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01-25
第 1 版
1. 美国反对堕胎者举行示威游行
美联社报道,七万五千名反对堕胎者二十三日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克林顿总统决定取消政府对堕胎的限制。
2. 美副国务卿沃顿表示保持布什对美越关系正常化的三条件
路透社报 道,沃顿二十二日在参院对外关系委员会说,尽管美国企业界施加压力,急于进入越南,但克林顿仍打算保持对越南的压力,以便满足这些条件。
3. 拉宾总理向阿拉伯世界呼吁实现和平
美联社二十三日报道,拉宾在同总部设在伦敦的中东电视台记者谈话时说:「我认为,过去做的错事太多了。想方设法解决这场危机的时刻已经到来。」
4. 梅杰首相二十四日抵印进行五天访问
路透社报道,梅杰率领的工商代表团访印的目的是要促进英国在印度的利益,但鉴于英国内外诸多问题,此行遭到国内各界的批评,认为是一次不合时宜的访问。
5. 阿富汗交战双方收到沙特国王的和平倡议
合众国际社报道,阿政府和伊斯兰党的代表二十三日都表示,现在就说是否接受邀请为时尚早。
6. 欧佩克主席二十三日会见伊朗石油部长
路透社报道,阿利里奥·帕拉会晤伊朗部长是为了谋求阿拉伯国家减少石油产量,以提高日益下跌的油价。
7. 巴基斯坦海得拉巴市发生爆炸事件
路透社二十三日报道,爆炸发生时间正好是巴陆军新任参谋长在该市视察,至少造成二十二人丧生,一百余人受伤。
8. 独立阿塞拜疆党在巴库成立
阿通社—塔斯社二十三日报道,该党领导人表示将参加阿最高苏维埃竞选,以便对共和国的改革施加积极影响。
9. 一周要闻预报(1993.1.25─1.31)
▲英国首相梅杰24日—28日访问印度。 ▲德国总理科尔25日访问荷兰。 ▲斯洛伐克26日举行总统大选。 ▲俄议会26日开始就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举行听证会。 ▲俄总统叶利钦27日访问印度。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0国27日在哈拉雷举行年度协商会议。 ▲世界政治家和企业领导人28日出席由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6天会议。
10. 农历鸡年开门大吉 气氛热烈前所未有
【路透社北京1月23日电】题:中国在新年赞扬邓小平,发誓要加快改革步伐(记者班安祖) 中国今天以烟花爆竹迎来了农历鸡年,领导人表示要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和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今天各报在头版刊登了这场改革的设计师、88岁的邓小平的照片。 昨晚,烟花照亮了北京的夜空,爆竹声响彻首都的大街小巷,彻夜不停。这是多年来北京最大的街头集会,体现了中国农历鸡年的开门大吉。 中国传统上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驱鬼祛邪。 在邓小平照片旁边的是共产党领导人江泽民和总理李鹏的照片。这是向中国12亿人显示,新一代领导人坚定地支持他的政策。 为突出这一主题,李鹏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团拜会上说,尽管遇到困难,中国仍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积极推进改革和保持高速增长。 李鹏说:“在新的一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发展进出口贸易,积极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月23日报道】(记者佩特拉·科隆科)大年初一清晨,北京笼罩着呛人的烟雾,路上铺满了红色碎纸。 中国人以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五彩缤纷的焰火迎接“鸡年”。 中国字“鸡”与吉祥的“吉”同音,因此鸡年应是吉祥之年。 今年庆祝之热烈是前所未有的。持续三天的家庭节目以吃为中心。中国城市食品花色品种之多超过了以往,不仅有通常的,而且有异国风味的和昂贵的食品及零食。 年底时各企业、机关向职工发年终奖,大多数单位还发食品,一发就是多少公斤,有鱼、肉、鸡蛋、虾等,有的还发水果和大米。 许多中国人收入多了,饭店也从他们那里赚钱。以前人们主要在自己家里或亲戚家过年,现在许多人上饭馆过年了,尤其是中国南部有这种趋势。广州饭馆的新年宴席很早以前就被订完了。 中国新年正式假日只有三天,但许多人实际休假更长些,他们利用这机会探亲或旅游。
11. 为“保持密切而有成效的关系”:美俄首脑将举行会晤
【路透社莫斯科1月23日电】俄罗斯总统新闻办公室说,叶利钦和克林顿今天同意不久在某个中立国举行会晤。 克林顿打电话给俄罗斯总统,讨论了两国的未来关系,并许诺美国将继续支持俄罗斯的民主改革。 俄罗斯方面发表的声明说:“叶利钦和克林顿同意派各自的外交部长会谈,为不久在某个第三国举行首脑会晤做准备。” 本月早些时候,叶利钦说他希望在克林顿1月20日就职后不久就举行一次首脑会晤。但克林顿的助手很慎重,只说他们希望今年某个时候可能举行一次会晤。 俄罗斯有一些人士担心克林顿可能不如布什那么重视外交政策。但是,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可能别无选择,不得不关注俄罗斯。 美国一些专家说,华盛顿如对俄罗斯的事态发展施加过多的影响可能会惹出麻烦;并预言,如果俄罗斯发生分裂,或者实行强硬政策的人重新掌权,克林顿可能会碰到严重的外交危机。 俄罗斯的声明说:“克林顿和叶利钦在电话中还讨论了国际事务,尤其是如何控制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危机。” 【路透社华盛顿1月23日电】白宫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通了电话,同意在“不久的某一个时候”举行面对面的会谈。 克林顿的女发言人迪伊·迪伊·迈尔斯说,这两位领导人没有确定举行首脑会晤的“时间或地点”,但是同意由他们的首席外交官不久就会商,作出安排。 迈尔斯说:“我想他们两人都想确定继续保持密切和有成效的关系。”
