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09-10

第 1 版

1. 法国新闻媒介评江泽民访法 加强双边关系 推动经济交往

【法新社马赛9月8日电】江泽民主席今天抵达马赛,这是他对法国进行5天国事访问的第一站。他还将前往巴黎、波尔多和图卢兹。自1987年以来,江泽民是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权威人士强调指出,此次访问是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进行的。法国总理巴拉迪尔今年4月访问北京时转达了法国总统的邀请。    同一人士强调指出,访问将加强北京和巴黎关系的回暖。法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引起关系紧张两年之后,法中关系于今年1月恢复。    此次访问还将推动两国经济交往。中国将于星期六同法国企业签订总值为150亿法郎的合同和意向书。昨天,双方已经签订了价值25亿法郎的合同和意向书。    【法国《世界报》9月9日文章】题:巴黎和北京谨慎地和解(记者弗朗西斯    ·德隆发自北京)    中国国家元首对法国的访问发生在巴黎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之际。但这一访问的背景同当年戴高乐将军打破常规承认中国共产党政权并向中国派遣大使时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最近,特别是最近在朝鲜危机问题上,中国表明,它要奉行一种比以往更为自信的对外政策,它要在完全平等(如果不能做到互利的话)的基础上同大国打交道。    这个亚洲巨人表现出的自信,特别是在华盛顿和莫斯科面前表现出的自信,或多或少削弱了法中对话的战略重要性,因为法中对话的一个根本内容是要在大国的合唱中组成一个“平行的声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对话逐渐失去了它的要旨,这特别是因为北京对法国在远东的活跃存在逐渐冷淡了。在国际解决柬埔寨危机中,两国曾是有力的动力。但柬埔寨危机的国际解决毋宁说是结束这段历史的一章。北京已不再好眼看待法国的重返越南。    但法中对话在属于大国权限的国际事务(首先是反核扩散问题)中仍还是有用的。至少,这一对话能使巴黎就中国在这方面的行动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中国在这方面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法国),例如中国同一些国家(首先是阿尔及利亚)的核合作的准确性质问题。    【法国《费加罗报》9月8日文章】题:江泽民访问巴黎    自1989年以来,法国在西欧国家中是最惹北京恼火的国家,因为它抗议中国的人权问题并向台湾出售武器。然而,法国在欧洲联盟中也是接待中国主席江泽民的第一个国家。    对北京来说,此次国事访问标志着天安门事件以后民主国家排斥中国的政策的结束。身兼共产党总书记和军队统帅的江泽民已经访问过日本,他在1993年11月太平洋首脑会议期间在美国曾同克林顿会晤。他已两次访问莫斯科。    中国主席将在下星期一会晤许多法国企业家。法国总理巴拉迪尔昨天在内阁会议上指出,中国主席这次访法证明,“法中正在继续接近”。

2. 希腊关闭同阿尔巴尼亚边界

【合众国际社雅典9月8日电】来自边境地区的消息说,希腊今天关闭了它同阿尔巴尼亚的边界,把早些时候已经得到签证并希望越过边界进入希腊的成千上万名阿尔巴尼亚人挡在边界的那一边。    地拉那的一个法庭以为希腊搜集情报和非法拥有武器的罪名审理并判处5名希腊族阿尔巴尼亚人很重的徒刑。关闭边界就是雅典对这件事作出的反应之一。早些时候希腊召回它驻地拉那的大使回国磋商,并向阿尔巴尼亚驻雅典大使递交了抗议照会。希腊还将向联合国和欧洲联盟递交抗议书。    【路透社地拉那9月8日电】西方外交官们今天说,阿尔巴尼亚与希腊之间的矛盾重重的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除非双方找到一种办法来避免在巴尔干再出现一个爆发点。    据阿尔巴尼亚内务部的数字,自8月中旬爆发这次争吵以来,希腊已驱逐了47万多名阿尔巴尼亚人,其中大多数是非法移民。为了避免在巴尔干发生一场新的危机,美国和俄罗斯已建议地拉那和雅典举行会谈来解决它们的分歧。

3. 波黑塞族部队大规模进攻比哈奇

【路透社萨拉热窝9月8日电】塞族部队8日向驻扎在波黑西北部比哈奇飞地的穆斯林军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联合国官员说,1000多名塞族军人以及坦克、大炮从克罗地亚涌进比哈奇,塞族部队还向北约两架进行调查的战斗机发射了地对空导弹。    联合国发言人霍洛韦说,这次进攻是令人震惊的,因为来自克罗地亚的塞族军人首次卷入其中。霍洛韦称塞族从克罗地亚进犯比哈奇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4. 白宫称克林顿未收到访华邀请/美国务院说克林顿近期不访华

【法新社华盛顿9月8日电】白宫今天说,克林顿总统还没有收到访问中国的邀请。在此之前,中国外交部说,克林顿表示他将去中国。    白宫女发言人迈尔斯说,她不能证实中国人所说的话。她说:“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邀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些时候在北京说,访问的日期没有确定,但是中国领导人江泽民去年11月在西雅图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会晤克林顿时已发出邀请。    【法新社华盛顿9月8日电】国务院今天说,克林顿总统打算接受中国领导人江泽民发出的访问中国的邀请,但是没有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的计划。    发言人麦柯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还没有这种计划,也没有讨论访问事宜。”    麦柯里证实,江泽民在西雅图会议时向克林顿发出了邀请,当时“总统表示,他希望将来某个时候能够接受这一邀请”。

5. 巴解决定单方面为大选作准备

【路透社耶路撒冷9月8日电】一位高级官员今天说,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已开始单方面为在西岸和加沙地带举行选举作准备。该权力机构已对它所认为的以色列拖延选举的努力感到灰心丧气。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管地方政府的成员赛义卜·埃雷卡特说,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已下令在巴勒斯坦地区,包括阿拉伯人居住的耶路撒冷东区设立选举办公室。    此举看来是企图对以色列领导人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加速就选举问题举行会谈,不过很可能激怒以色列。    以色列和巴解组织去年9月在华盛顿签署的和平协议中曾一致同意在西岸和加沙地带,包括阿拉伯人居住的耶路撒冷东区为巴勒斯坦人组织大选,以选举一个管理巴勒斯坦领土的委员会。埃雷卡特说,他8月份向以色列谈判代表提交了5份关于选举问题的文件,但是一直没有收到答复。

6. 克里米亚总统指责议会剥夺其权力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9月8日电】克里米亚总统梅什科夫认为克里米亚共和国议会关于剥夺总统一系列权力的决议是一次政变。他今天在通过当地电视台发表呼吁时说:“因为总统将失去国家元首的地位,所以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政变。”    【乌通社—塔斯社9月8日电】今天,新闻媒介散发了乌克兰总统新闻秘书的声明。声明说,乌克兰总统密切注视着克里米亚局势的发展。克里米亚最高苏维埃、总统和政府之间不断加剧的紧张关系使人感到不安和担忧。    声明还说,克里米亚的政治活动家和居民应当相信,乌克兰总统不允许矛盾演变成暴力冲突,也不允许演变成某种威胁到公民生命安全、破坏乌克兰宪法秩序的其他形式    。

7. 柏林举行美英法撤军仪式

【法新社柏林9月8日电】美、英、法从德国最后撤军告别仪式今天在柏林举行。    德国总理科尔在撤军仪式上说:“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庆祝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外交胜利。”他说,在柏林的盟军为大西洋两岸结成伙伴关系和欧洲统一铺平了道路。    科尔说,最后一批驻扎在柏林的11400名美、法、英军人撤出柏林标志着“战后时期的结束”。    美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代读了克林顿总统的致辞。    英国首相梅杰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分别在撤军仪式上发表了讲话。    梅杰说:“我们来时是敌人,我们呆在这里时是同盟,我们走时是朋友。”    法国总统密特朗称这次撤军使欧洲进入了新的时期。他说:“现代史上激动人心的一页已经掀开。柏林过去是欧洲分裂的标志,但是未来它将是自由恢复的标志,欧洲重新统一的标志。”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强调说,盟军撤出并不意味着美国抛弃了它的欧洲盟友,并表示美国对德国所承担的义务丝毫没有因此而减少。    他说:“尽管我们的部队就要撤出柏林,但是10万名美国军人仍将留在欧洲。”

8. 为将美国公民撤出海地作准备:美海军陆战队员在波多黎各受训

【合众国际社圣胡安9月8日电】军方女发言人伊丽莎白·琼斯今天说,大约8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正在波多黎各接受训练,为将美国公民撤出海地作准备。    波多黎各东海岸罗斯福—罗兹海军基地的女发言人琼斯说,这些士兵正在该基地为一次未必要进行战斗的行动进行训练,他们没有进行作战技术练习。这次演习是昨天开始的。    琼斯说,同意出兵海地的加勒比国家的军队现在都不在波多黎各。美国官员说,这些军队将干下周抵达那里。    别克斯岛有关方面说,自7月以来,美国军队已在该岛周围进行了三次与入侵海地有关的演习。

