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05-06
第 1 版
1. 西哈努克说他想回柬是为了避免内战
法新社五日报道,西是当天从雅加达抵曼谷时讲这番话的。
2. 竹下登四日说日将参加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活动
美联社报道,竹下是在印尼访问期间发表上述谈话的。
3. 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八月在巴黎召开
法新社援引泰外长的话报道,会议将讨论并决定哪些国家参与监督越南撒军。
4. 保共中央开会讨论农业问题
合众社四日报道,保加利亚的农业问题是近年来歉收造成的。
5. 美国务卿贝克说苏必须停止支持尼加拉瓜和朝鲜
路透社四日报道,贝克认为,这样才能有助于减少地区性冲突。
6. 新喀里多尼亚分裂主义领导人让-马里·季巴奥四日在法属乌韦阿岛遇刺身亡
这是路透社报道的。
7. 黎巴嫩穆斯林派四日宣布将继续炮轰基督教派在黎的港口
路透社报道,穆斯林派高级人士说,在阿拉伯联盟小组监督停火之前,他们将继续实施炮击。
8. 中美洲五国七月签署安全协议
路透社四日报道,这有利于结束中美洲十年地区性冲突。
9. 马来西亚外长奥马尔说东盟将加强军事合作以促进集体防卫
这是法新社四日报道的。
10. 外电评赵紫阳五月四日谈话
【合众国际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马克·德尔韦基奥)在数万名大学生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举行要求政治自由的游行结束并宣称三个星期的抗议活动取得了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向学生伸出了橄榄枝。 赵紫阳总书记在人大会堂接见亚洲的银行家时说,学生合理的要求“应该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这时,在人大会堂外面的广场上正集聚着成千上万的学生。 赵提出要同中国社会的各界人士进行广泛的磋商和对话,通过一步一步的改革来解决国家的问题。 但是,赵告诫说:“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克制和秩序。” 【合众国际社北京5月4日电】中国学生最近的抗议活动促使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提出一种和解建议。他敦促就中国的问题与学生、工人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广泛磋商及对话”。赵的这番评论是在亚行在京开会时提出的。 【时事社北京5月4日电】题:赵紫阳说学生示威游行井然有序 出席亚洲开发银行全体会议各国代表于4日下午对赵紫阳总书记进行了礼节性拜访。据日本代表团人士说,会见时赵总书记说,中国政府重视安定、统一,准备继续进行对话。他还要求日本等先进工业国家放心,继续向中国投资。另外,这位总书记谈到学生方面要求清除政府的腐败现象时,表示要对腐败现象加强监督,灵活地对待学生的要求。 【路透社北京5月4日电】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今天会见出席亚行会议的一些代表团的团长时对示威的学生采取了一种放松的态度。 他说,学生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应该通过民主和法律的手段,其中包括改革来实现。 他的立场似乎同党上周采取的立场形成了对照,上周它激烈谴责学生是攻击政府和共产主义制度。 西方的一位高级银行家说,党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不可能忽视人民的要求。” 中国有1.5万多家外资企业,还有大约400亿美元的外债,他们也无法承受得起忽视海外投资者希望中国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的愿望的后果。
11. 逐步放宽新闻自由有利肃贪
【香港《明报》5月2日社论】题:现代社会的新闻自由 香港由于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密切,对大陆的新闻自由,自然比西方国家更加关注。因为香港的前途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大陆越是经济发达、社会开放,香港人便越对香港的前途有信心。 在这次学生运动期间,北京政府对学生采取了宽容的处理手法。虽然一度表现了强硬态度,但到最后仍然克制,没有让流血事件发生,紧张开头安然渡过,继而与学生开始了对话,使学运更进一步缓和。经此一役,香港人对北京政府的印象大大改善,对中国及对香港的前景也增加了信心和乐观情绪。 香港和国际传播媒介,一直以广大的篇幅报道整个学潮。一般来说,大家所采取的手法是重视其事、平实报道,尽量不做偏激的渲染,终于令人对北京政府有了新的观感。这次学生活动,显示出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是干部贪污弄权而没有受到惩处。要惩处贪污弄权,首先要使这些行为受到揭发举报。在这方面,传播媒介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传媒享有越大的新闻自由、越不不惧怕高官权势,便越能发挥正常作用。因此,逐步放宽新闻自由,与逐步肃清贪污弄权是分不开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逐步现代化,逐步开放资讯已成一个必然现象。在现代化社会之中,封锁新闻、控制言论,是越来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事实上,大陆的新闻自由近年来的确渐渐放宽。中国政府若能顺应民意,放宽新闻自由,那一定令大陆和香港人民同感鼓舞。
12. 国际银行家认为:平和对待学潮有利吸引外资
