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08-17
第 1 版
1. 亚太各国质问日本领导人如何评价过去的战争
【共同社东京八月十五日电】题:亚洲、太平洋各国质问日本领导人如何评价过去的战争 外务省首脑十五日傍晚透露,外务省就中曾根首相及其他阁僚决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一事,曾通过日本驻亚洲、太平洋各国使馆向驻在国说明情况以求得理解。结果各国作出了下述反应:(一)正式参拜或非正式参拜均属日本的国内问题;(二)但是,我们想知道日本领导人如何认识和评价过去的战争。 外务省十四日曾指示日本驻亚洲、太平洋各国使馆,要按照官房长官藤波的谈话精神,向驻在国充分说明,“日本决不会重复过去的战争,基于这一反省和决心,日本正在走和平国家的道路”。 可以说,各国的上述反应再次表明,在亚洲、太平洋各国中,还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决定恐怕将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这样一种忧虑。 【共同社东京八月十四日电】外务省首脑十四日透露,就中曾根首相等阁僚于本月十五日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外务省已经向日本驻中国、韩国及驻亚洲、太平洋各国使馆发出指示,要求它们按照官房长官藤波的谈话精神向驻在国进行说明,以求得到理解。 这次揩示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批判的呼声扩大到亚洲各国,并要得到各国的理解。 外务省认为,日中关系不会由于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而出现裂痕。
2. 日三名右翼分子闯入札幌中国总领事馆后被捕
【时事社札幌八月十五日电】十五日上午十一点零五分左右,有三名右翼分子将街头宣传车开到位于札幌市中央区的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大门前,高喊“滚回中国去!”等口号,大约持续一分钟后逃遁。札幌市西警察署警车追踪了大约五公里截住了这辆车,并以闯入建筑物现行犯的罪名逮捕了这三个人。其中有住在札幌市中央区的右翼团体会长汤原信一(三十二岁)。汤原等人断然拒绝警察的制止,从领事馆的大门冲到了建筑物正门口。在查问时他说:“我从报纸上看到中国政府发表的谴责我国政府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见解后非常气愤,因此前去采取了抗议行动。”
3. 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纷纷购买美国专利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十五日电】日本和其他一些在对美国的贸易中已经有顺差的国家,现在正通过获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专利来加强它们的优势。 去年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了七万二千一百四十九项专利,其中三万一千多项(约占百分之四十三)被迫切希望在美国市场拥有销售产品专利的外国公司买走了。 在外国人买走的专利中,日本公司占的比例最大,为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五项。日本现在每月从对美贸易中挣得四十多亿美元。 西德买了六千四百零二项专利,居第二位。接着是英国(二千四百一十四项)、法国(二千二百八十六项)和加拿大(一千三百一十七项)。 专利局副局长特盖特迈耶本周同记者谈话时说,“这些专利的数字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意味着日本人和其他人正在技术方面赶上来,不久就会在国际收支的高级技术领域出现顺差。” 他说:“这意味着我们以后向日本买的汽车、照相机和高级技术比现在更多。” 据商务部的贸易数字,在激光、计算机软件和通讯设备这些高级技术领域,美国制造商仍然比日本制造商领先。 但是近年来美国领先的距离一直在慢慢缩小。特盖特迈耶说,电子设备、汽车和资料储存方面的专利数字表明美国可能失去领先地位。 他说:“在某些领域,日本人不只是赶上的问题,他们正在获得大部分专利。” 例如,在辐射成像和照相复制方面,日本人一九八四年得到百分之四十七点七的美国专利,而美国发明者只得到百分之四十一。 在摄影技术领域,数字更加惊人:日本公司获得百分之七十的自动调距专利,美国公司只获得百分之十五。在照相机快门方面,日本人获得百分之七十三的专利,美国人只获得百分之十六的专利。 特盖特迈耶说:“日本人在获得汽车内燃机专利方面特别卖劲,他们获得百分之四十七火花点火和时间控制的专利,美国人只获得百分之二十五。在汽化器方面,日本人获得百分之三十九点七的专利,美国人获得百分之三十四点七的专利。” 参院司法委员会专利、版权和商标小组委员会一直注视着外国人获取美国专利的趋势,但是认为没有理由采取行动。 众院司法委员会专利小组委员会也注意到外国人获取专利数目不断增加的情况,但是不准备调查此事。 专利局发言人奥斯卡·马德森说,在多数欧洲国家,大部分专利是给外国公司的,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公司。在日本,每年申请的四十万项专利几乎都是给日本公司的,美国公司获得的数目居第二位。 一九八四年,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总共约十一万六千项。
4. 塔斯社评论员说: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违反日本宪法
