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01-30
第 1 版
1. 美国航天飞行的大灾难
【美联社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一月二十八日电】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今天在起飞后不久爆炸,出现了一个大火球,显然七名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十二亿美元的航天飞机看来已经毁掉。 这是美国五十六次宇航飞行中的第一次空中灾难,虽然在一九六七年的阿波罗计划因发射架爆炸而死了三名宇航员。 这架航天飞机因一系列天气和技术原因推迟发射后于格林威治时间十六点三十八分从发射架上升起,场面很壮观,一开始拖着火柱顺利上升,忽然一声爆炸,成了一个大火球,顿时失去控制。 指挥台的一个人说:“我们正在同回收人员交换意见,看看我们能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 这个人说:“飞机爆炸了。……我们正等待已离开发射中心的回收人员的消息。” 这次爆炸对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来说是一大灾难,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已成功地进行了二十四次航天飞行。 机上有七人,包括被挑选出来当美国第一名太空教师的新罕布什尔州三十七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指挥台说,航天飞机的碎片掉落在大西洋几英里的地方,回收人员正迅速赶往那里。 其他机上人员为四十六岁的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岁的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三十六岁的朱迪思·雷斯尼克、三十五岁的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九岁的埃利森·鬼冢和四十一岁的格雷戈里·贾维斯。指挥台说,飞机的部分残骸掉落在离卡纳维拉尔角几英里的北纬二十八点六四度、西经八十点二十度的地方。船只和飞机赶往那个地区。指挥中心说,伞兵军医跳入水中。 没有迹象表明航天飞机还有多少是完整的。 全国在电视上观看发射情况的千百万观众看到了这次爆炸的惊人景象。 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说,爆炸是在起飞约六十秒钟时发生的,当时宇航员正把发动机加快到最大推力以减少地球引力。当时,“挑战者”号也正处于快进入最大空气动力压力的时候,风及其他大气条件将对飞机外壳造成最大压力。还不清楚爆炸发生在何处,是在固体燃料推进器内还是在主要发动机内。后者的燃料来自主箱内的氢和氧。当“挑战者”号起飞时,它的巨大的油箱装有五十二万六十加仑(一百九十万立升)高度挥发的液化氢和氧。指挥台说,看不出发动机、固体燃料推进器或其他系统有什么问题,航天飞机是突然爆炸的。无线电联络和遥测系统突然中断。
2. 官方将调查爆炸原因
【法新社卡纳维拉尔角一月二十八日电】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宣布,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今天在这里升空后七十五秒就爆炸了,七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 操纵航天飞行的负责人杰西·穆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拒绝对造成这次爆炸的可能原因进行推测。他说,官方将对此进行调查。
3. 美国会人士目瞪口呆大为震惊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今天发生的机毁人亡的爆炸使美国国会目瞪口呆和大为震惊。众议院在送行片刻的沉默祈祷之后休会两个小时。 航天飞机是在众议院开会之前在离卡纳维拉尔角不远的大西洋上空爆炸的。众议院牧师詹姆斯·戴维·福特走到讲台前说,“在这个特别的时刻,让我们为航天飞机上的机组人员默哀。” 在整个国会山,工作人员、参议员和众议员聚集在电视机旁,默默地观看这场悲剧的发展。 众议员鲍勃·麦克尤恩说:“这是悲剧。我为遇难者的家属感到十分悲痛。” 众议员卢汉的助手史蒂夫·戈尔茨坦说,爆炸发生后,他们起初感到目瞪口呆和大吃一惊。
4. 女教师遇难 学生们痛哭
【路透社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一月二十八日电】康科德中学的学生从电视上看到载有他们的老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佛罗里达州上空爆炸时不禁失声痛哭。数百名学生聚集在学校的自助食堂里从电视上观看“挑战者”号发射的情况。他们兴高采烈地走进食堂,兴奋地谈论麦考利夫的这一次历史性航行。 飞机发射时他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在飞机爆炸的瞬间,大厅里一片寂静,但很快他们就放声大哭。 一位教师迅速关上了电视机,学生们也很快被领回了教室。家长们都接到了电话,学生们被领回家中。 出生在波士顿的麦考利夫今年三十七岁,是一位很有名的社会学教师。她是从希望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教师的一万一千名申请者中挑选出来的。
5. 里根说全国受到一次创伤
