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01-22

第 1 版

1. 中间派牢牢掌握了政权

【路透社莫斯科1月20日电】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作出保证,他将支持俄罗斯的面向市场的改革,但是他宣布的新内阁成员名单表明,新政府的组成有利于保守派。    目前中间派牢牢地掌握了政权。    第一副总理奥列格·索斯科韦茨是一位工业家。副总理有保守派扎韦留哈、改革派和私有化委员会负责人丘拜斯和亚罗夫。    其他重新被任命的温和派还有绍欣和他的俄罗斯统一和谐党的同事沙赫赖。    叶利钦的一位亲密助手波尔托拉宁指责总统在改革问题上对切尔诺梅尔金作出让步。他说:“如果总统继续推行妥协政策,那么很快他就不会是唯一落水者。就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到春天就可能发生全国性大罢工。”    《今日报》发表评论时说:“政府中没有真正的宏观经济学家或这些人处于次要地位意味着,尽管政府声明将继续进行改革,但局势还会继续混乱。”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月20日电】费奥多罗夫在今天晚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拒绝在组建中的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中任财政部长。    【路透社莫斯科1月20日电】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同总统就俄罗斯未来政府的组成进行了四天的争吵后终于取胜,他今天成了俄罗斯政治舞台上无可争议的第二号人物。    这位身强力壮的总理,看来越来越像有希望当选为总统的人。他已使俄政府更合他的心意,而对叶利钦总统来说就不那么合意了。    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对市场抱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时期现在已经过去。”他说,改革将继续,但是,似乎有可能带有比较保守的标记。    自从去年12月选出了一个以保守派、共产党人和民族主义者为主的新议会以来,切尔诺梅尔金的权力和影响就迅速扩大。叶利钦对这一选举结果感到很不满意,不过,他对他的这位能在政治上发挥影响的总理还是感激的。    而且,叶利钦显然还非常感激切尔诺梅尔金支持他粉碎了去年10月针对总统发动的一场武装叛乱活动,这种支持不仅是十分强有力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当时切尔诺梅尔金在电视上露面,在他命令地区领导人听从叶利钦时,用拳头把桌子砸得咚咚响。    颇有影响的《消息报》今天报道:“改革派总统必须谋求同切尔诺梅尔金达成致一致,因为他无权忽视议会选举的结果。”该报说:“俄罗斯已不再存在改革派政府。目前取代它的是一批权势人物,这些人只知道如何进行监督和发放贷款。”    叶利钦的顾问格奥尔基·萨塔罗夫在议会对记者们说:“这可以被看成是总统和总理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危机。”

2. 细川政权面临存亡危机

【时事社东京1月21日电】细川内阁标榜的最重要课题——有关政治改革的四项法案1月21日下午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表决时,以118票赞成、130票反对被否决。政局因此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有可能导致解散众议院、内阁总辞职。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势必对外交日程、编制预算及制定景气对策等今后的政治日程产生重大影响。    【共同社东京1月21日电】由于参议院全体会议否决了政治改革法案,因此,公开宣布要在“本届国会通过”该法案的细川政权面临存亡危机。    这次法案被否决主要是因为社会党中出现了许多造反议员。首相依靠新生党和公明党运作政权,而社会党受到了压制,这次的结果可以说是这种状况的总爆发。    社会党如何对待联合政权是当前政局的焦点。社会党有可能脱离政权。    以“政治改革”为旗号而诞生的细川政权恰恰在政治改革上重重地跌了一大跤。

3. 拉森说中国没有对东南亚构成威胁

【合众国际社马尼拉1月20日电】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查尔斯·拉森20日说,中国的军事集结并没有对东南亚的安全构成威胁。    拉森在会见美国—菲律宾防务委员会后发表谈话说,美国1992年11月从菲律宾撤军并没有“在亚洲造成力量真空”。他说美国仍然承担着维护亚洲安全的义务。    最近有专家说,中国1993年的国防预算比上一年增加了15%,达73亿美元,而且还计划购买先进的飞机和舰艇,这表明中国有在该地区扩张力量的野心。    拉森对记者说:“我认为中国没有构成更大的威胁。他们的军事集结只是改革进程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使中国成为亚太发展合作中的一员。”

4. 中美就劳改产品问题达成协议

【路透社北京1月20日电】中国和美国今天达成一项旨在停止中国出口劳改产品的协议。但是,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本特森说,北京还需要为改善其人权状况做些工作。    本特森说,他对中美就劳改产品问题达成协议表示满意。根据这一协议,中国同意让美国海关官员参观五座涉嫌向美国出口劳改产品的监狱。美驻华大使芮效俭对记者说,美国官员今天参观了其中的一座监狱。他说:“我们合作得很好。”    美国官员承认,今天的协议是一个口头谅解而不是一个书面协议,但是他们不排除将来他们感到需要时再要求签订一个书面协议的可能性。    本特森说,中国在向外界开放市场方面有进展。但是他说,中国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对大量非法复制激光唱盘行为进行严厉制裁以及允许外国银行更为自由地在华开展业务。    本特森说,他希望中国在改善人权状况方面取得足够的进展,以免美国年年对北京的最惠国待遇进行重新审议。

5. 梅杰政治前途荆棘满布

【法国《论坛报》1月20日文章】题:1994年是梅杰面临各种危险的一年    英国确实令人难以理解,在失业下降、经济恢复增长、无人上街示威的同时,梅杰首相的威信却直线下降。人们甚至在猜测他何时下台。    曾在1991年担任梅杰顾问的斯蒂芬·约克认为,梅杰可能有三种前途。一是5月5日地方选举和一个月后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对他极为不利,因为他受向伊拉克出售武器案牵连。梅杰可能辞职,由赫德取代。二是他勉强坚持到秋季党代表大会召开,被党内右翼挑战者击败,此人可能是财政大臣克拉克。三是梅杰把撒切尔分子清除出政府。这是危险的搏击,但是只有清洗才能挽救梅杰。

6. 俄议会否决调查十月事件建议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月20日电】国家杜马今天否决了特拉夫金议员关于在议会成立调查莫斯科十月事件委员会的建议。仅有167位议员对这一建议投了赞成票。这位俄罗斯民主党领导人还曾建议把他所说的跨部门委员会捏造“鲁茨科伊案”的问题与上述建议一起加以研究。    共产党议会党团的米罗诺夫议员关于就首都10月3—4日事件举行议会听证会的建议也未获得支持。根据巴布林议员的建议,下院投票赞成把前最高苏维埃的财产归还联邦会议的问题列入会议日程。这一决定是在叶利钦总统和国家杜马主席雷布金于今天举行的会晤中未能找到“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的情况下作出的。

7. 简讯

●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二十日签署一项地方政府过渡法,从而结束了白人控制地方政府的局面。(法新社)●以色列和巴解组织在埃及塔巴就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举行的会谈二十日结束,未取得具体成果。(路透社)●法国外长朱佩二十日说,由于波黑交战三方日内瓦和谈失败,欧洲联盟、美国和俄罗斯应举行紧急会议商讨波黑形势,并找出解决办法。(路透社)●古巴外长二十日在卢萨卡说,如果发现有外国干涉安哥拉内战,古巴将再次向该国派兵。(埃菲社)●俄联邦外交部发言人二十日宣布,俄罗斯将向朝鲜提供几艘服役期已满的潜水艇。(俄通社—塔斯社)●印度尼西亚计划在八月份举办关于有争议的南沙群岛问题的第五次非正式会议。(法新社)●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二十日发布命令,要求把向居民配给的食品增加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三。采取这一行动是因第纳尔对美元的汇率下跌,大多数居民不堪重负。(路透社)●俄罗斯和亚美尼亚两国外长二十日在莫斯科会晤,讨论尽快停止纳卡地区军事行动问题。(俄通社—塔斯社)●越共全国代表会议二十日开幕。越共人士说,这次会议估计不会改变改革方向,但可能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运行万式作微调。(路透社)

8. 越报报道:中越同意维持边界现状

【法新社河内1月20日电】据《越南新闻报》今天说,越南和中国同意将两国于1991年签署的临时边界协定期限再延长两年。    据这家英文报纸说,中越官员上周在北京举行了会晤。他们一致同意维持两国边界现状,加速开放边界并努力恢复边贸秩序。    该报还说,中越双方一致认为,在长达1150公里的共同边界上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必须通过地方当局尽快解决。

9. 欧洲议会提出波黑和平新战略

【路透社施特拉斯堡1月20日电】欧洲议会今天敦促欧洲联盟撤换前南斯拉夫和平调解人欧文和确定促使波黑实现和平的新战略。    欧洲联盟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要求“任命一位拥有适当权限的新谈判代表和确定一项进行谈判的新战略”。这项决议案是保守派和开明派共同提出来的。    欧洲议会还说,现在是让联合国部队重新开始起维持和平和缔造和平作用的时候了。它要求“把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变成缔造和平部队,因为如果不能建立和平,维持和平的任务势必也要失败。”    欧洲议会还敦促进行军事干预,以保护无辜的受害者。    欧洲议会通过的决议还批评说,联合国和欧洲联盟的谈判代表始终想按种族划分波黑版图,结果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10. 乌克兰议会指责总统出卖国家利益

