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04-09
第 1 版
1. 阿拉法特座机因遇风暴迫降于撒哈拉沙漠
路透社报道,阿拉法特的座机是七日晚在由苏丹飞往利比亚途中遇上这场沙漠风暴的,飞机随后与地面飞行控制台失去联络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后来美国卫星首先发现了该机。阿拉法特和随行人员都安然无恙。
2. 波-黑共和国塞族人宣布将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
美联社七日报道,它将同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成立一个新的较小的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
3. 伊朗就伊拉克支持伊朗反对派组织向伊拉克发出警告
合众国际社七日报道,伊朗说,由于这对伊朗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两伊可能发生冲突。伊朗已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出面解决这一问题。
4. 欧洲议会七日通过关于欧共体政治和经济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美联社报道,表决结果是二百二十六票支持,六十二票反对。
5. 联合国特使未能说服利比亚交出炸机嫌疑犯
美联社报道,彼得罗夫斯基特使在七日结束与卡扎菲的会谈后说,会谈是坦诚的、严肃的。
6. 美国正式承认南斯拉夫三个共和国独立
美联社报道,布什七日在一项声明中说,美从即日起承认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波黑共和国,并将立即同这三国就建交进行磋商。
7. 美取消对前苏联商业航运的限制
美联社八日报道,美国宣布向前苏联商船开放曾因军事原因而关闭的七个海港,但另有其它五个港口仍未开放。
8. 尼加拉瓜宣布霍乱「紧急状态」
合众国际社八日报道,尼卫生部长说:该国已发现十五例霍乱病例。
9. 贝克要求乌克兰遵守销毁武器的保证
美联社七日报道,他说,如果乌克兰坚持对俄罗斯保持核独立,美对乌的援助可能削减。
10. 秘鲁局势趋稳
法新社报道,秘总统藤森七日公布了一项「政府基本法」,目的是为实施紧急治理提供法律依据。七日的民意测验表明,百分之七十三的秘鲁人赞同藤森总统所采取的行动。
11. 四国外长主张在摩尔多瓦全面停火
【俄通社—塔斯社基什尼奥夫4月7日电】摩尔多瓦、俄罗斯联邦、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四国外长,主张从今天15时起立即在摩尔多瓦冲突地区全面停火,并使卷入摩尔多瓦左岸地区冲突的武装队伍脱离接触。四国外长在基什尼奥夫会晤结束时于深夜通过了包括上述内容的一个宣言。
12. 独联体军事首脑草签十个军事领域协定草案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7日电】独联体各国国防主管部门首脑、副首脑和专家今天在工作会晤时草签军事领域的11个协定草案中的10个。 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办公厅主任伊瓦绍夫中将说,乌克兰和阿塞拜疆没有草签涉及到联合体共同防御结构的文件。
13. 俄总统办公厅主任辞职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7日电】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尤里·彼得罗夫提出辞职。这是俄罗斯电视台今天报道的。 最近几个月来,俄罗斯议会要求53岁的彼得罗夫辞职,他在去年8月就任这一职务之前任苏联驻古巴大使。有人指责彼得罗夫说,叶利钦班子中的一些保守势力在彼得罗夫那里找到靠山。
14. 亚美尼亚共产党发表公开信
【俄通社—塔斯社埃里温4月7日电】亚美尼亚共产党在被迫解散后正在恢复自己的活动,这是党中央致共和国共产党员和劳动群众的公开信中说的。共产党中央说,它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了教训,准备在多党制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发挥作用。党的任务和目标是,必须使劳动群众努力解决经济、科学和文化问题,纠正私有化进程中所犯的错误。
15. 日本舆论评江泽民在东京演讲
【《日本经济新闻》4月7日报道】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7日上午在东京涩谷的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大厅发表纪念演讲,就中国的国内政策明确地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的路线,争取实现经济增长的方针。 在国际问题上,江在讲话中虽然没有点名,但是却显而易见地批判了在人权与出口武器问题上要求中国改弦更张的美国。江强烈地表示了对美警惕论。 江总书记在指出“中国人民蒙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惨重灾难”之后强调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牢汲取中日关系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认为,这番话是对日本要在国际社会扩大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这件事打进了一个楔子。 江泽民总书记的纪念讲演内容十分鲜明地反映出中国的内政情况,即在经济上要推进改革开放的路线,在政治上则要继续加强控制。 江的演讲强烈提出要打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而含蓄地提出“对日本军国主义化要提高警惕”。可以说,这就是明确地发出一个信号,要求美国等国家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 【共同社东京4月7日电】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4月7日上午在东京以“国际形势与中日关系”为题发表了纪念讲话。 在谈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虽然没有点名,但明显是指美国。