【路透社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里根总统说,今天发生的航天飞机灾难是全国受到的一次创伤,并推迟了原订今晚发表的国情咨文讲话。 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说,副总统布什将马上去卡纳维拉尔角。 有记者问及航天飞机计划的前途,斯皮克斯引用里根的话说:“这些人都献身于对太空的探索。我们纪念这些勇敢的人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继续执行这个计划。” 早些时候,里根说,“我对主管(航天飞机)计划的那些人确实是信任的。”不过,他又说,在对今天的灾难进行充分调查之前,肯定不会再进行航天飞行。 在发生爆炸时里根正同他的高级助手一起开会。布什和国家安全顾问波因德克斯特带来了这个意外的消息,于是开会的人马上走到离他们最近的一架电视机前观看了这次事件的录象。 斯皮克斯说:“从总统的脸上可以看出忧虑、焦急不安和悲痛的表情。” 他说:“总统观看电视录象时几乎是惊得说不出一句话。” 斯皮克斯说,里根没有提到中学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也在“挑战者”号上,但是他说,他知道这件事在总统心中一定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斯皮克斯说,里根最初打算按计划发表国情咨文讲话,但是在同国会议员磋商后决定推迟这次讲话,并同美国人民谈谈这次悲剧。 国防部长温伯格当时正在五角大楼参加关于预算问题的会议,他被请出去听了有关这次灾难的消息。一位助手说,温伯格显然大吃一惊。 斯皮克斯说:“虽然这的确是个悲剧,但是它不会阻止美国继续对太空的探索。美国在其太空计划中多次遇到不幸,但是同任何国家相比,它的计划仍是最成功的计划之一。”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今天,里根总统在造成美国“挑战者”号机毁人亡的爆炸事件发生后数小时宣布:“今天是哀悼和纪念之日。” 里根是从椭圆形办公室发表讲话的。 里根在讲话一开始时说:“我原计划今晚对你们发表讲话,就国情作一报告,但是,今天早些时候发生的事件却使我改变了计划。” “今天是哀悼和纪念之日。” 他接着说:“南希和我对‘挑战者’号发生的惨案深感悲痛。我们知道,我国全体人民也和我们一样深感悲痛。” “这的确是国家的损失。” 里根说:“我一直总是十分信任和尊重我们的太空计划,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决不会降低它的声誉。我们还要继续对太空进行探索。 “今后还要进行更多的航天飞行,要有更多的航天飞行员,是的,太空里要有更多的志愿者,更多的平民,更多的教师。”
6. 民主也门局势可能变成僵持状态
【美联社麦纳麦一月二十八日电】题:外交官们说,平静而紧张,但是人们担心爆发内战 驻海湾的阿拉伯外交人士今天说,尽管南也门首都亚丁出现了平静的迹象,但是这个已经陷入分裂的由马克思主义统治的国家处在一次旷日持久的内战的边缘。这些人士指出,邻近的右翼阿拉伯国家对这个红海国家的受到苏联支持的叛乱政权一直表示气愤。 记者从北也门萨那通过电话与一位阿拉伯外交官进行了接触。他说:“叛乱分子一再声称南也门现在已经平静,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事实是,同他们的说法相反,这个国家现在已经分为两部分,分别受两派公开承认的马克思主义领导机构控制,一派是在亚丁的受到莫斯科支持的叛乱分子,一派是受阿里 ·纳赛尔主席领导的温和派,后者呆在分散的一些部族飞地。” 阿拉伯外交官们说,阿里·纳赛尔计划中的攻势取胜的希望甚微。 这些外交官说,除了苏联站在叛乱分子一边进行直接军事干涉以外,南也门局势可能变成僵持状态。
7. 苏迅速报道:「挑战者」号爆炸消息
【美联社莫斯科一月二十八日电】塔斯社今天迅速报道了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的消息。 这条发自纽约的报道仅有一句话:“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今天刚刚起飞就爆炸了。” 塔斯社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之后仅三十分钟就迅速报道了这个消息,这与它过去对苏联宇宙飞船失事保持沉默和保密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一九七一年,三名苏联宇航员在苏联“联盟—11”号宇航飞船密封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丧生,后来据说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一个阀门出了故障,但是当时苏联有关这个事件的报道却极其简单。 苏联新闻机构过去一直批评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说这个计划是用于军事目的的。
8. 苏军事专家参与民主也门内战
【中东社科威特一月二十八日电】科威特《火炬报》今天说,苏联在同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方面秘密接触时提出保证:南也门新领导在其对外政策方面决不进行任何改变,这就是要继续执行阿里·纳赛尔主席的路线。 该报指出,苏联军事专家从战斗第一天开始就参加伊斯梅尔政变军及其支持者一边,其中至少有一百人在战斗中被打死或打伤,并已被秘密地送往吉布提,然后送回莫斯科进行治疗。
9. 要闻简讯
△路透社二十九日报道,四架以色列喷气机二十九日清晨轰炸了位于黎巴嫩西顿市南郊的三个巴勒斯坦难民营。据贝鲁特国营电台说四人被炸伤。这是以空军今年首次在黎巴嫩境内进行空袭。 △朝鲜代表李泰昊二十八日在板门店举行的第四百三十三次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上,要求美国和南朝鲜取消计划中的「协作精神—86」军事演习,但联合国军司令部代表、美国海军少将霍恩拒绝了这一要求。 △莱索托新领导人莱哈尼亚二十八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莱索托仍将同苏联、中国和朝鲜保持外交关系。 △美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和联邦调查局发言人等二十七日否认最近美报刊透露又有一名克格勃高级军官叛逃美的消息,中央情报局官员也说,他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叛逃者。
第 2 版
1. 粮食减产不足为忧
