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06-11

第 1 版

1. 联合国派团监督伊拉克销毁化学武器

美联社报道,联合国派出的一个由二十四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九日抵达巴格达,该代表团将按照海湾战争停火协议的有关条款监督伊拉克销毁化学武器。

2. 阿尔及利亚新总理正筹组无党派新政府

路透社报道,加扎利九日在阿尔及利亚电视台发表讲话强调,新政府将包括一些无党派入士,以保证政府为举行公平的大选作准备。

3. 叶利钦九日表示他若当选俄罗斯总统将出访美国

合众国际社援引一位人士的话报道,行期可能在六月底。叶利钦还说他已接受访问南朝鲜的正式邀请。

4. 阿尔巴尼亚独立工会九日号召停止大罢工

美联社报道,这项决定是在阿劳动党党代会前夕作出的,大罢工已持续了近一个月。

5. 沙米尔说不解决巴勒斯坦代表团组成问题无法举行中东和会

法新社九日报道,他是在对布什总统给他的一封信作出反应时说这番话的。

6. 伊拉克政府八日取消战时劳工法

美联社援引伊官方消息报道,这将使政府部门的工人享有较多自由。伊副总统拉马丹还说,政府还将修改政党法和新闻法,以使人民获得更大自由。

7. 约旦通过建立多党制国家宪章

美联社九日报道,宪章是由约旦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侯赛因在会上发表讲演称这个文件是使约旦团结在一起的一把保护伞。

8. 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九日结束对肯尼亚的访问

法新社报道,德克勒克说南非随时准备与非洲各国发展经济合作。此行是南非首脑首次与黑非洲国家的交往。

9.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主张:西方对苏经援应提出三个先决条件

【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2日文章】题:戈尔巴乔夫的危机与美国的机会(作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美国的决策者不应把苏联的经济改革同广阔的政治与战略问题分开。苏联正在迅速地接近真相大白的时刻,即决定到底要不要彻底将其过时的共产主义制度改变成一个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民主国家。现在,许多西方分析家都在敦促西方国家应向苏联提供1000亿美元左右的援助,以帮助莫斯科作出正确选择。虽然这种援助的结果同西方的利害攸关,但是,鼓吹对苏联进行挽救的人却误解了西方的利益所在以及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促进这些利益的实现。    美国的关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斯科,而是要摧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美国的政策应该是促进建立民主政府、市场经济和俄罗斯及非俄罗斯民族实行自决。    因此,西方过早提供经济援助不会促进苏联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向苏联提供巨额援助应提出三项先决条件:    1、在地缘政治方面:苏联应该令人满意地解决在欧洲常规力量条约方面的争端,签署可核查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接受阿富汗人民的真正自决,中止对象古巴这样的第三世界保护国的援助,否则,对苏联提供经济援助就会提高苏联在这些方面讨价还价的能力。    2、在市场改革方面:苏联领导人必须实行激进的改革。援助一个不致力于激进改革的苏联政府无异于一家银行向一家破产的公司提供贷款。    3、在民主改革方面:只有一个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苏联政府,才能获得足够的信任来采取强硬措施,推行激进的经济改革。此外,戈尔巴乔夫必须决定的不仅仅是与愿意留在苏联的共和国分享更多的权力,而且必须同意那些决心脱离苏联的共和国退出苏联。没有这些意义深远的变化,美国就不该自欺欺人地认为援助会成功。    美国如何推进上述这些目标,需要对目前的苏联政治舞台有一番了解。戈尔巴乔夫喜欢权力,知道怎样使用权力和保住权力。他真心诚意地希望改革,但他梦想的是加强而不是摧毁苏联的制度。只有天真的乐观主义者才会相信,他最近与叶利钦及其他8个共和国的领导人达成的协议,会一劳永逸地结束他的摇摆。但是,机会和危险并存于戈尔巴乔夫的信念与行动的差距之间。只有面对着势不可当的压力,他才能转向。如果危机加深到使他别无选择的程度,他才会接受肢解帝国、摧毁社会主义的改革。

10. 日应重新认识日美安全条约重要性

【日本《新国策》半月刊5月1日和4月15日合刊文章】题:海湾战争后的世界与日本的防卫政策(作者前防卫厅事务次官西广整辉)    在冷战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是稳定的。美苏互相以核武器抑制对方,一步失误就可能导致地球毁灭,从而双方都无法轻易采取行动。但今后将进入多极化时代,变得敌我不清,因此对日本说来,如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敌友关系是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    从某种意义讲,日本迄今一直采取了非常“曲折”的防卫政策。日本不是一个可以死守国土的国家。从目前的武器状况来看,把日本作为战场而死守是下策之下策。日本的防卫应立足于如何防患于未然。    日美安全条约不仅仅是针对苏联的。苏联不管怎么说是欧洲国家,其产业、人口及注意力都在欧洲,亚洲只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中国在亚洲地区拥有强大力量。中国的工业中心及兵力的主要部分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在东亚同日本争霸,或者说争夺势力的主要对手是中国。战后40年中日之间至少在军事上没有形成竞争和对立,这主要是因为有日美安全条约。假如没有日美安全条约,日本必须在军事上更加注意中国,反过来中国也是一样。如果这样考虑,不能因为苏联不成为威胁了,就说日美安全条约不必要了。    从中国国情来说,拥有较多的陆军兵力是不得已的。但中国没有必要增加海军力量。日本应默认中国拥有相当强的陆军力量,反过来中国也应默认日本拥有与其利用海洋程度相称的海军力量。    日本方面的重要课题是如何重新建立日美同盟关系。虽然日美两国都有人认为,由于苏联已不再是敌人,日美安全条约的必要性变小了,但现在恰恰是两国重新认识日美安全条约重要性的时候。

