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12-21

第 1 版

1.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第一个硕果

【香港《中报》十二月十九日文章】题:“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个硕果    今天下午五时半,中英联合声明正式举行签署的仪式。这是香港前途历史性的一刻。应邀前往观礼的一百零一名香港各界人士,将亲眼目睹这一庄严的时刻。全世界各地、十亿中国人民,其中包括五百五十万香港市民,此时同样可以从电视荧光屏上观看到中英关系史上闪光的一页,可以看到如何洗涤一百四十多年玷污在“东方明珠”上面的尘垢,使她更加灿烂辉煌。    经过两年多来的多次会谈,中英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终于正式签署。宣告了中国将恢复行使对中国领土香港的主权、治权,消除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民族耻辱,完成了国家统一重要的一步。这也是中英外交史上光辉的一页。    邓小平为了解决国家的统一,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思。即在一个主权国家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并存。他把这个“一国两制”的构想具体地运用在解决香港问题上,这样做的结果是,香港结束了一百四十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而仍旧保持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五十年不变;并不要求香港实行和中国大陆同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英国是第一次这样妥善地解决海外殖民地问题的,同时香港居民的意愿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给予满足。    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思的第一个硕果。

2. 葡报认为:我将以类似香港方式解决澳门问题

【葡萄牙《新闻日报》十二月十八日文章】撒切尔夫人北京之行的目的是明天在北京履行签署中英协议的手续。签字仪式对于中国、英国和葡萄牙都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政治意义,因为英国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不久将以类似香港方式解决澳门问题。    一切表明,中国人将采取一种类似的程序在澳门接管权力。至少关于过渡期问题他们将这样做。    众所周知,葡萄牙在澳门的存在是有名无实的和象征性的。

3. 《读卖新闻》驻京记者说:香港归还中国是中国领导人的巨大功绩

【日本《读卖新闻》十二月二十日报道】题: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的意义及今后的展望    十二月十九日已正式决定在一九九七年将香港归还中国。借此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字之机,本报东京总社与北京、香港和伦敦三个分社进行了电话座谈会,对正式签字的意义及今后的展望等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    问:请北京分社谈一谈用此种方式归还香港,作如何评价。    北京(记者丸山、松永):也许可以这样评价:确定把香港——因鸦片战争而割让以及被租借的地方归还中国,可以说这是洗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污点”,是邓小平体制取得的巨大功绩。    香港(记者户张):最初公布联合声明的时候,香港居民的反应是无能为力,但是,后来又转变为承认现状的态度,觉得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以选择。目前,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在关系到香港未来的基本法中将如何反映香港居民的意见。其中,他们最为关心的是中国的态度。    伦敦(记者永井、望月):这里的一般评价认为,玛·撒切尔首相取得了外交的胜利,因为她得到了许诺,将尽可能维持香港的现状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仍然有人感到担心,害怕将来大批的香港人流入英国。更令一些人担心的是,怕香港的这种情况也影响到英国还保留的殖民地,如福克兰群岛等等。    问:借此机会,中英两国将会进一步加强经济关系。另外,香港的动向怎样呢?    伦敦:英国的对华贸易和产业合作,从香港谈判正式提到日程以后迅速取得进展。    北京:日本眼下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伙伴,但是,中国领导人认为,不能全面信赖日本,同西方先进国家尽可能打开更多的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同具有尖端技术的英国的关系今后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香港:香港经济从九月草签以后,逐步趋于回升,十九日的香港股票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最高值。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投资也在增加,由于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字,这种倾向似将进一步加速。

4. 中英签署联合声明香港报纸反应热烈

【本报讯】香港十二月二十日消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十九日正式签署,香港报纸反应热烈。今日各报均以最显著突出的版位,图文并茂地作了报道。    《成报》: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大功告成,中英双方叫好,完成具有历史意义大事值得高兴,为香港长期繁荣提供坚实基础。    《财经日报》:中英签约香港前途圆满解决,英相保证未来十二年继续有效管理香港。    《中报》:钢笔挥就中英解决历史问题,两国元首保证,切实履行联合声明。    《东方日报》:「一国两制」构想归功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称信守诺言,愿向英相及全世界保证。    《天天日报》:胡耀邦重申中国人重信义,香港主权重归中国,炎黄子孙难忘此日。

5. 英中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英国《泰晤士报》十二月十九日社论】题:保持同香港的联系    香港协议今天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内签字,这不仅对这一地区本身,而且对英国和中国的关系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正因为这一问题曾一度有使这种关系不愉快的危险,所以,这一问题的解决现在似乎很可能会使这种关系变得愉快起来。这一协议一直作为外交上的胜利在两国首都受到欢迎,而且就目前状况而言,也是如此。中国正处于一场反文化革命运动之中。这场运动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远东。这个国家将需要许多年时间来发展其能力。但正在实行的经济改革正在为稳步发展打下基础。这一稳步发展将持续到本世纪所剩的时间,一直进入下个世纪。已经有了扩大英中各方进出口价值均为三亿英镑的现有贸易交流的可能性。    美国、日本和西德的一些公司已经在竭力试图在这个巨大的新市场上取得优势。但是,英国在香港拥有将使我们的工艺占据重大优势的资本,就在最近还有迹象表明,这种优势在这个国家得到了赏识。    香港的企业家们现在再次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在发展方面,香港甚至比中国最先进的一些城市还要先进三十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香港不会被超过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国要想从这块已欧化的飞地上得到全部的好处,中国需要保持香港人的这种信心。    然而,在今后的十三年里,英国也必须努力保持这种信心。撒切尔夫人本周应再次向香港作出以下保证对英国来说,它同香港之间的联系并没有中止。