【香港《中报》一月二十二日社论】题:粮食减产不足为忧 中国大陆自一九七九年起实施农业改革以来,家庭联产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谷物生产量逐年显著增加,一九八四年创下四亿零八百万吨的最高纪录。但是,去年的产量,却一反过去四年继续增高的趋势,反而下降了。因此,引起了各方严重的关切。我们全面检讨这一粮食减产的事实和前因后果之后,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官方数字,去年粮食减产幅度只有百分之六点六或二千七百万吨,也就是说去年产量仍高达三亿八千万吨,相当于一九八三年的产量,加上过去仓廪丰实,不要说目前粮食无缺,即令今年再来一次歉收,也仍无粮荒之虞。中国原是谷物进口国,但是从八四年开始出口玉米,其中输往日本的并由八四年的二十一万吨骤增至去年的二百五十万吨。即此一端,已可证明中国目前绝无缺粮之虞。 去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天然的灾害,譬如夏季东北三省的水灾使粮食减产,而四川、河南及湖北诸省的旱灾亦导致相当重大的歉收。这类天然灾害,非人力所能控制,也不至于随时发生。 去年粮食减产的原因有一部分是许多农民,鉴于从事工商服务业的所得平均高于农业所得的两倍至三倍,于是纷纷弃农从事其他行业,其结果自不免影响粮食的生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中国有八成的人口以农为生,而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却仍能生产丰盛的粮食,不但养活了全美国的人口,而且每年还大量出口。 当然美国可耕地多,是中国所不及的天然条件,但只要致力于农业科技的革新,中国必可大幅减少农业人口,而无虞缺粮。 去年粮食减产的另一原因,是一部分种粮农民将土地改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这不但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农民的收益,也是有助于工业发展的需求的,有什么不好呢? 但是,假如任由农民一窝蜂地大量弃农从商,任由轻农思想潜滋默长,任由农业所得与工商服务业所得形成剪刀式差距,任由农村人口占用农地,滥建房屋,任由农业生产商品化,则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将会带来混乱。
2. 小爱德华·肯尼迪称赞中国医学
【美联社北京一月二十三日电】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的儿子小爱德华·肯尼迪,今天会见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儿子,并在会见后说中美双方在治疗残疾人方面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 二十四岁的肯尼迪在孩提时期因患癌症而失去一条腿,他到这里是准备明天在中国第一届国际残疾人康复会议上发表讲话,讲述他是怎样为恢复正常生活而同残疾作斗争的。肯尼迪在会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邓朴方称赞了中国的医学。 他对记者们说:“他们把传统医学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从而使基本的医疗费用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他说,在美国因为医疗费太高,不少人,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根本得不到治疗”。他说:“我认为我们两国之间有不少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地方”。 据估计,中国有二千万残疾人。肯尼迪说,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清楚地表明他们确实决心做到使得每个残疾人,都能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
3. 中国人口控制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印度快报》十二月三日文章】题:中国真正的革命(作者拉霍·辛格) 关于中国的经济变革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报道和文章。但是,同中国人口控制计划有关的社会变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和报道。仅仅说这种变革是成功的还不够,因为它很可能是任何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所能进行的最革命的变革之一。它是中国真正的革命。 从我最近对这个国家两个星期的访问来看,中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次访问是由设在华盛顿的人口研究所组织的,参加访问的有来自各国的一些对人口问题有专长的记者和计划生育专家。我们在中国走了九千六百公里,访问了城镇乡村,会见了各级负责计划生育的官员,看了医院和诊所。在我们访问过的一些城市里,独生子女家庭持有“独生子女证”,持证者可以得到一些好处。 中国在鼓励晚婚方面也成绩卓著。在我们访问过的城镇,确实有不少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的男女青年还没有结婚。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政府在大大降低人口增长率方面是很成功的,它的年增长率现在是百分之一点零八,而印度是百分之二点二。到本世纪末,中国将只比印度多约一亿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是惊人的成就。 一个外国访问者,特别是从印度去的访问者,到中国后得到的第一个和最难忘的印象是:中国到处是那么干净,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很重视清洁卫生。 同我们一起访问的有一个美国人,他以前到过中国几次。据他说中国不久前也同印度一样脏,街上乱堆垃圾,没有下水道,人们随地吐痰,有的甚至随地大小便。 由钉螺传播的血吸虫病在两个省已经绝迹。它一度是中国主要的致命的传染病,现在在中东仍在肆虐。其它一些主要的传染病实际上已在中国绝迹。 这些成就大大降低了婴儿和成人的死亡率。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是六十五岁,几乎可以同发达国家相比。所以,中国实行一个家庭生一个或两个孩子的计划比印度的基础好得多,也合理得多,因为中国有较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主要的致命的传染病已根除,所以中国儿童的存活率远比印度高。 虽然我的观察是浮光掠影的,但中国人总的看来比印度人吃得好,脸上的气色也好。 促使中国在计划生育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长足进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强调基础教育,因而文化水平较高。 每个计划生育问题的专家都知道,人们的文化程度(特别是妇女的文化程度)同人口控制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采取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达到百分之八十六,而在印度只有约百分之三十。 中国政府在改善卫生、医疗条件和提高文化水平——这些都为控制人口奠定基础 ——方面取得的成就,不能不令人赞叹。
