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02-24
第 1 版
1. 俄一些议会党团和政党领导人要求工苏非常人代会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2日电】苏共布尔什维克纲领派莫斯科中心领导人哈巴罗娃说,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中的“祖国”、“农业联盟”和“俄罗斯共产党人”议会党团领导人在“白宫”同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党代表举行了会晤。 会晤后发表了两项联合声明:一是对要求于3月17日召开苏联非常人代会的一批苏联人民代表表示支持;二是表示完全赞成一批俄罗斯代表向俄宪法法院提出的要求审查政府的一系列文件是否合法的请求,其中包括叶利钦关于禁止苏共活动和土地改革的命令等。
2. 全俄“祖国”爱国运动在莫斯科成立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2日电】今天在莫斯科召开了全俄“祖国”爱国运动成立大会,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约4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该运动组织委员会负责人马拉索夫在报告中阐述了俄罗斯目前的危机局势,提出了该运动的任务和目标是旨在把目标一致的爱国组织、小组和个人联合起来,为“拯救和复兴俄罗斯”而共同努力。目前,该运动已联合了约30个爱国组织。
3. 纳一卡地区军事行动加剧
【亚美尼亚新闻社—塔斯社埃里温2月22日电】昨天晚间,斯捷潘纳克特再次遭到火箭和大炮的轰击,交战中有20人被打死,其中包括前苏联部队士兵。 阿塞拜疆国民军和特种民警部队的分队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向亚美尼亚人居住地别尔卡佐尔发动进攻,试图夺取叶夫拉赫至纳希切万的输气管道加压站。被亚方自卫队击退后,阿方又向亚美尼亚的另一些居民村发动猛烈炮击。 与此同时,纳—卡地区最高苏维埃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立即干预正在发生的事件”。
4. 哈萨克斯坦总统抵巴基斯坦访问
合众国际社二十三日报道,两国将签署经贸合作等协议。纳扎尔巴耶夫是在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后赴伊斯兰堡的。
5. 阿尔及利亚政府改组
据外电报道,总理和能源、外交、国防及内政部长留任,运输和邮电部合并,文化和通讯部合并,一批新人任部长。
6. 格鲁吉亚各武装组织组成联合军队和统一司令部
俄新社二十二日报道,这一决定是在由各武装组织领导人参加的军事委员会会议上作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7. 北约秘书长抵达基辅访问
乌克兰通讯社—塔斯社二十二日报道,韦尔纳今天同克拉夫丘克总统讨论了乌克兰同独联体国家关系、核监督、削减战略和常规武器等问题。
8. 印巴两国军队二十二日在克什米尔边界地区发生交火
印报托报道,印度国防部发言人称,交火的原因是两名巴基斯坦士兵进入了印占克什米尔地区,一名被击毙,另一名逃脱。
9. 伊拉克反对派组织在沙特举行会议
合众国际社二十二日报道,会议目的是制定推翻萨达姆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府的统一战略。
10. 西哈努克主持柬全国最高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法新社报道,西哈努克二十二日在会上说,最高委员会已为柬实行民主、复兴和重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11. 美国海军计划从苏比克湾撤走三个维修船坞
法新社二十二日报道,这将使菲律宾政府要把这些船坞变为商用船坞的计划受挫。
12. 叶利钦说独联体核武器将解除戒备状态
【路透社莫斯科2月22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今天发表的对记者的一篇谈话中说,独联体针对西方的核武器将处于“零戒备”。 叶利钦对《消息报》记者说,现在已不需把核武器针对那些随着冷战的结束已不再被认为是敌人的国家了。 他说,转向“零戒备”的行动是根据同美国达成的协议执行的。 他说:“我想强调的是,这并不是将解除我们武装的单方面行动:我们是在相互的基础上、首先最重要的是同美国在相互的基础上采取这一行动的。” 叶利钦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俄罗斯外长安德烈·科济列夫10天前在日内瓦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提出了“零戒备,的建议,他说,核大国仍然把他们的武器针对着对方是荒谬的。 【路透社新德里2月22日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今天说,除非俄罗斯、中国和美国同样拆除它们的战略核武库,否则他的国家就不这样做。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感觉到来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威胁。如果它们销毁它们的战略武器,我们就会效仿。” 纳扎尔巴耶夫是在结束同印度领导人两天的会谈之后发表讲话的。 他说,哈萨克斯坦履行前苏联和美国签署的关于销毁它们的战术核武器的条约所规定的义务。他说:“我们已率先这样做了,但是战略武器则是另一回事。”
13. 宫泽内阁可能重蹈竹下内阁覆辙
