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01-20

第 1 版

1. 兰茨贝吉斯同叶利钦举行会晤

【塔斯社维尔纽斯1月18日电】立陶宛总统兰茨贝吉斯在莫斯科同叶利钦讨论了广泛的问题,解决了相互提供原料、材料、食品和其他商品的问题。关于从立陶宛撤出原苏联军队问题,根据达成的协议,联合委员会1月份开始工作,以确定撤军的程序和期限。俄罗斯同意军队首先撤出维尔纽斯。达成的另一项协议是,把克格勃弄走的档案材料归还给立陶宛,并把立陶宛在巴黎和罗马的不动产归还给该共和国。

2. 阿塞拜疆调查巴库事件委员会谈调查结果

【塔斯社巴库1月18日电】负责调查1990年1月19—20日发生在巴库的悲惨事件情况和原因的委员会认为,巴库发生的悲惨事件违反了前苏联和阿塞拜疆的宪法,宣布在巴库实行紧急状态和武装力量的粗暴干涉没有法律根据。据统计,这次行动致使131人被打死,744人受伤,4人下落不明。

3. 基辅军区司令宣誓效忠乌克兰

【塔斯社基辅1月18日电】今天有99.4%的基辅军区司令部和管理局的军人在该军区礼堂进行了效忠宣誓。当天,进行效忠乌克兰宣誓的还有共和国内务部内卫军总局和护送警卫队的军人以及敖德萨军区和喀尔巴阡军区的军人。

4. 英国外交大臣赫德抵达阿拉木图

塔斯社十八日报道,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赫德在机场发表简短谈话时,希望同哈萨克尽快达到相互理解并发展同该国的经济和政治合作。

5. 叙利亚和黎巴嫩表示不参加莫斯科中东和谈

路透社十八日报道,叙、黎不参加莫斯科中东和谈的原因是以色列拒绝从阿拉伯领土撤走和它仍坚持奉行孤立阿拉伯国家的政策。

6. 亚美尼亚同阿根廷建交

塔斯社十八日报道,亚美尼亚同阿根廷于十七日正式建交。到目前为止,约有六十个国家承认亚美尼亚独立。同它建立外交关系的有立陶宛、罗马尼亚、乌克兰和美国。

7. 俄第一副总理访问芬兰和瑞典

塔斯社十八日报道,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布尔布利斯于今天启程前往芬兰和瑞典进行正式访问。

8. 阿尔及利亚召回驻伊朗大使

法新社十八日报道,阿这样做是为了抗议伊朗支持阿尔及利亚穆斯林原教旨主义政党伊斯兰拯救阵线。

9. 英当局向北爱尔兰增派五百名军人

路透社十九日报道,此举是为防止爱尔兰共和军制造新的暴力事件。

10. 朝鲜十八日指责美U---2间谍飞机在非军事区坠毁事件

外电报道,这是朝首次对此事作出反应。

11. 秩序依然如故 军备竞赛加剧

【英国《泰晤士报》1月17日文章】据伦敦国际研究所昨天发表的海湾战争的报告说,今后中东如再发生战争大概不会仅仅使用常规武器。    报告说,这可能是未能通过谈判在这个地区实现持久和平的代价。    报告说,尽管伊拉克打败了,但是这个地区仍然“停留”在旧秩序上。“海湾政局不稳的根本原因基本上同过去30年一样根深蒂固”。萨达姆总统仍然掌权,伊拉克由于还拥有2000多辆坦克和30万军队而仍然具有发动进攻的潜在能力。从长远来看,中东政局动荡的不稳定格局可能继续存在下去。这场战争的一个消极结果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获得先进的尖端武器,想加强核能力的愿望大为增强”。    【《日本经济新闻》1月14日文章】海湾战争爆发之日至今已近1年,海湾地区扩充军事力量的动向目前十分突出。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打算今后七八年不断地扩充军备,每年开支20亿美元。伊朗也出现了扩大苏制武器进口的动向。在海湾战争结束后,海湾地区各国强调应该裁减军备,但实际上却在扩充军备。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会成为今后发生冲突的火种。    科威特政府有关人士说,科军已决定购买40架FA—18美制战斗机,在今后的几年里还打算购买总价值达50亿美元的坦克和重武器。    另外,沙特已经开始研究把现有的兵力从6.75万人扩充到20万人的计划。在武器装备方面,将新配备700枚“爱国者”导弹和14个导弹发射架。    阿曼和美国已经就在阿曼储备美军武器一事达成协议,以应付突发事态。阿曼还决定投资1000万美元,在国内建五六个大型武器库。    【日本《读卖新闻》1月16日文章】从海湾战争爆发到本月17日刚好1年。这场战争结束后,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密切相关,在美国的主导下,正以“探索阿拉伯与以色列共存”为中心来加紧确立中东新秩序。另一方面,在阿拉伯民众中,强调反对欧美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明显抬头,“欧美民主主义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样一种新的对立格局也开始突出出来。    美国政府在海湾战争后立即着手重建的中东新秩序是以强化海湾合作会议6个成员国同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为基础来进行的。“新的警察”美国将填补波斯湾的“力量真空”。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一直向军事独裁政权挑战。这股势力为了把反对欧美作为基本方针,蓄意反对美国主导的倡议阿拉伯和以色列共存为主的中东新秩序。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东起伊朗和苏丹,西至阿尔及利亚,遍及整个中东,方兴未艾。而且,原教旨主义势力还从伊朗窥视北部的原苏联境内的伊斯兰国家。“欧美民主主义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一新的对峙格局,已开始扩及中东内部。