【塔斯社莫斯科八月十五日电】塔斯社评论员阿纳托利耶夫写道: 日本首相中曾根和日本内阁成员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这一行动意味着违反了日本宪法所宣布的宗教和政治分离的相应条款。 然而,问题不仅仅在这里。“靖国神社的问题”远远超出了宗教和政治、教会与国家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范围,它同本届日本政府政策中的军国主义趋势的加强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意味深长的是,关于批准日本政府成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决定是在击溃日本军国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四十周年前夕作出的。正当爱好和平的力量利用这一机会来缅怀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的受害者,从不久前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容许战争和广岛与长崎的悲剧重演的时候,东京却有人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精神,为那种使世界各国人民付出了如此昂贵代价的政策辩解。 围绕政府成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掀起的喧闹具有危险的性质,它反映出现今日本统治集团政策中的军国主义趋势有了进一步加强。因此,这种喧闹不能不引起所有珍视保障亚洲真正和平与安全事业的人们的警觉。
5. 日报记者评阿利耶夫率团访朝
【日本《朝日新闻》八月十三日报道】题:苏联第一副总理访问朝鲜,肯定会加强两国的关系(记者新妻发自莫斯科) 以政治局委员阿利耶夫为团长的苏联党政代表团,为参加朝鲜解放四十周年纪念典礼,于十二日上午前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苏联最高领导机构的政治局委员访问北朝鲜,是时隔五年的第一次,因此可以认为,他肯定会同北朝鲜首脑举行会谈。 看来,政治局委员阿利耶夫在同北朝鲜首脑的会谈中,将把重点放在日美韩正在加强军事联系的远东和亚洲形势上。双方将就以下几点交换意见:(一)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的两国关系;(二)在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问题上,两国如何协商和采取对策;(三)在进一步密切苏联和北朝鲜的关系的同时,在朝鲜半岛和亚洲的安全问题上,如何同中国采取统一步调,(四)关于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建议举行的亚洲安全保障会议的问题。 另外,驻莫斯科的西方外交人士认为:“为了巩固苏联和北朝鲜的关系,可能还会讨论金正日书记明年年初访苏的问题。”
6. 俞国华要台湾侨委会「反制中共对海外侨社的攻势」
【中央社台北八月十三日电】行政院长俞国华,今天指示侨务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积极反制中共对海外侨社的笑脸攻势;同时尽速培植新生代华侨青年接手侨社工作。 俞国华由副院长林洋港、秘书长王章清等人陪同,巡视侨务委员会。他在听取侨务委员会委员长曾广顺及各单位主管的工作报告后,致词嘉勉侨委会工作同仁,并作以下重点指示: 中共近年来在海外施展笑脸攻势,制造和平统一假象,企图分化侨社。希望侨委会会同有关单位积极反制,并且要加强侨社组织,严防中共渗透,维持侨社的安定和纯正。 侨社的结构慢慢改变,新生代逐渐成长,如何培植下一代的华侨青年逐渐接手工作,担负起服务侨胞、巩固侨社的任务,应尽速研究办理。
7. 美联社新闻分析:苏联报纸以赞许态度评论中国经济改革
【美联社莫斯科八月十五日电】新闻分析:苏联报纸以赞许的态度评论中国的经济改革(记者安德鲁·罗森塔尔) 苏联开始在报纸上以赞许的态度评论中国的经济试验,这显然表明苏联愿意同中国改善关系,也表明克里姆林宫自己对经济改革颇感兴趣。 苏联的主要报刊前不久刊登的两篇文章在谈到中国的经济计划时调子总的来说是肯定的,而且注意到中国经济计划的具体细节,这在中苏关系疏远的二十年中是罕见的。 这两篇文章上周分别刊登在政府的《消息报》和 《文学报》周刊上,是迄今为止苏联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试验发表的最广泛而详尽的公开评论。 苏联是在大力强调经济改革的时候发表这两篇文章的,但是克里姆林宫是想在不打破中央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整顿经济,提高效率。 这两篇文章也警告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可能走得太远。 《消息报》的文章说: 「据中国报纸报道,从经济部门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工农业生产有所上升,国民经济一些部门的生产在不断发展。」 《文学报》的文章说:「大街上显得比较有生气。人群熙熙攘攘,中国和西方的乐曲声不绝于耳。」该报还提到如今在中国可以「买到新颖时髦的现代化商品」和进口货,赞扬中国首都新开设的一些私营商店。 《文学报》的文章说:「国营商店工作人员的薪金只有私营商店人员的一半。确实,私营商店的服务质量显然比国营商店好。」 《消息根》重点报道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些同戈尔巴乔夫提出的经济计划相近的方面,其中包括用提薪和发放奖金的办法,刺激提高生产,以及使工厂企业的管理人员有更大的决定权。 这两篇文章也指出了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 但是,苏联的评论员们没有象以往那样使用刺耳的政治词语,也没有指责中国在受日本和西方的影响。 他们说,中国自己已经开始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改革。 苏联是在继续谨慎地努力全面改善中苏关系的时候发表这两篇文章的。
第 2 版
1. 医学史上的创举
