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09-06

第 1 版

1. 戈尔巴乔夫下令武装部队进行政治改革

路透社四日报道,苏联领导人此举是为了结束共产党对军队的控制。

2. 正在访日的巴西外长否认巴西帮助伊拉克研制核武器

据外电报道,雷泽克还表示巴西将不再向伊拉克出售武器。

3. 新西兰总理帕尔默四日辞职

法新社报道,接替帕尔默担任总理职务的是现任外长穆尔。

4. 印尼正谋求越南说服洪森参加柬四方会谈

这是法新社援引在雅加达的柬人士的话报道的。

5. 「二加四」高级官员会议四月在柏林开幕

南通社报道,会议将讨论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并为九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二加四」部长级会议准备文件。

6. 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黑人居住地区四日发生大规模骚乱

外电报道,骚乱造成三十八人死 亡,近百人受伤,一百余人被捕。

7. 菲律宾要求美分阶段撤离克拉克空军基地

法新社报道,菲政府在一份条约草案中还允许将美使用苏比克湾海军基地的期限延长三年。

8. 路透社报道:美在寻求盟国财力支持上遇到困难

【路透社华盛顿9月3日电】题:美国在寻求盟国援助方面困难重重    布什总统本周将派负责外交和财政的官员去欧洲、中东和亚洲,劝说盟国。为美国在海湾地区加强军事力量出一部分钱,并希望它们援助因伊拉克入侵而受到经济损失的发展中国家。    分析家估计,在说服象沙特阿拉伯那样受伊拉克威胁最大的中东富国增加财力支持方面,美国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要说服欧洲和日本可能是另一回事。    欧洲和日本的初步态度是乐于帮助因对伊拉克的贸易制裁而受到损失的中东国家渡过难关,但是不那么乐意为美国在海湾的军队出更多的钱。    日本上周为在海湾的国际部队拨款10亿美元,它已经表示不愿再增加这方面的开支。    这笔钱将用来派遣日本医护人员去海湾地区,提供日本民用飞机和船只运送非军事供给品。日本说,它的行动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加于日本的反战宪法的限制。    传统基金会的外交事务分析家詹姆斯·菲利普斯说:“中东石油是日本的安全所必不可少的。它不应依赖美国来保护。”    美国要说服欧洲国家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队出钱可能也很难。意大利外长德米凯利斯说:“依我看,让各国的议会同意承担比如说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二十的美国军费,恐怕不容易。”他认为,西欧国家应“解囊相助”土耳其、埃及和约旦这些因联合国禁止同伊拉克贸易而受到损失的国家。    日本官员说,东京也愿意同其它国家一起努力帮助这3个国家。    但是,即使在这方面也可能在使用重点上出现某些分歧。日本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介入国际上的联合支持行动,以保证钱不白花。美国更关心的则是确保那些国家支持对伊拉克的国际制裁,而不是钱怎么花。

9. 科威特政府的大臣们说:伊用迁入移民使占领科威特永久化

【美联社沙特阿拉伯塔伊夫9月4日电】题:伊拉克用移民威胁科威特    科威特政府的几位大臣说,伊拉克让它的公民大批涌进科威特,试图以此威胁科威特人,并且可能让成千上万人在那里定居。    计划大臣穆塔瓦说,伊拉克试图让一些伊拉克公民进入科威特的居民区,把这作为心理战的一部分,想以此让科威特人相信他们的国家正成为伊拉克的一部分。但他对于伊拉克人愿意迁入一种敌视环境中居住表示怀疑。    住房事务大臣叶海亚·法赫德说,有人担心萨达姆最终将把数十万伊拉克人迁进科威特,有效地超出科威特的人口数目。    他说,萨达姆打算在大批伊拉克人定居科威特以后举行一次公民投票,然后宣布科威特人要求与伊拉克合并。    内阁的大臣们呼吁全世界注意,在萨达姆企图以谈判拖延时间的时候,不要忘记他吞并科威特的残酷事实。科威特内阁一再谋求使美国相信,迅速采取军事行动是最佳方针。

10. 日本《每日新闻》海湾国家对美军长期驻扎流露不满

【日本《每日新闻》8月28日报道】题:海湾国家对美军长期驻扎流露不满(记者铃木发自阿布扎比)    随着科威特危机的长期化,在海湾国家中,不能以“坏蛋”(伊拉克)对主持正义的国家(美国)这一简单模式来认识现实的复杂心情正在蔓延开来。    阿联酋的报纸连日宣传说:目前各位酋长接连表示支持政府关于海湾危机的政策。但是,当地的记者说:在酋长之间实际上对派驻这一地区的美军有反感。特别是对违反伊斯兰戒律在此地派驻美国女兵一事,地方部族中间议论纷纷。    阿联酋军队中的大多数士兵是也门人。在阿联酋人中间,很多人对也门兵有疑虑。据迪拜有影响的阿拉伯语报纸负责人说,海湾国家对沙特的不信任感也很强。    对海湾国家来说,美军长期驻在沙特而且驻军越来越多,这并不是件好事。因科威特危机而在这一地区产生的不安感使人们对外国军队大规模介入是否正确的怀疑越来越深。似乎可以说,如果这种现状长期继续下去,那么,就会产生这样的危险:阿拉伯方面对西方战略的支援会越来越有名无实。

