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03-31
第 1 版
1. 布什二十九日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电话商谈苏立陶宛问题
路透社报道,两人通过电话讨论了英国就立陶宛问题呼吁苏联采取克制态度的意见。
2. 苏任命尤里·卡尔洛夫为驻梵蒂冈的大使
合众社二十九日报道,卡尔洛夫目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委员,曾在苏驻罗马大使馆工作六年。
3. 民德基民盟和社民党宣布已就组成联合政府基本要点达成一致
法新社二十九日报道,两党在举行了一次三小时的会议后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
4. 捷克斯洛伐克议会通过更改国名的决定
法新社报道,捷联邦议会两院二十九日决定将国名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5. 大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分子离开设在洪都拉斯的基地营回国
美联社三十日报道,其余人员将于本周末全部撤走。
6. 联合国安理会二十九日决定延长六个月撤走联合国监督两伊停火的军事观察小组
这是合众社报道的。
7. 《远东经济评论》载文说:下世纪初亚太地区将成为宇宙开发主角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2月15日文章】题:宇宙开发活动重心向东方转移(作者《亚洲技术》杂志副主编布赖恩·杰弗里斯) 到21世纪初,亚太地区很可能成为宇宙空间的主要探索者、开发者和利用者。如果这个地区一些正在实施自己的宏伟宇宙探险计划的国家取得成功的话,那么该地区将有更多的国家与地区参加空间技术的竞争行列,这意味着该地区将从21世纪开始在开发宇宙的重大商业活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未来10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载入太空飞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提出了如下设想:日本宇航员预定在90年代中期以后在轨道上建立的“自由”号美国一国际空间站的日本舱内工作;建造一个被称为“希望”号的无人驾驶航天器,并使之在外层空间与上述轨道站对接;研制大型新的H2运载火箭,主要是用它来发射日本航天器;一名日本宇航员将于1991年乘坐美国航天器首次飞往太空,在微重力下进行科学和工业试验。日本希望在下个世纪的最初几年中确立自己在宇航业的独立的实力地位。日本航天与航空科学研究所还制定了在90年代中期以后重返月球、向金星发射探测器的计划。 日本航天与航空科学研究已受权继续研制一种新的、威力更大的火箭,用于发射无人驾驶航天器去探索月球、行星和太阳系其它星体。澳大利亚:大胆制订建立太空港计划得到日本和美国公司支持的澳大利亚航天局正在制订计划,拟在昆士兰州约克角半岛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私营太空港。约克角航天局希望1995年开始用苏联提供的“天顶”号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约克角太空港如参与国际竞争有可能削弱中国为西方发射卫星市场。中国:雄心勃勃1989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同意用中国的长征3号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3颗通信卫星,布什把这次合作作为特殊情况处理,使之不受西方对中国实行的军事和经济制裁的影响。 中国航空航天部目前也有压力,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计划需要外汇,所以第一次商业性卫星发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但从现在看,前景是美好的,因为中国保持着百分之百发射成功的过硬记录。台湾:急起直追台湾在近期内是不会参加空间领域的活动的,但它在去年底宣布希望于1994年7月用一枚台湾火箭将其第一颗科学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台湾科学委员会已经接受了这项工作,预计不久就会公开发表具体的实施计划。印度:暂时受挫,长期计划令人刮目相看印度1980年将一颗卫星送入轨道使世界大吃一惊。之后又发射了印度遥感卫星—IA号,但是去年6月发射的印度国家卫星—IB号却因发射平台事故严重受损而未能升空,但它将继续实施去年制定的和平利用宇宙空间长期计划。目前,上万名的印度科学家,分别在几十个研究部门参加宇宙科学重点开发的工作,他们集中研制性能可靠的运载火箭、宇宙通信系统、探矿卫星、环境观测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宇宙新技术,目标是使国家在上述各方面达到自立。南朝鲜:不甘示弱同美国犹他州的一所大学建立了共同研制一颗试验卫星的伙伴关系。得到政府支持的韩国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将派科学家去美研制被称为“韩卫”的试验性研究通信卫星,这项3年研究计划将耗资大约88万美元。
