航空母舰去亚得里亚海,以支持部署在波黑的国际和平部队。这是俄罗斯海军第一次同美国、英国和法国的航空母舰一道执行使命。在“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上有24架苏霍伊飞机和10架卡莫夫直升机。这艘吨位为6.7万吨的航空母舰将由北海舰队和黑海舰队的后勤舰护航,在亚得里亚海停留一百多天。
第 6 版
1. 法国政府扶持手工艺行业
【法新社巴黎11月21日电】题: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手工艺行业 法国中小企业、商业和手工业部部长让—皮埃尔·拉法兰11月21日借手工艺行业举行全国会议之机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向手工艺行业鼓励基金会提供600万法郎的低额捐款。 在1996年政府拨款增加一倍的基础上成立手工艺行业鼓励基金会,这是政府为支持法国250个手工艺行业而采取的措施之一。法国250个手工艺行业共有企业3万家,16万多名职工,每年营业额达890亿法郎(其中390亿法郎是出口营业额)。 这个基金会的宗旨是鼓励就业,支持濒于消失的手工行业,帮助手工艺人适应新的工艺技术。 【法新社巴黎11月21日电】题:12人被杜斯特—布拉齐授予“手工艺师”称号 法国文化部长菲利普·杜斯特—布拉齐11月21日晚上根据手工艺行业委员会的提议给12名手工艺人授予了“手工艺师”称号。 1994年已有20名手工艺人被授予了这一称号。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手工艺人、特别是那些其技艺已很少见或濒于失传的手工艺人的地位。 挑选“手工艺师”的标准是技艺熟练,能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愿意将技艺传给徒弟。每个“手工艺师”可获10万法郎的补助金。下面是今年被杜斯特—布拉齐授予“手工艺师”称号的12人名单:贝尔纳 ·奥贝坦,管风琴制造者;雅克·博茹安,裁缝兼戏装制作者;雷纳托·博阿雷托,自动木偶制造者;吉斯勒·布里韦,平放式经纱挂毯制作者;皮埃尔·德巴尔,女帽制作者;乔治·盖,青铜工艺美术品铸造者;达尼埃尔·贡塔尔,镀金饰品(绦带和头巾等)制作者;皮埃尔·拉利埃,铜版画印制者;苏珊马约,刺绣工;勒内·莫雷尔,石匠;勒内·雷默,珂罗版制作者;贝尔纳·蒂斯朗,青铜艺术品制作者。 手工艺行业委员会成立于18个月前,是文化部领导下的一个咨询机构,其成员是一些被任命的手工艺专业人员。 文化部长杜斯特—布拉齐说:“政府决定在扶持手工艺行业方面作出特别努力:在1996年,政府将向手工艺行业委员会提出一项指导计划,建立负责协调有关各部并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发展手工艺的特别机制。”
2. 20世纪的难民潮
【波兰《政治》周刊11月18日一期文章】题:悲惨的20世纪——难民的世纪(作者亚当·克热明斯基) 本世纪各大洲总共有2.5亿人被赶出了自己的家园,或者是被迫迁徙和遣返,或者是因种族清洗,也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饥饿和瘟疫而逃难的。 “一群人窜进家里,打死了爷爷,让我们举起手来,把我们赶走。”“他们把抓来的村民赶进一座教堂,然后向人群投掷手榴弹,最后放火烧光,不留痕迹。”今天,从南斯拉夫能听到这种报道,也可以从卢旺达听到此类消息。两年前从格鲁吉亚,10年前从阿富汗,更早一些时候从柬埔寨或巴基斯坦可以听到这类新闻。半个世纪以前,在波兰、德国、乌克兰,更早一些时期在苏联或土耳其都能看到这一切。 20世纪的难民大潮从来不是孤立现象。本世纪发生了使世界版图出现变化的几个大事件:奥斯曼帝国垮台,多民族的欧洲王朝垮台—首先是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垮台,而后在其领土上出现一些新兴国家,奉行民族主义的新兴的专制帝国,比如第三帝国(德国)和苏联也相继垮台。此外,由于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化,出现了许多新兴国家。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出现了有组织的大规模驱赶难民的第一个大浪潮。亚美尼亚人成为20世纪大规模驱赶难民和有计划的屠杀的第一批受害者。1915年4月24日,土耳其政府在取得德国同意并在西方消极旁观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驱赶和屠杀亚美尼亚人。到1917年,共有150万妇女、儿童和男子死去。 1917—1921年,由于在俄国爆发了革命和内战,150万反共分子被驱逐出境。 1915—1923年,100多万亚美尼亚人离开了小亚细亚,而数十万西班牙人为躲避佛朗哥的统治逃到法国。 1939—1941年,100万—200万波兰人被迫迁往苏联腹地。 1943—1944年,由于在沃伦爆发的波兰—乌克兰冲突,20万波兰人逃往大古贝尔尼亚。 1944年5月17—18日,26万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被遣送到中亚的“特别居住区”。 1945—1946年,48.2万乌克兰人从西加利奇的古老土地上迁移到乌克兰境内。 