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12-19

第 1 版

1. 德国计划向索马里派兵

路透社报道,德国总理十七日说,他计划向索马里派遣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部队,去帮助分发救济粮。科尔称,德国宪法中关于不准向北约以外地区派兵的条款不适用于目前的对索人道主义援助。

2. 埃及总统访问沙特和卡塔尔

合众国际社报道,穆巴拉克十七日为沙特与卡塔尔之间的边界纠纷进行斡旋。九月三十日,两国因领土归属问题曾发生交火,使海湾国家团结出现裂隙。

3. 西哈努克呼吁向柬埔寨提供粮食

法新社报道,西哈努克十六日呼吁世界上的富国向柬捐赠二十万吨大米,以防出现饥荒。严重的干旱影响了柬埔寨今年的稻谷产量。

4. 巴解宣布中止阿以和谈

法新社报道,巴解组织十七日针对以色列决定驱逐约四百名巴勒斯坦人而发表上述声明。巴解组织未直接参加和谈,但它操纵着参加和谈的巴勒斯坦代表。

5. 波黑塞族议会十七日单方面宣布战争结束

美联社报道,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说,这项宣布将在八天内生效。他说,塞族武装如受到猛烈攻击将只作自卫,而不采取反攻行动。同日,波黑境内的冲突仍在继续。

6. 巴基斯坦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合众国际社十七日报道,谢里夫总理说,只要印度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巴基斯坦签不签署。他说,巴基斯坦没有核武器,其核技术只用于和平目的。

7. 日外相认为美国如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将造成严重混乱

共同社报道,渡边十七日说:「如果美国果真因人权问题而停止给中国最惠国待遇,那么,就会对东南亚和日本的经济也产生影响,并造成严重混乱。」

8. 巴基斯坦冻结军事预算

合众国际社十七日报道,巴基斯坦决定在今后三年内冻结其军事预算。巴政府发言人说:「这一决定反映出我们期望促进地区和平。」他敦促本地区其它国家能够效仿。

9. 法报文章:马约:一项垂死的条约

【法国《费加罗报》12月16日文章】题:马斯特里赫特:一项垂死的条约    爱丁堡首脑会议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带来。它既没有对农业问题、也没有对任何其它问题发表意见。它只是又一次带来了混乱。马约似乎得救了。但欧洲的情况却变得更糟了。欧洲没有跳出泥坑。而是在泥坑中陷得更深。    人们很少见到过这种简易的谈判:把各方的要求混杂在一起,把桌面上搞得乱七八槽,对一切都表示同意。这就是对爱丁堡首脑会议的如实总结,这次会议被认为拯救了欧洲,有人轻率地把它说成是一个胜利。    首先让我们看看会议情况是如何证实了在公民投票时向我们散布的谎言。人们对我们说:1993年1月1日是不可越过的最后日期。然而这个日期被轻而易举地推迟了。共和国总统也对我们说:马约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总体”。但它被切成许多片,根据顾客的需要,有的片浅些,有的片厚些。这就是两种、三种或四种速度的欧洲1总统还对我们说,条约是不能谈判的,是“不容讨价还价的”。但固执的小丹麦坚持到底,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12国接受了它的条件。    专家们说,单一货币是建设欧洲的核心和动力。继英国之后,丹麦决定不参加单一货币。事实上,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伪装、更冒进。    爱丁堡的会诊医生们守在垂死的马约的床边,对它进行过渡医疗抢救。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宣布病人的病已经治好,但他们在分手时能不相视而笑吗?    如此欢呼胜利,我们认为是不适当的。    欧洲已经克服危机了吗?实际上,会议不仅没有解决任何实质问题,而且也没有认真地讨论这些问题。    关于预算问题,分担预算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发表的意见同得到共同体援助的国家如西班牙发表的意见一样,都带有威吓性。一切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人人似乎都得到了满足……然而人们并没有认真地努力去整顿一下布鲁塞尔的那个笨重的机构。    爱丁堡首脑会议为我们帮了这种忙:马约确实是奄奄一息。

10. 外电报道:俄国人组建志愿部队支持波黑塞族

【合众国际社贝尔格莱德12月17日电】题:俄罗斯组建志愿部队支援塞尔维亚人    贝尔格莱德《新闻晚报》今天报道,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已开始组建志愿部队,准备赴前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支援塞尔维亚武装。    这家报纸说,这支志愿部队正在莫斯科组建,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自封的塞尔维亚国领导人经过几个月的谈判,已就此达成协议。    据报道,在此之前,已有几百名俄罗斯人在波黑西部地区参加了塞尔维亚民兵。    参加志愿部队的俄罗斯人反对外国干涉,说外国人旨在“消灭塞尔维亚人”。    塞尔维亚共产党政府和塞族领导人一直在巴结俄罗斯“救国阵线”领导人。他们呼吁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结成联盟,理由是他们都是斯拉夫民族,同信东正教。    近几个月来,“救国阵线”的一些领导人访问了塞尔维亚和波黑共和国塞族人控制的地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2月17日电】俄罗斯议会今天通过了《关于俄联邦对南斯拉夫冲突态度的决定》,决定要求外交部“采取措施防止军事干预以及前南斯拉夫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决定说,需要继续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工作,万不得已时不排除使用否决权的可能性。    决定还责成俄罗斯外交部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继续冲突与流血都有责任的三方(而不是只对塞尔维亚一方)采取相同的制裁措施,防止武器禁运令被取消。

