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04-13
第 1 版
1. 联合国安理会十一日正式宣布海湾战争结束
据美联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十一日约见伊拉克大使,把宣布海湾战争停火协议正式生效的文本交给伊拉克。
2. 美对海湾停火生效表示欢迎
美联社十一日援引白宫发言人波帕迪乌克的话说,美国同时期望伊拉克遵守一切有关条款。
3. 南六共和国领导人十一日决定就联邦前途举行公民投票
路透社报道,公民投票将在五月三十一日前在各共和国举行。
4. 贝克和阿萨德会谈以无成果告终
法新社援引消息灵通人士话说,叙利亚总统对美国召开中东和会的建议「未置可否」。
5. 北约军事委员会十一日起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
法新社报道,此次为期两天的会议将讨论北约在冷战结束后的新战略。
6. 泰国前总理差猜·春哈旺接受泰国王的授勋
法新社报道,他是十一日自英国返回泰国的。
7. 美报认为:美国对戈尔巴乔夫访日感到不安
【美国《洛杉矶时报》4月9日文章】题:在美国,人们对戈尔巴乔夫访问日本感到不安(记者吉姆·曼、罗伯特·托思发自华盛顿) 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准备在下周访问日本,美国官员比较轻松地看待他此行的短期影响。 一位国务院官员说:“我们不再感到担心了,因为戈尔巴乔夫失去了光辉,他将作为一个衰退国家的和面临重重困难的领导人去日本。” 真的如此简单吗?布什政府在海湾战争之后是否非常自信,以致能够泰然自若地接受一位苏联领导人有史以来对日本(美国最亲密的盟国之一)的第一次访问? 也许不会。 苏联和日本毕竟分别是美国的最大潜在军事对手和主要经济竞争者。从另一方面看,它们也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和亚洲最繁荣的国家。美国与亚洲的经济利害关系很大,并且在不断增长。 实际上,政府官员、决策者和分析家们承认,他们对戈尔巴乔夫的访问从长远来看可能对美国产生的影响感到不安。他们与其说是担心会立即在东京取得戏剧性的突破,倒不如说是担心在今后几年逐渐产生的影响。 美国政府两位分析家预言,在今后一两年里,戈尔巴乔夫的访问会被视为使亚洲两个昔日的对手开始恢复邦交的“分水岭事件”——这一事件将对该地区和美国在那里的作用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亚洲问题专家保罗·克赖斯伯格说:“戈尔巴乔夫此行本身并不是了不起的事情。但它是一个较大的进程的一部分。如果苏联和日本之间的紧张关系出现一个持续的缓和时期,在今后五至七年内日本就会对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安全关系产生疑问。日本人可能要问:‘我们为什么需要5万美国人驻扎在我们的领土上呢?’” 戈尔巴乔夫的访问可能标志着一位美国分析家称之为东亚和太平洋国家之间的许多混合关系中的一个显著变化的开始。 使布什政府感到恼火的是,在过去一年,就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都是美国与之关系密切的盟国 ——都开始建议在亚洲建立某种类似于欧安会的新的安全组织。这样一种变化必然会冲淡美国在太平洋的权力,太平洋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为“美国湖”。 戈尔巴乔夫最近在接受日本共同社记者的采访时再次提出苏联长期以来希望“朝着”在亚洲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结构的方向”前进。一位美国官员说:“这将是戈尔巴乔夫到日本活动的一部分。我们(美国)显然不希望看到苏联人在关于在亚洲建立新的安全关系的主张方面取得进展。那样对我们不利。”
8. 美《新闻周刊》载文分析:一九九○年使世界得到关于民主的三个教训
【美国《新闻周刊》文章】题:忧虑不安的时代(作者肯尼迪·奥金克洛斯) 一年以前,世界似乎陶醉在民主气氛之中。而今天看来,一个个国家相继变革带来的欢天喜地的情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头痛的烦恼。 戈尔巴乔夫为了维护苏联的统一,他有可能重新实行独裁统治。某些波兰人担心,波兰的首次自由的总统选举事实上会阻碍经济改革。罗马尼亚举行了开放的选举,获胜的却是前共产党人。 在东欧之外的地区,民主进程也并不比东欧顺利。美国推翻了巴拿马的诺列加独裁政权,结果却发现,选举产生的新政府需要得到大量扶植才能生存下去。以色列的民主政治制度看来根本无法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1990年使世界得到的教训是民主是有局限性的,这大概是一种正常的情况。民主概念已经被浪漫化到使人无法辨认的危险程度。它成了一种政治万应灵药。 过去的一年使人们得到了几点教训:随着90年代时间的推移,政治家们也许会把以下这些教训写进他们的教科书里: 1、民主不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教师。东欧国家经过政权更迭后的经济情况却不大好。在墨西哥,萨利纳斯总统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重新建立摇摇欲坠的经济,二是消除腐败整顿政治体制。他已明确决定首先处理经济问题;如果他首先处理政治问题的话,那他就永远不可能有处理经济问题的权威了。 2、民主并不总是有助于加强国家的内聚力。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加盟共和国,甚至连俄罗斯共和国看来都希望摆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南斯拉夫,人民既然有权就这些问题进行投票表决,那么这个国家看来也有可能分裂成为若干共和国。民主限制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时候也会摧毁这种权力。 3、民主并不总是在制造新的血液。美国人对政治家们感到非常气恼,但又不能避免他们重新当选。美国人现在在谈论修改宪法,限制国会议员的任期,表明公众并不认为美国式的民主是完美的。在实现了“民主”的东欧国家甚至可能会重新建立君主立宪制。
