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01-31

第 1 版

1. 欢乐祥和迎新春 昂首迈向新时期

【拉美社北京1月27日电】题:歌舞升平迎春节    尽管没有烟花爆竹,但中国人民正用彩灯、花环和灯笼喜气洋洋地迎接春节的到来。    旧历猪年将在喜庆欢乐但没有喧闹的气氛中度过,因为出于安全考虑,在很多城市是禁放烟花爆竹的。过去曾因燃放鞭炮而引起火灾和人身安全事故,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本周开始,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节日气氛日益浓厚,人们已开始组织家庭聚会。    在北京的一些公园和广场上,可以看到人们在翩翩起舞,有的是中国传统的大秧歌,它象征着丰收和欢乐。与此同时,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等对于成百万回家过春节的人来说似乎已经不够用了。在这些地方,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据估计,全国春运的客流量高达2亿人。    今年的春节人们可以有6天的假期,在这期间,大部分人都放下了工作,政府机关也停止办公。    为了方便中国人与国内外的联系,邮电部将把电话费减价30—50%。    【拉美社北京1月23日电】中国在避开风险、深化经济改革和保持新时期社会稳定的情况下迈进了1995年。    一批北京社会科学家最近对目前形势特点做了上述评估。他们认为,中国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一个强大的中国在崛起。他们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健康道路”上取得的,尽管1994年出现物价上涨现象。    这些成绩都是在现今已90高龄的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1978年开始的改革后取得的。    最近几年中,改革计划经历了两大重要时期: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批准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11月,开始促进企业、商业、银行和其它行业系统的体制改革。    据说,使国营企业扭亏为盈的一个具体行动很快就将开始,这其中包括关闭亏损的200家国营企业。观察家们说,这比做出一项经济决定还重要,因为它说明这个国家的决策机构没有瘫痪。不过专家们认为,在改革步伐加快时,必须更加谨慎。    专家们说,在1994年头9个月中,外国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50%,居民储蓄额明显增长,外国游客也增多,有外国投资的单位今天已达10万个。    北京大学的一位社会科学家说,调查表明中国的社会风险指数明显下降,他认为,稳定是改革的一大成果,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15年的幸福。    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提高了消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的能力。    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沿海特区和内地的发展不平衡、完善国营企业机制、通货膨胀,以及放弃旧的计划经济后出现的不协调等。    在国际方面不是没有困难,例如最近中止在日内瓦关于中国复关的谈判。    工会方面最近发布的文件证实中国工人90%以上都支持政府深化改革的政策,而且商业界对实现长时间的经济繁荣充满希望。    中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好局面,还因为最近10年中中国工业发展成绩显著,特别是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除此之外,在这期间中国没有出现使有些国家政府叫苦不迭的社会骚乱。    美国驻华商社代表林先生说,社会稳定意味着在中国做生意的风险减少了。他还说:“社会秩序良好将确保中国吸引来更多外资,这对国家是积极的,对我们也有利。”

2. 外电评述: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重要主张

【时事社北京1月30日电】中国国家主席兼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当日在北京举行的春节茶话会上对台湾发表了呼吁祖国统一的讲话。江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了为实现祖国统一“双方领导人互访”等八点方针。    江主席专门就台湾问题发表讲话,这是第一次。关于领导人互访,以往台湾呼吁在国际会议的场合举行首脑会谈,而中国方面主张在国内会谈,估计当前实现双方首脑会谈的可能性很小。    【共同社北京1月30日电】江泽民总书记30日在春节茶话会上发表对台政策八项方针。他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他第一次表明不对台湾同胞行使武力的想法。    【法新社北京1月30日电】中国主席江泽民今天告诉台湾,它必须放弃台湾独立的要求;并警告说,北京将会毫不迟疑地使用武力来维护它对台湾的主权。    他在台湾工作办公室举办的春节茶话会上说,我们坚持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湾任何“一中一台”的言行。北京对台湾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关注,因为在他们中间台独思想很盛行。    江泽民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并不排除使用武力来对付意图干涉中国内政、策划台湾独立的外来势力。他重申北京多次讲过的话:“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江泽民说,他还希望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和贸易联系。北京和台北上周举行了自1993年新加坡会晤以来的第七轮会谈,但没能就遣返劫机犯、非法移民和渔业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合众国际社北京1月30日电】江泽民主席今天提出要使用武力反对干涉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外国势力,并且严厉谴责了台湾的日益增强的独立倾向。    虽然江泽民没有点出谁是“外国势力”,但他是第一次提出要动用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对付积极支持台独的国家。    江泽民说,外国的干涉“不仅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江泽民是在台北和北京的关系继续变坏的时机谈这番话的。去年12月,华盛顿派出其运输部长到台湾会见李登辉也激怒了北京,从而取消了这位运输部长的北京之行。

3. 美驻华使馆发言人表示:中美谈判之门还得敞开

【路透社北京1月29日电】华盛顿提出的最后期限再过一周就要到期了,由于中国没有对美国提出的继续举行谈判的要求作出反应,美中两国今天又朝爆发破坏性贸易战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美国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说,在同中国方面就保护美国的版权、商标和专利问题举行9天谈判后,美国谈判小组今天离开了北京,没有发表声明,也没有举行记者招待会。    这位发言人说:“没有计划进一步举行谈判,但是大门是敞开的。”    中国把谈判破裂的责任归咎于美国,但没有把进一步谈判的大门关死。外经贸部的一位发言人说,希望美国重新考虑其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4. 「太阳,你早!」

