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09-15

第 1 版

1. 戈尔巴乔夫十三日表示希望今年与布什再次举行会晤以讨论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问题

路透社报道,戈是在会见美国务卿贝克和商务部长莫斯巴赫时说这番话的。

2. 越南副总理武元甲将在亚运会期间访华

共    同社十三日援引河内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他将与中国领导人会谈。

3. 日本内阁十四日决定向海湾多国部队和遭受损失的国家另外提供三十亿美元援助

美联社报道,这将使日本的援助总额超过四十亿美元。

4. 欧洲议会十二日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恢复科威特主权并释放它扣留的西方人质

美联社报道,这是伊入侵科以来欧洲议会召开的首次会议。

5. 香港《南华早报》文章:大中国能够成为超级经济体系

【香港《南华早报》9月12日报道】题:大中国能够成为越级经济体系    香港立法局议员李国宝说,中国、香港和台湾在经济上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大,这有可能形成其潜力大于统一的德国的超级经济体系。    李国宝是在旧金山举行的历时3天的90年环太平洋会议上说这番话的。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亚洲、澳大利亚和美洲的大约500名企业界和政府的领导人,他们将研究太平洋沿岸各国今后几十年里的实业前景。    他说,“我认为中国、香港和台湾之间的经济协同作用的前景是极其令人鼓舞的,不论是对有关三方的经济还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前途来说都是如此。    “我也许有点偏见,但是我的确认为,经济上合成一体的大中国的经济潜力将使统一的德国的经济相形见绌。”    李国宝说,中国的经济总的来说要比1988年年底采取紧缩措施以前好得多。他还说,“通货膨胀现象缓和了,外国投资和外贸回升,同时在改善国家的基础设施方面正取得重大进展。”    他说,现在香港和台湾在中国开办    的工厂有15000多家,雇用工人200多万    他指出,台湾在中国的投资仅次于香港、日本和美国之后,名列第四位。    李国宝说,“三方之间的贸易额稳步增长。据大陆人士估计,中国和台湾之间的贸易(其中大多数是通过香港进行的)现在每年都超过30亿美元。    “这个地区的分析家几乎没有一人有勇气敢于说出中国(它拥有丰富的人力、土地和自然资源)、香港(它拥有自由市场和广泛的国际联系以及管理与金融方面的专长)和台湾(它拥有先进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大量的外汇储备)三方的经济结合所形成的巨大商业潜力到底有多大。”    李先生说,过去,形成中国—香港——台湾三角的主要障碍是台湾担心北京的蚕食,但是台北现在实际上已放弃它奉行的禁止同中国接触的政策。    环太平洋咨询集团的创始人和总干事乔治·贝德说,尽管北京发生了六四事件,但是中国在亚洲的发展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台湾、香港和中国在经济上日益一体化和互相依存的现象使之“成为这个地区里唯一能够达到日本那样的规模的市场”。    贝德先生对与会代表们说,实业界最大的危险是估计不到中国市场下一个兴旺局面将会迅速到来。

6. 中东最新动态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务院副发言人鲍彻13日说,伊拉克正挨家挨户搜捕滞留在科威特的美国男人,以把更多的美国人作为“人质盾牌”来防止美可能进行的军事进攻。    ▲据美联社报道,美军一位发言人13日说,美驻沙特海军陆战队将改用轻便的英制防化服和防毒面具,以换下沉重的美制防化服及难以忍受的防毒面具。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人士12日透露,因伊侵科而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约旦、埃及和土耳其一年的经济损失额总计将超过110亿美元。    ▲据法新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十三日通过向伊拉克和科威特提供食品援助的决议。决议规定,任何此类援助活动都需经由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进行。▲据路透社报道,伊朗官员13日否认已与伊拉克就用食品和药品换取石油的问题达成协议。伊朗官员指责外国新闻界的报道是毫无根据的。    ▲据路透社报道,联合国经济制裁委员会13日谴责伊拉克蓄意不向外国侨民提供食品。该委员会主席拉西说,伊拉克此举旨在打破国际封锁。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白宫发言人菲茨特13日说,美正通过第三国与伊朗接触,以商谈落实联合国对伊拉克制裁措施问题。▲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务卿贝克13日抵达叙利亚访问,他将同阿萨德总统讨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和在海湾地区部智多国部队等问题。

7. 赶制假坦克 五角大楼费心思

【合众国际社沙特阿拉伯东部9月13日电】美国军事秘密策略部门研制出一种由布料和轻型框架构成的坦克,以便吸引伊拉克的火力,掩护部署在沙特阿拉伯沙漠里的耗资数百万美元的高技术装甲部队。    为了研制这种骗人的玩意儿,五角大楼集思广益,确实费了一番心思。    这种假坦克在5分钟内即可组装完毕,基本上就是一个可移动的广告牌。    它有一个金属框架,框架上是布料绕成的外表。从对面看上去,其大小比例恰似一个MI型主战坦克。    在假坦克背后有一个热力发生器,其放射出的热力信号可能正是敌人用红外线追踪的目标。

8. 士兵苦闷多 笑星奉命去排遣

【美联社华盛顿9月12日电】美国向沙特阿拉伯派遣部队、大炮和坦克,而联合勤务组织将向前方派遣喜剧演员,为美国部队鼓舞士气。    喜剧演员史蒂夫·马丁和杰伊·莱诺已预订了前往沙特的机票。今年已有87岁高龄的大名鼎鼎的喜剧演员鲍勃·霍普也恳求为10万名驻沙特的美国士兵表演节目。    届时他们将使美国士兵在几小时内暂时把高温和压力抛之九霄云外。