【时事社东京2月22日电】时事社23日汇总的2月份的舆论调查结果表明,宫泽内阁的支持率为25.9%,与1月份相比下降了12.2个百分点,相反,不支持率却高达50%(1月份为34.5%)。这是自宫泽政权成立以来,支持率和不支持率首次出现逆转。此外,自民党的支持率也降至31.9%,与前一次调查相比下降了7.6个百分点。可以认为,这是受经济形势不佳、“共和疑案”和自民党政府对政治改革姿态不高等因素影响的结果。对宫泽政权的前途而言,可以说这个支持率的出现是一种“危机信号”。 【时事社东京2月22日电】对于宫泽内阁支持率的急剧下降,已有人发出这样的警告:“因里库路特事件而下台的前首相竹下的悲剧有可能重演。” 对于内阁支持率急剧下降的原因,自民党内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舆论对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和各项丑闻的敏感反应而导致的结果”。 也有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共和疑案”使国民对政治产生了不信任感。而多数人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反映了国民的愤怒。 总之,丑闻导致了支持率下降,在这一点上,竹下内阁与宫泽内阁是非常相似的。竹下派干部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内阁支持率恐怕难以再上升了”。 官房长官加藤说,支持率如此下降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今后要通过政治改革,尽全力恢复国民对政治的信任感。
14. 英报文章:美国大力推动“南亚安全计划”
【英国《独立报》2月22日文章】题:美国大力推动南亚安全计划 美国提出了南亚签订安全协议的雄心勃勃的一揽子计划。它包括有关常规和化学战争的协议,以及设法限制印度与巴基斯坦核军备竞赛的协议。 西方驻伊斯兰堡的高级外交官和巴基斯坦的高级外交官说,他们现在希望印度下个月能同意举行五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中国和独联体——会议,讨论南亚非核化问题。在3月的第一周,印度外交秘书迪克希特将访问华盛顿。在那里,他可能作出肯定的答复,虽然印度官员否认他是为此目的前去美国的。 巴基斯坦副外长西迪克·坎朱20日在国民议会证实,他的国家拥有至少组装一个核武器的部件和技术知识。印度外长素兰基前不久的谈话却不是这么直截了当,但是西方情报机构完全相信这两国都拥有部署核武器的能力。 美国负责安全援助的副国务卿巴塞洛缪在去年11月访问南亚地区时,向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提出了美国的建议。美国的建议要求在今后举行的任何五国会议上进行多边会谈,讨论削减常规武器和军队、控制弹道导弹技术、控制化学战和生物战能力、签署禁止核试验条约、签订“不首先发动袭击”协议和在伊斯兰堡与新德里之间架设热线。美国坚持要这两个国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同意它们的核设施接受国际检查。巴基斯坦支持所有这些内容,条件是印度也接受。 然而,外交官们在讨论这种可能性:最终签订的武器协议会给这两国贴上“拥有制造核武器能力的国家”的标签。这可能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结构之外在南亚建立一种新的得到国际承认的不扩散体制。去年阿根廷和巴西签订了一项协议,两国宣布都不拥有核武器,同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帮助下相互检查;但是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它们的这项协议立下了先例。
15. 越南要求前苏军尽快撤出金兰湾
【路透社越南金兰湾2月22日电】海员们以及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说,越南已经限制前苏联军人离开金兰湾海军基地、并要求他们尽快全部撤出。 他们说,过去能自由出入这个基地的前苏联军官现在需要出具由越南政府签发的书面许可证。 金兰湾以北的海滨胜地芽庄的一位越南海军中尉说,8月政变之后,越南已经限制前苏联军官在基地以外地区自由活动,因为莫斯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可靠的军事合作伙伴了。这位海军中尉说:“越南希望苏联人撤离金兰湾,现在他们继续留在这里毫无道理。” 金兰湾所在的庆和省副省长说,越南希望前苏联军队撤走,这样越南就可以利用这块基地来赚钱。阮文英说,应该由河内来决定基地的未来,但他建议基地的港口和机场转为民用。 阮文英说,包括澳大利亚和台湾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已表示对在金兰湾建一个集装箱港口感兴趣。 俄罗斯驻河内大使拉希德·哈米杜林最近说,俄罗斯已经从前苏联那里接管了金兰湾的使用权,并将就未来驻军问题尽快同河内举行会谈。 那位海军中尉说,自从苏联从去年停止对其前被保护国的军事援助以来,越南已经要求莫斯科每年支付4亿美元的基地租金。但莫斯科建议每年支付4000万美元。 据那位越南海军中尉和有配偶在基地工作的金兰湾市的居民估计,大约只有500至1000名前苏联军事人员仍留在基地。
16. 世界银行副总裁萨默斯说:世界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阿根廷《民族报》2月20日报道】世界银行负责经济发展事务的副总裁劳伦斯·萨默斯在阿根廷银行协会总部发表演说中谈到了4大挑战。 首先,他强调指出必须保证世界宏观经济的稳定。 作为第2大挑战,他强调必须减少贸易壁垒。他认为,虽然80年代20多个国家制定了经济开放政策,但是90年代“贸易壁垒比过去的10年更为严重”。 他说,对于取消贸易壁垒来说,达成地区性协定比达成世界性的协定更为重要。 萨默斯说,第3大挑战是如何对待“被战胜的大国”,这显然是指前苏联。 他强调说,必须保证世界这一地区一定程度的稳定,以避免任何“重新军事化的可能性和制止大规模的移民”。 他所谈到的第4大挑战是关于“尊重最起码的国际原则”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他谈到了建立保持货币稳定的机构,恢复市场作用和国家履行其基本职责。
17. 沙波什尼科夫再次呼吁外高加索国家暂缓建军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月22日电】独联体武装力量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对《红星报》记者发表谈话说,阿塞拜疆计划在外高加索军区第四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自己的军队,亚美尼亚准备在外高加索第七集团军的基础上建立自己军队。他指出,“如果使正规军卷入战斗,前景令人担忧”,“这不仅对邻国,而且对全世界的安全也是直接的威胁”。
18. 法国和阿联酉举行为期八天的联合军事演习
法新社二十二日报道,双方各派一千人的陆、海、空部队参加演习,演习从一一十一日开始,代号为「小狐」。
第 2 版