4. 台湾前“立委”黄顺兴访问大陆
【香港《中报》一月二十六日报道】台湾前党外立法委员黄顺兴于去年十一月间,前往中国大陆考察农业与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居住在北京。 黄氏访问大陆的消息一直保密,台湾及海外一般人均无所悉。由于他是知名的台湾党外元老之一,又曾担任立法委员,他的大陆之行料将在台湾政界引起一场震动。 黄顺兴历任台东县议员、台东县长和立法委员,从政二十多年,一直站在党外反对派的立场,为台湾农民和劳苦大众说话。一九八○年他竞选连任立委落选后,即未再参选,但仍继续研究台湾农业及环境问题,经常发表文章,关怀时局和台湾的环境污染问题。 黄顺兴去年来美探望儿媳,在休斯敦居住一段时间。 黄顺兴在北京以信件答复本报记者询问他访问大陆的动机与目的。他说,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有四点:(一)探讨两岸和平统一诸问题;(二)研究大陆对环境保护以及公害污染的现状;(三)研究大陆农业及农村问题;(四)遍访祖国河川山野,以竟毕生之大愿望。 四十多年前,年轻的黄顺兴曾到过中国大陆,这次重访是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下旬从日本神户搭船抵上海,再乘日本青年访华团的车,经过一千九百多公里的长驱,沿途访问无锡、镇江、南京、徐州、曲阜、泰安、济南、天津等地,于十二月五日抵达北京。他说,这次访问大陆各地农民,“于我是意外的一大收获”。 黄氏说,与四十年前他所目睹的农村相比,目前大陆农村的改变,令他有恍若隔世之感。他对大陆全国性农地重划之成功与生产区域规划之有效灵活施行,有极高度的评价。 黄顺兴不讳言他赞成中国和平统一,但海峡两岸政府遥遥无期对峙,令他担心有生之年不能再重踏中国大陆的土地。他说,促成他此行的直接动机是前年五月心腔开刀住院,使他下定决心及早实现“再看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梦”。 由于子女都在国外,他并未作定居北京的打算,但至少将留到今年底。台湾则暂时不打算回去。
5. 台一些厂商伪造大陆名酒
【台湾《联合报》一月二十五日报道】据治安单位人员了解,盛产瓷器的台北县莺歌镇,有部分小型工厂仿制大陆名酒酒瓶,提供给中南部一带制造假酒的工厂装入假酒,冒充大陆酒在黑市交易,赚取暴利。 据指出,这些酒瓶被运到中南部私酒工厂装入假酒后,部分直接流入市面,部分则由渔船运出海,兜一圈以后,以大陆货走私进口名义在台湾地区黑市交易。 治安单位人员除了要调查制造酒瓶的工厂外,也要查明制造假酒的工厂。
6. 台有关当局承认大陆台湾可通电话
【法新社台北一月二十四日电】交通部电信局一名高级官员今日承认,身处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可以透过香港打电话到台湾。 上述声明是在法新社一名驻北京通讯员,致电到该社的台湾办事处后作出的。 较早前,台湾和香港的电信局,曾否认可以透过香港从中国大陆致电台湾。
7. 美一公司拟在台生产军用激光装备
【路透社台北一月二十四日电】大同电子公司发言人今日说,专门于激光技术的美国利顿激光系统公司,正考虑在台湾设立一家工厂,生产供军事用的激光装备。 发言人说,该家在世界上占领导地位的军事激光装备制造商,曾同大同公司接洽,商谈可能在台湾合资设厂的问题。 他说,利顿公司计划生产主要用于飞机、轮船和坦克的激光导向系统及激光测距器。
8. 台湾旅游业为何江河日下?
【台湾《经济日报》一月二十三日社论】交通部观光局最近发表统计资料,去年上半年来台外籍旅客,较前年同期减少了百分之三;而在此期间,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的增加率都在百分之十以上,甚至于连动荡不安的菲律宾也增加了百分之四;负成长的只有我国。 当前可警惕的情况是,不但来台旅游的人数连续两年减少,平均停留的日数和花费的金额,也都在缩短和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诸端。 一是不方便。由于与我国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少,签证手续需经远东贸易中心、孙逸仙中心、亚东关系协会、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等非外交机构代办,外国人多数甚难了解,对华裔旅客有诸多限制。 二是有疑虑。许多国家对台湾的认识有限,外国观光客有人以为台湾目前正处于战争状态,有人以为会对入境旅客采取监视行动,行动不自由;更有许多人介意台湾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甚至于有对旅客发的《指南》上说,进入台湾不打肝炎疫苗吃东西会得上肝病;都市交通秩序紊乱,公路上开快车常有追撞,处处都是危险等夸大危言。 三是价格高。西德税务机关,把台湾和许多非洲国家及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国同列为生活费最贵的第四级。我国监察院日前所提出的调查报告也认为,交通事业和观光旅馆的餐饮价格过分高昂,超过市价三倍是常事超过七倍的也有;而且新台币盯住美元,当美元居于强势时,更是令人望而却步。 四是没什么可看。观光客来了以后看什么?都市嘈杂脏乱,景观与文化活动全盘西化,早已失去了传统面貌;仅有国剧一项尚有特色,观光客难得碰上一次高水准演出,即使碰上了也不得其门而入。 五是留不住。台湾的风景区也好,观光活动也好,都是即兴的、短浅的,一眼望尽,没有办法把旅客留下来;也缺少特色,甚至于连纪念设施好象都是统一制造,让人看一处就够了。由于以上诸种原因,我国的观光事业怎能不江河日下?
