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09-27

第 1 版

1. 中国对开放政策充满信心

【日本《每日新闻》九月二十六日评论】题:“建议”表明中国对开放路线充满信心,其着眼点是纠正“过头”倾向(记者山本二十五日发自北京)    二十五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从十八日到二十三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对一九七九年以来已成为发展经济主要方针的“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这条路线充满信心,提出了进一步推行这一路线的设想。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要竭力控制开放政策所带来的过头现象。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中最近出现的问题是轻视农业,特别是轻视粮食生产的倾向。为此,新的五年计划强调中国农业的基础尚很薄弱,认为在人口众多的农村必须全面搞活农村经济。“建议”要求发展制造业和商业,以吸收剩余人口。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键因素的能源、运输、通信和原料等自然是这个“建议”的重点项目。虽然运输也是重点,但在惨淡经营的现状下,在要求进行改革的五年内仅提高货运总量百分之三十,这一指标看起来仍是格外低的。关于通信问题,“建议”要求改善大城市市内电话的现状,改善都市之间以及与外国通话的长途电话的现状,要求加强通讯卫星的开发研制工作。    在对新的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引人注目的是,要用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来控制微观经济的想法。要给企业以大幅度的自主权,通过金融、财政措施和税收制度等经济手段和经济法规来间接地控制企业的生产、产品的质量管理和减价赔偿等。政府的作用是控制社会需求,努力维持供求平衡,向企业施加市场竞争的压力。这种想法当然要承认企业间的差别,进而承认个人之间在所得上的差别。“建议”要求继续贯彻按劳取酬的原则,主张彻底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日本经济新闻》九月二十六日社论】题:对注入新鲜血液的中国领导层的期望    可以说,中国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由光辉的老革命家的时代,进入了以年轻和具有知识为特点的专家时代。我国必须同注入新鲜血液的中国领导层加深相互理解。

2. 印报说中国进行范围广泛意义深远的改革

【印度《政治家报》九月二十三日社论】题:中国的权力移交    有一百多名老千部辞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其中包括中央委员会)的重要职务,这件事并不完全使人感到意外。邓先生已对国家政策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意义深远的改革。与此同时,他已经让许多老资格的中级干部退下去,给那些虽然比较年轻,但也同样信奉他的“讲求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人让路,从而给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注入了一定程度的活力。    随着最高领导层中发生的巨大变动,中国的领导班子似乎已经实行了自愿退休的原则。

3. 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创造更有利条件

【匈牙利《人民自由报》九月二十五日文章】题:中国共产党的“小型代表大会”(匈通社记者费伦茨发自北京)    人们对有四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的每次会议都寄于希望,更不用说类似一九五五年举行过的党的代表会议。二十三日结束、为期六天的会议有权称之为“小型的党的代表大会”,因为它要解决的任务是在三年前十二大时刚刚开始,而完成这一任务拖到一九八七年十三大时是不合适的,这一任务就是领导机构的年轻化。这次代表会议和两次中央委员会会议对年轻化的任务完成得如何?数字是令人信服的:中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中纪委三个领导机构共有一百三十二人退位,一些比较年轻、有精力和专业知识的人替代了他们。交替体现了连续性,防止突然波动。因此在领导岗位上还留着些老年人,他们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制订中国现代化纲领、把经济工作置于中心和倡导改革的人。    到一九九○年为止的中国五年计划是代表会议的第二项议程,纲领把提高生活水平也作为中心任务。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不仅在制订发展经济计划,也在制订发展经济—社会计划。    【匈牙利《人民之声报》九月二十五日文章】题:中国的年轻化    年轻化、经济改革和明年开始的“七五”计划这些紧迫任务决定召开这次代表会议。邓小平直截了当地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一大批精力充沛和有专业知识的人。”这些不是空话,一百多万老干部让位给年轻人,过去两年几十万年轻干部接班。    当然年轻化不仅单纯是年龄问题,也不仅是有精力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可以进入领导班子,新的干部还必须拥护现代化的纲领。领导并不忌讳:年轻化要增进国家的政治稳定。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明确地把废除终身制称为战略决定。老干部在致中央的一封信中把选择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干部称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任务。有一点是清楚和确定无疑的,这一决定是现代化纲领之后党的路线的完全胜利。    邓小平在党的代表会议上不仅强调了需要革新经济,也强调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同宣扬资本主义道路观点进行斗争的重要性。他说,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其他发言也流露出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的忧虑,强调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斗争。在这方面,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陈云的措词特别强硬。    陈云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意义,提醒注意经济增长速度过高的危险,敦促严格党的纪律,加强思想和政治工作。    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看来将强调增加企业的自主权和责任性。    中国党的领导通过刚闭幕的代表会议,为实现业已制订的目标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4. 美报说中国的改革是为了现行制度更有成效