12. 美机在伊南部禁飞区遭炮火袭击
【美联社华盛顿1月23日电】一位海军人士说,美国海军的三架飞机今天在伊拉克南部的禁飞区遭到炮火袭击。 这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官员说,在事件发生时,这三架飞机(一架A—6轰炸机和两架FA—18战斗机)正在执行夜间巡逻任务。 这位官员说,伊拉克人向这些飞机发射照明弹和高射炮弹,并用雷达进行搜索。在这次事件结束后,这三架飞机全都安全返回停在海湾的“小鹰”号航空母舰。 这位官员说,A—6轰炸机向那个防空阵地投了一枚M—83激光制导炸弹。 这位官员说,在炸弹投下后,雷达停止运作。然而他又说,他没有得到有关造成损坏情况的具体报告。 这位官员说,这是自从萨达姆·侯赛因宣布单方面停火向克林顿总统的就职致意以来,在南部禁飞区发生的第一起事件。
13. 穆巴拉克要求萨达姆下台
【法新社波恩1月23日电】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对德国《明镜》周刊发表的谈话中认为,萨达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该下台。 穆巴拉克说:“如果萨达姆真的把本国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他就应当交出政权。” 穆巴拉克还说:“伊拉克正在被毁灭,军队在流血,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它的领导人却在进行荒诞的冒险。”他又强调说,只有伊拉克人民能够决定他们的总统下台。
14. 伊拉克《巴比伦报》致克林顿公开信警告:美国总统不要玩火
【路透社巴格达1月23日电】萨达姆·侯赛因总统的长子乌代主办的报纸《巴比伦报》今天发表了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一封公开信,对克林顿没有就伊拉克的求和表示作出反应深表遗憾,并且警告美国新总统不要玩火。 由主要专栏作家阿里夫署名的这封公开信说,对话是解决国家间冲突的唯一途径。 这封公开信和军队报纸《卡迪西亚报》刊登的一篇署名评论表明,伊拉克对克林顿采取了比以往略为强硬的态度。 《巴比伦报》用两版篇幅刊登了这封公开信。这是伊拉克报纸第一次直接谈论克林顿以及伊拉克在克林顿宣誓就职日提出的停火建议。 阿里夫写道:“伊拉克提出和平倡议已有三天了,美国方面至今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因此,这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军队报纸《卡迪西亚报》在自己的署名评论中说,克林顿对伊拉克采取的“自相矛盾的政策”意味着美国继续奉行过去的外交政策。
15. 同意在克罗地亚南部停止冲突
【法新社日内瓦1月23日电】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会议发言人弗雷德·埃克哈德说,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南斯拉夫总统乔西奇、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和黑山总统布拉托维奇23日在会议两主席万斯和欧文的调停下达成口头协议,同意“尽一切努力结束克罗地亚南部的冲突”。 发言人说:“他们同意制止冲突,并尽一切努力结束战斗,使它不威胁到和平进程”。最近,克罗地亚人向塞族人控制的克罗地亚南部地区克拉伊纳发动了进攻。这是一年前在联合国监督下实现停火以来最激烈的一次进攻。 图季曼总统23日晚在回萨格勒布之前说,这次有限的进攻是为了在马斯利尼察河上修建一座桥。据萨格勒布的军方人士说,双方约有数十人伤亡。 【美联社日内瓦1月23日电】来自前南斯拉夫的领导人今天批准了波黑和平计划的框架,但指责对方加紧侵略行为。 一年来相对平静的克罗地亚爆发战斗,突出表现了该地区的动荡不定。南斯拉夫总统乔西奇说:“这场战争必须立即停止。战争不停止,波黑就没有真正的和平可言。”日内瓦和谈的发言人弗雷德·埃克哈德说,和谈不会因为克罗地亚的冲突而改变议题,仍将集中讨论提议中的波斯尼亚内部边境问题。 他说,国际社会调解人万斯和欧文将“尽可能长地”向交战各方施加压力,迫使它们同意将波斯尼亚划分成10个自治省的方案。
16. 密特朗总统的威望继续下降
路透社二十三日报道,法国《星期日周报》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对密特朗不满的人由上个月的百分之六十一增为本月的百分之六十三。
17. 日报报道: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
【日本《东京新闻》1月23日报道】(记者垂水健一)中国最高实力人物邓小平22日晚出席在上海举行的迎春会时,表明了坚决支持中共总书记江泽民的态度。他在肯定了上海的工作的同时又指出:“要注意稳妥,避免损失,特别要避免大的损失。”这暗示要对近来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进行调整。自去年10月以来这是邓小平首次在电视上露面。 邓氏精神焕发,口齿清晰。他说:“上海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上海人民在1992年做出了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同时他又提醒说:“回头看一下是必要的。有一点小的损失不要紧,要避免大的损失。” 邓小平指出:“实践证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工作做得是好的,是可以信任的。”这表明了邓氏非常支持江泽民。 邓氏是在去年视察了广东省等南方地区之后,来到上海过春节的。他在鼓励上海发展经济建设时说:“希望上海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
第 2 版
1. 中曾根主张建立「公寓楼」式亚太组织