第 3 版
1. 普希金历史剧:《鲍里斯·戈杜诺夫》搬上银幕/阿拉伯语百科全书将陆续出版
【苏《星火》周刊八五年第五十期报道】由邦达尔丘克导演兼饰主角的彩色故事片《鲍里斯·戈杜诺夫》,最近已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这部影片第一次把普希金的同名历史剧搬上银幕。剧中描绘了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俄国各社会阶层的政治斗争,主人公沙皇戈杜诺夫,由于篡夺王位的罪行,受到良心谴责,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后酿成悲剧。邦达尔丘克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强调要忠于原著,对富于哲理的普希金语言和诗体的节奏也尽可能保留其本来面目。他还说:“个人与人民,个人命运与人民命运的关系,这是普希金在许多作品里探讨的主题,也是我在影片《一个人的遭遇》、《战争与和平》里所表现的主题。《鲍里斯》也是属于这个题材。”撰写《鲍里斯·戈杜诺夫传》的历史学家斯克伦尼科夫被聘为影片的首席顾问。邦达尔丘克的女儿叶连娜 ·邦达尔丘克和小儿子也在影片中饰角色。 【马格里布阿拉伯新闻社巴格达一月二十一日电】一部三千二百万字的阿拉伯语百科全书将在今后十二年中陆续出版。人们认为,这是当代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文化、科学和艺术成就。 为实现这一目标,阿拉伯语百科全书组织已在巴格达着手编纂这部巨著。 该组织负责人阿卜杜勒·拉蒂夫对伊拉克通讯社记者说,这部百科全书共二十五至三十卷,内容包括各个学科,主要反映阿拉伯—穆斯林文明。 该组织已邀请各个学科的七百多名阿拉伯研究人员、学者、专家和教授参加这项工作。
2. 长征新记(三十二)
到十月二十二日,第六军团与贺龙的第二军团合并。第六军团的兵力减少到四千人,但是根据肖克回忆,他们打过几次漂亮仗。现在看不到任何证据表明他们当时确曾把任何敌军的力量从苏区引开。 这些部队到底为什么要调动呢?今天很难看出来。这些在仲夏进行的部队调动对红军将近十月底才进行的大规模转移怎么能有帮助呢?选择这个时间是没有什么道理的。这两者连接不起来。 北京的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秦兴汉将军后来说:“这是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秦认为,准备补给品和招募新兵的工作之所以早早就开始,是为了使红军能有备无患,以便应付任何紧急情况。如果非要离开根据地不可,它就可以离开。但是,第六军团和第七军团突围所选择的时机则是另一个问题。这两次突围与十月中旬开始的长征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即使这两次突围引走了大批国民党军队(实际上并没有),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博古和李德在仲夏就打算放弃这块根据地。 当时任翻译的伍修权是一位见多识广的军官,他对一九三四年指挥部的决定的有关情况大概比任何别的幸存者都了解得多。尽管他听到了李德和博古(还有周恩来)的讨论,他也无法说清这个问题。他说:“我感到很难作出恰当的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由你回答。” 他认为,第七军团和第六军团的调动是为了转移国民党的注意力,因为当时红军正在大批招募新兵,以补足损失的兵力。但是,我问他,七、八月份进行的牵制行动怎么会有助于十月中旬开始的长征呢?他回答说:“你的怀疑是很有根据的。” 长征问题专家王愿坚把这些事先采取的行动称作“交响曲的前奏”。但是,看来这个前奏与整个交响曲似乎不是用同一个调谱写的。 (三十二)
3. 二○○○年的法国社会
巴黎来讯 法国政府计划署高级官员米歇尔·加斯帕在《未来可能性研究者》杂志十二月号上发表专文,为二○○○年的法国社会勾画出了一个轮廓——法国将是一个充满孤寂者的国家,单独生活养家的人将达七百万人。 加斯帕认为,法国社会的变化在加快。妇女外出工作增多,家庭人口超过五人的大家庭走向消失,传统的产业工人减少和乡村城市化等趋势将继续下去。生育率将保持在百分之一点八。到二○○○年时,法国人口将达五千八百万,其中一千五百万人不满二十岁(目前不满二十岁的有一千六百万),一千二百万人超过六十岁(比目前多二百万人)。抚养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越来越鲜有,“生活方式个人化”将日益普遍,一个“家庭”将由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带着他们的儿女所组成,这种家庭将占法国二千四百万个家庭的百分之六十。 由于家庭人口逐渐减少,生活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住在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里的家庭将减少,大部份的居民会迁往郊区居住,百分之六十的家庭将居住在独门独户的住宅中,乡间将逐渐城市化。 加斯帕认为,二○○○年时法国社会的上述形象在一九八五年的法国已逐步显露出来。 最近一期《人道报》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在法国社会中家庭正在解体,出现了“自我”的时代。同时,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人口老化,生活在孤独中的老年人日益增多。但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三、四十岁的法国人过着独身生活,另一现象是,在政府部门、各种机构和企业中担任干部的妇女单身生活的要比男子高三倍。 《人道报》的文章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法国人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寻求解放、利己主义和城市生活方式带来的孤独等原因。文章指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不是没有危险的,它给社会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对由单亲抚养的孩子如何进行教育,以何种方式使他们融入社会,以及男女之间的关系将采取何种形式等等。