8. 西方人士说立陶宛人走得太远太快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29日文章】新闻分析:欧洲人担心立陶宛的独立可能使民主化降到次要地位 在欧洲国家领导人对苏联在立陶宛的压制策略小心谨慎的反应后面潜藏着这样一种担心:苏联军队可能在那里用暴力形式同民族主义者摊牌,这有可能打乱正在迅速给东欧带来民主并结束冷战的进程。欧洲人担心,立陶宛的流血行动可能削弱对欧洲的剧变起了促进作用的戈尔巴乔夫的地位和政策。此外他们还担心,暴力行动将严重影响或破坏一系列微妙的东西方外交谈判和预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的一些协议。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西方国家政府还有一件事感到不安:立陶宛的独立尝试已经在苏联引起了一个内部解体的很长的进程,它对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具有潜在的巨大危险和严重后果。没有人确知戈尔巴乔夫是否完全控制着他的保安部队,也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进程将朝哪个方向发展,他们害怕说出或做出任何可能引起不稳的事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官方对这个问题一直保持沉默——内部的一位人士说:“立陶宛不是阿富汗。现在有一种感觉:立陶宛的人民走得有点太远、太快了,只要每个人稍微停”一下,就可以使问题得到一个解决的机会。”
9. 美海军装备最新型导弹
美联社三十日报道,这种三叉戟I型导弹是美国武库中命中率最高杀伤力最强的巡航导弹,目前装备在海军潜艇上。
10. 西德国防部长施托尔滕贝格宣布西德计划裁军近十万人
外电二十九日援引他的话说,但西德反对欧洲或德国非核化。
11. 美联社报道:布什拒绝立即承认立陶宛独立
【美联社华盛顿3月29日电】布什昨天在白宫遭到一些议员的批评,批评他在立陶宛问题上的政策不够强硬。但布什为他的慢慢来的做法作了强有力的辩护。 众议员金里奇说,他已被总统说服,即美国的任何公开行动——比如正式承认立陶宛——都会导致苏联军队立刻在立陶宛动用武力。 众议员德宾说,他的代表团对布什说,他们要求华盛顿立即在外交上承认立陶宛,但布什总统拒绝作这样的承诺。
12. 合资企业的法律安全性增加
【西德《商报》3月29日文章】题:合资企业的法律安全性增加 中国领导打算通过修改合资企业法恢复外国投资者的信任。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星期三报道,今后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才能对合资企业进行国有化或没收。此外,根据这项法律草案,企业董事长的职务不再象迄今为止那样必须由中国人担任。预计在今年人大会议结束前将批准1979年以来实行的这个法律的修改提案。 采取这一法律上的主动行动的背景是,自去年6月以来外国在中国的投资迅速减少,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一些西方国家采取了制裁措施,另一方面,鉴于采取严格的集中化措施以及把国营部门放在首位,外国企业主仍然怀疑10年前宣布的开放政策是否会继续实行。据统计,在这一政策的范围内直到1989年底成立了2万多家有外资的企业。其中1.2万家是合资企业。据说其中有1万家目前还在经营。
13. 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的弟弟密访黎巴嫩
合众社三十日报道,他几天前的黎巴嫩之行意在设法通过谈判使十八名西方人质获释。
14. 外电评越共解除陈春柏职务
【合众国际社3月29日报道】驻河内的外交官和分析家们29日就越共政治局委员陈春柏被解除党内职务一事发表评论说,这是反对席卷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的越南强硬派领导人取得的一个胜利。 这次全会用大部分时间分析了东欧发生的事件。全会的决议说,尽管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发生了危机,但是坚持向社会主义目标前进是很必要的。全会决议重申,越党领导人决心找到一条“越南式”的解决越共信誉严重下降问题的办法。 西方外交官说,“解除陈春柏的职务使强硬派对自由派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解除陈春柏的职务是对自由派发出的一个严重警告,让他们不得偏离官方的路线。”同时,这也对提出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要同步进行的越外长阮基石形成压力,但阮基石目前在越外交方面,尤其是在处理柬埔寨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他的地位目前还不会有什么危险。 分析家们说,严厉批评并解除陈春柏职务的作法,对通常是让失宠的领导人不再公开露面的越共来说是非同寻常的。它反映出越党内在政治改革速度问题上斗争激烈。 越共中央全会公报对东欧共产党的垮台表示关注。公报说:“这一危机对世界革命运动产生消极影响。” 公报指责“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难”,并说,越共必须进行自身革新,提高领导水平,与人民保持更加密切的关系。
15. 外电说兰茨贝吉斯开始作出和解姿态