【路透社北京5月4日电】国际银行家们说,如果对示威活动采取暴力回击,它对中国形象的损害将比游行本身所产生的损害更大。 他们说,政府如果镇压罢课的学生,虽然可以暂时恢复秩序,但是它只会促使投资者更加怀疑中国是否会回到进行了十年之久的经济改革的轨道上来。 在北京出席亚洲开发银行年会的一位日本高级银行家说,一个比较开放的经济将会促使人们在中国进行更多投资的机会,并且最终将吸引更多的钱流到中国。 银行家们说,只要示威活动保持和平方式,投资者们就不会对把钱投到中国感到害怕。 参加亚行年会的代表们说,中国领导人似乎已经理解投资者们更担心的是中国政府可能会作出过份的反应,而不是罢课的学生们。
13. 路透社报道:学潮和平结束后香港股票指数猛涨
【路透社香港5月4日电】由于中国学生4日要求民主的示威游行没有发生流血事件而告终,香港主要股票的指数猛涨。 数万名学生,不顾政府的严厉警告,游行到了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纪念五·四学生运动70周年。 香港的股票商担心,当学生抵达天安门广场时将会发生流血事件,因为中国当局已下令封锁了广场。 没有关于发生暴力的报道,香港的股票商对此表示庆贺。 恒生指数4日猛增65.9点,达3221.12点打破了2月9日3209.96点的纪录。 一位股票经纪人说,“就香港而言,只要中国当局不用大棒打学生,世界就太平了。” 另一位经纪人说:“我的许多顾客说,他们都乐于现在就买进股票,因为股市上空的乌云已经驱散。”
14. 从战略公路到经济动脉
【《日本经济新闻》4月8日文章】题:老挝9号公路从战略公路变为经济动脉(记者铃木) 越南战争时期的战略公路已变为象征印支解冻的经济动脉。把隔隔着湄公河同泰国相望的老挝南部的沙湾拿吉同越南连结在一起的9号公路,已于去年底修复。9号公路位于老挝境内的那一部分开始向西方记者团公开。满载泰国和越南物资的卡车频繁往来,似乎是首先响应了泰国总理差猜提出的“把印支从战场变成市场”的号召。 在位于老挝同越南的边境地区的农村市场上,摆着很多泰国商品,而且有很多越南人。如果市场上没有身穿老挝传统服装的老挝妇女,甚至使人感觉不到这是在老挝境内。 9号公路在越南战争中曾是一个激战的地点。特别是在以切断胡志明小路为目的的南越军队进攻老挝的战斗(1971年)中,9号公路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至今路边还有生了锈的炮弹壳和军用车辆的零部件。现在,废铁的出口已成为获得外汇的重要来源。过去的军用公路在东方国家的援助下已经修复,成为平坦的产业公路。据沙湾拿吉省当局人士说,泰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允许泰国人经由9号公路进入越南。另外,据说越南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利用这条公路向泰国出口木材。以老挝为舞台,泰国同越南之间的人员与物资交流将越来越频繁。9号公路也是越南同泰国互相交往的渠道。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立即着手修复这条公路。这也是因为越南企图把老挝拉进自己的阵营内。通过9号公路,泰国的经济力量已开始向越南渗透。
15. 法新社报道:越军总长到南沙群岛活动
【法新社河内5月4日电】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越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段奎最近在海军司令甲文纲的陪同下访问了南中国海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南沙)群岛。 《人民军队报》说,这次访问是为了纪念由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军结束对这个群岛占领14周年。 一年以前,中国和越南军队为这个群岛的主权之争而发生了海上冲突。 这家报纸说,段奎在访问中对越南海军勇敢地保卫这个群岛表示祝贺。 他说:越南海军在保卫帕拉塞尔(西沙)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的主权的斗争中,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他对越南海军决心把这些群岛变成“坚固的前哨阵地”表示祝贺。
16. 工潮使南朝鲜损失近40亿美元
【美联社汉城5月4日电】南朝鲜政府今天说,工潮已在生产上造成了差不多40亿美元的损失,比一年前多三倍多。 政府发表的一项报告说,机器、电力、电子、汽车和造船业的400家公司已受到了今年头4个月发生的工潮的影响。它说,这给生产造成了39.5亿美元的损失,出口损失总额达9.37亿美元,差不多等于1988年同期的6倍。
17. 路透社评越副外长丁儒廉再次访华
【路透社河内5月4日电】题:越南人的访问将寻求与中国进一步密切关系 越南副外长丁儒廉明天启程进行他4个月中对中国的第二次访问,目的在于进一步缓和这两个共产党老对手之间的关系。 外交部一位发言人今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丁的访问将集中讨论使已经紧张了14年多的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途径,还要讨论“包括柬埔寨问题在内的共同关心的问题。” 丁在1月份访问过北京。 随着柬埔寨问题的解决出现转机,河内和北京之间改善关系的条件已经出现。 中越边境地区的贸易今年发展迅速;沿国境的军队十年来第一次处于和平时期防御态势。
第 2 版
1. 台湾《工商时报》文章:蛮有意思的