【日本《读卖新闻》1月11日文章】题:亚洲的走向──日中美协调是支柱(作者中曾根康弘) 最近,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正在引起全世界的注目。其理由在于,这一地区比世界其他地区具有罕见的经济活力,并且继续维持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正在向工业化国家过渡,按照雁行模式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还有其他原因,就是冷战的后遗症至今还存在于这个地区,俄国和美国的武器都转到这里,因而东亚及西太平洋一带已开始表现出扩充军备的迹象。 我认为,中国、美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在东亚、太平洋握手,乃是历史的必然,这对亚洲与世界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我主张建立一揽子亚太国际合作组织,以便讨论并解决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和环境等问题。这个国际组织是推进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合作的机构,也是确保以“政治稳定”为基调的相互安全的机构。 这个国际合作组织犹如一幢“公寓楼”,它由“东亚单元”“美洲大陆单元”、“大洋洲单元”等构成。共同的活动场所是大会,还有很多小型会议。在每个“单元”房里,可以进行对话,可以签署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同样,“单元”与“单元”之间也可以这样做。总之,这是一个极为灵活的组织。 要建立这样一个国际组织,就要有一些重要的原则。第一,各国必须尊重和维持已有的各国间的条约、协定和联合声明等。第二,以互不交战、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主权与独立、平等互利、开放、民主、促进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为基本原则,为了和平与繁荣而形成开放的地区性国际合作的格局,不带有封闭性的集团主义和排他性。把扩大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具体目标之一。 当然,还要与现有的论坛相互补充。这些论坛包括东盟扩大外长会议、亚太经合部长级会议、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和太平洋经济委员会等。根据情况,可以考虑将来把一些论坛纳入亚太国际合作组织这幢“公寓楼”。
2. 宫泽在日本国会谈外交政策时说:日本要承担与国力相称的国际责任
【日本《朝日新闻》1月22日报道】宫泽首相1月22日在第126次国会例会上发表施政方针演说时表示,日本的行为,如今已具有左右国际社会动向的意义。“在建立新的和平秩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地发挥与不断增强的国力相应的作用,承担与国力相应的责任”。 宫泽首相说,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在确保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断扩大。形势要求日本以包括提供人力在内的各种方式参加这一进程。“作为第一步,我国已根据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派自卫队员参加了振兴柬埔寨的工作”。 【时事社东京1月22日电】宫泽首相在国会发表施政纲领时说,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亚太地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正在增大。为此,要促进该地区内关于政治安全问题的对话,同时要努力扩大包括在环保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援助在内的经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应该基于对过去历史的反省和以诚实谦虚的态度与这些国家合作。日中关系正在各个领域稳步发展。今后仍然要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支持中国的改革,以此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协调。 关于朝鲜半岛政策,他说,他将通过与南韩总统金泳三的密切对话努力建立着眼于未来的关系。日朝邦交正常化的前景还不明朗,但日本将继续与有关国家保持联系,坚持原则立场,继续努力进行谈判。 宫泽首相说,为了解决冷战后的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40%的日美两国应在共同的理想下合作来发挥领导作用。他说,为确保亚太地区的稳定,美国的存在与参与比以往更重要。日本要在这一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与美国保持密切的协调关系。“基于这一基础,两国要迅速妥善解决两国之间的经济问题,同时携起手来建立新的和平秩序”。 宫泽在谈到欧共体时说:“今后仍要在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加强对话和政策协调。” 对于日俄关系,他则强调“使日俄关系均衡地发展”。
