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12-01

第 1 版

1. 莫斯科的兆头吉凶难料

《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二十三日专稿】题:随着会谈日期的临近,美国努力推测莫斯科的兆头是凶是吉(作者:格韦茨曼)    里根政府这些天正在特别集中地注视着苏联的动静;它正设法了解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是否准备采取果断行动,来帮助打破苏美谈判的僵局并同华盛顿就武器控制问题达成协议。    政府部门的分析家和政府以外的学者目前一致认为,契尔年科无可争议地执掌大权。但是,除此以外,看法就有分歧了。    由于注意到契尔年科的身体状况显然虚弱,他担任最高领导职务的时间很短以及他不熟悉外交事务,一些官员认为莫斯科目前不可能进行建设性的互相让步的会谈,以便达成双方彼此满意的协议。    因此,他们说,美国采取的任何主动行动都注定要以失望而告终。    另一些分析家指出了苏联最高领导阶层的连续性,特别是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参加政治局这一点,他们认为俄国人愿意达成协议。    但是他们说,鉴于克里姆林宫的审慎态度和思想一致,美国需要愿意作出某些让步才能打破僵局。    葛罗米柯和舒尔茨国务卿将于明年一月初在日内瓦就解决武器控制方面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办法举行预备性会谈。    国务院官员认为这是莫斯科行动起来的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他们说,俄国人看来在没有满足他们以前提出的有关条件的情况下也愿意讨论中断的核武器控制会谈问题。    但是与此同时,双方真将在日内瓦提出什么样的建议以及能否取得超出预备性会谈的进展,仍有待分晓。    此间一致认为,驻莫斯科和驻东欧国家的克里姆林宫问题观察家们也这么认为,契尔年科可能会没有时间坚持己见了。    专家们还一致认为,契尔年科必须比他的几位前任更指望得到苏联共产党最高权力机构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其他成员的同意和意见。    然而,专家们对于这对美国政策的意义的看法不一。美国现在是否应当坚决有力地采取行动,并利用契尔年科在任的一切时间?这样做会不会起作用?苏联会不会再次发生领导人变动?美国是否应当因此而等待权力争夺的结果?    美国有一个庞大的机构在研究并设法解答这些问题。但是观察克里姆林宫问题犹如观察气象。尽管拥有各种人力物力,专家们最后作出的预测,同气象员的预报一样,常常出差错。    尽管美国情报机构有时能说出在尼加拉瓜港口卸下的是哪种苏制军事装备,但是他们却无法提供用于估计苏联领导人意图和个性所需的某些基本情报。    这种缺乏资料的现象使一些决策人感到烦恼,他们不喜欢情报分析中出现模棱两可的话。    这里的一些专家今年夏天预计,契尔年科由于健康状况显然不佳而要被替换。    但是现在,这种看法改变了,专家们认为,契尔年科经受住了政治上和身体上的挑战继续担任负责工作——但是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    一位美国官员,美国驻苏大使哈特曼在公开场合上说,契尔年科没有最近的其他苏联领导人所拥有的那种权力。    分析家们在对克里姆林宫的权力分配的一些估价方面可能持不同意见,但是对哈特曼的基本看法却没有不同意见。哈特曼认为苏联领导人将会审慎行事。    鉴于最高层的美国人和俄国人都持审慎态度,这可能意味着不大可能达成任何武器控制协议,但也可能意味着世界上不大可能发生任何突然危机。

2. 撒切尔夫人在北京的会谈预料将触及英中贸易问题

【路透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克雷布)玛·撒切尔首相将于下个月到北京访问,以正式签字放弃英国对其昔日的亚洲帝国剩下的最后一块瑰宝——香港的主权。    这次签字仪式的气氛将跟撒切尔夫人一九八二年九月访问中国时的紧张气氛大不相同,当时在同高级领导人邓小平进行艰难的会谈后,撒切尔夫人在走到外面的台阶上时步履蹒跚。经过一年秘密的,但显然是毫无效果的谈判,中国到一九八三年年底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后将成为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条约的核心内容。    正是这个“富于想象力的概念”,再加上中国作出的让香港的社会现状再保持五十年的保证,使得撒切尔夫人觉得能够劝说英国议会和香港人民接受(中英两国达成的)一揽子协议。    欧洲共同体中,英国在同中国的贸易方面远远落在法国和西德后面。去年,它向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只出口了大约二亿美元的商品。    冰山的顶端将会很快露出水面,因为预料中国将同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签订价值数亿美元的合同,为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提供常规部分的设备。    英国贸易官员和企业家会进一步看到在中国有许多做生意的机会。特别是在沿海石油钻探设备、煤炭开采和装卸设备,以及其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方面。    撒切尔夫人十二月在北京同赵紫阳总理、李先念主席,还有极可能同邓小平本人的会谈中,预料会触及中英贸易额的前景的问题。