6. 中英领导人的荣誉 香港人的幸运

【香港《明报》十二月二十日社评】题:成功荣誉繁荣稳定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昨天在北京由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签字。邓小平也出席了签字仪式,撒切尔夫人对此特别表示高兴。    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三人分别和撒切尔夫人会见。四人谈话的重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邓小平说得很坦白。中英协议要成功,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英国的实际,香港的实际。如果三方面都能接受,只能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香港虽然没有直接参加谈判,但中英双方都十分重视香港大多数人的要求和利益。    胡耀邦在谈话中强调了信义和荣誉,提到“百金求名,千金买誉”的古语。    中国注重国际间的名声,决不会不顾名誉,自毁诺言。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也。    中英双方领导人都认为签署这个协议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对于中国和英国都是外交上的胜利。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任何人认为是成功、光荣、满意、喜悦的一件事,决不会故意去损害或破坏,把成功变为失败、把光荣变为倒霉。    中英成立这项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双方都肯定是成功和荣誉。这几天香港灿烂辉煌的灯饰,似乎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任何人都盼望得到成功和荣誉,政治家更加要求得到成功和荣誉。中英协议的签署。使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撒切尔夫人以及中英两国其他的领导人得到成功和荣誉。使香港人感到幸运的是,他们的成功与荣誉,和香港的稳定繁荣密切结合在一起。

7. 美舰在苏太平洋舰队总部附近演习

【路透社华盛顿十二月十九日电】五角大楼今天说,一百多架苏联飞机紧急起飞,尾随从停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苏联太平洋舰队总部附近的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国Fl14喷气式飞机。    海军司令弗雷德·利德说,苏联动用的力量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及军舰,这表明美国战舰距高度机密的地区太近了。    他说,上个月,美国军舰在靠近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本海国际水域活动。他没有说出有哪些航空母舰,也没有说它们在那里干什么。    《纽约时报》今天援引了里根政府中的一位文职官员的话说,军方官员对他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苏联对美国军事演习作出的最强烈的反应。

8. 英为节省开支关闭十个驻外使领馆

【法新社伦敦十二月十八日电】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今天宣布,作为一种经济措施,英国政府将关闭十个驻外使团。    他说,驻老挝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两个大使馆将被关闭。    其他有关的使团大多数是领事馆。它们分别设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马拉维的布兰太尔、意大利的卡利亚里、瑞典的哥德堡、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的哈利法克斯、希腊的萨洛尼卡、西班牙的维哥以及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    外交部期望通过关闭这些外交使团和压缩英国广播公司对外广播部和英国议会的预算等措施,一年节省一百万英镑。

第 2 版

1. 台湾教育与就业失调

【台湾《联合报》十二月七日社论】题:教育失调的新印证    近日来,中华经济研究院、行政院青辅会和教育部,分别发表了几份有关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就业与工作状态的报告,都明白而肯定地指出教育与就业间有失调现象。这些调查、分析、研究的结果也印证了问题的严重性。    受教育乃为求知,按理亦应以此为单纯价值标准,但实际上教育却常成为到达财富与地位的阶梯。文凭既为现代的“功名”,自然便有了“文凭主义”的出现,入学目的与手段发生混淆,学校与教育原有知识传授与人格熏陶目的,便退为取得必要证件的手段。    同时,学历也和“功名”一样,愈高愈好;这一需求,也就严重影响到教学,形成现在学校教育的“考试领导教学”的升学主义。    而且,令人忧心的,这种“升高期望”的压力似无缓和趋势;这里,就有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就是大学后的进修教育问题,以及其他的类似研究,都注意到高学历者的社会失调现象。    我国在美学生攻读企业管理者占第三多数,在总人数二万一千人中占百分之十六,就是很可重视的例子。我们不能说企业管理不重要,但这些学生除非在美国就业,否则回到台湾来有多少企业需等待他们来管却是个问题。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有其社会与政治的负面影响。    教育失调涉及许多因素,但任何教育改革,如不能革除“科举”观念的遗毒,能改进的恐仍有限。