11. 北约外长会议出现分歧

【路透社布鲁塞尔12月17日电】北约盟国在是否对南斯拉夫采取军事行动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许多国家要求对加大国际压力以制止这场屠杀采取谨慎态度。    美国、荷兰和土耳其在布鲁塞尔北约外长会议上,敦促他们的盟国继续推行在波黑上空实行禁飞区的计划,法国也支持采取比较强硬的行动。但是,英国、丹麦、西班牙、加拿大和德国担心在波黑护送援助车队的联合国军队的安全,认为应该非常谨慎才好。    波黑塞族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今天发出警告说,如果联合国企图强行实施禁飞区计划,保护救援车队的军队就可能遭到袭击,因此人们越来越担心目前已经驻守在波黑的联合国军队的安全。    荷兰外交大臣范登布鲁克对卡拉季奇发出的威胁反应强烈。他说:“我认为结束这一局面的时刻到了。”    德国外长金克尔说,大家一致同意采取和平手段来限制这场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大。他说,加紧对残余的南斯拉夫实行制裁和呼吁开放塞族人管理的拘留营这样一些措施可能是目前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英国官员表示同意上述观点。

12. “中国模式很重要”

【俄通社─塔斯社北京12月17日电】题:叶利钦参观长城,谈对中国与中国改革的印象    叶利钦参观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象征、长达5000多公里的宏伟的古建筑长城之后说:“一句话,太伟大了。它居然是靠人的双手筑成的,简直是奇迹!”    总统指出,勤劳的中国人民最近几年干了许多事。中国人民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变得更讲实惠。他们盖了不少住宅、社会设施和独一无二的建筑物。    当记者问他对中国首都的初步印象时,叶利钦说:“北京当然是独特的,就像莫斯科也是独特的一样。当然,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看一看北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陈锦华沿途给我作了介绍。中国的模式是很重要的,它包含了不经过动荡而进行改革的做法。改革已经进行14年,也许还需要这么长时间……正在逐渐地着手政治改革。尽管暂时还没有进行,但从中共十四大的结果就可看到这种改革的迹象。这也是重要的。中国的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却是市场经济。”    当有人问能否把中国的经验用于俄罗斯时,叶利钦只说了一句话:“还需要加以某种研究。”

13. 以决定驱逐三百八十四名巴勒斯坦人

【合众国际社耶路撒冷12月11日电】以色列今天决定执行它的计划,将384名巴勒斯坦人赶到黎巴嫩。这是因以色列一名边防警察15日遇害而对穆斯林分子进行的前所未有的报复行动。    以色列总理拉宾说,他对于驱逐384名“哈马斯”伊斯兰教抵抗运动和伊斯兰教圣战组织成员的决定“不感到遗憾”,尽管国际上对此行动提出了批评。    但是来自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说,这个行动对中东和平进程是“致命的一击”。在这些领土上的活动家散发了一份传单,号召开展反对以色列当局的“十天盛怒活动”。    以色列高级法院今晚以5票比2票表决通过这次驱逐的决定。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12月17日电】题:有人提醒布什:中东和谈岌岌可危    今天有人提醒布什总统,以色列决定驱逐数以百计的巴勒斯坦人一事可能给和谈以“致命打击”。美国政府发言人呼吁各方避免作出诸如驱逐这样的反应,因为这有使寻求和平的工作变得复杂化的危险。    参加和谈的巴勒斯坦代表团的两名团员告诫说,除非取消驱逐的做法,否则会谈无法举行下去。他们呼吁美国政府向以色列施加压力。    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团长萨勒姆·马贾利说:“我们希望美国说服以色列取消这种行动,因这些行动将损害和平进程,并且有使它遭到失败的危险。”    黎巴嫩代表团团长苏海勒·沙马斯说,驱逐出境的作法会“给和谈笼罩上阴影”。    由于以色列采取的驱逐行动,阿拉伯代表团抵制了这一轮谈判最后一天的会谈。以色列人发表声明,对巴勒斯坦人“使这一轮的谈判又浪费了一无”表示遗憾。

14. 红色高棉又扣留46名联合国人员

【美联社金边12月11日电】联合国发言人说,红色高棉游击队今天释放了扣押的21名联合国人员,但几小时后又扣押了46名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士兵。    这位发言人说,在那21人获释后,46名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前往红色高棉控制区,以商讨那21人被扣的原因和避免今后再发生此类事件的办法。但是,会谈结束后,大约70名全副武装的红色高棉游击队战士拦住他们,不许他们离去。    这位发言人还说,红色高棉的一位指挥官对联合国方面说,一旦接到书面命令,他便释放扣押的人。    被扣押的46人全是印度尼西亚士兵。联合国正努力通过谈判使他们获释。

15. 日本要求中国不要过多购买俄武器

【合众国际社东京12月17日电】日本今天敦促中国不要从俄罗斯购买过多的武器。    在叶利钦总统对中国进行3天访问之际,日本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对记者说:“据说中国在从俄罗斯大量购买武器。”他没有具体说明购买多少武器为宜。河野洋平还说,日本现在“并不感到担忧”。他表示希望叶利钦的中国之行有助于改善中俄关系。    据报道,在叶利钦访华期间,双方将讨论武器销售和军事合作等问题。俄罗斯已经答应向中国提供价值10亿美元的导弹和其他武器,目前已经向北京交付了24架SU—27型喷气式战斗机。

