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01-14

第 1 版

1. 印考虑派外长访华打破边界会谈僵局

【《印度教徒报》一月五日文章】题:讨论了关于派巴加特访问中国的建议(作者雷迪)    目前在最高一级考虑的一个微妙的外交问题是,应当或者能够做些什么事情来打破中国和印度关于边界争端会谈目前陷入的僵持局面,并为在适当的时候就这个问题举行一次有意义的政治对话开辟道路。    这个问题要由拉吉夫·甘地总理来作出决定:因为看来他的顾问们之间意见有分歧,一派人认为,企图加快谈判步伐之举没有多大好处。另一派则强烈要求由印度方面采取某种富有想象力的行动,以试探中国的意图。    提出讨论的各种主张之一,是派一名总理特使到北京去。    但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更谨慎的办法,就是政府可以派外交部长巴加特先生到北京访问。这样一种访问将提供一次良好的机会,去同中国领导人私下交换意见,而不显得是在进行任何正式的会谈,从而有助于为在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后,总理本人在某个时间最终访问中国定下调子。    但是,总理的顾问们完全一致的意见是,除非在缩小分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到了足以采取某些具体的行动去解决边界问题的地步,否则总理不应当去访问中国。    因此,如果总理转而采取下述看法的话,是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的,这种看法就是:通过派巴加特在五月或六月访问北京,从而非正式地提高对话的级别。

2. 中美苏日的现状与未来(二)

对美苏采取不偏不倚态度的中国很多人认为,中苏和解的趋向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下去,双方的关系将会密切起来。但是基于下述理由,我对此感到怀疑。    首先,数月以前我从一位过从甚密的中国有关人士处听说,最近北京召开了一次由负责制订政策的人和各研究机关、学会的专家参加的会议。会议的议程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对苏政策”。经过充分讨论,会议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据这位人士说,中国基于各种原因采取了现在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因此,中国的对美政策将是基本上维持中美友好关系(中国的对苏政策与对美政策是密切相关的)。但在台湾问题上决不会让步。    在前面谈到的于北京召开的这次会议上,作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要有控制地改善中苏关系,例如进行外长定期协商等,但是,在整个中苏关系中要保持自主性,与苏联改善关系不应超过以往的程度。    就是说,迄今为止基于某种原因,中国曾控制过这种愿望,但基本上是不断地在(美苏之间)保持完全的行动自由,避免被人看成是追随美国或苏联。今后仍将一如既往。对日态度缓和,但在关键问题上不让步下面谈谈日苏关系。在迄今为止的几年中,包括我的同事在内,很多人都为苏联对日政策的严厉和死板而感到吃惊。然而,在这几个月里,苏联对日本那种严厉的姿态却出现了一些缓和。在苏联的对外政策中,似乎正在把对日政策摆在比以往更重要的地位上。    自戈尔巴乔夫体制建立以来,戈尔巴乔夫在各个部和局都进行了重要的人事变动。在对日政策部门大概也进行了人事变动。与此同时,苏联的对日政策及对日姿态似乎也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苏联对日本的态度和处理苏日关系的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然而其基本方针却没有任何变化。戈尔巴乔夫否认日苏间存在领土问题。就是说,苏联依然不准备就北方领土问题进行协商,至少不希望进行正式协商。他们将一如既往,不厌其烦地对日本国民进行说教,告诉他们加强日苏贸易和经济关系对日本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又努力使他们忘记北方领土问题。    苏联既不想削减SS—20导弹的数量,也根本不准备削减其他武器,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    这样看来,在重要问题上苏联的政策和态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想日本也非常清楚这一基本事实。美中防御和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其展望下面再看美中关系。迄今为止,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改善关系的工作。我认为,改善关系的趋向今后还将继续下去。尽管改善美中关系的道路很曲折,有时甚至还将出现危险,例如台湾问题就很严重,但是,不能认为双方关系会由此而出现大的破绽。只要在台湾问题上不出现大的危机,那么,美中关系就将会继续保持良好状态。    我觉得,特别是在下述两个领域中,美中将保持并发展良好关系。其一是已在亚洲各国引起争议的防御合作的领域。美国方面是由国防部来负责这一领域的,不过美中防御合作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很容易把这种合作夸大,反过来也可以说成是在这一领域里还没有任何合作关系。但这两种说法都不真实,实际上合作已经开始并且正在进行中。美中双方都与对方的军事部门保持着接触,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华盛顿或是在其它地区,都在进行着这样的接触。    相互间正在交换一些对双方都有利的情报。美国已开始向中国输送精密的防御用军事装备,尽管在数量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种合作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在质和量的方面能否超出限定的水平?我对此表示怀疑。不过,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合作恐怕不会有巨大进展。    最重要的是经济合作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尤为重要的是所谓军事和非军事两用技术。长期以来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中国最不满意的就是美国在这方面进行的限制,即对两用技术转让的限制。在中国方面看来,这是比台湾政策更为重要的。因此,一九八三年下半年,美国放宽了向中国出口两用技术的限制。之后又开始耐心地对巴黎统筹委员会这个日本和欧洲都是其成员国的组织做工作,劝说该组织进一步放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中国非常欢迎美国的这种举动,对于美国放宽对两用技术的转让限制感到非常满意。而且,基于这一原因,美中关系在其它方面也出现了缓和。中国的经济改革或现代化终将成功    下面谈谈中国经济。如今中国正在进行这样的试验,即如何把社会主义的优越之处与资本主义中的好东西结合起来。多数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或现代化终将成功,虽然为此将付出很大代价或延缓前进的速度,但最后会成功。我认为,美国、日本和其他各发达国家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朝鲜半岛形势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最后我想谈谈朝鲜半岛形势。朝鲜半岛问题依然是东北亚地区令人担心的问题,但是,最近南北朝鲜之间似乎正在出现一种非常积极的动向。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这两者的关系和动向显然是最关键的。可以说,目前的形势正在明显地朝着积极的和可喜的方向发展。    不过问题是,这种动向和状况过去也曾出现过,而且没有任何结果。    (二)

