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03-07

第 1 版

1. “巨龙与樱花的经济魅力”

【香港《亚洲周刊》3月6日一期文章】题:巨龙与樱花的经济魅力原文提要由于日本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东京朝野决心“重返亚洲”。中日两国在经贸往来上更趋密切,彼此发现有更多政治与经济的共同利益。朱镕基在此刻访问日本,加强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势将重划亚洲的经济版图。    90年代的亚太地区经济版图,正在发生影响深远的两大变化。未来的世界格局,或许将取决于此。原来整齐的“雁行梯队”突然散乱,一直带队飞行的日本振翅乏力,饱受经济衰退困扰;原来远远落在后面的中国,却显示前所未有的强劲活力,并和相邻地区共创经济繁荣,一个全新的区域性合作局面已经出现。    最近,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日本已把对经贸关系的注意力从美欧移回亚太地区,加强经营自己的“大本营”。和80年代不同的是,今天日本大小企业被12亿人口的中国所吸引。中国大陆具有无穷无尽的劳动力资源和庞大市场,一旦和日本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又会形成怎样一种经济力量!朱镕基上周到访东京时,大概会有不少人想到这样的前景。    朱镕基在日本表示,中国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投资环境。他极力引动日本企业界对投资中国的兴趣。令人瞩目的是,朱与日本方面商谈了两国协作的一些大型项目,其中包括上海新国际机场和北京—上海高速铁路“新干线”。    在美国和日本关系因贸易纠纷而紧张之际,朱镕基访问日本就更具有一层深意。北京目前因美国在给予贸易最惠国待遇等问题上颇多枝节,与华盛顿的关系并不理想,自然会特别重视与日本的往来;日本在美日贸易战一触即发的时刻,打出一张“中国牌”,也在情理之中。日本首相细川护熙,拟在3月访问北京;中国主席江泽民也将在今年稍后时访日。面对日本与中国的亲善,在亚洲政策上举棋不定的美国克林顿政府,其心境可说十分尴尬。    虽然美国仍然是日本的重要市场,且大量日本资金仍然留在美国,但美国多年的经济衰退和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使日本经济不得不开始重返亚洲。要重返亚洲,中国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站,因为中国近年经济增长快速,劳工廉宜,已成为各先进工业国家寻求市场、输出资本的竞逐场。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必然会在投资和经贸等方面与中国大陆进一步合作。    日本到海外投资,以往都以大企业为主,而目前赴中国投资,不少卫星工厂也不甘落后。日本群马县太田市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组成的太田经营者协会,现正在招募100家企业,准备同赴中国东部沿海山东省烟台市投资。此举震惊了日本通产省,因为中小企业集体外移在日本是史无前例的。北京吸引外资的构想是“成片开发”,与蜂拥而来的日本中小企业投资态势十分吻合。    在日商投资中国的过程中,也并不是没有麻烦。日中经济协会的服部健治说,中国的投资环境虽然硬体设施最近数年有了很大改进,但问题仍多,如手续太复杂、法律欠完善、土地评价方式与国际习惯无法认同、金融不便、市场不够开放等等。

2. 日本朝日电视台向中国道歉

【日本《东京新闻》3月6日报道】朝日电视台5日在其“独家新闻”节目中,就该台去年9月曾播放的“中国买卖死囚脏器”的专题报道与事实不符一事,向观众和中国方面表示道歉,并说待采访经过调查清楚后,还将做后续报道。    根据该节目主持人鸟越俊太郎和朝日电视台的解释,在去年9月该电视台以“中国摘取死刑犯脏器——行刑现场追踪报道”为题播放的专题报道中,作证的武警系老百姓装扮的,节目中出现的死刑犯家属也是假的。这个专题报道是外部制片人推荐给朝日电视台的,播放后遭到中国方面的抗议。事后朝日电视台进行了调查。据说采访人员是以旅游签证入境并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采访的。

3. 克林顿法律顾问努斯鲍姆辞职

【路透社华盛顿3月5日电】克林顿总统今天接受了白宫法律顾问伯纳德·努斯鲍姆的辞呈。他是困扰政府的、事态正在扩大的怀特沃特事件的第一个牺牲品。    4月5日开始生效的努斯鲍姆的辞职一事,使得有争议的怀特沃特房地产交易引起的不安进一步加剧。    努斯鲍姆在克林顿任职的14个月中一直是涉及白宫的几乎每一个重大争议的避雷针。他承认,他参加了涉及同怀特沃特事件有关的联邦调查所需要的会议和谈话。    努斯鲍姆在给克林顿的辞呈中坚持,在所有这段时间内,他都是“根据法律和伦理规范”行事的。    克林顿在复信中说,他“以非常遗憾的心情”接受努斯鲍姆的决定。    怀特沃特事件涉及克林顿还在当阿肯色州州长时参与的一项土地开发交易。    提出的疑问是,为帮助由这项交易中的一个伙伴开办的、现已破产的麦迪逊保证储蓄贷款公司是否采取了不恰当的做法。

4. 不以人权为由干涉成员国内政

【美联社日内瓦3月5日电】联合国第一位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何塞·阿亚拉·拉索3日说,对于违反人权规定的政府,他的机构将采取“外交和政治”劝说的策略,而不是采用强硬的手段。    他对记者说:“我不干涉各国内政,因为这超出我管辖的范围。这是联合国大会决定的原则之一。”    联合国大会于去年12月设立了这一高级专员职位。    但是,为平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抗议而作出的让步,使专员的权力变得有限,而且不明确。    阿亚拉·拉索在记者招待会和早些时候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发言中,都拒绝列举他认为人权记录最差的国家。

5. 美朝在“互在派特使”问题上各执一词

【美联社华盛顿3月5日电】美国国务院昨天说,美国和朝鲜已就朝鲜和韩国互派特使达成书面协议,并可望得到遵守。    女发言人克里斯廷·谢利说,“我们希望互派特使……这是美国同朝鲜就举行会谈达成的一种谅解”。她否认一位朝鲜官员称美国增加了新条件的说法    。    朝鲜第一副外长姜锡柱说,朝鲜同美国达成的协议只提到恢复会谈,“没有涉及履行互派特使的事”。    他说,美国增加的条件是“不祥之兆”。“如果美国坚持要互派特使,那么,朝鲜就取消让国际上对其核设施进行核查。

6. 萨市周围又发现塞族重炮

【美联社萨拉热窝3月5日电】联合国今天确认,在萨拉热窝附近又发现塞族大炮。联合国官员们认为,这可能是塞族企图试探停火的执行情况是否严格。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发言人罗布·安宁克说:“很显然,仍有一些重武器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他指的是维持和平部队3日在北约管辖的萨拉热窝周围20公里地区发现塞族的6门122毫米口径榴弹炮。    安宁克说,其中5门榴弹炮已按联合国的要求撤出该地区,剩下的1门将在今天撤出。    这些大炮的发现以及萨拉热窝附近塞族和穆族再次交火,使人们担心历时3周的停火可能出现麻烦。

7. 索马里十二派在开罗商定成立中央政府

【路透社开罗3月5日电】一位参加会谈的代表今天说,12个索马里派别的领导人在开罗举行会议,商定了在这个无政府状态的东非国家建立一个中央政府的方案。    索马里救国民主阵线亲迈赫迪派的领导人阿卜希尔·穆萨将军说:“我们已就过渡政府的形式达成一项共同立场。”    自封为索马里临时总统的阿里·迈赫迪在同穆萨会谈后对记者们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在3月31日前成立一个政府。”    他说:“12方集团准备达成一项协议,然后把协议提交给索马里人……我们希望所有索马里人接受这个方案,并尽快成立政府。”    一位接近谈判的人士说,这个称为12方集团的组织已经同意建议设立一个轮流总统职务,因此将向没有参加会议的势力强大的军阀艾迪德提供一个轮流担任总统的机会。艾迪德是一个关键人物。    他还说:“他们还商定解除各派武装的共同原则,将由新的行政机构来这样做。”    亲艾迪德派的努尔·阿里尤也到了开罗,但没有参加会谈。会谈还强调加强当地的安全部队。    12方集团要求埃及帮助训练和装备一支警察部队,并要求像埃及这样在3月31日以后仍有军队留在索马里的国家增加它们的兵力,以填补由于美国和欧洲的维持和平部队撤离后留下的真空。

8. 图片新闻

3月5日,数万名犹太人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举行大游行。他们谴责犹太人中的“害群之马”在希伯伦清真寺屠杀穆斯林的罪行,要求政府清除犹太定居点中的“谋杀者”,解除犹太居民中“激进分子”的武装,并尽快同巴解恢复和谈。

9. 南非白人极端组织决定抵制大选

【路透社约翰内斯堡3月5日电】南非白人右翼极端组织今天重申抵制下个月的多种族选举并发出破坏选举的含蓄恫吓。    布尔人人民阵线作出的抵制选举的决定突出说明,尽管因卡塔自由党有条件地登记参加选举,但在通往黑人多数统治的道路上仍有障碍。    布尔人人民阵线两领导人之一费迪·哈岑伯格说,该阵线在比勒陀利亚举行的“代表委员会”会议投票决定坚持原先不参加选举的决定。    当记者问起布尔人人民阵线下一步的打算时,哈岑伯格说:“我们要按计划对选举施加压力。真正的自治和民主意味着,人民必须决定自己的未来。”    哈岑伯格原先说过,如果不允许右翼布尔人在自己的地方实行自治,他们就动武。