9. 石原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谎言

【纽约《世界日报》9月7日报道】出生于东京的石原慎太郎在东京接受《花花公子》杂志专访时提及中日战争。    问:难道日本的过去作为就不残酷?中日战争期间所发生难以置信的大屠杀,你又怎么说?    答:手枪机枪怎么能和原子武器并论?它们不是一回事。我们日本人    做了什么?在哪里发生过大屠杀?    问:只举一个例子,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10万以上的中国百姓被残害。    答:人们都说日本千下大屠杀,但这不正确。这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一直要污损日本的形象。    问:但大多数的历史毕竟都不同意你这个说法。    答:这是题外话了。我不否认传统武器也会造成严重死伤,但美国人在日本人头上丢的是原子弹………

10. 西德接管东德政权在全速进行东德官员绝大多数将丢掉饭碗

【西德《明镜》周刊9月3日一期文章】统一条约签字后,波恩筹备新的“德国统一日”的工作在全速进行。    10月2日迈向10月3日的夜晚将是一个不同于往常的特殊夜晚,联邦总理科尔将接管民德政权,对整个德国负责。    波恩各部的先遗人员已到民主德国地区进行摸底。10月3日,波恩各部的“过渡班子”也将开进东部接管那里的工作。    新主人只想任用目前民主德国部级官僚机构人员的10%,最多不超过20%。东部地区绝望地争取工作岗位的斗争现已开始。    以经济部为例,波恩主管领导豪斯曼只打算接收东柏林经济部300人,这个部已裁减一半人马,目前尚有2500人。这300人的使用期限为18个月。豪斯曼的下属机构最多能容纳东部有关单位的1300人,而目前民主德国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有1.5万人。    东部德国外交部3000名工作人员还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机会。根舍外长只打算接收辅助人员,而且接收人数要尽可能少。他最感兴趣的是民主德国在国外的房地产。    他们在掌握各个部之后,还有各州的问题:德梅齐埃政府任命的5个州代表从统一之日起将听从波恩的指挥。    联邦和各州成立的“清理小组”正筹备对东部国家公务机关进行大清理:至少有65万人、甚至超过百万人将面临失业。为使这部分群众的激昂情绪不影响科尔在12月大选中获胜,这一工作将推迟到明年由新建的州进行。

11. 美驻沙特士兵关心何时回家

【法新社麦纳麦9月13日电】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13日在沙特视察美军一些营地后宣称,在沙特的美军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士气仍很高。    在沙特的美军感到恼火的是:天热,生活枯燥无味,同家庭分离,因为政府供应伙食而减少津贴等等。但是,鲍威尔说,他们“很快适应了这些情况”。    鲍威尔说,他所到之处,人们总要问在这里呆多久。他说,“我希望你们尽快回国,但是请原谅,我无法向你们提供确切的日期。”他谈到,在沙特的美军不久将进行轮换。    关于部署的情况,鲍威尔说,总的说来进行得还较顺利,但是由于运输船发生问题和空运能力有限,美的部署已落后于预定的日程表。    他说,伊拉克部队目前似乎要防守科威特,但是保卫沙特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部队不应当放松警惕。他说,“他们拥有进攻的力量。我们从萨达姆身上懂得,决不能简单看一下地面的部署情况就以为我们掌握了真实情况。”

12. 美苏探讨建立海湾长期安全结构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2日文章】题:谋求作出海湾安全长期安排    美国和苏联已开始为一种新的波斯湾长期安全安排建造框架,如果国际社会能成功地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就可以使这种安排就位。    据美国和苏联官员说,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上周末美苏赫尔辛基首脑会晤以后举行的会谈中,讨论了对海湾地区的利益和政治力量进行带根本性的重新组合这种前景。美国官员说,贝克和谢瓦尔德纳泽已初步形成这种想法:如果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就为波斯湾建立一种长期“地区性安全结构”。这个概念是贝克一周前在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他说,海湾危机一结束,就必须找到一个办法来防止萨达姆获得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和威胁其他阿拉伯国家。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说,美苏外长的注意力集中在看来是“海湾地区重新组合,即结成一个一致对付伊拉克的阿拉伯联盟”这种前景上。