4. 苏联人工流产率高
【美国《洛杉矶时报》一月十三日文章】苏联卫生部门对人工流产率不断增长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担心。 据估计苏联每年要做一千万个或更多的人工流产手术。 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加之城市居民极力渴望控制家庭人口,苏联人工流产率猛增。 一九八一年对明斯克四千名妇女作过一次调查,妇女多次做人工流产手术的现象普遍,六分之一的妇女做过五次以上人工流产手术。 在苏联,一般医院和诊所都可做人工流产手术,每次收费五卢布,国家得补贴三十卢布至九十二点六卢布。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大城市人工流产手术率最高。据说医生私下做这种手术每次收费五十卢布。 据莫斯科医学人口统计专家波波夫说,苏联人工流产与出生婴儿的比例是二点零比一(美国为二比一)。 据苏联一家医学刊物报道,苏联一九八四年出生婴儿达五百四十万,这就意味着这一年人工流产手术近一千一百万次。 波波夫说:“苏联妇产医院每年的预算开支有一半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及治疗合法和非法的人工流产手术带来的并发症。”他还说:“人工流产是造成妇女病、不孕症、怪胎、流产和婴儿畸形等症状的重要原因。 “降低人工流产率对公众健康将产生巨大影响。” 他反对限制人工流产手术的做法,坚持认为,历史和经验表明,这样做是无效的。 苏联曾两次禁止做人工流产手术,但又两次取消了禁令。 他说,要永久性降低人工流产率的唯一办法是提供最新的、高效避孕措施。
5. 拉丁美洲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埃菲社利马一月十八日电】题:拉丁美洲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拉丁美洲是七十年代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八十年代,非洲成了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陆。这是国际社会问题研究联合会组织的世界人口专家会议得出的主要结论,出席在安第斯集团总部召开的人口会议的专家们认为,拉美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墨西哥和巴西的出生率下降了。但是,专家们认为,目前的增长速度仍然是高的。十五年前为百分之三,今天是百分之二点四,为中等增长速度。 墨西哥一九七四年制订了控制人口和控制迁居政策,使人口增长率从百分之三点四下降到百分之二点一,并规定到二○○○年下降到百分之一。
6. 波兰试行「零学期」教育
【波兰《共和国报》一月八日报道】目前波兰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一种新的培训和招生办法“零学期”教育,即在职职工要上大学必须先在大学预备班里学习一学期,波兰人把这学期称为“零学期”。学完“零学期”以后,方能通过入学考试正式上大学。 这是波兰三年前开始的一种试验。首先在全国五所工学院(如华沙工学院、格但斯克工学院等)的三种专业(建筑专业、电机专业和机械专业)里进行了试点。迄今为止,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圆满结果。为此,今年又有更多的大学和更多的专业开始实行“零学期”教育。 “零学期”教育的具体做法是:各工厂按上级分配的名额选派工龄满四年的年轻工人先接受大学组织的“零学期”教育。这基本都采取函授教育方式,学习内容主要是大学入学考试所涉及的功课范围。譬如比得哥什农技学院本学年的“零学期”是去年十月开始的,共招收二百八十名学生。函授期间,学生每月到校二至三天。总共计划授课约二百小时。学习科目全是考生入大学考试时将要考的几门功课。而卡托维兹经济学院的“零学期”则是在今年一月开始的,共招收二百四十名学生。除讲授入学考试涉及的几门功课外,还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和学习方法课。华沙工学院今年的“零学期”共招收了六百多名学生,是全国最多的。平均每门功课辅导十二次,约二十个课时。讲授的科目全是入学考试涉及的课程。 “零学期”教育制度经三年试验,已获得有关各方的好评。以前工厂选派工人直接上大学的做法有很多弊病,致使不少人半途而废,这对国家和个人都很不利。而目前实行的“零学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学生的自我抉择时期和为上好大学打基础的时期。所以它不仅受到学生欢迎,也深受各高等院校的欢迎。目前波兰正在进一步推广这种作法。
7. 研究太平洋国际关系的研究生院
【中央社洛杉矶一月二十二日电】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为了更好地认识二十一世纪将出现的现实情况,决定成立美国第一所研究太平洋沿岸国家国际关系的研究生院。这所研究生院将在一九八七年小批招生,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交、企业和学术界工作。研究国际关系的研究生院历来只注重欧洲。但是,太平洋沿岸国家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美国同太平洋沿岸各国的贸易超过了它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贸易额。
8. 苏联改进工程师培养方法
