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08-27

第 1 版

1. 简讯

●美国参议院二十五日以六十一票对三十八票通过克林顿总统的打击犯罪法案,众议院己于二十一日通过了此项法案。(法新社)●俄罗斯季别特投资公司二十五日关闭。有消息说,该公司老板已带着资金逃跑。这家公司是在政府干预下被迫关闭的。(合众国际社)●大约两千名俄罗斯农民二十五日在首都举行集会,指责俄经济政策「考虑不周」,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集会者要求叶利钦和政府辞职。(路透社)●乌克兰总统库奇马二十五日任命高级外交官乌多文科为代理外交部长。(合众国际社)●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二十五日呼吁红色高棉释放三名西方人质。他是在给乔森潘的一封信中发出此呼吁的。(法新社)●红色高棉二十五日警告说,八月三十日之后,三名西方人质的安全将得不到保证,政府两首相和三名人质所属国家的政府应对他们及其家人负责。(路透社)

2. 布朗在中国的推销任务艰巨

【《香港虎报》8月25日文章】题:布朗为克林顿铺平道路(作者卡里·黄)    美国商务部长罗纳德·布朗访华可能为中美关系正常化铺平道路。    据接近中国外交部的人士说,如果布朗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成功,美国总统克林顿可能在明年某个时候访问中国。    这些人士昨晚说,中国领导人重视布朗即将进行的访问。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帮助减少两国的分歧。据说中国领导人愿意在贸易问题上让步。    这些人士说,北京期望克林顿政府尽快取消剩下的三个制裁措施。中国领导人认为,这些制裁措施是关系正常化的最后主要障碍。    这些人士说,北京期望在中国复关问题上同华盛顿达成重要协议。    一位人士说:“中国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需要时间,美国强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接受发达国家的标准是没有道理的。”他说,北京希望布朗的访问在这方面会有突破,使北京有机会向克林顿发出邀请。    但是这些人士引用中国外交部官员的话说,克林顿今年访问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北京认为双方应当从容地使自己适应外交和贸易政策的逐渐变化。    布朗昨天在华盛顿证实,美国政府正考虑取消美国对华贸易援助方面的限制以及对海外私人投资公司计划的限制。    布朗在进早餐时说,克林顿的对华政策处在“过渡阶段”。    他的话表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同北京的共产党领导人恢复关系,并使关系升级的最新迹象。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25日文章】题:布朗的中国之行带有两项艰巨的推销任务    布朗明天将率领20多名经理去中国访问,开始他可能是最艰巨的推销活动。    布朗的首要任务是说服北京领导人减少贸易顺差。但他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阐述克林顿政府受到激烈批评的新的人权政策。    在全世界监督人权问题的一个私营组织——人权观察的兼职顾问理查德·迪克尔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访问,将对‘美国对华的人权政策’确定基调产生实际影响。”    布朗不愿透露他将如何处理人权问题。他对记者说:“透露我出访期间将如何处理人权问题是错误的。”

3. 村山强调开辟日越关系新时代/共同社说亚洲将警惕日越发展关系

【共同社河内8月25日电】村山首相25日抵达第二个访问地越南,同武文杰总理举行了约一个半小时的会谈。    村山首相强调:“这是日本首相首次访越,希望此行能够成为开启日越新时代的门户。”武文杰也说:“村山首相的访问将开辟新时代。”    村山首相表明要积极支持越南的开放政策,为帮助越南整顿基础设施,日本方面要通过提供日元贷款、无偿资金援助、政府开发援助等使经济合作稳步发展。武文杰总理特别要求扩大无偿援助。    【共同社河内8月25日电】村山首相访越是他本次东南亚之行的最关键一站。首相表示支持越南的“刷新”路线,确认要“开启日越新时代的门户”,这对提出重视亚洲的村山外交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宣传。    人们认为越南是“本世纪最后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投资地”,各国都在谋求同越南发展关系。日本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除经济的因素之外,越南在东南亚国家中,很可能在政治方面也将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同越南加强关系还可以使日本在亚洲的外交中发挥主动性。另一方面,日本的经济对推进经济改革路线的越南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    但是,日本企业若大举向越南发展也将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警惕,他们担心日本会借机进行“经济支配”,会增强越南的实力。今后对日本能否进行适合越南国情的经济合作,能否促进越南同其他东南亚各国的良好关系将是一个考验。

4. 要求莱索托国王恢复民选政府

【路透社比勒陀利亚8月25日电】三位南部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今天说,他们给莱索托国王莱齐耶三世一周时间,改变他作出的解散这个多山小国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的决定。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说,三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他们不能原谅莱齐耶已采取的措施,决定给他一点时间重新考虑这些措施,并采取步骤加以改正。    穆加贝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这番话的,他的两侧坐着南非总统曼德拉和博茨瓦纳总统马西雷。    这三位总统在比勒陀利亚会见了莱索托国王和上周被解职的首相莫赫勒,设法解决莱索托的政治危机。    34岁的莱齐耶国王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需要时间与他的顾问们商议。莫赫勒没有出席记者招待会。    穆加贝说:“我们同意他们回莱索托去商议,并在一周内回到我们这里来。”    这次长达六小时的首脑会晤是在曼德拉的办公室举行的。当有人问穆加贝这次首脑会晤是否决定应让莫赫勒重新执政时,他说,情况就是如此。他说:“实际上,别无选择。我们很高兴国王已同意回去再考虑一下。莱索托局势目前显示出希望的迹象。”曼德拉严厉批评莱齐耶推翻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把莱索托围起来的南非目前排除了军事干预的可能。莱索托工人在举行了两天罢工之后于昨天复工,但他们发誓将进一步向莱齐耶国王施加压力,要他恢复莫赫勒的职务。

5. 民柬要求美停止向柬提供军援

【合众国际社曼谷8月25日电】红色高棉游击队今天说,美国秘密地购买了100辆T—55俄制坦克,加上40辆M—113美制运兵装甲车提供给了柬埔寨,以设法维持其被围困的政府军。    但美国官员说,华盛顿只向柬埔寨派了几名顾问,提供了一些援助,而没有向柬埔寨提供武器。    红色高棉电台说:“美国的这些军事援助价值三亿美元。这些消息证实,美国及其盟国为继续支持柬埔寨战争·已同共产党越南勾结在一起。这些国家并不关心柬埔寨和这个地区的和平。”该电台说,这些国家不关心柬埔寨的民族和解和国家统一。红色高棉要求美国和其他国家停止给柬埔寨政府提供军事援助。

6. 克林顿表示愿与古巴讨论移民问题

【路透社华盛顿8月25日电】克林顿总统今天说,美国愿意与古巴讨论移民问题,但是不愿意讨论任何其他的问题,如古巴想要提出的美国贸易禁令问题。    总统说,他不想泛泛地讨论两国之间的问题。    克林顿说,卡斯特罗“需要与他自己的老百姓商量”,并说:“古巴人民希望实现民主和自由市场”。    卡斯特罗要求华盛顿先取消对古巴的经济禁令,然后他才阻止人们从这个岛国出来。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8月25日电】副国务卿塔尔诺夫今天在白宫对记者说:“我们对同古巴进行高级对话不感兴趣。我们将不就古巴变革的步伐或性质同卡斯特罗或古巴政府进行对话。”

7. 韩国继续要求朝鲜开放核设施

【合众国际社汉城8月25日电】韩国今天说,在北朝鲜能够希望同美国和韩国改善关系之前,必须证明已开放其核设施。    韩国政府发言人说,李洪九副总理和其他主要内阁成员举行了会议,研究了北朝鲜的核问题,并确定了这一立场。这位发言人说:“我们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如果北朝鲜希望改善同美国和我们的关系,就必须保证使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核活动透明。”    该发言人说:“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我们政府的立场始终是,为使北朝鲜的核活动透明,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包括进行特殊的检查。”他还提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和韩国总统金泳三最近通过电话交谈后一致认为,如果证实北朝鲜已同意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就可以帮助它更换轻水反应堆。

8. 拉奥说印度能很快制造原子弹

【路透社新德里8月25日电】印度议会代表说,总理拉奥今天对执政党议员说,印度能很快组装出一颗原子弹,如果它需要对付外国威胁的话。    国大党的阿吉特·乔吉援引拉奥的话说:“你们不必担心,回到你们的选区后告诉人们,我们会对付所有威胁……在核能力与实际拥有原子弹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在拉奥发表这番言论之前,本周早些时候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曾声称巴基斯坦已拥有核武器。    国大党议员援引拉奥的话说,印度政府不久将发表一份官方声明,表明其在谢里夫的讲话后对核问题的态度。    【法新社新德里8月25日电】印度领导人和外交官说,巴前总理谢里夫声称伊斯兰堡是一个核国家,这确实引起印度的关注,但这也是新德里意料之中的。    印度外交国务部长库尔希德说:“我们有理由认为,巴基斯坦的意图是获得核能力。”    但是,谢里夫的话没有在印度引起任何歇斯底里。    印度前外交秘书、驻巴基斯坦大使迪克希特说,新德里十分了解伊斯兰堡的核能力。他对本社记者说:“我们早在1987年就知道这一点。印度一直在非常细致地监视巴基斯坦的核计划。他(谢里夫)说的话已不是新闻。”印度官员承认,谢里夫的话将给已经紧张的印巴双边关系带来更多的沉重打击。

9. 图片新闻

古巴主席卡斯特罗25日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说,古巴人大规模向美国移民,是美国的移民政策和对古巴贸易禁运逼出来的,古巴政府对此不负任何责任,也没有办法阻止。    他表示愿意同美国就此进行谈判。