11. 德报认为:世界不能认可对国际法的公然违犯

【西德《总汇报》9月3日文章】题:在海湾没有多大希望    伊拉克释放数百名人质并没有减少波斯湾的战争危险。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把希望寄托在回国的人会对她们的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上,即要求通过谈判解救她们的丈夫。    英国首相玛撒切尔坚决主张不向近东的这个暴君的讹诈让步。她说,如果扣押人质能决定政治行动的话,那么扣押人质的人就能获胜.她认为放弃军事选择是不聪明的。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对其在安曼的使命感到失望。伊拉克暴君准备作出的最大承诺是冲突“以阿拉伯方式解决”。这意味着以掩盖的方式使吞并科威特合法化,并以此换取美国撤军。这种办法是要国际大家庭不管以什么借口来认可一种对国际法的公然违犯。这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否则任何一个觉得由于“不合理的边界划分”而吃亏的国家会受到鼓励,以动武的权力来建立“公正”。

12. 中东最新动态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海军4日拦截和搜查了一艘伊拉克货船并将其押往阿曼,这是安理会通过制裁决议以来美海军首次“劫持”伊货船。    ▲据美联社报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4日宣布,该机构将向那些从科威特和伊拉克逃到约旦的外国人提供3446吨食品紧急援助。    ▲据法国《解放报》报道,巴解二号人物阿布·伊亚德透露,“只要萨达姆得到某些保证他就准备谈判和撤出科威特”。伊拉克通讯社4日的一则评论否认了伊亚德的这种说法,强调科威特是伊拉克的重要部分。    ▲据美联社报道,伊拉克提出建立国际“人民法庭”,以审判玷污伊斯兰和践踏人权的美国总统布什。    ▲据法新社报道,两位从科威特逃出的人4日说,伊拉克在科威特市附近部署了至少3个车载导弹连。这些空空导弹上写着“侯赛因”、“阿巴斯”和“萨达姆”等导弹名称。    ▲据法新社报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消息灵通人士4日透露,英国、意大利和葡萄牙已同意美国的请求,将提供民用船只向海湾运送美军的补给品。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人士3日说,巴林、阿曼、阿联酋和卡塔尔等海湾小国将允许美国战斗机驻扎,从而放弃了不愿同美国保持密切军事联系的传统做法。    ▲据美联社报道,英国防部发言人4日证实,由于部署在海湾地区的英国“旋风”式战斗机受到高温和尘沙的严重影响,将有24架被替换下来。新部署的飞机能抗高温和尘沙。    ▲据《朝日新闻》报道,伊拉克驻日本大使3日向日本各大报社发出声明,谴责日本政府支援中东的措施,并要求日本撤销对以美国为中心的多国部队的援助。

13. 伊反对派拟建共同阵线推翻萨达姆

【路透社伦敦9月4日电】库尔德叛乱分子3日说,伊拉克所有反对派组织的代表在大马士革就组成致力于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总统的共同阵线举行了谈判。会议接近达成协议。    这些人士在伦敦对路透社记者说,这些反对派组织已经就两次原则达成一致意见:推翻萨达姆,建立由伊拉克人民自己决定其未来的民主国家。    参加会谈的有总部设在叙利亚的伊拉克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总部设在伊朗的伊斯兰组织,60年代被萨达姆镇压的伊拉克共产党的残余分子和为在伊拉克北部获得自治而断断续续地打了40年战争的库尔德人。    这些人士说,叙利亚在鼓励这些反对派组织加入反对它的宿敌萨达姆的力量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它还得到希望不惜以任何代价推翻萨达姆的沙特阿拉伯的支持。

14. 戈责成各地完成国家谷物收购计划

【塔斯社莫斯科9月4日电】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责成各加盟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的领导人采取紧急措施来完成出售谷物的国家订货,提高各级干部对完成这一极其重要任务的责任心和纪律性。    戈尔巴乔夫发往各地的电报指出,由于毫无理由地阻挠在共和国之间运输谷物和谷物加工产品,一些加盟共和国和州在向居民供应面包制品方面现在已经出现了困难。    【法新社莫斯科9月3日电】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3日开始着手建立三个危机处理小组。    塔斯社说,由副总理列夫·沃罗宁率领的一个危机处理小组已领到了任务,要求他们“稳定”经济形势,并且要确保收割、储备和食品分配工作有效地进行。    第二个危机处理小组将调查那些妨碍履行商业合同的问题,并加强“各级领导的个人责任”。另外还要监督商品的质量和按时交货。    第三个危机处理小组将由雅科夫列夫领导。该小组将寻求“在全国各地坚持法律和维护公共秩序”的方式,以及解决地方和中央当局的超越宪法权限问题的方法。

15. 苏联外长四日抵达东京访问

路透社报道,谢瓦尔德纳泽将同日本领导人讨论双边合作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

16. 雅加达和谈在即 柬四方争论不休

【合众国际社曼谷9月4日电】题:和谈还没有开始柬埔寨领导人就打退堂鼓    柬埔寨抵抗力量的两位最高领导人乔森潘和拉那烈王子今天说,除非柬埔寨总理洪森改变其不参加拟议在雅加达举行的和谈的决定,否则,他们决不出席和谈,从而使和谈甚至还没开始就有了崩溃的危险。    有关谁将出席定于6日开幕的和谈方面的争论突出地说明一劳永逸地解决柬埔寨冲突是多么的艰难。越南扶植的金边政府领导人洪森4日宣布,由于西哈努克亲王拒绝出席和谈,他将不出席和谈。    西哈努克任命他的儿子,部队指挥官拉那烈王子代替他出席和谈。因此,洪森决定派他办公室的一名部级官员代替他出席会议,从而引起连锁反应:纷纷声明将不出席会议。

