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11-04

第 1 版

1. 科尔和密特朗二日会晤时一致认为西方国家应坚决支持东欧正在进行的改革

美联社报道,这分别是由西德和法国政府发言人宣布的。

2. 波日高伊二日说美苏首脑会晤「将使东欧受益」

美联社报道,这位匈社会党领导人、总统候选人是在同布什会谈后对记者说的。

3. 苏北部地区煤矿工人二日再度罢工

路透社报道,到三日晚,该地区的十三家煤矿仅剩下两个煤矿还在坚持工作。

4. 印度驻斐济大使二日被迫离开苏瓦

法新社报道,这是斐济政府指责    印度干涉其内政,并要求降低两国外交关系级别的结果。

5. 英国二日竟宣布将其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领海范围从三海里延伸为十二海里

英外交部说,在上月与阿根廷的会谈中已将此计划通知阿方,阿方没有表示反对。

6. 以色列将讨论经修改的贝克中东和平计划

法新社二日报道,该计划规定以巴对话仅限于讨论有关在被占领土进行选举的一些建议。

7. 阿拉法特二日会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法新社报道,双方讨论了中东最新事态发展及被占领土情况。穆巴拉克表示,是否接受美国的中东和平计划的决定权在巴解组织,而不在埃及。

8. 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预测:90年代世界经济环境将有五大变革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21日一期文章】题:世界经济环境在未来10年中将在五个方面出现重大变革(作者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变革之一:互惠经济关系将日益成为贸易集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投资和贸易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多地通过双边交易或多边交易的渠道发展。互惠这个实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则的趋势在90年代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逆转。变革之二:联盟企业或公司将通过联盟的方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其形式包括少数参与、合资企业、研究和推销财团及相互特许等。    推动联盟趋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和市场。过去各种技术几乎互不重叠。现在情况不同了,即令大公司也不再能从自己的研究实验室中获得所需的全部、甚至大部分技术。技术发展速度越快,这种结成联盟的必要性就越大。变革之三:改组在90年代,企业改组的程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刻和彻底。今后的企业将遵循两个原则办事:其一是让工作来迁就人的住处,而不是让人们去迁就工作场所;其二是把那些没有高级晋升机会的部门的工作包给外部承包商去干。企业的规模必须与企业的技术能力、战略和市场相适应。变革之四:对管理工作的挑战各公司的所有制向职员阶层代表制转化,必将对公司的管理产生特别深刻的影响。企业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股份拥有者由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价值观念不一及短期收益和长期投资问题。变革之五:政治的首要地位90年代居支配地位的很可能是国际政治和政策的变化,而不是国内的经济状况。西方在过去40年中推行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政策正在变得过时。西方执行的另一基本政策,即恢复一个世界范围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虽然“非常成功”,但对这些成功引起的种种问题却还没有对策。    过去40年尽管出现紧张和危机,但在政治上是具有连续性的十年。今后十年则将是政治上不连续的十年。    在美国,自1945年以来存在的国内经济问题,如失业、通货膨胀和私有化等,不会消失。但是,国际和跨国政治问题必将越来越多地压倒这些问题。

9. 美报说尼克松访华达到有限目的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日报道】题:据认为新的对话取得有限的成功(记者邵德廉)    作为在几十年敌对之后重新建立了中美关系的人,尼克松在北京受到了高度尊重。他见到了6位中国最高层领导人,进行了总共大约20个小时的会谈。    陪同尼克松访问的一位美国人对记者说,这位前总统来北京有3个目的:解释美国对镇压民主运动的反应;恢复就世界事务的对话;以及对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的现状需要有一种紧迫感。    这位美国人说,尼克松对他已经达到了这些有限的目的感到满意,但是对他在试图恢复两国良好关系中总的说来有多大影响没有把握。

10. 世界处处缺水 惜水人人有责

【美国《世界观察》杂志9—10月号一期文章】(作者世界著名环保专家、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副所长桑德拉·波斯特尔)水的开发利用对粮食生产、工业发展和城市的兴旺发达极为重要,它几乎和所有地方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但是,由于人们滥用水资源,导致河流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湖泊缩小,引起一系列生态问题和国际纷争,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安。世界性缺水情况:1、中东中东地区由于缺水,正在为争夺尼罗河水而展开激烈的政治甚至军事斗争。约旦河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的河水利用已到了极限。以色列的水供应量可能短缺30%。    2、印度由于80年代中期连续几年干旱,使印度8.35亿人民深受缺水之苦。印度的水荒问题越来越严重,地下蓄水层的水位越来越低,一些原来水量丰沛的河流和小溪现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涸了。    3、中国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1%,但可再生的淡水只占世界的8%。中国已有200多个大城市缺水,其中有1/4面临严重缺水的状况。4、苏联的水资源减少苏联由于超量用水,造成咸海日益缩小,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影响到为迅速增长的人口提供粮食。    除了上面的4个地区以外,世界上缺水的地区还有墨西哥、北非和东非的大片地区、美国西部地区以及东欧和拉美的部分地区。解决水荒办法:    1、珍视水,对水的作用和开发潜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价。    2、建立水市场,买卖双方按商定的价格转让水或水权。    3、采用现代技术和改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灌溉效果。    4、限制人口增长速度,是缓解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5、植树造林,蓄水保水。    6、保护自然资源。    7、回收和重复利用更多的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态。