【美国《纽约时报》九月二十四日评论】题:中国人在经济上跨进一步,但是还需要政治改革(戈德曼发自马萨诸塞州)    上周在中国政治局和军事机构中进行的不平常的改组,是以邓小平为首的改革联盟的一次战术上的胜利。共产党的一次会议使政治和军事机构中的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引退,而代之以比较年轻、技术上比较称职的官员。但是,有一点还远不清楚,即这种努力实际上是否会导致进行为使中国进入世界现代经济行列所需要的技术或政治改革。    改革联盟认为,中国为了在技术先进的时代实现现代化需要有教条色彩较少和比较灵活的官员。    邓先生的有条不紊的做法可能更成功。邓先生在一九七九年首先使中国摆脱苏联模式,在八十一岁时继续实验其经济政策。虽然邓先生的经济改革在共产党世界是比较革命的,但是他的政治改革仍在一个共产党国家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即使在党的地方选举中,所涉及的官员的级别也低于匈牙利。诚然,党内就政策问题进行了活跃的辩论。    那么多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引退与其说是一种新现象,不如说是令人鼓舞的改革。改变这种传统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制度,而是为了使其更有成效。

5. 中共党代表会议具有划时代意义

【日本《东京新闻》九月二十六日社论】中国共产党已决定了新的领导班子。从这个领导班子的成员中,可以看出党中央要坚持现代化路线的决心。    在二十四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补充了六名政治局委员和五名中央书记处书记,决定了新的最高领导体制。由于高龄者辞退和年富力强的人晋升,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年轻了五岁左右。而且,新上来的人都是适合现代化时代的专家,将会灵活地推行经济改革的政策。    这次年轻化的目的是,除了巩固邓小平的体制外,还要废除干部的终身制。在中国,过去由于没有规定掌权的人和平引退,所以在权力交替时往往不断出现政治动荡。但是,如果能够以这次的方法更换最高领导班子,就能实现政治上的安全和政策的连续性。    中国现在必须消除对政情变动的不安,避免政策的急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 泰国《新中原报》社论 中国政经改革前景美好

【泰国《新中原报》九月二十四日社论】题:中国政经改革前景美好    由于中共最高领导层顺利完成大换班工作,给中共领导层注入了新血。中国五、六年来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获得的显著成就,显示了中国的政经改革前景是美好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必将象“六五”计划一样,在九十年代以前超额完成。到了一九九○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民的平均收入增加,必能按照四化建设计划,出现“翻一番”的局面。    中国一系列的改革,已突破长期以来的僵化模式,给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开辟了三十多年以来经济发展生机最旺盛的新时期。而在明年开始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改革继续顺利展开,奠定经济体制的新基础。中国的改革,仍将以“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原则,而不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

7. 启事

本报十月一日休刊一天。

8. 朝鲜南北双方在实现互访后又恢复舌战

【路透社汉城九月二十三日电】南北朝鲜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离散家庭的互访以后,今天又恢复了舌战,互相指责对方缺乏诚意。    北朝鲜发言人朴英洙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指责说,汉城没有设法找到二十日到南方去访问的五十名北方人中一部分人的亲属。    南朝鲜红十字会发言人宋荣大对记者们说,这种指责是令人遗憾的。

9. 杀害刘宜良的凶手董桂森在巴西被逮捕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美国官员今天说,巴西当局应美国的要求,逮捕了加利福尼亚通缉的一个台湾人,此人去年杀害了一位批评台湾政府的美籍华人作家。这些官员说,巴西当局应美国的引渡要求,在二十日逮捕了董桂森。董被查明是两个被控去年十月在旧金山郊外戴利城开枪打死刘宜良的罪犯之一。据说他早些时候藏在菲律宾和日本。

10. 卡达尔抵莫斯科访问

【路透社莫斯科九月二十四日电】官方的塔斯社说,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今天抵达莫斯科,对苏联进行两年多来的首次正式访问。匈牙利人士说,卡达尔明天将同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双方很可能要集中讨论通过经互会加强经济合作问题。    西方外交官说,双方领导人可能会谈到匈牙利的经济改革方针及其同莫斯科的新的但不怎么彻底的改革主张的差异。    党报《真理报》说,卡达尔的这次工作访问,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关系。

11. 戈尔巴乔夫下月将赴保参加华约首脑会议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九月二十三日电】苏联人士今天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将于十月份赴保加利亚参加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这将是这位苏联领导人自三月份上台以来第二次参加华约组织的会议。戈尔巴乔夫四月份曾到华沙,在这个东方集团的军事首脑会议上发表过讲话。