1. 中国掀起改革开放新高潮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月19日社论】题:中国掀起改革开放新高潮 中国开年以来,展开了不少大动作,强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而且有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向。近期中国高层领导人的言行和新闻媒介的言论,皆明显表露国内改革开放的调子在升高,尤以1月中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深圳、珠海、广州等地,更生动鲜明地昭告天下:中国今后将继续沿着邓小平路线前进。 中国在新年伊始便一再强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去年杪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已经宣布,中共十四大将如期于今年第四季度召开,而作为执政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党代表大会,其所确定的政治路线将是一定时期内国家的施政纲领。 邓氏南巡期间最为引人注目的谈话,就是他希望珠江三角洲能在20年内成为亚洲第五小龙。他更鼓励大胆改革,谓“资本主义有些东西也可以拿过来用”,鼓励广东干部要加快改革步伐,不推动改革,就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无可否认,与东欧、前苏联比较,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取得可观的成就的。尤其是华南沿海省份,由于有香港经济以及后来台湾资金的带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果不是1978年杪十一届三中全会订下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方针目标,中国农村改革就不可能展开,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 然而,如果以为中国已经没有隐忧,那也不实际。其实,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不深入,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如何与市场机制相“配合”,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于去年先后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八中全会之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增强效益”的方针。其改革范围涵盖内外资流通体制改革、物价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企业改革与农村经济改革、城镇住房改革、劳动工资及社会保险改革等,中国领导人一再强调,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是今年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而所有上述经改成败的关键,则取决于能否达致“市场取向”的良性经济循环,亦即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运营机制。这是中国经济改革正在探索的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道路。 中国经改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因此,中共领导层把这个经济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看待。 除了紧抓经改之外,中共当局也决定从今年起,逐步落实有限度的政治体制改革。如国家公务员制度要加紧进行,同时推进机构改革、工资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职称改革四项具体政改措施。去年,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及推进政改问题,其重点是除了完善“人大”会议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外,还要巩固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成果;政企职能适当分开,精简机构以及前述四项具体改革等。 无论如何,在东欧和苏联推行改革而出现动乱的情势下,中国的经改和政改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证明邓小平路线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在这条路线指引下,将掀起另一个改革开放的高潮。
2. 作为一个有前途的产品市场:外国企业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倍增
【《日本经济新闻》2月17日报道】题:外国企业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倍增(记者北原发自上海) 外国企业向构成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和浙江这一市二省的投资急剧增加。这一地区1991年批准的外资企业项目为2088项,总金额达14.8亿美元,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一倍。据认为,这是由于靠近经济特区深圳的广东省生产成本上升,以及长江流域作为有前途的产品市场已经开始被外国企业所认可的原因所致。 外国企业投资急剧增加最明显的是江苏省。投资项目达1138项,金额为7.2亿美元。仅去年一年批准的合资项目,就超过了1979年至1990年批准的合资项目的累计数。由于推动了农村企业的合资项目,该省政府公开保证,今年还要吸引800至1000家外资企业前来投资。 在已经批准了365项投资(金额为4.4亿美元)项目的上海市,按各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金额来看,日本的投资(1.3亿美元)已超过香港(1.28亿美元),首次居第一位。浙江省去年批准的外国投资项目达585项,金额为3.2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均实现了倍增。
