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12-27
第 1 版
1. 伊拉克民航机因遭劫持坠毁
据沙特阿拉伯国防部二十五日说,伊拉克一架波音—737客机在从巴格达飞往安曼时遭劫持,被迫在沙特北部阿尔阿尔机场降落时坠毁。机上一百○七名乘客,六十二人死亡,三十二人受伤。
2. 美国允许埃及和以色列等三十六国推迟偿还军事贷款利息
《纽约时报》二十四日报道,里根政府此举是为了减轻亲美国家的债务,这些国家对美国的安全利益至关重要。
3. 苏联鼓励报刊登广告
法新社报道,苏联出版、印刷和书籍发行委员会二十五日说,刊登广告是改善苏联报社财政状况的办法之一。这是苏联第一次说这种话。
4. 苏入侵七年代价大 游击队今年胜仗多
【法新社伊斯兰堡十二月二十五日电】题:七年后游击队仍在阿富汗积极活动(记者迪米特里·科克科) 入侵阿富汗七年后的今天,苏联仍没能粉碎一个军事上有战斗力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反叛运动。 一九八六年,这场看来无休无止的阿富汗战争有两个明显的因素值得注意。 从游击队方面来说,补给和武器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阿富汗东北诸省的游击队开始进行改组。 从政府方面来说,喀布尔进行了重大政治改革,在对游击队保持军事压力的同时,也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外交攻势。喀布尔这样做无疑得到了克里姆林宫新领导集团的鼓励。 西方外交官说,尽管首都周围有一道严密的警戒地带,但游击队仍一直能对喀布尔保持军事压力,每周都有火箭击中政府建筑物和东方集团国家使馆。 坎大哈和赫拉特在整个一九八六年一直是冲突爆发点。在这两个地方,看来任何一方都没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东北地区,伊斯兰组织的指挥官马苏德开始把该地区的各种各样的反叛队伍组织起来。马苏德的支持者八月份和十月份打了两场大胜仗,一次摧毁了政府军在法尔哈尔的据点,另一次摧毁了政府军在纳林的据点。 在同巴基斯坦接壤的省份里,苏联和阿富汗部队加强了军事活动。然而,尽管他们四月份在离边界不远的贾瓦尔地区攻占了游击队的一个重要据点,但一直没能有效地切断圣战者的补给线。 据一些目击者和接近圣战者的人士说,反叛力量之所以能打些胜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得到的武器的质量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 反叛力量现在拥有一百二十毫米火箭、高射炮、英国制造的准确度很高的迫击炮和美国制造的便携式地对空导弹系统。据目击者、外交官和游击队的人士说,反叛力量自九月份以来使用美国提供的“毒刺”式导弹和英国提供的“吹管”式导弹打了一些胜仗。 苏联人为阿富汗战争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据西方和巴基斯坦估计,在一九八六年头五个月里,苏军每月伤亡的人数约为二百人,使苏联自一九七九年以来总的死亡人数将达到近两万人。这些人士还说,打一天仗要花掉一千二百万美元,苏联国内厌战的情绪在日益增长。 新的总书记、现年三十九岁的纳吉布拉上台后一直强调要“扩大”政府和“民族和解的社会基础”。他甚至建议建立一个包括“目前正在国外积极活动的人士”在内的“民族团结政府”。 据喀布尔政权说,已经同各省的九十六个游击队指挥官进行了接触。但是,驻扎在巴基斯坦西部白沙瓦的游击队拒绝了喀布尔的全部建议。
5. 南一批著名领导人将退居二线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十二月二十三日电】在南斯拉夫最高党政领导机构今年实行年轻化之后,大批南斯拉夫著名领导人将退出活跃的政治生活。 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向联邦议会提出的联邦会议二十九名新成员的名单包括直到前不久还担任最有权势的职务的一些政治家。 这些被提名的新成员包括前总理、工会联合会主席、联邦主席团主席米·什皮利亚克、前总理米·里比契奇、前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联邦议会主席德·马尔科维奇、前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书记迪 ·贝洛夫斯基、前南社盟联邦会议主席亚 ·格尔利奇科夫以及南斯拉夫共产党最高领导机构前成员尤·比利奇和尼·迪兹达雷维奇。 这些新成员的进入将使联邦会议总人数达到一百八十三人。 一九七四年通过的新宪法确定了联邦会议的地位。根据新宪法,联邦主席团可以召集联邦会议开会“讨论总政策的问题”,也可以“委托联邦会议成员执行具体任务”。然而,新法律规定这个会议是个“政治协商机构。”
6. 美联社报道:缅政府关闭一切外国企业办事处