第 2 版

1. 沙特人开始关掉长明灯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13日文章】题:在沙特人丰盛的桌子上出现了紧缩的异味    经过一场异乎寻常的增长和富裕的沙暴之后,沙特阿拉伯王国开始意识到,它的财富是有限的。    沙特阿拉伯人和王室仍然很富,属于全世界最富的行列。全球的石油供应1/3是由沙特阿拉伯供应的。可是,随便挥霍和不惜代价建设的时代已让位于深刻反省、甚至从早到晚焦虑不安的时代,因为这个典型的阿拉伯产油国已进入调整、减少开支和经济上放慢增长速度的时期。    沙特统治家族对多年来石油价格不高和波斯湾战争的高昂费用作出了反应,从上面关上了富有和捐助的大门。政府不再公布签订新的合同。它正在杜绝浪费,制订前所未有的减少对水电补贴的办法并计划逐渐减少外来工人。外来工人在这个有1600万人口的王国中占l/4。    紧缩不大可能成为这个富丽堂皇的国家的一个主题。但是,如今,大臣们跳起来关掉了空调,所有各部每天停电一小时,各企业奉命在下午2点到5点停止生产。    沙特人过去习惯于夏天到戛纳或马尔韦利亚去旅游,而家里的灯和空调却不关,今后将不得不开始为所有这些能源付款。新的价格体系对用电量少的人没有影响,但对高消费的人将逐渐提价。    沙特许多小王子对公用事业帐单不屑一顾或交给他们的长辈,许多普通沙特人也是这样。沙特阿拉伯的电费是欧洲的1/3,水费是其他地方的1/10。    眼下,政府各部接到指示要求经费不要超支,“不要签购货合同,不要建新的楼房,不要添置新摆设、绘画或玩物”。    对在沙特阿拉伯国内外旅行有新的限制。可以避免的出差就避免,可以由已在当地的某个人办的事就让他办,能在一天内而不是在一周内完成的工作就在一天内完成。    副财政大臣萨利赫·奥迈尔在他35年的生涯中第一次对这种情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约束。这一次有强硬的措施。我们一向的工作方式太奢侈,我们受不了。我们不需要一有新的电脑出来就更换,也不需要一有新的移动电话就购置安装。高级政府官员和各部大臣过去每3年换新轿车,现在每5年更换。”    尽管出现这种新的紧缩,但私营部门似乎钱很多,沙特人的私人存款有2000亿美元。到处都在大兴土木。(陈树培译)

2. 美报认为:美国也是墨西哥大选的胜利者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8月23日文章】题:美国是墨西哥大选的胜利者(记者科林·麦克马洪)    塞迪略称,他在墨西哥受到广泛监督的总统大选中获胜,他昨天说,他的国家也获胜了,民主也获胜了。    如果8月21日的大选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没有舞弊的话,塞迪略还可以举出另一个胜利者:美国。    塞迪略许诺要加深墨西哥与其北方邻国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    像指定塞迪略为执政的革命制度党候选人的卡洛斯·萨利纳斯·德戈塔里总统一样,塞迪略坚决支持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他是萨利纳斯·德戈塔里开始的自由市场改革的信奉者。两人都是常春藤名牌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致力于改善同华盛顿的关系。    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墨关系研究员凯文·米德尔布鲁克说:“如果国际观察员一致认为,这次大选基本上是自由和公正的,这对美国是很有利的。”    米德尔布鲁克说:“我也毫不怀疑,美国政府对塞迪略将感到最满意,因为他是保持持续性的最强有力的人物。对美国商界来说,情况也是这样,肯定是这样的。”

3. 关塔那摩-------美向古巴讨价的砝码

【路透社古巴关塔那摩8月23日电】美国在这里的海军基地是一个历史性的怪物,受到古巴布雷场的包围和卡斯特罗总统的憎恨,这是卡斯特罗所说的美帝国主义令人痛苦的体现。    现在,关塔那摩在最近的古巴和海地船民外逃浪潮中成为有争议的难民弃置地、具有了新的重要性以后,人们风传在美国对外政策最新的棘手问题中,这个45平方英里的基地可能会成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曾在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早期政府中担任负责该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的阿伦森提倡美国分阶段撤离关塔那摩,作为旨在迫使古巴实行民主改革的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根据阿伦森的观点,在冷战后的世界,该基地对美国不再至关重要。该基地属于古巴东南沿海于1903年出租给美国的领土。    有人已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项将关塔那摩归还给将来民主选举产生的古巴政府,并为平稳过渡提供援助的法案,法案得到两党的广泛支持。自3月份以来,关塔纳摩成了乘坐破旧船只逃离海地的14616名难民的收容地,从昨天起,又成为28年来美国拒绝其避难要求的第一批古巴人的收容地。克林顿总统19日宣布,古巴船民将被截获并扣留在关塔那摩,以试图堵住他所说的卡斯特罗鼓励的难民外逃潮。自从卡斯特罗1959年夺取政权并把古巴置于苏联轨道中以来,关塔那摩湾海军站一直是卡斯特罗的痛处。    哈瓦那的共产党当局经常指责说该基地是非法侵占的。卡斯特罗认为,美国现在在古巴这个并不需要的设施只是因为,美国能够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一个遭受战争蹂躏的小得多的国家。美国说,结束租约需要双方同意。这块马埃斯特腊山脉山麓地带密布低矮丛林和仙人掌的土地,其租金最初是以金条计算的。    国防部长佩里22日短时间地视察关塔那摩,他警告古巴移民不要企图穿越美国和古巴的环形防线之间严密的布雷地带,从陆路进入这个基地。(殷欣译)

4. 波黑塞族组织起来反对卡拉季奇

【美联社萨拉热窝8月23日电】一些一直忠于波黑政府并默默忍受两年多战争折磨的波黑塞族人正在发起一场政治攻势,设法削弱卡拉季奇的力量。    旨在寻找另外一种组织形式和人物来代替自称的波黑塞族政府和卡拉季奇的努力没有立即成功的希望。但是在卡拉季奇日益孤立并受到其支持者即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米洛舍维奇的压力的时候,这种努力可能将开辟一条第二战线。    波黑共和国主席团成员、支持波黑政府的塞族公民委员会负责人米尔科·佩亚诺维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人说我们不能与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共同生活,这不是事实。”塞族公民委员会把即将就是否接受最新国际和平计划问题举行的全民公决看作是使普通百姓与领导层分裂的机会。    该委员会争辩说,在1990年的大选中有大约40%的塞族人没有投票支持卡拉季奇和塞尔维亚民主党。那次选举使波黑走上了民族冲突和战争的道路。该委员会成员说,卡拉季奇不能代表数十万生活在政府管辖区的塞族人和沦为难民的塞族人讲话。在该委员会成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它与力量不大的米洛舍维奇的反对派在贝尔格莱德进行了接触,并与俄罗斯教会有所联系。俄罗斯作为一个斯拉夫东正教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佩亚诺维奇与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前南斯拉夫特使查尔斯·雷德曼举行过多次会晤,最近的一次是在20日。    在米洛舍维奇关闭通往波黑的边境,迫使波黑塞族接受国际和平计划之后,该委员会变得更加活跃。波黑政府的广播和电视可以覆盖塞族控制领土的一半,所以佩亚诺维奇在广播中呼吁那一边的塞族兄弟在全民公决中投赞成票。该委员会计划30日在萨拉热窝举行集会,以加强它的力量。尽管佩亚诺维奇并不信任米洛舍维奇,但他说,如果米洛舍维奇继续压卡拉季奇同意国际和平计划,那么他的组织将与他接触。

5. 尼日利亚可能发生大规模种族冲突

【路透社拉各斯8月22日电】尼日利亚南方巨商与北方将军间的争斗有可能激起更大规模的种族冲突。    由于商人、反对派领导人莫舒德·阿比奥拉因被指控叛国罪而被监禁,而军方统治者萨尼·阿巴查将军又未显示出任何让步的迹象,这个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因罢工和零星骚乱而陷于瘫痪。    富于战斗性的石油工人工会要求释放阿比奥拉并由他担任总统。自从7月4日以来,这些工会便一直领导工人罢工,使尼日利亚依赖石油的经济严重受损。    上星期,阿巴查解雇了举行罢工的石油工人工会领导人,命令罢工工人复工,但没有对他们的10点要求作出任何让步,这使工会领导人非常震惊。    去年11月,在因总统选举被宣布无效而引起的混乱中,阿巴查夺取了政权。在那次选举中,人们普遍认为阿比奥拉——被将军们允许参加竞选的少数候选人之一——取得了胜利。    1993年6月12日选举宣告无效,这使56岁的阿比奥拉成为要求民主的运动的中心人物。这场运动反对军队操纵的、时断时续的恢复文官统治的计划。    阿比奥拉几乎白手起家,现在拥有国内一家航空公司和一个报业集团。针对尼日利亚疲软的经济,他开出的药方是引进新加坡的家长式独裁主义,把重点放在大企业上。    支持阿比奥拉的主要选区是尼日利亚说约鲁巴语的西南地区,这里的人渴望看到北方的政治控制结束。    尽管要求民主的组织和阿比奥拉的支持者要求立即结束军人统治,但阿巴查说,民主只有通过他6月份设立的立宪大会才能恢复。今年6月,阿比奥拉因在无效选举一周年之际宣布自己为总统而遭逮捕,在随之发生的骚乱中有100多人丧生。