3. 美国共和党失势之后党内各派开始角逐核心地位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文章】题:林肯的继承人在失败之后 克林顿总统1月20日就职标志着“里根革命”的结束。共和党不仅在遭受因丧失权力而造成的混乱之苦,而且还因在党的纲领、意识形态和人事问题上出现分歧而陷于自身的危机之中。 党内各派围绕“党的核心人物”的争吵在加剧。竞选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布坎南和在电视上经常发表演说的罗伯逊领导着“原教旨主义者”。他们虽然“不能取得多数”,但如果他们不提供大量资金,党内选举就很难进行。布什的住房建设部长肯普和前“麻醉品沙皇”贝内特的周围是“进步保守党人”。他们自认是促使内部革新的酵母。目前正在拉“少数民族”(黑人和亚洲人等)的选票。在参议员多尔和即将离任的国防部长切尼周围形成了“中心派”,他们强调共和党传统的长处。而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威尔逊和马萨诸塞州州长韦尔德领导的“务实主义派”正在考虑时代精神,他们将把保守的经济哲学与对生活方式和社会政策自由发表的看法结合起来。 在这种混乱状况中,到底什么东西将作为未来党的主导方针目前还不清楚。人事问题至少与纲领一样重要。共和党内争夺1996年总统候选人位置的斗争已经开始。杰克·肯普是甘愿效劳的“党的宠儿”。这位前足球运动员在不久前进行的一次全国性民意调查中获得22%的支持者,在他后面依次排列的是参议员多尔、国务卿贝克、副总统奎尔、国防部长切尼和布坎南。 在今后几个月里,多尔将是共和党人最有影响和出头露面最多的人物。 贝克和奎尔现在是共和党怀有希望的人当中最突出的受害者。切尼已经表明,他对1996年的竞选感兴趣。布坎南是否还会对消耗力量的竞选感兴趣现在说不准。
4.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中美洲文官正取代军人治国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月7日文章】题:中美洲的文官统治者控制着军人 中美洲的军事部门正处于后退的阵痛之中。 在萨尔瓦多,变化令人吃惊。长期来由军方控制的警察部队现在掌握在文官手中。在12年的内战中势不两立的敌人──左翼反政府武装和前陆军军官 ──开始在由文官支配的警察部队中供职。情报机构已不再是军队的机构。今后一年里,军队将从1992年1月签订停火协议时的62000人削减一半左右。 民主──至少在理论方面──正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已开始不再害怕军人。甚至在危地马拉,军官们私下也在议论改组武装部队事宜。人们把秘密的公墓挖开,以揭露军人的暴行。 意义最重大的变化之一是:随着冷战结束,外部提供的军事经费正逐渐减少。美国也正在从这个地区撤出它的部队。 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这个地区的一些领导人谋求彻底取消军队,就像哥斯达黎加1949年所做的那样。 以尼加拉瓜为例。那里正就削减军队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军队已从9万人削减到今天的16500人。 但是尼加拉瓜政治学家巴尔加斯说,犯罪率的上升说明继续需要军队。“在战争结束后的国家里,人人仍然有武装。如果我们取消军队,结果就会像黎巴嫩那样。我们仍处在过渡时时期,所以我们需要军队”。 虽然中美洲的军方部门有的缩小了,但是并没有消失。哥斯达黎加前总统阿里亚斯说,由于中美洲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许多“文官政府仍然从属于军队”。人们经常举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为例,认为由于它们的民主制度软弱,所以往往诚惶诚恐地遵照军方的意愿办事。
5. 法报文章说出于对伊朗的忧虑克林顿可能调整对伊拉克政策
【法国《费加罗报》1月20日文章】题:伊朗:未来的危险(作者马尔尚) 克林顿看到了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伊拉克危机的益处,他想要在原则上表现出坚定,但不愿再制造布什和萨达姆之间的那种无休止的对立。 1993年,伊拉克仍不能治愈海湾战争给它造成的工业、军事和经济创伤。但是,在2000年前,工业、科技和军事都在蓬勃发展的伊朗则可能对其邻国构成严重的威胁。 这个伊斯兰共和国具有这样的政治意志:成为一个真正的地区大国,控制波斯湾,并在中亚、中东和非洲扩大它的势力。对美国新总统来说,谋求海湾地区的平衡已成为一项重大任务。 美国的某些穆斯林盟国如埃及和土耳其,已表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采取过严的态度,它们对伊朗的原教旨主义的扩散感到不安。 美国密切关注西欧、日本和俄罗斯向伊朗转让技术。美国五角大楼特别关注向伊朗提供通信、电脑和航空电子设备的情况。 克林顿当选在德黑兰引起了各种反应。去年11月9日,伊朗的一位重要领导人阿亚图拉·贾纳提在《信息报》上发表社论,指责克林顿让“犹太复国主义的资本家”控制他的竞选运动。这也许是为了回击阿尔·戈尔。去年10月28日,这位未来的美国副总统曾同67名参议员联名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这封信提醒加利注意伊朗的“前所未有”的侵犯人权行为。 克林顿要遏制伊朗,就必须保持在海湾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针对伊朗开展一次人权运动。如果这一战略能够遏制伊朗,那么克林顿就应该考虑接近谁的问题了。 德黑兰的霸权野心和超武装可能促使克林顿放宽他对伊拉克的政策。
6. 众院大选 七国聚会 总裁争夺
【日本《时事》周刊1993年新年合刊号一期文章】题:今年政局的三大焦点(作者政治评论家森田实)第一个焦点:众院大选的时机 本届众议员的任期到1994年2月18日届满。但是,大选很可能在今年内举行。问题在于今年何时举行。在野党方面希望在东京佐川急便公司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的时候,尽早举行众议院大选。 然而宫泽首相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转移在野党在今春国会平时会议上发动攻势的矛头,然后在7月份作为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主席,提出他渴望已久的“世界新秩序”以抬高自己的威望,进而在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争取竞选连任,在此基础上举行众院大选。