9. 简讯

●以色列总理拉宾八日首次概述了一项为期三年的从戈兰高地有限撤军的计划。叙利亚外长同日说,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没有必要花三年时间。(路透社)●美国一架波音七三七客机八日傍晚在匹兹堡国际机场附近坠毁,机上一百二十六名乘客和五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路透社)●莱索托八日举行全国大罢工,以向国王施加压力,使解散的民选政府重新执政。(路透社)●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八日警告说,取消对波黑武器禁运将引发一场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法新社)●保加利亚议会八日接受政府辞职,以提前举行大选。(法新社)●马来西亚八日希望第三国调解马来西亚同印尼对两个有争议岛屿的主权要求。(美联社)●丹麦和俄罗斯八日签署了防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波罗的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路透社)●日本防卫厅八日宣布,日本决定派四百人的部队去扎伊尔参加国际救援活动。(美联社)●乌拉圭外长八日说,里约集团首脑会议的最后声明将要求改革联大安理会,以适应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埃菲社)

第 2 版

1. 俄英法向克林顿施压

【路透社伦敦9月8日电】欧洲外交官今天说,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已向美国施加了很大压力,要迫使美国放弃取消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的目标。    这三国以前都曾表示,作为迫使波黑塞族接受和平计划的最后一着,它们可能不得不同意取消联合国的武器禁运。    但是外交官们说,西欧盟国和俄罗斯现已开始紧张的游说活动。公众对美国政策提出的批评对它们也是一种支持,因为它们担心华盛顿在必要时可能单独行动,真取消禁运。    一位不肯披露姓名的外交官说:“现在的压力真大。欧洲人从来不喜欢这种想法,他们拼命要美国从边缘上退回来,说服他们相信这是一个坏想法,应当放弃。”    欧洲盟国说,如果取消禁运,不仅会挑起战火,停止人道主义援助,而且还可能引起联合国发生重大外交分裂。    法国和英国认为,取消禁运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欧洲的盟国说,这样一来,穆斯林,尤其是像联合国指定的萨拉热窝这样的“安全区”里的穆斯林会更容易遭到塞族进攻。    莫斯科也同意这种看法,而且俄罗斯政府也受到国内的强大压力,要它避免采取可能伤害塞族的行动。驻波黑的联合国高级官员也反对取消武器禁运。    但是看来克林顿不大可能改变主意,这使欧洲盟国难以作出选择。    对俄罗斯来说,否决一个取消武器禁运的建议会使俄罗斯和美国发生重大分歧,也许只会加速美国单方面采取行动,向穆斯林提供武器。    但如果莫斯科弃权,从而默认了华盛顿的观点,就会在国内遇到严重的麻烦,批评者就会指责政府“出卖”塞族。对美国来说,风险也很大。单方面取消禁运会使美国受到指责,说它虚伪。也会使华盛顿难以在对外政策的其它重要领域赢得支持。(陈金岚译)

2. 美国官方人士表示:美有条件同意俄在独联体起维和作用

【英国《金融时报》9月7日文章】题:俄罗斯的维和角色赢得美国支持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昨天赞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内部起维和作用,但是强调说,这种作法不是解决该地区冲突的最令人满意的方案。    奥尔布赖特还坚持说,“提出证据的责任在俄罗斯一方,它应证明它所说的维和活动——非俄罗斯共和国的领导人有时把这种活动说成是一种隐蔽形式的新帝国主义——是有益的”。    奥尔布赖特有条件地同意俄罗斯军队驻在与它交界的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作法,似乎充实了美国对俄罗斯新采取的“务实”态度的内容。    这个政策是奥尔布赖特在访问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俄罗斯等国期间阐明的。看来这个政策是介于美国鹰派和亲俄派之间的一种中间立场。美国鹰派对俄罗斯的新帝国主义存有戒心,而亲俄派则愿意让俄罗斯自由行事。    奥尔布赖特是昨天在谈到新独立的国家时提出这种折中办法的。她说:“俄罗斯具备帮助解决本地区问题所需的财力、直接兴趣和领导能力。”但是她也警告说:“俄罗斯的政策和行动必须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它周围的国家不再是仆从国家而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奥尔布赖特女士是克林顿总统的内阁成员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    俄罗斯和独联体其它成员国的部队为维持格鲁吉亚与纳卡地区的和平已进行了干预。但是一些当地的领导人指责俄罗斯采取行动是为了本国的利益。奥尔布赖特说,她充分意识到这种危险,但是对俄罗斯现在采取中立的立场感到满意。    看来奥尔布赖特的话是克林顿总统上个月讲话的具体体现。克林顿当时说,只要各方都同意,并由欧安会进行监督,美国不反对纯俄罗斯维和部队驻在纳卡地区。(陈金岚译)

3. 英国对外国学生加强「安全审查」

【英国《卫报》9月5日报道】题:英国政府要求各大学把有嫌疑的外国留学生情况禀报给军情五处    各大学不久将按政府的要求向安全机关禀报来自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和北朝鲜等国的“有嫌疑”的学生的情况。    按照外交部提出的对上述国家留学生进行进一步非正式审查的要求,各大学的教员要对学习生物、化学、核科学的数百名外国研究生作进一步了解。政府不久将开列出需要作进一步了解的外国留学生的名单。    政府还将要求英国各研究机构评估目前所学的知识日后如何能得到应用。政府要求各大学在录取研究生之前,就哪些技术有可能扩散以及哪些国家有可能扩散核、化学、生物武器提出一份名单。政府已经要求各大学在发给学生入境签证之前就证明哪些人是诚实的。    政府现在希望,如果由某个嫌疑国家派出的某个学生打算攻读某个敏感领域的课程,或者改学某个有争议领域的课程,学校应向政府作汇报。经过审查而获准参加研究工作的外国留学生仍有可能受到军情五处的监视,如果军情五处认为这些学生对安全构成威胁的话。    由英国政府支持成立的外国留学生事务委员会批评这种做法是开列黑名单。该委员会说,各大学如果拒绝接收由各自政府派出的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有可能把学术问题与试图限制技术扩散相混淆。一位大学人士对于政府这种做法表示不安。    利兹大学的阿利斯泰尔·海博士从事的教学内容有一部分属于政府限制的范围。他说:“不应当制定出普遍的规定。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和处理。绝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并不带有预谋目的。无法通过立法防止其他国家日后可能对这些学生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他说,如果某个国家要求它的留学生学习某些特殊技术,学术机构可以发出警报信号,但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之间达成协议,以适当的方式加以监督。(盛平译)

4. 俄罗斯医疗改革引发争论

【英国《金融时报》8月30日文章】题:医疗方案争执难成,俄国人民健康难获保障    正当华盛顿就改革医疗保健的方案争论得如火如荼之际。莫斯科亦爆发了同样激烈的争辩。俄罗斯的公众卫生危机日渐加剧,总统叶利钦特别颁布政令要求私有化部门去解决有关问题。目前,国会下院(杜马)医疗委员会正在辩论私有化部门提出的方案,一旦推行的话,俄罗斯的医疗制度将会出现剧变,实行依照市场机制运作形式的改革。    过去三年来俄罗斯经济面临严重危机,对人民影响最大的是公共医疗制度几乎崩溃。自1992年以来,该国男性的寿命已由63岁下降至59岁,和经合组织成员国比较,俄国人平均短寿14年。此外,婴儿夭折率上升,加上因精神压力致死的个案如心脏病、酒精中毒增加,自杀和他杀数字趋升,都是令俄罗斯人减寿的原因。再者,一些西方国家早已绝迹的传染病,如白喉和伤寒却开始在俄罗斯肆虐。去年,出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现象,这是自二次大战以来首次出现类似情况。    人口学专家爱特斯特指出:“从1991年开始,俄罗斯的社会发展趋势就像一个受到战乱影响的国家。”    “屋漏偏逢连夜雨”,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当局竟然仓猝减少这方面开支。其实,按国际标准而言,俄罗斯在医疗领域的支出早已偏低,仅占国内生产总值3%,反观英、美的比率则分别达到6%和12%。    由于缺乏经费,医疗部门只好冻结资本投资,然而俄国大部分医院的卫生设施吓坏人,极需即时改善。其中,有1/4医院没有污水渠,1/5没有中央暖气系统,大约半数没有浴室。莫斯科一家大医院为了杜绝鼠患,甚至在手术室养猫。    问题最严重的是基本药物的供应大幅下跌。例如,在循环系统药物中,原本有59%自制,到了去年,俄罗斯只能生产1/3,加上买回来的进口药品只能满足总需求的六成半,再加上分配网络崩溃,卫生局估计,有四成半的需求无法被满足。    衍生出来的结果,是医疗服务黑市市场急剧膨胀。医院内,几乎每位职员都可以向病人索取小费,就算是要求提供夜壶也非送礼不行。    目前,改革派已把改革医疗保健制度放在政治议程首位,他们埋怨共产党不注重医疗发展留下一个烂摊子,而强硬派则认为医疗危机是改革引起的副产品。私有化部门一位负责人指出:“反对推行私有化政策的人企图利用这个问题去挑起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斗争。假如我们能够研究出一个改善服务素质的机制,这对改革派而言有很大好处,证明他们可以改善人民生活。”    私有化部门相信,通过推行市场机制,医疗行业将会主动去改善病人住院期过长、防御疾病措施不足、医疗服务僵化、护理人员态度恶劣等问题。不过,这是莫斯科第一次把市场机制引入一种社会服务之中。    部分官员担心,共产党人和保守派会抓紧公众对医疗问题的忧虑来煽风点火,以制造声势。随着莫斯科火车站传出流浪汉染上霍乱的消息,同时俄罗斯南部又出现霍乱,可见改革派要改革医疗制度就必须押下大赌注,搞不好,随时会发生不愉快事件。虽然美、俄的医疗体制和制药工业的营运方式南辕北辙,但医疗改革方案都同时被提上双方国会议程,而且,两国的大选亦同时被安排在1996年举行,预料两国的医疗问题将会和政治紧扣在一起。(周云译)