【美联社仰光十二月二十四日电】一位日本公司代表今天说,日本在缅甸从事企业活动的所有办事处将于十二月三十一日正式关闭,大约五十名日本人将被迫离开这个国家。 缅甸贸易部上个月通知这里的日本和南朝鲜使馆,从明年开始,外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不再允许在仰光从事经营活动。 去年,政府取消了美国、西德和其他西方国家公司负责管理联络处的所有代表的注册。政府说,它将直接同外国公司打交道,而不需要被称为技术代表的中间人。看来这个步骤同样适用于日本人。 日本大使馆说,自一九六九年以来,日本提供给缅甸的贷款总共达二十三亿美元,赠款达十二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日本是缅甸的最大债权国和赠款国。 由奈温领导的缅甸社会主义政权一直奉行一项高度民族主义——一些观察家使用“畏惧和憎恨外国人”这个字眼——的政策。缅甸同它的一些东南亚邻国不同,它的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况,它每年的人均收入不到二百美元,从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7. 苏两家反华电台停止播音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二十五日电】据此间人士说,苏联用来煽动中国国内不满情绪的两家电台已停止播音,他们推测莫斯科这一行动是为改善同北京的关系而作出的又一努力。这些人士说,这两家分别叫做“八·一”和“红旗”的电台建在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收听到它们的广播了。 “八·一”电台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越过中越边界对越南入侵柬埔寨进行“惩罚”后不久——开始播音的。这家电台的目的是为中国军队里的不满分子说话,它曾被认为是苏联破坏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政策的一个工具。这家电台曾对中美和中日关系进行过激烈的攻击。 “红旗”电台是一九七一年开始播音的,文革期间攻击过毛泽东主义。邓小平复出后,则自称是中国国内那些对邓小平的改革政策心怀不满的人们的代言人。
8. 华盛顿为无家可归者办圣诞宴会
【美联社华盛顿十二月二十五日电】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门厅里,为数以百计无家可归的人举行了圣诞节前夜宴会,华盛顿最有名的一些餐馆的厨师做了火鸡、火腿和烤鸡与烤牛肉。 该部副部长唐·纽曼对聚集在大厅里的五百名无家可归的人说:“你们在这里显示了真正的圣诞节精神。” 社区负责非暴力活动的米奇·斯奈德说,举行这个宴会是“‘使生活艰难的人得到一点点湿柔和慷慨的时刻”。这个时刻“是对无家可归这种现实的陈述。这不是政治性集会”。 斯奈德说,自去年圣诞节以来,美国城市里无家可归的人增加了大约百分之二十五。 他说:“无家可归者的人数在猛增,解决这个问题是压倒一切的需要。” 美国市长会议上周在指出大城市无家可归的人在增多这个情况时,呼吁里根政府在全国作出努力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9. 英国二百多万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英国《金融时报》十二月二十二日文章】题:有二百万儿童需要救济(作者莫里斯·塞缪尔森)英国拯救贫穷儿童行动组织在给撒切尔夫人的一份备忘录中说,英国今天有二百多万儿童的生活处于贫困线或贫困线以下。 这份备忘录的作者、伦敦经济学院的戴维·皮亚乔德说:在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八四年之间,英国靠救济金生活的儿童增加了三倍,达到二百多万。 皮亚乔德说,造成这种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失业。他估计,这些儿童中有九分之一来自失业家庭。
10. 美国每个钢铁城都在收缩
【《洛杉矶时报》十一月九日文章】题:美国大型钢铁企业衰落即景(作者 约翰·斯特罗迈耶) 起重机和推土机已将伯利恒钢铁公司建在利哈伊河岸边的销售车间和工具车间的巨大建筑群夷为平地——在那里,数千名钢铁工人曾经对支撑美国工业的钢材进行削切锤锻。 这次拆毁只不过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故事结束的感叹号。美国的大型钢铁厂正在衰落,自从一九八一年开始不断亏损(现在超过七十亿美元)以来便一直在衰落。那些曾经在这些闲置的厂房里工作过的人这些年来被解雇或领取生活津贴。现在这些厂房或是正在锈蚀,或是正在倒塌,搞建设的钢铁城是很少的。 产量曾居全国第二的伯利恒钢铁公司仍在伯利恒保留了它的总部和一套综合炼钢设施。这个城镇的钢铁工业就业人数已从一九五六年的一万八千人降到今天的七千人。在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所有企业(包括在印第安纳州伯恩斯港和马里兰州斯帕罗斯角的几个大工厂)的就业人数已从五年前的八万人减少到今年秋天的三万八千人。 自然,每个钢铁城都正在收缩。税收急剧上升。在伯利恒,房地产拥有者不得不补足伯利恒钢铁厂所减少的一千四百万美元税款。慈善事业也压缩了,因为伯利恒钢铁公司对该市慈善机构的赞助已从每年一百五十万美元减至六十二万五千美元千美元。 今天,这个工厂幽灵般地躺在伊利湖畔。它是一具工业死尸,是一个不冒烟的烟囱、黑色建筑物与静止不动的吊杆的综合体。尽管这里有通向伊利湖的优良通道——一条二百英尺宽的运河可以容纳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但没有一个富有的雇主搬进来填补伯利恒钢铁厂所留下的空白。 只有资方和劳方停止互相厮杀,美国的钢铁业才能在世界上有竞争力。成功的小型联合企业之一 ——努科尔公司富有进取心的董事长肯尼思·艾弗森为(美国钢铁业)生存下去开了一剂良方。 美国的大型钢铁厂多半赋闲。自豪一时的工人们的美梦破灭了。整个行业都蒙受痛苦。 在钢铁工业的资方和劳方还没有认识到他们已把自己逼入了经济困境、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摆脱出来之前,这种趋势将不会改变。