1945—1948年,150多万波兰人从波兰古老的东部土地迁往波兰内地。 1947年,12.5万—14万乌克兰人根据“维斯瓦行动”迁往波兰西部和北部地区。 1945—1950年,117万—120万德国人从欧洲各国迁走,其中300万人从波兰迁走。 1950—1959年,由于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1959年的古巴革命,其中每个国家都有100多万难民出逃。 1945—1961年,在柏林墙建立之前,有370多万东德人逃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47年,来自巴基斯坦的印度人和来自印度的穆斯林,共1800万人改变了居住地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移。 1975年,安哥拉持续了20年的国内冲突使250万人逃离家园。 1979年到今天,320万人离开阿富汗,躲藏到巴基斯坦和伊朗。 1984年,苏丹北部的穆斯林和苏丹南部的基督教徒之间的战争迫使400万人出逃。 1990年,由于内战,183.7万人离开利比里亚。 1991年,70万库尔德人被赶出伊拉克,100万人离开自己的家园。 1992年,塞族、穆族和克族之间持续了3年的战争,结果造成400万难民。 1993年,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冲突造成30多万人逃亡。 1994年,卢旺达内战造成了整个非洲不稳定,264.6万人逃离卢旺达和布隆迪。 根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1995年1月提供的材料,1994年,世界上的难民总数为2741.89万人。估计被迫离乡背井的人数为5000万。1963年,只有130万难民。1979年,苏联红军干涉阿富汗之前,难民为570万人。 各大洲的难民数字分别为:非洲1181.6万人,亚洲792.15万人,欧洲652.01万人,拉丁美洲18.46万人,北美洲92.55万人,大洋洲5.12万人,总共2741.89万人。
3. 纽约公共图书馆获捐款数千万美元
【美国《纽约时报》11月16日报道】纽约图书馆收到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人捐献的1500万美元,用于重修位于第五大道42街的阅览室主楼,这是该图书馆建馆以来收到的数目最多的一次捐款。 该图书馆董事会董事长马歇尔·罗斯说,图书馆的修葺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已制定完毕。这座阅览室已成为纽约市图书馆系统的象征性中心,而且是世界文化的荟萃之地。他说,“通过修葺,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其宏伟气势,另一方面要更新其技术设备。”他提到要添置能够储存更多信息的电脑设备。 还有一些人也给这个图书馆捐献了巨额款项。近年来,多萝西·卡尔曼和刘易斯·卡尔曼向新建成的耗资1亿美元的科学、工业和商业图书馆和即将修整的林肯中心表演艺术公共图书馆总共捐献了2000万美元。1994年,时装设计师比尔·布拉斯为修整目录室捐献了1000万美元,现在这个室以他的名字命名。
4. 亚洲移民在澳大利亚处境艰难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7日文章】题:不幸的亚洲人(记者休·格林) 占澳大利亚工人人数1/4的移民——其中14%的人来自非英语国家——算是幸运的。12%以上的移民没有工作,他们在澳大利亚长期失业的人当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上周在墨尔本举行的一次全国移民和就业大会透露,不仅移民在澳大利亚找工作时面临一些障碍,而且很多有工作的人也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他们因经济衰退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他们的技能和学历常常被雇主所忽视,他们的资格得不到承认。他们和管理职务之间有一道“玻璃门”。在墨尔本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生活得最糟糕的是那些非英语国家的人。 他们的工作很艰苦,只有极少数非常优秀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在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管理人员当中,40%的人都受过高等教育。相比之下,在讲英语的人当中,只有2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总的说来,香港以及来自新加坡和斯里兰卡等英国前殖民地的人比那些来自亚洲其他地方的人干得出色。这表明英国的管理文化在澳大利亚仍然有着牢固的地位,因此,香港移民就比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干得好。但是,像在管理方面取得成功的亚洲所有其他移民一样,他们主要集中在金融部门,而在别的部门占的比例不大。 移民们不能充分利用他们的技能意味着他们处于所谓的无形失业之中。珀思市默多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他们的工作来说,占很大比例的移民存在资格过高的现象,而且他们没有因他们的技能而得到相应的报酬。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歧视以及雇主和职业介绍机构不承认移民的资历。移民的工资水平反映了这种无形失业现象。欧洲出生的男性移民的工资减少了5.1%,亚洲出生的男性移民的工资减少了9.3%。尤其是从1980年以后到达澳大利亚的非英语国家的移民接受教育的时间通常比他们的同行多两年以上。