【俄通社—塔斯社摩尔曼斯克1月29日电】摩尔曼斯克市民今天举行狂欢,庆祝古老的民间节日——漫漫北极夜结束,新年的太阳初升。    摩尔曼斯克是世界上地处北极圈内的第一大城。这里太阳从头年11月下旬下山,直到第二年1月底才升起。这个叫“太阳,你早!”的节日本是科拉半岛土著居民的节日,最近几十年来也成了俄罗斯人的共同节日。    摩尔曼斯克市内主要广场上到处都搭了临时舞台,业余演员表演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短剧,演唱俄罗斯民歌,跳当地的民间舞。    摩尔曼斯克市民绝大多数是北俄罗斯人———北冰洋沿岸人的后裔,风俗中有许多受芬兰—乌戈尔语族居民的影响。北欧国家旅游者纷纷来参加“太阳,你早!”节日活动。

5. 共同社认为:朝对日态度有所改变

【共同社东京1月29日电】北朝鲜总理姜成山对阪神大地震表示了慰问。    日本政府分析说“北朝鲜的对日态度开始出现变化征兆”,政府希望此征兆能导致1992年中断的日朝邦交正常化的谈判重新开始。    据政府人士说,地震发生两天后收到的姜成山总理的慰问信“没有谈到日朝谈判的问题。”    政府打算由村山首相给北朝鲜回信表示谢意。日前正研究在回信中呼吁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    19日的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的评论明确指出:“对恢复谈判没有附加任何前提条件。”日本外务省人士认为:“这同过去严厉谴责日本的论调相比态度是温和的。”    金正日向驻日朝鲜人总联合会赠送100万美元的慰问金,并向日本红十字会赠送20万美元,这也是引人注目的。    日本政府认为,经济上处于困难时期的北朝鲜“在美朝关系之后应该考虑日朝关系正常化的问题”,并认为,一系列的动向证明北朝鲜的态度正在软化。

6. 韩警告反对党领袖不要访朝

【法新社汉城1月29日电】韩国政府今天警告反对党领袖李基泽不要到北朝鲜访问。    李基泽本月初表示希望访问北朝鲜,平壤发表声明表示欢迎,这使关系冷淡的南北方之间又出现了一个新纠纷。北朝鲜称赞说,李基泽作出这种表示说明他“决心打破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僵局。”    汉城政府迅速表示,它将阻止民主党领导人李基泽前往北朝鲜访问。韩国禁止任何人未经批准就同北朝鲜接触,如果李基泽到北朝鲜访问,回来后可能会被判处长期徒刑。    韩国国土统一院的一位发言人说:“南北对话不能通过某个人或某个政党访问北方来实现。”这位发言人呼吁平壤同汉城举行“真正的”政府间的对话。他还说:“双方当局举行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着的。”    他还透露,李基泽迄今尚未要求政府批准他访问北朝鲜,即使他提出这种要求,获得批准的可能性也极小。李基泽自去年1月以来,已三次试图访问北朝鲜。    【路透社汉城1月29日电】韩国主要反对党民主党的一位官员今天说,民主党领袖李基泽预计会设法到北朝鲜去访问,尽管汉城政府不可能允许他接受平壤的邀请。    这位官员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李基泽将设法通过恰当的手续到北朝鲜去访问。”

7. 简讯

●阿尔巴尼亚与美国的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二十九日结束。双方对演习结果表示满意,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路透社)●法国国防部长莱奥塔尔二十九日宣布,法国还将向波黑增派三百人军队和直升机。连同以前派出的四千五百人,法国已成为联合国驻前南斯拉夫维和部队中出兵最多的国家。(法新社)●阿富汗反政府的一支部队二十九日宣布,它已攻占了阿北部战略要地昆都士,但阿政府发言人否认这一消息。(路透社)●印度报业托拉斯二十九日说,为了增辟陆地贸易路线,印度和尼泊尔一致同意使其有争议的边界局势正常化。(合众国际社)●德国《世界报》援引车臣分离主义领导人杜达耶夫的话说,除非俄罗斯寻求一项和平解决办法,否则车臣的战争可能持续五十年。(路透社)●俄罗斯军队和车臣武装继续在格罗兹尼闹市展开巷战,俄军发动了猛烈的炮击,与此同时,欧洲一个调查小组抵达该市,调查车臣战争中的所谓野蛮行径。(美联社)

8. 启事

本报正月初一至初三出四版,特此敬告读者并向大家拜年!

