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03-28
第 1 版
1. 农业:停滞局面亟待摆脱
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一度受到称赞的农业改革几年来一直是实现现代化政策的支柱,而今它却出现了困难。 粮食问题是中国的重大政治问题。人们害怕东部沿海大城市会出现饥荒,也有人认为,进口可以弥补这一缺口。但是,现在甚至连改革派也认识到进口粮食代价太昂贵。 【加拿大《渥太华公民报》报道】美国分析家们说。对于中国本身来说,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经济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并给国家预算造成负担。 【香港《明报》3月7日文章】中国连续四年粮食产量低于指标,将为那些欲想攻击整个经济改革计划的人提供更多弹药。粮食产量下降将不会导致大饥荒,但会造成某种短缺。中国要求本世纪末平均国民收入达到800美元,平均每人粮食消耗将达到450公斤,据农业专家说,如果中国基本上依赖国内粮食生产,这个目标将不可能达到。缘由 【匈牙利《人民自由报》3月 8日文章】中国粮食的迅速发展停滞了。如果不能克服停滞不前的状况,那么全国居民的吃饭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分析家们认为,中国农业造成危机的原因在于,在改革的10年中,对农业的投资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逐年减少。农民要出高价才能买到越来越贵的工业原料和用品,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困难。农民由于不知道承包的土地能使用多少年,所以就想在土地上获取最大的利益,不考虑如何保持和增强地力。 【苏联《真理报》2月27日文章】在中国的条件下,农业获得经济效益首先是靠更合理的土地管理。然而,当农民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承包给他们的那块土地上的时候,水利设施便进入衰败状态。 【《香港时报》3月3日社论】大陆农业之连年减产,有几项重要原因: 一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陆水土流失面积每年由50年代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目前的150万平方公里,而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总耕地的三分之一。 二是中共农业政策的错误。长时期来,中共当局实行“以农养工”的政策,大量削减对农业的投资。每年的农业投资只有10几亿元。这如何能发展农业生产? 三是农村劳力的转移,影响了农业生产。近几年农村劳力向乡镇企业、建筑、运输、服务行业等方面转移,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则是老弱妇孺和病残。 【香港《华人》月刊1989年第3期文章】中国当局虽然提倡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应用,但实际的措施却很不够。 生产科技的落后,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成为中国农业的致命伤。对策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中国政府有三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来鼓励农民进行必要的长期投入:提高对农民粮食作物的收购价;允许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例如,将土地使用年限由15年延长至50年);或是允许农民获得分给他们个人的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苏联《真理报》2月27日文章】中国农业要想再向前跨进一步已不能靠集约化劳动,而是要通过广泛利用科技成就。 同时,以农户作为经营活动单位的小商品生产,往往不利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 【香港《华人》月刊1989年第3期文章】中国农业出路何在? 及早废除农产品价格“双轨制”,改行征收农业税(包括土地税在内)制度。在进行征税之后,农民自由处置其生产品,对提高农民收益和增加投资大有裨益。 实行“贵米政策”。中国人多地少,农产品、尤其粮食不敷应用,且是艰辛劳动所得,应该十分矜贵。其它农产品亦根据供求关系调整价格。
2. 苏《真理报》政治观察家奥夫钦尼科夫认为:中国改革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
【苏联《真理报》3月26日评论】题:中国:可资借鉴的教训(作者政治观察家奥夫钦尼科夫) 从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一倍,这一时期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给人深刻印象的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数量,而且还有其质量,这种实力正越来越有信心地在世界市场上显示出来。 在取得成就的背景下,困难也加剧了,其中最令人头痛的是通货膨胀。这既使人民严重担忧,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动摇了人们对改革的信念。 去年秋天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价格和工资改革推迟几年,今明两年集中力量同通货膨胀作斗争,不得不加强中央对市场和流通领域的控制。 去年工业总产值实际上增长了18%,而农业产值只增长3%。