第 2 版

1. 上海留学生在日本

【新加坡《联合晚报》3月23日文章】题:日本的上海留学生(作者林帆)(原文提要:课余之暇出来社会打工,对上海留学生来说谈何容易。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如今在日本,为了糊口而拼命,还得应付繁重的功课,生活非常艰苦,难怪他们有些人做梦也会哭起来……)    东京的夜市不亚于香港。夜幕甫降就华灯处处,霓虹灯招牌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    那晚已经10时过了,我乘地铁到新宿闹市去溜达。肚子有点饿,看见十字路口一家饭店门口有个长柜台,有站吃炒面卖。我花了400日元叫了一碟,外加一块肉饼,正吃得津津有味,听到掌勺的青年在和另一位年纪相当的“跑堂”讲上海话。难得他乡遇乡音,我就用上海话问他:“上海人?”他笑笑点头,分外亲切:“是的,来日本读书,晚上打工谋生。”并告诉我,干这样的粗活每天要站6小时。    “你看有失斯文吧?”他说。我反问他怎样看?站在旁边的“跑堂”倒直率,抢先插话说:“起先有些难为情,觉得低三下四的不象个留学生。”他停了一会,向堂里面一指:“喏,那个平头小伙子是日本大学生,父母都是教中学的,他也在这里端盘子,人家服务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好意思。”    哦,我懂了,这叫社会风尚,“失斯文”与否观念而已。    不过,这对上海留学生来说谈何容易。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在这里无亲无故,完全靠自食其力,非拼搏无以求生存。    我很想了解一下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于是挤进一个上海留学生寄寓的小楼里栖身。我的“房东”在东京落脚仅半年,姓李,一位勤奋好学的上海青年。他们住在新宿区,那是上海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寄居地。    说真的,住得好窝囊。一间只铺了6个“榻榻米”的斗室(一个“榻榻米”两平方米),还是和一位姓余的上海朋友合租的。反正席地而睡,没有床榻,没有台椅,栖身绰绰有余。房租每月日元3万多,不包水电煤气。两个人打工月人20万左右,每人支两万房租水电,六七万填肚皮,再交学费,凑合凑合稍有盈余。    我观察了几天,他们生活的确很苦。早晨9时上语言学校,直到下午3时,放学后便匆匆上工,10时过后才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小楼。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连洗衣服碗筷都有待“善后处理”。余同学个儿高,在餐馆里洗餐具,日本的水槽特矮,只能弯腰操作。6小时干下来腰骨象散了架。他家条件很好,又是独生子,属“重点保护对象”。如今要拼命糊口,还得过语言关,想到在上海的温暖,做梦也会哭起来。他告诉我,自己是宠惯了的。刚来时完全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烧一顿饭非生即糊,买来一把芹菜,竟扔掉梗子留下绿叶。李同学比较乐观,还有点幽默感,他说:“现在已经锻炼成‘龙’了。辛辛苦苦挣点钱付学费,再不用功就羞对祖宗。”    在东京的留学生中经不起艰苦生活的考验而沉沦、颓废甚至落荒的也有一些。他们班上有位上海同学,家里富裕,自小娇宠十分,来日后不适应独个儿生活,打工又不受欢迎,被辞退多次,加之好吃懒做,烟不离手,养活自己也困难。他离群索居,面对花花世界经常想入非非,突然精神分裂,被遣返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足,家长要负很大责任。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一家人家娇养的虎皮鹦鹉从笼中飞出,10来天后在林丛里发现它的尸体,拿回来解剖,肠胃空空,没点食物渣子。这也难怪,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就失去寻食的本领。那位同学无法谋生以致精神分裂,不亦类乎?

2. 台湾短讯

▲台《联合报》报道,甫结束大陆之行的日本前副首相金丸信,十日在东京与台驻日代表蒋孝武晤谈了七十分钟。双方约定会谈后不向外发表谈话。    ▲台《联合报》报道,李登辉十日书面答复黄信介时表示,明年五月前当宣告「动员戡乱时期」之终止。    ▲中央社报道,郝柏村十一日接见日参议员访问团时表示,台日今后应携手致力,共同为迈向即将到来的亚洲太平洋世纪而努力。    ▲《台湾新生报》报道,今年台日贸易逆差将达八十亿美元。    ▲《台湾新生报》七日报道,因受到不景气的波及,联合报系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文版)杂志,决定在出版第二百期后停刊。该报系的《中国论坛》半月刊,也拟在十月份停刊。    ▲《香港时报》报道,台「司法院长」林洋港十日前往日本,做为期两周的考察司法制度访问。外传他是与金丸信会晤,了解大陆目前对台的态度。    ▲中央社报道,台「经济政务次长」江丙坤七日说,台将与苏联咨商相互提供对方优惠关税。    ▲《台湾新生报》八日报道,台中钢公司目前研究发展成功的钢板磨床设备及增设条钢线上热尺寸侦测器,再度提高该公司钢板及钢条产品品质。    ▲中央社报道,台「经济部政务次长」江丙坤十一日透露,台即将与欧洲共同市场、南朝鲜、南非签订双方暂准通关协定,同时也将首度与日本展开签订这项协定的谈判。

3. 李翰祥和历史宫帏片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日文章】题:李翰样筹拍《楚霸王》    1948年11月18日,李翰样孑然一身上了长江轮,三天后到了香港。    没有人会料到,这个当时毫不起眼的、黑黑的小伙子,竟会成为纵横影坛40年的大导演,到今天,他的历史宫帏戏还是独步天下。现在他还在孜孜不倦地筹拍下一部新历史宫韩片——《西楚霸王》。    “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来自《貂蝉》。”李翰祥说:“《貂蝉》上映后,很多人写文章批评我不懂中国历史,很多摆设、布景都弄错了,如汉代是没有象人一般大的花瓶,《貂蝉》里就有了一个。于是,我就决心精研历史,发誓以后不再犯错。”    但是,笑尽管笑,《貂蝉》却获得了1958年亚洲影展的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音乐和最佳剪接5项大奖,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因为李翰祥自己也承认:“它是我作品中较糟的一部。既荒唐,又幼稚,电影又不电影,戏曲片又不戏曲片,不伦不类,非驴非马。”    不过,如果没有了《貂蝉》,没有了那些历史教授的揶揄,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施》、《王昭君》、《江山美人》、《倾国倾城》、《瀛台泣血》和他特别到中国拍摄的近代史四部曲《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火龙》和《八旗子弟》。    如今,他的中国品味,他对中国文化、历史认识之深,在电影圈中可算是不作第二人想。    “我是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李翰祥说:“我并没有大学毕业,没有硕士、博士之类的学位。”不过他的老师都是很有名的画家,赫赫有名的徐悲鸿就是其中之一。名师出高徒,这句话端的不错,看来李翰祥自小的艺术训练对他后来成就影响深远。    “由于在中国时,我喜欢到处写生,所以我对历史的印象也尤其深刻。”李翰祥继续说。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导演曾经拍过古装片、时装片、悲剧、喜剧,风月等诸式影片,但他最喜爱的还是历史宫帏片。    李导演说:“我拍过大约100部电影,还是最喜欢那些中国民族风味强一点的。”    谈及他对中国历史的感受,他十分感慨:“我觉得中国历史都是重复的,很多人都是利用历史上的36计取得江山。”    谈到他的《西楚霸王》,李导演更是兴奋:“项羽和拿破仑十分相似,他们都是在100仗中,打胜了99仗,只输了一仗,就什么都没有啦。”    李导演叹了一口气:“其实最痛苦的就是中国的老百姓,他们虽然人数很多,可是教育却是非常落后,人民知识水平十分低。中国要改革,一定要先从教育着手!    “我希望中国有一天能够富强起来!”