这是值得关注的。 在谈日中关系问题时,江总书记说:“在经济合作领域,双方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只要相互信赖,密切合作,就一定能取得重大发展。”这番话表明,为了推进积极的改革和开放政策,中国强烈期望日本给以经济援助。 同时,江总书记明确说,日本军国主义曾使中国人民蒙受“惨重灾难”,必须吸取中日关系史中“正反两方面的教训”,这番话是对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扩大影响的趋势表示牵制。 此外,关于中国的内政问题,江总书记说,“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努力完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这番话表明,中国的方针是要推进附加限制条件的政治体制改革。 【日本《产经新闻》4月7日报道】江泽民总书记的演讲表明,中国对以美国为中心建立世界新秩序抱有警惕。 引人注目的是,江总书记在演讲中谈及亚洲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并把日中关系当作是其中心。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这样一种战略:为了发展本国经济,要把日本同美国等国家区别开来,并把日本同中国联系在一起。
16. 叶利钦在俄人代会上为其政策辩护
【美联社莫斯科4月7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7日在俄罗斯人代会上讲话,为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辩护。 叶利钦在1小时的讲话中承认经济形势严峻,政府在推行改革中犯过错误,但是,他认为他的改革得到国内外的支持,“政府打算继续实行其政策,无论它可能遇到来自保守势力的多么严厉的批评和反对”。叶利钦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两条道路,一是实行紧急状态,二是立即实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拯救国家。 叶利钦抨击反对派企图在议会和政府之间制造不和,呼吁代表支持新宪法,支持实行总统制。 叶利钦的讲话暗示有可能放慢经济改革步伐。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7日电】议员团中反对俄罗斯总统的人,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记者采访时,对叶利钦今天所作的有关经济改革进程的报告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报告“美化局势”和“缩小危机的深度”。相反,支持叶利钦的人则认为,叶利钦打赢了第一仗。 刚刚成立的议会反对派“俄罗斯统一”联盟主席康斯坦丁诺夫说:“非常遗憾,叶利钦低估了毁掉我们社会和经济的那种危机的严重性。” “俄罗斯统”联盟内的“俄罗斯共产党人”议会党团主席、经济学家布拉季舍夫认为,“总统没有充分掌握有关经济和社会中真实情况的信息,他对局势的分析有些理想化了”。 另外一个阵营“民主俄罗斯”议会党团主席波诺马廖夫则认为叶利钦“没有示弱”。波诺马廖夫强调指出,“民主俄罗斯”已经告诉总统,它准备征集签名,要求就保留总统权限、通过在过渡时期加强这些权限的新宪法举行全民投票。 俄罗斯共和党主席李森科认为,叶利钦今天的讲话完成了他所面临的任务。李森科强调指出:“从场内的喧哗声可以看得出,他的话不完全符合地方实情,但我认为,在总统讲话之后,对他的信任没有下降。”
17. 俄乌关系系朝南斯拉夫化靠近了一步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4月7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发布关于将黑海舰队移交俄罗斯管辖的命令。这是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在第六次俄罗斯人代会上讲到的。 俄罗斯总统令规定由俄罗斯负责向黑海舰队拨款。 沙波什尼科夫说,这份命令指示俄罗斯外交部和国防部立即着手与乌克兰谈判,以便确定黑海舰队舰只在其港口停泊的条件和将部分舰只移交给乌克兰武装力量。 命令规定黑海舰队的舰只悬挂俄罗斯历史上的安德烈旗和信号旗。 观察家认为,叶利钦总统的命令实际上促使俄罗斯与乌克兰在黑海舰队命运问题上公开对抗。 【美联社莫斯科4月7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采取主动,重申控制黑海舰队。 他发表这一强硬讲话,目的在于:一方面顶住乌克兰控制强大的黑海舰队的要求,另一方面回击议会中前共产党人对其权威的挑战。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将加剧独联 体内的紧张局势。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在300多艘战舰归属问题上的争吵,独联体已经发生了分裂。 总统顾问斯塔罗沃伊托娃说:“关于黑海舰队的法令将使叶利钦在代表大会上赢得‘爱国者’的选票,但是,这也是使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朝南斯拉夫化(即内战)靠近了一步。”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曾在6日颁布了一项法令,声称黑海舰队属乌克兰所有。叶利钦拟就的宣称俄罗斯控制这一舰队的法令,便是对克拉夫丘克的法令的答复。
1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接纳乌克兰
美联社八日报道,该组织官员说,其它前苏联共和国不久也将被接纳为成员。
19. 泰国将继续推行保守与亲西方政策
【美联社曼谷4月7日电】曾在1991年的一次政变中推翻民选政府的陆军总司令素金达·甲巴允将军今天被任命为泰国总理,尽管这一任命遭到了要求民主人士的反对。 10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学生)在法政大学的一次集会上进行和平抗议。 预计,在素金达统治之下,泰国将继续推行其保守的和亲西方政策。 素金达是由在3月22日大选之后形成的由5个亲军方政党联盟提名担任这一政府最高职务的。 现年58岁的素金达自从1990年4月份以来一直担任着陆军总司令。由于军方在泰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所以他实际上就是泰国权力最大的人物。 在国会大楼前面,4个反对党散发了一份联合声明。这份声明说,选择一名没有经过民选的“外来人”担任总理违背了“民主制原则和泰国人民的民主理想”。声明说,这是为了继续搞政变。 但是,著名的政治学家、前政府部长甲蒙·通塔马查说,他预料大多数人不会反对。他说:“泰国公众不关心政治,他们所关心的只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他说,外国也不会反对,因为这一选择符合泰国的宪法程序。