【新加坡《联合晚报》七月二十日报道】题:美籍华人的又一惊人成就 最近,美国专家用电脑控制的机器人为人脑动手术,取得可喜成功,成为医学上有史以来的创举。 该机器人的发明者是美国长滩纪念医疗中心放射科研究部主任、美籍华人郭益善(译音)。这次在他亲自监督下让机器人参与手术。 郭博士认为,机器人的手臂,在外科手术方面比人臂更安全、操作更迅速和更准确。由于其高度准确性,手术无需全身麻醉,同时能减少脑部创伤,使患者动完手术后可立即回家。 接受机器人作手术的是一名七十七岁的妇人,手术目的是从她脑内取出活组织机体,以检查是否患脑瘤。当时,她只接受头皮的局部麻醉,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处于清醒状态。 开始时,机器人用手臂把三个针夹住,移到一个叫“向实体运动器”的特殊架上。过去,外科医生一向用它来估计脑内的立体位置,在近五年来,由于电脑轴向层面X线扫描机问世,提高了手术定位的准确性,如今有了机器人助一臂之力,使准确度大为提高。 接着,患者的位置被数次移动,接受扫描机的拍照。她脑部一共被拍了三十四张“切片”照片。 在手术室附近另一间房内,一些医生正观察上述拍照传送过来的图片,当他们发现有可疑癌肿较清晰的图片出现时,便让电脑计算可疑肿瘤的立体座标,并把它印在纸上。把手术部位定好后,让机器人的手臂固定在该处,把有关资料通过电脑打入机器人的记忆器内,于是它便开始把手臂慢慢向目标移动。这时,何处必须钻孔,针要插多深,从什么角度进去?它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过去,外科医生从患者脑部取活组织样体时,在头骨上钻的孔要有美国五分镍币那么大,因为这样才能用手把针插进去。如今用机器人操作,无须钻那么大的孔了。从患者头部取出癌瘤样体后,护士即刻把它送到化验室,结果证实该妇人患的是脑癌。机器人任务完成,便离开了手术台。 郭博士说,将来,机器人可施更多手术,如直接把珠型放射微粒植入到癌瘤中,或修补血管,或指引激光直捣癌细胞,或帮助骨科医生修补已断裂的脊骨间盘、韧带和软骨等。
2. 美籍华人航空工程学家林颖珠获全美杰出女工程师奖
据纽约《美洲华侨日报》和《北美日报》报道,美国女工程师协会最近推选田纳西州立大学教授、华人航空工程学家林颖珠荣获本年度「全美杰出女工程师奖」,授奖仪式已于六月二十六日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举行。这是该协会三十三年来第一次推选华裔获得此奖。 林颖珠今年五十三岁,一九五五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一九五七年赴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航空工程学硕士后,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获航空博士学位。一九六五年任教田纳西州立大学航空学院。从一九五八年起,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航空科学研究中心最佳学术奖、全美杰出教育工作者奖、田纳西州立大学校董会研究奖、田纳西州妇女杰出成就奖和美国航空学及宇宙航行科学研究中心田纳西区奖等。 林颖珠在一九六五年担任田纳西州立大学航空学院太空研究中心航空工程教授以来,还兼任能源转换研究发展计划负责人。她领导一百五十名科学家组成研究机构,从事研究「磁流体发电」技术。美国能源部对此十分重视,每年拨款七百万美元支持该项关于未来发电的研究计划。目前,该项研究已完成理论和实验的技术论证,正向实用阶段迈进。美国女工程师协会每年在工程学术界挑选出一名杰出的女工程师,获奖者需在工程学方面有杰出成就。 获奖人除在工程设计或生产方面有独特建树外,在经营管理和教学研究方面也要有成就。此外还必须具有大学学位,要有六年以上的工程工作经验等。(顾其珍)
3. 一华人少女智能测验获高分
【新加坡《联合早报》八月十一日报道】兰丝·张(译音)今年十六岁,她在美国的学者智能测验中(共一百五十万人)取得一千六百分。 兰丝是北尼罗斯高中的学生。 她两岁时随父母由台湾移居美国,父为商人,母为精神病医生。现时她仍未选择进入哪所大学。
4. 顾正诚获加大学总督金牌获
【香港《华人》八月号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今年以总督金牌奖及最高荣誉奖颁予华裔毕业生顾正诚,为华人获得该奖的第一人。顾正诚在香港出生,六岁随父母移居加拿大。他以最高成绩,取得奖学金入读多伦多大学。在大学期间,再获得十多项奖及奖学金。
5. 毛里求斯华人与华文报纸
【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毛里求斯现有三万名华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也许华人祖先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求更美好的生活,所以现在的土生华人对政治也不感兴趣。在这个岛国,既没有华人内阁部长,也没有华人在政界身居高位。这里的华人大多数是商人,他们非常勤劳,生活也比较富裕。 这里的华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广东省梅县人,讲的是客家话,只有少数广州人。不过,也只有五十岁以上的华人会讲客家话和华语,年轻一辈只会讲英语和克里奥语。 当地有两家日报,一家周报。两家日报是《华侨时报》和《中华日报》,每天都出一大张(四版)。一家周报是《镜报》。 《华侨时报》是亲港的报章,新闻多节录香港、中国报章的消息,也翻译当地法文报章的新闻。销量大约是一千份。整间报馆只有一位社长,一位编辑,一位记者,一位兼职翻译和十多名印刷工人。 《中华日报》所节录的外稿是邮寄来的台湾报章,其销量每天大约为一千六百份。 在越来越少的人会读华文的情况下,这里华文报纸的前途是暗淡的。
6. 丘成桐获麦克阿瑟基金奖
【香港《华人》月刊八月号报道】由芝加哥一个慈善机构资助、自一九八一年开始颁发的“寻找天才”麦克阿瑟基金奖,得奖人在五年内可获十五万五千到六十万美元的免税奖金,自由从事他们认为重要的事务。 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教授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今年与其他二十四位艺术家、科学家及公共问题专家一起获得这项奖金。
