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01-20

第 1 版

1. 美《巴尔的摩太阳报》认为:武器控制协议不能制止武器竞赛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一月十日报道】(乔治·威尔发自日内瓦)武器控制进程一直是毫无成效的,十六年来,苏联一直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加紧扩军。武器控制与裁军署署长阿德尔曼指出,在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六年这段紧锣密鼓的“对话”年月里,一共举行过五次最高级会议,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在苏联策划下由共产党国家对五个国家——南越、老挝、柬埔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之后的两年中还有对阿富汗和埃塞俄比亚)——的征掠。假如武器控制是美苏关系的“核心”(卡特是这样说的、尼克松似乎相信这一点、而里根可能将相信这一点)的话,那也仅仅是一种装潢门面的核心。    当有人说热衷于武器控制的人们实际成就付诸阙如但却信心十足时,他们充满信心地回答,一九七二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是一个巨大的成果。实际上它至少对美国来说使弹道导弹防御寿终正寝了。但是苏联仍粗暴地践踏这一条约,它部署雷达系统,其规模之庞大,说明它很可能在条约墨迹未干之前就着手计划这样干了。    但是,说武器控制的传统目标    ——通过更加稳固的威慑促进安全    ——可能是武器控制过程终结的副产品,似乎不无道理。道理就在于:    第一次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和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没有“限制”武器。那些协议只是战略均势演进的写照而已,武器协议并不能制止武器竞赛,反而会重新朝着无法控制的武器领域进行竞争。    今天,某些种类的武器会由于难以核查而无法实行限制。这种武器很可能变得很小,由于命中率的提高使得用大的弹头摧毁许多军事目标成为没有必要。由于这种武器体积较小,而且具有机动性,从而难以计算和跟踪,而这些武器不容易受各种各样武器协定制约的那些特点还会使其难以成为以摧毁武器为目标的第一次打击的牺牲品。所以,正象阿德尔曼所说,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虽然可能不太容易核查,但会带来更大的稳定,因为它们可以缓和人们的这种担心,即一旦发生危机,一个国家要么必须“使用它们,要么丧失它们”。这种在很高的武力水平上保持的朝不保夕的“稳定”虽然远不够理想,但是,在同一个致力于大量扩充防务实力的苏联政府打交道中,这种稳定也许是所能希望获得的最好结果。

2. 索拉兹宣布美国会将举行江南案听证会

【法新社华盛顿一月十八日电】(记者迈克尔·刘易斯)美国民主党议员索拉兹今天宣布,他将下令调查据说台湾介入加利福尼亚一起谋杀案的事,这件事可能导致美国报复性地停止目前每年向台北出售七亿多美元武器的交易。    索拉兹是纽约州的民主党人、众议院亚太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起草过一九八一年一项授权美国总统停止同任何折磨美国居民的国家进行武器交易的法律。    索拉兹今天在这里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台湾安全部门人员卷入在美国的土地上谋害美国公民刘宜良的事件,我表示愤慨。”    “这种行径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想召开听证会以判定这个残暴的举动是否是一贯的恐吓和折磨活动的一部分,如果是的话,将按法律终止美国所有对台湾的武器出售。”    他说:“我呼吁台湾当局把卷入这个事件的所有台湾人送交美国受审以伸张正义。”    对台北和执政的国民党提出批评的人认为,停止武器出售的威胁促使台湾宣布对被认为参与了这次谋杀事件的情报官员采取行动。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戴利市一月十八日电】美国众议员米内塔敦促里根总统要求交还在美国的美籍台湾记者刘宜良被害事件中的嫌疑犯。米内塔昨天说:“联邦当局在对刘宜良案件提出起诉的问题上作出的反应是令人难以容忍的”。    这位众议院民主党人议员说:“里根总统对这种恐怖活动保持沉默,而司法部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叫喊要进行调查,在这种情况下,美籍华人怎么会有安全感呢?”米内塔说:“里根总统应当要求台湾政府交还杀害刘宜良的两个嫌疑犯。要是能向我们所有美国公民保证台湾不会成为恐怖活动的一个主要庇护所就好了。”

3. 外电评述:新华社举行招待会庆贺夏庇若寿辰

【路透社北京一月十八日电】中国高级领导人今天向一位尽管在文化革命中受到迫害,可是仍把他三十五年的岁月献给中国的英国人庆贺生日。    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播放了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主持了为迈克尔·夏庇若庆贺七十五岁寿辰举行的招待会的盛况。在中国共产党人一九四九年取得胜利前,夏庇若就支持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九年以来他一直在新华通讯社工作。    胡耀邦在招待会上发表的讲话中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文革’十年中受了那样大的冤屈,仍然坚定不移地信赖我们党。”    【法新社北京一月十八日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胡耀邦今天说,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大胆放手地引进人才是中国执行开放政策的一个内容。    胡耀邦说,由于中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还落后,因此应该虚心向“朋友们”学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知识。他是在今天为庆贺英国新闻工作者夏庇若七十五岁寿辰举行的招待会上讲这番话的。    中国最高领袖邓小平在向夏庇若发的生日贺信中说,夏庇若同志在抗美援朝斗争、宣传社会主义中国和《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修改定稿工作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分析家们说,由新华通讯社播发的这封贺信看来是要表明邓小平同意中国最近采取的聘请包括一些西方退休人员在内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工作的这种做法。国务委员谷牧昨天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讲话时说,中国准备从国外聘请一批退休的、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些中国工业企业部门的顾问。    观察家们说,尽管这些讲话都明显地强调了(聘请专家)政策的连续性,但是目前采取的聘请退休专家的做法表明比先前的政策有了改变。过去的政策强调要招聘那些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外国人。