11. 路透社新闻分析:北约盟国对外长会议声明解释不同

【路透社哥本哈根6月9日电】新闻分析:北约盟国对外长会议声明解释不同    北约外长会议的声明对东欧国家的安全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强的保证,然而,北约各成员国对这一声明的文字解释却截然不同。    16个北约国家的外长在上周于哥本哈根发表的声明中说,对东欧国家的任何“强制或恫吓行动”都是北约“直接而切实关切的”。然而北约没有具体解释这段话,这就引出了北约应在何种程度上扩大自己的安全保护伞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北约盟国内部是有争议的。北约盟国一致同意,它们不能接受东欧国家为新成员,也不向它们提供正式的安全保障。但哥本哈根声明虽作了措辞尽可能强硬的安全承诺,却使北约成员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声明的有关措词。如果苏联强硬派重新上台,并对东欧国家进行干涉,北约应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每个国家将会有每个国家的解释。    北约外长的声明还提出与东欧和苏联建立更密切的外交和军事联系,但又没有具体提到哪个国家或任何潜在的威胁。这样,不同的国家又可以对这段话的含义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    对美国和英国这两个认为北约应在冷战之后的世界危机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国家来说,它们认为这段话是播下了对苏联不信任的种子,是一种威慑行动。    法德等一些国家却拒绝这样的判断。波恩想进一步强调把苏联包括在欧洲新秩序内,而不要发出任何可能削弱戈尔巴乔夫地位的信号。法国等一些国家还认为,北约不应把防务责任扩大到成员国以外的土地去。

12. 问题十分棘手 前途未可乐观

【路透社东京6月9日电】新闻分析:事关海部前途的三大问题    日本首相海部希望通过完成3个雄心勃勃的政治计划来扭转人们对他的批评。    这3个计划是:开放大米市场、向海外派自卫队和通过选举改革净化政治。    政治分析家们说,如果海部在10月份他任期届满之前通过立法程序处理了这3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哪怕只是在名义上,这位被作为过渡性人物推上台的首相也可能被要求在这个位置上再干两年。    但是,眼睛盯着首相宝座的实权人物也不会让海部的日子好过。这些人有前大藏相渡边和宫泽,甚至还有前首相竹下。    然而,要解决这3个问题都是相当困难的。    执政的自民党中有许多议员是来自农村的,他们将考虑到日本农民和议员自己选区选民的压力,出来阻止海部向美国开放大米市场。    海湾战争期间,日本人针对向海外派兵问题分成了对立的两大派,反对力量十分强大,而且还有亚洲邻国的强烈反对。海部最近任命前自民党干事长小泽领导一个专门小组起草有关立法。但小泽说,他的小组的工作没有最后期限,与海部10月前通过有关立法的希望作对。    3个问题中最棘手的或许还是选举改革。一位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说:“如果海部露出一点儿他推行选举改革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痕迹的话,他就完了。”

13. 法新社报道: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频繁

【法新社印度查谟6月9日电】国防部的官方人士在这里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军队周末在克什米尔边界两侧交火,有3名印度士兵和4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    印度的北方军司令部提供的消息说,根据来自边境地区森德巴尼和昌布(这两个地方都位于克什米尔的查谟地区之内)的消息,在战斗中有5个被嫌疑为穆斯林好斗分子丧生。    这些官员说,这几次小冲突是巴基斯坦军队8日“无端地”向印军阵地开枪和炮轰引起的。他们指责巴基斯坦军队企图把好斗分子送入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分界线经常传来小冲突的消息。    新德里指责巴基斯坦收容、训练和武装穆斯林好斗分子,帮助他们进入印度地区开展游击活动,争取克什米尔分离出去。伊斯兰堡否认这些指责。

14. 不要急于同苏达成战略武器协议

【法新社华盛顿6月9日电】美国参议院领袖9日告诫说,布什总统不应急于在计划之中的夏季首脑会谈举行之前同苏联达成战略武器条约。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纳恩对记者说,如果军备控制谈判人员匆匆达成协议以便赶上尚未确定日期的莫斯科美苏首脑会谈的话,他们“到头来是要犯错误的”。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堪萨斯州的鲍勃·多尔说:“我认为我们不应去遵守任何人为的最后期限。”    华盛顿和莫斯科说,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考虑在7个工业民主国家领导人于7月15日至17日在伦敦举行年会之前进行美苏首脑会谈。    毫不留情批评美国援苏政策的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比尔·布莱德利对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记者说,戈尔巴乔夫警告说,如果不帮助苏联,可能会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核讹诈”。