10. 简讯

●俄罗斯五日宣布,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的首批六十枚带有核弹头的导弹,六日运往俄乌边境,随后移交给俄有关方面进行销毁。(俄通社—塔斯社)●亚美尼亚五日表示同意在阿塞拜疆纳卡地区部署一支俄罗斯缓冲部队,以结束亚阿数年之久的冲突。(法新社)●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五日对独联体电视台记者说,乌克兰履行核裁军协议的条件是,俄罗斯继续向它提供天然气。(路透社)●波黑穆族军队司令五日接受了穆族军队撤出莫斯塔尔前线并使该地区非军事化的条件。这是根据穆、克联邦协议作出的安排。(合众国际社)●法国外交部五日证实,它已派一艘军舰到喀麦隆「例行访问」。(美联社)●梵蒂冈和南非五日商定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美联社)●美国驻太平洋部队司令五日说,因朝鲜的核问题引起的危机已经结束,美国原打算在韩国部署「爱国者」导弹的计划暂时搁置起来。(合众国际社)

第 2 版

1. 英报认为:波黑塞族面临新抉择

【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3日文章】题:克、穆交易向塞族人敞开大门    波黑穆、克两族3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的原则协议证明,波黑三方冲突中的两方的基本判断力终于表现出来了,而且早就该有这种表现。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波黑的塞族现在面临新的现实。    塞族已从萨拉热窝周围撤走他们的重武器。他们已在重开图兹拉机场问题上表示了妥协,并且在为争夺波黑格拉迪什卡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的控制权而与联合国部队形成的对抗中退了下来。北约的飞机2月28日击落塞族4架喷气式飞机,但塞族对此的反应是无声的难堪而不是公开的愤怒。    他们热情赞扬他们与俄罗斯的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它的虚弱而不是力量的表现。俄罗斯的动机很复杂,但国内和国际政治考虑多于斯拉夫的正统情感。    莫斯科已明确表示,塞族可指望从俄罗斯获得的支持是有限的。    塞族可以作出抉择。他们可以加入波黑联邦,并以它将成为双重共和国的原则为基础,从而使他们较靠近欧洲繁荣和美国的诚意所带来的温暖;或者继续顽固不化,在他们为自己建造的既寒冷又肮脏的地方发抖,只有与之意气相投的俄罗斯人相陪。    这也许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选择,但塞尔维亚人的想法很复杂。另一方面,历史还表明,社会和经济力量使得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难以分开生活。人们有可能认为华盛顿协议是建立一个新南斯拉夫的第一步。如果情况是这样,在过去几年一片恐怖之后,又多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方面。

2. 日本将组团考察俄远东地区

【时事社东京3月5日电】外务省将从本月底组织民间人士赴俄罗斯远东地区,考察日本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援助情况。政府向俄远东地区派遣经济考察团这还是第一次。    这说明,在北方领土问题谈判无望打开僵局的情况下,外务省的对俄政策方针正从过去的“以莫斯科为核心”转向“重视远东地区”。同时,向俄远东地区派出考察团,目的之一是要牵制保守色彩日益浓厚的叶利钦政府。    考察团将由青山学院大学教授袴田茂树、前内阁安全保障室室长佐佐淳行等熟悉俄罗斯形势的7名人士组成。考察团计划于3月27日离开日本,对俄远东地区的主要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进行为期约一周的考察。    日本对远东地区的经济援助以食品、医药等人道主义援助为主。关于派遣考察团的目的,外务省解释说:“考察团将掌握诸如物资未有效地完全分发等问题,从民间人士的角度提出批评,以便反映到俄的政策上。”    领土问题谈判在本月羽田外相访俄时也无望获得进展,因此估计外务省试图通过向“重视远东地区”转变政策方针来打破僵持的现状。

3. 美总统顾问建议遏制两伊

【美联社华盛顿2月28日电】题:克林顿的安全顾问说要“遏制”两伊    克林顿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安东尼·莱克制定了对伊拉克和伊朗的“双重遏制”计划。    他把伊朗和伊拉克以及古巴、朝鲜和利比亚称为“无法无天”和“众矢之的”的国家。    但是,莱克在今天出版的《外交》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对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和伊朗原教旨主义穆斯林政府进行了比较。他说,克林顿政府支持那些希望推翻萨达姆的伊拉克流亡者。关于伊朗,他认为美国与它的关系可能会改善。    莱克在文中写道:“伊拉克政权应对战争和侵犯人权的罪行负责。伊拉克政权侵略科威特并且用毒气杀害本国人民,这已经使它成了违反国际准则的国家。”    他还谴责了伊朗的“非法行为”,说它是“世界恐怖活动和谋杀活动的最大支持者”。但是他还说:“我们仍然准备举行权威性对话。”    莱克提出了对待伊朗和伊拉克的不同方法。    在抨击前总统里根和布什时,他说,两人都试图在伊朗扶植“温和派”。    他写道:“正是这些‘温和派’奉行了我们深恶痛绝的政策。”    为了防止伊朗控制海湾,莱克指出,克林顿政府应与盟国合作,使伊朗得不到制造化学武器和核武器的材料,同时还要密切注意,防止伊朗从“目前的供应国(包括朝鲜)”手中获得导弹。    他说,遏制伊朗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有些国家希望与之往来,而且联合国安理会也没有通过诸如针对伊拉克那样的决议。    他说,“国际社会对萨达姆的行为感到极其震惊……所以支持华盛顿的要求”,同意全面执行3年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所制定的制裁措施。    1947年,《外交》杂志发表过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就“遏制”苏联问题写的一篇重要文章。杜鲁门总统及其后来的继任者都采纳了这种政策。本期《外交》杂志还刊登了一篇驳斥莱克“双重遏制”计划的文章。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师格雷戈里·高斯认为,不可能同时遏制伊朗和伊拉克。    他提出,应召开该地区国家(包括伊朗在内)参加的会议,讨论如何防止伊拉克陷入可能会被伊朗所利用的混乱局势。    高斯主张美国应当在某些问题上与伊朗合作,就像与中国合作一样。但他写道:“不应把容许伊朗在海湾的合理利益误解为美国偏向德黑兰。”

4. 克塞两族将为瓜分波黑重返战场

【美联社贝尔格莱德3月4日电】新闻分析:波黑克穆联邦协议带来和平机会,但塞克争端依然存在    在波黑克穆两族之间建立一个联邦将为波黑实现和平创造机会,但这无助于解决前南斯拉夫的核心问题:塞族和克族之间的关系。    联邦协议实际上会使克族和塞族瓜分波黑成为既成事实,同时还会使这两个民族重返战场。    根据联邦协议,穆斯林和克族这两个前盟友要在波黑建立一个与邻国克罗地亚关系密切的联邦。    任何这样的安排都将导致波黑克族和穆斯林更加转向克罗地亚,这不仅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而且,克罗地亚同波黑克族有相当密切的联系,以及克穆两族都同塞族在历史上有过麻烦。在这种安排中,战前经济实力较强、与波黑相比遭破坏程度较轻的克罗地亚将居主导地位。    尽管美国希望引诱塞族参加这一协议,但这一安排实际上为塞族提供了实现他们战争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塞尔维亚人的巴尔干家园——的机会。这将包括波黑70%的国土和克罗地亚现在由塞族人控制的30%的领土。    贝尔格莱德中立派报纸《战斗报》的一位分析家说:“鉴于众多的领土争端和政治争端未获解决,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必将重返战场,一决雌雄。”    塞族和克族是前南斯拉夫最大的两个民族。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同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在分治波黑方面紧密配合,希望能由此来解决他们在克罗地亚领土问题上的分歧。    在克罗地亚因插手波黑战争而面临制裁威胁的情况下,图季曼不大愿意接受穆克联邦协议。    《战斗报》的那位分析家告诫说,鉴于美国和俄罗斯都已积极地参与其中,一旦发生新的冲突,那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他说:“由于美国人可能支持穆斯林和克族人,俄罗斯则支持塞族人,因而,一旦发生冲突,危险程度会更大。”    这两个大国的行动常常显得缺少配合,但是它们已经趋向一致的程度足以给波黑带来某些平静。    然而,美俄两国不久可能会因它们在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势力范围和利益而发生争吵,成为紧张关系持久的根源。

5. 法国伊拉克关系出现改善迹象

【法新社巴黎3月3日电】题:法国伊拉克关系出现改善迹象    观察家们认为,通过接待几位伊拉克高级官员来访,考虑到伊拉克在裁军方面取得的“进展”,法国表示,如果伊拉克遵守承诺,那么它希望看到伊拉克能重返国际社会。    法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今天证实,伊拉克外交部国际关系司司长3月4日在巴黎与法方会谈。    这位司长的访问是在伊拉克石油部一位高级官员访法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进行的,这位石油部高级官员是应法国托塔尔石油公司和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的邀请访法的,他们之间商谈了一旦石油禁运解除后开发伊拉克南部油田的合同。    3月2日,法国外长朱佩第一次在讲话中明确谈到了伊拉克在裁军方面取得的“进展”。朱佩说,如果伊拉克确实已不再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我们就可以实行687号决议的第22段条款”。这一段规定,一旦伊拉克执行了联合国关于裁军问题的有关决议,就可以解除对伊拉克的石油禁运。    法国外交人士强调指出,在3月中旬由法国主持的安理会开会期间不大有可能取消制裁。    但在双边关系方面,情况似乎已有所改善,下述事实就可以证明这一点:1993年9月,伊方在巴黎开设了“伊拉克事务办事处”,因为自1991年2月以后两国已无外交关系;去年10月中旬,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曾在法国逗留,官方说是出于“治病的原因”。

