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04-24

第 1 版

1. 德国联邦银行宣布降低利率

美联社报道,联邦银行的贴现率二十二日从百分之七点五降到百分之七点二五,各银行从联邦银行借人应急基金的利率从百分之九降到百分之八点五。比利时、荷兰和奥地利随后也下调了利率。

2. 尼克松呼吁改善美中关系并扩大对华贸易

合众国际社二十二日报道,他是在结束对亚洲的几个城市访问后说这番话的。

3. 波兰教师罢教

合众国际社报道,波当局估计,全国教育机构中百分之八十的教师,二十二日参加了为期一天的罢教,抗议工资过低和政府减少对教育的投资。

4. 中美洲一体化取得进展

埃菲社二十二日报道,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四国总统签署协议,决定同意尼加入其他三国去年实行的小地区一体化计划。

5. 英议会否决就批准马约问题举行公民投票的修正案

合众国际社报道,工党和保守党中反对欧洲联盟的议员提出的这项修正案于二十二日在下院以三百六十三票反对、一百二十四票赞成而被否决。

6. 巴西大多数选民赞成总统制

美联社二十二日报道,巴西全民公决投票初步结果表明,百分之六十八点二的选民赞成目前的总统制,只有百分之十点六的选民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7. 叶利钦答署关于确保俄罗斯军人参加全民公决权利的命令

俄通社─塔斯社报道,根据叶利钦二十二日签署的这个命令,俄罗斯境外的俄军人有参加全民投票的权利。

8. 叶利钦呼吁学者在全民公决中支持改革方针

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俄总统新闻处二十二日散发了上述呼吁书,并声称政府根据叶利钦的委托正在起草关于学者们的社会保障计划。

9. 埃及判处七名穆斯林极端分子死刑

路透社报道,埃及一军事法庭二十二日还对参与袭击外国游客和密谋推翻政府的其他二十二名穆斯林极端分子判处有期徒刑。

10. 波黑克罗地亚塞族联合建国

【南通社克宁4月22日电】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议会4月20日在奥库查尼决定,它将同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建立共同议会和联合政府。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克拉伊纳的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威胁和压力,并有被消灭的危险。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塞尔维亚人没有别的选择,而只能像前南斯拉夫其他民族一样求助于自行组织起来和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塞族人的这种理所当然的权利已被欧共体、欧安会和安理会等国际社会机构完全否定。这些机构都已变成专横的仲裁人和推行大国强权政治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工具。    波斯尼亚和克拉伊纳塞族建立的共同国家设两个共同机构:议会和由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    两个塞族共和国联合后将制订共同的国防、外交政策,以及对内和安全政策。金融、信贷和支付制度以及其他经济领域、教育领域、新闻和文化领域中的关系也将统一起来。    两个塞族国家的议会定于4月24日在诺维格拉德举行正式建立联合政权的联席会议。    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是1991年宣布成立的,现受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保护。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是1992年宣布成立的。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4月22日电】贝尔格莱德民防司令今天呼吁南斯拉夫首都市民为可能的空袭作好准备。民防指挥部要求市民们检查他们的防空洞,并将有关情况报告指挥部。    民防司令佐兰·斯托亚诺维奇说:“在对南斯拉夫进行军事干涉的严重威胁气氛越来越浓的情况下,保护市民的问题已成为迫切问题。”    贝尔格莱德已制定好防空计划,一旦贝尔格莱德遭到空袭,40万市民将从市中心撤往郊区。10岁以下儿童、携带7岁以下婴儿的母亲、孕妇和老弱病残人员优先撤退。    贝尔格莱德拥有3450个防空洞,可以接受32万多人在内隐蔽。贝尔格莱德另有9239个设施可以改建成防空掩蔽所。贝尔格莱德有足够的防空场所供71万多人使用。

11. 菲在南沙扣留三名中国渔民

【合众国际社马尼拉4月22日电】菲律宾军方今天说,正当拉莫斯总统将去北京访问之际,菲律宾海军在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本报注)上抓了3名中国渔民。    菲律宾海军说,它本周一在菲律宾军队占领的斯普拉特利群岛的一个岛上抓了几名中国人。据传这几个人当时正在用炸弹炸鱼群。    菲海军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已将3名中国渔民交给海岸警卫队,以便“在法庭上对他们提出适当的指控”。    这一行动是在拉莫斯将赴北京进行访问前6天采取的。估计安全问题,其中包括斯普拉特利群岛问题将是拉莫斯同中国官员会谈的主要内容。

12. 外电报道:朝鲜重返核不扩散条约

【法新社汉城4月22日电】韩国联合通讯社援引北朝鲜驻开罗使馆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的话报道说,北朝鲜决定重返核不扩散条约,但他拒绝说这一决定和美国与北朝鲜举行高级会谈有无联系,而且也没有说这一决定在什么时候予以正式宣布。    韩国文化广播电台也援引香港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北朝鲜事务专家的话报道说,平壤已同意重返该条约。    韩国政府发言人今天宣布,美国将与北朝鲜举行高级会谈,讨论平壤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一事。但这位发言人没有具体说明会谈的时间和地点。    【法新社华盛顿4月22日电】国务院今天说,美国没有同朝鲜官员确定举行会谈,但是它拒绝排除将来举行这类会谈的可能性。国务院发言人理查德·鲍彻说:“没有安排任何会谈。事实上,没有作出举行任何会谈的决定。”    韩国总统金泳三的发言人对记者们说,已获任命而尚未上任的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彼得·塔尔诺夫对韩国总统说,这次会谈已经确定,塔尔诺夫将代表美国参加此次会谈。    鲍彻说:“我们一贯认为,这个问题是朝鲜和国际社会之间的问题。我们准备尽我们的职责,我们不排除同朝鲜举行会谈的可能性,只要会谈能有助于解决目前关于朝鲜不遵守保障条款和朝鲜作出的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决定的问题。”

13. 俄国防部长涉嫌贪污受到调查

【法新社莫斯科4月22日电】据俄通社—塔斯社今天说,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和叶利钦总统的前助手根纳季·布尔布利斯被指控贪污,正在接受调查。    俄罗斯总检察长瓦连京·斯捷潘科夫指控格拉乔夫和其他高级军官在俄罗斯军队从德国转移时“侵吞公物”,利用军队的财产做非法交易。    检察官们还将通过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领导的反贪污委员会对布尔布利斯及其有关的案件进行调查。    鲁茨科伊本月16日曾发表一次长篇讽刺性讲话,指责一些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尤其点名批评了布尔布利斯、前总理盖达尔和两名部长弗拉基米尔·舒梅科、阿纳托利·丘拜斯。鲁茨科伊将11个装满关于政府官员贪污证据的箱子交给了检察宫。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22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在接受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对副总统鲁茨科伊在俄罗斯议会上的发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叶利钦指出:“鲁茨科伊谈到的许多事情的确是严重的问题。在高级领导层,存在着营私舞弊现象,也存在着非法的交易。”但是他强调指出,弄清这些问题是有关主管部门的事情。    总统认为,鲁茨科伊的职责在于把现有的材料转交给检察院,而不是“积累几个月等到适当的时机——开始举行关于对总统是否信任的全民公决”。至于谈到副总统提到的高级官员,叶利钦说:“如果他们有罪,那就按照法律进行处理。对于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14. 美议员再提有条件对华贸易议案

【美联社华盛顿4月22日电】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赞成今天提出的一项议案,这项议案要求终止同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除非北京在人权、武器交易和贸易方面作出全面改善。    多数党领袖乔治·米切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不想孤立中国。”他说,提出这项议案是希望中国改变所作所为,能继续在贸易方面得到“最惠国待遇”。    民主党众议员南希·佩洛西在众议院宣布提出这项议案。这项议案同过去参众两院以大多数通过但被共和党总统否决的一项议案差不多。    米切尔说,这项议案主要是作为克林顿政府同中国打交道时的一个施加压力的手段。“我们希望这项议案是不必要的。”    米切尔说,这项议案要求中国满足的条件包括:停止在中国和西藏进行宗教迫害;停止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停止向叙利亚、伊朗或巴基斯坦出口任何导弹;允许人权监督人员出席审判和视察监狱;在调查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失踪的美国军人的下落方面给予合作;遵守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这项议案只适用于中国政府的企业生产的所有商品。私营公司或者外国投资者拥有至少25%股份的合资企业不受影响。

15. 叶利钦发誓要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

【俄通社─塔斯社伊热夫斯克4月22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抵达伊热夫斯克。叶利钦在机场对俄罗斯宪法法院的裁决向记者发表了看法。总统说:“法院作出了它应当作的裁决。”    有记者问,如果在4月25日全民公决中将对他表示信任,叶利钦打算怎样做。总统回答:“我不想在4月26日以前揭开所有秘密。但我想说,应当采取一系列强硬的措施。”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22日电】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承认,他“正在起草规定总统治理的宪法”。    【法新社莫斯科4月22日电】叶利钦总统今天发誓说,如果他在25日的全民公决中获胜,他将对保守派对手采取强硬措施。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他还说:“当然,(这些措施中)不包括冲锋枪。这一类谣言不能当真。”    在叶利钦作此评论之后不久,来自议会新闻中心的一则报道援引未透露姓名的安全部人士的话说,叶利钦准备26日一早全民公决投票站关闭之后即实行总统特别治理。安全部后来说,这则报道是不真实的。

16. 阿马托总理宣布辞职

【法新社罗马4月22日电】现年55岁的意大利社会党总理阿马托,在领导了意大利战后第51届脆弱的中左四方联合政府近10个月之后提出辞职。    经过因上周末的公民投票而引起的9个多小时的总方针辩论之后,阿马托总理在议会亲自宣布他的辞职决定。他说他将马上向斯卡尔法罗总统提出辞职。他在议会表示他的政府的使命已经结束,应该让位给负责进行意大利改革、并且更加制度化的另一届政府。    在政府的5位部长因与经济财政受贿案有牵连而被迫辞职的几个月之后,阿马托的辞职,标志着已经有潜在危机的意大利政治生活爆发了一场新危机。