11. 超导研究又有新进展

【美联社纽约11月2日电】(记者马尔科姆·里特)科学家们说,研究人员已将超导晶体材料的电流负荷能力增加了100倍。这一成果增加了使这种材料实用化的希望。    研究员罗伯特    ·范多弗说,这表明克服妨碍高温超导体负载有效电流的障碍是可能的。    研究人员在用中子和微粒子轰击超导晶体材料之后,这种晶体能够负载的电流比没有处理过的晶体高大约100倍。研究人员说,中子轰击能改变晶体内部机构,从而改善其性能。

12. 美官员说布─戈会晤难有惊人突破

【美联社华盛顿11月2日电】两个超级大国昨天宣布,下个月将在停在马尔他附近水域的军舰上举行首脑会晤,但美国官员说,这次会晤也许不会有惊人的突破。    一位处于有利地位的美国官员认为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格拉西莫夫·根纳季说这次会谈标志冷战结束的声明言过其实,因此不予重视。    格拉西莫夫在莫斯科在美国一家电视网的节目中说:“我认为,这次会晤可能正是冷战的结束。冷战将被抛进地中海的海底。”这位美国官员说,就连在东欧和中欧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看法的时机都还没有成热”。

13. 英《每日电讯报》载文分析:美国贫富悬殊加剧原因何在

【英国《每日电讯报》9月4日文章】题:拯救山姆大叔的新穷人(记者安德鲁·沙利文)    里根年代留下的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出现十分明显的经济不平等现象。据说华尔街的寻欢作乐是在下层阶级越来越多的阴影下进行的。    根据筹款委员会的材料,在卡特年代的最后两年贫困人数大增,里根年代,相对的不平等仍在增加,较富裕的人的收入比有所改善的穷人的收入增加得多,而且贫困者的绝对收入也有下降。80年代的低通货膨胀率还在让不平等继续扩大。    近年美国工会权力削弱促使极贫困的工人得不到增加工资的机会。在许多地方,工人与老板的差别增加。1960年一位美国大公司的老板挣的钱为一个工厂工人挣的钱的41倍,1988年老板的收入是工人的93倍。    造成新的不平等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中处于工业化以后的发展阶段。美国公司可以将生产转到地球上任何地方去,正在越来越多地放弃它们在国内的基地。因此,国内的体力劳动者的工资被迫猛降。    另一个原因是,世界市场上要求企业比以往更重视分析技能,掌握这些技能的美国人(银行家、经理、经纪人、作家等)的收入惊人地提高。

14. 美报报道:日本准备向国外派遣军队

【美国《华盛顿时报》10月31日报道】据东京的官员说,日本正在准备批准在海外部署日本军队,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本月早些时候在国会说,他希望“为了国际合作、保护海外日本人和为维护和平作贡献开始研究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问题”。    海部知道,在海外执行任何军事使命都很可能在日本国内和它的亚洲邻国中间引起尖锐的政治争论,他缓和他的讲话调子说,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他将“考虑舆论和国会讨论的意见”。    日本防卫厅长官松木十郎公开赞成修改法律中对使用日本25万人的自卫队、的限制,以便让它能参加海外的闪电式作战行动。

15. 美联社特写:栖身地铁的纽约人

【美联社纽约10月26日电】运输局的首席发言人莱博说,乞丐与流浪者在纽约地铁制造出一种“乱糟糟的气氛”,使每天达370万人的乘客之中的好多人感到厌烦。病人、穷途末路者、疯子、乞丐和嗜毒者每天在地铁里来往不绝。这些乞丐乞钱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些吆喝,好多人靠唱支曲子,少数玩乐器。落魄的退伍老兵在求人施舍时,还拿着文件,以证明他们的英雄往事。另有些人出示医院的文书,证明他们的伤况。

