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03-27
第 1 版
1. 通货膨胀:问题很大 抑制有方
原因 【日本《世界周报》三月七日文章】题:分析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作者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渡边长雄) 近几年来,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的通货膨胀是投资通货膨胀和价格改革通货膨胀相互发生作用造成的。同时又有四个因素加剧了这个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一是农业改革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二是在政府官员中存在不正之风;三是发挥地方活力出现了副作用(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四是政策发生混乱。 【香港《明报》二月二十二日文章】以下几点是促成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拨款改贷款。用意良好,但却出了未意料到的毛病,拨款是预算确定的,贷款则属银行权力,这就使许多所谓预算外投资项目的出现成为可能。一旦贷款失控,必然形成通胀。 二、放权搞活。怎样使松了绑的手不利用其权力去谋私利却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出现所谓「企业行为短期化」,利益流归目前掌握企业的人和小公家,为企业积累和长远发展打算却很不够。 三、乡镇企业。发展很大很繁荣。但其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银行贷款,其收益却使乡镇花钱大手大脚吃喝成风。国家除征税外其他实际收益不多。 四、形形色色的公司。大都和各级各部门挂钩,绝大部分在流通领域。形成流通资本过剩,延长商品流程助长投机倒卖害处颇大。危害 【香港《星岛日报》文章】北京当局在短期内不能降低通胀率,势必出现(一)物价无休止高涨。(二)人民币最后成为废纸。(三)军费政费与其他必要的建设费无法筹措。(四)生产停顿。(五)对外贸易体系紊乱,甚至解体。(六)军民生活没有保障。(七)社会秩序混乱。(八)全国性的医药、教育工作停顿。(九)能源、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失常……总而言之,到了人民币通货膨胀进入恶性阶段的时候,大陆整个局面也就不易收拾。 【英国《金融时报》十二月十四日一期文章】(作者彼得·埃林森)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引起人民不满,但不致于破坏中国的稳定,闹事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可能性不大,主要危险是,一旦改革不能带来预期的利益而使党内出现混乱。困难 【西德《法兰克福评论报》文章】鉴于高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大多数专家对限制性措施表示欢迎,但是观察家们也看到了机械式,尤其是行政命令式的控制所带来的危险。 北京经济专家估计许多集体企业面临破产。停止贷款、重新控制原料和取消税收优惠等新的调整政策对它们打击特别严重。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三月二十日文章】经济学家们说,虽然北京的政策使重要工业窒息,但是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却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地方官员正竭力阻止北京削减已开工的建设项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京能最容易地削减的项目却是对中国的发展极为重要的能源、运输、通信等部门的项目。北京也缺乏限制消费的力量。各企业不理睬北京关于紧缩的要求。与此同时,北京也未能制止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出路 【香港《华人》月刊去年十一月号文章】(作者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鸿)通货膨胀问题应该怎样应付呢? 从根本入手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是收紧货币供应量,把社会信贷总量压下去,并用其他方法稳定银行的城乡居民储蓄,不至涌出冲击市场。 二是重新厘定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计划体制,使之适应「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香港《星岛日报》文章】怎样降低人民币通货膨胀?我们提供下列意见以供参考: (一)重新确定人民币对内购买力与对外官定汇价,务求人民币接近实际购买力。 (二)全面的、认真的控制人民币发行数量,千万不可迷信「印钞票」的效用。 (三)节省军费、政费,减少财政预算数字。 (四)停止非必要的基建计划,集中发展具有再生产价值的工农业。 (五)要求军民人等,再过着节约生活,暂时吃苦,将物力、财力积贮,共渡难关。 (六)重整海外投资,特别是整顿中资机构,必须调回外汇。 (七)提高利息,吸纳游资,培养人民存贮资金习惯。 (八)整理税收,充裕财政收入。 (九)公平合理对待外商,争取外国资金,寻求外国经济援助。
2. 向人民讲老实话好