第 2 版
1. 大陆封建迷信所表现的社会意识
【纽约《中报》十二月八日文章】题:封建迷信所表现的社会意识(作者林佳) 不少在七十年代以来访问大陆数次以上的美国华裔知识分子,在肯定中国生产力获得很大发展的同时,也批评那里的社会风气非但没有好转,在某些方面有变得更差之虞。 如今中国大陆普遍存在的损人利己、假公济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与行为,实际都是中国封建传统,小农意识与资本主义的腐朽一面相结合的产物。无须讳言,封建迷信的出发点是利己,加上某种愚昧。 今年阴历三月三日,陕西省佳县白云山太上老君庙里,香客人山人海。仅当天,老君庙里的布施收入达七万元。 老君庙不仅在佳县被奉为神圣,还吸引了黄河对岸的山西省临县。 临县由于山陡地薄,人民贫困,就把河对岸的陕西老君庙看作神地,渡过黄河求神赐给恩典也成了时兴之事。 浙江省杭州的敬神活动已达到,狂热程度。离开杭州几十里,就可以看到各地来的香客每人身背一个黄布香袋,成群结队地涌向西湖。灵隐寺大殿正殿前烧香拜佛的人,据粗略计算每小时可达三四百人左右。正殿前可供六人跪拜的拜坛,居然要排三四行队等候才能轮得上。 敬神拜佛的范围相当广泛。除庙宇外,一棵大树,一处石洞或石缝,一块大石,一个水坑都可以焚香敬神。吴山顶端的一片荒地上,堆了一个土台,居然香火旺盛,据说这是早已毁弃的城隍庙的遗址。一块大石头上,用红色歪歪斜斜地写了“包公”二字,居然有人顶礼膜拜,不绝于途。 凡是有狂热迷信活动的地方,总有人趁机狠敛钱财。离灵隐寺还有百米之远的路口就设了关卡,进去每人收费二角。进灵隐寺门票每人五角钱,入了殿堂还要缴交什么“香火费”、“求签费”、“结缘费”等等。即使在庙外山上烧香敬神也得先买“烧香票”,每人五角钱。 善男信女们背的黄布袋上盖满了大大小小的、方的、长方的红印,这是每到一个敬神地点烧香一次就盖的一个印,而盖一个印收费五角至一元不等。 或者有人会说,陕西、浙江在中国大陆属内地区域,开放地区大概会开化很多,不至于有封建迷信活动那股狂热吧? 不对了。以广州这个最开放大城市为例,从几十万人重阳日到市郊白云山“登高转运”,到每天都有人到“中山纪念堂”左邻、“广东省科学馆”后面的“三元宫”烧香拜神,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它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恰成反比。 中国大陆某些新闻媒介对目前各地封建迷信狂热不敢正面接触,充其量只是旁敲侧击。因为它们大概担心批评会影响开放改革政策的“声誉”,“为反对开放改革的人抓到辫子”等等。其实,社会现实不仅大陆人民看得清楚,海外访客也看得清楚。治理社会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社会舆论应有自己中肯见解。
2. 繁荣其表 忧患其中
【台湾《工商时报》十二月二十一日社论】题:繁荣其表忧患其中——一年来总体经济情势的总评估 匆匆地,一年即将过去。从许多角度评价,特别是从民国七十四年景气低迷中渡过来,再回头看以往这一年的表现,无疑地,相当令人满意。 (一)出口成长率从民国七十四年的百分之二,一跃为今年的百分之二十八(初步估计,以下皆同);进口亦从负百分之八而跃为百分之十九。 (二)景气复苏最具体的表征是经济成长率,今年初步估计达百分之十点八,不仅超过年初预期的百分之五点五,亦为民国六十七年大繁荣以来所仅见。 (三)物价十分稳定,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全年趸售物价下降百分之三,消费者物价则仅微幅上涨不及百分之一。 但,这是表象,表象繁荣之下,却有不少问题: 一、贸易出超快速扩大,至少形成下列几种严重困扰: (一)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寻衅对象。今年以来,有关自动设限及开放市场的要求纷至沓来,从工具机到烟酒,从保险到内陆运输,从外销比例到完税价格,目不暇接,毫无冷场,并随时挟三○七条或三○一条威而胁之。最近,矛头更转而对准新台币汇率,要求大幅升值。 (二)为阻止因出超而产生之外汇积压对新台币汇率的冲击,中央银行不断进入外汇市场买汇,结果一方面外汇存底激增,估计年底将高达四百五十亿美元,较去年底水准增加了一倍。另一方面,虽然不断采行冲销措施,大量发行国库券、储蓄券、定期存单,仍无法充分吸收因买汇而释出的新台币,致货币供给增加率自三月超过百分之二十以后即逐月快速上升,七月超过百分之三十,十月冲过百分之四十。 此一趋势,对未来之物价与金融安定明显构成了潜在威胁。 (三)一方面也许是迫于美国要求新台币升值的压力,二方面也许是忧虑货币供给异常膨胀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政策当局终于让新台币在下半年作了较快速的升值,年底前并已冲破“三十六”大关,仍继续向上挺进之中。 二、自由化步伐滞缓,使既有问题非但无以改善,且因拖延而益为棘手。 三、经济决策机能或松散、或僵化、或颟顸、或顽冥,完全无法有效地因应各种变局。 四、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起和接踵而至,更暴露了公共部门因应公共问题时捉襟见肘、缺乏效率的窘境。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都市化,各种发展问题如交通壅塞、空气、水及废弃物的污染、公共卫生、住的环境品质等,近来明显增加,当然其中最突出的,是环境公害问题。