第 2 版

1. 来自日本的危险

“一个一个干掉?!”“日本人正在把美国的工业行业一个又一个地干掉,这是他们的政府国策。”老资格的美国新闻记者、普利策新闻奖金获得者西奥多·怀特(即白修德)前些日子在《纽约时报杂志》写下了这样的惊人之笔。    西奥多·怀特在美国新闻界颇有名望。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来中国采访过,中文名字叫白修德。作为太平洋战争的战地记者,他参加了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这篇题为《来自日本的危险》的文章中,他写道:    “今天(在美国市场上)没有一台民用收音机是美国货,尽管美国人发明了现代的收音机;没有一架黑白电视机是当地制造的,尽管美国发明了电视机。美国现有的少数几家装配彩色电视机的公司,如果没有从亚洲进口的部件,就无法生存,尽管彩电本来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录象机几乎全部是日本货;袖珍计算器和表的绝大部分,办公室用机械的很大一部分,高保真度音响设备的绝大部分,也都是日本货。美国制造摩托车的厂商只有一家还存在着,日本人已占领了美国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五。在一九四三年造出了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的布鲁克林美国海军造船厂,现在已不存在。”“太过份了!”白修德接着写道:“今年,显而易见,日本通产省的主要目标是美国电子工业了。去年,我国同日本在电子器材贸易方面的逆差超过了两国在汽车贸易方面的逆差;在我国对日贸易的总逆差370亿美元之中,电子器材贸易方面的逆差竟占了154亿美元。美国半导体工业在日本的袭击下正在摇摇欲坠。日本人利用了我们的研究和发明,毫不客气地提出要把我们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一扫光。    “日本人从我们美国进口的东西,主要是那些宗主国向来从殖民地国家取得的原料——粮食、棉花、矿砂、燃料。我们目前还在向日本出口一些剩余的为数不多的高技术项目,例如飞机以及某些我们还稍稍领先的电讯器材和高级电脑。但是日本人也正在继续把这点儿领先地位挤掉。”    “这太过份了!”“婊子谈爱情”白修德还列举了一些事例,对日本在其本国市场上排挤美国货的所谓“不公正”的手法,进行了尖锐攻击。他甚至引用了美国最大工会组织——劳联一产联的主席柯克兰这样一句话:“听到日本人鼓吹自由贸易,就象听到婊子口中谈爱情一样!”    日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美国报刊上对日本的怨言也经常出现。但是,象当前这样集中地议论日美贸易矛盾,议论美国应采取什么办法对付巨大的日美贸易逆差,却是前所未有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九月二日一期的封面上画着一个巨大的红球(象征着日本国旗上的旭日)正从斜坡上滚下,一个美国工人使尽全身气力还顶不住它。大字标题是:“美国对日本,美国工人能打胜这一仗吗?”在所有这些报刊文章中语言最激烈、尖锐的就是白修德的这一篇。    白修德最担心的是:“如果目前日本的生产扩大继续下去的话,二十年后,它将成为一个超过美国的工业强国。”在文章的最后,他写了一大段话:“日本人最好记住:如果和平是高于一切的话,那么,为了保住和平,他们需要我们超过我们需要他们。如果经济萧条的波浪迫使美国国会采取行动把开放的美国市场关闭起来的话,对日本造成的伤害将超过对我们的伤害。他们的贸易策略搞得太过份,是会引起无法估量的反应的。日本人可以好好回忆一下:四十年前,他们从珍珠港一直走到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上的这段路程。”

2. 中共干部年轻化必将带来新变化

【香港《明报》九月二十三日报道】题:香港电台“八十年代面面观”座谈会中共领导层大调动    中共召开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接受一百三十多位老干部辞去中央领导机构的职位。最令人瞩目的是十位政治局委员引退。究竟今次中共领导层大调动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郑宇硕(中大政治行政系讲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共的路线、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能否持续下去。这一点与中共领袖的延续性有关。今天,我们所见的是中共以组织路线来保证其政策路线,即人事安排或接班人的安排向国内外保证中共政策将会延续下去。除了领导层的调动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广大干部群能否达致“年轻化、专业化”的标准,从而能够肩负四化的重担。    李国强(广角镜月刊总编辑):这次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变动几乎占了十二大中委及候补中委人数的三分一,而政治局的换班人数接近四成。由此可见,中国近期的变化有以下几个要点。一、元老级人物退出政坛。二、邓小平路线得到有力的支持。三、专家治党、治国。年轻的新一代领导人正在上升。    陈文鸿(港大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近年的政策已经朝着年轻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次会议只不过作出了总结。我认为这次调动将影响中央领导层的决策过程。政治局较为年轻化,它可以在高层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促使中共形成集体领导的局面。    李正平(采风通讯社编辑主任):中共希望通过这次调动,使现行政策能够得以延续下去。故此,老人要扮演“传、帮、带”的角色,协助年轻的领导人,执行现今的政策。    吴兆华(三方学会发言人):今次转变不单是年龄问题,而是反映了中共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新的看法。过去,对中国发展方向的争论很多,但今天,大家都同意致力于经济建设和四化,所以更需要年轻的专业人才,他们应时国外的事物有所认识。    李国强:人事调动将会带来新的变化,我估计新的变化有两点。一、与东欧关系将会有所改善,苏联的经验对于四化也有一定的帮助。二、对台关系将有新的发展。新人上台可能有新作风,对台湾本土人士及党外人士的关系可能有新的突破,因为新领导层将会较为进取。    李正平:人事调动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干部作风的转变,而在于更鲜明地突出中共的工作重心——全力发展经济。    吴兆华:人事调动对香港也有积极意义。新领导人都是实干派,他们较为重视社会的经济利益。因此,对香港有顾虑的人士,他们的担忧应可减轻。    李正平:新领导层将需要有更多技术及经济专家,未来的接班人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约在五十五岁左右。二、具备专业知识。三、对改革抱积极的态度。

3. 台湾政治大学一教授说:大陆的变革对台湾将造成压力

【美联社台北九月二十四日电】官员和学者今天说,中国决定把党年轻化、提拔知识水平较高的年轻一代进入有权力的委员会,可能对台湾造成麻烦。    台湾有些分析者认为,目前评价中共党代表会议的新委任仍是言之过早。    会议于今天在北京闭幕。    政府发言人张京育说,因为这次会议和平地转移权力,所以,外国人可能留下印象。    张京育在接受访问时说,“如果外国人对共产党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有好评,而与他们加强关系的话,我们便将受打击,因为我们是他们的角逐对手。”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兼政治系教授邵玉明说,中国大陆进行政治变革后,如果经济改革上有任何成就,便赢得海外华人的支持和国际上尊敬。    他说,“这种情形对台湾将造成压力。”    他指出,虽然新提升的成员具有大学程度,但是,大部份中下级干部缺乏经验,仍是经济改革的难题。