4. 卡拉OK风靡香港

【台湾《经济杂志周刊》8月26日一期文章】题:卡拉OK风靡香江(作者孝纯)    卡拉OK近已风靡亚洲各国。许多业者指出,这种风尚只是刚开始而已,以后还有得瞧呢!以香港为例,卡拉OK几乎已改变民众,尤其是商界人士的娱乐模式。一年以前,香港卡拉OK店屈指可数,目前则多达600余家。    在香港小自不起眼的酒吧,大至超越豪华俱乐部,几乎都有卡拉OK,有钱的大亨可以租下一房,敦聘影艺界人士共同出场,载歌载舞。    粤东卡拉OK店系香港最大的卡拉OK店之一,最近才开张,选曲都是欧美或香江最新的流行歌曲,年轻人最爱,生意不差。    粤东卡拉OK店中间设有一个小型音乐台及舞池,这个音乐台既可供摇滚乐队使用,又可以放置一个大银幕放映歌舞片。但是许多人喜欢租用小房间,自己表演。    粤东卡拉OK店共有29间贵宾室,并与中央控制室联接,俾便操控卡拉OK机器。消费价格从美金64元至450元不等,大房间可容纳50人,小的仅容6人。    另一家名为“曼哈坦”的俱乐部因为卡拉OK很受欢迎,被迫重新装修。目前,该俱乐部为了满足各界需要,已削减迪斯科舞场,增加卡拉OK面积。该俱乐部行销经理张克莉是目睹迪斯科被卡拉OK侵蚀的业者。她指出:“一般人虽喜欢外出。却不喜欢看到碍眼的人士,卡拉OK店提供了供三五好友同乐的场所。”她又说:“一般人不喜欢光跳迪斯科,这太累了,卡拉OK店内可跳又可唱,适合比较成熟的顾客。”    业务经理黑本说:“目前卡拉OK店还有发展的余地,但由于卡拉OK机器愈来愈便宜,以后人人都买得起,好此道的人因此喜欢在家一聚。”

5. 她们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8月9日报道】题:中国的姑娘为成为最佳模特儿而奋斗(记者斯滕戈德发自西安)    我来到西安市体育馆。这里四壁污垢,昏暗的灯火照射着场地。但是,一字摆开的双腿修长的妙龄女郎们是不大会注意这些的。    小姐们戴着新潮墨镜,发胶把乌油油的黑发隆成漂亮的发型,涂满粉脂的双颊显露着女性的诱人表情。她们踏着中国现代音乐的节拍愉快地摇动着身躯,步履生风。她们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变成一个时装模特儿。    “欢迎到西安卡丹模特儿训练学校学习!”学校的名字引起我的注意。    这所中国第一个训练模特儿的学校始于今年春季。许多人愿意掏出每学期相当42美元的学费来实现她们的梦想。    一位仪态优雅的专业芭蕾舞演员高凡平(音)在这里当教员。小姐们跟着她的“一、二、三”“一、二、三”的节拍起动练习模特儿的身段步法。    在这个体育馆的门厅里,几十个报了名的姑娘在应试。她们在竭力模仿着做种种形体动作。    随着中国年轻人种种梦想应运而生的是一批藉此赚钱的人。创建这所学校的就是这样一位精明的事业家——范林(音)先生。他出任校长,把这看做能使自己名利双收的机会。    现在,在整个中国,由于人们爱美的心理和自我完善的要求,私营的各种训练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时装剪裁、会计到学习各种语言……应有尽有。    中国官员们说,这些学校的教学可能很粗浅,但要求学习的人仍然很多。    我询问前来报名的一位15岁的细高挑女孩:“你为什么要到这所学校学习?”这位唐玲(音)小姐笑着想了片刻说:“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模特几时,我总是很羡慕她们。她们那么漂亮,服饰又那么美。”    另外一位名叫王晓青(音)的在校女学生则谈:“我来这里上学,是因为我怀着一个梦想。我爱这一行。我愿将来走遍世界,成为本世纪最出色的模特儿。”

6. 漫画:如此大陆政策

(原载台湾《联合报》)

第 3 版

1. 美国交响乐的复活(中)

回到纽约,他跨入自己最成功的10年时期。在科普兰等有权势的朋友的支持下,他接受了一些委任;他的前4部交响乐均写于40年代,而且这4部乐曲由米特罗普洛斯、库塞维茨基、夏尔·明什和伯恩斯坦分别进行首演。但是,此时阴影已笼罩他光辉的事业。戴蒙德追述说、“我    有难对付的人的名声。我是一名充满激情的青年,光明磊落,从不隐讳自己的    观点,因此。带来了麻烦,譬如与指挥发生冲突。”    结果,戴蒙德处于经济拮据的境地,在大学里找不到工作。他把这归之于自己长期来的反犹太主义和内在的难以驯服。他说、“我似乎成了一位狂放不是的艺术家。”有人劝他谨慎从事,但是在他的词典里是找不到谨慎一词的。    所以,到1951年,由于种种个人问题,由于美国的保守政治,由于宣布进行先锋派音乐尝试,戴蒙德遭到失败是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的。于是,戴蒙德到了意大利。50年代,他作为一个作曲家连同其他保守的美国交响乐音乐工作者的命运开始走下坡路。    50年代如此惊人地改变音乐情趣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主要的是序列主义的出现。年青的主张改革的人,如皮埃尔·布莱兹、米尔顿·巴比特把序列主义看作是通往未来的道路。事实上,50年代的艺术气氛反映了先锋派的困境。因为这种流派寻求新的,摒弃旧的。    而美国的交响乐家们比任何国家的音乐家都更多地植根于过去,植根于民族主义。    有些作曲家,如科普兰和斯特拉温斯基谨慎地吸收序列技术的成份以变化的情趣写一些乐章。但是戴蒙德不能使自己这样做。    施瓦茨说:“有些交响乐作曲家、如戴蒙德、门宁和舒曼由于固执己见,失去了很多地盘。过去戴蒙德的作品全由一些著名指挥家如库塞维茨基、明什、弗里茨·赖纳、乔治·西尔和伯恩斯坦等人指挥,这时,他的作品突然不吃香了。”    (中)

