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02-26
第 1 版
1. 简讯
●欧共体发言人二十四日在布鲁塞尔说,欧共体贸易专员布里坦在即将对中国的访问期间将重申:欧共体支持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法新社)●美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二十四日在众院情报委员会作证时说:「北朝鲜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点,有很大可能发生动乱和麻烦。」(美联社)●缅甸军政府和克钦独立组织二十四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这是双方经过长达一年之久的谈判后,终于促使克钦族停止长达三十二年的武装反抗。(美联社)●希腊外长二十四日拒绝马其顿关于希马双方举行无条件谈判的要求。他说,在恢复任何谈判之前,马必须先答应希方的要求。(路透社)
2. 英报评朱镕基访日中国加强与日本贸易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2月23日报道】题:中国加强与日本的贸易关系 朱镕基副总理今天开始的对东京的9天访问,标志着中国改善同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战略向前迈出了一步。 这次访问是在日本联合政府正在改变其对华政策之际进行的。今年1月日本副首相兼外相羽田孜访问北京时发出了这个信号。 羽田孜对他的东道主说,日中两国在讨论诸如人权、中国扩充军事力量和有争议的台湾的地位等敏感问题时应更加开诚布公。这与以前自民党政府的温和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支持日本抵制华盛顿要其开放市场的要求。朱镕基的这次访问可能显示中国是否能在与日本讨论问题时更直率。两国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已加大,因为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并且是对日本企业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 去年,中国排在美国之后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进出口总额为378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0%,而1992年中国只是日本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日本对外贸易组织预计今年日中贸易额还将增长40%。 【共同社东京2月24日电】细川首相24日下午与中国副总理朱镕基在首相官邸会谈约一个小时。晚上,羽田副总理兼外相在外务省饭仓公馆又和朱副总理进行了会谈。首相在谈到对华日元贷款等经济合作问题时,根据政府开发援助大纲对中国增加军费表示了忧虑,但朱副总理强调说,中国无意扩大军事力量。 首相和外相在谈到美国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时均涉及了中国的人权问题,但是,朱副总理认为,将人权问题和延长最惠国待遇问题扯在一起是不合适的。他批评了美国方面的姿态。日中双方就细川首相3月19—21日访华一事正式达成了协议。 首相还要求中国向北朝鲜施加影响,以促使北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特别核查,谋求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此外,首相再次表示支持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朱副总理转交了李鹏总理要求日本对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给予合作的亲笔信,这表明了中国想尽早加入的愿望。
3. 俄议员对叶氏国情咨文反应不一
【路透社莫斯科2月24日电】爱唱反调的民族主义者日里诺夫斯基今天带头批评叶利钦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称它离治愈俄罗斯的病症还差得远。 然而俄罗斯议会中的改革派称赞它是一篇定基调的讲话,为新俄罗斯国家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日里诺夫斯基对记者们说,叶利钦没能宣布采取任何旨在打击犯罪活动并制止经济不断下滑趋势的具体措施。 共产党领袖久加诺夫也对叶利钦关于消灭犯罪的讲话提出批评。他说:“总统把这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然而两年前他就说过要这样的话。” 沙赫赖对叶利钦优先考虑支持各州的做法表示欢迎,称叶利钦第一次播下了确立俄罗斯国家地位概念的种子。 叶利钦以前的亲密助手布尔布利斯说,总统显示了他本人仍然是该国民主力量唯一真正的核心。他说:“民主力量现在必须团结起来捍卫社会。”他严厉批评国家杜马昨天通过一项可能导致叶利钦的政敌获释的大赦令。 圣彼得堡市长索布恰克说,除非国家杜马通过新的刑法,使一切措施具备真正的法律基础,否则叶利钦处治犯罪活动的决心将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4. 克里斯托弗称尚难决定给中国最惠国待遇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2月24日电】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今天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说,如果现在一定要他建议是否延长对中国的最惠国贸易待遇,他将不会提出肯定的建议。 两周以后将去北京与中国官员讨论这一问题及其他问题的克里斯托弗,必须在三个月内就是否延长最惠国贸易地位的问题向克林顿提出最后的建议。 克里斯托弗表示,克林顿在决定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上可能会采取灵活措施。 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人、议员汤姆·兰托斯说,克林顿政府在武器扩散和其他国际安全问题上没有希望得到中国的合作。 【法新社新加坡2月23日电】新加坡国防部长杨林丰今天告诫不要孤立中国。杨林丰说,中国如果受到孤立,可能会使它觉得别国阻挠它发展经济。 杨林丰在这里举行的亚洲—太平洋防务会议上讲话时说:“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有着深远的、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它发现确保和平与稳定符合它自己的利益。” 他说,在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上,美国应该给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应该给西方国家树立一个榜样。
5. 克林顿对大学校长们说“美国的未来多半在你们手中”
【美联社华盛顿2月23日电】克林顿总统21日挥动着一些图表,说明教育怎样才能与失业作斗争,怎样才能提高收入。他说,“终身学习”是加强美国经济和巩固社会的方法。 克林顿对大学校长和行政负责人说:“如果我们真的希望美国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我们就不得不大大改善美国人民的教育水平。我们必须从学龄前儿童开始,但是不能到成年人为止。” 克林顿在美国教育理事会发表的讲话中,表示支持国会中讨论的“2000年目标”议案。他说,很显然“要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教育要走漫长的路程”。 他对大学校长们说:“我国经济的未来和我们社会的结构在不小的程度上掌握在你们手中。”
6. 内政午告别激进改革 外交修正协调路线
【共同社莫斯科2月24日电】叶利钦总统24日在新议会首次作的“年度报告”,对恢复苏联瓦解后俄罗斯失去的“大国”地位表明了强烈愿望,同时,也明显地表现出将同前第一副总理盖达尔领导下推行的激进改革路线诀别。 西方国家关注的经济政策,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导下实行的激进改革路线,必将销声匿迹。将朝着以目前实行的“混合经济”为目标的稳健改革而修正轨道。外交方面,总统在政权建立后不久追求的西方协调路线,今后也将不可避免地进行一定的修正。 这种从内外两方面修正轨道的背景是,在去年年底的新议会选举中,总统和执政党的激进派遭到惨败,极右民族主义政党的自由民主党和共产党势力抬头。作为总统来说,为了对抗反总统派,在内政上将放慢改革的速度,缓和国民的不满;在外交上,被迫向重视“俄罗斯的利益和国民的自尊心”的政策转换。 以避免空袭波黑而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为契机,俄罗斯谋求确保在前南斯拉夫问题上的主导权,而同对此持警惕态度的美国和西方之间出现了不和谐音。但是,仅就这次的报告来看,俄国今后对西方将采取强硬的姿态恐怕是确实的。特别是同美国的关系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路透社莫斯科2月24日电】叶利钦总统今天发誓维护改革,并呼吁设法解决通货膨胀,但是银行家们认为,在开支没有节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的管理下,成功的机会很少。尽管叶利钦说必须找到一个折中办法来减轻人民的负担,但是为了减少对俄罗斯偏离西方式市场经济的担心,他仍宣称改革是1994年的首要任务。 银行家们虽然欢迎叶利钦解决通货膨胀的呼吁,但他们认为,在政府决定拨款救助不景气的工业,而中央银行一向以印钞票来弥补预算赤字的情况下,成功的机会很少。