4. 一次对中国未来有深远意义的会议

【本报讯】香港九月二十四日消息:今天,香港各报以显著版位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闭幕的消息。一些报纸还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这次会议的成果,认为会议对中国的未来有深远的意义。    《华侨日报》的署名文章说,这次会议通过了人事更迭和制定“七五”计划的两大议案,“充分表现中共团结一致,上上下下望治求强的精神。没有争论,只有讨论。没有歧见,只有求同。这是中共党史上光辉的一页。”    《成报》的短评认为,“北京连日会议,对中国今后的影响既深且远。”“这样大规模的换班,在中共党史上甚为罕见”、“未来可集中火力进行经济改革。”    《快报》说,“看来,中共这次换血的最直接目的在于提高党、政、军决策机构及各省、市、区负责人的领导艺术及工作效率。”    《晶报》的社论说,“中共中央三个委员会新老交替,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目的十分鲜明,从增选的三个委员会新成员的名单看来,正受到人们的赞赏”。“香港居民关心高层领导的更新对香港有否影响,名单显示了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将来在沟通上应该更为有利。”

5. 为确保欧日货币同美元比价出现有利上升:美英等五国准备共同采取行动

【法新社纽约九月二十二日电】西方五大工业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今天说,他们准备共同采取行动,以确保欧洲货币和日本货币同美元的比价出现“有利的”上升。    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和日本的财政部长在这里的广场饭店举行一次会议后发表的公报没有说可能何时采取这样的行动。    英国财政大臣奈杰尔·劳森后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元比价虽然已经下降,但是仍然太高,而“在外汇市场进行与美元有关的干涉可能有助于”扭转全世界出现的保护主义危险。    他说,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各国都采取了非常相似的政策解决世界经济问题。他说:“这是我们五个国家意见最接近的一次。”    他说,这五个国家决心不惜一切手段来抵制保护主义压力。    现在美国国会有三百多项旨在限制进口以降低美国贸易逆差的议案。预料美国今年的贸易逆差将达到一千五百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说,这五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意见是一致的。在经济发展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我们一致认为,我们为巩固这种进展采取的政策是正确的”。    公报说,这些政策将继续执行。它说,美国决心实现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增长。减少它的财政赤字,实行税收改革鼓励增长,抵制保护主义压力。    英国和西德重申,它们决心减少税收和公共开支。日本保证刺激国内需求,继续采取使日元国际化并提高它的汇率的打开金融市场的措施。法国说。它将使它的金融市场开放并实现现代化。    贝克说,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将刺激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增长,这可能有助于加强非美元货币的地位。

6. 路透社报道:越南将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会

【路透社北京九月十八日电】(记者格雷厄姆·厄恩肖)一位越南外交官今天说,越南将在中国举办的一个展览会上展出它的产品,这是自七十年代末以来第一次这样做。    这位外交官对路透社记者说,中国政府已经邀请越南参加这次展览会,这次展览会将在十一月份在北京举行。他说,来自河内的一个三人代表团上个月访问了北京,讨论了安排展览的事项。    另一位外交官猜测说,中国人也许希望使中国同越南的非政治关系正常化,就象他们在过去两年中对中苏关系的做法那样。这位越南外交官说,越南将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工业品和农产品。

第 3 版

1. 美国离婚业兴旺发达

美国现在每年有一百二十万起离婚案。美国离婚事务协会提出,夫妻之中一方的一次离婚案平均支付的律师费用应在八百美元到一千五百美元。但目前的情况是,每对夫妻要为离婚官司花费五千美元的律师费。如果夫妻家产多,分配复杂,律师费用就要远远超出这个数目。    由于办离婚案获利甚丰,以专办离婚案为生的律师也就越来越多。目前离婚事务律师人数已达到一万一千人。    离婚调解业也随之兴起。调解的目的并非劝说双方重归于好,而是帮助双方私下安排孩子归谁带,什么时候可以看望孩子,赡养费怎么分担和财产如何分配等问题。经过私下调解,就不必到法庭上唇枪舌剑、丢人现丑。双方闹离婚,感情隔阂,一般不愿面对面地协商这些问题,律师就代表双方从中斡旋。    不少人一人有几处、多种财产(如地产、股票等),夫妇之间也不清楚对方的实际财产数目。于是,私人调查员就成了吃香的行当。他们帮助一方调查另一方可能在海外银行拥有秘密存款,或是以化名购买的不动产等;还有的私人侦探则帮助一方追踪因不愿支付赡养费而潜往他乡的另一方,或追回被非法带走的子女。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离婚者服务形式多样,除以上业务外,还有讨论如何去除离婚后痛苦的讲座、离婚者聚会组织、以离婚者为对象的期刊、酒店和利用导相技术为他们寻找新配偶的机构。所有这些服务都无一例外地要收钱。离婚本来就是件不幸的事,但无形中又让这五花八门的服务项目重重地敲上一笔,就不啻于“不幸之中的灾难”了。    (本报特约记者赵子健华盛顿来讯)

