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1-28
第 1 版
1. 中国不会默认美苏为所欲为支配世界
日报说中国外交新战略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同第三世界关系 【日本《朝日新闻》十一月二十六日述评】题:中国将加强全方位外交(记者近藤发自北京) 中国对美苏首脑会谈的报道是极为简单的,未加任何渲染。但是,这不是说中国不重视这个会谈。毋宁说,中国领导人一直以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会谈的进展。 中国之所以对首脑会谈表现出强烈关心,是因为它必须密切注视这样一个问题:在美苏首脑会谈取得成果的情况下,中国是否有必要对其建立在实行现代化政策基础上的外交战略作修改。 现在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展开全方位的、讲求实际利益的外交。对美苏两国也谋求改善关系,促进友好,以创造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可以说,美苏关系向和解的方向发展,正是中国所希望的、值得欢迎的趋势。 西方外交人士认为,“将来,美苏裁军一旦变成现实,那么,部署在中苏边境的苏联军队就有可能削减或后撤,中苏关系将以比预计还要快的速度改善,出现对中国更加有利的环境。” 不过,人们依然认为,同美苏关系走向和解相比,某种程度的对立也许对中国更有利。也就是说,美苏对立会使双方都企图把中国拉进自己的阵营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可以从两国那里得到有利条件。 中国希望美苏和解有助于缓和世界紧张局势,但也不会默认美苏“勾结”起来,随心所欲地支配世界。 最近,中国再次开始致力于第三世界外交,这是对抗美苏控制世界的手段。 当前,中国一方面加强全方位外交,另一方面,也将以更强有力的声音呼吁进行裁军,同时将密切注意美苏对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地区纠纷,如柬埔寨问题等,是否会认真采取行动。 【《日本经济新闻》十一月二十六日述评】题:走向新的缓和之路:中国外交(记者山本发自北京) 中同对美苏首脑会谈为走向新的缓和开辟道路一事正式表示欢迎。但是在心底里,中国的反应是相当复杂的。因为,从美苏对立关系激化的七十年代末起,中国钻了两大国的空子,推行独立自主外交并取得了巨大成果。如果美苏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就需要重新估价外交战略。 近一两个月的中国外交已经出现这种变化的苗头。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今后外交战略的端倪。 如果美苏两国以这次首脑会谈为契机开始实行缓和,中国就将被迫采取新的外交对策。这是因为,人们预计美苏两国的对华态势将会发生微妙变化。而如果美苏关系开始好转,并出现国际政治问题在两国主导下处理的事态,中国可能会再度加强“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最为警惕的是超级大国通过越顶交易作出有损中国利益的事情。因此,中国今后将加强同第三世界、西欧国家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外交立足点。并将以此为基础,一方面以“反对霸权主义”来牵制美苏行动,另一方面将继续积极发展同两国的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以便实现现代化目标。
2. 在苏最高苏维埃冬季会议上 戈尔巴乔夫呼吁增强苏联经济实力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今天在最高苏维埃冬季会议上呼吁制订一种更加富有活力的方针,以便增强苏联的经济实力 戈尔巴乔夫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五分钟讲话,正式提名他的盟友雷日科夫担任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实际上在九月二十七日吉洪诺夫退休后就担任总理了。 戈尔巴乔夫赞扬五十六岁的雷日科夫具有从事经济工作的专门知识。他还说,促进工业生产是苏联的首要任务。 在雷日科夫的任命被全体代表一致批准后,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塔雷津作了报告,介绍了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以及一九八六年的计划和预算。 塔雷津也象克里姆林宫高级领导人最近讲话时那样,对契尔年科执政时期的经济状况提出批评。 他说:“今年,我们的经济工作是在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但是“由于党和政府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形势有了好转。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苏联最高苏维埃冬季会议今天在这里开幕,经济计划人员“冻结”了军事开支,并且称赞苏联自戈尔巴乔夫今年担任共产党首脑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戈尔巴乔夫在这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说,发展经济、改进计划工作和保持国防力量仍然是政府的主要目标。 财政部副部长维克托·杰缅采夫在这次会议上说,一九八六年军事预算将继续为一百九十亿零六千三百万卢布,这个数目与一九八五年的军事预算一样,但是在整个预算中所占的比例从百分之四点九下降为百分之四点六。 他说,预算条款表明苏联在对外政策方面奉行一种非常明显的和平方针。 西方专家说,苏联官方宣布的军费数目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他们估计苏联的实际军费大约为上述数字的三到四倍。 他们说,杰缅采夫的讲话反映出苏联在日内瓦首脑会谈之后想对西方采取温和的立场,就象苏联一九八五年的军费数字是要表明苏联因美国在西欧部署巡航导弹和潘兴I式导弹而要强化它的立场一样。