12. 肯尼亚首都十多万人参加反政府集会

美    联社十八日报道,这次集会是肯尼亚自摆脱殖民统治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政府集会。

13. 刚果士兵占领布拉柴维尔机场

法新社十九日报道,此举是为防止总理飞往国外,但是机场工作照常运转。

14. 沮丧愤慨的军队力图防止瓦解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8日文章】题:苏联军官开始掀起一场政治运动;目的在于维护军队的团结和利益    由于一个军事超级大国的崩溃而感到沮丧、并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日益下降而感到愤慨的苏联军官们今天掀起了他们自己的一场政治运动,力图防止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常备军的瓦解。    代表前苏联各共和国所有军队的大约5000名代表在克里姆林宫开会,通过一项决议警告说,力图分裂军队而作的努力可能带来“可悲的后果”。他们还通过投票建立一个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对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领导人表示他们的担心和不安。    在军官会议上出现的激烈辩论,反映出在乌克兰和其它几个共和国要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后,许多军队中出现了激烈的、近乎反叛的行动。军官们要求对将近400万的前苏联武装部队保持一个统一的指挥部,但对如何保持武装部队的完整看法不一,而且分歧很大。这次会议表明,对独联体反对得最激烈的可能是一些比较低级的军官。    来自非俄罗斯共和国的代表比驻在俄罗斯的军官更加直言不讳地提出他们的要求。驻立陶宛考纳斯城的军官们选出的代表谢尔盖·巴拉金说:“我们需要保持强大的力量,不仅在军队而且还有国家。就我们而言,苏联在法律上依然存在。总统的职位可能空缺,但是,谁都不能废除这个国家。”    一些保守的报纸利用武装部队内部的不满情绪激起俄罗斯的爱国热情。《苏维埃俄罗斯报》和武装部队报纸《红星报》每天在头版刊登对一些军官的采访记,要求为保持一支统一的军队而采取强硬行动。    在会上对军官们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普遍支持成立一个统一的指挥部,只有25%的代表同意各共和国成立独立的军队。在准备接受成立独立军队的那些军官中,绝大多数人赞成象沙波什尼科夫所建议的那样有一个长长的过渡期。

15. 东盟专家对东南亚安全问题意见分歧

【法新社吉隆坡1月17日电】题:东盟专家呼吁建立地区安全论坛    东南亚一些高级政策分析家今天呼吁建立地区安全论坛,以制订冷战后时代的战略。    但是在这里聚会的来自10个国家的专家在亚洲国家是否应继续依赖诸如美国这样的外地区大国来维持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他们说,本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首脑会议上应讨论关于建立安全论坛的建议。    印度尼西亚前外长穆赫塔尔在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发起的为期3天的讨论会上说:“美国留在这里并不是因为它对东南亚感兴趣,而是因为这是它的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他说:“因此,我们不能使我们地区的安全随美国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只能是配角。”    马来西亚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所长努尔丁说,实现“‘地区自决”从而结束对外地区大国的依赖的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新加坡政策问题研究所所长许通美在讨论会上说,承认外国在该地区的合法利益并赢得它们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美国是一个“有益无害的大国”。

16. 卡特说8场内战解决有望

【美联社亚特兰大1月18日电】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今天结束了历时3天的全球和平会谈,说8场内战朝着解决的方向接近了。    他还鼓励谢瓦尔德纳泽在他自己的家乡格鲁吉亚竞选总统。    卡特及其国际谈判组织召集了来自36个国家的200名学者、外交官和活动分子,讨论解决9场旷日持久的内战的办法。    卡特说,这次商讨不是为了达成正式的和平协议,而是为了开创一个新起点。国际谈判组织理事会成员、南非大主教图图说:“对立面的人能本着互爱的精神来到这里,坐下来讲真话,这就是一大贡献。”    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也是理事会成员。他的讲话是通过卫星传送的。他预料前苏联艰难的日子将继续下去,说格鲁吉亚共和国处于灾难的边缘。这次会议是在卡特总统中心举行的。    会议发表了建议阿富汗、安哥拉、缅甸、柬埔寨、塞浦路斯、朝鲜、利比里亚和苏丹结束战斗的公报。卡特说他准备不久同联合国秘书长讨论会议的结果。

17. 法新社报道:格新政权军队攻占两城市

【法新社格鲁吉亚祖格季季1月18日电】忠于有争议的格鲁吉亚总统的一名议员说,第比利斯新政府派遣的军队已进入萨姆特雷迪亚和阿巴沙这两座城市,在这些城市陷落之前发生了战斗。    还有传闻说,反对加姆萨胡尔季阿的军队正在逼近祖格季季。该市大街上小汽车和卡车开始疾驰,人们从窗户里往外叫喊,局势混乱。    塔斯社说,加姆萨胡尔季阿的支持者袭击了黑海城镇波季,致使两人死亡,数人受伤。加姆萨胡尔季阿的支持者在袭击驻扎在格鲁吉亚西部奥恰姆奇雷的前苏联军队时缴获了30支冲锋枪,两门口径为100毫米的大炮和许多炮弹。早些时候,军人委员会的军事官员说,加姆萨胡尔季阿再次逃离格鲁吉亚,他可能逃向俄罗斯。忠于总统的人说,加姆萨胡尔季阿隐藏在那里的“某个地区”。    有报道说,前苏联军队保证他们将不介入格鲁吉亚的冲突。高加索军区司令帕特里基耶夫将军说:“军队无意干预这个共和国的内政。”