【台湾《工商时报》4月13日文章】题:蛮有意思的(作者王作荣) 子夜不眠,斗室徘徊,往事历历,悲多乐少。 在现阶段,在交流中求共存,发生许多蛮有意思的现象,目不暇给,兹举国人皆知的三个个案为例,以窥一斑。 (一)我们王家的赣骏博士,是中国人中登上太空的第一人。太空之旅后,应当局之召,荣归故国 ——中华民国,晋见元首,呈上一面第一次进入太空的中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国人——在台湾的中国人——引为殊荣。几天之后,他又一次地荣归故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晋见元首,也呈上一面第一次进入太空的中国国旗 ——五星旗,国人——在大陆的中国人——引为殊荣。有意思吧。 自从赣骏博士携了两面不同的中国国旗进入太空后,嫦娥才知道她已有了两个娘家,从此“月儿弯弯照九州”之外,还要月儿弯弯照台湾,“一样的月光”,两处要照亮,于是嫦娥便不得不年年夜夜,穿梭来往于海峡两岸之间,着实忙碌起来了。可怜“碧海青天夜夜心”,倒是减少了不少蟾宫寂寞。蛮有意思的。 (二)这一次的主角,不是我们王家的赣骏博士,是他们李家的远哲博士。远哲博士是在台湾土生土长,在台湾完成大学教育,然后留学美国,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得奖之后,便成了在台湾的2000万中国人的宠儿,照例应召荣归故国,衣锦还乡——台湾,晋见元首,讲学上庠——这边,一切荣耀集于一身。不料也是“朝发台北彩云间,千里北京一日还”,不多久,又一次地应召荣归故国,衣锦还乡——大陆,也又一次地晋见元首,讲学上庠——那边。而这一次以他为荣的是1000万平方公里的壮丽河山,5000年的上国文物,10亿以上有智慧发展原子弹与人造卫星的中国同胞,风光更是不同。有意思吧。 (三)这一次的主角,是百家姓的百家。那边一声开放,这边万足齐奔,虽千山万壑赴“京”门,犹不足以壮其声势,现在那边长安道上,到处是这边说妈妈语言的人:有探亲的、有观光的、有求财的、有探路的,当然也有单纯的“山河恋”、“祖国结”的,只是想徜徉一下祖国的山河,依偎一下祖国的怀抱。有意思吧。我知道,大家也都知道,海内外有不少有志之士想在台湾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我就不知道,在这样情形之下,如何能够“新”,又如何能够“而独立”,更如何能够成为“的国家”。想到这一些,更是蛮有意思的。
2. 美《未来学家》杂志文章如是说:自行车:未来交通的主要工具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3—4月号文章】题:骑向未来 自行车的效用尽管已经得到证实,但它还是被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公共交通部门的决策者所忽视。只有中国和少数几个西欧国家收集把自行车也算在交通工具之内的交通工具统计资料。 交通部门的决策者只对机械动力感兴趣,而忽视了人力动力的价值。然而,在交通拥挤、污染和债务问题同时威胁着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世界的情况下,未来的交通工具也许是两个轮子的,而不是四个轮子的。 自行车地位的上升不会使汽车或任何其他机动车辆消失,而是把自行车同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结合起来。一个均衡而多样的交通运输系统可能有助于节省宝贵的石油和其他能源,减少污染物质,并使除了步行就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其他办法的人有了机动性。 对自行车进行全国范围规划的最突出的三个典型是荷兰、西德和日本。这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由于受到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的压力 ——正在告诉公众怎样利用公共政策使骑自行车成为代替汽车的安全而方便的手段。 荷兰的自行车道有9000多英里,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长。在西德的埃朗根市,自行车道系统的长度相当于该市所有街道总长的一半左右。在日本,骑自行车转公共交通工具的通勤人员很多,不少火车站都有存车塔楼。 无论有没有一个以自行车为主的计划,财政方面的迫切需要也许会迫使我们转向自行车。首先,全世界的大多数人也许永远买不起汽车,而且许多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速度赶不上人口急剧增长的速度。如果再受到一次石油危机的打击,即使有汽车的人那时也会寻找能取代汽车的办法。由于建自行车存车场和车道需要的公共投资相对较少,因此,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很快就会多起来。环境的退化也许会改变决策者的思想。燃烧矿物燃料造成的副产品——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湖面和森林上空的酸雨、全球气候转暖——加上要占用宝贵的土地来铺路,所有这些都说明必须寻找代替机动交通工具的办法。
3. 台北桥下的劳工市场
【台湾《自立晚报》4月16日文章】题:桥拱下的明天——记台北桥下劳动人力市场 从踏进的那一刻起,心情便突然地往下坠,沉沉死气侵袭而来。光线灰暗的桥下,几名工人斜躺在破旧的沙发椅上,邋遢的身影背后一个老旧的阅报栏,栏上几张发黄的报纸,随着不时钻进的寒风摇曳着——这就是台北桥下劳力工人“市场”给我的最原始印象。 当天色尚灰蒙蒙时,这条由市区通往板桥的桥下即聚集数十位各路“英雄好汉”在此“待价而沽”。路边随意错置的机车或单车后座大多放着木匠、水泥匠所用的工具。等候服务的范围包括水泥工、木工、挑砖工或帮助雇主推故障的汽车等须付诸劳力的工作,收费视劳动程度而定,有半日工或一日工等算法,一日工约在1000元至1500元左右,条件言定即随雇主上工去。当然并非每个工人每天均有机会,在等候顾客前,通常三两成群地蹲坐于长椅上闲聊、下棋或取出扑克牌玩,打发逐渐衰退的生命。 寒冷的冬晨,这群年龄四五十岁,无专业技能的工人聚集蹲坐在临时火堆前,烤暖僵冷的身躯,静静地冥想起各自殊异的过去,面对同样命运的现在和未知的将来。偶而打打牙祭,则踱过马路至庙口的面食店,窘促地填饱冷寒、饥饿的肚皮。“这群工人大都由中、南部移居北县,身无一技之长,只得以苦力换取金钱,维持一家子最基本的生活。”面食店老板徐缓地吐出这些常客的际遇。 一位60多岁以桥下为家的高龄苦力,枯坐长椅上,吐着烟圈缓缓说道:住在这里已二年多,儿子偶而托人送来的生活费,连吃饭钱都不够,又不愿出去行乞,只得拖着老命打打零工,过一天算一天,不然要怎样!