第 2 版

1. 伊朗招标要求提供一台三吨起重机

此项招标是由呼罗珊省水力局提出的。截标日期没有公布。

2. 阿尔及利亚招标要求提供修建水泥厂材料和设备并负责安装和启动水泥厂设备

标书售价为八百第纳尔。截标日期没有公布。

3. 日本录相机、彩电七月份出口大增

法新社三日报道,日录相机七月份出口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二点七,达到二百三十六万七千台。彩电出口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五点三,达到三十五万台。其原因是欧共体和东南亚需求增加。

4. 澳大利亚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法新社三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已同意在造船、采煤及改建港口方面为中国提供援助。

5. 南朝鲜订购波音客机

法新社四日报道:南朝鲜民航公司已订购了二十七架波音客机,总价值为三十亿美元,于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九年交货。

6. 香港当局将在海外增设办事处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0日报道】题:港要提高国际城市地位    为了维持香港在过渡期间的稳定繁荣,香港政府将在这数年间,在英国以外的国家,多辟海外办事处,以便吸引更多外资来港投资,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的地位。另方面,港府也将增加拨款。以供高级官员更频密到海外宣扬及提高香港的形象。    近年来,香港驻英国的办事处,已逐渐收缩规模,这主要是因为过渡期间英国作为香港宗主国的关系将逐渐减退。    另一方面,据了解,港府将在未来数年加强并开辟更多的香港驻海外办事处,这包括香港人移民的热门地加拿大的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及墨尔本。    这些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宣扬及吸引不同国家的资本家,到香港设厂及投资。据了解,港府的构思是希望借着更多不同国家在港的利益,令香港凭着国际对香港的关注,使之更稳定繁荣。    目前,香港驻海外办事处包括美国的华盛顿、旧金山、纽约;英国的伦敦;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亚洲地区的日本等。    另一方面,经过去年六四事件之后,香港已订出一系列海外公关活动,以提高及给予海外人士对香港的一些正确形象。    据了解,港府将视这些为优出工作,不会因为紧缩财政开支而收缩,反之,港府已把这方面的推广活动预算,由数十万港元,提高至一百多万港元。    据了解,港府将不会聘请公关公司推广香港的形象,而是由港府高官,亲自出访外国。预算在下一年度,高官的出访将达78次,重点将在亚太地区,如泰国、日本、新西兰。过往港府高官出访以英国及美国为主,转移以亚太区为未来拓展重点,是回应国际间区域化合作的发展,并可协助香港拓展新的贸易机会。

7. 香港《天天日报》报道:海湾危机使香港经济面临困难

【香港《天天日报》8月25日报道】在中东危机的影响之下,港府昨日发表上半年经济报告预测,将本地生产总值由年初的3%调低0.5%,而通胀率则由8.5%调高为9.5%。至于本地出口货物,实质增长亦由年初预计的2%,下跌到只有0.5%。港府经济顾问邓广尧表示,香港经济受到的影响比其他国家为少,但若油价再升,通胀率便会进一步调高。    立法局首席议员李鹏飞亦表示,中东局势紧张,影响本港经济颇大,目前通胀率已达9%,预料今年的通胀率将接近两位数字,而下半年出口又已放缓,故经济增长率有2%即属满意,所以1991年对香港来说将是困难的年头。因此李氏呼吁市民冷静,并准备从现在起直到明年都要捱一段“紧的日子”。    李氏称,中东危机对香港的影响有三:一是内部通胀。石油价格急涨,全世界受害,香港不可幸免。    二、美国经济基础本已脆弱,现再受此打击,经济衰退将加速,这对依赖出口以生存的香港经济造成极大打击。    三、对香港股票金融市场造成利淡压力,目前市场已见萎缩,长此以往,全世界金融市场将被整垮,香港市场“看人吃饭”难免受累。影响所及香港对外投资,包括对中国内地的投资活动都将会放缓。    不过他预计,虽然各行业趋于审慎,但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裁员情况,因为香港劳工短缺严重,多年来香港经济发展理想,仍需大量劳工。

8. 既是挑战又是机会

新加坡报纸说,阿拉伯国家极为重视中国的作用。中国若能把握机会促成海湾危机早日解决,就能在国际舞台上重振雄风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9日评论】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中国反复强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大国在波斯湾进行军事干预,赞成在阿拉伯国家范围内解决问题。    中国一向将“第三世界”观念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不仅坚持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也一直将自己视为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代言人。长期以来,对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冲突,中国都是强调以和为贵,而且不忘提出大国干涉的警告。但此次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兼并,第三世界国家提起都心寒,中国的外交政策基石也受到了冲击。    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长期保持密切关系,即使同沙特阿拉伯新近刚建交,但双方的合作也已经有多年。而在去年“六四事件”之后,中东地区更成为中国寻求外交突破的重点所在。此次波斯湾危机的爆发,中国并不象西方国家那样涉及根本的利害冲突,所以自然更愿意采取息事宁人的立场。    此次波斯湾危机对北京亚运的影响,也同样对中国当局采取何种立场形成制约。如今波斯湾危机仍呈不战不和的胶着状态,海湾地区的亚奥理事会成员国运动员能否如期前往北京疑问甚大。    其实,此次波斯湾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甚巨,关系未来世界的命运。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如何应付伊拉克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新课题。对中国当局而言既是一种冲击,又是一种机会。上周科威特流亡政府外交大臣和约旦外交大臣先后访问北京,就体现出阿拉伯国家极为重视中国的作用,美苏两强和西方国家也在此次危机中加强了与中国的协调。    正所谓是挑战也是机会。中国若能随机调整,把握机会,利用自己与中东国家传统的密切关系发挥特殊作用,积极促成此次波斯湾危机的早日解决,则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振雄风实在并非难事。