3. 苏联为取得高技术向日本表示友好

【路透社莫斯科一月十二日电】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想开辟高级技术供应渠道,他本周将向日本表示友好,尽管莫斯科拒绝在长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的领土争吵中作出任何让步。    谢瓦尔德纳泽定于十五日抵达日本,对日本进行四天正式访问,这是近十年来苏联外长第一次访日。    日本顶住了克里姆林宫要求在谢瓦尔德纳泽访日期间进行新闻封锁的压力。在这次访问期间,谢瓦尔德纳泽将会晤日本首相中曾根和外相安倍。    驻莫斯科的亚洲外交官说,日本将提出千岛群岛四个岛屿的主权问题。    莫斯科希望同日本加强经济合作,特别是在先进技术方面。    东京已向苏联表示,如果莫斯科允许日本公民不出示护照和签证就可以到千岛群岛为亲属扫墓,两国就可以恢复技术对话。    日本于一九八二年中断了同苏联的技术情报交流。    谢瓦尔德纳泽还将谋求日本对苏联提出的关于签订一项加强亚洲安全的协议的建议作出反应。    【美联社东京一月十日电】莫斯科已经宣布,谢瓦尔德纳泽将在一月中旬访问北朝鲜,可能是在他出访日本时途经此地,或在结束对日本的访问之后前去。    此间认为,这次访问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改善苏联在亚洲地位的战略的一部分。    东京一家私人研究组织研究会的会长佐藤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认为,莫斯科现在重视日本,因为它在自己的西伯利亚开发计划和其它经济项目中急需得到日本的资金和专门技术。”    【合众国际社东京一月十二日电】苏联外交政策负责人谢瓦尔德纳泽的来访几乎不大可能带来更多的东西,只不过会使各方面都很冷淡的关系稍稍有所解冻。    日本同它的这个庞大的邻国的联系已经暂时地恢复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莫斯科急于吸引日本的投资和得到它的宝贵的技术。    但是,预计谢瓦尔德纳泽十五日来这里进行的为期四天的会谈将不会使苏日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四年来,苏日关系一直是紧张的。    外交分析家们认为,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新领导由于要解决它经济方面的问题,现在它愿意进行谈判。苏联要发展经济既需要日本的投资,也需要日本提供技术转让。    【路透社东京一月八日电】谢瓦尔德纳泽将于下星期到日本来,试图给这两个北亚邻国之间长期冷淡的关系增加一点热度。    然而,政界人士说,除了礼仪要求的摄影留念的时候以外,他和日本外务大臣安倍晋太郎在他们从一月十五日至十九日的会谈期间都不会有太多的笑容。    日本的高级技术和苏联丰富的西伯利亚资源的密切结合,将是加速提高苏联缓慢的经济增长率的一个符合逻辑的途径。但是,这些人士说,日本还不准备实行这样的结合。驻莫斯科的外交官们说,由于苏联在岛屿问题上拒绝松动,谢瓦尔德纳泽和安倍的会谈将不会出现任何重大的进展。

4. 要闻简讯

△在委内瑞拉举行的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八国外长会议,十二日呼吁采取九项措施来防止中美洲发生战争,其中包括暂停从外部获取武器,停止军事演习,通过地区和国际合作来缓和紧迫的社会经济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十三日说,国际民航组织代表下月将访问南北朝鲜,研究开辟东京——平壤——北京、东京——汉城——平壤、东京——大邱——北京三条新航线的可行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十二日发表研究报告说,世界石油价格将在今年跌到谷底。由于世界经济持续增长,需求将得到恢复,从而导致油价回升。报告认为在本世纪结束前,油价将升到每桶五十五美元。    △美国防部长温伯格十二日再次重申,五角大楼否认科威特所传关于利比亚防空导弹击落飞越地中海上空的一架美喷气式战斗机的消息。

5. 英工党议员要求政府关闭在香港的情报站

【美联社伦敦一月十二日电】两位英国议员说,在香港的一个英国情报监听站应该关闭,否则中国将认为这是不友好的表示。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反对党工党议员马雷克和霍格上周在香港逗留了一个星期。该报说,工党本周将开始在下院详细了解有关这个监听站的情况。    这个设施是英国政府在英格兰西部切尔膝纳姆的保安通信总部在港设置的电子情报收集某地,正式的名称是复合信号组织站。该站设在香港南部的舂坝湾。    《星期日泰晤士报》称在香港的这个监听站是「英国在远东最机密的谍报设施」。    该报说,这个监听站负责收听苏联和中国的军事和政治通讯,两年前,美国有关苏联击落南朝鲜客机的消息大部分来自舂坝湾。

