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07-08

第 1 版

1. 戈尔巴乔夫致信南斯拉夫领导人表示支持南统一和领土完整

塔斯社报道,戈的信是由苏总统特使克雅钦斯基六日访贝尔格莱德时转交的。戈在信中还主张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南斯拉夫内部政治危机,并强调反对把南斯拉夫危机国际化。

2. 阿尔巴尼亚向同南斯拉夫接壤的边界增派军队

路透社六日报道,这是阿尔巴尼亚总统阿利雅五日晚上在电视上宣布的。

3. 南斯拉夫国防部长说联邦军不想对斯洛文尼亚宣战

法新社报道,卡迪耶维奇六日还说,联邦军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4. 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三国外长六日会晤讨论南斯拉夫问题

法新社报道,与斯洛文尼亚接壤的这三个国家的外长讨论了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性』。三国外长表示坚决支持欧共体的立场。

5. 罗马尼亚总理罗曼要求西方七国经济首脑会议讨论帮助东欧问题

路透社报道,罗曼还建议今年底前在布加勒斯特召开西方七国及东欧国家会议,以制定帮助这个地区经济改革的计划。

6. 萨达姆指责西方国家在中东裁军问题上耍两面派

法新社报道,萨达姆七日说,西方国家一方面要求阿拉伯国家裁军,而另一方面又强调以色列有必要成为他们的武器储备库,向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现代化武器。

7.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拯救地球应成为世界新秩序主旋律

【本报讯】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认为,世界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在这个历史新时代,“拯救地球的战斗将代替意识形态方面的战斗,成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旋律。”    布朗是在世界观察研究所新近出版的1991年《世界情况报告》中发表的研究报告里阐述这一主张的。    布朗说,在今后几十年中,”北南之间的经济斗争将代替东西之间的政治斗争”,“在世界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很可能是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上能持久发展的经济,而不是军事上的强大。”他认为,谁抓住世界新秩序的旗号,谁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采取主动行动,谁就能在今后的国际舞台上起到领导作用。    布朗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世界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经济学家从储蓄、投资、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角度看问题,对世界的现状持乐观态度,并且认为长远的发展趋势是令人鼓舞的。在他们看来,技术的发展能使人类冲破任何限制。    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有限度的,它摆脱不了地球生态系统自然参数的制约。他们清楚地看到日益增长的经济对自然系统和资源的破坏。他们认为现在的形势已经糟到不能再糟的地步,继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采取措施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就会贻害子孙,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崩溃。    布朗指出,用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各国经济进步程度的标准,既不反映环境的恶化状况,也不反映财富是如何分配的,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布朗在报告中多处提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严重地破坏地球的自然支持系统。他指出,在过去20年中,全世界森林覆盖面积减少近2亿英亩,水土流失达4800亿吨,沙漠面积增加1.2亿英亩,在1970年还存在的几千种动植物现在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布朗呼吁各国政府和各国机构积极行动起来,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作出根本的变革。他认为,世界各国外交活动的重点应有所转移,更多地注意生态环境问题,尽快达成国际协议,来解决诸如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和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8. 克罗地亚领导人声称一场风暴正在到来/塞尔维亚领导人号召人民作好战争准备

【美联社萨格勒布7月6日电】题:南斯拉夫仍处于危机之中,克罗地亚担心爆发战争    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的克罗地亚幸免于军事干预,但它的领导人们仍然担心发生最坏的情况,并说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的民族冲突有可能触发战争。    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新闻部长赫尔沃耶·希特雷奇说:“一周之前我还是个乐观主义者,现在,我要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比达成一项和平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要大。”    克罗地亚昨天发生了民族暴力事件。克罗地亚共和国国防部长说,他的军队在东北部同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交了火。据说伤亡的人数有83名。    克罗地亚共和国的一些官员说,战争的爆发点可能在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人居住的飞地,他们声称塞尔维亚的“恐怖主义分子”正在煽动当地居民造反。克罗地亚共和国内务部副部长米兰·布雷扎奇说,铲除这块飞地“正是时候”。他说:“我们将立即开始逮捕克罗地亚的主要恐怖主义分子。一场新的风暴正在到来。”    一些全副武装的塞尔维亚战士已奉命进入克罗地亚的森林地带以准备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    希特雷奇说,克罗地亚已制定了再动员10至15万军队的计划并设立了民防机构和隐蔽所,而且取消了在国营部门就业的医生的休假。    【路透社贝尔格莱德7月6日电】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米洛舍维奇今天号召塞尔维亚人民作好参战的准备。    他还说,南斯拉夫没有“那些已决定要离开它的共和国,情况可能进展得更顺利”。他显然指的是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共和国。    他说:“塞尔维亚的公民应当随时准备保卫领土。如果塞尔维亚沉醉于不可能发生战争这样一种见解之中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一场有可能殃及到它的战争中得到保护。”