这两个数字之间的过分悬殊是国民经济正常比例遭到破坏的象征。 我认为,头十年改革的经验不仅能使中国汲取宝贵的教训,而且这些教训首先告诫人们:市场机制本身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除了积极的效果外,它有时还产生消极而有害的后果。如果说资本主义国家已有办法限制这种消极现象的话,那么在中国的条件下,这方面既无经验,也无必要的手段。当地经济学家指出,北京削弱了集中计划体制,却没有预先用集中的银行监督体制来取代它。因此,用提高利率这种传统办法是不可能消除经济过热现象的。实践表明,工业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会产生象廉价商品逐渐消失这样一种非人所愿的倾向,而在多年租赁基础上实行的家庭承包,则会导致农业商品率的降低。 不是在深化改革方面退却,而是重新调整力量来深化改革——这就是中国议员们对目前情况的评价。北京有人指出,中苏两国的改革目标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进行改革的途径有时各不相同。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两个社会主义邻国互相吸取对方的经验是有益的,但无须模仿具体的做法。我认为,中国改革的教训对我们也有不少可资借鉴的东西。
3.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反通货膨胀应有长远眼光
【路透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马克 ·奥尼尔)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在实行目前的紧缩计划期间如不对价格和银行系统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就可能面临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去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创纪录的18.5%。 一位西方银行家说:“要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就必须采取紧缩措施。但是,领导层必须利用这一紧缩时期进行根本性改革。” 去年9月提出的紧缩计划在降低工业增长速度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未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 紧缩计划正在使国营企业比村办工厂受到更大的打击。这与北京的愿望正好相反。人们猜想会得到控制的货币发行量仍在疯狂增加。 这位银行家说,李鹏总理3月20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只涉及一些短期问题而缺乏长远眼光。 他说:“北京应该利用紧缩时期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制,提高能源和运输的价格。谁都不想在这些部门投资,因为这些领域经常亏损。” 电力和运输能力的严重不足使数千家工厂停产。 这位银行家说,银行系统的改革是另一个应该优先考虑的事。他说:“要让银行象正正当当的银行那样运转,使银行能够拒绝无利可图的贷款,而不要从政治原因出发提供贷款,这后一种做法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自去年9月以来对信贷实行严格控制的做法已造成银行存款全面下降,迫使一些公司减少它们的储蓄,愈来愈多地进行现金交易以避免银行的限制。 上述那位西方银行家说:“反对通货膨胀的斗争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这是一场长期的战斗。” 他还说:“如果紧缩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那么,一旦限制放宽,通货膨胀就会更加严重。”
4. 富省与穷省各说各的理儿
【美联社北京3月26日电】李鹏总理上周要求大规模削减开支,以使过热的经济放慢发展速度,这已引起地方官员的不满,使数百年来中国中央政府和它的省之间的紧张关系突出了。 北京要求紧缩开支。各省说,这是好事,但不能置它们的利益于不顾。较富裕的省份从最近的经济决策权下放的趋势中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权力中得到好处。 而较贫穷的省份仍需要国家以津贴和援助的形式给予积极的支持。 广东省不愿意放弃导致它去年达到25%以上增长率的政策。北京每周断电好几次,它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帮助来修建发电站。云南省和贵州省希望它们贫困的农村地区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 各省的官员都迫切希望自己的省份被排除在李鹏的计划之外。 富裕的福建省的一名代表私下说,中国应该让沿海的富裕地区发展起来,准备帮助贫困的内地。 来自贫穷的青海省的一名代表说:“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紧缩政策就象用刀割一头牛的尾巴。而对我们贫困地区来说,这就象用砖头砸牛的脑袋。”
5. 港报社论:应深刻检讨教育失误的根源