5. 图片新闻

古巴首都哈瓦那7日数万人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政府对古巴的制裁

6. 内外“压力”对首相产生影响

【日本《东京新闻》9月5日文章】题:亚洲出现“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合唱    关于日本是否应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村山首相在3日召开的社会党大会上有条件地发表了“积极”的讲话。村山过去以超越了宪法范畴、有可能被要求发挥军事作用等为由,一直持消极态度。这次的积极讲话似乎与最近亚洲各国首脑陆续表示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讲话不无关系。政府和执政党将从下周初起就这个问题正式协调意见,以便于河野洋平副总理兼外相在联合国发表讲话和召开国会临时会议。各国首脑的讲话似将对此产生微妙的影响。    村山在马来西亚与马哈蒂尔总理举行会谈时,对方直截了当地说:“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对首相的“外压”就是从此时开始出现的。    对此,村山首相在会谈中没有作出任何答复。而且,他次日在新加坡同随行记者恳谈时指出,如果成为常任理事国,有些地方就可能会与宪法相抵触。这番话给国内外的印象是他非常消极。    村山首相的消极讲话好像特别“刺激”了亚洲各国。8月29日,泰国总理川·立派在出访日本之前说,如果村山内阁持消极态度,“亚洲就将另找候选人”。    8月30日,访日前夕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甚至也说:“军事贡献并非常任理事国的义务。如果日本的舆论不感兴趣,那就无可奈何了。”他对日本不确定的态度表现出了焦急。    “外压”不仅只来自国外。除了共产党之外,各在野党从政权战略上抓住了这个问题,以此作为在政策方面与执政党的对立点。新生党党首、前首相羽田孜3日在发表演讲时提到了泰国总理的发言,说“从未有过这么屈辱的事情”,抨击了村山首相的姿态。    在政府内部,对于首相的慎重姿态,外务省说:“有人担心在与宪法第九条的关系上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是错误的。”    在自民党内部,桥本龙太郎通产相一有机会就表明其积极观点。慎重派代表、副总理兼外相河野也开始积极地“调整”其姿态。他在访问南美时对记者团说:“这不意味着不上台阶。”    在这种情况下,村山首相继3日在东京赤坂迎宾馆对泰国总理川·立派说:“日本考虑基于更加负责的立场,在联合国尽可能为了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表明了将以积极态度行事的想法。    毋庸置疑,各国陆续“表示支持”对首相和执政党转而采取积极态度产生了影响。然而,至于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条件”,执政党内仍然存在意见分歧,协调意见也存在困难因素。(吴谷丰译)

第 3 版

1. 震惊世界的核走私(四)

走私核材料来自何方    无论是德国,还是西方其它国家,都异口同声地说,目前德国黑市上走私的核材料都无一例外地来自俄罗斯。1992年以来对查获核材料的取样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但迄今未能证实的是这些核材料究竟来自俄罗斯的哪家工厂,经过何种渠道、以何种方式流入德国等。欧洲原子能机构的发言人威廉·格梅林今年8月18日在布鲁塞尔十分有把握地说,德国过去4个月里查获的走私核材料肯定是在俄罗斯生产的。    他说,“在前苏联地区有三四家可以生产这些核材料的工厂”。他所指的是车里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和阿尔扎马斯3个地方的核工厂。    新闻媒体甚至已经十分详细地透露出来,在滕根—维希斯无意中发现的武器级钚239,是在俄罗斯下诺夫戈罗德以南的阿尔扎马斯—16的—个叫做“S—2”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在慕尼黑机场上查获的300克钚和1公斤锂也来自俄罗斯。    正当俄罗斯有关当局上上下下一再强调自己的核材料保管得如何好,迄今没有发现任何丢失现象时,从圣彼得堡传来的消息给它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俄罗斯警方8月18日宣布,3名试图出售一批不明放射性物质的人被捕,他们正在做价值100万美元交易时被当场抓获。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说,这批“装在金属容器里的物质重60公斤”。    无独有偶,事隔不到一个星期,8月24日从莫斯科传来俄罗斯中部地区一个秘密核研究中心21磅即9.5公斤铀238被盗并逮捕与这一案件有关的两名无业人员的消息。    俄通社—塔斯社和国际文传电讯社都说,促使俄罗斯警方进行调查的原因是俄主要核设施之一的阿尔扎马斯—16的核材料库中,有11磅即5公斤铀不知去向。俄罗斯反间谍机构和当地警方开始侦查,于8月21日逮捕了两名盗铀犯,追回了被盗去的铀238。铀238虽不能直接用来制造核武器,但它是生产钚239反应堆的原料。俄罗斯公布警方查获两起核材料被盗和走私事件,很可能有自己的一番用心,比方说向世人表明“问题出在俄罗斯也解决在俄罗斯”。    但是其中也有破绽:为什么查获的数字和丢失的数字大相径庭?报告丢失11磅却查获21磅?从圣彼得堡传出被查获的60公斤核材料又是怎么一回事?凡此种种起码说明俄罗斯对自己的核材料管理得并不好,究竟有多少被盗、多少流失到黑市上,它自己恐怕也心中无数。在俄罗斯,核工厂的保卫人员自盗情况在所难免,犯罪团伙同官员串通让核材料出境也并非不可能。如此看来,说国际上走私核材料来自俄罗斯也就并非无稽之谈。(四)

2. 家庭袭变,还是政治斗争?

秘鲁总统藤森的夫人苏姗娜·樋口于8月2日离家出走之后,这对夫妇之间的矛盾不但至今未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8月23日,藤森正式宣布,解除苏姗娜秘鲁第一夫人的“职务”。他在当晚通过广播电视对全国发表的讲话中说,自现在起,他的妻子可以作为公民而不是第一夫人从事她认为合适的任何公开的政治活动了。    藤森在讲话中说,他的妻子以一种完全不可理解的态度利用一位最顽固的反对派候选人的材料,向他的一些内阁部长和官员提出了严厉的指控。    最近,苏姗娜指控说,政府总理埃弗拉因·戈登堡利用权力为自己的一家企业谋取利益,两名政府部长可能受贿10万美元以批准几项工程的建设。藤森说,他的妻子是受到了她周围的人的利用。他们装扮成她的顾问,但极其狡诈地扶植了她的政治野心:成为共和国总统。    总统说,他曾对苏姗娜不断让步,但是现在,“我不能再让了”。    曾一再表白与其夫人的分歧只是家庭矛盾的藤森总统,现在开始已改变了说法:“苏姗娜两周来令人不可思议地扰乱了国家的安宁、相互信任的气氛和全体秘鲁人民用努力和牺牲换来的稳定。”    但是,苏姗娜拒绝放弃第一夫人的职务,也不想离开她在总统府的办公室。    8月24日,在藤森宣布取消她的第一夫人头衔的次日,苏姗娜准备在她的办公室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但是,不知是何原因,这一企图失败了,她只好向传播媒介散发了书面声明,重申了她对内阁某些成员的指控。在与记者的简短的谈话中,苏姗娜说,她还是第一夫人,因为并未同她丈夫离婚。至于总统所说她周围的人的影响,苏姗娜反驳说:“我得到的唯一帮助是上帝和上帝的意旨。”她断然指出,藤森昨晚向全国发表的革除她第一夫人职务的讲话,“不如用于解决我们国家遭受的严重的问题”。    9月2日,苏姗娜向利马的18名民事法官递交了一份书面申请,要求“对藤森给她施加的各种精神和心理伤害作出最公正的裁决”。在文件上签字的还有妇女组织的3名女律师。苏姗娜在文件中说,自8月3日开始,总统就禁止她与他们的孩子们接触,后来又禁止她进入在总统府的住处,还公开宣布她破坏国家安宁并制造不信任气氛。所有这些,都是公开的虐待。    苏姗娜说,她曾多次要求与丈夫对话,但都遭到了拒绝,这更加剧了上述事实的严重性。她说,总统解除她第一夫人的职务的决定是一种公开的家庭虐待,因此,她的请求是受国家关于反家庭暴力法保护的。    但是,这位前第一夫人8月4日表示,将分歧诉诸法律,目的并不是揭露共和国总统,而是让法官建立调解措施,至少促成他们夫妇间的对话。    看来,藤森夫妇的矛盾越闹越大,已牵扯到政府的某些内阁成员。尽管共和国检察院说,苏姗娜对政府总理以权谋私和对两名部长及一名副部长受贿的指控因缺乏证据而不能立案,只能进行调查,但此种指控毕竟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外国传播媒介评论说:“秘鲁总统夫妇冲突的公开化正在一天天继续,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成了全国街谈巷议的主题。”秘鲁第一家庭的分裂虽然目前看来还不致于引起全国的混乱,但很难说不会造成一场政治风波。(杨殿文)