第 2 版

1. 路透社新闻分析:无论叶利钦掌权与否俄市场经济改革将更为谨慎

【路透社莫斯科4月20日电】新闻分析:俄罗斯的市场改革会更加谨慎(记者布赖恩·基伦)    不管叶利钦总统在全民公决之后是否继续掌权,俄罗斯对市场经济将采取更加谨慎的政策。    俄罗斯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即使叶利钦取胜,在经济方面也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政策。一些人认为,不管谁统治克里姆林宫,一定都会走同样的道路。    最高经济委员会的副手彼得·卡尔波夫说:“如果认为没有叶利钦就没有改革,那便是错误的。”    他对本社记者说,人们不再准备接受激进的市场经济政策。去年放开价格后使几百万人陷于贫困的境地,以致犯罪率上升,并使人们普遍对市场经济的概念感到失望。    叶利钦本人也排除了再次采取“休克疗法”的可能性。他说,目前应该喘息一下并改变速度。    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上周对一批实业家说:“浪漫的改革期已经过去。”这意味着他将背离他的前任盖达尔所奉行的政策。    前经济部长安德烈·涅恰耶夫的发言人尼古拉·维什涅夫斯基说,最近的内阁改组反映了新的态度。叶利钦本月任命一位温和的改革派奥列格·洛博夫为负责经济问题的副总理。    他说:“不能把这些人(切尔诺梅尔金和洛博夫)看成是百分之百的保守派。他们可能实行变革,但是,改革的速度也许不同。”    不管公民投票的结果如何,恢复苏联时代那种指令性的管理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场改革已在俄罗斯扎下了根。一批新兴的企业家和前共产党的实业家,都在发展商业的活动中成了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允许把时钟倒拨。    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把叶利钦看成是改革的化身。但是,卡尔波夫认为,西方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说:“叶利钦和改革不是同义词……叶利钦的失败只会对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他又说,应该把西方的援助看成是对改革的援助,而不是对叶利钦的援助。    这位经济学家认为,把西方的经济模式套在俄罗斯头上是错误的。    他说:“西方的生产比较灵活、能很快适应市场的状况,但是,我们的工业像一头大象那样笨重。”    如果叶利钦被赶下台,那么,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的接班人。最有可能的候选人是副总统亚历山大·鲁茨科伊。鲁茨科伊是一位保守的改革派,他反对目前激进的私有化计划。鲁茨科伊似乎在绝大多数问题上奉行议会的路线,他把重点放在为实行市场经济而采取一些有控制的行动、社会安全和反腐败上。切尔诺梅尔金也主张进行有控制的改革,增加对农业和工业的支持以对付通货膨胀。

2. 世界版图将被分割成三百多块

【日本《读卖》月刊4月号文章】题:徘徊的怪物——民族主义(之二)(作者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罗宾·赖特)    北美大陆将诞生11至12个国家,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地区将出现“北极周围的联合国家”,前苏联地域内也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兴国家。    苏联崩溃、东欧分裂、两德统一、还有欧洲统一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确定的国界今天不断地被重新涂改,在迈向21世纪的过程中,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那么明天的地球仪将会与目前有什么不同呢?以下是著名学者对“不久将来的世界”的预测。    地理学界的权威索尔·科因博士预言:“在今后的25年至30年间,世界上的国家将增加50%以上,总数可能会超过300个国家。”    现在还没有人能否定他们的预测。截至20世纪初,这个地球上还只有60个国家,而1944年以后,独立的国家急剧增加,现在已有190个国家。在最近这20个月当中,新加入联合国的就达20个国家。    因为从过去的国家脱离,所以国界将发生变化。意大利的地理学家法布里奥·埃伯说:“现在那些语言或领土缺乏一致性的国家疆界即天然的疆界正在失去重要性。”目前仍存在的最后的殖民地群若成为独立国家,那么将新增加许多国家。这曾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明显倾向。最近苏联帝国崩溃,新产生了15个国家。因为经济、社会的压力和国家的根本变化,地图上将出现新的国境线。    达特茅斯大学洛克菲勒中心的负责人乔治迪姆科说,这个世界在今后十年间将发生巨变,变化将一直持续到21世纪。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国家与今天的国家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全美地理学会前主席科恩说:“许多国家将没有军队,只有警察。另外,有些新国家还将允许双重国籍。”国际地理学联盟世界政治地图委员会的美国代表朱利安·敏基认为,统治和权力的层次体制将取代以往的国家。他说:“最高的层次是与联合国以及对和平、环境等其他全球问题负有责任的机构等同的机构;第二层次是欧洲共同体及刚刚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地区集团机构;最低层次是通过重新划疆界而产生的小国家群。像斯洛文尼亚、苏格兰等这样的国家都将自治或独立,这些国家将因文化、教育、语言等使居民处于更紧密的关系。”    今后世界变化的一个共同倾向是权限转让。权限转让将因人口压力、通信和技术革新、疏远政治而得到促进。    政治地理学家们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技术的相互依赖关系将不仅使各国,而且将使各大陆联结到一起,边境的重要性已经减退。国际地理学联盟的美国代表敏基认为:“绝对主权及法律上的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渐渐失去生命力。”但是,在这期间,国家的数量也将增加。    意大利的埃伯说:“在今后10年当中,我们无法制止这种倾向,但是,其后,合作的愿望将增强。我对今后10年感到悲观,但对长期远景感到乐观。”

3. 是解除禁运还是实施轰炸

【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20日文章】题:克林顿政府在如何对待巴尔干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作者丹尼尔·威廉斯)    克林顿政府正寻求在波黑怎样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办法,但是无论是在政府内部,还是同欧洲盟国之间,都没有就此取得一致意见。    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说,波斯尼亚的战争“在我们政府内部是个非常紧迫的事情,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考虑选择方案”。    但是国防部长阿斯平则对任何选择方案的作用都表示怀疑。他说:“这些是克林顿的最佳选择办法,但是没有一项是有用的。”    据白宫官员们说,正在讨论的选择方案包括解除对波斯尼亚被围困的以穆斯林为首的政府实行的武器禁运及盟国对塞尔维亚人进行轰炸,以迫使他们签署和平协议。    国务院一些官员认为,解除武器禁运是最有可能采取的下一个步骤,因为它将避免把美国的地面部队投入战斗,同时还能满足穆斯林进行自卫的要求。但是这将会造成好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只解除对穆斯林的禁运而不解除对塞尔维亚人的禁运吗?同塞尔维亚人有着历史上和文化上的联系的俄罗斯会允许这样一项措施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通过吗?穆斯林的武器装备将由谁来提供,以及怎样提供?另外,解除禁运将会给伊朗一个特许权,即允许它卷入这场战争,因为伊朗一直在支持穆斯林事业。

4. 外电报道 :俄经济出现改善迹象

【美联社莫斯科4月21日电】题:俄经济显示出改善的迹象(记者娜塔莎·阿洛瓦)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俄罗斯政府顾问理查德·莱亚德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过去几个月里,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并且存在着进一步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    他说,俄罗斯经济出现的最积极的迹象是,通货膨胀增长幅度在3月份降到了21%,预计在4月份会下降到18%以下。而在此之前,1992年每月递增25%。    莱亚德说:“许多人似乎觉得生产一直在下降,而事实上自去年8月以来,生产一直很稳定。”    经济改革中心负责人瓦西里耶夫说,政府曾要求国家统计委员会对这些数字进行两次核查,结果发现这些数字是正确的。    他说:“看来反对改革的人一直在蓄意隐瞒这些颇具积极意义的数字,以铲除盖达尔的改革派政府。”    这些经济学家说,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于4月9日达成了一项协议,确定了信贷增长的严格目标,即在1993年第二季度增长10%,在本年度的第三四季度增长5%。这项协议可能会使通货膨胀率在1993年底降至每月5%。

5. 美联社报道道 :耶路撒冷阿文报纸刊登以色列官员采访录

【美联社耶路撒冷4月20日电】以谈谈停停出名的中东会谈出现了突破:耶路撒冷的阿拉伯报纸头一次采访以色列官员并在报上引用他们的讲话。    这种变化反映了耶路撒冷东部的报纸的作用改变了。直到不久以前,这些报纸一直是以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运动为宗旨的,它们对西方关于新闻要不偏不倚的概念一无所知。    在和谈于一年半前开始举行之前,要求以色列官员发表评论的巴勒斯坦记者被认为是同敌人友好交往。但是,几个月来,在耶路撒冷4家阿拉伯文报纸工作的巴勒斯坦驻外人员开始坐下来同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和其他官员交谈了。    东耶路撒冷《日报》发行人兼主编哈拉克说,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来往已成了“双向交通——我们要求见他们的人,他们要求见我们”。    哈拉克对本社记者说:“我们同以色列人的关系正进入新的一章。”

6. 漫画

说明尽管美国人还没有最后打定注意,但波黑空投行动已经开始……(原载香港《快报》)

7. 英报文章:巴勒斯坦人为什么拖延和谈

【英国《独立报》4月21日文章】题:巴勒斯坦人故意拖延时间以得到让步(记者查尔斯·理查兹发自华盛顿)    中东和谈的推迟意味着什么?巴勒斯坦人又能从他们的拖延中得到什么呢?答案可能是钱。可是沙特阿拉伯人已经提议恢复向越来越危急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供资金。    4个月来,西方外交使团一直在想方设法劝说阿拉伯各方参加中东和谈,3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约旦和黎巴嫩——也都渴望通过恢复和谈使它们的国家获得利益,而不想受到驱逐巴勒斯坦人这个问题的影响。    巴勒斯坦代表团女发言人阿什拉维详细说明了巴勒斯坦人的观点——在18个月的谈判中,她发觉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被占领土的形势依然在不断恶化。    巴勒斯坦人还有其它一些切实的担心。首先,他们要求得到书面承诺将来不再采取驱逐行动,而不是仅仅在口头上。但是,由于以色列人要求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阻止巴勒斯坦人杀害大批以色列人,在自己公民的这种压力下,拉宾无法作出这种承诺。其次,巴勒斯坦人担心,如果美国不能使以色列全面履行联合国安理会要求让被以色列驱逐的巴勒斯坦人重返家园的第799号决议,那么,以色列遵守安理会有关要求以色列军队从它在1967年阿以战争中占领的领土上撤出的第242号决议的前景就很渺茫。    巴勒斯坦人也知道,这是他们对谈判吹毛求疵的最后机会。因为,下一轮谈判将是一次连续性谈判。而且,不管阿拉伯国家对找到一个全面的解决办法的必要性说得怎样动听,结果都将是明确的:阿拉伯国家不再受到巴勒斯坦人牵制,尽快与以色列人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