【美联社维尔纽斯8月28日电】立陶宛政府今天暂停执行组建自己的边防卫队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它同克里姆林宫发生冲突的最热点之一。 这个波罗的海共和国政府还通知公民不要抵抗,如果苏联官员要没收他们的火器(主要是滑膛枪和猎枪)的话。这些和解的措施是立陶宛一方面拒绝服从“外来的”苏联法律,另一方面又避免引起暴力冲突的战略的一部分。 【合众国际社维尔纽斯3月29日电】题:立陶宛说,就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是可行的 立陶宛主席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承认,有可能就这个反叛的共和国的前途问题举行公民投票,但是他说,这种方式应该决定立陶宛是否要加入苏联。 兰茨贝吉斯3月28日对本社记者说:“我愿意就包括公民投票问题在内的任何问题(与莫斯科)交换意见。”但是,他说,要举行的任何公民投票都应该决定独立的立陶宛是否想加入苏联,他这样说是为了使他的妥协看上去不那么显眼。
16. 软陶瓷
【共同社名古屋3月28日电】一种软陶瓷在工业术院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研制成功。这种陶瓷在常温下具有非常高的强度,但是在高温下加热,就会象口香糖那样柔软,很容易加工。 该陶瓷是氮化硅和炭化硅的复合体。它在加热到摄氏1600度左右时,可以拉长到原来长度的近3倍。它在常温下的强度也不亚于用传统方法制造的陶瓷,而且可以耐摄氏1000度左右的高温。
第 2 版
1. 台湾斗狗方兴未艾
【台湾《联合报》3月8日报道】题:狗咬狗谁怕谁副题:台湾斗狗方兴未艾(作者潘欣中) 遭受爱护动物人士批评的“斗狗比赛”,迄今仍妾身未定,可是斗狗相互嘶咬时的狠劲和雄姿,令人充满着兴奋和期待,加上赌兴的推波助澜,台湾的斗狗风气仍方兴未艾。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斗犬,几乎都是由美国引进的“比特犬”;另外中国的八哥犬和牛头狗杂交后,也渐发展出一种肢短、尾弯、胸广、躯体下压的新犬种。 斗犬的特质是体型适中,甚具力感,肌肉发达结实,外型粗矮不似跑狗,头部中长宽广,颊部肌肉隆突,耳位高,毛色光泽,任何颜色均有,触手有硬刺的感觉。 看过斗狗外貌及比赛的人,都会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既凶又丑”,其实,它们也以能亲近人类、禀性稳定著称。它们天不怕、地不怕的特质,力度持久和能强忍痛楚的能力,都是其他犬类望尘莫及的。 养斗狗参加比赛在台湾崛起并不算早。约在民国71年左右,饲养比特犬举办斗犬赛及俱乐部才渐成气候,当年在台北社子国小举办台湾有史以来的首次斗犬赛,群狗云集,养斗犬人士藉机交换心得。同好遂于同年成立比特犬俱乐部,10月又首创全国斗狗职业公开赛,而后全省各地纷纷跟进,蔚为风气。 伴随斗犬赛而来的赌博,使得斗犬为之变质,在遭警取缔后已化明为暗,迄今仍妾身未定。但是“明斗暗赌”的斗犬赛仍散布在全省各个角落。
2. 让中国名优产品走向世界
【香港《明报》3月11日文章】题:李宁遍布亚运各角落 自1989年4月,李宁退役后宣布加盟“健力宝”集团公司以来,他就在三水县落了户。他为何要做出这一惊人的决定? 去年初,赶在李宁告别体坛之前,深谋远虑的健力宝集团公司总经理李经纬就特地约了李宁长谈。 李宁感叹:全国到处可见马路上踢足球,江河里游泳,什么时候我们能摆脱这种原始的初级的运动方式呢?发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需要经济力量! 李经纬感叹: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有效地辅助体育事业的发展。 两人越谈越兴奋。李经纬透露了一个早就酝酿的设想:吸收体育明星加盟健力宝事业,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竞争力。第一步就要借助李宁在国际上的声誉,用“李宁”牌运动服打入世界市场。 李宁边听边思考,深感投身实业发展体育产品是自己的用武之地,也为中国退役运动员闯出一条于国、于民、于己均有利的新路子。 世界冠军和当代企业家想到一块来了。 李宁的加盟,使“健力宝”如虎添翼。他担任总经理特别助理,除了参加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多的工作是发展公共关系,具体的一个目标就是:加快筹建运动服装厂。 过去,李宁在国家体操队时,看到有些队员穿外国名牌运动服、名牌运动鞋,给人家做活广告,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我们有数目不少的世界冠军,却没有多少可以覆盖世界市场的名牌运动服装产品,以致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一回可不同了。李宁投身于体育实业,他希望尽快搞出自己的名牌运动服来,打入国际市场。 去年7月,《广州日报》刊登了“李宁”牌运动服装的商标设计征稿启事,全国各地28400种精心设计的商标样稿如雪片般飞来,表达了人们对李宁事业的关注。新加坡一家实业公司,有数十年生产服装的历史,获知信息后立即赶来洽谈服装厂的合作事宜,与“健力宝,签订了引进设备技术的协议书。 今年5月,“李宁”牌运动服装就要问世了,在11届亚运会上,它还将隆重推出,走向世界。 李宁的队友、“跳马王”楼云,在李宁加盟“健力宝”之后两个月也加盟东莞一家服装公司,经营高级运动服装。有人问起李宁对“同行竞争”的看法,他诚恳地说:“许多人认为同行一定如敌国,其实不一定。大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把中国的名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为国争光。”他表示自己有决心把“李宁”牌产品搞上去,也希望其他服装一起打入国际市场。
3. 台湾短讯