16. 美一高级官员说达成协议不是美苏首脑会晤的目的

美联社二日报道,他强调这次非正式会晤不会成为一次「新的雷克雅未克」。

第 2 版

1. 新加坡《联合晚报》文章:北京的夜生活

【新加坡《联合晚报》10月23日文章】题:北京的夜生活(作者赵慕嵩)    北京人现在也有夜生活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北京人通常都是5点半吃饭,7点半上床。    文化大革命之后,上床时间稍稍延后,但是不超过9点家家户户都关门熄灯了。    近两年来,情况又变了。    一年以前,北京市过了晚间10时,人车稀少,即使想过夜生活的人也得到此结束。南风北吹频建舞厅    可是从去年夏天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厦门、上海,却在“夜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随着南风北吹,南方人的夜生活方式也感染到北京。    当年周恩来在世时强调跳舞是社交活动,毛泽东也认为跳舞对身心有益无害,主席和总理都爱跳舞,所以人民也跟着跳。至今在北京市仍可见50多岁的大娘级妇女在舞会中跳得不亦乐乎。    由于跳舞是正规活动,所以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各地的舞厅一家接一家开张,北京市在去年12月的一项旅游统计数字中指出,北京市的舞厅已有908家。    在这些家舞厅中,只有观光饭店内附设的舞厅才允许出售轻度酒。一般供市民游乐的舞厅,则禁止贩卖酒类,所以在中国各地舞厅跳舞,比较不会有客人掀台子,更不会遭到黑枪流弹的威胁。    舞厅多了,可是人民的夜生活也仅只到10点左右为止。国营舞厅最晚到10点半打烊。而观光饭店附设的舞厅又不接待本地客人。所以北京人的夜间活动还是只能到10时30分以前打住。王府饭店服务一流    今年3月北京王府井大街上落成了中式建筑、西式经营的王府饭店。这家由菲律宾财团经营管理的饭店一开张就气势不凡,价格是一流的贵,服务也是一流的好。    尤其与其他观光饭店不同的是,服务对象不限国籍地区。凡是有能力花费外汇券的消费者,都可进入王府饭店享受服务,但是唯一的要求是:服装整齐;夏天穿短裤、凉鞋的男士请勿入内。迪斯科舞厅一张门票35元进场后饮料费另计,夜总会里每人最低消费是75元,消费额相当惊人。    消费虽高,但是20名送往菲律宾受过专业训练的女服务生,服务确实十全十美,她们1米70,一律穿着黑纱礼服,客人的香烟刚掏出来,一只握着打火机的纤细小手已经等在一旁了。不论是斟酒、点烟或是与客人谈话,女服务生都是笑脸迎人。    “王府”的夜总会因为允许本地人入场,所以很多私自搞买卖的个体户,买卖黑市美钞的“倒爷”,也都成了座上客。卡拉OK受到欢迎    “王府”的夜总会虽让人迷惑,毕竟不是每个北京市民都花费得起。脑筋动得快的人陆续开设了很多仿造的夜总会,营业时间也可拖到凌晨2时,消费额每人25元人民币,只供应一瓶价值1.2元的北京啤酒,或是同价位的饮料,这类土产夜总会也有3人小型乐队,也有歌星驻唱。    但这种水准已经让追求夜生活的北京人相当满足了,即使散场后没有公共汽车,但他们也不以为苦地骑两小时自行车回家。因为“夜总会”是公认最体面的娱乐场。    卡拉OK跟夜总会一样“新潮”。台湾有几家厂商已派外务员来到北京,推销卡拉OK器材和音乐带,据说销售情况很理想。    已经开张的几家卡拉OK店,每晚都有不少好奇的青年进场听歌,他们只听不唱。中国的年轻人还蛮害羞的。    有些卡拉OK惟恐没人敢上台,形成冷场,便雇了一群来自康乐队出来赚外块的歌手撑场面,一曲《昨夜星辰》或是《一剪梅》可能连唱三五遍,也足以使那些不唱只听的客人连连鼓掌。    多数的观光饭店的咖啡座,现在也接受本地客人,不过也是只收外汇券。一杯咖啡约合新币5元多,可以穷泡至凌晨1时,一些算盘打得精的情侣,从晚上8点坐到结帐,5个小时说尽了情话,兴高采烈地骑着自行车,迎着入夜后的10度气温各自回家,下次哪一天再去喝咖啡?那得看男方凑了多少外汇券才能决定。    北京动物园附近的一些个体户小吃店,今年入秋以后纷纷营业至凌晨2时以后,供应酒菜面饭。最具号召力的当然是涮羊肉,来自蒙古草原的肥羊肉论斤算,一斤6块钱。    北京的夜生活已经延长时间,而且有了多种去处。但是也仅限跳舞、听歌、喝酒而已。

2. 创造美好的前途(上)

【台湾《经济日报》10月9日文章】题:创造美好的前途(作者珍珠)    你想有美好的前途吗?不用说,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如何才能达到目的呢?这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下面有一个科学测验,可以判断自己在创造美好前途方面,究竟具备了什么条件。这个测验一共包括十五个问题,每题均有三种不同答案,请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是适当的答案,然后参考后面的结论:    (一)对于团体工作,你抱着:A、热心参加的态度。B.漠不关心的态度。C、十分厌烦。    (二)你对工作的态度是:    A、宁愿做待遇低些但价值高的工作。    B、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为了解决生活。    C、一心一意只做报酬高的工作,不理会工作有没有意义。    (三)当自己逐渐长大时,你会同时;    A、学习更多的知识或者技能。    B、内心感到恐惧与不安。    C、毫无感觉,不予理会。    (四)对于交朋友,你会感觉到:    A、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你就喜欢与人交往,注重礼貌,争取友谊。    B、以为友谊很平常,不必重视。    C、友谊无价值,不如孤独自处。    (五)对于报章刊物的看法:    A、认为有注意的必要,因此常选择来阅读,以了解世界大事,学习新的知识。    B、当作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可有可无。    C、不予注意,认为与其看报章,不如去看戏。    (六)对于服装,你态度呈:    A、要求端正、整齐,不必奢华。    B、只要能保暖适体,不必讲究。    C、“先敬罗衣后敬人”,对服装十分讲究。    (七)当你孤独寂寞的时候,你就会:    A、去找朋友,或找些工作来做。    B、独自去散散步,或者去看看戏。    C、闭门在家静坐,胡思乱想来打发时间。    (八)当自己有缺点的时候,你就:    A、承认自己的缺点,极力设法改正它们。    B、如果没有人发觉,不予理会,也不自我检讨。    C、即或有人指点,也极力否认。    (九)对于生活开支,你抱着:    A、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并养成储蓄的习惯。    B、认为只要不借债就行。    C、“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必有什么计划。    (十)当遇到困难时,你就:A、找出发生困难的原因,并且把遇到挫败当做是一次经验和教训。    B、内心不安,设法去找人帮忙。    C、独自悲哀感到消极,对前途无望。    (十一)当别人批评你时,你就:    A、冷静地考虑别人的意见,如果是对的就予以接受,不当的批评也不随便发怒,只找机会辩白一下。    B、不理会别人的批评,不作任何反应。    C、对别人的批评,一概表示不满,并且与人争吵。    (十二)对男女关系的看法,你认为:    A、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彼此是合作的关系,任何一方均不应抱利用对方的心理。和异性朋友来往,不可存有邪念。    B、男女之间应保持相当距离。    C、男女的关系很平常,可以随便。    (十三)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就:    A、首先判断对方是什么困难,如果有援助的必要,就立即去帮助对方。    B、不问理由,尽力去助人。(上)