第 2 版

1. 印度招标购买电滤器,包括承担设计、制造、装配及测试工作

这项招标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电力局提出的。截标日期:七月八日。

2. 埃塞俄比亚农业部招标购买推土机、平地机、双轮装卸机、单轮挖掘机等

具体规格请见标书。截标日期:七月九日。

3. 瑞士消费物价上升

法新社七日报道,瑞士的消费价格在四五月份上升百分之零点八,从而使过去十二个月内的消费物价上涨率达到百分之六点三。

4. 美日向秘鲁提供贷款

路透社八日报道,美国和日本将在今后两年内向秘鲁提供七亿五千万美元的贷款,以便帮助它向国际贷款机构支付贷款利息。

5. 印尼同意向尼泊尔提供化肥

法新社九日报道,印度已同意提供三万吨化肥,以应付尼泊尔在稻子播种季节开始前的化肥严重短缺。

6. 美国五月份失业率上升

法新社七日报道,美国五月份的失业率上升百分之零点三,达到百分之六点九,从而使全国各地的失业总人数增加到八百六十万。

7.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说:杨尚昆访印尼为两国新双边关系奠定基础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6月7日社论》题:中国印尼合作有利区域和平    中国主席杨尚昆访问印尼,基本上完结了两国自1989年2月后展开的复交工作,为两国睦邻合作的新双边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国际(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区域)的政治与经济形势提供了积极的因素。杨尚昆访印尼6天,是报聘苏哈托总统于去年11月的访华之行,自去年8月正式正常化邦交以迄,不及半年时间两国元首已完成互访,双边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可说是相当顺利。杨尚昆抵埗时说,中印两国正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这包括对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促进和平作出贡献。    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大致把合作的注意力集中在两大领域,首要是加强彼此间的经贸联系,这方面的成果是很明显的。两国于1985年恢复生意来往,恢复邦交和签订贸易条约后,双边贸易在有利的政治条件促进之下突飞猛进,1990年总贸易额创下10亿美元的新纪录,预料今后还会大幅度增长。    中国和印尼分处东亚和东南亚,在人口和幅员上都属大国,它们的和好与合作,对于亚洲太平洋区域的稳定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杨尚昆主席在苏哈托总统为他而设的国宴上谈话,表示中国愿意与东盟国合作,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寻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应该是两国在国际事务上互相合作的共识基调。    印尼对马来西亚倡组的东亚经济集团的支持是不无保留的,苏哈托总统声称印尼支持任何形式的区域合作,然而这种合作须不构成“贸易集团”或与其他区域组织竞争,言外之意是认为东盟国之间加强合作比较重要。    中国较早时认为东盟国应先对东亚经济集团事达成共识(才向外推销),现在杨尚昆主席明确表示支持此构想,并且进一步强调中国加入的重要性,这对于印尼调整立场应可发挥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

8. 大陆机电产品出口大增获利率何以反而下降?

【台湾《工商时报》5月31日文章】题:大陆机电工业出口量大幅上扬获利率反而下降    中国大陆产品一向以“价廉”著称,机电类产品自不例外,但由于目前大陆机电工业产业结构分散而重复,因此不但造成业者在大陆市场相互较劲,甚至因不健全的外贸机制而在国际市场上大打出手,有时为抢夺市场不惜赔本削价竞争,使得近年来大陆机电工业出口产品数量虽仍大幅上扬,但获利率已明显下降。此一矛盾随着出口数量的增加而益形恶化。    中国大陆机电产品出口恶性竞争的失序现象,按照电子及外贸专家的看法,主要原因为:(一)生产者被迫压低售价。(二)商标使用的混淆与赝品充斥,损害了优良产品的信誉。(三)海外代理机构管理不佳,同一工厂、产品、市场,有多个不同代理机构。(四)大陆厂商在国际市场竞标时相互排挤等。    而大陆机电产品低价竞争已在国际上引起极为恶劣的反应,许多中国大陆出口商遭到倾销的批评。    何以中国大陆竟会出现如此紊乱的产品出口体制?诸如各类的外贸公司、进出口总公司,大的企业还自营出口,经常发生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现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存在三项基本的重大缺失。    ——外贸体制失序:大陆负责生产与进出口机电设备产品的众多公司有完成“国家”交付的生产销售目标,迫使这些公司为达到目的不惜削价争夺市场。    ——外贸出口公司素质窳劣:负有中介中国大陆生产者与外国购买者之职的外贸出口公司,对国际市场趋势与大陆产品品质掌握不够清晰,而销售人员一般素质也差。    ——“国”内市场超额供应:投资与科技水平受限制的产品远超过大陆市场的需求,促使其朝国外市场寻找出路,而透过代理机构中介再次陷入竞争削价的恶性循环中。    在国际市场竞争益形激烈的今日,中国大陆已不得不改变“价廉物不美”的产品行销策略。为了取得长久的商业利益与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加强对外贸公司的管理与改变指令的生产销售目标,并改善出口产品品质,是中共必须采行的措施。

9. 《印尼时报》发表社论说:印尼中国把加强互利合作放在优先地位

【《印度尼西亚时报》6月7日社论】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对印度尼西亚的访问是对苏哈托总统中国之行的回访。    苏哈托总统特别提到在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后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在加强各个方面的合作上取得的成功。他把这归因为两国间有着长期的历史联系。    曾记否,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于50年代中期建交到60年代中期的头10年里,尽管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两国国家元首和其他的国家领导人还是进行了互访。在两国的社会与政治制度根本不同的情况下存在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两国间的基本差异依然存在。但是由于过去的经历和目前的状况与现实,我们两国无疑会把努力加强互利的合作放在最为优先的地位。    因此,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应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合作。虽然两国可能依然缺乏资金,但是这两国拥有充裕的其他资源,可以加速它们各自的发展。这两个国家现在面临的是在全速前进赢得发展方面的巨大挑战。

10. 台港澳短讯

▲台《中央日报》6日报道,台“行政院”已同意海基会于6月下旬第二次访问大陆,对象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台办、经贸、法院等单位。    ▲台《中央日报》报道,合筹设两年的“大陆经贸资料库”,定6月中旬推出,开始为厂商服务。    ▲中央社报道,台“行政院农委会”8日说,到6月7日止,台湾农业及养殖业因旱灾共损失16.2251亿元台币,不过因最近各地持续下雨,估计灾情不致扩大。    ▲中央社8日报道,台“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说,自今年7月1日起,有关台公务员赴大陆探亲,出入境的手续将简化。    ▲台《中央日报》报道,台湾与南朝鲜文化经济发展协会2日举行成立酒会,会长梅可望表示,该会成立的目的是,通过民间力量,加强双方的实质关系。    ▲合《中央日报》报道,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秘书长”,已内定由新任“行政院政务委员”高铭辉接任,待“大同盟理事会”通过这项人事案后,高铭辉即可正式就任。    ▲台《中央日报》报道,台“经济部国贸局”3日公布去年台进出口绩优厂商名单,前六名金额均达6亿美元以上,依次为南亚塑胶、大同、台湾化学纤维、宏棋电脑、台湾飞利浦电子及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联合报》报道,“台湾独立建国联盟”6日下午公然在台中市西屯路“台湾建国运动组织”办公室顶楼,升起该“联盟”盟旗。    ▲香港《星岛日报》7日报道,港英当局一向严格控制苏联人入境,但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官员最近以私人身份访港,显示当局对苏联人入境限制已较前宽松。    ▲《香港时报》报道,澳门政府10日将庆祝“葡国日”并举行授勋仪式,葡国主管文化国务秘书将在访问大陆之后,到澳门主持庆祝仪式。