4. 美已得到有关江南命案的录音带

【台湾《中国时报》一月十八日报道】题:陈启礼为企图逃过「扫黑行动」自愿做情报局线民以资掩护    据悉,有关单位侦查情报局人员涉及刘宜良命案,已查出系竹联帮老大陈启礼因恐被「一清专案」逮捕,事前有计划地自愿做情报局线民后,再赴美枪杀刘宜良,并留下三卷录音带,企图以情报局线民身份逃过「一清专案」的扫黑行动。    据了解,陈启礼系在去年九月二十五日帮派登记解散期限前,获悉政府将执行「一清专案」全面扫黑,乃计划找「护身符」以躲过被捕情事,曾透过电影圈两位导演的介绍,邀请情报局长汪希苓等人吃饭。席间,陈启礼自称他是爱国份子他愿意替情报局做线民以搜集中共有关情报。隔不久,陈启礼又邀宴汪希苓等人,再度表示自愿做情报局的线民,始为汪希苓等人同意,并由情报局副处长陈虎门负责。    陈启礼于去年九月十四日出境赴美后,于十月十五日伙同吴敦、董桂森等枪杀刘宜良,陈某将整个事件经过故意以情报局线民身份录在三卷带子里。其中一卷交由竹联帮在美绰号「白狼」的张安乐,一卷交绰号「黄鸟」的竹联帮分子,一卷录音带及笔记本携回国内藏在家中,并嘱张安乐等人,如他在台被「一清专案」逮捕,可设法用录音带「救他」。    去年十月二十一日陈启礼返台之前,故意在美国旧金山机场拨越洋电话给情报局副处长陈虎门,称:「生意做好了。」并要陈虎门到机场接他。    陈启礼返回后,并唆使董桂森暗示台北一位雷姓男子,美国江南案是由竹联帮干的。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警方展开「一清专案」,陈启礼等人被捕,经侦讯他始供出有关案情。同时,陈启礼从美打的越洋电话被美国调查单位知悉,「白狼」张安乐也被美方逮捕,搜出该卷录音带,使案情急转直下,涉及情报局人员。

5. 苏高级官员承认契尔年科患病

【法新社莫斯科一月十八日电】苏联高级官员开始公开承认契尔年科主席病倒了。    观察家们说,这些官员的态度,以及契尔年科推迟或取消原定出场计划的做法,表明他的病情可能是严重的。    据这里的西方外交人士说,克里姆林宫发言人扎格拉金向来访的法国外交国务秘书让—米歇尔·贝莱承认,华约首脑会议推迟是因为契尔年科身体有病。    此外,一些外交官还说,苏联高级官员在会见美国官员时没有否认外界关于契尔年科患病的消息,苏联一些高级经济学家还向一名西方外交官介绍了契尔年科的病情。    西方观察家们指出,从政治局委员格里申本星期去华沙这一点来看,契尔年科大概还没有达到病危的程度。如果契尔年科病危,格里申访问华沙的事是不可想象的。

6. 一周大事(1月13日─1月19日)

△葛罗米柯十三日发表电视讲话,强调美苏必须讨论太空武器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在限制核武器方面达成协议。舒尔茨和温伯格同日分别表示,美决不放弃其战略防御计划。里根十六日告诫不要对苏联同意恢复谈判表示欢欣。    △英国和法国分别于十三日和十四日重申其核力量不能纳入美苏武器会谈。    △莫斯科报纸十五日发表“联合公告”,原定于一月中旬在索非亚举行的华约成员国首脑会议推迟举行。西方外交官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契尔年科健康状况不佳。    △中曾根十三日出访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十六日,他在堪培拉提出太平洋合作的四项原则。    △美国助理国务卿沃尔福威茨十四日同菲律宾外长托伦蒂诺会谈,讨论美增加对菲军事和经济援助问题。里根致函马科斯,表示支持菲律宾恢复和加强“民主体制”。    △台湾当局十五日正式承认江南命案与台湾情报人员有关。美国务院发言人龙伯格同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蒋经国十六日大发雷霆,声称要查处介入此案的台湾情报人员。    △巴西民主联盟候选人内维斯十五日当选为巴西总统,从而结束了这个国家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军人政权。    (1月13日—19日)

7. 洪森挑拨民柬内部关系

【法新社越南胡志明市一月十八日电】亲河内的金边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洪森今天呼吁柬埔寨民族主义抵抗力量派别同他的政府一道消灭它们的亲中国的伙伴红色高棉。    本月早些时候担任部长会议主席的洪森在越南南部这个大城市单独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金边准备同以西哈努克亲王和宋双为首的两派对话,“如果它们同波尔布特断绝关系的话”。    洪森说,西哈努克亲王和宋双“改变态度”可能有助于打破目前的僵局并为政治解决铺平道路。

第 2 版

1. 何谓企业形象?

名词解释    现代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形象”。    什么是企业形象呢?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包括顾客)和公司职工对企业整体的评价。    就企业外部来说,企业给消费者可以信赖的印象,对工商界及社会整体贡献的成绩表现,为全社会所肯定,这就是良好的企业形象。    就内部来说,企业使全体职工在工作中产生和公司荣辱与共的观念;公司重视劳方福利,工作分层负责,赏罚公平,量才施用,发挥最高工作效率,这也是良好的企业形象。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情况,一个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立于创新,内容包括科学的经营方法与管理方式,新技术的引进,新设备的使用,新产品的推出,新市场的开发,新管理制度的实施,以求达到使职工安心工作,产品质量稳定,产量提高,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足以作为企业界的楷模。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其产品能受到消费者的信任与肯定,从而可以提高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摘自香港《百花》杂志)