18. 西拉耶夫谈其新任务

【塔斯社莫斯科1月18日电】被叶利钦任命为俄罗斯常驻欧共体代表的俄罗斯前总理西拉耶夫说,他的新职务的任务是,有目的地向欧共体通报俄罗斯的事态发展进程,并从事信贷、人道主义和技术援助等问题的研究工作。最终目标是使俄罗斯成为欧共体中享有充分权利的成员。

19. 俄罗斯准备增加铀的出口量

【塔斯社莫斯科1月17日电】据《消息报》报道,俄罗斯准备增加铀的出口量,从占世界市场5—6%的份额增加到20%至25%。

第 2 版

1. 中美关系两年来最重要的突破

【《香港虎报》1月18日新闻分析】在昨天的最后时刻达成的关于贸易问题的协议结束了美国对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做法的调查,是两年来中美关系方面的最重要的突破。    这项协议和对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同中国总理李鹏本月晚些时候将举行一次首脑会谈的消息的证实对两个国家和两国政府都有好处。    很显然,北京和华盛顿已经得到了它们在马拉松式的外交谈判中所要求得到的东西。    华盛顿得到了中国的保证,中国保证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和为美国公司提供更多做生意的机会。    布什——他的对华政策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从中国在这项贸易协议中作出的让步中将得到许多政治资本。    李先生同布什先生的单独会谈——显然是华盛顿对中国作出让步的酬谢——是个个人政治上的收获,也是自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在外交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李先生将是天安门事件以来访问美国的第一位中国高级领导人。    人们认为,李先生同布什总统的首脑会谈和他的欧洲之行是表明中国回到国际外交俱乐部的另一个迹象。    这项贸易协议为中国以低关税进入美国市场铺设了道路。    尽管还不能说地球上的最强大的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将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但是这一新情况的确为关系的改善铺设了道路。    尽管贸易关系缓和了,但是,预计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同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将会继续它们口头上的意识形态之战。    【路透社华盛顿1月17日电】(记者维基·艾伦)美国和中国今天正式签署了一项保护美国的版权和专利不被侵犯的协议,分析家和贸易界人士说,这将有助于缓和美中关系。    美国工商界赞扬这一协议。分析家说,协议可能促进美国政府总的贸易政策。    斯特恩集团——国际经济咨询机构——的波拉·斯特恩说:“协议的达成为中美之间越来越崎岖的贸易之路清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斯特恩说,布什政府成功地避免了一场贸易战,这一胜利定会使私人企业部门加强对政府在改革国际贸易的关贸总协定谈判中所持立场的支持。    美国贸易代表卡拉·希尔斯在签署协议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赞赏中国谈判代表的坚韧不拔与勤奋,赞赏他们的创造性和努力工作的精神,我们认为,我们已经为更好地理解各种谈判中的各种问题架设了一座桥梁。”    商业软件版权联盟——许多赞扬协议的美国贸易协会中的一个    ——的罗伯特·霍利曼说:“道路现在已经扫清,软件业可以在中国取得进展了。”    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的戴尔·塔特说:“这项协议对消费者和零售商都有好处。”

2. 南朝鲜求购麋一百头

活麇,有公有母。年龄:一周岁至二周岁。要求海关提供检疫证明。欲售者从速联系。

3. 美国去年十一月份的贸易逆差减少

法新社十七日报道,美国去年十一月份的贸易逆差比十月份下降百分之四十三点五,从六十三亿二千万美元减少到三十五亿七千万美元。

4. 德国求购甘蔗 数量:五万吨

这是美国《商业日报》报道的。质量:标准。包装有待商定。欲售者从速联系。

5. 俄罗斯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易货贸易协定

法新社十七日报道,俄和捷签订了一项易货贸易协定。根据这项协定,今年俄向捷供应七百五十万吨汽油和一百三十亿立方米天然气,以换取粮食。

6. 美国的钢进口减少

合众国际社十八日报道,在一九九一年头十一个月里,美国的钢进口比一九九○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七点六,减少到一千四百四十一万吨。

7.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亏损严重

合众国际社十八日报道,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亏损十三亿八千万美元。

8. 北京的“地下城”充满活力

【路透社北京1月10日电】北京的地下防御网是在冷战达到高潮时修建的,它是原子时代的奇迹之一,是用来对付核袭击的。    现在,在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北京人发现,他们的“地下城”有新的用处。    旅馆、卡拉OK酒吧、兵乓球室和健身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首都的人行道下面的“地下城”。    北京宣武区人防部门一些官员希望这些坑道能够成为当地商业的一个“宝库”。    中国其他城市也很快将它们的防弹掩体用于做生意。    上海有15万人在这种地下坑道里工作。但是,在努力开发地下“宝库”方面,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比得上北京。    从北京市的统计数字来看,北京有4万个地下旅馆床位。    一位正在登记住宿的客人说,“这种旅馆很方便,房间又暖和。”    北京的地下世界最近增加了新的内容——宣武影院增加了一个娱乐中心,举重爱好者和乒乓球迷们不仅能够在这里看到最新影片,还可以满足他们的业余爱好。

9. “我是一个中国人”