第 2 版

1. 腐化而无效率的台湾「国营企业」

【台湾《中国时报》一月四日社论】题:对国营事业总资产突破三兆元的忧虑    依照行政院的最新统计,我国全部国营事业的总资产已突破新台币三兆元,创下历史性纪录。据说这一资产总额是国内一百家大民营企业集团总和的四倍。至于其业务范围,则可说无所不包,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是喜悦,而是忧虑。    我国的国营企业,过去在大陆及迁台的最初十余年,一般都能称得上是经营良好,甚至超越当时的民营企业。但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情形便有很大转向——转向腐化与无效率的一面。这有三个原因:    一、缺乏管理人才。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国营事业,除少数董事长以外,实际经营都由技术人员负责。以为会开机器,就会管机器;会管机器,就会管人;会管人,就会无所不可管了。结果便是腐化与缺乏效率,最近几家大国营企业的表现,足可证明此点——国营事业的规模已远远超过现有负责经营者的才能了。才不胜任,必然衰败。    二、独占与特权。可以将我国国营事业的经营方式概分为两大类:一为独占经营,一为特权经营。独占便是将所有竞争者都排开,然后可以自由决定产品的价格、品质、数量,不必讲求服务态度。特权便是虽然有许多竞争者,但是在资金融通、产品销售、材料采购等方面,都享有竞争者所不能享有的优惠,其在决定产品的价格、品质、数量等方面的自由,虽然没有独占者那样大,但也相差无几。但是这类事业却时常亏本,那就是因为腐化到糜烂了的程度。我们这一类亏本的国营事业为数不少。    三、政经不分。国营事业即是政府办的事业,是政府就要搞政治;搞政治,就一定要搞到国营事业头上。所以政府办生产事业,一定政经不分。    基于以上原因,怎不令人忧虑。

2. 钱复在台“立法院外委会”报告台美关系

【中央社台北一月六日电】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美代表钱复今天指出,我国政府对美国工作原则是依循蒋总统经国‘‘中美两国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指示,全力发展实质关系。    他并且强调,中美断交后,美国对华军售仍维持继续进行。国人在去年的国军战力展示中,即可看到我国所获得的各项新式军品。赴美履任至今正好三年的钱复,上午应邀在立法院外交委员会报告中美关系及未来展望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中美断交后,中美关系及美与中共关系互有消长。协调会在美国工作原则是尽量不要将中美关系和美与中共关系纠缠在一起,而是全力寻找对中美有利的关系加以运用,以期建立双方相互的信心与谅解。    钱复指出,他在寻求加强对美的实质关系中,一向本着“防弊兴利”的原则。防弊是指在美与中共人员互访频繁中,事先要防患,以减少对我国的伤害;兴利则是加强与美国政府和民间的关系、广结善缘、争取各界的支持。全体驻美工作人员并本于“多做少说”的原则,使中美关系能维持稳健的情况。    钱复在分析中美未来关系的发展时指出,美国的政治目前是以里根总统为中心的政治。但在今年中期,美国要改选全部众议员及三分之一参议员,选举后众院将仍是民主党的天下,参院可能也会产生民主党多数的情形。若情况如此,将增加里根执行政策的困难,对美国的内政、外交和中美关系都会造成重大且直接的影响。    另外,他说一九八八年美国总统的大选结果,更会直接关乎中美关系的变化。    有关中美贸易问题。钱复说,我国的巨额顺差及美国保护主义势力逐日高涨,造成双方的紧张关系,国人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有关我国在亚洲开发银行会籍的问题,钱复说,美国并不希望中华民国脱离国际组织。国会也支持我国留在亚银。至于名称问题外交部则已有明确的声明。

3. 台湾男女婴出生比例失调

【中央社中兴新村一月二日电】台湾省家庭计划研究所长孙得雄博士指出,控制生男生女医药技术的进步及重男轻女的观念,使近年来男女婴出生的自然比例发生变化,男婴的比例有相当的增加,性别不平衡有日渐严重的趋势。他警告说,这种性别不平衡、男多于女的趋势若不能改善,下一代适婚男性的婚姻将遭到危机,许多男性将发现找太太愈来愈不易,进而引发其他社会问题。他指出、根据近年出生婴儿的性别资料,男女婴比例从以往的自然比例约一百零五比一百,升高到一百零七比一百,男性有偏高趋势。

4. 台拟在关岛设办事处

【台湾《联合报》一月七日报道】我国驻美代表钱复昨天透露,我国正与美方交涉,设法在关岛设立办事处,恢复我国原驻关岛领事馆的功能。钱复昨天在立法院答复立法委员质询时作以上表示。

5. 宋美龄近况

【香港《文汇报》一月七日报道】现年八十八岁的宋美龄,现住纽约长岛蝗虫谷附近拉丁镇孔令侃的别墅内,只有保镖和医生能够自由出入别墅。宋美龄偶到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和曼哈顿史隆·凯特林癌症医学中心检查身体。她因患乳癌,两乳皆已实施切除术。她年老寂寞,特别使她苦恼的是皮肤病。

6.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意义与国际影响(一)