第 7 版
1. 二十一世纪将攻克哪些疾病(上)
【美国《行列》周刊11月5日一期文章】题:医学界下一步将要攻克哪些疾病 近二三十年间,研究人员为世界上一些主要疾病找到了治疗办法。肺结核、肺炎、天花已得到控制。先进的手术技术和威力强大的药物的研制成功有助于使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癫痫等疾病得到治疗。 我们预计今后50年内能开发成功什么样的药物?我们对基因研究、脑化学、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的了解所取得的进展,已经给医学领域带来了变化。为了对未来的前景有个大致的了解,本刊记者采访了14位著名科学家,他们当中许多人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面是这些科学家对我们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可以期待的成就以及我们将会面临的挑战所作的论述。遗传学科学家们预计,绘制人体基因图的人类基因组工程将于2005年完成。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基因组为多种疾病设计新的药物。国立卫生研究院前任院长、现执教于州立俄亥俄大学的伯纳丁·希利博士说:“人类几乎没有一种疾病与遗传学无关。” 遗传学研究——即研究人类如何把特征传给下一代——已经取得一些重要的发现。例如,科学家们10年来已经在动物和人身上发现了引起癌细胞扩散的基因即致癌基因。人体内几乎每一个器官中都已发现了这种基因。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能在这种基因被激活以后将其关闭的药物。精神疾病10年来,新一代药物已经大大改进了精神疾病的治疗。通过服药对大脑产生化学作用,可以使60%至85%患有焦虑、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抑郁、狂躁和抑郁状态交替症等患者的病状得到缓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院长赫伯特·帕德斯博士解释说:“我们开始对生物学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所了解。数年前,我不会相信大脑中的某个分子可以诱使人自杀,如今我们已获得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可以发生。” 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病是最常见亦最难治疗的大脑疾病,这两种疾病也有可能在21世纪初被攻克。目前已有一种药物TACRINE可以把早老性痴呆症的症状降低到最低程度,但这种药物只能对部分患者起作用,而且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已有几种药物可以大大缓解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到下个世纪,目前正在试验的复杂的脑部手术将能够为患者解除特别严重的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心脏病美国去年有100万人死于心脏病。但是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所长克劳德·朗方博士等科学家对于21世纪将能够防治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持乐观态度。 至于动脉阻塞(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朗方博士说,我们可望研究出使血液恢复流通的技术。随着降低血压、增强心脏功能的药物的不断完善,他预计心脏病的死亡率到下个世纪将继续下降。 人造心脏目前已能使等待做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存活一年时间。最终目标是在患者体内植入带有泵、阀和电能供应的人工心脏,使患者无需依赖生物心脏就能存活。中风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作一次中风。中风是由于大量血液涌入大脑,杀死千百万个大脑细胞所致,或者是发生痉挛压迫某条主动脉,致使大脑缺氧。美国每年有15万人死于中风。 令人高兴的消息是中风患者的死亡率10年来已经下降25%。纽约医院负责中风药物研究的丹尼斯·巴布特博士认为,今后几年可望出现至少30种治疗中风的新药物。新的大脑成像技术还将使医生可以在早期阶段观察到中风造成的影响,使医生能在患者的大脑受到严重损坏之前用药物加以治疗。(上)