【塔斯社莫斯科一月十三日电】莫斯科化工学院实行新的教学大纲,根据新大纲,授课时间减少一半,学生独立工作的内容将扩大,还将加上两个新内容——个人作业和半年的生产实习。每个未来的工程师都有更多的机会在车间里工作,完成与改进企业工作有关的具体任务。 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长亚戈金认为,现代化生产更需要专题教学,即由学生在老师的观察下完成具体任务,因此这不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教,而应当在车间的机器设备上教。 最近十年来,培养出的工程师人数增加了一倍,但有一半在不需要高级技术的岗位上工作。 可是某些熟练工人非常需要补学工程师的课目。譬如每台合成氨装置一昼夜的产量达一千三百六十万吨。可是管理这种装置的却不是工程师,而是工人。为了事业,这种岗位上的工人一定要补上高等学校。 亚戈金认为,应当减少工程师的培养人数,重新核定企业的定员,为工程师能在生产中发挥创造性作用提供最佳条件。
第 4 版
1. 八六年亚运会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本报讯】据南朝鲜联合通讯社报道,一九八六年亚运会的筹备工作业已大部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亚运会将需要五万八千八百多名工作人员,目前报名者已达十一万人,当选者将接受训练。 为了向大约一万五千名运动员、官员、记者和其他来宾提供运输工具,组委会在亚运会期间将动用五百辆大轿车、二百辆面包车和四百五十辆小轿车。金浦国际机场、饭店、新闻中心和比赛场地之间将开班车。 亚运会奖牌总数为一千八百五十枚,其中金牌、银牌各六百枚。 亚运会的火炬将在古老的都城庆州点燃,沿着横越南朝鲜的三条不同路线送到主要体育场,总行程三千四百二十三公里。将有三万三千零九十八人参加火炬接力,而且将有六十六辆汽车和五架飞机参加这个历时九天八夜的征程。 文艺演出将在运动会开幕前一个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开幕后一个月。 传统的朝鲜舞蹈和民间艺术表演也将成为两小时的开幕式和八十分钟的闭幕式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亚运会开幕直到十月中旬,亚洲其他国家的交响乐团将应邀在汉城演出。 由于汉城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既是亚运会的组织者,又是奥运会的组织者,所以亚运会的收入来源将列入这个组委会的奥林匹克预算中。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出售电视转播权。预料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将达到三千八百四十亿元,比组委会原来预计的要少一千亿元。
2. 排坛巨星殒落 临终遗言“加油”
【本报讯】据日本报纸报道,一月二十四日晚上七点二十分左右,在日本岛根县松江市综合体育馆里,日本全国男女排球联赛松江赛场女子第二场比赛正在激烈进行。 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大荣公司女排吸收了前美国女排主力队员、在世界排坛上叱咤风云的海曼和克罗克特,正欲从已连续八十九次卫冕的日立公司女排手中夺下日本全国女排联赛冠军称号。 当第三局比赛进行到七比六大荣公司队领先时,教练员将转到后排的海曼换了下来。海曼坐在替补运动员席上和同伴一起为场上队员加油。大荣公司队接连得分,比分打到了十三比九,形势令人乐观。可是,海曼却突然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全场两千三百名观众为之哗然。有关人员急忙将她用担架抬到场外的急救车上,这时海曼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医院里,四名医生为她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无效!“加油!”这句话竟成了三十一岁的海曼最后赠给她的日本伙伴们的遗言。 比赛结束了。大荣公司队以三比二战胜了日本国内不败之旅——日立公司队。大荣队的队员们得知海曼再也不能回到她们中间的消息后,都陷入了震惊和悲哀之中,几名队员失声痛哭起来。关于海曼之死,日本体育评论家川本信正说:“海曼恐怕就是由于比赛紧张,加剧了她潜在病情的缘故。”日本关东递信医院循环器内科部长村山正博说:“过去,在外国手球和篮球比赛中,曾发生过几起运动员突然死去的事件,据分析,其中多半是由于肥大型心筋症引起的。海曼可能死于此症。”
3. 世界各国对美航天飞机蒙难者表示悲痛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丹尼尔·席尔瓦)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火爆炸的录象在世界各国电视台播出以后,各国领导人今天对此表示震惊和悲痛。 克里姆林宫尚未作出反应,但是苏联驻联合国大使瓦西里·萨夫龙丘克转达了他的代表团的“深切悲痛”和“最深切的同情”。苏联自开始航天计划以来,据知至少有四位宇航员在航天飞行的灾难中丧生。 爱尔兰总理菲茨杰拉德和总统希勒里致电里根总统。菲茨杰拉德说:“爱尔兰人民和政府同美国人民一道分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及机上乘员遭到的悲惨事故带来的深切震惊和悲痛。” 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说,他已要求美国大使转达加拿大“对美国遭受的惨祸,在极为悲惨的情况下遭受的可怕的损失,表示极为悲痛”。 在巴黎,法国国家电视台把国内新闻中断了大约十分钟,播放“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录象。 法国总统密特朗在致里根的电报中说:“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消息宣布后,法国人民对机上宇航员们表示深切的悼念和真挚的同情。” 英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电视台都中断正常节目,播放“挑战者”号蒙难的消息。 在日内瓦,受惊的瑞士公民来到西方新闻机构打听“挑战者”号爆炸的消息。他们当中有正在日内瓦举行美苏武器谈判的美国代表团的成员。 正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开会的二十一国欧洲议会,在美国众议员巴特勒·德里克宣布这一灾难消息后,为蒙难的七名乘员致哀。 印报托今天报道,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打电话给里根,表示“他最深切的哀悼和同情”。 约旦国王侯赛因致电里根,请他向“挑战者”号七名乘员的家属表达约旦的悲痛。
