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03-12
第 1 版
1. 战后重建──场新的争夺
美国在科威特独占鳌头 【德国《世界报》2月18日文章】题:美国人是科威特重建中的胜利者 科威特这一次是遭到美国公司的入侵。数月来忙于制订重建自己国家计划的科威特人不会使人怀疑,美国的公司将获得这家庞大企业的绝大部分订货。返回家园的费用估计达600亿到900亿马克。德国公司和日本公司希望做这些有利可图的买卖,但它们手里的牌很差。 重建委员会办公楼——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白宫不远的5栋房子——并不引人注目,门上也没有挂牌。但在门的背后正热火朝天地规划建设新的科威特。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前,有10个小组早就在为建设新的科威特制订各种计划了。在本国受衰退影响的美国商人已经在热切地和科威特人谈判。现在已签署了头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例如,以成功地制造爱国者导弹著称的雷声公司已经获得了一项为科威特飞机场提供检查仪器的价值900万美元的合同。美国工兵部队已获得科威特流亡政府的同意,签订了一项价值7000万美元的修复电力和自来水供应系统的合同。战后,科威特航空公司的机群中将只有麦克唐奈一道格拉斯和波音公司生产的美国飞机。德国人也许仅仅在销售汽车方面在这里有一席之地。 科威特人对向法国人订货持保留态度。据透露,沙特人不是象原先计划的那样把一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确保边界和扩大电话网的订货交给法国人,而是打算把它交给美国公司。英法等国不甘落后 【法新社2月28日电】(原电无发报地点)题:亚洲和欧洲公司为科威特的重建而排队 欧亚两洲的许多公司已在磨拳擦掌,准备同美国公司争夺海湾战争结束后重建科威特的千百亿美元中的份额。 美英两国的公司已在争取科威特的新战役中抢先一步。这一次的战役涉及到恢复和重建计划,其费用可能达到类似天文数字的1000亿美元。英国本月早些时候曾抱怨说它的公司在最初的交易中没有得到公平的份额。法国也派了一支相当大的部队参加这场战争,所以法国的承包商和制造商们都在为争夺科威特的承包合同而作准备。 法国工商界领导人预料激烈的竞争力将不仅来自美英和其他欧洲国家,而且还会来自日本、南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欢迎海湾停火,并且立即开始在有利可图的重建合同的竞争中争夺有利的位置。日本在决定援助反伊拉克联盟之前曾动摇了好几个月,现在却毫不犹豫地表示志愿帮助重建饱受战争蹂躏的海湾。但是,日本商人哀叹他们在重建科威特的竞争中不得不采取低姿态,因为最大的合同份额将属于以美国为首的参战国家。 澳大利亚先是欢迎海湾战争迅速结束,然后便发誓要夺回伊拉克的小麦市场。它将设法抵挡住美国和欧洲得到政府补贴的小麦的竞争。德日瞄上伊拉克 【美国《商业日报》3月6日文章】题:美国公司在重建伊拉克问题上态度谨慎 一些分析家说,由于政治方面的一些原因和伊拉克国库空虚,美国的公司不会马上为重建这个海湾国家而努力。相反,日本公司和德国公司都将最先利用它们与伊拉克过去的商业联系,重建这个受战争破坏的国家。 中东问题专家说,伊拉克在供电、净水、通讯和其他设施方面受到的损失至少为300亿美元。此外,这个国家将需要100亿美元和3年的时间重建它的炼油厂。而如果帮助重建科威特,美国公司可以赚更多的钱,又不会有令人头痛的麻烦事,另外,科威特在支付方面也不会有困难。 美国通用承包商联合会官员特里·张伯伦说,他估计日本和德国的公司将最先进入伊拉克,因为它们与这个阿拉伯国家有着牢固的商业联系。张伯伦说:“日本需要伊拉克的石油。它们可以以货易油。它们可以通过政府或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而德国人也将愿意提供他们的技术援助。张伯伦说,如果美国公司要参与,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
2. 日本政府要求严格控制能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材料或装置的出口
路透社十一日报道,日本还将就导弹和化学武器提出类似的建议。
3. 科威特已同意紧急进口南朝鲜的价值约十四亿美元的商品
美联社十一日报道,商品的种类从毛巾一直到卡车,应有尽有。
4. 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爆发数千学生的示威活动
法新社十一日报道,示威学生同警察发生了冲突。
5.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韦尔十日说捷也许最终会分裂为两个国家
美联社报道,他说,「国家的分裂是我们必须严肃考虑的一种选择」,他还说应该举行一次公民投票来看看斯洛伐克人对此的态度。
6. 复杂原因导致“第2.5次世界大战”
【日本《钻石》周刊3月9日文章】题:“第2.5次世界大战”的后遗症 海湾战争并不单纯是海湾的地区纠纷。 从所投入的兵力、高技术武器以及非参战国所提供的资金及后方援助的规模等方面看,这是一场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匹敌的战争,因此具有“第2.5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此外,从这场战争造成的杀伤和破坏的规模、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和民族间相互憎恨的程度来看,也呈现出了可称之为“第2.5次世界大战“的局面。同时,这还是一场因世界观不同而导致的新型战争。 第一,危机是因伊拉克向科威特这个“异教徒(英国)划定的国界,人为地制造的国家”提出奥斯曼帝国时代的领土要求而产生的。这里包含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因世界观不同而导致的“文化战争”的性质。 第二,这场海湾战争也是一场“石油战争”。它反映了伊斯兰世界的民众对新老石油统治者的不满。 第三,随着柏林墙的倒塌,树立在东西方之间的金融,技术壁垒,民族及国家间的壁垒也相继开始崩溃。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网络——金融、技术网络开始向新领域扩展。在“东欧现象”开始在中东地区露出端倪的形势下,美国为实现七十年代以来的愿望——建立“海湾防御条约机构”而引发了海湾危机。 