7. 处于困境的台湾外交与第二代外交官
【台湾《亚洲人》周刊第二十二期文章】题:没有战场的士兵——台湾的外交与第二代外交官的处境(作者百里哈) 沉寂已久的台湾外交圈,最近似乎又吹起小小的涟漪,几个镜头剪接在一块儿,却又象是一幅滑稽而令人难以发噱的画。 镜头之一:最近一连串来访的几位外国总统或总理级人物,忙得总统蒋经国、副总统李登辉、行政院长俞国华不可开交。但这些“外交成就”却难以振奋人心。哥斯达黎加已经算是弱小国家,苏里南、所罗门群岛之流更是小得没话说了。这些小朋友来访,竟然还都狮子大开口,要经援、要贷款,象是吃定了台湾。 镜头之二:外交部第二代外交官精英中的佼佼者——欧洲司司长王飞,以盛年外放斯威士兰王国当大使。这个小国,人口只有六十万,在国际上毫无地位与影响力,虎虎生风的少壮派外交人员,到了花不香鸟不语的秃地方,只好提早养老。 镜头之三:驻美的副代表胡旭光在任内去世,报纸上一片哀悼之声。胡旭光是出自军职的老外交官,对美国会工作做得不坏。 镜头之四:返国述职的驻乌拉圭大使夏功权在立法院报告中乌关系时暗示说:我国与乌拉圭关系可能不长久,但我国与乌拉圭关系的例子,“相信今后对我国与他国的关系,必能有极大助益”。夏功权如此措词,大约是在做下旗准备了。 这几个镜头组成的画面是,当前台湾的外交局势似乎少有远景,有邦交的都是小朋友,我国政要接待他们,光是应付他们的需要就已疲于奔命,而外交的目标似乎已经迷失了。 我们花大把大把纳税人的钞票,取悦这些小朋友,为的只是维持一个毫无实际价值的“邦交数字”。除了南韩、南非、沙特阿拉伯三个“大国”之外,有的人口只有一万,七个人口不到百万的小国(所罗门群岛、汤加、斯威士兰、多米尼加、圣克里斯托弗、圣卢西亚及圣文森特)人口加起来,还不到半个台北市。 剩下的十二个邦交国,多数在中南美,但如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大国都没有邦交,这些中南美小朋友多数是独裁的军政府,比较容易与台湾的国民党找到沟通的语言。 这种外交局势与结构,对台湾的外交人才更替管道产生极大的影响,王飞出使斯威士兰,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今天台湾的外交,不比过去优越于国际舞台,外交官的培养与出路均有许多局限。第一代的外交人才,成长于缤纷的舞台,外交界诸多将才,如叶公超、蒋廷黻、沈昌焕、杨西昆等,在外交的黄金时代中,都有展现能力、大开大阖的机会。 随着外交的节节败退,到今日居促一角,困坐愁城,第一代外交人才老的老、死的死,老的不退,新的也起不来,而第二代外交官遂也成为没有战场的士兵,纵有锐气也没有磨剑的地方,更遑论找到敌人厮杀一阵了。 目前台湾的外交战场,大致有以下几类:一、以美国为主的一级战场——台湾的国际处境仍主要依赖美国,对美外交也列为首要。二、以南韩、南非、沙特阿拉伯三个有邦交大国为主体的二级战场。三、以日本、加拿大、欧洲及亚太地区主要国家(也是无邦交国家)为主的三级战场。四、中南美洲的小朋友们。 现在驻南韩大使薛毓麒年近七十,驻沙特阿拉伯大使蔡维屏年已七十五,驻南非大使杨西昆也已七十二岁,都算是第一代的外交官,再加上驻节教廷、曾任外长的周书楷,也已七十五岁。这些外交重镇之地,举目都是老将把关,有些老而且朽,有些虽老而未朽,但年逾七十,精神体力总是不够了。薛、蔡二人健康情形都不理想,周书楷也老大不堪,只有杨西昆这个被沈昌焕所忌、长居南非近似流放者,还不失干劲。 至于日本,在马树礼时代就已不归外交部管而属于国民党元老派指挥的战场,一向是老骨头们的天下,此番又派外交生涯七十才开始的毛松年前往,年轻人只能望东洋而兴叹。 中南美洲有邦交国家的大使,多半是养老性质,如巴拉圭的王升、乌拉圭的夏功权等均是。少壮而积极有为的,仅有最近派去“敏感地带”的欧鸿链。 其他派到那些人口只有十万、二十万的小国当大使的,也多半是养老性质,反正那种“侍候人”的外交也不大需要什么才干。也正因为如此,四十五岁的王飞,一飞飞到斯威士兰,虽是跃升为大使级外交官,但除了修身养性、外带存点钱外,实在无用武之地,这种“外交历练”,只有使人退化。 算来算去,少壮的外交官唯一可发挥的地方,似乎只有美国一地,但即使派到美国,也只有在夹缝中求生存。 至于坐镇台北外交部的,对外交决策有影响力的也均是老一代人物,沈昌焕、朱抚松均已年逾七十,次长丁懋时、关镛则是六十多岁。 目前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第二代外交官中,较杰出的如章孝严、邱进益(礼宾司长)、王飞、沈仁标(亚太司长)、程建人、欧鸿链等,但是都得一步步慢慢往上爬,等老朽退位,他们替补之时,可能均已又成老朽了。
第 3 版
1. 中央情报局的人员招募工作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八月四日电】最近的一天早晨,满满一屋子体态匀称的男女青年在等待同他们的第一次谈话,这是他们为得到一个竞争性很强的工作而进行的申请过程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他们的私人生活细节进行彻底调查,对他们的朋友和邻居进行审查,要求他们通过测谎器的检查。 如果获得成功(据认为只有很少人成功),申请者就应招参加一个秘密组织,从事报酬优厚的工作。 据华盛顿地区中央情报局招募新成员的负责人赫伯特·西蒙斯说,每年有十五万至二十万人申请参加中央情报局的工作。 许多人是看了中央情报局在报上做的广告而来的。另一些人是中央情报局招募人员在大学校园物色来的。 十年前,当中央情报局在国会调查员面前被指责为犯有过失和行为不检时,那些招募人员很可能会遭到学生好斗分子的围攻。然而,即使是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招募工作仍进行得很顺利。 中央情报局发言人拒绝说明该局每年招聘多少人,因为这种信息会泄露该局情报人员队伍的规模。然而,人们知道竞争是很激烈的,在学识和严格的安全检查方面都会淘汰大批人。 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去年冬天在前情报官员的一次集会上说,“尽管新闻界提出的批评甚嚣尘上”,中央情报局在过去一年中还是有十五万多名申请者。
2. 美洲大陆究竟是谁发现的?