6. 欧共体联合国试图制止希马争端升级

【路透社雅典3月4日电】题:欧洲联盟和联合国努力遏制希马争端升级    外交官们今天说,希腊对其邻国马其顿实施削弱马其顿经济能力的贸易禁运举措促使欧洲联盟和联合国为防止希马冲突升级迅速开展外交活动。对雅典的举动感到愤怒的欧洲联盟伙伴国,指派高级官员本周同希腊开始进行紧急会谈。    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和该联盟负责外交事务的专员汉斯·范登布鲁克已受权“作出必要的决定”解决希马分歧。这项授权看来允许他们选择作出如下决定:将希腊带到欧洲法院上,接受对它违反保证商品自由流通法规的指控。    在希马分歧中对希腊持强烈批评态度的范登布鲁克将同希腊外交部长帕普利亚斯讨论希马争端。批评希腊实行禁运的西方外交官们说,这次会谈可能会导致希马长达5个月的僵局取得突破,如果为希腊关闭港口感到震惊的国际社会迫使这两个结怨已久的国家回到谈判桌旁的话。    但外交官们还告诫说,这一策略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引起希马宿仇危险的升级,从而使巴尔干半岛南部变得不稳定。    来自一个同希腊关系密切的西方盟国的一位外交官说:“这是一种糟糕的解决办法,它可能会奏效,也可能是我们最可怕的恶梦的开始。”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专家们一直担心希马宿仇可能引起南巴尔干半岛爆发使希腊、土耳其、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卷入的战争。    在最新为实现外交解决而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关键时刻是3月8日帕普里亚斯在日内瓦同联合国特别调解人万斯的会晤。    希腊欧洲和防务政策研究所的西奥多·库比尤斯说:“我们处于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站在十字路口上,我们必须尽力找到正确的方向。”他还警告说,如果新的外交努力失败,希腊可能将在萨洛尼卡以北70公里处的边境上集结军队,或用武力帮助实施禁运政策。

7. 科尔禁止德国外交官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

【路透社波恩3月4日电】3月5日出版的《法兰克福评论报》的一篇文章说,德国禁止它的外交官出席诺曼底联合登陆50周年庆祝活动,因为科尔总统觉得他被排除在外。    这家报纸说,科尔对他的西方伙伴感到气恼,因为他非正式地要求被邀请参加这次庆祝活动,但受到他们的冷落。不过,政府发言人迪特尔·福格尔说,关于科尔曾设法想得到邀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这家报纸在提前发表的一条消息中说,科尔已经劝说外交部向德国驻各国外交使团发去一份备忘录,指示德国使节拒绝参加甚至规模很小的庆祝活动。这家报纸说,德国外交部已证实确实有这样一份备忘录,但本社记者采访的一位外交部发言人不愿加以评论。    福格尔说,应由庆祝活动的组织者来决定邀请谁参加,还未收到对德国高级官员的邀请。按照传统,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国家元首才能出席纪念仪式。

第 3 版

1. 炮击“白宫”亲历记(五)

谈判经过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是坦克向白宫正面进行炮击的时断时续的响声。第三层的楼面被打得千疮百孔,而里面民族院的墙壁被震得不断抖动。民族院入口处躺着一名受伤的少年,他轻轻地呻吟着。    附近一位身穿黑袍的年轻修道士在用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破损的无线电话机往莫斯科东正教大牧首公署打电话,他惊恐不安地说:“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快被打死啦!快点叫牧首接电话。……什么?他不在?快把他找来……”    在第二层楼梯的平台上又来了两位军官。其中一人手举着一根挂着白布的铁丝。我们的将军:巴兰尼科夫、阿恰洛夫、马卡绍夫向这两位来人走去。我也很快地接近他们,听见那个身穿有肩章的绿色防弹服的黑头发军官口齿清楚地讲道:“我是‘阿尔法’反恐怖别动队的指挥官,我们受命攻打白宫。命令我们向你们开火,彻底击败你们。这就是说,你们几乎全部要被打死。所以,你们最好投降吧。”    “谁指挥你们?”巴兰尼科夫将军问。    “总统卫队队长米哈伊尔·巴尔苏科夫将军。”    “我和他很熟,”巴兰尼科夫说道,“请你转告他,就说我想见他,讨论一下局势。”    “晚了。在‘阿尔法’进攻之前,只剩20分钟。要么投降,要么死亡。”    “请军人们不要再争辩了,”我插话说。“还是把决定权交给议会吧。‘阿尔法’的指挥官们是否愿意跟我去民族院大厅,到那里跟代表们讲一下?不管怎样,在进攻之前都要把妇女和所有没有武器的人从这里撤出去。”    “我赞成这样做。”巴兰尼科夫点了点头。    “我们同意去代表那里。”“阿尔法”派来的那位年纪大一些的谈判代表说。    “您叫什么名字?”我问道。    “您可以叫我瓦洛佳。”    在民族院,顺着主席团的桌子,我们4个人——巴兰尼科夫、‘阿尔法’的两位军官和我面对着大厅站着。最先讲话的是巴兰尼科夫,他提出先听听来使的意见,并表示同意两位来使关于让我们投降的建议。大厅中一片寂静。这时“瓦洛佳”说话了:    “我们必须执行命令向你们发起进攻。我们‘阿尔法’别动队曾在喀布尔攻打过阿明的宫殿,里面的人几乎全部被打死了。但我们不愿杀害自己的同胞……现在看着你们,我觉得这里的许多人就像我的父亲和母亲。我们不想杀害你们!但不管怎样,现在就要向你们发动进攻。要进行坦克炮击和发射导弹,这些导弹已由战斗直升机运到这来了。因此我请求你们快点投降吧。”    “投降者有什么安全保障?”我问道。    “‘阿尔法’的战士们把你们从白宫带到滨河大街上去。其他部队停止射击,如果他们继续攻击你们,我们则予以还击。从滨河大街用汽车把你们送往城市的安全地带。然后放你们回家。”    “不!我们不投降!”一位披散着头发上了年纪的妇女叫喊着从大厅里冲向主席团的位置。“投降可耻!让我们一起更忠诚地去牺牲吧!……”    (五)

2. 法报文章:最后通牒的教训

【法国《费加罗报》2月24日文章】题:一次最后通牒的教训(作者法国保卫共和联盟防务总代表皮埃尔·勒卢什)    从对萨拉热窝发出的最后通牒取得的成功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未来的前景如何?    第一个教训:威慑起了作用。可惜的是,人们在经过了两年半的战争、死亡25万人、200万人流离失所的痛苦之后现在才认识到,他们为野蛮行为付出的是体面与尊严。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情是,在当时的反对派,主要是希拉克和朱佩呼吁采取强硬态度时,人们对他们的呼吁没有听进去。    第二个教训是:面对因中东欧的不稳定造成的危险,欧洲在军事上毫无防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最后通牒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法国最终说服美国介入了这场冲突,而不仅仅限于空军采取了行动。如果美国没有介入,那么,大西洋联盟中的其余成员,也就是西欧便无能为力了,因为它既缺乏军事手段,也缺乏管这种事情的意愿。把适应于冷战后冲突的干预力量组织起来,并为之提供资金;使欧洲人重新具有自卫以及确认那些应该属于他们的基本权利原则的能力。这就是认真看待未来的整个欧洲政界紧迫而且绝对应该作的一件事情。    应该由法国来推动这场争论,这对我们的共同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建立一支至少有10万人的欧洲快速干预部队,显示出一种真正的政治意愿,这一切应该成为欧洲联盟未来的对外政策及共同防务政策的核心,同时也应成为与美国盟友重新确定的大西洋联盟的基石。    第三个教训:尽管俄罗斯在经济上已受到削弱,政治上也很脆弱,但在欧洲大陆上,它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大国。从这一点出发,它所遵循的逻辑与我们这些民主国家的考虑是完全相反的:当我们力图通过联合国、西欧联盟和北约把我们周围因苏联帝国解体而出现的种族冲突、边界冲突稳定下来的时候,俄罗斯则在梦想重组帝国:它力图恢复从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到高加索,包括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内的前苏联的边界。    尽管俄罗斯善于巧妙地用主使塞族作出让步的办法来掩盖其失败,但这种尝试从未来的角度看是意味深长的。俄罗斯不论是不是共产党掌权,它仍然是一个我们应该以我们自己的实力(包括军事实力)与之抗衡的强国,同时要逐步扩大与之进行真正的战略合作的基础。但我们早就应该明白,这个伙伴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也是难以对付的。    第四个教训:对于已完成的事情,既不应低估,也不应高估。人们认为,现已实现的和平是不公正的,因为它使穆族在军事上遭到了失败,但持这种看法的人应当考虑一下,在下面这两个办法中作出选择:要么继续战争,要么进行一场西方没有人愿意进行的绥靖战。至于有些人已在考虑要把最后通牒的办法推广到所有那些还存在冲突的地区,这些人应该注意的是不要管得太多。在继最后通牒后进行极微妙的外交活动阶段,在需要建立的和平目标方面,我们这些大国必须团结一致。不论塞族或穆族哪一方再次开炮,那么整个和平进程就可能受到损害。因此,现在最重要的是美国人和俄罗斯人能够分别对自己所保护的一方施加压力,从而在交战三方中最终使欧洲的计划得以实现。如果我们在波黑边界问题上能达成妥协,那么,就应由联合国,也就是说首先由欧洲人与必要的干预部队一起进入现场,以使这些边界得到保障。而且还要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以使这个不幸的国家得到重建……    总而言之,任务是艰巨的,但对于巴尔干人来说,和平的第一个希望已经可以触摸到了,这要归功于法国。