【新加坡《联合早报》一月一日文章】题: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意义与国际影响(作者林任君)《联合旱报》编者按:中国自一九七八八年开始全力推行的经济改革,可说是它百多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内乱外患的情况下,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展开的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现代化运动。    这场改革虽然以经济为标榜,实际上却包含了政治和社会的内容。改革的结果,共产党在社会中的地位已经开始转变,党、政、经不再混为一体,而开始有了比较健康的区分,人民的注意力突然从政治转向经济,扭转了过去数十年、甚至百多年来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的局面;在思想方面,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开放心态,一面向传统文化、一面向苏联东欧体制以外的发展模式找寻灵感,尝试闯开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所谓“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因此,无论从中国本身的历史或国际共产运动史来看,这场改革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另一方面,由于改革的需要,中国极力谋求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且抛开思想桎梏,与一切有利其现代化的国家交往合作,不但使中国与全世界建立起互相合作与依存的经济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消除了国际间的一些紧张关系,增进了和平的机会,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此外,中国的开放也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移向亚洲太平洋区的进租。已故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亚太区的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新世纪”,这个预言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于中国改革的成败。「挑战与反应」的延续    要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当前的改革,可以先借助已故英国历史学家托恩比的“挑战与反应”概念,将中国过去百多年的历史,解释为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挑战下的反应过程。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认为,在西方文化强有力的冲击下,中国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反应,产生了各种求变的力量;中国这一个半世纪的激荡史,便是由这一连串的挑战和反应、由各股求变力量的起伏与冲突交织而成的。如何找寻一条最适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使国家富强起来,正是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问题。    然而,自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门户被西方国家强行逼开以来,中国不是一直面对外来侵略的威胁,就是处于一种内部分裂的局面。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曾经出现过不同的现代化主张,个别当政者也曾尝试过进行改革,但由于内乱外患,有利于在全国基础上有战略、有步骤地推行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改革的那种和平稳定、团结统一的环境,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中共胜利掌权后,曾经采用苏联的模式进行改革。但那与其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权衡比较之后所选择的途径,不如说是它不得不向苏联“一边倒”之后,在别无选择之下所能踏上的唯一道路。一名研究国际关系的中国访美学者刘毅认为,在一九四九年之后,“由于照搬苏联模式,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集权程度高而效率低。它不仅束缚了经济发展,而且便利了极‘左’路线的推行。在对外关系上,由于处于直接同美国对抗的地位,中国长期失去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这反过来又加强了国内极‘左’势力的影响。”因此,没多久,这种改革就被连场的政治运动搞乱了。中苏的交恶更使本来就与美国敌对的中国处于非常孤立的状态,于是中国又干脆关闭门户,闭门造车起来了。从中国百年来尝试现代化的努力来看,文化大革命的倒行逆施,的的确确是大开历史的倒车,使中国在大多数国家前进的时候不进反退,相对浪费了几十年光阴。如果把百多年来动荡的中国比喻为一个摆动中的钟摆的话,那文革时期极端排外的中国应该是它摆到最左端的时候。历史的转机    然而,就象历史上的任何危机一样,文革的浩劫也带来了空前的机会,使中国人能够在痛定思痛,冷静反省之后,毅然挣脱阻碍进步的各种条条框框,一面回顾传统文化,一面放眼马列世界以外的广大天地,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团结一致,从头干起。    邓小平的确是抓紧了这个历史性的机会。他利用文革的反作用所带来的巨大动能,因势利导,将整个局势扭转过来,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连串极富有想象力的改革措施,在短短的几年内开创了一个中兴局面,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这场改革于一九七八年从农村开始,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民自主权的扩大根本改变了整个农村的面貌,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但解决了最重要的温饱问题,而且还使中国第一次成为一个粮食出口国。农业生产的提高也带动了副业和农村工业,使这个百分之八十人口务农的国家的经济突然整个生气蓬勃起来。接着,经济特区出现了,一些沿海城市开放了。一九八四年第四季,改革的方向逐渐向城市这个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地带转移,对经济改革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价格改革终于实行了。一九八五年九月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建议,更强调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而搞活企业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这些改革下,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概念开始改变了,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开始出现了,自由市场与计划分配系统并存的局面也开始形成了……。    无论从改革的类型、改革的范围、还是改革的深度来看,这场改革已经涉及整个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改革尚未波及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改革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政治改革。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民及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意味着党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减少,国家的直接控制也转为间接控制;控制的手段不再是政治思想,而是经济政策和渐趋具体的法律制度。人治的影响渐渐消退,法制思想开始抬头;理性的经济考虑取代了毫无理性的政治挂帅;人民的注意力,一下子从政治转到经济方面来。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邓小平于一九七八年再度掌权,巩固了一个强有力的、具有同样改革思想和决心的“现代化”领导层之后,在短短的几年内出现的。这个领导层的巩固,使改革可以在内部相对团结下,由强大的政治力量推动,在全国的基础上进行,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也使它可以用一种比较有理性的、既参考外国经验又符合本国情况的方式进行。这些在过去百多年来所没有出现过的条件或特点,使这场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很可能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其实,领导层的团结和政局的稳定,正是使这场翻天覆地的改革能够以和平渐进的方式进行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过去百多年来的任何改革尝试中所缺乏的条件。即使是配合经济改革而进行的领导层大改组也是通过合法程序和平顺利完成。在一九八五年九月的中共第十二届四中全会、全体代表会议和五中全会等一系列会议中,中共中央领导层的百多位元老自动让位,让一批年轻而有专业知识的新血接任,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权力新陈代谢行动。这次新陈代谢标志着干部终身职的废除和暴力斗争夺权方式的摒弃,进一步巩固改革派的地位,也加强了和平渐进改革的基础。(一)