2. 西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见成效
【拉美社哈瓦那11月28日电】西班牙促进科学研究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经验,已经成为在这里召开的大学—企业合作研讨会的中心话题。 哈瓦那大学组织的这次研讨会听取了西班牙最高科学研究委员会成员埃莱娜·卡斯特罗关于这一问题的报告。 她说,大学—企业合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基础科学知识在实际研究中最终会演变成对社会有益的产品。 她提出了一种“锁链式革新模式”,即在形成全国革新体系时,建立新的结构和内部关系。她说,自从1983年西班牙大学改革法实施以来,政府除颁布了一系列支持科学研究的法律之外,还建立了许多科研成果转让办事处。这些办事处是科研人员和企业家之间的“中介机构”,其作用是代理科研人员同企业家谈判合同以及专利权方面的技术和法律问题。 她说,这些机构在西班牙大学—企业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仅在最近6年中,大学和公共研究中心在把革新成果应用到工业中的同时就创造了可观的收入。 卡斯特罗介绍说,现在科研成果转让办事处的使命已接近完成,而需要建立企业和工程技术服务部门之间的“中介机构”,同时还要保持工程技术服务部门同大学的联系。 从这个新的前景出发,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委员会把它的精力放在加强工业对技术的需求上,它主张在企业中增加“科研—开发”人员的数量。 她说,西班牙自1982年每年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拨款0.49%,增加到现在的0.9%用于支持开展“科研—开发”活动。欧洲国家的平均比例是2%。
3. 绿色和平组织报告认为:美国乃破坏臭氧层祸首
【埃菲社维也纳11月28日电】绿色和平组织今天在维也纳指责美国是破坏保护地球免受有害紫外线照射的臭氧层的主要责任者。 该组织在此间召开审议《蒙特利尔议定书》会议之际公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把美国列在破坏臭氧层的国家之首,美国排放的破坏物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30%。 这个生态组织说,具体地说,美国是已观察到的700万平方公里的臭氧洞的直接责任者。这个面积相当于美国总面积的大约2/3。该组织说,现在是造成臭氧层变薄的主要责任者们拿出钱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了。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还说,日本应对臭氧洞负13%的责任,德国应负10%的责任,英国应负8%的责任。
第 8 版
1. 毛里求斯华人在艰难中坚持办中文报
【本报塔那那利佛12月1日电】(记者赵坚)毛里求斯现有《镜报》、《华侨时报》和《中华日报》三家华人报纸,其中《镜报》和《华侨时报》目前均面临困难,极需支持。 首先是缺乏办报人。《镜报》发行人兼总编辑吴志英和《华侨时报》社社长吴隆祥均已是70多岁的老人。吴隆祥对记者说,自1964年接手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人老了,家里也有许多困难,总想歇手,但找不到顶替的人,只好继续干下去。 其次是排字工人短缺。岛上会排汉字的人本来就少,现实的状况更是后继乏人。两家报纸没有能力自己搞培训,即使有条件,也很难找到愿意干这行的年轻人。 最后是读者越来越少。现在能读中文报刊的几乎全是老人。由于当地华文教育式微,也由于受生活和前途所迫,没有精力和可能再学中文,年轻人都看不懂华文读物。加上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工作条件艰苦等,华文报纸可谓后继无人。 今年4月吴志英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同意华文报纸5年后将在毛岛消失的说法,但他同时写道:“虽然华人报业前途不容乐观,时日不多,但我们情系祖国和侨胞。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艰苦维持到1997年7月1日,喜见香港主权回归祖国,同雪国耻。” 《镜报》创刊于1974年,《华侨时报》创刊于1953年,除在毛里求斯发行外,还在留尼汪、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大陆一些国家发行。几十年来,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它们竭尽全力宣传新中国,功劳甚大。每逢国庆或春节,毛里求斯总统乌蒂姆和总理贾格纳特都忘不了在报上题词,除向华人祝贺节日外,还充分肯定两报对促进中毛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两家报纸不仅是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中国及其伟大成就的窗口,还是促进中毛两国人民之间传统友谊的桥梁,也是联系海外炎黄子孙的纽带。 当地华人说,占毛人口近70%的印巴裔人都没能长期出版一份本民族语言的报刊,而只有3万人的华人却能长久地坚持发行自己的报纸,这是我们的骄傲。