3. 港报文章:香港人的生日

【香港《天天日报》10月18日文章】题:香港人的生日(作者名剑)    一名16岁少年因家人忘记了为他庆祝生日,竟然为此而耿耿于怀,结果愤而从外地致电回家对家人声称已服下大量安眠药自杀,目的就是报复。结果除了令家人“吓餐饱”外,更惊动警员,犹幸到头来以喜剧收场,由家人答应为他补祝生日,事件才告平息。    一句“生日快乐”,在香港实在是越来越被看重了。近年来无论是男女老少,即使是3几岁大的小孩,都流行起大肆庆祝生日的风气。不少富有人家,更极尽铺张,年年在酒楼或酒店,为家中各人搞其生日会;即使是快餐店内,亦经常可见到一、两岁大的婴儿生日会在举行。这种风气,一则可为平淡的生活带来高潮,增添生活乐趣,其次亦可让人们对亲友表示一点关怀和心意;但是,若其被重视的程度达至如上述少年般不可或缺的地步,则实在是有值得商榷之必要了。    其实,生日在任何人来说,还只不过是同样的24小时;纪念生日,在人生中并不是必要的。君不见世界上不少地方的人民长年累月生活在炮火连天、天灾人祸的环境下,他们连饱餐的机会也没有,更遑论庆祝生日了。故此,自幼生长于温室中,活于太平盛世下的人们,只要将眼光放远点,想及自己已得到幸福,就不应将区区一个日子视之为天大盛事。    笔者觉得,香港人视庆祝生日为必然的风气,多多少少是与本港这个商业社会有关,近年的香港,商人为广招徕,往往会将所有有机会推广产品、增加产品销路的日子都尽量利用,在大力宣传下,令人们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尤其是对年青一辈影响更深。    这种风气和观念本亦无可厚非,但是若发展到生日被遗忘即要生要死的地步,则实在是太过分了。

4. 漫画

路标所示为“海滨”,狗身上的字样为“价格”,滚游者手持“退回”        (原载南斯拉夫《战斗报》)

5. 台湾短讯

▲台《中国时报》报道,台「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二十八日对共产党员赴台参加国际会议作突破性决策,同意经专案核准赴台参加国际会议的大陆代表入境时不必申报共产党员身份,同时也免予被依『惩治叛乱条例」有关规定追诉与处罚。    ▲《台湾新生报》报道,台「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二十八日决定取消大陆地区人民到台继承遗产仅能继承遗产二分之一的规定,但规定继承或受赠所得总额每人仍不得超过二百万元。    ▲台《民生报》报道,台「经济部工业局」大陆轻纺工业研究小组二十七日召开研讨会,将主动提供给台厂商有关大陆养虾业、染整工业、日用品业及食品工业的现状与发展等资讯,以增加台业者进行间接贸易的胜算机会。    ▲台《联合报》二十九日报道,在台湾轰动一时的余登发命案最近有新发展,根据「台大医学院」的化验报告,专案小组研判余登发并非他杀,而是自己摔倒,引起头部旧伤迸裂,流血过多致死。    ▲《香港时报》三十日报道,台「经济部」官员透露,在适当时期将建议台「行政院」开放对苏联直接贸易。    ▲中央社报道,台「经济部」二十九日公布,今年前九个月,台湾对东欧出口总额约五千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十;对东南亚出口为四十五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点二。    ▲《台湾新生报》报道,台湾第一台有智慧的机器人于三十一日与民众见面;这台机器人具有辨识能力,并可利用光学摄影机和语音器与人沟通。

第 3 版

1. 生得三寸不烂之舌 赚取百万巨额财富

【台湾《中国时报》10月23日文章】题:东洋名嘴待价而沽    近几年来,日本兴起一股演讲热,全国各地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演讲在进行。光是专门筹办演讲会的贺丽公司,每年就要经手两百多场演讲。据说,整个日本的演讲会市场经费,已到达一兆日圆。    演讲会逐年增加,主讲者供不应求,演讲酬劳当然跟着水涨船高。不少企业优秀人才索性提前退休,执笔著作,以演讲为主业,可见演讲酬劳之丰厚。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在中曾根内阁担任文部大臣时,曾为瑞克鲁特公司做过一场演讲,酬劳是百万日圆。这在当时或许惊人,但在今天已不稀奇,因为出生香港的歌星陈美龄,在日本一场演讲酬劳就要两百万。    最近,日本十大演讲会筹备人根据这两三年搜集的资料,列出当前三十位演讲名嘴的酬劳排行榜。从这个排行榜中不难看出日本当前的文化状况。    ·两百万圆级:陈美龄(歌手)。    ·一八○万圆级:黑柳彻子(艺人)。    ·一六○万圆级:竹村健一(评论家)。    ·一五○万圆级:丹波哲郎(演员)。    ·一二○万圆级:长岛茂雄(运动解说家)、落合信彦(作家)、黑川纪章(建筑家)、詹姆斯三木(编剧)、堺屋太一(作家、评论家)、铃木健二(广播员)。    ·一百万圆级:三枝成章(作曲家)。