3. 台《国父传》拍摄完毕
【台湾《民众日报》十二月十七日报道】大大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国父传》,前(十五)日在香港杀青,正赶着配音,国内排定元旦放映,片长一百六十分钟。 丁善玺执导的《国父传》自今年八月中旬开拍,香港、新加坡日前放映的《国父传》,只拍摄到国父辞职修铁路为止,在港放映约一个星期,卖座情形不如中共丁荫南执导的《孙中山》。 国内放映的《国父传》,剧情从「广州革命」发展到「国父逝世」、「蒋公北伐成功」为止。由于国父一生丰功伟绩众多,为求条理分明,导演丁善玺将全剧大纲分成二十二小节拍摄。
4. 香港《中报》文章:女子健「美」赛疵议
【香港《中报》十二月三日文章】题:女子健“美”赛疵议(作者方宇涵) 日益走火入魔的女子“健美”赛,有何“健美”可言?“健”可能有一些,“美”则是一种病态的美罢! 你看正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力士杯男女健美邀请赛”所发来的照片,香港各报纷纷予以登出,不少还放在显著地位。可是,那上面的女子形象,一个个肌肉绽露、双乳萎缩、肩宽过胯,有何美感可言?那胸前的“乳罩”,我不明白系作何用的?是真的用来托住乳房?是为了遮最后一小块羞?还是仅仅为了让人知道她们还是女儿身? 西方社会的女(?)子健美赛,参赛女(?)子的肌肉象一片布满周身的肉瘤,画画更令人恶心,此乃西方自由社会精神状态没落导致追求官感刺激的证明。中国社会素来崇尚真正健康的美(包括女子健美),为何要学习西方没落的东西? 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我绝不反对女子身体的暴露,女子有她们傲过男性的曲线美,为何不能表现呢?如女子自由体操,中国健女已冠于世界,当有一天中国女性的泳衣大半改用三点式时,我也认为是思想解放的又一进步。唯目前主要在表现女子肌肉的所谓健美上,恶心之余而不得不发几言——中国的女子虽不必象阿拉伯女子那样长袍面纱,但暴露身体仍为人忌讳,此况导致了社会逆反心理,狂热欢迎大胆暴露身体的三点式女子健美。
5. 中国力士杯健美赛两件式泳装登场
【美国《时代》周刊十二月八日一期报道】上周末在深圳举行的中国第四届力士杯健美赛是体坛一件大事。五千名观众,其中包括八百余名记者观看了四十六位女子健美运动员争夺半决赛的名次。但是,赛场上的喊叫声、傻笑声和鼓掌声,与其说是为比赛者的表演发出的,倒不如说是为她们的穿着——比基尼泳装——发出的。 这场比赛标志着两件式泳装正式登场。不过,有些新潮派今年九月在南方城市东莞举行的健美赛中,已打破妨碍穿比基尼泳装的壁垒。在那场比赛中,五百名观众目瞪口呆地看到十五岁的袁莉莎和三名同样穿得很少的运动员出现在舞台上。 随着全国其他参赛者开始穿比基尼泳装出现,一些守旧派便出来告诫当局制止这股“不健康之风”。在取消了文化革命期间施加的十年禁令之后,尽管这种比赛渐渐开始普遍,但中国的女子参赛者过去总是穿严肃的一件式泳装。为了参加国际比赛,就必须穿得再少点。经过一场激烈辩论后,北京的体育当局批准在深圳的比赛中穿比基尼泳装,以遵守国际健美协会的规定。 深圳的参赛者为此不得不到香港订购了一百多套两件式比基尼泳装。上周,一家政府出版的报纸欢呼,穿比基尼泳装是“向传统观念和封建意识形态残余的了不起挑战”。确实是激进地赶时髦。
6. 为中国领导人做衣服的田阿桐
【路透社北京十二月十九日电】已故的毛主席喜欢穿灰色宽松衣服,邓小平爱好紧领上装,赵紫阳无疑最注重时尚。 田阿桐得知道这些。作为红都服装店四大裁缝师傅之一,这位六十一岁的上海人,从一九五六年起几乎为中国领导人做了所有的衣服。 田阿桐在红都对路透社记者说:“小平同志只喜欢穿深灰色的中山装,而且领口要小。” 田十三岁当学徒,十八岁才当师傅。他第一次给邓小平做衣服是在一九五六年。他说,他现在给邓小平做衣服仍用老尺寸。 田说,赵紫阳是中国最注重时尚的领导人,喜欢穿西装。田阿桐给他做了五套西装和一套中山装。 田说,赵紫阳的前任、已故的周恩来总理也很注重时尚,“他喜欢腰身瘦一些,且只要一层衬里”。田阿桐给他做了八套中山装和一件大衣。这位老师傅说“别人要给他做一套西装,但他喜欢中山装,并且还把旧衣服送来让我修补。” 毛主席则喜欢灰色的宽松服装,而且袖子要长。还有很独特的一点是上衣的上半部要两层衬里,下半部只要一层衬里。“有些人就说,他的衣服过于宽松了,但主席说,衣服要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我想,这是因为他在向群众挥手致意时不会有种不舒适的感觉。” 这位结结实实的戴眼镜的老头儿,给毛主席做了二十套衣服。一套衣服就要三米多布,因为他比一般中国人身材高大。为了适合毛主席魁梧体格,他在一九五七年打破传统做法,设计了一种比普通衣服大的领子。 毛主席在一九七六年九月去世后,这位裁缝师傅被找去,特地为身涂香料的遗体缝制衣服。他给做了服装、床单、枕头和覆盖在毛主席身上的旗帜。并且每种都有两套备用的。 田阿桐解放前在上海为富有的英商干活。现在他有时也动动剪子,但大部分时间是教其他裁缝干活。 身着西装的田阿桐说,慕名请他做衣服的还不只是中国领导人,其中还有一九七三年北京美国联络处主任戴维·布鲁斯,他做了六十套衣服,两套长礼服。
第 3 版
1. 意大利的黑手党(七)