6. 美报报道:哈巴罗夫斯克拥抱亚洲

【美国《纽约时报》8月14日报道】题:俄罗斯边境城市愉快地拥抱亚洲    在哈巴罗夫斯克这个俄罗斯亚洲边境上的美丽港口城市正在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在列奥·托尔斯泰和金于成(音)街道的拐角处开了一家受欢迎的韩国外卖店。这里的妇女们身上穿着从边界那边20英里以外的中国商人那里买来的太阳裙。从西雅图来的一位游客则在这里建了一个咖啡屋。在哈巴罗夫斯克国际旅行社饭店的顶层,日本商人在唱卡拉OK,吃东京风味的寿司,花大把大把的日元。    哈巴罗夫斯克是100多年前建在阿穆尔河(黑龙江)边,抵御东方威胁的一个堡垒。现在,它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但未来并不是在莫斯科。    哈巴罗夫斯克地区有人口160万,但面积却是日本的2倍,从黑龙江地区边境一直延伸到马加丹。该地区的经济负责人加林娜·李森科说:“我们属于东方。世界各国,乃至俄罗斯都在按新的路线进行改革,对于我们来说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与亚洲实现一体化。”    当然,这一点对一个基本上属于亚洲的城市来说始终是有意义的,但从前这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尽管哈巴罗夫斯克离汉城和东京比离莫斯科要近得多,但莫斯科的官员以前一直掌握着对这里的决定权。哈巴罗夫斯克对此感到不满已有几十年了。    现在由于有了官方的批准,哈巴罗夫斯克已经逐渐进入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轨道。该城市这种大胆的新自由已经使它日益倾向东方而远离莫斯科。这已在此间很多人中引起某种担心,他们不想失去和俄罗斯的联系。这也使莫斯科的官员感到不安,因为他们长期依赖该地区廉价而丰富的商品。    现在这里有250多家合资企业开业,其中有几十家是在去年开业的。自从1993年7月以来仅韩国人就已经开办了39家新企业,涉及从制造业到饭店的几个行业。美国公司,尤其是西方矿产和木材公司也开始出现。出现所有这些情况的原因部分是由于该地区发现未开发的财富。哈巴罗夫斯克的木材生产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领先,而且它的矿产和金属的蕴藏量实际上也是举世无双的。对于想在下一个新兴城镇发财的那些公司来说,哈巴罗夫斯克就象当代的克朗代克(1896年发现金矿,曾引起淘金热)一样理想。    这里有100多家工厂,但可惜大部分都已过时了。几乎每家公司都欠下了别人的债。很多工厂都无法支付全工资而且失业的危险渐渐逼近。    为了挽救这种状况,哈巴罗夫斯克采取了某些在俄罗斯最为大胆的措施来吸引外国投资。它对任何来这里设法从事这项开发的外国公司都给予鼓励。在俄罗斯的很多地方,外国公司的注册十分繁琐,而在这里通常只要两天时间。在一家外国公司开始赢利的头两年,可以免交地方税。如果一家外国公司的投资超过500万美元,那么免税期可延长到3年。(潘晓燕译)

第 3 版

1. 「无冕之王」出卖了灵魂

【美国《洛杉矶时报》8月16日文章】题:有偿新闻    在过去一二年中,有偿新闻已经成为俄罗斯新闻界不可告人的公开秘密;对于收入微薄的新闻工作者和捉襟见肘的媒体公司来说,拿人家钱后不仅给登广告,而且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发表文章,已经司空见惯了。俄罗斯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帕维尔·古季昂托夫说:“我知道报纸的情况,300美元就能发表一篇吹捧你的公司的文章,或者随便什么能诋毁你的竞争者的东西。他们能在头版印刷俄罗斯总检察官对你的竞争者有疑问,并要求其出示文件的消息。”    这是对俄罗斯读者和观众所作的黑色幽默。新闻界在终于摆脱了共产党的束缚后,这么快地就陷入了金融危机,以至于记者一股脑儿地将自己卖给了俄罗斯新出现的商人、银行家和政客。    很难衡量出卖的程度。记者对收钱一事总是守口如瓶,而且对某一篇报道是否私下收人钱财、替人捉刀之作也几乎抓不到什么把柄。但是有一点是有目共睹的:问起是否搞有偿报道时,俄罗斯记者会心照不宣地耸耸肩说:“彼此彼此。”    《消息报》对外宣传主编鲍里斯·皮利亚茨京说:“没有世外桃园。腐败比比皆是,新闻界也不例外。我翻开报纸,时不时地会听说某某人因为一篇报道而得了500美元或1000美元;而我们对此已不觉得大惊小怪了。”俄罗斯新闻工作者协会今年夏天起草的职业道德准则中,多次告诫新闻工作者不准收取外财。准则说:“广告性新闻是不道德的。”    俄罗斯通俗性月刊《绝密》的编辑阿尔乔姆·博罗维克说,他和同仁对这类有偿新闻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不想失去最优秀的记者。    他说:“这是生存的手段。当市场稳定后,编辑能给记者付得起足以使其过上正常生活水平的薪水时,这种现象才会消失,但是积习难去。    “这确实败坏了新闻界的风气。记者不论是写什么题材的文章都要向钱看,如果他意识到要做的事情既无利又无名(主要是利)的话,他就会撒手不干。”(刘立伟译)

2. 苏联的光线小组

【俄国《新时代》周刊文章】题:“光线”小组真相原编者按戈尔巴乔夫是否想推翻昂纳克政权?克格勃当年在东德起什么作用?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科隆东欧国家和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弗雷德·奥尔登堡向记者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到底有没有阴谋?莫斯科是否曾力图颠覆昂纳克政权?这是不是莫斯科的战略计划之一?    德国记者在《阴谋》一书中提到了“光线”小组。这个小组的确存在过,而且克格勃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也成立过类似的小组。“光线”小组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由克格勃驻东德的分支机构来直接领导。建立该小组的主张最早产生于70年代初,那时,克格勃的头儿是安德罗波夫。当时的苏联领导层已经意识到,它对东柏林的举措远远没有做到了如指掌。1972年,在莫斯科的压力下,东德同西德缔结了两国关系原则条约。东德领导人此刻希望利用西德的妥协来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于是他们开始背着莫斯科同西德领导人就获得贷款和其他款项问题进行谈判。这触动了莫斯科的利益。葛罗米柯甚至在1975年1月向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赫尔曼·阿克森发出了警告,随后又警告了昂纳克本人。    1981年10月,克里姆林宫决定减少对东德的石油供应,此举导致了莫斯科与东柏林之间的严重分歧。在此之后,东德开始同苏联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开始加强同西德的经济合作。8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的人渐渐失势,安德罗波夫逐步掌权,正式建立“光线”小组,但规定这一小组不得招募间谍,不得向东德最高当局施加影响。其主要任务是搞清楚东德领导人在同西德打交道过程中持什么样的立场?“兄弟”党推行什么样的人事政策?其总体战略是什么?莫斯科对东德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西德一事深表忧虑。克格勃驻东德的官方代表处的主要任务是,防止西德、奥地利、瑞士“间谍的反社会主义的颠覆活动”。但是,按规定,克格勃人员不准跟踪监视东德党的专职干部。    克格勃驻卡尔斯霍尔斯特的分支机构不断向莫斯科提供有关德国统一社会党最高领导层动向的情报。但是看上去,莫斯科认为这些情报还不够。应当指出,当时东德情报机构同克格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德国特工一般要把自己的行动告知苏联同行,但并非总是这样。    苏共中央对兄弟政党领导人在双边会晤中的言谈越来越不信任了。但苏共当然想知道一切。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情报来源机构。“光线”小组便是这样一个机构。该小组约有15—20人,都是高级特工,约每4年替换一次。他们以各种名义在东德各地进行活动。那么,是不是说“光线”小组成为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伸向东德的“一只手”呢?不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戈尔巴乔夫利用该小组颠覆昂纳克政权。这不符合莫斯科的利益。    80年代中后期,东德领导人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变化深表不安。这在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的文件中也有所反映。东德国家安全部部长埃里希·米尔克从1988年起不止一次向苏联同行们表达了东德领导人对苏联事态发展的关注。米尔克甚至在1989年呼吁克格勃领导人向苏共中央领导人施加影响,使其放弃当时的方针。    米尔克同苏联间谍头子舍巴尔申于1989年4月的一次谈话很有代表性。米尔克像对待一个犯错误的学生那样教训他的苏联同行,警告他不要因改善同西方的关系以及“全欧大厦”的构想而高兴得太早,并批评了戈尔巴乔夫的“全人类利益”这一用语。米尔克要求舍巴尔申不但要将他的观点转告克留奇科夫和切布里科夫,而且一定要转告戈尔巴乔夫本人。值得注意的是,米尔克当时就向舍巴尔申断然指出:不能解散克格勃和军队中的党委会,无论如何不能让叶利钦影响这些委员会。当时,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大部分上层人物,包括昂纳克在内,都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修正主义者”和“潜伏的反列宁主义者”。(赵志鹏译)