3. 美国内阁的幕后英雄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23日文章】题:内阁里的幕后英雄(作者阿尔·卡门)    内阁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曾在电视的黄金时间抛头露面,也未在国会听证会上大出风头,他们的名字也不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他们中大多数鲜为人知;但是在内阁内部,他们却受人尊重。    他们中没有一个是真正有权势的人,但是在政府行使权力时,他们却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们为克林顿政府看家护院。他们通常不是深谋远虑的决策人,但却是处理日常事务的战略家、政策的执行者;他们有精明的头脑,能做好每一笔交易;他们致力解决日常纷争;能出人意料地找到资金;他们精心设计每一步骤使法案得以顺利通过,并让使政府蒙羞的丑闻淡化,乃至烟消云散……    克林顿的这个工作班子全是白人,其中有两名女性。相对而言,他们都很年轻——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47岁,多数人是30多岁,并且都是新手。他们经验很少或干脆没有经验,但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却是真正的专家。    在联邦政府中,有数以千计的人在终日忙碌。大多数内阁成员都有2—3名亲密助手。下面列举的共有8个人,他们之所以榜上有名,是因为他们现在扮演着特殊角色。南希麦克法登女士每天早晨8点30分,白宫都要召开电话会议,向内阁和其他主要办公室传达命令。通常会有14名政府办公室主任守候在电话机旁,司法部的南希麦克法登就是其中之一。    麦克法登是司法部神通广大的第三把手——襄理部长韦伯斯特哈贝尔的两名代表之一。其他部门的人这样评价麦克法登:无论是战略问题,还是战术问题,她都能敏锐地抓住实质,巧妙地把问题提交给合适的人,并保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罗恩·布莱克利农业部的布莱克利是很有权威性的。尽管47岁的布莱克利没有显贵的门第,但在农业部长埃斯皮出席白宫预算会议时,他总是紧随其后。埃斯皮经常在路上奔波,不过布莱克利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他。    其他同事说,布莱克利擅长协调各大部门和白宫之间的关系。农业部43个机构每天有大批的文件、电话通知和决定,布莱克利能迅速发送和传达。他为埃斯皮制订工作日程表,深得埃斯皮的信赖。托马斯多尼伦他的头衔——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并不足以反映他的真正身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的政治保镖。    多尼伦是克里斯托弗最亲密的助手,也是白宫所信赖的人。每天他和白宫资深官员一道,守候在电话机旁。他清楚白宫是如何运转的。在克林顿的政府中,38岁的多尼伦可以说是最老练的政治人物之一。    在对外政策方面,多尼伦不是专家。但是他的求知欲很强,能很快适应工作,并参加所有重要的决策会议。去年,政府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外交危机,多尼伦和克里斯托弗一起共渡难关。    在同样的情况下,国防部长阿斯平被迫引咎辞职,而克里斯托弗却能稳坐钓鱼台,其中,多尼伦是功不可没的。布鲁斯·卡茨34岁的卡茨能够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一展雄姿,恐怕与他在参议院小组委员会为期5年的工作经验分不开。卡茨是建筑业律师,他曾帮助制订过许多有重要意义的有关住房的法律,并且在国务院监督下得以通过。    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卡茨和其他主要助手们一起制订了一个计划: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2000万美元的捐款,再加上私人组织提供的6000万美元帮助社会团体建造容易出售的住房。    由于这种发明创造,一名政府官员称赞卡茨有“远见卓识”,这也许有点过于夸张。尽管如此,在华盛顿能享有这种声誉的人恐怕为数不多。威廉·韦伯斯特四世10年前,韦伯斯特四世与克林顿相识。此后,他们时常来往,感情日益加深。    在1991年9月一个晴朗的早晨,南卡罗来纳州州长、民主党人理查德·赖利、韦伯斯特在该州机场迎接克林顿。当时克林顿正在为竞选总统而拼搏,两人的加盟使他如虎添翼。韦伯斯特成为克林顿在南卡罗来纳州竞选活动的得力干将。后来,赖利到华盛顿当教育部部长后,韦伯斯特也到该部任职。    韦伯斯特不是教育问题专家,但是他神通广大。他和赖利是世交,两个家庭之间的联系可以上溯好几代。迈克尔·范登堡华盛顿环境律师范登堡在环境保护局局长卡罗尔·布劳纳最需要人的时候来到他身边。34岁的范登堡曾是全国保护野生生物联合会的生物工艺学顾问。他当上环境保护局办公室主任仅仅一年时间,就成了布劳纳最信赖的助手之一。    范登堡不像许多其他办公室主任一样与克林顿或国会有长期联系,但他渊博的知识和超人的才干使他声望日益提高。资深官员们都与他交情深厚,他能够把政治、政策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对他暗自庆幸的应该说是布劳纳了,因为是他慧眼识英才,与范登堡仅面谈20分钟就雇用了他。乔纳森·萨利特商务部一向不太受重视,但是如今克林顿政府正努力通过技术、出口等来促进“经济增长”,于是,给了商务部官员们展露才华的机会,41岁的乔纳森·萨利特就是其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    萨利特在商务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受部长罗纳德·布朗的青睐。其实,萨利特的政治生涯最先是与戈尔连在一起的,而不是现在的克林顿。1988年他曾帮助戈尔竞选,充当过戈尔的政治和经济顾问。托马斯小科利尔华盛顿律师小科利尔初到内政部时,没有任何处理实质问题的权力,没有任何政治关系,也没有在竞选活动中为谁出过力。现在,42岁的小科利尔控制着这个部门。深得部长布鲁斯·巴比特的赏识。    巴比特把内政部弄得像个州长办公室:他没有副部长,日常事务都由小科利尔这个办公厅主任来处理。巴比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人员,所有文件和人员的调配都由小科利尔严格控制。    小科利尔每周召开两次会议,每次长达2小时,他和与会的15名最高级官员共同制订处理各种问题的政策    。

第 4 版

1. 伦敦市场白糖价格上涨

法新社3月3日报道,白糖价格本周上升到每吨320美元。去年的价格最高升到每吨300美元,一般在每吨280美元左右。

2. 韩国今年可望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

美联社3月3日报道,韩国今年汽车产量将达到240万辆,比去年增加17%,使韩国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

3. 印度:国际投资领域的大热门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月30日文章】题:印度1994年将成为世界首选投资对象    目前在日益崛起的新兴投资市场中印度是热门话题。各地的投资基金经纪人都在制定进入印度市场的计划。他们蜂拥到那里进行接触以研究印度市场的潜力。    尽管有些人说印度的投资前景可能比中国更远大,但是,印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印度仍被列入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开出的未经批准的市场名单上。该名单禁止单个共同投资信托公司将其10%的份额以外的资金投向印度。    其次,印度仍有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控制国外资金进入其股票交易市场的立法,从而使国外资金难于直接投向印度的股票和证券市场。印度过时的税法也需精简,以使它更具吸引力。    市场小额投资信托公司经理罗杰·斯卡利恩解释道:“印度政府还有很多事要做,但其潜力是如此巨大。印度是我在1994年准备密切注视的市场。预计该市场今年经济增长率为6%。它的出口形势非常好,随着贸易赤字的下降它的利率也正在下降。对印度股票市场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好消息。从根本上讲,印度具备所有典型的崛起中市场的特点。”    桑顿投资管理公司的安德鲁·亨特同斯卡利恩的看法一样。他说:“印度的出口价格很有竞争力,它的纺织业也很繁荣。印度政府热心于鼓励竞争,人们希望它不久就能向更多的国外投资敞开大门。投资者看好印度。”    印度的幅员是另一个令人兴奋的因素。它有9亿人口,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估计印度有2亿人口属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中产阶级,他们是除美国人以外的世界第二大股票持有群。印度股票市场是世界上第二个历史最悠久的股票市场。    印度有一支庞大的且技术高超的廉价劳动力队伍,这使它对希望把印度作为制造基地的外国公司很有吸引力。此外,印度有庞大的公共部门,潜力之大足以使投资基金经纪人垂涎三尺。    目前已有13家基金会在印度投资。外国和殖民地公司去年建立了它的印度投资公司,目前已集资约3亿美元,被视为目前在印度投资最具实力的基金会之一,另一家较具实力的基金会是马丁·柯里去年7月建立的印度投资机会基金会。    希尔马丁公司的金融顾问彼得史密斯说:“我经常告诫投资者不要把超过其资金的2.5%到5%的份额投入正在崛起的市场。必须有长期的眼光。”    他说:“只要投资者准备向正在崛起的市场进行投资,他们都可能对投资结果感到惊讶。这些市场最终是会使人受益的,但其过程可能是非常曲折的。”