【路透社基辅1月20日电】乌克兰议会今天愤怒谴责克拉夫丘克总统在核武器问题和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做法,但没有对他采取惩罚性行动。    议员们指责克拉夫丘克与俄、美签署放弃乌克兰境内的核武器协议是背叛了国家利益。有些议员要求弹劾总统,另一些议员则要求就这一协议举行全民公决。    议员们还批评克拉夫丘克未能禁止实行自治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总统选举。一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有可能在选举中获胜。    但是,议会最后只是把上述核裁军协议提交给有关委员会审议,让它们裁定这一协议是否与去年11月议会规定的裁军条件有矛盾之处。    议员们还修改了乌克兰宪法,授权克拉夫丘克否决克里米亚当局采取的违反乌克兰法律的行动。

第 2 版

1. 全民公决投石问路 拉宾总理一石二鸟

【合众国际社耶路撒冷1月18日电】以色列总理拉宾说,以色列人将被要求为实现与叙利亚的和平而付出“可能超出预料的痛苦代价”。    拉宾是在解释他为什么计划把向大马士革作出领土让步问题付诸公民直接投票表决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如果政府缔结一项协定来归还戈兰高地,以色列人应有最后决定权。拉宾说:“我相信,如果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达成和平协议草案,那要求付出可能超出预料的痛苦代价。那时,如果我们希望对我们自己诚实的话,我们必须征求公众的意见。”    国防部副部长莫迪凯·古尔17日在向议会发表演说时提出的公民直接投票表决的建议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强烈反对。拉宾自己的工党成员,尤其是外交部长佩雷斯说,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危及通过与大马士革谈判而达成的任何和平协议。    右翼分子说,衡量人民是否支持戈兰高地协议的唯一公平办法是举行新的选举,如果总理失败,他就可能倒台。右翼十字路口党领导人拉斐尔·埃坦说:“阿萨德没有改变他的立场、观点或目标。举行新的选举将会对公众更公平,并使得人们能够对较早时作出的选举许诺和党纲作出反应。”    利库德集团前国防部长阿里埃勒·沙龙说:“这是政府为了能够保持采取危险的行动而企图安慰公众的一种努力。他们设想,当一切都准备好并且安排妥当时,他们就会赢得公众的支持。”    【英国《金融时报》1月19日报道】以色列总理拉宾昨天证实他支持在与叙利亚媾和的问题上最后举行公民投票。人们认为,这是要在预定下周恢复的和谈之前对大马士革施加压力并把国内的反对派争取过来。    以色列部长们在这个问题上有深刻的分歧,他们强调说,只有在和平协议最后达成并草签之后,才应考虑在向叙利亚作出领土割让问题上究竟是要举行全民公决、还是要举行全国选举。    政治分析家们说,拉宾先生在提出举行全民公决时更加关心的是向叙利亚发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大马士革必须更加灵活和更加和解,以便争取心怀疑虑的以色列公众。    他们说,拉宾先生也是在玩弄国内的政治策略,以尽量减少工党内外的反对意见,鼓励沙斯党重新加入软弱的联合政府并平息1.3万名戈兰高地定居者的怒气,使政府能够在不面临反对和谈的全国性运动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大马士革肯定会怀着最深的疑虑看待以色列提出的举行全民公决的建议,因为这将意味着,不管最后达成什么协议,都可能在以后被推翻。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阿萨德总统将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却得不到以色列的平行的保证。叙利亚官员们强调说,如果没有达成关于以色列将承认叙利亚对戈兰高地的最后主权的谅解,将同以色列恢复的谈判就毫无意义。

2. 欧美三大研究所预测未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将震惊世界

【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第一期文章】题:意想不到的事情将震惊世界(作者约翰·D·罗克费洛)    苏联及东方集团的解体可以认为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从国际商务的角度来看,谨慎或直觉地预见到这些事件的公司可以提前对这些巨变所带来的问题和机遇作好准备。    为了进一步弄清未来可能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三家研究机构及咨询公司——丹麦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美国未来研究所及法国BIPE委员会——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提出了题为《意想不到的事情:多国前景》的研究报告。    本文所列举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即引自这份报告,它们依据以下3个重要前提:    ·到21世纪开始的时候,它们将变得显而易见。    ·这种事情出现的机会不到十分之一。    ·这些事件很可能会对国际商务企业产生巨大影响。第1号意想不到的事情:以香港为中心的经济集团1997年,英国放弃对香港的控制。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5个经济特区已经成为20世纪末的“超新星”。    到2000年,香港成为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通道。中国大陆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由于基础设施不足而多年保持不变,而香港的出口将从1990年的822亿美元猛增至2000年的4302亿美元。    香港成为图们江三角洲贸易区的经济枢纽,由此改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中国、俄罗斯、韩国及日本的经济联盟使美国和欧洲黯然失色,而后二者正忙于应付地区性的事务。一个以香港为中心的实力强大、不断扩大的经济集团将改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思维。第2号意想不到的事情:欧洲走向地区化到2000年,欧洲将解散那些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欧洲共同体中将出现强有力的地区性代表。开放的欧洲市场与以国家或共同体为单位的市场相比,其运转效率更高,由此,各地以及整个欧洲的经济变得更加强大。    解散欧洲的单一民族国家将迫使人们对其商业、教育体制、文化习俗以及使这块大陆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其他任何东西进行重新思考。第3号意想不到的事情:无碳经济    由于温室效应,世界经历着越来越多的干旱、飓风和炎热。公众的环境意识增长,越来越多地理解了应该对以廉价丰富的能源为基础的发展予以限制。    自从90年代初期有人提出“绿色税”问题以后,欧洲共同体—马当先地向矿物燃料征税,以通过提高价格而不是规定配额来阻止人们使用矿物燃料。这种新税1997年开始征收时为每桶石油10美元,到2027年将涨至每桶100美元。人们希望到2050年能够出现一个“无碳经济”,这样全球温度将回到以前的水平。代表了世界经济60%左右的国家将签署一项建立无碳经济的协议。    以上所述只是意想不到的情况中的几个例子。此类情况正被作为机构发展中训练人们应变能力的功课。    综观历史,最成功的产品只能通过漫无边际的大胆思索来预见。从马匹到汽车,从鹅毛笔到打字机以及从打字机到电脑的飞跃都是意想不到的事情。    抛开陈规、大胆思索对于政府领导人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对于一国的生存来说,未雨绸缪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关心意想不到情况的计划人员现在应该仔细注意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出现核战争的可能性。这一事件的影响可能比过去20个世纪中所有灾难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还要长久。    在筹划未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最广泛的范围内考虑未来。    以下为该文所附的一些不久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事情:70国集团到2000年,国际贸易集团已代替国家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7国集团”演变为控制全球贸易谈判的“70国家集团”。金融基础的丧失1995年左右,日本房地产市场崩溃,日本人从国外抽回投资,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结果,美国某些领导人要求增加贸易保护政策。大企业消失,产品周转更为迅速广告更多地针对个人。新的信息技术导致了能够对新机遇迅速反应的小公司网络。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大公司落到了后面。单一民族国家的消亡国际机构的成功导致单一民族国家向超乎国家之上的组织和机构的权力转移。老的民族国家制度变得过时,几近消亡。德国东移到1997年,德国与复兴的独联体主要国家结盟。作为东西欧洲之间的主要桥梁,德国在国际上讨价还价的地位无可匹敌。燃料电池使空气保持洁净到2000年,燃料电池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这种安全、洁净、廉价的能量形式结束了石油公司作为能源供应商的主导地位。不同年龄层之间失去团结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新的代沟出现。人到中年的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者充当了老年和青年之间的仲裁者。妇女离开劳动力队伍许多妇女开始把家庭放在职业之前。不过由于她们受到的教育及有过的工作经历,这些妇女在社会、政治及商业领域发挥了很大的影响。第三次世界人口大迁移到200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继续扩大。穷国的公民大量移至工业化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充斥着外来难民。加拿大和美国则面临着从墨西哥等国涌来的难民。服务自动化机器人、电子计算机、模拟装置及自动装配线证明是有利可图的。就业机会减少大约20%。新的切尔诺贝利事故1995年,斯洛伐克共和国一核电厂的苏制反应堆出现核事故。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绿党与公众互相呼应,迫使各国废弃核能。

3. 日欲在“中东版欧安全会”发挥主导作用

【日本《产经新闻》1月15日报道】在中东和平谈判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创建以欧安会为样板,以色列、埃及等中东国家和日本、美国、俄国等有关国家参加的协商安全保障问题的“中东版欧安会”设想已提到日程。这是驻东京外交人士14日透露的。日本对该设想表现出积极的姿态。该设想如能实现,它对中东走向持久的和平与建设,将具有重大意义。    预计参加“中东版欧安会”的有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约旦、巴解组织等有关国家和机构,以及参加中东和平多边协商的日、美、欧等主要国家和机构。“中东版欧安会”设想准备在4月份以后在多边协商工作委员会的下属组织军备管理小组委员会上具体研究,但中东各国的历史背景同欧洲相比更为复杂,所以,当前把重点放在成员国之间建立“信赖关系”上。日本作为多边协商的环境小组委员会的主席国,发言权在增大。期待该机构成立后,日本能发挥主导作用。

4. 漫画:和平

(原载阿根廷《民族报》)