9.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亚洲经济发展未必会带来西方式自由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日报道】内阁资政李光耀表示,亚洲地区繁荣发展后,未必会出现西方式的自由。但是如果政府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对国家全力作出贡献,就不能在国家管理上仍然采取家长式的制度。    他表示,亚洲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民主政治在今天是因为工业社会有需要而形成的结果,这样的制度需要人民的参与。    李资政最近接受《经济学人》访问时发表了上述看法。李资政比较中国和印度的情况后,表示对中国感到比较乐观。    他说,由于邓小平已经为中国指出了发展方向,而且不可能走回头路,中国今后20年会有改变。    可是,印度却没有中国那样的突破。印度一直都实行民主制度,而这个制度品质低劣,选票是靠阶级、等级和语言这些原始的效忠力量来决定。而最重要的是:金钱可以决定选票。    谈到民主政治与经济成长的关系时,他说,在农业社会里,民主不能助长快速的经济增长。韩国、日本和台湾在早期都需要纪律、秩序和刻苦努力。    他说,如果韩国和台湾没有军事管制或专制独裁的政府,他怀疑它们会有那么快速的转变。    他说,菲律宾从1945年以来就实行民主,但国家却没有进展,因为太混乱,一切只是高谈阔论。谁获得政权,谁就可以分赃。至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它们经历了民主,但是缺乏纪律使经济成长缓慢或停滞不前。    他指出,国家一旦取得某种程度的工业进展,就拥有有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和城市人口,那时,就必须让他们参与,因为他们是受过教育的理智的人民,如果还继续推行独裁制度,国家将陷入僵局。    他说,要发展英美式的民主,人民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动力。

1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当旗手

【《日本经济新闻》7月8日文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环境问题的主导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国上个月召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北京召开了环境会议,日本也在本月4日主持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环境会议。明年6月将召开联合国环境开发会议(“地球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将讨论世界范围的综合性环境保护措施。面向这个大目标,许多国家都想在环境外交方面充当旗手。“在环境外交方面目前还没有处于领袖地位的国家”(日本外务省人士语),因此,这也导致各国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日本政府认为国际上要求日本在环境问题方面发挥主动权的呼声在增高。但另一方面也有人对日本提出了警告。    日本环境外交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争取在日本设立属于联合国环境计划的环境监测中心,但这遭到了欧洲国家的不断反对,这说明欧洲各国都对日本先进的环境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心存戒心。    此外,美国对设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表示反对,同时还谴责日本进口玳瑁。    有人认为,美国此举旨在牵制在环境外交方面走在前面的日本,看来环境问题也将成为日美间进行协商的一个新课题。    【日本《朝日新闻》7月5日文章】在北京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开发会议”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破坏地球环境、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责任在于产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这一结论已经引起了强烈反响。    最近一年来,国际政治对地球环境问题的关心有停滞不前的趋势。一般认为,中国突然重视起环境问题,召集发展中国家召开环境会议,其目的在于借此触动一下在环境问题上已陷入孤立的美国。中国是想效仿密特朗,把“美国的弱点”——地球环境问题当作外交上的一张牌来打。

11. 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欧洲国家对南斯拉夫问题各有盘算

【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5日文章】南斯拉夫局势的发展,开始揭示欧洲国家在政治和地理利益上的冲突,同时也对欧洲想制定共同对外政策的雄心提出严重的挑战。    欧洲国家对南斯拉夫危机的不同态度涉及民族自决和保持国家边界这两个原则的辩论。有些国家强调,人民对自己命运作出的民主选择应当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尊重,这部分国家以德国为首,加上奥地利,另外还有最近逐渐转过来的意大利、比利时和英国。另一部分国家则强调,不能放弃目前国家边界的至高地位,这部分国家包括法国、西班牙和荷兰。    在这两种原则辩论的背后,还隐藏着各国的利益考虑。例如,德国和奥地利政府对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可能引起的大规模移民浪潮感到惊慌,但是这种危险对离南斯拉夫较远的法国和西班牙的威胁就不是那么直接。又如,法国担心,原先属于奥匈帝国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如果独立的话,那很可能在中欧出现“日耳曼集团”。德国则认为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它倒是反映了法国那种害怕德国统一后欧洲重心将从巴黎转移到柏林的偏执狂;反过来,德国指责法国和西班牙坚持南斯拉夫领土完整是因为他们担心这种独立浪潮影响到在科西嘉和巴斯克的运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带头强调,虽然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是重要的,然而支持单方面的独立行动只会在全欧洲鼓励民族主义情绪的滋长。