4. 美国企业盛行雇用临时工

【台湾《经济杂志周刊》2月20日一期文章】题:减少用人成美国企业政策    近年,美国企业的雇用员工政策已大为转变,其原因大致为:由于各国经济的走向国际化,竞争更形激烈,为了降成本,就必须削减人事费用。其次,为了能更弹性地应付各种变化,企业对于各种承诺的保证也更加审慎。    目前美国企业已经开始运用系统工程来谋求提高生产力和减少员工数目。所谓系统工程是指:训练员工使其具备多种专长;将经营决策的权限下放;尽量简化事务处理和生产过程,以期减少人员,并提高作业效率。    据《纽约时报》日前的报道,由于企业采用系统工程而可以减少的员工人数预估将达2500万,令人惊骇。不过,这种降低员工人数的情形,并非首次出现。事实上,美国企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提高生产力,一直在推动减少人员的雇用。    为了节省人力,目前美国企业大都朝以下的方向发展:1、尽量雇用临时工,由此不仅可以减少薪金,也可以回避解雇员工所产生的诉讼和法律问题,并进而能削减健康保险、年金、在职训练等成本。2、企业还采取较有弹性的人事制度,譬如需要某种职能的员工时,可要求人力资源公司提供,不需要时就请带回去。这样,企业本身可以维持有弹性的雇用方式。    提起临时工,难免令人有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廉价劳力的印象。但事实上,目前美国的社会当中,不但是医生、律师、科学家,甚至企业主管当中,也有很多是临时受雇人员。五年前,要物色拥有特定专长的临时工并不容易,但现在由于人力资源公司急速增加的结果,各种专长的劳力都不虞缺乏。    尽管在美国,雇用临时工的情形颇为盛行,但美国企业也承认,雇用临时工会使员工缺乏忠诚度,对未来不抱希望,并且不积极谋求工作的改善。这使得美国企业将员工的工作分为“不可或缺的业务和职员”以及“不属于上述类别业务和职员”,如果是属于后者,就雇用临时工来应付过去。    目前,在美国推展的雇用临时工制度,显然表示自经济大恐慌以来所建立的企业与劳工之间的关系——有贡献就有报酬、对公司的忠诚值得夸赞、劳工是属于企业极重要的一部分——似乎已开始崩溃了。

5. 漫画:卢布遇难

说明图中文字ROUBLE为“卢布”,另一艘船为“美元”符号。(原载英国《独立报》)

6. 「这里的一切都贬值了,包括我」

【法国《世界报》2月5日文章】题:塞内加尔:一切都贬值了!    非洲法郎的贬值给法郎区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在塞内加尔和其他13个国家中,城市贫民受害最深。政府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阻止商人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塞内加尔,现在大米、面粉、糖、油、奶等基本食品的价格都上涨了20%至33%。电、煤气、燃料和公共交通费上涨了22%至30%。    一个名叫奥斯曼的年轻人讽刺地说:“没有钱,没有劲儿,我也贬值了,这里的一切都贬值了。”一家黎巴嫩杂货店的雇员说,现在消费者的行为已有了变化,“他们来店里的次数多了,但买的东西却少了”。一位出租汽车司机说:“现在的顾客还没上车就跟我讨价还价。只有少数白人才不这样。”塞内加尔全国工人联合会秘书长迪奥普认为“这种贬值对于整个法语非洲来说都是一种倒退。我们有权力表示担忧,老百姓将吃不消”。    政府由于担心工会会提出各种要求,所以就走在前面,规定工资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并答应在3月份之前再上涨10%。但工会人士认为这种诺言是“滑稽可笑的”,他们担心为了对付进口产品的价格的猛涨,很多企业都会要大量裁员。一个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认为贬值措施是灾难性的,他指出自1988年以来已有两万人失业,而现在每年新进入劳动市场的年青人却达10万多人。    塞内加尔政府认为法郎的贬值将对出口有利,它寄希望于出口收入的增加。政府制订的措施表明它一方面想重振已濒于破产的农业,另一方面想鼓励老百姓多消费当地的产品。今后农民销售的产品的价格将有所上涨,如花生将上涨43%,棉花将上涨30%,大米上涨6%。这些有利于农民的措施部分地缓和了社会不公的现象。

7. 德国1月份货币供应量增加

路透社3月2日报道,德国联邦银行说,1月份的货币总供应量增加了20.6%,这势必会放慢降低利率的速度。

8. 墨西哥旅游业欣欣向荣

【埃菲社墨西哥城2月5日电】据墨西哥旅游部最近提供的材料说,1993年1—9月份墨西哥接待了480万外国旅游者,收入29.588亿美元,从而巩固了它拉美第一旅游大国的地位。    墨西哥可为外国旅游者提供1万公里长的海滩、名胜古迹、都市、庙宇和历史悠久的金字塔等参观项目,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美味佳肴。    据世界旅游组织最近公布的材料说,1992年墨西哥在接待游客人数方面占世界第8位。前7位是法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和英国。    但墨西哥在旅游收入方面占第13位,低干上述7国和德国、瑞士、新加坡、加拿大、香港和荷兰等国家和地区。    墨西哥官方的报告说,在1993年前9个月中,旅游饭店的客房使用率为52.5%,接待了1490万游客,其中1110万是墨西哥人,其余的是外国人。1993年比1992年同期多接待游客20多万人。

第 5 版

1. 种族歧视在绿茵场蔓延(二)

就连荷兰的超级球星古利特也无法忍受这种新纳粹浪潮带来的恐惧。1993年6月,他拒绝了拜仁慕尼黑队的高薪邀请。这是因为马特乌斯的妻子曾对古利特的未婚妻说:“拜仁队对球员的妻子不怎么样。”这使古利特决定继续留在意大利。    德国的种族歧视风使德国足球教练卡尔·海因茨·费尔德坎普一怒之下于1993年6月宣布要加入土耳其籍,以“同排外风潮作斗争”。当时,他率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队在德国作巡回比赛,由于排外风日盛,他不得不劝告队员们出门时结伴而行以防止可能的袭击。愤怒的费尔德坎普言道:“我感到羞耻。在我的祖国所发生的针对土耳其人的暴力让我感到愤怒。令我无地自容的是,我和我的家庭在土耳其受到的是特别热情的款待。”    网球明星贝克尔认为:“由于排外歪风,在我国的生活简直难以忍受。”然而,德国的球迷们仍在证明着这种看法: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赛和最近在瑞典举行的欧洲杯赛上,身上脸上涂着卐标记的德国球迷们高喊着“万岁”,有些还像希特勒时代那样行起了举手礼。意大利    像德国一样,在意大利,种族仇视之风近来越刮越盛,不但在足球界,在整个社会上亦是如此。光头纳粹及其他一些组织团伙的活动相当猖獗,这些人混入了球迷的队伍,尤其是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他们势力之强甚至可以操纵球迷们。这使足球界十分担心,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早在1989——1990年赛季开始之前,这股歪风就刮起来了。当时乌迪嫩塞俱乐部有意雇用以色列名将罗森塔尔。然而,在罗森塔尔进行体检的时候,迎面看到的是一些“欢迎”标语:“以色列人滚蛋!”“罗森塔尔滚蛋!”“犹太人滚回去!”    在此之后,俱乐部的医生发现罗森塔尔的脊椎有点毛病,于是,受到球迷压力的俱乐部领导人放弃了罗森塔尔,他们毫无理由的借口是:“我们的队伍里出现一名犹太球员,这太可怕了,因为我们将失去资助,无法进行本赛季的宣传运动。”结果,在返回被认为是犹太人团体的英国利物浦俱乐部之前,罗森塔尔不得不到比利时足球界栖身一时。(二)

2. 英格兰足球何以败落

【香港《信报》2月24日文章】题:英格兰足球队状态低沉的原因    今年夏天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英格兰队没有出线,之后,从1990年7月开始执掌英格兰队帅印的泰勒也被迫辞去了总教练的职务。    自从英格兰队在1966年取得世界冠军以来,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英格兰国家队的战绩一直不理想。其中原因,按照内行人的意见,不外乎球季过长、赛事过多、球员受伤疲惫、技术不佳等等。赛季过长球员疲惫英国的足球赛季由每年8月开始,打到次年6月,几乎要踢10个月。在9个多月的赛事中,除了联赛之外,还有足总杯赛及其他杯赛的淘汰赛,强队队员每周赛事少则一次,多则二至三次。在频密激烈的比赛中,不少球员受伤,侥幸不受伤者,到球季结束已经疲惫不堪,而欧洲足球锦标赛、世界杯赛等赛事都在赛季结束时举行。不少名将带伤上阵,难以应付,往往败下阵来。个人技术不佳英国足球采取传统的欧洲打法,长传急攻,重视体能多于技术。英国球员技术训练少,个人技术差,而比赛却是他们学习和训练的主要机会。尽管许多人主张加强技术训练,无奈各级教练都不擅长此道。所以,历年来个人技术好的球员绝无仅有。事实上,近20年来,英国没有出现过国际级大球星,只有莱因克尔还算差强人意。目光短浅急攻近利球季长、技术差,是各足球俱乐部负责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造成的。足球俱乐部的经营者注资球会,目的是为名为利,急于把投入的钱收回,自然主张拖长赛季,增加赛事。这些人细眉小眼,没有培养人才的长远计划,也不能大手大脚买来国际大球星参赛以提高整体水平。管理不善教练难当英国足球运动的组织结构也有问题。英格兰足球总会说来应是管理英格兰足球运动的最高机构,但是职业足球俱乐部和职业足球赛则由足球联合会负责。足联由各职业俱乐部组成,他们最关心的是赢球增加收入,他们对培养人才和对国家队的胜负不太关心。球赛期间,各俱乐部为了本队的利益,往往不让优秀球员代表国家队参赛。    球迷和部分球评家同样急功近利,赢了球欢天喜地,输了球怨天尤人,骂教练,骂球员。因此,伦敦报纸曾把英格兰足球形容为“驴管理、牛乱踢、群猴观赏的玩艺儿”,这个说法虽嫌刻薄,却也贴切。    在这一背景下,英格兰队和其他英国队的教练极为难当。国家队集训时间往往只有三、五日,即使参加世界杯赛或欧洲锦标赛最后阶段比赛,集训也不过只有二、三周时间。集训期间,球员主要任务常常不是训练而是休息和养伤。话虽如此,英格兰足球毕竟有相当水准,教练也并非注定无所作为,新任教练是否能克服重重阻力,带领英格兰队取得佳绩,只能等到1996年欧洲锦标赛时见分晓了。