5. 穆族说南克签署协议是想瓜分波黑

【路透社萨拉热窝1月20日电】以穆斯林为首的波黑政府今天说,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签署和解协议的目的是想联合起来,共同瓜分波黑和帮助贝尔格莱德避开联合国的制裁。    波黑副总统加尼奇说,克罗地亚和以塞尔维亚族为主的南斯拉夫联盟达成的协议,将会削弱萨拉热窝抗击塞族和克族部队的实力。    加尼奇在同记者谈话时说:“这会使我们在精神上更加团结一致,但会使我们在军事上遇到更大的困难。”    他说:“图季曼和米洛舍维奇签署这项协议的目的,是想使他们能集中精力按照他们1991年在卡拉卓尔杰沃商定的计划瓜分波黑。我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意图。”    许多巴尔干事务分析家认为,米洛舍维奇和图季曼当时在卡拉卓尔杰沃秘密会晤时商定由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瓜分波黑。    加尼奇说:“米洛舍维奇和图季曼达成的这项协议使他们瓜分波黑的计划公开化了。这预示着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会更加公开地对波黑进行军事干预。我们今后会把这方面的情况通知国际社会。”    他还指责说,这项协议的目的是想帮助贝尔格莱德避开联合国的制裁。

第 3 版

1. 戈尔巴乔夫的自白(四)

社会民主化本身极大地推进了民族觉醒,由于我们对此估计不足,延误了我们这个高度集中的、实质上是极权的国家转向真正的联邦国家。这就为一些利己主义者所利用,他们在民族觉醒问题上进行投机。其结果是民族发展过程在一系列地方具有了破坏性。我已竭尽全力来防止产生我们这个多少世纪来形成的多民族国家解体的威胁。我们所找到的革新联盟的方式是在维护共同国家完整性的条件下照顾各共和国要求独立的愿望,中央的职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为此目的而要制定联邦条约,它应将这一方式法律化。罪过    联邦条约的签订被阴谋家们于1991年8月破坏了。现在非常清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清楚,关于解散苏联的决定是极为严重的错误。我们现在经历的许多许多灾难就是这一悲剧性行动的直接结果。    很清楚,恢复苏联过去那种形式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同时我一天比一天更加清晰地感觉到,我们不可避免地将走向某种全新的一体化。这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需要,这一原则还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即群众意识。联盟作为国家已经瓦解,而统一国家的感觉依然存在,尽管苏联前共和国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想方设法试图分裂人民。    谁要是忽视这一状况,谁就无法正确估计我们现在的处境。    在经济方面,我们遵照已经形成的老框框,从重工业、机械工业开始改革。如果要是从农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开始改革,也就是说从能够为人们带来迅速的、明显的效果的部门开始改革,那就要好得多。总而言之,我们已走上改革的道路,但是未能准确地选择实现这一改革的各项措施的先后程序。    已经过去了一年半,这不仅从苏联解体算起,而且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了大规模的试验,试图借助休克疗法一下子跃入市场。    我决非想把一切罪过都推到前总理盖达尔等人的身上。这是一些聪明的、有教养的年轻人,其中有些人我早有所知,当时也同他们进行过合作,但是他们确实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的失误。他们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情况,这就是经济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分阶段的过程。他们注意到经济的宏观水平,注意到必须稳定金融体制,这是对的,但是忽略了实际生产者。他们的经济政策不是有助于具体的企业,而是使那些为市场生产商品的人缺氧而窒息。他们不分轻重缓急,也不重视人,因而是反人道的。造成这个班子失利的还有自由主义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即试图盲目地套用货币主义的理论和处方。而经济政策中的公式主义是极为危险的。要知道我们有那么多的特点,在原则上讲是没有一个公式能全部加以考虑的。(四)

2. 讳莫如深元首病

【俄罗斯《旅伴》月刊文章】题:普通人的健康是财富,总统的健康是秘密    1992年7月12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对聚集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上的人们说,他打算住院接受检查。教皇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他触犯了“当今世界强人”的一个禁忌。要知道,这些“强人”总是尽可能让自己的疾病成为高度机密。    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里根为例,他刚刚大胆地披露了一点自己的“小毛病”,新闻媒介马上就利用在总统身上发现的恶性肠肿瘤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个话题大作文章。    知道罗斯福病情的人不多。许多人只是在他死后才了解到,是一个濒于死亡的人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脊髓灰质炎病的后遗症是无法隐瞒的,因为罗斯福只能靠轮椅行走。然而,除了他的几个亲信外,没人知道他还患高血压和心脏病。正因为如此,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的好朋友、国务卿霍普金斯总是留心是否用被子把总统围好了。他向丘吉尔和斯大林解释说:“总统只是感冒了。”    其实,丘吉尔在这方面也是这样。例如,1953年他与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一次会晤突然被推迟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英国官方的解释是:首相“极度虚弱,需要休息”。而实际上,丘吉尔先生瘫痪了,根本不能动。约翰·肯尼迪对保持“良好的形象”十分敏感。他总是“愉快而骄傲地”让人了解,由于脊柱在战争中受伤,他一直穿着紧身胸衣。不过,肯尼迪患肾上腺结核病这件事绝对不能泄漏。要是把全部真相都公布出去,政治上非乱套不可,人们也会怀疑是一个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在主宰世界的命运。顺便举这样一个例子:很少有人知道,以色列总理贝京是在心脏病发作和血栓形成并加重之后下令进攻黎巴嫩的。    喜欢使自己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尼克松禁止公布有关他的严重血管疾病    ——血栓性静脉炎的任何情况。布什在访问日本期间失去了知觉,从而未能隐瞒住自己的疾病。在5位联邦德国总理中,有3位(阿登纳、勃兰特、施密特)经常心脏病发作。施密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甚至写道:“每当清晨刮脸的时候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时,我总是想,午饭后我应该马上提出辞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在一次发生心肌梗塞之后他住进了医院,手术后他接受了电台的采访。在回答如何看待记者们就他的健康问题写的消息时,他不加思索地说:“和往常一样,他们又在胡编乱造。”    法国现任总统密特朗已经不怕别人拿令他烦恼的前列腺癌作文章。负责治疗的医生们认为,这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疾病。总统本人不久前出院时在对报界发表的简短讲话中说,他没有辞职的理由。    在前苏联,虽然严重的脑疾病症状从1921年夏天起就已迫使列宁一次比一次时间更长地去休假,但是公众在1922年4月才首次知道他生病。勃列日涅夫早在1976年就经历过一次临床死亡,可他的“战友们”还是让他又掌了6年的权。    铁托被其南共联盟的战友们判断为进入了长期的濒死状态,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已是植物人。尽管他的家属提出抗议,还是给这位没有恢复知觉的老人做了腿部截肢手术。患严重肾疾病的安德罗波夫也没少受罪,但他毕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领导着超级核大国。社会流传的说法是,他的各种疾病都是平常对小毛病不够重视引起的。如果相信俄罗斯医务工作者的说法,那么安德罗波夫的死是流行性感冒并发症造成的。    霍梅尼也是慢慢死去的。他患有多种可怕的疾病,如直肠癌、黄疸病、贫血等。可是,伊朗人连想都不敢想他会很快死去。为了赢得时间来巩固新政权,阿亚图拉的战友们一直在让所有的人相信伊玛姆是永生的。可见,每个人的健康都是财富,而国家领导人的健康不仅是财富,还是国家秘密。

3. 果断自信 能言善辩

【美国《纽约时报杂志》1993年12月12日一期文章】题:米基    ·坎特(作者    基思·布拉德舍)    作为美国贸易代表,米基·坎特处理贸易问题的方式很独特,既不是经济学家式的追根溯源,也不是外交官式的老谋深算。说他是一位政治上有卓识远见的律师,千方百计地为当事人——总统——达成协议,似乎较为妥贴。    坎特渴望成功,做事果断,自信心强,从不顾忌别人怎么说,也不怕当众出丑。虽然他对国际贸易知之甚少,可他毫不犹豫地制定了有关对外贸易的准则。为此,盟友反目,听惯了自由贸易言论的外国伙伴大惑不解。    就国际贸易经验而言,坎特或许算不上老练。但是,他有巨大的影响力。70年代末以来,他一直是希拉里·克林顿的朋友。那时,他俩同在某家公司董事会工作。1992年,克林顿招兵买马,组建竞选班子时,坎特格外受到青睐,被委以主席重任。出任贸易代表之前,他在洛杉矶一家公司当律师。    身为贸易官员,坎特注重的是贸易问题对选民的影响。他把律师的天才和高超的谈判技巧融为一体,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有时,一桩复杂的事情在他的脑海中也会变得脉络分明,清晰明了。他还善于讨价还价,这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获准生效前几周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坎特能言善辩,但脾气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疏远了朋友。他那种少说废话的务实主义惹恼了一些与之共事的人,但是也结交了一些朋友。    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合会副主席伊夫林·杜布罗对坎特不顾工会的反对而力争国会批准自由贸易协定的做法感到吃惊。她说:“坦率地说,我对米基很失望。他曾经是一位非常开明而关心他人的人。但是,他犯了一个大错误,没有意识到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高技术、低收入的工人会有什么影响。”    与坎特共事的人认为,他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善于达成协议的能力无疑大大加快了关贸总协定的谈判进程。    刚刚就任贸易代表时,坎特着实令他的同行大吃了一惊。他的前任是共和党最机智的律师之一。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精力过人。但是,坎特的工作方式与他的前任恰恰相反。他的前任喜欢仔细阅读每一份备忘录,向助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坎特只粗略浏览一下备忘录,然后随意询问:“大问题是什么?解决办法是什么?谢谢。”相比之下,前贸易代表就显得比较固执了。在贸易争端问题上,坎特时常以制裁相威胁。    不过,尽管他一再威胁,但是至今还没有采取过制裁措施。这种光说不做的态度令外国贸易伙伴有点摸不着头脑。国外贸易谈判人员,甚至连一些美国官员也抱怨:很难猜透坎特的态度。    坎特本人对一成不变的贸易政策不屑一顾。他说:“我不是神学家,也不想当神学家。我想,我的工作就是当好建议者、协调者、促进者、发言人和谈判者,但不是神学家。”    在自由贸易倡导者看来,他是复仇者,.保护主义者视他为亲密朋友,他本人提倡对贸易加以管理。国会和政府中支持坎特的人认为,他既没有出卖自由贸易,也没有被自由贸易所束缚,而是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反对者认为,他没有为美国贸易政策带来新面貌。    其实,坎特很愿意就贸易政策展开讨论。但是,他更希望以经济战略为主,协调各方面的政策。就制定政府的贸易政策而言,他的影响力已经日渐削弱。这部分地反映了他不热衷于制定长期目标。