2. 美国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现状

戈登·布莱克公司在一九八四年末对美国的家庭、婚姻方面的情况向美国各个地区广泛阶层的人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这次调查得出许多的统计数字,被美国报纸《今日美国》视为能说明美国社会的有意义的材料,它们概括了美国家庭关系方面的新特点:大多数人重视婚姻,但是离婚率相当高据统计,美国成年人口中,百分之五十三的人是第一次结婚,百分之十一是再婚。今天美国社会仍以有双亲的家庭为人人所羡慕。据统计,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四岁之间的青年人中,如果婚姻破裂而夫妻离异,有百分之六十九的人表示要再婚。中年以上美国人大部分对生活状况感到满意据一家专门研究中年人的生活的私人机构KMLC公司统计,三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美国人中,一般都对日子感到满意,但是都认为家庭经济问题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对未来的生活所抱的看法如何?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十分乐观;百分之五十九的人一般地表示持积极态度;百分之十四的人对前途表示失望。妇女承担繁重的家务和养育子女的责任布莱克公司的统计说明,大多数美国家庭里的妇女承担着家务方面的一把手的责任。在养育子女方面,百分之三的家庭是由男子负责,百分之四十八的家庭由妇女负责,百分之四十六的家庭由男女二人共同负责。在掌管家庭钱财方面,百分之二十五的家庭由男子负责,百分之五十三的家庭由妇女负责,百分之二十二的家庭由男女二人共同负责。在做家务事情方面,百分之九十三的家庭里主要由妇女承担,百分之七的家庭由男子承担。寓婚对美国社会造成成堆的问题美国的社会问题专家们认为,多数家庭破裂之后,离异的各方不仅仅生活孤独,日子不好过,要克服新的感情方面问题,成堆的社会问题由此而生。在离婚后的原来的夫妇中,有百分之三十八的男子感到他们的家务劳动负担增加,百分之四十二的妇女感到她们家务负担更重。    在离婚的男女中进行的调查表明,收入越低的人,离婚后生活下降或其他不利后果越大。离婚的男、女中,虽有百分之五十四的人说,他们打算再婚,仍有相当数量的男女,不愿再婚因为担心发生不幸遭遇。    美国社会学家们指出,离婚后的妇女所遇到的情绪方面的问题和抚养孩子问题是十分难堪的。几乎有百分之五十六的离婚后的妇女感到既得不到邻居的援助,也得不到朋友和兄弟姐妹的帮助。婚外生育仍受杜会舆论反对布莱克公司的一项重要调查统计反映了美国社会两性关系中的问题的严重性,反映了人们对这种问题的态度在变化中。但是统计表明,百分之六十一的美国人认为,“一个单身妇女,如果她无意结婚或抚育有父亲共同教养的孩子,就不应该怀孕”。有百分之二十九的美国人认为非婚怀孕“没有啥问题”。其余的人没有表态。老年人大多不愿意依靠子女美国人的平均寿命预计将继续增长。据统计资料说,在今后二十四年里,美国的八十五岁和八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增加百分之一百八十,这对于社会来讲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在老年人中,多数是不愿意靠子女来解决他们的困难。对六十五岁以上的人进行的测验结果是,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老人不愿意住到子女那里。(白玫)

3. 英国残害儿童事件增多

【本报讯】伦敦消息:英国“全国儿童之家”最近发起一个“儿童在危险之中”的运动,呼吁英国各界注意最近残害儿童的事件,保护和帮助目前仍受迫害和生活困难的儿童。    九月十五日一个六岁男童在伦敦南部失踪以后,至今没有下落。九月十七日,在英国南部沿海城市大亚茅斯发现一个三岁女孩被人杀害。接着,第二天又有一名四岁女孩在伦敦一个公园被杀害。跟这个女孩在一起的另一个七岁女孩失踪。    英国各界对这一系列残害儿童的事件表示震惊。已成立有一百一十六年历史的英国“全国儿童之家”的主席、前工党议员托尼潘迪九月十八日说:“我看到一些无家可归的儿童睡在地铁车站,身上盖着旧报纸;我还看到苏合区的少年吸毒;一些儿童当娼妓…。这些现象都是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控诉。如果我们不努力去保护我们的儿童,像最近被杀害的女孩的事件会更多的出现。”(常愈超)

4. 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

据德新社九月十七日报道,每年九月二十一日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开始庆祝“十月节”的日子。“十月节”是人们狂欢狂饮啤酒的节日。历时两个星期,其规模之大,当数世界第一。    在九月二十一日这一天中午十二点整,由慕尼黑市市长宣布“开桶”,届时,人们把数以百计的啤酒桶打开,啤酒酒会便开始了,人们争相喝着冒着泡沫的浅黄色啤酒,欢呼雀跃,热闹非凡。    今年的“十月节”是第一百七十五届“十月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巴伐利亚首府准备放一只热气球,漂浮在城市的上空,从气球上往下散发印有赞美巴伐利亚诗句的传单。    二十二日夜还要放焰火。估计将有七百万人参加庆祝活动,至少需要六百万升啤酒。节日承办人将为这次庆祝活动烤出约一百万只鸡和一百头牛。    (黄素文)

5. 美国劳工运动:希望在哪里?