4. 乌全国抵抗军已控制三分之二地区
【合众国际社坎帕拉一月二十八日电】全国抵抗军和肯尼亚边界官员说,全国抵抗军今天在追击溃逃的政府军时,横扫乌干达东部,将成千上万难民赶过边界,进入邻国肯尼亚。 目前,全国抵抗军已经控制了乌于达的大约三分之二的领土,包括首都坎帕拉及其姊妹城恩德培(国际机场所在地)和金贾。 关于被废黜的国家元首蒂托·奥凯洛将军和部队司令巴西利奥·奥凯洛的确切下落仍不清楚。 在二十五日坎帕拉落入全国抵抗军手里的前一天,乌干达自由运动突然倒向了全国抵抗军,并帮助将政府军驱逐出首都。 但是,当全国抵抗军试图解除乌干达自由运动游击队的武装时,这些游击队翻了脸,放火烧了金贾通坎帕拉公路上的一个甘蔗种植园,并设立临时路障阻挡全国抵抗军向东挺进。 联合国已下令撤离它在这些地区的工作人员。
5. 美太空飞行的几次事故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美国已进行了五十五次载人太空飞行,从未发生过死人的事故。在太空计划中只死过一次人,那是在“阿波罗”号飞船的三名宇航员在发射架上预先排练时死亡的。 死亡是所有宇航员都遇到的一种可能情况,人们说这种情况总是会发生的。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是空军中校弗吉尔 ·格里索姆、空军中校爱德华·希金斯·怀特和海军中校罗杰·查菲三人遇难十九周年纪念日。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在“阿波罗—I”号飞船失火时,他们正在肯尼迪宇航中心的发射架上六十六米处的密封舱内。 也发生过其他侥幸脱险的情况,“阿波罗—13”号飞船于一九七○年在飞往月球途中氧气箱发生爆炸时已离开地球二十万英里。宇航员爬进了附在飞船上的登月降落器,靠重力绕月球飞行一圈然后返回地球。 美国的太空飞行发生重大事故是在第二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时候。格里索姆当时乘水星飞船“自由钟—7”号作了十五分钟的亚轨道飞行。飞船用降落伞降落到大西洋中沉没。格里索姆穿着笨重的太空服在大海中游泳才保住了性命。 在水星计划中,美国由小约翰·格伦进行的第一次轨道飞行的指挥台得到消息说,一节火箭松了,可能不起作用。如果没有这节火箭,格伦就会困在轨道上。但火箭又灵了,他安全着陆。 在一九六六年,两名美国宇航员在“双子星座”8号飞船上差三秒钟就有生命危险。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在太空同无人操作的“阿吉纳”火箭联在一起。只几分钟后,他们的飞船开始旋转,失去控制。 阿姆斯特朗点着了另一枚重入大气层火箭才制止旋转。飞船安全回来了。 一九八一年四月开始第一次飞行的航天飞机计划也有过不少惊吓事件,但没有一次威胁到生命。有一次出了“轨道事故”,即飞机中三部发动机中的一部在上升过程不得不关掉。
6. 欧洲航天局说:“挑战者”号爆炸是航天事业的灾难
【美联社巴黎一月二十八日电】欧洲航天局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今天的爆炸,无论对美国还是对欧洲在太空取得的进展来说,都是一个灾难。 欧洲航天局将制造“阿丽亚娜”号卫星发射器,它将成为美国航天飞机在商业上的竞争对手。 欧洲航天局发言人让—保罗·帕勒说,这次事件“是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灾难,也是整个航天事业的灾难。由于欧洲航天局正在从事太空活动,因此也是我们的灾难。” 欧洲航天局同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在其他领域里也在进行密切的合作,制造了航天飞机以前曾运入太空的太空实验室。 他说:“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必定也是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全体工作人员的心情。”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一月二十八日凌晨发射后不久爆炸情景(美联社传真照片)
7. 多瑙河上的导弹?
【英国《外事报道》一月二十四日文章】题:多瑙河上的导弹? 匈牙利政府坚持在多瑙河上建一座拦河坝,尽管这座拦河坝代价高昂,而且可能带来麻烦。这一举动令人迷惑不解。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匈牙利难以从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的政府之间的协议中解脱出来。但是也许有军事上的原因:苏联显然打算在这个地区部署导弹(地对地导弹和防空导弹),而且也许已经这样做了。导弹基地据信是设在多瑙河转弯处附近的博尔索尼山中,也就是将要筑拦河坝的地方。这座山还可能会被用作华沙条约部队的补给基地。这个地区的部分地方已经封锁起来了。 正是这条拦河坝使这一地区变得重要了。拦河坝建成后,将成为横跨多瑙河的一条通路,可以运输机动的导弹和坦克。这样,华约部队在中欧的运输线就方便多了。 许多匈牙利人对这座拦河坝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这座拦河坝将破坏这个地区的生态平衡,将使可耕地受淹,使这个地区无法再成为周末度假的游览场所,并将使多瑙河的流速减慢。 有一个小组征集了六千名反对建拦河坝的人的签名。尽管有这许多担心,而且政府官员也同样担心,但是这个建设项目似乎仍在继续进行。军事理由看来占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