11. 旱魃肆虐台湾 农渔灾情严重

【美联社台北5月31日电】历时1个月的热浪和干旱致使数以千计的鸡和无数的鱼死亡,迫使当局在台湾采取配给用水的措施。    热浪和干旱已导致台湾南部的嘉义和台南的两个发电厂关闭。由于这两个水库的水位低于正常工作量的37%,这两个县的农田灌溉也已停止。电视上出现村民们在鱼塘里捡死鱼死虾,以及农民眼巴巴地看着干裂的稻田的景象已成常事。    官员们担心,如果旱情不能很快得到缓解,六七月份夏季的高峰月饮用水和灌溉水都会用完。台湾南部的一些县已经停止向游泳池内注水,并决定从6月1日起每两天为居民提供一次用水。同时,还要求农民不要播种6月初应该下种的夏季作物。工厂面临着严格的用电配给,因为,旱情再继续下去的话,所有的发电厂都要被迫停止发电。这些发电厂发的电占台湾所需电量的15%。自5月初以来,为1000家主要工厂提供的电量已减少15%。    军方报道,有两名士兵本月在训练时中暑而死。    气象学家说,造成这场不合季节的热浪原因,是没有下“梅雨”,往常在5月中旬就开始下的几周大雨有助于水库蓄水,同时也能降温。    台北5月份的气温高达37.7摄氏度,是1898年以来出现的5月份最高气温。同时,台湾今年5月是20年里最干燥的5月。这个月,台北的总降雨量仅为90毫米,嘉义的总降雨量仅为32毫米,而通常5月份的降雨置为200多毫米。    另据报道,台湾农业当局于6月3日宣布,台湾东部和南部的6个县为旱灾区,并为受灾农民提供特别低息贷款。一位官员说,这场旱灾损坏了数百公顷的农作物,造成稻田、果园和菜地损失850万美元,鱼虾和蛤损失960万美元。

12. 就中共中央台办负责人的谈话邵玉铭声称台湾当局“不能接受”

【台湾《中央日报》6月8日报道】(记者牟文敏)我政府宣告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并采取废止惩治叛乱条例等后续措施后,中共当局昨天发表正式谈话,总算有了回应。中华民国政府发言人邵玉铭昨天指出:中共鼓吹的“三通”、“党对党谈判”及“一国两制”主张,并没有新意,我政府不能接受。    同时,邵玉铭对于中共当局强调不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独立,以及中共决不坐视台湾独立的说法也提出警告:中共对台独的态度十分明确,我们怎能排除中共因素?“台独”又如何能够实验?我们又愿意实验吗?    【台湾《联合报》6月8日报道】(记者黄玉振)中共中央台办负责人昨天就海峡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问题发表正式谈话,受到我方党政高层密切注目。不过,执政当局核心人士的反应至为审慎,口径也相当一致,目前尚不愿针对中共所提建议表达正式回应的看法,仅由政府发言人、行政院新闻局长邵玉铭作了原则性的说明。据了解,决策阶层一致认为,在未充分了解中共真正意向之前,我方不必急于回应。

13. 台当局表示在台北举行的国际体育活动中将允许在公共场合悬挂五星红旗

【德新社台北6月5日电】一位高级官员今天说,台湾将允许在这个岛上的公共场合悬挂它的长期对手中国的五星红旗并允许演奏中国国歌。    台湾内阁级的大陆委员会副主委高孔廉说:“既然现在紧急状态结束,将允许在台北举行的国际体育活动中挂共产党中国的国旗并演奏其国歌。”    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张丰绪说,台北现在可以要求为更多的国际体育比赛作东道主,这些比赛包括1992年8月举行的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    台湾的入出境管理局还表示欢迎大陆体育运动员来台比赛,即使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欢迎。

第 3 版

1. 廉价的新型肾结石碎石器

【合众国际社多伦多6月4日电】波士顿一家医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比较廉价的、无须手术就能粉碎某种肾结石的医疗设备。    斯蒂芬·德雷特勒博士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泌尿学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说,这种名为电动冲击器的装置成功地为16个患者中的14人粉碎了堵在输尿管里的肾结石。这位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泌尿科专家说,迄今为止,这种装置只用于粉碎堵在输尿管里的肾结石。    他说,这个装置是通过给置入患者输尿管的小水垫造成压力波而起作用的。进行小小的爆炸就会产生把肾结石击碎的冲击波。他说,现在许多医院使用一种利用声波原理粉碎肾结石的碎石器,然而那种装置造价高,要花100万至200万美元。。    而新的装置只需花大约6000美元    。

2. 未来的离子推进船

【塔斯社莫斯科5月17日电】莫斯科发明家、世界上第一艘“离子推进船”的研制者亚历山大·普列斯尼亚科夫认为,最好乘磁帆船在海上航行。这种海船的特点是用离子代替螺旋推进器。在和非常强的磁场相互作用时离子形成牵引力。其特点是利用电流超导性的磁系统。这就引起船员的生物保扩问题,以及制造牢固的离子推进器构件的问题。根据普列斯尼亚科夫的想法,离子推进器应位于船身外面的独立船内。