美国工会运动领袖们在纪念今年美国劳工节(九月第一个星期一)的时候认为,他们当前的任务是要迎着转变中的美国经济开展活动,挽回已经下降的名声,对付联邦不利于工会的法规。使工会会员人数不再减少而能逐渐上升。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从六十年代末开始,美国经济重点开始由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时,通货膨胀加剧,外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重工业比重下降,工会运动也渐渐衰微。许多新建工厂里工人不愿参加工会,工会的名声大不如前,因为许多工厂的雇主处理劳资关系更加“精明”,工会会员的工资和劳动条件都不如非工会会员。工会会员人数急剧下降。    使工会感到更为困难的是里根政府的劳资关系局在劳资纠纷中采取“不介入”态度,完全不象以往那样地给劳工领袖们助上一臂之力。    合众国际社说,一批劳工运动的新星,如联合煤矿工人工会主席理查德·特朗卡、联合钢铁工人工会主席林·威廉斯、服务业职工国际工会主席约榆·斯威尼,都为克服式微中的工会运动制订了新战略。他们采取的策略包括在劳资谈判中以不要求增加很多工资福利来换取工会对工厂的经营管理有更大发言权、开展大规模的组织工作、扩大政治活动和宣传工作、向工会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    斯威尼认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服务业的工会将在整个工会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将是工会工作进展最快的领域。    劳联——产联的一个委员会认为,要使工会会员人数增加,还要努力宣传工会的成就、改进组织工作,搞好工会合并工作。特朗卡说,针对资方重视电视宣传的情况,工会也要重视自己的宣传工作。    据哈佛大学劳工问题专家梅多夫观察,美国工会在经过这一阵的震撼之后,正在复兴。(戴增义)

6. 奥地利人的「四大怕」

【本报讯】维也纳消息:此间最近举行的民意测验表明,奥地利大多数人有“四大怕”,森林死亡、失业、癌症和爱滋病。    奥地利民意测验机构——伊马斯(IMAS)意见调查所刚刚发表了最近举行的民意测验结果。这个调查所向每个被调查的奥地利人分发了一份包括“二十二怕”的清单,请他们从中勾出“三大怕”,结果是出乎意料的,百分之五十八的奥地利人对这个国家森林死亡速度之快最为担心;百分之五十七的人对日益严重的失业威胁表示担忧。看来,这种担忧是有根据的,九月六日,奥地利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最新预测说,明年奥地利的失业率将会超过百分之五。奥地利人还怕染上无法治愈的疾病,百分之五十六的人表示特别害怕患癌症和爱滋病,尤其是最近有关爱滋病在奥地利迅速蔓延的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染上这种病。(李春亮)

7. 巴格达──进入战争第六年(三)

阵亡者家属受到优待    无法得到两伊双方在战争中确切的伤亡数字。但普遍认为,伊拉克方面的死亡人数超过十万,数倍于这个数目的人受伤。另外,还有四万多人被俘。这对一个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的国家来说,其影响之大是不难想象的。一位阿拉伯同行说,伊拉克的每个家庭几乎都蒙受战争带来的不幸。M先生是我的朋友,他告诉我,他的伯父有五个儿子、四个女儿。这五个儿子在一年内相继在前线牺牲,而且他们全已成家。萨达姆总统曾特别接见了他伯父以及其他一些在战争中献出五个以上亲人的人。但这位老人心灵深处的创伤难以平复。不久前遇到M先生,我问M先生他伯父现在的心情是否好些。M先生回答说,“他克制自己什么也不想。”    我的另一位朋友的邻居是个小学校长。她的丈夫是位军官,三年前在南部战线失踪,至今杳无音讯。亲友们判断他已离开人间,但这个年青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仍怀着希望,期待着丈夫有一天会回来。    萨达姆总统是个做工作很细的人。去年圣诞节前夕,他同一批基督教徒烈士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晚上。孩子们在缀着五颜六色的小灯泡的圣诞树旁,随着《铃儿响叮当》的乐曲,翩翩起舞,唱着一首又一首对领袖的赞歌。人们都说伊拉克的孩子特别漂亮。在场的这些男孩和女孩个个大眼睛、长睫毛、高鼻子、大的十来岁,小的才上幼儿园。看到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令人心中感到一阵痛楚。    当局对战争残废人员和烈士家属给予了特别优厚的待遇。法律规定,战争残废人员可无偿得到一辆特殊规格的汽车,三千第纳尔的结婚赠款。无房者,政府免费拔给一块宅基地。烈士家属除享受一次性补助外,还可领取按百分之百计算的已亡人的退休工资,得到一辆小卧车(如不要可折成现金),一笔建房专款。还特别规定,阵亡者如有一个以上妻子,每个妻子享受同样待遇。此外,烈士子弟上学在分数上可得到照顾。在谈到这些优抚办法时,一位伊拉克朋友问我:“在福克兰岛战斗中死去的英国官兵的家属得到了什么?”    (三)