▲台《中国时报》报道,台大华航空公司二十六日表示,它将向浙江航空公司提供在经营管理、机务、维修等方面的咨询及协助。这将是两岸首件航空业合作的案例。 ▲台《民生报》报道,台「教育部长」毛高文二十四日表示,北京亚运会合乎两岸交流规定的活动范围,台代表团可参加比赛,会前的正式及非正式比赛也可派队参加。但专机接送不太可能实施。 ▲台《工商时报》二十五日报道,大陆邮票过海到台使当地邮票市场卷飚风,传统邮票商已无法满足需求,邮政博物馆附近已兴起大量以大陆邮票为主的摊商。 ▲台《中国时报》报道,台「外交部长」连战二十四日说,未来大陆政策走向及『三不政策」是否调整将在「国是会议」中全盘讨论后决定。 ▲台《中央日报》报道,李登辉二十六日就彻底整顿台社会治安问题召开高层安全会议。他指出,目前治安持续恶化已成为「国人」最关切的问题。 ▲中央社报道,由台「立委」黄河清、许武胜等发起筹组的「创新问政研究会」二十七日宣布成立,将循由立法途径督促当局革新政经,增进人民福祉。 ▲台《自立晚报》二十三日报道,台力霸集团王令麟说,台目前投资环境有「七缺」:缺水、缺电、缺法、缺人、缺原料、缺乏安全和缺钱。故台产业界人士纷纷出走。 ▲台《联合报》报道,台「国大主席团」第十次会议一一十四日决议,自四月一日起,去外国的「国大」代表,其外出时间如超过四个月,一律停发公费。
4. 这里寿星特别多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19日报道】题,中国一角——巴马自治县的秘密:百岁老人特多(记者阿迪·伊格内修斯发自巴马)长寿之乡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百岁老人特别多,据人们说这同喝“长寿酒”有关系。 蓝伯平老人已经108岁了,虽然瘦骨嶙峋,但身板硬朗。他盯着手里那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美国香烟看了看,然后深吸了一口又喷出来,接着端起碗灌了一大口烈性米酒。 他笑嬉嬉地说:“这些东西很可能对我的健康没好处。”也许是这样,也许不是,可是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蓝老以前是推销员,整天到处跑,他退休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他喝光了酒,从木凳上站起身来。“说真心话,”他说,眼睛有些湿润了,但仍旧明亮,“我希望我能早点死。我准备好了。可是,你瞧,我还一直能够到处走动呢!” 如果他和这里的其他许多人真象他自己说的那么高龄的话,这里也许有一座青春之泉或者别的类似的东西。中国的这个边远山区看上去很可能是一个长寿之乡。 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西南山区,一条条清澈的小溪盘绕着青翠的山崖潺湲而流,景色幽静优美,确实是广西的一处世外桃源。 这里气候常年凉爽宜人,空气清新、水质纯净,食物丰富,所以历来极少有巴马人离开这座天堂。而且,象蓝老一样,他们似乎都很长寿。长寿秘诀 中国人口统计学家证实,巴马县的物质生活条件虽然贫穷,但这里的人们掌握了长寿秘诀,至少可以说他们都长寿。据向我们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巴马百岁老人所占的比例比地球上其它地方都高。而且,他们大多头脑清楚、身体健壮。巴马的一位医生说,“90多岁的人很多,而且他们的血压大多跟40岁的人差不多。”在这里80几岁的人,相对来说算是年轻的,他们还都下田插秧、割稻子、收玉米。 这里的百岁老人们毫无保留地同外国人分享他们长寿的秘诀。他们当中有些人是第一次看见外国人。一个好消息是,大多数老人尽管酒喝得很多,烟抽得也很多,而且常常吃得过饱,但却仍能活这么久,甚至也不发胖。 这里老人们的食谱中,有很多野菜、蛇、蜥蜴以及一种他们称为“野黄牛”的样子象牛的动物。 看一看巴马年纪最大的、据说现年130岁的罗曼珍的生活方式吧。罗女士现在还烧菜煮饭,做其他家务。她说她是1860年出生的。也就是林肯当选为总统的那一年。当时咸丰皇帝还在位。寻求奥秘 仅在3年前,人口统计学家才意识到巴马长寿现象的意义。官员们在该县的各村庄中发现了62名100岁以上的老人,这相当于10万人中有23个百岁老人。说实话,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字。这些老寿星大多是瑶族人。 当地官员们对这些人的年岁深信不疑。他们援引早年的出生记录和人口普查资料来证明巴马的人瑞确实特别多。 中国没有对巴马县的长寿现象大事宣传,因为巴马地域偏远,公共设施极差,无法接待来访者。可是,消息还是传出去了。中国的研究人员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考察,以寻求长寿的奥秘。从北京出发整整走了3天——乘飞机横越全中国,然后乘火车长途旅行,再乘汽车沿狭窄的山间公路走了整整一天。 当这些研究人员终于来到这个山区时,他们会见了以前曾当过女裁缝的黄曼申等人。黄今年104岁,住在松树村的一所黄色砖房里,这个村子有797口人,全都姓黄。 黄女士身体还健壮,只是耳朵有些聋,翻译不得不冲着她的耳朵大声喊才能听见。她说:“我打算活200岁。”怎样才能活到那个岁数呢?她说:“我什么都吃。”多年来她靠从周围山里采来的一种草药滋补身子。她儿子今年75岁,身体仍很强壮。当农活不忙时,便爬上陡峭的山崖上为她采药。开发尝试 由于有了这些关于长寿的故事,有创业精神的中国人便希望为据称是巴马奇迹寻找商业上的应用,这是很自然的,而且他们正在这样做。但困难在于,他们很难想出巴马人如此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自治区政府和当地一家酒厂合办的合资企业——巴马食品饮料厂便是通过开发长寿饮料赚钱的一种尝试。 这家工厂希望推广一种长寿酒。工厂负责人和政府官员们用了一年时间去考察巴马人的饮食与长寿的关系,才制成了这种长寿酒。它是用巴马人多年来饮用的家酿米酒制成的新产品。用来泡酒的主要原料是红斑点蜥蜴、三种毒蛇、狗肾、鹿鞭和一些秘而不宣的草药的混合物。这种酒每瓶(750毫升)售价大约3美元。 这家酒厂的厂长王世英非常自信地说:“这种酒肯定能益寿延年,但是必须连续喝。喝一阵断一阵便会前功尽弃。”厂党委书记说,“蜥蜴能通宣理肺,它的尾有补肾作用。”他还说这里酿酒用的水能抗癌。该厂目前年产大约500吨各种蜥蜴酒和蛇酒,其中大部分出口到香港、东南亚,甚至远销到纽约和旧金山。 该厂向当地农民收购蜥蜴和蛇,例如一条蜥蜴收购价约合1.5美元。所以长寿酒也给农民们开辟了一个财源。