2. 好莱坞计划拍有关海湾危机的影片

法新社巴黎九月七日报道,海湾危机给电影制片人提供了素材,现任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经理梅纳赫姆。戈兰最近在巴黎宣布,他计划拍摄一部名为《沙漠盾牌》的电影,片名取自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军事行动代号。

3. 柏林爱乐乐团与意大利指挥克劳迪奥·阿巴多签订一项七年合同

法新社九月四日报道,这位来自米兰的五十七岁指挥接替了于去年七月十六日病故的卡拉扬的职务。    本合同期满后可自行延期五年。

4. 音乐家费利克斯去世

美联社九月六日报道,瑞士出生的美籍巴赫键盘乐专家费利克斯。甘茨昨日在罗斯福大学芝加哥音乐学院礼堂举办的独奏音乐会上因心脏病突发,当场倒地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5. 斯塔隆不再拍「兰博」片

埃菲社九月三日报道,在电影《第一滴血》中扮演兰博的美国影星斯塔隆最近宣布,他不再拍摄暴力片。他表示,他是一名艺术家,而不是武士,他并不赞成在影片中渲染暴力。斯塔隆在拍片之余喜欢绘画,他的一些绘画作品将在洛杉矶贝弗利山庄画廊展出。

6. 黑泽明将拍摄新片《家长的没落》

埃菲社九月一日报道,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将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家长的没落》搬上银幕,为此马尔克斯最近已专程前往日本与他商量电影剧本的改编问题。

7. 卡萨布兰卡国际大学戏剧节

【突尼斯非洲通讯社卡萨布兰卡9月2日电】由卡萨布兰卡文学院主办的卡萨布兰卡国际大学戏剧节将于9月3日至15日举行。    这一文化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创作和表演实现全世界青年人的接近和文化交流”。戏剧节一年比一年兴旺。参加国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参展剧目的质量的不断提高就是证明。    戏剧节主席哈桑·斯梅里8月30日对新闻界透露,参加这次戏剧节的有来自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11个国家的400名代表。

8. 神秘的黑衣女人

据外电报道,自意大利裔好莱坞默片明星鲁道夫·瓦伦蒂诺1926年去世直至1954年,每年在他忌日那天都有一位穿黑衣的女人来到好莱坞公墓,把红色的玫瑰供奉在他的墓前。在中断了20多年之后,此女子又曾两次出现。    这位神秘的黑衣女人究竟是谁?她同瓦伦蒂诺是什么关系?这个60多年来一直猜测纷纭的好莱坞之谜最近终于在不期然中解开了:    伊利诺伊州北部一位名叫唐纳利的古董陈列馆馆长登了一则征集古董和“旧物”的广告后,一个得克萨斯人同他联系说,他的“旧物”中有一位女士交给他已故叔叔(他们曾是住在同一座公寓的朋友)的三大箱照片、信件、剪报和书籍杂志,所有这些东西都同瓦伦蒂诺有关    。    唐纳利亲自登门查看这些物件。他说“起初我并不感兴趣,因为那看起来只是一些旧剪报而已……可是在第二个箱子的底部我发现了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干枯的玫瑰,还有一条黑面纱。我意识到这些东西是属于那个黑衣女人的。”    她的真名依然难以确定。加州圣贝纳迪诺县开的她的死亡证明书上写的是“奥维拉·威尔逊公主,安德鲁·梅福德和玛丽·沃西之女”。一份旧剪报说她生于1905年,名叫迪特拉·海伦娜·梅福德。    但好莱坞的人却说她叫迪特拉    ·弗拉梅,曾是轻歌剧演员和小提琴手,后来当了福音派传教士。瓦伦蒂诺则称她为“索列利娜”,意大利语为“小妹妹”之意。    自弗拉梅去世以来一直藏在箱底的这几十年的日记、剪报和照片述说了一个痴心女子、一个把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瓦伦蒂诺的女人的故事。    在一本日记中,弗拉梅描述了她第一次见到尚未成名的瓦伦蒂诺的情景,讲到她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悼念者的经过。    “我14岁那年,在洛杉矶第一次见到鲁道夫·瓦伦蒂诺……他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久后,在这位少女作耳部手术期间的某一天,瓦伦蒂诺抱着一大抱鲜花来看她。    “他说了一句我一辈子忘不了的话。‘要是我先你而死,我希望你能为我做点事情。只要一枝红玫瑰,能答应吗?’”    弗拉梅信守了诺言。但她承认第一个穿黑衣出现在瓦伦蒂诺墓前的是保拉·内格里。至于她本人为什么穿黑衣服,那是因为“我一直很胖,觉得穿黑衣服可以显得苗条些”。    弗拉梅在一篇日记中说,关于黑衣女人的传奇故事是记者拉塞尔    ·伯德威尔造出来的。    为避免好奇的记者打探她的身世,她于1954年停止了每年一度的扫墓献花。其后一些年她一直为一个传教基金会募捐,并为一个援救印第安人的机构工作。    1977年8月,在瓦伦蒂诺去世51周年时,她又到他的墓前去过。从日记中看,她当时身体很不好,几乎足不出户。她最后一次祭奠瓦伦蒂诺是在1981年。1984年2月23日,迪特拉·弗拉梅终于同她爱慕的人团聚于九泉之下。    至于这些年间在瓦伦蒂诺墓前出现过的另外十几个黑衣女人,那不过是派拉蒙制片公司为了进行宣传而雇用的或是一些初入影圈的女演员想借此出名而已。    (隋丽君编译)