9. 北京出现外交旋风 国际舞台再显作用

《亚洲周刊》认为,中国对海湾危机的策略显示出它在解决国际重大争端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亚太地区各国将希望北京在维护该地区和平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亚洲周刊》9月9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重回大舞台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了重大的国际性危机,却为北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重新在外交舞台上发挥作用,甚至获得新的活动空间。    西亚危机使世界各国突然领悟到“冷战后”的新局并非就此太平,对北京今后可能发挥的作用将重作评估。尤其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将更希望北京在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数周来,北京出现了一股外交旋风,多位外国政要先后到访,……李鹏不久将应邀访问印度,这是北京总理近30年来首次到访新德里。钱其琛也将出访土耳其和南美洲多个国家。    日本前副首相金丸信上周访问北京。金丸信是自民党中最大派系竹下派的领袖,又是著名的“亲台湾派”代表人物,以前一直拒绝访问大陆。他这次出马,是东京急欲同北京改善关系的又一重要迹象。    分析家指出,北京对于当前西亚危机的策略是,一方面指责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一连五次投票支持安理会对伊实行制裁的决议;另一方面又反对大国军事介入,呼吁由阿拉伯联盟及联合国出面谋求政治解决。这些举措,既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同西方国家的裂痕,又突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保持一致的立场,显示出它在解决国际重大争端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西亚危机甚至可能给北京带来直接的好处。美国若要以联合国的名义对伊拉克实行制裁,不能不争取北京的支持,这就为北京提供一个外交筹码,要求西方解除对它已实施一年多的经济制裁。香港国际问题观察家陈文鸿认为:“中国大陆内部日趋稳定,已有余力重新开拓外交局面,西亚局势为北京外交折冲提供了新的着力点,籍以改善它的国际形象,不啻天赐良机。”    北京的一位国际政治观察家指出,目前亚太地区仍以美国、苏联、日本和中国大陆四股力量为主,其中美国欲降低军事姿态,苏联不愿全退,日本希望出头,北京则欲因势利导,寄望做成几件赢到众望的事情,颇其自然形成主导群伦之势。    不少分析家认为:西亚危机爆发后,美国力量大受牵制;苏联不愿对西亚事务多加干预,已是疲态毕露,在亚太地区也不会积极进取;日本则受到石油供应减少的威胁,加上它同美国、西欧的经济利益冲突可能因全球经济不景气而加剧,将进一步谋求加强同北京的政治经济关系,确保自己对亚太地区的经济领导地位。此外,日本在美国压力下有可能突破宪法限制向西亚派出军事力量,势必引起亚太地区邻国的疑惧,从而使它们更倚重北京。    因此,北京今后成为这一地区和平稳定的主导因素之一,并非没有可能。

10. 石化界人士说:此次石油危机对中国影响不大

【香港《南华早报》8月27日报道】参加上周举行的中国石化产品展览会的商人和制造厂家认为,总体来看,这场石油危机对中国的打击将不象西方国家所受到的打击那么大。    过去,中国一直从东北的油田(如大庆油田)将石油运往南方的炼油厂,这对它来说是不经济的。    在油价不到20美元一桶的时候,从印度尼西亚和中东进口石油对中国来说比较便宜,但是交易商人说,如果目前的油价居高不下,加工更多的本国石油对中国来说可能更为可行。    人们认为,中国可从出口转为国内使用的过剩石油正在日益减少。中国今年上半年的石油贸易顺差明显下降,而石油进口量则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同期的石油出口量略有下降。    除非中国能够增加石油产量,否则今年晚些时候新的国际市场形势就会开始使中国受到打击。    如果油价长期居高不下,那么铺设输油管道、修建炼油厂和勘探新油田在经济上可能是可行的。    他们说,这可能是油价上涨带来的一个积极结果,虽然现在明确下结论仍为时过早。

11. 纽约市场石油期货价格上扬

法新社四日报道,纽    约交易市场四日西得克萨斯原油期货(十月份交货)价格再度上扬至每桶二十八点三三美元。

12. 台影评人梁良谈大陆、港、台电影病征

【台湾《联合报》8月25日报道】题:影评人指出中国电影病征    大陆电影的危机在于官方控制太严,港片危机在于忙着抢钱,台湾电影危机则是片商信心尽失。人才断层和政策暧昧。影评人梁良昨天替三地中国电影看病,认为台湾影人只有重视创意,才可以立竿见影,反败为胜。    梁良昨天应制片协会邀请在会员大会上发表专题演讲,提出上述观点,对三地电影病征都提出批判。    梁良指出大陆电影受中央集权控制太严,大陆经济状况又不佳,加上民众对本国电影兴趣持续低落,正陷于不可自拔的烂泥沼中,应该放手让各制片做自由竞争,并大幅开放台港电影以刺激民众看片。    长期风光的港片,则受九七大限影响,使电影人都有急着抢钱的“末世”意识,使工资暴涨,烂片充斥。    台湾影人则因投资信心不足、人才断层、硬体落后、政策暧昧等因素,使得大家对本土制作兴趣尽失,只寄望大陆影人带来奇迹,其实希望不高。梁良认为台湾影人最不懂得培养人才,开发创意,所以影片不能吸引观众,他建议唯有将制片重心先摆在计划人才的培养及运用上,才能一洗颓势。

第 3 版

1. 实验型太阳能建筑物

苏联《青年技术》第七期报道,日本「三洋」公司的专家们建造了一座实验型建筑物。屋顶是一个巨大的太阳电池。内表面有一层硅的玻璃板直接作为房盖瓦。

2. 水泥原料的自动化调配系统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八月二十三日报道,日本水泥公司新开发的这种专家系统可把石灰石、粘土、硅石等水泥原料准确地调配,达到富有经验的员工的水平,大幅度节省人力。