初冬的东京上野公园夜晚,令人感到寂寞而沉静。去年12月2日晚上,公园旁的东京文化会馆的音乐厅内却传出嘹亮而优美的男高音歌声及阵阵热烈掌声。这是中国旅日留学生、青年歌手兰野流在为近千名听众举办独唱音乐会。    兰野流接连用意大利语演唱了9首普契尼等人的著名歌曲。接着,他用日语说:“我刚刚从意大利归来,但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很想借此机会献给诸位几首中国歌……”话音未落,场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兰野流唱了一首又一首中国歌,他唱了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唱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唱了《草原之夜》,还唱了《牧羊姑娘》……。    独唱音乐会结束了,听众起立,长时间鼓掌,为他献上一束束美丽的鲜花。一些听众在散场后,久久地等立在门厅里,同兰野流握手、交谈、合影,请他签名留念,称赞他的艺术天才,祝贺他演出成功。一位姓古川的日本女青年对兰野流说:“听到你的歌唱,真是一种幸福。特别是听到你唱的中国歌曲,更令我向往美丽而辽阔的中国。”    兰野流1982年毕业于中国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1984年作为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兰野流说,作为一名歌剧演员,他曾经怀着漂洋过海的美梦,于1988年10月来到东京的一所国际语言学院学习。但是,从未想像过的艰难现实,使他多年来的美梦破灭。他在东京要学习根本不懂的日语,要靠打工维持生活,平日没有地方、也没有时间去练声,没有人去听他谈艺术。他说,在那艰难的日子里,最想念的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亲人。他下决心要作为一个中国人,走出自己的道路,为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争光。1989年3月,兰野流考入东京艺术大学预科声乐专业。1990年7月,兰野流参加了东京文化会馆的音乐比赛会,并在声乐部获得了第一名。同年11月,他在东京文化会馆举办的音乐会上首次登台演出。后来又经过比赛,兰野流以第一名的成绩于同年12月作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男高音领唱再次登台演唱。经过这两次公演,日本先后有7家音乐演出公司与兰野流签订了演出合同。与此同时,兰野流于1990年到意大利参加了普契尼国际音乐比赛,获得了银牌奖。    去年6月,兰野流在东京举行了第一次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独唱音乐会。在演出前,他向日方的经理提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一定要在这次音乐会上唱两支中国歌。同时,这次音乐会的广告和节目单要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对于兰野流的要求,日方经理起初坚决反对,但兰野流决不让步,后来,只好按他的要求办了。兰野流在他的第一次独唱音乐会上唱完《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后,听众报以极为热烈的掌声。兰野流说,当时他心中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深感骄傲。

10. 中餐馆遍布巴黎竞争激烈

【香港《明报》报道】题:法国中餐馆逾五千家华侨见缝插针竞争大(作者王海曦)    巴黎华埠中餐馆新开张消息仍不时涌现。足见华族在法国大兴中餐业的势头不衰。    据不完全统计,全法国中餐馆已逾5000家,差不多每1万名法国居民即拥有一家中餐馆。在居民人口超过2万以上的法国城镇,至少有一家中餐馆,而在巴黎市20个区内正常开业经营的中餐馆则多达1200余家。    数家华人经营的房地产公司的消息表明,有近200华人、华侨已筹足资金,正准备寻找机会,“见缝插针”式的在拥挤的巴黎开设中餐馆。    不但各城市街区小巷有中餐馆,拥有实力的华族人士,都在各大城市一流街区和旅游点附近开办酒家饭店。巴黎最著名的香榭丽舍大道两侧、大歌剧院附近,诸如福禄居、紫园、万珍楼等酒家,白天食客不绝,入夜更加生意滔滔。    在法国各地还有一批人经营中式外卖店,投资不多,见效较快。其中“荣华”外卖店为佼佼者,小本起家,经营管理有方,10年下来,其外卖店已有多家分店,正向连锁式进一步发展。    如同美、英、日等国华人一样,旅法华族绝大多数也以中餐业为经济发展之命脉,这一经久不衰的中餐热势头,随着亚裔移民人数的增加而扩大。    由于中餐业经常的主顾毕竟是旅居法国的20多万亚裔,5000家中餐馆之间已出现为竞争而削价抢顾客的情况,加之受法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一年来中餐业不振的迹象,已经逐渐显露出来。

11. 瑞报说中国是亚洲国家中的佼佼者

【《瑞典日报》1月5日社论】题:昌盛的共产主义    年关时,中国政府发言人带着毫不掩饰的喜悦宣布,人民共和国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左右。他还说,这一发展势头与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以及某些其他国家的动乱局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北京的这一信息在告诉人们,从全球来看,共产主义并未完全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目前生活在共产党统治下的人口仍多于生活在制度变了的东欧及前苏联的人口。仅中国就有11亿多人口。    北京政权至少在表面上已再度完全控制了该国的政治局势。而这一控制曾受到于1989年春季达到最高潮的学生与工人动乱的震撼。与欧洲共产党政权不一样,北京政权渡过了危机。    邓小平70年代末实行的经济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积极的革命性变化。粮食生产和轻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人口的主要部分居住在农村。千百万从未尝受过拥有剩余财富滋味的农民在80年代里获得了一定的繁80荣昌盛。    戈尔巴乔夫的路线则正好相反。他实行了政治革命,但未在经济领域这么干。尽管实行中央指导下的计划经济的政治前提被削弱了,但经济领域却未进行改革,结果造成了混乱和纯粹的麻烦。    苏联的模式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而中国的模式则没有。对于那些寻求仿效模式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中国可以说是在政治和社会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发展了经济为亚洲国家中的一个佼佼者。    亚洲那些独裁国家改革了的经济将要在不少领域里对西方世界带来挑战。对北美和欧洲的最直接挑战是,如果它们不受阻碍地捞取实惠,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利用自由化的世界贸易,那么竞争的基本前提就将有被破坏的危险。