第四,这场战争的主要背景因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问题。阿拉伯民众对英美依靠其实力扶植的以色列以及对此采取默认态度的联合国,一直心怀不满。巴勒斯坦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不仅迎合了要恢复伊斯兰文化的阿拉伯民众的心愿,而且也与阿拉伯人要对石油资源进行公正分配这种经济自主的思想合拍。 这些因素促进了阿拉伯人反美反发达国家的情感的激化。 海湾战争的战后处理问题的难度将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将面临“3个寒冬”: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世界的对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对立和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地球环境的破坏。此外还面临着恢复伊拉克和科威特经济等问题。 这场具有世界大战性质的战争悲剧将为今后改写世界史留下一个课题。
7. 莫斯科发生支持叶利钦的集会游行
【塔斯社莫斯科3月10日电】今天在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跑马场广场举行了一次由“民主俄罗斯”运动组织的首都公众的群众集会。 几十万莫斯科人参加了游行。在他们的口号中多数表示支持鲍里斯·叶利钦的方针,有些则具有公开反共性质。 集会上翻印了叶利钦前一天在莫斯科会见“民主俄罗斯”代表时的部分讲话记录。俄罗斯联邦议会首脑强烈地谴责了前几天发表的新联盟条约草案,并号召对国家总统和联盟领导人的方针开展积极的斗争。 【路透社莫斯科3月10日电】大约20万名支持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的人今天在克里姆林宫附近集会,要求戈尔巴乔夫辞职,并谴责下星期就这个国家的前途举行的公民投票。 人群挥舞支持叶利钦的横幅并高呼“戈尔巴乔夫下台”。 著名的激进分子对示威者说,下星期日举行的公民投票是共产党力图维护其权力和特权并使动荡的各加盟共和国继续处于被奴役状况。 全国各地也举行了类似的支持叶利钦的示威。 【塔斯社莫斯科3月9日电】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对叶利钦的讲话提出抗议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对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今天在俄罗斯民主力量全俄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表示不安和抗议。 卢基扬诺夫在中央电视台发表讲话时认为,俄罗斯联邦议会领导人,是在国家处于非常复杂的局势下向国家领导宣战。他斥责叶利钦宣布的直接行动计划:集会、不服从行动、用“全权”代替地方政权。他认为,这是在不负责任和不能允许地号召进行对抗。 卢基扬诺夫认为,星期一举行全体会议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不能对俄罗斯联邦议会领导人的这种讲话不闻不问。
8. 战后中东动态
▲据法新社报道,英国驻科威特大使10日告诫科威特当局,如果科威特今后6个月内不举行大选,它可能面临政治动乱。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国务卿贝克11日取消了对耶路撒冷老城的访问,原因是在以色列约旦边境有6名阿拉伯武装分子企图进入以色列被打死。 ▲据路透社报道,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10日说,他们打算促使反对萨达姆的起义升级并将制订组成联合政府的计划。他们声称已经解放了29个大城镇,控制了伊拉克2/3的领土。但一位反对派领导人说,共和国卫队已于10日攻占穆斯林圣城卡尔巴拉并在激战中打死500名叛军。 ▲据法新社报道,一个由21人组成的联合国代表团10日到达巴格达,他们将对伊拉克需要多少人道主义援助作出估计。▲据法新社报道,正在科威特访问的沙特国防大臣10日说,如果伊拉克出现新政府,沙特将与伊发展友好关系,否则,沙特将不会与伊有任何交往。 ▲据法新社报道,叙利亚外长10日说,战后阿拉伯维持和平部队的人数和部署情况将由海湾国家决定,他强调这支部队将包括叙利亚军队。 ▲据路透社报道,海湾6国及埃及和叙利亚11日就中东局势发表声明,阐明了它们对战后中东形势以及安全安排等问题的看法。▲据合众社报道,阿拉法特十日呼吁采取具体措施以便使布什在美国会就中东问题发表的讲话付诸实施。
9. 漫画:啥时轮到咱们
说明树的上秃从左至右分别代表法国、日本、南朝鲜和英国,老虎代表美国。(原载南朝鲜《中央日报》)
第 2 版
1. 美日报纸就马斯柳科夫访华评中苏关系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3月8日文章】(记者詹·泰森)外交官们说,中国领导人将同一位苏联副总理会谈向莫斯科提供食品援助的问题。 苏联副总理尤里·马斯柳科夫即将对北京的访问,是扮演一个对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完全是颠倒的角色。中苏在60年代初出现意识形态分歧以前,中国接受了苏联保护国的大量援助。 外交官们说,中国至少将提供7亿美元的食品援助,这表明两国的关系最近亲密到了何等程度,部分是因为双方担心美国将利用它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而在世界上称霸。 要求不披露姓名的外交官们说,旨在安抚不听话的苏联公民的贷款一揽子计划将证明北京的下述说法是正确的,即: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必须首先进行经济改革,然后才能进行其它一切彻底的改革。 中国领导人从70年代末开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力量,从而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自从1989年5月正式结束30年的敌对以来,两国几乎在一切方面的关系都逐步得到了改善。这些方面包括: 防务:外交官们说,北京正在谈判向苏联购买几架最先进的战斗机和其它武器的问题,同时向莫斯科建议如何把军用工厂改建成生产民用物资。双方还将就大规模削减中苏边界上的驻军的具体细节达成一项协议。 