2. 武侠小说家梁羽生感触良多

【香港《大公报》一月十二日文章】题:武侠小说者成人童话也(作者:马尔王晔)    著名小说家梁羽生,在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已于日前回到香港。    梁羽生把自己对这次会议的印象归结为一句话:有新意。首先,胡启立代表中央书记处致的祝词就很有新意。祝词中说:“创作必须有自由”,可以说是深得创作甘苦的经验谈。女作家茹志鹃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骑自行车只需要二米宽的地方,此之谓“生物场”,但骑车人的“心理场”就要宽得多,否则就有车倒人伤之虞。梁羽生认为,这次会议,可以说给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心理场”。过去作家怕挨棍子因而噤若寒蝉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梁羽生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创始人,应邀参加本次大会,颇有一些感触。他说,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武侠小说被排斥在“纯文学”的大门之外,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这次他被邀与会,证明了上述现象已有所改观。他认为,武侠小说源远流长,是小说的一个流派,应该属于文艺园地里百花中的一花。    梁羽生还谈到,就在他赴京之前,北京风雷京剧团正在上演根据他的著名小说《萍踪侠影》改编的京剧《萍踪侠影》;国内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已经或正在出版他的武侠小说。他的观点——文学形式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所谓高级与低级,只取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才力和艺术手腕——获得很多与会者的赞同。    元旦那天,数学家华罗庚在科学院会堂宴请梁羽生和金依。华罗庚也很喜欢看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五年前,他们在英国伯明翰认识。当时华罗庚刚刚看完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梁羽生问他的意见,他曾经说了一句很风趣的话:依我看,武侠小说可说是成人的童话。梁羽生认为此话很有见地。既然童话中出现了象《格林童话》一类的传世之作,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小觑武侠小说呢?

3. 业余歌手徐小明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一月一日文章】题:徐小明期望打破中西音乐隔膜(作者:矮子)    走出徐小明的办公室,我脑子里便开始盘算着:这稿子该怎样下笔?一个多钟头的交谈,不象是采访,倒象是老朋友在对话。身为高级行政人员,眼前的徐小明并没有结领带,穿西装,却依然是一套随和简单的运动服,比回中国拍电影之前,显然瘦了一些。    徐小明在办公桌旁坐下来,便从他前阵子.出版的唱片《木棉袈裟》谈起,再谈到他在北京轰动一时的演唱会,他的未来计划……    「《木棉袈裟》的唱片封套设计,是你的主意吧!」我想起这张唱片封套,没有用他的像片作「招牌」。「我不喜欢把自己的大头像放在上面,想清新一点。上面的字还是出自名家手笔呢!」他满意的笑着说。    「你是否觉得你的歌总是很带中国味?」「其实我很多类歌都喜欢,而且快的慢的也都爱唱。我不否认自己很喜爱带中国色彩的东西,但即使歌曲有中国味,我也只喜欢淡入淡出的那种,最重要是不造作。    「别人觉得我带中国味,大概由于电视剧的形象吧!」    「你接受别人称你为民族歌手吗?」我问。    他说:「我并不介意别人怎样看我。」    许多人把徐小明跟张明敏比较,他从不以为然。事实上,徐小明在七五年出版他第一张个人唱片时,其中《七弦琴》就是他自己争取到的唯一中国味歌曲。可以说,他选择这条歌路,比张明敏还要早呢!    徐小明很不爱刻意的奉迎,他承认很难照顾所有听众的喜好。他说:「到唱片销不去,歌曲再没有听众喜爱时,便只好认命,收档好了!」    我问:「你想过要全心全意投入歌唱界吗?」    「没有。」他爽快地回答。「唱歌对我是一种兴趣和抒发,所以也没考虑过当全职歌手!在唱歌方面,我虽未留下灿烂的一页,但也尽了力,也保留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特色!」    徐小明有个期望,就是打破中西音乐的隔膜,互相交流,使中国音乐亦能影响西方。他总觉得中国音乐受日本和欧美的影响太深。他说:「中国音乐,也应为外人接受的,象《渔舟唱晚》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家都看好中国的市场,而你在北京的演唱会又得到空前的成功,有乘势向内地进军的打算吗?」    「我早说过不爱刻意,是否在中国内地创天下,一切还得顺其自然!北京的演唱会,不敢说成功,但却是难忘的一刻!」    现在,已有人准备请他在年中或年底再到中国内地作两个月的巡回演唱。徐小明希望成行,只是怕工作丢不下!

4. 因江南命案被停职的台湾「情报局长」汪希苓其人

新闻透视    【香港《新晚报》一月十七日报道】题:汪希苓是蒋家同乡曾任蒋介石侍卫官    据美洲《华侨日报》报道,台湾当局于十四日宣布,由于部分情治工作人员与江南被杀案有牵连,情报局局长汪希苓停职。    汪希苓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汪希苓原出身于陆军军官校,后又进入政工干校高级班,是王升麾下的“高级子弟兵”之一。因为籍隶浙江,毕业后不久就被派到蒋介石“官邸”担任“侍卫官”,后又调出,进入“三军联大”深造,然后派驻美国任副武官。汪在任“副武官”期间,由于搜集军事情报,与情报局搭上了关系。再加上他的长官汪敬煦的垂青,暗中提携,很快就以情报局副局长自居。不过,直到前年春他才正式接替情报局长的位置。    汪希苓接掌情报局之后,处处要表现他的“以统战反统战”的作法,显示其与老一辈的不同,并与“法务调查局”、“大陆工作会”格格不入。他把国民党的“中央大陆工作会”视之垃圾堆、养老院,视“法务部调查局”(简称法调局)都是“土法炼钢”跟不上时代。甚至跟他的老上司汪敬煦的看法、作法也有所不同。汪希苓为了有所表现,派遣不少人员分别以工商界人士潜入美西、美东。    【香港《中报》一月十七日文章】汪希苓何许人也?一九七一年以后,国府为防北京与华府关系解冻,开始在美建立特务情报基地。一九七四年梅可望奉派来美负责此项任务。翌年,蒋经国对在美情报工作进展情况表示“极为不满”,因其未能渗透“亲中共团体”,遂派汪希苓前来接替梅可望,以便“对情报活动作更大的介入”。汪当时名义上是台湾驻美大使馆武官,实际上是驻美特务头子。美台断交后,他改任北美事务协调会“顾问”。汪希苓在回台后擢升为情报局长。    国府情报局的任务,有如美国中情局,不是针对本国,而是负责搜集海外情报,并从事反间谍活动。