3. 一些美银行开始向苏重新发放贷款
【美联社纽约十一月二十六日电】《纽约时报》今天说,一些美国银行已开始向苏联重新发放贷款,在此之前,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它们曾把贷款活动中止了五年。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的四家大商业银行以及加拿大皇家银行的伦敦分行本月初同意借给苏联人四亿美元,用以购买美国和加拿大的谷物。
4. 日本外力省认为:美苏对话对朝鲜半岛会产生好影响
【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二十六日文章】题:美苏首脑对话,对“朝鲜半岛”会产生好影响 外务省认为,美苏首脑在日内瓦会谈中达成的“继续对话”的协议,会对正在对话的朝鲜半岛形势产生好的影响。它认为,韩国的全斗焕总统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两最高首脑之间的直接谈判最近很可能实现。 关于朝鲜半岛的形势,外务省尤其注意的是,明年一月十五日到十九日,为出席时隔八年的日苏定期外长协商而访日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将利用访日的机会首次出访北朝鲜。虽然苏联和北朝鲜双方没有正式公布,“但从各种情报来看,有确实的证据”(外务省人士语)。 前不久的美苏首脑会谈,在里根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一对一的会谈中,虽然没有谈及朝鲜半岛的形势,但在舒尔茨国务卿和谢瓦尔德纳泽外长的会谈中曾就此交换过意见。谢瓦尔德纳泽外长将根据美苏首脑会谈的结果同北朝鲜方面进行会谈。
5. 埃菲社说:尼加拉瓜外长访华时将同中国建交
【埃菲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在同反共的台湾政府长期保持了一种奇怪的关系后,尼加拉瓜现在看来谁备同北京建交。 尼加拉瓜外长米格尔·德斯科托十二月份到达北京时可能达成上述协议。 埃菲社采访的外交人士强调了尼加拉瓜外长(头一位前往北京的桑地诺政府高级官员)访问中国的重要性。米格尔·德斯科托将率领一个重要的、人数众多的代表团于十二月初到达北京。 这个代表团将最后确定正式建交的细节。 在一九七九年桑地诺革命胜利之后,尼加拉瓜继续同所谓的中华民国(台湾)保持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却一直表示支持尼加拉瓜的“自决权”并严厉抨击美国的做法,如对马那瓜进行经济封锁。 现在同尼加拉瓜建交将是北京的一个外交胜利,北京现在正对拉美开展全面攻势,使台湾彻底孤立。
6. 马哈蒂尔对中国领导人感到放心
【美联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三日电】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今天说,马来西亚对于中国领导人很放心,将不会让马来西亚的共产党叛乱分子的问题妨碍两国贸易。 马哈蒂尔在同中国官员会谈后两天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对被取缔的马来亚共产党提供的道义上的支持是两个国家能够克服的“小问题”。 马哈蒂尔继续说:“对于现在的中国领导人,我们感到放心。但我们仍感到,也可能发生某种变化。因此,我们仍持谨慎的态度。” 他说,虽然他的访问使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感到放心,但他对马来亚共产党可不放心。 马哈蒂尔在谈到他这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时说,他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李先念的会谈是成功的。 他说,会谈集中在经济问题上,诸如两国之间贸易的平衡问题,以货易货的贸易问题等。
7. 香港分析家谈许家屯的讲话
【法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分析家们今天说,英国官员可能在明天于北京开始举行的会议上要求中方小组成员澄清中国人关于香港问题的一次引起争论的谈话。 双方的官员是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成员。这个小组是为了监督将来执行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情况而建立的。 北京驻此间发言人许家屯二十一日发表的一次含糊的谈话中说:“有人做了一些背离联合声明规定的条件的事情”,他不愿意作具体的说明。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英方代表团团长魏德巍今天在去北京之前拒绝透露联络小组为期四天的会议的议程。但是,一位政府高级官员对法新社记者说,伦敦可能要利用这个机会要求中国人对许先生的谈话作出一定的澄清,“即使仅仅是口头上的”。 此间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说,北京的警告不是针对香港官员或英国官员的,而是针对这里一批鼓吹在立法局内讨论起草香港基本法问题的议员的。 根据去年十二月签署的中英协议,中国应允许香港在一九九七年这块领土成为特别行政区以后至少实行五十年自治。香港基本法尚需由北京起草。
8. 美对拉触机密的人采取特别措施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六日电】美国国防部一位发言人今天说,国防部长温伯格命令对五角大楼中接触密码材料、密码和设备的人员采取特别的安全措施,此举部分是对上周逮捕数名间谍作出的反应。 发言人西姆斯说:「温伯格已命令为所有经常接触大量密码情报或非常机密的申请书的人员作出接触密码的规定。」
第 2 版
1. 中国二○○○年将是中等收入国家