12. 日试图让联合国宣布联合国宪章中的旧敌国条款无效

日本《读卖新闻》二日报道,日本政府原来打算删掉该条款,但其他国家不会轻易同意,日本政府因而改变了方针。

第 2 版

1. 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多姿多彩的生活

【泰国《民意报》6月2日文章】题:北京(记者帕威尼·乍伦因)    凡有机会到北京观光的游客,按惯例必去长城、颐和园、十三陵、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游览和参观。同样,以新闻司司长乃萨贴·盖叻为首的泰国外交部官员和电视、报纸记者访华团一行10人,应新华通讯社邀请,于4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访问了5天,尽情游览和参观了上述各处。还走访了28层高楼内的新华社,以及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报社。北京宏伟的建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月27日离京前,我们参观了北京最大的、在全国位居第二的钢铁企业——首都钢铁公司。首钢公司一位负责人向来访者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经历和美好前景,使我们无不惊叹不已。我们亲眼目睹拥有18万名职工的现代化厂区内,笼葱林木和美丽花草环绕着数十幢职工住宅大楼。    据介绍,公司从美国和香港等地引进外资,去年收入73亿元,除去21亿元支出,上交国家利润7亿元,纳税15亿元,其余用于发展生产。公司在八五计划实现的目标是年产钢铁700万吨,在1995年达到机械、马达、电子产品和建筑材料创汇10亿美元。公司十分重视改善职工生活,计划到1995年使职工人均月收入达到600元(今年为280元),而1978年仅为61元。此外,公司实行综合生产经营管理,下设14个部门,除了生产钢铁和上述产品以外,还有猪牛鸡鸭和鱼虾养殖场,并且种植水稻和蔬菜,还生产面条、豆腐和烤制面包。这些农副产品以优惠价格出售给职工。公司还设有幼儿园和学校,并有专门预算用于改善环境。公司的介绍赢得客人一致赞赏,认为首钢实为其他厂家效仿之榜样。    我们一行还到北京郊外约20公里处的四季青乡作客。乡接待办公室主任、39岁的魏女士和她母亲等家人,为我们准备了20种北京风味食品。魏女士家有8居室,现代化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21寸彩电和录象机特别引人注目,家里还有色彩艳丽的沙发,墙上挂着漂亮的大幅装饰画。    魏女士说,该乡在1990年当选为全国模范乡,有居民4.6万人,其中劳力2.6万人,能满足北京城区全年的蔬菜供应。除种各种蔬菜外,还养鱼和培植蘑菇。此外,还办有锅炉厂、塑料厂和服装厂,并且和新加坡合资经营饭店。这里的人均月收入已达1570元,对中国人来说是相当高的收入。中国政府官员和机关工作人员都无法与之相比。    此次在北京,我们到友谊商店购物。这里挤满了外国顾客,商品价格和上乘的质量相称。    但售货员似乎对顾客并不很热心,也许是终日站立而劳累之缘故。我们还抽空到下榻的北京饭店附近逛商店,只见王府井商业区店家鳞次栉比,店内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熙熙攘攘,同泰国曼谷最繁华的是隆商业区毫无异样。人们从商店购物出来,只花1至2元钱便可吃上一顿可口的风味小吃。路边数百辆食品车一字排开,身系洁白围裙、头戴工作帽的商贩大声吆喝招徕顾客,一片热闹景象。东长安街的夜市从晚上6点开始直至夜里10点,就餐者吃完后自觉将碗筷放入摊主早已准备好的竹筐或脸盆里,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中国人的纪律性值得我们学习仿效。此次北京之游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多姿多彩的生活。

2. 中国外交上取得新的胜利

【法新社北京7月5日电】题:梅杰访华:中国外交上的胜利(记者    帕斯卡勒·特鲁约)    伦敦和北京之间已就香港新机场问题达成的协议一事,使中国有机会在英国首相约翰·梅杰来这里参加协议签字仪式时,在外交上取得新的胜利。    梅杰也许是自1989年6月以来第一位西方政府首脑访问北京。    分析家们预料北京会全力以赴地认真接待梅杰,并要最大限度地运用梅杰这次访问在外交上给中国带来的好处。    梅杰访华的消息是在中国正在为今年8月日本首相海部访华和今年10月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访华作准备之际宣布的。    北京还一直在谋求重新在联合国安理会与其他常任理事国一道发挥同等的作用。英国使馆的一位发言人在被问及梅杰访华是否表明中英关系已全部恢复正常这个问题时说:“既然首相都将访华了,两国关系自然很不错。”    他又说,虽说香港一些报纸报道,梅杰访华最迟要在今年10月成行,但是,“尚未确定具体访问日期”。    许多分析家把梅杰拟议中的访问看作是说明伦敦为说服中国接受修建新机场计划已经作出让步的一种迹象。    尽管自1989年以来还没有西方政府首脑访问过中国,但是,西方国家——诸如西班牙、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外长们最近几个月来相继访问了中国,从而使他们的国家在实现同中国关系正常化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同时,这些国家已完全恢复了同中国的经贸关系。    在同中国全面恢复政治关系方面最为犹豫不决的是美国。美国一再就人权问题、出售武器问题、核扩散问题以及中国在贸易上的作为谴责中国。    但是,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已决定延长北京的最惠国贸易地位,尽管美国国会坚决反对。    日本海部先生将于今年8月10至13日访华。    海部如果是在梅杰之前访华的话,那他将是自1989年6月以来7国集团中第一位领导人访华。    北京在接待越来越多的高级来访者的同时,也在加强其在国外的外交主动行动。李鹏总理目前正在中东访问。

3. 沙特阿拉伯招标经营管理沙特卫生部直属医院

这项招标是沙特阿拉伯卫生部提出的。截标日期没有公布。

4. 南朝鲜七大公司出口份额增加

据南朝鲜官方五日公布的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南朝鲜七家最大公司的出口占南朝鲜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一点八,去年同期为百分之三十六点一。

5. 美国大幅增加花生米进口配额

布什总统七月六日批准进口花生米的配额从历年的一千七百万磅增加到一亿磅,以弥补美国国内因干旱造成的减产。

6. 英报港报评中英草签“谅解备忘录”