8. 电梯里的会谈

【法新社安曼4月20日报道】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和约旦首相沙克尔今天在首相府乘电梯时,电梯突然出了故障,上下不得。后来保安人员和技术人员用人力把电梯降下来。阿拉法特走出电梯时笑着说:“我们在电梯里会谈了10分钟。”

第 3 版

1. 古种开新花

据美联社报道,一位日本科学家今天说,他已用在2000年前的古墓中找到的一粒种子培育出一朵白色的八瓣木兰花。山口大学的宇都宫说,这粒木兰花种子是1982年11月在山口县的一座古墓的食品储藏室里发现的。他把种子放进水里,3个月后,一粒种子发芽。他把它栽在花盆里,现在已长成2.25米高的木兰树。

2. 意外获遗产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底特律市一位司机到郊外办事,途中想小解,却找不到厕所,遂走进一家殡仪馆去方便。事后,殡仪馆接待员热情迎上来,带他去吊唁死者,之后又请他留下姓名和住址。数周后,司机意外地收到了一张面值5万美元的支票和一封信。信中告诉他说,那位死者立有遗嘱,将其遗产分给前去吊唁他的人。

3. 一笑挣一万

据德国《彩色画刊》报道,梅特卡夫穿着睡衣裤去上班,鞋上粘着卫生纸,乘电梯时脸朝墙。他是美国的企业顾问,是职业幽默家。他通过“幽默训练计划”教会像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施乐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这样一些大康采恩的职员,如何笑着消除紧张并提高创造能力。他就这样使数字设备公司的营业额增加15%,平均一个笑话增加1万美元。

4. 开山凿石 巨人来

【美国《史密森学会》月刊文章】(作者唐纳德·戴尔·杰克逊)游客们——全家老小、中年夫妇、坐小汽车的孩子、乘公共汽车的老人——络绎不绝地涌向山中的台地。他们穿着短裤、短袖运动衫、运动鞋,背着照相机和摄像机,说着各种不同的语言。你能看出哪些人是第一次参观拉什莫尔山:这些人总是怀着几分怯意,似乎一见之下,受不了冲击而向后倒退。他们往往匆匆看一眼那四座花岗岩雕成的头像,就把目光移向别处,过一会儿才定下心来细细琢磨。    台地上的游客一直在嘁嘁喳喳,但声音不大,仿佛提高嗓门会引起其中一位总统眨眨眼睛,表示不满。象牙色的头像和周围的灰色裂岩之间的强烈对比引起了一位女士的注意,她说:“他们看来多白啊!”一个男人小声对他妻子说:“最使我奇怪的是他们都闭着嘴。这对政治家来说,可是少见的。”一个得克萨斯人对拉什莫尔山注视了几分钟才发表评论:“唔,他们肯定从那个傻瓜身上凿出了不少石头。”    大部分游客不出30分钟就陆续离去。有些人则转到旅游中心去看有关山石四巨头的录像;另一些人走下一段楼梯去听国家公园管理处的看守人员讲解;还有一些人悠闲地走进一家兼营礼品的餐厅,在写着“托马斯·杰斐逊把冰淇淋带进美国”的广告牌前大吃蛋卷冰淇淋。    山上的四巨头以一贯的镇定态度把这一切看在眼内:华盛顿气派雍容,杰斐逊若有所思,林肯悲天悯人,罗斯福却出乎意料地克制自持。如果你在拉什莫尔周围留连几日,对着雕像看下去(你没法不这么做),你的心——老实说是我的心——最后总会产生一种不敬的想法。这一切是不是有点儿——嗯,可笑呢?我们说的是这个花了14年功夫、在一座方圆174英里内渺无人迹的荒山上雕凿四个60英尺高的总统头像的庞大工程。这是美国人借岩石所表现的夸张劲儿吗?不错。是漫无节制的例证吗?又说对了。拉什莫尔症的定义:名词,一种先天性的离经叛道心态。    拉什莫尔山紧紧抓住了美国人的想象力。广告商无法抗拒它,喜欢编造隐喻的人不断引用它。拉什莫尔岿然不动,夸大失实,是象征中的象征,偶像中的偶像。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为谁的面孔应该刻在岩石上而争论不休的原因了。据说,有人募集了10万美元,企图把里根的头像加上去,但没有成功。    叫人有几分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象征中的象征多年来并没有引起政界更多注意。除了乔治·布什总统1991年偶然参加了雕像落成50周年的庆祝活动外,利用拉什莫尔山作为讲坛的仅有两个高层次团体,就是苏族印第安人和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苏族人理由充分,因为在发现金矿时废除的一项条约中曾经规定,拉什莫尔山周围的黑山丘陵本是属于他们的。1972年夏季,他们在拉什莫尔山顶上举行的抗议活动延续了几个星期之久。而“绿色和平”组织的积极分子则关注酸雨问题,他们在1987年曾占领拉什莫尔山顶几个小时。那里通常是禁区,只有公园管理人员才可以上去。    虽说大多数美国人对拉什莫尔山的态度可能是在漠不关心与含糊认可之间,但多年来,非议这座“民主殿堂”的却也不乏其人。这些头像是在1927至1941年间设计和凿成的,那时一般人对环境保护还不敏感。南达科他州一位精力充沛的社论撰稿人科拉·约翰逊却是例外,她写道:“人类雕石像,但上帝造群山。别惊动山灵吧!”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也不喜欢拉什莫尔山工程。    雕凿拉什莫尔纪念像的想法最初来自南达科他州的历史学者多恩·鲁宾逊。他认为,把一些西部英雄的头像雕凿在黑山的“尖峰”上,肯定会吸引游客。于是,他给雕刻家格曾·博格勒姆写了信,一周后,反应热烈的回电使他确信已经找对了人。博格勒姆到南达科他州实地考察几次,接受了鲁宾逊的意见,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他决定放弃西部英雄,改而雕刻美国几位最伟大的领袖的头像——他首先想到华盛顿和林肯。而且,头像也不宜雕在尖峰上,而应该在1000英尺长、400英尺高的拉什莫尔山上。他第一次看到这座山是在1925年骑马遨游这片丘陵地带的时候。    他的第一着妙计是怂恿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在1927年到拉什莫尔去走一趟。柯立芝的嘉许起了关键作用,打开了联邦政府拨款的通途。柯立芝骑马到达山麓,发表简短演说,赞扬这项雕凿计划,认为“其概念、规模、意义都是绝对美国式的”。随后,年已花甲的博格勒姆出场了:他坐在高空作业台上,戏剧性地从崖顶往下吊。他在岩石上钻了6个洞,作为第一个雕刻的华盛顿头像的“主要点”。    刚有了些捐款,雕刻工作就开始上马。但是两个月后,钱用完了,工程也就停了半年。同时,博格勒姆也扩大了眼界,要在拉什莫尔山上增加杰斐逊和他的老朋友西奥多·罗斯福的头像。1929年和1932年,经过南达科他州参议员彼得·诺贝克的活动,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联邦政府补助这项工程,它才得以完工。    当年的建筑工人有30人在1991年回到拉什莫尔参加了竣工50周年庆祝会,他们对自己的功劳不免怀有一种羞怯的自豪感。“在那儿干活的时候,我们谁也没有想到那么重要,”雷蒙德·伯格说,“可是现在我看着它,也确实感到有几分骄傲:它使我觉得我真的干成了一件事。”

5. 寻访苏尔马人(三)

苏尔马人拥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但他们的邻居布米人得到了AK47步枪。因为他们有长期争斗的传统,发生大屠杀的可能性很大。    也许正是这种无时不在的威胁,这种生活在灭绝边缘的感觉赋予这一地区的人富有侵略性的特点。陌生人在这里不受欢迎——他们常常意味着死亡。在我们带着摄像机、30辆骡车队拉着生活用品去的时候他们会怎样接待我们?    我们有两大优势。给我们当向导和翻译的是苏尔马伟大的猎人阿托·费莱克;另外,卡罗尔和安杰拉曾去过苏尔马的村落。    埃塞俄比亚政府派了两名相貌很难看的士兵当我们的护卫,我们还没到苏尔马地区,他们的子弹就被偷走了。遇到紧急情况,我们简直不能指望他们的保护。    我们终于到了苏尔马人的科尔穆村并在那里搭帐篷。卡罗尔和安杰拉第一次来时交的朋友奇诺伊赶来迎接我们。苏尔马人大多都没见过白人,他们用手指擦我们的皮肤,奇怪,白颜色怎么不掉下来?    一开始,他们肯定以为我们是可怕的魔鬼,但他们天性中的傲慢不允许他们逃走。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我们搭好了帐篷。那天夜里睡觉的时候,我们听到苏尔马人在转移牛群。布米人曾袭击附近的一个苏尔马村庄,狮子也曾吞食一头奶牛。我们渐渐开始进入苏尔马人的真正生活。    苏尔马人对当地酿的啤酒简直喜欢得要命,但他们一喝醉就变得狂暴、爱寻衅。(三)

6. 抗税有绝招

据德国《星期日图片报》报道,瑞典克莱克林根村最富有的人霍尔格·尼松去世了,他的遗嘱是:“把我的财产分给克莱克林根每一位18岁至65岁的居民。”他总共有400多万马克,每个村民可得1万5千马克。他一生成功地用计谋和手腕尽量减少他应缴的税款。为了不让财政局在他逝世后拿到钱,他将他的财产分给几百个财产继承人,而税务局只能收取几芬尼的遗产继承税。