3. 美国记者眼中的威海新貌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0日文章】题:威海的绿化:中国一个港口城市的建筑换新貌(记者麦健陆发自威海) 威海市6年前就开始了自我改造的进程,而今已变成了中国的旅游胜地。 “楼房应该象雕塑。”于先生如是说。这位47岁的工程师和建筑师的正式头衔是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他说:“楼房应该装饰城市而不是丑化城市。” 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用混凝土板建成的楼房使优美的建筑传统黯然失色。但是这个山东海港城市却实行严格的建筑设计标准、规划条例和美化环境的法令。它还安装了诸如废水处理厂和管道煤气等现代化设施。 结果,中国其它地方关心美化和控制污染的官员纷至沓来,他们要探寻一下如何能在本地再现威海的奇迹。 于先生站在两幅威海全景照片前自豪地微笑。第一幅摄于1978年,画面展示的是市中心狭窄的街道和传统的石墙套院住房,夹在其间的还有工厂林立的烟囱和火柴盒式建筑。而现在这幅照片则展示了宽阔的街道和错落有致的红瓦顶楼房,建筑群从山腰一直绵延到寂静的海港。 在偏远的街区,大多数路旁仍有一排排树和灌木丛。在市主要的交通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铬钢球。这是一个噪音监示器。 在主要街道团结路,所有的楼房正面都是白瓦,并有相同的金色汉字标志牌。在威海的商业区,几乎看不见有两座楼房雷同,这产生了一些奇景,诸如螺旋形楼梯通向国营食品店,经过拱形门廊方可进入公共厕所。这些时髦的格调是于和他的同事们的杰作。他们设计了所有商业区的楼房而且要求所有楼房前后留出绿化区。光是城市规划部门就有100多个编内园林工人。 28个工厂从商业区被迁到两个指定的工业区。 威海的这些计划是80年代中期山东准备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时制订的。1987年,山东省给予威海市管理自己事务的特别地位。新任市长李文泉(音)把城市改造作为首要任务。他甚至从远至上海的地方聘用了建筑学教授,并派代表团去美国、新加坡、日本和德国学习城市改造技术。这就是威海得以成功的秘诀。
4. 华人新移民在美觅食难
【香港《明报》1月7日报道】随着美国经济持续衰退,公司纷纷倒闭、裁员,绝大多数既缺资金又不懂英文和无一技之长的华人新移民,求职更加困难。 据统计,每年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其他地区移民美国的华人有5万多人,加上从东南亚、中南美洲以及加拿大等地旅游滞留及非法移民,每年进入美国的华人不下8万人。这些人大部分在纽约、旧金山、洛山矶等华人聚居的地区立足求生,因此造成在华人社区求职僧多粥少的现象。 目前,在纽约的30家职业介绍所,每天都挤满了上百名求职者,通过电话求职者更多。 容纳劳动力最多的餐馆、衣厂求职困难,其他行业求职困难就更大了。 由于求职人多,生活清淡,工人的工资相对降低。因此,开设更多的职业训练班、语言训练班,以便帮助更多新移民打入美国主流社会,提高就业机会,是当务之急。
5. 一条驰骋泰国工商界的蛟龙(上)
【香港《华人》月刊2月号文章】题:“行伍”出身的“将军”(作者潘亚墩) 说起南洋华商界,可谓藏龙卧虎之地。那些出类拔萃的能人。大都是从社会底层,经过顽强拼搏,终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我所认识的泰华实业家颜开臣,便是一条驰骋工商界的蛟龙。他年方49,担任了泰国中华总商会会董、介寿堂慈善医院委员会副主席、泰国潮州会馆执行委员、泰国潮阳同乡会理事、泰国成衣公会常务理事等要职,拥有青山制衣厂、金狮制衣厂、太平制衣厂、青山织造厂、青山皮箱厂、青山皮包厂出口有限公司、香港同富有限公司、律实时装行、香港日辉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大行号。白手起家创基业颜开臣,广东潮阳人。1960年就读暨南大学数学系,1963年赴香港谋生。怀着要干一番事业的雄心,颜开臣赤手空拳地下南洋闯世界。他于1969年到泰国开创基业。在港时他打工,薪水很低,还要抚养两个孩子,仅5年从工人提升为厂长。为了积累资金,他用每一毛钱都要精打细算。每天走半小时路程去上班,连公共汽车都不舍得坐。每天限量只抽4支烟,分早中晚和睡前各抽一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严酷的环境磨砺了他的意志,他向着既定目标一步一 个脚印地顽强攀登。(上)
6.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招标修建运输中转站
这项招标是阿布扎比市工程局提出的,用以处理固体废料。截标日期没有公布。
7. 蒙古要求美国帮助开发石油
路透社二十二日报道,蒙古寻求美国帮助它勘探、开采和加工原油,并希望能在一九九三年以前生产出首批石油产品。
8. 日本盒式磁带录像机去年出口减少
美联社二十一日报道,日本电子工业协会今天说,日本盒式磁带录像机去年出口比上一年下降百分之十五。
9. 台湾一家公司求购广柑、葡萄和菠萝汁
要求纯天然汁。以一立升、零点二立升和零点二五立升包装。
10. 经合组织去年十二月失业率上升到百分之七点二
美联社二十二日报道,经合组织二十一日宣布,西方工业化国家去年十二月份的平均失业率上升到百分之七点二,而在四个月前为百分之七。
11. 马来西亚锡产量大幅下降
美联社二十二日报道,去年马来西亚的初加工锡产量比一九九○年下降百分之二十七,从而减少到二万零七百一十吨。
12. 美国零售业巨擘萨姆·沃尔顿(五)