9. 塔斯社报道:苏煤矿工人持续罢工局势严重
【塔斯社莫斯科4月11日电】题:苏联煤田罢工仍在持续 科米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会议,今天通过了致伯朝拉煤田矿工、苏联和俄罗斯联邦领导人的呼吁书,在呼吁书中,科米自治共和国议会代表呼吁矿工考虑到苏联、俄罗斯和科米共和国的严重危机局势,停止罢工。 在极圈内的沃尔库塔,13个矿井中有12个矿井的矿工在继续参加罢工,其中有6个矿井基本上既不采掘,也不向用户运煤。但在因塔,“‘因塔煤业”康采恩的所有矿井和其他企业都在工作。 据《消息报》报道,乌克兰顿涅茨克煤田的36个矿井的矿工仍在罢工。在卢甘斯克州,“五一煤业”联合公司的7个矿井中只有“托什科夫卡”矿井在工作,其余的已经停工7个星期。由于煤炭不足,乌克兰焦炭化学业和冶金业的局势持续紧张。 在克麦罗沃(西伯利亚南部),由于库兹涅茨克煤田矿工罢工(迄今为止,这里的76个矿井中有46个停工)和由此引起的焦炭缺乏,库兹涅茨克钢铁联合企业修复后的1号高炉原定今天的开炉计划被推迟了。据最保守的统计,机组意外停工将造成7000吨生铁的损失。 由大乌拉尔山采矿企业和冶金企业代表参加的区域性会议指出,乌拉尔的矿业工人和冶金工作者的状况丝毫不比煤矿工人好——工资不高,社会纲要得不到实施。会议通过了向政府提出的一揽子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在4月20日之前得不到考虑,冶金部门的劳动者保留行动自由,直至举行罢工。
10. 美要日慎重对待日苏经济合作
【日本《每日新闻》4月11日报道】在戈尔巴乔夫总统访日前夕,美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和自民党在对苏经济合作和亚太安全问题上,采取慎重态度。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一)经济合作应以促进苏联的军工产业转向民用产业的方式进行;(二)不能轻易接受苏方要通过多边协商的方式建立新的安全框架的主张;(三)在归还北方领土问题的谈判中,不要以四岛的非武装化为前提条件进行谈判。这表明,美国对苏联国内保守派势力迅速增强、戈尔巴乔夫政权的“新思维外交”开始后退的现象感到担心。 日本政府也将以同样的姿态对待日苏首脑会谈。 据透露,美国政府的这一要求是在去年12月谢瓦尔德纳泽辞职、苏联国内保守势力的影响扩大的形势下,由美国驻日大使和美国国务院的干部以非正式的方式通知给日本的。 今年3月21日中山外相与贝克在华盛顿举行日美外长会谈时,贝克说:“戈尔巴乔夫总统受到来自军方和军工产业方面的压力,已开始倒向保守派。” 他表明了对苏联改革前景的担心,并要求日本慎重地对待日苏谈判。特别是对日本向苏联提供经济合作的问题,贝克提出正式要求说:“希望能以有助于苏联的军工产业向民用产业转变的方式进行经济合作。”
11. 法新社报道:美胡佛研究所将为叶利钦提供咨询
【法新社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4月11日电】美国的保守派思想库胡佛研究所正计划成为苏联俄罗斯联邦领导人叶利钦的一个固定的和不要报酬的咨询机构。 胡佛研究所所长约翰·雷西安说,按照商定的安排,胡佛研究所将派遣专家定期去莫斯科充当叶利钦的顾问和为俄罗斯联邦最高经济委员会起草纲领性文件。 雷西安说,这一安排是叶利钦的首席经济顾问米哈伊尔·博恰罗夫在胡佛研究所的4位研究人员上个月与俄罗斯联邦官员一起度过两周后提出来的。 《洛杉矶时报》援引博恰罗夫的话说:“他们将向我们提出建议,但是,当然要由最高经济委员会的专家作出决定。” 雷西安一再强调指出,胡佛研究所在向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主要对手提供免费咨询时“将不会玩政治”,“我们并不是在下赌注”。 据悉,胡佛研究所的专家们将向叶利钦提供咨询的方面包括实现价格自由化、私有化、打破垄断、建立产权和税务制度、把卢布变成硬通贷、建立商业银行系统、开办股票市场、工资政策和失业保护计划。
12. 伊拉克警告伊朗土耳其不要“干涉内政”
【美联社安曼4月11日电】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今天警告伊朗和土耳其,不要干涉伊拉克的内政,并且说,这个遭战争破坏的国家已经恢复了安全局面。 阿齐兹在同约旦外交大臣马斯里举行了一轮会谈后说,伊拉克“拒绝”对其事务的“任何干涉”。他说,进行干涉的那些国家“是在玩火”。 阿齐兹在同马斯里进行了90分钟的会谈后说:“这些国家(伊朗和土耳其)应当记住,干涉我们的事务是损人不利己的。” 这位伊拉克官员说,库尔德人是伊拉克的组成部分,他们拥有“自己的政治权利,并受到人们的尊重”。 他说,“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受到的待遇比在伊朗和土耳其要好得多。在伊朗和土耳其,库尔德人得不到伊拉克库尔德人所得到的1%的权利和特权。” 他敦促这个地区的国家不要“目光短浅”。 阿齐兹重申伊拉克拒绝英国提出的旨在为伊拉克北方的库尔德人建立“安全区”的建议。
第 2 版
1. 新疆喀什的星期日市场