7. 日本儿童偶尝「忆苦餐」
【路透社东京2月21日电】在日本上次灾难性的粮食欠收后,一所小学做了“忆苦餐”给学童吃,以教导他们珍惜盘中餐。 日本北部岩手县那所小学的学生,在这个月的连续三天内,发现他们吃的是他们的祖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悲惨的饥荒日子里吃过的东西。 那些学童坐在餐桌旁,吃干沙丁鱼、清汤面疙瘩及混以切碎的红萝卜、小米或大麦的米饭,而不是正常的伙食——蒸鱼和旺火炒的蔬菜、白米饭、牛奶及甜品。 提出忆苦餐建议的校长铃木纯一说:“我们希望教育孩子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特别是在发生去年的欠收后。” 学生对此反应不一。一些人说,“这和我们平时吃的不同,味道倒不错”。其他的人嘀嘀咕咕地说,“我早就讨厌极了。以前的日子肯定很可怕”。 有几个学生干脆嚎啕大哭起来,显然受不了这种米饭中的红萝卜气味。 铃木指出,所有食物都吃得一点不剩,该校计划于明年再供应类似的午餐。
8. 美国皮门特尔教授说:人口继续增长将带来更多问题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月22日文章】题:人口增长对地球的局限性是一种考验副题:一位教授说,人口继续增长将带来更多的问题(作者 乔恩·范) 康奈尔大学生态学教授21日说,全世界人口现在将近60亿,预计在今后40年里将翻一番。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地球能够维持人类富裕程度的人数的两倍。 戴维·皮门特尔教授是在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年会上提出他新近研究人口问题的报告的。皮门特尔说,由于肥沃土地、森林和水源有限,因此,地球只能容纳大约20亿人使之过着舒服的生活。 皮门特尔说:“当然,大幅度削减人口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但是人口继续迅速增长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矛盾,并且将带来灾难性的健康和环境问题。” 皮门特尔是根据康奈尔大学一些研究人员一年的研究提出这份报告的。该报告将刊登在5月份一期的《人口与环境》杂志上。该报告的根据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关于维持人类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的估计数字。 皮门特尔说,就在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的时候,有许多迹象表明大自然无力维持现有的人口。他说,40年来,全世界的耕地有将近1/3由于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而无法使用。他说,在美国,每人平均有12英亩耕地,但是就全世界而言,人均只有0.7英亩。由于土壤不断退化,0.7英亩这个数目正在不断缩小。他说:“肥沃耕地不足是造成当今许多人食品匮乏和贫困的原因。”
第 2 版
1. 叶利钦国情咨文要点
【法新社莫斯科2月24日电】以下是叶利钦总统2月24日在俄罗斯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要点:经济和社会方面保证继续实行经济改革,并在改革速度和为改革付出的实际社会代价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建立某种与国家政策一致的市场机制来加以调节。还保证“月通货膨胀率不得高于3%至5%”。联邦问题联邦制是真正加强国家的力量的途径。让各地区获得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和削弱联邦当局的权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国家的力量。国内政策由于社会和政府中的改革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仍在继续,以及权力结构中的民主原则的信誉越来越低,因此,总统不排除必要时依法采取国家强制行动的可能性。防务问题在1994年和1995年间,必须加强武装部队的建设,使之适应新情况,并为深入改革武装部队打下基础。战略力量像以往那样,仍然是防止战争的最重要手段。对外政策俄罗斯有权在必要时采取坚决的行动。对外政策是加强俄罗斯力量的途径之一。但是,叶利钦强调,爆发另一场世界大战,甚至再形成一次“冷战”,都是不能接受的。俄罗斯支持在欧洲建立和平伙伴关系,但反对在排除俄罗斯的情况下把北约扩大到其他欧洲国家。独联体俄罗斯支持加强独联体,但这一切不可伤害俄罗斯,也决不能使俄罗斯在力量和资源方面付出过高的代价。法律与秩序犯罪活动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是一种威胁,也是俄罗斯今年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必须在最近的将来尽力满足维持秩序所需的资金和物资条件,并在内务部建立一个对付犯罪活动的中央机构。文化尽快解决文化、教育、科学、医药和环境领域的资金外流问题。宗教俄罗斯主张放弃国家无神论政策。卫生保健必须规定所有的俄罗斯公民都参加健康保险。新闻媒体为新闻业提供补贴是绝对必要的,要有选择地帮助那些能直接加强领导层的民主潜力的新闻机构。
2. 美欧日报评俄国家杜马通过大赦令:俄罗斯政坛响起第一声惊雷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4日电】题:外国报刊评俄罗斯国家杜马关于大赦的决定(作者观察家希托夫) 西方大众传媒纷纷评述俄罗斯国家杜马2月23日作出的关于大赦的决定。多数外国观察家撇开了杜马中政治力量的对比,注意到这反映出立法人采取了同行政权力机关相对抗的方针。记者们认为,这种对抗将继续发展,大赦决定不过是第一声惊雷,不过是即将到来的暴风雨的报信者。 虽说总的评价相近,但外国传媒的记者和评论员的侧重点却不一样。例如,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的来说使用克制平静的转述口气,该报写道:“这次的行动是第一个明确信号,表明立法人拟对总统全线出击。” 日本《朝日新闻》驻莫斯科记者指出,俄国政坛由于缺乏强大的反对派,一度平静无事,如今再次乌云密布。俄共和自民党“第一次显示出政治威力”。 《日本经济新闻》的评价是,大赦决定证明“俄国议会中保守倾向加强”。该报特别注意到,反对这项决定的仅是“改革集团的部分议员”。连沙赫赖领导的自称为“总统党”的统一和谐党都投了赞成票。这清楚地表明,议会“向右转”,在去年议会选举中站在总统一边的力量也同他拉开了距离。 西欧记者的观点比较特殊。法国《巴黎竞赛报》的标题很雄辩:《杜马向叶利钦挑战》。德国《贝策报》的评论口气激烈:“从种种情况来看,恶魔尚未离开俄国。褐色分子同赤色分子联合起来,组成了危险的混合物。极端派控制了俄国史上自由选举产生的第一个议会。共产党人和民族主义分子在国家杜马结成统一集团,反对为数不多的民主派,要把罪犯放出牢笼,践踏法律。叛乱者将令人可悲地复出。” 当然,外国记者很关心,叶利钦对杜马的这一决定将作何反应。多数人认为,他碰到了一个不好对付的问题。《巴黎竞赛报》说:“总统面临棘手的选择。他可以让宪法法院宣布杜马的决定违宪,但这样就会亲手打击被他视为俄国革新之保证的宪法。如果他向议员的决定让步,那么,十月事件后被他逼得只好闭上嘴的人可能再次向他发起进攻。” 伦敦《泰晤士报》预测,叶利钦将不会恶化同立法人的关系。“尽管总统和民主党派对这一决定不满,叶利钦未必会同新议会展开‘法律战’。然而,中派、共产党人和民族主义者在杜马中联合起来,这一局面明显地使叶利钦为难,必然会使克里姆林宫遇到一定的困难。” 【英国《卫报》2月24日文章】题:叶氏在同议会斗争中遭到最后一击(记者乔纳森·斯蒂尔) 叶利钦总统的最激烈的批评者、前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和前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可能不久将获释,因为议会已在昨天通过了特赦“政治犯”的法令。 与俄罗斯联邦的所有法律不同的是,俄罗斯总统对议会通过的大赦令没有否决权。这使叶利钦在同上届议会旷日持久的斗争中遭到最后蒙受耻辱的打击。 俄联邦委员会主席、坚决支持叶利钦的舒梅科说,通过大赦令超出了议会的权限。但是,根据俄罗斯宪法,国家杜马有权通过大赦令,而总统可以赦免犯人。但不清楚这有什么不同。 鲁茨科伊的朋友们昨晚反应谨慎,说他们认为程序上的口角会被用来推迟早日打开牢门。 前议长卢基扬诺夫昨天对这一决定并不感到突然。他说:“这一决定是合乎逻辑的,是这个国家形势发展的结果。实际上,它并不涉及我。我从不承认我有罪。”