英方让步  中方放心    【英国《卫报》7月5日文章】题:英国在机场问题上向中国作出让步(作者西蒙    ·朗)    约翰·梅杰首相即将去北京(大概在10月或11月)同中国总理李鹏签署一项协议,该协议将对中国就香港修建新机场计划提出的所有要求作出让步。    此项计划对中国想在香港所有决策中都有发言权的要求是一块试金石。这一要求的意义将延伸到香港主权1997年移交中国之后。    这个要求将通过下述做法得到满足:两国每年举行两次外长级会晤,香港总督同中国驻港高级官员也将“定期”会晤。    中国还将参加至少3个与机场计划有关的机构。将成立一个机场委员会,中英双方成员人数相等,该机场委员会是为了监督机场项目实施和签订跨越1997年的合同而成立的。中国还将参与机场管理局的工作。    中国曾担心此项目是英国在撤离香港前把有利可图的建筑合同掠走并使这块领地财产枯竭的一个阴谋。现在他们无需再担心了。保证繁荣  平安过渡    【香港《明报》7月5日社论】题:各守权限皆大欢喜    香港新机场的建设立即开始进行。    这是近年来香港所得到的最佳讯息。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金融、运输、通讯中心,一个设备完善、足以应付长期需要的国际机场固然不可或缺,而从近期的局面看,中英(港)之间维持良好合作关系尤为必要。因为这与国际投资信心、港人居港信心有密切关系。相信全世界都欢迎中英最近在北京草签的一份“谅解备忘录”,香港人更为热烈欢迎。如果说中英联合声明解决了1997年香港前途的大问题,作出了妥善规划,那么这份中英“谅解备忘录”是在具体措施上,保证了1997年年中的顺利交接,以及今后6年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平安过渡。    新机场如果因外交谈判不顺利而暂时不建,单从技术上说,香港这6年是可以应付得过去的。然而中英(港)关系出现了裂痕,双方不愿和谐合作,在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务上猜忌拖延,肯定对大家都非常不利。现在中英都作出了让步,终于达成协议,实在是皆大欢喜。    这个“谅解备忘录”,是在双方“缩小要求、各守权限”的基础上,以互谅互让的态度达成的。香港各界人士不妨“我请客,我会钞”来庆祝一番,即使“你请客,我会钞”,只要有助于促进友好合作,那也不妨。公平合理  极有分寸    【香港《星岛日报》7月5日社论】题:机场协议互让有成    中英终于就新机场建设问题达成协议,草签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为今后机场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实基础。港人的反应,首先喘了一口气,接着是产生了欣慰和鼓舞的信心,各行各业大致赞许所达成的协议比较公平合理,极有分寸,股市的初步反应是一跃50几    点,预料近期可能突破4000大关。人人都在引颈期待,一笔1000多亿元的生意,将会为香港带来繁荣和欢乐。不过,仍有不少人怀疑,中英如此的协议,其中是否有一些秘密,中共是否已干预香港事务;更有一些人担心,今后几年,还有许许多多的争执和纠纷,如何解决。    其实,中英所达成的新机场协议相当公平合理,最重要表现在一直争持不决、而几乎濒临破裂的双方如何“磋商”的问题上面。根据备忘录的规定,双方将成立一个由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领导的机场委员会,就跨越1997年的与机场项目有关的重要事宜,“本着合作的精神并根据中英联合声明进行磋商”。    这种磋商,是分为几个层次进行的,都安排得有轻有重,有次有序,相当均衡。    从磋商的层次看来,双方还是极有分寸的,可看出港英方面尚保留很大主动权和领导权,并不是一个跛脚鸭政府;中方的作法,也不应令人有共管共治的印象。    这种合作和尊重的分寸,又是取决于共同的需要上面:把机场建设起来,以免两败俱伤,而为了维持香港繁荣与安定亦有必要这样做。检视内容  耐人寻味    【《香港时报》7月5日社论】题:新机场备忘录的隐忧    香港新机场计划,历经波折终告尘埃落定。    英国与中共之间协议的新机场备忘录,非常明显地表示出,是英国对中共作了很大退让;中共只在表面文字上放弃咄咄逼人的“审议”一词,却弃名取实。    从备忘录的名称上,就透露出蹊跷,叫做“关于香港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香港机场问题就是香港机场问题,怎么冒出一个“及有关问题”来?这个“有关问题”必然延伸到其他的、所有的“有关”方面;机场问题不过开其端而已。    香港新机场的“备忘录”,还有一个耐人寻味之处,不能不说是第二个“联合声明”的英国退让版。照实际情况,这不过是一种“联合声明”之下的香港内部局部性、个别性事项,双方部级人员,代表或者港督就可签署完成手续,怎么还要劳动英国首相梅杰择期去北平签署呢?    回头再来检视“备忘录”的实际内容。在中共方面,除了不再使用“审议”这个名词,并加上“支持”建新机场的用语之外,并未作出什么让步。反而是在名词用语之外,获得了它原欲求之而未得的所有利益。在英国方面,除了避开被“审议”的形式、保留面子假象之外,也付出了它原欲坚守的很多东西。

7. 伊朗招标购买四台挖掘机

这项招标是德黑兰电力局提出的。截标日期没有公布。

8. 日本经常项目盈余剧增

据路透社五日报道,五月份日本经常项目盈余由四月份的十四亿美元增加到四十二亿七千万美元,上涨两倍多。

9. 德国连续出现贸易逆差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五月公布的数字,今年五月德国外贸逆差为八亿马克,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逆差,也是二十六年来的最低水平。

第 3 版

1. 从事繁重工作的工人更健康

【法国《解放报》6月11日文章】题:繁重的工作等于健康(作者弗朗索瓦·温兹—迪马)    “从事最繁重工作的40岁至64岁的工人与同龄人相比在健康方面一般都没有那么多的麻烦。”这是雅克琳·布尔热—德瓦苏和塞尔日·福尔科夫在最近一一期《经济与统计》月刊上发表的至少是反常的看法。《经济与统计》月刊是法国全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刊物。该研究所在1986年—1987年进行了抽样调查(18700人接受了这一调查)。布尔热—德瓦苏和福尔科夫对这一调查结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这两位研究人员根据衡量健康状况的某些标准(慢性病、因病停止工作、住院)和工人的体力状况确定了两个标志:“发病率”;“因病伤丧失工作能力”。有关数字是很能说明他两人的结论的:目前在从事繁重工作的40岁至64岁的工人象其他人一样健康。更有甚者,他们中犯重病的人比较少:在从事繁重工作的人中,犯重病者只占7.3%,而在从没有从事繁重工作的人中,犯重病者占9.1%。在上夜班的工人中,身体有严重问题者只占3.8%,而在非夜班工人中,身体有严重问题者竟占7.8%。这是因为,夜班工作或轮班工作(即繁重的工作)实行的是淘汰制。所以,在不能上夜班的工人中健康问题比较多。上述两位研究人员形象地总结说:“在很消耗精力和体力的工作中,不能坚持上夜班的工人就象是短跑运动员不能跑长跑,而能坚持上夜班的工人就象是马拉松运动员能够跑长跑。”