4. 不吹枕边风的第一夫人

【美联社莫斯科1月14日电】题:奈娜说,我不是第一夫人,只是总统的妻子    奈娜给丈夫熨衣服,做苹果布丁吃。她不干涉丈夫的事务,不让人称她“第一夫人”,称她“叶利钦夫人”就行了。    奈娜曾说:“我根本不是什么第一夫人,我只不过是俄罗斯总统的妻子而已。”    奈娜今年61岁。她个子小巧,性情直率,说起话来柔声细语。她不爱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家就是她生活的中心。她与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和戈尔巴乔夫夫人赖莎形成鲜明的对照。希拉里和赖莎以喜欢吹枕边风而闻名于世。但是,叶氏家庭绝对是传统式的。叶利钦在家里一手遮天。他说:“在我们家里,我就是老板。”    奈娜从未对此持有异议,至少在公开场合没有这样过。1991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全家人的生活都围绕着叶利钦转。我们尽可能地使他的生活轻松愉快。”叶利钦总统“从不允许我参与他的事情”。但是,当丈夫处于困境之中时,她知道怎样给与他支持。她对丈夫的忠诚早已传为佳话。    叶利钦和奈娜都是坐落在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市乌拉尔工艺学院工程系的学生。在大学读书时,他们俩就成了一对恋人。毕业后,他们未能被分配到同一个城市工作。1956年,奈娜和叶利钦结为伉俪。婚后,生有两个女儿。    奈娜小心翼翼地在为自己树立一种“家庭主妇”的形象。但是,她在抚育孩子和悉心照料苛刻的、经常醉心于工作的丈夫的同时,还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奈娜是叶卡捷琳堡市航道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她在这里一干就是29年,直到1985年12月叶利钦担任莫斯科市委书记时,她才辞去了这份工作。    奈娜到莫斯科以后,并没有像其他许多领导人的老婆那样因地位特殊而变得专横跋扈。她也从不迷恋大都市的生活。    这位农民的女儿曾说,在叶卡捷琳堡“我感到自由自在”;而在莫斯科,“我感到连呼吸都很困难”。

第 4 版

1. 法国饮食大王皮埃尔·贝隆发家史

【法国《费加罗报》12月13日文章】题:皮埃尔·贝隆: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    法国索代格佐公司的老板皮埃尔·贝隆在宣读公司的财政年度报告时,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索代格佐公司是一家大众饮食服务公司,拥有职工5万人。它的服务对象包括著名的欧洲迪斯尼乐园和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工程。它还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和环法自行车赛提供过饮食服务。如今,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增长12%,达到106亿法郎,纯利润增长5%,达到2.3亿法郎,而用于国际开拓的开支在一年中增加了1.6倍。    当初,胸怀宏图大志的贝隆看准了一个他认为有利可图的行业:家庭送餐业。于是,借了一个制作间和一副炉灶,租了一个集装箱和一辆小货车,于1966年办起了索代格佐公司。    开始时,每天只能勉强卖出50份饭。可后来,通过打电话主动联系的方式,每天至少能卖出500份饭。贝隆深知这种送餐方式也有其缺陷:饭菜送到顾客手里时往往会变冷或变干。头脑灵活的贝隆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把经营重点放到参与已有的企业食堂的管理上来。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同法国电力设备集团在皮埃尔拉特的分公司签署了为其职工每月供饭2000份的合同。他们间的合作一直持续了25年。紧接着,他在巴黎地区开设了第一家分公司。    贝隆不但务实,也很有远见。利用到法属圭亚那访问的机会,他在那里设了一家分店,接着于1971年在比利时开设了在国外的第一家子公司。随后,又有40来家子公司在国外开张。索代格佐公司也把它的触角伸向了学校食堂、医院餐厅、老人餐馆和工矿企业的生活基地。    从企业创建初期,贝隆就提出了一套与当时呆板、本位主义的企业管理学观念截然不同的新观念。他主张必须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间的密切联系,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他还鼓励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关心企业效益、允许其犯错误和改正错误,号召他们参加文体活动,始终强调公司在财政上保持独立的意愿。简言之,他创造了一个真正的企业文化。他讨厌上流社会的应酬,而喜欢和他的下属们呆在一起。他尤其不肯错过任何一次开业剪彩仪式和公司干部会议。    从企业创办之日起,皮埃尔·贝隆就视顾客为上帝。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的目标并不是盈利,而是满足顾客们的需要。”

2. 闲话通货膨胀

【香港《信报》1月11日文章】题:闲话通胀拆墙补壁物价飞涨,人们收入顾得住,顾不得吃;顾得吃,顾不得其他日常开支,真可谓捉襟见肘。这就是一些人在通货膨胀下所遭受的难题,解决这种难题最常见的是:第一,不能专心本业,妄图一夕之间发财,因而走上歧路;第二,把自己的生活水准主动降低,即勒紧裤带。影响投资意欲一般工薪阶层所受的通胀困扰如此,那么工商界又如何呢?原料涨价,工资上升,租金高昂,成本增加,生产预算失控,整个发展计划昨是今非,在张皇失措、焦头烂额之中,也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有雄厚资本后盾而受得了亏蚀的咬紧牙根,苦守待时;第二,结束正当生意,狠起心来,将这条烂船剩余的“三斤钉”驶向孤注一掷的投机道路。这样的结果,自然不问可知,是投资意欲减退,社会生产力萎缩。累人累己的抢购潮百物腾贵,人们通常称之谓“通胀”。而物价上扬的根源,则一般委之于“供求”。某物供少求多,价格上扬,供多求少,则价格下降,早已被人公认为市场通则,但经济学家却提醒我们,这种理解是不够的,因为在供求的过程中,人为有效的操纵和独占者有计划地限制供给,以及社会群众心理,都能使供求变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某一种物品,实际上并不匮乏,却忽然在短短时间身价倍增,变成稀有的东西。    70年代,有一阵子市面辅币异常缺乏。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谣言,说是政府要紧缩发行一毫、两毫小额辅币,于是大家为了搭车搭船方便,在潜意识中便产生了未雨绸缪的念头,一有毫子便尽量存放家中,结果是私人家中毫子堆积,而市面的流通量却愈来愈少。一人失魂众人受累此外,几年前还有一宗超级市场白米抢购潮。这件事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已不得而知。但当时某人竟然动员全家老少,一口气由超市“抢出”十斤装白米二十包。结果这批“抢来”白米吃了一年,还剩三分之二,弄得家中人人抱怨,嫌旧米不够甘香,又阻塞地方。诸如此类的盲动,自己倒是自作自受,但所产生的后果,却导致了①被抢购商品坐地起价;②在互动的情况下,刺激其余物价同时上扬。由贬值到保值通胀是怎样造成的?有说是经济蓬勃、消费过热,有说是工资太高,有的说是公共建设过巨,而归咎于政府滥印钞票,自更不在话下。总之是各有道理,但纷纭的道理中,还有一种在通胀的阴影下,群众对货币价值信心动摇的保值心理,稍一风吹草动,便一窝蜂千方百计把可能贬值的钞票,买进自以为可保值的东西,和大量一时用不到的东西,于是形成某种货物的抢购潮。这样一来,原想要保的值,反而愈保愈糟,它对币值所起的负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国内人民币,它本是世界上稳定的货币之一,前一阵忽然大幅贬值。不管原因如何,群众心理或多或少助长了这一贬势,殆无疑义。据说,当贬值的情况每下愈况之际,居民只要手头有人民币,不是拿去兑换黑市外币,便是疯狂购物,大焉者买房子、买黄金,小焉者尽情吃喝玩乐,这就使贬势愈演愈烈了    。通胀、消费、浪费中国古语有一句话:“大富由天,小富由俭。”这个“俭”字,似乎有违经济学家在某一种情况下提出的“鼓励消费以助长繁荣”概念。但这个“俭”字,它的内涵在一个“入”和“节”,即考量本身的“生产力”(赚钱)和正常的消费预算。过或不及,都有失“入”和“节”的意义。    经济学家说,人类的贫穷往往来自缺乏物资和不善用已有的物资,而无谓的浪费,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摆阔、虚荣、迷信、跟风(如时下的潮流与名牌之类)等。    所谓“消费过热造成通胀”,此类乱洒金钱的消费,是含有浪费的浓厚意味的。也是促成通胀加剧的因素之一。所以,与其说是消费过热造成通胀,毋宁说是浪费过热造成通胀来得恰当。

3. 俄罗斯黄金知多少?