3. 克林顿:莫斯科必须尽快作出反应克里斯托弗:美应提防俄恢复冷战政策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2月24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昨天说,莫斯科必须尽快就被指控为双重间谍的中央情报局工作人员从事的间谍活动采取行动,并说,在俄罗斯人作出“适当反应”之前,他不可能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会谈。 但是克林顿强调说,美国在这个耸人听闻的案件中采取的一切行动都是符合美国促进俄罗斯改革的长期利益的。 克林顿对记者说:“一段时期以来我就听说了这个特殊的案件。我继续奉行了我们对俄罗斯的政策,因为……我仍然相信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的。” 克林顿说:“我们已经提出了正式抗议,一次强烈的抗议。我认为我们应该等着看看俄罗斯人会作出什么样的正式反应,然后我们再来作出其他决定。” 至于同叶利钦的会谈,克林顿说,“在我们看到俄罗斯人作出正式反应之前”,不可能举行,“让我们给他们一个机会来作出适当的反应吧”。 【美联社华盛顿2月24日电】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今天在答复国会因重大间谍事件而要求停止美国对俄罗斯援助的问题时说,这种援助的基本目的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他说:“美国的援助不是施舍。我们这样做是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不是由于其他原因。”他说,美国的目的是促进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的改革。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2月24日电】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昨天透露,克林顿政府为俄罗斯最近的事态发展感到苦恼,并说,美国必须注意莫斯科恢复冷战中的政策。 他列举了对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的指控、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以及政治领导人最近发表的讲话(这些讲话说莫斯科对它的前共和国仍负有安全责任)作为应该警惕的迹象。 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说:“过去几周的事态发展引起人们重新对俄罗斯的前途感到担忧。” 他还说:“我们已经对这样的可能性有所准备,即改革可能逆转,富有侵略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可能会从共产主义的废墟上复燃——甚至使用民主的手段复燃。”
4. 俄《新时代》杂志载文称:俄罗斯选举弄虚作假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2日电】题:《新时代》杂志认为俄罗斯的选举弄虚作假 《新时代》杂志副主编柳巴尔斯基认为:“保守势力对去年12月12日举行的俄罗斯联邦会议的选举结果做了手脚。”他说:“不能认为改革派在选举中遭到惨败。不能认为日里诺夫斯基有助于宪法的通过。选民们完全受骗了。”今天该周刊最新一期刊登了他安排的一次记者调查的结果。 中央选举委员会曾许诺公布选举结果,但迄今未予公布。柳巴尔斯基就此写道:“令人吃惊的是,俄罗斯新闻媒介并未就此发出警报。”他指出:“一个大国首次进行的最高立法机关的多党民主选举的结果,竟然成了国家的最大机密,这太令人惊讶了。任何一份涉及到按党派名单进行选举的官方文件,都没有任何数字。譬如说,第116摩尔曼斯克选区有多少选民投票赞成外交部长科济列夫担任国家杜马议员,有多少选民反对他担任议员,谁也不知道。日里诺夫斯基在第114舍尔科维选区取得的巨大胜利也同样令人费解。”选举条例规定中央选举委员会应在得到计票结果后10日内予以公布,但不得迟于选举结束后1个月。柳巴尔斯基强调指出,中央选举委员会未能遵守这一规定。 柳巴尔斯基写道:“选举和计票的组织工作很差,给弄虚作假创造了好机会。各个选举委员会要处理来自各投票站的记录。例如,区选举委员会要处理3500份记录,而中央选举委员会要处理9万多份记录。因此各级选举委员会的计票工作实际上是委托‘工作小组’干的。这些小组是由各联邦主体不太赞成改革的行政机构组建的。选举委员会的成员只是看看计票结果而已。” 柳巴尔斯基认为,选举结果“使人感到完全有可能作弊”。非但如此,“对现有材料进行的分析表明,确实有作弊行为”。从作弊中得利的是日里诺夫斯基的自民党、俄罗斯共产党和农民党。柳巴尔斯基说:“很能说明问题的是,目前尚未发现作弊对‘俄罗斯选择’和其他改革派政党有利的情况。”他认为作弊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作弊者希望把反对改革的人选为议员”。 柳巴尔斯基根据他对选举结果进行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选民对改革派的好感并未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 柳巴尔斯基感到遗憾的是,“民主派和总统本人看来都相信了自己的失败”。 他指出:“很少能听到清醒的看法。民主派已开始修改自己的政策,使之适应不正确的意见。这在目前情况下是最糟的,因为这叫做政治自杀。”
5. 图片新闻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2月24日呼吁:定于下周在日内瓦召开的常规裁军会议应禁止使用地雷。该委员会说,目前,在世界各地的60多个国家里,共埋设有1亿多颗地雷,每周被地雷炸死者200余人,伤者更多,其中绝大多数是无辜的农民。地雷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敌人,应坚决禁止使用。右图被地雷炸得四肢不全的幸存者。上图阿富汗农民下地干活前先排雷。
第 3 版
1. 话说克宫当家人
【俄罗斯《独立报》1月25日文章】题:俄罗斯帝王(作者前苏联政治家协会会长布尔拉茨基) 叶利钦在梁赞诺夫主持的电视节目中的一段话使我产生了一种想法,这一想法构成我最近所写的《俄罗斯帝王》一书的主线。总统大致是这样说的:“我在艰难危急的局势中比平时表现得更出色。”这准确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当1989年退出苏共时,当1991年站在坦克上宣读1号总统令时,当1992年对代表们说:“这件事我饶不了你们”时,以及在去年的十月事件中,他都是满怀激情作出决策的。 总统的这些特点并不是他一人特有的。无论是在苏维埃时期,还是在苏维埃以前,这都是俄罗斯统治者的典型特征。俄罗斯的政治人物在某些方面都是非凡的。从赫鲁晓夫到叶利钦,在俄罗斯历次剧变中,他们的性格和智慧的传统特点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的统治者不喜欢墨守成规地管理国家,因为他们会寂寞无聊,焦躁不安。他们渴望出现非常局势,这样就能一展雄姿:剽悍、大胆、甘冒风险。如果没有这种环境,他们就去创造这种环境。 我想说的只是斯大林之后的几代领导人,我就近观察过他们,经常是从克里姆林宫内部观察。也许我可以说,我了解他们,甚至理解他们。从哪些方面理解他们?从他们行为的心理动机,从他们作出的决定,从他们的政治品行。勇敢与混乱 俄罗斯政治家的思维与其说是凭理智,不如说是凭感觉。改革者的任何重大决定没有一项是经过深思熟虑、周密思考、全面权衡作出的。 这充分地体现在赫鲁晓夫身上。也许戈尔巴乔夫是个例外,但也只因一个原因 ——他常常由于谨慎而放弃行动。而且我们已看到,他不能预见政策可能出现的后果——无论是在国际生活中,还是在国内。 他们不喜欢,或者不善于思考吗?我不知道。但是看起来却是,他们总是欠思考。他们经常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明白怎么回事。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戈尔巴乔夫都喜欢夸夸其谈。 赫鲁晓夫曾在苏共二十大上就斯大林的罪行作了秘密报告。他是怎么打算的,结果又怎样呢?此事是在异常匆忙之中发生的,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一下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没有分析一下在国内、在东欧卫星国、在中国、在西方共产党中会引起什么样的政治后果。报告中的一部分是赫鲁晓夫以其特有的杂乱无章的风格口授的,事例是随意列举,许多事例完全是凭记忆说的,对斯大林遗留下的体制的命运没有作出重大结论。这是一时的冲动,所以1956年匈牙利事件以及毛泽东在中国作出的反应都使俄罗斯领导人措手不及。 如果能听到戈尔巴乔夫的忏悔该是多么有趣: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使他失去政权,毁灭了他极力维护的国家。我相信他的心理动机同样出于同一根源,他想搞些非同寻常的、震惊全世界的名堂。 叶利钦也具有英雄主义禀性。他渴望冒险。他迈出的最具冒险性、近乎自杀的一步是退出政治局。当时他还没有想到以西方政体取代东方政体。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决不屈服的禀性的自然爆发,对一切都不屈服,无论是戈尔巴乔夫的独断专行,还是利加乔夫的非难,或是政治局中的候补地位。 对英雄主义的追求构成了叶利钦近年来全部活动的基本轮廓。 叶利钦在1991年8月叛乱期间的活动就有英雄主义的因素。但1992年初的“休克疗法”要求有更大的胆量和冒险精神。只有真正的俄罗斯帝王才会下决心进行这种大胆的转折。激情与冲动 另一个特点是冲动。俄罗斯人连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安排不好,却开始建设一个按计划发展的社会,这是历史的绝妙讽刺。这种社会本来是德国人为自己设计的,无论如何也不适用于俄罗斯人。 赫鲁晓夫重要的决定——向古巴运送带有核弹头的导弹——是匆忙作出的,未经认真思考,也没有分析可能出现的后果。