2. 一段肮脏的历史曝光 (十一)
同时,蒋中正希望能因为此次聘请日本教官,来训练国军的指挥技能和战术运用,甚至连他们的精神态度、行动、语句都要留心学习,视为模范。部分将领持反对态度 不过,当时蒋中正也已经注意到将领中有人不满,私下抱怨日军是我们的敌方,是被我们打败的,怎么可以让他们当教官来训练我们的国军部队?蒋中正听到以后很生气地说:“也许有人会说,日本同我们经过八年战争,过去他们侵略我们,做过我们的敌人,现在我们打了胜仗,还要请他们来做教官,教训我们,实在使人不能悦服。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观念呢?如果有,那就是一种极大的错误。” 对“白团”来到台湾的报恩行动,在台湾部分将领的反对中,其中以陈诚与孙立人两位反对最力。据“白团”成员提到,当时陈诚、孙立人对他们最不服气,圆山军官俱乐部正在建设时,有一次陈诚正好路过,他看了后好像很不满意,并且说现在建设已经来不及的话。孙立人则是直接对“白团”的人说,跟他们没有什么可学的,而美国可以学的就比较多。为了让这些重要将领改变态度,民国42年,蒋中正要求“白团”的人策划一次党政军联合作战演习,陈诚与孙立人都到场观察,这次演习主要由中山幸男策划。据83岁的中山幸男指出,演习主要有三个项目,分别是纵深阵地的攻击、步炮协同以及实战的演习指导。中山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面积广大,国民政府如果横形进攻共军阵地,很快会把力量消耗掉,因此必须采纵形方式,以便把战场弄得狭长一点。 另外,在日本演习时都是炮兵先从后面攻击敌人,但是台湾的演习却是实弹演习,每一个实弹都通过步兵的脑袋,步兵再往前冲,这种情况连他们自己也没有经历过,自己也吓了一跳。还有,在实战演习时,过去指挥官都是用挥动白色或红色大旗来代表前进或是后退的指令,这次日本顾问要大家改用电话分别仔细传达命令给攻击部队和假想敌部队,使得演习有如实战。 (十一)
3. 美国《商业日报》报道:中国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取得明显进展
【美国《商业日报》11月13日报道】题:中国投资70亿美元的能源和铁路工程已取得明显进展(作者P·T·邦斯伯格) 华北一个采煤、发电和运输联合工程在宣布动工一年之后,已取得明显进展,这一工程需要15年完成,投资将达70亿美元。 这项工程包括年生产能力为6000万吨的3座煤矿、一座发电厂、从陕西省北部到河北省黄骅的一条1000英里长的铁路线和渤海湾一个年吞吐量达3500万吨的港口。 这条铁路线的起点是神府—东胜煤田。这个煤田面积达1.2万平方英里,从陕西省北部扩展到内蒙古,煤藏量为2230亿吨,占整个中国煤藏量的1/4。 铁路线从陕西北部开始,经山西省、进入河北省,年运输能力将达一亿吨。神府—东胜煤田出产高质量的煤。 一些官员说,在黄骅两个3000吨级和一个1000吨级的码头正在施工建设。到本10年末,这个港口将有专门用来装运煤的4个3.5万吨级的码头和一个两万吨级和两个万吨级用来装卸其它货物的码头。 为开发神府—东胜煤田现已投资8.4亿美元。 去年,天津的渤海湾港宣布了一项计划,要将该港处理煤的能力提高到每年1000万吨、这些供出口的煤也大都来自神府—东胜煤田。
4. 台湾揭开三大政党时代
【中央社台北12月2日电】(记者张大仁)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今晚揭晓,中国国民党仍然夺得过半数席次,打破所谓“三党不过半”的魔咒。财政部长林振国今晚表示,国民党立委占优势,有利于立法进度和施政的推动。 民主进步党此次得到54席次,比上届增加了一点。而新党则从原有的8席突增到21席。 【时事社台北12月2日电】题:新党获得飞跃增长,台湾揭开三大政党序幕 国民党非主流派的一部分于1993年分离出来组成的新党,在2日的立法院选举中议席大幅度增长,由选举前的8个议席一举增加到21席,增长了两倍。其结果,台湾迎来了国民党、民进党和新党三大政党时代。不过,在组织和资金两方面大大领先于其他政党的国民党的优势,当前仍然是牢固的。 新党取得了超出其实力的成果,反过来说,是因为保守阶层对李登辉总统的不满增大了。 【日本《每日新闻》12月3日报道】题:三党结构鲜明(记者坂东贤治小林猛夫发自台北) 于2日开票的台湾立法院选举,明确表明了将于明年3月份迎来首次总统直接选举的台湾政治的三极结构。通过选举战,反对台湾独立的国民党非主流派和新党接近,形成了第三势力。国民党获得85个议席,勉强维持了最低目标的过半数。但是,仅差3票就过不了半数,可以说“国民党实际上失去了稳定多数”。 据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国民党得票率只有45.4%,是历史上最低的。