自民党内占上风的看法也是最好在11—12月份举行大选。可以料想,春季的国会平时会议必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第二个焦点: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难题 今年7月将在东京举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宫泽首相将担任会议主席。要想使这次会议开得成功,显示日本的政治影响,宫泽政权需解决下面三个紧迫的问题: 第一是有关日本贸易盈余扩大的问题。与会国将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减少盈余,同时对不景气的经济的复苏发挥火车头的作用。 第二是向俄罗斯提供援助的问题。去年,日俄首脑会晤未能举行,日本已丧失对俄谈判的王牌,不得不修改政经不可分的一贯路线。宫泽在会议上将经受考验。 第三是宫泽首相一直满怀热情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宫泽首相到底能不能发挥主导权呢? 第三个焦点:9月的自民党总裁宝座之争 宫泽首相在逾越上述两道障碍之后,将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以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台阶光荣引退,二是向竞选连任挑战。渡边身边的人频传宫泽首相将把总理的宝座禅让给渡边副总理,但在秋天的选举战打响之前进行禅让还是勉为其难的。 不仅如此,如果认为宫泽首相不能赢得选举战的看法在自民党内占上风的话,那么要求有更高威望的人出任自民党总裁的动向便会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宫泽依然渴求竞选连任,那么就可能由宫泽与羽田对峙。羽田具有清新的形象,对政治改革满怀激情。有不少年富力强的政治家十分仰慕羽田。
第 3 版
1. 希特勒的尸首是我烧的(中)
我仿佛当头挨了一闷棍…… 我马上提了一连串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我昨天还同他说过话呢?他当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京舍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他举起右手,模仿往嘴里打枪的姿势。 “埃娃呢?”我心惊肉跳地问。京舍指了指关着的元首办公室:“她也在那里。” 我总算慢慢地弄清了事实真相。元首在办公室用左轮手枪对准嘴打了一枪,头一歪就倒在桌子上了。 埃娃靠着沙发背坐在他旁边。她是服毒自尽的。为防万一,她也准备了一支枪,她的右手搭在凳子上,手枪掉在地下。 “博尔曼、林格和我听到枪响后,赶紧进屋。施通普费格尔大夫是来查看尸体的。我们还叫来了戈培尔和阿克斯曼……” 这些话把我惊呆了。 “现在那里有谁?” “戈培尔、博尔曼和林格。还有施通普费格尔大夫,他证明他们已死。阿克斯曼离开了。” 这时,我那儿的人已来到接待室,说已有160至180升汽油运到地堡门口。我要他们回去继续找汽油。希特勒房间的门开了。 “汽油!汽油弄来了没有?”希特勒的传令官林格紧张地喊着。我说:“已经弄来了。” 林格返回房内,数秒钟后,房门又开了。 施通普费格尔大夫和林格抬着用黑军毯裹着的希特勒的尸体。元首的大半个脸都被盖住,只能看到白发和死灰色的额头,左胳膊露在外面,无力地垂着。 博尔曼双手抱着穿着薄的黑连衣裙的埃娃。她的带有鬈发的头后仰着。这一幕比死去的希特勒还吓人。埃娃恨博尔曼,她受了他不少气。埃娃早就知道博尔曼的篡权阴谋。结果现在为她送葬的却是她的头号敌人。不,一分钟也不能让埃娃呆在博尔曼手中! 我对京舍说:“你帮着抬元首,我去抱埃娃。”说着走向博尔曼,默默地从他手中接过埃娃的尸体。她身子的左侧是湿的,我想,大概她也向自己开了枪(后来京舍告诉我,元首的头倒在桌上时,碰翻了花瓶,水溅到了埃娃身上)。 我没有想到,出地堡时要上20个台阶。我已经累得不行,只得停下。京舍过来,我们一起把埃娃的尸体抬出了地堡。 当时是下午2时。帝国总理府受到密集轰炸。周围炮弹横飞,炸起一股股的尘土。空气中满是混凝土粉末。施通普费格尔大夫和林格很快把元首的尸体放到离地堡入口右侧3米远的地方。旁边就是一台混凝土搅拌机,原打算把地堡的掩体再加高1米。 希特勒就这样裹着毛毯、脚朝地堡躺在地上。他的黑长裤裤腿被勒得高高的,右脚掌像站着时一样朝里撇着。他生前坐车时,只要一累就喜欢这样放脚。 京舍和我也把埃娃的尸体放到希特勒边上,由于慌忙,没放正。周围俄国人的炮弹接连落下,我觉得轰击的密度仿佛加了一倍。我急忙返回地堡喘口气,等炮火停了再说。我拿起汽油桶,跑出地堡,把油桶放在边上。弯下身,让希特勒的左手靠近身子。风把希特勒的白发刮得飘来飘去。 我拧下油桶盖。炮弹几乎就落在我们旁边,尘土溅了我们一身,周围弹片横飞。我们只好再次回地堡躲避轰炸。神经已经紧张到极点。我们迫不及待地等着炮火变弱,好用汽油浇尸体。 我弯着腰,再次冲出地堡,抓起油桶。只是因为想到这是希特勒的最后一次命令,我才好不容易强迫自己把汽油浇到尸体上。我浑身颤抖,有时觉得都挺不住了。 “我不能这么干!” 幸而职责感帮助我战胜了自己。京舍和林格也同我一起履行对希特勒夫妇的最后一项义务。死者的衣服不时被风刮起,直到被汽油浇湿,衣服才不再乱飘。 京舍和林格在完成希特勒的最后一道命令时,内心也充满矛盾,这从他们的脸色可以看出来。(中)
2. 加拿大女国防部长坎贝尔