最起码的观察表明:在这样一个小岛上,秘密运送巨大的导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美国在古巴设置了庞大的信息网,经常从飞机上观察局势的变化,然而赫鲁晓夫却决定秘密运送导弹。 现在,让我们看看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史性决定。难道这不是一时冲动吗?毫无计划,不知道在经济、政党、联邦、军队方面怎么办。 不能这样生活,那又怎样生活呢?国家走向何方呢?如何改革经济、政治体制、精神生活呢?戈尔巴乔夫开始是在这些方面感到痛苦、疑惑和恐惧,他最终为此断送了政治前程。他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的整个过程完全是冲动的表现,没有也不想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如何解释戈尔巴乔夫所犯的甚至连我们也看得清楚的错误呢?性格上的软弱,政治上的无知。他惧怕正视危险,在危机局势中逃避现实。他不想让苏联解体,而苏联却解体了。他不想使自己的党解散,而这种事却发生了。他不希望同东欧的联盟崩溃,也并不极力想使两德统一。但所有这些事件都一古脑儿地向他涌来,使他感到困惑不解。 直到现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任何人都不能理解1991年8月的叛乱。人们发现实际上不存在什么阴谋,参与者事先也没有什么约定。未来的“独裁者”——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只是在8月18日,事件前夕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内务部长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其他一些成员直到最后一分钟还什么都不知道。政变没有任何计划。 再举一个同叶利钦有关的例子——苏联解体。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丛林一个偏僻的狩猎区聚会,他们受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委托,讨论联邦条约的命运问题。突然间他们作出决定:取消苏联,建立独联体。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从未有过这样的自发解体,都是在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强大压力下灭亡的。专断与空想 在这方面我们会看到俄罗斯思维方式的又一特征:俄罗斯思维方式不是依据事实,不去作调查研究,不喜欢面对现实。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种政策比苏联和当今俄罗斯的政策更不注重现实。歪曲事实和自我欺骗已经成为政治进程中某种不可理解的现象。作出出兵阿富汗决定的详情现已昭然若揭了。这项决定违背事实,但却被通过了。俄罗斯有一种“侥幸心理”,总认为到时候也许令诸事顺遂的…… 谎言已成为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绝对准则。民主派比共产党人更喜欢撒谎和大喊大叫。 人民则以欺骗来对付政府的谎言。外汇流往国外,个人、团体乃至整个地区大规模偷税漏税,藏匿短缺商品——所有这一切已成为一大批人思维和性格上的特征。 就是现在,我们的政治思维的狂热程度仍然很高,有些人昨天还在辱骂市场,今天已在强迫别人推行市场体制了。 向市场过渡和放开价格的决定也没有任何计划。盖达尔在一开始就坦率地承认这一点。因此他许诺说,1美元的牌价最终将不超过80卢布,1992年底生产将停止下降,1993年市场将运行起来。 他不是在撒谎。他只是继承了俄罗斯的传统——只要跳到水里,总是会漂起来的。得过且过吧,只要这种游戏在选举之后不以新的方式重演就成。不过,小心谨慎的切尔诺梅尔金已经憋得够呛了。难道这种冲动之下的弥天大谎会再次威胁到俄罗斯?缺憾与传统 俄罗斯政治 家的内心深处永运都有一种缺憾的感觉, 认为俄罗斯人是落后的民族,他们总是不得不去追赶那些优秀的民族。这种感觉已伴随着我们的领导人70年了。现在这种缺憾的感觉又临时占了上风。 但席卷而来的已经是排斥西方和其他文明的新浪潮,这种浪潮认为俄罗斯的文明在精神和道德上水平更高。 另一个特征来自千年的传统,那就是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思想的自由,政治决策的自由。本能地不愿接受法律规定的限制。喜欢去哪里,历史车轮就应向哪里转——这就是俄罗斯领导人对权力和自由的理解。 俄罗斯议会自产生之日起就开始进行反对苏联议会所通过的法律的斗争。作为报复,它一方面遭到联邦境内各共和国和地区议会的反对,另一方面遭到叶利钦总统令的反对,叶利钦推翻了许多法律。 如此无休止的法律战在俄罗斯还从未有过——所有人都承认这一点。究其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各自的利益冲突,不如说是由于政治家们思想和性格上的本质特征。 至于当今俄罗斯的统治者,如果他们需要一些建议,那就可以对他们说:“请学会约束自己和管理国家吧。”
2. 前南斯拉夫:人为的悲剧(一)
【日本《产经新闻》1月26—31日文章】题:人为制造的民族争端南斯拉夫的悲剧(记者前田彻发自萨格勒布和日内瓦) 仅两年时间就夺走了20余万人生命的前南斯拉夫争端向欧洲和全人类提供的昭示,在21世纪之前已越来越具有重要性。 其一是民族的不同是否一定会导致这种相互残杀;其二是在冷战结束后令人刮目相看的“超国家”(联合国)解决争端的能力已受到人们的极大怀疑。民族争端 今年,有关波黑争端的消息几乎天天见诸报端。南斯拉夫争端为什么演变成如此严重的民族仇杀呢?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由领导游击解放运动的铁托在二战后的1945年11月建立的,该国在1963年之前叫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主要民族有6个,包括少数民族在内共有近30个民族。在铁托倡导的“各民族友爱团结”口号下,国家一直保持着统一。 尽管南斯拉夫是“马赛克国家”,但在南斯拉夫各族之间却很少有语言的不同。 一战后的1918年12月,把南斯拉夫各族团结在一起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正式成立了。从那时起,民族混居的情况有了发展,目前相互残杀的人之间有很多是至亲好友。这就更令人难以理解南斯拉夫缘何发生如此激烈的对立。 抚今追昔,1990年1月,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党代会上,斯洛文尼亚代表团因要求以各共和国为单位调整组织而退席,因而这次会议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后一次党代会。 当时在场的西方记者感到震惊的是,理应否定民族对立的共产党领导人在会上竟发表了煽动民族情绪的言论。 在东欧政权土崩瓦解的两年前,一些在群众集会上进行巧妙煽动的南斯拉夫政治家便开始崭露头角。他们说:“一直遭受不公待遇的塞尔维亚哟,让我们揭竿而起吧!” 1989年6月,塞尔维亚当局以武力控制了科索沃自治省。此举振奋了塞尔维亚族的民族精神。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宣布从联邦共和国独立出去前夕的贝尔格莱德。当时的电视台连日报道那些因在克罗地亚遭受迫害而作为难民逃脱出来的塞尔维亚居民的窘况。 众所周知,在武装冲突爆发之前,各共和国虽然表面上都“宣布独立”,但内心设想的却是建立“松散的国家联盟”。然而,爆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却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 各共和国领导人特别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领导人,他们在把民族主义作为口号的过程中,铸成了彼此憎恶与仇恨这样一种“集团歇斯底里”。 这些领导人也未曾料到,今天这场无休止的日益扩大的战争正是酿成波黑悲剧的根源。同室操戈 世界上没有任何争端像前南斯拉夫争端那样可以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去追本溯源了。同属南斯拉夫族而且基本上同操一种语言的人们竟以“民族不同”和“民族目标”为理由而互相杀戮。 人们不禁怀疑,前南斯拉夫争端是否从一开始就成为民族之间的争端呢?共产主义经济使整个南斯拉夫停滞不前。 毋庸置疑,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南斯拉夫也是在引导人们走向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矛盾的。 南斯拉夫经济上的失败不仅促使人们要推翻共产党的统治,而且同地区利己主义这一民族对立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事态就更为复杂了。 (一)
第 4 版
1. 成功企业家必须做到: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上)