【在巴黎出版的《欧洲时报》3月24日报道】题:向人民讲老实话(记者良影) 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鹏、姚依林、王丙乾所做的三个主要报告已与代表们见面,接受代表们和全国人民的审议。 综观这三个报告,给人的强烈感觉是:实事求是,讲老实话。 三个报告的一个共同特点,一反过去的不疼不痒的套话,诸如“形势大好”之类的词。而是如实地把一年来的工作作实事求是的总结。 这些求实、坦率的语言,在过去的文件、报告中是比较少见的。 这几年,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比较明显。其原因正如李鹏所说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指导工作上的缺点和失误”。面对这个现实,当政者采取什么态度?是文过饰非,打肿脸充胖子,还是把问题和困难如实地告诉全体人民,上下同心同德来解决? 从这次人大的三个报告中,人们可体会到,中国的高层领导是采取了后一种立场。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当政者实事求是地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摆出来,告诉人民,不是一件丑事,而是相信人民和具有克服困难信心的表现。 中国大陆目前所正在进行的改革,其方向是不容置疑的。在这场大变革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不足怪。关键是当政者敢于正视阻碍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并想办法去克服。 这次“人大”的主导思想就是体现了这种精神,是应该值得庆幸的。只靠几个人,或只是上面几个人在焦虑,在奔忙,下面事不关己,肯定是不会成功的。所以人们都在要求国家政治生活要增加“透明度”,是完全必要的。 全国人民如果都来关心国家的前途,共同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则中国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3. 美国《商业周刊》文章认为:中国改革的关键是控制经济
【美国《商业周刊》4月3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中国经济发展失控(记者多里·琼斯·扬发自香港) 自从邓小平1978年发动中国经济革命以来,改革进展的方式一直是进两步退一步。中国问题观察家对这种弯弯曲曲的走法很习惯,以致去年当政府要全国放慢改革速度时,他们并不感到惊讶。现在,改革的速度似乎正在发生决定性的变化。3月20日,李鹏总理对2900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说,要准备过几年紧日子。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是否有力量控制发展正在失控的经济。过去的挫折是由于意识形态分歧造成的,今天则不同,新的紧缩政策反映了中国经济存在一些根本问题。 去年的物价平均上涨幅度为18.5%,大城市物价上涨幅度为30%以上。 由于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原材料供应紧张,11.2%的经济增长率显然是不能持久的。而且贪污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 北京去年9月开始实行紧缩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迄今尚未奏效。原想用压缩信贷的办法来限制低效率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和限制不需要的饭店建设,结果这种办法反而限制了对运输、能源和原材料的极其需要的投资。物价冻结增加了大量补贴,从而使得预算赤字增大。 有些人预言,商品短缺非但不会制止通货膨胀,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最后会造成通货滞胀。这可能意味着不深不透的东欧式改革无法再进行下去,从而会使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决心冷下来。另一些人说,现在不可逆转的经济改革将继续进行下去。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和外交官认为,迅速解决中国棘手的经济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迅速实行改革,让市场消除一切弊病。
4. 打“苍蝇”也要打“老虎”
【共同社北京3月24日电】题:政协会议代表批评贪污腐化现象,指出对共产党员的处分太轻 “光打苍蝇不打老虎,人民群众是不满的”……。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七届二次会议上,代表们相继发言,批评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党政干部的腐败现象。 在23日的大会上发言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毕克官指出:“在金钱第一的社会风气中,很多干部变成了腐败活动的煽动者或带头人。”他批评说,对这类干部本应进行严厉制裁,但实际上往往是解除职务就了事,更有甚者,只给党内处分,连行政职务都给予保留。 他严厉地批评了这种处理太轻的现象。 毕先生还说:“领导人因经验不足导致工作上的失败,人民可以原谅。但是对腐败活动,人民能够忍受吗?” 24日发言的黄梦花医生也指出,对有贪污行为的干部采取的处分措施不外乎是停职、调离、降职、开除出党等,实际上“这些人并未受到国法的制裁”。 黄医生说,“共产党员本是以革命为宗旨的政党的党员”,但有些人如今却成了“逍遥法外的特权阶层”。
5. 日驻华大使说:中国进入专家运筹时代
【共同社东京3月25日电】题:驻华大使中岛就中国形势答记者问 为出席东亚大使会议而临时回国的驻中国大使中岛敏次郎25日应邀接受了各新闻机构的采访。 关于中国开放政策,他说:当前,中国将以抑制通货膨胀为核心,争取调整几年,但并未放弃对外开放政策,毋宁说将推进这一政策。中国当前控制对不需要或不急需的服务性事业和饭店的投资,但对与原材料有直接关系的。尖端技术或提高技术水平、有助于促进出口的投资十分欢迎。在问题尚未发展到严重地步时实行现实的调整才能健康发展。 关于中国改革的路线,他说,人们常常以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权力斗争形象来看中国。用区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方法看中国内政,这种观点似乎值得怀疑。改革已走到不能后退的地步,选择中止改革的政策似乎已不可能。能够选择的只是顺序的先后和速度的快慢。过去那种权力斗争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已进入了政治和经济不是由独裁者控制而是由专家出身的领导人运筹的时代。
第 2 版
1. 高效而廉洁的新加坡政府