12. 香港《华人》月刊报道:刘熙接替陈香梅任全美亚裔共和党联盟主席

【香港《华人》月刊1月号报道】全美亚裔共和党联盟日前举行年会,选举刘熙接替陈香梅担任第三任主席。华裔建筑师刘熙以高票当选全美共和党亚裔联盟的主席。    刘熙指出,目前亚裔参政的意愿日益提高,如何结合亚裔群策群力,将是他未来两年的工作重点。

第 3 版

1. 斯芬克斯生辰之谜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题:狮身人面巨像的新谜——它是否比专家所说的年代更久远?    科学家们发现了表明埃及狮身人面巨像(斯芬克斯)比人们认为的年代可能早一倍的证据,从而在地质学家和考古家学之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地质学家说狮身人面像的年代一定更久远,而考古学家们说这一结论同他们所了解的古埃及的情况产生了矛盾。    地质学家在于1991年10月22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提交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说,巨像上的风化、侵蚀痕迹所显示的特征说明其时期比人们认为的久远得多。但考古学家和埃及学专家坚持认为,即使狮身人面巨像比他们认为的年代久远,也不可能久远得多,因为生活在那一地区更早的人不可能修建这座狮身人面巨像。    大多数埃及学专家认为,这座狮身人面巨像是在大约公元前2500年埃及法老卡夫勒统治时期修建的。而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研究工作的地质学家们说,他们获得的证据表明,在卡夫勒执政很久很久以前这座狮身人面像就已屹立在那里了。他们的证据还表明,卡夫勒只是对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狮身人面巨像进行了整修,并把它纳入他的墓群之中。    波士顿大学的地质学家罗伯特·M    ·肖赫说,他的研究表明,这座狮身人面像的实际修建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到7000年之间。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考古学家卡罗尔·雷德芒特说:“这绝不可能是真的。”她说,在卡夫勒统治几千年以前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不会有修建这一建筑物的技术、管理机构、甚至没有这种愿望。如果这些地质学家是对的,那么埃及学专家们认为他们所知道的大部分知识就错了。    肖赫获准对吉萨遗址进行第一次地震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狮身人面巨像最初雕刻时裸露在外面的这座巨像周围的石灰石床受风化和侵蚀的时间要比人们认为的长得多。肖赫说。另外,狮身人面巨像和其它年代确凿的建筑物侵蚀程度的差异也表明狮身人面像要古老得多。    肖赫说,埃及学专家之所以认为狮身人面像是卡夫勒修建的,是因为它是卡夫勒为自己修建的墓群中的一部分。有人认为,狮身人面像的脸象卡夫勒,但肖赫说,他认为卡夫勒在把这一现有的建筑物纳入其墓群时让人整修了它的脸。    实际上狮身人面像是刻进石灰石床岩上的,所以它座落在一个壕沟里。壕沟的四壁给肖赫提供了令人感兴趣但又不满足的证据。它们都被水严重地侵蚀了,这表明这个壕沟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开凿的,因为那时这一地区的降雨量比这几千年来的降雨量要高得多。    肖赫还进行了能揭示声波是如何穿透岩石的地震研究。风化在岩石上造成多孔,声波穿行的速度能使科学家们了解到岩石的孔隙度,从而表明岩石受风化和侵蚀的程度。这反过来又使科学家们知道岩石暴露在暴风雨中的时间有多长。    他说,狮身人面像前面的壕沟底部岩石的孔隙度因风化已增加到8英尺深。这座巨像两边的壕沟也是如此。    但在狮身人面像身后,壕沟变成了一条小通道。那里的风化侵蚀程度只有大约4英尺深。    肖赫认为,狮身人面像的“尾部”是在卡夫勒统治时期作为他翻修活动的一部分而在石床上刻出来的,因此,它的年龄只有巨像前面及两边的壕沟的年龄的大约一半。    如果果真如此,那就意味着狮身人面像的头部在卡夫勒出世时已屹立在那里几千年了。    伯克利大学的雷德芒特说,这一结论“与我们对古埃及了解的一切情况都是背道而驰的”。    她说,修建狮身人面像所使用的技术比修建已确定年代的其它建筑物的技术要发达得多,而且不可能比它们提前几千年。    但是肖赫认为,地质学上的证据表明狮身人面像可能有9000年了。    所以这个谜将继续下去。

2. 给花卉治病的「电子医生」

【塔斯社波恩12月27日电】两位德国工程师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耗资7万马克研制出一种能在几秒钟内诊断植物患病原因并开出“药方”的仪器。    该仪器能放在衣袋里,是由一些灵敏的传感器和一个微型计算机组成的。传感器能够测出花盆中土壤的一系列特性以及室内的照明度和气温。    获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内储存着有关150种最普遍的家庭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条件的信息。输入的数据自动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马上就可知道您的“绿色朋友”需要什么。显示器屏幕上出现诊断结果,同时还有关于养护措施的建议。

3. 手表型心悸监测器

【英国《金融时报》12月6日报道】由伊利诺伊州拉林医疗公司生产的这种监测器能帮助间歇性心悸、胸痛或头晕的人记录发病症状。    这种名为“手腕记录器”的产品在病人开始发病时能记录下病人的心电图,时间长达4分半钟。病人在使用监测器时也很简便,只需触摸装置两侧的电极,直至症状消失。病人心电图可以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医生那里,也可以记录下来拿给医生看。拉林医疗公司相信这种记录器能够取代现在医院用来监测心脏搏动的笨重装置。