2. 古巴出版《安哥拉战争》

埃菲社十月三十日报道,这本书是古巴一批参加过安哥拉战争的高级军官的集体著作,他们中一些人还获得过「共和国英雄」称号。

3. 马德里展出美画家胡珀作品

埃菲社十月二十日报道,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杰出的伤感画家爱德华·胡珀(一八八二—一九六七)的作品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展出。参展的作品有六十一幅。作品大都以旅馆、敞开的窗户、办公室和孤零零的房子为内容,以反映人们孤寂的内心世界。

4. 复制古书

埃菲社十月二十一日报道,哥伦比亚一家出版社为庆祝美洲大陆五百周年在西班牙复制了一些古书,最近在南美洲发行,复制的作品有《第一次航行》、《胡安·纳波莱斯港口地图册》、《哥伦布预言》等。

5. “轮到我了”(二)

进出不停的护士不断的有新的报告,但消息却越来越令人不安。有两次我听到他们说找不到罗尼的脉搏,他们担心他可能会休克。如果是真的,我知道我们会失去他。一位护士告诉我,罗尼的左肺叶已失去功能,他们已经使用机器来辅助他呼吸。他们仍然不知道子弹在哪里。我三番两次的要求:“我要见见我的丈夫。”    他们告诉我:“快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不让我太早进去是恐怕我会被我看到的景象吓呆。想想我后来所看到的,他们是对的。    我见到一幕可怕的景象——满地是绷带、管子、血迹。在角落,是罗尼新订做的那身篮条西装,但现在已是支离破碎。    罗尼面色灰白。在氧气罩下方,他的嘴唇还沾着凝固的血迹。他看到我,拉下氧气罩轻声说,“宝贝,我忘记躲闪了。”我忍住泪水,连笑都装不出来,所以我亲了他一下。然后我重新给他戴上氧气罩,说:“请不要说话。”    罗尼在当晚7点半左右醒过来,我看到他时,他脸无血色,喉咙插了一根管子帮助他呼吸,身体各处都有各式各样的仪器,我忍不住哭出来,我说:“我爱你。”紧握住他的手臂。我们两人互相凝望了好像是很长的时间,然后罗尼找到一根铅笔和一张纸。他写道:“我不能呼吸!”    我立刻尖叫:“他不能呼吸!”其中一个医生说:“里根夫人,不要担心,我们有一台呼吸辅助器正在为他呼吸,他只要习惯一下就行了。”    罗恩俯身对他父亲说:“爹,一切都安好。你现在只感觉到你喉咙里有一根管子,就好像我第一次深水潜泳一样,我以为我受到窒息,但一切都很好,放心吧。”罗尼一直都是昏昏迷迷的,当我在第二天早上再看到他时,他已统统都忘记了。我尝试入睡,但一点办法都没有,整个晚上我的眼睛就盯着电视。当晚我在日记上写道:“我的罗尼会没有事的,我的生命即将完结。”    中枪后的第五天,罗尼的体温高达103度,而且胃口骤跌,使我愈感焦虑。我特别安排白宫煮的饭菜送到医院,希望罗尼会因此而增加食欲。但他仍没有胃口。我于是打电话给安妮·奥尔曼,她曾经多年是我们在洛杉矶的管家,而她做的汉堡包和豌豆汤,正是罗尼最爱吃的菜。但连安妮的汤都吸引不了罗尼,于是当晚我走进他的房间说:“我们上馆子吃饭。”    罗尼说:“上馆子吃饭,哪里?”我说:“跟着我,我们去医院附近的一家小迪斯科餐厅。”(二)