4. 油船触礁以后……
【法新社华盛顿4月21日电】题:阿拉斯加居民努力适应新新的生活条件 在“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船触礁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受埃克森公司支付高工资的诱惑、但也意识到美国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石油污染所造成长期巨大损失的阿拉斯加居民,现在正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在威廉王子湾每年能赚1.5亿美元的渔业现在不再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因为“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在威廉王子湾触到一个暗礁。好几个捕鱼区被关闭了,许多渔民受雇于埃克森公司,参加清理海湾的工作。 这是一次暂时的,但是有利可图的改行,因为埃克森给每人每小时支付25美元的报酬,甚至什么也不干的居民每小时也给17美元,因为公司把他们看作“‘救护工人”,一旦有情况,便可召之即来。 埃克克森公司在几天前就宣布它打算雇用4000人清理被石油污染的585.6公里长长的海岸线中的488公里。雇用大批劳工虽然使得某些人沾沾自喜,但是,不止一个人对此却感到担忧。阿拉斯加环境保护处的布赖恩·莫伯利认为,“我想埃克森公司在设法收买”阿拉斯加的居民。 正如一名渔民指出,“‘阿拉斯加居民’的整个生活方式都被打乱”。原先大量食用鱼、海豹和鹿的居民们,从现在起吃起了猪排、蔬菜和罐头。这一切都由埃克森公司提供。阿拉斯加乡村的成年人没法适应这种新食谱。 不管怎么样,哪怕是深人清理被污染的地方,也不能立即恢复该地区的经济。当地一位官员史蒂夫·考珀在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中认为,“在今后两年中,当地经济的损失可能超过1亿至2亿美元”。他还认为,“从长期的后果来看,估计要损失5亿多美元”。
5. 东京电力公司拟长期购买越南原油
【《日本工业新闻》4月19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计划进口越南原油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该公司最近通过商社试验性进口了部分越南原油进行发电试验。迄今,该公司火力发电的燃料几乎全靠从印尼和中国进口。由于这两个国家国内原油需求量增大,因此东京电力公司担心将来用于发电的燃油接不上。 越南政府计划在新油田投产的1990年,将日产量提高到4万桶。
6. 苏联实行新的住房建设措施
单位和用户各出资50%,用户部分由国家提供50年贷款支付 【塔斯社符拉迪沃斯托克4月24日电】苏联滨海地区(远东)居民建造个人房屋只需花一半的钱。第一批这样的房屋出现在“基洛夫斯基”国营农场。这些房屋的主人是过去的城市居民,不久前成了农场的职工。他们同农场行政当局订了合同——至少要在农场工作10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住宅设计,造价2.5至3.5万卢布,带有城市设备,有一个很大的宅旁园地,还有车库和经济用房。国营农场担负造价的50%,其余部分向新工作人员提供50年的贷款。 这是国营农场稳定干部的方法之一。农场耗资550万卢市建设新的个人住房小区。 今年不仅在农村,而且在滨海地区的所有城市都实行提供这种优惠条件的个人住房建设办法。这是国家发展苏联远东地区生产力的长期计划规定的。
7. 台湾短讯
▲台《中国时报》一日报道,一个具有台湾「官方色彩」的工作小组,目前正在北京和「中共官员」进行接触,商讨保护赴大陆投资的台商权益问题。 ▲中央社二日报道,国际奥林匹克委员吴经国近日从大陆带回好消息,亚洲拳击协会同意台湾以临时会员身份,参加今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一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杯拳击锦标赛。 ▲台《自立晚报》二十七日报道,由于寄往大陆的信件逐渐增多,台北五万信箱(专门处理大陆信件的机构)人员由原先的十人增加到二十一人。 ▲台《联合报》报道,台民进党二十九日正式向台「内政部」办理政党备案登记,从此成为「合法政党」。 ▲台《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民进党二十九日以党主席黄信介个人名义,向台「新闻局」提出设立电视台申请。台「新闻局长」邵玉铭答称台湾电视台频道已满,此事待未来「有线电视计划」完成后再作考虑。 ▲台《自立晚报》报道,台「国防部」四月二十八日公布的统计显示,到四月底为止,历年来台湾军队中逃兵未缉获人数为一千四百九十人。 ▲台《中央日报》报道,李登辉二十九日要求台湾大众传播媒体从业人员,发挥领导社会和舆论的功能,使台社会多一分公义,少一分特权,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激情。
8. 漫画
(原载台湾《中国时报》)
第 3 版
1. 巴黎出版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的作品
法新社四月二十六日报道,这些作品是一部小说和有关诗的两本笔记,是在凡尔纳由于写了《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和《气球上的五星期》而闻名遐迩之前写成的。这些作品是在凡尔纳的一个大衣箱里发现的,衣箱里还有许多他的手稿。
2. 埃及发现了公元一世纪的木乃伊
埃菲社四月二十三日报道,这具女木乃伊是美国考古学家最近在开罗西南一百零三公里处发现的,装在一只金棺材里,外面又套上了木棺材,保存完好。这一发现证明四千年前法老时代初期使用的尸体干化技术一直用到现在。