第 4 版

1. 民主党的“皇太后”(二)

帕梅拉不是一个思想家,她也不想去制订政策,她一心一意去干实事。埃夫里尔·哈里曼的老搭档、现任克林顿的国家安全顾问助理桑迪·伯格说:“她是一位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人。她在当时曾陷入绝望的党里成为一支积极的力量。”    她的组织的正式名称是“帕派克”,这几个字是帕梅拉政治行动委员会的缩写。当时,比尔    ·克林顿当了一任阿肯色州州长后竞选连任失败,于1981年参加了“帕派克”的筹委会,并同帕梅拉一起首次作为这个组织的领导成员在电视上亮相。此后他们一直保持接触。    1991年6月,帕梅拉把她在弗吉尼亚州的养马场的房子借给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举行一次关键性的战略会议。这实际上是一次“帕派克”与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首脑联席会议。会议显示了帕梅拉在党的复兴中的中枢作用。几周以后,布什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攻击了她,对“狂热的”民主党精英们在“帕梅拉·哈里曼的农庄——民主的堡垒”的聚会冷嘲热讽一番。布什对她的攻击也证实了帕梅拉在政治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帕梅拉在英国多塞特郡的一处1500英亩的梅特恩庄园长大。她的父亲是第11世迪戈比勋爵,曾做过多塞特郡治安长官。这个职务现在由帕梅拉的哥哥担任。    帕梅拉·迪戈比是长女,到14岁时她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貌少女,而且显得早熟。她意志坚强并决心到大城市生活。3年后她得到家政学毕业证书后,前往欧洲大陆“进修”一年。从欧洲大陆回到伦敦,她在外交部找到一份周薪6英镑的翻译工作。她觉得自己是个“乡巴佬”。后来有一次她说:“那时我的衣着没有别的姑娘那么漂亮、那么贵重。这使我非常苦恼。直到19岁我从未单独跟一个男人在外面吃过饭。”    可是,在英国对德国宣战后不几天,在到一位女友家串门时,帕梅拉替主人接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伦道夫·邱吉尔打来的。这位感到孤独的28岁的中尉,获准周末休假,想邀她们去吃晚饭。伦道夫对帕梅拉一见钟情,两周之后帕梅拉与伦道夫订了婚。    尽管老邱吉尔对未来的儿媳非常中意,但帕梅拉的家人和亲友却极力反对。帕梅拉回忆说,亲友们的阻挠“反倒促使我非那么干不可”。事实上,伦道夫从小被娇惯坏了,为人不大可靠,酗酒、好赌、举止有些粗鲁。可是帕梅拉在他身上发现了男人的魅力和信心,尽管有时候她也承认,“我的婚姻是绝对愚蠢的”。    (二)

2. 美越战老兵的战争后遗症

【法国《费加罗》杂志2月23日一期文章】题:他们在丛林深处继续进行战争    一条小路沿着落基山脉积雪的山坡蜿蜒而上。在山坡上的丛林中有一块空地,空地中央有一个破木棚。它的主人腰间别着手枪站在门口,手里牵着7条狗。他焦躁不安,仔细打量着来客,好像要把他赶走似的。    这个46岁的怪人叫迈克·霍尔。他在躲到落基山脉里生活之前,曾带着他的7条狗在汽车里过了12年。这个曾在越战期间被直升机空投到越南的美国伞兵在越南的丛林里呆了一年。“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只剩下一个躯壳,一具行尸走肉。”他无法面对社会,于是逃到山里。他原以为皑皑白雪会使他忘记越南,但是没有一个夜晚他不是惊叫着醒来。    迈克·霍尔什么都不爱,不喜欢客人来访,不喜欢别人提问,也不喜欢文明的气息。他在美国蒙大拿州荒无人烟的深山里独自幽居了5年。陪伴他的是狗和总是纠缠他的恶梦与痛苦。20多年前他去了越南。他在那里看到的是鲜血、装有铅砂的子弹、毁掉生物的化学毒剂和死亡……    在美国,有一千多越战老兵选择了这种隐居生活。他们受不了梦魇的折磨,纷纷隐匿在夏威夷的丛林里、一望无际的群山中或是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人们把他们叫做“丛林老兵”。要想统计出他们的确切人数是徒劳的,他们大部分住在简陋的茅屋里,有的住在厚厚的帆布帐篷里,还有的住在山洞里。他们受一种可怕的被迫害妄想的折磨,总是保持着警惕,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在战斗中,武器就是生命。”肯·沃尔夫这位越战老兵咕哝着说。    越战期间,他在美国海军服役。1969年从越南返回美国之后,在“威士忌酒瓶中过了10年”。他厌恶人类,离过婚,无法控制的施暴癖毁了他,医院的痛苦经历使他萎靡不振。于是他来到森林边的一个木棚,照顾受伤的鹰,一住就是10多年。    这些退伍的越战老兵在他们生活的地方重新创造了实战条件:测定陌生人方位的监测系统,测定“敌人”距枪口距离的秘密路标,有时甚至还有埋在各处的土制地雷。他们想远离一切文明的痕迹,逃避他们记忆中的恐惧。    研究这种行为错乱的美国专家最后把它定名为“创伤后紊乱性紧张”。从这个学名,或者从更简单的别名“后期效应”就能看出战争的后遗症:它至今仍在摧残人的身心。它是罪恶的凶手:虽然有5万美国人倒在了越南,但是活着回来的人中又有30万人在战争结束后暴死。他们死于酗酒过度、用药过量、事故或凶杀。更糟糕的是:约有10万越战老兵自杀。20多年以来,从越南回来的老兵被不断送进美国监狱,其速度惊人:现在他们仍占蒙大拿州监狱人口的10%。在310万越南战争参战士兵中,将近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后紧张紊乱症。    吉米·莫里斯在另一位老兵的劝说下结束了几年的野人生活,像狼一样走出森林,来到“老兵中心”。这是政府在看到战争后遗症的严重后果之后仓猝建立的老兵接待中心之一。他在那里与他的难友们重逢,谈起炸弹的爆炸声、子弹的嗒嗒声,谈起倒下的战友和不断折磨他们的恐惧。一天,有人对他说:“你只有去华盛顿参拜刻有所有越南战争死亡者名字的黑色大理石墓碑,才能驱除纠缠你的恶魔。”他做不到,于是放弃一切,又回到山野里。    时至今日,尽管“老兵中心”网日趋完善,中心里“开小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受一种无法解释的心理风暴“冲击”最大的越战老兵仍然要躲藏到丛林中去。他们在接受炮火洗礼的时候还不到20岁。乔治    ·塔洛斯18岁时曾因作战勇猛而获得勋章,10年后他却像动物一样生活在丛林中,全部家当就是一块塑料布。他习惯在夜晚点燃篝火,用机枪向灌木丛扫射,以此来放松自己。“我越来越感到不舒服,我会无缘无故地发作。我的脑子里钻进了敌人……”43岁的乔治·塔洛斯已在丛林中生活了11年,靠打猎和捕鱼为生。他偶尔离开他的木屋到当地的酒吧里打架斗殴。“我不是去喝酒的,而是去同其他人较量。事实上我要找个能杀死我的人。”    1986年的一天,他跑到树林外面,站在高速公路上像小孩子一样大哭。从那天起,他几乎再也不走出他的住地。他知道他的魔鬼在时刻警戒着,随时准备控制他。“我是一颗定时炸弹。我爆炸的时候会非常可怕。”    这些被恐惧打上烙印的人从前线回来之后,都曾竭力使自己逐渐适应社会。尽管狂怒的游行者骂他们是“屠杀婴儿的刽子手”,尽管亲人不理解他们,政客背叛了他们,他们仍然想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建立了家庭,娶妻生子。他们辛勤工作,逃避过去。但是过去总是纠缠着他们。结果,成千的人被送进监狱,一般都是因为轻率的暴力行为。他们靠酗酒和吸毒摆脱痛苦,直到同心爱的妻子离婚。    对韦恩·利特尔这位在越南作战近3年的前海军突击队成员来说,他的精神崩溃得太早了。在人们命令他向一个村子扫射的时候,他看到妇女和儿童惊慌地四处逃命。“那一天,有某种东西在我脑子里破碎了。”    回到美国以后,他做了长途卡车司机,曾因酗酒和多次伤人入狱。他结过4次婚。过分恶劣的情绪吓跑了所有的妻子,也毁了他的生活,使他每一次重新做人的努力都归于失败。    他在蒙大拿州依山岩而建的房子里藏有40件武器,还在地窖里贮备了将近一吨的干粮和几千发子弹。他还在山里修建了其他的藏匿处以防万一。他难过地说:“我知道这很荒谬。但是我身上有一部分已不属于我。没有武器我就不知所措。”过另外一种生活是不可能的,他们都已试过。每一次,迷人的森林都把他们吸引回来。迈克    ·霍尔低声说:“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哀,当我要发泄它的时候,发出的却只是狂怒。”