第 2 版
1. 中日政府都高度重视建立良好关系
【美联社北京4月5日电】中国共产党首脑江泽民访问日本,庆祝两国恢复关系20周年,并鼓励日本投资和贷款。 这次访问表明,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建立良好关系。 日本的官员们说,中国地理位置的接近和幅员广大使得日中保持友好交往畅通很重要。他们说,有着引进中国文化的遗产的日本,认为自己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一个中间人。 而北京也珍视同日本建立良好关系,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双边援助来源。 【俄通社—塔斯社东京4月6日电】今年,日中关系正常化已满20周年,江泽民这次访问揭开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在江泽民同日本首相宫泽喜一的会晤中,双方将重申东京和北京“为了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面向21世纪的”稳定关系的意图。 日中经济关系近年来不断发展:双边贸易额去年为228亿美元,预计,今年将会增长到270亿美元,而日本在中国的投资1992年可能达到10亿美元。 据报刊证实,东京将再次重申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发展双边经济合作的意图,但是不会对北京提出的提供7000亿日元贷款来发展中国动力工业的请求作出明确的答复。据认为,尽管如此,东京和北京都不会过份强调分歧,因为据认为,对于日本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而对于中国来说,敌视日本绝不会有助于从它那里得到技术和投资,而这对于发展国家经济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英国《金融时报》4月6日文章】江泽民这次为期五天的访问,是自1983年以来中共总书记对日本的首次访问,这是中国领导人为赢得国际尊重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步骤。 【美国《华盛顿时报》4月6日报道】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今天开始对日本访问。支持加强中日关系的人称这次访问将“有助于为下个世纪新的双边关系奠定基础”。 另外一些分析家说,江泽民此行的原因与所有其他人近来访问日本的原因是一样的:获得资金。
2. 中国扩大同海湾国家贸易
【法新社阿布扎比3月17日电】题:中国设法扩大同海湾国家的贸易 中国正在这个盛产石油的地区同亚洲和西方的传统贸易伙伴展开竞争,试图以此来扩大同海湾国家的贸易。 数十家中国公司赶赴这个地区,同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台湾和香港这样的大出口商一起参加贸易展览会。 61家中国公司将同其他20个国家的公司一起参加定于4月18日至24日在阿联酋的迪拜举行的春季博览会。20多家中国公司于上月参加了阿联酋在沙迦举行的一个重要的贸易博览会。负责这次博览会的官员们说,北京同该地区国家之间做成了数百万美元的交易。 虽然中国同所有的海湾国家都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但是中国同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却低于该地区的传统伙伴——日本、美国和欧共体。中国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服装、食品、纺织品、建筑材料、家用器皿和其他工业品。中国从海湾国家主要进口化肥。 中国在海湾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是阿曼、卡塔尔和巴林。 北京也在鼓励中国公司在海湾开设办事处并进行投资。
3. 为推动“公民直选总统”一些国民党“国代”成立联谊社
【《台湾时报》4月2日报道】由执政党及无党籍支持全民直选的国代共同组成的国大联谊社,昨晚在国宾饭店正式成立,首任社长为不分区国代陈琼赞。陈琼赞表示,他们组成联谊社也是一种推动直选的方式。 他说,在民国84年5月20日日以前就要把直选案定案,只不过在委任或直选作选择,他们认为最后还是会走直选这条路。 陈琼赞指出,他征向过志同道合的国代,大部分都同意,但有些因身份不宜曝光,有些则表示私下支持,因此起码会有七八十个社员。他强调,成立国大联谊社,并未向党中央报备。 至于国大联谊社是否会与民进党结合,陈琼赞强调,他们推动的是五权架构下的总统直选,联谊社是由国民党及无党籍国代组成,理念就是公民直选,且是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的公民直选,而不是所谓台湾共和国体制下的总统直选。
4. 伊朗招标购买一万个二百五十安倍的保险丝底座和一万个四百安倍的保险丝底座
这项招标是伊牢一家电力局提出的。截标日期没有公布。
5. 牙买加健康食品生产商求购适合于生产豆腐的黄豆
据美国《商业日报》报道,求购最每月为三万磅,质量为二级以上,散装。
6. 日本外国汽车销售量下降
美联社七日报道,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今天宣布,日本一九九一财政年度的外国汽车销售量比上个年度下降百分之十一点四,降至十九万一千九百九十一辆,这是九年来的首次下降。
7. 泰国二月份贸易赤字大幅下降
美联社七日报道,泰国二月份的贸易赤字比一年前同期下降百分之十七点二,降至大约七亿六千万美元。
8. 北美自由贸易谈判恢复举行
法新社六日报道,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高级贸易官员今天在蒙特利尔恢复谈判,讨论拟议中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问题。
9. 日本同意开放纸品市场