【台湾《天下》杂志文章】题:高效率而廉洁的文官 ——政府建树之根(作者杨艾俐) 新加坡文官以高效率、不贪污闻名于世。他们是散布在政府各部门的15万公务员。20多年来,他们结合200多万一般教育程度不高、种族和宗教迥异的人,在一块小小的土地上,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工业国。效率极高 新加坡政府重效率有其历史背景。160年来,它一直是欧亚货物的集散地,他们早就了解到,要带进更多收入,必须让船只快速通关。该国一位经济发展局的高级官员说,“我们没有富饶的土地,没有金矿,不产石油,付不起慢条斯理的代价”。 新加坡政府的效率可见诸下面具体事实。穿整齐制服的海关关员每20分钟让一条船通关;建屋发展局与建筑师、工人相结合,平均每40分钟建成一所四房式公寓;人民协会派5个职员就能照管4万个居民的社区活动中心。 此外,外国人去移民局,8个钟头就可以办好延长签证。 在经济行政方面,货物输入只需要填一、两种表单,平均两天一定可以出关;外人投资,有时当天就可知道是否核准;计程车司机每年可在遍布全岛的邮局换牌照,不必因排长龙等候而影响收入。 于是20年来,每年平均9%的经济发展率、2%的低失业率、5%的物价低上涨率,都从手续简单的自由市场上走出来,足以炫耀世人。廉洁肃贪 是什么使得新加坡政府权力虽大,却仍有令人称羡的建树?很多人都回答:“廉能的文官”——因为廉洁锁住了权力的滥用,效率开启了建设之门。 李光耀认为贪污离间政府与民间的感情,骚扰社会运作。很多人把新加坡官员的廉洁,归于作风雷厉、直属于李光耀的贪污调查局。但是这个调查局只有34个探员(政府效率的又一证明),他们不仅负责15万公务员的廉洁,更侦办过部长级的贪污事件。 而且还接受私人机关委托,调查舞弊事件。 贪污调查局一工作人员说,肃清贪污所以奏效,不是因为投下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或是侦探技术特别进步,而是李光耀有决心证明给群众看,纵使他亲手栽培的同行贪污了,也照样会被侦办,“没有特权,没有侥幸”。 很多人仍然记得,70年代,几位部长、次长级人物鎯铛入狱的情景。 而且贪污调查局对每一封匿名信,都仔细侦察,就等于在各地布置了很多“免费线民”。 除了发生贪污严厉惩戒外,新加坡也设计了一套制度,使得公务员事前不致失足。例如他们假使接受礼品馈赠,要赶紧交到部会里负责处理礼品的专人,如果受礼人想保有礼物,由专人估价后,照价收买。 每年年终,公务员要填表申报自己及家属的财产,包括拥有的证券、房屋、银行存款,以及负债。如果负债额超过3个月薪水时,就会受到上级的询问。每个部的常务次长,必须每年一次负责审核这些表格。
2. 巴基斯坦同西德合资建设一个摩托车厂
巴基斯坦官方人士二十五日说,将耗资一百五十万美元,计划建在旁遮普省,年产摩托车一万五千辆。
3. 马来西亚希望增加水果出口
马来西亚农业部负责官员二十四日说,今年马来西亚要向非传统市场出口水果。去年头十个月马向西德、荷兰、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非传统市场出口了六千七百吨热带水果。
4. 美国壳牌石油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石油产品部门拨资二十九亿美元
该公司董事长马克说,今后五年内投下的这笔巨额投资比前五年增加一倍。
5. 南朝鲜准备为二百六十八种外国农产品开放其市场
南朝鲜官员说,期限为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一年三年,目的是为了缓和同美国等日益尖锐的贸易摩擦。
6. 去年南朝鲜国民生产总值达一千六百九十二亿美元
据南朝鲜一家银行一一十五日初步估计,比前年增长百分之十一一点二。去年工农业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三,渔业增长百分之九,制造业增长百分之十三。
7. 日本酚自三月起涨价
据 台报东京消息,日本酚厂家决定涨价,自三月一日起,每公斤上涨二十日元,涨幅为百分之八。
8. 南报文章:中国的经济改革:效率高于一切
中国政府决定立刻采取措施,解决迄今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所有领域实行财政合理化 【南斯拉夫《战斗报》3月9日文章】题:中国的经济改革:效率高于一切(记者亚·波波维奇)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国政府决定立刻采取措施,解决迄今为止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所有领域实行财政合理化。 国家机构决定对一切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停止投资和拨款,清理整顿经营亏损的企业,同时为促进经济活动而大量吸引公民的资金。 与此同时还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党参与了全部行动,并发表了一份关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文件强调,这项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化发展的需要。这实际上是加强党对中国经济工作作用的一部分。 当然,被作为中国经济生活的头等原则的经济效益,在这样一个大国里能得以提高,并非轻而易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扩大所有制形式,除国营和公有制企业以外,还应该有协作、合作和私人企业。 一体化、合并、破产——已经成为使那些年收支平衡不景气的企业界人士感到害怕的字眼。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宣布,迄今为止已合并了大约2000家企业。经济学家和专家们认为,这种合并的作法避免了破产,特别是一些大企业破产可能会引起广泛的社会震动。因此,合并已被看成经济改革现阶段的一种幸运的出路。 但是,一项严厉的法律——企业破产法从今年年初开始生效。这样就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国家掏腰包补贴亏损企业,使这种企业赘疣般增加,从而削弱了国家的经济潜力。 当然也听到一些警告,说破产会引起很大的问题,首先是这些企业职工的生存问题。 所有这些措施也同样适用于合资企业或外资独资企业。政府认为,多次重申将始终不渝地遵循同外国投资者签订的合同是必要的,但是它警告说,它还将注意到这些设施的赢利性,以及这些赢利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多大利益。 实际上,事实表明,许多项目并不那么赢利。例如兴建饭店,所签订的合同使外国投资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所投入的资金。在这以后,他们便对经营成果不再感兴趣,也不太努力去吸引支付外汇特别是支付美元的大批外国旅游者了。然而国家却为鼓励合资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国家预算的负担。 批准建立新的合资企业的速度并未放慢。 去年的外资额已超过16.3亿美元。外商中居前几位的是美国人、日本人和‘‘台湾同胞”。 但是显然,国家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实行经济改革。因此,除外资积累外,越来越注意中国人自己提供的资金。这里首先涉及的是私人企业家,特别是农民企业家和食品与日用品的经营者。 于是政府宣布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即征收公民所得税。 重要的资金来源还有国库券。