3. 多用途轻型飞机

塔斯社六月五日报道,苏联制造的RK—I12型飞机,是一种有四个座位的飞机。它可以用来进行空中运输、救护飞行、巡逻森林、搜索鱼群,以及进行寻找救生工作和农业工作等等。

4. 防锈蚀合成剂

塔斯社六月六日报道,苏联乌法石油研究所研究出的这种合成剂可使金属的锈蚀速度慢几百倍。只要在含酸溶液内加几滴防锈剂,就能使溶液变得对金属完全无害。生产新制剂的主要成分是石油化学的副产品。

5. 英科学家提出冷却空间器新方法

本报伦敦六月二日报道,英国爱丁堡皇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安装辐射器散热系统来代替目前的液氦冷却系统,可以使红外空间望远镜的寿命从几个月延长到十年。

6. 高能量充电电池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六月号报道,日本东芝公司推出供膝上型计算机用的镍金属氢化物充电电池,它能在九十分钟内充好电,其电量是目前在许多便携式计算机里使用的镍镉电池的一点八倍。

7. 法国财团承建美国第一条高速「子弹」列车线路

合众国际社五月二十九日报道,这条造价五十五亿美元的高速线路最终将连结得克萨斯州的各大城市。所采用的铁路技术及机车设计全部是法国的。

8. 莫斯科世风日下

【美联社莫斯科4月12日电】前不久,一天早晨,在莫斯科雷日斯基市场,一个穿棉大衣的中年男人在吆喝:“挑可用的买呀!便宜啦,买上一个全家亮堂。”他在出售旧灯泡,1卢布1个,生意很好。    由于苏联经济困难,商品短缺越来越严重,从灯泡到咖啡、化妆品和玻璃杯都没货。因而,小偷小摸便在这个工人的乐园里昌盛起来。    为了补偿工资收入低和商店空空如也的现象,那些眼疾手快的苏联人便无耻地从车间拿走他们能拿的任何东西。服务员偷鱼子酱,建筑工人偷砖,机械师偷拿汽车零件。售货员出售任何东西——当然不是在商店卖。    为数众多的小偷增加了国家的经济问题,使转向市场经济变得复杂了。这对很多苏联经济部门来说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一位小建筑公司的老板说:“国家要收税,雇员偷东西,我不知道本月底能不能赚钱。”    有些苏联人还担心,这种慢性病已扩散到国家机关的白领工人那里。它会腐蚀这个国家的机体。    苏联政府报纸《消息报》上星期发表的民意测验中,所调查的31%的人都说,苏联已进入道德衰落时期。    为了同盗窃和黑市作斗争,戈尔巴乔夫总统最近下令建立“工人委员会”以看守学校、医院和工厂的仓库。他还要求克格勃负责保卫进口物资的供应。然而,经济犯罪在继续增加。苏联内政部最近发表的数字表明,今年莫斯科的盗窃案增加了29%。    苏联报纸《首都报》报道,德国作为人道主义援助向莫斯科的佩罗斯基地区的老年居民所提供的所有食品都被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偷走了。    在过去5年里,因为偷窃价值50卢布以上的东西而被警方逮捕人数达250万,几乎占总人口的1%。苏联人的工资平均每月270卢布。苏联内政部官员亚历山大·尼基廷说,小偷绝大部分都是工厂的工人。他说:“他们主要是偷食品和轻工业品——纤维品、鞋、玩具以及他们在工厂生产的任何东西。他们行窃并不是因为他们付不起钱,而是因为他们在商店买不到这些东西。”    内政部官员说,每年因盗窃工厂到底损失多少,无法得到官方的统计数字。但警方发言人说,整个损失达几十亿卢布。苏联《真理报》说,去年仅铁路工人由于从运货车厢偷东西就有4000人被抓。

9. 世界高科技系列报道之八:日本:强化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科学

【德国《新时代报》1月24日文章】题:日本想加强基础研究    日本用于研究和开发工作的费用从1987—1988年度的9.016万亿日元增加到1988—1989年度的10.627万亿日元,1989—1990年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去年,这部分的开支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2.9%。研究和开发经费的20%是国家拨给的。国家资助在刺激工业的诸如半导体生产部门的研究与开发和在实现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的科技水平的国家研究和开发计划方面起着不小的作用。最近几年研究和开发的总经费大约有65%用于进一步研制设计上,23%用在应用研究上,只有12%用在基础研究上。目前,日本大约有43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在1.525万个实验室和其他研究机构中工作。自1985年以来,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增加了16%。近几年来,工业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点是信息、核能、宇宙研究(主要是宇宙空间的运输)和环境保护。1985年以来,在信息研究方面所花费用的增长幅度超过40%。高等专科学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在核能、宇宙研究和数据处理(信息)上。关于研究和开发工作的规模,电子工业(包括精密仪器)在日本名列第一。该国的整个加工工业的研究和开发费用的36%是用于电子工业。其次是化学工业(占18%)和汽车工业(占14%)。    在近几年中,日本经济界人士对加强基础研究的要求越来越多了,目的是防止该国在这方面落在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后面,从而也防止日本产品将来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削弱。目前,在信息、材料研究和地学研究的许多方面,美国比日本强。据科学技术厅的调查报告说,在从商业角度来说是日本企业感兴趣的方面,日本居领先地位,其中包括太阳能、微生物学、激光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生产、家用电子技术和高强度钢的生产。    通商产业省的《产业技术白皮书》认为,到2000年,美日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地位将发生某些有利于日本的变化。这里涉及的是技术陶瓷的新品种、磁铁、超导技术和生物技术。1988年,日本公司在研究和开发高温超导技术方面的投资要比美国公司大约多50%。日本企业用在研究高温超导技术之前的低温超导技术方面的研究费用要比美国高好多倍。    在90年代初期,日本将替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日本还在X光平版印刷技术上(这是目前“最热门的”生产存储芯片的方法)居领先地位。但是,这不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已把美国挤出科学领导地位。此外,实现这个预言的前提是加强基础研究。今后几年,日本将把力量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材料研制、机械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生物技术、替代能源研究、航天和海洋研究等领域。日本企业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乏科学家和高水平的工程师。因此,日本除采取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培训和进修,改善在研究和开发机构中的工作条件外,也将致力于创办国际研究中心。