法新社五日报道,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希尔斯今天宣布,日本已经同意对其外国竞争对手开放纸张和纸板产品市场。
10. 两岸关系短讯
▲台《中国时报》报道,台“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5日宣布,由两岸地震研究学者共同参加的“第一届两岸地震工程交流研讨会”,定于5月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将讨论三峡工程的地震安全问题。 ▲台《联合报》报道,中国台北奥会主席张丰绪2日表示,大陆奥会希望和台合办奥运及支持台争取办亚运,台只有心存感谢,等两岸人民来往的问题解决后再提争取之事。 ▲台《中国时报》4日报道,台湾卫星转播电视中文台决定突破台政治禁忌,于4月中旬率先推出大陆电影系列专辑,《红高梁》、《黄土地》与《老井》将列为第一批上映片目。 ▲台《经济日报》4日报道,大陆经贸协调会和台湾的商务协调会已达成决议,将分别通过中国贸促会和台湾的中华征信所,对两岸厂商展开征信调查。 ▲台《联合报》3日报道,台北市证券商公会理事长陈炳林表示,只要台“证管会”不反对,8月份证券商公会将应邀赴上海参加由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办的“海峡两岸、香港证券交易管理研讨会”。 ▲台《联合报》报道,台“国贸局”3月31日审查通过15项大陆物品,包括薄荷油、云母劈开片等,将于近期内由“经济部”公告准许间接输入。 ▲台《联合报》3月28日报道,台“立委”张平沼广邀岛内知名企业家,筹组“财团法人海峡两岸商务协调基金会”,基金目标为新台币一亿元,宗旨是促进两岸商务交流。
11. 漫画:“观点一致”
(原载台湾《自立晚报》)
12. 三木武夫-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推动者
【日本《每日新闻》3月22日报道】题:睦子夫人谈三木同日中关系对中国问题有执着热情三木武夫经常说:“70年代是必须解决中国问题的时代,不管是国际上还是日本国内,都将面临这个问题。自民党在中国问题上必须改变政策。” 1970年10月,三木第二次竞选自民党总裁(阻止佐藤荣作第4次当选)时也强烈呼吁解决日中问题。但是,我认为当时在自民党内还普遍认为不应把中国问题同总裁选举牵扯到一起,因此没有接受三木的主张。 在这年,英国的历史学家托因比访日,三木会见了他。托因比说:“我的印象是,美国与中国复交的时期比人们预料的恐怕要早。”三木当时似乎感慨颇深。 第二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确定了尼克松访华。人们把这说成是尼克松冲击,而对三木来说也许并不感到那么突然。 总之,必须尽早采取对策。三木与志同道合者奔波于党内有影响人物之间,开始说服他们推进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决心亲自访华但是,党内的反应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强烈。这样,三木决心自己去见周恩来总理。那是1972年4月的事情。 在北京,最初的几天是同中日友好协会的人进行了谈判,那完全是应酬。后来终于实现了同周总理的会谈。 周总理说:“三木先生,让你绕了个大圈子,很对不起。中日友协的那些人忠于职守,让你绕大弯子了,下面由我们两人谈吧。” 两人似乎谈得推心置腹,甚至谈了很具体的问题。从那次会见以后,三木一直由衷信任、尊敬周总理,对周总理的这种感情终生未变,我听说双方约定,谈话内容在事成之前要保守秘密。随三木访华的我的女婿亘会谈时在座,他作了笔记。推进日中邦交正常化在这年举行了自民党的总裁选举。大平、田中、三木三人共同确认,不管谁当总裁,都要推进日中邦交正常化,这样三木才表示支持田中。 关于当时的场面,金丸信在《我的履历书》中有详细的描述。据该书说,三木同田中是在九段的大宫殿饭店见的面,时间是凌晨两点。中间人金丸与田中正等在那里,金丸的好友毛利松平领着三木来了。四人一块进入房间。三木站着问:“你解决日中问题吗?”田中不置可否地挥手让三木坐下。三木盯着田中说:“不置可否不行,如果你不说清楚,我不能坐下。我是豁着性命到这里来的。”金丸说:“三木先生,请你到这里来,想同你合作,就是因为要解决日中问题。如果言而无信我就退出田中派加入三木派。”这样,三木与田中实现了合作。
13. 香港《快报》认为:李登辉为“台湾共和国总统”催生
【香港《快报》3月27日文章】题:李登辉为“台湾共和国总统”催生(作者黄道) 李登辉以执政国民党主席身份,3月25日向国民党籍国大代表发表公开谈话,企图澄清外界有关修宪的争议与疑惑。 李登辉要做“东方不败”,他的澄清、解释,并不能消除党内疑虑,反而因为他的刚愎如故,更添争议。 对于有人担心“公民直选”总统会选出“台湾总统”,李登辉是这样解释的:“本人认为,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我们现在施行的是中华民国宪法,讨论的也是中华民国宪法,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所选出来的,当然是中华民国总统。” 这样的解释是有问题的。第一,如果“公民直选”总统造成“主权宪法”体制的变更,或动摇“主权宪法”的根本,那不是修改究法,而是制订一部新的《中华民国宪法》;第二,所谓依据中华民国宪法选出来的总统就是中华民国总统,恐怕未必。如果民进党候选人当选总统,还是中华民国总统吗?3月21日日二届国民大会临时会开会,民进党籍国大代表宣誓时将誓词的内容修改,“中华民国”改为“台湾”,最大的反对党不认同“中华民国”,如果当选总统,不改国号才怪,哪来的“中华民国总统”。 说得难听一点,自从1990年5月20日,李登辉宣誓就任第八任总统时,中华民国已经名存实亡。 李登辉口口声声不竞选连任总统,但却为“台湾共和国总统”催生,孙中山和蒋氏父子泉下有知,对中华民国断送在李登辉手中,不知有何感想? 李登辉的谈话并不能澄清疑虑,也无法弥合党内裂痕;他没有“愈描愈黑”,只有愈来愈清楚表现其坚持“独台”的理念,中华民国、中国国民党都只是一块招牌,随时可以变卦。
第 3 版
1. 合理安排假期 充分利用时间