3. 考古发现美国人类存在最古老的证物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些考古学家二月末说,人们在俄克拉何马州发现的一些碎石器、木炭和美国野牛骨可能是北美人类存在的最早见证据。对这些东西的分析表明,它们存在于二万六千到四万年前。这项发现将使北美大陆的人类活动时间至少提前一倍。
4. 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后(三)
他们终于被迫退位,后来又被赶出奥地利,从此,这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当时他们已经有了5个孩子)便走上了长期的流亡道路。他们的住所换了一次又一次。他们起初住在离维也纳20来公里的埃卡茨托城堡。 后来到了瑞士的瓦尔特格城堡。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被流放的皇族成员。这时,在匈牙利,革命闹得正凶。从俄国回来的信仰共产主义的33岁的年轻律师贝洛·库恩建立了一个恐怖政权。这个政权只维持了133天。之后就是霍尔蒂将军上台。这时候,查理想复辟王位,尽管他已经接受过一笔为换取他及他的后代永远放弃王位的保证而付给他的款项(1.8亿瑞士法郎)。查理想乘车去布达佩斯,但这时候人们称之为“复活节暴动”的运动可悲地失败了,查理只得又回到了瑞士。几天之后他又进行了一次冒险,这次是他的夫人齐塔陪他一起去的。他们乘坐一架从他们的拥护者那里弄来的容克式飞机来到了厄登堡,有一个忠于王室的兵团在那里等着他们。这对夫妇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开始向市达佩斯进发。然而,没想到霍尔蒂的部队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查理不愿意看到流血,便投降了,财物被没收,他们夫妇也被交给了英国人。英国人把这一对皇家夫妇弄上了一艘不很舒适的小战舰,把他们当作战争罪犯一样地带走了。 经过10多天的艰难航行,小舰艇经过君士坦丁堡和直布罗陀海峡,来到葡萄牙的马德拉群岛停了下来。那里是一个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地方,但气候温和,老百姓对他们也不错。他们到达马德拉时已经筋疲力竭,几个星期以来,人们把他们俩从这辆车上弄到那辆车上,从这条船又换到另一条船上。在马德拉安顿下来曾使他们感到某些欣慰。 后来他们的5个孩子也到达了那里。起初,一切都还不错。齐塔尽力为她的丈夫排遣近几个月以来的痛苦回忆。查理开始教他们的大孩子学习捷克文和匈牙利文,葡萄牙政府把他们安顿在一座小别墅里,山附近的一家饭馆供给他们饭食。但他们缺少钱,以致于查理考虑取消他每天必喝的咖啡,他认为这太昂贵了,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奢侈品。他把他们所剩无几的钱珍藏在一个小箱子里。齐塔甚至不敢给她的孩子买黄油和鞋子。此外,从匈牙利传来的消息也很令人沮丧。忠于他们的人都遭到了监禁。(三)
5. 苏联银幕的新面貌
【英国《卫报》4月2日文章】题:“公开性”政策给苏联银幕带来新的开放(作者马塞尔·马丁)(原编者按:马塞尔·马丁是国际影评协会主席,他有机会观看了许多苏联近几年摄制的影片,下面是他对变化迅速的苏联银幕所作的报道。) 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政策,不仅使一些被禁影片搬上苏联银幕,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了许多触及被禁题材的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制作。 如果人们认为苏联制片人只是在1985年才突然采取较批判的态度,那就错了。在此之前若干年,许多影片有时采取相当大胆的态度处理一些被认为是敏感的题材(尤其是官僚作风、不负责任和日常生活困难),但是这些题材即使是在勃列日涅夫的“停滞”年代,不仅苏联的重要思想家认为是允许的,甚至是批评分析家的目标。这类批评在以一般公众为对象的影片里是司空见惯的,而在对外放映的影片中却很少见到。 影片被禁或限制发行的原因各不相同。有时是由于它真的涉及到敏感题材,如犹太人问题。这是亚历山大·阿斯科尔多夫的《女政委》和格列布·潘菲洛夫的《主题》被禁的真正原因。前者被指控进行“犹太复国主义宣传”。后者有一个角色是想移居国外的犹太人。另一些影片则是由于导演在描绘苏联社会时,背离了官方的乐观模式。 譬如,基拉·穆拉科娃的《邂逅》和《永别》被认为是“不够积极的”。但是,也许“公开性”政策在电影界的影响最迅速、最惊人。自1986年以来一直任苏联影协书记的克里莫夫决心创造一种理想的气氛,使艺术家们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那么,近4年来的新的特点是什么呢?是一些影片在处理敏感题材时的大胆坦率方式。观众不必再去寻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导演可以直言不讳,而不必用戏剧性的隐喻来掩饰自己的想法。 这种思想革命的第一个标志是田吉兹·阿布拉泽的引起轰动的反斯大林影片《悔悟》。该片是在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政策生效前摄制的。搁置了两年后,终于与观众见面,便一炮打响。 1987年尤里·卡拉的处女作《战争迫在眉睫》对斯大林主义作了类似的批评。影片谴责了40年代笼罩苏联的恐怖气氛。当时,任意搜捕所谓的“人民的敌人”。 叶夫杰尼·楚姆博尔的短片《谢多夫律师》(1988年)表现的是同样的时期,处理的是类似的题材。影片讲的是4个农民兄弟受到酷刑拷打,招供后被判处死刑。尽管他们的律师作了多方努力,仍被处决。