2. 中英历史里程碑 香港历史掀新面

【本报讯】香港《华侨日报》、《新晚报》、《成报》和《信报》十二月十九日就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分别发表社论和评论,摘要如下:《华侨日报》社论《值得大书特书的大日子》:今天在中英两国历史上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在香港史上更掀开了新页,甚至在国际外交史上也开创了解决两个国家历史问题的一个新纪录。今天下午,由北京总理赵紫阳代表中国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代表英国,正式签署“香港前途联合声明”。两国代表大笔一挥之后,由此正式解决了中英间百多年的一个历史问题。北京、英国和香港今后对处理香港事务都有新的目标、新的做法,故今天对中英两国与香港居民都是一个大日子,亦是一个新起点。    中英花了两年时间,以“互谅互让”的精神,在共谋维持香港繁荣与稳定的原则下,解决了一个非常微妙与复杂的问题,避免陷入不可测的危机,使双方的邦交更趋友善,不独是两国之福,香港人之幸,甚至亦有助于维持国际局势的安定,树立了国与国之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楷模。    自协议草签以来,在香港经济上的表现,港元一直坚挺,已逐渐成为国际的强势货币之一;恒生指数一直稳中有升,突破一千点大关后,且随着签约日期愈近愈升,地产市道一振两年多的颓风,出现了复苏之势。这一切都出现于联合声明草签之后,是联合声明所带来的效果,把香港人以前的种种疑虑和不安,纵不全部亦大部分消除了,渐渐安心下来。《新晚报》社论《香港大团圆结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今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香港问题”终获大团圆结局,可喜可贺!    我们认为,中英达成香港这个历史性协议的最大原因有三:第一、基于中英两国的友好关系,互相了解到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是迟早要解决的,过去的疙瘩决不比两国现在及未来的互利合作更加重要。    第二,中共领导人决心改革和勇敢创新,对促成香港问题的解决显然具有突破性影响。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让香港维持现状五十年不变,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香港配合国内的四化政策,对四化作出贡献。    第三,港人的创业精神和实际成就,使本港能有今日的稳定繁荣,成为一个举世赞扬的现代化国际自由商港及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这也是使中英谈判获致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成报》社论《还君明珠坚持民主》:今天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今日在北京签署的中英协议,抵销了一百四十二年来的三个条约。    用中英政治家的话来说,今天就是双方胜利者集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一项对双方政府和人民都有益而光荣的事。    香港人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已经把这个地方建设为“东方之珠”。十二年半之后,这颗东方明珠,就要奉还给中国。    今天大家都在电视机前作历史证人,从明天起,还要努力把香港推向更民主、更繁荣、更稳定的阶段。《信报》评论《接受掌声的谢幕》:“中英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于今午由两国政府领导人签署。    从今天开始,中国算是正式地定期收回香港,中国领导人内心有一股“尽雪前耻收回国土”的骄傲与喜悦;对于英国来说,在形势比人强的条件下,从顽抗到驯服,终究以喜剧收场,同时亦为未来的对华贸易奠下了基础,无疑是外交和商务上的一次胜利。    虽然今天的正式签署由于“草签”在前而令其重要性不那么彰显,但这种安排未尝不是好事,因为从“草签”到现在的二三个月间,香港人在政治上已“正常化”。我们相信现在不少港人会视今天的“正签”为政治家谢幕接受掌声的时刻。这是文明社会应有的礼节。    我们过去曾指出,“中英声明”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建筑蓝图”,现在以为将之比拟为一出戏剧的制作更为恰当。不过,要做好这场戏,还得靠许多条件的配合,而且如果没有一班“跑龙套”摇旗呐喊,场面亦无法热闹起来的。

3. 联合声明签署后香港将会更繁荣

【合众国际社香港十二月十九日电】(记者:施韦斯伯格)这块殖民地的人民,今天对殖民地的日子到一九九七年就将结束的最后消息,采取了颇合其特色的注重实际的态度。    在喧闹的香港中区采购节日用品的一位年轻人,当记者向他问及把这块英国殖民地移交给中国的协议时。他耸耸肩说:“这很简单,我们是中国人。”    另一位二十八岁的技术人员亚历克斯·赵说:“我对共产党人并不担心。”这块殖民地从未丧失其活力。现在许多人看来更多的是操心如何利用协议签字后可能出现的繁荣,而不是担心什么共产党人。    著名的房地产顾问艾伦·希尔说:“市场所需要的是疗效很好的一剂增强信心的药。我想这项协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一位金融分析家说:“香港资本的外流已经停止。”    股票经纪人卡顿·普恩解释说:“本地的投资者仍然非常谨慎小心。”    香港大商业集团怡和公司的地区经理马丁·巴罗指出,这一协议实际上可能使商业气氛改善,因为它可能开辟一个通向中国的新窗口。    他说:“关键在于香港和中国更接近,这不但为香港而且也为整个中国提供了与以前不同的机会。”    甚至连一些承认自己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的英国企业家也说,他们现在已经甘心接受这一结果。其中的一位说:“至少可以说,派一支舰队来总是不切实际的吧。而且,经过福克兰群岛之战以后,我们也没有剩下什么军舰了。”

4. 台湾“外交部”叫嚷中英协议“无效”

【路透社台北十二月十九日电】台湾今天指责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协议。    外交部在声明中宣布伦敦同北京的任何协议都是无效的。    外交部还说,英国和国民党一九四三年签订的一项协议规定,在谈判香港问题中应有中华民国的代表。    【法新社台北十二月十九日电】国民党中国政府说,它对今天早些时候在北京签订的中英协议“深感遗憾”,重申它不承认这个协议。    外交部发言人王肇元在这里说,台湾始终十分重视香港问题,已经成立了一个香港问题高级委员会,并准备采取其他措施帮助香港人民捍卫自由。

5. 香港股票价格升至今年最高点

【路透社香港十二月十九日电】香港股票市场今天收盘时股票价格达到今年的最高点,这一点如果不说是对今天中英香港问题协议的签署表示热烈欢呼的话,也是表示了相当的敬意。    香港股票市场的恒生指数几天来一直有创一九八四年纪录的动向,今天终于在收盘时上升七点一八点,达到一一七三点三一点。    前一次的记录是三月十九日创下的一一七○点三五点。经纪人说,协议条款早已公布,但是由于得知股市收盘后就在北京签署,这促使指数升了上去。