9. 由「过紧日子」说起
【香港《文汇报》3月25日报道】题:由“过紧日子”说起(作者李子诵) 李鹏总理说:“政府和人民都要有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自从改革开放,沿海各省城市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稍过宽日子。可是内陆各省,还有不足温饱问题。上千万“流动大军”流向四方,流向沿海城市。 自古以来,中国农民安土重迁。如果不是战乱或灾荒,都不愿轻离故土,流徙他乡。当今“盲流”民工的大量增加,相信主要原因是在近年不重视农业,大办乡镇企业,农田减少,农业不振。而收购粮价又低,农民生活困难。于是农民或弃农经商,(商贩)或弃农从工,到处“盲流”,碰运气,望“淘金”。 现在政府已重新重视农业,增加农业投资,令人稍告宽慰。但如何抚慰“盲流”民工,解决就业问题,政府亟需订出切实而周详的办法。更应倡行农业科学,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让农民尽早少过紧日子。 农民弃农,使农业危机加深。学童弃学,亦使教育危机突出。为今之计,中央亟宜责成地方,贯彻《义务教育法》,以办好义务教育,作为地方政府考绩。并且订出奖励儿童读书办法,凡不让学童弃学从工的贫苦家庭,均可获得政府补助。而农村中小学都兼授农业新知,让农民认识到读书有用,将可科学种田,改进生产,过宽日子,好日子。这也是抵制“读书无用论”的一法。
10. 台湾《联合报》认为:大陆偷渡客对台湾造成威胁
【台湾《联合报》3月16日社论】题:正视大陆偷渡容对本岛安全与社会秩序的冲击 这几天大陆居民结伴在本省西海岸偷渡登陆的情事一再发生,台湾的国防安全与社会治安都将面临严重威胁,因之我们必须审慎提出检讨。 第一,大陆居民集体偷渡登陆成功,说明了我国的海域与沿岸防卫系统有了严重的疏漏与缺失。 第二,再从移民的观点来看,当前台湾的人口压力实不具吸收岛外任何地区移民入境的可能。人口的膨胀将构成台湾生存发展的问题。 第三,大陆居民无限地入境将构成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更为严重的问题。一、渗透在一般居民中的间谍将使国家机密外漏;二、走私活动更形猖獗;三、国内劳力市场失调,严重打击本地合法劳工的权益;四、治安问题将愈趋日益恶化。
11. 来函照登
孔德懋来信:我是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在读了8月18日贵报二版转载的台湾《新新闻》周刊的《孔子后裔在台湾》一文后,发现有两处与事实不符,有必要澄清: 1、我与孔德成是同胞姐第,不仅同父,也是同母王太夫人所生。我母亲共生我和大姐孔德齐及孔德成三人。大姐早在40年代病逝,目前孔于七十七代嫡裔就剩我和台湾考试院长孔德成二人。文中又提到孔子另一个嫡裔孔令平为大陆“尊孔”的香火,据我所知,大陆根本没有其人,更非孔子嫡裔。 2、我从六届政协开始,至今已担任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七年之久,从未当过人大代表。
12. 承认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
【共同社北京3月24日电】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黄顺兴等3位台湾省代表,24日以前向正在北京召开的七届二次会议提出了宪法部分修改草案,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正式承认生产资料和财产私有制等内容。 黄的提案要求根据采用个人经营、引进股票制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资本主义手段发展商品经济的现状,对只规定了公有制(国有及集体所有)的宪法进行修改。不过,自去年以来,中国一直认为承认私有制会危及社会主义的基础,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也受到禁止。因此,在这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如何对待黄的提案,引人注目。 关于宪法第九条,黄的提案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修改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 黄等人认为,其理由是,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商品经济,为此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所有制,而且宪法保障个人所有制也有益于促进改革。 关于宪法第十二条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黄的提案要求在公共财产的后面插入“社会主义公民的私有财产”这样一段话,把保护私有财产明文规定下来。关于其理由,黄委员等人说,把私有财产和公共财产放在同等地位,这对于1997年收回香港和台湾回归祖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 3 版
1. 美国开展庞大的绿化运动