【美国《商业周刊》3月30日一期文章】题:授课时间不仅要延长,而且要充分利用(作者特罗伊·西格尔) 孩子们学得越多,获得的知识也就越多,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也是当前关于延长每天和每年的授课时间以提高学生技能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原因。今年2月,纽约市一些学校校长建议在100所中学里每天多授一小时课。在过去两年里,17个州已制订法律延长授课时间。国会即将任命一个由9名成员组成的全国委员会研究这一问题。 看来,延长授课时间显然是治疗美国教育成绩平平的一剂良药。美国学校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平平,这阻碍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几乎每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都比美国的长。日本孩子每年上学240天,德国孩子每年上学210天,而美国孩子每年上学仅180天。难怪外国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历来比美国孩子们好,在数理方面尤其如此(见下表)。 不过,延长授课时间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它代价高昂。据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阿伦·奥丁教授估计,如果每学年的授课时间延长10%,即20天,教育预算每年将增加大约9.9%,主要用于增加教师工资。在美国大多数学校,教师工资已经占预算总额的三分之二。当然,为了让孩子们更聪敏;花多大代价也不算高。不过,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克里斯·皮福说:“即使我们将授课时间延长10%,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不一定就提高10%。”许多教育家说,现在每天上5小时课,有的孩子都不好好学习,要是每天上6小时课,他就好好学习啦?每天多上一小时课,只能让孩子们讨厌,让老师累得精疲力尽。相反,有既不用增加预算又可以提高孩子们学习成绩的办法。关键也许不在延长授课时间,而在如何安排时间。目前仍在实行的放长暑假的制度,可追溯到美国还是个农业国的时候。今天,从经济角度来看,放那么长的暑假已没有什么必要,而从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却有很大损失——经过漫长的暑假后,孩子们把所学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致使老师到秋季开学时要花6周时间为他们复习。 美国大约有1600所学校已开始实行这样一种制度:把每学年中的长假分成多次短假。北卡罗来纳州的园景小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该校1990年全年授课时间也是180天,每授课9周后,花一周时间进行测验,然后让学生们休息3周。据该校校长卡罗尔说:“比较而言,这个办法好些,因为假期短,同学们不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 不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往往意味着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在圣迭戈区,有些学校19年前就在实行授课9周、放假3周的制度。在1984——1990年期间,这些学校的标准考试成绩与放长暑假学校的标准考试成绩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各年级各科的考试成绩普遍高于后者。以三年级数学考试为例,前者得分平均提高10%,而后者仅提高3%。 至于每天的授课时间,也可以在不延长的前提下加以充分利用。密执安大学哈罗德·史蒂文森教授指出,与美国相比,日本学校上课时要紧张得多,不过,日本孩子们在吃午饭和下课时要比美国孩子悠闲自得。他说这一紧一松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实践也许最终会证明,延长授课时间是必要的,但根本目标还在于充分利用授课时间。美国的孩子们目前接受教育的方式确实需要加以改革。部分国家13岁学生数学测验平均分数一 览表国家每年授课天数分数中国25180南朝鲜22273瑞士20771前苏联21070法国17464以色列21562加拿大18862英国19261美国18055约旦19140
2. 美国学校纷纷缩短假斯时间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4日文章】题: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假期正在减少 在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成百上千的教育工作者对美国在国际学术和经济的竞争中往往败在日本手下感到不快,他们大力推行日本式教学安排,延长学年时间,已经有差不多1700所学校废除了传统的整个夏天放暑假的制度。 然而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人们的想法则刚好相反。日本官员期望通过缩短学年的办法培养出象美国和其他国家那样的发展比较全面、心理压力比较小的学生。东京教师工会发言人修身先生说:“我们受到美国的榜样的激励。公私学校要学生每天学习很长时间,这种压力已窒息了个人主义精神和创造精神。” 与此同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甚至在美国的每一个州,学监们都说,他们不会反对“丢掉一点儿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去换取更多的高分“A”。 很多教育家指出,现在实行的每年上课180天的制度,是18世纪为农场牧场提供帮助而制定的,现在早已过时。 卡内基基金会主席博耶说:“这是必然要发生的变化,不过还需要时间。”他说:“许多家长也要求增加上课天数,因为,这样高的比例的儿童呆在白天无人的家中,使父母,特别是上班的父母很不放心。最近,在伊利诺伊州,家长们半夜就去排队,以便替子女报名参加当地学校办的暑期学习班。” 现在全国已有1699所学校,把暑假缩短了一半,把减少下来一部分假期分散到全年各个月份。有的学校已把学习天数增加到200到220天。 尽管仍然存在意见分歧,但看来美国各州都相继接受了1983年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的延长学年的建议。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主席盖格说,他认为每年学习天数210天是最合适的。无论对美国,还是对日本,都是比较好的。
3. 日文版《福布斯》杂志正式发行