【香港《新报》3月27日社论】题:应深刻检讨教育失误根源 日前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表示,中国10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个批评,已变成普遍的认同。 本来邓小平在1977年开始主政时,就一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可是正如李铁映所说,只是在具体执行贯彻时,没有解决有关体制、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归根结底,是重视及认识不够。李铁映的这个检讨,亦是中肯的。现时凡提到教育问题,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强调经济不足。这种偏颇,适足表示思想性不够,过分强调客观,而忽视了主观上的失误。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就提到这个问题,他说,中国现时总是强调财政紧张,看到的国家,也都是在资金短缺中搅教育投资。日本记者这个问题问得好。日本正是从穷困中发展教育事业的好例子。至今为止,其重视程度未减,有“今天的教育,10年后的工业”说法。 光有政策是不足够的。哲学是文化之母,这也是中共40年来严重的失误。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已被毁灭,传统道德观念这些起码的思想几被掏之一空。50岁以下这几代人,对传统文化已所知无多。现在的年轻人,写信连标点符号都不用了。除思想重视及要有正确政策之外,如何从传统文化根基重新做起,亦是一个大问题。还有就是教育界本身各种流弊存在,中共种种不良作用及现象,给教育界造成极大的污染。 想读而能读的读不上书,无心向学的公子式子弟却能轻易入学等等,问题不少。教育界如何自正其身,亦为当务之急。
第 2 版
1. 南朝鲜将削减汽油价格
据法新社报道,汽油零售价将削减百分之七点二,这是南朝鲜控制通货膨胀的步骤之一。
2. 日本五大钢铁厂销售量和利润大增
据法新社报道,在截至三月底的财政年度里,日五大钢铁公司钢材销售量价值约为五百二十八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税前利润约三十七亿美元,相当于上年的三倍。
3. 老挝从去年七月以来吸收外资四千万美元
老挝商业部副部长说,从去年公布外国投资法以来,外国投资者已决定向六十八项工程投资。
4. 丰田汽车公司将扩大海外生产
合众国际社报道,到一九九五年其年产量将达二百五十万辆,其中百分之四十在国外生产。目前,在国外生产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十二。
5. 菲律宾国际储备下降
菲中央银行说,到今年二月底,菲国际储备为十八亿八千万美元,比上个月下降一亿多美元。
6. 香港《星岛日报》发表述评:扫除积弊 深化改革
【香港《星岛日报》3月26日述评】题:问题在于有效措施 李鹏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是:肯定改革开放的成绩,提出了当前严重困难和问题,承认指导工作上有失误。 坦承错误是好的。事实上,中国大陆10年来改革的成绩和问题及指导工作的失误是全世界所共见的,而现在面临严重的关头,改革成败在未来几年中就可见分晓。 中共领导人在公开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详列并分析指导工作的缺点和失误,过去还从来没有过,这可说是新气象吧,希望这种气象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扫除积弊,深化改革。 李鹏在报告中提出,要用两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努力实现治理整顿所要达到的目标。 要达到这些目标,当然要有具体措施,有了具体措施,还要有大批有才干的、勇于负责的、任劳任怨的干部来执行,才能取得成效,在这方面我们估计有很大的困难。 继文革10年教育事业饱受摧残,造成一片空白以后,又继之以10年在教育工作上的失误,人才缺乏,可以想见;为政在人,今古相通之理。不知道中共领导层对这一问题是否有充分的估计?如有估计,有否具体计划来解决? 另外一个相当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扫除遍及大陆的贪污腐化、违法渎职之风,包括千夫所指的“官倒”“官卖”、特权横行等现象在内。若是这一问题不能解决,那么,要完成上述六项目标就必定遇到很大阻碍,改革前途堪虞。 还有就是民主进程缓慢。其原因一是向来无此习惯,二是生怕失去控制。我们认为,如果采取李鹏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态度,坦承失误,把困难端出来,拿出对策来,示信于民,就能取得人民的谅解。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不可忽视。
7. 香港《信报》文章:「小乱是福」正确引导
【香港《信报》3月26日文章】题:民主法治振奋人心(作者艾凡)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我看有以下的两个可能性: 一是良性的发展,平稳的过渡,使到新一代较具现代思想和训练的技术官僚能顺利地、有步骤地接班。 二是恶性的发展,就是不能平稳地过渡,当局面不能得到有限的控制时,领导层就要改变。 李鹏的工作报告中提到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进行改革,就是怕进入上述的恶性发展。 我自己的看法是虽然目前面临一大堆都不算小的问题,小乱因素确实存在,中乱、大乱的条件根本没有,反而因为这个分析,我才有“小乱是福”的结论,所以只要不让形势变坏、问题恶化,社会的基调仍然是稳定的,纵有小乱,目前这个政府绝对处理得了。 目前要做的是如何把形势稳定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上,竭力维持表面的团结和安定,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行为。农民是中国的最大不稳定因素,今年年初各地的盲流潮,反应似乎是将就业大军赶回农村去,把失业隐藏于农村之中,是一条回头路。现在农民都不愿意耕田,把他们困在农村,纵使加强农业拨款,他们也一样不会去增加农业投资的。“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政策是条正确的道路。稳定了农业和农村人口之后,就要做“振奋人心”的工作,目前最振奋人心的事情,莫如深化各方面改革,显示政府有决心朝民主、自由、法治的方向走。