5. 独具匠心的美国电视广告制作

华盛顿来讯    在美国看电视,最头疼的是充斥电视屏幕的广告。节目越到精彩处,广告也越频繁。    然而,你硬着头皮看下去,便会发现这些广告的制作是独具匠心的。不仅摄影和色彩是第一流的,其构图也新颖别致。一则广告,犹如一部“浓缩”的电影或戏剧,能在几秒钟之内,让观众既“见物”又“见人”,风格各异。    美国广告的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将商品同人紧密结合起来。商品是供人用的,因此,可以说每个商品广告都不是“只见物,不见人”,而是往往以人打先锋,都有人在广告画面中的活动。    人们还记得,民主党在竞选候选人时,“少壮派”哈特提出了“新思想”,蒙代尔便反问道:“牛肉在哪里”?意即你哈特大谈什么“新思想”,可是真货色在哪里呢?    “牛肉在哪里”的问话,源出于一位八十二岁老太太佩勒,她为汉堡包商作广告时,先问“牛肉在哪里”,然后她指着夹在汉堡包中的牛肉说,就在这里。老太太的话被蒙代尔利用之后,更是身价百倍。现在她每周做三十秒钟广告,今年将收入五十万美元。    许多著名模特儿和演员都是广告“明星”。厂商借用这些人的“名气”,为自己的商品打开销路。    在表现手法上,广告商充分利用电视的特点,尽量用画面形象来表现商品的特色,很少用“誉满全球”、“包你满意”之类的空话。如一家食品厂的广告,为表现该厂生产的糕点香甜好吃,在画面上出现了两个孩子在闻讯父亲买了一包这种糕点之后,偷着打开盒子吃将起来,边吃边咂嘴:“真棒”!一家快件投递公司做广告时,荧光屏上出现一名投递员,接到订户的邮件后,立即登上快件投递车,快速开到目的地,一路快跑送到用户手里时,已是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了。    看汽车广告,就等于看一次赛车表演,驾驶员开着新牌汽车在各种道路上狂奔,以示车子性能优越。    由于各电视台之间竞争激烈,所以广告的制作可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时靠秀丽的风景、动人的抒情歌曲配以漂亮的模特儿取胜,有时又采用喜剧、滑稽剧的形式,引人发笑;有时用快镜头、有时又用慢镜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顾客。    美国人一般一星期才开车去一次超级市场,把一周所需要的东西都买齐,而且时间宝贵,很少见有人在市场里悠闲地逛来逛去,总是匆匆地取了需要的东西就去付款,因此,广告成了他们的“购物指南”。    所以说,一般的美国人讨厌广告,可又离不开广告。

6. 去年日美贸易日出超三百多亿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一月十五日报道】题:外贸出超三百三十六亿美元    据大藏省一月十四日公布的通关统计,一九八四年日本外贸出超达三百三十六忆美元,比以往最高纪录超过一百三十亿美元。以美元涨价、日元跌价为背景,对美国的出口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因此,仅对美国的出超就达到三百三十一亿美元。预料,美国等国家将会对我国施加压力,要求开放市场和扩大内需。    第二次石油危机造成原油价格飞涨之后,我国的外贸入超在一九七九年曾达到七十六亿美元,一九八○年曾达到一百零七亿美元。但是,一九八一年因出口增大,一举变为出超八十七亿美元。

第 3 版

1. 法国今年纪念雨果逝世一百周年

【法新社巴黎一月四日电】法国今年将纪念人们非常爱戴的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逝世一百周年。    今年将举办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的展览和演讲,演出他的剧本和专门放映根据他的著作拍摄的电影。    据电影史学家们说,雨果的著作被改编搬上银幕的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作家。单单他描写十九世纪贫困的不朽杰作《悲惨世界》一书就有三十三种版本的影视片,连遥远的埃及、日本、印度和美国也都拍了此片。    这些版本的影片中最著名的大概还要数让—保罗·勒夏努瓦导演的一九五八年的版本,在这部影片中法国电影皇帝让·加班扮演主角让·冉阿让。最近的版本是一九八二年由罗伯特·霍塞恩执导的,它表明了人们对它经久不衰的兴趣。    人们喜爱的法国演员利诺·旺蒂拉扮演让·冉阿让,历时八个月,耗资六千万法郎(六百一十万美元),从而使它成为法国电影界十年来最雄心勃勃的事业之一。    在雨果的一生中,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很少有作家受到人们这样的尊敬,也很少有作家受到这样恶意的攻击。    他的剧本《欧那尼》一八三○年的首场演出引起了十九世纪剧院最激烈的斗争。他在一八五一年由于政治信仰被迫流亡国外。他在英吉利海峡的格恩西岛避难期间写了一部辛辣讽刺拿破仑三世的著作。    三十年后雨果回到法国,六十万人在埃洛街他昔日的住宅夹道欢迎他。后来,在一八八一年雨果八十岁寿辰时这条街改名为维克多·雨果街。一八八五年雨果逝世后二百万人将他的棺柩送葬到安葬法国伟人的先贤祠。他的第一部小说《巴黎圣母院》已翻译成许多种文字,并被多次改编搬上银幕。