贸易:双方促进了边界两边贸易,并同意进行大规模易货交易。 共产党事务:中共领导人江泽民计划于5月中旬访问苏联,这是30多年来首次进行这样的访问。 外交事务:莫斯科和北京就海湾问题进行磋商后要求通过谈判解决这场冲突。东欧外交官说:“近两年来,中苏在逐渐加深接触和改善关系,但是,海湾战争显然加速了这种趋势。” 据西方外交官说,西方不必担心中苏关系的逐步改善。中苏两国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上后不会对外界构成威胁。 【《日本经济新闻》3月9日报道】题:中苏积极开展高级交流,目的在于牵制美国(记者饭野发自北京) 中苏之间的高级交流越来越频繁。据驻北京的外交人士说,继苏联副总理马斯柳科夫9日访问北京之后,苏联经济联络部长卡图谢夫和国防部长亚佐夫将分别于本月中旬和月底访华。估计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将于5月访苏。在美中之间的交流依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美苏关系也开始倒退的情况下,中苏关系正在扩大。可以认为,其目的在于牵制因在海湾战争中获胜而正在扩大影响的美国。 可以认为,马斯柳科夫和卡图谢夫访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中苏经济关系。 苏联国防部长访华是时隔34年后的第一次。可以说,因从60年代开始的中苏对立而停止的中苏军事交流已正式恢复。
2. 基辛格说美把中国看作亚洲稳定的主要因素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3月6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昨天在此间说,华盛顿将不指望获得统治东南亚的权力。这同本地区总的感觉大相径庭。 基辛格说:“我们没有任何要统治东南亚的野心。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如果在美国公众中进行一次民意测验的话,会有90%的人弄不清楚自己是否听说过东南亚国家联盟。” 基辛格在于此间巴厘岛会议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因此,美国国会中没有人要求统治东南亚……” 他说:“如果东南亚人说他们必须坚持把美国赶走,那将是一个错误,因为如果你赶美国的话,它就会走……。” 基辛格在谈到另一些问题时说,华盛顿总是把中国看作是亚洲稳定和繁荣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它将继续这样认为。 他还提出亚洲地区的另外一些重要的角色,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具有集体的力量。 他说,他认为,中国正在经济方面取得进展,尽管速度很慢。 【美新署华盛顿3月6日电】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理查德·所罗门3月6日在众议院外委会亚太事务小组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作证,关于中国部分的内容如下: 我们必须明白,中国在地区性事务上是重要的,在国际事务上——特别是一些重大事情上——也是重要的。正如总统去年11月在他会见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时对新闻界所议,我们完全有理由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建设性的关系。中国在海湾危机期间非常负责地参加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在谋求解决东亚地区紧张关系方面一直采取合作态度。在世界事务的这个新时代,我们必须在许多对美国利益非常重要的问题上与中国保持关系。 但是,中国的人权形势仍妨碍着中美两国全面恢复正常的双边关系。我们曾多次向中国解释过这一点。他们知道我们的立场。为了强调我们对人权问题持续地关注,1989年对中国实行的各种制裁依然有效。
3.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中苏关系:认为世界格局必将因中苏关系加强而产生新的战略变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6日文章】(作者夏泰宁)日前结束访问中国的苏共副总书记伊瓦什科,形容他此次北京之行“对两个共产主义国家有着重大意义”,此言绝非虚夸。 即使在国际社会风平浪静之时,苏中关系的任何新发展也是引人注目的事件。如今波斯湾战争刚刚结束,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在酝酿新的大规模变动,问题千头万绪。苏中高层官员在此时的磋商,自然值得认真看待。 伊瓦什科此次访问中国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中共总书记江泽民今年5月访问苏联铺路。 江泽民访苏日程确定,说明两国领导人皆认为,中苏之间分歧减少,两国之间已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由于苏联政经局势的不断恶化,苏共党内强硬派逐渐占据上风,不愿意看到苏联在自己手中解体的戈尔巴乔夫也被迫左转,对苏联激近改革派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采取强硬立场。毫无疑问,中国对这种变化感到欣慰并持支持态度。江泽民在会见伊瓦什科时表示,中共很重视发展同苏共和苏联国家的关系,中国人民十分关注苏联的情况。此语就是要拉近中国与苏联的情感联系。 近两年来,苏中关系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况。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交往频繁,甚至在军事领域亦出现合作趋势。而在国际舞台上,中苏两国的协调也在明显的加强。 不过,中苏两国似乎不可能恢复50年代初的同盟关系。然而,中苏结成类似80年代中美之间那种战略协调关系的可能性却非常大。更重要的是,中苏两国有可能结合双方的特长,在国际社会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争高下。从长远去看,世界格局必将因中苏关系的再进一步而产生新的战略变化。