【美国《福布斯》杂志文章】题:假如你起初并不成功…… 朱迪·西姆斯是沃思堡一位钢铁工人的三个孩子当中的一个。现年40岁的西姆斯从这个相当低贱的家庭开始生活,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成为一位百万富翁和美国200家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软件频谱公司的董事长。 简而言之,朱迪 ·西姆斯是一位十分成功的企业家。 在这个着眼于成功的社会中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呢?答案并没有那么复杂。当然,需要有相当程度的智力、充沛的精力和一些运气,但除此之外,还绝对要有强烈的经营自己企业的愿望,以致于越是失败,决心就越大。创业精神基本上就是再三尝试。 西姆斯在得克萨斯理工大学上学时,有一年暑假在沃思堡的一家很小的出租燕尾服的商店里打工。她没有在店里坐等生意上门,而是仔细翻阅报纸的社会版,记下宣布订婚的夫妇的姓名。然后,便冷不防地给潜在的主顾打电话,竭力向他们宣传出租正式的婚礼服装这件事。这一招很灵,西姆斯也从而知道自己有做生意的天分,有朝一日会拥有自己的企业。 1983年,她和她丈夫模糊地意识到,个人计算机买卖可提供创业机会。他们花500美元购买的一份关于产业的研究报告告诉他们,游戏和教育软件是达到目的的途径。他们拿出自己的4万美元,开办了一家摆满这种东西的商店。商店开张后很快便遭到失败。六个星期都没有得到什么收入,他们断定自己需要一项新的计划,而且要很快地做到这一点。 西姆斯没有忘记自己是怎样用电话来出租燕尾服的。她开始冷不防地给当地的一些企业打电话,兜售商业用软件。西姆斯夫妇从经营零售业务改为向企业直接推销软件。请注意这一点:拯救了他们的并不是他们最初的想法,而是坚持不懈和创业的驱动力。 今天,夫妇俩创办的公司的销售代表和电话推销员在美国48个州中推销商业用软件。像莫比尔石油公司和GTE公司之类的大主顾,帮助使她的公司的利润增加了将近一倍。 本刊记者采访了今年200家最出色的小公司当中的50位创建者。在同这批形形色色的人士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了一杀共同的线索。这些创建人几乎都说,假如当时他们的企业破产了,他们肯定会再开办一家。 西姆斯和她丈夫的事迹表明:你必须十分热爱经营自己的企业,以至障碍,甚至是多次的失败都阻挡不住你这样做。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企业家的讲师詹姆斯·科林斯证实了这一点。他说,对成功的企业家来说,做某件事的迫切愿望先于想出的主意。这就是说,人们先要有渴望经营企业的想法,然后才会有最终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主意。强烈的欲望产生主意,而不是主意产生强烈的欲望。 以科林斯举惠普公司创建人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为例。他俩决心要当老板,于是便创建惠普公司来制造电子保龄球传感器和自动冲尿器。使惠普公司名声大振的科学测量设备和计算器是过了很久才问世的,在此之前经历了多次痛苦的尝试和失误。 在布鲁斯·兰斯福特的生活中,他经历了许多尝试和失误,最后才办起使他变得极为富有的企业。他起初对办企业没有什么线索。 兰斯福特的本行是律师,从1980年至1983年任肯塔基州的商务部长。他发现,同政治相比,自己对管理工作要喜欢得多。他最初想开一家录像连锁店或是一家连锁餐馆,然而这些行业的市场都呈饱和状态。(上)
2. 世界珠宝拍卖生意红火
【美国《商业周刊》文章】题:拍卖行大力发展珠宝业务 沙特阿拉伯富豪的盛大婚礼在即;香港、台湾、新加坡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权贵正变得更富;中国暴发的大亨,也在使财产多样化;世界首富的文莱苏丹当然也不例外;欧美的富人节日期间珠光宝气,喜气洋洋…… 有钱阶级的这些情况,使人们对昂贵钻石等珠宝的需求大增。那些珠宝钻石价值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但是人们就像花零用钱那样,毫不在乎地购买它们。令人意外的是,这些钱大部分流入了索思比拍卖行和克里斯蒂拍卖行。1993年,这两家世界最有名的艺术品拍卖行拍卖的珠宝达创纪录的3.653亿美元,比1992年增加了40%。 几乎所有地方的高价珠宝拍卖生意都很好,而日内瓦的拍卖尤其兴隆。在11月中的拍卖中,买主竞争激烈,其中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和亚洲人。一颗100.36克拉的无瑕钻石,在索思比拍卖行以1188万美元售出,78.54克拉的“约瑟夫大公”钻石戒指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以646万美元售出。这些拍卖的成功,正在使最昂贵的珠宝生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私人买主直接去拍卖行购买,而不是到珠宝店去购买。这当然要影响到珠宝店的生意。珠宝店前几年一直不景气,现在生意刚刚开始好转,又受到拍卖行业的冲击。另一方面,钻石的切割与生产者也绕过零售商,把他们最大、最好的钻石直接送去拍卖。这种做法在过去从未有过,现在却越来越普遍了。 索思比和克里斯蒂拍卖行都不愿透露,究竟有多少珠宝经加工后直接送到了它们那里,他们只是证实量“很大”。 难怪这些拍卖行现在不遗余力地开发珠宝生意。为了扩大市场,他们带着珠宝周游世界,为可能的买主举行招待会,开办新的拍卖点。例如,克里斯蒂拍卖行10月份在台湾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拍卖。索思比拍卖行则强调别的服务:清洗珠宝,重串珍珠,制造珠宝盒……所有这些努力,显然都是有效的,但问题却是能持续多长时间。
3. 降低成本的秘诀
【墨西哥《视界》杂志文章】题:如何降低成本 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降低成本同提高质量和效率等工作一样,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金和资源。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使支出和收入保持平衡,并根据上年度的统计数据,制订新的计划和预算。如何在实践中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成本要精打细算核算人员应该根据“来源”和“目标”核定成本。 来源是由一项劳动指令、一种成果或各种开支的总和来决定的。目标是指支出后所创造的劳动效益或生产利润。这种核定工作应该由会计部门经常做,因为对一个企业来说,这两方面的定位常常会有变化。因此作为一个经理,最重要的是要全面了解这些情况,以便从实掌握成本变化。要弄清分类会计部门一般都设有实行成本分类制。分类包括工资、自动损耗、原料和供应情况。经理应该熟悉这些分类。一旦明白了一种产品或一项活动隶属哪一项分类,你就可以对会计工作运筹帷幄。成本对比像管理其他工作一样,成本只有与市场行情等指标进行比较后才有意义。对日常开支要做以下几种考虑:维持经营的一般成本、在同样经营条件下的先期成本及收支对比情况。进行调整前面三个步聚是让你对下面这种行动作准备,即根据对比后的情况调整额外的成本,召集你的合作人员一起分析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同时制定出对策,首先要解决浪费和无效劳动的问题,其次就应对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原料和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各种努力从长远角度讲,降低成本的各种努力是提高生产效益的最好方法,因为越是节省资金,就越能提高效益。这种努力的最大收获可以发挥核算人员的作用,使之更加适应企业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发现哪些是无效劳动,哪些地方造成开支过大,同时还可以找到开展工作的不同方法。正视挫折仅仅是找到节省开支的方法,还不足以保证降低成本,因为,控制成本的计划,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常见的情况有选择减少开支的项目不当,缺少职工的合作与参与或者对执行减少开支的计划缺乏动力等。 发现不当之处的方法有哪些呢?●了解支出对票据进行长期的跟踪检查,可以立即发现任何增加开支的漏洞。●首先调查开支最大的几个领域开支大的领域节约的潜力也最大,应该首先查找原因。●保证不招致其他部门的开支增加 一个部门节省开支而导致另一个部门增加开支的方法不可取。●取消陈旧的办事程序 采用新思想和新方法对经营管理则意味着节省时间和资金,在此你要同雇员一起恳谈寻找解决办法。●把降低成本工作变成职工的责任应注意考评职工在降低成本中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把目标和成果进行对比如果计划和收获之间有差距,那就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4. 没有入口的建筑物
广告牌上写着:「日本市场盛大开幕」,箭头指示牌上为「入口」(原载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第 5 版
1. 俄罗斯特警今昔