【加拿大《环球邮报》12月12日文章】题:黑袍后面的女人 虽然人们称她是马尔罗尼身边的玛多娜,但千万别以为她又是一位风情万般、歌喉婉转的歌星。相反,她是加拿大政坛上一颗冉冉上升的明星。她就是新任国防部长、原司法部长金·坎贝尔。 45岁的坎贝尔之所以被称作是玛多娜,是因为她有一次袒胸露臂,手提法官黑袍照了一张相片。照片上,坎贝尔落落大方,双目平视,将黑袍遮在身前。说起拍照这事,还有一连串巧合故事。 还是在坎贝尔就任司法部长之前,巴巴拉·伍德利女士提出为她的新著《加拿大妇女名流速写》拍一张坎贝尔的照片。但是,直到1990年7月她们相遇在坎贝尔的温哥华家中,才有了拍照的机会。伍德利知道坎贝尔喜欢拉大提琴,就想给她拍张拉大提琴的照片。但坎贝尔执意不肯。后来,经过再三设计,坎贝尔提着王室法律顾问送给她的那件法官长袍,光着膀子照了这张照片。 此书一出,舆论顿时哗然。全国各报竞相刊登这张照片,闹得满城风雨。 不管别人是否对她有争议,坎贝尔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她既是一名律师,又是一名急性子的党派成员,还是推广公共咨询的倡导者。 坎贝尔的性格也很复杂。她喜欢拉大提琴,但更喜欢陶醉在青年时代所听过的古典流行乐曲的旋律中。在起草法案时,她可以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可她也使保守党战略家们犯愁不已。他们担心,如果有人问她挑衅性问题,她会在盛怒之下把这人撕成两半。 人们确实认为坎贝尔脾气暴躁。但事实上,她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也是一个开诚布公、直言不讳的人。今年11月她在一次会议上说,在渥太华,她常常感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感。那时,她与律师霍华德·埃迪的第二次婚姻刚刚结束。 一个曾和坎贝尔一起工作过的人说:“坎贝尔反应很灵敏,她不但脑子活,嘴巴也利索。”她说话从来都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而且条理清楚,简洁明了。 坎贝尔的这种才能可能得益于她的教学和律师生涯。 还在温哥华的威尔士中学求学时,坎贝尔被选作学生会主席。当时她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学生。1970年,坎贝尔去伦敦经济学院读书。后来,她又从事政治哲学教育5年,之后坎贝尔进法学院学习。 1985年,坎贝尔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总理比尔 ·贝尔特手下供职。一年后,她参加接替贝尔特社会信用党领导职务的竞选。人们还记得她在竞选时讽刺威廉 ·温德赞说:“徒有其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两年后,即1988年,她参加联邦选举并获得胜利,进入议会,旋即又入内阁,出任主管印第安人事务国务部长。此后又一年,她被任命为加拿大司法部长。 从她1990年坐上司法部长的交椅到现在已有将近三个年头。她是自戴维 ·富尔顿在约翰·迪芬贝克政府担任司法部长以来任期最长的司法部长。 坎贝尔说,她希望人们能永远铭记她作为司法部长所做的工作。走马上任之后,她就烧了三把火: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社会保护,保证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公平合理,并吸收各种新思想。有人说,如果马尔罗尼下台,坎贝尔可能成为保守党领袖职位的主要争夺者。
3. 白宫录音风波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1月15日电】布什总统的发言人今天说,政府将遵守联邦法官最近发出的命令,即不得销毁有关国家安全的录音带,因为它们可能包含布什在位4年里的重要材料。 美国地区法官查尔斯·里奇昨天拒绝了布什政府销毁已存入电脑的白宫记录的打算,并对政府是否遵守他的命令表示关切。里奇说:“被告部分地同意在上诉期间遵守本法院的命令,把电脑材料保存在备用录音带里。但是法院不相信被告采取的这些步骤将确保在电脑通讯系统里的所有有关联邦记录的材料都能妥加保存。” 白宫发言人菲茨沃特今天说,“我们没有销毁任何东西。很显然,我们无意销毁任何东西。” 这些录音带只包括布什在任期间的材料,但是一些官员认为它们可能透露诸如调查在竞选期间搜查克林顿的护照记录问题的情况。
4. 白宫秀才班子也搞第二职业
【美国《商业周刊》1月11日一期文章】题:白宫文书的新行当 公司总裁们要想使自己的演说带一点官式文风,这个任务可交给新成立的“白宫写作组”来完成。该写作组是由里根政府时期的4名白宫撰稿人和布什政府贸易谈判办公室的一名成员共同发起成立的。它说,总裁们花7.5万美元即可得到1年所需的演说稿,低于雇用一名演说撰稿人的开支。此外,如果第一篇演说稿不令人满意,保证退款。
第 4 版
1. 美报说无论你不喜欢,中国会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起来,因此克林顿将对华采取务实政策
【美国《商业日报》1月22日评论】题:中国牌 总统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对待中国的严厉态度随着他越来越接近入主白宫而软化。现在他既已当上总统,预料他将对于延长北京在美国的优惠贸易待遇之类的中美间非常敏感的问题采取一种讲求实际的态度。 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除了中国自己的重大影响之外,中国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亚洲自由贸易区的核心。虽说日本将继续在这个地区占有优势地位,并且很可能是一个广泛的亚洲共同体的中坚,但是中国牌将变得日益重要。这才是值得克林顿先生真正关注的问题。 中国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很有成效的:去年的增长率超过11%,而且这个速度会持续一个时期。可是,中国不单单是大陆上的共产党大国。事实上,以中国人(华人)为基础构成的经济包括好几个中国人占据大多数的国家或地区,它们之间历史悠久的联系,有些是建立在家族基础上的联系,有助于形成密切的经济关系。 除了中国自身之外,一个华人自由贸易区可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现在它们中的每一个,经济上都很强盛,而且它们避开了首先在美国发生,现在已蔓延到欧洲和日本的一场全球性衰退。请看看下面的情形:所谓的“香港飞地”(它包括了中国的广东省和邻近的一些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值方面不久就将超过法国。 正在形成的华人贸易集团,就象其他地区的贸易集团一样,包含着一些优势互补的国家和地区。 一个中国贸易区如果建立起来,那么用不了多久它就能够同欧洲的共同体或北美的自由贸易区相匹敌了。