他询问了职工在公司拥有的股份,鼓励他们积极购买公司的股票。他说,他的公司和其它公司的不同之处就是他要把职工培养成商人,使他们感到都是商店和公司的主人,知道成本的贵贱、利润的大小、物价的涨落等等,让他们肩负重任,给他们提供机会。最后,他说:“一名顾客到店里买一件商品就走,这是很难想象的。我曾看到一名顾客接连在5个柜台购物。要记住一条宗旨:我想看到顾客每星期来买一次东西。”他还询问了职工对商店经理的反应,如果反应是不冷不热,他便用录音机录下来,如果反应不好,他就会安慰职工并很快把这位经理撤职。 巡视了第950商店之后,沃尔顿又走访了一家俱乐部,时间总共不到两个小时。8时45分,沃尔顿已到达机场,他要飞往贝茨维尔去视察1家新的超级商业中心。成功诀窍专心致志 飞机在1.5万英尺的高空飞行,蓝天白云,令人浮想联翩。多年来,飞行已成了沃尔顿生活的一部分。几星期前,他驾机飞往加利福尼亚州,10天内马不停蹄地巡视了26家商店,沃尔顿面向左侧的舷窗,眼睛凝视着地面,嘴里喃哺地说:“下面是纽波特,我们就是在那里起步的。”纽波特给沃尔顿留下了苦乐参半的记忆。他在青少年时代曾梦想成为美国的总统,从军事学校毕业后,他又渴望成为一名将领。然而向往归向往。到头来,他却在艾奥瓦州一家名叫彭尼的商店当了伙计,月薪仅85美元。但是他不屈不挠地进行推销,不断变换手法,对零售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几年后,他来到阿肯色州的纽波特,租赁了一家商店,经过两三年的苦心经营使商店在这个小城市名声大振。店主看到有利可图,于是在5年租期满后收回商店,交给他的儿子经营。实际上,沃尔顿被赶出了纽波特。 此事给沃尔顿以深刻的教训,也使他产生了雪耻的念头。从此,他变换手法,看风使舵,使他的各种各样的连锁店先后在各个城镇涌现。(五)
第 3 版
1. 德国天主教会面临新分裂
【德国《快捷》画刊1992年第7期文章】题:天主教中出现叛逆(原文提要:成千上万的人正纷纷退出天主教。他们指责牧师与世隔绝,落后于时代。本刊就此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徒同教会之间的分歧已是非常之大了。) 德国帕德博恩是一个笃信天主教的人们居住的城市。但是目前这座城市里却充满了怀疑和猜忌的气氛。甚至在礼拜天,两旁坐落着桁架建筑物的大街小巷里也笼罩着天主教徒们的沮丧情绪,这预示着原本虔诚的教徒将叛离基督教教义。因为约翰内斯·约阿希姆·德根哈特主教管辖的教区的一部分教徒正在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教徒们在教堂门口打出了横幅,向他们的主教声明:“主教!我们不再追随你了!” 在朋友间的交谈中,教会已不再是谈话的内容,和破裂的家庭一样,教徒同教会之间的对立在日益加深。 一个名叫欧根·德勒维尔曼的人打动了人们的心。他是神甫兼心理医生。他把帕德博恩城一分为二,提出了自己关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同时代步伐相合拍的、并且充满人情味的教会。于是德根哈特主教收回了允许他在大学任教的许诺,并且不准他登坛布道。 帕德博恩市有25000人签名抗议德根哈特主教的这一做法。每一个星期六,几千名具有叛逆精神的教徒在挤满的学校礼堂里做完祈祷之后,便来到主教住所前面,高举着标语牌,放声大喊:“我们是教会!” 一个51岁的教徒向教会提出了挑战,使这里的宗教信仰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因为,帕德博恩事件是一个征兆,它预示着天主教会的信徒将越来越少。教会对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拿不出答案,脱离基层,它的权力是建筑在人们的错误感情、恐惧、崇拜和对个人欲望的克制等心理因素之上。教会认为使教会摆脱危机的办法是设法堵住批评者的嘴。 但是警告的信号层出不穷:仅在去年一年里在统一后的德国就有40万教徒退出教会。 很早以来,许多大城市里医生的病人就比神甫拥有的虔诚教徒数目多。到2000年,关于“教会是大众的教会”的神话将彻底破产。 德勒维尔曼对玛丽亚的处女贞和耶稣是怎样出生的都持怀疑态度。他不赞成天主教神甫不结婚,主张允许吃避孕丸。他认为,神甫和高级教士在堕胎问题上的态度表明他们对妇女缺乏起码的理解。 “我在为那些知道什么是痛苦的人说话,写文章。他们对我十分理解”,这位神甫和心理病专家说。他目前每周要进行20次个别谈话。他指出:“上帝需要的是成熟的,自由的和幸福愉快的人,这些人不光只说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话。他们也有权利再次去思考诸如人是什么,一个人一生又能干些什么之类的问题。”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但语调清晰,象来自雾气霭霭的云端。这位不畏恐惧的牧师看上去有些谨小慎微,略显羞怯。他头戴一顶巴斯克帽,轻轻地同人们握手,一双蓝色的眼睛炯炯有神。他不吃肉,最喜欢穿套头毛衣,家里没有电话”电冰箱和汽车。 他反对所谓教会一贯正确并具有“非凡知识”的说法。如果85%的德国天主教徒都对教会的性道德观念置之不理的话,那么按照他的看法就必须对这个问题公开讨论。 欧根·德勒维尔曼所说的正是许多人所想的,而许多牧师又不敢去触及的问题。 天主教神学教授乌特·朗克—海涅曼并不是那种胆小怕事的人。她说了她心里想说的话,因而丢了她的大学执教的许可。与此同时,有10000多名天主教教士因得罪他们的善于搞阴谋的主教们而受到残酷打击。 帕德博恩地区的赫尔加·施陶滕贝格说:“在这种教会里简直令人窒息,我辞去了担任宗教课教师的委托,并且退出了天主教。” 德勒维尔曼的名气已超过他教区的主教,他已经拥有差不多同弗朗茨。阿尔特一样多的读者。人们对德勒维尔曼的信任十倍于他们的主教。如果他退出天主教会,那么他将会在帕德博恩和其它地方成立一个新的教会团体。
2. 俄《劳动报》和《共青团真理报》停刊
【路透社莫斯科2月20日电】俄罗斯两大报纸成为市场经济改革的受害者。拥有430万订户的最大日报《劳动报》于20日停刊。《共青团真理报》已于19日停刊,该报的发行量位居第二。 这两家报纸都曾积极支持市场经济改革。由于新闻纸价格猛涨,这两家报纸现在不得不停刊。 【英国《泰晤士报》2月15日报道】《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苏维埃俄罗斯报》这些报发行对象的90%是预订户读者,他们已经预付了一年的报费。 去年秋天在计算1992年新闻纸预订价格时,估价会达到每吨4000卢布。一年前的价格为800卢布。但是在莫斯科新商品交易所,新闻纸的价格已经达到每吨2万卢布。 由于几乎每样东西的价格,其中包括劳动成本都呈螺旋式上升,受打击最大的报纸是那些读者高达数千万的报纸。《共青团真理报》本周说,俄罗斯和其它一些共和国处于“信息大灾难”的边缘,这可能使改革的希望破灭,甚至影响独联体的存在。
3. 用于深海观察的机器人
【《日本经济新闻》2月18日报道】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和福井县的有关部门研制成的深海观察用机器人,为观察深海生物的生息状况提供了方便。 这种机器人从母船上用光纤操纵。光纤只有1毫米直径,所以不易受海流的影响。这种机器人为长2米的长圆箱型,用纤维强化塑料制成。它能够在200米到500米深度航行,把所载电视摄像机拍摄的深海生物的图像经光纤传送到母船。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已经开发了在水深10000米处也可使用的高性能光纤。以前的深海用机器人是从母船经过电缆供给推进用电力,但是电缆自身粗而重,机器人难以移动,不能在广阔的范围作观察活动。