6. 台湾在二十九届亚太电影节中获六项奖

第二十九届亚洲及太平洋电影节十二月五日到八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台北、东京、汉城、香港、吉隆坡、雅加达、惠灵顿和曼谷八大城市派团参展。在历时四天的电影节中,共放映了三十一部故事片,六部纪录片。    在这次电影节的参加者中,台北代表团最庞大。它包括著名导演、影星及新闻记者三十四人。八日晚在中央大酒店举行的闭幕发奖大会上,被评为本届最佳女演员的台湾电影名星杨慧珊,登台领取“金凤”奖杯,顿时成为记者采访    拍照的中心人物。    杨慧珊从影业十年,拍过上百部影片,大都是荒诞离奇的打斗片,后又拍赌博片甚至黄色裸露片,因此不能与一、二流影星为伍。今年,她拍了两部题材比较严肃的故事片:《小逃犯》和《玉卿嫂》。《小逃犯》写的是一个低能小孩,由于无知而收容了一个在逃的少年杀人犯,给他的家庭带来危险和困忧。小孩的母亲发现藏在屋内的小逃犯并没去报警,而是用母爱和良心去激发小逃犯悔过自首。杨慧珊扮演剧中的母亲,表演真实、细腻、感人,被评为台湾今年“金马”奖最佳女演员。《玉卿嫂》是根据白崇禧之子、小说家白先勇的作品改编的。该片描写一个富豪家中的女佣与少爷相爱,后发现少爷喜新厌旧,因而怒杀少爷的故事。杨慧珊扮演的女佣玉卿嫂,演技娴熟。台北在本届影展中推出五部故事片,计有:《老莫的第二个春天》、《小逃犯》、《风柜来的人》、《油麻菜籽》和《玉卿嫂》。这些影片用写实手法暴露了台湾城乡劳动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疾苦和心理状态,打破台湾影片的老套。台北在本届电影节夺得了十六个大奖中的六个,即最佳编剧奖、最佳小演员奖、最佳音乐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7. 台秀朗小学人数居世界「第一」

位于永和市得和路的台北县立秀朗国小,已成为全国最优异的国小,名声日隆,致使许多家长(原非学区内)也将户口迁至该校区,造成七十三学年度及各学年度到该校就读的学童不断增加,目前已逾一万零四百余人,并且还在增加中。    目前该校学生人数不但是全省、全国的国小之中最多的,在世界上也可数“第一”。(摘自台湾《青年日报》)

8. 袁家骝去台中因病在香港住院

【中央社台北十二月十八日电】袁家骝的夫人吴健雄今天说,袁家骝日前在返国准备参加院士会议途经香港时,因心脏病住院,未能参与盛会。    袁家骝夫妻同是中研院院士,近年来为国内筹建同步辐射加速器,时常在美台之间来回奔波。

9. 邓丽君在日本获奖

据香港《中报》报道,曾以《空港》(飞机场)一曲在日本出了名的邓丽君,经数年沉寂后,于今年十二月七日在日本「TBS」电视台举办的「有线大奖」中,以《补偿》一曲获得大奖。    获奖后,邓丽君喜极而泣。大奖主持人爱川钦也恭喜邓丽君终于如愿以偿,并祝她以此奖为基础,继续在日本歌坛努力进取。    十二月十三日,邓丽君在日本关西地区由「TBS」电视台主办的「有线大奖」中,再度以《补偿》一曲获得大奖和特别奖。    (金吉)

第 3 版

1. 布兰丹加--一种可怕的毒品

【德新社波哥大十二月九日电】提起南美——特别是哥伦比亚——的毒品,人们所想到的往往是古柯碱。    但是本地另有一种毒品,其效力使警方忧心忡忡,因为有了它便可能出现无法侦破的犯罪案件。    这种毒品叫作布兰丹加(BURUNDANGA),它的效力非凡。服用这种毒品以后,人还能呼吸,行走或驾驶车辆,实际上一切正常——却完全丧失了意志力、自治力和记忆力。    凡此种种都是犯罪团伙所孜孜以求的。服用了这种毒品的人,让他给你开支票,他就开,抢他的东西他就给,诱导他去抢劫、去杀人,他就干——而且他本人毫无记忆。出了这种案件,警察基本无法把真正的凶手缉拿归案。    这种毒品是一种叫作ESCOPOLAMINE的生物碱,而且同其他的生物碱不同,它不是兴奋剂而是镇静剂。    这种生物碱主要是从两种植物——即所谓萨凡纳古柯叶和一种刺苹果——中提取出来的。提取出来的白色粉末速溶于酒精或水。    波哥大四周的高原地区在气候温和的福萨加苏加地区和安第斯山的东麓盛产这两种植物。    哥伦比亚出口这种毒品的医用药片。只要用上一点点这种药——比如说刀尖大小的一点儿——就足以使人麻醉几小时。同酒精混合以后,药力便增强。大剂量地或数日连续服用则严重危害健康。    有迹象表明,一九八四年上半年发生的四万零七百四十四起抢劫或盗窃案中,布兰丹加被使用了两千三百次。这些犯罪案件中有三分之二的受害者最终丧命。