4. 沙特阿拉伯招标为吉达市机场提供灭火及救助服务、包括提供劳工、技术人员、物资设备等
截标日期:四月二十七 日。
5. 沙特阿拉伯招标从事机场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的修建、包括修建跑道、饮水、防火、卫生、用电、通讯设施等等
截标日期:五月十四日。
6. 巴基斯坦出口下降
法新社十日报道,巴基斯坦联邦统计局宣布,二月份巴出口比一月份下降百分之九点五,从五点一六亿美元下降到四点六七亿美元。
7. 斐济服装出口增加
法新社十日报道,斐济成衣出口额从一九八七年政变前的六百三十万美元上升到去年的一点一四五亿美元:其中对澳大利亚出口占百分之四十五,对美国出口占百分之十五。
8. 马来西亚购买荷兰飞机
法新社十日报道,马来西业已与荷兰福克公司签订购买二架福克五○飞机的合同,价值二千九百六十三万美元。
9. 越南举行首次外国投资研讨会
法新社十日报道,三百多名外国企业界领导人出席了在胡志明市举行的这次研讨会。
10. 台湾短讯
▲台《工商时报》报道,为配合“戡乱时期”将于5月终止,台“经济部”官员7日透露,该部目前正考虑有条件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进行间接投资。 ▲台《联合报》报道,台“经济部次长”王志刚8日说,为协助已赴大陆投资企业合法化,该部决定再开放脚踏车等300余项产品,准许企业赴大陆间接投资。 ▲台《中央日报》报道,为庆祝“中华书局”成立80周年,台中华书局将与大陆、香港及新加坡的中华书局共同编印中华文化论文集,并在台北举行“国民政府时期”钞票展。 ▲台《中央日报》报道,美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白乐崎5日抵台访问。他说,台如何援助中东,必须由台湾自己决定。 ▲台《联合报》报道,台“立委”洪昭南8日建议当局采用“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观念为中共定位”定位,郝柏村表示不能同意这种见解,所谓“一个民族,两个国家”、“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对台湾现在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中央社7日报道,1992年度台总预算案共列罗出新台币9920.6亿余元,岁入6817.92亿余元差3102亿余元,将用前年度岁计剩余602.7亿余元,并发行公债2500亿元,以为弥补。 ▲《香港时报》报道,澳葡政府7日宣布,运输及工务政务司韦高信,将于3月13日率领澳门代表团前赴北京,讨论澳门机场的技术问题。 ▲台《中央日报》报道,“中华民国建国80年学术研讨会”筹备委员会,4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定于8月12日至15日在台北园山大饭店举行学术讨论会。 ▲《香港时报》报道,港督卫奕信6日晚离港返英述职,他将于11日会见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汇报香港新机场计划的进展、区议会选举及居英权等事务。
11. 张学良赴美探亲
【中央社桃园中正机场8月10日电】“西安事变”关键人物张学良今天偕夫人赵一荻,搭机前往美国,探视在美的儿女和亲戚。 张学良夫妇下午5时半搭乘华航004班机飞往旧金山。 张学良下午3时即到华航贵宾室等候班机,91岁的张学良接受记者访问时说,这次到美国主要是看看儿女和亲戚,顺便在美国玩玩。 谈到出国的心情时,张学良说,他心情很好,趁着还能动,就到处玩玩。 记者询及他是否有意回大陆东北老家,这位前东北少帅说,军人哪儿都是家,只要有机会,哪儿都想去。 至于将在美国停留多久,张学良表示还没有计划,一切随兴之所至。 【法新社台北3月10日日电】张学良将军今天动身前往美国,这是他被软禁50多年之后第一次出国旅行。这位91岁高龄的将军对电视台记者说:“我从来没有去过美国,我想在我还能活动的时候去那里看一看……看望我的孩子们。” 发行量很大的《联合报》说,台湾当局同意张将军出国旅行,证明他现在是一个自由的人。 张将军说:“但是,我的旅行将是非政治性的。”他又说,他将尽量不引人注目。 【台湾《联合报》3月10日报道】张学良定今天下午赴美探视子女,在海内外都是极受关注的大事。据了解,张学良出国之事,张本人曾向李总统当面提出,李总统对此行颇为支持,一来希望张能出国散散心,再者可以让海外真正了解张学良的近况。 据了解,李总统之意,张学良为当年的行动坦然负责,海外对其行动是否自由一直很关注,不少人甚至对政府监禁张学良十分不满,既然政府一再说张学良是自由的,为何不让他出国,让那些关心的人看到事实。李总统也认为,他曾表示,我们应往前看,现在政治开放,“二二八”都已解禁,张学良出国之事,当然应该予以尊重。 【台湾《联合报》3月10日报道】(记者程川康)据悉,预定今日下午搭机赴美的张学良将军与夫人赵一荻女士此次出国不愿声张,张学良甚至未用本名登记机位,赵四小姐登记机位名字是“张赵一荻”。华航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了妥善照顾张学良夫妇,已分别指示旧金山及桃园中正机场的相关职员前往送机和接机,并代办一切登机及美国入境各项通关手续。 据了解,张学良在美旅行中将不会对外发表任何谈话,除与家人团聚外原则上将不会接受演讲、访问或政治性活动。
第 3 版
1. 原东德地区排外情绪严重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月22日报道】题:新建联邦州仇视外国人 为联邦劳工部草拟的一份调查报告提醒人们注意5个新建联邦州“敌视外国人”的问题。尽管前民主德国地区外国人在居民中的比例不高而且还在减少,但是,这一地区的仇外情绪却与日俱增。现在发表的这份调查报告是由科隆“社会研究和社会政治”研究所撰写的。报告说,大部分被调查的外国人都强烈感到这种排外情绪。他们当中遭受过德国人侮辱或谩骂的占70%以上。在商店购物受到刁难的占40%,被人动手打过的占20%。相反在工作岗位受到歧视的却比较少见。 调查报告强调说,这种仇视外国人的情绪与外国人在居民中的比例很小形成了“惊人的反差”。1990年初,在原民主德国地区的外国人有19万,占本地居民的1%。报告说,仇视外国人的发展趋势在新建联邦州“各个阶层各不相同”。工人阶层中的这种情绪比文化层次高的人强烈。失业者中这种仇外情绪特别厉害。青年人比老年人更排外。图林根和萨克森州的排外情绪通常高于其他州。排外主要是针对非欧洲的外国人。前民主德国的外籍工人主要来自越南和莫桑比克。然而,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以及在新建联邦州还根本不存在的土耳其人特别不受欢迎。相反,西欧人、捷克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和苏联人却很受欢迎。新建联邦州出现敌视外国人情绪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外国人被看成是竞争者;当地人由于害怕自身生存受到威胁,因而作出自卫的反应。尽管过去在德国统一社会党统治下不只一次地提到“奉行平等对待政策”。但实际上,外籍工人却一直被限制在驻地活动。不过,应该指出,德国人中“极端排外”的只是一小部分。报告说,克服新建州排外情绪的关键是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实现“社会平等”。