第 2 版

1. 秘鲁准备与厄瓜多尔全面开战

【埃菲社利马1月29日电】非官方军事人士今天说,经过激烈的战斗,秘鲁军队已经收复被厄瓜多尔军队侵略并占领的3个边界哨所。    这些人士还说:“在收复行动中我方军队有一大批人受伤,同时逮捕了一些厄瓜多尔士兵。”    他们还指出,战斗地区位于南孔胡伊梅界碑和11月20日界碑之间,主要是在塞内帕河流域地区,因为这一段边界还没有划定。    他们说,军事战斗的发展表明战斗要持续几天,除非采取政治手段结束战斗。    准备前往冲突地区的几位军官说,这是个长期战斗。与此同时,秘鲁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已动员所有陆军、空军和海军部队,准备同厄瓜多尔展开一场全面战争。    【埃菲社基多1月29日电】厄瓜多尔武装力量说,秘鲁军队今天在空军的配合下于当地时间上午10时在边境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厄瓜多尔武装力量的一份公报说,秘鲁军队在进攻中动用了迫击炮、直升机和战斗机,但正在遭到厄瓜多尔军队的抵抗,而且厄方也出动了飞机。    秘鲁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消息是在边境地区出现15个小时的平静之后传出的。秘鲁与厄瓜多尔的边境冲突是1月26日开始的。    厄瓜多尔国防部长何塞·加利亚多在得知秘鲁军队发动进攻后,立即赶到总统府与国家元首杜兰—巴连举行会议。    厄瓜多尔的亚马孙地区陆军负责人加洛·格兰哈上校说,决不会允许秘鲁的入侵,厄瓜多尔军队正守卫在自己的阵地上。    据厄瓜多尔武装力量说,在抵抗秘鲁军队发动的大规模进攻的一系列战斗中,厄方已击落了秘鲁的一架直升机并打死7名秘鲁士兵。    在这些冲突中,厄方只有一名士兵受伤。    【埃菲社利马1月29日电】在今天听到关于在与厄瓜多尔的边境冲突中有至少20名秘鲁军人死亡的传闻后,秘鲁全国人心惶惶。    在两国边境冲突开始后的48小时内,据一些人士说至少已发生过12次战斗。

2. 日批评村山没有对侵略战争反省

【日本《赤旗报》1月22日文章】题:村山的施政方针演说表明村山内阁是在推行军事大国路线    村山首相在20日发表的施政方针演说中提出了“体贴人的政治”的一个目标,说“要通过作出与我国相称的国际贡献来创造世界和平”,“不要忘记对过去的反省”,为此作出努力才是“我国外交的出发点”。    村山首相在谈到战后处理时,说这是需要“日本自己画句号的问题”。但是,在关键的问题上,这次却没有听到首相说“侵略战争”这个词。    自就任以来,首相一贯拒绝承认日本过去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在村山首相领导下,前环境厅长官樱井、现通产相桥本发表讲话公然美化侵略战争。这清楚地说明村山内阁对侵略战争没有进行反省。    这样做决不会起到“增强同各国的信赖的结果”(首相语)。

3. 克林顿拒减医疗保健费用 共和党预算平衡无望实现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27日文章】题:克林顿拒绝削减医疗保健经费也许会使任何要削减今年赤字的努力白费劲    克林顿总统在国情咨文讲话中对国会说:“我的预算削减了许多,但不涉及教育、退伍军人、社会保险和医疗保健费用。你们应当予以通过,我希望你们予以通过。”    克林顿讲这番话是发誓要使约略一半的联邦预算不致于在共和党削减开支时被削减,他还把自己装扮成是医疗保健计划和退伍军人的保卫者,防止共和党人发动攻击。这可能使共和党削减今年预算的努力不能获得成功。    前众议员蒂姆·彭尼说:“克林顿正在努力使共和党人的日子不好过,那是他的主要目的。”    共和党人不可能一方面为减税出钱,另一方面又在不触动医疗保健计划的情况下大大地接近于做到预算平衡。但是总统也不可能一方面削减税收,另一方面在没有医疗保健计划的情况下大幅度地缩减赤字。一方面消灭赤字,另一方面减少税收和不触动社会保险和军费,从算术上看是可能的;如果医疗保健经费也不许触动,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统在医疗保健问题上持强硬态度是为了在他和共和党人之间划一道清清楚楚的界线,并提高他在老年人和历来支持民主党的选民心目中的地位。这也许会是一项精明的短期政治战略。白宫助手们举民意测验为例,说明选民们越来越相信:在捍卫社会保险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方面民主党人会做得比共和党人好。

4. 稳定欧日关系 牵制美国行动

【日本《朝日新闻》1月25日报道】题:新欧盟委员会修正对日政策,为接近亚洲铺路    本月23日成立的欧洲联盟的“内阁”——新欧盟委员会决定,今——后欧洲联盟的对日政策,其中包括政治关系在内的全面的日欧关系,将由过去的贸易政策负责人布里坦负责。在亚洲急剧增长的市场上,欧洲企业同日美企业相比,显然是落在了后面,所以,作为向亚洲加强影响力的一项举措,欧洲联盟开始修正对日政策。    欧洲联盟的对日贸易赤字199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312亿美元,但近两年连续减少,1994年减至2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日欧之间开始出现了加强产业合作和政治对话等积极的动向。布里坦在23日的欧洲联盟外长理事会会议上呼吁“应该支持日本谋求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发言权的愿望”。然而,从表面上看欧洲联盟是一片好意,但其背后却有一种想法:将稳定的日欧关系作为接近亚洲的立足点,并以此来牵制美国。    欧盟委员会打算在今年4月前制定出对日政策基本方针,并将报告书提交给外长理事会。    欧洲联盟对日经济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同美国压日本开放市场的作法不同,而以“绅士风度处理同日本的关系”。但是,在飞机及发动机、通信仪器、酒等个别项目上,欧洲联盟企业对日本的不满是根深蒂固的。如果日本在开放市场和放宽限制问题上,偏重美国,欧洲打入日本市场没有成果,也可以设想,欧洲联盟会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应措施。    布里坦除了负责日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外,还担当除中国和朝鲜半岛以外的亚洲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政策制定者,他把对日政策看成是广泛的对美关系和亚洲战略的一部分。