【《印度时报》十月二十七日报道】题:中国人均八百美元可以达到 尽管人口增长较快和有几个时期经济管理严重失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八二年还是平均每年增长了百分之四。 据世界银行访华代表团提交的报告《中国——长期发展问题与选择》认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实行的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具有特别的关系,这种改革使人均国民收入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四年平均每年增长了百分之六点八。 到二○○○年,这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将增长到八百美元。 代表团团长埃德温·利姆指出,以后的几十年中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对中国来说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报告指出,能源、土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虽然重要,但将不是决定性因素。 然而,代表团认为,中国经济的希望在于成功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 代表团指出,这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管理制度改革的成功,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一是更多地利用市场调节来刺激创新和效率。其次是加强间接与直接经济控制相结合的计划。第三是修改和完善社会制度及政策来保证分配的合理性,以抵消市场调节和间接控制可能引起的更大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报告说,极少的国家能将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到产生高速而有效发展的程度。 报告表示相信,这将阻挡不住中国。 过去几年中中国农村地区所完成的事情不但树立了典范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对于城市经济互补的和同样高速的发展的确是必不可少的。 报告指出,如果新近的经验能够作指导,那么中国长期发展的目标看来是可以实现的。 报告预料,再过二十年,中国——现在是一个低收入的国家——将成为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 在报告的前言中,世界银行行长克劳森说,中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的努力不但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未来,而且也使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未来。
2. 台一“立委”要求开放大陆信息
【台湾《自立晚报》十一月二十一日报道】立法委员张俊雄今天建议政府应开放中共资讯,以期使国人能有正确的资讯依据,如此才能知己知彼,赢得与中共经贸竞争的胜利。 张俊雄在书面质询中指出,行政院曾经公开表示,将开放资讯及适度开放中共资讯,但是近半年来,行政院的表示并无具体的行动,反而在经济景气一直无法复苏、投资意愿一直无法提高之际,有关资讯开放反而变得更加紧缩。 张俊雄指出,目前所有进口的外国政、经报章杂志,凡是有关中共的消息,均被撕毁或涂污,尤有甚者,对于执政当局可以影响的报章杂志,执政当局都予以施加压力,要求凡是销来台湾的部分均需换上“清洁版”,进口的华文报章杂志特别被如此要求,如香港出版的《星岛日报》,近半年来便已被施压不能有任何刊登中共消息的版面。 .他表示,外贸部分所出版的商情刊物,过去多多少少都会刊出中共商情,但近几个月来,均已经“过滤”,所有中共消息除非批判不好的一面之外,都被下令不许刊出,连讨论贸易对手国的商情涉及中共部分,也以少刊出为原则。本来,投资意愿低落固有不少经济因素,中共资讯的不够开放也被认为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今天反开放为紧缩,无异于开倒车、不进反退。 他指出,中共自实施开放政策以来,虽仍不脱其统战阴谋本质,但其开放的形象已逐渐赢得国际间的肯定,而且其对外经贸活动也有较灵活的做法,在很多外贸市场,都成为我强烈的竞争对手,而政府却依旧紧缩资讯。如此,国人又如何能与中共对外经贸做正确有效的竞争呢? 【台湾《自立晚报》十一月二十一日报道】对于立法委员张俊雄提出有关开放中共资讯之质询,新闻局有关人士表示,依据现行法令,中共之资讯不得开放流入国内,以免影响国家安全。但对张委员的建议,新闻局会予以慎重研究。
3. 中国电影艺术进入新的繁荣期
【《朝鲜电影》杂志第十期文章】题:中国电影艺术进入新的繁荣期(作者崔正吉) 中国目前拥有十三家电影制片厂,去年拍摄了一百四十部故事片,拥有大量的电影观众。 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每年举行的“金鸡奖”和“百花奖”活动,吸引着大批观众热情地参加投票。 这说明中国电影艺术正按照群众的思想和美学要求而发展。 当前中国创作最多的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这类作品占电影创作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我认为电影和现实的联系得到加强,并及时地反映了生活中所提出的问题。《血总是热的》、《大桥下面》、《都市里的村庄》就是这样的作品。从这些电影里可以看到今天中国人民生活中有意义的紧迫的问题。这些电影以尖锐、深刻的剧情,表现了消除“文化大革命”的伤痕,创造新生活的社会变革过程。 对中国电影的另一个印象是真实地反映生活。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影,真实地描写了现实中可以找到的生活,可以见到的人们的性格。 通过这些描写,表现生活中迫切的有意义的问题。真实地反映生活,还依靠各种创作手段来表现,使之更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同中国电影界人士的谈话和参观,我们确信,今天中国的电影艺术已经进入了新的繁荣期。