2. 国际足联要求分享奥运会门票收入

据外电报道,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不久前写信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强烈要求国际奥委会作出裁决:要洛杉矶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将奥运会足球比赛部分门票收入付给国际足联;要规定今后的奥运会要向国际足联缴纳一定款项。    阿维兰热在信中和国际足联其它一些负责人在谈话中提出的理由是,足球运动在世界上越来越受欢迎,洛杉矶奥运会上观看足球的观众空前增加,半决赛和决赛时每场观众超过十万,给奥运会增加了不少收入;今后奥运会可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必将吸引更多观众;国际足联章程第三十七条有规定,凡国际足联成员国举行国际比赛,需将收入的百分之二交国际足联,奥运会也应按此章程办理。    在洛杉矶奥运会结束后,国际足联马上同组委会方面交涉,要求按国际足联章程办事,缴纳款项。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管财务的副主席厄谢尔当即予以拒绝,指出国际足联的章程不适用于奥运会,奥运会按规定向国际奥委会交付一定的费用,如果国际上各个单项体育联合会都要钱,那奥运会非借债不可。    十二月初,国际奥委会举行特别会议期间,委员们私下议论了国际足联的要求。据报道,萨马兰奇等国际奥委会负责人持反对意见,而一些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负责人表示支持。估计这场争吵一时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劳华)

3. “饮料革命”席卷美国

【奥地利《萨尔茨堡新闻》报道】题:“饮料—革命”席卷美国    向美国出口无酒精啤酒的瑞士人,因为频频告捷而乐不可支。与此同时,美国靠酒支撑的工业——不论是零售商店、酒吧和饭馆,还是各种小酒店,却在哀鸣悲叹。因为,酒的消费量在大幅度地下降。只有葡萄酒的消费略有增加。啤酒的销售量勉强保持原有水平,但烈性酒,包括威士忌酒的消费量,在一九八二——八三年却先后五次下降。减少量约为百分之三。    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公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无疑起了某种作用,但是,据专家们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国家把努力减少饮酒造成的事故当成了一件大事,甚至可以说是在进行‘‘讨论”。    酒在不断地遭到诅咒,其结果是制定了一些奇特的和有争议的法律,包括地方也是这样:例如在新泽西州,如果客人在离开酒馆或旅店后带着醉意造成事故,那么老板就得对此负责并被告到法院。老板不但会受到经济处罚,而且还有可能坐牢,所以,他们实际上是被迫在客人喝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拒绝继续卖酒,或者是把客人的车钥匙抢走,叫一辆出租车把客人送回家。    美国的五十个州中有二十三个州明文规定不许向二十一岁以下的青年出售烈性酒。许多城市对“欢乐时刻”销售办法进行取缔。所谓“欢乐时刻”销售办法,是指迄今为止,酒吧和饭馆为了多做生意,在晚上十七和十九点之间减价出售各种酒类。美国长岛的南安普敦,是上层人过夜生活的著名去处。这里有四十家酒吧、饭馆和迪斯科向那些车上贴有“归家者”标签的客人免费供应无酒精饮料,这种享受免费饮料的客人,有义务使自己保持完全清醒的头脑,并无偿地把那些喝得太多的客人送回家。    美国的这样一种趋势为瑞士的无酒精啤酒生产商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瑞士的一家公司用这样一句话招徕买主:“这是一种您不想喝酒但可享受的饮料。”这种产品是一九八三年四月才打入美国市场的;当年年底只销售了二十四万箱    ——一九八四年却至少将销售一百二十万箱。    所出现的这种趋势是明白无误的,受害者必须对此作好准备。各类酒馆正在改变饮料销售的种类,甚至连葡萄酒商人也在生产酒精度数低的葡萄酒,或者是向市场推出不含任何酒精的葡萄酒。威士忌制造商正在削减酒精含量,鉴于无酒精饮料的销售量激增,饭店和酒吧大幅地提高这种饮料的价格,甚至连咖啡也沾了光。美国正在进行一场饮料革命。

4. 第十三届东南亚运动会明年在曼谷举行

【法新社曼谷十一月二十二日电】东南亚运动会联合委员会今日宣布,第十三届东南亚运动会将于明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七日在这里举行,这届运动会将举行十八个体育项目的比赛。    该委员会在会议的最后一刻批准了组织委员会关于由橄榄球联合会出钱、把自行车比赛列入第十三届东南亚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比赛的日期和项目是在由东南亚体育联合会委员会主席、空军元帅他威·尊拉塞主持的这次会议上批准的。    来自东南亚八个成员国的二十二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老挝和越南没有派代表参加。    在该委员会十月二十九日的会议上作出不把自行车比赛列入十八项比赛项目之列的决定之后,一些国家表示,要竭尽全力反对这项决定。    组织委员会今天考虑了这些国家的抗议,并同意在橄榄球联合会的资助下把自行车比赛列入比赛项目。    他威在会后对报界发表谈话说,比赛的日期和项目已得到正式批准。    这十八个项目是:射箭、田径、羽毛球、棒球、地滚球、拳击、足球、体操、柔道、自行车、射击(包括双向飞碟射击和抛靶射击)、游泳(跳水和水球)、乒乓球、网球、排球、举重和帆船(包括风帆)。    他威先生说,有人提议而没有得到批准的比赛项目有:草地网球、马术、滑水、跆拳道、垒球和墙网球等。    该组织委员会将至少在运动会开幕前六个月向文莱、缅甸、印尼、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十个成员国发出请柬。柬埔寨代表龙诺林说,柬埔寨将参加明年的运动会。    今天的会议还讨论了一九八七年举行的第十四届东南亚运动会的会址问题。按字母排列,缅甸应为下届运动会的东道国,但缅甸人说,他们无法充当东道主。    该委员会然后请文莱当东道国,但文莱代表说,他们将要求政府作出决定。该委员会要求在六个月内作出最后决定。    会议还修改了有关会址的规定,即要在运动会前三年而不是目前的前两年选定会址,并决定比赛后联合委员会主席的任期将延长一年作为该联合会的顾问。