【俄罗斯《旅伴》月刊文章】题:特警队今昔 苏联第一支特警队建立于1978年。它是为保卫两年后举行的莫斯科奥运会的安全而建立的。 当时人们对慕尼黑奥运会期间,“黑九月”的歹徒们绑架了几名以色列运动员,并且后来又用手榴弹炸死了他们的事件记忆犹新。 莫斯科奥运会风平浪静。本来可以解散特警队,但1981年春天,一个名叫伊万诺夫的人用猎枪绑架了一名12岁的小姑娘,并开枪拒捕。 内务部决定实施解救人质行动,于是特警们首次大显身手。 此后,又决定继续保留特警队,用来完成最棘手的任务。那么它今天的情况如何呢? 一伙高加索来的“客人”住在首都的一家饭店里,他们大吃大喝,却又经常不给钱。 如有其他客人进来,会立即被他们扔到门外去。 可是有一天傍晚来了一伙年轻人,他们坐在桌旁高谈阔论。这可惹火了高加索人,他们决定教训一下这伙年轻人。 但很快高加索人就东倒西歪躺在地上了。 等他们醒来时,民警已站在眼前了,只好束手就擒。 原来这伙愉快的年轻人是特警装扮的。 90年代时,特警队已在各地普遍建立起来。 特警人数不多,分成若干行动小组,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其中有柔道高手,一半成员是运动健将,其余的也都是等级运动员。 80%的成员会开汽车,一半成员受过跳伞训练。 特警们受训的课目很多。 体育方面有拳击、柔道等。技能方面有:各种武器的使用、攀登、爆破以及匕首等随身器械的使用。 此外,还接受从悬停的直升机上着陆的技巧训练。 特警还要掌握许多其他本领。 例如,他们应清楚不同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和地下管道的分布情况,以便正确使用化学手段和秘密潜入匪巢。 他们还要学会在人群中识别罪犯……。 他们精通化装术,能装扮成装卸工、服务员、记者、铁路工人、医生等,有一段时期,莫斯科的匪徒经常抢劫急救车,他们要的是车上含有毒品的药剂。 于是,特警们化装成医生,与急救小组联合行动。 从特警部队成立以来,进行了数十次出生入死的行动。 而且不仅在莫斯科,也在索契、马加丹、西伯利亚、土库曼、哈萨克等地采取行动。 特警中荣获勋章和奖章者超过半数。 据特警们说,现在的罪犯比任何时候都凶狠、狡猾。 他们经常能碰到装备精良的罪犯,仅在1992年头9个月就抓了324名罪犯。 特警们每次执行任务均能圆满完成,而且自己没有伤亡。 例如特警阿列克谢中士曾在电梯中碰到两个歹徒,他们用刀子威胁中士,结果是两个家伙束手就擒。 这证明他们确实技艺高超。 就连访问特警的西方特工人员也对我们小伙子的训练水平给予很高评价。
2. 美国海底军事“情报员”
【美国《纽约时报》2月7日报道】据美国海军作战专家说,美国数十年来有一支配有特别装置的潜艇舰队,其秘密工作是在深水中搜寻用其他任何手段几乎得不到的军事情报。这种潜艇不仅能探测海底的遥远物体,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能收回或操纵这些物体。这些物体包括沉没的船只、潜艇、飞机、武器、火箭、宇宙飞船和核弹头以及诸如其他国家的海底电缆和监听装置等设备。“大比目鱼”号间谍潜艇据海军的深水水下系统工程前主任约翰·克雷文工程师最近向国会透露,“大比目鱼”号的最初任务是检查1968年在太平洋沉没的一艘苏联潜艇。据他说,“大比目鱼”号潜艇能够找到事故发生的地点,检查和评估这起事故,并获得关于这艘前苏联潜艇所担负任务和装备的重要情报资料。海军和国防部情报机构中的许多人认为,这艘潜艇搜集到了最佳情报资料。这种潜艇能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向海底投下数英里的电子电缆,使用这些电缆来操作复杂的装置,进行深水侦察和回收工作。 “大比目鱼”号核潜艇的秘密计划是在1963年4月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沉没后诞生的。海军的部分目的是设法掌握深海搜索、营救和回收等新方法。“大比目鱼”号潜艇长350英尺,是1960年编入现役的,是用作发射导弹的潜艇。5年后,由于其内部导弹舱大而适宜于采用新的间谍技术,因此人们认为它适于执行一项不同的任务。在1965年,“大比目鱼”号潜艇进行了一次大改装。新安装的项目有大的电缆线轴、侦察装置架和使潜艇在海洋洋面下静止不动的小型推力发动机。“格洛马探险家”号核潜艇尼克松政府决定捞起1968年沉没的那艘苏联潜艇的主要部分,建造了“格洛马探险家”号潜艇。“格洛马探险家”号潜艇的主要承包商是休斯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环球海底石油开采公司。1974年,“格洛马探险家”号开始打捞苏联潜艇。这个行动花了5亿美元,但成绩不大,发表的报告称,那艘潜艇的大部分没有捞起来,只回收到那艘潜艇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两枚核鱼雷。在1992年,中央情报局告诉莫斯科,它找回了那艘潜艇上的86名水手中的6名,并把他们埋葬在海里。但是,中央情报局的发言人对这些说法不发表意见。
3. 欧洲人优势明显 张艳梅勇夺银牌
【美联社利勒哈默尔二月二十四日电】德博拉·孔帕尼奥尼带领欧洲人囊括了冬奥会女子大回转项目的所有奖牌,而马努埃拉·迪琴塔赢得三十公里越野赛胜利后,使意大利人在一天内连摘两枚金牌。 意大利的孔帕尼奥尼在今天的比赛中战胜了来自德国和瑞士的两名强劲对手,夺得冠军。 意大利的迪琴塔在女子三十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战胜挪威的马里特·沃尔德后夺得冠军。 这是她在本届冬奥会上赢得的第五枚奖牌,也就是说在每一个项目中她都夺得奖牌。 她的胜利使意大利人在本届冬奥会越野滑雪比赛中总共夺得两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这是该国在越野滑雪历史上取得的最佳成绩。 俄罗斯的柳博芙·叶戈罗娃未能连续赢得她的第十枚奥运奖牌,她在费劲的三十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只得了第五名。 美国选手卡西·特纳在今晚举行的女子五百米短道速滑比赛中以四十五秒九八卫冕冠军称号。 中国的张艳梅以四十六秒四四夺得银牌,另一位美国选手埃米·彼得森名列第三。 张艳梅在冲过终点线后立即抱怨特纳推了她的右腿,使她失去平衡。她在领奖时把献给她的花扔掉,以示抗议。 日本队赢得北欧两项团体冠军后,终于站到领奖台的最高处。 莉娜·切尔亚若娃夺走了女子自由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冠军,为乌兹别克斯坦夺得了独立后的首枚冬奥会金牌。 瑞士的安德烈亚斯·舍恩巴赫勒在男子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表现同样出色,夺得金牌。 在奖牌榜上,俄罗斯以二十一枚奖牌(其中十枚是金牌)名列第一;东道主挪威队以二十枚奖牌(其中八枚是金牌)排在第二;德国和意大利都各得十七枚奖牌,这两个国家的金牌数都各为六枚。本届冬奥会定于二十七日闭幕。
第 6 版
1. 最年轻主编
据《自由罗马尼亚报》报道,世界上最年轻的主编是土耳其1名只有4岁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哈克坦·莫拉侯赛因奥卢。她领导主办了1份儿童刊物。前不久,这个小女孩因为一篇过于激进的文章而被起诉。结果,法官以“尊重新闻自由”为由判她无罪。
2. 最大的雪雕
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日本旭川市为了纪念同韩国水原市结成友好城市五周年,从1993年12月开始用两个多月时间雕成了与高28米长74米的水原华兴门同样大的世界最大雪雕。 雕塑这座巨型雪雕动用了7000多名日本自卫队官兵和9000多名自愿服务人员,共用了8万多吨雪和约5亿韩元。吉尼斯纪录委员会已认定这是世界最大的雪雕。
3. 西方欲把亚洲推入“烟海”
【法新社香港2月15日电】题:亚洲人喷出的烟雾铺成一条通向世界最大香烟市场的道路 据英国市场监测组织上月公布的一项市场调查报告说,亚洲的香烟消费量已超过全世界消费量总和的一半。报告还透露,鉴于目前亚洲年人均吸烟量还不及欧洲的一半,故该地区香烟消费仍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 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表明,80年代后期美国烟草出口额在一年内便增加780亿美元,其中大约55%出口到日本、台湾和韩国。 某香烟出口国驻仰光的一位外交官最近谴责西方一些国家因本国香烟消费量下降而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烟草制品。他说:“我本人属于烟民行列,但是我们发达国家的所作所为使我感到极为不安。” 然而,西方烟草公司却说它们只不过是在满足发展中国家普遍而合法的习惯需求而已,绝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它们,因为那些国家中大多数早已有它们的国营烟草公司。 孟加拉烟草公司总经理马宗达说:“我们没有过错,我们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吸烟,我们只是出售满足感,就像饭店出售殷情款待一样,责怪我们是不公正的。”这家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属于英国。 不同于国家垄断的是,西方香烟公司所带来的高超的广告宣传已经将吸烟与该地区的日渐富裕联系起来,而且正在把更多的青年和妇女拉下水。 据《亚洲广告与市场》杂志的调查,去年,西方香烟公司(其中许多是美英两国的公司)用于在亚洲做广告的钱就超过1.85亿美元。 亚洲烟民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比欧美高得多。欧美烟民的平均比率只有30%,而且这个数字因为严格的反吸烟法律及宣传还在继续下降。 西方香烟公司发现发展中国家是弥补它们在本国销售量下降之损失的最合适的市场。男性在亚洲烟民中占大多数,但是正在养成吸烟习惯的妇女和少年的人数也在增加。 越南城镇男性烟民的比率已达50—80%,柬埔寨全国男性烟民的比率则高达80—100%。泰国1991年有烟民1140万人,比3年前增加了10%。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吸烟国,其烟民达3亿多人。
4. 最小女飞行员
据俄罗斯《24小时》周报报道,美国年仅11岁的小姑娘维基·温在其教练鲍勃·鲍姆加特纳的陪同下,从美国东部缅因州出发,驾驶单发动机飞机横穿美国,最后降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市,从而成为驾机横穿美国的年龄最小的女飞行员。 驾机横穿美国大陆的年龄最小的男飞行员是托恩 ·阿莱因格纳,他于1988年驾机从加利福尼亚州出发,在波士顿降落。当时他年仅9岁。