3. 香港绝大多数人接受中英协议

【路透社伦敦十一月二十九日电】英国的官员们今天说,他们对香港人对一次民意调查行动的反应感到满意,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估价把这块殖民地的主权交还中国是否能被人们所接受而进行的。    一个监督机构对个人和组织发表的三千五百五十七条意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五百三十万香港人中的绝大多数认为中英草签的协议是可以接受的。    一位高级官员在评论这次民意调查时说:「反应令人鼓舞,虽然有人有保留,但应看到,人们是普遍接受这项协议的。」    外交部说,议会将于下周对这项协议草案进行辩论,如果议会予以批准,玛·撒切尔将于十二月十九日前去北京签署这项协议。    以港督尤德爵士为首的香港行政局和立法局的议员将于本周末飞往伦敦,听取议会的辩论。    外交部的官员们说,这个代表团前来英国不是为了进行反对这项协议的游说活动的,虽然该代表团承认,这项协议并没有使所有人感到高兴。

4. 苏电贺阿尔巴尼亚解放四十周年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九日电】苏联今天电贺阿尔巴尼亚解放四十周年,表示希望苏阿两国“友好和合作”。    这是苏联十年来向阿尔巴尼亚发出的第一份贺电。    苏联致地拉那的上一份贺电是在一九七四年阿尔巴尼亚国庆节时发的。苏联党报《真理报》也刊登了那份贺电。    不久前,在十一月七日苏联十月革命六十七周年时,阿尔巴尼亚仍然蔑视苏联。当时,它的党报《人民之声报》谴责苏联政权是“修正主义的资产阶级政权”。    克里姆林宫今天所发的“热烈祝贺”阿尔巴尼亚国庆的贺电表示,苏联人民“非常尊重阿尔巴尼亚人民争取自由和祖国独立的英勇的正义斗争”。    《真理报》昨天要求使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它说,“只要双方都有诚意,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路透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九日电】苏联领导人今天致电阿尔巴尼亚,祝贺这个巴尔干国家战胜德国军队四十周年。这是一个新迹象,表明克里姆林宫想修补破裂了二十多年的苏阿关系。

5. 霍查出席在地拉那举行的阅兵式

【路透社维也纳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地拉那广播电台说,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人霍查今天在声明他的国家将坚持他的斯大林主义的和独立的道路后,参加了在首都地拉那举行的阅兵式。    【法新社维也纳十一月二十九日电】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在阿尔巴尼亚解放四十周年纪念日发表的贺词中说,社会主义的阿尔巴尼亚“不会为了几个卢布、几个第纳尔和几元人民币,也不会为了几个英镑或美元而出卖自己人”。    此间的分析家认为,这些话是针对苏联以及其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关系正常化的表示而说的。    【美联社维也纳十一月二十九日电】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首脑霍查在阿尔巴尼亚解放四十周年纪念日重申他的国家的独立,他象以往那样攻击苏联集团、西方国家、南斯拉夫和中国。    据驻这里的阿尔巴尼亚使馆的一位联系人说,这个长篇贺词不是霍查亲自宣读的,而是由阿通社播发的。