6. 美国一家经营中国图书的书店

【合众国际社旧金山10月11日电】在60年代,尽管对美中两国贸易实行限制,亨利·诺伊斯却利用他经营的销售中国图书的小小临街店铺使得毛泽东的“小红书”成为在美国销售上百万册的畅销书。    自那时以来,甚至在1966年开始的中国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动乱时期,他始终通过图书使美国人与中国人保持交流。    身材高大、满头银发的诺伊斯是到中国传教的长老会传教士的儿子。他于1960年在芝加哥开办了一家“中国书店”,作为沟通美中两国文化的桥梁。书店是由他的家庭经营的。在1971年取消贸易限制之前,他是美国连续不断从中国进口英文图书和期刊的唯一的进口商。    今天,在美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的书刊中,仍有95%是这家中国书店进口的。该书店的销售额已突破百万美元大关,并且凭自身的力量成为一家出版发行机构,每年有10至12本新书问世。    现年79岁的诺伊斯在谈到他的公司开创时期的情况时开玩笑地说:“我当时连买一台打字机的钱都没有。”然而他却开始创办书店,奋斗了30年,向美国人提供有关中国的情况,并使他的公司发展壮大起来。    诺伊斯现在住在旧金山。他的新作《在中国出生:与众不同的书商的冒险记》详细记述了他办书店的艰难历程。该书由中国书店出版发行,224页。    当诺伊斯开始办中国书店时,根据1951年颁布的“与敌国贸易法”同中国贸易是非法的。但是如果得到特别的许可,从中国进口书刊是可能的。    诺伊斯越过行政部门的重重障碍得到了许可,而且尽管银行家拒绝为他同中国的贸易开立帐户和政府官员因他的公司没有提交应有的表格而罚款,他还是熬了过来。    诺伊斯说:“我始终觉得我一只脚在中国,一只脚在美国。”他出生在广州,八岁时离开那里返回美国。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讲授写作的教授,在50年代的麦卡锡时期是一家工厂的车间工会代表。    由于他失去了工厂的工作,他激进的政治态度和他从事和平运动的经历,以及由于他对中国的热爱,他创办了这家中国书店。    诺伊斯小小的书店在冷战中首当其冲,承受了巨大压力,左翼的分裂也使它受到巨大冲击。    为了扩大他的市场,他买了一张“灰狗”长途公共汽车票,到美国各地旅行,劝说大城市的报摊销售《北京周报》和《中国建设》。    中国书店于1963年从芝加哥迁至旧金山。从此,它的生意越做越大。1967年春天,第一批《毛主席语录》空运到旧金山,售出了100万本。这本小册子使得这家中国书店上了旧金山市地图。    近来,诺伊斯的公司开始直接与中国作家联系在美国发行他们的著作。    这家公司现在由他的儿子克里斯经营管理,正打算关闭它在旧金山、纽约和芝加哥的三家零售书店,集中精力发展邮购业务和发行工作。

7. 赌博之风吹遍美国

【香港《东方日报》10月20日文章】题,美去年赌注高达两千亿    在80年代,合法赌博业是全美众多工商业中,增长得最快事业,据美国一份杂志统计,去年全美合法赌博下注额高达2108亿美元,赢利则为213亿美元,利润之高全美国不少大型事业望尘莫及。在美国这个异乡中,不少华人移民多以赌博消闲解闷,赌风甚盛的华人社区相信是促成美国合法赌博业增长率强劲的因素之一。    在美国50个州中,除了夏威夷和犹他州外,其余48个州均有合法赌博业,而其中一些地区如衣阿华州,推行赌博合法化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借助赌博事业庞大的税务收益,挽救当地衰退中的经济。    数字显示,美国人花在赌博上的金钱为数不少,占收入的相当比重。据资料指出,1982年美国人用在合法赌博活动上的金钱为1257亿美元,而到1988年时数字跃升至2108亿美元。    在美国各种合法赌博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本小利大”的六合彩。六合彩已成为美国人无可抗拒的赌博活动,凡在开奖的前几天,无论是美国原居民或华人新移民,都不忘购买彩券,售卖六合彩彩券商店门前大排长龙“奇景”经常在美国各地华埠街头看到。美国人购买六合彩较香港疯狂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六合彩彩金动辄上千万美元,吸引力自然较香港的六合彩高。据统计数字指出,投注额增长得最明显是聚居最多华人新移民的加州。一名经济学家指称,六合彩此种赌博活动带动赌博风气,六合彩赌法简单,投注者根本无需花太多脑筋或金钱,便可为自己带来一个成为富豪的美梦。

8. 苏联发现「化石森林」

【塔斯社莫斯科10月30日电】最近,在苏联中亚塔吉克共和国的雅格诺布河畔的山岩上,发现一批数百万年以前的森林化石。    “化石森林”里生长的大多是银杏树,地表为茂密的蕨类和木贼所覆盖。据科学家们统计,这一带生长过50多种热带植物。    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许多树木仍然保留着石化前的状态,连树皮的细脉都看得十分清越。最高的树干高达5米,直径为1.5米。学者们认为,这些热带植物化石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好,是因为几百万年前,这里强大的泥石流从山上冲下,吞没了周围的一切,这些植物如同装在“罐头”筒里一样。

9. 漫画

(原载《今日美国报》)

10. 瑞士选定六位名人作为新钞肖像人物

【突尼斯非洲通讯社伯尔尼10月22日电】瑞士一评审委员会选定了6位著名人物作为瑞士国家银行将于90年代下半叶发行的新钞票的肖像人物。其中一位妇女的肖像将首次出现在瑞士货币上,她就是达达运动创始人之一、艺术家索菲·托伊贝尔—阿尔普。    其他著名人物是建筑师、画家科尔比西埃(1887—1965),作家夏尔·费迪南·拉米斯(1878—1947),雕刻家、画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1901—1966),作曲家阿瑟·霍尼格(1892—1955),历史学家雅各布·伯克哈特(1918—1987)。瑞士银行总裁马尔库斯·吕塞10月21日在瑞士电台宣布了这些人的名单。索菲·托伊贝尔1889年生于瑞士达沃斯,1922年嫁给雕刻家、画家汉斯·阿尔普。这对夫妇是达达运动的缔造者之一。她除了在绘画和舞蹈方面造诣很高之外,还同汉斯·阿尔普共同制成刺绣和贴画艺术品。她于1943年逝世。