2. 美国研制成人造胰

【法国《青年非洲》周刊6月5日一期报道】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哈佛医学院的一些研究人员将一个能够自动分泌胰岛素的人造胰成功地移植到了一些患糖尿病的狗身上。这个胰是一种混合性器官,由周围有一层胰活细胞的一个塑料生物舱构成,它能根据血糖的高低调节产生的胰岛素量。    如果这一移植能够在人体上获得成功,就将使千百万糖尿病患者可免除每日注射胰岛素的麻烦。但是研究人员在两年之内不打算在人身上做这种试验。不过,他们打算完善这一生物混合性器官系统来治疗人的其他疾病。

3. 消除排异反应的新研究成果

【美联社华盛顿6月21日电】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在解决免疫系统排异方面取得了一项成果,为通过移植能分泌胰岛素的猪细胞来治疗糖尿病打下了基础。    据今天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丹尼斯·福斯特曼大夫和她的同事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把一个物种的细胞移植给另一物种,而无须使用药物来预防受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物的排斥。这一技术已成功地用于把人体内制造胰岛素的细胞植入实验用小白鼠体内。福斯特曼说,这种方法的诀窍在于使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发现不了外来组织的存在。    淋巴细胞能找出外来组织的表面抗原,用抗体把植入的外来细胞包围起来并吞噬掉。福斯特曼的新方法是,在移植之前,在被植细胞表面裹上经过改性的抗体,这些抗体遮住了通常会被淋巴细胞发现的外来组织的抗原。研究人员在对白鼠进行人体胰岛细胞移植试验中发现给白鼠植入没有经过处理的胰岛细胞,人体细胞被白鼠免疫系统所吞噬;而经过处理的人体胰岛细胞植入白鼠体内后,能存活并能分泌胰岛素。这项研究显示,把其他动物(例如猪)体内制造胰岛素的细胞植入糖尿病人体内来治疗这一顽症是可行的。    这一新的移植方法可能最终会用于所有主要器官的移植。

4. 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多

【法新社日内瓦6月25日电】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在第一个世界糖尿病日27日前夕发表讲话,要求帮助第三世界解决日益增多的糖尿病问题。过去,糖尿病曾被认为是富裕国家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今天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现在大约有6000万人患有糖尿病。在西方世界,这种病占人口的2%至5%,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现在占10%至20%。    中岛说,由于糖尿病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某些糖尿病最严重的地方,每两个老人中就有一个肯定有糖尿病。

5. 用笔书写的便携式计算机

美联社六月二十四日报道,美国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将推出一台用笔书写的便携式计算机。这种名为『NOTEPAD』的计算机大约有三十厘米长、二十三厘米宽和二点五厘米厚,重量不到二公斤。

6. 音乐产生器

美国《大众科学》六月号报道,美国雅马哈公司推出的这种QY10型音乐装置包含有三十种乐器和二十六种鼓组成的数字录音,有七十六种预先调整的音乐风格。

7. 超小型三十五毫米照相机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六月号报道,这种OIYmpusInfinitySyylus牌照相机售价二百二十五美元,它的尺寸为4.6×2.5×15英寸,重量六点三盎司。

8. 新型扬声器

美国《大众科学》六月号报道,美国Ja日o高保奠公司推出的这种Converta扬声器具有五十或八十瓦声频功率。它们能向任何方向旋转,并能从天花板上吊下来,也能安装在看台上或墙壁上。

9. 八旬老翁被召入伍

据法新社报道,由于马赛征兵办事处的电脑出了差错,法国滨海卡涅镇的一名80岁高龄的退役老兵竟被要求服兵役。今年1月16日,即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的同一天,曾于1939年至1945年服役并已退役的老战士埃米尔·丰塔纳在他的信箱中惊讶地发现一封信,该信通知他,他的缓期人伍期限已到,他应于8月初服兵役。    尽管他给马赛征兵办事处负责人打过一次电话,但是这名退役的老战士此后又收到了3次入伍通知书。最后一次是由宪兵发出的,该通知书还扬言要以不按期应召的罪名对他起诉。

10. 昔日蓝天拼搏 今朝供人游乐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米格21型战斗机原本是华沙条约国的机密战机,现在却沦为观光客在东欧可以租用的游乐飞机,其原因是东欧国家想赚钱。    一群有事业心的波兰空军军官筹组了一家公司,在波兰军方航空学校,举办了度假一周的活动。    参加者要先缴交440万元兹罗提报名费,这些钱包括保险费、身体检查费及一周的膳宿费。驾驶米格21型战斗机升空一小时,租金为1800万兹罗提。    第一次的活动已在5月份展开。

11. 意外的生日「礼物」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太子妃黛安娜过30岁生日,英国民众送给她一个意外的“礼物”,她被选为最得人心的英国王室成员。《每日电讯报》在黛安娜生日当天发表两项最得众望者民意调查,结果黛安娜名列王室成员榜首。另外一项调查,是以200名已婚妇女为对象,2/3的被调查者选黛安娜为她们最喜欢的王室成员。