4. 美就亚行席位问题正同台策划一种方案
【《华盛顿时报》十一月二十五日报道】题:台湾和中国在亚洲开发银行问题上的角逐争斗 亚洲开发银行董事会本周将在马尼拉开会讨论——并且很可能作出决定 ——共产党中国的成员国资格问题。台湾拒绝接受为保留它在亚行的席位而设想的一项妥协方案,它将面临总算帐的时刻了。台湾在中国大陆的对手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加入亚行,已重新引起了北京和台北都声称拥有统治中国的合法权的核心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年前申请加入亚行时要求驱逐台湾。它现在显然准备允许台湾继续留在亚行,如果台湾改用表明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的称呼的话。妥协方案显然是美国提出来的。 尽管里根总统已向一些国会议员许诺说不会以牺牲台湾为代价来接纳北京,但华盛顿是支持接纳共产党中国的。 为了达成妥协,里根总统最近派他的前国家安全顾问威廉·克拉克前往台湾搞出一项妥协方案。 所提的建议显然是,中国和台湾都用各自的首都作为自己称呼的组成部分。台湾将用“中国台北”代替正式名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以“中国北京”的名称加入亚行。 北京希望用“中国台湾”的名称 ——表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它还希望在协议中声明它是“中国在亚洲开发银行唯一的合法代表”。 许多人估计,北京将妥协,因为它希望亚洲开发银行所能提供的好处——以优惠利率提供的开发贷款。中国需要资本投资。然而,台北可能不会屈服。在一九六六年成立亚洲开发银行时,台北是亚行的创始国。而北京政府在当时是存在的,因此它不能提出要中国席位或改变代表。 同情台湾的人士说,“中国台北”方案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方案暗示着许多人所说的那种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解决方案。美国国务院和亚洲开发银行都不承认他们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5. 台暗示让美在台建立军事基地
【《华盛顿时报》十一月二十五日报道】鉴于决心要关闭美国至关重要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附近的克拉克空军基地的反对马科斯总统的候选人在菲律宾得到的政治上的支持越来越大,台湾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暗示,美国去台湾建立基地可能受到欢迎,以保护它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侵犯。 美国国务院人士表示,台湾最近的此类言论在美国驻北京的新大使洛德听来是很不入耳的。
6. 台湾当局释放李荆荪
【香港《大公报》十一月二十日报道】七十年代初轰动台湾的“叛乱案”主角、著名新闻界人士李荆荪,在遭到十五年的监禁后,已于本月十七日被悄悄地释放出来。这位当年五十多岁的评论作家,至今已六十九岁,垂垂老矣。 当日上午,香港《新闻天地》社长、台湾立委卜少夫,陪同李氏家人到台北市板桥“仁爱教育实验所”,迎接李荆荪出“所”返家。李荆荪在四十年前是《新闻天地》杂志创刊发起人之一,后来在台湾出任《大华晚报》董事长和“中国广播公司”副总经理。 在香港的《新闻天地》督印人黄绵龄偕夫人,也在十七日上午乘坐飞机赶到台北,与阔别十五年的老友李荆荪会晤。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日,台湾国民党当局以“军事审判”判处李荆荪无期徒刑,罪名是“参加叛乱组织罪”,被控“利用报纸散布谣言,为匪宣传,攻击政府”。当时,台湾报纸对这位著名报人被“调查局”逮捕一事,只字不登,而在台湾社会却传出李氏为“台独”、“共谍”之说;但也有人指出国民党当局大兴文字狱,借此手段镇压台湾报界和知识界反蒋情绪。当时,台湾军事法庭曾指控李氏利用《大华晚报》的“星期杂感”专栏,“经常撰写不利于政府之消息,或撰文攻评政府,散布毒素思想,或鼓动民营报纸攻击政府”,罪莫大矣! 李荆荪这次从“仁爱教育实验所”——变相的监狱出来,是减刑十五年释放,台湾当局没有正式宣布,岛上国民党的党报也只字不提。
7. 《 黄土地》在伦敦电影节上获好评
伦敦来讯 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二月一日期间伦敦举行了第二十九届国际电影节,内容丰富,绚丽多彩。这次电影节的特点是:规模大参加这次电影节的有四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共放映二百部电影。东道主英国四十四部。组织电影节的官员们说,这是历来规模最大最好的一次电影节。伦敦市民们可以尽情地欣赏,‘大饱眼福。有的观众说,“有趣的电影太多了,简值顾此失彼,应接不暇”。亚洲崛起今次参加伦敦电影节的有:中国的《黄土地》,台湾省的《青梅竹马》、《玉卿嫂》和香港的《英伦琵琶》、《似水流年》和《上海之夜》;日本的七部故事片;此外,还有印尼、泰国、菲律宾和南朝鲜等电影。 英国电影评论家弗·迪格南说:这次亚洲电影是历来参加伦敦电影节规模和阵容最大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赞说:来自中国、日本、台湾和南朝鲜的极其优秀的电影证实,远东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电影源泉之一。伦敦电影节负责人、电影评论家德里克·马尔科姆赞扬说:“今年伦敦电影节特别令人感到自豪的是,远东电影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无疑会受到热情洋溢的欢迎。”《黄土地》获好评电影节负责人德里克评价说,《黄土地》是“中国的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经济学家》赞扬《黄土地》是“西方迄今所看到的最出色的中国电影”。