4. 用报废海底电缆进行地壳调查
【《日本经济新闻》2月18日报道】利用已经废弃的太平洋海底电缆调查地球内部地壳构造的计划已开始实施。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和美国地震研究所的共同研究计划,使用日本和关岛之间的海底电缆的预备实验取得了很有希望的结果。预备实验利用的是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1964年铺设的日本至关岛的海底电缆。由于1989年铺下了新的光通信用电缆,这条旧电缆已不使用。这两个研究所得到这段电缆并整备了地上设施后,开始实验。东大地震所实验人员计测了相隔约2700公里的两地间的电位差,查明电位差为2伏。从电流估计到菲律宾海板块的厚度,取得了对今后的研究有用的数据。据观测计划,最终将在海底电缆的中途三处安装地震计,连续观测海底地震。预定在关岛的观测地点增置磁力计和海啸计,以及水温计和盐分浓度计,使该观测点成为综合观测所。
5. 美国研制成微型红外线天线
英国《新科学家》二月八日一期报道,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研制出的这种微型天线是蚀刻在硅基底上的金的薄层,它由两条螺旋线构成,线宽只有六十微米,对波长为十到一百六十微米的红外线辐射敏感。
6. 先进的干式脱硫脱硝技术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二月十三日报道,三井矿山公司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这项技术包括干式脱硫脱硝、低温排气脱硝和从硫氧化物回收副产品。
7. 利用沙漠设置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设想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二月五日报道,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地球上沙漠的大约百分之四(约五十万平方公里)设置光转换效率百分之十的太阳能电池,可供能源十万亿瓦。
8. 大型轮胎更换装置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二月十九日报道,布里奇斯通轮胎公司研制成的这种装置是由电动机、起重器和搬运机等构成’按下按钮,近一百公斤重的大型汽车轮胎即可自动卸下并换上新轮胎。
9. 天鹅座P星的亮度变化比预计快
【美联社纽约1月30日电】北爱尔兰和荷兰的科学家在1月3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利用上溯到1704年的记录,整理了天鹅座P星逐步变亮的过程,从而探测到一颗恒星的演变进程。一个星体的亮度变化通常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研究人员们说,这颗恒星的演化速度比标准理论的预计快一倍。他们说,这可能是由于过高估计了这颗恒星的质量,或者低估了这类星体外层的膨胀速度。
10. 可选择胎儿性别的诊所
据埃菲社报道,英国第一家可以让父母随意选择胎儿性别的诊所于1991年12月份正式开业。这家提供特殊服务的诊所的创办者拉维·格普塔介绍说,男子的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生男孩。将X、Y精子分离,通过人工授精可以随意生儿生女。(肖罗)
11. 在出生前被挽救的人(二)
获得成功 下一个步骤更为复杂。必须仅凭肉眼观察恢复隔膜的形状。问题不仅仅是病人的身体小,而且还在于其身体很滑,以致医疗器械不能用粘性物质把心脏监听器同胎儿胸部的皮肤连接起来,因而不得不通过缝合来固定监听器。哈里森和外科医师斯科特·阿齐克避开测量胎儿重要参数的线路,对胎儿极小的腹膜进行了外科修复。这样,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肌肉组织将逐步盖住修复部分,到他成年时,只是在隔膜左部留下一块直径为4厘米左右的圆形组织。哈里森又打了另外一个“补丁”,封住了胎儿肋骨以下的切口,同时压迫腹部,以便给复位器官造成更大的空间,使之正常发育。布莱克出生后,这块“补丁”将取掉,就可以长出自己的皮肤了。 经过54分钟的精心修复,哈里森最后把胎儿的胳膊放回了母体的子宫。在一根细管的辅助下,护士把手术前取出并保存下来的羊水输入子宫。哈里森小心翼翼地开始了手术中最关键的阶段。母亲的生命发挥作用了。在下腹部的切口处,他缝合了子宫。在用手触动时,子宫好象要收缩。但通过在猴子身上进行的实验,他掌握了克制子宫收缩的方法。 手术7周以后,1989年8月5日,通过剖腹产,小布莱克·舒尔茨在密歇根州的安阿伯降生了。他提前6周降临人世没有使医生们感到震惊,因为作为对手术后出现的内分泌失调的反应,母体子宫会不可避免地过早收缩,造成早产。重要的是布莱克出生时很健康,就好象几个月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目前,小布莱克健康地成长着,并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所取得的最革命的和最大胆的进展的活着的象征。 在先进诊断仪器的辅助下,加利福尼亚州的这个医疗小组开发了过去不敢涉足的禁区。80年代,美国和西欧的医院和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利用象穿透羊膜,诊断胚胎遗传变化所用的那种针,进行过胎儿手术的实验。但迄今为止,哈里森的班子已成为能够打开母体子宫,翻动胎儿内脏的少数小组之一。他们在布莱克身上获得的成功表明,人在出生前进行医疗这一极新的领域已有了新的进展。(二)
12. 可变色的新材料三氧化钼
【共同社东京2月12日电】题:日本研制出在强烈的光线照射下会变色的新材料 东京大学工程学系藤岛昭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研制出一种在强烈光线照射下会变色,并且可轻易地使颜色还原的新材料。 这种新材料是三氧化钼。研究人员首先把它放在玻璃基片上蒸镀,然后制成边长约1厘米、厚约1微米的薄膜。薄膜是无色透明的,把它放入具有导电性的溶液里,加入微弱的电流,表面就会变成淡蓝色。利用强烈的光线在大气中照射薄膜,被照射部分变成深蓝色,长时间放置也不会褪色。 要使薄膜颜色还原,就重新把它放入具有导电性的溶液里,改变一下电流的流向,便可随意使之还原成浅蓝色或无色透明。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新材料可以用于生产电子计算机光存储元件以及可以多次使用的复印材料。