3. 美国「话声」行动流产记

【俄罗斯《旅伴》月刊8月号文章】题:海底“黑蚕”    绝密的“话声”行动一度被视为美国海军的骄傲。在卡特执政时期领导中央情报局的海军上将特纳曾自鸣得意地宣布:美国海军研制出了一种技术极为复杂的“黑蚕”装置,它可安装在海底电缆上,记录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谈话内容……    然而,1981年的一天,美国人从卫星照片上发现,在安放水下窃听装置的鄂霍茨克海水域出现了大量苏联船只。后来,当美国的一只小船秘密驶抵该水域某地点更换磁带时,美国特工人员发现,窃听装置已不翼而飞。    此时,美国国家安全局不得不承认:窃听装置——“黑蚕”已落入俄国人之手,“话声”行动宣告流产。    当俄国人加紧研究在自己水域找到的这个舶来品的第一个巧妙机关时,美国人则开始寻找致使此次行动失败的罪魁祸首。在研究了全部调查文件之后,他们得出结论:美国军界有俄国人安插的间谍。    美国海军在1982年起草的一份秘密报告中排除了出现偶然巧合的可能性,并断言,俄国人知道此次行动的内幕。    很快,“替罪羊”被找到了。他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佩尔顿,他曾在国家安全局苏联处工作,于1979年退役。在对佩尔顿提出指控之前,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监视,只是在1985年11月才拘捕他。中央情报局希望在不公开“话声”行动情况下给佩尔顿定罪。但在一次开庭审理过程中,佩尔顿的律师提到了这次行动的代号,法官立即停止审讯,并禁止继续调查此案。但关于这次行动的秘密并未被掩盖住。1986年5月21日,对佩尔顿案再度进行了审理。“话声”行动的地点——鄂霍茨克海被公之于众。    佩尔顿被判3个终身监禁外加10年徒刑。难道佩尔顿是真正的罪魁祸手吗?实际上,佩尔顿并未帮助发现“黑蚕”,它是被偶然发现的。    前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西多罗夫介绍说,在渔民出海打鱼过程中,不慎挂断了海底电缆,堪察加岛的通讯中断。太平洋舰队接到堪察加州执委会主席打来的求援电话,要求派人寻找电缆断头并予以修复。    很快,断头找到了,同时还发现了一个重7吨的集装箱。这个庞然大物当时引起了一阵恐慌:箱内一端的温度在升高。一批克格勃专家和舰队专家仔细察看后警告说:此箱有爆炸危险,应予以销毁。后经过长时间磋商和采取相应安全对策,决定不予销毁,而是将其运往莫斯科。    莫斯科专家很快断定:这就是被称为“黑蚕”的窃听装置。这套造价昂贵和工艺复杂的装置可连续125个昼夜记录下通话内容,电源来自箱内的核反应堆。    当时,美国人千方百计刺探苏联人试验弹道导弹的情报。他们认为,所有情报将通过鄂霍茨克海底电缆传递。但是,尽管美国这套窃听装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却未能发挥多大效力。原来,苏联政府通讯电缆上的讯号都是经过保密处理的,只有借助专门的“钥匙”才能破译这些讯号,如果没有这把“钥匙”,获得的讯号也只能成为永久的“斯芬克斯之谜”。(宋世益译)

4. 孟加拉国总理齐亚夫人

【英国《卫报》9月3日文章】对于许多曾经为卡莉达。齐亚的领导才能所倾倒的人来说,这种浪漫情绪似乎正在逐渐消逝。    批评者认为,这位孟加拉总理越来越脱离人民,主要原因是她一门心思想保住其总理职位,又不能使孟加拉国广大民众过上较好的物质生活。实际上,近来孟加拉国宗教极端分子的猖獗可以说主要是由于她的政府没有认真采取措施对付这种现象,而不是由于支持伊斯兰激进主义的情绪真的迅速高涨。    一些人则认为,齐亚夫人因千方百计解决这个国家人口爆炸、文盲太多及普遍贫穷等问题而精疲力竭。    有一点是无可辩驳的,即齐亚夫人失败的因素之一在于她是一个在保守社会中受束缚而不能施展策略的女性,而她缺乏训练或缺乏长期从事错综复杂的政治工作的经验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虽然齐亚夫人令那些对她寄予厚望的人失望,但是她的政府还是立了一大功:它制止了艾尔沙德及其追随者掠夺国家财富造成的历时9年的腐败风气。    (钱美毅译)

5. 漫画

有医疗保障,就可替你脱牙了(原载香港《明报》)

第 4 版

1. 让古代美酒今朝飘香

【法国《新观察家》周刊8月17日一期文章】题:重酿古代美酒    今年9月收获葡萄时,一部按照史书记载复制的古代葡萄压榨机将在法国投入使用,此举称得上是世界首创。这种复古行动将在文化、农业、旅游、科研和商业等多方面产生效益。这台古代压榨机是埃尔韦·迪朗和法国全国科研中心的几名研究人员共同复制的。    埃尔韦·迪朗是葡萄种植者,居住在法国博凯尔附近的勒马—德图雷尔,1975年继承祖辈经营了250年的农场。他使用现代技术种植85公顷葡萄,用它们酿造美酒。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古代高卢罗马葡萄酒的产地,农民耕地时,曾经挖出过古代双耳尖底瓮碎片。1909年,考古学家认定这里是古代酿酒作坊遗址。1979年以来展开的考古挖掘工作表明,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德图雷尔是一座高卢罗马大庄园,内有房舍、农田、陶瓷作坊、135公顷葡萄、油橄榄树、小麦和牧草场。这座庄园位于通往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古代通衢附近。因此,德图雷尔出产的葡萄酒当时曾销往整个罗马帝国。    法国全国科研中心的研究员安德烈·切尼亚是研究古罗马酿酒术的专家。他希望寻找一名葡萄种植者,共同研制古代葡萄酒。迪朗在脚下这片土地薰陶下成了业余考古学家,并且早有重酿古代美酒的愿望,他们不谋而合,于是达成了共同开发古代美酒的协议,开始了探求古代酿酒术的考古工作。    葡萄酒是谁最早酿制的?这已无从考证。总之,地中海周围地区都出产葡萄酒。罗马人熟练地掌握了葡萄酒酿造术,各地都有特产的葡萄酒。他们在酒中添加各种配料:消除涩味的石膏、增加粘度的粘土、脱酸的石灰、增色的番红花、减色的乳水……他们还添加木瓜、烤椰枣核、骆驼草、蛋清、猪血……他们还一度把葡萄酒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    切尼亚和迪朗查阅了有关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酿酒术的大量资料,试图找到重酿古代美酒的具体方法。但是他们遇到一大难题,无论是土质还是葡萄都已发生变化,因为据史书记载,古代葡萄树高大粗壮,品种多达200余种,现在大部分已经绝迹。因此,他们只能用现有的品种。从葡萄种植到美酒上桌是一个漫长的生产过程,他们选择了葡萄酒酿造法这个环节。一个专家小组试酿了30余种葡萄酒,有的苦涩难喝,有的味美可口。今天,勒马—德图雷尔推出了两种“复古酒”。酒瓶商标上印着“公元一世纪酿酒师科吕梅拉与考古酿酒师迪朗酿造”。    “复古酒”分红白两种。红葡萄酒“穆松”是罗马帝国节庆必备佳酿,当时被视为延年益寿的神药,其中葡萄占95%,蜂蜜占5%,还有一些香料。白葡萄酒“图里居拉”含有产于地中海地区的胡芦巴以及深海水。海水煮沸浓缩后掺入酒中,既有罗马人喜爱的咸味,又能防止葡萄酒变质。勒马—德图雷尔还推出一种罗马人每日必饮的浓缩葡萄汁。    最近几个星期,5000多人先后来到德图雷尔,在月桂树、橄榄树和紫藤树荫下品尝美酒佳酿,参观出土文物,观看古代酿酒法。在一个高卢罗马式的地窖里,酿酒工赤脚踩着笛声的节奏挤压葡萄汁。初步挤压后的葡萄全部倒入复制的古代压榨机,榨出尚存的汁水。葡萄汁灌入容量约为1100升的大土瓮后须发酵15天。至于味道如何,饮者自有评介。(杨京德译)