2. MSN对艾滋病有明显疗效
【法新社巴西阿雷格里港2月27日电】巴西东南沿海城市阿雷格里港的医生多拉·西贝姆伯格说,日本生产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实验性药物正在40多名有艾滋病早期症状的病人身上进行试验,这是首次用这种药进行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病人状况有所改善。 这种叫MSN的药物是山人血中的胶质蛋白和脂蛋白制成的,它作用于病人的免疫系统以激发人体对艾滋病毒的自然防御能力。MSN是一种40多年前研制出的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KM的衍生物,是东京癌症电疗化疗研究所的医生研制出的。 西贝姆伯格说,MSN治疗是去年7月开始的,半年以后病人的体重已增加,并能排汗,病人的艾滋病症状也已减轻。 她说,试验结果将于6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第7届国际艾滋病会议上正式公布。
3. 集装箱式活动医院
【英国《金融时报》2月22日报道】丹麦小公司梅达纳公司开发了一种拥有100个床位的活动外科医院。 这种设备齐全的医院耗资300万美元。它由专门设计的集装箱组成,每个集装箱都能与其它集装箱装配在一起。每个集装箱的面积为14平方米。遇有急救情况时,构成手术室的集装箱能独立运行。这种医院不同于急救医院(它们使用帐篷),它的设备是固定的。这种医院有它自己的发电和水净化设备,而且空气过滤和卫生标准意味着,它能抵抗化学武器袭击。
4. 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
【美联社华盛顿3月4日电】油井灭火专家说,科威特每口油井着火的情况多少有些不同,但扑灭油井大火的技术一般大体相同。 1、如果光用水可以扑灭一些火,但需要数千加仑的水才行。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仪器和供消防人员使用。 2、如果光用水不行,就需要在油井里引爆一定量的达那炸药或者C—4可塑炸药,使火失去氧气,然后把火扑灭。 3、在一些情况下,还需在着火油井的旁边打一口辅助井,以减轻油的压力。但不一定总需要这么做。、4、需要用特殊的水压机和炸药来把已经被损坏的控制石油流动的闸门去掉。 5、给油井装上新的闸门,以切断石油的流涌。
5. 乌干达阿鲁阿市一头牛生下带有犀牛和河马遗传性状的小牛
塔斯社二月十七日报道,这头小牛只有一只眼,眼睛下方长出一根长犀牛角。
6. 美研究人员找到了与骨骼形成有关的三种基因的位置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宾夕法尼亚大学卡普兰宣布,他们在研究中发现BMP1基因位于第八对染色体上,BMP2a基因位于第二十对染色体上,BMP3基因位于第四对染色体上。BMP是骨形态形成蛋白的缩写。
7. 新型网球拍
美国《洞察》周刊一月十四日报道,这种网球拍使球拍的大部分重量从它的把上转移到它的头上。这种新型的宽身轻量网球拍是由威尔逊运动器材公司制造的。
8. 东非鸟害成灾
【法新社内罗毕3月3日电】题:非洲东部粮食产量受到奎利亚雀的严重威胁 据肯尼亚粮食生产部门的一份报告说,非洲东部的种植小麦和稻谷的农民受到红嘴奎利亚雀的严重威胁。不等谷物收割,这种红嘴奎利亚雀就大举入侵稻田,把数以吨计的粮食吃掉。 据这份报告说,一只红嘴奎利亚雀一天可以吃掉相当于它体重两倍的粮食。 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政府正在同这种红嘴奎利亚雀作斗争,以控制它们在主要稻谷种植区造成的危害。 肯尼亚已在它的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稻谷种植区喷洒了农药。坦桑尼西和乌于达也在它们的维多利亚湖地区展开了消灭红嘴奎利亚雀的战役。
9. 模拟温室效应
【苏联《科学与生活》第1期报道】美国生态学家在科罗拉多州的一片250平方米的高山草地上铺设电线网,在离地4米高的电线上挂着红外灯。这些灯可把草地土壤加热2.5度,相当于这个地区下个世纪中将要升高的温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由于烤热从土壤中散发出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等气体是否增加。如果这些气体增加,温室效应将加强,将以比我们现在预计的更快的速度进一步升温。
10. 科威特将考虑妇女问题
【德新社科威特城3月7日电】科威特王储、首相萨阿德今天说,他的政府正计划重新考虑科威特妇女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萨阿德是在返回科威特诚后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 他说,科威特妇女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今后几周内我们将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
11. 黑郁金香问世记(一)