5. 巴基斯坦向各国开放冬季登山

【路透社伊斯兰堡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巴基斯坦可能将允许登山运动员于明年冬季攀登它境内的山峰,以发展它的受到区域性冲突严重影响的旅游业。    巴基斯坦境内有一些世界上的最高山峰,但是目前它只允许人们在夏季攀登。    官方的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昨天援引旅游部一位官员的话说,各国登山运动员曾经多次要求在冬季攀登巴基斯坦北部的山峰。    这位官员说:“正在与地方行政当局和其他公、私营组织合作,作好必要的后勤安排工作,包括搬运人员、运输、食品和冬季登山所需要的设备。”    在这一地区,海拔二万四千英尺(七千三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五十七座,其中包括世界第二最高峰K一2,它的高度为二万八千二百五十英尺(八千五百二十米),比埃佛勒斯峰(即珠穆朗玛峰)只低九百英尺(二百七十五米)。

6. 走私稀有植物

【路透社马德里十二月一日电】走私濒临绝种的植物的生意十分兴隆并且有利可图,没有迹象表明这种生意有任何减少,植物学家们为此感到沮丧。仅仅一株苏铁科植物——一种在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曾经漫山遍野的蕨类植物,就能卖七万美元,真令人眼热。    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室主任格伦维尔    ·卢卡斯和其他一些专家在保护大自然国际联盟上个月在这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警告说,二万五千至四万种植物有可能在不到一百年内彻底绝种。    他们说,每天大约有两种植物绝种的情况,意味着是个比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一次大规模生物绝种还要严重的问题。    面临绝种危险最大的植物有非洲野生紫罗兰、埃塞俄比亚胡桃树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花——印度尼西亚王莲。    国际稀有生物保护公约的观察家费思·坎贝尔说,自从这项公约一九七五年生效以来,稀有植物的走私活动已有所减少。该公约的八十七个签字国决心要限制数以万计的植物和动物品种的搜集和销售。然而,关于成功地破获诸如从拉丁美洲掠夺野生植物而在西德举办“野生生物展览”的消息还是比不上从尚未加入国际稀有生物保护公约的国家走私野生植物的消息多。她说,一种一百年才长到烟灰缸大的墨西哥仙人掌,由于存在官僚主义漏洞和执行出口控制法规不严,已有数十株越过国境进入美国。    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株兰花在未经正当许可的情况下离开了它们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故土。    植物走私能为第三世界的人们提供他们所急需的钱。    这是妨碍同这种走私行为作斗争的一个主要原因。

7. 计算距离失误里斯本马拉松赛无效

据外电报道,最近经查明,十一月三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一次国际马拉松比赛,全程比规定的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短了一公里多。    在那天的比赛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葡萄牙运动员卡埃塔诺以两小时八分五秒的成绩夺得了第一名,平了十月二十一日英国运动员史蒂夫·琼斯在美国芝加哥马拉松赛中创造的世界男子马拉松最好成绩。连获得第二、三名的那位波兰运动员和西班牙运动员也分别打破了各自的国家纪录。    这些不寻常的优异成绩使在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以及世界田径界人士大为震惊。当时就有不少人怀疑那次比赛距离不符合规定。    不久前,里斯本田径协会重新测量了比赛距离,发现比规定的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短了一千一百二十四米。    这一系列差错包括:起点线向前移动了;沿途标记不明显,致使一些运动员少跑了一段距离;由于时间仓促,工作人员赛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复查。    里斯本田径协会宣布,那次比赛不算是一次马拉松赛,但是运动员所获名次和奖金不受影响。

8. 第四届非洲运动会将在内罗毕举行

【本报讯】内罗毕十二月十七日消息:非洲最高体育委员会已经决定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在内罗毕举行第四届非洲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将在内罗毕的肯尼亚国家体育中心举行,该体育中心目前正在中国的财力和技术力量的帮助下建造。这一体育中心的主要设施包括一个有六万个席位的现代化体育场和运动员宿舍。