10. 南极大陆在上升

【《日本经济新闻》5月13日文章】题:南极大陆在上升    日本在南极的昭和观测站通过长期对海面变动的观测证实,南极大陆附近的海面平均每年下降1厘米。证实南极海面按一定比例不断下降这在世界还属首次。    虽然人们担心地球变暖而导致海面上升,但是海上保安厅水路部汇总的结果表明:““5000年前,在地球最暖时期,冰河融化使南极大陆变轻,受其影响,目前地壳仍在不断上升。因此看起来海面在下降。”    从1965年起,昭和观测站一直对海水表面变化进行观测。由于从1981年起使用了高功能观测设备,因而可以完全精确地检测长期的平均海面的变化。冰河融化,陆地上升的情况是通过在北半球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观测了解到的。虽然认为在南极大陆也有同样的情况,但是过去这一情况没有得到证实。

11. 中央情报局今后干什么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5月12日文章】题:为美国情报局重下定义    在美国总统布什为中央情报局挑选新局长之际,这个庞大的情报机构今后的使命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央情报局及其兄弟机构越来越多地着眼于挫败外国公司或外国政府企图窃取美国贸易机密或者刺探美国的经济战略情报的间谍活动。    行将去职的中央情报局局长韦伯斯特也已提出建议,利用中央情报周收集与美国经济利益攸关的情报并要设法对付窃取美国商业机密的间谍活动。    中央情报局高级官员麦克科迪说,他赞成中央情报局聘请专家收集外国的科学技术情报和外国政府为同美国竞争而采取措施的动向。中央情报局应为美国决策者提供有关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

12. 中东人口危机(一)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4月7日文章】题:中东的火药箱——人口问题    在危机四伏的中东,最大的危机是人口爆炸,它会使所有其他危机恶化。开罗人拥挤不堪    这个问题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上最为明显。但是,如果你利用工作日在这个广场漫步,拥挤不堪的人群会使你感到很不自在。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他们从一眼看不到头的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车流中涌出来,然后分散到比肩继踵的人行道上,或者挤进别的公共汽车和电年中去。尼罗河流域自从上个冰河时代结束以来就不断有人居住。它目睹了一个个帝国的兴衰。20世纪仅仅是埃及5000年历史长河中最近的100年。开罗现有1500万人口,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城市。它是一个每9个月人口便增加100万的国家的首都。你在解放广场和尼罗河流域其它地方所看到的埃及人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有那么多年轻人。(埃及)人口有一半以上不到15岁,因此他们同年纪较大的埃及人相比,没有那么高的技术,更加依赖别人,可能还比较难以管教。倘若不是由于埃及人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这个地方本会是一个火药箱。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国际人口中心主任、伊斯兰国家问题专家约翰·威克斯说:“这种年龄结构象一堆干柴,扔一根火柴,就可能引起一场大火。”虽然埃及的人口增长率为2.5%,平均每个母亲生育近5个孩子,但是它并不是中东生殖力最旺盛的地方。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约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人口增长率都比埃及高,每个母亲生育的婴儿数也比埃及多。同这些国家相比,埃及只不过面积比较大,比较集权化和比较贫穷而已。它在人口过多问题上显得更为严重。    从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到爪哇海,伊斯兰世界的人口正在出现爆炸性的局面,因而使水和食物资源紧张,环境遭到破坏,为军事冒险和平民暴乱提供炮灰。然而,这个问题在中东尤其严重。在那里,国家、民族和宗教团体之间的长期敌对,加上好斗,使人口形势变得真正具有爆炸性。伊拉克人口爆炸    象埃及一样,伊拉克的人口也有一半不到15岁。在埃及,穆巴拉克一直在设法限制家庭规模,有一些迹象表明,这一做法正在开始收效。人口增长速度稍微放慢了一点。在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一直在促进人口更快地增长,他希望以此使伊拉克成为一个强大国家。这使伊拉克出现了大量的年轻人。只有让他们参军才能解决就业问题。(一)

第 4 版

1. 拉吉夫·甘地遇刺前后(一)