一、数世纪拳拳心愿 在剑桥的校园里,在莎翁的故居旁,卢浮宫前,多瑙河畔,每逢春夏便有郁金香的迷人风姿映入你的眼帘。单株的郁金香就很中看,几片绿叶,一条直梗,托着一个小铃铛似的花朵,冲天开放,不枝不蔓,透着端庄、清丽而又有点冷傲的高雅气质。有的栽成一线,花开时节,宛如一条飞舞的彩练;有的种成一片,象一团燃烧的焰火,却又那样地热烈、华美。难怪法国作家大仲马由衷地赞叹:在所有花中,郁金香最美,它漂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叫人透不过气来。 1000多年以前,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中提到郁金香,但它只是一种浸酒用的香草,酒经它一泡,呈现琥珀一样的金黄颜色。然而荷兰的园艺师有根有据地说,郁金香最早确实产自中国的西藏,2000年前由西藏传入中亚。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土耳其士兵发现了这种名花,把它带了回去,10世纪初,航海员又把它带到荷兰。也有人说,郁金香是在16世纪从亚洲经奥地利传入荷兰的,’它的栽培技术复杂,不易成活,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克鲁希亚在小块地上试验,花了几年时间方才培育成功。 郁金香被荷兰和土耳其奉为国花,在荷兰更是得天独厚。全球郁金香市场,荷兰独占80%。1989年,荷兰郁金香种植面积达1.73万英亩,占花卉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同年售出郁金香8。63亿株,其中70%供出口,创汇1.25亿美元。 郁金香约有100种品种,现在已经培育出上千种园艺变种,花色纷呈,唯独不见黑色。17世纪初,荷兰人工栽培的黑红色郁金香,轰动一时,有人愿出6000弗罗林购买一株,而当时花上9000弗罗林就可买到一栋漂亮的房子!1891年,荷兰著名的郁金香专家克雷拉格培育出了绛紫色的郁金香。后人又推出“黑鹦鹉”、‘“黑美人”、“黑珍珠”,这些品种虽有黑色的名称,花却还是绛紫色的。1955年,荷兰人格莱曼斯培育出了“夜皇后”:被誉为黑郁金香,但仍然不是纯正的黑色。几百年的辛劳没有结果,许多人失望了,以为黑郁金香的梦想不可能实现了。 然而,人们没有放弃追求。1850年,大仲马创作了一部小说《黑郁金香》,他用一枝生花妙笔,把这个数世纪的拳拳心愿描写成现实。 (一)
12. 去除柴油气味技术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一 月十六日报道,位于新泽西州的埃克森研究和工程公司向英国提出了一项去除柴油气味的应用申请。该技术是在加油站的油泵喷嘴上安装充满除臭剂的环状物和条状物。因此,当向汽车灌油时,逸出的油气经过除臭剂时被加以消除。
13. 玉米──美洲人的传统食品
据埃菲社报道,几千年来,美洲人把玉米作为主要食品,就象亚洲人把大米,非洲人把小米,地中海地区人把小麦,北欧人把大麦作为主要食品一样。 据记载,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把玉米传到欧洲前3000年,中美洲人就已开始种植玉米了。不管是墨西哥人还是印加人一直把玉米和其它食品掺在一起吃作为他们的主要食品。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今,玉米饼制作方法改变不多,但仍然是墨西哥人食谱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玉米是现今世界上生产最多的粮食,仅次于小麦,但人们吃得最多的却不是玉米,因为生产的大部分玉米用作饲料。的确,玉米中缺少某些成份,特别是缺少色氨酸和赖氨酸,使它的食用价值低于小麦。因为色氨酸是人体改变烟碱酸所必需的,如果食品中缺少这种维生素易得陪格拉病,即糙皮病。 1730年,首先在西班牙的西北部地区出现了这种糙皮病,后来蔓延到意大利、比萨拉比亚、阿尔卑斯山地区和俄罗斯南部地区。在北美洲,一些穷人居住的城镇,特别是美国南部一些州的黑人中也出现了这种疾病,因为在他们吃玉米时没有掺杂着印第安人常用的补充食品。由于这种疾病使得欧洲人降低了玉米的使用价值,不再把玉米作为他们的主要食品。 玉米的谷蛋白质低,不适于制做面包。在拉丁美洲,玉米广泛用做不发酵的玉米饼。美国各地也均食用玉米,做成煮或烤玉米棒子,奶油玉米片,用盐、肉或鱼肉做成各种玉米饼。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的主要原料。 1492年11月5日哥伦布是这样描写玉米的:“在那里有一大片土地,种着一种植物,结的果实有点象小麦,人们称这种植物为玉米。”哥伦布把玉米传到西班牙,但是当时西班牙没有人吃玉米,而是完全把这种玉米象其它美洲物品一样作为一种植物珍品。 一开始移居美洲的西班牙人也非常不喜欢吃玉米。哥伦布的战士用玉米充饥,但是他们也非常讨厌烤玉米发出的香味。即使看到印第安人吃玉米,也没有使西班牙人改变他们以前的那种看法。相反,当他们发现印第安人非常崇拜玉米女神,要人们作出牺牲时,他们把玉米看成一种具有某种魔力的东西。 在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给那些在美洲种植小麦的人们给予奖赏的同时,西班牙殖民地开拓者也开始了种植玉米。16世纪初,欧洲一些安达卢西亚农民也开始种植玉米,但是他们把玉米是作为饲料的。到了17世纪,首先吃玉米的是意大利人和巴尔干地区的人。从古罗马时代就习惯于吃面糊的意大利人开始吃玉米糊。1847年,爱尔兰发生大灾荒,当时的英国人想用玉米来救灾,但是爱尔兰人仍然拒绝吃玉米,当时的爱尔兰人把玉米称作为“皮尔的金子”,因为玉米的颜色象金子那样黄,皮尔是英国当时的首相。 事实上,除少数贫困地区外,欧洲人是不把玉米作为人的食品的。近来,由于采用了美洲的习惯,在早餐中放一点玉米,欧洲人才开始吃起玉米来。 (陈清泉编译)
第 4 版
1. 本可避免的战争(四)
在阿齐兹下面这段讲话中,很容易听出伊拉克对苏联政策的不快和不满。他说,苏联“应当以另一种方式行事,考虑苏联同伊拉克的条约”。但是,当我们问阿齐兹为什么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之前不通知莫斯科时,阿齐兹却避而不答。同萨达姆的第一次会谈 同萨达姆的会谈是10月5日在总统府进行的。萨达姆仔细地读了戈尔巴乔夫总统的信函,没有对其中强烈要求他立即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主权的意见作出直接的回答。但是,会谈开始时的气氛是紧张的。 萨达姆在会谈时声称,1988年在伊拉克取得对伊朗的军事成功后,伊拉克马上成了“多方阴谋”的目标。他说,美国和以色列都不能容忍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伊拉克的存在,沙特阿拉伯和海湾一些国家也卷入了这一“阴谋”。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通过欧佩克向伊拉克施加经济压力,油价从每桶21美元下跌到11美元。他说,这种情况对伊拉克来说“意味着经济毁灭”。 我问萨达姆:“看来你象以色列人一样有一种民族存亡感?”他点点头。 