5. 意全国联盟决定加入政治主流

【法新社意大利菲乌吉1月28日电】在意大利全国联盟的最大的成员    ——新法西斯主义意大利社会运动经表决自行解散后,全国联盟决定采取行动加入到政治主流中来。意大利的各个主要政党今天都对此表示欢迎。    全国联盟的领导人菲尼说:“我们采取了这一必要步骤。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意大利摆脱昔日的怨恨,和睦地进入2000年。”他许诺说,他的党不会给前国库部长迪尼领导的由从政专家组成的新政府“设置任何障碍”。    左翼民主党人佩基奥利说,他认为右翼也可能形成一股合乎体统的民主力量。    意大利人民党领袖布蒂廖内说,他希望右翼能形成一股稳健的力量。布蒂廖内说:“如果右翼形成一支民主的、非法西斯的力量,那它肯定能够参与开创这种稳健的新纪元。”

6. 阿拉法特正失去巴勒斯坦难民支持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26日文章】题:长期来一直是巴解组织力量源泉的巴勒斯坦难民向阿拉法特挑战    在拉马拉城外的贾勒尊难民营的巴勒斯坦人不久前举行示威,但不是抗议以色列人,而是抗议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自治机构所奉行的政策。这些示威是由保卫难民委员会组织的,那是由西岸19个难民营中的5个的代表组成的新组织。西岸的人有1/4住在那些难民营里。多年来,像贾勒尊这样的难民营一直是阿拉法特政权的大本营,可是现在它们可能证明是阿拉法特的致命弱点。    贾勒尊的难民抗议委员会成员卡塔米说:“巴勒斯坦当局在和平进程中忽视了难民的利益。如果难民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我们将把和平进程搅得乱七八糟。”    如果阿拉法特要控制住伊斯兰抵抗运动(即哈马斯),他就需要人民的广泛支持。阿拉法特以往一向可以指望难民营提供这种支持。现在在他的主要支持者里存在一个反对运动,就足以说明巴勒斯坦人对和平进程表示失望的程度有多大。这就使制止袭击以色列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失去难民营的支持最终可能证明,对阿拉法特统治能力构成的挑战要比伊斯兰好斗分子的挑战更加严重。    难民最为不满的是:根据1993年协议,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同意把难民问题留到同以色列举行的确定最后地位的会谈时解决。按照计划,谈判要等到1996年才开始举行,而难民却不愿意等待。    伯利恒的德黑舍难民营委员会委员贾瓦德说,财政拮据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为了获得金钱,将把难民梦寐以求的收回他们在战争中丧失的东西的权利出卖掉。贾瓦德说:“我们要收回我们的土地,那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巴勒斯坦官员口头上说得好听,表示支持那种想法,但是在私下说,他们知道以色列决不会同意让众多的巴勒斯坦人迁回现在在以色列境内的城市,现在住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人只好继续留在那里。

7. 金泳三提出韩国世界化六项课题

【《韩国日报》1月26日文章】题:金总统提出世界化6项课题    1月25日,金泳三总统就他去年11月在澳大利亚悉尼提出的世界化设想勾画了具体的蓝图。金总统提出的建设“统一了的世界中心国家”的设想,可以说是迎接21世纪的《世界化宣言》。    最近两个月来,金泳三总统就世界化问题听取了各界的意见,所以,应该结束“什么是世界化”的争论而考虑“怎么干”了。金总统任期已到了中期,他在今后施政过程中,不仅在运筹国家政治中,而且在政治领导层新老交替和成立下届政权中,都将根据世界化蓝图考虑问题。    如果说已故的朴正熙总统以18年的“现代化”思想施政并着重发展了经济,那么,金泳三总统今后将根据“世界化”精神继续改革。青瓦台有关人士说,金总统过去主张“民主化”,同维新时代的“现代化”相对抗。但是到了经济和政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今天,他认为过去的时代精神再也不适用了。    金总统说,急剧变化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必须变化。金总统作为世界化的国家目标设想的“统一了的世界中心国家”有两个方面:对外来说,要成为别国的榜样和受别国尊重的国家,成为被别国羡慕的国家;对内来说,要成为国民生活富有和安居乐业的国家,成为民富国安的国家,而不是富国强兵的国家。金总统在这一天还说明了国际化和世界化的不同之处。他说,国际化是以国家为中心扩大对外贸易,是以贸易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概念。与此相反,世界化是不仅国家而且国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等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概念。金总统说,为了世界化设定了教育、法律和经济秩序、行政和地方、环境、文化、意识等6个领域的课题。一直强调“政治改革就是改革的起点和终点”的金总统就政治世界化提出的政党政策、党内民主化、培养下一代领导人等3项课题而引起了人们的注目。这可能是金总统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在“以民主对反民主”的结构中产生的政治框架。