12. 世界高科技系列报道之十五:纳诺技术:毫微之间天地阔

【美国《华盛顿邮报》文章】在飞快发展的超小规模科学领域,微、毫微这些一度令人兴奋的字眼实际上已经陈旧了。90年代的研究工作要求新一代超微型东西,例如毫微(纳诺,NANO)、微微(PICO)和毫微微(费密,FEMIO)型的东西,它们分别表示一秒或一米的10、10和10。    就不久的未来而言,纳诺技术的兴隆将意味着一些燃料燃烧时产生巨大电力,但只留下最微小的污染;电子计算机的体积比衬衣钮扣还小;对人体组织进行很复杂的分子水平再设计,因此变异的人体叉车和时速90英里的田鼠决非不可思议的事。    自从原始人开始思索木棍为什么会变成木炭以来,人类的理解能力已经发达到惊人的程度,能够认识化学反应如何使物质变成新的组合,以及如何利用这个过程制造新材料。    在“毫微微秒分子摄影机”和有关装置问世之后,毫微微秒分子摄影机和有关装置可逐步地展示原子配对跳动的过程。    为了抓住化学反应往往只持续不到万亿分之一秒的那一瞬间,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利用了宇宙间速度最快的东西——光。他们设计了一种方法,向一个分子同时射出两束激光,但是迫使第二束激光比第一束多运行百万分之几米,从而使第二束激光的到达延迟几毫微微秒。    第一束脉冲给那个分子“打气”,使之进入一种激发的状态;第二束脉冲即“探测”脉冲恰恰在那个分子自身调整结构而部分进入反应时到达。一台探测器在光频率发生变化时进行监测并把它记录下来,向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分子在万万亿分之六短暂时间内如何结成“框架”的照片。    科学家们正在使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所的国家同步加速器光源,研究气体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式,目的在于产生比较干净、比较高效的燃料燃烧。    的确知晓碳氢化合物如何化合和分解,对减少即使污染最少的现代汽车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气体可能起很大的作用。    纳诺技术在医学研究方面也具有引人注目的发展潜力。只举一个例子,据报道,1990年11月科学家们成功地采用非常细的激光束对身体如何产生运动进行分子水平的详尽研究。    沿这条试验道路长久走下去,这可能意味着超级运动员的出现。但是就比较合理的近期而言,纳诺技术可以帮助医治关键器官的危险弱点,它把特定的强化突变引入实际上所有人体肌肉组织里都有的普通运动分子。    在其他方面,一种不同的微控制正在进行。    继最近一种叫做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装置的革新之后,科学家们现在能够采集和移动单个原子了。

13. 戴草帽的自画像(四)

有人从中渔利    纽约另一个大博物馆——弗里克博物馆也面临失去一幅伦勃朗的珍品的危险。一个由荷兰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十多年来一直在整理伦勃朗的作品目录。该委员会宣布弗里克博物馆所藏的《荷兰骑士》是赝品。他们还对巴西圣保罗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伦勃朗自画像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伦勃朗与凡·高截然相反:凡·高不出售作品;而伦勃朗则设有一个专门画室,供他的学生们仿制,然后作为他的作品出售。数十年前,华盛顿国家画廊取下了一幅题为《戴帽子的老人》的画。该画廊承认这幅画不是伦勃朗的作品,是在他去世后100年画的。最新的研究表明,那个老人不是伦勃朗所画,但这幅作品肯定出自他的那个画室。由于曾有过那个画室和后来大批伪造者不断制造伦勃朗的“作品”,现在拥有一幅伦勃朗作品的人肯定会感到很头痛,除非那个荷兰委员会已对这幅画的真实性加以肯定。要么警察出面干与,要么就会出现混乱,因为仅在1909年—1951年期间,美国海关登记进入美国的所谓伦勃朗的作品就达9500件。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对《戴草幡的自画像》发出赞叹的人,或者对圣保罗艺术博物馆的伦勃朗自画像感到着迷的人,不应由于这些画的真实性受到怀疑而惑到失望。专家们对世界上所有博物馆的藏品都写过各式各样的评论文章,对作品的真实性做出各自的、有时是很荒唐的鉴定。最受尊敬的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学者之一罗杰·弗赖伊曾肯定说,一位英国爵士在1930年购买的《戴面纱的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过了不到15年,这幅画就被看成一钱不值了。因为画圣母衣服用的是普鲁士蓝,而这种颜料是在波提切利去世200年后才出现的。一位评论家嘲笑弗赖伊的天真。他说,那幅画上圣母的眼睛和眉毛根本不象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理想模式,更象本世纪初电影中的荡妇。华盛顿国家画廊已将其收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的100多件定为赝品。这些作品几乎全都是被认为是意大利艺术品头号鉴定家伯纳德·贝伦森组织收集的。贝伦森曾同伦敦的杜维恩画廊秘密组了一家艺术品公司,这家公司使他一心只想从中渔利,而不进行真正的鉴定。(四)

第 4 版

1. 战后巴格达见闻(三)