5. 漫画:无言以对
最近社会上流行“肢体冲突”,简单地说就是中央民意代表打架。一些中小学生从电视上耳濡目染,群起模仿,老师们则有“‘无言以对”的尴尬,表示如果立法院和国民大会每天还是这样打下去,他们不晓得今后怎么教学生? 学生问:“民意代表每天打架不受处分,我们为什么要记过?”(原载台湾《联合报》)
第 3 版
1. 法诗人苏波逝世
美联社三月十二日报道,法国诗人、作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菲利普·苏波于三月十一日在巴黎病故,终年九十二岁。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玻璃鱼缸》、小说《黑人》、回忆录《杀人犯的时代》等。
2. 南斯拉夫电影工作者协会加入了欧洲电影制作者联合会
南通社三月十二日报道,新近参加该联合会的还有丹麦、瑞典、苏联和冰岛。
3. 小说《玛丽亚》将搬上荧屏
埃菲社三月一一十日报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近已把豪尔赫·伊萨克的名著《玛丽亚》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本,不久将搬上电视屏幕。
4. 休斯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的六十多件艺术珍品
埃菲社三月十八日报道,其中有些雕刻制品是举世无双的。这些珍贵的收藏品,代表了一千二百年到一千五百年从墨西哥到智利的二十五种文化。
5. 南举行沃尔夫诞生一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
南通社三月十二日报道,三月十二日,南斯拉夫的斯洛韦尼格拉德茨举行了作曲家胡戈·沃尔夫诞生一百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举办了作曲家的生平及作品展览。
6. 魔海龙三角(十一)
神出鬼没的“鬼”船固然可怕,而且听来似乎十分神秘,但事实上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很多在龙三角失踪的船只,都是因为撞上海中的不明物体而失事的。有些船只在失事沉没后,因为某些原因,并未沉到海底,反而漂浮在海面下,它仍随着洋流流动,若碰上暴风或海底地震,则飘流得更远。这种海中漂流物对船只的航行构成很严重的威胁。只要被航行船只发现,就会标明位置,通知有关当局加以清除。 这种漂流物,也许就是某些潜水艇离奇失事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海图上绝不会标出这些到处飘的残船。 某些船只在失踪后,不久再度出现,然后又再失踪。有些船只在海上发现某艘弃船,派了一些船员到这艘船上,结果连人和弃船一起失踪。 有些船只被船员弃船后,却又自行航行一段时间,成了真正的“鬼”船。万吨油轮神秘失踪 最著名的例子是法国邮船“佛里哥里号”,它在雾中与珊瑚船“鲁尼号”相撞,船只进水,船员乃弃船逃到“鲁尼号”上。正当乘客和船员在“鲁尼号”上庆幸得救时,“佛里哥里号”突然从雾中出现,差点和“鲁尼号”撞个正着。不久,“佛里哥里号”又再度出现,迎面撞上“鲁尼号”,两艘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只好再度坐上救生艇逃生。 有时候,有些船只沉没后,船上沉重的货物掉了,船自己就会浮上水面。例如,货轮“达哈玛号”载了一船糖,不幸失事沉没,后来糖在水中溶化了,“达哈玛号”又浮上来了。 不过,有些船只的失踪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1967年,东京海上电台接到油轮“克利夫兰号”的求救电讯。“克利夫兰号”排水量10265吨,隶属于纽约的克利夫兰运输公司。它的求救电讯说,船上机房发生火灾,船员正在抢救。不久,该轮又以电讯报告说,船上已开始进水,船员准备弃船逃生。 日本海上保安厅立刻展开海空大搜索,并在佐世保外海发现一大团油渍,正好符合“克利夫兰号”所报告的位置。 由于后来并未再找到任何东西,海上保安厅乃停止搜索,并通知纽约克利夫兰运输公司,说该公司的一艘油轮失踪了。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克利夫兰公司却回答说,“克利夫兰号”并未失踪,而是在孟买,距日本远得很。但后来向孟买港务局查证,却发现“克利夫兰号”早已不在孟买。 根据它离开孟买的日期来推算,“克利夫兰号”是不可能在失事当天出现在佐世保附近海域的,除非它的速度高达120节,而事实上,它的最高航速只有20节不到。 这些问题不但得不到解答,连“克利夫兰号”的踪影也未再出现,成了龙三角最神秘的一宗海上失踪事件。(十一)