6. 拉·甘的执政的二十六天

【《印度斯坦时报》十一月二十六日文章】题:拉吉夫·甘地执政的二十六天    新总理说国家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运转更加顺当、更加廉洁的政府。事实上,他一贯强调廉洁政府和清白政治,完全是真心的。    但是,作为一个有原则而又谨慎的务实主义者,拉吉夫·甘地在选举前不想使党的组织受到过分的摇动。一旦他得到了人民的授权,他是肯定要让党和政府清洗伤口的,印度有很长时间没有经受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了。实际上,这种清洗行动的初步轮廓已显现出来了:德里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些现任议员没有得到党的提名来参加大选竞选。    至于政府,拉吉夫·甘地已决心使之现代化。他已计划使用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机、复印机和较好、较快的通信方法来减少由于政府懒散的痼习所造成的拖拉。他决心改善行政管理的质量,特别是在它同人民的联系方面。    拉吉夫还明智地决定消除“新来的人”同“忠诚的老党员”之间有破坏作用的裂痕。很多“回老家”(指一度脱离英迪拉国大党后来又重新入党的党员——本报注)的人在选择参加大选的党的候选人方面被给予充分的发言权。    同样肯定的是,拉吉夫·甘地总理的办事作风将是比较放松和开放的。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新德里国际机场的海关查获了一名外国摄影师拍的德里骚乱的胶卷,谁也不想作主,于是这件事一直提到了总理那里,拉吉夫迅速作出决定:放行。    拉吉夫·甘地的民主观念也在解散安得拉邦议会这件事上得到了证明。    据说他说:“如果拉马·拉奥先生想要举行邦议会选举,让他举行吧。要由他去面对后果,好也罢,坏也罢。”

第 2 版

1. 吴仙标-----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华人副州长

【美联社特拉华州多佛十一月十二日电】民主党人吴仙标今天当选为特拉华州副州长,成了美籍华人中级别最高的州政府官员。    吴仙标现年四十七岁,生于中国上海。他击败了四十六岁的共和党人巴特尔    ·鲁宾逊。    级别在美籍华人中居第二的州政府官员,是加利福尼亚州州务卿余江月桂。    【香港《文汇报》旧金山专电】(记者高鲁冀)竞选特拉华州副州长的吴仙标在大选中取得了奇迹性的胜利,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副州长。    吴仙标是特拉华州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于一九四九年随家人从上海前往台湾;吴氏曾在香港接受教育,在培正中学与崇基学院毕业后赴美升学,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吴氏已婚,有一子一女。    在人口约六十万的特拉华州,居民百分之八十二是白人,黑人占百分之十六,亚洲人约四千,华人大约只有六百人。但是,吴仙标获胜了,他的支持者显然大多数是白人。    吴仙标的同窗好友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吴家玮博士指出,象吴仙标这种有资格、有能力,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下了苦功而又肯出力的领导人材在全美华裔当中寥寥无几,现在他当选了,有了政治地位,华人也有了一位发言人。他说,他认为吴仙标当选为特拉华州副州长是华人参政的一大突破;而在他跨州竞选筹募经费的时候,更联合了全美左、中、右各派华人,赢得了华裔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士的一致支持,构成一个有力的全国性联络网,这张网以吴仙标为核心,将来大有可为。    吴仙标以一个新移民凭本事当选副州长,在全美华人历史上是一项破天荒的成功。吴家玮指出,吴仙标在余江月桂之后参政竞选公职,并且一炮就打响,足以激励全美华人同胞。    共和党亚裔竞选总部主席陈香梅女士在获悉吴仙标竞选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副州长之后深表欣慰,她说:毕竟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在美国政坛表现杰出,希望他能承先启后,对华人参政树立楷模。    特拉华州副州长的年薪只有一万八千元,一年只需上班六个月,主要是做州参议会的主席,主持会议。由于薪水微薄,吴仙标上任后还必须保留他在特拉华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的职位。