8. 千家驹谈不出席会议原因
【香港《信报》3月26日文章】题:我为什么不出席本届政协大会(作者千家驹) 这次政协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因为最近心脏机能欠佳,且年近80,医生劝我要少参加活动,所以向大会请假。焉知谣诼纷纭,最近出席大会的某香港委员竟散布谣言,说什么“某个委员的老伴怕他‘乱’说话,惹麻烦,‘不批准’他来与会,并说,如不听劝,将同他‘离婚’”云云。(见3月21日《人民日报》)含沙影射,以至港报转载,劳许多友好相问。我听了真莫名其妙。我与香港某委员本是熟人,不过因为他去年在香港《文汇报》上发表一篇文章,胡说什么我在北京“不但难得贵人安排见面,听听反映,甚至叫秘书回给一张小条说,‘接待来信’都没有”。经我去函质问,我究竟求见过那个“贵人”,给什么”贵人”写过信,后来这位自命为“大炮”的委员在报上公开更正,向我道歉!因此,他就怀恨在心,这次趁我向政协大会请假之机,又公开造我的谣言,事实是我妻子对我的言论,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有话便应该说,她一向是大力支持的,何来“不批准”“要离婚”之说。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为了抬高自己而不惜贬低别人,实在可笑之至,可鄙之至!
9. 蒋孝勇举家迁往加拿大
他在临行前说,蒋家与中国近代史的连结总要打个休止符 【台湾《联合报》3月19日报道】已于日前请长假出国的中兴电机公司董事长将孝勇最近接受《远见杂志》访问时表示,蒋家和中国近代史过去似乎是连在一起的,但总是要打个休止符。 他说:“对我而言,父亲辞世以前,没有办法打一个完全的休止符,不是别的原因,是因为大家总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但是我不愿意我的小孩跟我有同样的遭遇。” 蒋孝勇是在3月初举家迁往加拿大,并向公司请了一年的长假,使得这位蒋故总统的三公子,再度受到各界的瞩目。不久前,他接受《远见杂志》的访问中,似已透露出此次为何举家出国的讯息。 关于经国先生逝世一年来,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感想,蒋孝勇说:“我没有办法跳出去看,这件事情我自己身在其中。 “以做子女而言,当然没有人愿意祖上被人家做一些不当的羞辱。我觉得今天我们整个社会上,对于敬老尊贤这个立场,似乎是脱离常轨太远了一点。 “当然今天也可以了解到有些人是为反对而反对。在整个问题的反对过程中间,很多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点我不能够接受 ——就是对人的不尊重。你可以用制度、用批评、用方法,但是对于采取羞辱对方的方式,我觉得在今天是个异数,我真的是很不能够接受。” 谈到从政,他肯定地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改变任何心意。 他说:“先父在世时,我就立定了宗旨:第一,不干公务员;第二,不做专职党务工作,到今天还没有作任何修正。” 他表示,去年执政党十三全会选举中央委员之所以高票当选,“先祖的庇荫是个事实。但是我对于所谓中央委员的争取,当时是抱这样的心情,现在还是如此,就是:传承的意义重于实质的意义。我之所以争取,主要原因是先父才过世,就像线断了一般,也不一定是一件对的事情。 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以后在党里面所谓中央委员这个途径上会有什么发展。我只是尽我自己本分,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
10. 台开始实施“靖风专案”
【台湾《中国时报》3月17日报道】国防部顷核定“靖风专案”执行大陆渔船非法侵入台澎近海的反制计划,以不准登陆及不接纳的政策,在台澎地区沿海以三道巡防网,对入侵近海或偷渡来台的大陆渔船及民众作缜密的防制与驱离,以确保台澎地区的安全。 这项定名为靖风专案的计划,由国防部及国家安全局、警备总部、警政署等单位组合,原则上对进入台澎水域12海里以内之大陆渔船经警告仍滞留者,及台湾海峡中线以东的中共渔政船和经由偷渡、走私方式进入台澎地区的大陆居民,作有效的反制。 该专案中,由海军舰艇对台澎沿海12海里内之大陆渔船先行警告并执行驱离;如闯越至3海里之近海,则由第二道防线之军事情报局所属海上工作中队和海上反制任务执行大队负责拘捕或遣返及心战、宣慰等工作;如偷渡登陆则由海防部队会同各地警察局协同缉捕,由保安单位侦讯。 靖风专案并于台澎八处地点设立大陆渔船及民众处理中心,除负责侦讯及搜集情报外,并清查有无特殊身份之人潜台,并由政战单位对大陆民众作政治教育与宣慰,使其折返大陆后扩大政治影响。 有关大陆渔般如有维修及补给问题,也一并修复完成补给后,先由海上工作中队护送到3海里处,再由海军执行遣离,如果原船沉没,则视其他大陆渔船遣离时一并上船遣离。
11. 台湾短讯
▲台《中国时报》22日报道,台当局最近表示,台参加今年在北京举行的亚行年会绝不用民间 身份,但“将降低政府官员参与层次”。 ▲台《中央日报》22日报道,台“交通部”向决策当局建议,寄往大陆的信件应可直接贴用台湾邮票投寄,其中包括一般航空信和航空挂号信。 ▲台《联合报》23日报道,台湾将以探亲的名义,参加4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亚洲青年体操赛和5月的亚洲杯柔道赛。台报称此为“两岸体育交流新模式”。 ▲台《联合报》报道,台奥会秘书长李庆华22日称,台运动员赴大陆比赛,必须在参赛的官方文件、场地、名牌上用“中华台北”的称呼,“目前大陆还未同意这点”。 ▲台《自立晚报》21日报道,台湾情洽单位最近以极机密方式遣回119位大陆偷渡者。 ▲台《中国时报》22日报道,台湾“行政院”正式核定,同意“半官方”组织外贸协会前往匈牙利设立办事处。另外,台外贸协会访问团在最近访问南斯拉夫期间“也获得重大突破”。 ▲台《民众日报》21日报道,台湾目前有孙中山、蒋介石铜像数万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一座以上。 ▲台《中国时报》21日报道,目前台湾吸食毒品者约有5万人,多来自下层阶级;其中海洛因为毒品之大宗。