第 4 版
1. 南美“三岔口”纪行(一)
阿!三岔口 东来的伊瓜苏河在这里遇到断崖,滚滚河水飞流直下,泻入百米之下的巴拉那河,其势如银河崩落。 卷起的水花似漫天飞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成五色缤纷的彩虹。放眼望去,远处是绵延起伏的山峦和葱郁的原始森林。这就是我渴慕已久的世界著名瀑布——伊瓜苏大瀑布。 然而,我不远数千里、从巴西东海岸来到这南美洲腹地,还因为这里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交界地。十几年来,由于边境经济蓬勃发展,它已成为南美洲新兴的地区经济中心。 巴拉那河和伊瓜苏河是三国的天然分界,各国在河口处都有城市,巴西有福斯伊瓜苏市、巴拉圭有东方市,阿根廷有伊瓜苏港。三座城市隔河相望,中间有形若飞虹的拱桥连接。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中叶,三国为争夺巴拉那河的航行权,爆发过惨烈的“巴拉圭战争”。内陆小国巴拉圭为抗击强国巴西和阿根廷,牺牲了几乎全部青壮年男子的生命。此后,它们一直互相忌惮,互相仇恨,隔河据守,不相往来。 本世纪60年代起,南美洲经济迅猛发展,互相合作的需要压过了民族间的宿怨。为了使巴拉那河水不再旷古空流,巴西与巴拉圭1973年签署了《伊泰普协定》,合作修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为巴西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巨大能源,给巴拉圭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伊泰普协定》的生效,带来了一系列政治和外交的成果,巴西和巴拉圭开放了边界;巴拉圭政府为开发其荒芜的东部地区,将东方市(1989年前称斯特罗斯纳港)辟为自由贸易区;阿根廷政府紧随其后,开放了伊瓜苏港。 沉寂已久的边境热闹起来,车辆穿梭往来,商旅络绎不绝,形成了南美洲独一无二的地区“三岔口”,原来的旅游胜地一下子变成了地区经济中心。 1991年8月26日,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四国签署《亚松森协议》,决定成立南锥体共同市场。协议规定,成员国将于1995年1月1日取消一切关税,让各国产品在地区内自由往来。因此有人认为,“三岔口”地区是南锥体共同市场的“发祥地”,同时,也预示着共同市场的未来。(一)
2. 芬兰担心俄国人「挺进」
【美国《纽约时报》2月4日文章】题:芬兰人担心芬俄边界(记者威廉·施米特) 在前苏联帝国脆弱的边缘上,芬兰边防军今冬保持着焦虑的警戒以防俄国人的另一种挺进。他们防的不是坦克和军队,而是监视着走私者、骗子和疲惫的难民,这些难民是为了寻求食物和经济利益而逃往繁荣的北欧邻国的。 由于俄罗斯经济一团糟,邻近芬兰的一些地区可能出现骚动,芬兰政府上个月不仅增加了边防军的经费,而且还同红十字会和其它私人救济机构一起,向边界另一侧的一些地区运送牛奶和食品。 迄今为止,这种援助似乎是起作用的,还没有迹象表明大量难民试图避开816英里 边境上的巡逻兵,非法越境进入芬兰。但是在某些哨所,合法入境的俄国人以及拘留的有走私嫌疑者,增加了1倍以上。 此外,俄罗斯经济失调和人民骚动的幽灵,在芬兰引起了纷纷议论,因为芬兰历史上的集体心态以及对外政策和经济政策,一直是由芬兰有一个好战的强邻这一危险处境所决定的。 芬兰副总理、保守党首脑萨洛莱宁说,苏联的解体使芬兰加强了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愿望,芬兰必须想方设法寻找新的市场和新的经济关系。 芬兰对苏联市场的过分依赖使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80年代初期,芬兰的出口货有1/4输往苏联,苏联成为芬兰的最大贸易伙伴。但是去年,由于易货贸易无法进行,芬兰的出口货中只有4%输往莫斯科。因此,多年来以苏联为主要伙伴的芬兰公司不得不关门停业,使芬兰的失业率上升到将近14%,比2年前增长2倍。芬兰总理说,芬兰人普遍担心边界另一侧的形势及其对芬兰人的潜在影响。他说,“很难估计形势危险到什么程度。”他说,由于芬兰和俄罗斯的巨大经济差距,使芬兰感到更加害怕。
3. 戈尔巴乔夫有意定居芬兰
【英国《欧洲人报》2月13日报道】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可能在芬兰风景如画的西海岸上的一座老式俄罗斯别墅定居。 戈尔巴乔夫要求他的挚友、芬兰总统科伊维斯托帮忙,为他购买退休后的住所——沙皇时期在芬兰海岸建造的豪华宅第。 戈尔巴乔夫提出用西方货币购买这座别墅。据说,自从他不担任总统以来,他已经积攒了100多万美元的外汇。
4. 欧洲人对德国疑惧重重
【德国《明镜》周刊2月3日一期文章】题:可恶的德国头子 德国统一后,使邻国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心理:英国和法国担心这个新的欧洲大国取代它们出人头地的地位;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既希望得到德国的经济援助,又害怕自己面前出现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帝国主义。 德国统一前,人们对德国的兴趣是适度的。德国人给人的印象是不那么讨人喜欢,但却实实在在。德国统一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东西方的邻居都害怕起来,它们猜不透德国人想干什么。东欧人希望借助德国人创造经济奇迹,但又害怕这个德国马克帝国。西方邻居现在清楚地看出,德国确实是想做一位政治巨人了。 人们对德国的兴趣蓦地强烈起来。从斯德哥尔摩,到布鲁塞尔’布拉格,各地都叫嚷严重缺乏德文教师,局势变得难以捉摸,人们不知道德国人究竟想干什么。欧洲人怀着疑惑乃至惧怕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德国邻居。与法国毗邻的德国萨尔州州长奥·拉方丹深深感到法国人对德国人的不信任。科尔也发现在朋友那里有一种惧怕和“心慌意乱”的情绪。一位驻布鲁塞尔的德国外交官发现德国人成了外交场合的中心人物。 年初《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美国人不喜欢德国人“显示实力”的做法,所指的是德国人强迫欧共体伙伴承认克罗地亚。美国是德国伙伴中唯一对德国统一毫无保留的国家。 因此德美矛盾更加引人注目。科尔的一位亲信说,“我们所有的邻居都不赞成德国统一”。 对德国人戒心最大的依然是法国人,法国人一向以为自己是头号大国,现在不得不看到被德国取代的危险。 英国的领导层也害怕崛起的德国使英国丢掉大国领导地位。但民意测验表明,不少人对德国依旧有好感。 在全欧范围内人们都意识到德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德国的事情也越来越关心。 一位电视记者说,在欧洲“德国和德国人的价值观念将占统治地位”。西班牙驻德国大使在一次外交场合直截了当地指出,全世界都必须意识到将会出现一个更加强大的德国。他说:“l5世纪是意大利人的时代,19世纪是法国人的,20世纪是美国人的,21世纪则是德国人的时代。”