【美新署华盛顿8月20日电】题:集体种树,减轻温室效应(记者吉姆。福勒和杰里·斯蒂尔金德) 一家美国公司将在危地马拉植树,因为它正在美国建造的一座发电厂将释放出使地球气温变暖的烟雾。 这只是一系列植树计划的一个项目。由于有证据表明“温室效应”在加强,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因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变暖的状况,因此,美国一些对此感到忧虑的组织和机构开始制订植树计划。参与这项努力的有民间组织和政府机构,还有一些工商企业。 美国林业协会计划到1992年在美国城镇植树1亿株。美国农业部鼓励农民在农村7万公顷的土地上种树。 美国环保局在一项报告中预言,如果下个世纪气温继续升高的话,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因气温过高而无法种植农作物,数百种动植物因气候改变受损伤而灭绝,沿海地区将发生洪水。该局科学家指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树木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消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有其他好处,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增强水份函养能力、供给木材和保护生物网。 美国应用能源服务公司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拟定了一项计划,要在危地马拉植树,以消除正在美国建造的一座燃煤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公司将出资200万美元在今后10年内植树5200万株。 参加这项植树计划的还有一家美国民间开发组织——美国援外合作社,以及美国和平队、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危地马拉政府,共捐款1430万美元。 这场让地球重新林木繁茂的运动是去年10月从华盛顿和洛杉矶展开的。居民们认为,树木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还能遮蔽建筑物,从而减少对空调的需要,减少扩散到空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用电。 美国林业协会副主席桑普森估计,城市增加1亿株树可以消除1600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每年为美国消费者节省40亿美元的能源开支。 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大家一起努力重新造林,同时减少毁林和燃用矿物燃料,可能会抵销地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但也有人认为,尽管植树吸收30亿吨碳酸气就能使全球变暖的情况稳定下来,但是,要种植足够的树,需要比扎伊尔还要大的大片土地,耗资巨大,任务艰巨。此外,用森林控制碳酸气只是临时措施,一旦树木死亡和腐朽,积存在森林中的碳酸气会释放出来。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大量植树,彻底扭转森林减少的趋势。
2. 英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比臭氧层问题更严重
【埃菲社伦敦3月11日电】英国科学家指出,温室效应会造成地球气候灾难性变化,它比臭氧层问题更为严重。 “地球之友”组织和东英吉利大学的专家们说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农业、森林和沿海地区将出现冰河时期以来的最大灾难。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的大量排放使地球变暖,气候条件恶化。 研究人员告诫说,如不及早防止温室效应,海平面就会上升0.2至1.16米,荷兰这样的国家和威尼斯这样的城市就会被水淹没。 伦敦的泰晤士河就会泛滥成灾,淹没议会大厦,英国南部的天气就会象地中海的西班牙布拉瓦城一样炎热。 英国今年冬天是历史上最暖和的一个冬天,苏格兰的滑雪场因没有下雪而关闭,这是不祥之兆。 英国气象局的约翰·米切尔预测说,地球两极升温的幅度大于热带地区,因此冰层将融化,海平面上升。 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对雨季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海面温度的变化将对它们的气候产生不利影响。 气象学家们已经很难预测埃尔尼诺现象对世界气候的影响。 有些研究人员较为悲观,他们担心气温的升高将产生瘟疫和新的疾病。
3. 大量使用化肥也会危及臭氧层
【法新社吉森3月20日电】一些科学家20日在西德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认为,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也会导致臭氧层的减少。 这一警告是参加在吉森举行的氮的循环研讨会的260名专家得出的主要结论。 专家们解释说,农民使用的一部分硝酸盐(氮肥)被土壤里的细菌变成了氮的低氧化物(笑气),这种气体进入大气层后,可在紫外线辐射的作用下分解臭氧。
4. 两颗葡萄引起轩然大波(一)
匿名电话 3月2日,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阿古斯蒂纳斯大街的美国大使馆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是美国使馆吗?你们要当心,智利向美国出口的葡萄可能有毒……”使馆值班人员听了后虽然作了汇报,但大家都不以为然,因为平时常接到恐吓电话。几天后,使馆又接到内容相同的神秘电话。使馆随后把情况报告了国内。负责检测进口食品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虽然认为这很可能是个恶作剧,但为了防备万一,还是决定进行检查。 2月27日,即美使馆接到第一个匿名电话的前3天,“阿尔梅里亚之星”号船满载着数千公斤智利鲜葡萄离开瓦尔帕莱索港,驶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菲拉德尔菲亚港。素来喜欢智利葡萄的美国人听说又运来抢手货无核红葡萄,非常高兴,谁不想在寒风刺骨、万木萧索的季节里美美地吃上一些新鲜水果呢? 一批检查员抵达码头,对运抵港口的20万箱葡萄进行仔细检测。突然,一位检查员发现有两颗红葡萄变了色,细看有小针孔,针孔周围呈结晶状。经化验,这两颗葡萄被注射了有剧毒的氰化物。 为此,美国当局于3月13日发表公报,要求将超级市场上的数千公斤智利葡萄撤下来。同时宣布,作为预防措施,禁止进口和销售智利其他水果和蔬菜。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这一决定,马上导致了美国市场新鲜水果的短缺,因为在目前这个季节,美国市场上的几乎所有新鲜水果都来自智利。 同时,装载着价值2000万美元智利水果的一些船被扣在各港口不让卸货。 美国的举动立即引起了国际反响。 加拿大在美国宣布禁令后几小时,宣布停止进口智利水果和蔬菜,并下令各商店从货架上撤下所有智利水果。 日本今年原计划进口智利餐桌葡萄120万箱(去年进口了20万箱),14日也宣布暂停进口,并决定对3月13日运抵的水果在码头进行检疫。各大超级市场宣布撤下所有智利葡萄。 欧洲经济共同体、巴西、秘鲁、墨西哥等市场也宣布对智利水果关闭了大门。 1700万箱智利水果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一)