2. 卓别麟孙子拍电影

【苏联《苏维埃俄罗斯报》十二月二十三日报道】不久前,几位美国电影制片人同卓别麟签订了拍电影的合同。当然,不是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麟本人,而是同他的孙子斯蒂芬·卓别麟签订合同。斯蒂芬·卓别麟不久前已满二十三岁,长得非常像他爷爷,既是著名演员,也是导演。

3. 九十岁的领带制作商

据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在美国巴尔的摩市一家历史悠久的领带制造商店里,一位年愈九十的老人忙忙碌碌:不时进行技术指导;必要时还参加裁剪、缝纫和熨烫工作。他就是这家商店的经理戴维·迈耶斯。    戴维·迈耶斯从事领带制作工作已达七十年之久,是美国最老的领带制作者。尽管他年事已高,但是他依然坚持每周工作四十小时,只是由于半年前在店门前人行道上跌倒,碰坏了膝部,才改为每周工作三十小时。    戴维·迈耶斯现在听力不好,但记忆力还相当强。他稍加思索就可将几十年来这家公司雇员的表现如何、家庭轶事、身体状况有条不紊地讲得清清楚楚。    迈耶斯对其专业颇为谙熟。他用不了两分钟,即可看出一条领带的毛病和修整办法。    目前,戴维·迈耶斯还能驾驶他的别克牌汽车,因此他不打算退休。他说,「现在,我干干工作,玩玩牌。我明天可能会离开人世,但这家企业将会同样经营下去。」(栋)

4. 活机体老化过程青年人比老年人快

【塔斯社哈尔科夫一月九日电】题:从青年起就应爱惜青春    活机体的老化过程青年时期比老年时期进展得快。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的老年学家们得出了这种乍一看来是反常的结论。因此他们认为,年青时就应当关心长寿问题    从事这一研究工作的负责人、生物学博士维克托·列梅什科对塔斯社记者说:“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薄膜——活细胞表面的薄结构。在机体中的各种代谢过程中,形成分子碎片,即所谓游离基。据认为,游离基在损坏细胞膜时,导致机体老化。我们证明,对细胞膜的损坏青年时期比中年或老年时期频繁得多。在青年机体中,游离基在按照这一机体生长的遗传计划帮助改造细胞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种改造的需要就逐渐减少,创造基的要素则变成分子的破坏者。”    这位科学家不排除用人工方法使活机体青春化的可能性。列梅什科说:“例如,使用甲状腺激素可以使以较快节律开始工作的细胞大大青春化。然而,这种激素也加速生物钟的摆动,从而减少整个寿命。就是说,原则上可以延长青春期,但有损于长寿。相反,要延长寿命,就得牺牲青春期。

5. 苏联冬季的盛大艺术活动------“俄罗斯之冬”

一年一度的检阅苏联艺术成果的盛大节日——“俄罗斯之冬”艺术节最近在莫斯科闭幕。在这一艺术节上,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苏联各大剧院和音乐舞蹈团体的精采演出,而且可以领略俄罗斯冬天的异趣,因此,每年冬天的“俄罗斯之冬”都可以招徕不少外国旅游者,给苏联增加一笔外汇收入。    今年的“俄罗斯之冬”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延续到一九八五年一月五日,共十二天,演出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节目二百五十多场。在四十多万观众中有将近四万是外国客人,来自五十二个国家。    今年演出的芭蕾舞节目中,除了《天鹅湖》、《黄金时代》和《斯巴达克》等传统剧目外,由苏联大剧院两位独舞演员娜杰日达·帕夫洛娃和维亚切斯拉夫·戈尔杰耶夫主演的音乐会十分令人注目,这两位演员是近年来苏联舞坛上比较成熟的独舞演员,他们两人合作的芭蕾舞剧目已达十五个,戈尔杰耶夫已经在舞剧编导方面初试身手。这次,他们两人演出了古典舞剧《堂吉呵德》片断,法国作曲家古诺的《女妖五朔节》以及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舞剧《凤羽飞马》的片断,同时还演出了戈尔杰耶夫自己创作的新剧目《古斯里琴手》。    在歌剧节目方面,大剧院演出了传统剧目《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作曲的《隐城基杰日的传说》。    此外,莫斯科室内乐剧院还把拉斯普京至为感人的当代作品《活着就要记住》改编成歌剧。这部作品写的是卫国战争时期一个逃兵在全民浴血苦战的时候开了小差,隐匿在家乡附近的树林里过着野人般的生活,最后导致精神崩溃,毁灭了自己和他的妻子。    在话剧方面,艺术节上演出了反映同法西斯德国作斗争的话剧《前线》和宣传东西方和平对话的《岸》。    苏联各音乐团体在艺术节期间还演出了交响乐、室内乐、民间歌舞、杂技和流行音乐等,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琦)

6. 法国举办雨果的展览会

【法新社巴黎一月四日电】法国将在一九八五年全年纪念维克多·雨果逝世一百周年。在这一年中,法国将举行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推动这位法国文学巨人过去从事的事业。人们一直爱戴这位文学巨匠,但却对他缺乏了解,特别是年轻一代人对他缺乏了解。    法国文化部长三日晚上,在一个地铁站主持了“雨果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事业”展览会的开幕式,雨果年自此开始。    这种展览会将在法国几百个城市和法国几百个驻外文化中心巡回举行。    最近出版的一份杂志发表文章纪念雨果,文章的题目是《整个法国将重新成为“雨果的崇拜者”》。一月份,法国要举办一些关于雨果的生平和创作活动的展览会,演出戏剧,举行音乐会、电影节和讨论会,以纪念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二日逝世的雨果。    现在已经出版了一些雨果传记。人们正在准备出版一套雨果的作品(十五卷)。    法国历史学家阿兰·德科最近写了一部雨果传。他说:“任何作家的光荣都不能同雨果的光荣相比。”