3. “上帝事业”控制梵蒂冈

【法国《新观察家》周刊7月6日一期文章】题:上帝的秘密军队:“上帝事业”原编者按董事长兼总理、外交官、律师、大学教授成了秘密军队的战士。这支军队约有8万人,分布在10多个国家中,形成了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有的秘密组织之一。他们非常亲近约翰·保罗二世,掌握着梵蒂冈的权力。然而,许多人认为,“上帝事业”是一个宗派组织。塞尔日拉菲对这个组织进行了调查。「上帝事业」及其创始人    每天早晨,他们起床后伏在地上吻地,感谢上帝使他们来到人世间。他们执行使命,无所畏惧,目标是成为圣人。他们既不是神甫,也不是传教士,而是银行家、经纪人、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外科医生、企业主、高级官员、新闻记者。他们坚信,他们不穿长袍、不退出社会也能达到基督教尽善尽美的目的。他们是在俗教徒,并为此感到自豪。“上帝”对他们说,高官厚禄的人也可以成为圣人。何塞·马里亚·埃斯克里瓦不是在1992年成了圣人吗?埃斯克里瓦并不是一个左派分子,而是一个精英分子。他在20年代末曾得到了神的启示。上帝要求他拯救罗马教廷,并向他指出了拯救罗马教廷的办法。    他认为,过于宽容和向社会开放的自由主义教士必将使罗马衰败和消失。如何拯救梵蒂冈?办法就是建立一支由穿便服的僧侣、单纯而顽强的天主教徒和原教旨主义者组成的军队,他们都是在俗教徒,并准备作出一切牺牲。他们是西装革履的十字军参加者,是几乎识不破的秘密的传教士。他们的任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爬上最高的领导岗位。“上帝事业”的原则与计划    50年后,这位教士的目标实现了。今天,“上帝事业”组织是一台生产高级天主教徒的大机器。它的生产效率很高。它在全世界有8万多成员,其中有2000名教士。它实际上掌握着梵蒂冈的大权,已成为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天主教杂志《巨人》的负责人特拉斯指出:“人们估计,‘上帝事业’现在每个月收入2000万至30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它在世界各地掌握的不动产。这股经济力量无疑影响着罗马作出的各项决定。”    1994年,“上帝事业”组织不再被攻击是邪教。它在几年前被称为“神圣黑手党”或“白人共济会”,今天已成为受尊敬的组织,已经出名。然而,不久前这个组织还是孤立的。它被说成是一个生产精神病患者的工厂。人们批评它招收成员的方法,铁的纪律,中世纪的章程:盲目服从上级,每天祷告,用自己鞭打自己或戴刑具(一种带有尖刺的铁环,人们把它作为刑具套在大腿上或胳膊上)的方法来折磨自己。    玛丽亚·莫雷诺是塞维利亚人。她在安达卢西亚首府的圣特利莫中心教神学。她在“上帝事业”组织中担任妇女部领导有20多年。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她终于退出了这个组织。她出版了许多反对“上帝事业”的著作,她把上帝事业说成是“秘密组织”。它的基本原则是秘密。组织形式是金字塔形。基层组织对上层是一无所知,只是在干自己的事,不提任何问题,绝对服从领导。如何发展成员?在大学附近设立据点,为大学生建造住宅,设立文化中心。“上帝事业”认为,它的计划是全球性的。它愿意在世界各地建造“住宅”,吸收精英分子,以便成为强大的组织,影响梵蒂冈作出的各项决定。向最高权力机构进军    在创建10年之内,埃斯克里瓦的组织开始在银行界和政治界有自己的人。佛朗哥的好几位大臣从不隐瞒他们参加了“上帝事业”。年轻的卡洛斯的几位家庭教师是这个组织的成员。1969年,“上帝事业”组织在西班牙达到鼎盛时期。在布兰科政府的19位大臣中,12位大臣参加了“上帝事业”。令人奇怪的是:1969年9月17日,佛朗哥派在马德里举行了反对这个组织的示威游行。事实上,“上帝事业”不再支持佛朗哥,而是支持要求对外开放的西班牙的资本家。在俗教徒支持自由市场。他们赞同民主过渡和选择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天主教杂志《新生活》的前领导人佩德罗·拉梅说:“正是他们建议佛朗哥选择卡洛斯为西班牙的未来的国王。”    70年代,“上帝事业”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成立了一系列协会。“上帝事业”成立的协会可能比人们知道的要多二三倍,因为它们是秘密地进行活动的。在法国,好几家公司负责管理“上帝事业”的财产。    谁向上帝事业组织提供资金?从表面上看是慷慨的捐赠者和企业主。    1983年,委内瑞拉的金融家、律师阿尔维托·贝尔蒂围绕安布罗夏诺银行丑闻和意大利银行家罗伯托·卡尔维(亲近梵蒂冈)被暗杀一事掀起了一场论战。他声称通过他的公司为梵蒂冈银行——宗教慈善机构——和上帝事业组织洗钱210亿法郎。贝尔蒂指出,卡尔维在遇害前曾要求他赶快提供资金,以填补安布罗夏诺银行的亏空和避免暴露影响到梵蒂冈最高领导的丑闻。两天后,卡尔维在伦敦被吊死。    “上帝事业”已成为教皇的高级神职团。因此,它只向教皇汇报情况,并已渗透进梵蒂冈的大部分关键部门。1992年5月17日,根据约翰·保罗二世的命令,埃斯克里瓦终于被宣布升天。教皇经常在他的墓前默哀。这个“宗教黑社会组织”已掌握了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它今天已经公开露面。它是否有一天提出约翰·保罗二世的接班人?罗马教廷中那些不愿回到骑士时代的人对此表示担忧。“上帝事业”的成员说:“上帝同我们在一起。”他们用了20—30年的时间才完全控制了梵蒂冈。(胡中鈇译)

4. 漫画:你报名了吗?

(左栏上写着“当工人”,右栏上写着“当官吏”)(原载《俄罗斯报》)

第 4 版

1. 我是怎样搞改革的?

【墨西哥《至上报》7月12日文章】题:越南经济开放的智囊    阮文灵慢慢将自己的思想连贯起来,他感到幸福,对自己取得的成果深为满意。虽然曾受到不被人理解的打击,但他最终成功地贯彻了改革政策。阮文灵将自1986年起实施的赋予国家新的生命的这一政策,称作是另一次越南革命。    阮文灵由于思想活跃,富于革新精神,1985年被解除越共政治局委员职务,并被派到西贡市。但他没有就此退缩,主动投入到南方的经济改革中。    阮文灵说,当时他要求总理范文同来看看大叻省执行的政策的结果,总理与若干领导人来了,看到的是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惊人变化。“而我所作的仅仅是引导经济开放,让人们自由生产并清除商品流通领域中的障碍。”他说,“1986年我被召回首都,在越共六大当选为总书记,那次大会标志着全国改革的开始。”    目前身为越共顾问的阮文灵回忆说:“我们进行了另一次革命,也许是最危险的一次革命,但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虽然我们仅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谁也想象不到越南会在8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国和亚洲第四大石油生产国。”    阮文灵希望越南继续前进,同时不放弃目前的社会主义思想。他说,改革的基本理论可追溯到列宁。列宁曾允许国营同一定规模的私营经济一起发展,后来斯大林做了一些受到人们批评的事,尽管当时的确面临着世界大战的危险。最后,戈尔巴乔夫犯了严重错误:进行政治改革而忘记了经济。    这位越南经济开放的领导人还说,对于一个80%的人口为农民的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解放农业,把土地分给农民并设法生产更多的粮食。    当被问到是否担心越共会失去对一个日益陷入商业活动的社会的控制时,阮文灵说,问题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控制私人集团的强大国营部门。我们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们应当有速度有朝气,要在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获得发展。(吴成德译)

2. 沙塔林寿辰 众名流捧场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8月24日电】俄国著名经济学家沙塔林在寓所举办的60寿辰庆祝活动,成了莫斯科的名流大聚会。    沙塔林院士曾和亚夫林斯基一起提出了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盖达尔、亚夫林斯基等俄国当今主要经济学家都是他的门生。他如今领导着国际“改革”基金会。亲手瓦解了苏联克格勃后又与雷日科夫联手竞选俄国总统的巴卡京,献上了亲手画的风景画,当了半世纪体育记者和评论员的奥泽罗夫摇着轮椅前来贺寿,斯巴达克冰球队赠给了忠实的球迷沙塔林冰球盔和球杆,伏尔加汽车厂总经理为主人送来了新“拉达”车模型。

3. 致富:应从小事做起

【美联社旧金山电】小巧、轻盈、艳丽的新式雪地鞋让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飞也似地在雪地上奔跑。    这种新式雪地鞋的生产厂家就是旧金山的阿塔斯雪地鞋公司。这家公司是佩里·克莱班和他的朋友金,克林格比尔两年半前创立的,它是利用人们对滑雪越来越感兴趣而大赚其钱的几个小公司之一。    该公司1993年销售了一万双雪地鞋,而在创建之初的1991年,仅售出400双。当初,这家公司的诞生地是在旧金山的克林格比尔父母家中的地下室。    当年,在斯坦福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硕士的27岁的克莱班萌发了要创办一家公司的念头。而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历史和商业的26岁的克林格比尔则想在冬天滑雪时能有一双更好的雪地鞋。    两人一拍即合。于是这对自中学以来一直很要好的朋友各自投资1万美元。两人先尝试生产了一双雪地鞋,然后拿到当地一家运动器材商店展览。接了几份订单之后,他们便于1991年9月动手生产,每天晚上可以生产25双这样的雪地鞋。    他们不遗余力地向全美零售商推销他们的产品。现在,这家拥有11名专职雇员的小公司向美国、德国、冰岛、格陵兰和瑞士的400名零售商提供产品。    克林格比尔和克莱班把这种新产品备受青睐归功于新颖的设计,而这种新颖设计使滑雪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    设计这种雪地鞋的基本想法是防止滑雪者陷进雪里。但是,传统的雪地鞋形似网球拍,又大又笨,迫使穿戴者左右摆动两条腿,看上去不太优美。穿上阿塔斯和其他公司生产的这种新颖的雪地鞋,“漂浮”的感觉没变,但是,铝替代了木头,尼龙片代替了牛皮带子。结果使雪地鞋显得更轻巧了。    (杨柯译)