第 2 版

1.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京城第二职业成风

【日本《东京新闻》12月4日文章】题:北京也兴起了第二职业风潮(作者中川阳)    面貌发生巨变的北京最近又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小商店和饮食摊急剧增加。这是因为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呼吁振兴第三产业,允许工人等搞第二职业的缘故。    在北京,人们开始摆摊设店,纷纷“打工”,兴起了经商热。这种热潮影响了人心,出有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    最近的北京,瞬息万变。施工的大楼不知不觉中竣工并开始营业,以前黑洞洞的胡同出现了成排的饮食摊。星期日职工市场、跳蚤市场、路旁理发店等已经从市中心发展到郊区。    “白天逛庙,晚上睡觉”——那种过去北京单调的夜晚,现在被霓虹灯和彩灯照得一片辉煌。其热闹程度甚至让东京来的朋友都认为“给人以天天过圣诞节的感觉”。    被允许搞第二职业的工人们马上可以动手改建自己的住宅,开设饮食店,卖日用品,或者在街道两旁摆摊。现在办营业执照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费事。像连锁反应似的,店铺不断增加。如今在北京,见面的问候多是:“现在做什么买卖?”。    从最近的新闻报道和传说可以看出人们对经商的狂热程度。    有些工人搞的第二职业是在街头修理自行车,但使用的工具多是从工厂中拿来的。搞第二职业的人为了开商店,便翻建自己的住房。所需的木材、水泥等材料,有的也是从工厂里拿的,于是工厂的材料消耗突然增加,影响了正常生产。    知识分子也在拼命搞第二职业。在北京大学所在地区举办的跳蚤市场上,就有住在该地区的科研人员在卖东西。有些教师看到学生来买东西,还觉得很难为情。    有一位卡拉OK酒吧间的兼职女招待,今年23岁。白天她在一家食品加工厂做工,月工资是180元,但是当女招待,每天晚上从7时到次日零时,就可以收入17元。她说:“不仅挣的钱多,最有意思的还是能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    因此,人们的劳动观和金钱观发生变化也是理所当然的。    对当前出现的这股第二职业风潮,老北京人哀叹“跟不上形势”,有的知识分子则担心这“可能妨碍真正的改革”。

2. 日本企业探索改革人事考核制度(四)

根据这个制度,人事考核同个人最初设定的目标挂钩,以完成个人设定目标的程度为主,再看挑战精神如何和业务进展情况,综合加以评价。    山崎分析实行这种制度后出现的变化时说:“因为是自己设定的目标,所以对完成目标具有一种责任感。在公司内普遍出现了自己是主角的意识,为实现目标,发挥创造性的热情更高了。”    但是,在实行这种制度当初也发生过一些问题,比如个人设定的目标参差不齐。设定的目标低,实现率就高,当然在人事考核方面也有利。据说,“当初也要求职工设定一个不过高也不过低的目标,但是开始时很难做到这一点。”    这样,公司决定把每个人确定的目标向其他职工公开,让大家考虑设定目标的问题,通过刺激竞争意识,对每个职工提出的个人指标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以一个部门的个人指标作为评价的绝对标准,那就会产生评价偏高的弊端。由此,在各部门的上司之间,把自己属下的职工考核表公开,对考核基准进行调整。    经过两年的试验,设定目标中的问题渐渐弄清楚了。由此,从本年度开始,由上司向部下通告每个人所定目标的完成率。    实行加分式人事考核制度的目的是对积极开展业务的行为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时,让本人了解自己工作的成绩,以促进今后的工作。    (四)

3. 法一农民企业家投资山西

【法国《费加罗报》12月15日文章】10年前,山西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吸引过美国西方石油公司。    如今,法国上加龙省一位名叫加松·勒内·吕尔德的农民却选择了山西作为法国工业的桥头堡。这位有10个孩子的父亲不满足于厮守在家乡的农场。后来他当上了针织品旅行推销员,20年前发现了超级市场的潜力,并建立了自己的手套、围巾、帽子、腰带等商品的销售网。    为组织货源,他来到广州、上海,发现这些沿海地区早已被日本人和香港人占领。但他痴心不改:“从戴高乐转向北京开始,法国总有一天会从中得到好处。作为农民,我明白要想收获,必须耕耘,播种、移植。”    法国官方决定向台湾出售幻影战斗机后曾发出警告:“现在不宜去中国,因为中国政府正为此事大发雷霆”。而加松却不以为然。一周前,他在山西省首府太原建立了自己的“勒内·吕尔德进出口公司办事处”。对这个来自“侵犯了中国主权”的国家的办事处,山西省地方政府并未置之不理,而是热烈欢迎、盛情款待。勒内·吕尔德从法国带来了“埃菲尔铁塔与长城”代表团,其成员都是著名工业家。他们来山西考察技术转让、销售及投资的可能性。    勒内。吕尔德是全方位贸易的火枪手,什么生意都做:纺织、机械、汽车、飞机、公共工程等。他很清楚山西的优势:充足的能源、廉价而有技术的劳动力,总支出低于北京或沿海地区。    勒内·吕尔德还说:“我们都是农民,可以相互理解”。