【美国《世界箴言》4月号文章】题:有2000年历史的喀什星期日市场重新营业 “驾!”在喧闹声中听到了这样的吆喝声。一个光头上歪戴着帽子的9岁男孩,把一辆装满羊皮的毛驴车赶进一条熙熙攘攘、牛羊满地的胡同。一名游客急忙闪到一边让开路,差点撞翻一口煮着羊肺和羊肠、冒着热气的大锅。一名戴着棕色面纱的妇女向旅游者展示她家纺的毛线,另一名妇女端出一碗经过发酵的马奶。不远处,一个小伙子手指着他那一排排闪闪发光的刀子,并得意地把一把镶有宝石的匕首举得老高,让顾客观看。一名女帽商把一口茶均匀地喷到一顶天鹅绒帽上,用刷子在上面左刷右刷,使绒毛竖起来,然后猛地把它扣在一名惊奇的游客头上,高声叫道:‘‘真漂亮!” 今天的西方游客根本没有想到喀什星期日市场的上述景象。这个市场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市场之一,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为这古老的集市带来生机,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 自从连接喀什和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横贯16000英尺高的帕米尔高原的喀拉昆仑公路在1982年竣工以来,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又越来越大了。 现在,一条条漂亮的巴基斯坦罗纱和一匹匹当地产的迷人的“埃特拉斯”绸竞相争取识货的顾客们的青睐。 集市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令人瞠目。绸缎、雪纺绸、皮帽、绣花便帽、羊、羊毛、山猫皮、《古兰经》和宗教小册子、色彩鲜艳的儿童小床、精心雕刻的门窗、木料、蔬菜、香料、水果和各种食品等等,应有尽有。 维吾尔族人传统的食品包括薄干脆饼、肉菜烩饭、羊肉串、羊肉汤面条和羊肺、羊肝、羊肠等等,其中羊肺特别好吃。 市场上最热闹的部分是卖牲畜的地方,数以百计的牛、马、驴、羊的叫声好似一曲音调不和谐的大合唱。 这热闹非凡、货物充足的集市,显示出中国偏远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 港刊说海外“民运组织”快速陷入谷底
【香港《开放杂志》3月号文章】题:海外民运陷入谷底(作者 欧阳娅) 海外民运组织由盛而衰是意料中事,但谁也没想到这么快就陷入了谷底。一年来海外民运组织的业绩被更多的传闻所掩盖:内部纠纷不断、人事不和、计划大而无当、花钱大手大脚。现在大多数民运组织的工作已陷入停顿,有的干脆宣布解散。民阵闹穷理事会议搁浅民阵主席万润南在巴黎总部对记者说,民阵目前工作非常艰难,财务状况迄今毫无改善迹象,上一届民阵欠款约4万元,二大后至今负债已超过10万元,他那里“天天过年关”,没有经费。 由于出现财务困难,民阵已无法召开半年一次的理事会议,原拟与中国民联合并事宜举行的联席会议,也因此搁浅。而民阵巴黎总部的工作人员,自民阵二大后,已未领到全额薪水。 民阵理事长朱嘉明则表示,自民阵二大闭幕以后,理事会一直处于“贫穷状态”,财务委员会未拨过一分钱给理事会,他一直不清楚民阵的财务情况。平时联系工作的电话费用,靠他自己掏腰包垫付,但长此以往,恐怕也难以为继。 朱嘉明月前访问了台湾,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当然是筹集经费,据说结果很不理想。 另一方面,由苏晓康任社长、远志明任主编的《民主中国》双月刊,最近也因经济原因被迫休刊。该刊的经费来源于台湾某单位,那个单位在刊物创刊前即应允赞助35万美金,但一年之后要该刊自食其力。然而一年之后,《民主中国》根本未打开销路,结果断炊。一年换四位总编《新闻自由导报》1989年6月9日创刊于洛杉矶,以“突破新闻封锁”为宗旨,火药味甚浓。然而其内部倾扎不断,一年之内竟换了4任总编。 第一任总编曹长青是创刊人之一,人事不睦,遭到社内人士围攻,更传出“别人捐钱,他当老板”、“用钱不当”、“排挤他人”风波,曹遂于1990年初辞职。 第二任总编汤本被人认为能力不强。汤上任后数月,有人提议公开招聘总编,给汤本挂上个‘‘代总编”。汤不甘受辱,亦提出辞职。 第三任总编由15人组成的报社理事会招聘,入选者是程凯。今年一月中旬,程凯因报社用的打字排版电脑为出借者收回,要求买电脑不果而提出辞职。理事会下属的执委会成员指责程凯超支发加班费、发稿费、订户资料有误、中途“‘撂挑子”。程凯则一再强调15个理事等于15个“婆婆”,诸多限制干预,与执委会的5个“大婆婆”难以合作,甚至提出“理事会应改组”、“要弹劾某些理事”等语。2月8日、4日,报社理事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顾问陆铿激动得嚎啕大哭。他说,他委实太伤心了,因为他不希望让中共笑话。目前海外民运陷入低潮,只剩下《导报》还能继续发点声音。报社理事会主席刘宾雁则表示非常失望,因为没有想到洛杉矶的“地方势力”这么强大。他对《新闻自由导报》的前途感到悲观、忧虑和痛心。也觉得没有力量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 是次会议的结果,是刘宾雁辞去理事会主席职务,并为那句指责洛杉矶“地方势力”太大的话表示道歉;程凯辞去总编职务,由王超华接任。“六四之声”三月关门“六四之声”广播电台亦是1989年“六四”之后的产物。由于外来资助中断财务陷入困境,台长李三元宣布于3月底关门。 李三元说,他因电台工作不但影响了学业,更引致妻子的不满。同时因他与“反动电台”扯上关系,也无法回大陆。“‘六四之声”被迫关门,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可重返学校完成博士学位。 由台湾人士资助在美国创办的文学性刊物《广场》,由于经费难以为继,已定于3月15日出版第四期后停刊。
3. 台湾《远见》月刊文章:凄美的荣耀─蒋方良传奇(二)