第 4 版

1. 磐石般的团结不能令人满意

【南斯拉夫《新闻周报》第一八一○期(九月八日出版)文章】题:东欧内部的关系(作者乔·米洛舍维奇)    最近一个时期在东欧国家的新闻工具上,关于应该尽量加强“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磐石般团结的论点变得更为迫切了。这类文章往往刊登在显眼的地方,仿佛希望不断提醒人们,没有忘记自己队伍中可能出现的“歪门邪道”。    苏联《真理报》前不久发表的一篇文章特别引人注意。作者奥·弗拉基米罗夫(一些人说这是假名)的出发点是如下众所周知的论点,即“社会主义体系和它的磐石般的核心——社会主义大家庭,是国际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阶级敌人在这篇文章中,早就接受了关于社会主义世界复杂性的结论。社会主义世界,“在对待某些问题的态度方面没有摆脱不一致和分歧”,这被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建设一个新社会的起点各不相同”。评论家们说,西方的    目的只有一个,即削弱兄弟国家的联盟,使它们疏远甚至脱离苏联。    东欧的官方人士说,对西方的这种企图不能置之不理。“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和对社会主义命运的责任,把联盟和相互声援的更严格的准则和关于对阶级敌人协调行动的问题提到了首位”。不够团结一致上述评价使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在对“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磐石般的团结有点另眼相看了,正用更严的准则衡量这一团结,而且这一团结现在达到的水平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分析家们还发现,尽管最近发表的理论性文章中所强调的内容并非完全是新东西,但是所强调之点比以前是突出多了。    弗拉基米罗夫说,一些科学工作者一心主张削弱调节经济发展的国家杠杆,削弱中央计划和加强私有成分。作者坚决反对这种“探求”,认为这会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他严厉批评“修正主义——民族主义观点”,并且认为,西方采取关心“社会主义的民族模式”的姿态,目的在于操纵向某些国家施加影响之柄。非凡的成就两个月前,经互会在华沙召开了政府总理级会议。会上讨论了协调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和加强成员国合作的问题。众所周知,在这一合作中存在着困难。价格问题早就是进行讨论和引起某些争论的题目。据说,苏联打算按世界价格而不是按优惠价格出售自己的原料,并且按照同样的原则向自己的伙伴购买成品,它还要求其伙伴为开发苏联的原料投资。经互会中的某些伙伴把有吸引力的产品提供给西方市场,以便换取“硬”通货,然而以清算支付的方式要求集团中的其他伙伴提供同样有吸引力的产品,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但是应该看到,经互会国家在战后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严重的矛盾近几天,苏联《新时代》周刊就“社会主义大家庭”内部的关系发表了长篇文章。这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真理报》提出的观点,这是很不寻常的。这家政治周刊把社会主义世界描绘成“五颜六色的镶嵌画”,每个国家在“解决社会主义任务的形式和方法方面都有其显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殊性”。这家周刊认为,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各种密切合作的障碍”。    事实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矛盾”,据解释,这是由于某些党“政治上不够成熟”,同时指出,执政的共产党必须遵循马列主义,“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方式,而是要创造性地把革命成果同新情况联系起来”。

2. 苏继续在美和北约盟国之间制造不和

【路透社莫斯科九月二十五日电】下周,在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赴法国访问的时候,苏联将大力迫使华盛顿在太空武器问题上作出让步。    外交官们说,戈尔巴乔夫的目的是要重申苏法特殊关系。莫斯科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努力同巴黎保持特殊关系,但是在社会党人一九八一年在法国上台以后,苏法关系削弱了。    这些外交官还说,戈尔巴乔夫将在他同里根总统举行最高级会谈七周前赴法国访问,因此这次法国之行也将为戈尔巴乔夫提供一个讲坛,他可以借此向西欧和全世界传递克里姆林宫的信息。    一位西欧使节说:“他已经表明他是个很善于传递信息的人。现在我们将看到这个人要行动起来了。”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苏联发起了一场喧嚣的运动,专门指责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说美国的这项倡议是妨碍两国就军备问题达成协议的主要障碍,表明美国具有侵略野心。    里根总统上周拒绝了克里姆林宫提出的下述建议:美国若停止进行“星球大战”的研究,苏联就同意削减进攻性导弹。    苏联的评论员一直利用华盛顿的欧洲盟国对“星球大战”计划的担忧大加宣传,特别是注意到了法国对该项计划的公开批评。    法国研究部长居里安上周说,这种武器会加剧军备竞赛,是不可取的。这种观点同克里姆林宫如出一辙。外交官们说,密特朗总统会努力避免支持苏联的论点,但是法国的担忧将有助于苏联努力争取欧洲的舆论,苏联和西方的一些官员都认为,戈尔巴乔夫的这次巴黎之行,表明克里姆林宫新领导班子在努力摆脱过去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超级大国轴心的做法。    一些外交官认为,苏联努力这样做,为的是继续在华盛顿和北约盟国之间制造不和。    大多数外交官一致认为,戈尔巴乔夫个人的作风使他胜过了他的前任。    许多外交官还认为,华盛顿最近采取的比较强硬的立场也帮了戈尔巴乔夫的忙。里根就战略防御倡议发表的最新讲话、美国进行的反卫星武器试验以及华盛顿拒绝同苏联一道暂停核试验的做法,都被苏联官员说成是美国顽固不化的证明。

3. 法国将向伊拉克出售战斗机和导弹

【法新社巴黎九月二十五日电】阿拉伯消息灵通人士今天在这里说,法国和伊拉克达成一项原则协议:向巴格达出售二十四架法国造“幻影F—1”型喷气式战斗机和一些“飞鱼”式导弹。他们说,伊拉克将用原油支付这笔交易的部分款额。    这些人士说,这笔交易的价值估计大约为一百五十亿法郎(十七亿三千万美元),包括支付购买的新设备和已交货的武器。关于确定由石油支付的百分比的谈判正在继续进行。    这里的分析家们说,达成这项原则协议的消息是在沙特阿拉伯国防部长苏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访问伦敦时传出的。据预料,他将在伦敦签署一项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四十八架“旋风”式战斗轰炸机和三十架“隼”式教练飞机的协议。