3. 法德计划联合研制新型反舰导弹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文章】题:法国和德国计划研制替代“飞鱼式”导弹的反舰导弹    法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导弹公司和德国的德意志航空航天公司计划联合设计和制造一种新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以替代“飞鱼式”导弹。这种新导弹将取代这两家公司在1992年以前一直在开发的ANS反舰超音速导弹。ANS计划因预算问题1992年被搁置。    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已经着手对一种新的反舰导弹进行可行性研究。该公司负责人说,法国国防部要求在本季度结束前提出这种新式武器的蓝图。德意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让法国国防部进行选择:要么提供一种亚音速武器(飞鱼MM40布洛克2导弹的一种改进型)或者提供一种加装了ANS导弹导引头的“飞鱼式”导弹,要么提供一种新的超音速武器。    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选择了最后一种方案,这是因为到2000年这种导弹投入使用的时候,两国海军都将坚持要求获得超音速武器。”可行性研究集中在一种把常规弹头和ANS导引头安装在ASMP战术核导弹内的导弹。ASMP导弹的固体推进剂和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推进系统将使这种导弹能够达到2马赫以上的速度和200公里左右的射程。目前,ASMP导弹已批量生产,这将有助于降低新导弹的成本。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预计它能够以不到20亿法郎(3.44亿美元)的费用开发出这种武器,因为它将利用以前在ANS研制计划中开发的技术。

4. 澳将采用足球赛点球决胜负法

【路透社墨尔本3月3日电】一位官员今天说,澳大利亚考虑仿效日本的做法,当足球比赛打成平局时以互射点球来决胜负。    澳大利亚足球联合会支持这个促销手段,因为它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联赛。澳大利亚足球联合会执行主任伊恩霍姆斯呼吁正在同深受人们欢迎的橄榄球运动竞争的足球俱乐部支持这个主张,否则“这项运动将灭亡”。他说:“如果我们要设法扩大这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我们就要确保这项比赛尽可能吸引观众。”    澳大利亚最有经验的守门员罗伯特·扎比卡表示支持这个可能在10月份生效的主张。

5. 美选定增程截击导弹取代“爱国者”

【路透社华盛顿二月十六日电】题:美国陆军挑选新型导弹取代海湾战争时使用的「爱国者」导弹陆军今天宣布,它挑选洛拉尔公司研制的新型导弹取代海湾战争期间用来对付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爱国者」导弹。    这项决定可能使达拉斯的洛拉尔公司今后做成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军火生意。该公司正在研制下一代的高技术截击导弹。    陆军说,根据最近一系列的试验,它选用洛拉尔公司的增程截击导弹,而不用雷声公司的多用途导弹。「爱国者」导弹也是雷声公司生产的。    洛拉尔公司的这种导弹是高速武器,比「爱国者」导弹射程远,而且更为准确。它在发射时撞击敌人的导弹,而不像「爱国者」导弹那样在近距离用一枚弹头将敌方导弹炸毁。    克林顿政府现在集中力量研制所谓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保护军事基地和地面上的军队免遭敌方导弹袭击。    据国防部官员说,如果这种新型导弹符合最终要求,将同「爱国者」雷达和发射系统一起使用。

6. 法国人热衷体育锻炼

【罗马尼亚《今日报》1月20日文章】题:法国人的体育生活    最近,法国消费研究和资料中心公布了一项关于法国人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报告,证明了相当比例的法国人一生中都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定期参加各种体育协会组织的活动。与80年代相比,体育协会的会费增加了许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近1/5(19.4%)的居民加入了各种体育协会,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目前,参加体育协会的人数甚至比参加文化协会的人数(16.6%)和参加学生家长协会的人数(8.1%)还要多。    法国人对体育的热衷程度又因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讲,在体育方面男人比女人更积极,年轻人比年长者更活跃。比如,参加体育协会的男人比例在18—24岁之间的人中占39.5%,在25—39岁之间占30.2%,在40—59岁之间占24.7%,在60岁以上老人中占10.4%;而参加体育协会的妇女比例在18—24岁之间为17.1%,在25—39岁之间为20%,在40—59岁之间的为14.1%,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占6.2%。

第 6 版

1. 德杰出女企业家阿尔贝蒂

【德国《世界报》2月19日报道】题:1993年度德国女企业家达格玛·阿尔贝蒂    她从一开始就深信自己能成功,1990年她在魏玛独自开了一个推销服务公司,这时她已看清了时代的信号:广告和推销将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现在她获得了“年度女企业家”的称号,这是对她冒险精神的表彰。弗夫·克利科香槟酒公司是第10次颁发这种奖,以嘉奖有尼科尔·克利科那种素质的大胆女企业家。尼·克利科是1805年在丈夫突然逝世后接管香槟酒酿造厂的领导的,她当时27岁。她目标明确地买下了一些葡萄园,扩大了业务。至今该公司还从这种业务的扩大中收益。    达格玛·阿尔贝蒂现年33岁,是广告设计师,在柏林广告和造型专科学院攻读过广告学,可说是科班出身。她最后当过魏玛贝尔维德勒饭店的广告处主任。1990年辞职。通过在魏玛和特里尔这两个城市间的走动,她结识了迪茨—莱文广告公司。她出生于东德,把在西德一些广告公司的职业考察称为“对社会市场经济和西方广告知识的学习”。接着她产生了开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的念头。一位西德朋友把4000西德马克换成了2万东德马克,把它借给了阿尔贝蒂。她用1.1万东德马克买了一套小型的高级基本设备。在当时爱尔福特专区登记的这第22家企业名称是“阿尔贝蒂和里希特创造性推销股份有限公司”,两位股东克劳斯·里希特和达格玛    ·阿尔贝蒂各持50%股份。第一位客户带来的是2.5万马克营业额,第一笔大生意是1990年10月份做成的,营业额15万马克。一年的总收益全都被用于购置电脑技术设备。1993年10月在爱尔福特市内开了第一家分号,同年11月在阿波尔达市中心开了第二家分号。现在阿尔贝蒂和里希特公司有10名工作人员,1993年的营业额达130万马克。

2. 巾帼风采(二)

敢作敢为政治家    “我感兴趣的是实实在在地做事,而不是抛头露面。”说这话的是现年43岁的马蒂娜·奥布里。她身着西装,脚登一双薄底浅口皮鞋,是一位做事干脆、说话爽快的女性。在社会党新一代搞政治的上层妇女中,她要求自己不高谈阔论,但要有权威。她具有斩钉截铁的决心。其父雅克·德洛尔说:“她几乎和我一样固执。”    她曾以名列第六位的好成绩毕业于国立行政学校。在劳动部,她担任过高级官员,后来在埃迪特·克勒松和皮埃尔贝雷戈瓦的政府里当过部长。她也曾在一家私营企业佩希奈集团担任过副总经理,负责劳资事务和核方面的问题。在这个公司集团的400名高级管理人员中,她是唯一的女性!她说:“在会议上人们有时就叫我经理先生。”奇怪的是,她虽然努力想成为一个有名望的人物,但她总是避开摄像机镜头。她说:“我不会在杂志上谈我的私生活。我讨厌那种爱出风头的人,讨厌社交活动。”    在她年纪尚轻的时候,一些政界要人常来她家。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步入政坛。后来,她也成了社会党内一个令人讨厌的人。无论对自己的对手还是对自己阵营内的恶习,她都毫不宽容。    在15位企业主的支持下,她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其目的,是在郊区寻找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发出助学或社区活动的倡议。    (二)

3. 当今世界女领袖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题:世界各国的女领导人妇女参政100年    在1893年新西兰妇女首次在世界上获得参政权之后整整一个世纪,日本终于有了一位女性被选为国会的最高权力者。她就是众议院议长土井多贺子——日本宪政史上第一位女议长。1993年,在伊斯兰教的国度土耳其以及非洲的布隆迪和卢旺达,女总理也相继出现。此外,贝·布托总理也在巴基斯坦重新执政。各国妇女接连在政坛上当上最高领导人的现象,可以说前所未有。    斯里兰卡的班达拉奈克夫人在1960年就任总理,开创了妇女执掌政界最高权力的先河。此后,以被称为“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16位女总理(首相)以及7位女总统相继诞生。其中,现在仍在任的有8位总理和3位总统,另外还有6位国会议长。下表中列出的是1993年位居总统、总理以及议长等职的各国女性。现任女领导人国名职位姓名及任期    冰岛总统维格迪丝·芬博阿多蒂尔(1980.8—)尼加拉瓜总统△比奥莱塔·巴里奥斯·德查莫罗(1990.4---4爱尔兰总统玛丽·罗宾逊(1990.12—)多米尼加联邦总理△玛丽·尤金尼娅·查尔斯(1980.7—)    挪威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1981.2—9,    1986.5—1989.9,1990.1—)孟加拉国总理△卡莉达·齐亚(1991.3—)土耳其总理坦苏·奇莱尔(1993.6—)加拿大总理△金·坎贝尔(1993.6—1993.11)布隆迪总理西尔维·基尼吉(1993.7—)卢旺达总理阿加特·乌维林吉伊马纳(1993.7—)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1988.12—1990.8,1993.10—)北朝鲜副总理金福信(1990.5—)    越南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阮氏定(1992.9—)    日本众议院议长土井多贺子(1993.8—)特立尼达众议院议长奥卡·西保罗和多巴哥墨西哥众议院大委员会主席玛丽亚·德·洛斯·阿涅列塞·莫雷诺    (1993,4—)    英国下院议长贝特·布思罗伊德(1992.4—)    德国联邦议院议长丽塔·聚斯穆特(1990.12—)    瑞典议会议长英格叶德·特鲁德松(1991.—)保加利亚大国民议会副主席斯内若娜·鲍托沙罗娃(1991.10—)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2—)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1980.4—)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1972.1—)伯利兹总督米尼塔·戈登(1981.9—)巴巴多斯总督尼塔·巴罗(1990.6—)新西兰总督凯瑟琳·蒂泽德(1990.11—)    带△为执掌最高权力者