影片的结尾放的是一段过去从未放过的历史镜头。当时的国家政治保安局头目发表讲话,攻击市哈林及其一伙。 不够典型,但是同样能说明问题的是亚历山大·普罗什金的《53年寒冷的夏天》(1987年),影片表现的是斯大林去世后获释的两名政治犯与其他获释犯人遇到的麻烦。影片揭露了贝利亚的最后罪行:他曾宣布大赦不仅对政治犯有利,而且对其他犯人也有利。弗拉基米尔·博尔特科的《他只撒过一次谎》(1987年)较直接地触及了真实生活。它描绘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画家。他在公开场合用含糊的语言发表有利于政权的讲话,在私下里,他受到负疚感的折磨,尤其是当他的好友,一位独立画家批评他违背良心,迎合官方的路线的时候。 向生活妥协的青年人的痛苦经历是最近摄制的影片的重大主题,虽然过去也有过这类影片。 瓦列鲁·奥戈罗德尼科夫的《贼》(1987年)讲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孩为了哥哥参加摇滚乐队演奏,答应了哥哥的要求去偷一把乐器。以年青人为题材的新片,大多数都安排了一个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母亲早死,父亲是酒鬼。 在瓦西里·皮丘尔的《小薇拉》里,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工作过分繁重,播下了她放荡的种子。它以苏联影片从未采用过的方式表现苏联青年的性生活。 1986年摄制的一部影片,尤里斯·波德尼耶克的《做年青人容易吗?》在西方国家放映时,走到哪里轰动到哪里。本片的精彩片段是一群年青人听了一场摇滚乐后,毁了一列火车。 摇滚乐象野火一样燃遍苏联各地,目前,苏联约有3000个摇滚乐队。人们很自然地把青年的不轨行为归罪于它。在另一部新片中,摇滚乐被指责为“毒害人民的新鸦片”。
6. 用橡皮泥复原死者容貌
【法新社里昂4月21日电】题:为辨认无名尸体,里昂一个小组使尸体重具面孔 在里昂,每年有一百来具尸体未被验明身份就被埋掉。为了辨认这样的尸体,克洛德·贝尔纳医学院一个小组试验了用橡皮泥使死者面容复原的方法。 在古人类学中心主任佩罗教授的办公桌上,西约尔·迪莫拉尔的复原的头与其被处死后干瘪的脸皮靠近。迪莫拉尔是个精神变态者,专门杀女人,因而1862年在法国安省被送上断头台处决。佩罗教授解释说:“在使头复原的过程中,我们把干尸放在一边,免得受其影响。最后一对照,相当象。” 佩罗教授是里昂上诉法院的法医学鉴定专家。他把这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告诉了里昂科学警察实验室主任。4月初,后者指挥了法国法医史上头一次面部复原工作。新近在圣埃蒂安发现的一个黑人死者,可在4星期内复原其面部。调查者希望这将使他们能够验明其身份,进而逮捕凶手。 佩罗教授说:“我们还不能确定:耳朵的大小与形状、眼睛的颜色和头发。”
7. 百岁学生
【日本《朝日新闻》4月15日报道】题:美国百岁老妪坚持上学 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的泽塔多·巴鲁玛已经105岁了,但她仍坚持去成人教育学校上学。在过去的生活中,她只有一次有过“不想去上学”的念头。那是100年前在英国的小学读书时,坐在后面的男生欺负她所致。如今,她那被男生揪过的辫子早已不复存在了,但她上学的兴致却一年比一年大。 她仍不需要眼镜、拐杖和假牙,其永葆青青春的秘诀是“每天学习新东西”。据说,对于19世世纪发生的历史事件,她仍记忆犹新新,就象在在报纸上阅读昨天发生的事件那样。 最近,巴鲁玛被这个州的成人教育促进协会选为本年度的“‘最优秀老人学生”。她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了。她最近学完的讲座是“幸福的晚年生活方式”。
8. 用笑声驱散癌的魔影
【美国《洛杉矶时报》3月23日报道】题:最佳疗法:癌症病人发现笑话有利于治病 玛丽·西蒙讲了一个关于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笑话。她问:“里根装一个电灯泡要多少内阁成员?”接着她说:“一个也没有,因为他们想让罗尼(里根的爱称)眼前一抹黑,一无所知。” 西蒙的笑话使许多人大笑起来,在两个小时当中,还有不少笑话使人捧腹大笑。 在聚会上或喜剧俱乐部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是,讲笑话的人都是癌症患者,他们均为“恢复健康社团”成员。 家住曼哈顿比奇的西蒙因患乳癌而接受过乳房切除术和化学疗法。她说:“癌症并不是什么可笑的事情。但是我能对它一笑置之。” 这正是西蒙和其他癌症患者所采取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治疗人员发现,讲笑话和发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人对癌症的恐惧心理。 马林·多林格医师问:“谁还会比每天要同癌症之类的严重疾病作斗争的人更需要大笑呢?”他说,幽默能使患有危重疾病的人减轻忧虑、紧张、恐惧和气恼情绪。 他说:“不管癌症是在发作期,还是已被控制,还是已经治愈,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总是存在,因此减轻乃至消除这种情绪是很重要的。” 对待疾病的态度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是被称为精神神经病免疫学的这种比较新颖的科学研究的一个项目,精神神经病免疫学着重研究“精神”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恢复健康社团”每隔二三个月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举行数次《逗与乐》晚会。该社团鼓励大家带几个笑话献给晚会。