出师末捷身先死    1984年10月,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不到7年,悲剧在印度重演,她的儿子,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也没能躲过罪恶的黑手,于5月21日晚惨遭暗杀。拉吉夫·甘地的被害结束了尼赫鲁家族40多年来主宰印度的历史。    悲剧发生在印度正进行第10次大选的时候。自印度总统3月中旬宣布大选以来,作为国大党主席的拉·甘地精神百倍,信心十足,决心在这次大选中东山再起,重新执政。针对前两届非国大党政府存在的弱点和问题,他在竞选中提出“团结、统一和建立稳定政府”的口号。这一主张颇得人心。此外,拉吉夫·甘地还总结了上次大选失败的教训,认为主要是脱离群众所致。于是,在这次竞选中,他一反常态,脱去了自从政以来就一一直不离身的防弹背心,尽可能创造机会去接近群众,力争树立一个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形象。5月初,他在比哈尔邦进行竞选活动时,竟从保镖手中拿走汽车钥匙,以便甩开他们,自己到群众中进行活动,听取群众的呼声。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同群众热情握手,接受献花。他说:“这次,我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能再受别人的摆布。”    5月20日,拉·甘地同夫人索尼娅在自己的选区愉快地投了票。之后,他为了在5月23日和26日两轮投票中取得好成绩,第二天就风尘仆仆到安得拉邦的维沙卡帕特南去拉选票。当天傍晚,他拟从这一海港城市乘飞机去该邦首府马德拉斯从事竞选活动,说来也怪,他的飞机在机场突然出了故障,等了好久也没修好。他只好驱车去城里的政府宾馆,准备次日再走。当汽车正跑在半路上时,他接到机场的通知,说飞机已经修好。于是,他又调头返回机场,并登上飞机,直飞马德拉斯。到了那里,他就马上提出去此行的目的地斯里佩鲁姆布杜镇与群众见面。当地的警察首脑,看到天色已晚,而且还要再跑40公里的路程,就劝拉吉夫·甘地取消这一计划。    但是,拉·甘地没有听从这一劝告,坚持要去那里参加群众集会并与群众见面。当他赶到小镇时已是晚上10点钟了。小镇上聚集了一万多人欢迎拉·甘地的到来。欢迎仪式在一个开阔的草地上举行。可是,那里治安力量薄弱,警察寥寥无几。    拉吉夫走下汽车,踏上红地毯,向用金盏花装饰的讲台走去。这时人群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欢迎拉·甘地的到来。就在这时,一个身穿橘黄和绿色相间的衣服的妇女也向前面挤来。当她弯腰鞠躬,好象是在向拉吉夫·甘地致礼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浓烟突起。在场的欢迎群众一时被惊呆了,紧接着就怆惶逃命,会场顿时乱成一团。人群中有人不断大声呼叫:“我们的拉吉夫在哪儿?”但此时此刻,拉吉夫已听不到人们的叫声喊声了。    事件发生后,地上横七竖八躺着18具尸体。到处是残肢断臂。哪个是拉吉夫·甘地,一时也难以辨认,后来保卫人员凭一只尸体的脚上穿的洛特(LOTT)牌运动鞋才找到了拉·甘地的尸体。但他已是血肉模糊,尸无完体,头被炸掉了一大半,一条腿也被炸断了……这位曾风云印度政坛的杰出政治家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一)

2. 印度选民对议会民主深感失望

【本报新德里6月4日电】印度1947年独立后,沿用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时期的西方式的议会民主。40多年来,已经举行了9次大选。第9次大选是在1989年11月进行的,由于各政党你争我夺,政党内部勾心斗角,以致使原应工作到1993年12月的人民院提前解散,迫使印度5.21亿选民在仅仅1年半之后又不得不去投票。广大人民对这种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深感失望。现将最近发表在印度报刊上的选民的谈话摘译如下:当选人过河拆桥    ▲摆摊卖茶的50岁的卡斯图里说,竞选的人都是说得好听,一旦掌了权就把选区里的选民忘了。现在的大问题是涨价和失业,“应该为我们做点好事,应该给我们正经的工作”。    ▲住在贫民窟里的拉克希曼说:“他们(各政党)在选举时帮我们的忙,过后又想不起我们了。上次远举时他们给我们送了两天电,然后就切断了。这里到处是污泥,蚊子太多,还有蛇。我们需要电,夜里什么也看不见。”    ▲21岁的保安人员拉姆·莫汉说:“国大党没有给我们做好事,维·普·辛格的党和钱德拉·谢卡尔的党也没有给我们做好事。阿德瓦尼的党主张在阿约提亚拆清真寺,建罗摩庙,这对穷人有什么好处?不少穷人已经为了这件事死在阿约提亚,为什么阿德瓦尼自己不到那里去当烈士?”穷人没有发言权    ▲卡车司机纳拉扬·辛格说:“我们是穷人,政府的事我们没有发言权,谁上台我们管不了。我们只想要一个关心象我这样的穷人的政府。”    ▲在德里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的奈尼说“我们不大懂选举,我们更关心每天挣几个钱,好过日子。政府上上下下,对我们来说都一样。”    ▲一位在德里市中心一家报社门前摆摊的小贩说:“看看我就知道国家有什么进步。我坐在这里9年了,各种政党的政府换了一个又一个,个个都向穷人许了愿,但我的状况还是老样子。”    ▲住在贫民窟里的斯利戴维和她的弟弟说:“谁给我们粮食定量供应卡,我们就投谁的票。”    在“坏的”与“不太坏的”党中选择    ▲年轻律师帕拉尚特说,印度需要“在产生政治家方面进行一次大变革,现在政治家已得不到人民信任。人民投票时不得不在坏的和不太坏的政治家中作选择”。    ▲德里大学数学系主任G·C·奥恰教授说,由于现在竞选的几个党人民都不满意,选民只能“挑选不太坏的党”。    ▲42岁的公共汽车司机翁·普拉卡希说:“政客们过一段时间搞一次选举,都是愚弄老百姓。现在各政党不是在为人民工作,而是政客在争席位。这一次一半选民将不会出来投票。”民主成了闹剧    ▲曾经参加过竞选的德里大学教授R·P.米什拉说:“我参加竞选的经历令人沮丧。我眼睁睁地看着暴徒持枪把投票箱抢走。我和我的支持者既缺钱,又没有力气去同他们争。我再不会去参加竞选了。”    ▲著名小说家查金德·保尔说:“今天老百姓已经被弄糊涂了,他们不知道往哪儿去。……我们有的是民主的躯壳,而没有抓住其精神。”    ▲一家电脑公司的职员拉杰夫    ·阿南德说:“今天的政治已贬值,为争夺席位,国家利益已没有地位。民主已成了闹剧,如果说在农村地区凭着钱和枪就能赢得选举,那么对民主喊破嗓子又有什么用呢?政客们讲的每件事实际上都是为了捞选票。”不要选举要革命    ▲诗人和作家利马·阿南德说:“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选举,而是革命。我们的政治太腐败,太虚伪,没有一个党值得信任。”    ▲一家乌尔都文刊物的主编卡兰·海德里说:“我相信印度人民。在今后的五六年里,印度应该有一场革命(流血的或和平的)。”    ▲最高法院法官哈戴伍·辛格认为:“有必要彻底检查一下我们的社会制度,我们不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把人民置于非人状态,但是应该怎么做呢?”