3. 五角大楼拍卖金刚石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4月19日电】随着冷战的结束,五角大楼准备今年春季拍卖在备战时期储备的价值数亿美元的工业钻石和其它物品。    这些物品储存在鲜为人知的国防储备库里。这个储备库建于二次大战结束后,当时战争虽已结束,但人们对物资短缺的记忆仍难磨灭,就建立了这个储备库,里面储存的东西应有尽有。有的东西看上去不起眼,但却具重要的战略意义,如锡、橡胶、铝、锌,甚至用于制炸药的猪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储备库里的许多材料已过时,像用于制造电子管的云母,如今电子管早已被晶体管替代。还有用于防止疟疾的奎宁和用于制革以生产皮靴和马鞍的丹宁(鞣酸)都已失去战略价值。    五角大楼曾多次请求国会批准拍卖一部分储存品,但一直遭到某些议员的抵制,因为这些议员的家乡正好出产其中的某些产品。    现在国会终于松口了。今年国防储备库将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清仓,估计将有价值4亿美元的储备物资被卖掉,其中最值钱、最具吸引力的当然是金刚石了。    当两个月前贴出关于拍卖钻石的广告时,许多潜在买主报名参加,因而先是把拍卖时间推迟到6月份,以便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考虑购买,接着是决定在9月份举行第二次拍卖。    第一次拍卖将拿出来的是40年代和50年代从巴西和当时的比属刚果(现为扎伊尔)买来的100万克拉粗钻石,也就是未经加工的状似岩盐的金刚石。这些金刚石原是五角大楼用于切割钢铁或其它坚硬金属的工业金刚石,但国防部后勤署声称这些金刚石属于准钻石级或钻石级,也就是说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雕琢加工成“女人的最好朋友”——漂亮昂贵的钻石。    一块金刚石是否属于钻石或准钻石级,要看它的大小、颜色、清澈度和形状。这些都是购买者购买时要鉴别的。对拍卖感兴趣者可以事先在保安人员的监视下对金刚石作一番鉴别。鉴别者将装在瓶里的金刚石倒在一只纸盘中,将纸盘放在一只微型天平上称重量,然后再将纸盘放在聚光灯下鉴别。决定购买者需缴一份封口的出价单,出价单要等拍卖开始时才可开封。拍卖的全部所得将上缴财政部的一个特别基金会,由国会调配使用。    如果6月份的拍卖获得成功,另有100多万克拉的金刚石将于9月份拍卖。    五角大楼今年将拍卖200多万克拉金刚石,听起来这个数字大得惊人,但同世界市场相比,这只占很小一部分。估计世界市场金刚石超过1亿克拉,而五角大楼目前的储存量为1170万克拉。    虽然世界金刚石市场目前不大景气,但国防部后勤署对今年的拍卖显然是乐观的。女发言人奥芬巴彻女士说:“我们已使很多人产生了兴趣,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要让出价的竞争激烈些,这样我们就可以为美国纳税人争取到尽可能高的价格。”

4. 美国总统伉俪 一年进项多少

【美联社华盛顿4月16日电】从纳税申报表来看,克林顿夫妇1992年共收入29.0697万美元,从中纳税7.0228万美元。这对夫妇的收入主要是当公司法律顾问的克林顿夫人挣的,克林顿去年当阿肯色州州长的收入仅为3.4527万美元。    但这一“不正常”现象今后几年内将会改变。克林顿当总统每年收入高达20万,而克林顿夫人则已放弃律师职业。按照美国法律,她担任克林顿的医疗保健工作组组长是没有薪水的,因为她是总统的夫人。    副总统戈尔夫妇也公布了他们的纳税申报单。这对美国第二夫妇1992年总收入达62.3243万美元,其中有46.1529万美元来自戈尔的最畅销书《处于平衡状态的地球:生态学与人类精神》的版税。戈尔夫妇共向联邦政府纳税16.6979万美元。

5. 漫画

说明:送给叶利钦的原壳包裹。(包裹四周的7人分别代表西方7国,站立者为叶利钦)(原载德国《商报》)

第 5 版

1. 棋坛波氏三姐妹(一)

【本报布达佩斯4月23日电】题:棋坛奇才波氏三姐妹(记者周东耀)敢同须眉争高低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号称东欧的“小巴黎”。    早春2月,矗文在多瑙河畔的洲际饭店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异性大战”正在激烈而又静静地进行。只见一位身材魁梧、头发灰白、年届“知天命”的男子,双眉紧锁地凝视着棋盘,额头上已渗出津津汗珠。后来他干脆脱下西服上衣,走下比赛台,反剪着手来回踱步思考。而坐在他对面的却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她偶尔轻轻地拢一下披肩秀发,呷口矿泉水,友善中带着智慧的目光不时扫视台下观众,带着一种挑战性的姿态挪动着棋子。    享誉国际棋坛的世界头号女子选手、16岁的匈牙利运动员尤迪特·波尔加(前译朱迪特)与世界前男子冠军、56岁的博·斯帕斯基搏斗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最后尤迪特以5.5分比4.5分获胜,捧走11万美元奖金,打败年龄比她大40岁、国际积分相差30分的堂堂须眉。匈牙利报纸用的标题是够刺激人的:《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男士们在发颤,尤迪特生就能下棋》。    在比赛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这位生在列宁格勒、先后曾获得7块奥运会金牌的斯帕斯基,刻薄的记者们出言不逊:“你输给一个16岁的姑娘不难为情吗?”斯帕斯基则颇有大将风度他说:“赛前我就不乐观,但她比我想象的还要强,就象拳击沙袋一样,输给尤迪特这样出色的棋手,我一点也不难为情,而且有机会同她较量觉得很高兴。一句话,她确实比我强。”    “好汉不同女斗”。在体育界,性别、年龄、体重等界限的藩篱森严,而尤迪特则似乎上了瘾,特别喜欢与男士争高低。同斯帕斯基的较量刚刚结束,组委会立即宣布,从5月15日起,尤迪特将同英国国际象棋大师、业已取得向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挑战权的奈·肖特对阵。先在布达佩斯,后在肖特妻子故乡雅典进行,10盘比赛奖金提高到40万美元,棋迷们欣喜雀跃。    当斯帕斯基累得精疲力竭,宣布下阶段要好好休息时,尤迪特又迫不及待地杀上战场了。3月份世界男子锦标赛匈牙利区在这里的和平饭店里进行,尤迪特和她大姐苏珊分别在A、B两组里同来自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及本国的24名男子选手拼杀。苏珊目前竞技状态欠佳,名列第8。但尤迪特却一路顺风,把十来名男子杀得东倒西歪。其中46岁的波兰名将格但斯基·杰只较量了25着就败下阵来。尤迪特进入男子区际比赛。(一)

2. 意足球队进入三大杯决赛

【法新社巴黎4月22日电】帕尔马队和尤文图斯队今天分别打入欧洲优胜者杯和欧洲联盟杯决赛后,意大利足球俱乐部正朝着囊括这个大陆三大杯赛全部冠军的路程迈进。    由于意大利AC米兰队也取得欧洲冠军杯赛的决赛权,因此,1993年将成为意大利足球另一个成绩卓著的年头。    在1989年,AC米兰队赢得冠军杯,尤文图斯队捧回联盟杯,而桑普多利亚队则是优胜者杯赛的冠军。在前一年,意大利足球俱乐部取得两个杯赛的冠军:AC米兰队和那不勒斯队分别摘取冠军杯和联盟杯赛桂冠。桑普多利亚队在优胜者杯决赛时失利,屈居亚军。    尤文图斯队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战胜巴黎圣热尔曼队后进入优胜者杯决赛的。    帕尔马队今天在优胜者杯半决赛第二场比赛中以0比1输给西班牙马德里竞技队。但由于该队两周前在马德里出人意外地以2比1取胜,因此,该队以客场进球多而取得参加5月12日在湿布利的优胜者杯决赛权,决赛对手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队。安特卫普队在半决赛首场比赛中以0比1输给莫斯科斯巴达克队,但在今天的第二场比赛中以3比1大胜对手。    意大利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心可以同英格兰10年前的情况相对照。英格兰在1977年至1982年间每年都夺得冠军杯赛桂冠。在1984年,英格兰有三支队伍打入决赛。

3. 柏林接待考察费尽心血

【本报柏林4月22日电】(记者邢桂敏)国际奥委会代表团一行11人21日结束对柏林5天的考察,随后飞往考察的最后一站伊斯坦布尔。    代表团离开柏林后,柏林市长迪普根和申办负责人纳夫罗基中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对考察结果表示满意。他们认为,柏林给代表团留下的印象是“积极的”,柏林在与其他申办城市竞争中“得分在增加”。避免风险巧妙安排在考察团17日到达柏林之前的4月初,柏林市议会中的在野党绿党和联盟90以及民主社会主义党就写信给国际奥委会,要求考察团在柏林直接听取它们的意见。    出于安全考虑,考察团成员分散抵达柏林。出乎预料的是,提前一天抵达柏林的团长、瑞典人埃里克松在正式开始考察的第一天就花一上午时间首先接见了一直活跃在反对申办最前列的绿党和联盟90体育发言人登巴和民主社会主义党主管体育的议员,听取他们的申诉。    这次会见虽双方未作什么承诺,但却大大缓解了反对申办者的激昂情绪。    尽管如此,反对派组织的万人大游行18日照常进行。正当浩浩荡荡的游行大军在柏林中心区移动时,考察团已视察完新旧体育场馆,由波茨坦附近的赛马场乘直升机飞往200多公里外的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罗斯托克,视察帆船比赛场地,避开了与游行队伍的冲撞。这种巧妙安排表明组织者颇费了    一番心计。官员出动积极工作    从考察团5天的访问中不难看出,除按照规定安排代表团考察现有体育场馆、计划新建体育场馆和奥运村以及其他各种配套设施外,安排与德国有关领导人会见也显得极为突出。    柏林市长迪普根在第一天举行的欢迎晚宴上用流利的英语致辞,使考察团备感亲切。第一天,联邦外长金克尔在风景秀丽的波茨坦“西西里霍天宫”的午宴上重申了联邦政府对柏林申办的支持。19日,联邦内政部长赛特斯会见考察团则在财政和安全问题上以联邦政府名义再一次作了担保。20日下午,柏林市长迪普根率领负责建筑、城市发展、体育、交通和卫生工作的市府委员参加了与考察团的座谈,对考察团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又一一作了具体解答。    团长埃里克松在这次工作会晤后对聚集门前的记者说,一切关心的问题都得到“满意解答”。至于如何评价柏林举办的可能性,他只是不偏不倚地表示“祝柏林在9月23日蒙特卡洛会议上走好运”。    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在考察团离开柏林前一天中午在其柏林官邸“美景宫”设午宴款待考察团,使一系列会见达到高潮。多方戒备确保安全    考察团在柏林逗留期间,明显感到戒备工作非同往常。考察团下榻的坎平斯基饭店戒备森严。处于繁华商业区的这家饭店街道前后封锁,武警和便衣林立。欲进入这家饭店的所有人一律须经安全检查。入口处临时增设电子安全门,犹如机场过关。    考察团视察时乘坐的是“奔驰”高级防弹防爆汽车,前有摩托车开道,后有警车尾随。柏林这次共出动4500名警员确保代表团安全。    在考察团访问期间虽未发生严重破坏事件,但小事端却时有发生。在18日的大游行时有人在申办公司楼前抛掷石块和燃烧物;18日晚有人在考察团住所门前闹事被驱散;19日200多辆出租车示威影响了交通正常运转;20日数百人骑车游行向总统官邸抛掷染料袋。在考察团访问期间,临时受到拘留的人达40余名。争取支持前景难料正如官方人士所说,代表团“满意地离开柏林意味着柏林越过了第一道障碍”。今后的障碍如何逾越尚难预料。不过,官方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种活动的展开,支持柏林举办奥运会的群众会不断增加,原来预计的65%至75%的支持率有可能达到。    市长迪普根还透露,如果2000年奥运会能在柏林举行,所有国内外参观者(预计每天6万人)和运动员都将得到“免费环保卡”(指免费乘公共交通避免轿车拥挤),穷困国家运动员还可得到柏林向国际奥委会声援基金提供的资助。