青年年彷徨苦闷    在巴格达期间,我不止一次地询问当地的青年,海湾战争对谁的打击最大,他们都毫不犹豫地说,不是经济、不是建筑、也不是军事机器,而是他们这一代年轻人。    的确,战争刚结束时,面对这个被打败、被封锁、被孤立的国家,这些原本最有朝气、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年轻人,此刻的心情却绝望到极点。    “我当时真感到茫然,国家遭到几乎全世界的围攻和唾弃,我们还有什么前途和希望?”巴格达大学政治系的一位四年级学生对我说,“整整三个月我一直呆在家里,学校关门了,又没心思读书,唯一能干的事就是睡觉。”    当我问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时,他说,当兵,这是伊拉克所有男性青年唯一的选择。“不管我喜欢不喜欢,我都必须去部队呆上两年。然后再视情况作其他考虑。”    按伊拉克法律规定,所有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参军,服役至少3年,最多10年。大学毕业生则至少要在部队呆满2年。不从军的青年不仅找不到工作,还要依法论处。我有一次在一家汽车修理厂修车时碰到一位年轻的军官,一搭腔,他竟能说点英文。彼此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1986年巴格达大学农机系一毕业便穿上了军装,一直呆到现在,才混了个少尉军衔。我问他,听说大批军人马上就要转业,不知他退伍后有何打算。“我打算开个小店铺,做点杂货买卖。”他说:“至于说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早就忘光了。加上国家也不重视农业,我干农机这一行又能有什么前途?”    五月初,我在风光秀丽的“巴格达岛”游玩时,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主动和我们搭讪,说在战后能遇到外国人真是不容易。她说她是旅游学院的学生,目前正在一家饭店实习。她说:“我希望和外国人交朋友,如有机会,我还会嫁给外国人。”    当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时,她摇摇头说:“现在找工作不容易,加上我已厌倦了这种长期紧张、恐惧与黑暗的生活,我只想趁年轻时逃出去,过一种安闲清静的生活。”    有一次我在巴格达大学咖啡厅里与一位朋友喝茶聊天,二楼突然传来歌声、掌声和跺脚声。“这是干什么?”我不解地问道。“这是马上就要毕业的大学生们在聚会。他们感到前途渺茫、心灵孤独,一有聚会之类的活动,便拼命发泄心中的苦闷。”(三)

2. 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日本《呼声》杂志6月号文章】题: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作者美国前商务部部长特别顾问威沙德)    “超级大国”意味着什么呢?超级大国就象美国这次出兵海湾一样,是能够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行使军事力量的国家。另外,就象艾森豪威尔于1956年将法国和英国赶出苏伊士运河一样,是能够作出世界性政策决定的国家。再就是象美国促使成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一样,是能够建立国际经济秩序的国家。    这种超强能力的产生需要最完善的教育体系、无与伦比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向年轻一代灌输社会纪律的家庭结构、统一的精神信念以及人们相同的自我认识和总体的目的意识等等。我认为,只有具备这些才能称得上是超级大国,从1946年到1963年的美国就可以称之为超级大国。然而,今天的美国却并非如此。    美国正在为恢复了国家的自尊而高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已经明确。美国国内的基本局势也绝不比海湾战争前好。美国仍然处于经济衰退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布什总统继续将重点放在外交政策上,白宫和国会仍然不得不表示担忧。    世界已经进入需要在各个领域和各方面进行合作的时代,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政界及经济界的领导人如何认识这个问题。随着海湾战争的胜利而出现的危险是。美国本身或其他的国家认为,现在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如果需要发挥领导力量的国家就交给美国好了。我认为这是非常愚蠢的,因为现在世界所需要的如此大的领导力量不可能由一国拥有。    正如布什总统在展开这次战争时组建了必要的多国部队一样,我们在处理更多的世界性问题时也需要建立必要的联合体,这确实是海湾战争给我们的教训之一。

3. 两德经济统──年之后……

【法国《发展论坛报》7月1日文章】题:1年后,德国人在低声埋怨,但丝毫不后悔(记者德佩蒂发自慕尼黑)    1990年7月1日,在节制饮食40多年后,消费社会的大门为I700万东德人打开了。一夜之间,西德马克取代了东德马克,西方产品布满了货架。在柏林墙倒塌后不足8个月,两个德国在经济上联合起来。经济与货币联盟开始建立。1年之后,美好的希望幻灭了。从理论上说,大家都有就业保证,而实际上,失业人数已接近100万,也许将达到150万。    据统计,5月底,在全国就业办事处登记注册的人数已达84.2万。从现在起至今年底,还将有更多的东德人面临失业。负责东德工业私有化的机构—托管局毫不掩饰地表示,在它所管理的380万个就业岗位中,140万个将消失。    尽管失业大军的队伍浩浩荡荡,但是东德人并不后悔。据民意测验表明,约有60%至70%的东德人认为经济形势糟糕,但是相信未来的东德人一直占大多数。在经济与货币联盟建立1年后,甚至仍有大多数东德人认为,尽管有种种困难,但是他们现在生活得比过去好。有些价格上涨了,有些价格下降了,尽管工资仍然平均低于西部工资50%,但是它毕竟保证了较高的购买力。然而,气氛仍然是很紧张的。大多数人的脸上显露出对前途的担忧。难免有一天会发生一场动摇德国新建各州的抗议裁减就业人员的示威游行。有些年轻人已开始感到恼火。尽管科尔总理许诺了,但是许多人并没有找到学徒的岗位。在郊区,动乱已经开始。西部的新纳粹运动赢得了一批民众。新纳粹运动仍仅限于某些城市。但是它已经令人感到担忧,因为它似乎很容易吸收一些正在寻求一种新的社会身分的困惑的年轻人。