穿旗袍的俄国媳妇1937年初,斯大林戏剧化地答应蒋经国携眷返国。毅然丢下家族、故友、祖国,随夫奔向陌生地的法因娜,当时是否了解蒋家在中国的地位,以及未来她可能扮演的角色? 法因娜一踏进中国,立刻受到不同语言、风俗、礼教、生活习惯等强烈的文化冲击。 她同蒋经国携子从上海、南京回到浙江溪口,拜见亲婆毛福梅。据香港《大公报》记载,这对夫妇特地在蒋家宗祠——丰镐房报本堂,依乡俗补办婚礼;在司仪一拜天地、二祭祖先、三拜父母的号令下,方良行礼如仪。而“朴实、勤劳”的俄国新媳妇,没隔两天就穿起旗袍下厨帮忙,开始洗手做羹汤。 “法因娜”的俄文名,也很快便被蒋经国依照谐音改成“芳娘”。至于“芳娘”又如何变成了“方良”,据留俄孙中山大学校友表示,有位同学徐君虎,认为中国人不宜管自己的老婆叫“娘”,建议把“女”字边去掉,经国先生笑纳。从此,“蒋方良”三个字公开延用至今。 俄国东正教出身的方良,要适应繁杂的中国礼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浙江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的《蒋介石家世》一书披露,1949年清明节,蒋介石曾带蒋经国夫妇和孙儿、孙女,到白岩山鱼麟岙祭扫蒋母王太夫人墓。他连声嘱咐儿孙“多磕几个头”,但方良只在墓前鞠了一躬,蒋介石当时直斥儿媳“不懂礼节”。 然而,17年后方良过50岁生日,蒋介石特别亲笔题了“贤良慈孝”四字,送给‘“芳娘贤媳”做纪念,足见多年来方良对中国礼节所下的苦功。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方良如何学说中国话呢?据了解,方良的生活圈子里一直满布浙江奉化人,因此,她学到的是半调子国语——带有俄国腔的宁波官话。她自知这种国语“有点怪怪的”,怕别人听不懂,要出席公开场合时常为之怯步。 不过,方良来台湾后又学了英文。她的英文说写流利,平时大都阅读英文书报杂志,以了解世界脉动。 早年和方良接触过的人都感觉,她的个性富有西方人的活泼、外向,也同时兼具东方女性特有的温柔、顺从。 绝大多数在中国的岁月,方良确是深居简出,似乎刻意把自己隐藏起来。 然而,生命中某些因缘际会,也曾使她闪现短暂的光华。 先后追随经国先生工作30年,赣南时期担任蒋经国机要秘书的漆高儒回忆,在江西专员公署地区的日子,因局面单纯,宋美龄亦不在当地,方良做过小规模的“第一夫人”,且做得相当称职。(二)
4. 昔日「寡妇村」如今「团聚村」
【法新社福建3月28日电】林柳蔻(译音)至今仍记得40年前的一天,当时因失败而要逃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黎明前进了村,强征村里的147名男人当兵。。 林和村里的妇女们在海滩不停地哭喊哀求但都无济于事,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国民党兵把自己的亲人推上停泊在那里的船只,驶入茫茫的大海。 那是1950年3月23日,林的8个儿子就在被抓兵的男人中。 这个名叫铜砵(音)的村子共有300户人家,近100名妇女失去了丈夫,而其他人则失去了父亲和儿子。因此,人们称这个村为寡妇村。 如今,随着台湾海峡两岸局势日益缓和,当年被抓走的男人们陆续回乡探亲。据村里一位老者说,被抓走的147名男人中,除有55人死在台湾外,现已有74人回乡探亲,因而人们说,昔日的“寡妇村”,如今成了“团聚村”。 现年74岁、独自养大了3个女儿的林秀娟(译音)女士说:“我们一直等待着,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派干部来安慰我们,说我们的丈夫不久就会回来。”林女士说,刚解放时生活非常贫困,这使她不得不把一个女儿送人。是共产党的干部把村里人组成互助组,使她们这些没有男劳力的家庭渡过了难关。如今,她丈夫虽已在台湾再婚,但自1987年起先后两次回乡探亲,并出资为她盖起了一幢10个房间的小楼。村里另外十几户与她家情况相似的家庭,也都建了中国南方式的小楼。
5. 港台短讯
▲《香港时报》报道,港英政府八日公布,去年香港转口贸易总值为四千一百三十九点九九亿元,较一九八九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其中,中国大陆和美国仍分别为香港去年转口货品出口的第一、第二大市场。 ▲台《中国时报》十日报道,根据台「行政院」指示,卫生署与陆委会研商决定,大陆药未来可望以国产药品身份在台审核上市。 ▲中央社报道,台「国大」第二次临时会八日举行,会议主要任务是,「研议宪法增修条文」及「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之废止。 ▲台《中央日报》九日报道,台「法务部」八日开会,研讨「两岸关系条例施行细则」,声称,大陆船舶 「擅自进入台澎地区禁止水域」,台主管机关「将予以驱离、射击或击毁」。 ▲台《经济日报》报道,截止八日报备最后一天,向台当局登记与报备已赴大陆投资的厂商累计达二千三百○九家,若加上用邮件登记的厂商,总数为二千五百家。 ▲台《中央日报》二日报道,台湾首部科技分类典与索引典,在动员数百名专家学者历时三年余的工作后,预定今年六月可完成。 ▲台《自立晚报》二日报道,爱新觉罗家族水墨画作共三百五十幅,全为恭亲王府后裔的作品,目前已抵台珍藏,正待台历史博物馆择期展出。 ▲台《中央日报》报道,台「中国青年军协会」经「内政部」核定七日在台北举行成立大会。 ▲台《自立晚报》五日报道,一部由台人开发成功的立体传真机,将于年底前正式量产问世。该产品将采超低价的方式,以抢占市场为目的。
6. 漫画
又是大陆热(原载台湾《联合报》)
第 3 版
1. 美国《花花公子》杂志从下月起将出版捷克文版
合众国际社三月二十六日报道,这是该杂志的第十五个外文版,也是东欧的第二种外 文版。 《花花公子》杂志现在已在世界上十五个国家发行五百多万份。
2. 美国柴纳克影片公司将于九月开拍一部新片《深沉的爱》
合众国际社三月二十九日报道,影片通过一个少女的眼睛来观察她父母突然离异这件事。去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导演布鲁斯·贝雷斯福德和编剧艾尔弗雷德·昂赖将再度携手拍片。
3. 阿根廷开办第一所电影学院
埃菲社三月二十七日报道,该学院将于今年五月正式开学,原国家电影协会主任安廷为院长。这所电影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学生交费和国际资助。
4. 《抓间谍的人》续集《间谍百科》将于十月出版
美联社四月五日报道,该书将由澳大利亚奥克托普斯出版公司出版,约八万字。