布谢塔和盘托出 四道装甲门,两道钢门,一间防弹室,外加一批装备精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巡逻的警卫人员。要想到巴勒莫法院的法官乔瓦尼·法尔科那儿去,首先就得经过这些关卡,而且还得靠法尔科按动电钮这些机关才能开启。他虽然坐在办公桌前,但通过监视装置对周围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只要发现可疑形迹,他喊一声,立刻就会有十几个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前来听候吩咐。 法尔科可能是享受到最严密保卫措施的意大利人,这是因为他是审理当今最大黑手党案的法官;再则讯问布谢塔四十五天之久的讯问记录和布谢塔所揭发的四百六十七名黑手党徒的全部情况材料就放在法尔科的保险柜里。 布谢塔在他的同伙中被称之为唐·马西诺。在对手搞掉了他二百多名亲信和同盟者之后,他决心向当局告发自己的对手,借助官方来进行报复。他对自己的罪行未作任何交待,尽管他的罪行不比他告发的对手们的轻。布谢塔不仅是把他所知道的自己对手一派的全部情况和盘托出了,而且还作为起诉人对他们进行起诉。法尔科据此签发了几百张逮捕证,逮捕了四百七十六名黑手党人。 布谢塔原以为自己揭发、控告了自己的黑手党对手,又有“世界最大私人金融帝国的主人”米凯莱 ·辛多纳作为主要证人,这下子可以如愿以偿了。谁知辛多纳,这位“黑手党的银行家”刚刚表示要出来作证,以便立功赎罪,却在沃格拉新建的有严格安全保卫措施的监狱里,并且在一队手持冲锋枪专门保卫人员的眼皮底下被人用剧毒氰化物毒死了。在这样严格的保安措施下是谁把辛多纳毒死的呢?迄今没有谁能回答得了这个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黑手党人想以此向布谢塔等人表明,无论多么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也休想保住那些背叛黑手党的人的性命。 布谢塔有些后悔,他为自己的性命担心,十分紧张,有时在法庭上竟前言不搭后语,这就更加助长了那些罪行累累然而却不认罪服法的黑手党被告们的嚣张气焰。(七) 在黑手党各派的斗争中,因泽里洛家族二百多人被害。
2. 黄花菜保色良方
据台湾《食品工业》杂志报道,台湾省农林厅近期宣布,食用黄花菜用安息香酸浸泡后再加工干制,可保其金黄的颜色不变,食用也安全。农林厅指出,安息香酸即苯甲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之一,可用于果汁及碳酸饮料等。
3. 苏《真理报》要求:写传记文学要坦率客观
【路透社莫斯科十二月二十日电】苏共《真理报》要求以一种更为坦率和客观的态度来写传记文学,这是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使苏联的生活和文化恢复活力而开展的运动的一部分。 《真理报》今天说,批评家应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采取更为客观的态度,例如对待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在西方生活的那段时间和他早期的作品就应如此。阿·托尔斯泰一九一九年离开祖国,一直到一九二三年才回国。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苏联在重新承认一九一七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离开祖国的俄国作家和他们在西方发表的作品。苏联以前是禁止这些作品发表的。《真理报》的这一要求正同这一点吻合。 《真理报》在批评最近出版的一本阿·托尔斯泰的传记时指出,该传记缺乏历史的准确性,特别是关于他在西方的那段生活。 它要求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对待阿·托尔斯泰早期的一些次要作品。 《真理报》说,应该对这些作品进行讨论,因为这是作家思想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真理报》说:“在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不应出现空白或设置‘禁区’的。” 官方的报刊杂志还首次出版了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作品,同时还发表了早被遗忘的诗人古米廖夫的长篇传记文章。
4. 苏在岩石中发现液相包裹体
据塔斯社报道,列宁格勒科学家在一块岩石中发现一滴特殊的水。这个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五微米圆珠,证实了在某些材料中含有被称之为「束缚水」的理论概念。这滴水的性能独特。它的沸点为六百度以上。
5. 怎样算睡好觉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觉是不能储存的,一个人头一天不管睡多久,第二天照样要睡。连续三十至六十小时不睡,人对距离的感觉会发生障碍,连续二百小时不睡,则会出现精神病的症状。 有人认为半夜前入睡较好,其实不然,上夜班的人白天照样可以睡好,只要卧室里保持黑暗和安静。也有人觉得房间里温度越低,睡得越好,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温度过低,人要把不少热量用在保持正常的温度上。睡觉的理想温度是十八摄氏度,当然房间还应有良好的通风。 还有人认为,只有自己醒来才算睡好。事实并非如此。人所以会在同一时间醒来,是习惯养成的“内部生物钟”起了作用。
6. 法律小说在美国所起的作用