5. 美环保局提出在近期内使汽油中含铅量降低百分之九十一,到九十年代中期做到完全无铅
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月刊第一期报道,研究表明,空气中即使有少量铅,也会对儿童智力产生有害影响。
6. 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科技中心领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印度首都开幕
塔斯社三月十七日报道,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三大洲不久前解放的国家在全球发展科学过程中的作用,扩大它们在创造知识密集工业部门使用新工艺方面的贡献。
7. 解剖医学用除臭剂
《日本工业新闻》三月九日报道,爱科公司研制成的这种除臭剂是甜菜碱化合物和有机酰氯化合物,对一具遗体只需把五十七克到一百四十二克除臭剂稀释五倍喷雾即可除臭。
8. 在十二摄氏度溶于水的染料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三月十七日报道,西德赫希斯特染料公司研制成的这种粒状反应性染料解决了过去染料不能在低温利用的问题。
9. 但丁佚诗在伦敦发现
【路透社罗马3月22日电】意大利《晚邮报》今天报道,一名意大利学者认为,他已经发现失落了0个多世纪的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一首诗。 这家报纸援引在华盛顿的美国天主教大学任教的拉法维亚神父的话说,他在伦敦的英国图书馆里偶然发现了这首诗,他确信这是真的。 拉法维亚说,这首失落的诗有5个节,每节16行,写在一篇14世纪末关于但丁作品的原稿背面。该作品现收藏在伦敦的英国图书馆。 拉法维亚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但丁是在1303至1310年之间还没有出名的这段时间内写的这首诗,他说,他希望在其他学者有机会证实他的发现后明年将这首诗出版。
10. 臭氧层的损害程度比预计的要大
【埃菲社马德里3月17日电】即使20年前彻底减少氯氟烃的生产,遭到破坏的臭氧层到2030年才能恢复。 出席在马德里举行的保护臭氧层讨论会的西班牙环境保护局技术顾问安赫尔 ·拉斯孔说,最近关于臭氧层的调查表明,臭氧层的耗损程度比预计的要大,因为氯氟烃的释放最近增多,而且其效用在同温层可保持100年。
11. 家庭扫除用机器人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三月十八日报道,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新推出的这种机器人具有超声波传感器,能在房间里避开障碍物自动扫除,集尘量为三升,电源是电池,可自动充电。
12. 好莱坞当今最红的新星──克鲁斯
“对我做的每一件事,我都必须格外努力去做。”好莱坞当今最红的明星之一汤姆·克鲁斯在辛辛那提拍了一天的外景后这样说。 克鲁斯从影仅仅8年时间,便登上了明星宝座。他富有魅力和天赋,人们认为一切对于他来说来得太轻而易举了。但是,克鲁斯并不这样看。他说,他童年的困难处境促使他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并决心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 汤姆·克鲁斯出生于1962年7月3日,今年26岁。他从小有诵读困难的毛病,喜欢用左手写字,书写时从最后一个字母写起,因此在学校里被分在补习班,强迫用右手写字,好胜的克鲁斯为此而感到羞辱、懊恼。 克鲁斯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工作变动大。他们常常搬家,克鲁斯仅在小学就转过15次学。他学习上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克鲁斯11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克鲁斯和3个女儿移居老家路易斯维尔。离开了父亲,克鲁斯当时心理上失去了保护、失去了某种爱、动力和有父亲的一种自豪感。他们经济上很拮据。环境使克鲁斯产生了责任感,他必须快快长大,成为这个家庭的男子汉、支柱。 母亲望子成龙。她告诉克鲁斯:“你诵读困难,学习必须加倍努力,动力只能产生于自身。”克鲁斯16岁参加了学校演出,在《小伙子和姑娘们》一剧中扮演主角。他初试身手便对演员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克鲁斯开始琢磨自己的出路,他想当一名演员,要母亲给他10年时间。后来,克鲁斯一边在纽约剧院里学习,一边打零工,开始了艰苦的磨练。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克鲁斯开始 步入影坛,在《永恒的爱》,一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后来又在《熄灯号》和《局外人》中担任主角。1983年他在喜剧片《冒险》中的表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演员生涯刚刚起步的克鲁斯1984年又遭受打击。继父这一年去世,他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严峻的现实使克鲁斯深深地感到他的生活是脆弱的。他思绪烦乱,动摇了,重新考虑自己应该走什么路。当时,他曾发誓永不结婚。 过了不久,克鲁斯结识了女演员米米·罗杰斯。俩人很快坠入情河,2年前结为伉俪。克鲁斯后来说,爱情能使人充满活力。 克鲁斯的成名之作是《优秀飞行员》。这部影片是1986年拍摄的,克鲁斯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战斗机驾驶员。后来,他又参加拍了《金钱的色彩》和《鸡尾酒会》。1988年,他和大明星霍夫曼合演了《雨中人》,该片获美国电影金球奖和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并获得今年奥斯卡奖8项提名。 克鲁斯目前正在拍《7月4日诞生》。这是一部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受伤后决定反战。克鲁斯认为,这一角色具有特殊意义。他说,不好好做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演员。(范玉忠编译)