4. 联合国预测:世界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

路透社伦敦十二月二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二日发表报告说,到二○○○年时地球臭氧层再减少百分之十的话,那么世界范围的皮肤癌发病率就将增加百分之二十六,白内障患者每年将新增加一百六十万至一百七十五万人。

5. 可更换刀片的电动剪刀

美国《大众科学》一月号报道,这种剪刀由电池提供动力,可以快速裁剪纸、纤维和其它薄材料。这种剪刀长六英寸,有一套备用刀片。

6. 第二个日本宇航员被列为美国航天飞机乘员候补人

《日本经济新闻》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报道,向井千秋(女)被美国航天局列为一九九四年四月第二次国际微小重力实验室计划的乘员候补人之一。

7. 应用离子照射方法改善单晶膜的结晶性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一月八日报道,工业技术院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开发的应用离子加速器照射单晶膜改善结晶性的技术已经确认有效,关键是控制照射角度。

8. 全球5.5亿农村妇女生活在贫困中

【埃菲社罗马1月5日电】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一份报告说,拉美和加勒比4300万农村妇女长期以来生活在贫困之中。    报告说,全球发展中国家生活贫困的农村妇女大约有5.5亿人,比20年前增加了50%。其中亚洲有3.63亿人,撒哈拉以南非洲有1.3亿人,拉美与加勒比有4300万人,以及中东与北非有1800万人。    今年2月25日至26日将在日内瓦召开联合国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夫人会议,会议将讨论发展中国家农村妇女问题。这次会议是根据6位第一夫人的建议决定组织的。    报告说:“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发展,但是农村妇女的贫困却加剧了。”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指出,认为农村贫困妇女只是一种社会负担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事实上她们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妇女占农业劳力的67%。    在非洲,妇女们生产了人们所消费食品的70%。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说,一些国家妇女的合法权利受到限制:“在洪都拉斯,土改受益者中只有3%是妇女,秘鲁只有5%,哥伦比亚只有11%。    在巴西,妇女只获得12%的农业贷款。全世界农村妇女的文盲比例比男性高21%。

9. 乙醇:低成本高能量污染少

【合众国际社圣路易斯12月17日电】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生产1加仑乙醇需要56000个热量单位。可是,1加仑乙醇至少可以产生76000个热量单位,使有用能量增加20%。    在乙醇里掺入10%的汽油,其燃烧后释放的一氧化碳可以大大减少,其它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也可降低。    参加研究的科研人员说,由于乙醇成本低,释放的能量多,加上污染少,所以乙醇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到1995年,乙醇的需求量将从1990年的9.4亿加仑增加到20亿加仑。    乙醇是从发酵的谷物中提取出来的。因此,随着乙醇的需求量的增加,谷物的需求量也将有所增加。

10. 俄罗斯妇女日子难过

【英国《卫报》12月30日文章】题:俄罗斯妇女在失业浪潮中首当其冲    在莫斯科,没有任何人比白领工作母亲以更恐慌的心情迎接1992年的来临。    为家庭寻找食品,以及当取消物价控制时设法使收支平衡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当市场经济开始运转的时候,一些不赚钱的企业被关闭,每个人都料到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而首当其冲的将是妇女。在1991年7月份以前,苏联还没有过登记失业这类事情,没有工作的人可能会被视为“寄生虫”而受到审判。    这种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在莫斯科,劳动力交流网络到处出现。    莫斯科劳动力交流所负责人说,在登记失业的人中,90%是白领工人,80%是妇女。    他说:“企业首先解雇妇女。企业声称妇女不是主要养家活口的人,因此她们可以离开。”

11. 「蜂螫计」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1992年1一2月号报道】一种记录蜂螫的仪器可以帮助确定商用蜂箱里是否有厉害的非洲蜂。美国农业部研究人员发明的这种电子装置悬挂在蜂箱附近,可以记录蜜蜂螫它多少次。由于非洲蜂比较驯服的欧洲蜜蜂好螫人,因而这种“蜂螫计”将可以使养蜂人确认蜂箱内有无凶恶的蜂,如果有,要么把它们消灭掉,要么用温顺的蜂王取代厉害的蜂王,以便产生比较友好的后代。

12. 柏林博物馆的秘密(八)