第 4 版

1. 有影响的声音--美国事业研究所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章】题:有影响的声音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事业研究所是今日美国保守思想的主要源泉。它四十多年来不断发出的有说服力的信息是,确实有必要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规章制度和加强军备。    设在纽约的民主计划组织(拉尔夫·纳德的公众利益研究组织的一个分支机构)的主席马克·格林说,现在美国事业研究所是最受重视的思想库之一·    在以同白宫的接近程度来衡量权力的首都华盛顿,美国事业研究所自称大约有二十名研究员和准研究员现在或者曾经在里根政府任职。他们中有里根的第一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默里·韦登鲍姆、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珍妮·柯克帕特里克、美国驻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特别代表迈克尔·诺瓦克、美国驻西德大使阿瑟·伯恩斯和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詹姆斯·米勒第三。    美国事业研究所成立于一九四三年,是当时约翰斯—曼维尔公司的总经理刘易斯·布朗创办的,最初的宗旨是在检查政府的税收开支的同时促进自由市场政策。在凯恩斯经济学吃香的时候,人们认为美国事业研究所的思想同行会的思想差不多。    然而,在一九五四年,威廉·巴鲁迪开始负责这个研究所,把学术上得到尊重作为首要目标。巴鲁迪聘请了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霍德曼(现在胡佛研究所工作)和保罗·麦克拉肯,看着研究所的影响不断慢而稳地扩大,在整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都是如此,但到了一九七七年,他把所长的职务交给儿子小威廉·布鲁迪。    今天,美国事业研究所的人员增加到一百四十五名编内研究人员。对于他们,小布鲁迪就象大公司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对所有人员的任用和所有重大政策研究都有决定权。美国事业研究所还有八十八名分布在世界各大学的「辅助学者」,比别的思想库都多,他们帮助研究所将视野扩大到华盛顿以外。目前的「同僚」名单看上去就象保守思想家的名录:其中有经济学家赫伯特·斯坦、社会哲学家欧文·克里斯托尔、政治评论家本·瓦滕伯格和前总统杰拉尔德·福特。有这样一个阵容,美国事业研究所再也不只是考虑政策了,它还在制订政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它在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散发小册子、意见书,召开专题讨论会,把它民间的信息传出去。除了出版四种杂志外,它还在七十五家报纸上发表各种意见,制作公共事务电视节目,由四百家公共电视台广播。人们普遍认为它的计算机化的邮寄单是所有思想库中最先进的。研究所免费给同研究课题有关的单位寄送印刷品。每年十二月研究所要举行为期一周的专题讨论会,把研究所有名的研究人员和知识实力大大方方地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2. 日报社论《中苏争取扩大经济合作》

【日本《每日新闻》十二月十八日社论】题:中苏争取扩大经济合作    苏联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于二十一日访问中国。在中国逗留期间除了同中国首脑举行会谈外,据传还将参观深圳等经济特区。苏联首脑级干部访华是时隔十五年的第一次,所以我们希望这次访问能够成为了解转折时期的中国和加深相互理解的好机会。    阿尔希波夫原定五月访华,但后来以“准备不足”的理由推迟了。据认为,推迟的真正原因是,苏联对美国总统里根访华而带来的美中关系日益密切感到不快。    时隔半年,虽然事态稍有动荡,但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    在这次的中苏会谈中政治问题将被搁置起来,而设法加强推进经济和技术交流,并不是继续拘泥于突出对立点,而是认为从可能相互让步的侧面谋求和解是上策,并且,也可以设想这种让步或早或晚会同缓和这种对立联系起来。从苏联让阿尔希波夫第一副总理访华这一点来看,苏联对改善关系是积极的。阿尔希波夫在现在的中国领导人中有许多知己,因此可以期待会谈会顺利进展。从中国来说也需要扩大对苏经济交流。建国初期接受了苏联的援助,工厂设备的百分之七十是苏联产品,这些产品现在已经到了更新期。    因此,现实是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尽快更新苏联制造的设备。    中国最近搞的现代化政策是争取摆脱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大胆吸取了市场原理和竞争原理这些资本主义的作法。据说,苏联对这点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是阿尔希波夫如果亲自参观也可以说是新政策“名牌商品”的深圳经济特区,那么就会看到苏联方面对改善关系的关心程度。    我们认为重要的是,不要相互谴责彼此立场和政策的不同,而是要认识分歧点,摸索共存的途径。

3. 英法等国海外领地前途未卜

【路透社伦敦十二月九日电】法国在太平洋的一块领地遇到的麻烦,以及英国同意在一九九七年把香港交还中国控制,这都突出表明欧洲各帝国遗留的小片领地前途未卜。    法国还剩下九个海外领地,法国正在设法平息它的南太平洋岛屿新喀里多尼亚的暴乱,那里的勇于斗争的人正在争取迅速独立。    英国面临香港租约期满,它是第一次把一块殖民地归还给另一个国家,而不是让当地的居民独立。    除了香港之外,英国对十二处分散在各地的领地拥有某种程度的控制权。    上个月,英国说,它准备同西班牙讨论直布罗陀的主权问题。    尽管英国坚持相反的意见,这件事一经宣布立即得到阿根廷的欢呼,认为这是它要求得到南太平洋福克兰群岛主权的重要先例,两国为这些群岛曾在一九八二年发生过战争。    杰弗里·豪说,伦敦将尊重直布罗陀三万居民的愿望。一九六七年举行的一次公民投票表明,大多数直布罗陀人主张继续由英国统治。    关于直布罗陀和福克兰群岛之间有任何联系一事,杰弗里·豪说:“从历史上、法律上和宪法上说,这两个地方截然不同。”    然而阿根廷外长丹特·卡普特说,就直布罗陀问题取得的一致意见“再次表明,非殖民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另一个领土争端是危地马拉对伯利兹的主权要求。伯利兹在一九八二年获得独立,应这个中美洲国家的要求,英国在那里有一千八百名驻军。    另外三个太平洋实体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和贝劳正在同华盛顿谈判全面独立,防务问题除外。这些地方不是殖民地,而是一九四七年由联合国交由美国控制的。    休达和梅利利亚属于西班牙长达四百多年,马德里认为这两个地方是西班牙扩大的领土而不是殖民地。这些地方的十四万居民大部分是西班牙人。    西班牙坚持认为,它控制这些飞地与要求英国放弃直布罗陀并不矛盾。    摩洛哥国王哈桑说,他准备等待西班牙收复直布罗陀后再坚持提出他的要求。    黑非洲最后一个未独立的领地、南非控制的纳米比亚(西南非洲)的独立,由于对古巴军队从邻国安哥拉撤出一直有不同意见而停滞不前。