第 4 版
1. 苏全国许多首席检察官先后辞职
据路透社二十四日报道,在过去五年里,苏联全国共有四千多名首席检查官辞职,其原因是另有高就和不断受到恐吓。
2. 瓦文萨创建的工人团结社会基金会二十四日获得登记注册
据报道,该基金会拥有资金一百万美元,它将筹建医疗防治中心。
3. 美总统布什二十四日提名理查德·所罗门担任负责东亚的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
据报道,现年五十八岁的所罗门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4. 西德政府否认它同北约达成了使短导现代化的折衷协议
法新社二十五日报道,政府发言人舒马赫二十五日说,达成协议的报道没有根据,北约盟国没有就取代老式的「长矛式」导弹达成协议。
5. 喀布尔政府官员二十五日要求同美国直接会谈
外电二十六日报道,喀布尔政府建议美国派代表访问喀布尔,考察喀布尔实际情况。
6. 南朝鲜激进学生二十五日成立了一个新的联盟
外电二十五日报道,成立这个学生联盟的目的是推翻卢泰愚政权。
7. 阿富汗游击队对贾拉拉巴德发动新攻势
据报道,二十五日经过激战,游击队占领了市南的重要阵地帕坎德哨所。
8. 《加勒比报》文章:公开性震撼着拉美共产党
【多米尼加《加勒比报》2月9日文章】题:公开性震撼着拉美的共产党(作者安德烈斯·奥本海默) 外交界和政界人士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开放新理论,正在震撼着拉美共产党的基础,将其中许多党置于意识形态真空中。 分析家们说,戈尔巴乔夫去年12月7日在联合国发表讲话说,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都有效,这犹如向拉美亲苏共产党,特别是向那些鼓吹和赞成武装斗争的共产党,泼下一盆冷水。 对苏联的新政策最为震惊的是哥伦比亚和萨尔瓦多的共产党,这两个党长期以来同该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游击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智利共产党在游击暴力问题上几次摇摆不定。与此同时,阿根廷和巴西的亲苏共产党历来限于奉行选举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改善美苏关系的基础上。苏联人希望美苏关系的改善,能使它减少军费开支而把更多的钱用来发展经济。多数分析家们说,苏联人不希望他们同华盛顿建立的新关系因对第三世界中的某一国的争夺而受到破坏。 此外,政治观察家们说,苏联可能不希望看到另一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在拉美获得成功,因为克里姆林宫承担不了这个地区另一个保护国的负担。苏联官员已经表达了大量减少对古巴和尼加拉瓜的经济援助的愿望。很多观察家指出,克里姆林宫的主要兴趣是同这一地区改善贸易关系。 最近同苏联在拉美的官员会晤过的外国记者们,对他们的开放立场和不带意识形态术语的讲话感到吃惊。 苏联驻哥伦比亚使馆代办尼古拉·埃利萨洛夫最近向一名记者谈了苏联对拉美的新看法。他说,“我们同拉美的关系在改革的时代是与全球性问题紧密相联的”。克里姆林宫希望“在不损害美国与这一地区各国的关系的情况下”改善同拉丁美洲的关系。他说:“我们完全清楚,您们(美国)是拉丁美洲的传统盟友。” 其他苏联官员走得更远,他们摈弃了国际阶级斗争,暗示多数第三世界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安德烈·科齐列夫在苏联外交部的刊物《国际生活》最近一期中写道:“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阶级利益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是一致的神话,不堪一驳。多数发展中国家已经采取或正在走向西方发展模式,它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的苦,并不比在非资本主义制度下受的苦多。” 政治观察家们说,哥伦比亚共产党人历来是克里姆林宫政策的忠实追随者,他们支持了苏联先后对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的干涉。但是在该党最近的这次代表大会上,他们也迈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步伐,宣布了该党的独立性。 一些人说,哥伦比亚共产党现在转向了古巴,以便寻求意识形态支持。
9. 中国反对外来干涉的调子逐步升级
【法国《世界报》3月26日—27日文章】题:北京“不能容忍”对西藏的“任何干涉”(记者弗朗西斯·德隆发自北京) 中国对欧洲议会就西藏危机采取的立场作出反应,它在3月25日告知欧洲共同体,中国“不能容忍外国政府或组织以任何藉口对西藏事务进行任何新的干涉,因为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新华社报道了这个巧妙的回答是在没有指明的某一天,中国外交部西欧司的一位负责人在北京会见欧洲共同体代表团团长皮埃尔·迪夏托和作为欧洲经济共同体代表的西班牙大使欧亨尼奥·贝戈利亚时作出的。 这次会晤是在这两名外交官和没有指明身份的负责人之间进行的第二次会晤。据新华社报道,在第一次会晤(可能根据欧洲“三驾马车”——西班牙、法国和希腊的倡议)中,这位中国外交官就对指责镇压拉萨反对汉族的示威游行的斯特拉斯堡议会进行投票表示“强烈愤慨”和“十分遗憾”。当时,中国外交部的这位负责人“措辞极其坚决”,他“要求欧洲议会立即停止”对这一事务的“任何干涉,以便确保双边关系健康地和正规地发展”,这是一种用经济报复来不明确地威胁共同体的方式。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各方人士说,对欧共体的这一回答原本是不予发表的。可新华社现在传播这种怨恨的调子这一事实表明,在几天之内口头上已大大地逐步升级。