2. 同舟共济渡难关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8月10日文章】题:避免劳资关系紧张    去年年底是凯泽铝和化学公司的困难时期。它遇到的问题是,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业务减少,占其产量2/3的饮料罐铝皮的生产能力过剩。在美国铝公司关闭了一个工厂,另一个对手也将其芝加哥地区的雇员裁减2/3之后,凯泽公司也必须马上作出相应的改革。    在这种形势下,公司的经理们一改过去的做法,不是由上层采取应急措施,而是决定让参加工会的工人参与决策。    在所有雇员参加的讨论会上,经理们讲述了市场形势和工厂的优缺点,并散发问卷来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和凯泽公司管理部门成立了一个“生存委员会”,并同意把年开支减少5000万美元,这个计划的一半,将通过裁减工人联合会会员和有薪职员来实现。双方今年3月还商定了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步骤,同意把协力改革的进程继续下去。这与过去联合会与高级经理们争着分享经济好处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新方针是要确立相互信赖关系和共同的目标,这样双方都能受益。美国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弥补劳动力成本过高的缺陷。经理们必须抛开“我是老板”这一意识,不再认为工会是妨碍公司取得经济成果的绊脚石。    即将结束对400家美国公司调查工作的卡尔内瓦利说,他的调查表明,“如果你的工厂成立了工会,而你又能与工会成功合作,那么你的公司就比没有工会的公司更具优势。”    不管以何种形式授权工人参与决策,看起来这一趋势将继续存在下去。许多专家说,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在实现工业化,美国制造商只有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和素质方能取得成功。    要取得成功,工人参与决策就不仅仅是让人们工作时不受监督,以及使他们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职业。观察家说,在这些计划的背后,还必须有劳资双方的相互尊重。卡尔内瓦利说:“哪里有信任,哪里就有高质量的沟通。”他还说,由于缺乏信任,一些公司表面上取得了成绩,但是它们并没有令客户十分满意,也没有提高雇员的士气。(郭瑞译)

3. 新德里有个「小俄罗斯」

【美国《纽约时报》8月24日文章】题:新德里吸引了许多俄罗斯商人前来疯狂购物    在新德里使馆区旁有一个不大但却人头攒簇、热闹非凡的市场。戴着墨镜、穿着短裤和T恤衫的外国人顶着盛夏的烈日,或在浏览商店橱窗,或在认真购物。这就是以“小俄罗斯”著称的雅什旺特商业区。这里的印度零售商都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就连西藏人开的小餐馆里的菜单也是用俄文写的。当然,那些购买地毯、皮上衣、毛皮大衣、牛仔服和珠宝的人,绝大多数是来自俄罗斯、前苏联共和国和东欧。    每周都有几架喷气式包机飞抵新德里,卸下数以百计的乘客,其中大多数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他们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采购。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小俄罗斯”——一个有124家店铺的廉价旧货市场,其中大多数店铺设在一座简易混凝土大楼的一层和地下室里。这些俄罗斯人采购的商品,极少是自己用的。他们都是些小业主,将从这里买的东西运回国,可卖高价赚大钱。    马林娜·加卢什凯维兹说:“我们之所以到这里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一个地方就可以购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二是我们对所买商品的质量信得过。”马林娜与丈夫在乌克兰的基辅开了一家不大的进口商品专卖店。这里的生意成交极快,有些买主用小卡车将采购的货物直接拉到机场,他们的包机在那里等着他们。估计“小俄罗斯”店主们的年营业额总共约2500万美元。店主们说,如果飞机票不那么贵,航班更安全可靠的话,生意会更加兴隆。位于新德里市中心的“小俄罗斯”建立已有25年,直到80年代末,这里的生意才一反往常地火爆起来。    (钱美毅译)

4. 漫画

货币除了有购买力,还有破坏力……(硬币上写着「——列瓦」)(原载摩尔多瓦《人民之声报》)

5. 名招牌能招财

【在美国出版的《拉美国际》7月号文章】题:名字的价值    一家旅馆如果用上在国内或国外名声响亮的旅馆的名字,就有希望发展壮大。一些拉美国家不存在用名权制度。用名权就是获得以在市场上有名气的旅馆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旅馆的特许权,以图取得更多利润。这样,由于招牌有名气,旅馆老板可确保拥有一部分市场并提高旅馆客房的出租率。    这种办法可用于新老旅馆,对老旅馆应作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结构调整。对旅馆来说,获得用名权将意味着采用新的工作和管理方式。然而,老板可以仅换上新名,领导不变。也可以更名并把行政领导和经营交给对方,成为其成员。但采用这两种形式时,对方均要占有一定收入比例。然而,从收益讲,仅买下用名权较好,当然也应接受对方的经常检查,以确保服务质量。    用名权方法起源于美国。这种作法导致产生了新的更大规模的竞争方式。    美国霍华德·约翰逊公司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发展起来的,其旅馆网主要分布在美国各地,后来又打入了加拿大。霍华德·约翰逊公司哥伦比亚分部副经理诺曼·博克认为,用名权的好处还在于能降低旅馆的成本。如广告、宣传和商业活动可以在公司一级策划后进行,这样就可使旅馆网中每家旅馆都出现在报刊、电台和电视上。同时还有助于扩大在国外的业务。(吴成德译)

第 5 版

1. 核军备竞赛世界之最

【俄罗斯《红星报》8月6日文章】题:人们称它是魔鬼战略轰炸机    苏美50年代竞赛的结果如何?1952年图—52(北约的代号为“熊”)和B—52首先升空。M—4(“野牛”)于1953年完成了第一次飞行。B—52具有最大的飞行高度——16800米(不带武器),而图—95是12000米,M—4是14000米,最大时速分别为960公里、910公里和901公里。但当时最重要的是飞行距离和载重量,在这方面苏联飞机居于首位。    B—52G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最大航程为12100公里,而图—95为15000公里。1957年9月,图—95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创下了航程纪录——16750公里。这个纪录就连改进后的美国B—52H轰炸机也未能打破,它的最大航程仅达到16700公里。还可以作另一种比较。B—52G的最大载重量为47600公斤,而M—4在1959年10月29日曾装载55220公斤货物飞到13121米的高度,并且在载重10吨的情况下,飞到15600米的高度,同年10月30日又创下一项世界纪录:在载重27吨的情况下,在1000公里距离内,使平均时速达到1029公里。    在研制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时,竞争也很激烈。但美国人也未能取胜。1984年起步的B—1B远不如苏联的图—160,后者是1987年开始试飞的。例如,我们的轰炸机的最大有效载荷为40000公斤,而美国为34020公斤,最大航程分别为12300公里和10400公里。图—160可运载核弹,也可运载常规炸弹——可制导的和不可制导的。B—1B迄今只能用于运载自由下落的核炸弹。    战略轰炸机的一个最重要的纪录属于我们的图—160——在正常载重下,以超音速连续飞行2000多公里(国际航空联合会登记的世界纪录)。图—160的最大时速为2000公里,也就是说,我们的飞机是超音速的,美国的是跨音速的,其时速仅为1270公里。    1991年7月31日签订第一阶段战略武器条约时,苏联共有162架战略轰炸机,其中99架(图—95MC和图—160)用于运载巡航导弹。美国此时共有574架战略飞机,其中284架是巡航导弹运载飞机(B─52G、B─52H、B    ─1B)。    截至1994年7月1日,新飞机最多的是美国——84架B—1B。占第二位的是乌克兰——19架现代化图—160,这是从前苏联继承下来的。俄罗斯拥有5架图—160,驻扎在恩格斯市。洲际导弹    第一枚超远程多级弹道导弹,是苏联1957年8月21日发射的。这就是P—7导弹。(美国称之为SS—6,北约称之为“警棍”)。这种导弹是科罗廖夫设计局研制的。P—7导弹于1960年开始服役,1968年退役,共有4枚用于作战值班。    第一枚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是苏联的P—16,于1961年2月2日首次发射成功,射程约11000公里。同一级别的美国导弹“大力神—1”是几个月之后才开始服役的。    今天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是前苏联的PC—20(美国代号SS—18),它装有10个当量为55万吨的弹头。截至1991年7月31日,共有308枚PC—20导弹,能将3080个弹头发射升空。其总当量为16.94亿吨。据认为,PC—20(5型)装有10个当量为75万吨的弹头。以前的型号仅装有1个当量为2000万吨的弹头。    与SS—18竞争的是美国的“大力神—2”导弹,它装有当量为5至9百万吨的W—53弹头,目前它已退役。美国军队现在使用的最大当量的弹头,是1至2百万吨的w─56。    射程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是苏联的PC—10和美国的“民兵一2”、“民兵—3”——约为13000公里。    目前数量最多的导弹是美国的“民兵—3”,共有500枚。    在命中率方面,美国的陆基导弹MX和海基导弹“三叉戟”导弹仍保持着最高纪录。核弹头    截至1992年1月1日,苏联拥有3.2万个弹头,其中1.5万个列入现役,1.7万个将被销毁。美国有1.65万个弹头,其中列入现役的有1.05万个,另外6000个已销毁。1986年苏联拥有的弹头最多    ——约4.5万个。美国拥有弹头最多的一年是1967年——3.25万个。在超级大国核竞赛的狂热时期,两国每年分别生产1000多个弹头。    战略导弹的核弹头,1991年苏美签订战略武器条约时,莫斯科拥有10271个核弹头,华盛顿拥有10371个弹头。美国在生产核弹头方面保持着绝对纪录。自1945年起,它总共生产了约7万个弹头。苏联从1949年起共生产了5.5万个。    从1945年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开始,参加“核俱乐部”的国家共生产了127922个核弹头,其当量不一——从相当于1颗广岛原子弹,到相当于几千颗这种原子弹。(赫崇骥译)