8. 为防激进组织袭击:阿尔及利亚记者纷纷出走

【法新社阿尔及尔1月24日电】题:暗杀新高潮在新闻界引起恐慌    1月23日发生的一次新的凶杀事件使报社编辑部陷入恐慌,《共和阿尔及尔报》的一名老记者被子弹打成重伤。他名叫穆罕默德·雷巴赫,今年60岁。    这种凶杀事件大部分是伊斯兰武装组织干的。该组织曾判处所谓的“用笔杆子”反对它的人的死刑。它在1月23日又扬言,国家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如果不立即停止工作,就要杀死他们。    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说:“这种威胁并不是新东西。我们继续工作,同时加倍谨慎小心。”电视台照常播放节目。    这种无情的凶杀活动已迫使约200名记者逃离阿尔及尔,他们大部分是逃到法国。一名女记者说:“连老记者也成了靶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走。”    留下来的人都提心吊胆地进行工作。他们改变作息时间,变换工作地点,夜里住到秘密的地方去,既不打电话,也不出门。一些记者被集中到由保安部队临时保卫的地方工作。    技术人员和职员也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阿尔及利亚记协最近认为“新闻记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孤立无援”。它指责政府无所作为,不能保护记者的人身安全。

第 3 版

1. 英报文章:萨达姆长子的替身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月22日文章】题:魔鬼的影子    当拉蒂夫·叶海亚第一次看到自己整形后的面容时,他痛苦地拍打着镜子,但是已经生米做成熟饭了。他现在看上去同伊拉克总统的长子乌代·侯赛因别无二致了。    此后,叶海亚便成了乌代的替身,进入了地球上最诡秘、最偏执、最残暴的政权中心。他一方面要小心谨慎地应付这个核心集团中养尊处优、骄奢淫逸的权贵,一方面又担心自己随时被打死。这种可怕的日子他过了4年。“当萨达姆的儿子”    叶海亚在巴格达长大,是一个库尔德富商之子。他在只收富家子弟的巴格达男子中学读书时,跟乌代同班,两人长得很相像。    1986年叶海亚从巴格达大学毕业,获得了法律学位,随后便走上了两伊战场。1987年9月,叶海亚中尉正在一个前线侦察部队里服役,忽然接到了总统的命令,要他回巴格达报到。    乌代在总统府的一个富丽堂皇的客厅里接待了他。两人先是聊了一阵中学时代的往事,客气地询问了他家庭的情况,随后便言归正传。乌代问叶海亚:“你想当萨达姆的儿子吗?”叶海亚谨慎地说:“我们都是萨达姆的儿子。”    乌代说:“听着,我是想让你成为萨达姆真正的儿子,同我一道工作。我不要你保护我,只是想让你当我的替身。”    叶海亚回忆说:“我当时很害怕。我知道这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政府。因此我问他,如果我同意他的要求会怎样,不同意又会怎样。乌代对我说,如果同意,你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他说我将拥有金钱、美女、仆从和豪华别墅。如果我拒绝,他说,‘我们仍然是朋友’。”    乌代说完这些就走出了客厅,让叶海亚独自考虑这个问题,叶海亚绞尽脑汁想找出一个拒绝的借口。当乌代返回客厅时,叶海亚已想出了自以为高明的遁词。他说:“所有伊拉克人都想为总统服务,我是作为一名士兵在为总统服务,不想再做别的什么。”    乌代立刻翻脸,他愤怒地扯下了叶海亚的肩章,并把卫官叫了进来。叶海亚被蒙上眼睛塞进一辆汽车,在外面转了一个小时,接着就被关进了一间涂成了血红色的小房间。    叶海亚回忆说:“我受尽了折磨。”他们用绳子抽他、把他吊起来,一天只喂一点面包,或者米饭和水,还威胁他说,如果还不低头,就要关他一辈子。一周之后,他完全崩溃了。    进入角色    4天后,他签署了一份文件,保证做乌代的替身,并对乌代的行动守口如瓶。文件明确写道,如他有任何违约行为,都要处以绞刑。两周后整容手术开始,牙医拔掉了他的门牙,安上了像乌代一样的牙齿;医生又在他的下巴上划了一道口子。    叶海亚说:“我恨我自己。我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痛恨萨达姆;我被弄成像他儿子的那副样子,连自己都感到恶心、。”    接着,他便开始接受“特殊教育”,一天16小时看乌代的录相,看乌代如何走路、跳舞、开车、谈话、点烟、喝酒。一个负责训练他的人帮他练习每一个动作——20遍、30遍、40遍,日复一日,直到他学得维妙维肖。    叶海亚说:“我过去不饮酒、不抽烟、不跳舞、待人接物也很得体。我不得不学着乌代的样子喝酒、抽烟、说话,不得不像他那样粗暴待人。”叶海亚还要学习情报和从事破坏活动的技术。    经过6个月的紧张训练,叶海亚作为乌代的替身在一场足球赛中首次露面了,周围的人都认得总统的这个儿子,但是叶海亚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检验。他记得当他回到乌代送给他的豪华别墅时,心里想“拉蒂夫·叶海亚已不存在了”。    从此,叶海亚以乌代的身份抛头露面,跟着他周游伦敦、日内瓦和巴黎。乌代每次买衣服都是一式两套,一套给自己,一套给叶海亚。乌代拥有100多辆豪华汽车、为了跟他的西服颜色搭配,他每天都要选一辆不同的汽车。    在巴格达以外,叶海亚作为乌代出行总有车队护送,有时保镖多达72人,前呼后拥。到海湾战争爆发时。萨达姆已对叶海亚深信不疑,甚至利用他来愚弄自己的人民。每一个伊拉克人都记得乌代曾到科威特前线视察部队,事实上那是叶海亚。当时的传媒据实报道萨达姆的家人已逃出伊拉克,为消除这些报道的影响,萨达姆就把叶海亚和电视摄制组派到了前线。    在他们“合作”的那几年里,乌代只给他定了一条规矩:“别碰我的姑娘。”有一次乌代把叶海亚关进监狱21天,因为乌代的一个女友对他非常生气,告诉乌代叶海亚企图引诱她。出狱之后,乌代送给他一辆梅塞德斯,以示歉意。    乌代经常殴打卫兵,因此,叶海亚在公开场合也必须这样做。他还学会了乌代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些不堪入耳的脏话。    渐渐地,叶海亚的公开生活与私生活融为一体;他现在不好意思地承认,他开始打他的妻子。叶海亚说:“我要是再看见乌代,非宰了他不可,把他剁成碎片,拿来喂狗。他把我变成了像他一样的罪犯。”替身的恐惧    乌代恨他父亲的侍卫卡迈勒·汉纳为父亲的情人、伊拉克航空公司总裁夫人穿针引线,便借故向汉纳寻衅,在殴斗中,乌代割破了汉纳的脖子,并把他痛打一顿,自己也因畏惧父亲而服药自杀。两人都被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乌代遇到了前来探望汉纳的萨达姆。    叶海亚说:“萨达姆一把揪住乌代的衬衫说:“要是汉纳死了,你也别想活。”汉纳当夜一命归西,乌代的母亲为救儿子进行了干预,叶海亚当时胆战心惊,害怕自己代人受过而被处死。不过,因为当时在场的目击者太多,他因此得以保住了性命。    叶海亚虽然有3座别墅、6辆豪华汽车、有数不清的美女、花不完的钱。但日子过得并不舒心,他总是提心吊胆,害怕乌代会杀他,害怕会当乌代的替死鬼。几年间,他先后经历了九次有惊无险的暗杀。    想害他的人,有时是因自己的女人被玷污而怒不可遏的家族成员,有时是政治上的对头。叶海亚回忆说,有一次,一个怒气冲天的男人冲进了乌代所领导的奥林匹克特别委员会的办公室,指责乌代糟踏了他的女儿。此人说,他已经杀了他失去贞操的女儿,现在来替她报仇。乌代拔出手枪,当场将他打死。叶海亚说:“当时我坐在他办公室里,同他相隔6米,对这一切无动于衷。这种事情我以前也见过,我知道自己无能为力。”    叶海亚说,总统府总是笼罩在恐惧气氛中,跟萨达姆最亲近的人也不敢畅所欲言,人人都怕自己被告密,落个不忠的罪名而被处死。    他说,萨达姆的小儿子库赛最受总统宠爱,他是总统的情报机构总管,也是总统的当然继承人。乌代从不叫他父亲为“爸爸”,即使在私下他也称萨达姆为“阁下”。    能使叶海亚感到轻松的人寥寥无几,其中之一是萨达姆的替身法瓦兹·埃马里,他是萨达姆的第二个替身,第一个替身在1984年被人当作萨达姆打死。    他和埃马里常常一同去总统府娱乐场打靶。他说:“我们只谈论一般性的问题,从不谈我们的真实感受或者我们的活动。我们都生怕被对方出卖。”