第 3 版

1. 男女应该分担家务

【苏联《教师报》十二月七日文章】调查证明,在苏联的离婚家庭中,有三分之一是结婚不到一年的新婚夫妇,还有三分之一是结合一到五年的家庭。这种现象也反映在出生率下降上,所以苏联把巩固新婚家庭视为一项重要任务。    离婚的青年夫妇往往把家庭关系破裂的原因归罪于住房条件差和收入少。其实他们的分歧之一是家务劳动的分配。    现在绝大部分家务劳动都落在妻子身上,她们既要象过去不工作的妇女一样承担家务,又要上班。有人对一个大工业城市的双职工家庭中的妇女一周的家务劳动时间作过统计,数字分别为:未出嫁的同亲友一起生活的姑娘为十个半小时,结婚后未生孩子的少妇二十五小时五十分钟,有幼儿而又无祖母帮忙的家庭中的少妇为三十五小时四十五分钟。    最后一类妇女一周除工作四十一小时外,还要干三十六小时的家务。这等于每天劳动时间达十三个小时,有时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能好好休息。    新婚家庭中的男人干多少家务呢?以一周家务劳动时间为统计单位。没有孩子的家庭中的男人为八小时三十五分钟,有幼儿的男家长为十三小时二十五分钟。男人一周的空闲时间比女人多了二十二小时。    这种状况同妇女在生产中和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在调查中,有的妇女说:“丈夫说,要末你中断学业,要末我不要你。”    妇女力争在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都与男人平等。但男人往往持有家务劳动是女人的事的旧观点。    为了让孩子能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做家长的要特别注意,未来的家庭是由今天的男孩与女孩组成的,家庭的幸福与和睦要从小培养。特别要注意培养男孩做家务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男女应分担家务。

2. 《卡秋莎》博物馆

【塔斯社斯摩棱斯克一月八日电】在苏联诗人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的故乡,建立了苏联第一个独特的博物馆——全世界熟悉的苏联歌曲《卡秋莎》博物馆。    该博物馆是由《卡秋莎》俱乐部成员倡议成立的,他们花了好几年时间收集同这首歌有关的材料。不少人响应倡议者的号召,寄来各种回忆文章、《卡秋莎》的各种歌词、唱片及有关这首歌的剪报以及模仿《卡秋莎》旋律的电铃。

3. 加拿大厂主追求超额利润

据加拿大《多伦多商报》十二月三十日报道,加拿大许多厂商为追求超额利润,正在加紧压榨工人。目前最普遍的作法是以各种名义强迫工人加班加点,他们宁愿多出加班费也不愿多雇人手来完成生产任务。    政府已草拟修改劳工法,减少合法的加班时数。政府认为,近来许多公司企业要求职工加班过多。它们应该多雇用工人,以缓解失业率增高的形势,同时让就业职工有较多的休息时间。    据有关人士透露,拟议中的劳工法修改案主要是削减合法加班时限。有关修改条例的问题将由政府、劳工和公司企业各派代表讨论。    按现行劳工条例,每周基本工作时限为四十小时,加班时间最多为八小时,如超过四十四小时,加班费应为工资的一倍半;如加班至四十八小时以上,公司企业就须事先向政府劳工部门申请许可。    目前,许多公司企业以补假、盘点日等名义,不仅要求职工晚上加班加点,甚至还要求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也工作,这种现象已连续数月了。这种做法使资方在不增雇工人的情况下扩大或增加生产量,取得额外利润。尽管在法律上可由职工自愿决定加班,但实际上资方有许多办法迫使职工延长工作时间。(钱)

4. 法国建时装博物馆

【路透社巴黎一月七日电】文化部长雅克·兰今天说,法国不久将开设一个由国家管理的时装博物馆。为使巴黎重新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首都,法国最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雅克·兰说,一月二十八日密特朗总统将主持开馆仪式。时装博物馆设在罗浮宫。时装博物馆设九个展厅,从十八世纪到一九四○年的各式时装将在这里展出。

5. 长征新记(十六)

抱着这种想法的并不是只有姓吴的军人一个人。有许多同志在离开自己家乡时感到惊慌和孤独。但是其他一些同志抱着吴兴那样的信念坚持下来了。    离开他们多年来的根据地,对于红军战士们来说是不容易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江西人,这大多数中的大多数又是中央苏区的人——模范县兴国县、瑞金地区、于都县、宁都以及相邻的福建省的一些地区。离开自己的家乡,是令人痛苦的。    杨成武是闽西人,当时任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政委。从江西越过省界就是闽西,那里是共产党根据地的一部分。红军驻扎在附近的消息一传开,乡亲们就纷纷前来看望他们。这些乡亲们是从杨的故乡长汀县来的。    他们磨炒米、凑鸡蛋、装薯干、织袜子、编草鞋送给红军。他们选出了十几位代表,其中就有杨成武的父亲和杨的堂哥杨能梅的妻子。杨能梅当时是四团的司务长。这些代表翻山涉水,走了一百里路来到部队,同战士们一起住了三天才离开。当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杨成武和他的同志们把他们手头的钱全都凑起来(钱不多,杨成武只有五角钱),给乡亲作回去的路费。    杨的堂哥能梅当时不在部队,在最后一刻他的妻子还没见着他,正准备走的时候,他回来了。他们匆匆见了一面,能梅又不得不离开了。一别之后过了十五年(直到一九四九年),她才再次见到了她的丈夫。    危秀英记得她是怎样随同红一方面军总卫生部干部营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离开瑞金的。    他们把一束束树叶戴在头上当作伪装,天亮的时候就停止行进。    头几天,敌机没有来轰炸。后来,有一天黄昏时分,当他们聚集在山坡上开会的时候,一架国民党飞机飞来,扔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落在大约二十英尺以外的地方。    当时董必武正在讲话。    他是参加过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老战士,态度和蔼可亲,他那时四十八岁,算是年纪比较老的同志。    董看了看炸弹落下并溅了附近的人一身泥土的地方,又抬头看看天空,然后又看看那些参加长征的人说:“马克思同志把敌人吓得惊慌失措了。那颗炸弹没有炸响。”接着就继续讲他的话。    (十六)