2. 历久不衰的美国中餐业

美国中餐业是华人在美洲的传统行业,一百多年来历久不衰,目前依然前景广阔。    在全美八千家中餐馆中,旧金山市就占了四千多家。按人口比例是全美洲餐馆最多的都市。纽约市平均每二百人就有一家中餐馆,单是方圆不过一里多的唐人街,中餐馆就有一百六十家之多。    从十九世纪末叶始,西方记者发现了中餐的荟萃,在报纸上作了专文介绍。特别是创制了“杂碎”等菜式之后,中餐不胫而走,西洋客人到中餐馆吃饭的越来越多,于是,中餐抢走了法餐业的一杯薄羹。因为在剧烈的竞争中,华人不但以其烹饪技术见长,而且具有艰苦奋斗精神,一天开门十多小时,这是享乐主义的西方同业所无法较量的。至此,中餐馆改变了开埠初期华人自营自吃的现象,西人顾客与日俱增。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餐菜式供应起了变化。在这之前,粤菜是中餐的主要菜式,随着中国大江南北的新移民旅居美国,京、沪、川、杭等菜式纷纷上市,使有千年历史的中餐的色、味、香、形更呈缤纷之状,各餐馆的生意自然更加兴隆。旧金山和纽约的大中餐馆,有的一次可筵开几十席。就是这样的大餐馆,周末也是门庭若市,顾客也少不了要排“长龙”候坐。    美国有一家杂志曾以《哪个国家的菜肴最好吃》为题,作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百分之九十的投票者认为:“中国菜最好吃”。一位美国人士说:“中国在烹调技术方面的成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    中餐业的好景,也是由于美国近年流行独身主义,独居男女多,厌于下厨,每天上街光顾餐馆之故。    总之,美国人嗜饮好食,而中餐馆又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自然就一枝独秀了。(摘编自香港《快报》)

3. 加尔各答的「中国旗」

【本报讯】据香港《华人》月刊八四年第九期报道,印度加尔各答华侨居住区,位于加尔各答东郊,这里约住有一万五千名华人和华侨,大多数经营皮革厂。    塔坝素有“中国镇”之称,市内充满中国气息。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中国式的小门楼,门上还写着“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等对联,有的还画着门神。街道狭窄杂乱,卫生极差,但在街上看到的华人、华侨穿着整齐。华人青年男女大都骑摩托车。塔坝有两个庙,一个在镇内,叫“寿姑庙”,规模不大,但香火十分旺盛;另一个叫“玄奘寺”,位于镇东,殿宇高大,双层飞檐屋顶,占地十五亩。    这里还有一所华侨中学,有一座三层楼的建筑。该校中小学生加在一起也不过二百人。    塔坝的许多华裔青年都不愿意读书,认为书读得再多,也不能在印度机关、工厂中就业。

4. 杰出的华裔女记者宗毓华

在美国新闻界最炙手可热的国家广播公司(NBC)华裔新闻主播宗毓华,现年三十八岁,是华裔从事电视工作地位最高的一位。她从二十五岁开始替CBS工作时,就显出她的勤奋、决心和魅力。二十六岁时,她擢升为华府特派员,负责采访水门事件、白宫和总统大选。稍后,她转到西岸CBS附属电视台KNXT担任主播。    原籍江苏苏州的宗毓华,父亲宗凌于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中国驻华府空军武官,母亲是南京人。    宗毓华毕业于马里兰大学新闻系。大学时代的她就是一位勤恳、活跃的学生,担任校刊撰稿员、学生自治会通讯编辑,又是学校电台的新闻广播员。    在从事电视新闻事业之初,宗毓华颇难适应这个竞争剧烈的行业。可是渐渐的,她也变得精明干练,并以此获得「龙女」的绰号。哥伦比亚晚间新闻主播丹·拉瑟说,宗毓华充满了「新闻热情」,遇到要派人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跳起来,拉着CBS华府办事处主任的袖子说:「派我去!派我去!」    一九七一年,宗毓华奉派采访总统选举,任务是追随参议员麦戈文。每天早上五点,她就跑到麦戈文家,因为担心麦戈文五点半就出门,结果她成了麦戈文生平的百科全书。    宗毓华在洛杉矶地方电视台,以态度亲切、幽默和端庄,机智而成为最受欢迎的主播。    一九八二年,宗毓华决心放弃高薪,转而投效国家广播公司,每天早上三点就得起床,赶到NBC电视台,主播每天清晨六点半到七点的「日出新闻」全国性节目。    (转载香港《快报》)

5. 十二年后忆访华(一)