伦敦华人组织的“中国电影欣赏社”向观众介绍说:“自从《黄土地》今春第一次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放映之后,此片便被认为是自一九四九年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部中国电影。此片通过歌曲、音乐及陕西那贫瘠但引人入胜的景色强烈地表达出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和感情……”,并说,此片“有独创性,导演凭藉形象化的描绘和音乐而不是依赖事件和对话来推进剧情发展”。锦上添花正当伦敦电影节世界艺术之花大放光彩之际,“中国电影欣赏社”设在伦敦市西区“中国城”中心的一所崭新的美都电影院正式开张了。它在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间特别放映《黄土地》、《寒夜》、《人生》、《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巴山夜雨》和《泥人常传奇》等六部中国电影。不言而喻,此举是为了配合电影节的,这就使本来丰富多彩的伦敦电影节锦上添花。 这不仅使此间华人社会而且使更多的英国人更进一步熟悉中国的艺术,增进对中国的了解。
第 3 版
1. 《苏联战略防御计划》(五)
苏联最新的防空截击机米格—31(“狐提”式)具有俯视俯射以及攻击多目标的能力。现在,在苏联西北部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至远东军区之间的若干地点部署了八十五架以上的米格—31截击机。两种新型战斗截击机SU—27(“侧卫”式)和米格—29(“杠杆支点”式)也具有俯视俯射能力,并被设计成在空对空战斗中具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三种飞机都装备了两种新的空对空导弹——AA—9远程导弹(用于“狐提”式)和AA—10中程导弹(用于“侧卫”式和“杠杆支点”式)——这两种导弹可以对付低空飞行的目标。 苏联还在部署作为中坚力量的机载警戒和控制系统飞机,这种飞机将大大完善其预警能力和空战的指挥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在对付低空飞行的飞机和巡航导弹之间。 苏联人保持着世界上最广阔的防空预警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可与华约盟国的雷达联合使用的广阔的陆基雷达网构成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万多个各种类型的空中监视雷达的探测范围实际上完全覆盖了苏联中空到高空的区域,而且在某些地方远远超越了苏联国境。三个用于弹道导弹警戒的超视距雷达还能对高空飞行飞机的接近作出补充警戒。 苏联还在积极研究和制订改善其空中监视网的计划。它从一九八三年开始部署两种新型空中监视雷达,这种雷达将提高苏联的防空和电子战能力以及对巡航导弹和轰炸机袭击的预警能力。苏联人还在继续部署经过改进的空中监视数据系统,这种系统能通过空中监视网迅速将前沿雷达的数据传送到地面控制的拦截场地和地对空导弹指挥哨所。 苏联的战略地对空导弹能提供区域性全天候从低空至高空屏障和终端防御。有五个系统现在已能使用。这五个系统是:SA—1、SA—2、SA—3以及性能更好的SA—5和SA—10。苏联把重点首先放在对指挥与控制设施、军事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设施的终端防御。 (五)
2. 法国教改重视中学选修课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十二日电】法国政府今天对其教育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是使中学毕业生人数到二○○○年增加近一倍。这项改革将从下个学年开始在法国二千五百所中学里逐步实行,它将在十五年里使中学生人数从目前的一百二十万增加到二百万。 根据这项改革,到那时百分之八十的中学生都能达到毕业水平。中学生只有达到毕业水平才能进入法国的大学或相应的学院。教育部长皮埃尔·舍韦内芒说,改革的目的是加强普及教育,减少进入供不应求的职业市场的没有技术的青年人数。 舍韦内芒在一项关键的革新中决定取消过于重视数学毕业成绩的做法。这条“有魅力的道路”历来吸引着最有前途的学生。为了满足国家对专家治国论者、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需要,使教育更加适合各种各样的学生,改革将使学生有可能在八门自成一体的学科中自由选修。 这些学科包括以人文学、语言和艺术为中心的三门文科、将导致从事司法、政治、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两个学科和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农艺与科学技术在内的三个学科。 在距离毕业考试两年以前,学生仍然要学习综合课程,但是学习的侧重点比较明显,在考核的基础上允许上选修课。
3. 日本培养的大学生 缺乏独创力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十一月九日一期文章】日本担心,尽管它在教育方面花钱很多,但是它的毕业生很少成为具有独创思想的人。政府任命的教育委员会的一篇初步报告对日本的教育制度持批评态度。它说,这种制度所培养出来的是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僵化的毕业生。 日本的孩子们差不多都完成六年的中学学习,至少百分之三十五的孩子接着要接受高等教育。日本的教育水平良好,这是这个国家战后经济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日本在教育方面的做法可能太过分了,争取进入最好的大学的竞赛可能在幼儿园就开始了。一个人的学历比西方更多地决定他一生的就业机会。日本的教育制度鼓励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精神和创造性的思考。这培养出了一支知识丰富而守纪律的劳动大军,以照管工业机器。但是,政府担心,这种死板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在发展未来技术方面成为障碍。 日本国会去年发表的一篇有关科学和技术的报告说,尽管日本工业有一大部分是先进的,但是日本同西方的“技术贸易继续出现巨额逆差”。日本人悲叹他们的国家所产生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太少。几乎所有的以科学为依据的奖金都被西方国家的研究人员囊括了。 定于明年六月发表其最后报告的教育委员会尚未确切地说明如何鼓励创造性。很多日本人不愿进一步仿效西方,他们认为,西方的影响促使年轻人怀疑日本传统的价值观念。