9. 漫画:持斧以待
(原载菲律宾《世界日报》)
10. 能模拟化学反应的小型化学反应器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4月22日报道】英国一名化学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检验系统,它将有助于防止发生象引发印度博帕尔化工厂事故那样的失控化学反应。 这种系统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小型化学反应器,科学家们通过在这种小型反应器里模拟真实的化学反应过程,就能证实理论研究的结果是否正确。
第 4 版
1. 人们称他为改革的“佐罗”
【法国《快报》4月7日文章】题:叶利钦:一位圣人(作者贝尔纳 ·勒孔特) 他的一绺白发已象瓦文萨的小胡子那样出名了。叶利钦1989年3月26日在莫斯科成为全国瞩目的人物。而且也成了一位国际明星。无论如何,他是苏联历史上进行首次差额选举所产生的英雄。上调莫斯科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叶利钦应雷日科夫之召到重要的工业和建筑部门去整顿秩序,他是在4月到达莫斯科的。他的工作能力和直言不讳吸引了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7月1日,叶利钦被选入中央委员会的书记处。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排挤了他的前政敌莫斯科市委书记维克托·格里申。戈尔巴乔夫挑选了叶利钦替代格里申。 叶利钦的任务是治理首都。他提出了许许多多大胆的建议,推倒了所有的旧习。他和大家一起乘车,隐名埋姓地在商店门前排队,突如其来地巡视工厂。他辛辣的讲话和蔑视禁忌使记者们感到欣喜。他反对官僚的麻木不仁、弄虚作假和受贿使他获得了改革的佐罗形象。由于他有戈尔巴乔夫撑腰,他发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清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把莫斯科市委的干部换掉了2/3,让几百名贪污腐化的公职人员受审,把几千名无所事事的官僚分子的职务给解除了。更有甚者,他开展了反特权运动,关闭向领导人供应物品的特供商店,怒斥购买黑市伏特加的行政官员的妻子们。他的活动范围是无边际的,因为他在1986年4月说,“我们挖呀挖呀,然而,我们始终看不到这口脏井的底部”。政海沉浮 过分了,这太过分了。共产党的常务机构惊惶失措,继而起来反抗,还组织反击。叶利钦无法无天,听不进政治局的警告,甚至置戈尔巴乔夫的警告于不顾。几个月后,在1987年10月21日中央委员会举行值得纪念的全体会议时,他从高位上跌下来。因为他毫无节制地抨击改革的对手,又由于他在政治局内部不分青红皂白地谴责差别,叶利钦让所有的人都对他感到讨厌。甚至戈尔巴乔夫也奈何他不得。叶利钦这根保险丝必须得掐断。11月11日,一个在政治上被消灭的人做了可怜巴巴的自我批评之后,他的辞呈被接受了。然后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1月18日,叶利钦得知他被任命为与部平级的国家建委第一副主任。他仍然是中央委员会委员。是他的老朋友们给他的安慰吗?还是戈尔巴乔夫为了缩小克里姆林宫保守分子的胜利的一种方式?叶利钦简直是本性难移,因为当他再次走马上任时,他把来交给他特供商店的出入证的公职人员拒之门外……当选人民代表 半年以后,他参加竞选。在党的第19次全苏党代表会议的前夕,他接受了几次火药味很浓的专访。他虽然在莫斯科遇到障碍,可是他被选为卡累利阿的代表,而在这小型的代表大会的讲坛上,他攻击党的第2号人物利加乔夫,从而闹出另一场乱子。叶利钦是不是性格暴躁、欠谨慎、好虚荣、还好哗众取宠呢?当然是。 但是,他并不是天真。他特别乖巧。他拒绝苏联全国各地向他提出的几十条建议,他选择了作为莫斯科市委下台书记的身份在首都的选区内竞选人民代表,因为他有700万选民。吉尔汽车厂厂长叶夫根尼·布拉科夫将代表党的立场决定阻拦这个惹人讨厌的人。而且在最高层发动了一场反叶利钦运动。 太迟了,因为大家没法让叶利钦保持沉默。莫斯科街头支持他的示威游行不断增多,有人在地铁贴了颂扬他的诗、有人收集了成千人的签名、有人出售他的模拟像章。不仅民意测验表明叶利钦独占鳌头,而且著名的社会学家塔季扬娜·扎斯拉夫斯卡娅透露他在苏联的民望仅次于戈尔巴乔夫! 3月26日,叶利钦获得了89.44%的选票。取得这样的成功,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
2. 是偶然的巧合还是……
【在巴黎出版的《青年非洲》4月26日一期文章】题:脑袋,克里姆林宫的要害(作者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原编者按:几十年来,苏联问题专家和外交家竭力把苏联领导人分为“强硬派”和“温和派”,分成“鹰派”和“鸽派”。《战士琼金历险记》一书的作者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认为,这样来划分实在太主观了,他认为最好要用更加严格的标准。因此,他最近在英国的《文汇》月刊登载了他研究的成果。) 苏联领导人不应当分成鹰派和鸽派,他们应当分为秃头和头发浓密两种人。秃头者和头发浓密者以令人惊讶的规律交替在克里姆林宫担任领导。列宁是秃顶、斯大林头发浓密、赫鲁晓夫是秃头、勃列日涅夫头发浓密、安德罗波夫是秃头、契尔年科头发浓密。至于戈尔巴乔夫,大家在电视里都可以看到他的秃顶。 人们从这一根本性的发现,可以得出一些明确的规律。所有的秃头都是革命者,或者至少是改革者。所有头发浓密的人则并非如此。 所有的秃头都致力于研究乌托邦,而却都以失败告终。