我们转向讨论如果伊拉克拒绝从科威特撤军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世界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我特别想弄清他对这两个问题的想法,因为我觉得,萨达姆可能没有掌握全部情报。他看重的是积极反应,例如,阿拉伯世界支持伊拉克,西方发生反战示威,以及反伊联盟内部有分歧的最初迹象。至于那些不好的消息,他却置若罔闻,他可能将为此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我告诉萨达姆:“如果你不从科威特撤军,你必将遭到进攻。你必须认识到,你对即将爆发的战争负有责任。当然,你知道我的使命不是来恫吓你的。但是,要避免发生战争的话,除了伊拉克撤军之外或许没有别的办法。” 萨达姆回答说,在发生军事对抗的情况下,他将使用一切手段,毫无疑问,战火将蔓延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以色列。他说:“当我要么屈膝投降,要么进行战斗的时候,我将选择后者。” 萨达姆说:“作为现实主义者,我了解局势的真实情况。但是,如果科威特问题不同该地区其他问题联系起来,我就不可能解决科威特问题。我在8月12日的声明中已表达了这一意见。不过我想明确一件事,撤军时间同导致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进程将在谈判中加以讨论。”(在这里,萨达姆从他8月12日声明的立场上有某种后退。) (四)
2. 梅杰掌印一百天
【英国《卫报》3月7日文章】题:梅杰首相的第一个100天 7日是玛格丽特·撒切尔把首相大印交给当时的财政大臣、外表羞怯的年轻人 ——约翰。梅杰的第100天。 在梅杰执政的第一个100天中,他有42天是在镇静自若地主持一场英军在海湾进行的短暂而取胜的战争。这不仅是在他面临成堆的经济问题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喘息的机会,而且使他象上速成课一样结交了布什、科尔和密特朗。本周他又结识了戈尔巴乔夫。他打电话很多,喜欢把别人从睡梦中叫醒。 他在100天中有58天是在改组内阁(8次变动)和改变英国与欧洲已经变坏的关系。他恢复了保守党在民意测验中的领先地位,甚至开始发出经济复苏的信号。 在这100天中,他自己也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在唐宁街10号遭到了爱尔兰共和军的火箭袭击。 保守党的一名内圈人说:“除了装束,他的头发和牙齿仍然是他自己的。他让人们相信他是独立自主的,没有人在背后操纵他。” 老资格的评论家们抱怨说:“他缺乏意识形态,是供有实力的官员们书写的一张白纸”。里德利和艾伦。沃尔特斯认为,他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绩是英国加入了欧洲汇率机制和实行高固定平价。他们认为,这两件事会使梅杰在经济恢复和大选中付出代价。 工党在梅杰的100天中一直持怀疑态度,他们坚持认为,梅杰政府在冬天实行补贴、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和人头税改革等问题上作出的令人愉快的姿态华而不实。 对梅杰的真正考验很快就会到来。考验不是在改变过去撒切尔主义的僵化方面,而是在做一些困难的,也可能是不得人心的事方面。重新开始陷入僵局的人头税改革是紧迫的和至关重要的考验。那时候人们将会看清梅杰是温和还是狡猾,是政治家还是谋略家,是撒切尔夫人的信徒还是实用主义者。
3. 苏报文章认为:苏联存在一个走私武器的秘密网
【法国《费加罗报》1月3日报道】题:苏联“黑手党”的军火商副题:苏联军火走私猖獗(特派记者洛尔·芒德维尔发自莫斯科)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黑手党……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在继续进行它的反对流氓团伙和改革后出现的走私活动的运动。该报的记者弗拉基米尔·菲林在报社总编辑部的赞许和资助下开始“购买”武器。 “喂,是的……一支以色列 ‘乌齐’牌冲锋枪?价钱3000卢布?……好的,我买。请3个小时后再来电话,确定见面地点。” 在真理街弗拉基米尔·菲林的小办公室里,电话响个不停。打来电话的卖主提出了最诱人的价码:1万卢布一个掷弹筒,1万卢布一挺“卡拉什尼科夫”式轻机枪,1500卢布一支“马卡罗夫”手枪,还有大炮、阿富汗战争时期的火焰喷射器…… 翘鼻子的菲林现年27岁,他解释说:“这个想法是去年秋天我们在亚美尼亚旅行时产生的。我们当时获悉,有大量的武器在秘密流通。显然,戈尔巴乔夫颁布的有关解除独立民兵武装的法令并未得到执行。人们将不可能强行收缴这些武器。最好是力求收购这些武器!”于是,菲林和他的同事季米特里·穆拉托夫在得到该报编辑部的赞同之后,决定发起“交还武器”行动。 《共青团真理报》从去年10月14日起就呼吁所有武器持有者与该报编辑部联系。该报为此还刊登了一则醒目的广告,广告上写道:“我们收购各种武器。这些武器随后将交还给国防部和内政部。保证严守秘密。”广告上方还以粗体字写明了便于联系的电话号码。 菲林明确介绍了他的调查的“宗旨”。他说:“我们并不是要充当司法人员。我们只是想证明两件事:1、武器黑市的确存在,并且规模很大。2、戈尔巴乔夫总统颁布的有关解除民兵武装的法令有可能引起紧张局势,如果人们没有找到一种和平地实施这一法令的办法的话。” 据估计,在苏联,非法流通的武器约达300万至2000万件。在那些民族主义运动正在兴起的加盟共和国,军火走私活动特别活跃,民族军队的雏形正在建立。 不管怎样,这毕竟是件古怪的事……为什么那些地下商贩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冒险出售武器呢?菲林说:“因为我们接受他们的价格,我们保证不公开其姓名。不管怎样,我们只同一些中间人打交道。但要追查武器贩卖网却几乎仍然不可能。” 然而,购买武器却是极其容易的。菲林甚至听说有人要出售浓缩铀罐和坦克。但坦克的出售者要求用外汇支付:1万美元1辆…… 那么,黑市上的武器是从哪儿来的呢?两名记者在他们的文章中认为:“有些是用于回炉处理的老式武器,有些是军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极新式的武器。”武器还可能来自于民防组织、预备役部队、警察局,甚至红军的武器库。另外,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散失在苏联领土上的各种武器。 《共青团真理报》的两名记者明确指出:“毋庸置疑,一个秘密网在组织军事组织与苏联各地区之间的武器走私……这不是一个由业余人员组成的秘密网,而是一个由职业人员组成的秘密网!”