9. 为亚非拉国家培养影视人才的──哈瓦那国际电影电视学院

【埃菲社哈瓦那7月9日电】哈瓦那国际电影电视学院的第一届亚非拉学生,经过3年半的勤奋学习,于今天正式毕业。古巴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参加了他们的毕业典礼。    这50名未来的影视工作者来自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乌拉圭、布基纳法索、莫桑比克和几内亚比绍等18个国家。    哈瓦那国际电影电视学院是1987年1月根据拉美新电影基金会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建议而创办的,学院位于距古巴首都87公里的圣安东尼奥—德洛斯巴尼奥斯。    阿根廷电影工作者费尔南多·比利任该学院院长,教务委员会由大约13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教授组成,其中90多名教授负责日常教学工作。    这所为第三世界国家影视艺术人材的高等学府不仅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且还经常邀请世界著名导演来校讲课。    美国影片《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美国影片《教父》的导演科波拉和以执导政治性惊险片《Z》而闻名于世的法籍希腊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等人曾先后来校参观并举办讲座。    影视学院的学生分短期培训班和正规班两种,设有摄影、编剧、导演、制片、剪辑和音响等专业。学院创办头一年的注册学生达260人。    首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还自编自导拍摄了一些电影、电视片和录像片,并参加了西班牙、巴西、美国、意大利、日本、古巴和联邦德国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其中巴西学生奥利维拉拍摄的《一个雇佣入侵者》曾获得西班牙毕尔巴鄂电影节的纪录片大奖,古巴学生卡洛斯·克雷马塔拍摄的纪录片《迪亚娜》曾获得巴西巴伊亚电影片的评特别奖。    这些学生学成回国后,将会促进不发达国家电影和电视事业的发展。

10. 沼尻获第40届国际青年指挥最高奖

【法新社贝桑松9月8日电】9月7日晚在贝桑松举办的第40届国际青年指挥比赛中,25岁的日本选手沼尻先生战胜了另一位日本选手及一名瑞士选手获得本届比赛的最高奖。    沼尻现住在柏林,过去他曾任小泽征尔的助手。    小泽征尔曾于1959年在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比赛中获奖。长期来小泽征尔一直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现任日本爱乐乐团指挥。    评委会负责人美国指挥约翰·内尔逊说,贝桑松指挥赛是“世界上举办时间最长、最权威的比赛””。    获二等奖的是28岁的日本女选手中村小姐和26岁的瑞士选手斯特凡·布卢尼埃。

11. 漫画:为见面留个纪念

为见面留个纪念(原载苏联《在国外》)

12. 阿科夫重操旧业为青少年拍电影

【合众国际社好莱坞8月20日电】为青少年拍摄适合其特点的影片这个主意是塞缪尔·阿科夫想出来的。他几乎已有10年没有拍摄青少年电影了。如今,阿科夫重操旧业,又开始为青少年拍电影了。    此次重返好莱坞,阿科夫制作的第一部新片是耗资1900万美元的《冰上骑手》。在此之前,从1954年到80年代,阿科夫曾与他人合作拍摄并发行了505部戏剧片。其中包括探索片《少年狼人》,《世界末日》及《一夜摇摆》等影片。随后还拍摄了《青年弗兰肯斯坦》、《摩托帮》以及《劳改学校女孩》等影片。这些电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同时也赚了不少钱。此类影片的内容大多是打斗和暴力伤亡事件。    阿科夫原来是美国国际影片公司的老板,现在他是阿科夫国际影片公司的经理了。他说:“我们没有什么明星,资金也少得可怜。但是,我们想起了50年代初期,大批青少年观众一到周末就涌向电影院,而他们的长辈却呆在家里看电视。”阿科夫说,青少年电影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原来青少年影片的观众中有一半是25岁以下的年青人;现在,随着出生率的降低,人口统计也在变化,青少年影片的观众的年龄比原来稍大一些。“因此影片也将在观众和表现手法上不断更新。我们这些制作电影的人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第 4 版

1. 利比里亚内战烽火未熄(上)

多伊殒命    利比里亚从去年12月起燃起内战烽火,今年7月初,反政府军攻占了首都蒙罗维亚市大部分地区。总统塞缪尔·多伊率残部固守总统府内。总统府这座钢筋铁骨的堡垒踞高临下,易守难攻,虽经炮火摧残,仍然安然无恙。由于西非7国派进重兵,出面调停,反政府军一派首领普林斯·约翰逊与多伊8月25日达成停火协议,激烈的战事稍有停寂。    9月9日清晨,蒙罗维亚居民又熬过了一个漫长而惊恐的不眠之夜。晨曦照耀着寂静的残垣断壁。两个月来从未离开总统府的多伊在近百名卫士荷枪实弹簇拥下悄悄走出驻地,前往西非7国停火监督小组陈述意见,然而,他并未料到,他的行踪已被发现。不过多时,约翰逊亲自率领一批人马乘吉普车尾随而至。双方在港口附近的维持和平部队总部门口相遇。燃烧着仇恨怒火的双方立即唇枪舌剑,对骂起来。激烈的言辞迅速演变为一场激烈的枪战。双方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开火。多伊的60多名卫兵当即身亡,多伊也双腿中弹,血卧街头。约翰逊的士兵立即将他擒获。    当天在反政府军营地,身受轻伤的约翰逊对鲜血淋淋、匍伏在地的多伊进行了审问。据目击审问者说,约翰逊首先要他交代在执政十年中贪污国库巨款的情况。    接着,约翰逊抓起电话通知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多伊已被生擒,他将接替多伊担任总统,直到举行选举为止。约翰逊并保证说将对多伊进行军法审判,以法处理。    然而,当多伊受伤被擒的消息刚刚传遍世界不久,西方记者再次发出报道,在蒙罗维亚市郊反政府军营地,陈列出多伊的尸体,许多市民赶去观看,他们亲眼看到了多伊    肢体残缺、血迹斑斑的躯体,像死狗一样扒在众人面前。38岁的多伊死了。约翰逊完成了他7月30日发出的誓言:“我将抓获多伊,他是跑不掉的。”    38岁的多伊,1980年4月以17支步枪发动了利比里亚1847年建国以来第一次政变,推翻了美国黑人后裔133年的统治。这本是历史的进步。当时,各部族人民曾如痴如狂,涌上街头,欢呼政变成功。多伊也曾信誓旦旦,多次许诺给各部族人民带来繁荣和幸福。但多伊的十年统治并没有使人民如愿。    (上)