7. 艰辛创业的女作曲家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美国,作曲和指挥一样,历来是男子的天地,但埃伦·塔弗·兹维里奇的第一交响乐曲获得了1983年普利策音乐奖。一个女人终于获得如此荣誉是不可忽视的。如今兹维里奇忙于各种重大演出活动,担任多项要职,全美5家大乐团有4家向她发了聘书。 另外,还有一批女作曲家受到众人瞩目。如琼·托尔的长笛协奏曲最近获准由卡罗尔·温森克和美国作曲家乐团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首演式。成立了8年的加利福尼亚某妇女爱乐乐团正在表演范妮·门德尔松的《神剧》。该团还演奏了法国女作曲家伊丽莎白—克洛德·雅凯的作品及路易十四时代的其他作品。还有美国女作曲家艾米·马尔西·比奇的一些乐曲,也回荡在美国一些音乐厅里。 某些人认为,兹维里奇的获奖表明妇女已迈进作曲的主要行列。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妇女得到承认是姗姗来迟的、孤立的现象。女作曲家的作品得到演奏的机会也只不过表明演奏界对妇女的态度发生了细微的、可怜的变化。 现在人们不再说“女人不能作曲”了,但他们仍在问:“我们有女贝多芬吗?”在男性占统治地位达数百年之久的情况下要寻找女贝多芬是不公平的。 美国女作曲家协会负责人朱迪思·莎汀说:“在艺术领域,许多事是在个人接触中产生的。”作曲家在学生时代就需要得到鼓励和帮助。无论是评奖、读学位、找工作,以及以后的表演都是采取正式或非正式的推荐方式。妇女在这些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更何况妇女有时还会遭到暗算。去年离开某乐团的一位女作曲家伤心地说:“一名指挥告诉我,除非我同意和他睡觉,否则他不表演我的作品。”尤其是婚后,妇女在处理事业和家庭关系所付出的艰辛是人所共知的。女作曲家拉森说:“男人有较充裕的时间搞创作,有人能保证他们的创作时间。”“女人得不到男人能得到的支持,因为人们不相信妇女能作曲。” 在评奖、评定学位、分配工作、选择表演曲目等一系列工作中,仍有一个由男人组成的网控制着这一切。尽管女作曲家的处境比20年前有所改善,但改善不大。
8. 大批毕加索作品转归法国博物馆
【美联社巴黎3月14日电】题:博物馆得到了大批毕加索的作品(记者玛里琳·奥古斯塔) 数百件毕加索的作品因支付遗产税而成了政府的财产。这批作品原属于毕加索的妻子杰奎琳。杰奎琳是一位黑发美人,曾激发毕加索晚年的创作灵感。 文化部长雅克·兰今天说,政府根据1968年的税法从杰奎琳·毕加索的女儿凯瑟琳·于坦那里得到了49幅油画、38幅素描、24册速写本、2尊雕塑、19件陶瓷工艺品、7幅石版画、240幅版画和一幅乔治斯·布拉克的拼贴画。 法国税法规定,任何继承人如果交出较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艺术品可以免交遗产税。 杰奎琳在1961年与毕加索结婚,在1986年59岁时自杀,杰奎琳将她在穆然的装满了艺术品的里维埃拉的家留给了她的女儿凯瑟琳·于坦。那些艺术品当中有许多都未与公众见过面。凯瑟琳·于坦是杰奎琳与前夫所生的女儿。 政府没有透露这批艺术品的估计价值。 这批作品将成为毕加索博物馆永久的收藏品的一部分,它们充实了对毕加索价值连城作品的收藏。 毕加索死于1973年,他将价值12.5亿法郎(合2.5亿美元)不动产的一半留给了杰奎琳,其余的留给了他的孩子和孙子们。杰奎琳是唯一没有出卖一件作品的继承人。 政府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得到了《交叉着手的杰奎琳》这幅肖像画。 这是凯瑟琳·于坦同意出售的唯一一幅她母亲的肖像画,并且是第一幅归毕加索博物馆永久保存的杰奎琳肖像画。 人们认为杰奎琳·毕加索是毕加索晚年重新获得巨大创造力的主要推动力量。朋友们称她是保护毕加索不受外界影响的“圣徒”,因此毕加索可以一心一意地扑在他的工作上。 在其他人——其中包括一名曾说杰奎琳“把毕加索关在监狱里”的家庭成员在内——看来,杰奎琳自私而且很有心计。无论事实如何,毕加索都深深地爱着她,并且始终坚持不懈地用其满腔的柔情和赞美的神色为她画肖像——各种姿式和穿着各种服装的肖像。 他们初次相见的时候,她是在一家艺术馆工作的离了婚的舞蹈演员。他当时79岁,她35岁。
9. 发现二千年前埃及女神画象
【突尼斯非洲通讯社亚特兰大3月16日电】题:在美国发现一幅保存完好的埃及女神画象 美国亚特兰大一家博物馆的负责人最近在该馆保存的一个石棺的底部发现了一幅美丽的埃及女神画象。这个石棺是1920年发现的,有2300年历史。 这幅保存完好的画象可能是公元前523年至332年期间绘制的。画中的这位女神身着红色长裙,腰系绿色腰带,头上戴着黑色假发,脖子上挂着项练,手腕上带着手镯,脚踝骨上还系着饰带。博物馆的一位女保管员评论道,“最神奇的事就是画象的颜色还非常鲜艳”,她说“在石棺的底部,见不到任何光线,所以使画象得以保存得非常完好”。
10. 为边远地区影迷服务
【合众国际社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三月十九日电】家用影片租赁公司邮订影视片录相带租赁业务,是数以千计电影爱好者的救星。 这家座落在斯克兰顿闹市区的公司每天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万名成员发送大约六百个录相带。 家用影片租赁公司是美国这类公司中的最大的一家。它打算在今年九月进行第一次大扩展,将在南加利福尼亚开设一个卫星运送设施。 该公司董事长丹·朱里说,家用影片租赁公司的成员是四十岁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年收入为五万美元左右。他们大多居住在人口不到十万的城镇。他们爱好在不同题材的电影中加以挑选影片。 家用影片租赁公司第一套节目指南提供五十部影片。最近的节目指南达到一千二百部。该公司每六周在其目录中添加二十五部新片名。 虽然该公司的重点是推销新片和外国著名影片,但是也有好莱坞的名著,独立发行的影片和纪录片等。 每盒录相带的租费不等,最低的为四美元,最高的为七点五美元,其中包括运费。租借人可保留录相带三天。
11. 英电视台“1989年报纸”评奖揭晓
【法新社伦敦3月17日电】一家自称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苏联周报《论据与事实》16日被英国电视台《报纸在说什么》节目评为““1989年报纸”。 每周销售3400万份的《论据与事实》是第一家获得这项有33年历史的评奖的外国报纸。 这份由弗拉季斯拉夫 ·斯塔尔科夫主编的报纸一开始刊登苏联和外国报刊文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了改版。 据信,苏联人口中约有一半人阅读这份报纸。《论据与事实》的英文国际版月刊在英国出售。 其他获奖的是:《每日镜报》的波尔·富特获“1989年记者”;《卫报》的彼得·克拉克获“1989年漫画家”;《独立报》的安德烈亚斯·惠塔姆—史密斯获“1989年主编”;《独立报》投稿人布赖恩·哈里斯获“1989年摄影记者”。