2. 冷战结束 难民增多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7日文章】题:世界难民知多少?(作者古一寺)    冷战结束之后的一个主要后遗症,是地区性的纷争风起云涌,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地难民的增加。这不仅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联合国难民署亦是捉襟见肘,越来越难以招架。    日本籍的联合国难民署最高事务官绪方贞子上星期在东京的一次演讲会上指出,20年前全世界的难民总数是250万人,1989年也就是冷战结束的那一年,增加到1500万人,1994年则超过2000多万人,有理由相信,“难民风”会越刮愈紧,人数会更进一步扩大。    这些难民主要集中在10个国家,即前南斯拉夫、卢旺达、伊朗、苏丹、巴基斯坦、美国、加拿大、亚美尼亚、利比亚、扎伊尔。如果以地区来划分的话,非洲占第一位,745万人;欧洲第二位,600多万人;亚洲第三位,577万人。接下来依次是前苏联地区,228万人;北美洲是129万人;中南美洲是13万人;大洋洲是5万人。    去年4月,卢旺达发生部族冲突,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有200万人背井离乡。    现在卢旺达的国内秩序虽在恢复之中,但210万人的难民仍在周边国家避难而归期无望。    前南斯拉夫在1991年爆发内战以来,难民人数超过400万人,其中70万人还在逃难之中,妇女和儿童占了绝大多数。    亚美尼亚从1988年围绕阿塞拜疆的一个自治州归属问题发生民族纷争以来,难民达到100多万人,这当中只有30万人受到联合国难民署的帮助,还有70多万人正在饥饿与死亡边缘挣扎。    阿富汗在1979年受到苏联入侵后,反政府的游击战没有间断过,苏军撤退之后,伊斯兰教各派、各族依然无法坐到谈判桌前讲和。持续了14年的内战愈打愈凶,约600万难民逃到伊朗、巴基斯坦避难。阿富汗的难民虽然早已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问题,“但国际社会也是无可奈何”。    绪方贞子指出,后冷战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夺,以及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是“制造”难民的主要原因,而后者所产生难民的百分比则远高于前者。这令人感到震惊。    为了解决纷争,联合国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交涉,一方面则派遣维持和平部队维持和平。在近五年中,由联合国派出的维持和平部队已有18次。而1945—1988年只有13次,不过除了少数地区例如柬埔寨等外,大部分地区战火依然不断在蔓延。