2. 美国兵的作战电脑

【台湾《贸易快讯》8月18日文章】题:美军方委托民间开发战场用电脑    未来的战争是电子科技的战争,士兵们在炮弹及烟雾弥漫的战场上,从背包中掏出一部小电脑,瞪着显示屏研究作战计划。    位于新泽西州的美国陆军电子通讯指挥部,正在测试这种被称为“士兵的电脑”的雏型机器。这种战场上使用的笔记本式电脑的重量只有3.6磅左右,尺寸大小为7.9时×5.8时×1.9时,相当的轻巧,样子看起来有点像是一个电子游戏机的控制器,军方目前正在测试的机型总共有3种。    尽管这种电脑的体积及重量都相当的轻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电脑中,装有Intel486的CPU,同时配备有210兆位硬盘,电脑本身并没有键盘可供指令的输入,操作者利用指压直接输入讯息,下达指令。    操作者使用电脑时,只要将一个特殊的卡片插入机身,就可以用来传递密码给指挥部。同时电脑本身又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网路系统做为导向及定位仪使用,如果再搭配上一个数字摄像机,这部电脑还可以将勘察所得的军事地形等影像存入电脑中。指挥官有了这部电脑,部队的作战计划书等都可以储存其中。

3. 布根哈根-------轮椅上的全能健将

【德国《柏林日报》文章】题:两次世界冠军:先田径,后篮球    玛丽安娜·布根哈根是坐在轮椅上的全能运动员。她在1992年残疾人奥运会上摘取了4枚金牌。现在她又成为电视明星。德国电视二台拍摄了关于她的影片。影片于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闭幕前两天放映。    在原民主德国时代,她曾获得130枚冠军奖牌。1990年在荷兰阿森的世界杯赛上她一举夺得3枚金牌,在1992年巴塞罗那残疾人奥运会上获得4枚金牌。她保持着田径全能、铅球、铁饼、标枪等项目的世界纪录。在新勃兰登堡举行的德国锦标赛上,她在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情况下摘取了200米和1500米轮椅赛跑的金牌。    然而,玛丽安娜·布根哈根并未一味追求金牌。“我还想为我第二大体育爱好——篮球夺得几块奖牌”。从8月4日至15日世界上最优秀的女篮好手汇集在英国的斯托克—曼得维尔比赛。尽管德国教练彼得·里夏德要将球队“大换血”,但他却不愿放弃布根哈根这位元老。她在全队中起着“灯塔”的作用,同时又是优秀的传球手和中锋。然而,布根哈根的生活并不是只由体育组成的。她不想放弃在残疾人疗养院中的工作。她每周三次来这里照顾病人,并用自己的例子鼓舞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她患瘫痪是在20年前,那时世界仿佛毁灭一般。当时她是最有希望的排球运动员,是进入原民主德国国家队的人选。正是体育帮助她度过忧郁的日子。她说:“今天我用这种精神来激励我的病人。”她这样辛勤工作获得的一个成果是:柏林体协成立了一支轮椅运动员后备队。(鲁洁译)

第 6 版

1. 人文发展指数ABC

【法国《青年非洲》周刊8月24日一期文章】题:人文发展指数是怎样计算的?    人文发展指数旨在衡量一国的进步程度。但这个指数并不是仅仅根据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出的。人文发展指数是由三方面组成的:    1、人均预期寿命。它根据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来衡量。    2、识字水平。它按指数计算。其中2/3涉及到成年人的扫盲率,1/3涉及到平均学龄。    3、生活水平。即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美元来计算的。至于人文发展指数,人们给每项标准都确定了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例如,成年人的最低扫盲率为0%,最高扫盲率为100%。那么对于一个扫盲率为75%的国家来说,它的知识水平中的扫盲程度那部分即用0.75标出。拿人均寿命来说,最低人均寿命被定为25岁,最高人均寿命被定为85岁。那么在一个人均寿命为55岁的国家里,它的人寿水平就被定为0.5。    在1990年,第一份《关于人文发展的报告》采用了人文发展指数。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单纯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一项所造成的过于简单化的弊病。实际上,用人文发展指数来为国家排名次有别于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为国家排名次,所以加拿大在人文发展指数排名时位居榜首,而法国居第六位。相反,在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中居第二位的卢森堡在人文发展指数排名中却降到了第17位。    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存在着两种排名之间类似的差异。像安哥拉、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篷、刚果(这都是些石油富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排名上均好于它们在人文发展指数上的排名。这表明它们尚未利用它们的财富所提供的所有潜力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当人们把国民生产总值排名转换为人文发展指数排名时,另一个石油国家利比亚跌到了第38位。而摩洛哥跌到了第10位。几内亚处于人文发展指数排名的末尾(居第173位),而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排名中,居第129位。相反,其它国家,诸如中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圭亚那、马达加斯加和斯里兰卡在人文发展指数方面的排位要先于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的排位。这说明它们明智地利用了自己的收入来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任亚秋译)

2. 动物情缘

【美国《人物》杂志8月15日一期文章】题:动物情缘    在博茨瓦纳北部的大平原上,夕阳洒下了温暖的余辉。德雷克和贝弗利·朱伯特夫妇发现了1000码开外的一头公象,两人蹑手蹑脚向目标接近。    正当他们开始拍摄之际,那只重5吨的公象开始发怒,张开耳朵,仰天怒吼,随即狂奔而来,直到离他们几码之处才止步,而他们一直坚持拍摄。    这种惊心动魄的情景,对朱伯特夫妇而言不过是司空见惯寻常之事。他们在非洲丛林度过了16个春秋,拍摄了不少获奖纪录片,1982年以来还拍摄了8部有关野生动物的影片。他们的作品记录了大多数人见所未见的世界。尽管他们拍摄的胶片加起来已有大约100万英尺,但贝弗利说:“丛林总会使人感到惊奇。正当你觉得无所不知之时,某些新东西又诱使你非探寻不可。”    也许这就是这对出生在南非的电影摄制者从童年时代就向往的生活。小时候,丛林就是他们的乐园。他们俩是天设地造志趣相投的一对。现年37岁的贝弗利毕业于一所商学院,38岁的德雷克曾获得地理学学位,但他们都厌恶“早九晚五、劳累一天上床休息、第二天周而复始的生活”。他们也不过这种生活。    贝弗利刚满21岁,他们就开始共同管理南非的一个狩猎场,1981年又转到博茨瓦纳北部1万平方英里的乔贝狮子研究区,研究狮子的习性。就是在那片“真正的蛮荒之地”上,在一个摄制组送给他们一部摄影机之后,他们突然负起了一种使命,决心要通过摄影机让更多的人了解丛林。    于是他们去欧洲求师学艺,学习摄影和录音。到1988年,他们的精湛水平已赢得极高信誉,美国《全国地理杂志》电视部没有看片就买下了他们拍摄的《失踪的河流》——一部关于乔贝地区一条重要河流逐渐干涸的情况。    现在,朱伯特夫妇与拍片有关的许多活动都是在“家里”进行,这个家就在博茨瓦纳乔贝河上的一个岛上,是一项长16英尺宽12英尺的帐篷。他们与外界接触的唯一手段是短波无线电。虽然他们雇了两名当地部落人,偶尔也有一些来访者,每过两年也去大城市呆上两个月,但长期的与世隔绝有时也造成精神压力。    然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动物的由衷喜爱使他们置一切艰难险阻于不顾。他们曾为了拍片,连续10天生活在汽车外面,和狮子在一起,以便逐渐消除它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有时看到遭狮子袭击后垂死的幼兽,他们的心里也会非常难受。    但他们认为对野生动物的最大的威胁是人类,因此,他们现在主要致力于保护。他们正在拍摄反偷猎的影片,并游说博茨瓦纳政府减少狩猎许可。由于他们的这些努力,他们已被博茨瓦纳入称作“狮子之父”和“狮子之母”。(吴学华译)

3. 富裕国家发达程度表

见原版面

4. 漫画

说明:你自己做饭吧,《厨艺大观》我是必看不可的。(原载德国《电视周报》)

5. 不肖子触犯刑律 瓦文萨难言苦衷

【美国《洛杉矶时报》8月9日文章】题:波兰领导人瓦文萨力图兼顾对家庭和对国家的责任    波兰总统瓦文萨从来就不能把他的公共生活同私人生活区分开来,尽管按照波兰的老传统是应该把它们分开来的。    在80年代担任团结工会领导人的时候,瓦文萨在格但斯克的公寓就是团结工会的总部,新闻工作者和政治活动分子同瓦文萨夫妇及其8个子女一道挤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    但是,自从担任总统和搬到华沙以来,瓦文萨越来越感到难以做到既当个好父亲,又全身心地投入政治活动了。格但斯克法院对他的儿子普热梅斯瓦夫的审判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去年11月,普热梅斯瓦夫得知未婚妻怀孕后,醉醺醺地驾着他的红色大众牌轿车飞驰。他的车子失去控制,同两辆轿车相撞,他却开车逃离现场,警察开着警车穷追不舍。在被警察截住后,普热梅斯瓦夫拒捕,并威胁说要利用他的家庭关系敲掉那几个警察的饭碗。警察说,普热梅斯瓦夫十分蛮横和粗暴,他们不得不给他戴上手铐和脚镣。    普热梅斯瓦夫受到9项指控,有可能被判8年徒刑。此案成为波兰小报热衷报道的轰动性新闻,但却使瓦文萨感到极度苦恼和尴尬。    在普热梅斯瓦夫一案发生的前一年,他的大儿子斯瓦沃米尔被判处两年缓期徒刑,原因是在格但斯克大街上乱开车,把一名女行人撞成重伤。那位妇女现在得靠双拐行走,再也不能回学校去教书了。    自3年半前当选波兰总统以来,瓦文萨只能在周末尽点父亲的责任,因为他家里的人仍住在格但斯克。瓦文萨现在住在贝尔维德宫里,那座建筑物太小,没有足够的房间供他的8个子女居住。瓦文萨自己只在底层有两个房间,而且面积都不大,有一次儿女们来贝尔维德宫探望他们的父亲,晚上不得不挤住在警卫住的房间里。    在共产党执政时期,记者是不许探究领导人的私生活的,但是波兰今天实行的新市场经济已经扩大到了新闻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关于第一家庭的流言蜚语。    但是,一家小报的主编林登贝格说:“公众的感觉是,瓦文萨的亲属的所作所为好像是不受法律约束。由于这些人同总统有亲属关系,因而使总统受到巨大压力。”(李增国译)