【香港《明报》十二月二十日刊载梁厚甫发自美国的航讯】题:法律小说在美国所起的作用 历来谈文艺的人,很少注意一件事实。那就是:法律小说在美国所起的作用。美国之有今日,与其说,美国是致力于选举制度的国家,毋宁说,美国是得力于法律观念能深入人心的国家。 现在,放开选举制度不谈,且谈法治观念。水门事件,是由美国人坚持法治观念而造成的,是由美国人坚持总统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治观念而造成的。美国人的法治观念如此根深蒂固,得力于什么呢?我认为,得力于美国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大众文艺作品中的侦探小说与法律小说。文艺为政治来服务 众所周知,美国文艺界,是享有充足自由的,但是,美国的文艺界,是否在享有充足自由的前提下,就乱搞一通呢?不是的。美国的文艺界,经常为美国的政治来服务。特别当前最为流行的法律小说与侦探小说,以及在开发西部后期的描述铁面无私奋身与恶人作斗的执法吏的小说,均是美国文艺界为政治来服务的证据。这些小说再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之后,已成为美国全国民众的精神食粮。这些小说与电影,是美国人法治观念的主要源泉。 当然,从一些文艺大师看来,对这些小说,往往嗤之以鼻,认为是不入流。其实,入流也好,不入流也好,从美国的实用主义看来,有用的东西才是好东西,其历史上的功绩,比之任何的文艺作品为远胜。 美国法律小说用以教育民众的,主要有下开数项: (一)认定法律是社会公约,人,无例外地是受这一种公约所约束的。 (二)在法律前边,人人平等。不论任何人,在任何政治体制下,居的是什么位置,法律都在他们头顶之上。 (三)没有证据,不能入人以罪。执法官吏的最大事功,是找证据,而不是随便入人以罪。执法界的最大英雄,是具有找证据的天才,而不一定是孔武有力,亦不一定是神枪手。 (四)人,自始就是没有犯罪的。要认某人为犯罪,先要证据在手。 (五)美国无因果报应之说,但法律就是美国人恢恢的天网。 (六)否定个人对个人的报仇行动。要报仇,只能向执法官吏来提供证据。 这些作品,其实就是把法律的原理来形象化,来人格化,使读者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纳入法治的生活中。人格化的法律 依我二十多年来在美国所得的印象,美国最大的成功,在于法治,而不在于其他。以下是一则耳闻目睹的故事: 在一家酒吧中,我安坐一隅。有一个恶汉,施施然到来。这恶汉,是我的邻里,也是一家花店的主人。平日桀骜不驯,气势凌人。恶汉到来之后,与一个白发满头的人,发生争执,道理显然在白发老人这一边。白发老人一声不响,付了账便走人。老人还未出门,酒保(一个女人)低声对恶汉说道:“老人是城中知名的刑事律师,你还不赶快向他道歉。”恶汉一时收了气焰,跑到老人前边,打拱作揖。这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律师两个字,比之一支手枪还要利害。 这虽然是个别的事件,由此可以看到,在美国,法律是有权威的。在美国,人们对执法官吏(例如警察),并不认为可怕。因为他们虽然是执法,但法律未必就在于他们的一边,但对于一些能运用智慧,使法律转到他们那一边的人,就开罪不得。再深一层来讲,美国人未必怕律师,所怕者,是法律不在自己那边。在美国,法律已经人格化了。 在中国,法律小说,也有读者,例如《包公案》便是。不过,中国的法律小说,把重点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放在法律的身上。像包公案,有了包公,法律才可以施行,没有了包公,法律就成为具文,决不能人格化。我在纽约曾看过一部名叫《十五贯》的中国电影,叙述一个英明的县官,能明查暗访,卒之反了冤案。所可惜的,就是太过侧重这一个县官,没有把法律来人格化。美国则不然。一般美国人的心目中,法律有如一个在自己顶上的巨人。中国老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美国一般人的心理,认为举头三尺有法律。这是美国法律小说在社会上所产生的良好影响。在中国,法律小说,不一定是畅销书,反而反法律的小说,却成为畅销书。 在中国的旧小说中,《水浒传》是畅销书之一。《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自然不具有全民革命的性质。反贪官未尝不是好事,但是,以少数人的力量来反贪官,对人类社会能有多大决定性的影响?除了令到读者一时痛快之外,再无实质。 《水浒传》以下,还有不少的小说,鼓吹复仇,鼓吹任侠,鼓吹义气、鼓吹门派的斗争,这都是与法律小说背道而驰的。到其极,比起法律小说来,必然产生相反的效果。 今天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今天中国的问题,就是人们有了一官半职,就认为自己具有特权,而无视法律。法律的尊严丧失,而社会的秩序,必然凌乱。 无论任何社会,都有一套法律系统,这一套法律系统,无论为那一个阶级来服务,必要使之人格化,使之尊严化,才能有作用。这两化,不是教科书所能做得到的,不能不借助于文艺作品,美国已有成功的例子在前。 今天的中国文艺界,不是苦于没有创作的题材吗?今天我们何必再抓伤痕,再谈过去。有一个好题材,就是创作法律小说。如果一时拿不稳,多搞一些翻译,或者套用一些故事,也会产生好效果。