【美联社东京3月23日电】日文版《福布斯》商业杂志23日正式发行,成为最新的日文版美国杂志。 日文版的一位编辑说,“我们希望采用一种能够提供商业报道的杂志。我们所要的是人们感兴趣的文章,而不是一则则短小的信息。我们之所以选择《福布斯》是由于我们喜欢它的风格。” 他说,日文版《福布斯》中,大约50%的文章是据《福布斯》杂志上的文章翻译过来的,其余的则是分析文章和对日本大公司董事长的访问记。 但是,研究人员对该杂志能否在日本生存下去表示怀疑。因为,日本商人最喜欢的是喜剧性的书刊。其次是介绍新产品的刊物。
4. 印尼加强整肃侵犯版权行为
【路透社雅加达3月18日电】印度尼西亚正在加强努力,以阻止侵犯版权的做法,从而摆脱“世界上盗用版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的形象。 《武装部队报》18日说,由政治和安全事务统筹部长苏多莫率领的一个小组,将对印尼非法翻制的磁带采取严厉的措施。 去年,当局没收了侵犯版权的1万盘录音带和2.7万盘录像带,并且还逮捕了17人。 根据印尼法律,侵犯版权者最多要坐7年牢或者被课以6万美元的罚款。但是,印尼录音协会的一位官员说:“在此以前,我们几乎没有听到过侵犯版权者被带上法庭的案件。”印尼现在处于越来越大的压力之下,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压力,要求它结束侵犯版权的行为。
5. 海湾国家开始制定知识产权法
【合众国际社迪拜3月18日电】海湾国家正在制订法律以保护商标和版权,美国官员称这种立法将会阻止假冒商品和非法翻制的磁带市场的发展。 如果在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中实行知识产权法,美国也许每年能够挽回中东的假冒商品目前所造成的3亿美元的损失。这些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做法特别引起美国的关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都没有知识产权法。沙特阿拉伯和阿曼正在制订有限的商标和版权法。 阿联酋司法部本周开始讨论一项联邦法律草案,以保护书籍、磁带和艺术品的版权。
6. 一项先进的生物分解性聚合物生产技术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三月二十五日报道,美国阿尔贡国立实验所创造的这项技术是以食品厂排出的废弃物作原料生产乳酸,再变成乳酸聚合物,用于制造可在土里完全分解的农业用薄膜等。
7. 从桉树叶提取抗艾滋病病毒物质
《日本经济新闻》三月三十日报道,德岛文理大学药学部和小野药品工业公司共同从桉树叶里发现了阻止艾滋病病毒增殖酶的作用的物质。
8. 日本实行五天工作制
【法新社东京3月30日电】日本官员说,日本中央政府今天决定从今年5月份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日制度。各地方政府将于今年7月开始实行这一制度。 日本国会两院上周已批准日本政府部门提前实行五天工作制。目前,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每个月中半个月实行六天工作制,另外半个月为五天工作制。
9. 菲南部旱情严重
【路透社马尼拉4月3日电】菲律宾政府官员3日说,菲南部棉兰老岛的严重干旱导致疾病流行,已经有70个土著居民丧生,数以百计的儿童感染了呼吸系统的疾病。 政府新闻官罗德里戈说,这次旱灾是“最严重的一次”。自从去年12月以来,这些地区一直没下过雨,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大约30个部落的7万居民只得饮用不洁水,造成肠炎和伤寒流行。他预计,如果干旱继续下去,将有更多的人死于疾病。他说:“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来一场强台风。” 气象专家认为,菲律宾出现旱灾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
10. 铺沥青的常温施工技术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四月三日报道,日本铺道公司创造的铺沥青技术是在沥青中加一种乳剂,不必把沥青加热,简化了施工程序。
11. 从比目鱼提取干扰素样活性物质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四月三日报道,大洋渔业公司和九州大学基因资源工学研究所共同从比目鱼的淋巴球提取了干扰素样活性物质。
12. 第二次美日战争(十)
第一次美日战争是在日本谋求抵御美国的经济战并且发现除了采取军事行动之外别无他择的时候发生的。日本当时和如今在矿物原料方面所处的软弱地位限制了日本通过采取经济反击措施对付经济压力的能力。因此,在美国谋求限制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和政治霸权的时候,日本将以典型的“非军事”手段的全部技能相抗衡。日本在被迫首先使用有限的军事力量强行实施其地区霸权的时候,情况将尤为如此。 日本将谋求以加强其地区集团政治结构的办法来保卫其利益。其后盾是加强日本的军事力量。美国经济力量与日本军事力量的冲突将以日本视为生命线的矿物原料运输为中心。日本石油和矿物原料贸易的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以及向日本供应原料的国家,将再次成为日美利益争斗的场所。因此,经济冲突必然将演变成政治冲突,政治冲突必将成为军事冲突。美国的选择 很显然,美国在近期内试图采取所有这些外交行动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的各种趋势都不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尝试采取这些行动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必须对美国在准备打一场美日战争的情况下可能奉行的军事政策加以考虑。第一,美国应当把它的战略核力量削减到最低限度。第二,美国必须大幅度削减陆军。 美国陆军的主要作用应当是作为警备力量。以下的力量应该足够使用了。 1、韩国:1个装甲师,加上驻扎在美国的作为后备力量的1个师。 2、巴拿马:用于在中美洲部署的1个轻步兵师。 3、新加坡(如果双方都能接受的话):1个师,加上用于地区干预的别动队和特别部队。 4、洲际后备力量:4个师,全部机械化装备。 5、后备力量和国民警卫队,总共11个师。如果总共18个师不能解决问题,那么经过全面动员和征兵组成的500万人军队将能解决问题。(十)
第 4 版
1. 西班牙地方势力借奥运之机闹独立