4. 京城不仅吃白菜 鲜菜丰富品种多

【合众国际社北京12月16日电】在中国北方大白菜一直是冬季的一种主菜,可如今在北京这已成为旧话了。饮食的变化和经济改革的成功使中国首都的1100万居民告别了过去数十年靠大白菜过冬的日子。    一位退休妇女说:“现在不管走到哪里都能买到各种蔬菜,干嘛不多吃点鲜菜呢?”    过去,大白菜一直是北京冬季的传统菜。每年10月末,马路上便出现长长的卡车队,源源不断地把大白菜从地里运到城里。    居民们忙忙碌碌地在过道或其他空地方存贮成堆的白菜,以备冬季炒菜、烧汤、包饺子。但是,经济改革使北京出现大量自由市场,现在即使是在最严寒的月份里,居民们也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蔬菜了。据报道,北京的“冬贮”白菜1990年为3.2亿公斤,今年已减为2.7亿公斤。

5. 李登辉竟称“坚持一个中国”易被误会

【台湾《中国时报》12月16日报道】李登辉总统昨天揭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华民国”这个原则,什么“一中一台”、“台独”都将沦为文字游戏,民众不会支持的。    李总统指出,经过去年国大代表选举后,“台独”已经没有“市场价值”,亦即选民并不支持,今年这个话题却突然间又热门了,主要是由于中共和南韩建交,再加上我们也说“坚持一个中国”,听来好像和中共的说法一样,让有心人有机会喊出“一中一台”的声势。    李总统指出,如果我们只说“坚持一个中国”。很容易让人家误会,因为在国际社会上,“一个中国”指的是中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他认为光简单地讲一个中国,就中了中共的圈套。    有关大陆政策的推动,李总统主张有步骤地规划,还要中共如何回应,不可一厢情愿,但是我们也要认清大的局势,不要再用不合时代的口号。

6. 港台短讯

▲台《中国时报》十七日报道,民进党「立委」候选人陈水房等四人十六日率众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抗议并欲加查封,与警方发生冲突。    ▲台《中国时报》报道,台「中选会」主委兼「中选监检警联系会报」召集人吴伯雄十五日在台北发表声明指出,台当局不欢迎外国人假借观察台湾选举名义干预台的选举。    ▲台《中国时报》报道,台「外交部次长」章孝严十五日在台北说,如果民进党以「台湾共和国」的名义能获得世界任何一国的外长或总理亲笔信函,表示愿意支持台进入联合国,他原意第二天就辞职,但他指出这是不可能的。    ▲中央社报道,台「经济部」十五日再度核准健身车架、变压器等二十七项大陆物品可间接进口,使进口总项目达四百三十四项。    ▲中央社报道,台「经济部次长」江丙坤十四日说,中共今年贸易额将超过台方,台应以技术领先、建立品牌、提升附加值因应大陆挑战。    ▲台《中央日报》报道,港澳各界赴台代表团十五日举行记者会,表达港澳同胞反对台独的强烈立场。

7. 竞选战=贿赂战

【本报香港12月15日电】(记者杨金洲)台湾“二届立委”定于本月19日举行“公民投票”。目前“选战”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各种“贿声贿影”的“竞选”场面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贿选招数五花八门    台湾一家报纸对今年的“贿选风”作了如下描绘:“除了金钱买票之外,贿选型态从传统的‘办桌’到‘义诊’五花八门,送礼的项目更是琳琅满目,加起来足可开一家品类齐全的百货公司。”    台湾“法务部调查局”对收来的184件“贿选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目前已有下列五种“贿选方式”:一是借捐助经费”之名向选区内机构、团体或寺庙进行贿选;二是用金钱收买选票;三是赠送礼品贿赂选民;四是招待选民旅游,进行拉票;五是招待选民聚餐,为候选人造势。    至于“礼品”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从茶叶、餐具、手表、对笔、洋酒、香烟、浴巾、计算器,录音带、录相带、果汁机、个人电脑、照相机、金首饰等等,直到金元宝。因此,近两天传闻,彰化县黄金被大量收购;古坑地区也出现金元宝制作量大增的现象。“买票”风吹遍宝岛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称,近几天来,各地的“买票”传闻不断,选票的行情也节节升高,从一般每票数百元新台币(下同)到数千元不等。台北市某选区曾出现一票高达5000元的买价。而对大小“桩贿”(在问代理“买票人”)的价格,则达数万至百万元以上。    从已“透露”出来的“买票”情况看,都市型选区的贿选行情比乡村型选区来得更高,其中尤以台北县被“检举贿选案”数目居全省之首。另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若干“已有贿选传统”的中、南部县市,今年的买票行情虽有大幅提高,但还不算太“离谱”,因为这些地区已形成一套“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稳定票价”。反之,以往较为“干净”的地区,今年却引进了贿选之风,贿选行情一下子就冲上了一票500至2000元。    据透露,中南部地区的部分县市,每一位参选者的“最低消费”为1亿元;在“金牛斗阵”激烈的选区,甚至超过3亿元。不过,这笔巨额金钱,如何流向选民,这是“买票作业的核心内幕”和“高度机密”,忌讳人知。造势拉票大祭“五脏庙”    摆“流水席”或“办桌”本是台湾社会迎神庙会时的余兴节目之一,但是今天却成了候选人与选民“肠胃沟通”的一大特色。    这种名为“募款”实为贿选的“免费办桌”风,从南到北“迅速兴起”,少者每次50到100桌,食者500到1000人,多者一次即摆上千桌,食客多达万余人。台北市南区候选人徐明德,11日晚举办“万人聚餐会”,一次开席1500桌,逾万选民就餐。为了洗脱“贿选之嫌”,徐明德竞选总部声称这是“募款餐会,并非流水席,不涉及贿选问题”。    有些候选人更加“高明”,他们为了避开“监选”单位的注意,在“竞选总部”门脸上贴上“工作人员用餐处”的告牌,使餐会变成“理所当然”的“合法行为”。有一家报纸曾对此做了一个“假设”性的估算:参加今年区域“立委”竞选的共有348人,每人仅以办200桌、每桌10人计算,就将有七八十万人吃“选举饭”。因此,这家报纸感叹道:“冷冷冬天各地吃得热烘烘,多少金山银海就这样祭了五脏庙了!”