3. 新型语言合成器

美国《大众科学》八月号报道,美国贝尔科尔公司研究出了一种语言合成系统叫奥拉托,它发出的语言比现有的语言合成器发出的语言容易理解得多。奥拉托系统最终可用在电子邮件系统中产生具有个性化的声音,或传送出包括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的查号服务。

4. 第三世界今年可能有四百万人死于肺结核

路透社八月二十四日报道,美国疾病防治中心说,由于肺结核能和艾滋病病毒相互作用,它已成为一种对人类健康的较大威胁。

5. 日本“山口组”揭秘(三)

实力最雄厚的是“山口组”,它在日本47个行政区中的37个行政区设有昼夜全时制机构和代表处,人员达2万人。大阪“山口组”的一位代表离开他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时,车门旁站着两名贴身警卫。    一个下属团伙的负责人说,“他是云层上边的人,我们的命运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握在他手中。”    这位大阪的代表身着非常入时的黑色西装,雪白的上浆衬衣。真丝领带。他的手表上镶嵌着钻石。他紧张的面孔呈苍白色,头发倒背油光锃亮。仅在他手下干活的就有800多人。    这位大阪的头目说,“社会上的人把我们称之为流氓歹徒,实际上我们是武士的后代”。他继续说,“在当今的日本,唯一还受纪律约束的是我们。我们仍然按武士的传统理想生活。”他的这番话是否荒谬?这些团伙的生活方式的确与众不同。    他们有自己的传统和习惯,并一直保持着不变。他们可以忍受数日的肉体痛苦,让人在他们的躯体上刺花刺字——经常是从肩膀到脚关节,前前后后都刺。    他们对主子绝对服从。他们根据主子的命令可以把手指截断。有时他们也可以为主子而死,为主子多年坐牢也无任何怨言。    一个小帮派的首领相当于古时的将军。统管各个小帮派的头目,象渡边就相当于日本古代最高统治者幕府将军。他的生活也有幕府将军的那种气派。    这些流氓无赖视自己为当代的浪漫派。实际上,他们是社会巨大矛盾的一种反映。他们不参与社会变革,内心深处保留的是封建主义。    官方对这些歹徒权力保持至今的解释是,战后兴起的民主化限制了国家采取镇压手段的手脚,这就使这些歹徒有许多活动空间。这些歹徒同警察、“公薪职员”和企业工人一样,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日本这样一个社会里,对一些问题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或把真相说成假象,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尽管人们知道这事不怎么样,但总有许多肮脏的事,娼妓就是一例。根据日本法律,从事娼妓行业是要受惩罚的。但是,在离警署经常只有几米距离的地方,就有按摩院和玫瑰厅。在这些地方有穿着很少的姑娘为顾客提供性服务。(三)

6. 值得参考

浙江宁波市新华书店朱镇华:贵报8月18日刊出的《一条出书的途径——自我出版书籍荻成功》一文颇有参考价值。目前“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的现象困扰着我国出版界。如要克服这一现象,除了优化选题,拓宽渠道,搞活流通外,自费出版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北京武警某部贾冬:贵报8月30日刊登的《中国美术界的十大问题》,对当前中国美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概括性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和促进作用。

7. 批评有据

四川大学曾固:贵报8月6日登载的《你拍照我收费》一文所反映的问题,在全国带有普遍性。我在北京旅游期间,几乎每到一处都见到所谓的“景霸”,实在令游人扫兴。亚运会将至,如不制止或纠正这种现象,将有损我国形象和声誉。广东梅县退休干部陈雪尧:贵报8月18日刊登的《内地公路罚款成灾》一文的批评,确有其事,一点也不过分。插手索罚的单位越来越多,牌子叫得很响如“综合检查站”,罚款名堂繁多。这是“三乱”中突出的一乱,希望有关部门刹一刹这股风。

8. 年届不惑的安妮公主

【埃菲社伦敦8月15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女儿安妮公主今天已满40岁。安妮公主由于为儿童救济基金会孜孜不倦地工作而受世人钦佩。    根据报界进行的调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这位女儿是英国皇室成员中工作最多的一个,尤其是在她1970年担任儿童救济基金会主席以来。    儿童救济基金会的宗旨是帮助全世界忍饥挨饿的儿童。由于安妮公主的勤奋工作。该基金会募捐的资金已从1970年的540万美元增加到了1989年6480万美元。安妮公主为帮助贫困儿童,风尘仆仆地走访非洲与远东许多国家,足迹遍及世界最偏僻的角落。由于她这种奉献精神,去年8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提名她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安妮公主对许多国家儿童因饥饿而患各种疾病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使随同她出访的英国记者惊叹不已。安妮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4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她的公务活动大大超过她的兄弟。去年这位公主在英国参加了367次公开活动,在国外参加了337次活动。    本周安妮公主没有为自己安排任何活动,她将在位于英国西部的格罗斯特郡的家中度过其40岁的生日。    1973年安妮同马克·菲利普斯上校结婚,去年两人已正式分手,他们有两个孩子。

9. 童工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

【埃及《金字塔经济学家》周刊7月30日文章】题:儿童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    大概世界各国的法律都禁止使用童工,尽管这样,使用童工却以隐蔽的成公开的形式存在着。    明显的矛盾是:普遍使用童工,然而人力却过剩,童工现象与成年人失业的现象并存。    雇佣童工现象在那些没有严格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国家还将继续下去。在世界上,儿童在劳动力中约占11%,而在发达国家是1%,不发达国家约为14%。非洲的比例最高(18%),其次是亚洲(13%),再其次是南美洲和大洋洲(7%),而后是欧洲和北美(2%)。    至于每一个洲内的情况则是:非洲童工比例最高的是马里(居世界第二位),最低的是留尼汪(居130位),亚洲最高的是不丹(居世界第一位),最低的是日本(居125位);欧洲最高的是希腊(居第70位),最低的是西德(第132位);欧洲以外的西方国家最高的是海地(第19位),最低的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第131位)。    在132个国家中,埃及居第68位,劳动力中的童工比例占其总人口9%。