12. 港报报道:台女记者北京遇劫 白日闹市竟无援手
【香港《天天日报》3月26日报道】本报特派记者崔丽容北京报道:一名来自台湾的女记者,在北京采访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前往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一个胡同口购买水果时,遇3名劫匪抢劫,幸损失财物仅100元人民币。 该名女记者于23日黄昏时分,采访完毕,遂前往王府井大街附近一个胡同口,购买水果,女记者当时从口袋里掏出了100元人民币现钞一张,竟然有一名身材高大男士,相信已估计到该名女记者来自外地,遂向前搭讪,问她要换外币否。 女事主见他高大威猛,被吓了一跳,对男子说不要换钱,女事主欲转身离去之际,突被另两名男子围攻,将其手上之100元夺去,而二人于瞬间已逃去无踪。 该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记者指称,当时的王府井大街正逢繁忙时候,街上行人来来往往,但却无一人愿意给予援手。 事发后,女事主一直不敢言,直至女事主至昨夜与其他“行家”吃饭时,终按耐不住透露事件真相。 不过,她强调不想追究,因为她知悉于去年在山西曾发生一名台湾游客被劫事件,结果公安局抓到两名抢匪,其中一名抢匪判3年劳改,另一名被判死刑,并即时执行,令该名女游客内疚非常。 女事主表示,是次损失的数额少,加上上述原因,所以决定不予追究。
第 3 版
1. 如何教导孩子慷慨待人(上)
【美国《读者文摘》1989年2月号文章】题:教导孩子慷慨待人(作者弗雷德尔·麦纳德) 女儿8岁时,在圣诞树下发现了那个她梦寐以求的洋娃娃。那是个洋溢浪漫色彩的老式大型洋娃娃:有长长的金色卷发,浓密的睫毛,一件用艳丽粉红色人造丝绸和薄纱花边做的长裙。当然,每当有朋友来到并照例问她“你收到什么礼物”时,女儿立即就把这个新洋娃娃搬了出来。我那时正在厨房里剥栗子壳,忽然,我听到一阵不对头的对话。 “我们来玩摆家家酒。我扮母亲,安娜做我的小女儿。”那是凯西的声音,她是个身体强壮、意志坚强的8岁女孩。 “不,不,不要脱她的衣服。对不起,凯西—你玩那个小洋娃娃吧。” “我要这个。”接着响起了拉扯和尖声喊叫的声音。“你应该让别人分享的!” “分享”这个字眼击中了我的要害。圣诞节是个普天升平、万众和睦亲善的日子而我的孩子却表现得像个小气财主。于是我冲到卧室,当着两个正站在那里怒目相向的小女孩宣判:“罗娜,让凯西玩一会儿。”凯西一把抢走了洋娃娃,罗娜立刻大哭大闹。我退出房间,自觉做了一件很对的事情。不久,凯西砰砰声地奔下楼梯,跑出门外。罗娜跟着下楼,手里抓着洋娃娃安娜。安娜有一条臂膀这时已晃晃荡荡,悬垂在粉红色的薄纱花边衣袖外面。“我已经告诉过她不要脱安娜的衣服。你看,她把这条臂膀拉断了,裙子也扯破了!” 回想起我那次闯的小祸,我为自己的不智深感汗颜。我不仅干涉了一次小孩子的争吵,还迫使罗娜放弃一件属于她的珍贵东西。有多少成年人肯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公诸同好?我知道,假如有个朋友想向我借那串我刚得到的古董项链,我一定会说:“这串项链对我有特殊意义,我不想把它借出。不过,我乐意把我那串紫水晶项链借给你。”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子女慷慨大方。这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宽宏大量对于社会和谐以及个人幸福都有裨益。但另外还有一个坏理由:父母常把小孩视为他们在这世界上的代表。因此,孩子如果贪心、自私,似乎就是暴露了父母亲丢人的弱点:不是他们本身也自私自利,就是他们教子无方。 婴儿是不会让别人分享他喜爱的东西的。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在玩得高兴的时刻里,也许会绽着小天使般的微笑递出他的小甜饼一可是如果他哥哥咬去一口,他就会号啕大哭。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也许会把他的蓝色玩具汽车借给别人—如果他看上了另一辆绿色的,或者他突然心血来潮,又或者他本来就不太在乎那辆蓝色玩具汽车。这不是与别人分享,这只是做他自然而然地想做的事。在一个小孩能够大大方方地出借一件玩具以前,她必须先确实知道那玩具是属于她的。因此,如果孩子是在4岁以下,聪明的做法是在要求她松手放开玩具—即使只是短暂时间—以前,首先确定这孩子的物权。 在孩子发生争执时,不妨试试这样说:“莎拉只是想把你的洋娃娃放在婴儿车里推出去散散步。她几分钟就会回来的,对不起,莎拉?”这不是对洋娃娃的主人“让步”;这是为慷慨奠立基础,因为慷慨是要在需要获满足之后才诞生的。 大多数孩子成长到了第3年,就会发现有玩伴的快乐,也无可避免地会发现玩耍时礼尚往来的必要。 玩滑板时如果有个朋友一起呼啸前进,肯定会更加有趣。3岁大的孩子会大部分时候(但不是必然)愿意与别人分享,因为那对他有好处。 这些好处也许是公平交易、有人作伴、或者大人的称赞一或者“你看我多乖”的感觉。到了4岁时,一个备受钟爱和得到适当指导的小孩,能体会到另一个没有三轮脚踏车的孩子有什么感觉。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慷慨大方,有些事情是你很明显不应该做的: 不要强迫孩子拿出他宝贝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例如一支饱经风霜的棒球棍,或者妈妈的旧洋娃娃。 不要一本正经地谈论不自私的可爱和拒绝分享的可憎。 不要因为孩子拒绝和人分享就严厉处罚他。如果一个学前孩子卷入了一场因所有权而起的争吵,适当的做法是把他拉开,让他暂时独处,等到他表现得较有礼貌时再让他出来。揍他一顿或者永远没收那个玩具,很可能激起他的怨恨,使他更不愿意分享。 (上)
2. 难产儿长大易自杀?