【日本《宝石》杂志十一月号刊登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专稿】题:日中两国的课题是“信义”与两国国民之间的“自由往来”(原编者按:一九七二年九月,日本同中国完成了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事业。那就是日中邦交正常化。当时的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现在第一次向本杂志透露了许多未公开的趣闻。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历史见证。)中国问题如同「内政」问题    一九七二年,我访问中国并非一帆风顺就得以实现的。当时有台湾问题、日美安全条约问题、自民党党内的调整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后面还要分别去谈,但可以说,不管哪一个问题都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    更为严重的是,日中关系问题带有危险性,在这个问题上哪怕走错一步,我的政治生命就有可能丧失殆尽。尽管如此,为了尽快恢复日中邦交,我还是为访华做了准备工作。    我为什么这样急于要恢复日中邦交呢?因为我认识到,中国问题对日本来说与其说是外交,不如说是“内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中两国之间常常使用“同文同种”或“一衣带水”等词句。但是,在玩弄这种词藻和阐明其理由以前,正象自古以来一直富有魅力的“常绿阔叶林文化”论所暗示的那样,在日本人的身体里流着中国人的血,这是确凿的历史事实。    在我国的原住民族里,有着因黑潮而从东南亚北上的人,或从中国沿半岛南下而来到日本的人,是他们的血混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祖先。    用不着提及那么遥远的事情,只要看看明治、大正和昭和这三代的政治,日中两国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对我国来说,这一百多年的政治,总是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中国问题常常是日本政治的基点,日本政治撇开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即使这样说也不过份。    因此,把形同内政问题的中国问题束之高阁,对日本是不利的。在我的心中曾有过这种想法,就是中国问题必须设法尽快解决,而且是越快越好。    从战后一九四七年我当上国会议员以来,这个问题就时时刻刻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但是,中国问题同台湾问题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在台湾问题没有得到处理的情况下不可能认真解决中国问题。因此,作为内阁的工作来说,中国问题是最麻烦的问题,这也是事实。    日本尤其是在日中战争时期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必须尽快地明确给中国造成的这一巨大损失。这是我因参加选举等原因周游全国各地所得到的切身体会。    譬如说,日本一些国民至今仍抱有强烈的反苏情绪。日本在战争中被打败了,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苏联对留在大陆的日本人不容分说地把他们统统带到西伯利亚,这些人吃不饱,穿不暖,被迫从事艰苦的劳动,以致使无数的同胞含冤而死。对这一事实产生的愤怒,形成了无法消除的反苏情绪留在人们心中。    另一方面,中国作出了几百倍于日本的牺牲,而这一损失是日本造成的。我完全能够理解日本人的反苏情绪,所以我想,对中国也不能佯装什么都不知道。    必须尽快解决中国问题,这也是我当上政治家以来的一个信念。决断与实行    在佐藤内阁后期,即一九七二年一月,为参加“圣克利门蒂”会谈,我陪同佐藤总理访问了美国。我当时的职务是通商产业大臣,但在这次会谈中却谈到了中国问题。    在圣克利门蒂会谈中,当我会晤尼克松总统时,我就中国问题作了以下陈述:    美国为防止共产主义南下,将全部力量用在越南,但最终不得不从越南撤退。我想,当时如果美国认清中国的实况,并能携起手来对中国采取与其实况相应的措施,那么,越南战争后的美国经济和外交就会同现在大不一样。战后,世界一分为二,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自由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主轴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这两者的接触点,在欧洲是柏林墙,在亚洲是朝鲜半岛的北纬三十八度线,还有位于加勒比海地区正中的古巴。这三个地方是东西方的接触点。    其中,亚洲拥有最辽阔的幅员。现在,以美国对这个地区承担的义务为主,确保了亚洲的和平与安全。然而,长此发展下去,美国的防卫负担只有不断增加而极难压缩。倘若这样,难道不应该考虑考虑中国的存在吗?我认为,如果能够和地球上四十三亿人口中拥有近九亿(现在已超过十亿)人口的中国合作,那么这就会大大有助于确保远东的和平与安全。为了谋求远东地区乃至亚洲这个广大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也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    在会谈过程中,我向尼克松总统坦率地畅谈了我平素所想到的事情。当时,我连作梦也未曾想到,半年后会当上总理大臣。我的建议仅仅是个建议而已,因而那时并没有讲日本为此应该帮些什么忙。    可是,众所周知,在那次会谈之后不久的二月,尼克松总统搞越顶外交,实现了访华。    (张红译李德安校)(一)