5. 戈氏将为《纽约时报》专栏撰文
【法新社莫斯科2月21日电】戈尔巴乔夫同意为美国的《纽约时报》撰写一系列专栏文章,文章内容涉及共产主义的前途及克里姆林宫与梵蒂冈的关系等。 《纽约时报》的一位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这位前苏联总统获准写由他自己选择的题目。 据“纽约时报公司”发表的一项声明说,戈尔巴乔夫每月将写1000词的专栏文章,第一篇于本月24日发表。 他的头4篇专栏文章涉及共产主义的未来、海湾战争、克里姆林宫与罗马教皇的关系、他个人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关系。
6. 《朝日新闻》报道:古巴物资严重短缺
【日本《朝日新闻》3月1日报道】题:古巴在经济危机中继续坚持社会主义 古巴在经济危机的重压下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古巴的物资短缺已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国家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中出现了强盗在酣睡的美女身旁窃走收音机而未碰美女一个手指头的画面。 哈瓦那外国使馆集中分布的高级住宅区,空地上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农场”。 这座“农场”面积在2850平方米左右,主要用来种植大蒜、洋葱和西红柿,当地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市政府工作人员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到该农场干活,他们以生疏的动作手持锄头锄草。去年年底“农场”换上了新土,计划在安装上洒水装置后建成一座名副其实的农场。 据说该“农场”的收获物将分给附近工厂的食堂,以补充粮食分配的不足。 当时正好在场的一位妇女告诉记者,“这本来是我们份外的工作,没有补助”,说明到这里劳动完全是尽义务。这位妇女看着涂了粉红色指甲油却被泥土弄脏了的手指苦笑说:“到收获季节时还要24小时值班,以防收获物被偷。” 这样的农场不止一处。 由于苏联经济的衰败和随之而来为苏联解体,古巴石油的进口量骤减。由于燃料不足,骑中国产自行车上班的人在急剧增多。
7. 阿根廷公开纳粹档案
【德国《世界报》2月5日报道】题:阿根廷公开纳粹档案 阿根廷是战后许多纳粹的逃亡地,现在它把档案公开了,专家们认为,能否透露重要的材料,是值得怀疑的。 在一次有贵宾参加的活动中,其中包括德国和以色列的大使,还有出席世界优太人代表大会的代表,国家元首梅内姆在一个文件上写道,“阿根廷向人类还债”。尔后’把所谓的“纳粹档案”公诸于众,其中有逃到这个南美国家的战犯以及受通缉的人的材料。 人们早就知道,被搜捕的纳粹分子喜欢逃往阿根廷。其中至少有15人曾长期逍遥自在地生活在南美,“犹太移民局”负责人艾希曼和门格勒就是这样。门格勒觉得很安全,常常不需改名换姓,直到1960年艾希曼被以色列特遣队逮捕,这个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医生才逃往巴拉圭,后来又逃到巴西,很可能于1979年死在那里。发行量很大的《号角报》的一些编辑已经研究过鲍曼的档案。 该报的星期版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鲍曼在阿根廷留下的指纹》。但这篇文章说,阿根廷的侦查机关并没有真正发现鲍曼的线索,有一次还抓错了人。 也许这位在战后失踪的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从未在阿根廷生活过。如果他还活着,现在该是91岁了。 去年11月梅内姆访问美国时就作出了开放档案材料的许诺。他是应犹太人的请求这么做的。阿根廷外交部长迪特利亚说,这些材料能够证明庇隆将军是亲纳粹的,从而损害党的名声。庇隆曾是墨索里尼的崇拜者,1946年到1955年,后来又从1973年直到逝世在阿根廷执政。 内政部长曼萨诺否认了关于庇隆将军曾发2000本阿根廷护照让纳粹头目入境的报道。
8. 戈氏的昨天就是叶氏的今日
【法新社莫斯科3月16日电】从戈尔巴乔夫手中接过世界上最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的叶利钦总统发现,要把支离破碎的前苏联聚拢在一起并不容易。 叶利钦自带头在苏联废墟上建立独联体以来还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在独联体首脑会议上被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挤到了一边。 俄罗斯在独联体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克拉夫丘克的挑战。 克拉夫丘克领导着独联体11个成员国中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他决心维护乌克兰的政治和军事主权。 克拉夫丘克反对叶利钦关于保持由中央控制的强大军队的观点。 他的这一立场得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甚至白俄罗斯的支持。 明斯克首脑会议之后,分析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去年使苏联解体的离心力量远没有消失。 一些观察家认为,由于乌克兰继续坚持独立行动,叶利钦认识到自己已处于与戈尔巴乔夫过去相类似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