【埃菲社耶路撒冷3月23日电】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认为,大部分自杀或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属于难产儿。这一结论将提交在耶路撒冷举行的国际产前心理学讨论会。以色列的戴维·沙教授和塞缪尔·蒂奥教授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母体内的胎儿有记忆力,有味觉和嗅觉。 在妊娠期内,母亲和胎儿之间在进行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将决定儿童的性格。 两位以色列教授说,他们惊奇地发现许多成年人在催眠状态中恢复到胎儿状态,能够描绘出他们在子宫内的经历。
3. 「沙发上的呆子」与肥胖儿
【法新社华盛顿3月14日电】题:美国的孩子正在变成“沙发上的呆子” 尽管营养学家感到不安,有的双亲和医生吓得发呆,但是毫无办法,美国的孩子正在变成“沙发上的呆子”。 这种美国方式可能表明:“孩子们成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和滥吃食物。因此必然长胖。” 美国旧金山营养学协会会员说:“我们注意到美国人正在长胖”。调查表明,从1960年起,美国11岁至16岁的肥胖孩子人数增加了54%。 史蒂文·戈特麦克尔教授说,美国孩子长胖首先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这些孩子不仅常看电视,而且愈来愈不爱体育活动。此外,屏幕上的广告也刺激他们的食欲。
4. 新型过滤嘴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3月24日电】苏联科学家推出一种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吸收氧化一氮的香烟过滤嘴。 氧化一氮是香烟中最有毒的成分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癌物质之一。 这种新过滤嘴是由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 该所化学家戈德菲尔德说,他的研究所研制出一种非有机化合物,将普通过滤嘴经过这种化合物的处理,即可吸收氧化一氮,并将氧化一氮转变为固体块状物质。
5. 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路透社华盛顿3月16日电】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采取一种新的思路抗癌取得进展。他们用阻止毛细血管异常生长的办法,切断肿瘤的供血,达到杀死肿瘤。他们在兔身上做了实验,把一种合成的化学物质包裹着可的松,使其附着在血管内壁细胞上,阻止毛细血管生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迅速测定海洋污染的装置
【日本《东京新闻》3月8日报道】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海上保安厅一直在加紧研制能够迅速测定污染物质的装置,在3月7日终告成功。这种装置利用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出海水所含的多种有害污染成分。 这种新的分析装置,把计算机,也就是可使有害物质的化学性质程序化的计算机装入分离检测机,一次就能测出水中的多种污染成分,而且样品只需微量,测定时间也在3小时之内。海上保安厅设在横滨市的海上保安试验研究中心花费3年时间研制成功。
7. 计算机用彩色平板显像器
【美联社纽约3月21日电】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昨天说,它同东芝公司研制了一种供计算机使用的彩色平板显象器原型,这种显象装置比迄今所有的显象装置都大,图象更清晰。 该公司说,这种屏幕拥有近40万个象素。每个象素同红、绿、蓝、白4个点连在一起。
8. 苏开始在里海以北欧亚交界的半沙漠地区钻探八点五公里深井
塔斯社三月二十一日报道,这里沉积岩厚度达十公里,通过钻探可研究世界最大的大陆地质沉降之一、里海沿岸含油气盆地的地下构造。
9. 应用分子装置作人工胰脏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三月十八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化学物质送达控制中心研制成具有胰脏功能的分子装置,用狗做实验证明可作胰脏使用。这个装置有把握血糖值的传感器的作用和放出相应胰导素的泵的机能。
10. 纵二连型隧道
《日本工业新闻》三月十三日报道,大林组等三家建筑公司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这种隧道可节省城市用地,上层隧道做高速公路,下层隧道做地下铁道或下水道使用。
11. 装有安全阀的煤气软管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三月二十日报道,马来西亚的超安全设备公司研制成的装有安全阀的软管,在煤气灶起火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可自动停止供气。
12. 乌克兰科学家提出在仙后星座有一个脉冲星的假说
塔斯社三月十八日报道,乌克兰科学院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记录到来自距离地球近一万光年的这个星座的信号。过去从未有人准确地接收并译解来自如此遥远宇宙的信号。
13. 两颗葡萄引起轩然大波(二)