7. 据传美发现一落入水中的飞碟后又失踪

【科威特通讯社华盛顿一月七日电】一个未查明真相的空中飞行物——飞碟据说在去年夏天掉入华盛顿州西面海域的普吉特海峡。据报道,上周被佩戴整套水下呼吸装备的潜水员找到了,并确定了其位置,但仅隔一周又突然失踪了。    据报道,这个潜水打捞组是在罗萨里奥海峡二百七十英尺的水面下发现这个神秘的物体躺在海底的泥上。这个星期六,打捞小组的潜水员再次下到那个地点时,却找不到那个飞碟了。    这个被说成象一个桔红色火球的物体是去年七月二十七日溅落海中的。据《华盛顿时报》援引目击者的话说,那天,这个火球与水面平行飞来,作了个右转弯,进入海里,激起约七十五英尺高的水柱,最后沉了下去。    上周用声纳进行了探测,取得了肯定的结果。探测表明,它不是个大十字架、或一条大鱼,而是一个直径达三十至三十五英尺的圆盘。    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两名潜水员潜入漆黑的水中。据报道,他们找到了这个物体,并确定了它的位置。这次下水探测的组织者约翰·沃克说,这个物体是金黄色的,呈卫星状,一个末端上有一个挂钩。    另一名潜水员理查德·伯克说,这个尚未查明真相的飞行物是桔红色的,看起来象只倒扣的大茶杯,顶上有个洞。他还说,他站在它上面,感到热乎乎的。他上岸后,发现他的潜水靴上覆有一层微红的“尘土”。这些“尘土”尚有待进行化验分析。飞碟的突然失踪并没有使打捞船船长多米尼克·巴佩蒂气馁,他计划在八日恢复寻找这个神秘物体的工作。

8. 巴黎当局采取安全措施保护老人

法国首都巴黎现在已变成了老人和孤独之都:在两百多万居民中,有半数过独身生活,有三十六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百分之十六)年过六十五岁。    这些孤独者和老年人常常遭到骗子、流氓和其他犯罪分子的袭击。在整个巴黎,盗窃、凶杀时有发生,受害者常常就是这些孤独者和老人。最近,谋杀浪潮席卷克里尼昂古尔区和葛朗德一卡里埃尔区。面对这个严重问题,巴黎当局采取如下措施:    一、派人伴行。凡不敢单独到银行或邮局取款的退休者,可打电话给市政厅要求派人陪伴前往。这些伴行者一般是红十字会成员、公园或花园巡查员或社会救助办公室工作人员。他们接到市政厅的指示后,即持有关证书前去给有关的人伴行。这一服务是免费的。    二、加强住房的安全装置。有关当局派人免费为孤独者和老人的住宅安装门钩、瞭望孔和门栓等。组织优秀工匠为这些人家修理电器和管道等。    三、安装电话警报系统。即在电话上安装一种简单的、按纽即可叫通监听中心的装置。如果呼唤没有回答,警察即立即出动。此外,警察局已恢复了骑车巡逻或在有关房屋周围徒步巡逻的制度,还开设了为老人提供建议的安全咨询处。    四、组织老人俱乐部。老人或退休者可以到俱乐部聚会和交谊。这一作法旨在组成一种团结的集体,使他们感到安全和有依靠。(瑜)

9. 好莱坞影星劳福德病逝

【合众社十二月二十四日报道】美国电影明星、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妹夫彼特·劳福德因心脏病,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在美国洛杉矶塞达—西奈医疗中心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作为一名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劳福德主演了五十七部影片。将近半个世纪的银幕生涯未能使他成为好莱坞超级阴星,然而结交上世代名豪肯尼迪家族后使他名声    卓著。一九五四年,三十一岁的劳福德娶了肯尼迪总统之妹帕特里夏·肯尼迪为妻,从而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十一年后,这对名门夫妻好来好散,膝下三男一女成了肯尼迪家庭的新贵族。    劳福德同一批好莱坞影视歌星组成了一个名人集团,自称为「鼠群会」,由他们搭挡合演的影片上座率经久不衰,明星荟萃的「鼠群会」也因此蜚声世界影坛。    十二月十九日,劳福德刚拍完他的「得意」之作——同超级明星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仙境魔影」,便因心脏病突发,急送医院。五天后去逝。

第 4 版

1. 动乱和走私使安哥拉钻石产量下降

安哥拉是世界第七大钻石生产国,号称“非洲宝石”。但是,近几年来安哥拉的钻石产量和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亏损,产量从一九七四年的二百四十万克拉下降到一九八四年的大约一百万克拉。    据《纽约时报》报道,专家们认为,造成钻石产量和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国际钻石价格下跌,从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二年,钻石价格下降了一半。    二是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游击队的袭击。他们炸掉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钻石生产设备,切断了通往钻石主要产地北隆达省的陆上通道。    三是钻石走私活动猖獗。据官方透露,开采的钻石有三分之一流入黑市。黑市交易是通过一个由北隆达省省会栋多开始直到欧洲钻石琢磨中心这样一个庞大的走私网进行的。工人上班时偷拿钻石的现象也很普遍。他们把未经琢磨的钻石藏在衣袋里、口腔和其他器官里。据当局估计,每个月有价值七百万美元的钻石被偷。安哥拉当局最近在打击钻石走私活动方面从严判处了一些人,有的被判二十年徒刑。去年十二月又有一百二十三人受审。(陈秀珍)