第 3 版

1. 聂鲁达遗体重新安葬在内格拉岛

【合众国际社圣地亚哥12月12日电】智利政府将把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内格拉岛,以了诗人生前遗愿。    聂鲁达和他的妻子乌鲁蒂亚的遗体于12月11日从对地亚哥的公墓迁出,第二天安葬在首都以西70英里的内格拉岛。聂鲁达是1971年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他除了写作外,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担任过许多外交职务。聂鲁达是智利共产党员,与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是挚友,在阿连德被推翻10天后去世。当时靠政变上台的皮诺切特不允许按照聂鲁达的遗愿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内格拉岛。    在皮诺切特执政期间,聂鲁达的墓地常常成为左派活动分子的聚会地点。军人政府曾没收了聂鲁达的房屋。聂鲁达基金会后来修复了这些房屋,并作为博物馆开放。

2. 欧洲第二大“蒂维公园” 破土动工

【美联社巴塞罗那11月14日电】今年春天开张的欧洲迪斯尼乐园多少会令人感到失望,然而,美国的安霍伊泽—布施公司正与一家西班牙公司合作,计划在西班牙休假胜地萨洛修建欧洲第二家大型的主题公园。预定于1995年开放的蒂维公园占地200公顷,有五个主要景点,分别代表蛮荒的西部、波利尼西亚、中国、墨西哥以及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该主题公园将有31处供儿童骑乘的玩具,还有11项每日表演的节目。    位于圣路易斯的安霍伊泽—布施公司与西班牙的大蒂维达博公司还计划在公园附近修建一家饭店、一个高尔夫球场和200套私人住宅。    与法国的欧洲迪斯尼乐园(耗资40亿美元,占地2000公顷)相比,蒂维公园的规模要小得多。蒂维公园已于今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整个工程将耗资4.5亿美元。

3. 汉密尔顿撰写约翰·肯尼迪新传记

【美联社纽约12月4日电】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和他的三个姐妹说,关于约翰·肯尼迪总统青年时代的新传记充满了“令人无法容忍的诽谤”。该书称肯尼迪家的孩子们受到父母的虐待。    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和他的姐妹——琼史密斯、尤妮斯·施赖弗和帕特里夏·劳福德——在《纽约时报》撰文说:“把我们中任何人称作‘受虐’儿童是荒谬的。我们的父母始终给予我们爱、支持和鼓励。”    他们对于奈杰尔·汉密尔顿在《肯尼迪:鲁莽的青年时代》一书中对他们家庭关系的“无中生有、含沙射影和胡说八道”的描写表示强烈愤慨。    该书把他们的父亲约瑟夫比作苏联的斯大林(斯大林的名字也是约瑟夫),说他们的母亲罗斯“从未吻过或抚摸过她的孩子,甚至难得正眼看他们”。    他们在文章中说:“我们几时最早的记忆就是每晚临睡前与父母吻别,互道晚安。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与他们在一起,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习惯,就是长大以后也这样。

4. 三个活着的「甲壳虫」乐队成员将拍纪录片

美联社十二月十二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将为六十年代风靡世界的甲壳虫乐队拍摄电视系列纪录片,片名为「漫长而崎岖之路」。三名原甲壳虫乐队成员将于明年开始世界巡回演出,首站是澳大利亚。

5. 美国著名文学刊物《纽约人》前主编逝世

美联社十二月    九日报道,威·肖恩在《纽约人》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曾扶植过诸多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如厄普代克、瑟伯、怀特等。他在杂志一九八五年易主两年后被迫退休。终年八十五岁。

6. 好莱坞性格演员汉克·沃登去逝

美联社十二月十一日报道,他从影半个世纪,演过上百部影片,两年前仍在影片中露面,尽管已八十九高龄。他擅演西部片,曾与西部片明星约翰。韦恩搭档演过十五部影片。

7. 英国名剧《捕鼠器》上演四十周年

美联社十一月二十六日报道,该剧根据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侦探小说改编,前后共动用演员一万六千六百五十一人。英女王还致信祝

8. 拉美画家作品在索思比拍卖行被高价拍卖

路透社十一月二十三日报道,拉美画家费尔南多。博特罗的一幅描写妓院生活的人物画《赫马拉斯·阿里斯之屋》以一百五十四万美元的价格今天在索恩比拍卖行售出,创他本人作品拍卖最高纪录。鲁菲诺。塔马约的油画《狂喜的女人》也以创纪录的一百四十九万美元的售价卖出。

9. 英国作家拉什迪出人意外地在加拿大露面

美联社十二月十日报道,拉什迪是七日抵达多伦多参加国际笔会加拿大分会的一次筹措资金的活动的。他要求加拿大议员帮助他解除已故宗教领袖霍梅尼因他的小说《撒旦诗篇》强加给他的死刑。

10. 奥斯卡奖项将从二十一个减少到十九个

合众国际社十一月二十四日报道,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最近决定,减掉短纪录片奖和实景真人短片奖。