10. 一分钟

【新加坡《联合晚报》文章】题:一分钟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喜欢说:“等一分钟!”好象这一分钟极无关紧要似的。但你可晓得在这一分钟里,全世界发生了多少事件:    *有30处发生雷雨。    *至少有250万人寄信。    *吸烟者至少耗了3吨的烟。    *至少有5000个婴儿诞生。    *至少有3000个人死亡。    *全世界的人用掉50吨的盐。    *全世界的人用200万吨的糖来充调味料。    *至少有一次的自杀或谋杀。    *全世界的人喝掉60万杯咖啡与红茶。    *有5万个鸡蛋被人吃掉。    *全世界的人至少吃了4550公斤的猪肉。    *全世界的人至少喝掉50万杯啤酒。    旅游者至少有100万人。    *8至少有2000人犯罪被捕。    *一分钟里你也刚看完这篇《一分钟》。

11. 美《时代》杂志前主编多诺万病逝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8月15日文章】前时代杂志公司主编赫德利·多诺万长期患病,8月13日在一家医院逝世,享年76岁。    1945年,多诺万以《幸福》杂志记者的身份加入时代杂志公司。在担任该公司的社论部主任之前,他曾任该公司总编辑。    从1964年起,他担任主编职务,负责时代杂志公司所有的刊物的发行工作。该公司发行的刊物有:《时代》周刊、《生活》杂志、《幸福》月刊、《体育画刊》周刊、《金钱》杂志和《人民》杂志。    1979年,他辞去了主编职务退休。后来又给卡特总统当过一年顾问。    《金钱》杂志和《人民》杂志是在多诺万任主编期间创刊的。在他任主编期间,《幸福》月刊变成了双周刊,《生活》杂志在停刊了一段时间后又复刊。因此,他在该公司担任主编期间的工作是十分成功的。

12. 犹太人的今天

【民主德国《地平线》第9期文章】题:犹太人世界(作者汉斯。亚尼捷克)    今天,美国成了最大的犹太人中心,在这里居住的犹太人比以色列还多。仅1938年以来,美籍犹太人的数目已从270万增加到580万,增加了一倍以上。1921年,苏联还有上述同样数量的犹太人。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约有230万苏籍犹太人被屠杀,后来又有大量犹太人向国外移民,今天在苏联的犹太人还有180万,仅次于以色列(360万),在世界犹太人中占第三位。法国今天还有53.5万犹太人,这不是偶然的,因为那里的犹太居民人数是从1939年的32万增加到目前的53.5万人的。    阿·希特勒在昔日欧洲的犹太人中心即波兰采取的“最后的解决办法”行动无疑产生了极其可怕的后果。1939年,那里还住着320万犹太人,可是,今天只剩下6000多人了。在德国和奥地利,在纳粹掌权前曾住着70多万犹太人,而今天总人数不足4万人。    由于纳粹残酷地消灭和驱逐欧洲的犹太人而造成的可怕后果,人们对东欧尚存的犹太人集体的命运仍然很关心。匈牙利存在继苏联之后东欧最大的犹太人集体。“8万名匈籍犹太人感到死灰复燃的政治反犹主义的威胁”。但从苏联和波兰也传出类似的消息。    目前,世界上共有大约1300万犹太人。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只有5名犹太人。    在南美洲,人们对犹太人始终是宽容的。因此,在地球的这个地区还住着50多万犹太人也就不奇怪了。    在非洲,南非有15万犹太人,其次是埃塞俄比亚,有21.5万多“黑皮肤的犹太人”。    犹太教在宗教方面分裂成正统派和思想自由派等各种派别。    这个小小的民族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却有着巨大的发展。    仅仅在美国就有大约1.7万个彼此独立的犹太组织。在政治方面,有左派,也有极右派。

13. 读者之声

贵州遵义县南白镇政府张良文读罢贵报8月20至21日刊登的《全球兴起中文热》一文,感到大为振奋。全世界要求学习中文的国家和人员之多,开设中文课的院校覆盖面之广,足以表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实在令每个华夏子孙高兴。

14. 地震时为何发光

【《日本经济新闻》8月16日报道】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机械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查明,地震时发光是由于地下岩石受到巨大的力的作用破坏龟裂时释出带电粒子和离子,放电发光。研究小组的实验表明,长和宽仅2英寸、厚1英寸的花岗岩和玄武岩碎片,受到压力龟裂时(裂纹部分仅0.2到0.5立方毫米),释出的电量最多达100万个电子。按实际地震中1立方米的岩石1秒钟即遭破坏的情况下,释出的电量相当于一次雷的发光。