第 4 版

1. 看不见的奎尔之谜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9月28日文章】题:看不见的奎尔之谜——他做得越多,了解他的人就越少    副总统奎尔要在全国树立自己的鲜明形象,他面临的困难比近代历史上任何一位副总统面临的困难都多。    《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民意测验显示,对奎尔没有好感的美国人比对他抱有好感的人多。    在去年的总统选举期间,25%的人说他们几乎没有听说过奎尔有什么观点。现在,奎尔上任8个月之后,却有45%的人作出同样的回答——几乎多了一倍,尽管奎尔通过在美国和国外的讲演和旅行力图为自己留芳百世。    奎尔说的和做的越多,了解他的人就越少,事情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他还能在现在的职位上呆多久?而他现在的职位正如一句陈腐却准确的格言所说,距离总统宝座只有心跳一下的距离。    华盛顿的人说,奎尔要想保住地位就必须得到重视。为什么他现在不受重视呢?一些人猜测,这是因为他看起来年轻,或者因为是布什把他从默默无闻的地位挑出来作为自己的竞选伙伴的。    政治家、新闻工作者或者其他人发现,无论他们在哪里讲演,只要一提到奎尔的名字就会引起一阵窃笑,哪怕听众是党派性很强的共和党人也是如此。当然,奎尔没有说过任何同党的路线有矛盾的话,他也没有说过实质上会使布什难堪的话。    不管原因是什么,虽然奎尔成了《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数十家报纸介绍过他,他在电视上出现过几百次,但是对将近一半的选民来说,奎尔仍然是个人们不了解的人。    布什自己曾当过副总统,他知道这份差事的苦衷。他的一些朋友预计,他将很快找出某个特别角色让奎尔扮演,以便使奎尔得到让人们了解的机会。

2. 一个艾滋病患者的拼搏

【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第2102期文章】题:一个顽强地同艾滋病进行斗争的家庭    7年前,当美国的保罗·迈克尔·格拉泽看到他的女儿降临到人世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的幸福和温暖。而1988年8月,他的女儿阿里埃尔已经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和5岁的小儿子雅各布在接受艾滋病检查时都呈阳性反应。伊丽莎白是在医院产后输血时感染上的,而阿里埃尔是通过喂奶传上的,她的弟弟雅各布是通过胎盘传上的,而格拉泽却没有事。伊丽莎白回忆道:“那时候,我真有一种得了麻风病似的感觉。当我们到朋友家去的时候,我们都替他们担心。比如当我们拿他们家的杯子喝过水以后,我们都担心他们洗不干净杯子。我们处处感到害怕”。    这样,格拉泽夫妇终于决定向他们的朋友以及孩子们的同学的家长公布了这一可怕的秘密。大家都被这种致命的病吓坏了。一些人不再给他们打电话了,一些人则禁止他们的孩子去找阿里埃尔和雅各布玩。伊丽莎白经常作着恶梦,她梦见她的朋友把她的双手捆住,封锁住他们的房子,不让任何人进去……但是,也有一些勇敢的人。阿里埃尔已到了上学的年龄,艾奥厄州韦斯特赛德的一个私立学校同意让她到那里去上学。1988年2月,当阿里埃尔已经相当虚弱不能再去上学的时候,一位男老师还每星期去他们家3次给阿里埃尔补课。    伊丽莎白说:“我的女儿就要死了,我应当把这一切告诉总统和议员们”。伊丽莎白决定动身去华盛顿,她列出了一个她想要去会见的大人物的名单,其中有罗纳德·里根,埃弗里特·库普教授,基蒂·杜卡基斯,巴巴拉·布什以及参众两院的一些议员。伊丽莎白,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和母亲,开始在国会的走廊里游说,她向人们讲述她家的故事并要求增加拨款来进行艾滋病临床研究。后来,在一次投票表决中,立法者们增加了在儿科中研究艾滋病的拨款预算。给阿里埃尔治病的那位大夫说,“这对于儿科艾滋病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里根总统时期的劳工部长的夫人桑迪·布罗克曾经帮助伊丽莎白组织过报告会。她说,“伊丽莎白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迫使人们重视艾滋病的问题。她自己是艾滋病毒的携带者,只不过她既不是黑人,不是穷人,不是同性恋者,也不是吸毒者。她同我们当中的任何人一样。她促使我们抛掉成见,采取行动”。    伊丽莎白在白宫获得了里根总统和南希夫人的会见。在一个半小时会见中,里根总统仔细地倾听了她的谈话。后来,白宫一位官员告诉她:“您做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您把里根总统说服了”。    在失去了女儿之后,伊丽莎白创建了一个与艾滋病作斗争的基金会。她同她的两位童年时的好友一起在二个小得可怜的房间里安上了一部电话和一部计算机。她白天黑夜地辛勤工作。