4. 密西西比河今秋将异常繁忙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8月22日一期文章】题:密西西比河运输在恢复中    马克·吐温1884年曾经写道,在密西西比河上,“你会感到无比自由,轻松愉快”。从那时以来,中西部的人一直怀有这种情绪。    可是,去年夏天,它那每秒钟100万立方英尺的流量,却似乎成了灾难的源泉——洪水决堤,淹没了660万英亩土地,有38人丧生,冲毁了价值大约120亿美元的房屋和农作物。    发洪水一年后的今天,洪水退了,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开始反映出中西部欣欣向荣的经济。    农民盼望着玉米和大豆丰收,运煤的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拖轮手也希望秋天捕鱼时能获得丰收。密西西比河的运输恢复了,它是一个大运输系统的中枢,通过这个系统运输的煤占全国运输总量的1/5,石油占1/3,出口谷物占一半。1993年那场也许是500年来最严重的大洪水,还促使联邦政府对全国的抗洪政策进行全面的重新估价。    运输恢复的迹象直到今年春天才出现。驳船公司注意到,农民订购化肥的数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由于粮食库存减少,价格上涨,农民种植了7950万英亩玉米和6140万英亩大豆。到今年5月,化肥运输超过通常数量10%,往北的货运开始逐渐增加。    美国农业部预计,玉米收成将达到创纪录的90亿蒲式耳,大豆将达到22亿蒲式耳。如果目前的天气保持下去,密西西比河(粮食出口的)水上运输任务今年将增加6%,达到9500万蒲式耳。密西西比河届时会出现一个繁忙的秋天。    (陈树培译)

5. 银行危机震撼委内瑞拉(上)

今年以来,委内瑞拉十多家银行先后陷入危机,相继破产或丧失清偿能力从而被政府干预、接管或监控。    首先宣告破产的是国内第二大银行拉丁银行,该银行于1月18日被警方查封。6家银行紧随其后,宣布无清偿能力。委内瑞拉银行界由此出现全面危机。    委总统卡尔德拉上台伊始,便立即宣布了金融紧急状态,同时成立金融应急委员会,对金融机构实行控制与监督,并努力扶持中小银行。为了稳定局势,政府从国库中拿出50多亿美元投入各银行,使其恢复正常营业。    然而,金融危机不仅未能缓和,反而仍在扩大,破产或无偿付能力的银行有增无减。至8月初,共有13家银行被政府干预,5家银行由政府严格监控。“银行黑手党”    委内瑞拉银行界的一些大亨,结交政府高官,贿赂收买政府官员,长期从事不正当经营甚至诈骗活动。    拉丁银行行长蒂诺科是前总统佩雷斯的心腹密友,曾被佩雷斯任命为中央银行行长。佩雷斯的兄弟弗朗西斯科则任拉丁银行理事。议会36名议员持有拉丁银行信用卡,其开销一概由银行公关部支付。公关部每月预算为300万美金。议会之所以在拉丁银行破产后决定不立案调查,与该行公关部的慷慨解囊不无关系。存款保证基金署长埃斯佩兰萨是总统卫队长的夫人,她将该署1/3的政府保证金投放到拉丁银行。这家私人银行与官方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    委内瑞拉银行的老板卡斯特罗移居加拉加斯时,口袋里只有150美金。30年间,他迅速发迹。4年前,他在佩雷斯总统的支持下,通过控股掌握了有100多年历史并有财界“旗舰”之称的委内瑞拉银行。    财界大亨利用高利率吸引存款,然后将其投入房地产和股市交易。投机生意失败后,又一方面制造繁荣假象,一方面将资金转移国外,买房置地,任意挥霍。难怪深受其害的储户们称他们为“白领强盗”,就连卡尔德拉总统也认为,委内瑞拉存在着“银行黑手党”,他们是金融危机的祸首。缺少监督    委内瑞拉的银行利率原来一直由政府调节,1989年,佩雷斯总统改弦更张,让各银行自行确定。此后,银行的活动缺乏监督,管理机构也缺少人才与资金。    拉丁银行拥有120万储户,这家银行破产前夕,理事们纷纷变卖房地产,携款外逃,政府方面却无人过问。银行被查封后,他们还在海外用电脑涂改了几千份银行档案,而全国银行总监乌尔维纳此时却在阿根廷选购马匹。获悉此事后,仍不打算回国。乌尔维纳和埃斯佩兰萨署长1月21日提出辞职,参议院一直拖到3个月后才批准并选人接替其职务。    (上)(陆再宽)

第 5 版

1. 力士美名世代传

【《俄罗斯体育生活》杂志文章】题:万古流芳的美和力量    在希腊奥林匹亚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块143.5公斤的大石头。石头上面写道:“比邦用一只手将我举过了头顶”。而他的同代人叶夫马斯特将一块480公斤的石头从地上搬了起来。    古代大力士的这些成就从现代的概念来讲有什么意义呢?在现代的举重运动中,没有单手举重项目。但也有人做过这种尝试。俄罗斯大力士克雷洛夫(身高170厘米、体重88公斤)在本世纪初曾用右手举起过114.6公斤。    力量比赛中的上拉项目同第二个项目很接近。在1987年世界锦标赛中,著名运动员科恩以392.5公斤取得了该项目的最好成绩。显然,现代大力士在这些项目上逊色于古代大力士。    现代人经受的是科学系统的训练,有特殊的饮食,而且他们举的不是石头,而是方便的运动器械。即使是这样,还达不到古代运动员的水平。    古代人由于孜孜不倦地从事体力劳动,一生下来(遗传基因)就十分有力气。当时,在地球所有的动力中,98%来自人力,而现在人力仅占1%。    还有另一个原因。例如,古希腊小孩6岁进入角力学校,顽强地进行3年的体力训练,然后进入寄宿学校,更加努力地学习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在沙土地上跑步。这一切都是在给以后的成年生活打基础。    现在,人们对将军肚、驼背和松弛无力的肌肉都不见怪,而在古希腊,这种体型被看作是最大的耻辱。    让我们再来看看近代大力士的情况。这一代的大力士身材不高,体重不沉,但很壮实,肌肉发达。譬如,中等身材的英国人托范1741年在一次盛会上,借助于背带抬起总共装着800公斤水的三只大桶。    1893年最著名的两名大力士,一个叫西尔,另一个叫桑多夫。    西尔身高176厘米,体重133公斤。他一只手将26普特(1普特约为16公斤)的重物抬至膝盖,用肩扛起坐着14个成人的大板车,直臂单手托起56公斤。桑多夫能双手各持24公斤的东西翻跟斗,准确地落在手帕上。他还可以直臂每只手持27公斤的壶铃;头和脚放在椅子上,胸部站立3个人。他的体型非常美:身高170厘米,体重88公斤,吸气胸围122厘米,二头肌44厘米,脖子44厘米,小腿肚子44厘米,腰围80厘米,大腿66厘米。    从此以后,练习健美的人逐渐增多。1901年,桑多夫在英国组织举办了第一次健美比赛,有156名运动员参加。    俄罗斯大力士也成绩显著。克雷洛夫在俄罗斯马戏团里做过许多高难动作:双手推举起各40公斤重的一对哑铃,然后直臂侧放至与肩平行,身体前倾,停几秒钟,再重新站直,然后再举。后来,他在做这个动作时每只哑铃的重量增加到52公斤,接着不喘气推举120公斤的哑铃和137.6公斤的杠铃。    克雷洛夫创造了几项举重世界纪录:右手推举114.6公斤;左手推举2普特的壶铃86次;双手各持41公斤的哑铃作直臂扩胸运动……    卡谢耶夫也是俄罗斯著名的大力土。他身高213厘米。他可以身带12个2普特的壶铃走街串巷。有一次,一个工头欺负了他,他把一个40普特重的打桩用锤放在了工头的雪橇上。    1913年,在彼得堡,另一位俄罗斯大力士切霍夫斯基一只手拎着6名近卫团士兵走上舞台。他还可以在胸部放一块木板,让一辆载着30人的管弦乐队的货车从他身上开过去。    (卢敬利译)

2. 法瑞公司联手研制型火炮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7月9日一期报道】法国的吉亚特工业公司和瑞典的博福斯公司签订了旨在开发一种155毫米口径火炮系统的谅解备忘录。这两家公司声称,这种火炮系统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该系统将以北约组织标准的155毫米口径火炮和改进型射弹装置为基础,而不是以美国正在为先进野战炮系统研制的液体推进剂为基础。它计划于2008年到2010年提供给部队使用。    这种新的火炮系统,将由一门155毫米/52口径炮、装弹系统、弹药(包括射弹引信和装药)、底架和一个完整的火力控制系统组成。预计它的射程将达50公里以上,命中精度很高,射速也非常快。它可能使用一个6×6的带轮子的炮底架。    博福斯公司和吉亚特公司计划组成一个工作小组,以便为研制这个新系统达成共识。随着研制工作向前推进,该财团期望法瑞两国政府增加拨款。晚些时候,另外一些制造商可能会加入财团。    瑞典方面已经完成了大量工作。博福斯公司一直致力于ASP2000计划,该计划中的火炮系统,是以一个适用于所有地形的6×6炮底架为基础,在公路上行进的最大时速为65公里,能够在100秒钟内重新部署到500米以外的地方,最大射程为55公里,弹匣内装有48发炮弹,要求射速高达每分钟15发。由同一门火炮发射的多发炮弹,将同时命中目标,以产生最大威力——最高可多达10发。    (尹红义译)