第 4 版

1. 新西兰新总理迈克尔·穆尔

【法新社惠灵顿9月4日电】新西兰新总理迈克尔·肯尼思·穆尔现年41岁,是个真正的职业政治家。    直至9月3日,他还是外交部长。他曾概括他的雄心壮志:“在政治上需要获得的唯一职位是总理或财政部长的职位。”在1987年出版的一本名为《苦役》的书中,他写道:人们认为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有“最卑鄙的动机”。    新政府首脑出身于新西兰北部农村贫苦家庭。他6岁时就死了父亲,母亲改嫁后,据他说,境况也“很悲惨”。他的兄弟很早就离开了家。    他受的教育使他成了一个社会主义者。他说,    他要把造成他家贫穷的制度消灭掉。16岁时,他是泥瓦工,参加了工党。    穆尔于1972年被选为议员,坐上了工党的议席,当时诺曼·柯克是总理。3年后,工党政府垮台时,他遭到排斥。    1978年,他再度当上议员,不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只能活几个月了。然而,他一直活下来了。    在他的党内,他属于议员集团,为戴维·朗伊当选为党的领袖和随后当选为总理作出了贡献。朗伊在1984年感激他,便任命他为海外贸易、旅游和文体部长。此后,穆尔一直是政府的第三号人物,担任着上述职务兼对外关系和贸易部长。

2. 蒙古第一任总统彭·奥其尔巴特

【路透社乌兰巴托9月4日电】身着古代蒙古武士服装的彭·奥其尔巴特今天宣誓就职担任蒙古第一任总统,他喝了一杯礼仪上的酸马奶,并保证迅速开始进行自由市场改革。    彭·奥其尔巴特今年48岁,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    他1942年生于扎布汗省图德布泰县的一个牧民家庭。1965年毕业于苏联矿业学院,同年加入蒙古人民革命党。曾任蒙古燃料动力工业和地质部副部长、部长,蒙古国家对外经济联络和供应部部长。1976年起为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1990年3月21日当选为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作为一位总统,他被赋予新的权力,其中包括有权否决小呼拉尔通过的法案。他同时还成为蒙古3.3万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他能够单方面宣布戒严令和采取措施维护公共秩序。在外交事务领域,他能够与其他国家在谈判期间签订协议。

3. 「大四角」将决定亚洲未来

【墨西哥《至上报》8月6日文章】题:大四角    亚洲地区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各种关系对由美国、苏联、中国和日本组成的大四角的重新适应,因为它们是最能影响亚洲地区的四大强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从根本上决定目前正在亚洲出现的新时代。    目前,在亚洲舞台上,美苏之间的战略关系尚未出现什么动向和变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两个超级大国会为削减它们目前集中在亚洲和远东的陆海空兵力而举行严肃的谈判。美国一直避免谈判在亚洲的裁军问题,特别是裁减它在亚洲的海上和空中力量问题。    但是,在亚洲地缘政治四角中主要的这一角似乎原封不动时,其他三角出现了有趣的行动和适应性变化。    日本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自己独立作出各种战略决策,例如,日本决定通过贷款重新向中国提供经济和金融援助。大家都明白:没有中国的参加,不可能解决亚洲的任何热点问题,更不可能解决柬埔寨和阿富汗问题。这一切意味着中国正重新走上国际舞台,它正为其首要任务经济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    中苏关系已经正常化并得到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再次出现了令人鼓舞和稳定的局面。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因素,亚洲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一方面会促进其内部改革,另一方面会建设性地参与解决地区冲突和太平洋、远东及东南亚地缘政治的重新组合。日本从它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出发,会继续向中国提供援助。    在联邦德国和法国向苏联提供信贷和技术援助时,日本则采取了相反的强硬立场,拒绝向苏联提供信贷和资金。只有苏联把北方四岛归还日本,东京才会考虑向苏联提供贷款。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家也深知苏联市场的潜力,他们会敦促政府同戈尔巴乔夫达成协议。可以说,日苏关系有着良好的前景。    日美关系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日本40年来向美国表现出了政治一战略上的忠诚,与此同时,日本也成了美国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强大竞争对手,这引起美国人的担心。美国在想如何制定华盛顿一东京关系的新政策,因为,在美国的太平洋和亚洲战略中,日本仍然是一枚关键的棋子。    太平洋、远东和东南亚地缘政治结构的重新组合只是刚刚开始,但随着地区稳定、安全和和平的倾向出现,这种速度会加快。    日本和德国一样都是战败国,但现在却是经济和金融上的战胜国,这就要求在亚洲地缘政治的新结构上找到一种新的安全和合作机制,来对日本加以约束。

4. 日本“海外出兵”的风波(下)