3. 阿尔巴尼亚动乱大事记

【路透社维也纳6月4日电】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政府今天辞职是这个巴尔干小国充满荆棘的道路上的最新一步。下面是此前18个月动乱大事记:    1990年1月阿利雅主席拒绝改变已故领导人霍查遗留下的斯大林主义体制,但提出了实行有限改革的建议,其中包括下放某些权力。这是他对早期出现的动乱作出的反应。    1990年5月阿尔巴尼亚宣布改革。,其中包括取消长达23年的宗教禁令,并规定所有阿尔巴尼亚人首次有权获得护照。    1990年7月地拉那市发生冲突。政府允许4700名闯入外国使馆要求政治庇护的阿尔巴尼亚人离境。政府中一些主要强硬派人物被解职。    1990年11月阿利雅宣布于1991年2月举行多元秘密选举,但仍排除多党制。    1990年12月地拉那大学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阿劳动党中央首次允许搞多党制。反共暴力行动席卷4大城市。3000名阿尔巴尼亚人一夜之间出逃希腊。    1991年1月阿利雅宣布赦免202名政治犯。他在发生工潮后宣布了新的劳动法,并满足了反对派提出的把大选日期推迟至3月31日的要求。    1991年2月大学生开始举行反政府罢课。地拉那市中心的霍查塑像被推倒。    1991年3月约2万人围困港口,夺船横跨亚得里亚海出逃意大利。共产党人在1944年以来举行的首次自由选举中赢得2/3的议会多数席位。    1991年4月在斯库台的反共抗议活动中,保安力量击毙4名反对派人士,导致民主党抵制议会开幕。    1991年5月阿利雅就任总统,但根据新宪法不得不放弃共产党领袖之职。反对党拒绝参加联合政府的建议之后,法·纳诺宣誓就任总理。独立工会掀起总罢工,要求大幅度提高工资和改善生活条件,矿工绝食以示支持。    1991年6月4日纳诺在议会辞职。各党达成组织团结政府和在1992年6月或6月举行新的大选(比原定时间提前3年)的协议。

4. 克格勃采取措施同恐怖主义斗争

【塔斯社莫斯科6月6日电】题: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同恐怖主义作斗争(记者亚历山大·鲍里索夫)    目前在世界上大约有500个恐怖主义组织和具有各种极端主义倾向的集团。近10年来,它们进行了6500起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结果有5000人死亡,1.1万多人遭殃。这是今天在苏联克格勃社会联系中心为同恐怖主义作斗争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列举的数字。    克格勃苏维埃宪法制度保卫局局长瓦列里·沃罗特尼科夫说,在国家政权机构权力削弱、族际冲突升级的情况下,利用恐怖活动作为政治斗争方式的倾向在苏联加强了。一些极端主义组织的战斗队员常常非法杀害属于不同民族的人、扣押人质和进行破坏性的行动,并进行其他危害社会的活动。据苏联克格勃的资料表明,在一些地区建立了非法的武装部队,其总人数在3万以上。    沃罗特尼科夫说,人民代表、国家和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受到恐怖主义威胁的事件频繁发生。最近8年来,极端主义行动导致15名各级人民代表死亡。同期,有386名代表受到528次威胁。    苏联克格勃同内务部机关和国防部协同行动,正在采取措施执行总统的关于解除非法武装部队的武装和收缴武器的命令。从年初开始,由于协同行动已收缴了4.4万支射击武器和120万发子弹以及装甲车等,解散了33个集团,防止了一系列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分子准备的行动。

5. 是“政治病’还是糖尿病?

【时事社东京6月7日电】题:戈尔巴乔夫总统患感冒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7日以患感冒为由,取消了与访苏的众议院议长樱内原订在克里姆林宫进行的会谈。这消息是由代替戈尔巴乔夫与樱内会谈的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透露的。这位副总统说:“总统身体不适,想稍作休息。”    戈尔巴乔夫总统6日深夜刚从挪威、瑞典访问归来。苏联《独立报》报道说,最近总统因患严重糖尿病而容易疲乏。不过,苏联总统去年7月曾与樱内进行过会谈。由于樱内始终抓住北方领土问题不放,戈尔巴乔夫总统因而恼怒地说:“难道不能谈点其它问题?”由于这一原因,有人甚至臆测戈尔巴乔夫患的是“政治病”。

6. 美正式承认曾雇佣诺列加当特务

【《今日美国报》6月1日文章】题:美国承认它雇佣了诺列加(记者    萨姆·梅迪斯)    联邦检察宫正式承认了早就报道的消息:前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是美国情报机构的重要特务。    根据迈阿密联邦法院本周公布的政府文件,诺列加的任务之一是向美国提供70年代末在有关把巴拿马运河归还给巴拿马的会谈中巴拿马所持的讨价还价的立场。    中央情报局的前副局长雷·克莱因说,虽然美国情报机构利用诺列加获取情报,但是他们无法控制他的个人活动。    克莱因说:“并不是有什么人爱上了诺列加,而是因为他是消息来源。”    检察官说,诺列加因他提供的情报而从美国得到了32万美元报酬,其中一半来自中央情报局,一半来自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