6. 意大利不准未成年人骑摩托

【英国《金融时报》十二月二十一日报道】意大利议会最近批准的一项新法律规定,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许骑摩托车。    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骑摩托车时必须戴头盔,如不戴头盔将被罚款。未成年人如骑摩托车上街,警察可将他的车扣留,一个月后再还给他的双亲。

7. 国际文化界评选去年文艺佳作

在文艺领域,一九八五年是个毫不显眼的年份。虽然影片《兰博》吸引了无数观众,但真正称得上“巨型炸弹”的,或普遍认为是杰作的,或在商业上赚取了巨额利润的,却寥若晨星。这一年出现较多的是水平一般的作品。《新闻周刊》特地请国际文化界知名人士提出一些他们所喜爱的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杰曼·格里尔(美国女作家,著有《女太监》与《性欲和命运》)‘图书:我认为梅斯芬·沃尔德    ·马里亚姆写的《埃塞俄比亚饥荒的农业因素(一九六五——一九八四)》是比较好的,它回答了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饥荒为什么会发生?并以十分优美的英语解释了饥荒并不是地震那样的灾难,而是那些靠农业生存的国家的必然结果。    录像:今年我看了许多歌剧录像,最好的是佛朗哥·泽菲里导演的《乡村骑士》(十九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歌剧代表作),普拉奇多    ·多明戈等人的演唱真是棒极了。保罗·特鲁(小说家和游记作家,著有《铁路大市场》和《日出时的海怪》)    图书:彼得·凯里的《大骗子》写得不错,这是部长篇传奇小说,描写一个一百三十九岁的老骗子。书中充满了澳大利亚的俚语俗话,具有加西亚·马克斯的奇妙现实主义的笔触和马克·吐温及索尔    ·贝娄早期作品的意味,但要有趣得多。    电影:彼得·韦尔执导的《证人》显示了一个杰出的导演是如何把一个相当平凡的故事拍成不同凡响的影片的。吉斯卡尔·德斯坦(法国前总统)    美术:毕加索博物馆在巴黎落成是一件大事。此馆收藏了二百多幅画,一千五百幅素描,以及一批雕塑和陶瓷作品,它们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参考框架,人们可以据此对这位本世纪最伟大的画家进行评价,也可以由此理解二十世纪美术发展过程。    图书: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克洛德·西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法国人,而是对视听艺术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里所存在的实验性散文风格的承认。其他值得注意的大事是法国出版了两部法文版的中国史诗小说:《红楼梦》和《金瓶梅》。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联合国秘书长)    音乐:我爱好古典音乐,它对我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一九八五年十月,我们在联合国欣赏了一场十分美妙的音乐会,参加表演的有耶胡迪·梅纽因和日本的一个管弦乐队。尽管我不是歌剧迷,但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确实看到了一些精彩的演出,如卢西亚诺·帕瓦罗蒂在《外套》中的演唱,弗雷德里卡·冯·斯塔德在《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表演。    (陆文岳编译自一月六日美国《新闻周刊》)

8. 苏联电视节目近来有变化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二月二十四日电】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电视节目的变化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每天的中心节目——晚间新闻节目面目一新,虽然重点仍放在国内的工农业方面,但近几个月来,苏联观众意外地看到阿富汗战场的镜头。一辆辆满载食品和供应品的苏联汽车遭到叛乱分子的袭击。这本来并不是新鲜事,但是公开放映苏联军人在战斗中遭受损失的镜头却是第一次。    苏联电视台还新添了一组活泼的对话节目,这组节目使苏联观众有机会通过电话就能源、科学和技术等问题向高级官员提问。    这组名为“问题、探究与解决办法”的节目,每隔一周的星期五晚上播映一次,每次两小时。    苏联电视观众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戈尔巴乔夫在大街上与群众握手和对话的镜头,还能看到面带微笑的里根总统以及戈尔巴乔夫访问巴黎和日内瓦首脑会谈期间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全部情景。当看到记者就人权问题向戈尔巴乔夫提问时,苏联观众惊得目瞪口呆。    电视台播映的由赫本和奥利维尔主演的《废墟中的爱情》和英国广播公司根据韦尔斯的作品摄制的《隐身人》,更是使苏联人对电视着了迷。    阿克肖诺夫接替列宾任国家广播和电视委员会主席后更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化。    电视节目的变化也反映了戈尔巴乔夫的两点,一是他显得富有人情味和生气勃勃,二是他决心丰富人民的娱乐活动。    但是,电视节目的变化并不表明意识形态的变化。    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在十一月日内瓦首脑会谈前夕曾严厉批评宣传机构,他说:“我国的电视台和电台必须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性电视台和电台。电视台和电台的所有节目必须从属于一个目的—宣传、解释和贯彻党的目标。”