【美联社斯普杜菲尔德电】传记作家弗雷德里克·波尔说,真正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跟传说中发现美洲的意大利水手不相干。 波尔根据最新发现的材料说,哥伦布真名叫胡安·科隆,生于西班牙的马略尔卡岛。 科隆十四岁开始航海,后来成了一个海盗。一四八一年,他从一个落难的船长那里得到了两页关于穿越大西洋到达那个船长称为印度群岛的航行记录,因而产生了远航印度群岛的想法。科隆航海的目标是要获得他所能发现的任何一个大陆的百分之十的产品,还要得到一个高于西班牙所有海员的崇高称号——海军大将。 真正发现美洲的是一个叫阿梅里戈·韦斯普奇的意大利人,美洲就是以他命名的。
3. 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国家马戏团
在尼罗河畔的一所帐篷式的马戏场里,埃及国家马戏团的演出精彩动人、诙谐幽默。一千二百多位观众不时鼓掌叫好,放声大笑。对于不苟言笑的阿拉伯人来说,看马戏确实是一种享受。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埃及国家马戏团是阿拉伯世界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国家马戏团。埃及政府目前每年向该团提供四十五万美元的补贴,以支持该团提高马戏水平和培养演员。 一九六○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倡导筹建马戏团。筹建工作由埃及著名演员萨利姆负责。在六年的时间里,萨利姆遍访埃及全国各地的杂耍班子,从中挑选了六十名有前途的年轻人,加以耐心的培养和训练,终于在一九六六年一月正式建团演出。 尽管埃及国家马戏团演员的工资不高,演出辛苦,但他们热爱事业,克服困难,提高了表演水平,并有发展和创新。该团的一位主要演员的父亲是一九七二年在一次演出中被狮子弄伤致死的。但他不畏困难,继承父业,学习驯狮技术,并去西德深造,成了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埃及国家马戏团的表演水平大有提高。在一九八二年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比赛中获金奖,同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比赛中获银奖。目前,该团每周演出六个晚上,接待各界观众,其中学生、军人和警察票价减半。早在二千年前,亚历山大城就有马戏表演,而在此一千年前,法老陵墓的墙上已有描绘戏法和杂技的雕刻。公元前二八五——二四六年在位的埃及国王曾让人从非洲和中东地区收集各种动物,在庆祝活动时表演。 但是,在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妇女穿紧身衣和裸露大腿表演被认为是邪恶的行动,因此,至今阿拉伯国家中只有埃及有国家马戏团。 明年为埃及国家马戏团建团二十周年。为此,埃及文化部准备举办一次马戏节,邀请三十五个国家的马戏团到埃及参加比赛演出。(刘国栋)
4. 四位谢世的美国电影明星(三)
【法国《巴黎竞赛画报》连载文章】题:不朽的人们汉弗莱·博加特 汉弗莱·博加特一八九九年一月二十三日生于纽约,父亲是一个很富有的医生,母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插图画家,爱好社交活动。但博加特在童年时代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他在学校里好打架闹事,多次被开除。他于十六岁时参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没有得到任何勋章和财物,只在上唇留下一条伤疤。他决心独自谋生,在运输公司做过工,在影剧院当过管理人员和置景工,舞台监督,次要演员。在这些临时工作中,只有当演员最使他感兴趣。 但他的演员生涯开始并不顺利。公众认为他没有希望,评论界也劝他改行。但他是一个自信而顽强的人,他的看法是:只要努力干,不离开舞台,最终必能得到人们的承认。他长得并不漂亮,身材矮小,嘴上有伤疤,但他具有真正男子汉的气质。当时电影界正需要这种气质的演员。社会和政治的巨变,汽车、电台、电话、机枪的出现象是催化剂。电影要反映这样的时代。因此博加特是那个严酷社会(挣钱不择手段,坏人上电椅的社会)的产物。他主演《惊愕的森林》是在一九三五年,当时他三十六岁。他演各种角色,仅一九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就主演了十来部电影。电影《马耳他隼》最终肯定了他的才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博加特成了好莱坞反对希特勒主义的英雄。他从扮演匪徒转而扮演现代英雄人物,电影《卡萨布兰卡》及其他类似影片就是证明。 博加特善于把他的嗜好转化为他的王牌。他酷爱烟酒。喝酒,叼着烟卷,这是他的银幕形象的特征。一九五一年,在刚果鲁基河畔拍《奈因》时,天气炎热非常,博加特却大量饮酒,他说:“这样一来,叮我的蚊子就会被醉死。”摄制组的其他人不久就全病倒了,他却安然无恙。在拍一些镜头时,有人不给他真酒,只给他焦糖水喝,他勃然大怒道,只要能使人相信他喝的是真正的酒,他就能获得奥斯卡奖。果然,他拍的这部电影得了奥斯卡奖。 他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人们只须从银幕上见他一次,就很想作他的朋友。