4. 挪威:女性的天堂

【法新社利勒哈默尔2月22日电】题:挪威,女人之国    挪威不仅是一个峡湾之国、石油之国,而且还是一个女人之国。    在这次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有五位挪威妇女获得金牌,她们像其男性同行一样受到了国人的称赞。    挪威报纸以很大篇幅报道了女运动员获奖情况。挪威女子足球队或女子手球队取得的战绩往往刊登在报纸的头版上。这两个运动项目是挪威女子的长项。    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在1913年给妇女以选举权的国家。妇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妇女在挪威议会中占有38%的席位。在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担任首相的工党政府中,40%多的部长是女性,即在18位内阁部长中,有8位妇女,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挪威两大反对派政党:中央党和保守党都是由妇女领导,担任主席的。    不断有越来越多的妇女担任市长,担任省议会或市议会议员。军队中也有妇女。    百多年来,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始终是挪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在他的剧本《玩偶之家》中,就曾在1879年第一个站出来鼓吹妇女不要听任丈夫的摆布,要有独立性。今天的挪威妇女再不需要学易卜生话剧中女主人公娜拉的样子被迫离家出走。    1978年,挪威议会通过一项男女平等的法律。现在70%以上的挪威妇女都有职业。

第 7 版

1. 悄悄的太空抢救行动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月23日文章】题: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伽马射线卫星(记者罗伯特·考文)    在宇航员成为人们瞩目中心的同时,美国航天局的一个工程小组也实现了其航天飞行的主要目标。他们将一颗面临报废危险的“开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卫星”推开至安全轨道。    与修复哈勃望远镜相比,这一成绩或许显得暗然失色。但是“抢救开普顿”无论是从天文学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其重要性和难度都毫不逊色于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    由美国、荷兰和德国联合制造的这颗17吨重、价值5.57亿美元的开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卫星是美国航天飞机迄今为止所施放的最重的民用航天器。    该卫星研究哈勃太空望远镜所看不见的、即能量最大的电磁辐射—伽马射线。这些射线能揭示宇宙中最重要的现象,包括一些星系中心相当于1万亿颗太阳发射的致密的能源。    这些伽马射线还能揭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时间和空间效应。    因为有这么多如此重要的天文工作有待去做,所以,开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卫星在1991年4月5日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入距地450公里的环形轨道之后其推进系统失调时,令戈达德控制中心的管理人员十分紧张。这种故障对该卫星的性能没有任何直接影响。    但是管理人员知道,太阳活动会使其运行轨迹衰减。他们需要在3年内恢复其推进系统的工作能力。    该卫星携有1.6吨的推进剂,是美国航天局迄今为止所发射的最大的不载人卫星推进系统。它用8个火箭助推器来控制方向,并用4个较大的助推器来调整轨道。    当地面控制人员在卫星发射后不久开动轨道调节系统时,该系统出现了燃料输送管压力剧增的情况。戈达德的工程师们去年6月在执行一项精心计划的“修理”计划时遭失败。最后,他们设计出扭动各个阀及其他使燃料输送管有效工作的调节方法。去年10月,他们开始实施一项分两阶段重新推进计划。首先,将轨道远地点推至450公里。然后一系列助推器发动直至10月17日,进入环形轨道。    美国航天局说,这次重新推进“将这颗卫星的使用寿命延长了5年”。这实现了最初的2至8年使用寿命的目标。这是一次及时的抢救。    现在,伽马射线天文学家想利用灵敏度是以前任何一个伽马射线卫星的10倍的观测卫星来开始探索宇宙。    他们也将同时利用第一颗伽马射线卫星,以便能借助伽马射线能量段的完整光谱来研究整个天空。开普顿观测卫星上的仪器能检测出能量从3万电子伏特至300亿电子伏特范围的光子。相比之下,可见光光子能量仅有2至3电子伏特。开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卫星在最初的3年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

2. 日开发H2派生型火箭

【日本《东京新闻》2月16日报道】题:宇宙事业团为使国产航天飞机实用化,开始开发H2的派生型火箭    宇宙事业团用10年时间开发的纯国产大型火箭H2的发射成功,使日本的宇宙输送能力大幅度提高。该事业团为了进一步增强发射能力,已着手实施开发以H2为基础的更大的派生型火箭计划。其目标是到21世纪使日本自己的航天飞机“HOPE”号实用化,并且要使探测月球及行星等各种宇宙开发设想具体化。H2的派生型火箭    第一级发动机LE7和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可以认为是H2火箭的心脏,要开发出新型火箭,就必须增强心脏部分的功能,提高发射能力。现在的H2可以把10吨重的物体发射到高度为250公里的低轨道,宇宙事业团计划将来把发射重量提高到15吨到40吨。    该事业团的五代富文理事自信地说:“从技术上说,把H2的发射能力提高两三倍是比较容易办到的。H2本来就是为将来提高发射能力而设计的。”    目前正在研究的有3个方案。第一是增加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个数的方案,使其增加到6个。其次是使两部LE7组合,制成新型助推器,使其固定在H2本体的两侧,即“液氢助推器方案”。    另一个是“碳化氢助推器方案”,即在助推器上一次安装4台使用轻油类碳化氢为燃料的改良型LE7,在火箭上安装两个这样的助推器。这三种方案设计的发射到低轨道的能力分别为15吨、17吨和27吨。“HOPE”号    “HOPE”号是一种航天飞机型无人有翼回收飞机,它装在H2派生型火箭的头部,由火箭发射到宇宙轨道上。宇宙事业团准备在1995年从数种H2派生型火箭中确定一种发射“HOPE”号的火箭,并提出预算要求。    目前正在加紧开发,准备在1999年度发射“HOPE”号的试验飞机。    宇宙事业团准备在2005年实际发射“HOPE”号。21世纪初国际的载人宇宙基地将开始使用,宇宙事业团期待这种航天飞机用于向载人宇宙基地运送物资,从那里回收物资及进行卫星修理等工作。探测月球和行星    探测月球及行星等迄今是美国和前苏联垄断的领域,但是H2的诞生对日本来说探测月球和行星已不再是梦想了。    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比较快。现在正在开发M—V火箭,计划在1997年用M—V火箭发射探测月球表面构造等的科学卫星“卢那A”(重量约585公斤),另外1998年将向火星的环型轨道发射探测大气构成等的卫星“行星B”(重340公斤)。    将来要开发能够把200至300吨的重物发射到低轨道的大型火箭,目前正在研究用这种大型火箭分数次发射行星探测仪器等,在轨道上的宇宙空间基地进行组装,然后从宇宙基地把它送向行星。另外,从技术上讲已经有可能在宇宙空间制造人生活所必须的水、氧和食品等,所以现在也有建设通往月球及火星的宇宙空间基地的设想。

3. 最轻的合金钢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3月3日电】俄罗斯科学院拜科夫冶金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合金钢样件,就质量而言世界上尚无类似产品。据悉,科学家把空气中的普通氮气用作合金硬化组元。    该所所长利亚基舍夫院士说:“这种钢强度大,每平方毫米的承受量达300公斤,而且可塑性高。”现在正准备一批钢做工业试验。这种钢可用在需要强度大、钢材体积小的地方,如航空和航天技术设备。

4. 光孤立子通信技术实验成功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1月26日报道】国际电信电话公司应用下一代通信技术光孤立子技术,使每秒钟10千兆位(即100亿位)数字信息传送9100公里的实验获得成功。    这项技术的特点是采用“交变振幅方式”(使发出的信号振幅交互变化),由于信号相互干涉,数字不会误传。    这次实验成功,是朝着利用光孤立子的下一代通信光缆的实用化前进了一步。    光孤立子技术是仿海浪和河流水波以一定速度不变形传动的通信技术。光信号在光纤内不劣化而远距离传送。这项技术一旦达到实用,能够进行大容量数字通信。国际电信电话公司在研究所内使用一圈91公里长的光纤,使信号传送100周的实验成功了。符号错误率在十亿分之一以下,达到实用水准。

5. 图片新闻

东京建筑公司正在东京西郊地面下50米深处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地下城。据说,地下城除了能扩大日本的生存空间外,与地上城相比有诸多优点:冬暖夏凉、没有污染、没有噪音。左图东京西郊地下城模型。下图正在施工的东京西郊地下城一角——由于解决了地下日照不足问题,地下城内花木郁郁葱葱。

6. 日韩合作开发256兆位芯片

【美联社东京3月1日电】日本电气公司今天说,它将同竞争对手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合作开发未来的256兆位半导体存储芯片。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其所在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    日本电气公司说,合作双方同意交流有关芯片内部基础存储元件的设计信息。预计这种芯片将在1998年上市。    这两家公司都已经生产出使用不同存储单元设计的芯片样品。    由于开发256兆位动态随机存储芯片的费用高昂,难度也很大,为减少各公司的成本和风险,各国公司纷纷携手合作。