11. 褒贬毁誉置度外 独树一帜创新篇

【美联社巴黎11月15日电】法兰西的土地曾孕育了众多闻名遐迩的大艺术家:雷诺阿、高更、塞尚……流派各异、风格迥然。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名家大师辉煌光环的笼罩,当代艺术家很难在法国艺坛确立自己的地位,画家贝尔纳·比费的经历正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无论以哪种标准衡量,比费都够得上是最成功的法国当代画家。在纽约、莫斯科、东京这些遥远的大都会,人们视他为画坛名流。而在法国国内,评论家却对他的作品指手划脚。    久负盛名的圣彼得堡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和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过去从未举办过在世画家的作品回顾展。1991年,68岁的比费成为第一位在此举办个人作品展的活着的艺术家。50多万人参观了他的画展。梵蒂冈博物馆用了整整一个房间放置比费绘制的圣母玛利亚哀痛地抱着基督耶稣遗体的画。日本1973年修建的超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600多件比费的作品。在不景气的艺术市场上,比费的作品销路亦看好。他最近举办的圣彼得堡历史建筑画展开幕的第二天,18件作品就卖出了6件,销售额达30万美元。    然而,就在比费在国外日益红火的同时,他在国内却遭到评论界的奚落。《费加罗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比费画展的文章写道:“他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遭到评论家的攻击。他是靠签名成功的,他总是翻来复去,他的画太多了。”这或许概括了法国艺术界对比费的看法。确实,自比费20岁开始出名以来,法国艺坛对他的争议一直未中断过。对于这些攻击,比费不屑一顾。他说:“法国的批评家恨我。他们认为我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难道巴赫也要因创作同题材的曲子而受到指责吗?我周围的仇恨是我所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不管别人怎么说,几十年来,比费一直执著地走自己的路。他平均每年举办一次重大画展,常常是每次画展围绕着一个主题。    他还用他的画笔装饰过一个小教堂,并为许多戏剧和芭蕾舞设计场景和服装。公众比评论家更为赞赏比费。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法国大多数人认为,他比安迪·沃霍尔的成就大。    除了艺术外,比费最大的爱好是在世界各地的跳蚤市场上搜寻中国和日本的古式家具和古代的小雕像。

12. 懒惰催人老 勤勉益处多

【纽约《侨报》11月21日报道】惰性,系指在工作和生活中懒散,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消极倾向。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惰性对身心健康是很有害的。引起思维迟钝人的大脑功能是用进废退的。勤于用脑,对促进记忆和智力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而懒惰的人,大脑机能由于得不到充分发挥,脑啡肽及脑内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水平降低。若长期如此,则使大脑功能呈渐行性退化,思维及智能会逐渐迟钝,分析判断能力下降。机体素质下降人体的免疫功能动则盛,惰则衰。惰散者活动甚少,四肢懈怠,久而久之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殃及人际关系懒惰的人甘居平庸,贪图轻闲,自然会引起周围人们的    的产生,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不仅造成同事之间不满以至反感,这就容易产生矛盾。这些    负性情绪上下级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等人际关系的恶化,而且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导致未老先衰苏联医学博士兹马诺夫斯基指出:中年人的健康有赖于心理上的平衡,有赖于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紧张性。事实也证明,懒惰催人老,惰性可使中年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    :    易致未老先衰。易患身心疾病惰性产生的不良心理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对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3. 关于吉普赛人的传说(五·完)

在欧洲各地都发生过类似在波斯巴赫拉姆国王统治下的事。天主教徒谴责吉普赛人,说他们铸造把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钉子。而在有圣公会的英国,他们被视为“梵蒂冈的间谍”。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里,吉普赛人是无法律保护的,从而打死他们是完全允许的。19世纪中叶,在巴尔于半岛,他们被当作奴隶对待。    在这个背景下,吉普赛人的这句“为了活下来,你必须当魔鬼”的成语就可以理解了。莱比锡的一位研究吉普赛语的专家约翰·吕迪格尔在1782年说,“人们开始把那些按天赋人权生活的无辜的外来人当作敌人来对待,任何地方都不想容纳他们,他们被拆散和驱赶。”    越是把吉普赛人赶到社会的边缘,越是仇恨和排斥他们,他们就越不让可怕的“外人”知道他们的生活,回到自己的车上过隐居的生活和恢复其古老的习俗。    吉普赛人在谈论自己时说,“我们是同一个血统,我们有同一种眼睛,有完全一样的思想、一种习俗和一种运气。”    在吉普赛人结构严密的世界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世界后面的世界)是很不乐意容忍侵入者的。这里,首先是自己的家族“维特萨”,或者也被称之为“一只手的手指头”来决定问题。以后是由许多分支的大家族,也就是“两只手的手指头”来决定问题。家族的首领是一个最了解传统并拥有必要的威信的“伟大的人物”。他同一位受尊敬的女性掌握着这居民集团的领导权。    在发生大争吵时,成立一个意思是法庭或公正的“克里斯”。一个独立的,与哪一方都无亲戚关系的法官和他的观察员来裁决家族的争端,决定什么是纯洁的和不纯洁的。纯洁和不纯洁的同义词就是生和死,就是吉普赛人和非吉普赛人。这是吉普赛人传统中最主要的两点。    法庭能宣判的最高处分是把吉普赛人赶出宗族。不久前,他们还以此惩罚了一件同“外人结婚”的事。这是一种使人感到残忍的习俗,但是为保存自己这种习俗是必要的。    吉普赛人越受迫害就越自暴自弃,他们越显得神秘,受迫害就越多。    (五·完)