4. 日本专修学校深受社会欢迎
据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十五日报道,在日本,专修学校被说成是教育界的“民间活力”。从十年前文部省根据学校教育法制定了专修学校制度以来,专修学校的学生人数在稳步增加。最初只有八百九十三所学校,十三万学生。而现在,专修学校已发展到三千零一十四所,学生人数也增加到五十三万八千人。 专修学校深受社会欢迎,原因是学生毕业后掌握了实际本领,可以取得直接就业的资格。 日本专修学校大致由下述八个方面组成:医疗、卫生、工业、教育与社会福利、商业、农业、家庭事务、文化教养。拿教育来说,有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保姆等。在保育专门学校和文部省指定的培训所毕业后,参加工作有一定年限,就可以得到一级执照。营养士和厨师也同样,毕业后就取得了资格。技术方面有电气工程士和测量士助理。毕业后,如果积累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就会取得电气主任技术员和国家测量土的资格。专修学校毕业的学生,只要努力,实际工作能力决不比大学毕业生差。 在信息化时代,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掌握符合自己愿望的技能为社会服务。在专修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重点学习,这是它的一大长处。 日本专修学校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还有一个背景。现在,尖端技术和高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许多一流企业招聘人员数大量增加。同时,企业所要求的人材不单单是看学历,而是希望得到不用培训即可胜任工作的人材。而高中和大学受一些条条框框束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专修学校则不同,它以符合形势要求的教学内容赢得胜利。(红)
5. 印度培养统治者的学府-------杜恩学校
【美国《时代》周刊十一月十八日一期文章】题:印度培养统治者的学府庆祝建校五十周年 在新德里以北一百三十英里处的喜马拉雅山脚下,有一所环境幽静、占地面积很大的校园。校舍是古老的砖瓦建筑。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最终将进入印度的上流社会。这就是杜恩学校。 在印度为每个学生所花的钱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杜恩学校却是印度教育方面大有希望的绿洲。该校五十年来一直招收印度名门望族的子弟。同英国的公学一样,从杜恩学校毕业的学生将成为将军、企业家和政界领导人。上周,该校举行历时三天的建校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参加校庆活动的老校友中,最有名气的是印度现任总理拉吉夫·甘地。他是该校一九六○年毕业生。 该校是在英国殖民地官员的支持下由亲英国的印度人于一九三五年创建的。现有学生五百五十七人,每个学生每年付学费七百美元。五十年来,该校对学生的主要要求一直没有变:能吃苦耐劳、培养自己的个性和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向学生提供的是简朴的宿舍并要求学生多打板球和曲棍球;校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信心的办法之一是,让学生同村民一起很好地工作。 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拉吉夫·甘地在接受学生报采访时,对该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批评。他说,「我多少觉得母校活力不足。」
6. 哥伦比亚的旅游学校
【哥伦比亚《新边疆》周刊文章】哥伦比亚的旅游业十分发达。在培训旅游业工作人员方面,它遥遥领先于除墨西哥以外的其它拉美国家。目前,该国的一些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都有旅游和旅馆专业,其课程多达十四种。哥伦比亚走读大学、巴拉基利亚自治大学和全国徒工培训局是国内最主要的旅游业人材培训中心。 哥伦比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的学制为二年半,大学旅游专业的学制为五年。学生每学期的费用平均在三万五千比索(约合二百八十美元)到四万五千比索(约合三百五十美元)之间。 哥伦比亚全国最大的旅游人材培训中心是全国徒工培训局。培训局制定了一个教学大纲,其中主要科目有:厨房、酒吧、餐厅和接待工作、肉类切割和加工、食品储藏、面包与糕点制作工艺,以及导游。一九七三年,全国学徒工培训局自建的一所用于教学的大型旅馆开始营业,它的工作人员全部是该局早先培训的学生。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个旅馆进行实地技术培训,从而为学生们步入劳动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的课程基本上分三个阶段:学徒期、熟练期和完善期。一九八四年,全国徒工培训局共培养各种人材三千九百五十四名。 这个旅游学校除了培训旅游业人材外,还为一些单位和企业提供咨询。
第 4 版
1. 苏有意使贾卢德替代卡扎菲