第 3 版

1. 莱昂哈德新著:《朦胧的克里姆林宫》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十月二十五日书评文章】题:苏联会变成什么样子?副题:六种可以想象的变化(作者:赖斯米勒)    研究共产主义问题的专家沃尔夫冈·莱昂哈德写了一部题为《朦胧的克里姆林宫》的新著。这部介绍苏联情况的新著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提到了六种变化的可能性。据作者认为,这些变化的发生离现在不会很遥远。第一种变化是,苏联领导对经济实行现代化——给企业以自主权,用经济杠杆来取代官僚主义的指令。这样,经济的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但效益将会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苏联的内外政策也许会变得灵活一些。这是一种在西方广为流传的设想,并且也肯定不是幻想。    第二个可能的变化是,一个由权贵和今天仍还属于非法的私人企业主(莱昂哈德将他们称之为“第二经济的代表”)所组成的利益同盟把一大部分经济——不是重工业——转变为私人财产,这样又可以使人得出内外政策将出现松动的结论。但是,有什么东西能促使这个“新阶级”来进行这一转变呢?难道当权者会愿意用固定的私有财产来取代每时每刻都可以收回的特权吗?这个阶级对自己的既得利益似乎还没有担心到这般地步;谁只要一旦跻身于“享受特权者”之列,一般来说也就终身享受了。但是,如果实行合法的私人占有制,那就会意味着权力的终结。所以这种形式的变化人们谈论甚少。    第三种情况是,苏联将变得自由和民主。莱昂哈德认为,经历过揭露丑闻的二十次党代会和非斯大林化的较年轻的一代人,或许将是促使苏联朝这一方向发展的力量。但是,现在三十来岁的苏联人对非斯大林化只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记忆,对斯大林时代的恐怖知道得就更少了。搞自然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肯定想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至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渴望政治和精神上的自由,这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说,就目前情况而言,一个自由—民主的苏联要很久以后才能出现。    第四种情况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推翻党的统治,着手建立一个以国家、军队和教会为基础的专断政权,这种政权既拒绝自由和民主,也反对马克思和列宁主义。这将是一个常有人草率地将之称作索尔仁尼琴的梦想的俄国。但是,今天建立这样一个俄国有足够的前提吗?莱昂哈德认为没有;反对的力量太大了——不但党反对,尤其是非俄罗斯少数民族也反对。    第五种可能的变化是,从另一方面说,苏联也可能会恢复斯大林主义。不过,作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但他还是发现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个别迹象,例如普遍存在的对斯大林的怀旧感,党、军队和秘密警察中存在的新斯大林主义势力。而斯大林逝世以来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在这方面    ——莱昂哈德的这一看法是正确的——筑起屏障;相反,新的斯大林主义甚至还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尽管如此,作者认为这种危险并不大。他的这种观点是值得赞同的。    第六种可能性是,多年来军人权力不断增加的莫斯科会不会建立一个军人独裁政权?答案是:恐怕不会。莱昂哈德在这方面所阐述的理由是令人信服的。军队不敢为糟糕的经济承担责任,它处在党的控制之下,并且没有统一的意志。    所以说,苏联今天的这种状况可能将保持很久。莱昂哈德对这个国家及其社会作了相当逼真的描述。但是,对本书的副题,即东方政策问题,作者似乎没有作出有力的回答。

2. 美出版一批以女人为主角的间谍小说

在西方的间谍小说中,一般是以男子为主角,女子充其量不过是个陪衬。但是,美国最近出版的一批间谍小说,却打破了这个常规。这些小说不但以女子为主角,而且有的还是女作家写的。    女作家海伦·麦金尼斯通常以女子作小说主人公。在她最近出版的第二十一本小说《浅色坐骑》中,华盛顿的一个女记者卡伦到捷克采访一次和平会议。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高级官员请她把一些机密文件转交给美国中央情报局,并帮助他叛逃。她从而卷入美苏之间的谍报战,揭发了隐藏在中央情报局的一个苏联特务,并挫败了苏联策划的一个暗杀阴谋。    女作家伊夫林·安东尼已出版三本间谍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女主人公戴维娜同一个苏联叛逃者结合,从而不得不与企图杀害他的克格勃周旋。在这过程中,她揭发了埋藏在英国情报机构中的苏联特务。在女作家最近出版的另一部小说《一伙圣人》中,戴维娜同其男友一起,破获了一伙苏联恐怖分子。    作家比尔·格兰杰斯已出版五本以代号叫“十一月”的美国特工人员为主角的小说。而在最近出版的第六本小说《苏黎世数字》中,“十一月”的女友、记者出身的特工人员丽塔成了主角。他们同克格勃进行种种较量后,想逃脱谍海情波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作家迈克尔·哈特兰的小说《通向背叛的七个台阶》,以分别为英国、以色列和苏联情报机构工作的三个女性为主角,描写了国际间谍战中错综复杂的斗争。(高秋福据十一月五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编译)