而且,它的宏观经济影响将是巨大的。例如,这几个以华人为基础的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储备加起来超过2000亿,大大超过任何其他经济大国的储备。 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克林顿应当对中国国内违反人权现象视而不见,或者是容忍北京往往是公然的贸易壁垒。可是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中国只会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起来。美国可以继续保持同中国交往,在中国的广大市场上销售美国商品并进口中国能够向这里的消费者提供的东西,或者美国也可以同中国断绝经济关系,为改变中国领导人的态度去进行一种拙劣的徒劳无功的努力。到底应该怎么做,这确实不是一个难以决断的选择。
2. 南京大屠杀又一历史证据
【路透社东京1月10日电】题:日本人阅读南京大屠杀目击者的记载 “日本士兵杀死了屋里所有13个人,包括75岁的老头、74岁的老太太、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年龄分别为16岁、14岁和1岁的女儿。在此以前,两个姑娘被先后强奸三次,然后才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 这是美国传教士马骥日记中的一段。马骥是南京大屠杀的少数几位外国目击者之一。南京大屠杀是本世纪最凶残的暴行之一,日本士兵在6周里杀害了约20万中国人。 马骥的日记50多年来一直无人知晓,直到1991年人们才在纽约市郊马骥儿子住所的地下室里发现了它。 上月马骥的日记作为日本作者潼谷次郎《南京事件目击记》一书中的一部分出版。书中还有一些年近古稀、当年幸免于难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的叙述。 在那6个星期里发生的情况在日本仍是一件争论不休的事。自民党右翼成员石原慎太郎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声称,中国关于大屠杀的描述是谎言。 日本的教科书中对于这一事件极少有细节描述。 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日本人赶走了留守的5名外国记者,城里只剩下几名外国人。马骥等人在市中心建起了一个特殊避难区,收容逃难的中国人并向他们提供食物和住所。很快那里就挤满了人。 马骥在日记中写道,到12月19日日军随意强奸杀人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他描述了一名站在他附近的中国人头部中两弹的情景:“两名日本兵如同杀了一只耗子一般无动于衷,一边抽烟一边谈笑不止。” 他也描述了大屠杀的情景:大批中国人被机关枪扫射倒下,成堆的尸体被焚烧。 马骥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尽力阻止日本士兵强奸避难区里的中国妇女。马骥还拍了4卷胶片,一共37分钟。后来他把这些胶片偷偷带出了中国,这些胶片也直到1991年才被发现。
3. 中文进入美国外语主流
【香港《亚洲周刊》1月24日一期报道】美国大学委员会定于明年4月起,除了法文、西班牙文、德文、希伯来文、阿拉伯文以及今年内增加的日文之外,把中文列为美国学生申请入读大学的外语资格测验项目之一。此举将使中文进入美国教育主流。由于美国的亚裔移民数量日多,中文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肯定。
4. 两名非法移民谈偷渡赴美感受
【纽约《侨报》1月11日特稿】题:两名非法移民谈偷渡来美感受(作者李健伟) “你问我春节最想做什么?不瞒你说,最想乘飞机飞回到老婆孩子身边。但实在是回不去,我还欠人家1万多美金没还呢。等我还清了债,手头又阔绰了,我会马上飞回福州去的。”在餐馆做企台的“小王”跟记者聊天时这样说。 “小王”的家乡在福州附近的一个四五万人的小镇。他出来之前是一个承包商,能挣不少钱。 “小王”于1989年预付了5000美金给某一人蛇走私组织,并经该组织安排经泰国、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墨西哥,最后从墨国边境翻山越岭进入加州。在边境处,“小王”被人转送到圣地亚哥市,再转乘飞机到波士顿,最后飞抵纽约市。从动身到最终抵达纽约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这种冒险经历的辛酸苦辣,外人恐怕是无法体味的。”“小王”感叹地说。“小王”表示自己还算幸运,能在这次冒险偷渡中活下来。他曾听说,有位同乡从南美偷偷藏身于一辆空油罐车中,想偷渡入美。到美境时,司机检查车辆时,发现偷渡客已经被闷死。 做油锅的“老王”却表示,自己对偷渡到美这着棋后悔不迭。“老王”在1991年偷渡到美之前是福州市的一名小学教师,妻子做冲印相片业务生意不错,两个女儿皆已中专毕业,日子过得满火红。但受到偷渡出国风的影响,“老王”也借了3万美元,走上了冒险来美国“淘金”这条路。 “老王”到了纽约以后,语言不通,找不到技术工作,只有到餐馆做工还所借的债款。“老王”说,“我在国内是个教书匠,虽然是教小学的,大小算个‘白领阶层’知识分子,可到美国以后每天干12个小时苦力活,周末甚至更长,我这把年纪,实在是很难支撑下去了!” “老王”几乎是用哭泣的声调说,“可是我现在是不能回去的,债还没还清呢!可我现在真是想回去呀!我真是有家归不得。”“我心里实在是有苦难言,我一个人孤孤单单,整天苦死苦活挣来的钱就是为了还债!似乎是把这几年的时光统统卖给了别人一样,这样作‘奴隶’的感觉放在谁身上都不会好受的!” “老王”很想学英语,但一是没时间,苦了一天回到住处,倒下就睡觉,二是心事太多,再加上年龄不饶人,学什么都学不进去了。 “那以后怎么办?”“以后?反正留在美国对我来说前途渺茫,我想再挣点钱,还了债,再存一点,然后回福州老家养老算了。树高万丈,叶落归根嘛。再说有了几个钱,回去感觉就不一样了,出手大方一点,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你是在美国当大老板,享清福呢!”