7. 美国影星贝蒂·戴维斯七十八岁主演《八月的鲸鱼》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七十八岁高龄的美国著名电影演员贝蒂·戴维斯,最近又在主演一部新片《八月的鲸鱼》。 贝蒂·戴维斯出生于一九○八年,青少年时曾在纽约学习戏剧,十八岁便开始艺术生涯,在舞台上扮演一些小角色。 一九三一年转入电影界,先是扮演次要角色,后来在《人间枷锁》一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女侍者的形象而名声大振。到一九三八年,她已经因为在《危险》(一九三五)和《无赖荡妇》(一九三八)两片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先后两次获奥斯卡奖。短短三年连获两次美国电影最高荣誉奖,在好莱坞历史上堪称凤毛麟角。 贝蒂在她五十五年的影坛生活中拍摄了许多影片,以对神经过敏的女人进行完美逼真的性格刻画著称。近年来中国观众比较熟悉她参与演出的影片是《尼罗河上的惨案》。 《八月的鲸鱼》讲的是生活在一个小岛上的一对老姊妹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片子里的演员,都是从影几十年的老演员,如在戏中扮演贝蒂失明的妹妹的莉莲·吉什,从无声电影时代起就演电影,这次是她拍第一百零五部片子。还有安·萨森和文森特·普赖斯。最年轻的演员哈里·凯里也已从影四十年,演过五十七部西部电影。 导演安德森的助手马克·西格斯沃思说,看贝蒂·戴维斯和莉莲·吉什演戏,就好比是在阅读整部电影史。(亮)
第 4 版
1. 金元帝国里的悲剧
【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三十日文章】题:四个人的遭遇一道苦难和受损害的编年纪录不堪折磨欲投河 不久前一天,马戈·S把两个孩子放在姑姑家,然后出来,招呼一辆出租汽车,把她送到哈得孙河畔。 走出汽车,她径直向河旁窄窄的栏杆走去,久久地注视着河中的波涛。S夫人尽管只有二十七岁,但在那一刻她想到的只是自杀,她感到只有自杀才是摆脱那位不断摧残她的吸毒丈夫的唯一出路。她后来回顾说:“我没有钱,也没地方去,别无出路。” 当她站在那里准备寻短见的时候,一位过路人拉住了她,给她讲道理,不要走这绝命的路。最后她终于回心转意。 当她回家时,她丈夫正等着她呢!他拉过她的手,把它放在桌子上,孩子们吓得瞪大眼睛。他拿起一把锤子,就往她手上砸去,结果砸掉了指甲。可是这同她以前受的折磨相比,根本算不上一回事。 一个周末的上午,她假装送孩子上学,来到了受害者服务机构。那儿的人介绍她到妇女临时居住所去。那里有三十七名象她那样的妇女,都是来躲避男人折磨的。 然而按目前的规定,象S夫人那样的人只能在那儿躲九十天,这对一个想自己找到房子独立生活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屋漏偏逢连夜雨 珀尔·K早晨起床穿衣服的时候知道自己得病了。一夜之间,她的腿和胳膊肿得厉害,连衣服都穿不上了。随后,她到盥洗间量了一下体重:一百三十磅,而在此之前,她的体重从未超过一百磅。她照了照镜子,发现面色如土。 她从邻居那里借来几件宽松的衣服,穿上就上班去了,希望病症能在白天消失,也希望他已成年的儿子没有发现她的病。而她的管理人见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到医院看看去。” 在急诊室,医生的诊断是急性肾炎。医生用渗析疗法给她治了一个星期,然后又把她转到另一家医院。她在那里住了两个月,作了几次手术,并且获悉,她每个星期需进行三次渗析治疗,每次四小时,在她有生之年恐怕都得这样。 这是K夫人从经济自立陷入贫困和失望的开始。首先,她工作的银行解雇了她,随后,她的房主也把她儿子赶了出去,因为她们付不起房租。她在一个婶母那里找到了一间备用房,每月的房租是二百美元。 房子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她存放在她租用的一家电影公司仓库里的家具丢失了,亲友们答应帮助照看的其它用品也不翼而飞。度日如年残疾儿 阿瑟由于患脊柱裂,生下来就是两条短腿。医生说,他只能象一棵菜那样活半年。他的双亲就把他送进威洛布鲁克州立学校。那是一所为智力迟钝和残废儿童开办的学校。阿瑟在那里度过了心灵受到创伤的十年。他说:“我感到他们抛弃了我。”他回忆在威洛布鲁克学校的生活时说:“我只要做错事,就会遭到惩罚。有时,我试着帮助别人,也要受到折磨。我做的最大的错事是不爱吃一些东西,他们就把我关进黑屋子,屋子的铺盖脏不可言。我拼命哭喊,让我出去,就是没人答应。” 八岁时,他双亲把他带回去过圣诞节。他感到不舒服,又不敢说,怕给送回那座“监牢”。结果还是因为发烧,狠心的父母把他送回威洛布鲁克。 威洛布鲁克学校的情况之糟糕,连联邦法院都认为,居住过于拥挤,校舍十分肮脏,极不人道。后来几年,这些残疾的孩子都由父母陆续给领了出去。可是阿瑟仍在那儿居住,无人来领。对他来说,最不幸的是,由于经常尿失禁,谁也不来给他换尿布,以示惩罚。好不容易后来有两位志愿者把他领了出来,才结束了那种非人的生活。卡伦斗室几春秋 进入这个房间,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房间非常小,而且十分阴暗。在这里挤放一张靠壁而立的床、一张吊床和一张供只有十七个月的布雷特使用的儿童床。房间里烟雾缭绕,空气沉闷。 这个房间里一共住了四个人:卡伦和拉里,以及他们的孩子贾里娜和布雷特。贾里娜今年七岁,患有大脑麻痹病。在市政当局把他们安置到这间肮脏的小屋之前,这一家子在遭受了一系列不幸之后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境地。 卡伦十六岁中学毕业后曾希望跟她的姐姐一样,靠奖学金到霍利奥克大学深造。但就在此时,她的父母离异,钱成了问题。失望之余,她到一家超级市场参加了工作,希望用几年的时间积攒一些钱,以便日后上大学 。 此时她结了婚,接着又怀了孕。她的第一个孩子贾里娜由于早产三个月而在医院里呆了两个月。贾里娜最后被确诊为患有大脑麻痹病。 与此同时、卡伦的婚姻也破裂了。后来卡伦见到了拉里,并同他结了婚。拉里在昆斯的一家工厂做维修工。 时隔不久,他们的生活又开始走下坡路。拉里被几次解职,加上发生了长时间的罢工,他们的收入来源断绝了。迫于无奈,拉里一家搬到了一个既无水又无电的地下室居住。这时卡伦的第二个孩子布雷特降生了。由于条件恶劣,布雷特得了严重的气喘病。 卡伦说,“我们不得不点蜡烛和用手电筒照明。”