3. 坦克隐形技术探索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7月2日一期文章】题:法国人通过发明一种新车轮找到隐形技术    由于研制出“电动车轮”,法国陆军正悄悄地朝着获得一种无噪声的隐形装甲车的方向前进。    法国的泰克尼克利公司展出了一种旨在给坦克提供“极高机动性”的车轮系统。它淘汰了传统的机械传动,使车辆的轮子得以独立地自由转向,就像安装在自位轮上的一把轮椅一样。    该公司科技部主任盖伊·塞蒙说:“我们是两年前获得这项合同的;第一个原型现已制造完毕,第二个将于年底完成。它是供将于5年后制造的一种作战车辆使用的。”    美英法三国都在研制电动车辆。其主要优点是隐形。电力马达无噪音,不产生废气,热特征也小得多,因而很难用雷达搜索和分辨出来。    泰克尼克利公司所展示的样品,包括采用一台燃气涡轮发动机推动一台交流发电机。它直接为车轮提供动力,同时给车上的蓄电池充电。车辆一到达作战区域就启用蓄电池来供电。    第一个原型轮重82公斤,输出功率为18千瓦。第二个系统将得到改进,使输出功率提高到30千瓦,同时使重量下降到65公斤。这两种车轮的最高速度都将为每分钟750转。(尹红义译)

4. 罗马里奥不按期归队被罚款

【法新社巴塞罗那八月二十四日电】罗马里奥今天因逾期未归,被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罚款七点七万美元。    巴塞罗那俱乐部本来规定罗马里奥于八月一日返队报到,但直到二十三日罗马里奥才返回,这意味着他已整整迟到二十三天。    一直竭力压抑自己怒火的巴塞罗那队教练克鲁伊夫今天说:「如果罗马里奥归队时态度不好,我今天就把他开除出队。」    这位教练接着说:「罗马里奥不会离开巴塞罗那俱乐部。他已申明他不可能到意大利都灵俱乐部踢球。」    据报道,罗马里奥归队后对俱乐部官员的态度「既谦恭又友好」。    (沈昌胜译)

5. 北约及伙伴国军费和军队人数表

见原版面

6. 图片新闻

图片说明:年已85岁、双目失明的瑞典老太太尼尼·哈格斯滕乘直升机从2600米高空跳伞,降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外的一块土地上,从而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哈格斯滕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跳伞者。

第 6 版

1. 生吞蝴蝶表忠心

据埃菲社报道,巴西里奥布朗库市一位酒吧老板在妻子对他有一个情人感到吃惊要与他分手时,吞食了8只蝴蝶以表明对妻子的忠诚。    这位23岁的老板在酒吧内逮了几只蝴蝶,当着妻子和一些顾客的面把它们吞下去。然而,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未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被送进医院。结果闹得鸡飞蛋打:妻子离去,情人也与他终止了关系。

2. 印度「厕所博物馆」

据法新社报道,古罗马的公共洗手间以大理石坐厕引以为荣,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喜在厕中放置漆上了亮油的便壶和精致的日本山水画;及至1777年克拉普更发明了第一个冲水式厕所,使他留名在英文词语中。    现在人们总把厕所当作理所当然的产物,原来它的历史还颇不简单呢!最近印度新德里建立了一座名符其实的“厕所博物馆”,向人们展示各个时代的厕所及其照片和插图。博物馆的管理人穆尔哈指它的目的在于保存人类“厕所卫生”的演进史,希望世界各国的政府能珍惜前人努力的成果,令将来的厕所设备更完善。    他说:“制造商能在这里见到各种形式的厕所,大可用作参考以改良设计。”    展出的厕所款式顺着时代先后排列,最后一个是20世纪极其美观的现代浴室设计,当中有温泉浴池、坐浴盆、铬钢装饰及镀金水龙头,更有原始热带森林的植物衬托。

3. 获悉海上有难 调动八方救援

【《俄罗斯消息报》7月16日文章】题:莫斯科海难救援机构(作者阿库拉托娃、叶尔马科娃)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这个房间摆满了电传机、国际自动电话机和传真机,这里是国家海洋救援协调中心值班室,距最近的海洋也有数百英里。但海上发生了什么事,这里的工作人员却了如指掌。他们时刻准备去营救海上遇难者。该中心主任波利扬斯基介绍说:“我们的任务是组织和协调救援工作。”    国家海洋救援协调中心是根据国际海上搜寻救援公约成立的,苏联早在1980年10月31日就在该公约上签了字,但直到8年后才被最高苏维埃批准。当时在前苏联境内许多地方都设立了救援协调中心,现在都归入各共和国了,因此莫斯科计划在阿斯特拉罕和新罗西斯克再成立两个救援中心。    国家海洋救援协调中心的工作人员昼夜值班,他们可以接收到海岸无线电台发出的海上事故消息,也可以接收到船上发出的遇险信号以及同该中心有电传、电话、文传联系的俄罗斯和所有外国协调救援中心发来的消息。    翻开他们的值班记录,就会看到,在原子、电子、宇宙卫星的时代,海上工作仍有很大的冒险性。船只相撞、沉没,船员遇难,遇上强大的风暴更是危险和可怕。    总之,海洋的力量是无穷的,哪怕是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难以与之抗衡。因此,彼此支援就很重要了。只要收到呼救信号,就会从四面八方出动救援船只,前往出事地点。    匆忙赶去的救援人员,可能是救援专家,也可能是一名普通的海员,但他们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海洋不只考验人的职业技能,也是对人性力量的考验。    “力学家塔拉索夫”号在接到报警信号——加拿大钻井平台被飓风吹翻,平台上有80多人——后立即改变了航向。而此时出事地点的风速达每小时120公里,浪高5米……但是在距钻井平台65海里处“力学家塔拉索夫”号自己也遇难了——巨浪冲破了通风口,底舱开始进水,船身倾斜50度。也不得不发出求救信号。法罗群岛两艘渔船最先赶到出事地点。    这些丹麦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拯救遇难者,最终只救出5人,其他人因过于寒冷而丧生。    在国家海洋救援协调中心值班室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张巨幅世界地图,从地面直到天花板,上面用一只只小船模型代表救援船队所在地。红色小船是海运局管辖的,黑色小船是海运协作部门的:海军、渔民、石油天然气工作者、边防军人。他们需要昼夜通报救援船只的位置。    波利扬斯基说:“我们中心只有15艘救援拖船,7艘高速汽艇。我们没有直升机,也没有飞机。但我们知道谁能尽快来援助我们。如果需要,我们可以调动任何拥有救援力量和器材的部门。特别是我们同渔民、海军航空兵、边防军保持着密切的协作。”    应当说,其他国家大概也设有这样的机构,没有救援器材,但掌握着遇难地区情况的全部信息,各中心可以组织和协调救援者的行动。    ……值班员按一下监控器的按钮,就知道俄罗斯通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交通状况。再按几下按钮,显示器就会显示,哪些船在鞑靼海峡、波罗的海、鄂霍次克海和黑海……    船只要一昼夜两次——莫斯科时间12点和18点通报自己的坐标和其他一些情况。这些信息先是传入航运局,然后从零点开始转入海运局总计算中心,在那里存入计算机。    一旦世界海洋某地发生了紧急状况,我们打开机器就知道,哪些船只在出事地区待命。离出事地点最近的马上就会驶向遇难船只。(吉黎译)

4. 地下建筑业前景广阔

【美国《大西洋》月刊8月号文章】题:向地下进军:从实用和美学出发请利用地下空间(作者弗雷德·哈普古德)    地下建筑业的发展不仅仅给人提供新的住房,它还提供着一种全新的发展环境:安静、不怕地震、不受气候影响、不挤占农田、安全而节省能源。    波士顿、新加坡、斯德哥尔摩和东京现都在计划修建地下公路,有的已经开工。欧洲联盟正计划修筑数十英里的隧道,以适应其高速铁路系统的发展。    当然,地下停车场现已遍布全球。    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内,地下世界缤纷灿烂:试验室、图书馆、餐馆、购物中心、办公室、体育馆、居民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输中心以及工业设施(如仓库、废品处理工厂等)纷纷在人们脚下出现,不过,这主要是在欧洲和太平洋沿岸发达国家。    此外,颇为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去年冬天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冬季奥运会地下体育设施、加拿大多伦多、蒙特利尔以及美国亚特兰大的地下商业区、法国巴黎的地下商场、西雅图的地下公共汽车,以及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克希哈奇市最新建成的超导和超碰撞试验隧道等等。    地下的发展前景广阔,有人建议用地下隧道来从事城市物资运送、分配,以避免货车加入地上车流,缓解交通;用地下超音速火车联系各个城市,以及有计划地通过在地下建立工业区、商业区和运输基础设施来重建理想的居住环境。    费用问题是当前向地下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洛杉矶地铁在着手修建时,头4.4英里花去了10亿多美元;目前波士顿正在承建的地下中枢工程中,30英里长的5条车道的公路预期将耗资80亿美元;瑞士不久前曾通过决议以100亿美元的投资修建50英里地下铁路;联接法国和英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总费用超过150亿美元。    然而,过去的费用高于目前。目前,修地下隧道的招标标价已落到了历史最低点。有充分证据表明:很长一段时间内,价格还会下落。如果真是这样,对于城市规划、能源利用、运输、城镇风景以及环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曹道明译)