4. 哈梅内伊斥责反拉夫桑贾尼的人是叛徒

【美联社尼科西亚7月4日电】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今天对那些反对拉夫桑贾尼总统的务实政策的人们提出最强烈的批评,他把这些激进派称作是叛徒。    德黑兰电台援引哈梅内伊的话说,他将不能容忍对拉夫桑贾尼的批评。他说:“某些人正试图在人民中制造分裂,让人们对当局和政府失去信心。但他们应该知道,我决不容许有这种行为。这是叛国行为。”    哈梅内伊经常发表支持拉夫桑贾尼、批评他的反对者的讲话,而这是他第一次把他们称作叛徒。    拉夫桑贾尼一直在试图结束伊朗在国际上所处的孤立境地,并摆脱它的恐怖主义形象。    以内政部长为首的反对派却认为,拉夫桑贾尼雄心勃勃的经济计划和对外政策背离了已故领袖霍梅尼的教导。

5. 英军选定“选择者Ⅱ”式作为主战坦克

【路透社伦敦6月21日电】英国今天宣布,它已选择自制的“挑战者Ⅱ”式坦克作为英军新的主战坦克,从而把参加竞争的美、法、德坦克拒之门外。    国防军需大臣艾伦·克拉克宣布,英军已同维克斯工程有限公司订购大约130辆“挑战者Ⅱ”式坦克,从而结束了人们对英军究竟选择哪种坦克来代替已服役25年的“挑战者I”式坦克的猜测。    决定选用英制坦克可能为增加英制坦克的销售量铺平道路。    维克斯公司说,订购的这批“挑战者I”式坦克价值4亿英镑(合6.4亿美元)。    国防大臣汤姆·金说,“挑战者Ⅱ”式坦克将在3年内全部服役。

6. 南人民军许多斯族士兵开小差

【合众国际社贝尔格莱德7月5日电】南斯拉夫军方今天发出警告说,军队中的逃兵将受到指控。    外交官认为,这反映了最高司令部越来越担心,这个国家多民族的军队在联邦各地出现紧张关系的时候可能开始四分五裂。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在斯洛文尼亚开小差的人数多得已使南斯拉夫人民军感到十分不安。”    在同斯洛文尼亚人进行这一星期的战斗中,联邦军队估计已有790人开小差和叛变。    外交官和斯洛文尼亚官员说,最近开小差的人大都是斯洛文尼亚族的士兵,而在过去几个月中,其他民族的士兵,特别是克罗地亚人逃跑的较多。    一些专家几个月来一直警告说,日益尖锐的种族磨擦有可能会使全国18万军队分裂。

7. 伊拉克飞机成了伊朗的“意外之财”

【美联社尼科西亚7月2日电】德黑兰人士昨天说,海湾战争期间为寻求安全而被送到伊朗的一批伊拉克飞机现在已被重新喷漆,并被伊朗航空公司投入商业运营。据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伊朗航空公司上月就曾用这些飞机将11.7万伊朗人运到沙特,参加每年一度的麦加朝圣活动。    据认为,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从科威特掠夺到伊拉克的飞机有14架,投入运营的这些飞机就是其中的几架。伊拉克人士说,它在海湾战争中把33架民用飞机和115架军用飞机送到了伊朗。    据一位亚洲外交官说,对于伊朗来说,这批包括小型客机和波音喷气式客机在内的飞机是一笔意外之财。由于缺乏硬通货和美国禁止向伊朗出售技术,伊朗经济一直处于拮据之中。    一家反对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的伊朗报纸6月30日报道说,8架原属于科威特的飞机现已作为伊朗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沙特。《伊斯兰世界》还进一步报道说,沙特以科威特的名义没收了这批飞机,这一消息是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可靠的德黑兰人士透露的。

8. 密特朗使他的朋友感到烦恼

【英国《外事报道》6月20日文章】题:密特朗和他的朋友们    密特朗总统的个人色彩很浓的对外政策已使法国在欧洲得到强有力的领导地位,但却使其几乎所有朋友感到烦恼。    密特朗和他的国际盟友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由戴高乐、阿登纳和德斯坦同施密特精心建立起来的法德关系并不象往常那样愉快。科尔总理并不喜欢密特朗为减缓德国的统一进程而进行的尝试,也不喜欢他在匆忙访问基辅时表现出来的这种迹象:他希望恢复一种新的法苏联盟来遏制统一后的德国(此事并不是无中生有)。    △在德国实现统一后不久,密特朗便拒绝了科尔关于让法国军队留在德国国土上的请求。这位法国总统估计,这将使德国人和其他欧洲人担心会把其防务力量并入欧洲共同体机构内。但是,此事并没有发生。德国同意重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的主张,而所有这些又同美军继续留驻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一支由法国领导的欧洲反应部队要同欧洲共同休或者西欧联盟联系起来的主张已引起争论。法国看来要走自己的路。    △密特朗因派法国军队参加海湾战争而取得无疑的成功。但是,布什总统和梅杰首相都还记得,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1月15日撤出科威特的限期届满前几小时,这位法国总统还单独力图同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取得和解。    △密特朗在筹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时,在幕后作出的努力使西方的捐款者感到恼火。该银行行长雅克·阿塔利是密特朗以前的亲密助手和知己。在密特朗宣布应当邀请戈尔巴乔夫总统参加7国首脑会议后不久,阿塔利便让英国抢先邀请戈尔巴乔夫出席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伦敦总部举行的会议。    △密特朗试图通过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这方面,法国的影响较大——尽可能向苏联和东欧提供大量援助,而不愿意通过双边渠道——在这方面,法国提供的援助看来将是有限的,他的这种做法正在使其朋友感到恼火。    △日本始终把密特朗的政府看成是保护主义并抱敌对态度的政府。尤其是当埃迪特·克勒松——日本的仇敌——被任命总理以后,她几乎把巴黎和东京之间任何建设性的对话的大门都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