他嘴上的伤疤却使他显得十分冷酷,但这却使他能成功地表现嘲讽、痛苦、怀疑、冷淡、粗暴等情绪。关于这块伤疤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曾负责押送一名俘虏,途中受到那个俘虏的突然袭击,举起手铐击伤了他;一说他曾在一艘军舰上被弹片击伤。 他的爱情生活开始也很不顺利。一九二六年,他同海伦·门肯结婚,但第二年就离婚了。一九二八年,他又同玛丽·菲利普斯结婚。第二年又离异。一九三八年,他同梅奥·梅多特结婚,新婚之夜就发生了争吵,甚至在有一天向他背上砍了一刀。结果,两人只好分道扬镳。一九四五年,在拍《苦恼之港》时,他认识了纽约最漂亮的时装模特儿劳伦·巴考尔,两人一见钟情。结婚后,巴考尔爱丈夫,保护丈夫。与此同时,博加特在事业上也达到了顶峰。 但是,正在取得巨大成功之时,一个阴影越来越逼近了他:癌症!烟、酒以及其他别人无法说清的东西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一九五六年三月,他住院动手术,从食道切除了肿瘤。次年一月十四日,他与世长辞。三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博加特在电影《马德雷山脉中的宝库》中的一个镜头
5. 广岛上空的四十三秒(中)
三 现在,一九四五年八月五日夜,时候到了。德特·范柯克睡不着,其他人也睡不着,于是他们就在提尼安岛上的活动房屋里打扑克,以便度过原子时代前的最后几个小时。 命令终于下达了,范柯克看着军械长比利·伯恩斯的部下把那颗炸弹从兵工厂的装配地点运出来装上飞机弹舱。它比他们以前扔的那些炸弹瘦一些,也光滑一些。除了四个金属丝触角外,这个代号叫“小男孩”的炸弹看上去与普通炸弹并无不同。 正如范柯克在飞行日志上记录的那样,蒂贝茨在二时四十五分升空,航程的其余部分一帆风顺——他们飞抵目标时,仅比飞行计划晚了十七秒钟。他们在四千七百英尺的空中,向北面的硫黄岛飞行,以便同另两架飞机同行。其中,编号九十一号的飞机要去拍摄原子弹造成的破坏情况;另一架飞机叫“伟大艺师”,上面载着拉里·约翰斯顿和他的仪器,以便测量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待这两架飞机赶上后,范柯克率领飞机编队升到三万零八百英尺的高空。费雷比看着帕森斯机长装好炸弹,然后爬回机首小憩。他睡着了,在这中间,蒂贝茨向机组人员宣布,装在飞机弹舱中的武器是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然而,在他们看到那颗原子弹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之前,这句话的含义并不令人惊讶。他们从本州海岸上空飞过时,天已经大亮,在水晶般明澈的晨空中,他们很容易地找到了这次轰炸的目标。广岛闪现在他们眼前,还有十分钟的航程。“我发现了目标,”费雷比对着对讲机说道。 范柯克向前爬到他身边,他们搜寻着他们曾在空中拍摄的照片上见到的广岛的标志。 “行啦,我发现了那座桥。”费雷比指着正前方说。相生桥就是原子弹的瞄准点。范柯克从瞄准镜中看了看,又对了对一张空摄照片。 “就是它,没有问题,”他说。他看到目标就在那里,他的任务完成了。他们离投掷点还有十英里。他回到座位上,戴好了他们每人都发到了的焊工用护目镜。 蒂贝茨打开了自动驾驶仪。费雷比正在纠正事先未曾料到的侧风对飞机的航向带来的影响。他打开自动投弹系统,从而启动了电子音频。 八点十五分,电子音频嘎然而止。飞机骤然升高十英尺,原子弹掉下去了。费雷比看着它在晨空中稳稳地掉了下去。他忘了戴上护目镜,当“小男孩”离开飞机,降到广岛上空一千九百八十英尺时,他感到有一束令人不能忍受的亮光从他的双眼直刺大脑。 蒂贝茨也扔掉了自己的护目镜,因为他看不见他的仪器。飞机剧烈地摇摆起来,使人头晕目眩。一股气浪向他们袭来,飞机被猛烈地撞击了一下,然后被高高托起,象是愤怒的大海上的一朵浪花。 “高射炮!”蒂贝茨大叫一声,他以为飞机被高射炮击中,气得直骂娘。可是飞机四周却并没有出现烟雾——只是第二次气浪再度袭来,飞机又摇晃起来。气浪过去之后,飞机摇摇摆摆地掠过目标开始观察。 广岛市完了。剩下的只有翻滚着的黑烟、尘埃、瓦砾。火海上升起了一朵近似于蘑菇状的浓云。两三分钟后,蘑菇云升至三万英尺的高空,而且继续上升。地面上发生的事可想而知了。 蒂贝茨看够了。“返航如何?”他问道。范柯克同意,于是他们开始向东南方飞去。 蒂贝茨点着了烟斗,吸了一口说,“我想这是战争的结束。”飞机上的人都感到满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为战争的结束作了一份贡献。再说,他们为执行此次任务训练了将近一年,现在任务终于完成了,对军人来说,这是莫大的光荣。不过,他们这次任务的破坏规模以及他们身后升起的那朵蘑菇云的情景则从此缠绕着范柯克等人。 (中)
第 4 版
1. 爱丽舍宫秘闻