5. 漫画

图中文字:这是我的保镖(原载俄罗斯《工人论坛报》)

6. 机器和尚会念经

据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在日本横滨的中央坟场有一个灵堂,有人去世时,亲属、旧友会到此聆听和尚为死者诵经。最近,在追悼的众人聚集一堂后,从天花板上会徐徐降下一座讲台,上面跪着一名“机器和尚”,它身穿黑袍、头戴尖帽,肉色脸孔跟真人没有两样,栩栩如生。这个由电脑操控的机器和尚会磕头、转头,手也会像人一样举上举下、合掌。开始念经时,他先敲木鱼,预录好的经文由机器放出,它的双唇会一闭一合,眼睛会一眨一眨,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它是真的和尚。    由于和尚的人事费用庞大,中央坟场为了减少开支,特地请东京的“平梯系统公司”设计了这个机器和尚和电脑软件,造价虽高,但是,机器和尚不会要求加薪,不会罢工,更能长时间工作,还是值得的。

第 7 版

1. 俄罗斯「飞碟」将上蓝天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8月9日文章】题:谁将乘上俄罗斯的“飞碟”?    大约再过一个月,被称为航空史上的一次革命的“埃基普”就将进行第一次(暂时还是无线电遥控)试飞了。这种外观让人联想到“飞碟”的飞行器在不久的未来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飞机。    由于“埃基普”在构造上有一系列独特之处,因而既不能称它为飞机,也不能称为直升机,但它集中了这两种飞行器的所有优点。    设计人员采用了气垫设计方案,使这种飞行器对外界条件要求较低——不需要造价昂贵的机场,其起降场可以是任何一块长约百米的平坦地段,例如没有人迹的雪地、沼泽地或犁过的耕地等。气垫还可以使飞行器在发动机停机后安全着陆。    “埃基普”的造价比普通飞机低一半到2/3,比直升机造价低9/10。它的油箱可装载1.5吨航空煤油,载满燃油后,它可以在6000米高空以65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2000公里。“埃基普”具有高度灵活性,它可以在原位自由转动或静止悬浮在空中。    最初计划制造两种型号的“飞碟”。所谓的小型“飞碟”(长度为11米,载重量为2.5吨,可乘坐24名乘客)将用于应急行动,可以将人员运送至难以进入的地区。显然,这种小型机将成为极地勘察人员、救援人员、地质学家、边防军人以及森林消防警察的理想运输工具。消防“飞碟”可以连续飞行巡逻5个小时。    中型“埃基普”(长20~36米;载重量10~35吨;可乘坐80~300名乘客)将取代客运和货运飞机。乘坐“埃基普”作空中旅行,您会觉得非常舒适。    (赵志鹏译)

2. 英国建造会呼吸的大楼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6月11日一期文章】题:会呼吸的办公楼    像人类一样,白蚁喜欢在气候得到调节的环境里工作。例如,澳大利亚西部的罗盘白蚁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冬天还是夏天,始终将它们巢穴内的温度维持在30—32摄氏度,尽管外界的温度在3—42摄氏度之间变化。    在写字楼里,只有空调系统才能这样精确地控制温度。但是,这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有些科学家认为空调对人体的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一些建筑师在设计写字楼时逐步放弃了传统的空调系统,利用白蚁启示的通风系统来保持凉爽。他们声称,这样的建筑物将节省能源,在这样的场所工作更有益于健康,更舒适。“烟囱效应”    白蚁通过控制蚁穴的气流来调节巢穴内的温度。罗盘白蚁把它们的巢穴建在地下,在巢的上面用泥土筑起3米高的塔,塔内有连结地下洞穴与外界的通气道。甚至这种塔的外形和朝向也影响洞内的温度。塔是楔形的,而且总是朝北,塔的四周有大面积的平面,用来最大限度地吸收上午和傍晚的阳光热量,而塔顶部的表面积较小,可减弱正午强烈的阳光。    当塔变热时,塔内的空气就上升,经由白蚁的住所抽取新鲜的气流;当风吹过塔顶时,则帮助吸入空气并流过蚁巢。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烟囱效应。    如此说来,我们不久将在高耸蓝天几百米的冷却塔下宽大的地下室里工作吗?不完全是这样,但在英国已有几幢建筑物利用烟囱效应了。奇异的新楼    诺丁汉正在兴建的国内税收办公大楼群就是一个例子。这些办公大楼共计7幢,都是3至4层的,成弧形排列,面向北边半英里外的诺丁汉城堡。这个楼群定在9月竣工,将能容纳1800名公务员。每幢大楼的角上都有一个17米高的圆柱形玻璃塔,塔内装有主楼梯。这些塔起巨大的温室作用,采集阳光,吸收热量,使室内空气变热产生烟囱效应。每一个塔的顶部可以利用液压方法升起或下降,以调节上升空气的流量。这种上升的气流通过建筑物窗户和风扇格栅带走多余的热量并吸入新鲜的空气。    建筑物内的温度和气流是紧密相关的。这取决于多种因素:玻璃塔吸收的热量决定通过塔顶排出室外的空气量;通到每一房间的格栅的大小则限制通过的空气量;从办公室到玻璃塔的空间通道,甚至房间的几何形状也会影响空气的流动。为了寻找一种非常有效地使建筑物凉爽的方案,工程师们设计了这种结构的几个计算机模型,模拟影响气流的每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效应。这些计算机模型甚至把天气数据也考虑在内了。    但是,计算机模拟并不完善。如果它们预测的结果不准确,便可能导致所设计的建筑物过热。现在,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一种称为盐液模型测试的技术对计算机预测结果按比例进行交叉校核。    计算机模型再加上盐液模型,至少可以给工程师们指出大的设计错误。大厦内的“工蚁”    但是建筑设计仅仅是问题的一半,一旦大厦竣工投入使用,对大厦内的温度必须进行监测,对气流必须加以控制。在白蚁巢内,工蚁负责管理此事,而国内税收大厦则利用一个称为大楼能量管理系统(BEMS)的计算机程序来处理这一过程。    除控制塔顶调节烟囱效应外,诺丁汉大厦的大楼能量管理系统还有其它多种任务。当设在屋顶的气象站监测风速、风向、雨量和日照时,设置在大楼周围和埋在大楼建筑物结构中的传感器则测量温度。当有暴风雨时,BEMS系统将屋顶关闭,以防雨水流入。在夏季夜里,它启动格栅内的风扇,将清凉的空气扇入办公室。BEMS系统还监测白天光照强度并调整人工照明,以保持办公室的恒定亮度。这个系统可以使一个常规大厦的照明用电节省三分之二。    在夜间,BEMS系统自动关闭夹在三层窗玻璃中间的百叶窗,防止早晨的阳光照射办公室使温度升高。BEMS系统甚至可以“获悉”大楼在局部天气条件下的行为,例如,大厦的暴露部分可能比遮蔽部分需要更多的热量。    由于有了BEMS系统,再加上冬天减少热量损失的隔热措施和夏天利用自然通风换气,国内税收办公大楼将能最有效地利用能源。预计每年每平方米消耗的电能为94千瓦小时,而在同一地点修建的常规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消耗的电能约为390千瓦小时,其中有四分之一是用于空调的。    为了把炎热夏季的高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一个办法是发挥“大教堂式建筑效应”,让建筑结构自身白天吸收热量,夜间再把热量释放出来。目前正在剑桥施工的约尼卡计算机公司总部,就把通气管贯穿于混凝土楼板。在炎热的夏季,白天楼板吸收办公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到了夜间,楼板中的热量再散发出来。像这样利用建筑物聚集大量热的方法可造成建筑物内外最高温度峰值的时差,室外温度高峰是在下午2点左右,室内温度高峰是在下午6点左右。到楼板开始散热时,大多数人已离开办公室回家了。建筑物自然通风,除去其它一些优点外,还比使用空调系统的办公室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钟元贞译)

第 8 版

1. 我的中国伯伯周恩来(一)