5. 戒烟:毅力与烟瘾的较量
【美国《读者文摘》2月号文章】题:戒烟的最好办法(作者约翰·保罗·纽波特) 马克·吐温说过这样一句话:“戒烟非难事,因为我已经戒过几千次了。”这句话体现了大多数烟民无可奈何的心态。50岁的建筑工人拉尔夫·赫尔曼就是无数试图戒烟者的典型一员。十几年来,赫尔曼想尽了各种办法来戒烟,但都收效甚微。 赫尔曼先是求助于教堂。1981年,他花10美元去教堂听牧师讲吸烟的罪恶,但是不久他就不再到教堂去了。三年后,赫尔曼的医生给他开了一种含尼古丁的口香糖,并建议他去肺病协会的诊所治疗。为此他花了100美元。尽管双管齐下,他还是没能戒掉烟。不久,赫尔曼又花了350美元参加戒烟治疗,医生强迫他去面对一些瘾君子痛苦不堪的形象,但此法也未能奏效。 赫尔曼又花了125美元让一位心理学家给他上催眠课。但是这位心理学家警告他不要去想催眠术是如何起作用的。赫尔曼有5天不想抽烟,于是他抑制不住好奇心,开始去想这个原因,当然他又失败了。几个星期后他再次花费125美元上课,但是几小时后,他又抽烟了。 赫尔曼几乎绝望了。他效仿一个戒烟一年多的朋友采取电休克疗法。他花去40美元,只管了一夜。 1988年,赫尔曼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戒烟中心聘用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帮助人们“毫无痛苦地戒烟”。他又着了迷,花了200美元与一个像护士的人交谈一小时,然后注射不知名的药水。此法毫无用处,不久这个戒烟中心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赫尔曼仍不死心,又花50美元做针刺疗法,仍是毫无结果。 1992年、月,赫尔曼花了950美元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戒烟计划。整整五天,他都呆在无烟的环境里。奇迹出现了,他慢慢意识到他终于成功了,从此,他几乎有两年没有抽过烟。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事在人为,根本不存在神奇的办法,一切全靠自己坚强的毅力。
6. 最有力的双臂
据亚美尼亚通讯社—塔斯社报道,30岁的埃里温人米纳相1小时内连举8公斤重的哑铃1.5万次,从而创下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不过,他必须到伦敦重演一次,才能获得巨额奖金。
7. 玉米亦有美丽的传说……
【拉美社哈瓦那1月24日电】在中美洲地区的印第安部落中,关于玉米有着各种各样美丽的传说。 据生活在森林茂密的伯利兹地区的印第安人说,上帝在缔造万物时,用陶土捏了个泥人,结果泥人裂了;做了个木头人,又被烧掉了;最后上帝决定用玉米做,因为玉米是唯一可以在运往地球的路途中经受得住颠簸的材料。这正是玛雅人及其后代为什么是黄皮肤的原因。 在危地马拉传说,魁扎尔科亚特尔(玛雅人崇拜的草木神)爱上一位美丽的印第安姑娘并把她抢走了。为了摆脱追赶的人,他变成一只大鸟,将姑娘变为一穗玉米,用爪子抓着飞向天空。在他飞过的地方,一颗颗金黄色的玉米粒伴着春雨而降,扎根在沃土上并茁壮成长,给人类提供了食粮,玛雅文化也应运而生。所以,迄今为止,玉米仍是美洲大陆居民的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国家都保留着诸如玉米粽子、辣烧酱和玉米酒等传统饮食。这些食品仍是印第安人供奉神灵的贡品。 关于玉米的发祥地众说纷纭,但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它是现今危地马拉北方基切省的两种禾木科植物杂交的结果。
8. 稚龄“老翁”
图片上这四位“老大爷”来自不同国家,“高龄”都只有5至8岁。这种小儿早老症目前世界上共发现12例,病因不明。患者都活不到15岁,他们在10岁前的机体衰老程度已同七八十岁老人相仿。这是不久前在美国举行的研究“儿童早老症”科学讨论会上几名患儿的合影。 (原载俄罗斯《莫斯科真理报》)
第 7 版
1. 航天飞船重复用 遨游太空去又回(上)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2月号封面文章】题,新型低成本太空探索工具——可重复使用的飞船(作者斯图尔特·布朗) 去年9月,麦道公司德尔塔三角快帆试验火箭(DC—X),从新墨西哥州军用白沙导弹发射场的闪闪发光的灰泥板上点火起飞,向上飞至300英尺,然后令人惊奇地像一架直升机一样,减速悬在空中。随后火箭稍稍倾斜,再横向飞行350英尺。最后,火箭开始尾部朝下着陆:迅速伸出它装有盘状脚的伸缩腿,用它的四个小发动机所迸发出来的火焰减速以达到平稳着陆。整个飞行过程仅66秒。当这种神奇的航天器着陆时,数百名观众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DC—X火箭使空间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得到了好多年没有过的兴奋,因为它可能标志着人类在宇航飞行中第一次拥有一个真正负担得起的达到轨道的工具。 设计师们希望,从只有DC一X三分之一大小的试验火箭或正在探索中的其他新型发射器演变而成的未来航天器,将把每磅有效载荷发射到轨道的成本降至仅仅500美元。从1995至2030年,美国政府预计发射39个有效载荷,每个重约25000磅。用目前的各种火箭发射,发射成本将迅速增高,达到每磅3000美元至1万美元。 德尔塔三角快帆计划所描绘的可重复使用的单级入轨(SSTO)设想引起重视的部分原因是,它可以避免扔掉昂贵的硬件,如传统火箭中使用的下一级发动机和燃料箱。 但是,更大的成本节省将来自班机式的运作:火箭将能维修,重新加燃料,并很快由按目前标准少得不可思议的地面人员再发射上天。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国防部、运输部的一个部际小组评价了几种采用先进技术的发射器设计方案,包括一种单级入轨道火箭、一种基于X—30国家空天飞机(NASP)的 单级入轨吸气式火箭和一种两级入轨火箭(TSTO)。这种两级入轨火箭是由吸气式第一级和火箭推动的第二级组成的联合体。看来任何一种系统都能工作,并能把发射费降低至目前水平的20%。 两级入轨火箭是一种风险较低、性能适中的选择,而单级入轨火箭则是一种高性能和技术风险亦更大的选择。 通常,美国政府对一些航天公司讲述自己的发射要求,让它们基于各自工程优势学科和专长领域自主制定发射系统方案,随后再对这些方案进行鉴别,以采用最有希望的方案,并且使研究展开。 然后,对根据最优秀设计制造的试验装置作飞行测试,并开发成为一种采用最先进技术的新型国家发射器。 除了三角快帆的垂直发射和着陆构想外,还有四种可供选择的重复使用发射器方案。如果能得到财政支持,这些构想中将不止一种得到开发,以搞清楚究竟哪种构想最有希望。 带翼单级入轨火箭从发射坪上垂直起飞,然后滑回跑道着陆。这种选择方案带来短而大的机翼和起落架的额外负荷,而不是德尔塔三角快帆火箭所需要的以减速使尾部先着陆的额外燃料。吸气式单级入轨火箭它在以跑道为基础的入轨的飞行最后,使用一个小火箭。这种X—30国家空天飞机方案寻求开发一种飞行器,它使用的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和超音速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燃烧氢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而无需携带大量液氧。垂直发射、跑道着陆、无翼的宇宙飞行和高空飞行两用机致力于这种飞行器研究的洛克希德公司,称它为航空弹道火箭。它那宽大的尾部可容纳几个矩形的火箭推进器。使用跑道的两级入轨发射器波音公司和航天局一直在研究这种发射器。波音公司的设想是使用一艘大型母船,它以先进的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为动力,以承载一个悬挂着的、像国家空天飞机一样的轨道航天器。 航天局的构想是将火箭推进的宇宙飞船置于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和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母船上。轨道飞行器 波音公司提出的两级入轨发射系统,该系统运载了一个套在母船腹部的轨道飞行罩。波音公司提出的该母船使用了6个高推力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和一个单级火箭发动机。该单级火箭发动机采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安装在母船双尾翼之间。从第一级母船中分离出来的轨道飞行器是以X—30国家空天飞机为基础设计的。腹部带有轨道飞行器的母船 这两种构想的先驱是德国的森格尔,它采用一个6马赫涡轮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飞行器,该飞行器的背部载有一个以小型火箭为动力的轨道飞行器。(上)DC─X飞行轨道DC─X结构示意图波音公司提出的网级发射器往返轨道操作示意图
第 8 版
1. 面向多数人 推销大路货