【俄罗斯《旅伴》月刊文章】题:我们的黄金在哪里?    多年来,围绕俄罗斯黄金储备展开的辩论和传闻不计其数。但确切的黄金储量一直是国家秘密。直到前不久,报界才开始透露各个时期的储备量。    雷日科夫说过:“我任总理时,全国金锭量为587吨。这个数字不包括苏联国家珍宝馆和钻石库里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藏。1953年,俄罗斯黄金储备曾高达2049吨。但到赫鲁晓夫时代,由于国家歉收,开始把黄金大量抛向国际市场。我在职期间也有过几次出售黄金的情况,实在是迫不得已——饲料匮乏,只好从国外购买粮食。    “我们都珍惜黄金,也鼓励大力开采金矿。国家曾向军人下达命令:武器装备报废后要把其中的黄金部件回收;也曾向居民收购黄金。这么做是为保证每年可有150吨黄金用于首饰加工、电子、国防工业和获得外汇。在我任职期间,黄金储备量有所上升。截至1990年元旦,达784吨。”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黄金开采量下降了。1918年采出黄金17.2吨,而1921年只有1.8吨。幸好后来陆续开发出新的大金矿,才解了燃眉之急!这些新矿在1981年创了年采金量最高纪录——311吨,1990年又采出黄金302吨。    那么,俄罗斯采金工人的状况又如何呢?1992年5月起,俄罗斯开始按国际价格向采金工人支付工资,使他们幸免于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样就有153吨黄金出售给俄罗斯中央银行,无论对前苏联国家银行,还是对俄罗斯中央银行来说,这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外,为鼓励黄金开采,中央留下其中10%由地方政权支配。俄罗斯现有300多个采矿组在工作,开采的黄金占全国年产量的60%以上。    当前最棘手的是投资问题。因为黄金开采业的成本回收要在三、四年以后,所以俄罗斯国内银行顾虑重重。再这样下去,那外国公司就会冒着没有外国投资保护法的风险抢先到金矿投资。远东地质委员会和哈巴罗夫斯克行政当局已宣布对65个金矿的开采权实行拍卖,其中有前途光明的哈坎金斯科耶金矿(估计储量为59吨)。美国和韩国公司都表现出参与竞争的兴趣。它们正在用俄罗斯的最新工艺把俄罗斯挤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金矿。

第 5 版

1. 戴维斯:不负众望的NBA新星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在休伯特·戴维斯加盟纽约尼克斯队之前,对于选谁入队,尼克斯队的老板、经理和教练们,谁心里也没谱。有谁能料到,戴维斯入选的决定竟是投掷一枚硬币后作出的。    尼克斯队的老板戴夫·切基茨回忆说:“说起来很可笑,去年整个赛季我们打得很糟,而且在选拔新人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于是,在一个董事会上,大家同意通过投掷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是否同休伯特签约。就这样,他来到了我们中间。后来,我听说凯尔特人队也极力想挖走休伯特,这使我们更有理由感到自己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如果说我们当时都还不十分了解休伯特的话,那么现在这种疑虑可以消除了。我认为,他有希望成为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篮球巨星。他能做到这件许多篮球运动员做梦也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连续投篮。我还记得他为我们做过一次令人难忘的表演:他连续跳投20多个球,个个中的。我敢说,如果帕特·赖利和格伦菲尔德当天同我一起看了这场表演的话,肯定不敢互相对视,因为我们心里都会这样对自己说:‘难道这是真的吗?’”    戴维斯成天面带微笑,一副大孩子的样子。    不过,千万不要被他的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在球场上,只要他一得到机会,就会一阵风似地从你身边冲过,将球重重地扣进篮里。所以,在纽约尼克斯队,他有一个“笑面大孩,冷面杀手”的美称。对于他的前途,戴维斯这样说:“我要成为NBA最优秀的球员之一。我不想向任何人妥协。”听来很神,可没准儿他就是一个神人呢。少年习球今年23岁的休伯特·戴维斯是尼克斯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可他的球龄并不短。在他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老戴维斯就开始在篮球场上同他一起摸爬滚打了。他就是以同他的父亲作一对一的对抗开始了解篮球的。    当年,作为NBA的忠实球迷的老休伯特一心一意希望儿子成为一名篮球巨星。在球场上,他会尽一切办法来激励小休伯特:对他讲一些分散精力的废话、做一些假动作或盖他的帽,总之是用尽一切办法来教训小休伯特,并且将他练得精疲力尽。妈妈心疼儿子,总是焦急地站在窗口看着这父子俩,实在忍不住了,便跑出去“抢救”儿子。    老戴维斯在谈到儿子时说:“我想使休伯特知道,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克服巨大的困难,而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休伯特很坚强,学得也很快。不过,他毕竟年轻,有时候在遇到困难时显得有点儿灰心丧气。每当这时,我就对他说:‘你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兵了,不要显得象一个新兵的样子。告诉自己:我是一个篮坛老兵。’”休伯特很乐意听从他父亲的意见,在他看来,老爸是他最好的朋友和教练。    其实,休伯特小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篮球方面有所建树,说实话,他踢足球要比打篮球更有天赋,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他长就一双踢足球的大脚,以致队里的同伴们都取笑他。招人喜爱戴维斯平时爱安静,不过,在激动的时候,他的声音也会提高八度,以致于队里的老牌球星帕特里克·尤因总是回过头来对他说:“休伯特,你应该多加点儿低音。”    另外一位球星奥克利则总想让戴维斯替他擦汽车。尽管奥克利一直是他的崇拜偶像,但戴维斯却不愿干。他说:“拒绝他也许会招一顿打,但这总比替他擦车好。”当有人问奥克利,他对戴维斯的回答怎么看时,奥克利笑着说:“这得看我心情如何了。让我们走着瞧吧。”球星叔叔大多数人认为,休伯特进NBA打球,同他的叔叔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尽管他叔叔沃尔特    ·戴维斯原来是菲尼克斯太阳队的明星,可事实上,休伯特的拿手绝技连续跳投是他的老爸教的。对此他叔叔说:“我曾经对休伯特是否能到职业篮球队打球这一点表示过怀疑。我对他的爸爸说,我担心他的体力和速度跟不上。不过事实证明我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越来越棒,加上他训练非常刻苦,以致于后来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如果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大明星的话,那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休伯特肯定会成功的。”迅速成长上个赛季,休伯特平均每场比赛得9.2分,投球命中率达到48.6%,这对于刚刚进职业队还不到一年的年轻队员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不过,他并没有以此而满足。对他来说,这仅仅是一次练兵。“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下个赛季有更好的表现。”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 美国体育界的种族歧视

【美联社华盛顿1月8日电】美国人权组织彩虹体育运动公正委员会1月7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说,在美国18个主要大学橄榄球队中,没有黑人队医,学校的广播电视台也没有黑人实况转播解说员。    这个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仅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人士在担任体育管理部门的高级官员。    被调查的学院和综合大学是从参加去年12月17日到今年1月1日举行的赛季后杯赛的4个队中挑选的。去年创立体育公正委员会的全国彩虹联合会主席杰克逊说:“我们不能满足于在假期里观看黑人打橄榄球。在比赛之外,球场上的平等机会也必须继续保持。”    这次调查是以各学校分发的新闻报道指南为基础的,其中有两个学校的校队是优秀橄榄球队,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队和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队。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队65%的队员是黑人,但在教练和后勤人员中只有4人是黑人,占6%。在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队,35%的队员是黑人,但是在教练和后勤人员中,黑人仅占4%。    杰克逊和体育公正委员会主任法雷尔在他们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在这两个机构里,实际上在所有被调查的机构里,都没有一个少数民族运动员担任医务方面的工作,在校办台里,没有一位黑人广播或电视播音员、现场解说员或体育分析员。有一位说西班牙语的人在迈阿密一家电台供职。”    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发言人马尔其奥尼说,彩虹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了大多数人已经知道的问题,这说明在为大学体育界的少数民族提供更多的机会方面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    体育公正委员会主任法雷尔说,在大学橄榄球队中工作的少数民族担任的主要是教练助理和级别较低的后勤人员等职。他说:“这些机构本来可以找到合适的黑人人才,而它们总是要对这些人说:‘你们在这里找不到工作’。这是一种双重标准。这说明对黑人运动员的歧视更多。”

第 6 版

1. 美国警察大丑闻(十二)