5. 瑞典宣布在斯德哥尔摩岩礁区发现一千五百二十二年沉没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舰队旗舰
塔斯社三月二十六日报道,这艘「天鹅」号旗舰是瑞典历史上最著名的舰只。在舰上曾进行过与丹麦的和平谈判,一五二三年六月十七日在这里下诏宣布斯德哥尔摩为瑞典首都。
6. 第八届国际漫画比赛
突通社三月三十日报道,由南斯拉夫《刺猬》漫画周刊在阿兰杰洛瓦茨(塞尔维亚)举行的漫画赛的大奖今天授予意大利人保罗·达尔波内塔。南斯拉夫人米罗·斯特凡诺维奇获得二等奖。另有两人获得特别奖。这次有十二个国家的三百五十幅漫画参加比赛。
7. 格林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
【英国《泰晤士报》4月5日报道】题:格雷厄姆因“ 太受爱戴”而未获诺贝尔奖 格雷厄姆·格林始终未能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依然是他的一生当中一个难解的谜。昨天发表的长篇传记式讣告也没能揭开这个谜。然而,现在看起来在颁布诺贝尔奖的那些瑞典人的冷眼里,他犯有两项罪过:他是天主教徒而且太受人们的欢迎。 25年多来,瑞典文学院一直拒绝接受格林的候选人资格。反对授奖给格林的最直言不讳的是现年85岁的阿图尔·伦德奎斯特院士。他是一位著名的瑞典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列宁奖的获得者,长期来对其他院士具有巨大的影响。伦敦的《亚当》文学杂志的资深编辑迈伦·格林迪35年来一直是格林的朋友。他两年前曾在瑞典见到过伦德奎斯特。他说:“当我前往斯德哥尔摩郊外他的住所去采访他时,他依然是那么好争论。当问及多年来是什么动机驱使他反对授奖给格林时,他回答说:‘因为他是天主教徒。’没有再谈下去的余地。”格林迪后来采访了另一位著名的瑞典文学评论家佩尔·瓦斯贝格。瓦斯贝格说:“象E·M·福斯特、v·沃尔夫和W·H·奥登一样,格林也没获诺贝尔奖,令人深感遗憾;格林没有获奖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太受欢迎和带给人太多的乐趣了。”格林在瑞典的出版商朗纳·斯万斯特伦同意这一观点。格林迪说:“从我与格雷厄姆·格林的多次谈话看来,我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伦德奎斯特的态度感到恼火,但他无法理解伦德奎斯特的态度。 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现在早已被人遗忘的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普吕多姆在生前被同行看作是一位二流角色。当时,即使就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易卜生和斯特林堡也都正处于创作高峰时期。这种谬误一直层出不穷。无论是托尔斯泰、亨利·詹姆斯、高尔基、里尔克,还是托马斯·哈代都被瑞典文学院的18名院士认为不够获奖资格。他们的作品被认为过于悲观,也许格林的作品也如此。本月8日,在瑞士科西耶的圣让天主教堂将为格林举行葬礼,从此他将长眠在这个俯瞰着日内瓦湖的小镇。
8. 被遗忘的德国人(二)
东德出现转折16个月之后,哈雷的情况是:老的政权已解散,老的货币已消失,老的国家已解体。过去可以回忆,未来可以幻想,但今天和明天的情况会怎样,人们一无所知。在哈雷,时针好象一直停留在零点上。房子的门窗破破烂烂、街道脏乱不堪,人行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被废弃的汽车残骸。许多居民白天咳嗽不止,夜里经常被恶梦惊醒。 哈雷已经衰落。有一半街道年久失修,8万幢房子破旧得不成样子,房顶上长出青草。要维修这些房屋和街道还很渺茫,因为围绕所有权的争论还会持续好多年:西方已经有1.6万人提出收回这些房屋所有权的要求,有时甚至有5个人对同一幢房子提出拥有所有权。 在哈雷,小汽车迅猛增加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仅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3万多辆新汽车;交通事故和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争执也急剧增加。交通设施很不完善,许多十字路口没有红绿信号灯,许多街道上没有划人行横道线,缺少警察和拖小汽车用的车辆。汽油也不够用,甚至连警车有时也加不上汽油。警察斯特芬·克劳斯讽刺说:“即使有汽油,我们用老式的瓦特堡汽车反正也追不上速度快的西方汽车。” 斯特芬·克劳斯身着穿旧的灰色人民警察制服,头戴贴有民德国微的帽子,他爱挖苦人。有一次他接到通知,说市政厅受到炸弹的威胁,他就在电话里挖苦说:“但愿它爆炸。” 克劳斯是一位穷警察,他旁边的房间空无一人。以前与他一起共事的人今天都已在公司当看守或搞警卫工作,因为在德国统一之后,他们都不知道将来是否还能保住当警察这个饭碗。另外,公司给的薪金要比国家给的高得多。现在不再有“地段主管民警”,但按照西方模式的地段主管警察还没有出现。因此,刑事犯罪案件急剧上升。哈雷正在朝成为一个小芝加哥的方向发展。 “昨天晚上,一伙年轻人将一位正在打电话的男子(48岁)拖出电话亭,抢走他的皮夹子,并把他打得不能动弹。 “前天,有一名强盗用棍棒将一位行人击倒在地,抢走他的财物。上个星期,每天发生一起拦路打劫案件,每个周末发生15至20起破门盗窃案件。”克劳斯引用了警察报告中的两段话。 德国统一后,有一大批西德司法人员到东德新的司法当局临时帮忙。哈雷也来了一些西德司法人员,其中有一位名叫阿尔姆特·罗伊特的女检察官。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法院大里埋头阅读一大堆积满灰尘的案卷,主管平反工作的判决委员会总共收到了3500份要求推翻过去的判决的申请。罗伊特说:“看到的材料有许多都不可信。”(二)
9. 日本的指挥家遍布世界各地