4. 英国记者报道:苏联人生活的变化

【英国《每日镜报》十一月三十日文章】题:苏联新貌(作者:丹尼斯·希利)    我们访问的那一周,苏联的冬季刚刚开始,一场小雪,莫斯科银装素裹,尊尊雕像宛如头戴白帽。    今天苏联人的生活比过去更接近于英国人的生活。二十年前,苏联人穿的是质量很差的外套,毡靴往往象管道。今天,他们穿的全是毛皮。靴子是用人造革做成的,采用西方式样。    俄国儿童是天之骄子。他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小的时候,他们坐雪橇玩;稍大一点,便滚雪球,在结冰的水池中玩曲棍球。    人们对和平的热爱是无法遏制的。到处可以看到新鲜事儿。在列宁格勒的骑着骏马的彼得大帝铜像前,一对对新婚夫妇排着长队,等着在铜像前合影留念。    二十五年前我第一次访问莫斯科时,小汽车是稀有之物,因此,只要看到小汽车,里面准是坐着克里姆林宫的大人物。    但是自一九七○年以来,苏联已生产了一千万辆汽车。现在,他们也开始尝到了西方的苦头:每天坐汽车上班的人挤来挤去,周末交通为之堵塞。    过去,根据衣着打扮就可以分辨出外国人和俄国人。这样的日子早已过去了。    过去,外国人站在红场上,总是有人悄悄走过来说:“我是商人,想买你的衣服。”这样的日子早已过去了。    今天,俄国人同我们英国人一样,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改善他们的生活。    几年以前,访问英国的苏联人总是首先去服装商店。今天,俄国的男女青年都穿蓝色牛仔裤。如果他们去国外访问,他们的目标是录相机和录音机。    我们抵达苏联的那一天,苏联人民听到了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要进行会晤的消息。这个消息似乎结束了一场恶梦。

5. 改善苏中关系不能损害第三国利益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二月十九日电】苏联外交部一位发言人今天说,苏联希望同中国改善关系,由于进行了定期磋商,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洛梅科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苏联一向支持并且仍然支持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洛梅科提醒记者们说这次记者招待会是为讨论联合国问题,而不是为讨论中国问题而举行的,然后他说:“在中苏磋商过程中,双方已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一定的进展,而在另一些问题上,仍处于讨论和争论阶段。”他说,无论是在定期讨论中,还是在诸如阿尔希波夫这次访华这样的特别访问中,苏联“主张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并且主张在不损害第三国利益的情况下改善中苏关系”。

6. 苏会鼓励西哈努克同韩桑林媾和

【西德《商报》十二月十八日报道】柬埔寨外长、年轻的洪森出访莫斯科是为了协调立场。在外交战线通常一无成就、遭到全世界唾弃的柬埔寨政府显然企图争取法国参与外交解决冲突,同时同莫斯科进行协调。    这里所说的是这样一个企图:使当年在访问莫斯科时被捱翻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带有讽刺意味地重新活跃起来,把他当作船头雕塑式的人物塞进现政府。这位亲王同法国的关系极好,在法国也有住所,然而却住在北京,因而在考虑同意这些友好的表示的时候必须顾及多年的中国东道主。不管怎么样,柬埔寨外长洪森在莫斯科向西哈努克重申了会谈的建议,从而发出这样的信号:这个向前推进的行动得到了苏联人的同意。在拟定于十二月二十一日成行的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阿尔希波夫访华期间,出现了这个简直是最重要的题目。因为在柬埔寨政府采取这一不成功的行动和越南在那里部署反对抵抗部队的占领军的同时,中国始终伴以越中边界的战斗,为的是提醒越南,北京要求在柬埔寨问题上有一份发言权。苏联人企图在承认这一局面的同时通过多条轨道来找到一条外交出路。因此莫斯科十之八九会鼓励西哈努克同韩桑林单独媾和,付出的代价是越南人减少军队,但这也许丝毫不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客观情况」。越南这个施加压力的手段和手中的西哈努克牌,使中国人能够在柬埔寨问题上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苏联人最近在外交上所作的努力表明,莫斯科不打算放松对这些国家的控制,而至多只愿意作些美容手术。身居显赫地位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多尔吉赫不久前被派往东南亚,到了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这是这样一个高级苏联政治家对柬埔寨的第一次访问,可能被越南人当作一个信号,表明莫斯科如今要自己动手掌握事态发展。

7. 新华社外文电讯稿外文参考消息

英文电讯稿月价22元全年264元法文电讯稿月价13元全年156元西班牙文电讯稿月价14元全年168元俄文电讯稿月价6元全年72元阿拉伯文电讯稿月价6元全年72元英文参考消息月价8元全年96元法文参考消息月价8元全年96元    订阅处:新华社经管处发行科    地址:北京宣武西大街97号    开户银行:人民银行北京西长安街分理    处;    帐号:89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