法律无情    得到索贝尔提供的情报后,调查小组再次对20多名缉毒警的家和办公室进行搜查。这在警察局引起一片惊慌。一些缉毒警赶忙转移自己的财产和更改记录。重大毒品案缉毒队二分队的成员们也加紧私下勾结,订立攻守同盟,并发誓要找到索贝尔先除掉他。    9月20日,县警察局宣布解散重大毒品案缉毒队下属的4个分队,二分队8名队员停职受审。之后,法庭多次开庭审理此案,索贝尔作为唯一的见证人站在证人席上。那些缉毒警在审理过程中捏造事实为自己掩盖罪行,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丑剧。他们说,他们买车、买船和买别墅的钱都有合法来源。    加纳说,他在物物交换所倒卖过汽车并且继承过一笔遗产。鲍德尔说,他和他的妻子经常给人带孩子,积累了几千美元,他们把零花钱放在卧室里,调查组发现的正是这笔钱。科尔特斯的家人作证时说,在物物交换所工作的老父亲曾借给他10万美元。道布的亲友作证说,道布赌博赢过几千美元,从他父亲手中继承过一笔财产。许多缉毒警说,他们把大笔的钱放在家中,是因为他们不信任银行。    法律是无情的,这些见利忘义的缉毒警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重大毒品案缉毒队二分队的8名队员都被判刑,最长的为8年徒刑,最短的判了两年半。索贝尔因在调查工作中有功,被判半年徒刑,缓期两年半执行。    其他触犯法律的警察有的也已判刑,有的尚在审理之中。(十二)

2. 七代同堂

据埃菲社报道,去年12月30日,一名叫克里斯蒂娜的女婴在西班牙的维哥市降生,从而使她的家庭七代同堂。克里斯蒂娜现在与她的父母、爷爷奶奶、曾祖父母、高祖父母、高祖父的父亲和高祖父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年纪最长的高祖父的爷爷今年1月10日满106岁。    这个家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早婚和长寿。克里斯蒂娜的母亲和姥姥都不到20岁就结了婚。

3. 真真假假

据俄罗斯《旅伴》月刊报道,民警在莫斯科红场检查了一名满脸皱纹、破衣烂衫的老太太后发现,她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是1963年。巧妙的化妆术使她成了90岁的垂暮老人。被拘留时她已讨得美元和德国马克各几十元,卢布厚厚一叠。无独有偶。叶卡捷琳堡民警局在侦破市儿童医院一连串盗窃案时发现,每次失窃,都有一个10岁小女孩可怜巴巴地坐着候诊。高超的演技、得体的童装和精妙的化妆,使这名已年过30、身高130厘米的侏儒成了10岁女童。

4. 超感人协助破案

【俄罗斯《旅伴》月刊文章】题:超感人协助破案    俄罗斯内务部研究所成立了非传统手段破案研究室。刑警信息技术局局长布雷金少将说,目前已允许在寻找秘密藏物点和物证、描述无法破案的作案经过和参与人时,求助于超感人。此外,超感人还被允许研究供词的真伪及通过催眠术协助被害人或别人复述案情。    几年前,一名妇女在莫斯科的住宅中被杀。案件毫无线索,无法侦查,只好试着求助于超感人。他看了死者照片和发案地点照片后说,罪犯为一高一矮两人,其中一人留胡子,后剃掉了。他们带了一只盒子,所以那妇女开了门。罪犯是从外城来莫斯科的,犯罪时看过一个笔记本的第一页。    民警局不敢相信,此案便成了悬案。两年后在另一城市逮捕了一个犯罪团伙,其中有两人在审讯时承认两年前在莫斯科杀了一名妇女。罪犯特征与超感人描述的相吻合。他们是借口送包裹进了屋的,杀人后在电话号码本上撕了“A”’页,因上面有参与谋杀者的情况。    其实苏军队中早就运用生物定位这种超感技术了。1970年,军事工程学院做了试验:在几口精心伪装的井内放了几枚装在木箱中的燃烧弹,用探雷器无法探出。几个超感人拿着木叉子(俄国民间过去曾利用柳枝对地下水的敏感反应,手持柳枝叉找水),就找出了全部燃烧弹。    1986年5月,内务部让几名工兵和生物定位专家在乌克兰一村庄墓地上寻找苏联集团军司令部1941年被德军包围后埋下的文件柜,范围1万平方米。生物定位专家只用7分钟就找到了这只50公斤重的铁皮柜,而工兵用了近1小时。    此后的多次试验都证明,生物定位法简单、经济、高效。专家认为,经过训练,1/10的人有此技能,1%的人可成为专家。    一位超感人在专论中写道:“生物诊断法可根据照片准确判断受害人和罪犯的死活、健康状况和是否受过外伤、动过手术,这些细节有助于破案。”

5. 南美丛林深处的黑人王国

尽管它发生在世界最偏僻的地方,并且已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洗礼,尽管种族主义者和历代统治者想尽办法加以掩盖并销毁罪证,这段人类历史上悲壮而灿烂的一页终于在1993年重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拉丁美洲巴西高原上的热带森林向世人揭示:四百年前来自非洲的万名黑奴曾在那里抗争、兴盛和灭亡。桑比石像    那一天,在巴西东部大西洋之畔的伯南布哥州茫茫森林中,巴西历史学博士泽齐托·德·阿劳约与来自英、美的一批考古学家领着从事发掘的工人终于在深深的黑土中挖出了一尊色彩斑驳的巨大石像。所有的人都惊喜地反复端详:一个有着典型非洲黑人特征的男子,眉宇间透出威风凛凛的英气。考古学家们言之有据地一致认定“就是他!”——建立在森林中的非洲黑奴王国的最后一个国王桑比。    更具说服力的是一条绵延约5公里的防御工事:壕沟和围墙的遗迹。这正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一些作品中提到过的“帕尔马里斯王国”遗址,即安哥拉土语所称的“安哥拉斗士之城”。斑斑血泪    黑土地下埋藏着一段血迹斑斑的历史:    16世纪50年代,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大量捕捉黑人,然后用船运往南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强迫他们在甘蔗和烟草种植园中充当奴隶,进行残酷的非人劳役。葡萄牙是欧洲最早大量使用非洲奴隶的国家。他们在安哥拉、莫桑比克以及西非沿岸疯狂围捕黑人。16世纪70年代,葡萄牙每年运往巴西的安哥拉黑奴达4000多人,总数数以万计。    这些远离故土、失去父母兄弟的安哥拉青年男女自然向往人的自由生存的神圣权利,不堪折磨和虐待。黑奴逃亡、起义的事件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奴隶们的反叛遭到残酷镇压。鞭笞、砍脚、割耳以至杀头等等惨无人道的酷刑十分普遍。建立王国    然而,随着黑奴人数的增加,起义的规模日益扩大,奴隶主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在1590年左右,黑奴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数以千计的黑奴杀出重围,逃到了伯南布哥州的原始森林之中。奴隶们开始在密林中与毒蛇猛兽搏斗,披荆斩棘创立自己的家园,建造他们自称的“安哥拉子孙王国”。    这些逃亡的黑奴很快建成了两个小城镇和十个大型定居点,并选举了自己的国王。由于白人奴隶主的威逼,黑人王国十分重视防御。不久前由考古学家们发现的这条围绕定居点的长约5公里的壕沟、围墙和栅栏就是这个王国的防卫系统遗迹。    据考证,这个王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曾十分发达,有着繁荣的经济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国王深受拥护,表现了黑人卓越的天赋和治国才能。这个王国的人口一直保持在2万人左右,地下陶器的出土说明黑人王国还与外界,很可能是欧洲白人从事贸易交往。可欧可泣    这个在拉美兴起的非洲黑人王国世代相传了100多年。1695年,葡萄牙人终于突破了黑人王国的防线,摧毁了定居点,处死了它的最后一代国王桑比。在这次灭绝行动中,共杀死黑人1000多人,其余黑人再次成功地逃亡了。也可能就在逃亡之前,他们聪明地将桑比国王的石像深埋于地下。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为躲避历史谴责而竭力毁灭这个王国的历史资料,但是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蛛丝马迹太多了。    巴西黑人王国的发现被称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而积极倡导推动这项研究和考古行动的泽齐托·德·阿劳约博士正是一名黑人,一位非洲黑奴的子孙。现在,阿劳约既是教师,也是7500万巴西黑人和混血儿争取平等权利的积极战士。    这个300年前被白人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者消灭的黑人王国的发现,已成为巴西黑人强烈自豪感的源泉,遗址也成了巴西黑人及政治领袖、学者和游客的参观圣地。寂静的森林深处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股欣编译)

6. 昔债今还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一名男子20年前曾从堪萨斯州威奇托市的一个橄榄球场上偷了一棵圣诞树。20年来,这件事一直索绕于他的心际,让他寝食不安。今年圣诞节期间,他再也不想隐瞒,便把这事告诉他的妻子。他妻子叫他“赶快去给人家赔钱”。于是,他便给市橄榄球场送去了20美元赔偿费。