4. 考察团开始视察伊斯坦布尔

【美联社伊斯坦布尔4月22日电】国际奥委会考察团22日开始对伊斯坦布尔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了解该市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所作的准备工作情况。    土耳其方面向国际奥委会考察团介绍了伊斯坦布尔的旅馆、通讯和交通状况。申办委员会官员说,考察团还将乘直升机从空中鸟瞰这座拥有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市容,参观医院和体育运动场馆。    伊斯坦布尔欢迎考察团的标语口号是,“让我们相会于欧亚大陆汇合之处”、“土耳其作好了准备,伊斯坦布尔希望主办2000年奥运会”、“奥林匹克,四海一家”。

第 6 版

1. 《白雪公主》英译本因有残忍情节遭禁

法新社四月十三日报道,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小学禁止这部格林童话的英译本进入八岁以下儿童的课堂,因其中有凶恶的继母把熊的肺肝错当白雪公主的内脏吃掉的情节。

2. 葛丽泰·嘉宝的信件将拍卖

美联社四月十二日报道,这位瑞典出生的女影星描述自己幽居生活的私人信件,将由伦敦索思比拍卖行于六月拍卖。这六十六封信的收信人是一位三十年代曾与她一起拍过电影的女演员。信中写道:「独处令人伤感,但有时与人共处更难。」嘉宝从一九四一年起开始隐居,并于一九九○年逝世。

3. 巴西发现史前树懒遗骸

俄通社—塔斯社四月十四日报道,巴西古生物学家在南里奥格朗德州发掘出一具史前树懒的遗骸。他们说,这种树懒生存在一点五万至四万年以前,体格高达五点五米。而现代的树懒最高也不超过一点五米,最小的甚至可放在手掌上玩赏。从颅骨的形状来看,这种树懒主要吃的是树叶。

4. 波黑战争破坏了许多名胜

【美联社萨拉热窝4月14日电】题:波黑战争破坏了许多文化名胜    塞尔维亚人去年8月炮轰了波黑共和国的国家图书馆,这座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建筑物毁于一旦,250万册藏书仅存50万册。    建筑师居里克气愤地说:“如果现在是18世纪,我还可以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但现在已是20世纪末了——简直荒唐。”    以土耳其建筑和横跨内雷特瓦河的古桥著称的南部城市莫斯塔尔已成废墟。    在克罗地亚港口杜布罗夫尼克,大理石人行道上密布炮弹碎片,迄今已有9座宫殿被大火吞噬。而在文艺复兴到波黑战争爆发前的漫长岁月里,这座风景如画的贸易城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1991年武科瓦尔陷入塞尔维亚军队手中以前,它的巴罗克式建筑就已变成了碎石堆。    美国的一个学者委员会最近在《纽约时报》的一篇公告中指责说:“这些建筑物和文化遗址中有许多不是纯粹在战斗中被毁坏的,而是被人蓄意有组织地作为攻击目标毁坏的。很明显,这是种族清洗运动的必然结果。”另外,所有大的教堂和清真寺在战火中也未能幸免于难。    居里克估计,单单就萨拉热窝市而言,土耳其式建筑物就有75%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或完全被毁。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统治时期修建的建筑物中约有67%遭到同样的命运。    图书馆和1561年修建的加洛胡格雷夫清真寺在战火中被毁,是波黑文化遗产的两个最大损失。    居里克估计,仅仅为了修复萨拉热窝的主要建筑物,就需花7到10年时间,耗费巨额资金,动用大量人力。

5. 德国当代四大名画家之一伊梦道尔夫

被誉为战后德国四大名画家之一的伊梦遭尔夫是位具有极强表现力的画家。他擅长画巨画,他的那一幅幅色彩浓重的油画就像是一个框形舞台,记录了对历史人物、画家以及朋友和同行们的印象,并借助于各种标记和口号鞭笞或赞颂当代历史。    伊梦遭尔夫1945年出生于离吕内堡市不远的布雷凯德。16岁那年他举办了他的第一个画展。中学毕业后他先从师于泰恩·奥托学习舞台美术。1964年他进入了约瑟夫·博依斯任教的那个班,并受到博依斯很大的影响。60年代他搞了一系列行动艺术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他认为,艺术家在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必须同工人阶级结盟。70年代他结识了原东德画家彭克,从此改变了原来作品中招贴画似的风格并转向表现两德分裂的主题。80年代伊梦道尔夫脱离政治,潜心作画,现在已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大画家。但他始终认为:“艺术对我来说过去和现在始终是阐述立场和表明立场的途径。”    他1990至1991年创作的《花神咖啡馆》(见右图),体现了他近年来创作的典型风格:即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黑色幽默。他在这幅画中记录了丰富的内容:他既表现了德意志的灾难和荒诞,也表现了作为画家的他对自我生存的思考。    这幅画就像是历史画卷的浓缩,每一组人物都组成了“画中画”,并表现了独立的内容。此画的节奏也十分奇特、时行时止,很像螺旋式运动,看上去像是要重新回到出发点,但又充满了新的动力,并产生新的色彩和画面。一辆没有轮子的自行车近年来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解释就是“德国的民主从一开始就是一辆没有车轮的自行车”。画家本人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作品中。在《花神咖啡馆》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小丑、老招待和艺术家的画家形象。    伊梦遭尔夫的34幅作品将于5月2日起在北京国际艺苑展出,届时,中国观众将欣赏到他的佳作,同时也可第一次领略战后德国新表现主义的绘画艺术。

6. 新影片《哈克·费恩历险记》获好评

【美联社4月10日电】(原文无发报地点)马克    ·吐温的《哈克·费恩历险记》早已家喻户晓,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多得不计其数。每当电影公司推出新的《哈克·费恩历险记》,制片人总是要冒很大的风险。对于扮演哈克的小演员来说,要把马克·吐温笔下的这个人物演活亦非易事。    但是,迪斯尼影片公司的这部新片却根本没有这些烦人的事情。相反,这是一部令人喜爱的电影,它传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诚待人。    影片的魅力主要来自伊莱贾·伍德扮演的哈克。伍德极富表情的脸把对社会道德问题深感困扰的哈克演得栩栩如生。他扮演的哈克让观众觉得确实是一个本质善良、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过,伍德的脸蛋过于讨人喜欢,会令观众分散注意力,也许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饰演片中其他角色的演员也都有上乘表演。吉姆(与小哈克结伴出逃的黑人)一角常常会流于矫揉造作的谦卑,但是考特尼·万斯的表演不卑不亢、恰到好处,准确地表现了这一角色的心理。    新的《哈克·费恩历险记》由斯蒂芬·索默斯编剧并执导。索默斯是电影界的新人,这部电影使人对他刮目相看。影片已于4月2日在美国各地发行上映。

7. 格雷斯·佩利获REA短篇小说奖

合众国际社四月十三日报道,    该奖是美国同类 奖项中规模最大的,奖金为二点五万美元,从一九八六年起每年颁发一次。佩利是著名的小说家和政治活动家,她的小说以描写纽约人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见长。

8. 戴维斯新著《罗斯福:在风暴中》评介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3月26日文章】题:新书《罗斯福:在风暴中    (1937—1940年)》介绍    由肯尼思·戴维斯所著《罗斯福:在风暴中(1937—1940年)》是作者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撰写的丰碑式传记作品的第四卷。此书无疑将成为研究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三十二位总统的权威之作。曾获弗朗西斯·帕克曼奖的第一卷《命运的召唤》记述了罗斯福在1928年担任公职以前的经历,第二卷《在纽约州的岁月》和第三卷《新政岁月》分别叙述罗斯福担任纽约州州长和第一届总统任期的经历。    作者戴维斯是罗斯福坚定的崇拜者,但这种崇拜并没有妨碍他指出总统的许多弱点——他工于心计;富有权谋;故意挑动他政府中的各路对手们相互争斗;在重大国事问题上让人捉摸不透他的真实态度。罗斯福是掌握时机的大师,他总是把最重要的几张牌——政策目标深藏不露。    戴维斯最善于揭示罗斯福性格中公众鲜知的较为隐讳的一面。在美国人眼中,罗斯福是一位性格开朗、和蔼可亲、叼着烟嘴、待人热情、永远使人充满信心的总统。但是在私下场合,罗斯福对于德国在1939年和1940年占领西欧以后对人类文明构成的威胁深感忧虑。    这部关于罗斯福总统第二届任期内的经历的传记作品是在一个有利的时候推出的:一位与罗斯福总统出身于同一个政党民主党的新总统比尔·克林顿正设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方向。此书向人们表明,即使一位总统拥有由他所属的政党控制的国会的支持,但在经济状况充满危险的情况下,要改变政策方向是一项多么艰难的任务。如果说堪称20世纪美国政治领导人中的杰出大师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对这项任务都感到力不从心,那么可想而知,置身于福利条件比较好的时代的克林顿总统要完成这项任务会遇到多少困难。