【本报马德里四月五日电】(记者徐发兴)第二十五届夏季奥运会已近在眼前。举办城市巴塞罗那赛前各项准备工作也进入最紧张的时刻。然而,此时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巴塞罗那是该自治区首府)地方势力也借举办奥运会之机,大搞独立活动。 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执政党——民主联盟领袖、自治区政府主席普约尔对欧洲新闻社发表讲话时强调说,在奥运会上要「增加象征加泰罗尼亚地区的特色」。 主张独立的加泰罗尼亚共和国左派党领袖科洛姆则更明确地指出,如果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运动员不能享受与那些前苏联共和国的运动员一样的待遇,他们将在奥运会期间进行抗议活动。这就是说,参加集体项目比赛的加泰罗尼亚运动员获奖后奏国际奥委会的歌、升国际奥委会的旗;参加个人项目比赛的加泰罗尼亚运动员获奖后奏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歌、升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旗。 与此同时,此间新闻界传闻不断:诸如加泰罗尼亚要成立独立于西班牙国家奥委会的加泰罗尼亚奥委会、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参赛运动员在开幕式上要穿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运动服、加泰罗尼亚运动员在开幕式出场时要和西班牙其他运动员分开走,等等。 据报道,由西班牙政府、西班牙国家奥委会、巴塞罗那市政府和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组成的奥运组委会于去年底已达成一致协议:奥运会期间除使用国际奥委会使用的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之外,还使用加泰罗尼亚语和西班牙语、四种语言同等有效。在开幕式上,参赛国家出场时以国际奥委会使用的官方语言之一法语的字母表顺序排列,这样避免了在加泰罗尼亚语和西班牙语中突出其中一种文字或轻视另一种文字的嫌疑。此外,奥运组委会还决定,在奥运会比赛的各赛场悬挂的旗子中,西班牙国旗和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旗子呈间隔排列,这就是说两种旗子的数量相等。同时还决定在开幕式上除奏西班牙国歌外,还奏对加泰罗尼亚人具有象征意义的「收获者」之歌。 对于上述决定,与会各方均无异议,并认为这些措施已充分体现了「加泰罗尼亚的地区特色」。因此,此间舆论援引西执政党人士的话说,普约尔提出增加「加泰罗尼亚的地区特色」的要求违背了奥运组委会四方原已达成的协议。 加泰罗尼亚希望独立由来已久。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全国十七个自治区中最富庶的自治区,工农业十分发达。虽然它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百分之六点四,但它的生产总值却占了全国的五分之一。上个月举行的自治区议会选举中,普约尔领导的民主联盟大获全胜。这一切更助长了独立势力的抬头。围绕如何增强加泰罗尼亚地区特色的争论已引起西班牙各界人士的关切和不安。据此间报界透露,国际奥委会、西班牙国家奥委会和奥运组委会不久将在瑞士洛桑举行会议,专门解决这一争端。
2. 秘鲁政治危机的背景
【法新社利马4月6日电】题:秘鲁危机的背景是经济衰退、腐败和暴力行为 促使秘鲁总统阿尔韦托·藤森突然采取停止民主进程的背景是经济衰退、贪污腐化、恐怖活动、毒品走私、极度贫穷和传染病的流行。 在秘鲁这个有着长期政变传统的国家里,本世纪只有6位民选总统平平安安地干完了任期。但是这一次则是这个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当选国家元首的倡议下暂停民主制度。 现年52岁的藤森是日裔农学家,1990年6月作为无党派人士以60%的选票当选秘鲁总统。他是在没有任何政党的支持下就任的,上台时几乎没有什么执政纲领。藤森从他的前任阿兰·加西亚手中接管的是一个烂摊子——一个国际金融界避而远之、饱受10年游击队暴力活动蹂躏的国家。只从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秘鲁大约70%的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 在80年代大约有2万人死于政府军和游击队的武装冲突,并造成约20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这个国家的外债总额。 经济和财政状况都是灾难性的,中央银行只有区区几亿美元,1989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3000%,公营部门的赤字每年超过20亿美元。 藤森从上任之初就得到军方的支持,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商业部门的支持,他上任一周后就实施了一项严厉的紧缩计划。 尽管在同通货膨胀作斗争中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功,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了协议,但是这位秘鲁总统的地位仍相当不稳固。 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毒品走私(这个问题已威胁到与美国的关系)、暴力和恐怖活动的增加、受到贩毒资金外流破坏的脆弱的经济以及总统与立法和司法部的公开不和。
3. 海湾国家削减外籍劳工
【法新社阿布扎比3月31日电】海湾国家现在仿效科威特的做法,设法减少外籍劳工,当地人担心居住在当地的外国人可能威胁他们的安全和破坏他们的生活方式。 海湾合作委员会的6个国家多年来一直对这一地区的外国人感到不安,但是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阿布扎比工商会主席穆哈伊比认为,现在是改变计划,检查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状况的时候了。 科威特强调外籍人可能对安全构成威胁,许多巴勒斯坦人被指控在科威特被占领期间有同伊拉克勾结的行为。科威特解放后,已有数十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在海湾危机期间实行新的规定,驱逐了100多万也门人。外国居民占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400万劳动力的80%。