第 4 版

1. 南美国家同古巴恢复或加强关系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一月五日文章】题:南美正在恢复同古巴的关系(记者阿方索·查迪发自华盛顿)    由于各主要的拉丁美洲国家正在同古巴重新建立或加强关系,美国作出的孤立这个共产党国家的努力正在遭受自从华盛顿在二十五年前的一月三日中断同哈瓦那的外交关系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里根政府的官员们仍坚持认为,继续孤立古巴对于遏制在西半球四处蔓延的颠覆活动是必要的。他们说,美国已对在几个南美洲国家的首都显示出的这种趋势表示不安了。    然而,尽管美国一再表示反对,乌拉圭最近还是同卡斯特罗主席的政府恢复了外交关系,巴西则正在考虑此事,而秘鲁则任命了去古巴的外交使节,这标志着利马与哈瓦那之间持续五年的疏远结束了。在西半球孤立古巴的作法几乎自艾森豪威尔一九六一年一月三日下令中断美一古关系以来就一直是美国政策的基石。    然而,目前的局势却对该项政策提出了最严重的挑战,这种情况是从一九七五年开始的,当时,美洲国家组织修改了它的对卡斯特罗政府实施强制性的外交抵制和贸易禁运,允许各成员国在其与哈瓦那的关系问题上单方面作出决定。    阿根廷与厄瓜多尔已同古巴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委内瑞拉同古巴建立了关系,但不是大使级的。玻利维亚也同古巴建立了关系,但没有互派大使。    哥伦比亚于一九七五年恢复了同哈瓦那的关系,但随后又在八十年代初期中止了这种关系。然而,据报道,哥伦比亚总统贝坦库尔却经常跟卡斯特罗通电话。    华盛顿的两名高级政府官员——负责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埃利奥特·亚布拉姆斯和国务院古巴事务科科长肯尼思·斯库格在分别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他们对南美洲出现的亲古巴的趋势深感不安。他们还证实说,美国已向乌拉圭、秘鲁和巴西提出了这个问题。    亚布拉姆斯说:“肯定会引起关注,我们不喜欢同古巴恢复关系的人。”    美国官员们认为,对于古巴来说,巴西“是一块大肥肉”,因为它不但是该地区幅员最大的国家,而且也是最有影响的国家之一。他们私下里担心,如果巴西在哈瓦那设立大使馆,这一行动对美国孤立古巴的政策将构成一个战略上的打击,并且会促使美洲国家组织欢迎古巴重新加入该组织。    据一位美国官员说:“它将形成一种令人头痛的趋势,其最终结局将使古巴成为西半球社会中一个杰出的合法成员。”    拉美各国的外交官们还对美国官员们说,鉴于美国已于一九七七年通过在华盛顿与哈瓦那互设利益照管处而同古巴保持着事实上的外交关系这一事实,他们反对拉美国家同古巴恢复和改善关系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美国官员们认为,古巴正在西半球谋求发展关系的原因不仅是要打破美国的封锁,而且还要削弱里根反对尼加拉瓜的政策。

2. 英首相面临执政以来最严重挑战

【美联社伦敦一月十二日电】英国报纸今天发表的消息暗示,由于国防大臣赫塞尔廷引人注目地辞职,玛。撒切尔首相可能将被迫辞职。    坚决保守的伦敦周刊《星期日邮报》的政治主编彼得·西蒙兹在今天写道:“一些在几个月前还几乎没有什么怀疑的人现在却认为,她将在今年年底左右下台。”    英国报纸今天还有几篇文章也指出,赫塞尔廷的辞职对撒切尔夫人的领导地位提出了自从她于一九七九年第一次执政以来的最严重的挑战。    赫塞尔廷在提出辞职的同时还指控撒切尔夫人的领导作风,实际上是指责她独断独行。赫塞尔廷用这种方式也许是这件事情破坏性最大的方面。    《星期日电讯报》说,由于赫塞尔廷辞职,已使保守党政府陷入混乱。《星期日电讯报》在所有亲保守党的报纸中是撒切尔夫人的最忠诚的支持者之一。    这家报纸说:“下次大选不论在什么时候举行,国防大臣爆炸性的辞职都将是个核心问题。撒切尔夫人处理事情的态度和她的专横作风将是两个反对党(工党和社会民主党—自由党联盟)在斗争中可以利用的部分东西。”    赫塞尔廷十二日在伦敦接受一家电视台的记者的周末采访时继续提出指责,他说,撤切尔夫人的行为是“违反宪法的”。他还说,他为韦斯特兰公司事务与她“怒气冲冲地”交换了意见。

3. 西哈努克说“救国委员会”必须解散

【法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西哈努克亲王今天在这里说,柬埔寨抵抗运动内部存在的一个持不同政见的集团“必须解散”,并用强烈的措词表示他支持宋双。    西哈努克亲王在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即使宋双作为非共产党游击队最大的一派——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人被赶下台,他仍将担任得到联合国承认的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总理。    以沙索沙康为首的异端分子对宋双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指责他应对该集团在抗越斗争中军事上的失利负责。    西哈努克今天说:“不能有两个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在这个运动内部建立了一个临时救国委员会一事,是令人遗憾的。这个委员会必须解散。即使宋双先生失去对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的控制权,反对他的人必须明白,他仍将担任我们的联合政府的总理。”    这位柬埔寨前君主说,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如果想要保持其“国际信誉”的话,这个政府既需要有他本人,也需要有宋双先生。他说,亲王的军队和红色高棉之间的关系最近有所改善,他们发动了一些联合军事行动。    这位亲王说,柬埔寨问题应该结合对本地区的其他问题的处理加以研究,本地区的其他问题有“苏联占领阿富汗、太平洋地区的非核武器化和美国在菲律宾的基地”。