4. 世界各国向伊拉克提供武器一览
【合众国际社尼科西亚2月13日电】题:谁武装了萨达姆? 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在从沙特视察归来之后对伊拉克能获得大量的武器表示惊讶。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搜集的一份资料告诉人们,几乎每个国家都向伊拉克提供过武器。 苏联:410架战斗轰炸机、19架运输机、40架直升机、160门自行榴弹炮、560个多管火箭筒、1700辆作战坦克、1280枚防空导弹、362枚“飞毛腿”导弹、626门火炮、800辆装甲运兵车和其他各种武器。 法国:113架“幻影”F—1战斗机、510辆装甲战斗车、298枚“飞鱼”式反舰艇导弹、700枚反雷达导弹、6960枚反坦克导弹、801枚空对空导弹、91架直升机和85门自行榴弹炮。 约旦:250门大炮、50辆坦克、100门自行榴弹炮和20架战斗机。 利比亚:400辆装甲车。 埃及:95架训练飞机、120架战斗机、600架多管火箭发射器、296门火炮、250辆坦克和数目不详的从肩膀发射的对空导弹。 巴西:98个多管火箭发射器、1826辆装甲战斗车,960枚地对地导弹。 捷克和斯洛伐克:1000辆装甲战斗车、200辆装甲运兵车和400辆坦克。 科威特:50辆坦克。 沙特:12门火炮。 美国:31架直升机。 瑞士:120架先进的训练飞机和50辆装甲运兵车。
5. 日本研制出电子间谍机
【本报东京3月6日电】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研制出一种真正的“电子间谍机”EP3一号,并于3月6日交给了部队。 EP3将专门搜集可能对日本构成威胁的苏联海军舰艇等发出的雷达信号和通信电子情报。海上自卫队称EP3是“电子战数据搜集机”。 这种飞机利用P3反潜巡逻机作机体。机内装有能捕捉舰艇等发出的所有电磁波的装置。搜集到的数据可通过机上以及陆上的计算机进行处理。据说该机能象识别人的“指纹”一样识别各个舰艇发出的电波。 搜集到的情报不仅有助于平时的监视活动,而且对于非常时期的电波干扰等电子战也是不可缺少的。
6. 一些国家争相购买「爱国者」导弹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3月7日文章】题:世界各国争相购买“爱国者”导弹 据美国国防工业界人士说,许多国家在雷声公司排队购买“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一位美国防务人士说:“在世界反战术导弹系统中,‘爱国者’防御系统尚无竞争对手。” 这些人士说,阿联酋、埃及、土耳其、希腊、英国,西班牙、南朝鲜和新加坡都想购买这种系统。 英国对“爱国者”防御系统非常感兴趣,它甚至正考虑用这种防御体系取代它50年代建立的“猎狗”式防空体系。 荷兰目前有4套“爱国者”防御体系,它希望再购买一些。沙特也有同样愿望,它希望再买26套这种体系,以充实它目前已有的6套体系。 以色列希望买下美国在海湾战争开始后部署在以色列的4套“爱国者”防御体系,以色列去年已购买2套这种体系。 向外国出售“爱国者”防御体系必须经美国国会批准。雷声公司为满足各国要求,正一天24小时加班生产。
7. 菲总统说伊梅尔达适当时候可回国受审
【路透社马尼拉3月7日电】科·阿基诺总统今天说,她将允许前第一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回菲律宾受审,但只能在“适当的时候”。 科·阿基诺向报界发表的一个讲话中说:“我们并不反对马科斯夫人在适当的时候回国以面对法院的刑事罪名指控。” 总统的一个寻求收回据说马科斯夫妇从国家偷走的几十亿美元财产的小组负责人戴维·卡斯特罗说,将允许马科斯夫人回来受审。
8. 南朝鲜朴正熙之子因吸毒被捕
【合众国际社汉城3月7日电】一位司法部门负责人说,已故朴正熙总统的儿子朴志晚今天以违反毒品控制法的罪名被捕。 这位发言人说,朴志晚拘留在汉城南面48公里远的水原。据说,自去年7月份以来,他已4次购买毒品。 这是朴志晚第二次面临吸毒的指控。当局1980年2月曾调查他吸毒的问题,但他逃避了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