第 7 版

1. 海上“高速火车”问世

【法国《科学与生活》月刊8月号文章】题:海上高速火车已经诞生原文提要目前,一种能载人和汽车、既没有舵也没有螺旋推进器的硬壳船——绿宝石号——海上最高航行时速达到了70公里。它从法国的圣马洛开到英国的泽西岛只用了1小时10分钟。这里没有甲板,只有一个像大型客机那样的能容纳400名乘客的大客舱,以及一部让汽车进入底舱的升降梯。    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大洋中保持这样好的成绩的商业性轮船,因为在海上要快速航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艘传统的轮船在海上航行时,大量的水分子给船体造成的阻力随着航速的增大而增大。时速能达到30节(56公里)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前进得更快一些,船舶设计者们想出了不少办法,比如设计出一种体形很长的船,用一个或几个细长的吃水很深的船体来冲破涌浪。这种并体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时速能达到50至75公里,但海上风浪较大的时候就不得不减速。人们还可以使船体脱离水面,即所谓的表面效应船。但它也遇到并体船遇到的同样麻烦:风浪较大时气垫的密封性就会减弱,就会从直接安装在船体上的裙板边沿漏气。    海浪的冲击也能减慢那种在水面“飞行”的平底滑行船的航速。如果能使船身部分抬出水面,那么这部分船身就不会再遇到水的阻力。当然,这需要更高程度的机械化。要想使一艘50米长的船部分船身脱离水面滑行,必须有4万马力以上的动力,而这是很费燃料的。    还有一种利用水翼装置的船,像滑水板一样的水翼与船体成斜角支在船首两侧。这种装置能使船的整个前半身浮出水面,只有后半身和螺旋桨才浸没在水里。让船体与空气摩擦当然要比与水摩擦节省动力。这种水翼船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它的航速比传统船只要快一倍,但是它也经不起大风浪的冲击。再说,水翼是比较脆弱的,很容易被损坏。    既要高速度,又要使乘客感到舒适,于是研究人员又设计出一种水上飞艇——全水翼船。这种船的水翼是可以调节的,快速航行时能使船身全部抬出水面。但是,这种水翼使船体很不稳定,需要专门的电脑装置来根据传感器、陀螺仪和加速计提供的数据不断调整船体的位置。现在有这种水上飞艇在西班牙和摩洛哥之间穿梭,它在3米高的海浪中航速能达到60节。唯一的缺陷就是造价太高,维修保养困难。此外,它只能运客,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船东都想买那种既能运客又能运汽车的多用途船。    为了改善日益繁忙的航运,法国勒鲁和洛茨的造船厂以及绿宝石班轮公司共同开发了绿宝石号“海上高速火车”。事实上,它们生产的这种快速渡轮能在一天之内在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岛屿之间跑4个来回,一次能装运400名乘客和45辆汽车,在半小时内能全部装卸完毕。这是一种单体船,船体由轻质铝合金制成,自重280吨,流线型船体能高速冲浪前进。试航情况很令人满意。它的动力由3台涡轮机提供,总动力为1.22万马力,推力为30吨。两侧两个涡轮机的喷管可调整喷水方向,起一种舵的作用。(李武中译)1、两台主柴油发动机2、减速器  3、中心传动轴  4、滑轮机  5、两侧的两台副发动机  6、舵  7、进水口  8、船首推进器

2. 实验证明:热恋情侣心灵相通

【香港《大公报》8月30日文章】热恋情侣心灵相通美科学实验予证实    据《今日欧洲》周报墨西哥城通讯报道,热恋中的情侣心灵相通的现象可以通过科学证据显示。一项新的美国研究计划已得出结论,热恋中的情侣即使坐在分隔开的房间内且互相看不见或听不见,他们都能精确地作出同样反应。    领导这项研究的国立墨西哥大学精神物理学教授格林贝格说:“即使这两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脑电波却一样。”这位专家阐述他的研究结果说,“我们的实验显示,爱情能以违反常规科学信念的方式通过精神力量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    在这项研究范围内,几对情侣彼此面对面坐着,并集中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他们力图不通过接触或交谈而进行感情沟通。然后,置一个小装置于他们的头上,以记录他们的脑电波图谱。最后,每对情侣中的一个人被分隔在一间隔音室内。在此期间,留在室外(且无法通过声音沟通的)的另一人受到研究人员用强光或适度疼痛的“电震”刺激。    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参加此实验的人都作出相同的大脑反应,尽管分隔开的伴侣不可能看见正在发生的事,听不见亦感觉不到他们的伴侣的体验。格林贝格说:“这种现象并不特别局限于情侣之间关系,在朋友之中亦能记录到。”但他同时承认,在热恋中的情侣内心深处的精神反应却是最相似的。

3. 晶体三维信息存储器

【美国《新闻周刊》9月5日一期报道】随着硬盘驱动器越来越多地受到限制,数字空间正在日益缩小。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希望晶体的亚原子结构中产生的全息图像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答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已经试验过此类装置的首例全数字模型,该模型能够储存并再现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全部信息。该晶体装置具有16.3万字节的存储容量。晶体存储器可储存三维信息,其存取速度比目前最快速的存储系统快10倍。    ·责任编辑李玉珍·

4. 印尼发现新袋鼠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7月30日一期文章】题:袋鼠从树上转移到了陆地    在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密林中发现的一种黑白相间、性情温顺的袋鼠给科学家提出了新问题。当地土人把这种有袋动物称为“Bondegezou”,它兼具树栖和陆栖袋鼠的典型特征。这种动物可能是树栖和陆栖两种袋鼠之间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亦或是有袋动物中的一个新分支。    澳大利亚博物馆(位于悉尼)的蒂姆·弗兰纳里上个月率领一支考察队进入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上的伊里安查亚省境内。他认为这种新发现的袋鼠是第十种树栖袋鼠,因为它有适合爬树的大而扁平的脚、一样长的四肢。但是还有一些特点表明,这种袋鼠正处于从树上移居到陆地的转变过程中,并生活在高山上。弗兰纳里发现,这种动物的下肢比较靠近,这就限制了它攀住树干的能力。这种袋鼠的骨骼也较其他树栖袋鼠的骨骼轻,这是因为要承受从树上跳下或掉下来时所产生的应力。它也没有树栖袋鼠所惯有的保持平衡的长尾巴。    这种动物重15公斤左右,高1.2米。弗兰纳里估计,新几内亚岛上的山上生活着数千只这种动物,但是他担心这种性情温和的动物易受猎人的捕杀。    (刘立伟译)

5. 图片新闻:弱视者福音

这位男士所戴的“弱视强化系统”,是美国科学家研制的,能让视力非常弱的人士阅读,即将上市。(原载香港《明报》)

第 8 版

1. 中国妇女迎接新挑战

【拉美社北京9月4日电】题:中国妇女面临新挑战    数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个经济基础薄弱的落后农业国。1979年初,即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时候,只有8.5%的人有手表,7.7%的人有自行车,3.5%的人有缝纫机和0.3%的人有电视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手中有了钱,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要夺回几十年生活中失去的东西。    农村居民关心的是盖房子,而城市居民关心的是购置新物品,如洗衣机、彩电、冰箱和录音机。更高的追求是,买一套住房、一辆汽车和一架钢琴——中国人文化修养的最高体现。    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寻找使家庭——整个社会的细胞——获得更多收入的办法,妇女也开始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但是,一位姓康的企业女秘书说,妇女的平等地位并不是通过颁布某项法令就能得到的。要铲除两千年的风俗习惯需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她解释道,从传统上说,中国妇女是勤劳的,甚至在同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作斗争中比男人更顽强。因此,妇女肯定能够成功地对付新的挑战。    在一家外企中当翻译的邓女士说,对男人们来说,要接受这一现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们已开始在适应这种状况。    邓女士说,一年半前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反映了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表明了中国妇女要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必须迎接新观念,甚至是新的家庭观念的挑战。    婚姻问题专家陈玉英(音)女士认为,现在的妇女比从前能干多了,她们已开始懂得,要使家庭保持和睦与幸福,必须在经济上取得独立和维护个人尊严。    她们还知道,不仅要爱自己的丈夫,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富有魅力。现在她们也想同男性交朋友,并想与男人享有同等的权力。    严父和慈母一直是中国家庭的传统模式,但在不少家庭中,男女之间的角色已颠倒过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朱教授说,从前妇女只有照顾丈夫和孩子的义务,但现在的情况变了。    然而,她解释道,虽然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在她们思想中仍存在着封建观念,认为男人比女人强。因此,一些妇女无意之中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中表现得比较任性,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    陈女士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已不再是个“生儿育女的合作社和经济共同体,而将成为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联盟”。    她还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夫妇不要孩子,尽管这种新观念遇到了不少的压力。根据去年的统计数字,有100多万个具有生育能力的家庭不要孩子,那种养儿防老的思想已不再受推崇。    康女士说,男女青年择偶时也越来越自由,尽管大多数农村妇女的婚姻不是自己决定的,因为那里订亲时还比较注重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邓女士说,离婚已不再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不道德行为。那种严重伤害离婚妇女的观念已经改变。离婚手续也简化了,甚至在北京还开设了一家为离婚夫妇举行分手仪式的餐馆。    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妇女认为,中国的传统观念正在改变,面临着现代社会的新挑战。在各方面成败与否,将完全取决于男女双方,而女方现在决定要捍卫其应有的地位。(庄霞琴译)