“水果大国” 素有“铜的王国”之称的智利,近几年又成了世界主要水果出口国之一,各类新鲜水果远销北美、南美、欧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人们称智利是水果蔬菜出口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水果出口成了智利第二大外汇来源。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东枕绵亘的安第斯山,西濒浩瀚的太平洋,宛如一条约4300公里长的彩带。境内多沙漠多山,自然环境并不理想,但具有特点。一是地处南半球,与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气候季节相反。当这些国家草木凋零、寒气袭人时,智利却是花果飘香季节。因此,可连续半年向这些国家出口新鲜水果蔬菜。二是地形狭长,气候差别较大,适于种植多种水果。有些地区,一年四季都出产时鲜的水果蔬菜。 智利水果品种繁多,质地好,价格便宜,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葡萄、苹果、桃、李、梨、柑桔、西瓜、香瓜、木瓜、白兰瓜、樱桃、蕃荔枝、草莓等等,数不胜数,而且新品种多。智利葡萄晶莹透明,圆润可爱,汁甜味美,闻名遐迩,远销许多国家,出口量占本国水果总出口量的一半,为南美洲各国葡萄总出口量的80%。 智利经济部门和水果种植者能够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大力投资发展水果生产。尤其是从70年代初起,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开发荒山荒地,根据土质、气候和果木生长特点,因地制宜,集中栽培不同种类的果树,并重视园艺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成立了各种技术推广中心,大力培养技术人才。成立了水果研究所,从国外引进并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使智利年年都有不少新品种水果打入国际市场。 近10多年来,果园面积从4.9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14万公顷,产量成倍增长,有50万人从事水果种植和加工运输,占全国人口的4%以上。1988年智利出口水果9050万箱,其中葡萄4840万箱,68%(3230万箱)投放美国市场,美国人均吃智利葡萄一公斤以上。1989年预计可出口水果1.02亿箱,将创汇8亿美元。 目前,水果生产正处在旺年,出口量年年创新纪录,估计未来4年出口量可增加到1.3亿至1.5亿箱。(二)
第 4 版
1. 巴巴拉充当接生婆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夫妇的爱犬米利3月18日在白宫豪华的客厅里产下了6只可爱的小崽。第一夫人巴巴拉亲自出马充当接生婆。 巴巴拉的发言人安娜 ·佩雷斯说:“母子一切平安,接生婆工作顺利。生产时间总共用了5个小时。” 据布什总统17日透露,米利坚持要留在白宫主人的卧室里睡觉。 佩雷斯说,17日晚上,布什无奈只好让人替巴巴拉把床搬进客厅,自己则睡在另一个房间里。
2. 最有「分量」的会议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一群体重总计逾1.1万公斤的胖女人,3月18日在英国首度召开会议,大谈胖子乐。她们宣称:“当胖子也很有趣。” 伦敦女胖子露丝说:“胖女人是所有玩笑的对象。我们是一群志在向迫害胖子的行动挑战的胖女人。” 共有150名胖女人参加此次的秘密会议。会中有人发表演讲,号召抛弃减肥单、锁起磅秤,并尽情享受。
3. 动物血库
据法新社报道,波士顿一家兽医院向一些狗和猫的主人发出呼吁,呼吁他们同意这些动物献血,以便建一个庞大的动物血库。这家兽医院已召集有可能从4月2日起献血的动物的主人开会。去年,这家医院进行了300次输血,但都是从经常生活在这家医院的动物身上或从其他容易弄到的动物身上抽的血。 每一种动物都象人一样有不同的血型。在事故中受伤的动物需要接受输血。但是,现在医院给动物输血,已是越来越针对某些患病(如白血病)的动物。
4. 抗议自由化五修女罢工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新泽西州5名修女在位于莫里斯镇附近的修道院里一直把自己关在诊疗所里,以抗议院长在修道院采取的自由化措施。 尽管梵蒂冈发出了要求她们停止这种作法的呼吁。她们的罢工从去年10月开始,目前仍继续行动。 这些罢工者反对修道院的自由化措施,如把电视和糖果引人修道院。
5. 差一 岁半的“双胞胎”
据台湾报纸报道,英国伦敦有一对双方都已做了结扎手术的夫妻,在3年前将精子冷冻后,做子宫外受精,然后取一半先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内,怀孕期满出生;另一半则等18个月后才又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内,而造成这对双胞胎相差一岁半。
6. 贝·布托总理将访问印度
印报托报道,巴基斯坦官员二十六日证实,巴总理贝。布托将于今年年底访问印度。
7. 数百名亚美尼亚人二十六日在埃里温示威抵制选举
美联社报道,示威者要求释放被关押的卡拉巴赫委员会的成员。游行人群被警察驱散。
8. 布什政府准备修改出口法律
合众社二十六日报道,美政府此举在阻止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可被用于制造毒气的化学产品与设备。
9. 民柬游击队最近在马德望省埋设地雷炸死洪森军队一名少将指挥官
民柬电台二十六日报道了这一消息。
10. 危地马拉一监狱发生暴乱
合众社二十七日报道,二十六日危地马拉市郊一所劳改农场的犯人进行暴乱,打死两名看守,并将一些看守和前来探监亲属扣作人质。
11. 凯山等老挝主要领导人不打算在大选后辞职
法新社报道,凯山是二十六日作出这一表示的。他强调,他的国家将继续对西方和邻国开放。
12. 戈尔巴乔夫反对搞改革的“大跃进”
【路透社莫斯科3月26日电】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26日拒绝了克里姆林宫反叛者叶利钦要求加快改革的主张,这一天整个苏联几百万人民70年来第一次在竞争选举中进行了投票。 戈尔巴乔夫在投票站投票后用明显针对叶利钦的口吻对记者说:“我们必须不干蠢事,搞大跃进或哄骗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能让人民的前途处在危险之中。” 根据在莫斯科的外国新闻机构统计的投票初步结果,叶利钦可能以绝对优势当选新型苏联议会的首都的人民代表,叶利钦坚持认为,进行迅速根本的改革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 戈尔巴乔夫在投票站指出,他不赞成只有一名候选人的投票。他说“我赞成竞争,赞成在所有场合的竞争。” 在戈尔巴乔夫夫妇投票前大约90分钟,苏联的另一位领导人利加乔夫和他的夫人在戈氏投票的同一投票站投了票。当记者问到有78名高级官员投了他的反对票的问题时,利加乔夫说,“先生们,不要寻找我们领导层中的分裂现象,因为你们找不到。” 戈尔巴乔夫暗示对叶利钦夸夸其谈的抱怨表示不满。叶利钦说他代替不了 戈尔巴乔夫 【美联社伦敦3月26日电】题:叶利钦说改革的起步错了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今天援引闹独立性的共产党改革者叶利钦的话说,在对苏联经济实行改革的做法上,他的想法与戈尔巴乔夫不同,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能“代替戈尔巴乔夫”。《星期日电讯报》援引叶利钦的话说:“我认为,改革的做法错就错在没有从人人都了解的问题开始,这些问题是:食品、商品和生活条件。我们庄严宣布实行的改革涉及面很大,但是对于实行涉及面如此大的改革,我们根本就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源和资金。 “我们已浪费了3年半的时间。现在,新的方针就是集中在上述那3点上。我们已承认,我们对改革没有一个全面的概念。” 叶利钦说,政府必须削减军费,并且把工业建设的投资减少大约40%。叶利钦正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竞选。叶利钦强烈反对为特权阶层设立特殊商店和出售优质食品。