【《匈牙利周刊》1月28日一期文章】题:是亏损还是盈利,只有中国人知道(作者包拉) 寒风凛冽,许多人仍在孔多罗希大街旁的中国商店门前排队。排在后面的人踮着脚从前面人的肩上向里张望,不知便宜的针织品是否还买得到。 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只要有人买,就有大批货物来。因为中国人不断运来质量虽不算上乘、但价格却很便宜的轻工业品。 出售这个东方大国商品的人在布达佩斯几乎到处都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今天已在世界各地出现。这些商人今天来到欧洲碰运气,自然也不放弃匈牙利。 一位匈牙利商人回忆说,当这些中国人开始带些小商品在市场出现时,人们并不把他们当作一回事,现在,这些远东商人已成为本地商人重要的竞争对手。许多顾客都转而光顾中国商品。 的确,中国的商品并非豪华。中国人把服务对象放在口袋里钱并不多的当地居民身上。 他们钱虽不多,但人数可观。中国人带着有礼貌的微笑,站在柜台后面,成交迅速。 这样便积少成多,钱柜里装满了100福林(约合1美元)一张的票子。年轻的女顾客带着花衬衫刚走出店门,又返回店里,看看还有什么便宜货可买。 卖便宜货就是中国人取得成功的原因。 当我问一位顾客在中国商店买东西是否满意时,他耸耸肩说:“如果我不到这里买又能到哪里去买。我只有这么多钱,可有三个孩子。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我需要的衣服。” 排队的人显得不耐烦,买到的人则很满意。中国人当然也很满意,但他们不动声色。 据官方统计,目前有2000名中国公民在匈牙利居住和工作,但当地未登记的中国公民至少有2万。 孔夫子有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今中国人却来到遥远的匈牙利,离开了父母,但他们却遵照“游必有方”行事。 他们来匈牙利是为了致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与欧洲人不同,不是单干,而是合伙。 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集体,建起中国城。 里面住着富人和穷人,但他们相互帮助,处理自己内部的问题,从不去法院,也不让外国人插手。 韩女士开了一个餐馆,不仅匈牙利人来这里用餐,很多中国人也到这里来吃饭。 许多中国小商贩在这里会见中国批发商,在这里谈生意,订货。 批发商则从中国运来商品,中国人经常用无线电话联系,看来他们分配了市场。 当然,有些匈牙利商人妒忌他们,认为他们取得成功是靠投机和偷税,但也承认,这些中国人是优秀商人,是顽强的生意人。 为了适应环境,中国人一般不大抛头露面,他们只是静悄悄地做生意。
2. 台刊文章:求学大陆的台湾仔
【台湾《中国时报周刊》2月12日一期文章】题:求学大陆的台湾仔(作者陈彤) 1993年,大陆高校共招收了121名台湾学生,其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有36人,本科生有59人,预科生有26人。 这些求学大陆的台湾仔,持的是何种心态?又发现了些什么?不一样的高考萧龙生在台湾已念了一个本科,学的是昆虫。两年前他服完兵役,大陆的亲友送给他一份北京中医学院的招生简章。他在广东的华侨补校报了名,买了补习材料,“如果不补习,很难考上。两边考的方向不一样。比如拼音,这里用汉语拼音,我们那里(台湾)是罗马拼音;还有语文要考语法,像考英语似的,我们那里没有。” 尽管这样,比起大陆学生的高考题来,台湾仔还是受了“优惠”。来自台北的王承名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他的同班同学里有大陆16个省市的高考状元,他比较了一下两套题,承认自己考的那套简单了些。 即使如此,仍有许多台湾学生达不到大陆的分数线。据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反映,1993年约有十来个台湾学生报考清华,但都因分数太低而未被录取。自1987年就开始招收台湾学生的北京中医学院,目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以前每年都有十来个台湾学生来读本科,短期培训上百人,那时凡报考我们学校的,直接与我们联系并通过我们自己的入学考试就可以录取。但现在须参加国家教委统一考试,考题难度大,而且还必须到香港、广州、厦门这三个考点中的一个去考,结果很多都考不上了。” 但皇天不负有心人,考入大陆学校的仍有不少,因而这些台湾仔被大陆高校的老师、同学们视为“才子”。正宗、省钱、双保险 “来大陆上学,主要是学个正宗。”萧龙生来学中医,据他说,台湾学生最热衷这个专业,沿海的中医学院里有更多的台湾学生,广州中医院还为台湾学生开办了预科班。“当时和我一起考试的有个女孩子,她打算到大陆学民间舞蹈,还有来学古典文学、中国画、古籍文献的,总之要学只有大陆才有的最正宗的东西。” “台湾学生一般多来考文科,去年北京大学招的8名没有一个是学理工的。”北大研究生管理处处长说。 “在台湾上学,学生很少不打工的。”但在大陆,萧龙生只需一年交250元外汇券的学费,就可以和大陆学生一起上课拿学位。即使是他的同学在大陆自费念书,每年2000—2500美元左右的学费,“仍比在台湾上学便宜”。 “报考大陆大学的部分学生恐怕台湾的大学竞争激烈被淘汰,所以两边全报上名,双保险,考上哪个上哪个。”萧龙生进一步阐述台湾仔的心态。尴尬和潇洒 台湾生也会遇上尴尬,最常见的就是看到雄鸡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因为他的课本里的中国地图还是一片海棠。不过几乎所有到大陆的台湾学生一律被免修政治课。比如大学一年级时,他们不必上像中国革命史这样的公共课。 尽管台湾学生的大陆学历目前仍不被台湾承认,但对于这一点,台湾学生显得很潇洒:“我毕业后可以去美国考那里的中医执照。”
3.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二十九)
五、深情缱绻蒋经国夫妻患难与共 (一)生活娱乐 曾经有人笑谈蒋家的家族婚姻,简直有点像是联合国。当然,从经国先生一直到他的弟弟纬国将军,他们两个家族的婚姻似乎都和外国人脱离不了关系,所以,难怪有人要作这样夸大的形容。 蒋经国的夫人蒋方良女士,外界对她始终有非常多的臆测,在这许多猜测当中,不乏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胡乱猜测。 其实,蒋方良是一个非常质朴而和善的女人。 她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温婉性格,所以,老先生曾经在她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则贺词,上书:“贤良慈孝”四字,可见老先生对她的疼爱。 但是,蒋方良毕竟是一个外国人,她也有一般外国人在中国遭逢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她嫁到中国这样特殊的一个政治家庭,自然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和各种各样的苦衷。 早年关于经国先生在外面的花边新闻传说,可以说是此起彼落,但这些都仅止于流言的传说,当然在官邸内外引起若干程度的波涛,然而,蒋方良对丈夫和子女的情爱,却始终没有变质。 和老先生夫妇相比,蒋经国夫妇间的感情,可以说是另一种典型。 在外界的传说中,总有一些人认为因为蒋方良生活太过苦闷,所以染上了酗酒的习惯。 其实,俄国人原本就擅长喝酒、喜欢喝酒,外人对方良嗜酒如命,甚至借酒浇愁的说法,恐怕有相当一部分是渲染过头了。 刚到台湾之初,当时台湾还不准进口俄国酒,有人知道方良喜欢喝伏特加,特地想办法从香港弄来一些伏特加送到蒋经国的家里,所以,当时蒋经国的家里有不少伏特加烈酒,只要有兴致,夫妻俩总不忘在自家饭桌上,斟酒对酌。 (二十九)
4. 走马观花漓江游
【加拿大《环球邮报》1月22日文章】题:走马观花游漓江(作者 伊莎贝尔·梅金) 我乘坐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历经艰险终于安全降落在桂林机场。 桂林,一个有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素以山珍野味和秀丽的田园风光享誉海内外。 到此观光的游客不但能够饱览那里的奇山异水,领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妙境,还可以在一些饭店品尝到用猴子和蛇等动物原料烹制的“美味了。佳肴”。由于对这些所谓的“美味佳肴”实在不敢恭维,我决定移情山水,畅游漓江。 我们乘坐的游船在茫茫白雾中驶离码头,带着游客们的美好憧憬顺流而下。船至江心,但见两岸峰峦叠嶂,树木葱茏,水天相接,蔚为壮观。 船在平静的水面上向前行驶,两岸起伏不大的农田一晃而过,间或可以看到一位农夫牵着水牛慢悠悠地穿过稻田。简陋的茅舍外面,农夫的妻子正把香蕉砍下,准备运到散布于漓江两岸的集镇上出售 。 船行途中,我们经过一个小小的造船厂,看到工匠们把砍下来的竹竿捆绑起来,四五根竹竿就可以做成一个小竹筏,用来捕鱼或出租。 在这里,渔家通常用鱼鹰捕鱼。中国人擅长驯养这种蹼足鸟,驱使它去逮鱼而又不会把鱼吃掉。 当渔夫稳稳站立在狭窄的竹筏上的时候,贪婪的鱼鹰则像守在老鼠洞外的猫一样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水面,一旦猎物出现,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潜入不深的水中,将其一举擒获。鱼鹰的颈部都扎着带子,这样它就不会把鱼吞进肚子正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欣赏鱼鹰的精彩表演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只见一只竹筏向游船驶来,并紧靠在游船的旁边。竹筏上的一个人熟练地抓住游船上一条晃动的绳子,不一会儿便爬上了游船,他解开身上的包袱,向游客兜售五花八门的手工艺品。 此时,日挂中天,阳光驱散了早晨的迷雾,周围的景物一览无遗地展示出来。当饥肠辘辘的游客狼吞虎咽地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我独自站在甲板上,聚精会神地观赏两岸的奇山异峰,享受这份大自然的甘露。 6个小时的漓江之游时间虽短,但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