【新加坡《联合晚报》七月十九日文章】题:核弹的指挥室 最近位于巴黎市中心香榭大道旁的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主动对外宣布一些“秘密”,本文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核弹发射指挥站 法国人到今天仍很骄傲,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国拥有全世界第三大核子武力。而在爱丽舍宫的奢华水晶灯及金色的雕花门后面,实际上就是法国核子弹的发射指挥中枢。经由爱丽舍宫的一个秘密通道,就可走到一个名叫“丘比特”的小房间,该房间的门系由夹层钢板特制,四周则是厚达三公尺的混凝土墙。这个地方就是一旦发生大战时,密特朗总统下令发射核子弹的最高指挥站。原先不了解的人,大概以为密特朗只要按一个红色按钮,核子弹就会立即升空。然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在“丘比特”这个小房间中,同时装设了三台象电视机的现场收视机,以及一台摄影机。这些机器都是直接与法国的达维尼战略空军基地互相连系的。 三个电视影像机,是为了让法国总统能直接看到法国核子武力的各级指挥官是如何接受及执行其命令,但是,“丘比特”密室中的那架摄影机,却是专门用来照摄密特朗总统的。因为达维尼那一边的三军将领们,也要同时看到,发出核子攻击命令的,是否真的就是密特朗本人,这显然有验明正身、严防假冒的用意在里面。爱好因人而异 爱丽舍宫的大小厨师,目前总共有十二人。每日菜单,须交总统过目。密特朗与蓬皮杜前总统一样,对法国传统大菜较为偏好。戴高乐喜欢喝汤,德斯坦则比较喜欢变花样。 附带一提的,就是爱丽舍宫有一个传统:前一任总统总是把他私人收藏的美酒,传留给下一任总统分享,这也是一种“有酒大家喝”的美德吧! 在爱丽舍宫,单单是桌巾,历任总统的品味就有所不同。譬如说,蓬皮杜总统对现代艺术较感兴趣,因此他喜欢挑选时髦一点的设计。而德斯坦这位自称“走向人民”,却又属贵族后代的法国前总统,在桌巾的挑选上则比较偏向古典。 此外,在爱丽舍宫的国宴中,来宾的坐位安排也不容疏忽。依照规定,在餐桌上,每一位宾客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六十公分,如果邀宴的客人系国王或总统之类的“特级国宾”,那么宾客之间的座位距离还要再加十公分。名贵餐具和摆钟 当然,爱丽舍宫的国宴,不仅桌巾争奇斗妍,其他如银盘、瓷器,更是令人看得眼花缭乱。 据爱丽舍宫的统计,该宫里面共有三十五个帝国时期的大木柜。其中共放置七千五百套刀叉餐具,二千七百个餐盘及盛装肉汁的器皿,这些进食用具不是银制的,就是金制的。爱丽舍宫有五千个“塞扶禾”瓷盘,在法国,要说瓷器当属“塞扶禾”,就如同中国人所说的“景德镇瓷器”,每一个价值七千法郎。两面摆钟 在法国总统府中工作,守时与礼节乃是工作的最高信条。就拿密特朗总统来说吧,尽管军国大事极为繁忙,但是他却从来不带手表,因为他非常信任摆放爱丽舍宫各处的三百八十个古典式摆钟。最珍贵的一个摆钟,乃是在法王路易十六及复辟时期制的,这个摆钟共有两面。法国总统出国旅行时,这个摆钟也是外交行李中必备的用品之一。掌门官位低见识广 爱丽舍宫的文书官每天要回复九百封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来函,而其中又有三分之二写给总统的信,不外是把法国总统当做解决个人问题的最后手段,这些信件的处理都非常棘手,而爱丽舍宫动员九十位秘书,专门负责这个工作。 为了使来往爱丽舍宫的宾客,进退有序,四位掌门官就负责了引路、唤名的工作,并负责随时提醒法国总统。掌门官的职位虽不高,但由于是“总统身边的人”,谁都得敬他们三分。掌门官见多识广。
2. 约旦努尔王后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约旦努尔王后原名利萨·哈拉比,在美国出生,是泛美航空公司前董事长纳吉布·哈拉比的女儿。她曾是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的毕业生,一九七八年同约旦国王侯赛因结婚,引起全美国的瞩目。纳吉布·哈拉比的父亲是移居美国的一位叙利亚人。利萨 ·哈拉比结婚前曾在约旦航空公司任设计师。她是在约旦工作期间初次遇见侯赛因国王的。 利萨·哈拉比婚后放弃美国国籍,致信伊斯兰教,并起名努尔。在阿拉伯语中,努尔的意思是光明。今天,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积极参与约旦的事务,并成为阿拉伯世界非官方的女发言人。 最近,她返回故土,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她在波士顿里茨—卡尔顿饭店的房间里接受了记者采访。 这位王后说话稍微带一点口音,已不再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是她已把美国人的直率与王族的尊严自然地融为一体。 她谈到自己的丈夫。她说,“我们首先是一对工作伴侣。” 她决定在阿拉伯世界定居是因为“我在那里感到非常自在。这不仅仅是由于阿拉伯血统的缘故。我内心深处感到我就是那个世界的一部分。”她说,她当王后的七年是一种“建设性的演变”过程,不是一种突变过程。“我一开始就知道我必须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我有自己的办公室。” 王后起初关心教育与妇女问题,最近又注意文化和对外交流问题。在安曼北边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文化节。美国成立了一个促进美约关系的约旦学社。这两件事都有她的功劳。 努尔王后说,她最近还同大学的一些老同学恢复了联系。“在开始时,我同他们断绝了一切来往。不过我们又能重叙友情了,这对我来说是意味深长的。这使我想起过去,想起青年时代。”(岚)
3. 古雅的英国皇家游园会