14. 漫画

图中文字:爷们儿,你就充降落拿吧!     (原载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

第 4 版

1. “人道主义援助”应慎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13日文章】题:索马里:有保留(作者基辛格)    在赞同向索马里派遣3万名美国作战部队的浪潮中,提出有保留看来似乎是无礼的。    目标是高尚的,采取某种国际行动也是合适的。问题是,在一个迄今没有美国军事力量的大陆发挥美国作用的时机和单方面行动的性质。    这支远征军的使命不大可能像政府通报所预料的那样能很快或顺利地实现。据鲍威尔将军说,五角大楼预计分两阶段行动:美国部队先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由联合国多国部队加以保护。第一阶段可能是旷日持久的。人们必定希望,被传播媒介称为匪徒的势力不会同美国公开的讨论并进。因为,他们可能决定潜伏——既不骚扰,也不能解除武装——并把武器藏起来或者在埃塞俄比亚避难,使我们进退维谷:要么过早撤军,要么继续下去,变成一种遥遥无期的承诺。    这可能造成一种混乱的局面,导致伤亡惨重,尤其是在索马里方面。出现流血后,对美国军事行动的支持就可能消失,尤其是在非洲。    “人道主义干预’的新学说的基础是下述的看法,即:冷战的结束消除了战略威胁,传统军事行动的重要性小得多了。此外,正如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分把心安全问题导致战略上冒过多风险和对美国的无限权力的幻想。因此,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中,美国应接受规劝,主要为人道主义和道义上的价值观念而斗争,而不仅仅为它本身的利益而斗争。    我们不应该假装美国是在一个没有战略利益的地方作战。不管什么时候,当美国人的生命处于存亡攸关之时,这就是极其重要的利益    ——否则一些家庭因亲人牺牲而极度痛苦就毫无意义。90年代的世界要求美国对战略和道义两方面的重要利益确定新的定义。在传统的地理政治世界里,不再有立刻的、几乎近在眼前的危险。但还存在着通过一步步连续积累,安全结构逐步转化的历史危险。    持“人道主义干预”观点的人宣称,道德和人道问题对美国生活非常重要,美国人不仅可以冒着财产的危险,还应冒生命危险加以维护。失去这些,美国的生活也就会失去一些意义了。其他任何国家都未曾提出这样一套主张。因此,人道主义干预更抽象的本质就带来过分扩展的色彩、而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也就得面临更大危险。    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创伤是因为把正确的原则应用于不合适的情况造成的。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让同样的悲剧在90年代重演。我们不能仿佛只有在自己主张一种普遍的单方面干预理论,尤其是因为我们并不想鼓励以后某个不负责任的国家,打着“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实行其扩张计划。

2. 阿报披露:萨达姆的防身绝招:使用替身

【本报开罗12月8日电】(记者李大钧)海湾战争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处境很艰难。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极力要推翻他,他则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他首先是采取措施防止遭暗杀。最近一些阿文报纸披露,萨达姆使用了两名“高质量”的替身,替他出席一些危险的会议、会见和其它活动。实际上,萨达姆使用替身,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    据报道,1968年伊拉克复兴党上台后,萨达姆便开始注重使用替身掩护自己。当时的伊拉克安全局局长、伊拉克情报机构创始人纳儒米·克扎兹在发展这套安全手段中起了重要作用。克扎兹死后,萨达姆就求助于他的情报智囊。    前苏联在保护领导人方面有许多好经验,他从中获益匪浅。    70年代,伊拉克情报部门挑选了一批青年,萨达姆从中选中了两名作自己的替身。这两名青年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到一个东方国家进行了整容,然后接受专门的培训,模仿萨达姆的一切特点:从扮相到声音,从走路姿式到讲话、发笑直到两人完全成为萨达姆翻版,完全适合作替身为止。

3. 一些国家出兵索马里的情况

【法新社巴黎12月15日电】有20多个国家表示愿意出兵索马里,下面是到目前为止一些国家的派兵情况。    美国:2.8万人,包括近1.8万海军陆战队和1万陆军。    法国:2300人,其中一半是常驻吉布提的军队。法国部队有两个装甲营,22架直升机、4艘军舰和一架侦察机。    意大利:2000人和5艘军舰。    加拿大:1300人。津巴布韦:1000人.    澳大利亚:900人。埃及,700人。    比利时,587名伞兵和一艘补给舰。    巴基斯坦:从9月份起已有500人参加了驻索马里的联合国部队。表示还将增派军队。    土耳其:400名步兵。博茨瓦纳:320人。    毛里塔尼亚:准备派300名士兵。科威特:200名步兵。    表示愿意出兵的国家还有瑞典、吉布提、挪威、英国、希腊、马来西亚、阿联酋、突尼斯和智利。约旦、荷兰、新西兰、匈牙利和阿根廷将派军队参加救援工作,但不参加军事行动。西班牙只答应为美国军队作些后勤工作。德国和日本只表示提供资金援助。俄罗斯说它可能派军队和医务人员。

4. 我犹行我素 是非任评说(一)