这种牵强和不正当的做法,其实是对这部使日本人享受着和平、自由与民主的宪法的亵渎。这种别有用心的主张,只符合那一小撮不良分子的利益,对绝大多数日本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另一值得注目的是,一些政客和评论家竟主张以“超法规”(即不受宪法约束)的方法派兵。在这种人心目中,日本和平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或废纸,可弃之如敝屣。换言之,这些人是无法无天的。这些年来,为数不少的日本政经界人士似乎已醒悟到日本成了经济大国还不算是真正大国,他们眼中的大国地位,应该是有一股强大军事力量作后盾,在国际政治上也可呼风唤雨的超级大国。这种大国意识的复活,同时也引起了邻邦的强烈反应,正如东西德的统一,虽然让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生的大国,但曾饱受纳粹主义者蹂躏的邻居们的“德国威胁”感却不断高涨那样,“日本威胁”这句话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前不久,中山外相出席东南亚联盟外长扩大会议时,大马外长就老实不客气地对中山说日本的军事发展已造成了威胁,害得中山忙着对战前的侵略行为表示道歉,并强调日本不扮演军事大国角色。    对于所谓“海外派兵”,日本政府的解释是:“派遣拥有武力行使之目的的武装部队到他国的领土、领海及领空”,只要坚守原则,日本便不会侵略邻国。只是它又认为以下的情况不算“海外派兵”,因此,以别种形式向海外出动的可能性也不可否定。其一,派遣没有武力行使目的的部队到他国。例如为了拯救在外国成为人质的日本人而出动自卫队部队。其二,在公海上“保卫航道”或“在波斯湾中扫雷”等,不算海外派兵。这次,自民党也有人企图以这一点作为派兵的根据,但波斯湾却无雷可扫,如果勉强以此为理由,难免会暴露自己的野心。不过,如坚持这点,最后也有可能成为派兵的借口。这一防卫任务,美国曾要求过日本,因此随着日本国际活动扩大及各地恐怖活动增加,日本将有更多借口派兵。换言之,海外派兵的定义有点模糊了,作为邻邦,也就有必要更加留意日本这一动向,因为日本已涌现了不少妄图趁火打劫者。顺便一提,最近日本政府也打算成立一个组织,以检讨如何使海部首相能名正言顺、大大方方去那个拜祭甲级战犯为神明的靖国神社参拜,这股逆流与派兵问题相映成趣,是我们不可视若无睹,当作没有这么一回事的。    正值东南亚地区中的“日本威胁”的声浪不断高涨之际,日本有必要认真看待这问题,而且不能只对山姆大叔唯命是从,在他面前摇身一变成为“凡是派”。幸好自民党政府这一不良居心已遭到在野党及舆论的非议。派兵时机尚未成熟,日本就蠢蠢欲动,当然会力不从心,丑态毕露了。与其如此,不如发挥“金元帝国”的威力,分担美国派兵的经济负担或对那些因这场战事而损失惨重的阿拉伯小国家施加些小恩小惠。中东军事强国伊拉克的黩武主义给中东地区布上了重重战云。我们也希望日本勿步伊国的后尘,虽然不至于以武力四处扩张,但至少也应努力使其“日本威胁”的程度有所降低。这也许是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下)

5. 二战遗址改为旅游胜地

【法新社新西兰奥克兰8月17日电】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场将改成旅游胜地    据《太平洋新闻》今天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主战场之一——瓜达尔卡纳尔岛将发展成为旅游中心。    三家澳大利亚公司已同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省达成协议,以便开始第一阶段的施工建设,其中包括在该岛西部建造一个旅馆别墅。    瓜达尔卡纳尔岛事业发展局总经理菲利普·卡普尼说,这项工程对该省和新西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

6. 号召公众节能 总统大量耗油

【本报华盛顿8月31日电】(记者怀成波)海湾危机发生后,布什总统号召美国公众节省能源,但舆论界对正在度假的布什本人的行为颇多微词,认为他并未以身作则。人们给耗油大户布什算了一笔帐:    △布什在海上钓鱼乘坐的“忠诚”号双引擎汽艇,使用大汽化器,每小时耗油25加仑;    △布什乘“空军一号”专机颇繁来往于首都与度假地之间。“空军一号”从华盛顿郊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起飞,抵新罕布什尔州的皮斯空军基地,再转乘“海军陆战队一号”H—3直升机飞往布什在缅因州的肯纳邦克波特夏季别墅。现在的“空军一号”用的是波音707,每小时耗油2150加仑,按现在市场价为2314美元。今年9月30日起改换波音747宽体客机,每小时将耗油3150加仑,价值3394美元;    △布什在别墅附近的高尔夫球场周围跑步运动时,身边人员驾驶的若千小机动车也都是油老虎。

7. 谁是海湾危机的受害者(完)

据美国《幸福》月刊说,文莱国家元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物(220亿美元),他现在有理由感到高兴。海湾危机可能会使他有能力在其宫殿旁边修建一个新的府第(1788个房间)……文莱有人口22万人,1929年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自那以后,这个位于婆罗洲北端的国家就奇迹般地富起来了,人均收入达2.2万美元,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位居第一。海湾和马格里布地区的赢家    在这场危机中,总的来说马格里布国家是赢家。对日产石油130万桶(全部用于出口)的利比亚来说,油价的上涨(按每桶油价从16美元上涨到24美元计算)将使它每天的石油收入比平常多1000万美元。阿尔及利亚日产石油80万桶,每天可多得600万美元(需支付的外债为1800万美元)。其次是小石油出口国突尼斯,它日产石油5.5万桶。处境不利的是摩洛哥,它的原油全部靠进口。    埃及每天出口600万桶石油,但它却感到悲观。在它的总出口中,石油出口只占22%;在它的总进口中,工业品进口占70%。它要为进口工业品付出比较高的代价。它的移居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侨民本来每年可以寄回国内20亿美元,但现在,它将失去这一财源。    在海湾地区,政治紧张形势并不能使人忘记这样一点:沙特阿拉伯、富裕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的巨额石油收入(国家的唯一财源)在象变戏法似地增加。    伊朗在同伊拉克的战争中每天耗资2000万美元。最近,它的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每天增加2400万美元(伊朗日产石油300万桶)。    (完)

8. 赫尔辛基准备接待美苏首脑

【路透社赫尔辛基9月2日电】芬兰正在准备迎接200多名外国记者和技术员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美苏首脑会议的报道。    政府官员和警方已开始制定保安计划。    芬兰总统科伊维斯托首席助手塔尔瓦伊嫩说,这次首脑会晤的会址还没确定,这将取决于美苏双方的意愿。“但我们正按我们自己的时间表做好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及接待工作。”    【路透社赫尔辛基9月3日电】赫尔辛基警察局局长乌尔波嫩今天说,为了做好美苏首脑会晤的安全保卫工作,芬兰警方将向芬其它单位租借汽车和通讯设备。    他没有说有多少警察将参加这项安全保卫工作,但他表示他们的警察力量足够。除了首都的1600名警官以外,其他各地还有不少交通警、刑警及治安警也将被动员参加保安工作。    他还说,由于海湾危机,他们将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警察将处于戒备状态以防出现任何恐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