【香港《亚洲用刊》3月22日文章】题:日本出指挥家的奥秘 小泽征尔15岁时便决定献身于外国音乐。这时,他已经是一位奉献于钢琴演奏事业的钢琴家。他力争得到日本一流指挥家及音乐教育家斋藤秀雄的指点,直到斋藤于1974年去世。小泽征尔在25岁时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他曾担任过多伦多交响乐团和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自1973年起,他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导兼指挥。小泽征尔今年55岁,他只不过是一大批日本音乐指挥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还有一些与他相比不太有名的日本指挥家也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指挥领域里担任最令人渴望的职务。 一位日本人在天才作曲家莫扎特及其辅导老师海顿的家乡奥地利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担任常任指挥。欧洲最负盛名的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由日本人担任指挥。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也由日本人担任指挥。为什么日本人会出现西方古典音乐诞生地欧洲的交响乐团的面前呢?小泽征尔自己的看法是:“美妙的音乐就象日落前的一轮大太阳。人们被太阳的美丽所打动,不论他们是什么人种,也不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文化。我们日本人视莫扎特和贝多芬为自己人,他们就象美丽的太阳。” 音乐评论家纳卡穆拉·科苏克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部分原因是,日本当地的训练有所改进。尽管古典音乐在19世纪60年代(莫扎特诞生100年之后)首次进入日本,日本的音乐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开设指挥系,但是,学生们早就开始了训练。因此,当他们参加国际比赛时,事实证明,他们的指挥水平几乎同欧洲人一样高,甚至比欧洲人还要高一些。日本许多有名的指挥是通过比赛的途径跻身于明星界的。在1959年法国有名的贝桑松大奖赛中,小泽征尔成为获得最高奖的第一位日本人。松尾、佐渡等其他三位日本人也步他的后尘,分别在1982、1989和1990年获奖。 小林研一郎是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的指挥。他是通过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一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而立足欧洲的。小林研一郎说,它使我的人生方向发生了180度的变化。 日本的很多指挥家是从斋藤秀雄的东方音乐学院毕业的。东方音乐学院位于东京郊区。 小泽征尔就是从这所大学毕业的。日本的音乐历史学家和评论家认为,东方音乐学院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该院的创办人之一斋藤秀雄,他把指挥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另一所学院——东京美术音乐国立大学也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虽然日本的音乐训练无疑是第一流的,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喜欢到西方国家去学艺。对一些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向欧洲杰出的指挥家学习更惬意的了。正是这种思想意识促使小泽征尔旅居巴黎,最后旅居法国东部的贝桑松。今天,这种亲西方的偏见仍然存在。
10. 歌剧《克林霍弗之死》首演成功
【美联社布鲁塞尔3月20日电】题:以劫持事件为原型的歌剧受到了欢迎,也受到了严密的安全保护 官方为一部歌剧的上演提供了森严的保安措施。这部歌剧内容的原型是,“阿基利·劳罗”号船被劫持,船上一名残疾的美籍犹太人被杀。 负责蒙奈剧场安全的比利时内政大臣路易·托巴克说,这个主题这么敏感,以致歌剧上演的那天晚上,人们担心如果海湾战争仍在进行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恐怖主义活动,从而使演出推迟。昨晚,该剧在蒙奈剧场首次上演。 这部由彼得·塞拉斯导演的歌剧《克林霍弗之死》在头一个晚上的演出结束时,除了座无虚席的剧场里的观众热烈鼓掌以外,并没有出现更为激烈的场面。观众们为导演彼得·塞拉斯、作曲约翰·亚当斯、歌词作者艾丽斯·古德曼和舞蹈设计马克·莫里斯鼓掌。 这部长达3小时的歌曲剧中共有200个人物角色,主要内容是讲1985年“阿基利·劳罗”号游船被劫持时,坐轮椅的利昂·克林霍夫被杀害的故事。在歌剧上演之前,塞拉斯强调说,这部歌剧并不是为了驾驭观众的情感、或是在政治上得分;而是为了达到一个“人道的标准,这是凌驾于所有政治分歧之上的。”他说:“上演这部歌剧是为了发起一场讨论。”塞拉斯、亚当斯、古德曼和莫里斯在这之前曾创作过有关政治事件的歌剧。1987年,他们创作了《尼克松在中国》,剧中,这位前总统和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在他们历史性的会晤中载歌载舞。《克林霍弗之死》的舞台设计与其说象一艘豪华游船,还不如说象十足的绞刑架。咏叹调和合声使观众沉浸在对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悲惨命运的默想中;那歌声似乎表明了,这两个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11. 阿尔及利亚拍第一部国产片