5. 囚龙(六)
·东京之行·在溥仪去东京之前,为他做了一套新西服和轻软的细呢礼帽,给他准备了新衬衫和袜子。溥仪的这身打扮看上去好象他一直住在法国的一个什么公馆,而不是住在苏联。溥仪与弟弟和亲属们告别时心情十分复杂,他不知道是否还会回到哈巴罗夫斯克来,苏联会不会审判一结束就把他交给中国人。翻译佩尔米亚科夫在此次之行中一直不离溥仪左右,他当时写下的日记保留至今。 “1946年8月9日18时30分我们一行人抵达日本的一个机场,距东京市还有50公里。美国反间谍机关的人员给我们分别照了像,然后又借口库德里亚夫采夫没有得到许可而在机场扣留我们两小时。 “8月12日美方的起诉人基恩单独询问溥仪,他怎么会这么清楚地陈述日本人在满洲的罪行。他的证词是否真实,他是否受到了什么压力,敢不敢在法庭上重申自己的证词。溥仪回答说,他的亲信们向他详细汇报了情况,他是在正常的审讯条件下出具证词的,证词符合实际情况,他准备在法庭上重申全部证词。 “8月16日9时溥仪在库德里亚夫采夫同志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证人等候室,11时20分他出庭作证。 “8月20日基恩对库德里亚夫采夫上校说,他收到了华盛顿白宫的信,要求他汇报审判过程。基恩亲自向杜鲁门汇报了情况,说溥仪是个出色的证人,他称赞溥仪的勇气、他在法庭上的表现以及他坦率的证词。 “8月20日下午和21日一整天,辩护方以交叉提问的方式企图指责证人的证词不符合事实。被告板垣的辩护人美军少校布鲁克指出,证人的证词对审判可能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我们能证实他是在某种压力下这么讲的,那么他的全部证词将一文不值’。”(六)
6. 美司法部官员说:偷运中国人赴美的非法团伙被起诉
【法新社旧金山1月16日电】美国司法部官员认为,组织严密的亚洲团伙应为最近用船偷运几千名中国人去美国的浪潮负责。 这些团伙以香港、台湾、欧洲及南北美洲为活动基地,非法把中国移民运往美国、加拿大及中美洲国家,并向每个旅客收取5万美元。 这些中国移民就成为契约仆役,在服装业和各种各样企业工作、为贩毒团伙效力或靠当妓女来偿还这笔旅费。 去年,从中国的福建省途经台湾开往美国、满载中国移民的10艘船被拦截在美国海岸以外。移民和归化局华盛顿总部的有组织犯罪调查协调员布鲁斯·尼科尔说,同以前任何一年相比这是最多的一年。 但他还说,这只占1992年未被发现的偷运船只中很少的一部分。 这些船有共同特点:属于台湾的某家公司但却在另一个国家注册。 去年12月22日,台湾一艘船缓慢开进旧金山湾。船上的180名中国人严重缺乏粮食和淡水,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等待把他们转运进美国,但10天过去了仍不见船来。美国政府律师已以阴谋和偷运外国人的罪名起诉9名印度尼西亚水手,他们最多将被判10年徒刑及50万美元罚款。 根据当前美国的移民法,这些中国人很可能被作为经济难民驱逐出境。
7. 香港一项报告认为:华人是亚洲经济发展的动力 力
【法新社新加坡1月15日电】香港政治经济风险咨询公司今天发表的一项报告说,亚洲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海外华人而不是日本人,近数十年来这一地区的所有重大商业趋势全都是海外华人带动起来的。 这家公司说,80年代中期,香港和台湾的公司首先认识到泰国发展为工业品出口基地的潜力,日本人是后来才意识到的。 现在,在大陆中国投资最多的仍然是海外华人,他们的投资额约占大陆获得的投资总额的3/4。 该公司说:“近几十年来,这一地区的几乎所有重大商业趋势全都是海外华人带动起来的。海外华人干得非常漂亮,他们能在情况恶化前及时脱身,至少能找到办法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