【法新社伦敦八月二日电】英国每年夏季在白金汉宫举行的皇家游园会这一文雅的仪式将把客人们带回到十九世纪。 皇家游园会每年举行三次。这一活动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一八六八年发起的。维多利亚女王想借此机会摆脱狭小的宫廷圈子,同其他人进行接触,但并不是说她会会见所有的人。 英国女王陛下的宫廷大臣今年已向七千名经过挑选的客人发出了印有温泽家族饰章图案的精致请贴。 这些客人有英国贵族阶层的成员、外国驻英国的大使、教会领导人、高级军官、文职人员和各界领导人。他们的眷属也得到了邀请。 他们被告知,白金汉宫的大门将在下午三点一刻开门。每位客人须穿常礼服,夫人们须穿参加鸡尾酒会时的服装,戴礼帽和手套,男子则须戴大礼帽和穿燕尾服。 当奏起英国国歌《上帝保佑女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到她的客人中间时,游园会正式开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通常是在菲利普亲王以及他们的继承人查尔斯王子和太子妃黛安娜的陪同下来参加游园会的。 身穿古雅制服的女王卫士担任皇家游园会的警卫。这些卫士组成了传统的皇家警卫队。他们看上去就象刚刚走出十六世纪即英国的第一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那个时代。 任何一个客人都无权首先同女王进行交谈。女王仅仅只接近那些事先被告知女王要短时间地接见他们的人。女王通常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是:“你来了,真是太好了。一路顺风吗?” 女王在室外大约同客人们闲谈两小时左右。与此同时,女王的直系亲属同客人们握手,使人们不至于感到拘束。 然后,女王和她的亲属们将步入茶室。在那里,只有经过挑选的客人才能同他们在一起。
4. 侵捷苏军奇闻 坦克换伏特加
【美联社法兰克福八月四日电】在捷克斯洛伐克执行军务过程中失踪的几个苏军坦克手把他们的一辆坦克卖给了一家酒吧间的老板,换取了两箱伏特加。两天后,有人发现他们醉倒在森林里。 《法兰克福汇报》在周末版报道了上述消息。 坦克找不到了。事后,共产党当局获悉,这家酒吧间的老板把那辆坦克拆散成零件,卖给了当地的一家金属回收站。 这则消息是一位名叫奥塔·菲利普的捷克斯洛伐克移民撰写的,他经常向这家颇有声誉的保守派报纸供稿。 奥塔·菲利普是周末在他慕尼黑的家中用电话向报社传送这则消息的。他说,这一事件发生在一九八四年秋天华沙条约组织在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事演习期间。他是在三周前从他朋友给他的信中得到这一消息的。 捷克警方在援引菲利普这则消息时说,这辆有四名坦克手的坦克是在一个雨雾交加时失踪的。由于苏联国内正在开展反酗酒运动,他们所配给的伏特加减少了,当时他们所携带的伏特加都喝光了。大约在晚上九点左右,他们把这辆坦克开入了一个小村落,并把它停在这个村庄唯一的一个酒吧间后面,然后步入了这家酒吧间。当时他们所带的钱只够买一瓶伏特加,他们中的一人卸下戴在手上的结婚戒指,又换了三瓶。 深夜十一时十五分,有人发现这些坦克手带了两箱伏特加、三公斤多的鱼和泡菜离开了这一小酒吧。事后,他们对地方政府和苏联宪兵当局说,他们不知道坦克的下落如何。
5. 美议员用公费旅游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八月十一日电】八月份国会休会期间,起码有二十一个参议员和四十八个众议员将使用纳税人的钱访问遥远的地方。远东是他们最爱去的目的地,而世界上的一些多事之区却很少有人光顾。 有人对一百位参议员的办事处、众院各委员会和几位著名众议员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六十九位用纳税人的钱来支付他们的旅行费用的国会议员,几乎全都避开中东、中美洲和南非的是非之地,而纷纷前往平安无事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据合众国际社和政府改良协会的调查,一九八三年,国会用于旅行的开支是二千二百万美元。 参议员尼克尔斯提出一项议案,要求减少那些“毫无意义的、铺张浪费的”旅行。他说:“国会议员的旅行大多是在浪费老百姓的纳税钱。” 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和内华达州共和党参议员奇克·赫克特目前正在以色列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赫克特的一位助手说,他们的旅行费用是由“某个保守的犹太人组织”支付的,该组织希望“改善以色列和赫尔姆斯之间的关系”。赫尔姆斯是参院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位举足轻重的共和党人,他反对外援,包括反对美国向以色列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援助。
6. 足球冠军凯旋 元首人民迎贺
【法新社拉各斯八月十四日电】为了欢迎上周末在北京赢得国际足联十六岁以下柯达杯世界锦标赛冠军的尼日利亚队回国,尼日利亚国家元首穆罕默杜·布哈里少将缩短了他的假期,工人们今天上午放假。 成千上万的尼日利亚人今天排列在拉各斯机场通往拉各斯游艇港的长达五十公里的道路两旁,布哈里将军在游艇港向尼日利亚队员们表示了祝贺。 尼日利亚军政府已经保证要向这些足球运动员提供奖学金和福利。 这些足球运动员在中国赢得的胜利使尼日利亚成为第一个在国际足联组织的比赛中获得冠军称号的非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