2. 巴解亲伊拉克领导人阿布·阿巴斯

【法国《费加罗报》8月14日文章】题:阿布·阿巴斯:“阿基利·劳罗”号船的劫持者(作者罗歇·法利戈雷米·考费尔)    1985年10月8日,穆罕默德·阿布·阿巴斯名声大振。他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一支别动队那天在远离埃及海岸的大海上劫持了一艘巡航船“阿基利·劳罗”号。4名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突击队员把乘客们当成人质。当时,他们的领导人阿布·阿巴斯赶来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谈判,十分尴尬的埃及人认可了他的作法。接着,出现了十分残忍的一幕:一位被认为是“美国犹太人”的残疾人乘客莱昂·克林霍夫被杀害并被连同其轮椅一起扔进了大海!    然而,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人争取到了前往埃及的安全通行证。美国人和以色列人肯定巴勒斯坦人会失败。他们挺有运气,因为美国国家保安局截获了穆巴拉克总统和其外长的电话谈话。穆巴拉克总统说不能引渡别动队,否则就会得罪巴解组织,但是,别动队应马上乘飞机离开埃及。    白宫反恐怖斗争协调人员奥利维埃诺思上校为一个十分特殊的行动开了绿灯。“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的4架F4型歼击机拦截了埃及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迫使该飞机降落在西西里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个基地上。意大利司法部门重判了那4名巴勒斯坦人。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它却没有给他们领导人定罪。阿布·阿巴斯悄悄获释了。    巴勒斯坦解放阵线于1977年艾哈迈德·贾布里勒领导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发生分裂后诞生了。    实际上,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当时是一个约有300名成员的组织。该组织内有3派:塔拉特·雅各布领导的亲叙利亚派;以利比亚为基地的阿卜杜勒—法塔赫加奈姆派;阿布·阿巴斯领导的亲伊拉克派。阿布·阿巴斯抓住了两个机会,不断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第一,利比亚的援助;第二,二,他的主要对手塔拉特·雅各布已于1986年底死于突尼斯。另外,同拒绝支持巴解的前两派相反,亲伊拉克的阿布·阿巴斯一直支持阿拉法特。在“阿基利·劳罗”号船事件以后,巴勒斯坦解放阵线不得不离开突尼,迂往巴格达。萨达姆·侯赛因在那里热情地欢迎了该组织。    阿布·阿巴斯象萨达姆·侯赛因这位资助者一样对犹太人具有发自内心深处的仇恨。这种仇恨导致阿布·阿巴斯同新纳粹组织结成了联盟。1985年法国领土监护局摧毁了由穆罕默德·加卜丹领导的设在法国的一个小型“固定联络网”,其中有新纳粹集团的一位德国人奥德弗里德·黑普(他因参加在联邦德国反犹太人谋杀行动一直在被警方追捕)。实际上,巴勒斯坦解放阵线此时还没有在欧洲进行恐怖活动。这是由于它还站在阿拉法特一边。    由于支持阿拉法特,所以该阵线重新回到了巴解组织执委会中。这在今年6月引起了同美国国务院的激烈争论。如果阿布·阿巴斯不离开巴解组织执委会,美国就决定停止同巴解组织的对话。于是,阿拉法特的亲信答应在11月召开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时把这位太惹人注目的领导人排挤出去。然而,许多时候事实与愿望总是恰好相反,海湾危机之后,由于阿拉法特和萨达姆·侯赛因观点一致,阿布·阿巴斯将会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将感到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采取新的谋杀行动。

3. 谁是巴拿马的「当家人」?