2. 挖耳屎维生的人

【台湾《中国时报》8月31日文章】题:挖耳屎维生的人(作者张平宜)    他大字不识几个,17岁学剃头时顺便钻研“挖耳屎”的功夫,没想到一“挖”惊人,40多年来,被他挖过的耳朵不计其数。    这位“耳腔清理专家”名叫姚宾,今年62岁,他的“诊所”位于台北康定路的一条陋巷内,楼下挂着一个中日文的招牌,外表看起来实在不怎样,可是推门而入,却很容易感受到那种“专家”气氛,因为简单六坪大的房间被隔离成了“候诊室”及“诊疗室”,虽然不像一般诊所那样药水味扑鼻,不过却相当地讲究和卫生。    候诊室里人们翻阅书报耐心等候着,而诊疗室内通常拉门紧闭着,三不五时传来姚师傅与客人的谈话声,话题总是绕着“耳屎”打转。推门而入,就可以看见客人舒服地躺在躺椅上,姚师傅则拉着客人的耳朵,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头上的反射灯高照,将原本黑黝黝的耳洞照得一览无遗,只见姚师傅拿着耳掏子的手指灵巧地转动着,耳垢就这样一块块被“扫地出门”。    会靠挖耳屎谋生,练就一门独特功夫,并变成许多人赖以求助的“专家”,姚宾无限感慨地说,“作梦也想不到”,尤其像他才念过几天书,又是一个不良于行的残障者。    九岁时,姚宾莫名其妙得了关节炎,四肢严重扭曲变形。在家待到17岁,姚宾心想,即使不良于行也总不能赖在家中,于是下决心去学剃头来维生。    一般传统的剃头师傅,为了招揽顾客,都有顺便学习一套挖耳屎的功夫。姚宾心想,他若能将客人的耳孔侍候得服服贴贴,那客人的“头”非留给他理不可,为此,他特别用心学起了挖耳屎,当时终极目标只有一个一“让他挖过耳屎的客人,一个也跑不掉。”    挖耳屎说起来还真是一项独门的功夫,姚宾找不到人拜师学艺,只好认真地向每个客人的耳朵学习。从实际体验中认识耳孔的构造,耳屎的不同,甚至客人的耳朵出了毛病时,他还自掏腰包充当“大夫”到药房买药治疗,渐渐地,他对耳朵的掌控运用自如,被客人封为“耳朵专家”。    38岁时,姚宾结束了20年乡下剃头师傅的岁月,打算来到台北做“耳朵专家”,当时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极力劝阻,认为他简直异想天开,自讨苦吃,不过,姚宾倒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坚信连乡下人都能欣赏他的技术了,台北人一定会更加喜欢。    在台北做专家,不识字又人生地不熟,谈何容易,姚宾只好省吃俭用先租个小店面,并请人写了一个活动招牌,自居为“耳腔清理专家”,总算踏出了靠耳朵吃饭的第一步。    现在,请姚师傅清理耳孔的代价是400元,价钱虽贵,客人却依然络绎不绝,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姚师傅经常忙得晕头转向,连吃个便当也不得安歇,预约的电话还是不时响起,姚师傅说:“一天平均要挖上20个客人。”    姚师傅的客人中,男女老少,甚至连出生几个月的婴儿都有,其中更有不少“日本观光客”,尤其这些日本人将姚宾的挖耳朵技术列为万华一绝,与华西街同样都是来台观光旅游的重点。    靠着几支简单的挖耳屎工具,姚师傅不仅将四个子女抚养长大,又挖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江山,站在“诊所”内那块“神乎其技”的匾额下,姚师傅不禁吐露了心声:“像我这款过去被人瞧不起,属于‘无路用的人’,也能拥有今天,我真的心满意足了。”

3. 活到老 学到老

【台湾《联合报》报道】题:活到老,学到老    云林县口湖乡与南国小附设补校81岁的应届结业生林富,日前参加结业典礼后,突然昏厥,送医不治。    81高龄的林富,由于幼年失学,3年前入补校就读。3年来,从10多公里外的家到校上课,风雨无阻,从来没缺过课。他的家人说,林富为弥补失学憾事,特地订制了一套3万多元的西装,穿着参加结业典礼,不料结了业,完成心愿后,就与世长辞。林富老先生这种老而好学的精神,不仅令人钦佩,在他也是得偿平生宿愿,死而无憾。此一典范,足为世人效法。

4. 台报命运:主张统一者遭挤压 鼓吹台独者受青睐

【香港《明报》9月5日报道】题:台湾媒体动荡夹杂统独斗争(作者胡康龄)    台湾的传媒业过去两三年因为竞争激烈,而显得发展相当蓬勃,但是在热闹的表象之下,一场交杂着统独势力斗争及商业利益的革命正悄悄进行中,历史悠久且具代表性的台湾《自立晚报》股权转移引发的“自立”报系员工与新东家的对抗事件,只不过是这场革命的一段过场戏而已,目前在台湾报业市场位居龙头地位的《联合报》、《中国时报》两大报系,在许多人眼中才是真正岌岌可危,而两报的地位,一旦动摇或崩解,不仅市场将出现重大变化,政治风向也将彻底改变。    “联合”、“中时”、“自立”长期以来是台湾最重要的三家报纸,前二者基本上是坚定主张两岸交流及中国和平统一的立场,对国民党当局则是小骂大捧场,而“自立”报系的《自立晚报》、《自立早报》虽然发行量远不及“联合”、“中时”,但它批判国民党、强调台湾本土意识的温和台独意识,则得到两大报系以外读者的认同,三者大致满足了不同政治意识形态民众的需求。    国民党最高当局目前的政治立场已明显地由统转独,但是“联合”、“中时”两大报系的反台独言论政策,却是使国民党不敢公开主张台独的重要因素之一,毕竟任何政治人物、政党,都不愿同时面对占台湾报业市场八成以上发行量的两大报系的攻击火网下。《联合报》遭到连番冲击    因此,国民党当局对两大报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联合”报系首当其冲,先是由民进党等旗帜鲜明的独派势力展开第一波攻势,指称《联合报》是所谓的统派、出卖台湾人民利益的报纸,紧接着李登辉也以不屑的口气对外表示,他早就不看《联合报》了,随后又由一些艺术界独派人士发起“退报运动”,鼓动大众不要继续看这份“不爱台湾的报纸”,而政府当局在新闻方面也对该报采取抵制措施,例如,重大新闻故意透露给其他报纸,李登辉总统也只接受《中国时报》、《自由时报》的专访,却拒绝了发行份数与《中国时报》等量齐观约100万份,远远超过《自由时报》的《联合报》专访申请,以各种手段打压“联合”报系的企图十分明显。    《中国时报》表面上虽然因此而获利,但由于该报的反台独立场与《联合报》完全相同,许多人相信,当《联合报》不支倒地后,《中国时报》很快就会面临除非调整言论方向,否则就会成为第二个《联合报》的命运,彻底铲除统派对台湾的影响力。    自立报系新路向成疑    在另一方面,“自立”报系虽独派色彩强烈,但是对李登辉的国民党当局仍时有尖锐批判,是个“不听话的孩子”,相对于获得李登辉全力扶持,俨然已成为李氏个人“中央日报”角色的《自由时报》,“自立”报系显然十分令国民党当局头痛。由于“联合”、“中时”两大报系财力雄厚,并非一时之间能扳倒,台北当局对它们是以蚕食方式进攻,用“统派”、“不认同台湾”等意识形态的大帽子,减弱两报的言论影响力:而“自立”报系则因为财务状况不佳,亏损严重,原投资者早就有意脱手转让,遂令有心者获得鲸吞的机会,而买下“自立”报系者,赫然正是《自由时报》的投资者“三重帮”财团,清楚反映出这宗交易的政治背景,这也正是“自立”员工担心并抗拒“三重帮”介入该报的原因。    当“自立”如同《自由时报》成为国民党当局,或更精确的说是李登辉的报纸之后,领导阶层将可以更专注地向“联合”、“中时”两大报系施压,而在台湾目前独派抬头的大环境下,“联合”、“中时”的处境可谓风雨飘摇,这两座反对台独言论的最后堡垒,前景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