4. 英保守党因公开争论而分裂

【英国《泰晤士报》一月十日报道】题:保守党因发生空前的公开争论而分裂    保守党因其内阁中具有非凡魅力的阁员辞职昨晚彻底分裂,从而让政府的反对派抓到了宣传的把柄。    但是,当联盟党和工党利用政府动荡之际,在野和在朝的各种政治倾向的资深政治家一致认为,在内阁大臣之间公开针锋相对的情况下导致赫塞尔廷辞职的令人惊奇的事态发展在本世纪是空前的。    前首相霍姆勋爵对本报记者说:“有些人辞职的情况我还想得起来,例如因苏伊士运河问题而辞职,但是我却想不起有哪一次辞职的情况与这一次相似。    “这个问题竟会发生如此令人注目的转变,我对此一直感到惊讶。”    资深的保守党后座议员、下院防务特别委员会主席汉弗莱·阿特金斯说:“在辞职之前展开这样公开的争论,这在以前从来不曾有过——这是没有先例的。”    工党领导人金诺克抓住赫塞尔廷辞职和他详细说明他辞职原因的记者招待会,准备在议会对撒切尔夫人发动一场全面的攻势。    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戴维·欧文说,赫塞尔延辞职一事是对撒切尔夫人个人的严厉的指控,“证实了人们对她的独断专横(专制作风)抱有重重疑虑是有根据的”。    保守党内部昨晚对赫塞尔廷辞职及此事可能对撒切尔夫人和她的政府有什么影响的看法分歧很大。

5. 「美国之音」暂停广播联合国节目

【法新社联合国一月十日电】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将迫使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考虑重新冻结雇用联合国雇员和大幅度削减联合国官员的旅行费用的问题。    他昨天在纽约发表的一项报告中警告说,情况已变得“非常严重”。报告估计成员国的欠款已达二亿四千二百二十万美元。    只有五十个国家及时支付了它们的联合国预算摊款。另外七十一个国家的摊款拖欠了一年多尚未支付。    在正常情况下,联合国手头有一亿美元很容易弄到的资金。但是现在它的金库实际上已经空了,一月份,它几乎付不起它的几千名雇员的工资。    联合国电台本周由于付不起“美国之音”电台要求它多付的百分之六百的费用(因为它使用“美国之音”的发射台)而停止了向全世界的广播,这种情况还是四十年来的第一次。    美国政府广播系统过去一直对联合国的广播进行补贴,但是现在由于美国出现了庞大的预算赤字,它决定对联合国的广播收全费。    【路透社联合国一月八日电】联合国发言人今天说,联合国已暂停它通过“美国之音”电台播送的短波无线电广播,因为“美国之音”要求将收费额增加五倍。    去年,联合国为了使用“美国之音”的设备以十三种语言播送联合国节目,名义上每小时付费三十美元。上个月,“美国之音”说,它将不得不以实际收费额要求联合国每小时支付一百七十九美元。    联合国广播节目的内容是新闻及联合国会议和活动。广播的语种有阿拉伯语、华语、英语、法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索马里语、西班牙语、斯瓦希里语和土耳其语。

6. 美国《新闻周刊》评出的八五年十大新闻人物(下)

六、理性战胜暴力    曾有过许多怀疑论者,但拉·甘地的作为已证明他们的怀疑是错误的。这位飞行员出身的印度总理已转变了印度的基调,他所坚持的信念,即理性能够战胜感情和暴力,已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前途带来了希望。    在国内,他议定了一些有希望给烽火连天的旁遮普和阿萨姆两个邦带来和平的方案。他出访了华盛顿和莫斯科,向超级大国显示其不凡气概,不过他明智地把更多时间用于努力改善与巴基斯坦及常被忽视的较小邻国的关系上。七、明星之死    他是最令人叫绝的好莱坞大明星。不过罗克·赫德森在一九八五年十月去世后,却获得了另一种名声:最著名的爱滋病受害者。他的死使这种致命疾病的可怖现实在全世界引起了注意。八八、出自小地方的大人物    这个世界仍有许多余地可供出自小地方的大人物占用。你不妨问一下里根总统和密特朗总统,两人在一九八五年都有充分理由为戴维    ·朗伊在十八个月前当上新西兰总理而悲叹。去年年初朗伊决定禁止美国海军的核装备或核动力军舰停靠新西兰港口,使西方盟国感到震惊,并可能导致存在已久的澳新美防务条约毁于一旦。然而,这位四十三岁的穷律师出身的总理之所以成为国际反核英雄,却是他对去年七月法国特工人员炸沉绿色和平运动的“彩虹战士”号旗舰所作出的愤怒反应。九、造反有理    他是暴发户中的暴发户,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同时又善花言巧语。在头六个月的执政期间,他昂昂然成为一代匡世英雄。三十六岁的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佩雷斯,因为蔑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策动拉美债务国“造反”受到了同胞和许多外国人的欢呼。他作出的把秘鲁的还债额限制在出口收入的百分之十以内的激进决定,使他在处理国内风险很大的问题方面享有信誉和权威。十、美国的偶像    他是首领,是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最完美的摇滚乐歌手。虽然他“生于美国”——如他的特别成功的一九八四年歌曲集名字所示——布鲁斯·期普林斯廷现在属于全世界。在世界上三十九个城市的巡演中,斯普林斯廷都是向摩肩接踵的观众演唱的,无论是在澳大利亚、日本,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挥舞美国旗,高唱他们也是在美国出生的。置身其间,这位三十五岁的勤奋音乐家发现自己由一个流行歌曲明星变成了文化偶像,变成了美国活力和理想的象征。(下)(陆文岳译自一月六日美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