第 7 版

1. 新型飞艇将翱翔蓝天

【法国《新观察家》周刊1月5日一期文章】题:新型飞艇将重现蓝天    在克劳斯·哈根洛赫的领导下,一些对德国航空界先驱费迪南德·冯·齐柏林怀有敬仰之情的科学家重新搞起了飞艇研究。21世纪的第一艘飞艇将从1997年开始在蓝天飞翔,这艘新型飞艇长68米,可乘坐14人,最初将只用于科学研究或广告性旅行。第二艘飞艇长110米,可载86人,计划用于旅游。    将来,人们或许又能重新见到1929年8月19日清晨“一条大银鱼”飞临东京上空时的那种热闹情景。当时,齐柏林发明的那艘飞艇还到过法兰克福、洛杉矶、纽约等地,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两年后,它还到过南极,横渡大西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又出现了一艘长245米的“兴登堡”号大飞艇,一艘名符其实的空中客轮。据说它在大洋上空飞行时,它的巨大身影使海中的鲸鱼感到惊恐。直到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毁于一次巨大灾难之后,人们才算暂时翻过了大型可操纵气球的一    页。    自那以后的半个世纪中,除了个别的人作过一些尝试之外,几乎再也没有人研究过飞艇。但克劳斯·哈根洛赫等人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的理想。他们到处搜集资料,参观博物馆,接待来访者。哈根洛赫和他的朋友们有一个想法:重新建造一支巨大的飞行“雪茄”。    他说:“在1989年,我们组成了一个10来个人的工作小组,以进行严肃的可行性研究。”他们对在60年代找到的一些资料进行了研究整理,得出的结论是:过去那种使用金属骨架的旧技术不能再用了。应当重新从零开始。    然后,他们又对市场进行了研究。“我们很快了解到长250米的大型飞艇没有市场。应当在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空当中想办法”。    结果,他们计划研制新的一代飞艇——齐柏林NT。骨架用碳素纤维材料和铝质材料,既便于装卸,又比老的材料要轻得多和结实得多。加上侧翼的螺旋推进器,这种新型飞艇很容易操纵,飞行速度很快,最高时速可达140公里,而且没有声音,它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好几天,只有时速超过50公里的大风才能妨碍它起飞或降落。过去,地面上必须有100来人协助才能让一个旧式飞艇放飞或降落,并固定在地面,而将来这些工作只需一个人就够了。最有典型意义的是这种21世纪的飞艇甚至还装备有气袋。    当然,制造这样一艘飞艇的费用是很昂贵的,但研究表明它的消费市场也确实存在。    可能的顾客中不仅仅只有旅游者和科研人员。    比如说,沙特阿拉伯人就很想乘坐飞艇去照看他们的油田。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购买者会涌现出来。克劳斯·哈根洛赫说:“在去年3月份,我们接待了一个来自前苏联的图瓦共和国的官方代表团。他们说他们境内有金矿和钻石矿可以开采,但他们没有能力修建飞机场,使用直升机又太昂贵。”    图瓦共和国答应投资200万至1000万法郎来开发飞艇,这件事已经获得议会的批准。这是1909年齐柏林LZ3飞艇在廉斯坦茨湖畔着陆时的情景。

2. 深海------富饶而离奇的世界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题:海洋深处奇异的绿洲提供一幅寻找资源的地图(作者威廉·布罗德)原文提要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还有带着宝贵的酶的嗜热微生物。    一些形如烟囱的巨大石管向大洋深处喷着热水,哺育着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动物,从而也促进了范围广泛的附带经济利益。生命绿洲    这些在大洋寒冷的深海里充满热和生物的绿洲,是15年前首次发现的,以后在围绕地球的许多火山裂缝处都发现了这种绿洲。这些烟囱形管道有15层楼那样高,在它们形成过程中,冷水穿过海底断裂处源源不断地流淌,吸收热量,滤出矿物质,向上渗透,把固体沉淀物中的矿物质重新排放到冰冷的海水中。    栖息在这些坚硬巨石上及其附近的各种奇异微生物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已经在不断增加。这些喜热细菌非常离奇,其中有些细菌能在700华氏度的高热中存活。这种耐热力使它们成为生物技术公司发财致富的“金矿”,这些公司把它们体内具有极强耐热能力的酶分离出来,进行克隆无性繁殖,然后出售,供遗传工程使用。    科学家们说,有了这些酶,生物技术公司和其他行业很可能得到巨大发展。矿物富源    另一种附带的好处是矿物资源。这些烟囱状的管道及其周围水域遍布稀有矿物,如锌、铜、银、金等,这些矿物总值不知会有多少千百亿美元。虽然鉴于深海环境寒冷,光线黑暗,而且压力极大,进行商业性开采还是遥远的事,但是日本、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等正在对这些沉积物进行仔细研究。    更加重要的是,人们对这些金属集中在深海的过程新获得的了解,已经构成一幅分析性地图,说明陆地上的矿物资源分布的情况。全世界的勘探者都在寻找曾经是亘古时代海底的某些部分。    这个深海热泉及其各种怪异生物的离奇世界,最初是1977年美国科学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海中潜水时发现的。这个地点是一条长达4万英里的火山裂缝的一部分,这条裂缝环绕着地球,就像棒球上的接缝一样,在周期性的爆发中有力地形成新的地壳。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个过程中的一个无从捉摸的副产物:热泉。    在这种环境中新发现的动物有:巨大的管状蠕虫和蛤类。当把这些动物放到地面上时,它们会发出一种臭鸡蛋味,说明含有硫磺。这证明它们的主要能源不是阳光,而是热泉口喷出来的硫化物,特别是硫化氢。这些新发现的动物以对大多数其他动物来说是有毒的物质为食而茁壮生长。    1979年,美国科学家在墨西哥西海岸附近的海上勘探时发现一些高大的烟囱状石管,喷出异常热的水,这种水由于含有矿物质而呈黑色。现已证明这些石管是由一种叫做多金属硫化物的混合金属构成的。    这样的混合物是陆地上最常见的矿物沉积形式之一,一般包括铁、铜、锌,有时还包括含量达到有商业开采价值的银和金。    采矿专家一致认为,迄今得到的最大好处是:深海黄金和多金属硫化物的发现,为陆上探矿工作提供向导。人们现在正搜寻古代的海底,那里曾经密布着冒着蒸气的烟囱状管道,经过若干年被推上地面来,成为各大陆的部分。其中有些沉积矿物长久以来已被人们开采,虽然人们不知道它们的来源。    渥太华的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的经济地质学家伊恩·乔纳森博士说:“我们从现代海底情况学到的知识可用于推测往昔的同样地质。这种方法就是剥去时间形成的这层锈来了解初始矿化过程。”    深海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把热泉动物丰富的多样化视为珍宝,担心在深海的挖掘活动会造成这些动物的灭绝。    1988年,从加利福尼亚海湾深达1英里多的一个热蒸气口分离出一种耐热球菌(Pyrococus)属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在93摄氏度甚至更高的温度下生长。诞生生物新技术    马萨诸塞州贝弗利的新英格兰生物实验公司采用了这种微生物,从这种微生物中分离出一种重要的酶。这种酶是DNA聚合酶,可以加速聚合酶链式反应,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的生物技术,使科学家们能够把数量少得几乎没有的DNA,包括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中的DNA,迅速克隆出万亿个复制品。在普遍受欢迎的影片《侏罗纪公园》里,科学家就是用这种技术重新创造出恐龙的。    这种新发现的酶有许多优点。它们在高温环境中极为稳定,这和许多普通的酶不同。也许最重要的是,这种酶使遗传化学过程能在沸腾的热液体中进行,这样会自动杀死大多数陆地上的细菌,并且有助于确保成批生产的遗传化学物质的纯净。但是异体DNA造成的污染是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关于聚合酶研究中出现错误的根源。

3. 煞费苦心养雏鹰 玩具娃娃当保姆

【埃菲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月4日电】南美产的第一只秃鹰在该市的动物园里接受人工饲养。喂养这只秃鹰的是两个玩具娃娃,它们是这只秃鹰出生15天后看到的唯一的东西。    这只雏鹰每天进食5次,体重560克。当玩具娃娃携带乳汁和肉进入鸟笼时,雏鹰立即顽皮地进起餐来。    该市动物园的动物学家路易斯·哈科梅说,这种秃鹰在几个地区已濒临灭绝,现在采用的饲养技术是为了让它将来重返大自然。因此,应使秃鹰最大限度地与人类隔离。    两个玩具娃娃是该市一名负责剧院布景艺术的人员设计的,玩具娃娃为雏鹰创造了一种愉快的“家庭”气氛。