第 8 版

1. 中国治 俄国乱 原因何在?(下)

没有竞争的民营化仅仅是所有权的转移,同市场经济毫不沾边。在这方面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应负很大责任。他们一直指导俄罗斯强行实行国营企业民营化,试图由此来确立自由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优越的中国国土条件的差别也不可忽视。中国的周围是住着许多华侨的香港和东南亚,还有台湾以及日本和韩国等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及地区,在对外开放方面条件优越。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香港和台湾为中心,对华投资达到了巨大规模。    中国也首先开放了离上述两个经济圈近的广东省和福建省,这是聪明的作法。    相比之下,俄罗斯(前苏联)直到1990年还以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立的形式维持着华沙条约体制,尽管已经问题成堆,可是被铁幕遮住了。自由主义经济之风无法越过东欧的6个军事卫星国吹到俄罗斯(苏联)。    再加上接近西方国家的东欧6国(包括前东德)随着经互会体制崩溃而倒向西方,同俄罗斯的经济关系疏远了,这对俄罗斯经济来说也是沉重打击。结语再过几年,充满动乱的20世纪将结束,将迎来新世纪。与此同时,风靡一世的两个大社会主义国家将改头换面,开始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中国在1992年10月的第14次党代表大会上确定该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从最近召开的三中全会(1993年10月)的文件看,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未必明确。现实的中国经济如前所述,正在高速增长,当前这股增长势头不会停止下来。从1978年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显然取得了成功。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看,这个路线以后恐怕也不会变。    相比之下,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混乱当中,总统与议会的斗争在继续,改革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下)

2. 美快餐业在中国继续拓展

【合众国际社北京2月22日电】题:中国人对美国快餐的胃口越来越大    外国快餐业竞相在中国建新的分店,以满足数以百万计新的顾客对来自西方的一切食品的胃口。    新的快餐店如雨后春笋般在街头拐角和购物中心涌现。据最近公布的一份统计,美国快餐店在中国的收入已从1991年前的1300万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2400万美元,预计收入还要大大增加。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快餐店的吸引力不是汉堡包、比萨饼或法式炸土豆条,而是这些餐店本身。    “麦当劳”的一位食客说:“许多手持BP机或大哥大的中国人并不需要它们,他们之所以来,是因为这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其他人蜂拥而来是想领略这里干净的环境,摆脱家里的拥挤或者以此取代卫生条件不好的中国餐馆。    一家合资快餐店的经理说:“中国人欣赏现代快餐店的服务和干净的环境。”    对那些确实是来一饱口福的人来说,许多人更喜欢法式炸土豆条和配菜。由于食客不断,快餐公司争着来中国开店。“肯德基”快餐公司80年代中期在北京市中心开办一家炸鸡店大获成功,它已成为该公司获利最丰的分店。    该店经理说:“每当午餐和晚餐时分,队伍排得老长。有时顾客都找不到空桌子。”    美国几家快餐公司在中国获得的利润最大。其它外国快餐公司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    “麦当劳”和“比萨饼屋”去年底在北京开了第四家分店。这两家公司计划今后几年再在中国开办几十家分店。

3. 中国经济改革战略颇显成效

【俄罗斯《真理报》2月1日文章】题:这才叫“大跃进”(作者克鲁申斯基)    难以置信,却千真万确:去年1年中国金属产量增长约10%,共炼出钢8800万吨,钢产量跃居世界第2位。    “15年内赶超英国!”——1958年在北京的报纸杂志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条鼓舞士气的标语。35年后的今天,我们蓦然发现中国的“大跃进”确实存在。1993年日本钢产量为9960万吨,中国——8800万吨,而美国——8700万吨。中国占据了世界亚军的位置,把英国甚至俄罗斯都甩在身后。    同时,中国的粮食生产创了历史最高纪录: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也摆满了整个中国乃至半个世界的柜台。美国纺织企业对于中国商品的冲击既羡慕、又嫉妒,却无技可施。    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大跃进”?难道是市场改革不成?确实如此。深思熟虑后出台的经济改革战略已颇显成效,尤其重要的是,市场机制在中国已同计划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利用集中的资源建起大型冶金企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前景可观。发展市场的同时,并不打算破坏重工业,因为它是中国最有价值的财富,是市场发展的基础。

4. 瑞士《日内瓦论坛报》报道:瑞士各银行准备向中国发展

【瑞士《日内瓦论坛报》2月21日报道】题:瑞士各银行准备向中国发展(记者洛朗斯·苏斯特拉发自北京)    几个月来一直有消息说,今后,外国银行可以用人民币来进行交易。这个消息使那些已进入中国市场的瑞士各银行可望获得新发展。现在,瑞士三大主要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银行公司自80年代中期以来就在中国设立了一个或两个代表处。瑞士信贷银行是1985年第一个在北京开设办事处的,接着在1990年和1991年瑞士联合银行及瑞士银行公司也分别设立了办事处。    但就像许多外国银行一样,这些瑞士银行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主要是:为那些希望向中国出口或去中国设厂的瑞士公司提供鉴定书,为那些利用混合贷款的一些中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负责为那些在上海交易所注册的中国公司在国际上发行股票。    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各银行都受到一些限制,禁止他们用中国货币进行交易。但今年1月,中国财长刘仲藜在与美国财长本特森会晤时表示,正在考虑进行一些改革。取消外汇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统一,实际上为一系列改革开辟了道路,这其中包括,准许外国银行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但要在有限制的试验性的基础上进行。    这很可能刺激瑞士各银行迅速争取能在中国一些重要的贸易中心开设分行。    瑞士银行公司和瑞士信贷银行对今后的改革持谨慎态度,但他们一方面希望在上海建立分支机构,另外还准备在这个城市不久将开设一个全国性的汇兑市场,一些银行可以在此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5. 百事可乐--- 进一步开拓中国饮料市场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题:百事可乐公司将在大陆建立10个工厂并欲占领25%的市场    作为旨在使自己在本世纪末成为大陆上最大的软饮料公司的一项大规模长期计划的一部分,百事可乐公司将投资3.5亿美元,在基本上未开发的中国城市里开设10个装瓶厂。    这家股票上市的美国软饮料大公司希望,这项将使该公司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在5年内从6500万个8盎司罐增加到3.7亿罐的发展计划,将使它占的市场份额从现在的7%上升到2000年的25%。    百事可乐国际公司负责亚洲、中东和非洲业务的总裁詹姆斯·劳伦斯说:“我们的打算是在200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软饮料公司。”    这些工厂将生产百事可乐公司的拳头产品——百事可乐、七喜和美年达    ——以及其他含碳酸和不含碳酸的饮料,包括一些中国牌子的产品。    百事可乐公司现在所占的7%的市场份额,按产量计算为4000万罐。它的劲敌可口可乐公司据说占有中国市场的10%以上 。    百事可乐公司的这一份额只相当于该公司在全世界的软饮料年产量的1.5%。    该公司说,它已选中长春、南京、济南和哈尔滨作为这10个厂当中4个厂的厂址。其他城市将于年内选择,它们主要将是中国内地和东北工业地区的城市。    百事可乐公司负责中国业务的总裁高启昆说:“我们基本上希望在打入这些地区方面比其他公司领先一些。”    该公司亚太部副总裁唐纳德·布莱尔说,中国软饮料市场每年增长10%至15%,增长潜力巨大。

6. 短讯

▲台《民生报》二日报道,台「行政院长」连战称,合目前的发展对外关系并没有与大陆抗争的意思,并表示不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    ▲台《联合报》二日报道,台「经济部长」江丙坤表示,台加入关贸总协后要维持台经济的成长,大陆地区的存在仍是重要因素。    ▲台《经济日报》报道,香港十大富豪之一的胡应湘一日来台寻求与台湾合作在大陆投资,并将投资台湾电力业。    ▲香港《明报》报道,财政司麦高乐二日公开一份「还富于民」的下年度财政预算案,内容包括大幅度提高个人免税额。

7. 法报文章:在巴黎的中国人

【法国《星期四事件》周刊2月16日一期文章】题:在巴黎的中国人    自从本世纪初第一批中国人从浙江来到巴黎后,在巴黎的中国人的队伍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并且组织得很好。在春节期间,中国人都要上街耍龙灯和舞狮子,演杂技、玩吐火游戏,鞭炮声和锣鼓声给巴黎带来了欢乐气氛。从欧洲范围来说,居住在法国巴黎的亚洲人最多,其次才是伦敦和阿姆斯特丹。从巴黎来说,又要数第13区的人数最多。究竟有多少?很难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据初步统计,生活在13区的亚洲人约有3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3%),其中80%是中国人。    第一批中国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来到法国的。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浙江省的温州,他们已经在第3区扎根,主要从事皮革生意等。他们招引了大批中国移民来到法国。另外一些人则向第5区发展。    7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结束之后是移民人数发展最快的时候。13区的一些地方成了他们的领地。他们没有建立移民集中区,但已经形成了一个绝大部分商业网点甚至于服务业网点都成了中国人经营的区域,一个法国式的“中国城”。在这里,移民们想融入法国社会的愿望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所有的商店和公司的门面招牌都是用两种文字书写的。    亚洲移民的成功有两个主要支柱,一是开办餐馆,二是从事销售业。第一批在巴黎兴办起来的是各种餐馆,随后便是一些杂货店、零售商店,发廊,送食品上门的外卖店以及旅行社等。在这些移民当中,有两个家族——来自广东潮州老家的陈氏兄弟和郑辉    ——已成了他们的成功的象征,它们经营了好几家超级市场和大餐馆,势力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