2. 牛排

「人就得吃。我天天吃牛排,你看,我壮得象头牛!」「你说错了。我天天吃鱼,可是,根本就不会游泳!」

3. 吵架

「我跟老婆一吵架,她就扬言要回娘家。」    「我那口子更糟,我们一吵架,她就把老娘叫来!」

4. 鸡叫

农民对旅游者说:「在我们这里,早晨公鸡会叫醒你。」    「好极了,你就让它九点半叫吧!」    (达洲辑译)

5. 我们保卫列宁

一九一八年二月底,苏维埃政府决定迁都莫斯科。三月十日,《消息报》发公告,说政府列车将于十一日发往莫斯科。事实上,列车准备提前一昼夜出发,不是从莫斯科站,而是从一个不出名的小站发车。敌人行刺    正当苏维埃政府准备迁往莫斯科的时候,右翼社会革命党人策划了颠覆列车的阴谋。他们想炸掉列宁和人民委员会成员乘的列车。有人建议在铁轨上抹油,使列车受阻,再动手炸车,万一炸车不成,就炸铁路。    炸车阴谋失败,列宁安抵莫斯科。右翼社会革命党人又策划行刺。当时,列宁几乎每星期都到莫斯科的某个区去讲话,但事先并不宣布。恐怖分子把全市分成四片,指定了行凶者,每个群众大会必有一名恐怖分子值班,发现列宁到会,就火速报告行凶者。被指定为行凶者的有卡普兰、科诺普廖娃、费奥多罗夫和乌索夫等人。    乌索夫有一次接到密报,到了列宁发表演说的亚历山德罗夫人民宫。事后他供称:“到会的约有二千名工人。会前我就同工人们辩论,但没有人支持我的观点,他们都支持苏维埃。人们对列宁鼓掌、欢呼,我听完列宁的演说就悄悄地走了,我下不了手……”    恐怖分子把乌索夫从行凶者中除名。    他们认为最出色的行凶者是卡普兰,因此派她到列宁最有可能露面的那个区,另外又派了一名恐怖分子作助手,后者替她雇了马车,等在米赫尔松厂旁,以备她行凶后逃命。敌人的阴谋得逞了……同契卡工作人员聊天    列宁在莫斯科的工会大厦发表演说约五十次。莫斯科市契卡也参与列宁的保卫工作,其中有弗里德曼和切克曼诺夫。    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列宁要在工会大厦发表重要讲话。弗里德曼和助手切克曼诺夫在门口等着。一辆罗尔斯—罗伊斯车驶来了。切克曼诺夫跑上前打开车门。列宁和夫人感到奇怪,列宁说:“谢谢,、同志,不过我们一向是自己开门的。”    列宁走进工会大厦,弗里德曼报告:“为了保卫您的安全,我们奉命迎送和在您要去的地方维持秩序。”    列宁眯缝起眼睛,端详了弗里德曼一番,在跟他握手时忍俊不住,笑了起来。弗里德曼以为自己军风纪不整,摸了摸武装带、枪套和库班帽,一切正常。列宁又笑了,弗里德曼发窘,摸了摸小胡子。    列宁揶揄道:“契卡同志,干吗光迎接和保卫列宁同志呢?”    “其他党政领导同志也保卫,但对您的保卫特别严密,这是中央的决定。”    “尊敬的契卡同志,您多大了?”列宁问。    “二十四了。”    “不,不,同志,您是开玩笑。您也就十七、八岁。”他又转身问夫人:“你看呢,娜佳?”    夫人说:“是啊,这位同志显得很年青。”    弗里德曼告诉列宁,他一八九六年生于彼得堡,哥儿四个都是一九一七年入党的布尔什维克,都在契卡工作,父亲是老布尔什维克。    列宁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契卡同志,您很年青,可已经是老革命了,娜佳,我们胡搅蛮缠让这位同志为难喽i别见怪,青年是最美好的时刻!”一次散步    列宁不喜欢对他欢呼,叫“万岁”,因此进会场时总是尽量不让人注意,先从后台看准台上后排的一个空座,低头弯腰走过去,掏出纸片放在膝盖上用铅笔作笔记。但是到会者还是发现了列宁,对他鼓掌表示欢迎。    列宁也不喜欢森严的警卫。每逢列宁在工会大厦讲话,门口总是等了许多人,这给警卫工作带来了困难。一天,弗里德曼请克鲁普斯卡娅引列宁到边门上车。但是列宁一边对夫人解释,一边向正门走去。弗里德曼和切克曼诺夫只好上前拦住去路。    “同志们,”列宁说,“你们的好心真让我感到厌烦。我们今天非要从大门走,散步到克里姆林宫,请让我的车回车库。”列宁说完就把衣领竖起,鸭舌帽压到额头,与夫人一起下了楼梯。    街上的人一下子就认出了列宁,高高兴兴地向他问好,列宁摆手还礼。有的人还往前跑,想多看看列宁。契卡们都很紧张,生怕出麻烦,其实,群众已组成人墙,欢迎和保卫了列宁。    列宁夫妇平安无事地走到克里姆林宫门口,对这次散步十分满意。契卡们也松了口气。    (摘译自《苏维埃俄罗斯报》)