13. 戈尔巴乔夫在投票时重申:搞多党制解决不了问题
【法新社莫斯科3月26日电】在苏联举行近70年来的首次差额选举的时候,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阐述了他对一党制下的全体一致的政治原则的看法。共产党内的持不同政见者叶利钦看来会在这次选举中获得巨大胜利。 戈尔巴乔夫在投票后对西方记者说:“民主和公开性是展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潜力的关键,也是按照一致意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协调人民的不同利益的关键。”这次投票是选举一个经过改进的议会的1500名代表。 有记者问到实行多党制的可能性,戈尔巴乔夫重申:“看看世界各国的经验就能明白,搞多党制解决不了问题。” 戈尔巴乔夫说,上周的中央全会批判了叶利钦,但那不是那次全会的“主要”议题。 叶利钦的老对手利加乔夫也在这同一个区投票。他和蔼地说:“我要把我这一票投给最配得上的人。” 在党内的100名代表的选举中,利加乔夫不怎么受欢迎,但他对此表示不值得重视。 叶利钦上午9点钟不到就来到莫斯科市中心的投票点,他在一群外国记者的簇拥下走进投票站。 叶利钦拉着他的孙女,显得信心十足。他不停地同支持者握手。投完票后,叶利钦称赞差额选举“同过去比起来是大大前进了一步”。但他又说,新的选举法“仍不完全民主”。
14. 投票今昔大不同
【美联社莫斯科3月26日电】在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以前,克里姆林宫头号领导人如何在选举中投票,这常常是了解他们健康状况的线索。 在选举中最为离奇的情况大概莫过于戈尔巴乔夫的前任、已故的契尔年科了,他是靠别人的帮助从病榻上投票的,就好象他的家成了投票站。 今天,戈尔巴乔夫在他的妻子赖莎、女儿和孙女的陪同下早晨就来到投票站,戈尔巴乔夫同记者和其他选民进行谈话,然后投完票就离开了。 但是,当年选举时,契尔年科根本没有露面。但两个小时之后,苏联电视台却映出了契尔年科出现在投票站投票的情景。西方外交官得出结论说,当局在医院的一个房间里搞了一个假投票站,以隐瞒这位苏联领导人病重的情况。 第二天,报纸发表了契尔年科投票的照片,但照片中没有在电视上看到的助手搀扶他的情景。 16天之后,契尔年科就死了。
15. 太空投票
【路透社莫斯科3月26日电】苏联3名宇航员今天在和平航天站对议会选举进行了投票,但无权进行秘密投票。 塔斯社说,沃尔科夫、克里卡列夫和波利雅科夫3名宇航员今天在与地面控制站定期通信交流时,宣布了他们对候选人的选择。塔斯社说:“他们不可能履行法律规定的选举议程,因为轨道航天站没有投票场、没有投票箱,也没有选票。” 已把他们对候选人的选择转告给选举委员会,以列入最后计票中。
16. 英报援引美高级情报人士的话报道:戈氏身边的保安人员处于戒备状态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3月26日报道】题:共产党人的戒备表明有推翻戈尔巴乔夫的阴谋 詹姆斯·亚当斯和马克·霍森鲍尔写道,美国高级情报人士昨天证实,苏联主席戈尔巴乔夫身边的安全保卫人员本月早些时候处于完全戒备状态。 安全方面引起惊慌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但是美国情报界人士自从戈尔巴乔夫4年前上台以来还从未看到过象这样一种高度戒备状况。 有人猜测,这种戒备可能是由于有人要谋杀戈尔巴乔夫。 本月初苏联官方就采取了戒备措施,美国情报界人士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 自从那时以后,他们决心努力去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透露出来的详细情况甚少。 在莫斯科,苏联外交部说,对于有人要暗杀戈尔巴乔夫的阴谋,它毫无所知。 一位发言人说:“这必定是个骗局。”
17. 莫斯科投票站现场记详
【法新社莫斯科3月26日电】题:莫斯科投票站选举揭晓之夜 人们在把法新社记者让进莫斯科一个投票站的时候悄悄地对他说,“鲍里斯·叶利钦和捷尔曼·格德良肯定取得胜利”。那里正在进行统计选票的工作。 莫斯科地区选举人民代表的选票统计工作应当在今天晚上结束。 记者看到,叶利钦—— ——这位前莫斯科市党委书记——和格德良法官 ——他因审理勃列日涅夫女婿的贪污案件而出了名——两人所得的赞成票堆成了一大堆,而在他们的票旁边,其他的竞争者们所得的票却很少。 9名观察家在离得很近的地方监视着第二次统计票数(因为第一次没有统计好)的检票人的工作。 格德良的4位竞争者共得了210票,其余的票都归了这位曾对那位“党内不可触动者”发起过猛烈攻击的法官。叶利钦的竞争者只得了4%的票。但人们对这些选票还要再统计一次,一位工作人员说:“因为这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 一位名叫弗拉基米尔 ·索科洛夫的莫斯科某地区的党的负责人对选举结果已不再抱幻想。他相信叶利钦将会当选。他对叶利钦投的是反对票,因为他对叶利钦在当莫斯科市委书记期间的独断专行表示反对。 他曾企图向他那个选区的居民解释他反对叶利钦的观点,他以一种看破了一切的神态说,“但是,这没有用”。他说,所有的人都因为他是“为了正义”而支持他。 设在莫斯科一个街道学校的食堂里的这个投票站的检票工作在静静地进行。最后结果是叶利钦得票1472张,他的竞争者得票85张。当结果公布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特殊的激动或喜悦。
18. 印度研制出新型雷达系统
合众社报道,印度国防部官员二十六日透露,这种代号为「印度」Ⅰ型的可移动性雷达系统可监视低空飞行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