第 4 版

1. 中国农村自力更生发展经济

【日本《每日新闻》1月25日文章】题:日本的农业和农村要向中国学习(作者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会长叶芳和)    有一个国家农村越来越好——那就是中国。不仅是沿海地区,东北以及内陆地区也都在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靠国家的财政援助,而是靠自力更生。    在改革开放政策(其实质是放宽限制)下,出现了乡镇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在经济方面开始起飞。随着农村经济能力的发展,地区性的社会也在发展。公路、学校、医院,还有邮局,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建起来的。是否建这些基础设施,村民有自主权,所以,经济发展的农村,就可以自豪地盖学校,建邮局。    实际上,中国放弃了只依靠国有企业的政策,并且承认了乡镇企业,因此,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起来。    相反,在日本,政府给农民补贴的行政政策,完全损害了农村的自立精神。日本农村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心理越来越强烈。另外,粮食管理法以及农地法等等限制也成为障碍,阻碍了靠创造性来发展农村。农地法和粮食管理法是束缚农民手脚的法律。如果希望日本农业和农村得到发展,有必要放宽那些限制。现在,农业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后继乏人”。这种状况在水稻产区尤为严重。因缺少劳动力,缺少接班人,在不久的将来日本有可能在大米方面再也不能自给。    日本农村如果像现在这样继续下去,那么,“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富裕起来,而农业则将走向破产。

2. 豪门啤酒闯进白宫

【本报华盛顿1月29日电】(记者徐长银)去年12月19日中午,应邀到华盛顿访问的豪门集团总裁陈世增应美国政府负责政治事务的总统特别助理雷塔·刘易斯女士之邀,到白宫共进午餐。陈世增感到,这是让豪门啤酒摆到白宫餐桌上的极好机会。    据白宫有关规定,来访者一般不允许把食品和饮料带进白宫。陈世增灵机一动,他把一箱6瓶的啤酒全部倒掉,提着一箱豪门啤酒的空瓶和另一箱豪门啤酒来到白宫。他想,如果不让把啤酒带进去,把空瓶带进去总可以吧。没想到,刘易斯女士亲自到门口迎接,陈世增的两箱啤酒顺利闯进了美国总统府——白宫。在总统就餐的小餐厅里,陈世增与刘易斯女士共进午餐,虽然豪门啤酒上了白宫的餐桌,但遗憾的是,小餐厅内不让照相。刘易斯女士似乎理解陈世增的心情,一走出餐厅,便主动与陈世增及两箱豪门啤酒一起在餐厅门口摄影留念。然后,刘易斯女士又请陈世增到她的办公室交谈,并愉快地接受了送给她的一瓶豪门啤酒。    陈世增走出白宫时高兴地对记者说:“美国许多啤酒打进了中国的市场,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中国啤酒打进美国市场?我要从白宫开始,从上往下,把豪门啤酒打进美国市场。”    陈世增不愧是一个企业家,他每次会见美国官员时都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一定介绍自己的产品。在拜会民主党代主席布拉·德莉女士时,陈世增也送给她一箱豪门啤酒。德莉女士幽默地说,她的党员都喜欢喝啤酒,陈世增立即说,“希望民主党的党员都喜欢喝豪门啤酒。”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说乐了。    商务部两位助理部长表示愿意帮助他在美国寻找合作伙伴。19日晚上,陈世增及其助手贺业军应邀参加了民主党“企业领导人论坛”举行的宴会,并受到了副总统戈尔的接见。贺业军乘机把豪门啤酒摆在宴会桌上,一些美国大企业家毫不客气地随手把豪门啤酒揣进西服口袋。宴会结束时,摆在桌子上的豪门啤酒已不见踪影。    20日晚上,陈世增及贺业军在白宫受到总统克林顿和夫人的接见,并应邀参加了白宫举行的圣诞节招待会。陈世增很满意地说,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能够带着中国的啤酒闯进白宫,这恐怕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3. 路透社报道:台湾将改组“国统会”

【路透社台北1月27日电】台湾今天宣布它将改组负责处理台湾与其主要对手中国大陆实现统一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    李登辉总统的办公室发表声明说:“有必要在近期内对国家统一委员会进行改组,以适应目前的政治形势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声明又说,将于2月份宣布这个30人委员会的新成员名单,改组的目的是要把它建成一个“职能性代表”机构。    分析家们说,现在来谈论该委员会是否将由赞成加快统一进程的人士组成,或者由以谨慎为特性的人士组成尚为时过早。