10. 马泰军方认为马共和泰共力量大为削弱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3月20日报道】题:马泰边境剿共成就辉煌 马泰区域边境的双方联合军事行动,已取得辉煌成就,并已使泰方共党残余分子由3000多人减至1000人。马来西亚的共党残余分子也大约只有200人。不过,两国边境的共党恐怖分子活动,已受到良好的控制,马泰军事双方将继续维护国家的安全,同时也将协助马泰两国促进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马泰区域边境会议,于20日在槟榔屿海湾酒店举行。 双方联合主席穆罕默劳乌中将(马方)在会议过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马泰双方将继续进行有效的行动,以削减共党的势力。 马泰双方的边境剿共行动,成功破获了5个共党营寨,起获68个地雷,两个食品库,一个空军火窖。穆罕默劳乌指出,马泰双方军事行动,除了双方军队全力以赴确保国家和平安宁的努力外,也获得边境两地居民的合作,以致军方能取得辉煌的成果。 他说,马泰两国的海军与空军也协助边境军队执行任务,也同时阻遏了军火及毒品走私。
11. 日报文章:印尼发生骚乱是对政权发泄不满
【《日本经济新闻》3月25日文章】题:在地方上相继发生骚乱,可能是对印尼长期政权发泄不满 在印尼,使人感到社会越来越不稳定的事件相继发生。2月在苏门答腊岛发生的治安部队同居民的冲突中,造成31人死亡。继此之后,3月上旬在西努沙登加拉群岛发生了同样的骚乱,有45人被逮捕。这对夸耀社会稳定的苏哈托政权来说,是异乎寻常的事态。包括宣布发生骚乱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在内,外交人士重视这一事态。 3月上旬在巴厘岛以东300公里的松巴哇岛东布地区曾发生过居民骚乱事件。当地报纸报道说,背后存在着农民对征用土地不满的问题。 从首都来看,虽然社会保持平静,但是贫富之差扩大,国民对上层领导作风不正和腐败的不满情绪已开始越来越明显。似乎可以说,在苏哈托长期稳定政权的内外,已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12. 利加乔夫说:苏共政治局不存在反对派
【路透社莫斯科3月23日电】今天有人援引利加乔夫的话说,在执政的政治局中没有反对派。 利加乔夫是在接受半官方的新闻社的记者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以前发表的公开讲话表明:他采取的是一种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并不完全一致的保守立场。 新闻社记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68岁的利加乔夫告诉他,在由12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进行的各次辩论中,气氛是“自由和活泼的”,作出决定时意见是一致的。 他宣称:“在政治局中不存在能组成一个反对派的人”。 在上周举行中央全会之后,利加乔夫曾在莫斯科记者招待会上说,在所有关键性的改革问题上,他同戈尔巴乔夫的意见完全一致。 《消息报》的评论员在谈到利加乔夫和雅科夫列夫时说:“两人的政治立场是人所共知的。 “这两位同志的特点是,办事果断,坚持自己的那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出现如下情况就不足为怪了:两位同志的直率态度引起了各自的支持者的热烈支持,同时也引起了反对者的有力反对”。
13. 严峻时期需要严厉措施
【美联社纽约3月22日电】纽约市市长郭德华今天宣布处于缺水紧急状态,并对用水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完全禁止用水浇草坪、树篱和花园。 他在市政厅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严峻的时期需要严厉的措施,缺水紧急状态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时期。” 他说:“我们将禁止或减少非必要用水,以便使水库尽可能蓄满水。我们大家都得遵守这些限制措施,改变我们个人在家里的习惯。” 立即生效的所有其他措施包括: ——所有企业将减少用水20%; ——不准用水龙头或消火栓里的水冲洗任何车辆; ——不准用水冲洗便道、车道、台阶或房屋外部; ——禁止装饰性用水,其中包括喷泉、瀑布和反射水池,即使这些设施将水循环使用,也要禁止。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可能被罚款100至500美元。
14. 赖莎说应允许叶利钦自由阐述观点
【美联社莫斯科3月24日电】赖莎·戈尔巴乔娃今天说,人们应该允许竞选人民代表的候选人 ——比如象叶利钦——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这位苏联第一夫人拒绝说她是否会投叶利钦的票。 戈尔巴乔夫夫人在带领一批苏联和美国学生参观克里姆林宫时简略谈了她对国内政治问题的看法。当时记者们两次要她就叶利钦竞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发表评论。 虽然赖莎在陪同丈夫出访时经常回答记者的问题,但对国内政治问题发表评论则是非同寻常的。 记者问她是投叶利钦的票呢还是投布拉科夫的票。 “为什么唯独投布拉科夫或叶利钦的票呢?我们有许多候选人在竞选嘛。”站在数十名苏联和美国学生间的戈尔巴乔夫夫人说道。 记者追问她究竟选择谁,她说:“嗯,选举是件保密的事,我认为对我来说公开说出赞成谁是不谨慎的”。
15. 美报传戈巴乔夫反对开除叶利钦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3月22日文章】题:戈尔巴乔夫充当叶利钦的辩护者 据对上周的苏共中央全会有直接了解的两位人士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本人上周以建议成立委员会研究叶利钦直言不讳的观点而阻止了一次要把叶利钦开除出苏共中央委员会的尝试。从这些报道来看,戈尔巴乔夫起了为叶利钦辩护的作用。 虽然把叶利钦开除出中央委员会的建议是一位以前名不见经传的莫斯科工厂工人吉洪米罗夫提出来的,但是人们广泛认为,它的根子在于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和扎伊科夫。 但是这里一直没有报道批评者谋求开除叶利钦,也没有透露戈尔巴乔夫曾对全会说,叶利钦没有干什么有理由把他开除的事,而且没有透露是他建议成立调查委员会作为一项妥协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