12. 漫画:无题
(原载《苏俄报》)
第 4 版
1. 替贝克把关的「神童」策利克
【美国《纽约时报》2月23日文章】题:贝克的心腹——罗伯特·策利克(作者伊莱恩·西奥利诺) 罗伯特·策利克是美国国务卿贝克的顾问和亲信,现年36岁,工作起来忠心耿耿,十分卖力,有着“神童”般的智力。与他共事过的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最和蔼、最勇敢、最热情、最好的人——策利克过去的上司、财政部预算司司长达曼说,他一人24小时所做的工作能顶12个人24年所做的工作,而且工作质量属一流;原财政部副部长古尔德说,在他共事过的人中间,策利克是最有才干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称其为华盛顿工作效率最高的官员之一。另一方面,也有人说他态度粗暴,爱争吵,而且所处的地位与其外交政策水平不符。不过,总的说来,褒大于贬。 1986年,当时任财政部长的贝克发现了策利克这个聪明过人、精力充沛且判断力强的人才,并3次提拔了他。贝克出任国务卿后,就选中策利克担任了自己的谋士。贝克说:“他是一位极其能干聪明的年轻人,正在为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地效劳,我往往尽可能地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策利克是贝克的顾问,从某种程度上说,起着不管部部长的作用:他为贝克出谋划策,解决难题,提出建议,出面谈判和处理日常事务。送给贝克的每份公文都必须首先经过策利克之手,而贝克的答复也首先得经过他看过,他说这样做是为了“在质量上把关”。 策利克一年前在对外政策问题上还是个新手,自从担任贝克的顾问以来,他对地缘政治学懂得了不少。这是他从外交实践中学到的。去年5月,他随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副手盖茨秘密访问波恩,以消除美德两国有关短程核导弹问题的分歧。去年10月,他又陪同格林斯潘前往莫斯科向苏联人传授建设资本主义的经验。此外,他还是贝克去年12月对柏林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说的讲话稿主要执笔人,贝克在这次讲话中提供了美国为欧洲前途描绘的一幅蓝图。 策利克能提前几个月预测贝克在对外政策问题上采取的战略,而且向贝克提出的问题正好就是贝克本人所想到的问题。他说:“我工作的性质就是事先考虑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等着别人提出请求。” 策利克兴趣爱好很广,他曾攻读过公共政策和法律硕士学位。有人说他是工作狂,他不承认。他经常避开华盛顿的社交活动,而作一些阅读和参观。策利克的妻子谢里是小说家,又是业余鸟学家,他和妻子在他们家的后院养了55种鸟。
2. 卸任总统 生财有道
【新加坡《联合晚报》文章】题:生财有道 美国总统诚然风光,可是一旦卸职之后,马上就象爆掉的气球,身价陡降。 然而自从布什主政,里根成为“卸职总统”之后,由于里根“亲和”的形象实在令人难以抗拒,他虽然不再从白宫发言,跟着他后面团团转的记者还是不少,请他去演讲或者露面的会议和团体更是一个接一个,而且所付的费用都高到“出口成金”的地步。 9天赚两百万里根卸职后所受的待遇,不但把其他仍健在的卸职总统比下去,甚至连他自己在位时得到的一些礼遇也黯然失色,因为当初他位大权尊之时得到的各项对待,有许多乃仪式性的,不得不如此,可是下野之后得到的款待,却是出自真诚。 就以他不久前受日本财团邀请,9天的访问包括两场演讲,口袋里便多出200万美金这件事为例,不但显示他的魅力乃真材实料,这笔酬金,也比他5年任内薪水的总和高出整整40万美金。 其实,那只是他诸多收入中比较大而且广受报道的一笔而已。他在去年离开华府之后,早已不知道出席过多少次要他演讲的宴会,每次的出席费,非5万美金请不到他。也就是说,他每年只要拨两个晚上前往这种场合讲讲笑话,其收入就比国家付给他的退休年金9.95万美元要高。 演讲费算是一位卸职总统比较“固定”的收入,因为在位期间培养出的声望和阅历,不是其他人能取代的,只不过,每位卸职总统在这方面的价码有点不同。 福特的演讲费大约在1.5万美元左右,这个价钱,和卡特差不多,但比起“后起之秀”里根,当然就有点“自惭形秽”了。尼克松因为离开白宫的方式和其他几位不太一样,所以大张旗鼓邀请他演讲、助阵的团体原本就极稀少,一直到这几年他主动解开心结,再度出现在荧光屏上或接受访问或充当评论,在此之前,他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大企业的顾问费和写书的稿酬。 身价果然不同卸职总统出书,虽然是历年来常见之事,但是直到里根的500万美元写书契约被披露之后,人们才意识到,白宫走一遭,“身价”果然不一样,难怪有那么多人不惜举债竞争前往白宫“镀金”的机会。 在里根之前,卸职总统们从来不曾在新闻界这么活跃过,以往通常只是在大选期间才见他们出面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助阵,也只在那个时候,许多民众才会冒出这么一句:“噢,他还在。” 可是里根改变了一切,他之所以有此能耐,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是新闻界的宠儿,因为曝光频频而身价也水涨船高,另外,别忘了,美国“卸职总统”目前一共不过只有4个人而已。
3. 行情大跌落 佳人空遗憾