【突通社阿尔及尔3月26日电】阿尔及利亚国家影视制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完全国产化的影片《地下出租车司机》,于3月25日晚在阿尔及尔举行首映式。 这部1小时50分钟的影片是1991年拍摄的,由贝纳马尔、巴赫蒂自编自导。影片叙述一组去阿尔及尔的旅客的故事。这些旅客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而搞得精疲力竭,最后请一个多口之家的父亲帮助,此人临时充当地下出租车司机,引出一连串滑稽可笑的奇遇。 这部现实与虚构交错的轻喜剧在技术上有许多不足之处,最明显的是声音效果较差。
12. 漫画:无题
(原载新加坡《联合晚报》)
第 4 版
1. 凯利抖出秘闻 南希不屑一顾
【合众国际社纽约4月7日电】题:一本关于南希·里根的新传记打破了她那副一本正经的面孔 一本未经认可的关于前总统夫人南希·里根的传记将于明日上市。该书用极为尖酸刻薄的语言把南希描绘成一个自私自利、眶眦必报和心胸狭隘的女人。该书说,这位前美国第一夫人用她的“花拳绣腿”统治了白宫。 该书还有可能改写了里根时代的历史,因为这本传记认为,这位美国前第一夫人在幕后所操纵的权力比以前所报道的要大得多。这本书声称,南希甚至曾经插手过问里根同包括戈尔巴乔夫在内的各国首脑人物会晤的议事日程。 这本关于南希的传记是由基蒂·凯利撰写的。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曾一直为该书的内容严守机密。但在本周末,至少有两章分别为《纽约时报》和《每日新闻》所获。这两家报纸都在今天的头版披露了这本传记的内容。 凯利声称她在写作该书的过程中曾采访了1002名里根的朋友和敌人,其中包括一些被疏远的前白宫助手。 据已经发表的关于凯利所揭露的南希秘闻的报道说,南希实际上编造了她自己的身世。南希在成为美国第一夫人之前出身于寒微的中下层阶级。她出生于1921年,而不是她自己所说的1923年。她的父亲肯尼思·罗宾斯是一个人寿保险代理人,她却说她父亲是一个富有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母亲曾经当过演员,后来再嫁给一位并不富裕的芝加哥医生洛亚尔·戴维斯。后来戴维斯成了有名望的神经外科医生,于是南希·罗宾斯有意用甜言蜜语哄他,劝他收养她。 戴维斯把她送进了一所颇有社会地位的学校——史密斯学院。在那里,她和一位来自马萨诸塞州名门望族的年轻海军军官订了婚,但后来她又中断了婚约,因为她想当演员,成为一名好莱坞明星。据那些报道说,她当时与好多男人都有罗曼史,其中包括选配演员的导演本尼·托以及电影演员协会的主席、与女影星简·怀曼离婚的罗纳德·里根。 当她告诉41岁的里根她已经怀孕的时候,里根对其他的女友抱怨说,他“觉得掉进了陷阱”,并且认为,“南希是在骗他同她结婚”。 这本传记说,南希是一个不成功的演员,但是嫁给里根却使她走进了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官邸。 据《华盛顿时报》上的一篇专栏文章说,这位前第一夫人上周在华盛顿对朋友说,她不打算看这本凯利为她写的传记,因为“我根本不关心那种书”。
2. 来自儿子的证实:谢胡确死于自杀
【路透社地拉那4月5日电】据谢胡的儿子说,阿尔巴尼亚已故领导人霍查的接班人谢胡是1981年自杀的。 斯坎德尔·谢胡回顾了阿尔巴尼亚的这一政治之谜的某些细节。他在他父亲死后当了9年多政治犯,上月被赦免。 穆·谢胡曾担任了24年的阿尔巴尼亚总理。1981年12月18日,他的妻子费切列特·谢胡和他的长子弗拉季米尔·谢胡发现他已躺在床上,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心脏,身边放着一支手枪。 目前阿尔巴尼亚官方的说法仍然是,谢胡阴谋刺杀霍查,当他作为美国、南斯拉夫和其他国家的间谍的身份暴露后自杀了。 今年41岁的斯·谢胡故意用英语慢条斯理地说,他相信,他的父亲是自杀的,他没有证据来证明西方关于他父亲可能被谋杀的持续不断的猜测。他说:“我认为他是被迫自杀的。” 他说,他的父亲象霍查一样也是一个虔诚的斯大林主义者。他由于担心因赞成斯坎德尔1981年9月与地拉那大学经济系学生希尔娃·图尔迪订婚所犯的“思想错误”而感到焦虑不安。霍查当时发现,图尔迪的母亲的表兄是一个流亡的反共头目,在美国任教授,名叫阿尔吉·皮帕。按照霍查的看法,共产主义的反对派试图通过婚事打进领导层,从而破坏阿尔巴尼亚。谢胡起初同意这门亲事被认为是“削弱阶级斗争”。 1981年9月至12月,斯坎德尔正在瑞典深造。他说,他是根据他母亲和哥哥告诉的有关详情讲这些话的。
3. 她象其丈夫一样忙碌
【法国《非洲画报》月刊2月号一期文章】题:伊丽莎白·迪乌夫的一天 伊丽莎白·迪乌夫同其担任塞内加尔总统的丈夫身高相差42厘米:阿卜、杜·迪乌夫身高2米,而她的身高却只有1.58米。她只好常常抬头仰望她的丈夫。 大约50年前(她拒绝披露她的年龄),伊丽莎白·迪乌夫出生于法蒂克。她既未见过她的母亲(她母亲死于分娩),也未见过她的父亲(她父亲是埃及—黎巴嫩人,拒绝成为塞内加尔人)。她3岁时,娘家人把她送进了圣路易修道院开设的一个孤儿院。在同娘家失去一切联系以前,她一直在学校生活和工作。她说:“我15岁就开始工作了,这也许正是我从不愿放弃工作的原因。在那些修道士中,当教师的人不多,所以她们要我负责教一些孩子认字读书。” 18岁时,伊丽莎白·迪乌夫得到了一份在巴黎学习秘书学的助学金。获得速记打字员证书以后,这位出生于法蒂克的孤儿到塞内加尔驻巴黎大使馆当了一名秘书(1960年)。其间,她认识了一个名叫阿卜杜·迪乌夫的大学生。他们俩人彼此完全不同:阿卜杜·迪乌夫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而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正在法国国立海外学校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而她已经是大使馆的秘书;身材修长瘦削的他在体育活动方面只喜欢打打篮球,而她却醉心于游泳,现在,伊丽莎白·迪乌夫象其丈夫一样忙碌。