6. 古比雪夫市建列宁博物馆

【塔斯社古比雪夫电】古比雪夫市将建立列宁中央博物馆分馆。古比雪夫原名萨马拉,一八八九至一八九三年期间,乌里扬诺夫一家曾在该市住过,现在他们家住过的房子将成为正在这里建的纪念地区中心。    列宁生平中的不少重要事件都是在萨马拉发生的。列宁在这里填写了第十届党代会的代表登记证,把这视为自己积极革命工作的开端,在这里最终形成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这一信念在同自由主义民粹派的斗争中得到了巩固。在这里,列宁写出了第一批理论著作,建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同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一起,与莫斯科和彼得堡(今列宁格勒)和下诺夫戈罗德(今高尔基)等城市建立了联系。    正在建中央博物馆分馆设施的纪念地区,有的街区将按十九世纪的风格布置,有石桥、木板铺的人行道和煤气灯。制作分馆展品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这些展品将陈列在二千平方米的展厅中。(徐)

7. 葛罗米柯:藏在面具后的人(下)

博闻强识    葛罗米柯的工作能力是非凡的。在最近一次联合国会议期间,他十天内会见了约八十名外长,这种日程要求接连不断地进行简短会晤。    多年来,他的注意范围之广和记忆力之强使美国访问者惊叹不已。据一位观察家说:“他可以一连数小时听人讲话,不作笔记,也不显出一丝打瞌睡的样子。但是,当轮到他讲话时,他似乎把一切都记在脑子里了,开始提一些非常精辟中肯的问题。”万斯说:“他有照像机般的记忆力。”    葛罗米柯夫人对万斯夫人说过:“他当了二十年外长,已经把文件上的一切记得一清二楚。”    葛罗米柯在记者招待会上,从容不迫,挥洒自如。据本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多德尔说:“他讲话时没有发言稿,通常连提纲也没有。他象同学生讲课的大学教授,他先讲,然后让大家提问,仔细倾听,接着修改问题的措辞,以使问题更加完美,然后回答问题。他从不说一句错话。”    葛罗米柯同外国人及西方记者已逐渐能融恰相处。他对摄影记者很耐心,甚至有点象电视演员。卡特和勃列日涅夫在第二阶段战略武器会谈协议上签字后,一名美国电视记者问葛罗米柯:“您能告诉我们的美国观众,如果参议院在条约批准之前修改它,苏联将采取何种行动吗?”葛罗米柯取下眼镜,等电视灯光配好后,以低哑的声音用英语说:“苏联将决不,决不允许修改我们签署的条约。”    灯熄了。葛罗米柯戴上眼镜问:“好了吗?”仕途漫漫    葛罗米柯一九○九年七月十八日生于白俄罗斯戈麦尔州的旧葛罗米基城。双亲都是农民,但是同这个州的其他农民家庭相比,他们家要富裕些。    十七岁以前,葛罗米柯在当地的学校读书并在家里干农活。一九二六年,他考取了明斯克附近的一所职业技校。他主要攻读农业管理和经济学,这两门学科他都取得了副博士学位,在经济学方面他甚至取得了更高的学位。他曾说:“我好学成癖。”一九三一年,葛罗米柯加入苏联共产党。一九三九年他取得最后一个学位之后,受聘为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兼苏联主要经济评论性刊物《经济问题》编委会秘书。葛罗米柯三十岁时前往华盛顿就任苏联使馆参赞。这是在一九三九年。由于葛罗米柯举止严肃,很快就成为人所共知的“华盛顿最老的年青人。”一九四三年他升为大使。    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葛罗米柯任苏联驻联合国安理会的代表。他因二十六次行使否决权和多次退出会场而出了名。    葛罗米柯在联合国甚至有几分象少年偶象。人们称他为“头号理想外交官”和“英俊的外交官”。    葛罗米柯当过副外长,后来于一九五二年任驻英国大使。一九五三年赫鲁晓夫上台时把他从英国召回,任命他为莫洛托夫和谢皮洛夫领导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谢皮洛夫失宠后,赫鲁晓夫把葛罗米柯提升为外长。    那是在一九五七年二月。此后,葛罗米柯一直担任着这一职务。(下)    (玉茹、平一)

8. 西德反恐怖警察

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八日,几名巴勒斯坦人在西德劫持一架民航机,扣留了机上旅客作为人质。当飞机降落在摩加迪沙时,劫机者遭到了突然袭击,被击毙或被俘,八十六名人质全部获救。这是西德反恐怖警察引以为自豪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西德反恐怖警察的历史可上溯到一九七二年。那年九月,一些巴勒斯坦“突击队员”在慕尼黑奥运会上绑架了九名以色列运动员。西德警方试图对运人质的波音飞机发动突然袭击,但由于计划和准备都不够缜密,损失惨重,十五名警察丧生,人质也未幸免。这件事震惊了西德,专门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特别行动队——反恐怖警察便应运而生。    西德反恐怖警察共有队员二百名,都是从联邦国防军中精选出来的。他们的装备包括配有红外夜间瞄准仪的抗暴步枪和轻机枪、带有话筒和耳机的钛制头盔以及可以穿透三十厘米厚墙或普通防弹玻璃的枪弹,全重七公斤。    西德反恐怖警察每天都要进行实战训练,队员们经常在法兰克福机场上,借晨雾隐蔽,手拿计时器,匍匐逼近一架停放着的飞机,悄悄搭好梯子,然后突然发起攻击,要求在几秒钟内控制住机舱,每次他们都要这么重复练上四小时。有时,队员们借助一根宜升机缆索,在三四秒的时间内,从四十米高处跳到指定目标上。队长介绍说:“出其不意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西德反恐怖警察的训练采取五人一组、协同进行的办法。他们系统地研究了世界上所有扣押人质的案例,并经常模拟演练以找到最佳营救方案,同时,他们极重视现场指挥员在营救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    (王晓郡译自法《快报》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