第 7 版

1. 俄罗斯拟向日本“输出”劳动力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4月15日报道,由俄国际雇用协会同日本的民营人才介绍事业协议会联系,愿派出航天、造船、原子能等技术人员到日本就业,每项合同期为三至四年。

2. 处理超级铀元素的大型质子加速器的离子源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4月13日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开发的这种离子源发出了140微安的加速电流。

3. 企业家: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8日文章】题:创业的“4S”(作者:杨毅敏)    管理专家指出,一名成功企业家必需经过由“4S”所组成的阶段。这“4S”分别是:生存(Survive)、成功(Succeed)、维持(Sustain)和寻找(Seek)。    许多成功企业家在他们创业的初期,都曾经历过许多困难。例如,一些企业家在创业初期,可能需挨家挨户要求别人试用他们的产品或服务;又或者,在一切原本上轨道后,却因管理不当或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他们的生意出现危机,而须重回“生存”阶段挣扎。    如果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成功地度过“生存”阶段,那他已进入“成功”阶段并开始享受他努力的成果。    当创业初期所订下的目标达到后,企业家在“维持”阶段,须对业务进行巩固,并加强各种能力。在“维持”阶段结束后,为了要使业务继续增长,企业家有必要“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机会。到时,整个“4S”阶段又重新开始。    在你决定投身商业战场、亲身尝试这四个阶段之前,首先你必须知道和了解自己,是否具有成为企业家的条件?    从许多企业家的成功故事中,我们得知他们都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他们之中有不少是放弃了高薪的职位,把所有的积蓄孤注一掷地投资在生意上。此外,他们之中也有些是因具有创意,发明了新产品而走上成功的道路。    你或许认为自己具备了上述的条件,现在你须要决定该进入哪一行。许多人都说,不熟不做;管理专家也赞成这点,并表示兴趣也非常重要。此外,由于初期创业时资金有限,专家也建议,应选择适合自己所长的市场。    近年来,通过特许经营权创业,成为许多初次涉足商界的人的选择。    专家提醒,任何企业都有其高低潮,因此企业家必须清楚市场的趋势,对有关的新科技等都有所了解。有许多曾经一度非常成功的企业就是由于对成就过于自满,而完全忽略四周环境的新发展。    很多企业家在谈他们的经验或心得时都表示,他们的成功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许多人为的因素也决定了成功与否。    有效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一家企业是否会成功,也就是说他们必须集中取得所定的目标,并不断地寻找和利用所出现的机会。    许多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公司决策人过分集中处理日常的琐碎事情,而忽略制定长远计划,因此时间上的管理和分配对企业家是非常重要的。    这因此也涉及将任务和工作委托给适合的员工。企业家须知道,只要给予员工应有的奖赏和鼓励,员工都会对公司忠心且尽全力。同时,企业家也须对员工的潜能了解,并给予适当的训练和机会,以栽培他们在日后承担更大的责任。    另外,企业家是否获得所需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资金方面的问题。许多企业无法扩大或全面发展,就是因为银行不愿贷款给它们。    最后,除了须维持现有的优势,企业家也必须不断地求进步。    要记住:企业家是把梦想变为事实的人。

4. 美航天飞机雷达将探寻丝绸之路遗迹

【美新署华盛顿3月22日电】(科技记者吉姆·富勒)研究人员报告说,计划于明年放上航天飞机的先进的图像雷达、以及从观察地球的卫星上得到的图像,可能会侦查到传说中的丝绸之路的痕迹。    早些时候的一种航天飞机雷达系统被用来寻找阿曼南部沙漠中古代商队微弱的踪迹。    法罗克·埃尔—巴兹是波士顿大学遥测中心的主任。他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研究人员常常把检查太空图像作为考察任何地区的第一步骤。“现在,航天飞机将担负起新的使命,雷达将对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扫描,以寻找被沙土盖住的沿丝绸之路的古代城市。”    埃尔—巴兹说:“新的雷达至少比旧的雷达先进十倍。我们不知道它会测多深,但它将以高出以往一倍的分辨力来显示特征。”    寻找考古学地址只是新雷达次要的工作。它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详细研究地球表层。来自12个国家的科学家代表组成小组,将对包括土壤湿度测量、赤道森林泛滥、火山爆发、侵蚀以及沙漠化等的数据进行研究。    雷达穿透干旱土壤的能力将帮助科学家理解地球的古气候和水流域。例如,一位研究人员说,从雷达获得的中国西部的数据可显示从周围山脉融雪而来的暗藏的水资源。    然而,对考古学家来说,雷达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能侦查出可以表明某一古代文明位置的被埋没的墙壁、建筑、道路或河床。    埃尔·巴兹说,“以前的文明需要水资源。因此,当我们找到被沙土埋藏的古代河流,当我们找到通往这些地区的道路的珠丝马迹时,在这些道路的交会处通常就是一个城镇。我们就是这样来确定古代城市的位置的。”

5. 美国人照看果园 日本人廉价采摘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3月22日一期文章】题:日本的研究攻势    多年来,日本一直采取改进其他国家发明的产品的战略。如今,它也有了基础研究成果公诸于世。长期以来,基础研究一直被看作是美国在这场全球性高技术竞争中无形的实力。    令某些决策者不安的是,日本是在美国找到了基础研究成果。日本公司拥有150所美国研究和开发机构,其中大多数是近5年里建立的。日本公司设在美国的子公司1990年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花费了12亿美元。国家研究理事会的马撒·考德威尔·哈里斯说:“其中许多实验所是设在美国研究活动集中的地区。”持批评态度的人说,那些实验所是监听哨,是为了监听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这是为了从根本上再度偷偷地抢在美国发明的前面。    其中的某些实验所一直在积极地招募美国机构的主要科学家。设在普林斯顿的日本电气公司研究所是日本的那家计算机和电信设备大公司在1988年建立的,它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所招募了许多高级研究人员。商业部的唐纳德·达尔顿调查的十多家日本电子产品公司在美国选择实验所的地址时,都把“是否能够提供科学家和工程师”列为最重要的因素。    与此同时,日本公司与美国大学达成有利可图的协议,甚至直截了当地购买开发关键性电子和生物技术的美国小型高技术公司,这些正在引起美国国会的怀疑。国会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主要从事研究的大学的“工业联络计划”成员公司有14%是外国公司。成员公司每年交付一定的费用,例如只要向麻省理工学院缴纳大约5万美元,就可以得到该学院特别的简报和优先占有研究报告。由于这些机构还接受大约600亿美元的联邦经费,因此人们抱怨说,美国纳税人终身照看果园,外国公司却能以最少的投资“摘取”最好的果实。    设在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格雷厄姆说,除了改善公司形象外,日本对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感兴趣的一个动机是,他们再也不能仅靠改进美国产品赚钱了,而新产品则必须以全新的发现为基础。令人奇怪的是,美国公司似乎在忘记这一点。

6. 经理具备什么条件才算称职

巴西报纸列举的条件是:勤于思考、善做决定、坚强有力、大度公正、责任心强和目标远大    【巴西《圣保罗州报》3月30日文章】题:错误可能在于领导    一个古老的谚语说:“一支由狮子统率的狐狸大军要比一支由狐狸领导的狮子大军更英勇善战。”这种说法清楚地表明,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导所具有的战略重要性。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看到到处都存在着由于缺乏称职的领导人而面临的严重困难。这是个世界性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那里没有受过很好教育的普通人不具有担任领导所要求的能力。    无论在挑选担任领导职务的人选方面,还是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有些董事长和主管不怎么注意,有些董事长和主管则遇到各种困难。另一方面,巴西危机促使人们追求眼前利益,把最重要的在领导机构方面的投资置于次要地位。    一个部门是其经理的影子。尽管拥有现代技术和物质资源,一位不称职的经理也可能使整个部门失败或造成严重的损失。    一位极出色的售货员可能会是位极差的销售经理,一位很有才干的技术专家要是当“头头”可能会造成一场灾难。同样,一名很能干的工人在负有较大责任的岗位上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家族企业中,情况会更加严重。老板的年轻自负的儿子可以不经过必要的实习阶段就进入企业领导机构。或者老板的侄子刚毕业就被委派领导熟练能干的老职工,使天然的候选者受到损害。    企业董事长和经理应该注意,要挑选善于思考和做出正确决定的合适人选担任企业各部门负责人。    正确地挑选负责人的标准不应仅限于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还应考虑交际、鼓动、商讨、尊重他人和做出表率的能力。    “领导艺术就是一个人通过其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这是众所周知的观念。    企业家们应警惕具有担任领导职务所必需的基本品德的专业人员的不足。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应是强有力、大度和公正的,应是成熟、关心他人、负责任和有远大目标的。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他们。

第 8 版

1. 巴黎中国城

【香港《华人》月刊3月号文章】题:巴黎中国城(作者花子)    不论在欧洲还是美加,外国人喜欢把华人聚居的地区称做ChinaTown,直译就是“中国城”。    从1992年10月15日开始,巴黎有了一个名实相符的中国城了。这不单是法国,也是全欧洲第一条完全根据中国清朝宫廷建筑形式设计的中国城。巴黎中国城是一个文化中心:它是一个楼高5层、面积3440平方米、外墙和城楼完全摹仿北京紫禁城建筑的大型展览厅。它也是旅游中心;它的北翼是一家楼高11层,拥有190间套房的三星级酒店。它亦是饮食中心:西北翼是内设两间中式餐馆和一间西式餐馆的画舫,而东翼则是一条食品街。它还是一个商业中心;它南翼是个可容50多家店铺的商场。而各翼围绕着的,就是一个依照中国亭园设计、层台叠阶、山池水石、小桥瀑布浑然一体的内苑。整个中国城占地共达1.2万多平方米。    巴黎中国城位于离巴黎市中心只有7分钟车程的安福市。由巴黎市中心坐八号线地铁,只需一张车票便直达。它坐落于塞纳河和马恩河的交汇点的一片土地上,现称为“中法交汇广场”。流经巴黎一段的塞纳河两岸,以风光秀丽见称。上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物重点保护区之一。中国城落成后,塞纳河两岸不单是法国文化瑰宝,更添世界文化的色彩。    在巴黎兴建中国城的想法源出于巴黎华商陈锡南先生。在80年代初,他眼见旅法华侨的经济力量可令法国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兴盛起来,觉得可以推行更具雄心的发展计划。适值当时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雷厉风行,在广东省顺德县及其在香港的粤海企业集团提供融资、法国政府免费供出土地之下,兴建巴黎中国城便由空想变成事实。巴黎中国城开幕后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举办名为“清宫珍宝”的大型文物展览会,展出258件清朝宫廷珍藏的物品。