【美国《洛杉矶时报杂志》11月1日一期文章】题:环球警察(记者斯坦利·迈斯勒)    某日,当委内瑞拉驻联合国大使迭戈·阿里亚漫不经心地坐到那张精雕细刻的木桌旁时,桌上那封普通的信函竟然使他目瞪口呆。那是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写来的。    这位温文尔雅、颇有学者风度的秘书长严厉地批评了阿里亚及安理会其他成员。他指责这些大使在对波黑危机发表声明之前没有征求他的意见。而在他看来,联合国的这个措施将行之无效。令他大惑不解的是,他们居然同意了经英国调解而达成的协议:由联合国士兵接管交战双方的所有重型武器。    加利在信的结尾毫不客气地写道:“当然,我是为安理会服务的。不过,与此同时我希望,在那些显然是我能够处理好的问题上,我的意见应该得到反映。”    信的措辞是温和的,然而其效果却咄咄逼人。阿里亚谈起这封信时说:“当我阅读这封给安理会的信时,我说这不是秘书长本人写的。一定是他的一位助手替他写的。秘书长不会给我们送来这样毫无外交风范而言的东西。然而,几天后,当加利会晤我们并讨论这个问题时,他的语气甚至比那封信的语气还要强硬。因此,我喃喃自语,天哪,我错了。信的确是他写的。”    加利的这一举动向安理会、联合国,以至全世界表明:他决不允许当一位唯唯诺诺、讨好奉承的公务员。以其之见,秘书长办公室是独立的,它应该维护联合国的纯洁性,防止那些动辄逃避责任的人损害联合国的声誉。安理会的大使们恰恰触及了这个问题,因此加利要警告他们一下。    众所周知,30年来,安理会由于冷战而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况。美国和苏联利用它们拥有的否决权反对一切令其不快的措施。联合国在国际上只能发挥微不足道的作用,而秘书长的意见也往往无济于事。    然而,如今情况已经发生改变。在过去两年里。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没有投过一次反对票。四面八方的求助呼声不断涌入安理会。从1945年成立到1988年,联合国总共只组织了13次维持和平行动。但是,最近四年,联合国批准了同样多的行动。这无疑加强了安理会和秘书长的地位。联合国的声望与日俱增。    然而,一些外交官们也已意识到:加利,这位69岁的秘书长,在联合国的日子不会是风平浪静的(一)。

5. 被占领土:已成为一个疑维

【美联社加沙地带杰巴利亚难民营12月7日电】毁灭性的小汽车相撞……沉浸在哀痛之中的难民营……手持步枪走投无路的以色列士兵……带着燃烧弹的巴勒斯坦少年……这些都是1987年12月8日至9日巴勒斯坦起义时出现的一个个悲壮的场面,这次起义旨在结束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5年米,起义夺去了不下1775条生命,扩大了双方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差别。    但是它也带来了美国出面安排的和平进程,使以色列和阿拉伯代表团坐在一起,进行缓慢但却坚持不懈的和平谈判。以色列总理拉宾说:“我希望看到双方结束流血、战争和伤亡。”他的中间派—左派联合政府6个月前上台执政,保证愿意作出让步。    他恳求被占领土上的180万巴勒斯坦人接受他的提议,第一步实行有限自治。拉宾说:“不应该失去这次机会。”    巴勒斯坦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但是他们依然坚持他们的目标,即争取使在1967年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从约旦和埃及夺取的土地赢得独立。以色列前军事情报机构的负责人什洛莫·加齐特在一家报纸的评论中警告说,谈判没有进展,起义持续的时间越久,“越会鼓舞和加强那些反对政治解决的抵制的力量。”    抵制者主要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他们在巴勒斯坦难民营和萧条的巴勒斯坦村庄里找到了养育他们的沃土。他们在巴解组织中的对手主张建立一个与以色列并存的国家,而伊斯兰持强硬路线的人则鼓吹建立一个取代以色列的国家。    与此同时,持强硬路线的以色列人和以色列定居者确信,按照《圣经》中规定的权利,被占领十理应是他们的,他们威胁要尽一切力量保住以色列占领的土地。而且,他们对拉宾冻结新的住房建筑计划和提议巴勒斯坦人自治,感到忧心忡忡。拉宾希望巴勒斯坦人在谈判中表现得更加真诚,而巴勒斯坦人则希望拉宾更加灵活。另外,双方都得说服他们各自的公众接受自治计划,但迄今还没有取得什么结果。

6. 阿拉伯人担心以色列「各个击破」

【美联社安曼12月6日电】约旦和以色列似乎看上去满怀希望,认为长达13个月的中东和平进程最终将解决使这个地区长达44年的冲突。但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人仍持悲观态度。    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总理拉宾说,他认为与这个犹太国的某些阿拉伯对手达成和平协议是可能的。他今天在离开以色列前往意大利和英国之前说:“我认为,在1993年我们将会达成一项协议,即使不会与所有的阿拉伯代表团达成协议,也会与某些代表团达成协议。”    然而,拉宾没有给以色列和平谈判代表任何新的指示,因为以色列认为,在美国当选总统克林顿进入白宫之前阿拉伯人将踏步不前。    阿拉伯人主要担心的是,以色列人正试图同会谈各方单独达成交易并避免达成全面解决办法,从而使它们四分五裂。    约旦外交大臣卡迈勒    ·阿布—贾比尔排除了部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坚持认为,约旦和其他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叙利亚和黎巴嫩——将致力于全面解决问题。    但是他说他认为这个进程已经开始。    他说:“这是一个漫长的,使人厌烦的进程,因为我们在谈论一个已存在了40多年的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    在会谈中,约旦人迈出的步子看上去比其他阿拉伯人大。    在11月19日上次谈判结束之前,约旦和以色列一致同意讨论一项解决办法的议程。    巴勒斯坦人陷入了困境,因为以色列只愿意讨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临时自治,但不保证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成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