4. 苏联导弹上的德国标记(八)
谢利格尔湖上的岛屿 切尔托克回忆说,很大一部分德国专家被派到了第88科研所。一部分到了希姆基,在格卢什科领导的发动机专家小组工作;一部分到了第885科研所,梁赞斯基和皮柳金在那里工作;还有些人被派往电机工业部门和其他机构。从德国来到第88科研所的专家共有150多名,加上家属几乎达到500人。这批德国专家中有13名教授、32名博士工程师、85名有文凭的工程师和21名实习工程师。 在谢利格尔湖上的戈罗多姆利亚岛上,为他们准备了居住条件良好的“宅邸”。那里已经有了一个大型科研所,研究预防口蹄疫和其他危险疾病的药物。戈罗多姆利亚是谢利格尔湖上最大的岛屿。岛周围拉着铁丝网。但是保护该岛的不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部队,而是普通的姑娘——武装卫队的射手。从前在佩内明德,是由盖世太保守卫这些专家的。德国专家们认为我们的保卫措施很可笑,但是他们服从了。 戈罗多姆利亚岛上的德国专家们组成了第88科学研究所第1分所。 但是从1948年开始,全苏掀起了反“世界主义”的运动。运动的组织者认为,几乎一切发明、发现和最新科学理论的发明者都是俄罗斯人。尽管这次政治运动在国防部门大受限制,但这不能不对德国专家的命运产生影响。 1947年6月,这些德国专家接受了独立研究新型弹道火箭的委托,这引起了科罗廖夫的不满。在他主管的部门,从1947年底就已开始设计一种能飞行60o公里的火箭,它被命名为P—2。 那时显而易见的是,对未来的火箭结构必须进行一个原则性改动。飞到目标的不应该是火箭整体,只应该是装有弹药的弹头部分。这一思想是谁首先提出来的,迄今仍有争议。应该指出的是,德国人设计的P—1和我们设计的P—2都规定弹头部分要分离出来。(八)
5. 想推销“民主”,却怕出现“神主”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8日文章】题:西方眼中的伊斯兰:错误的讨伐?(作者戴维·伊格内修斯) 冷战刚刚结束,但是寻找新的全球公敌的行动似乎已在进行之中,美国将围绕这一公敌确定其对外政策的方向。最近几个星期高居全球威胁之首的是我们过于信赖的复仇女神:信奉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 伊斯兰似乎在许多方面都与敌人的特征相吻合,它庞大、吓人、反西方;它以贫困和不满为寄托;它遍布全球广阔的地区。 战略家们正在乞灵于熟悉的冷战构想:“遏制”伊朗在中亚的影响,这是美国国务卿贝克上个月到那里访问的没有明说的意图;美国一个使者去年11月给苏丹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首领们画上了“红线”,警告他们不要输出恐怖主义或革命;阿尔及利亚两个月前发生的“残酷”军事政变,也是为了阻止那里的穆斯林赢得选举。 但是美国及其盟国在着手一场新的讨伐运动来遏制这个全球性威胁之前反思一下可能是明智之举。难道发起一场反伊斯兰的新冷战真的有意义吗? 这一问题没有浅显的答案。下面是从最近一次欧洲之行中同英国和法国高级官员的谈话得出的一些探索性的想法。 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首要问题是,同时在两个方向被拖住。我们希望把在过去10年里席卷全球其它地方的伟大的民主革命推广到这些阿拉伯国家去。但我们又怕阿拉伯世界建立民主制度,担心民主将代替友好的专制君主而使我们的敌人原教旨主义者获得参政权。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可能不是民主,而是神主。 除非美国能够解决这一矛盾——并决定其热爱民主是否超过对伊斯兰的害怕,否则我们对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变革作出的反应不可能前后一致。 西方还需澄清这些基本事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是肆意传播滋生感染全人类的疾病;它跟新教原教旨主义一样,是对现代世界的混乱和矛盾的一种宗教反应。 法国分析家认为,阿尔及利亚的问题是:如今它的军队与社会是如此隔绝,因而较年轻的阿尔及利亚人根本不愿合作。 一名法国官员深信,阿尔及利亚军队将会失败,原教旨主义者将会胜利。他的乐观——如果你能这样说的话——是从历史类比中得出来的。 他说,原教旨主义者有可能起新教改革运动在欧洲所起的同样的净化作用——最终对社会来说,是现代化作用。 这位法国官员说,在扫除阿拉伯世界腐朽的古老政治文化并为建立某种新政治文化奠定基础方面,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也许将发挥类似的作用。他指出,正如在伊朗那样,对阿尔及利亚的原教旨主义者的支持部分地来自于集市,来自于商人及小商人。这些商人一直被主张中央集权的政权所忽视。 美国的保持现状政策的逻辑依据在一年前就很明显。布什政府当时允许伊拉克什叶派起义被摧毁是因为它看来威胁到我们在海湾的关键盟友沙特阿拉伯的利益。沙特阿拉伯作为逊尼派穆斯林,赞成巴格达的占少数的逊尼派继续执政。建立一个民主的伊拉克对他们没有什么用处,那只会给占多数的什叶派以公民权。 华盛顿是从利雅得开始取得领导地位的。这就是为什么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一直张口结舌并从不使用“民主”这个词的原因。其结果就是一种尴尬的僵局。制裁仍在实行,然而这些制裁看来对伊拉克平民百姓伤害最大。与此同时,伊拉克正在四分五裂。英国官员说,萨达姆的控制现在只限于伊拉克中部的逊尼派腹地。北方正演变成一个自治的库尔德地区;南方,至少在晚上,据说已落入什叶派非正规军的手中。美国声称它最担心的那件事本身正出现,那就是,伊拉克事实上的分治。据说连沙特阿拉伯人也对这种现状感到不安。 伊拉克采取较咄咄逼人的战略,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就需要调整对什叶派组织的态度。有着最大利害关系的沙特阿拉伯人将是改变战略的关键。一位西方外交官解释道:“沙特阿拉伯人正处于困境。他们当然希望摆脱萨达姆。但是他们不希望这将导致伊拉克分裂并创立一个什叶派实体。”
6. 敬告读者
本报3月29日刊登停止邮购《原苏联各共和国背堪材料汇编》紧急启事后,读者反应很强烈,纷纷要求再版。为满足广大读者要求,现决定再次增印,并于本月下旬与读者见面。邮购办法请见本报8月22日刊登的征订启事。 另告:3月底前后汇出的书款,部分书将推迟到本月下旬邮出。请读者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