民进党比上次增加两个百分点,为32.7%,新党为12.8%,两在野党加在一起,得票率超过国民党。 在这次的选举中,新党获得了外省人的选票。国民党非主流派的大人物、将以无党派人士身分参加总统选举的林洋港和郝柏村公然支持新党,从国民党手中夺走了相当一部分选票。 特别是外省人比例高的台北市,新党候选人全部当选,超过国民党,获得6席。 民进党这次只增加4席,据认为党的势力大体上到了限度。 【日本《读卖新闻》12月3日述评】国民党在12月2日举行的立法院选举中取得了单独过半数的席位,因此,为李登辉总统在明年3月初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实现再次当选巩固了基础。 国民党因受内部分裂的影响,比选举前减少了7个席位,得票率也降到有史以来最低的程度。 新党在立法院中确立了第三政党的地位。因此,台湾正式进入了“三大政党时代”。新党在立法院中的势力增大,在对中国的政策问题上将增大发言权,这将成为对李登辉政权的牵制力量。 民进党没能明确打出“台湾独立”的旗帜,扩大势力的目标最终未能实现。
5. 短讯
▲台《经济日报》报道,台官民合资的海外投资开发公司二十八日举行发起人会议,主要业务是到海外开发工业区、配合股东个案投资,以及从事非传统性的贸易活动。 ▲台《经济日报》二十八日报道,台「行政院劳委会」统计一九九四年劳工家庭收入和支出发现,劳工家庭的收入虽大幅提高,但支出也快速增加,因此储蓄率也首度呈现下降。
6. 同感 友谊 合作
【越南《人民报》11月29日文章】题:同感·友谊·合作(作者随同杜梅总书记访华记者盛江) 北京——现代中国的缩影,犹如一列正在加速向前奔驰的列车。 北京人口1000多万,每年又有大批游客接踵而至,但她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北京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新旧结合。古老、庄严与现代、雄奇、华丽相间。发展速度很快,但又有规有矩,毫不杂乱。 在北京,新火车站、方庄小区等新建工程的建筑规划,主要是向高层与地下发展,但其间又有低层瓦顶住宅区。离长安街不远,我们目睹了昼夜繁华热闹的前门老商业区。这里的人们珍惜文化、建筑和生活方式的遗产,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不丢失自己的本色。我们在大街上遇到的许多北京人都对目前的生活表示满意。中国的老百姓们正在富裕起来,穿着更漂亮、更讲究了。北京商品繁多,但摆卖井井有条。许多大商场开张营业,但国营商业仍保持着主导作用。从北京的繁华热闹中,人们可清楚地看到国家的管理和调节。这里的一切都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并不矛盾。 整个中国正以豪迈的步伐向21世纪迈进。过去五年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而1994年达到11.8%。北京市农业连续16年丰收,出口金额连续六年增长11.4%。这些充满说服力的成就,更加坚定了中国朋友正在奋斗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 基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方向的同感,并分享中国人民的喜悦,杜梅总书记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说:“这次访问中国,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事业中取得了全世界都钦佩的巨大成就。”杜梅同志希望中国人民成功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这是当代具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不仅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世界人民的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事业产生广泛影响。” 本着同感受、共志向的目光,加上历史、地理的密切关连,杜梅总书记对中国的正式友好访问,被中国朋友视为具有重大的意义并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杜梅总书记在深情、激动的气氛中会见了曾经为越中友好关系作出贡献的中国老革命干部。出席会面的中国老干部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往昔同越南干部、战士和人民并肩一起抗战与建设的记忆仍历历在目。这一美好的烙印为现在和将来的合作创造了前提。 越南贸易部、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计划投资部同中国有关部门已进行了会晤。从随同杜梅总书记访问的越南企业家那里听到的消息都是乐观的。基于双方的友谊、潜力和愿望,越中两国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合作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