2. 联邦德国:人们担心成为没有灵魂的国家
【路透社波恩十二月二十三日电】繁荣的西德享受到目五十年代以来第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圣诞节,但是,在欢庆之余,人们不免担心德国会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物质至上的国家。 象征奢侈消费的商品,从古董和流行艺术到一磅一罐的鱼子酱,都拿出来销售。 全国三大杂志——《明镜》、《明星》和《快捷》说,全国“奢侈成风”,“挥金如土”。 但是它们问道,穷人怎么样呢?那些不那么富有、靠福利救济为生以及失业的人怎么样呢?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商店的橱窗。 《明星》杂志指出德国有两百万人失业。《明镜》杂志称奢侈为“毒品”,说它是颓废的象征。 对一百万年收入在二十万马克以上的上层消费者来说,再买些奢侈品确实算不了什么。 对失业的六口之家来说,圣诞节礼物只能是通常认为的生活必需品。
3. 瑞士政府部长的昂贵代价
【西德《明镜》周刊十二月十五日文章】题:精力充沛,堪负重担 (原编者按,瑞士的部长们常常同时生病、同时出事故、同时死亡——这是由于紧张的公务。) 十日,基督教民主党人阿诺尔德·科勒尔和弗拉维奥·科蒂就任部长时,瑞士人首先祝愿他们身体健康。这并非偶然。因为瑞士政府的部长们为自己的职务付出的高昂代价是:精疲力尽、生病和死亡。在瑞士行政机关任职之所以如此耗费精力,是因为政府即联邦委员会只有七名成员。可是,今天这个小小的内阁指导着这样一个国家的立法和行政机器,这个国家是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之一。 现任联邦主席阿尔方斯·埃格利作为「内政部长」兼任环境部长、社会福利部长、体育部长、文化部长、卫生部长和科学与研究部长。瑞士的联邦委员们之所以承受这种重得要命的负担,其真正的原因在于政府体制本身。 政党和社团可以通过要求公民投票的提议决定政策方针。它们可以通过公民投票否定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在瑞士,执政之所以更为麻烦,是因为一九五九年以来联邦委员会是由同一个大执政联盟的成员组成的——两名天主教民主党人、两名自由党人、两名社会民主党人和一名保守的瑞士人民党代表。 为了在这样一个各种色彩的人士组成的集体中达成一致意见,政治家们把「合议原则」作为遵循的方针:所有部长对所有工作发表意见,集体作出决议,就象苏共的政治局。紧张和挫折显然使联邦委员们身体不佳。七个人中常常是几个人同时生某种病。特别糟糕的是一九八五年三月份。那时埃格利患了两次重流感,接着又被椅子绊倒,肋骨压伤。交通部长施卢姆普夫发烧几天,体温达四十度,司法部长科普因患流感卧床,外交部长奥贝特为做腹股沟疝手术而担惊受怕,财政部长施蒂希不得不边上班边治疗感冒。对经济部长富格勒的健康状况谣传最广,因为他突然去了一次医院。只有军事部长德拉穆拉茨完好无损地经受住了这种集体发病阶段。这种集体生病的危机当然是不常见的,但是某个人出点毛病在联邦委员会中是司空见惯的:奥贝特是骑惯了自行车的,但突然从车上摔了下来。结果脸部擦伤。施蒂希也是爱好运动的,但在滑雪时摔在一块石头上,把肩膀摔伤了。埃格利是非常喜欢开汽车的,在伯尔尼的一条街上他的奥迪牌汽车一下子撞了四辆停在那里的汽车,车子完全撞坏。当然,并不会所有的联邦委员会成员都同样程度、同样次数地出事故或得病。
4. 里根能得多少分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十二月十三日一期文章】题:现在谁喜欢总统呢? 本刊最近就美伊武器交易对里根总统信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一次大西洋西岸的民意测验,结果如下(下列数字为百分比): 一、你赞成不赞成里根总统对待他作为美国总统职务的态度呢? 英国西德美国赞成:262250不赞成:505140 二、里根总统说,他不知道向伊朗出售武器的钱给了正在同尼加拉瓜政府军作战的反抗力量一事。你相信他不知道此事吗?或者你认为他知道一些,但不全了解,你认为他全知道吗? 英国西德美国不知道:9713知道一些:544560全知道:334122 三、同伊朗和尼加拉瓜的武器交易损害了美国作为西方联盟领袖的可信性。 你同意不同意这种看法呢? 英国西德美国同意:738478不同意:191219 四、同伊朗和尼加拉瓜的武器交易将使苏联和西方联盟的许多人相信,美国的外交政策软弱、混乱。你同意不同意这种看法呢? 英国西德美国同意:653768不同意:264128 五、一般地说来,你赞成不赞成里根总统同伊朗交往呢? 英国西德美国赞成:11922不赞成:727465 六、你赞成不赞成里根处理同包括尼加拉瓜在内的拉丁美洲的外交关系的作法呢? 英国西德美国赞成:181326不赞成:576162
5. 漫画:难打的台球
(作者 卢利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