【台湾《中国时报》3月22日文章】题:美女佳人空窗余憾 目前选美会冷却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包括酷爱打美女牌争取票房的影城好莱坞,近年也经常对选美后冠的得主冷眼相看。 洛杉矶时报报导,上个月,刚卸任的美国小姐葛蕾馨·波海墨丝要求上她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不可得。电视节目主持人艾森尼·郝尔的助理说,他们只访问影视红星、社交名流和专家学者,而选美皇后与三者都不搭边,因此恕难从命,郝尔甚至没有回她的电话。 尤其令人失望的是,过去那些见了头戴后冠,肩披彩带的女人就象猫儿见了腥,整日“我可以把你捧成大明星”的陈腔滥调不离口,故作大亨状,纠缠不休的男人,现在好象也从这个世界绝了迹。 现任环球小姐,荷兰籍的安琪拉·薇瑟,坦承没有人跟她提过拍电影的事,甚至没有人邀她试个镜什么的。 一位影视人士认为选美皇后大多对正式工作不够认真,是今日影剧圈对她们失去兴趣的主因。 另一位电视制作人凯珞·普箩普的看法又不一样,她说:“30年前,选拔美国小姐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说一个女孩会当选美国小姐真是了不起的恭维。但现在各种选美会多不胜数,这个小姐、那个少女、这个公主、那个皇后,四处泛滥,彻底冲淡了这种活动的魅力。每年选出数千名美女,车载斗量都嫌多,社会大众实在难以消化。” 也有专家指出,现代整容医学进步,对选美也造成相当程度的戕害。现在只要有钱,丑男变美女都不是新闻,何况姿色已达中等水准的妇女。过去可遇而不可求的天姿国色,不但已成为大众化市场上的商品,而且逐渐因供过于求价码不断滑落。
4. 柏林墙变广告墙
【美联社东柏林3月22日电】林柏墙的一部分可能成为大型广告栏。 据《新德意志报》22日报道,东德一家广告公司已得到当地政府批准,该公司有权使用长约1000米的一段柏林墙。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达德马施打算把这段墙漆成白色,然后出租给东德和西德公司。 他说,部分收入将上缴柏林市政府,但烟、酒以及与性有关的产品不允许在柏林墙上做广告。
5. 漫画
「你们可否先等一下,让我先处理苏联重归统一的问题,好吗?」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6. 逊王思复辟 机率有几多
【台湾《联合报》3月7日文章】题:没有王国的国王 “复辟”事件在历史上极少发生,以欧洲为例,前后也只在5个国家发生过,分别是1660年的英国、1804年和1852年的法国、1874年及1975年的西班牙、1928年的阿尔巴尼亚及1935年的希腊。如今,眼看东欧卷起一片重建的声浪,无形中让那些抑郁多时的逊王重燃了一线希望。 在一次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共和国还只有法国、瑞士、葡萄牙等数个,但一次大战后,帝俄、奥匈帝国及日尔曼帝国相继瓦解;二次大战后,又有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及罗马尼亚纷纷改制成共和。值此90年代初期,欧洲的王国只剩7个,另外就是一个大公国及两个公国,不过这些全集中于西欧,在东欧早就难觅皇室踪影。 如今,关心流亡皇室重返祖国可能性的观察家,纷纷撰文评估他们东山再起的可能性。 观察家认为,尽管苏联领袖戈尔巴乔夫锐意改革的心志坚定而公开,但衡诸主客观形势,现已72岁高龄的前罗曼诺夫王朝头号人物弗拉基米尔大公,恢复沙皇帝制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一致认为,成功的机率是十万分之一。 波兰自1572年到1795年间原也保持王国政体,但在惨遭3次瓜分命运后,便由欧洲地图上消失了,一直到1918年,波国才再度成为独立国家,不过,此后也不曾闹过复辟之事。 在巴尔干半岛方面,南斯拉夫自1945年起在铁托统治下,虽一直是共党国家,却始终被排除于共党阵营之外。逊王彼得二世于1970年过世,独子亚历山大亲王升格为王位继承人,不过迄今仍不愿正式称王;至于排名第2及第3位的胞弟,则都有离婚再娶的纪录,且生活放荡不羁。如此一来,使得王朝复辟的机率更是大打折扣。观察家给予他们的评估是1/300。 阿尔巴尼亚自1946年成为人民共和国以来,流亡在外的逊王莱卡无时不伺机而动,因此过的是兰博式的生活,平日无时不在腋下或腰际携带一把0.45口径的白朗宁自动手枪,身边永远围绕着数只硕大的恶狗。 稍早,他以西班牙为据点,私组军队,阴谋以武力推翻阿尔巴尼亚政府,未料事迹败露,遭西班牙驱逐,如今他坐镇南非,仍信誓旦旦,声称要重返阿尔巴尼亚。对于他的信念,观察家给予他60∶1的机会。 1946年保加利亚在苏联控制下举行全国投票,结果92%的人民要求维持“人民共和国”。当时国王西美昂年方9岁,仓卒流亡出国,起先获埃及收容,稍后转往马德里,并在该地设立保加利亚流亡人士中心,希望以静观其变的心态,随时待命征召。观察家将他回归故里的机率定为40∶1。 最近,罗马尼亚正蹒跚地试图步向自由民主共和国,至于下一步是否会恢复宪政君主制,则是记者笔下的精彩故事。罗马尼亚前国王米哈伊,在1947年12月被苏联部队强迫逊位。在他短短7年当政期间,政绩斐然,如今他已68岁,与结缡41载的妻子安妮定居于瑞士,以经商为业。观察家给予他极为乐观的25∶1复辟机会。匈牙利自一次大战后成为共和政体,本来在1920年曾决定恢复王室,但因故一直由贺西海军上将摄政,直到1944年贺西遭罢黜而使王室制度幻灭,奥匈哈布斯堡皇帝的长子是现年77岁的奥国大公奥托,他是位国际知名的学者兼作家,现又是欧洲议会议员。曾有谣言说,如果匈牙利举行自由大选,奥国大公会当仁不让地出马竞选总统,而且胜算还颇大呢!但观察家考虑到苏联可能会出面干涉,因此将比例定为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