3. 各国特务机构小议

【台湾《新新闻》周刊第109期文章】题:当噬菌体开始吞吃细胞时——各国国家元首如何控制特务机构(作者    南方朔)权力很大缺少监督美国众议院“常设情报选制委员会”的联邦众议员米内塔曾经说过:“负责监督特务情报机构的我们,简直就被当成洋菇在耍:他们把我们养在暗处,给我们的是一大堆厩肥!”米内塔满腹牢骚,是因为美国国会对情报特务机构尽管表面上有监督权,而实际上,这种监督权只是形式而已。苏联的特务情报机构高度集中,汇总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它等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再加上“秘密情报局”的总和。它们总计用人多达70万人,这样庞大的体系,只接受“领袖”的领导,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需要特务情报组织。特务情报组织如同人体的“噬菌体”,它能吞噬外来的细菌,但在没有外来细菌时,这种组织为了自己的增殖,就会吞噬正常的细胞。特务工作均属秘密勤务工作,由于它的秘密性,它通常都是“小单位运作”,任何小单位都可能肩负异常重大的秘密任务,稍有操持不当,就会闯下极大的灾难。甚至造成国家性质或国际性质的政治变化。情报人员一流水准象英美等国的情报特务机构,已可算是第一流的情报机构。在英国,它的军情五处多年来一直有个传统——它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剑桥大学及牛津大学等“统治者训练班”毕业。在美国,诸如“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中层以上的干部差不多也都是常春藤盟校等“统治者训练班”毕业。但也正因这些人自以为是统治者,他们在掌握了具有最大权力的特务情报机构后,就发挥了“按自己意志,为世界造形象”的本能,于是,滥权、颠覆他国政府、镇压本国人民不服等行为遂不断的发生。最高统治直接指挥世界所有国家,都是最高统治者直接派用特务情报部门的首长,并由自己来指挥。在苏联等国家,由于没有国会及舆论的起码监督,这种监督的权力只得用两种形式来表现:一是靠领导人的能力与政治艺术,通常都是领导人任用亲信为情报特务首长。另一种监督则是将情报特务部门二元化或多元化,使其权力分散,相互制衡。当然,这种监督形式,统治者必须有高度的敏锐性和权威性,才能免于各级特务们自行运转、自作决定,闯下大祸。至于民主国家,表面上,特务情报部门除了领袖的领导外,尚可以接受国会及舆论的监督,但由实际情况而言,却不如此单纯。美国近年来的表现即是证明——特务和国会及舆论界的关系,乃是一种永恒的斗争场域。

4. 美国侦探一瞥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题:美国的侦探传奇(作者永真)    侦探的种类千百种,有的恰如天翻地覆的○○七情报员,有千变万化的魔术师。曝光率最高的侦探    专门调查明星隐私的米洛·史贝利克,显然是个脂粉味重于火药味的侦探,举凡马龙·白兰度私生活的公开、伊丽莎白·泰勒恋情的曝光,都是出自他的杰作。不过他最引以自豪的成就,还有有关玛丽莲·梦露死因的调查。米洛自十六年前起即着手调查玛丽莲·梦露的死因,这段期间有关玛丽莲·梦露「遭黑社会老大暗杀」、「房间不是自杀第一现场」的传闻见报,都是由他一手发布·他曾经撰写两本关于梦露死因的书籍,最近他还要配合电影上映出版第三本。他还在尼克斯侦探学校兼任教职。米洛·史贝利克称得上是美国角色最复杂、曝光率最高的侦探。才貌双全的谍海娇女    不过论起规模和知名度,拥有一百三十九年历史的皮卡顿侦探社才是全美最大、世界第一的侦探社,它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各地的分社共计一百四十五家,约雇人员更达三万人以上。其中洛杉矶分社社长南茜·马盖雅,是皮卡顿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社长也是个兼具美貌与才干的谍海娇女。南茜拥有加州大学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双料硕士学位,她从事侦探工作已有七年的时间,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工作环境中,南茜认为「女人」的身份更有助于任务的进行,尤其具有同性恋倾向的政治家,更喜欢聘雇女侦探担任贴身保镖,一方面卫护安全,一方面混淆视听。    成就辉煌的窃听高手    哈尔·立夫特是美国最著名、成就最辉煌的侦探,他的侦探价码高达一天一千五百美元,难怪他可以住在拥有二十四个房间的大宅里,过着俨若巨贾的豪华生活。    哈尔在二次大战期间是美军驻欧洲的犯罪搜查队队员,主要任务是调查美军的盗窃、强奸和杀人等事件。四七年他在旧金山开设私家侦探社,四十二年来许多旧金山的出租汽车司机、阻街女郎、黄色电影院老板、报摊小贩都成了他的忠心线民,只要提起哈尔大侦探之名,贩夫走卒皆不免对他心存敬畏!哈尔平均一年约处理三百个案件,其中窃听情报是他的拿手看家本领,由于他的窃听技术已到达无孔不入的境界,一九五九年及一九六五年两度被美国上议院司法委员会传讯,「窃听高手」之封号也在此时不胫而走。能文善武的麦克    麦克·派斯卡尔是靠赤手空拳搏天下。在担任美国驻古巴大使馆警卫任务期间,麦克即以擅长空手道、柔道、机关枪、催泪弹、手榴弹等功夫武器著称,退伍之后他进入MIT及诺伊斯坦大学研修犯罪学及警察学,成为地道文武双全的侦探高手。    麦克的侦探任务多半是危险性极高的人质绑架事件,其中以一九七六年四月的「伊朗人质解救行动」最脸炙人口。    那时正值伊朗革命爆发前夕,根据巴列维国王的密告,一名伊朗政要因不满岳父行径而将美国籍的妻子、儿子软禁于家中长达一年之久。    麦克的任务即是将软禁的人质带回美国。他伪装参加伊朗某会议的会员,趁机潜入该名政要的家里,将其妻女藏于运货桶中,然后送上待命的飞机顺利返抵美国。

5. 漫画

曼努埃拉的魔术(两把锯上分别写着:第一次政变企图,第二次政变企图,魔术箱上写着诺列加)(原载《今日美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