卡尔滕布鲁纳听了西贝尔的报告说,区长真该去疯人院!并下令清除炸弹,但遭区长拒绝,他甚至扬言“要派人把卡尔滕布鲁纳抓起来”。盖世太保首脑在5月4日凌晨1时叫醒了区长,对他说了下面这番话:“在这里谁有权下命令?!在这里谁有权绞死谁?!我要派党卫队来!”区长只好认输,叫人把炸弹运走。5月8日17时40分,美国人就开到了这里。名画再次易手    与此同时,美国人也来到了帝国显贵们的度假地贝希特斯加登。此时等待美国人的是戈林的全部收藏品。    其中一部分收藏品存放在一个尚未完工的小型掩体中,其余部分则隐藏在铁路隧道中。刚刚运来的这些收藏品共装了11个车厢:有1375幅绘画作品。250件雕塑、108件挂毯、75面彩绘玻璃窗、175件装饰艺术品。随着美国人的到来,既可以说这些艺术品得到了新生,也可以说这些艺术品又经历了第二次劫难。1943年8月20日,罗斯福同意建立一个罗伯茨委员会。    其职能是抢救和保护欧洲的艺术和历史文物。在该委员会里,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弗朗西斯·亨利    ·泰勒吸收一些专家组成了一个专家突击队,共121人,其使命是:确定被劫掠的收藏品的所在方位、即存放地点,并负责保护这些艺术品。如若没有这个机构,那么艺术品的归还工作将会一团糟。但这些专家采用的方法和他们的想法并不都是无懈可击的,他们也不是件件事情都独占鳌头。当他们来到这些矿井时,他们发现自己来得太晚了,军队情报机构、反谍报队等都比他们抢先到了一步。    1945年4月4日,美国军队包围了爱森纳赫城。7日,有人向美军提供情报,将美国人领到梅尔克斯矿井。这里存有数十亿马克、数千万美元,都是帝国银行的黄金储备与现金!再深一点的地方,是一盆盆散乱的珍珠和首饰。但还不止这些。    美国人还发现了2000件素描、水彩画和大师的油画。这些作品都胡乱地堆放在那里,当时根本没有时间清点。苏联人6天后也来到此地,因为图林根是在他们的管辖之下。这些珍宝很快被运出了矿井。    当美国专家突击队的军官波西抵达这里时,所有珍宝几乎已经打包。这些珍宝的命运如何?人们不得而知。反谍报队和国务院的档案里肯定是会有答案的,但这些档案是无法查阅的。(八)

第 4 版

1. 马克思的影响不容忽视(四·完)

尽管马克思强调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但是他并没有充分估计到由于出现现代机器、装配线生产和廉价的铁路运输而涌现出大量财富。他也没有预见到工人的生活水平会飞速提高,尽管当时全欧洲工人的收入已经明显增加。    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罗默教授说:“关于资本主义怎样造福于工人的问题,马克思的看法有很大的偏差。”    工人们已经变得乐意分享资本主义的成果而不是要推翻它,与其说他们倾向革命还不如说他们已成为富裕的中产阶级。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使他严重地忽视了在他周围发生的变化。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弊端并不仅仅是由于贪婪造成的,他提出的论点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他首先假设一个理想的、完全不受限制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认为即使这样一种制度也是邪恶的,并且是必然要灭亡的。假设使竞争受到限制马克思以自由竞争完全不受限制的设想为前提来分析资本主义,他没有设想到,一个使竞争受到限制的体制可能会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资本家可能并不一定要榨取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就可以在竞争中站住脚。如果这种使竞争所受到的限制还包括工会的话,工人们就会因讨价还价的筹码得到加强而获得好处。    马克思接受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理论,即认为一切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劳动量决定的理论,从而使他的学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过时的。纽约大学的列昂季耶夫说,马克思知道“商品的实际价格”同体现在这些商品中的劳动量是不一致的,但是他的价值理论“有很强的政治目的”,那就是要证明剥削的存在。    从其他方面来看,马克思的理论是陈旧的。例如,他强调财富的分配而不是收入的分配,并且笼统地认为19世纪典型的由一家一户开办的家庭公司将继续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力量。    马林教授说:“马克思犯了一个严重的过失,认为财产所有权总是意味着控制。”米洛沃斯基教授说:“我们有过去根本不存在的一个全新的管理阶级。由法人团体组成的现代公司的出现对马克思来说是一个新问题。在他的经济模式中并没有现代公司这样的角色。”    鲍尔斯教授说,如果马克思还活着,他一定会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鉴于“战后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繁荣以及在这个繁荣期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理论仍然是很有份量的,在下个世纪肯定还会起很大的影响。他对普通工人的关心以及他认为政府应当关心工人的信念,将在以后的经济和政治论述中继续发出回声。很少有人要倒退到不加约束的资本主义,即使是自由市场的热情支持者也说政府对经济事务的某些干预是必要的。    (四·完)

2. 黑海舰队会属谁?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3日文章】题:黑海舰队,谁的舰队?    几百年来,克里米亚的深水港湾驻守着一支举世闻名的精锐海军——前苏联黑海舰队。    上一世纪,在俄罗斯国旗下,这支舰队曾击败法国、英国和土耳其。在苏联红旗下,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退了纳粹战舰。    随着前苏联的瓦解,这支舰队的旗帜又要改换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激烈争夺,严重威胁着这支舰队和刚成立的独联体。“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了,乌克兰应该有自己的海军。”乌克兰敖德萨海军学校学员伊万说。“这支舰队是战略力量,属独联体,不应交给乌克兰。”这位俄罗斯籍上校的看法,反映了俄罗斯人对黑海舰队强烈的传统自豪感。    静静地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依然挂着原先的舰旗、红星、镰刀和锤子。帽徽上也是镰刀和锤子。塞瓦斯托波尔是前苏联主要军港,是一个不冻港,过去一直是俄罗斯领土,可是赫鲁晓夫在30年前把它割给乌克兰了。    黑海舰队有45艘大型水面舰只,28艘潜艇,300艘中小型战舰,150架飞机和85架直升机,是前苏联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地中海的美国第6舰队分庭抗礼。    乌克兰人尽管在前苏联驻乌克兰军队中占多数,但在黑海舰队中只占35%。前苏联当局早已料到乌克兰会企图染指黑海舰队,去年12月1日乌克兰决定独立前,就将最现代化的旗舰调到北冰洋的摩尔曼斯克。    塞瓦斯托波尔本月上旬一度呈紧张状态,几千名俄罗斯人示威反对乌克兰接管黑海舰队的要求。乌克兰的独立运动分子则促请政府退出独联体。海军官兵在通往舰队司令部的街道上戒备,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为哪个国家服务。