【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日文章】题:苏联在的黎波里的代理人(作者杰克·安德森和戴尔·范阿塔) 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近来一直是战战兢兢,害怕起他自己的军队来了。上一次他派军队采取行动(即今年八月他命令军队去占领突尼斯)的时候,军队将枪口对准了他。 卡扎菲大概对最近透露的如下消息并未感到过于不安:美国中央情报局已把卡扎菲列入它的敌人名单,并得到里根总统的许可。 但是,如果中央情报局对卡扎菲来说没有什么好怕的话,那么,谈及苏联人和卡扎菲的关系可就不能这样说了。苏联人希望巩固他们在利比亚的立足点,这一点随着卡扎菲遇到的棘手问题的增多而明显地得到证实。苏联的代理人在的黎波里有一定的地位:他就是卡扎菲的亲密同事贾卢德。 卡扎菲最大的问题是缺钱,这个问题可以致命。利比亚人意识到他们欠了苏联很多债,这是卡扎菲为推行他的庞大计划而得到苏联一笔笔贷款的结果。 我们看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项秘密评价报告,该报告列举了利比亚人对卡扎菲的“抱怨”。抱怨之一是他“挥霍了利比亚的钱财,推行他的乌托邦计划,而置国家最大利益于不顾”。报告指出,也许更重要的是利比亚七万三千人的武装部队上层“对卡扎菲在外交政策方面随心所欲和重大的决定不同他们商量的作法感到气愤”。中央情报局指出,在过去的五年发生的未遂政变次数比他一九六九年夺取政权后的十年内还多。 利比亚军队的武器(价值约二百亿美元)大部分是苏联人以慷慨的信贷形式向卡扎菲出售的,其中大部分贷款尚未偿还,但是,苏联人并不那么担心,他们向卡扎菲出售的东西超过了他实际需要的程度,目的是要把利比亚作为苏联进行破坏活动的一个后勤基地。 要是卡扎菲被利比亚非法的公民所推翻,苏联人的那些美好的梦想就会被打破。苏联人将会尽最大努力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他们想使他们的人贾卢德在卡扎菲倒台的时候上台。至于利比亚的军队(他们很可能是卡扎菲倒台的工具),中央情报局最后说,军队中的一些人对“同苏联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感到不安。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贾卢德仍能够占优势地位。
2. 英《外事报道》文章《 卡扎菲的敌人》
【英国《外事报道》周刊十一月八日文章】题:卡扎菲的敌人 卡扎菲上校在对利比亚长达十六年的统治中可能第一次在国内遇到了麻烦。 最近一次政变阴谋发生在今年八月。当时,一批奉命袭击突尼斯的军官采取了反叛行动,把他们的坦克转向了的黎波里。一些空军驾驶员也参加了。但是,这次反叛行动被镇压了下去,逮捕了三十多名军官。 这次事件使卡扎菲感到十分震惊,以致他不允许军队离开兵营出来参加九月份庆祝他的政变成功十六周年的活动。 我们的人士说,卡扎菲的地位比过去更不稳定,而且更孤立。他对同苏联结盟产生了怀疑。如果是俄国人,而不是里根,把他赶下台的话,他都不会感到意外。取代他的将是他的总理和克里姆林宫在的黎波里的头号联系人贾卢德少校。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则消息说,卡扎菲比以前更加反复无常,而且患了失眠症。他过去总是隐姓埋名地到市场上去转转,看看利比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还在事先没有宣布的情况下到一些政府办公室视察。现在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了。卡扎菲通常呆在的黎波里一些戒备森严的主要兵营里,晚上睡觉也经常换地方。 以色列关于卡扎菲的一则情报说:他很容易出现保持沉默和自行孤立的时候,他长时期地不公开露面,孤零零地呆在沙漠地里。他的人生观是利己主义的。他是根据他自己狭隘的见解来研究现实的。这些特性正是他坚持和坚信他的过分简单的社会主义哲学的原因。可得到的证据还不足以明确证实或否认他是否得了精神病。
3. 伊拉克同巴解加强联系
【路透社巴格达十一月二十六日电】新闻分析:正当其它阿拉伯国家设法同巴解组织保持距离之际伊拉克却同该组织加强了联系(记者托德·罗伯逊) 选择巴格达作为巴解组织举行高级会议的地点这件事说明该组织同伊拉克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尽管其它阿拉伯国家采取了同该组织保持距离的做法。 包括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内的大约一百名巴解组织官员在巴格达举行了一周的会议,制定他们今后对中东和平行动的方针,解决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分歧和其它一些问题。自今年四月以来巴解组织已在这里开了三次会,阿拉法特访问伊拉克的首都时也很少不受到侯赛因的接见。 三个月前,巴解组织在这里设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并且享有大使馆的地位。 一位密切注视巴勒斯坦问题的西方外交官说:“巴解组织可能正式把它的总部迁移到这里”。 萨耶赫对本社记者说,并不打算把巴解组织总部从突尼斯迁出,并且否认突尼斯要求采取这样的行动。 一位西方外交官认为,巴解组织选择巴格达作为开会的地点是由于五年前两伊战争开始以来这里就实行了严密的安全措施。 政治观察家们认为,伊拉克和巴解组织最近几周来之所以会关系亲密是因为他们双方的主要对手约旦和叙利亚之间出现了和解。
4. 打开日苏关系是焦点
【日本《朝日新闻》十一月二十五日文章】题:美苏恢复对话后的外交,焦点是打开日苏关系 在时隔六年半实现美苏首脑会谈,美苏关系由对抗转为迎来“新的出发点”的情况下,对日本来说,如何改善对苏关系,已成为最大的焦点。可是,围绕着北方领土问题,不能期待日苏关系会有很大的进展,因此美苏缓和的趋势能否影响到日苏关系,尚不清楚。 日苏关系围绕着北方领土问题很对立,进而对东西方关系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以一九七九年苏军侵略阿富汗为转机,美苏关系越来越冷却,甚至被说成是出现了“新的冷战情况”。同美国的对苏制裁办法采取统一步调,日本也限制人事交流,抵制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日苏关系便冷却下来了。后来,发生了苏军击毁韩国民航飞机事件,加上苏联在远东方面增强军事力量,日本也以反对的形式,明确地采取了作为“西方一员”的立场,并且根据苏联的威胁明显地采取了加强防卫力量的路线。 