列宁要建设共产主义,但壮志未酬;赫鲁晓夫梦寐以求苏联的玉米满仓、生产的肉和奶和美国一样多、他也想建设共产主义,但是,他的三个目标都未能如愿;安德罗波夫试图加强纪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济于事。 而头发浓密者恰恰相反,他们要做什么总能成功。斯大林要把苏联建成一个超级强国,而苏联确实成了一个超级大国;勃列日涅夫野心勃勃,他既要当将军又要当作家,而这两个头衔,他兼而有之;契尔年科在走马上任时,他唯一的愿望是葬在红场,而他的夙愿最终如愿以偿。 秃头们只是在死后留下一堆问题。因为,他们远未能加强现存的制度,还动摇了它的基础。因此,头发浓密者就竭力缩小他们破坏性活动的结果。列宁创立了一个革命者的党,并用它摧毁了一个帝国。斯大林用了30年的功夫毁掉了列宁的党,又在帝国时代的边界,甚至还延伸了出去,重建了一个帝国。赫鲁晓夫耗去了10年的时间恢复列宁的准则,勃列日涅夫花了18年的功夫确立了斯大林的准则。 安德罗波夫作了安排,但很少采取行动,因此,契尔年科的历史使命是短暂的。 戈尔巴乔夫的秃发是个好兆头。但是,一想到他政治局的那些伙伴们,就忧心忡忡。除了总书记外,大家看到政治局只有一个秃头,那就是改革者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在政治局中,头发浓密者有8人,它占了令人吃惊的多数。利加乔夫是“头发浓密者的发言人,他的思想作风和头发浓密者简直毫无二致”。
3. 首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高奖的人
【路透社开罗3月19日电】题:穆巴拉克夫人凭自己的本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埃及第一夫人苏珊娜·穆巴拉克在默默无闻地干了几年以后,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独立于其丈夫的作用。 她正在努力干自己的事业——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和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但并没有招致象前第一夫人吉汉·萨达特所遭到的批评。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开罗办事处主任爱德华·兰纳特说:“苏珊娜·穆巴拉克是一位有地位的人,她聪明伶俐、生气勃勃、见多识广。她是一位凭自己本领赢得信任的杰出妇女,她对埃及儿童的感情很深。”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下个月将这个组织的最高奖授给苏珊娜,她将是获得这一奖励的第一人,以前这种奖励都授给某些组织。 这位48岁的第一夫人一直不愿出风头,以免遭到象对吉汉·萨达特那样的批评,当年有人批评吉汉干预国家事务,在一个传统的穆斯林社会里,妇女不可锋芒毕露。 这两位埃及第一夫人确有某些相似之处:她们俩人的母亲都是英国人,都从其母亲那里继承了良好的气质。苏珊娜母亲是护士,吉汉母亲是音乐教师。她们结婚时都很年轻。苏珊娜同穆巴拉克结婚时只有17岁,吉汉同萨达特结婚时才16岁。她俩都是在孩子上学之后自己才去上大学的。 同吉汉·萨达特不同,苏珊娜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即使与其丈夫一起在公开场合露面,也只是站在丈夫后面,从不站在旁边,因此,她更能为穆斯林所接受。 一位披着伊斯兰面纱的年轻妇女说:“在埃及,人们不喜欢妇女在公开场合占有显著地位。” 当苏珊娜的丈夫担任副总统时,她在开罗美国大学就读,学习时隐姓埋名,用的是她未婚前的名字。只是在她缩短课程陪同丈夫访问中国时,她的大学老师才从报纸上发表的照片中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在过去的两年中,报界经常报道她的工作情况,但她很少对记者发表谈话。开罗美国大学的一名负责人说:“她非常认真,非常单纯,非常伶俐。她能跟我们打成一片。她从未使我们感觉到她是总统夫人。”
4. 盛大奇特的《马赛曲》表演
【路透社巴黎4月25日电】(记者克莱尔·罗森贝格)题:爱丽舍田园大街上别开生面的歌舞表演将使200周年纪念活动达到高潮 一场大型和别开生面、有8000人和1000只羊以及其他各种奇妙东西出场的歌舞表演将使7月14日纪念法国革命200周年的庆祝活动达到高潮。 这场耗资9850万法郎(1600万美元)的表演取名为《马赛曲》,但节目制作人让·保罗·古德给它加的副标题则是《世界各民族的节日》。 艺术指导古德为这场奇特的狂剧请了中国的霹雳舞演员、英国的骑卫队队员、非洲鼓手、苏联熊和美国在月球上行走过的宇航员。 一面直径为24英尺的中国大鼓将由150辆响着铃的自行车拉着,一群中国古装舞蹈演员将随着不和谐的中国乐曲和非洲—西方节奏簇拥着它翩翩起舞。 美国将派遣塔拉哈西行进乐队的250名音乐家前来助兴,他们将从凯旋门倒着跳霹雳舞,直到协和广场。 来自英国军乐队的200名风笛吹奏手和鼓手将在烟雾中行进,150名代表伦敦市内各地区的黑人舞蹈家在乐队周围载歌载舞。 非洲将派150名鼓手坐在一座由金属鼓组成的金字塔上;塞内加尔音乐家社杜·恩迪亚耶·罗斯将穿着礼服,系着黑领结,指挥由一些歌手和250名鼓手组成的歌唱队。古德称杜杜·恩迪亚耶·罗斯是打击乐界的托斯卡尼尼。苏联代表团由舞蹈家和体操运动员组成,它的压轴节目是一只熊和一名芭蕾舞演员在雪花飞扬的活动滑冰场上跳舞。 法国将以1000名演奏着传统乐曲和戴着配有照亮他们脸庞的灯具的礼帽的音乐家作为游行的先导,紧跟其后的将是一台蒸汽机,蒸汽机的四周有一些行李车,一些年轻人站在车上演奏音乐。这次表演的高潮是,美国歌剧演唱家杰西·诺曼将从协和广场上的一座金字塔里钻出来演唱《马赛曲》,与此同时,一道水帘徐徐分开,1000只羊和8000人从中穿过。
5. 漫画:中东舞台:看谁最蹩脚
左边:戈尔巴乔夫 右边:布什 (原载科威特《火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