4. 英意西德将参与美「星球大战」计划 法国丹麦挪威加拿大拒绝参加

【路透社波恩九月二十五日电】(记者沃尔夫冈·维尔纳)科尔总理所在党的一些人士今天说,预计西德将在今年年底以前同美国签署一项“星球大战”研究协议。他们说,英国大概将成为美国第一个与华盛顿签署原则性协议的欧洲盟国。协议为参加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列出了条件。    他们还说,在科尔总理会晤里根总统之前,波恩不会正式作出决定。这次会晤可能在十月底或十一月初举行。预料意大利也将参加这项耗费二百六十亿美元、为期五年的计划,看一看里根以太空为基地的反导弹防御的理想是否可行,比利时与荷兰也表示有兴趣。    本月曾派出过一个代表团去美国,对里根在一九八五年三月份邀请盟国参加战略防御倡议计划的表示作更多的了解。上述人士的讲话是在听了该代表团调查结果的介绍以后发表的。    一位人士说:“代表团的估价是完全积极的。”    上周在慕尼黑就欧洲在太空的前途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英、德、意的代表一致强调,不论冒怎样的风险,也不能不去理会战略防御倡议,但是欧洲必须是美国的平等伙伴。他们都强调,这项计划将只限于研究。预计至少在十年内不会就是否制造或部署太空武器问题作出决定。    法国、丹麦、挪威和加拿大拒绝了里根建议它们在战略防御倡议中起某种作用的表示,理由是,这样做只能同苏联开始新的军备竞赛,破坏目前的战略均势。

5. 过量开发地下水是发生大地震原因之一

据墨西哥《一加一报》和埃菲社报道,一些生态学家、工程学和建筑学专业人员认为,过量开发墨西哥城地下水,是造成九月十九日大地震的原因之一。    墨西哥城原是一个湖,后来湖干涸,于一三二五年在干湖上建立了该城。    该城海拔二千二百五十五米,四面为群山和火山,本世纪正在向地震层陷进。    该城居住着一千八百万人口,有六万家工厂,用水量很大,每秒钟平均消费水六十二立方米,其中大部分是从城区地下抽出来的。长年抽水,造成地质松软,地面下沉。    四十年代末,墨西哥城每月平均下沉四厘米,目前每年下沉五至十多厘米。城市各区下沉程度不一,以市中心和西部地区下沉最为严重。    报纸消息说,过量抽水造成墨西哥城地底不坚固。首都受灾最重的地区正是该城以前的湖床。    (吴成德)

6. 日本担心繁荣不会持久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八月十三日文章】题:日本担心繁荣不会持久(记者约翰·伯吉斯)    日本人在举起白旗的四十年之后对历史进行了绝妙的讽刺。他们在失败中取得了很多在战争中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富裕、军事安全、外国的尊重和对远东经济上的支配地位。    但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日本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安全的社会。它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辩论:它欠了世界什么东西,好时光能维持多久,财富是否带来了真正的幸福。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对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日本军队曾于一九四二年为了为帝国舰队的军舰提供燃料而夺取印度尼西亚的油田。这些油田又在为日本生产石油,这次是按长期合同提供石油。在东南亚、台湾和南朝鲜到处都可以见到日本货和日本工厂。在中国也逐渐可见到这些东西了。    尽管有以上事实,日本人当即就可争论说,他们还差得远。日本被称为居住着穷人的富国。虽然国民生产总值从绝对数字上来看数目很大,但按人口平均在世界上仅占第十四位。    日本典型的家庭住房很小,冬天冷,夏天热,房租也高。卧室往往只有美国可容人走进去的壁橱那么大。一九八三年,在日本所有家庭中只有百分之五十八的家庭有抽水马桶。卫生不被重视,东京的一些街道有下水道污染的气味。炼油厂和工厂使沿海一带失去了昔日的秀丽景色。    今天,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在对这种伟大的经济奇迹的社会代价提出疑问。    作父亲的一贯是晚上十一点才回家,这给家庭关系造成了什么结果?孩子们为进入一个好学校要进行毫不放松的斗争,这种生活如何能使他们头脑清楚和稳定呢?    现代化已经破坏了很多老的关系。离婚率按西方标准虽然不高,但正在上升。现在日本没有多少年轻人说抚养老人是家庭的责任。结果,有九十万六十岁以上的日本妇女过着孤单的生活。    日本已成为世界上人口年龄最大的国家,此问题也将形成对日本经济的挑战。养活每个六十五岁以上的日本人需要大约六个年岁在工作年龄之内的人来负担,到二○○○年要四个人负担,十年以后就要三个人来负担了。光是弥补年龄的老化问题就必须迅速增加生产力。    很多日本人象东京一所中学的十七岁的学生佐野真由美一样仍对未来感到忧虑。    她说:“我现在是幸福的,但是我觉得,日本再次面临贫穷和痛苦的日子将会到来。我说不出是为什么,但这种繁荣和好时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每当火箭击中波斯湾中载有石油的油船,这都会提醒日本,要切断对日本的石油供应是多么容易。    每当日元在世界外汇市场上下跌或上涨一点,全国的公司和银行都能感觉到其影响。    日本的繁荣比其他任何国家的繁荣都有赖于美国于一九四五年以后造成的世界秩序。日本仍然认为美国是其最好的朋友,虽然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上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