她从上午10点开始工作。首先,她要同她办公室的成员见面,阅读信件并口授复信。她说:“我是有信必复。”然后,她便开始接待来访者,听取和记录来访者诉说情况。实际上,伊丽莎白·迪乌夫象是塞内加尔共和国总统府的一位社会福利员。她本人是孤儿出身,所以她对一些社会悲剧十分敏感。 中午,她停止工作,等着同丈夫共进午餐。如果阿卜杜·迪乌夫因召开内阁会议很晚还没回家,伊丽莎白·迪乌夫便只好先同在达喀尔的孩子用午餐。但她绝不会让丈夫独自进餐。即使她已用完餐,她也要等丈夫用完餐后再午睡。 迪乌夫总统夫妇有2个男孩,2个女儿。伊丽莎白·迪乌夫承认:“我是一个象母鸡一样的妈妈。我之所以对孩子们关怀备至,可能是由于我没有见过我的妈妈。当孩子们还比较小时,当总统还只是一个高级官员时,我常常同孩子们一起到超级市场买东西。这时,我就把一个孩子放在装商品的小推车上来往于家和商场之间。在国外学习的孩子也一直同我保持着联系,彼此经常打电话。” 作为总统夫人,她不得不参加一些诸如菊花展之类的活动。但是,不管是出席妇幼保护中心落成仪式还是前往机场迎接另一位国家元首夫人,伊丽莎白·迪乌夫都言谈不多,不喜欢发表演说。她不失时机地强调指出,她自己只不过是总统的夫人而已,并不是官方要人。 晚上,不管总统回家多么晚,伊丽莎白·迪乌夫都要耐心地等他回家后才用晚餐。此时,十分关心总统的烦恼和忧虑的伊丽莎白·迪乌夫耐心地听着丈夫的烦恼和抱怨之词,甚至甘心充当丈夫的出气筒。然而,如果有人损害她的这位总统丈夫,她就能以犀利凶狠的目光制服这个人。
4. 几度欢乐几断肠
【美联社沙特美空军基地四月五日电】这并不是一本值得赞美的故事书,但是它肯定让人忘不了:沙漠帐篷里的绢花和供应的无酒精香槟酒。 对美国空军参谋军士海德沙伊特和普尔来说,在军用吊床上吃乳酪、饼干和香肠,这样的野餐是五个多月浪漫生活的高潮。随着帐篷开始折叠起来,部署在海湾的五十万美国军人将要结束他们个人生活中的这一篇章。对一些人来说,他们的这一生活篇章中充满了诗意。海德沙伊特同他的女友已打算在今春结婚,并且已经为他们将来的第一个孩子取好了名字。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一生活篇章中也留下了玫瑰色的回忆。当然,也还有相当一些人是不幸者,他们只有空虚、伤感和离婚。 三十五岁的空军上尉索顿说:「我认为这种经历对男女关系是严峻的考验。许多人正在寻找答案所在。」 跟有吧女的越南不一样,沙特不让美国兵同当地穿长袍、戴面纱的妇女接触。但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部队里女兵很多,因此男女之间总有机会寻欢作乐。 据美空军基地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飞行员说,营地指挥官对这种带有普遍性的越轨行为很生气,他们派人戴上夜视镜监视帐篷内那些痴男怨女们。有几名美国兵被逮住,并受到了纪律处分。 女兵一旦怀孕,就会被送回国内。有些女兵说,她们利用怀孕来逃避执行任务。 一名女兵同一名欧洲摄影师发生了关系。她对他说,她极想怀孕以便被送回国。 沙特东部一美空军基地的一对结过婚的夫妻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探索如何解决他们俩幽会的问题,他们终于发现,每周有一天黎明前二小时,安放雷达的小屋里是没有人的。这间小屋成了他们夫妻幽会的好地方。 每个美国大兵都知道,如果有人收到恋人的通知信,那就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已经完结。这样的信件被称作「亲爱的约翰」或「亲爱的简」。 有一名美国大兵同他的女友一直保持通信联系,她提出要同他结婚的要求。他答应了。但是几周以后,她写给他了一封「亲爱的约翰」的信。 对许多部队的士兵来说,收到国内写来的某一类信件,将大大提高士气。这类信件的信封上写着:「任何一位军人收」。 参谋军士鲍登就是在收到这种信以后同一位女大学生坠入情网的。他说:「多亏萨达姆,我们相爱了。」
5. 库尔德人的浴血传奇(三)
东方的被遗忘者 再见吧!许诺。对于那些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国家来说,只是焦土政策。库尔德人又重新投入战斗,希望通过新的战斗来摆脱没有国家的处境。不断的反抗终于导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波斯大地上诞生了一个王国。这是一个矮人国,是1946年由一位讲世界语的法官建立的马哈巴德王国。这位主张禁欲主义,脸色腊黄,经常披一件旧军大氅的法官名字叫卡齐·穆罕默德。整个中东都把目光转向了马哈巴德:这个小法官能成功吗?这个共和国只是一种徒劳的希望短暂的昙花。11个月之后,伊朗国王在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支持下推翻了苏联人放出来的领土收复主义者。国王的士兵们还在马哈巴德的广场上放了一场大火以资纪念。美国驻德黑兰公使馆的副武官(他是进入过这个小小共和国的五个西方人之一)一语道破说:“同以前一样,这主要是由于库尔德人自己缺乏团结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从这个失败的共和国中,从再次破灭的梦想中,产生了一位领袖:穆斯塔法·巴尔扎尼将军。他的传说将永远留传下去。这位酋长,小小的马哈巴德军队的司令在共和国失败时与少数士兵逃到了苏联。他度过了11年的流亡生活后回到了故乡。1961年,59岁的巴尔扎尼重新燃起了分离主义的火炬。作为一支乞丐军队的首领,这位战将成了库尔德斯坦历史上的英雄。他被人们称为“红色将军”。在俄国的流放生活结束之后,他同莫斯科保持着距离。巴尔扎尼很狡黠,是个非常会算计的人。他想捉弄这个地区的大国 ——苏联、伊朗和伊拉克,让它们互相作对。但是他没有成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