2. 迈向最后解决问题的一步

【香港《快报》4月22日社论】题:对中英谈判的四项建议    自中英就香港政制问题发生争执以来,由于事情攸关港人福祉,是本港当前大事,我们即以全情的姿态投入,或切实反映舆情,或诚恳提出主张,宗旨却只有一个,就是冀望中英以港人的利益与愿望为重,和平息争,通过谈判解决双方的歧见。    现在,令600万港人高兴的,是中英终于接纳包括我们的诚恳主张在内的各方要求,决于今天在北京就本港政制问题进行谈判。虽然估计谈判会相当困难,可能不止需要一个回合,才能完成任务,但我们深信,只要谈判的门打开,双方坐到谈判桌前,就已经为消弭分歧、达致妥协找到正确的方向与方法,是迈向最后解决问题的最重要一步。    中英这次谈判,虽然不像1982—1984年香港前途问题谈判那样艰巨、复杂,但由于在有关香港未来政制的几个问题——如选举制度、参选议员资格、“直通车”问题等——上,以及在互信、默契上,存在颇为不同的理解与差距,故亦并非轻而易举,遇到困难及波折,恐怕是难免的。为了使会谈能顺利进行,尽量减少阻滞,我们建议中英双方共同采用和遵守如下一些准则与方法:    ●谈判期间,停止互相公开指责与言语取巧。    ●衷诚合作,取长补短。双方都应有合作互信、解决问题的诚意。    ●先易后难,求同存异。    ●适时公布会谈情况与进展。

3. 美报报道中国三资企业经理收入情况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4月8日文章】题:中国外企经理人员年均收入达6600美元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外商中国代办处工作的中国经理人员的年均收入相当于工厂工人年均收入的13倍。    这项调查说,外商中国代办处普通经理人员的年收入为6600美元左右;合资企业的中方经理人员的年收入为2500美元;而国营企业一般工人的年均收入只有500美元。    这项调查还发现,住房是外资企业雇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当他们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的时候,他们同时便失去了有政府补贴的住房。    这项调查还说,中国的外资公司通常不都提供医疗费用和退休金。

4. 解决离婚后的困难比离婚更难

【英国《独立报》4月13日报道】中国的经济在迅速发展,中国的离婚率也在迅速上升。现代派的中国夫妇在婚姻濒临破裂时往往选择离婚来解决,但是他们仍然发现两人要分开来也难。    去年经法院裁决离婚案将近90万起,是1980年的4倍。此外,还有大约90万起是未经法院裁决,而是通过附近的婚姻登记所解决离婚的。    社会地位的改变、个人自由的增加及某些妇女经济上的独立都促使离婚率上升,尽管中国的离婚率与西方相比还低得多。但是,解决离婚后遇到的困难却比离婚更难。    中国解放不久便公布了婚姻法,1953年出现了离婚高潮。1981年中国修改了婚姻法,自那时以来离婚率持续上升。    有1/5的离婚案件是因为丈夫的不忠引起的,而某些经济繁荣的沿海城市,这类离婚案件要多一倍。这是因为新起的企业界大款喜新厌旧。    要求离婚者的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结婚只有3—5年,理由都是“感情破裂”。这种情况造成的最难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因为离婚者几乎无法要到单人住房,所以许多夫妇离婚后仍住在同一个单元里。    中国的改革给婚姻造成种种新的压力。开放政策使许多人有机会出国学习或工作,结果往往造成婚姻和家庭的破裂。    离婚案件中70%是女方提出的。社会成见使妇女再婚非常困难,因为子女会认为母亲再婚是丢他们的丑。所以离婚率比再婚率高得多。

5. 台湾《联合报》社论说:汪辜会谈前夕台有自乱阵脚之感

【台湾《联合报》4月22日社论】题:辜汪会谈前夕不宜自乱阵脚    众所瞩目的“辜汪会谈”即将于27日在新加坡举行,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已在今日首途。令人不安的是,朝野政党、立委,以及政府官员迄今仍在为民代监督、学者与会的问题而争吵折腾。我们必须指出,尽管我方界定此一会谈是属事务性、经济性、功能性与民间性的层面,但我们亦不能否认,中共可能会赋予此一会谈某种政治性的意涵,甚至利用此一政治舞台而加以操作。是故,今天我们在辜汪会谈上面对的是两岸如何建立互动模式的问题,而不是一些内部资源分配、人事布局的小问题。如一味以民代监督与学者参与的问题掩盖了辜汪会谈实质面深远的意义,这种自我折腾不但达不到监督辜汪会谈的目的,更予人有自乱阵脚之感。    政府处理辜汪会谈,在决策程序上不够明确,有技术作业犯规之嫌,这是导致今日朝野争执不下的根源。学者要不要、或能不能参加辜汪会谈,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政府对此却必须有一项明快的决定。直到辜汪会谈前夕,朝野精力仍在这等事务上耗损,实在没有道理。    其次,朝野之间将辜汪会谈当作政治皮球来踢,或是躲避球来玩,更是没有道理。民进党认为会谈无论在那个层面上,都会凸显政治性的意义;因之,要求邱进益在会谈中明确表达我方对两岸关系的政治立场。但海基会认为,会谈应尽量单纯化,商谈的问题以事务性、经济性、功能性与技术性为范围,故不接受民进党的观点。然而,我们认为,如国内朝野均有两岸关系已进入谈判时代的认知,且准备以宏观的视野来看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则看待辜汪会谈的问题也不必刻意在心理上划地自限,为自己打造一个不能活动自如的栅笼。辜汪会谈为两岸间第一次高层人物的接触,我们同意会谈应以单纯化为原则,以期培养双方的善意,并营造出一些务实可行的成果,为两岸缔造进一步改善关系的契机。若抱持故步自封的心态,则不足以使会谈产生开创性的格局。    现在,该是社会各界对辜汪会谈贡献智慧的时候了。无论朝野政党,或政界、学界,均应以殚精竭虑的态度,为会谈的顺利进行、会谈的内容、未来的影响建言献策。我们认为,面对这次会谈,朝野的利益应是一致的。请让辜振甫先生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努力为全体国人争取最大的利益。

6. 短讯

▲台《中国时报》报道,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二十一日指出,「辜汪会谈」只能协商原则性问题,有关「台商投资保障协定」不可能在会谈中签订。    ▲台《中央日报》报道,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二十一日表示,如何化解两岸的猜忌,这需要多管道的协商,但必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及良好的气氛下才能成功。    ▲台《中央日报》报道,国民党中常会二十一日通过李登辉交议,中委会大陆工作会主任职,为应业务需要,指派现任「国安局」副局长黄耀羽接任。    ▲《澳门日报》二十日报道,葡国科技部国务秘书十九日与澳督韦奇立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书,以在科技发展上进行合作,扩大两地研究人员的交流。    ▲香港《明报》报道,香港立法局二十一日以四十票赞成通过废除死刑的刑事罪行条例,谋杀罪的刑罚改以终身监禁代替。    ▲台《中央日报》报道,台「中选会委员」居伯均因患肺癌十八日在台北病逝,终年六十六岁,系湖北省广济县人。

7.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中文化交流进入新时代

【日本《读卖新闻》4月20日晚版报道】题:日中文化交流进入新时代    去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今年又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5周年。日中两国正在迎来一次绝好的机会,它们将会积极地展望能够真正共存共荣的未来。经济方面的互通有无自不待言,尤其近年来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更是盛况空前,内容之充实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经济和大力健全环境的时代,所以令人感到,中国同国外进行交流的情况似乎也不少。近五六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几乎让人耳目一新,中国固有的力量已经开花,在文化、艺术、体育和其他各种领域都持续取得了跃进。    就体育方面而言,中国队在奥运会上一显身手乃是众所周知的。文化艺术方面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拿近几年的电影创作来说,张艺谋导演的《菊豆》和《红高粱》,谢晋执导的《芙蓉镇》和《最后的贵族》,田壮壮导演的《摇滚青年》和《李莲英》,的确是好戏连台。这些优秀的佳品已引起世界的瞩目。至少就电影作品来说,中国已制作出优秀的电影,并且正在形成新的潮流。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中国古典音乐方面,有许多音乐家已来到日本。眼下在日本有近150名第一流的音乐家。日本人熟悉的二胡,近乎吉他的中国琵琶,相当于钢琴远亲的扬琴,作为日本琴兄弟的古筝,蒙古族音乐不可缺少的马头琴,以及去年在国立博物馆首次被介绍给日本的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编钟等。正因为有中国杰出的演奏家在日本逗留,并从事交流活动,所以日本观众才能够听到中国第一流的演奏。    除了音乐以外,在绘画、书法和陶艺等领域,中国的许多艺术家在日本举办了个人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指出,文化艺术方面的这种频繁交流的前提是,日本如饥似渴地希望分享中国的文化艺术,其次是中国已向海外打开了它的大门。    中国的艺术家们目前在日本正在进行全新的挑战。他们把中国的传统艺术同日本的古典艺术凝为一体,并且同欧美的音乐同台演出。特别是几年前市川猿之助把歌舞伎与京剧融合在一起而创作的《龙王》,日中两国首次联合创作的歌舞剧《魔笛》,还有日本四季剧团上演的《李香兰》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典型例子。    这种文化艺术的交流很可能导致新的文化艺术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