3. 沦为孤儿的驻德苏军

【法新社柏林1月12日电】驻扎在前东德的原苏联武装部队被遗忘了,他们在寻找领导人和等待指示。    22.5万名原苏联红军仍然驻扎在德国东部。这支部队的负责人斯特列利尼科夫抱怨说,“我们不再属于任何人。”    由于苏联突然解体和独联体领导层中存在捉摸不定的因素,这些曾一度骄傲自豪和令人生畏的人,沦为寻找领导人和期待指示的孤儿。    一般来说,这些部队没有参与毁灭了前苏联帝国的激变。自年初以来,他们甚至连正式的名称都没有。他们谨慎地称自己为“驻德国东部的西部军队集群”。    虽然这支军队驻地的原苏联国旗已经为俄罗斯国旗所取代,但是,士兵却仍然穿着原苏联军服。他们和驻扎在波兰的军队是原苏联最后一批国外驻军中的一部分。但是,驻扎在前东德的这些部队将是最后一批回国的。他们到1994年才能回国。    斯特列利尼科夫评论说:“在等待独联体决定是否保持一支统一军队的同时,俄罗斯实际上正在作出决定,因为它是能够向我们军队支付费用的唯一国家。”    他还说,“俄罗斯和乌克兰就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发生的冲突表明,必须保持一支统一的军队。”    与此同时,士兵及其16万家属正设法在比较富裕的德国东部尽量多呆一些时间。他们把马克留起来,以备在黑市上换卢布。

4. 东方武器西方用

【法新社波恩1月16日电】据德新社16日报道,德国向英国、美国和法国秘密运去原东德飞机和武器,以评估它们的性能。    德新社说,它得到了德国国防部的一份文件,德国联邦议院下周将讨论这份文件。    这份文件透露,英国得到了一架苏制米格23飞机、反坦克导弹和夜视装置。    向美国运去的是一架米格29飞机、一个米格29飞机的引擎、一艘小型护卫舰和一架直升机。    芬兰、土耳其、瑞典、埃及和乌拉圭也得到了原东德武器,以维持它们的武装力量,其中,芬兰得到的是40万吨弹药,还有1万支手枪和70套机动浮桥设备。

5. 萨达姆何以不倒?

【日本《东京新闻》1月6日文章】题:萨达姆政权长期存在的秘密(作者林茂雄)    去年1月17日爆发的海湾战争已经快一年了。军事上惨败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仍然在位,萨达姆政权也没有崩溃的征兆。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严厉的经济制裁已进入第17个月,但伊拉克人依然顽强地维持生存,并同美国对峙。萨达姆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呢?    在外界看来,战争的失败动摇了萨达姆的权威地位,经济封锁又使国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总统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战争已成往事的今天,伊拉克人仍然不承认战败。他们认为,伊拉克是接受联合国调停才同意停战的。萨达姆总统依然是一位英雄。前不久,伊拉克国民议会授予他一枚代表最高荣誉的“人民勋章”,以表彰他“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功绩。伊拉克还计划在巴格达市中心树立一座纪念碑,以表彰在“战争之母”(海湾战争)中坚持作战的国民。    在伊拉克,没有人敢追究总统的战争责任。因为萨达姆赖以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力量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组织遍布全国,它的情报网仍在起作用。人们辨不出谁是带有秘密色彩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党员,对政府心怀不满的人只能保持沉默。但是,无论怎样限制言论,如果生活困难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国民的不满也会爆发出来。伊拉克的现实状况是,百姓们虽然埋怨物价太高,但并没挨饿。    拥有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的美索不达米亚,土地肥沃,伊拉克粮食可以自给。战前的伊拉克因过分依赖石油经济,65%的粮食从国外进口。海湾危机迫使他们重视农业,如今,饭桌上的菜肴虽然单调,但却能够填饱肚子。    伊拉克人有助人为乐的美德,如果有人吃不上饭,别人总会提供食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伊拉克人也有互通有无的习惯。这也有助于萨达姆政权的稳定。    尽管受到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但实际上伊拉克仍在与邻国进行经济交流,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不断从约旦流向伊拉克。伊拉克与伊朗和土耳其的贸易也很活跃。    萨达姆总统说,“经济制裁持续20年也不要紧”,看来这并不是说大话。    萨达姆被政变推翻或遭暗杀的可能性极小。在海湾战争中受到重创的总统卫队如今已恢复元气,足以阻止国内其它部队发动政变。总统卫队的干部都是很有权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党员,他们具有与总统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因此不会发动叛乱。    国外的状况也有助于萨达姆政权继续生存。由于中东和会已经举行,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因海湾战争而与伊拉克结仇的阿拉伯国家,实际上已默认了萨达姆总统提出的海湾和巴勒斯坦联合的主张,并暂时停止了对萨达姆的谴责。    在阿拉伯各国国民看来,萨达姆虽然惨败,但敢与欧美大国交手本身说明他很有勇气,因此支持萨达姆的气氛很浓。阿拉伯各国政府不能忽视这种感情。    此外,在原苏联和南斯拉夫出现政治动乱的情况下,即使最想搞掉萨达姆的美国也不希望海湾出现新的混乱局面。因为无论动机如何,把萨达姆搞下去都会导致伊拉克政局不稳,从而给中东和谈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美国不得不采取承认现状的低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