【香港《南华早报》8月6日文章】题:我的伯伯周恩来原编者按1956年,作为一种秘密亲善姿态,当时只有8岁的西林·帕他诺泰(常媛)和她12岁的哥哥万韦(常怀)被他们担任泰国总理顾问的父亲讪·帕他诺泰送到中国。她在新中国的领导人中间长大,其中包括她的“伯伯”和朋友周恩来。最近她出版了回忆录《龙杰》一书,叙述了她在中国的经历,并且对周总理的一生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现将书中某些片断刊登如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负责照顾我们的林莎南,开始越来越多地讲到我的父亲和我父亲的朋友周恩来。他说我们是周恩来的客人,周恩来派他来照顾我们。使我高兴的是,他的泰语说得颇地道。但是,当林莎南说到我们要在中国学习以及我们将要起到的作用如何重要时,我顿时泄了气。作客是令人愉快的,访问,即使是长期访问也是可以忍受的。然而,看来谁也不知道我们要呆多久。    我和万韦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万韦说:“父亲把我送到这里来肯定是因为我不是他所喜爱的儿子。”我认为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我决定写信给父亲,用我惯用的办法恳求他让我们回国。    万韦帮我起草了信。当我们准备邮寄出去时,我坚持要林莎南陪我去邮局。    他温和但非常坚决地对我说:“信是可以寄的,但必须通过我和中国驻仰光大使。我们可以将信转给你父亲。但是我认为寄这样的信是不明智的。你们的父亲是不会理解的。执行他的愿望是我们的责任。”    “他的愿望?您认为他希望我们留在这里?”我问道,尽管这时我对自己已经有点缺乏信心。    “他送你们来学习,你们将要在这里呆一段时间。”    “为什么我们要学中文?谁也没有对我们说我们必须学中文。”    “你们很快就要开始学习,”他说。“我们已得到你们父亲的指示。”我冲进隔壁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房门。我胸中怒火上升,好像要填补突然出现的空虚。我们被扔到这里了。但是我随后振作起来,同万韦一道偷偷商量回国的计划。    当晚,万韦对我说:“我认为事情不太对头,这里肯定有什么名堂。父亲从未对我说过要我学中文。”    我承认,父亲可能说过:“你们必须学习中文。”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我们必须每天学这种方块字而且要研究它,他也没有说过我们究竟要在这里呆多久。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们的第二个监护人邱及走进来,却没有把他的孩子带来。我生气了,因为这将是枯燥无味的一天。今天他很讲究地穿了一身藏蓝色制服,我以前从来没看见他穿得这样整齐过。    我问道:“我们要到哪里去?”    邱及清了一下嗓子,把我的两只小手握在他的大手心里。他说:“周恩来总理要我经常向他汇报你们的情况,他非常关心你们。”    “自从你们来了之后,周总理一直想见你们,但是他很忙。现在又要筹备十·一国庆活动,所以格外忙。”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周总理终于挤出点时间,他让我今天带你们到他家吃午饭。真的,我们的总理太想见到你们了,为了接见你们,他今天特地早起了。通常他都是夜里工作,早晨睡觉。”    汽车刚停,两个男子便从台阶上跑下来打开车门。我拉着邱及的手,登上台阶。接待人员先把我们领进一个宽大、未粉刷过的走廊,然后走进周恩来的私人会客室。尽管房间陈设简朴,但我还是觉察到它的壮丽。我们刚坐下一分钟的功夫,周总理走进来了。他与我在各地看到的照片一模一样:两道浓眉,挺拔的肩膀,毕挺的身躯。他长得非常英俊。    “欢迎,欢迎,”他微笑着说。    我和万韦用泰国方式向他致意,他以同样的方式向我们致意。他是中国第一个用这种方式向我们致意的人。    他问我们喜欢不喜欢中国。“我厌烦透啦!”我脱口而出。然后我做了个非常痛苦的表情,以表示我的感受。这时万韦看上去就像要一脚将我踢到桌子底下去,如果我们坐在一起的话。    周恩来爽朗地笑了。我们与周总理之间非常亲切的关系就这样开始了,并且一直保持到他去世。他也对我们做了一个同样痛苦的表情。“我想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当年我在日本时年龄比你们还要大,我也呆得很厌倦:无事可做,又不懂日语。”(一)

2. 从地铁到三轮车北京人的「行」

【俄罗斯《真理报》8月3日文章】题:从地铁到三轮车——北京人的交通工具(特派记者巴拉赫塔发自北京)    我认为,如果仅坐在小汽车里看北京,就很难了解中国首都这座大城市的生活。要想感受到北京的脉搏,首先要走到大街上,走到人群中,乘地铁和拥挤的电汽车多转转。我站在几乎是北京市中心的一个汽车站等车。这里是东大桥路和建国门外大街的交叉路口。时间已近下午5点。这正是乘车的高峰时间,因为许多企业和机关都下班了。大街两边是专门的自行车道,此时一眼望不到头的自行车洪流滚滚向前。中国有自行车1.2亿辆之多,平均每10个城市居民就有6辆自行车。几乎每分钟都有2—3辆不同路线的公共汽车进站,可是每分钟这里都聚集几十人。乘车高峰时间——这就说明了一切。    我终于挤上了第二辆,也许是第三辆403路公共汽车。车里挤得不得了。此时应该提高警惕,因为扒手在高峰时间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如鱼得水。他们行动起来真是技术高超。诸位自己想想吧,我穿着一件拉链紧拉着的皮夹克,里面的口袋里装着钱包。我很费劲地挤到车门口,等跳到人行道上一看:皮夹克拉链被拉开了一半,钱包已不翼而飞。    从1949年起,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总量增长了20多倍。客流量增长了近70倍。全国公共汽车总计达4.5万辆以上,无轨电车约5000辆,有4个城市还保留着有轨电车,北京和天津都有地下铁路。中国首都的公共电汽车几乎总是拥挤不堪。直到不久前,公共交通业一直依靠巨额补贴才得以生存,它给北京市带来很大亏损。    几年前公共交通工具的票价平均上涨了1倍。现在公共汽车起价1角,l路和4路公共汽车原来全程票价1角,现在为2角。地铁票价一下子涨到了5角。    北京地铁同莫斯科有着显著的差别。地铁站不深,没有自动升降梯,也没有过多的装饰。在介绍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时,不能不提在市内越来越受欢迎的出租车。在乘车高峰时间,同莫斯科一样,出租车很难叫到。车费很高,不过不同等级的出租车收费标准不一样。    如果您乘坐的是日本的“尼桑”出租车,那么起价是12元。3公里以内是不增价的,但随后计价器很快地一元一元地显示数字。最便宜的出租车是中日合资生产的小型面包车。起价10元,尔后计价器走得也不像豪华出租车那样快。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显得彬彬有礼。他们总是很客气地为您打开车门,帮助您把东西放进后备箱或从那里拿出来,然后放到家门口。他们连一分钱都找给你,从不伸手要小费。    北京还有专门走公共汽车路线的出租车,随时可以“招手停车”。这种车里完全是一种市场的气氛:议价——两元以上。    如果您不急于赶路,路途也不远,北京还有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坐这种车也完全受市场关系的支配:说好多少价,就把你拉多远。每辆车都按照车主的意愿布置了一些独出新裁的装饰,还有固定的车号。如果需要,车夫可以开发票,在上面注明车费。    ……改革年代的北京变化日新月异。这些变化不可能不涉及到这个1100万人口的城市像公共交通这样重要的生活领域。总的看来,市政府领导人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吉黎译)

3. 俄刊文章:台北的「新俄罗斯人」

【俄罗斯《新时代》周刊8月16日一期文章】题:台北的“新俄罗斯人”(作者西戈夫)    正当台湾梦想加入联合国的时候,来自俄罗斯的前政治家和现今的商人们却在这个岛上赚大钱。    台湾现在确实受到“俄罗斯的入侵”,冲在前面的是我们下台的政治家和风华正茂的商人们。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    回想起来,就在不久前,莫斯科    ——台北经济文化合作协调委员会碰上了多么大的困难(包括北京的外交压力)。该委员会是安全会议现任秘书洛博夫发起成立的,并成为俄罗斯实际上承认台北“不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独具一格的幌子。而现在,我们的人可公开前往台北:有的去讲学,有的去作生意,有的则抱有更远大的计划。    不久前,戈尔巴乔夫应台湾一家报纸的邀请偕夫人访问了台湾。发表了演说,同政界和实业界人士进行座谈。台湾人对他的这次私人访问很重视,这并非偶然,因为对他们来讲,前苏联总统是个权威人物,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仍然对俄罗斯的政治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对于前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前不久对台湾的访问,那里的人也抱有同样的期待。    目前,台湾人不断邀请俄罗斯议员访台,并协助我们几家大公司在台开设代表机构(目前这种代表机构在台北只有两个,不久前又开办了俄通社记者站,记者站的领导人斯米尔诺夫几乎被台湾官方人士看作是莫斯科的“影子大使”)。支持台北就将挣到钱    俄罗斯军工转产、实施工农业建设项目等都需要钱。在这个时候,莫斯科除了想到美国、日本和西欧外,也想到了台湾。况且中华民国的领导人从来也不隐瞒台湾有大量闲置资金。    因此,俄罗斯的几个官方和民间代表团访问了台湾,试图从富足的中国人那里捞点贷款。蒋介石的继承人不仅有钱,而且也颇为务实。    对于台湾来讲,“我们给你们钱,你们帮我们恢复国际上的承认”这条原则已不是新鲜事了:台北曾经以这种方式买到了同非洲中部和南部各国以及南非共和国的外交关系。目前台北正等待俄罗斯在国际承认的问题上帮一把,并暗示将为此而慷慨解囊,而此时,俄罗斯的商人和实业界人士也开始悄悄地向从前使他们感到神秘的这个海岛进军了。    在台湾办事很难,因为它完全是个中国人的地方,英语和俄语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用不上。这里和香港、澳门不同,没有欧洲人的团体,文化娱乐场所不是很多。因此,我们的公司在许多方面都感到不便。由于能赚大钱,也就值得为此而忍受这些不便了。台湾会出现“俄罗斯村”吗?    如果俄罗斯和台湾近期内能够“友好”的话,那也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家和商人的访问,而是通过文化、艺术和体育方面的接触。俄罗斯的文艺团体现在经常前往台湾演出。我们的棋手和网球手经常参加那里的国际比赛,那里的大学出现了来自俄罗斯的学生,他们在那里学汉语。    台湾的一位百万富翁菲利普林决定在台湾建一个名为“俄罗斯村”的文化中心。他已从自己的土地中拨出200公顷地皮,只剩下筹资了。    如果说这个“俄罗斯村”主要是靠当地的大财主和政府的财力的话,那么,俄罗斯和台湾的关系则要靠我们的银行界和实业界人士积极地向该岛进军了。(赫崇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