第 8 版

1. 独在异乡为异客

【香港《南华早报》文章】题:嫁给英藉华人的香港及大陆女子生活艰难    1980年,B女士撇下她在中国的护士工作,前往英国度假,并嫁给了那里的一位华人。当时,她觉得自己的运气来了。    结果发现这却是一段痛苦生活的开始。小到家庭内部大到社会范围,她都因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而被孤立。她必须和家里的其他成员分开吃饭。婆家人把她当佣人一样对待,还说她卑贱,因为她是从中国来的。    她无法很好地和丈夫交流。她丈夫说客家话和英语,而她则说广东话和普通话。丈夫还经常打她。B女士必须照顾好婆家人和外卖生意,所以她的两个女儿也不能带在身边——大的送回中国,小的交给别人照看。    最后,这位女士逃跑了,并得到曼彻斯特唐人街一个妇女协会的帮助。她们帮她办了离婚手续,并为她在收容所找到一个临时住处。    曾在中国一所大学护理系就读过的克里斯蒂·张在英国生活了11年。根据她的研究报告,像B女士这样一位中国妇女在英国的经历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张女士描述在英国的中国妇女时说,她们是沉默的少数民族,通常婚姻不幸,过着孤独的生活。    她说:“大多数华人妇女想不到生活会这么艰难。她们以为做生意,饮食业是很好的营生,但没料到她们的生活会这么孤独。她们说:‘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话就不会结婚了,也不会来这儿。我宁可在广东的农村生活。’”    在整个英国,80%的中国男子,有客家血统。嫁到客家家庭的中国南方女子面临很多问题,因为她们不了解强调紧密的家庭关系和以男性为重要地位的客家文化。    张女士说:“这些女子感到很难接受她们嫁到了与自己的家庭完全不同的家庭这一事实。由于越来越多的英籍华裔男子与比自己受过更高教育而文化背景又十分不同的大陆女子结婚,这就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了。    大约有3/4的英国华人家庭从事饮食服务业。很多人为获得更好的生活而经常调换工作和搬家。张女士说:“这是一种非常艰苦的生活,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都很低下。很多华人妇女语言不通,她们在社会上相当闭塞。”    张女士在进行调查时发现,这类妇女中仅有26%的人说她们拥有一个幸福之家,50%的人说生活还可以,23%的人说家庭生活无幸福可言。    张女士说,英国华人社区的大部分婚姻是包办的。40%的华人妇女在结婚之前只和她们未来的丈夫认识3到6个月,剩下的人也认识不足一年。常常是男的为找一个中国妻子到中国度个短假。    绝大多数这类妇女必须到饭馆和外卖店当主要店员。她们负担沉重,既是全职母亲又是业余服务员。一些人反映说,她们没有精力送孩子去托儿所,晚上长时间工作后早晨不能及时醒来。很多人语言不通也不会开车,因此独立行动受到限制。这项调查表明,妇女依靠丈夫开车送孩子上学很难。一些丈夫甚至拒绝做这件事。    华人妇女最大的愿望是回到她们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家里去看看。其次是,盼着孩子长大,并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张女士说,母亲们经常发现自己和孩子疏远了。这很令人伤心,因为,很多父母是在为孩子寻求更好的生活,而孩子夹在两种文化之间,由于在饮食业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失去了某些社会权利。他们的童年是在楼上度过的,父母则在楼下工作。    如果孩子学业有成,他们就会抛开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寻找自己的职业。不过许多人由于自己的社会背景而失败,或成绩不好没法继续开学。不过,他们知道自己在饮食服务业肯定会有个现成的工作。

2. 海外游子黄土情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月11日文章】题:本报的一篇报道促使美籍华人捐款在中国贫困地区建校舍    在中国荒凉的黄土高原上,有一个叫杨家沟的村庄,那里有50名小孩挤在一个昏暗的窑洞里上课。他们的老师白桂玲(音)正站在墙上的一块黑板前给两个班上课。    但是今天,白老师和她的学生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拥有一所明亮的砖砌校舍。    1992年4月27日本报一篇关于杨家沟破烂不堪的教室的报道感动了在美国的美籍华人。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很快筹集1万多美元为杨家沟的孩子们建一座校舍。    这个名为“中国教育之友”的组织是退休的图书管理员林忆吾在读了本报的那篇报道并与白老师通信联系后成立的。该组织现在的目标是每年在中国建一座学校。它的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该组织成员和杨家沟并没有什么私人的联系。    林忆吾第一次目睹中国农村的贫穷是在1958年。当时身为北大法语老师的她和其他的一些学者被下放到一个贫穷的山村。那里的农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着。    1961年,在海外亲戚的帮助下,林忆吾和丈夫一起移居美国。但是无论在哪儿,她都忘不了50年代在中国的经历。    今天,通过“中国教育之友”,林忆吾成功地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中国的农民。按照第一个计划,共有100多人为杨家沟捐赠了1万美元。    然而,并非一切都一帆风顺。由于一些中国人传统上只给自己家乡捐款,“中国教育之友”目前还没有得到更大的支持。再者,该组织还不能找到可靠的人来保证这些资金使用得当。林女士正努力寻找公平的观察员来监督这个计划的执行。    尽管如此,这项计划还在朝前发展。

3. 饭菜有苦有甜 往事有爱有恨

【美联社北京1月7日电】题:主题餐馆——北京餐饮业的经营诀窍    这是一家叫做“黑土地”的餐馆。墙上镶嵌着粗糙的树皮,模仿成一座木屋,墙上还挂着知青锄地和收割庄稼的黑白照片。食物是东北风味,包括知青们常喝的粗玉米粥。    这家餐馆的杨老板说,这是经营诀窍,为了使这家开张8个月的餐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中脱颖而出。    这种诀窍已经奏效:“黑土地”餐馆生意兴隆,只能坐260人的餐厅平均每天接待的客人达400名。如果要在晚上6点30分高峰期用餐,还须预订。    杨老板说在七八月份的旺季,北京每天开张的新餐馆达几十家。据北京市政府统计,该市目前有2万家餐馆。    “黑土地”等几家主题餐馆是利用人们的怀旧心情、甚至对困难时期的追忆来赚钱。前不久的一天晚上,顾客在新开张的“忆苦思甜”餐馆为订一张桌子而排了半个小时的队。    在“忆苦思甜”餐馆,女招待身着短衣长裙,这样的打扮使人回想起二三十年代。她们呈递的菜谱上面有“苦”和“甜”两类菜肴供选择。    “苦”菜有3元一盘的醋泡萝卜条或小葱拌豆腐,这是在中国处于困难时期时人们常吃的菜;“甜”菜有30元一镑的鲜鱼。    来自毛泽东主席的湖南老家的一位妇女最近在北京开了一家“毛家饭店”,经营毛主席喜爱吃的辛辣、油重的食品。    张先生以前担任过一个工厂的厂长,他说自己体重总是过重,最近他开了一家被称作“肥肥”的餐馆,宣称对体重超过94公斤的男子或体重超过83公斤的女子优惠15%。    他说:“这是做生意的窍门。在市场经济下有如此之多的餐馆,大家都在竞争。你得想些特别的招儿。我是个胖子,我就决定利用这点做文章。”    “黑土地”指的是中国东北的北大荒,开办“黑土地”餐馆的杨老板估计他的顾客有1/4是“老插们”,他们大多数人回想起年轻时的经历感到自豪。杨老板说:“人们喜欢谈起他们度过的艰难时期,说‘瞧,咱们都活过来了’。”

4. 反常心理 畸形消费

【香港《信报》1月12日文章】题:大陆畸形消费现象(作者吕燕)    中国传统的观念是量力而出,购买东西做到必需、适量、适度。但在目前实际消费活动中,许多人常坠入畸形消费之中。一、愚昧消费。许多日渐富裕起来的人并未摆脱迷信等陈腐观念的束缚,常常将大把的钞票投入到混混沌沌的消费之中。如厚殓厚葬、算命、用占卜的方式赌博、花费巨款购买各类所谓的吉祥号码。南方发达地区,还爆出为活人建造坟墓的新闻。二、攀比消费。近年此风甚劲,卷入此圈者大多数有十分了得的钞票作后盾,为“大款一族”。京城“大款”多少万元一桌的酒宴已成昔日黄花,石头城歌舞厅里每小时600元的包厢如今再展锋芒。也有一些人囊中疲软但虚荣心坚硬,咬紧牙关砸锅卖铁也要放出超越他人的“光彩”。三、赶潮消费。“潇洒走一回”是许多青年人追求的境界。刚刚摆起的家具,刚刚上身的服装,都可以因所谓过时而一扔了之。赶潮族容易“发烧”,债台也往往在“发烧”中日见其高。四、冲动消费。出门揣着钞票,见到“赔血本让利大销售”的诱惑,空手而归则觉得像便宜不捡的“傻冒”。遇上销售小姐加糖使蜜的怂恿,无语走过则像欠了一屁股良心债。碰见叫不清名堂说不清用场的稀罕物,轻易放过又担心此生再也碰不上它。于是心血来潮,不知不觉把钞票跌进柜台里。五、突出消费。逢年过节、生日寿辰、或者提干晋级,受奖增薪,在这类有喜庆色彩的日子里,有的人神经亢奋、购物欲望强烈,导致消费失控。买吃买穿,皆批量进货,升格抬档;娱乐活动则兵团作战,上新台阶,事后不但搞得人困马乏,而且赤字增位。

5. 高速公路!?

台湾“交通部”为解决高速公路每逢连续假期就大塞车的问题,提出将在春节期间交通高峰时段禁止低承载车辆及大小货车上高速公路的构想,希望能以此一手段,恢复高速公路的运输功能。    高速公路在平常的确是高速公路,但每到连续假期,就名不副实。像元旦假期,由于南下的车子太多,竟出现10公里路段须花5个小时的现象,形成开车比走路还慢的怪事。    有人讥讽高速公路一到连续假期是“慢速公路”;更有人说,高速公路是个“超大停车场”。    与其大家堵在高速公路上,不如搭客运车快速回到家。    “交通部”如今提出春节期间高峰时段轿车必须4人才可上路等措施,或许会使一些人感到不便,但将可使更多的人受惠。    (原载台湾《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