4. 台「国防部」称:举行军事演习并不表明台海局势紧张

【台湾《联合报》1月26日报道】国防部有关官员指出,国军目前战备训练一切正常。所谓“联兴”及“云海”演习,皆是例行演习,并非台海战云密布,且“云海”演习根本还未举行,国人不必怀疑是台海情势紧张。    海军有关官员指出,“联兴”演习是定期举行的两栖作战演习,每年两次。每次演习皆由两个陆战队加强团分别进驻恒春三军联训基地和左营两栖训练基地,然后由后者从左营装载登陆舰,在海上绕航三天,赴枋山海岸实施两栖登陆;前者在山地门集结,迎击登陆部队,担任防守的反登陆作战。“两军”在陆上遭遇后,“联兴”演习即转为陆上对抗的“先锋”演习。    陆军有关官员表示,“云海”演习也是例行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但与外传不同的是,“云海11号”预定2月中旬实施。国人不必怀疑是台海紧张。

5. 简讯

▲台《工商时报》二十六日报道,台航权小组继与意大利签署航约后,又分别与瑞士、比利时和荷兰三国签署或修订航约。    ▲台《经济日报》二十六日报道,台「行政院」决定一九九六年度台「中央政府」总预算案支出为一万一千三百一十一亿元新台币,较本年度预算增长百分之九点九。

6. 漫画:送狗迎猪

(原载香港《大公报》)

7. 一个美国外交官与中国女子的婚姻(一)

【香港《明报月刊》2月号文章】题:一个美国外交官与大陆女子的婚姻(作者严歌苓)原编者按作者严歌苓是小说作家,1958年生于上海,1989年赴美。本文是作者与美国外交官劳伦斯·沃克结婚而遭到不人道对待的实录,也是美国政府侵犯人权的实例。一    做媒的是我幼年时期一位女友。半夜,她打来长途电话,语气热烈地介绍道:“他是外交官!中文讲得跟我一样好!……认识一下有什么关系?成就成,不成就拿他练练英文嘛!”    此女友是我幼儿园里的小伙伴,从第一次婚姻中走出来的我即便对全人类都没了信赖,对这女友,我还是有一句听一句的。当然,对于一个年轻的美国外交官我也难按捺油然而生的好奇。    下午6时30分左右,我在女友的公寓准备晚餐。听叩门,我迎去,一个大个子美国青年站在门口,脖子上的细链吊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美国国务院/劳伦斯·沃克”。我们握手的一瞬,谁也不曾料到这块进入美国国务院的牌照将会是那么一种下落。更没想到,这个随意的相会在我和劳伦斯的生命中埋下了那么戏剧性的一笔。二    劳伦斯的确操一口标准国语。一问,原来他在美国驻中国沈阳的领事馆任了两年的领事。他的随和、健谈立即冲淡了这类会晤的窘迫。我挂好他的外衣后对他说:“抱歉,我还得接着做晚饭,你先在客厅坐一会!”    他笑嘻嘻地说:“我可以在厨房里陪你聊天儿!”    他于是一条胳膊肘斜撑在厨房餐柜上,跟我东拉西扯起来,三句话必有两句会逗我大笑。幽默至此的人,我还是头回遇见。三    不久,劳伦斯和我真成了好朋友。他常领我去参观各种博物馆,从艺术到科技,从天文到历史。一天,我跟他走过国务院大楼附近的一条街,他神色有些不对劲,那种天生的嬉闹逗趣,忽然全不见了,眼睛里有的只是警觉。他对我说:“你最好装着不认识我。”    “为什么?”我纳闷地问。    “我不想让熟人碰见。”他有些尴尬地说。    “为什么?!”我自认为自己还不至于使一个并肩走路的男人尴尬。    他支吾。    等我们在一个饭馆落了座,我仍是耿耿于怀,半打趣地问他:“怎么啦,跟一个中国姑娘走一道有伤体面?”他忙解释,绝对不是因为我。他微拧眉头,身子凑我近些,说:“你知道,美国外交官是不允许跟共产党国家的人结婚的。”    我头一个反应是:他在胡扯,要不就是逗逗我。    “有那么严重?”我问。    “我希望没那么严重。不过在我们关系没确定之前,我还是应该保护自己,也保护你。不然他们会来麻烦你的。”    我想,保护他自己该是最真实的顾虑,美国人嘛,保护自己,是顶正当、顶正义的一件事。我还是认为他在故弄玄虚,在他们美国人太过温饱平和的生活里制造刺激。    我笑了,对说:“你是CIA(中央情报局)的吧?”    “不是。是也不会告诉你。”他睁着诚实的蓝眼睛。    “那你肯定是!”我靠回椅背,感觉脸上的笑容已狡黠起来。    “真不是!”他又急又委屈。“是的话,我决不会答应去见你!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外交官!美国在五十年代初制定了外交官纪律,跟任何一个共产党国家的公民建立密切关系,都要马上向安全部门汇报。”    我又对着他瞅一会,才认定他不在开玩笑。    “那就不要和我建立密切关系。”我说,带一点挖苦。    “我想辞职。”他说。我吃一惊:“值得吗?”    “我宁愿牺牲我的职业。”他说到此沉默了,似乎在品味这场牺牲的意味。对于精通八国语言的32岁的劳伦斯,做外交官应该是种最合理的选择。甚至是仅有的选择。辞去外交官的职业,无疑是一种不得已的放弃。    “就没有其他通融方法了吗?”我问,焦虑起来。    他笑笑:“我辞职,比他们把我踢出来好。”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