今年三月建立戈尔巴乔夫新体制,苏联方面对重新开展同日本的对话,开始表现出热情。一直把外交作为维护政权支柱之一的中曾根首相,热衷于改善可以说是外交上最大悬案的日苏关系。在十月中旬给戈尔巴乔夫的亲笔信中,中曾根首相呼吁签订日苏和平条约。后来访美时,他也表示要研究自己的访苏问题。 另一方面,把国内的经济改革作为最重要课题的戈尔巴乔夫政权试图搞活经济,因此希望引进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但是,日本方面许多人认为,对于这种状况要做慎重的分析和考虑。外务省的基本姿态是,只要在北方领土问题上苏联没有让步的迹象,那么其它悬而未决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外务省表明了这样的看法,“苏联还没有改变政策”。 因此,关于明年一月要举行的日苏外长定期协商会议问题,外务省想着眼于使中断了八年之久的日苏定期协商会议再次纳入轨道,目前它正采取慎重的态度。外务省指出:“我们认为,美苏首脑重新对话对日苏关系来说也将作为好材料而发挥作用。苏联方面即使作出要研究领土问题等实质性课题的姿态,戈尔巴乔夫总书记也要等到明年二月召开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以后。”
5. 中曾根强烈希望改善日苏关系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二十六日,中曾根首相在众议院内阁委员会会议上就今后的日苏关系表示:“苏联外长明年一月要访问日本,日苏外长协商从此将定期进行。在此基础上,如果认为有必要,我也可以访问苏联。” 另外,首相还重申强烈希望改善日苏关系。他说:“我想明确地说,日本首相愿意打开同苏联的关系。” 中曾根首相还说,他今年三月访问苏联,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会谈时,就“今后要多次会晤”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首相就今后日苏关系的前景说:“存在着领土问题这一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除此之外,日苏之间还有种种问题。 “我们愿意在文化、经济、渔业和科学技术等广泛的领域努力增进友好关系。”
6. 阿利雅执政半年主要做了三件事
【本报讯】今年四月十三日,霍查逝世的第三天,阿利雅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党的第一书记,掌握了党、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半年来,阿利雅一再强调“坚定地走霍查的道路”,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继承性,但人们注意到,他的工作重点显然放在发展经济上,“要解决最大的困难”。 半年来,阿利雅为了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加强组织领导阿利雅说:霍查留下的党是一个“清除了阶级敌人的纯洁的党”;为了克服一切困难,必须加强团结。半年来,阿利雅维持了最高领导层的稳定,同时又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或调整。在党的十二中全会上,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弗·恰米(被看作阿尔巴尼亚政界刚升起的一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新星”)当选为中央书记,成为阿利雅的得力助手。政府部门部长级干部中仅计委主席易人,对副部长级干部及一些区的党政干部则进行了适当调整。 阿利雅认为,“党的决议都是正确的”,关键是各级干部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有问题。他强调各级干部要有激情,富有想像力和创新精神,讲求经济效益,认识时代的要求。二、强调增产节约今年年初头两个月的严冬大雪几乎使北方七个区的生活陷于瘫痪,接踵而来的又是罕见的久旱不雨,从而使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由于水源不足,电力紧张,一些工厂不得不停产或缩短工时;玉米、向日葵、饲料等农作物减产,今年的工农业生产计划难以完成。阿利雅上台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先后到八个区视察、鼓劲,要求人们千方百计完成计划,实现自己做出的保证。在霍查周期间,以阿利雅为首的全体党政领导人分赴各区同广大群众一起参加突击义务劳动,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阿尔巴尼亚党还专门召开中央全会,强调厉行节约(主要是节约能源和进口原材料)。三、强调改善供应近年来,阿尔巴尼亚城乡居民的肉类及其他副食品供应日趋紧张,尤其是农村出现了吃肉难、喝奶难、买菜难的问题,阿利雅指出:“人民有了好的物质条件,得到正常供应,才能更好地与党团结在一起。”为此,阿尔巴尼亚除从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等国进口肉、奶油及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外,党中央政治局还作出关于畜牧业的专门决定,要求年内“根本扭转”肉、奶的供应状况。六月份,人民议会举行会议,专门讨论了对农村的供应问题。会议决定:每个自然村都要有自己的牲畜群,每个合作社都要养鸡,要加强牧场管理,扩大饲料生产,解决肉、奶、蛋的供应。 阿利雅执政半年来,阿尔巴尼亚的对外政策没有根本变化。阿利雅今年八月份重申,阿尔巴尼亚的对外政策是霍查亲自制定、由历次党代会通过的。但是,人们发现,近来阿尔巴尼亚显然增加了同外界的接触。如:主动、全面发展与希腊的关系,掀起了“两国关系热”;邀请七十多人组成的法国对外关系部代表团及由四十多人组成的日本企业家代表团访问,这在阿法、阿日关系史上均属首次;阿尔巴尼亚就战争赔款问题与西德谈判的同时,与英国谈判两国间一直悬而未决的黄金与沉船问题;首次参加了地中海国家环境保护会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