【委内瑞拉《宇宙报》8月19日文章】题:恩达拉总统身边的两个女人    “这里我当家”,巴拿马总统吉列尔莫·恩达拉被迫在公开与私下场合重申这一点。20多年来,巴拿马人很清楚谁在这个国家掌权,他们过去毫不怀疑托里霍斯、帕雷德斯和诺列加的存在。但是,现在,在美国入侵半年之后,无人知道究竟谁在巴拿马执政。    这个地峡国家的权力结构从未象现在这样复杂过。一方面是驻巴拿马美军司令、权可通天的马克·西斯内罗斯将军;另一方面是竭力说服国民与世人相信巴拿马由他作主的恩达拉总统;再有就是野心勃勃地窥视着总统宝座的两位副总统:兼任内政部长的阿里亚斯·卡尔德隆和兼任经济与财政部长的吉列尔莫·福特。    另外,总统身边的两个女人使巴拿马这种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她们一个是恩达拉的爱女马塞拉,另一个是恩达拉的新婚娇妻郑安美。许多人认为,恩达拉的各项动议不仅必须得到他的两名副总统的首肯,而且还要得到这两个女人的认可。    去年年底,恩达拉从美军手中接过总统权力时,他的女儿马塞拉在其就职仪式上临时起了第一夫人的作用,因为恩达拉的原配夫人于去年6月初不幸病故。    26岁的马塞拉一直盼望“美国人对巴拿马进行干预”,因为她认为,这是“解放的唯一可能的途径”。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几个月来她放弃了职业模特儿工作并忍痛割爱,扔下不满周岁的婴儿,在白鹭宫全力以赴地帮助父亲治理朝政。    但是,马塞拉不是唯一如愿以偿的人,另一个人就是巴拿马的第一夫人,恩达拉的继配郑安美。郑安美今年24岁,比马塞拉小两岁,比恩达拉小30多岁,    两个出身贫贱的华裔青年学生。恩达拉总统和她是1989年才相识的,当时恩达拉正进行绝食,企图压诺列加将军承认他在去年5月大选中获胜。郑安美积极参加反对派民主联盟的竞选运动,她对恩达拉深表同情与钦佩,多次去看望绝食中的恩达拉,两人一见钟情,双双堕入情网。但是,在美军入侵巴拿马之前,巴拿马很少有人知道郑安美这个人。只是在恩达拉上台后才发现她在公开场合经常形影不离地陪伴总统。他们的浪曼史公开后不久俩人便于今年6月结成秦晋之好。人们对这对老夫少妻的婚姻颇有微词。许多人批评恩达拉前妻尸骨未寒便迫不及待地另择新欢,怀疑郑安美另有政治图谋,因为她曾宣称想当巴拿马首位女总统。郑安美还是副总统卡尔德隆领导的基督教民主党的成员,因此还有人认为她是卡尔德隆安插在总统身边的“第5纵队”。值得指出的是,根据巴拿马宪法的规定,总统出访期间以及当总统逝世或因健康状况不佳而不能履行职责时,第一副总统卡尔德隆将接替总统职务。恩达拉的许多盟友和反对者都担心第一夫人会象总统女儿马塞拉一样干预朝政。马塞拉在总统就职仪式上喧宾夺主的做法,以及她曾擅自宣布可能颁布的法律,都使政府官员大为惊讶。恩达拉总统缺乏党派基础,很容易受到其政治对手的攻击。因此,他的合作者提醒他处理妻子儿女的问题也要慎重,切莫授人以柄。

4. 美国第一夫人的作息时间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3日文章】题:白宫第一夫人的作息时间美国历届总统的夫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这与她们对第一夫人的角色的理解有关。    早在20年代,格雷斯·柯立芝每个工作日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喝一杯咖啡,吃一个面包圈。她同她的社交秘书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工作,同时听着收音机里广播的球赛节目。在大萧条期间,卢·胡佛把她的卧室当作办公室,经常把报纸和文件摊在床上阅读并思考问题。她同四个秘书想方设法了解穷人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要求。玛米·艾森豪威尔由于身体健康醒得很早,但是她通常直到中午才下床。她在床上阅读国内报纸,处理她的粉红色文件筐里的各种函件。她头顶粉红色发结,身穿粉红色睡衣外套,经常把工作人员叫来围着她那张巨大的粉红色双人床开会。如果工作人员来时正赶上她在听她最喜欢的广播剧《世事大观》,他们必须等到换上广告节目时才能谈工作。    杰奎琳·肯尼迪不是在东楼工作,而是坐在生活区的“条约室”里一张维多利亚时代的大写字台边工作。她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连数个小时,在她最喜欢的备忘录用纸——黄色公文纸上制订修复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计划。但是她白天总是留出至少一个小时同她的孩子们呆在一起。约翰逊夫人则保持着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的本色,但是她总是挤出时间来用磁带录音机口授日记。帕特·尼克松始终坚信应当亲自给那些向她写信的人回信。她每天上午至少要花四个小时处理各种信件。    罗莎琳·卡特是在东楼一间正式的办公室工作的唯一第一夫人。她每天上午9点钟到办公室,在那里写讲稿,处理信件,愉快地向工作人员下达社会工作和白宫内部工作任务。她每周与总统共进一次工作午    餐。卡特夫妇每天还一起作一次工间操。    谈到工作,没有哪位第一夫人能与埃莉诺罗斯福相比。她每天为辛迪加报纸每日专栏《我的一天》口授(录制)文章时从来不等电梯。    罗斯福夫人说:“我感到压抑时就去工作。”    她从来不是独自一人而是同国会议员、劳工领袖或政治专家们一起吃早餐。随后她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口授《我的一天》。午餐是另一次政治会议。她常常在下午举行有关“新政”社会问题的会议,并总是坐在第一排,作记录或织毛衣。晚餐又是一次会议,席间少不了要同与她的项目有关的政府机构的首脑们开玩笑。她的一天通常在清晨3点钟结束,然后她还要手写一些个人信件。

5. 美国的巴格达城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巴格达9月1日电】如果这里今天还有人住,起源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侵略事件,无疑会成为这个市镇的谈话主题。    美国的巴格达在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坐落在洛杉矶东328公里的沙漠里。它得名于伊拉克的巴格达,发音完全一样,只是拼写少了一个字母。在这里——美国的巴格达,现在是一个无人居住的鬼城。100年前,由于它座落荒漠,气候酷热,人们觉得它与中东的巴格达很相似,便给它起了这个名字。上世纪末,这里成为了一个火车站。旅客在这里下车休息,喝咖啡,1889年,这里出现第一所邮局。    随着黄金的发现,这里和周围的群山热闹起来。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黄金被掠光,它开始萧条。1935年,这里只剩下10来个人。基本上是给西去的旅客提供食品。一位于1937年生活在这里的哈里斯先生说:“酷热和沙暴给我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那里气温经常高达57摄氏度。”1972年左右,巴格达的最后一批居民离开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