3. 贝尔格莱德举办国际微型书展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十月二十六日电】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书籍展销会上,虽然展出和销售了数以千计的大部头书籍,但是参观者最好还是带上放大镜,因为国际微型书籍协会以举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际微型书籍展览会来同南斯拉夫和外国的大出版社「竞争」。    参观者可以在展览会上看到二十八个国家出版的大约二千部微型书籍。这些书籍的开本均小于一百乘一百毫米。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微型书铬最多的国家是南斯拉夫(三百六十册)。但是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最小的和最老的书籍上。日本出版的《我们的父亲》一书仅为一点四乘一点四毫米,而博埃蒂乌斯所著的《哲学的安慰》微型书的出版日期则是在一六五○年。

4. 南出版《世界稚拙美术百科全书》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十月二十四日电】贝尔格莱德人种史博物馆,今天向一大批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知名人士以及外交使团的代表,正式推荐《世界稚拙美术百科全书》。这部百科全书由奥·比哈利—梅林和内·托马舍维奇编辑,并由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评论出版社出版。    书中介绍了从卢梭一八八五年举办「独立派美术家沙龙」展览会以来直至今日的世界稚拙美术情况。奥·比哈利—梅林为这部百科全书撰写了长篇序言,书中主要部分介绍了五十个国家的大约八百名稚拙美术家,其中包括八十五名南斯拉夫稚拙美术家。这部百科全书已在英国、美国、法国、瑞士和荷兰出版,其德文、意大利文和日文的版本出版筹备工作也在进行中。    贝尔格莱德民俗博物馆今天还举办了南斯拉夫稚拙美术小型展览会,这是为推荐《世界稚拙美术百科全书》而举行的活动之一。

5. 布利斯象形文字

布利斯象形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按其表达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1、象形符号——如,“眼”画成圆圈,中有一点;“椅”画成侧面椅形,很象英文字母h;“脸面”画成人脸状,但轮廓是圆的,两眼是小点,鼻和嘴是竖线和横线;“动物”是在一横线下加—M。2、表意符号    ——如,“在内”画一方形,中有一点;“在外”是在方形之外有一点:“在前”是在一竖线左侧有一点;“在后”是在竖线右侧有一点。3、任意符号——与所表现的事物没有什么相似处,是一种假定符号。如,“它”用一竖线表示;其它如英语冠词A(AN)和THE,也是用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直线表示的。这种任意符号在布利斯语言中只有一小部分。布利斯符号还可按表达事物之不同而分为人、物、情感、动作、属性、思想等类别。    有的符号是一形多义的,如“房屋”画成一五角形,它可以表示房屋、建筑物、住所等不同意思。有的符号为反义词,例如“快乐”是用一个心形旁加一向上的箭头;其反义词是“忧伤”,则把心旁的箭头向下。有的符号是把两个符号结合起来形成新意。如“妇女”加上“保护”变成“母亲”,“男人”加上“保护”变成“父亲”。符号不仅能表现单词,组合起来还可以变成句子。    这一图形符号系统是奥地利人布利斯在一九四二至一九六五年间研究出来的。他原想把这种符号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以便具有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都可阅读,借此来消除因语言不同造成的误解。后来这种符号被人们用来给不会说话的人应用了。受惠的人越来越广,包括各种年龄的大脑麻痹症、精神障碍、失语症、聋、盲,以及多种残废的患者。由于这种符号简明易懂,所以成效显著。学生们从布利斯符号交流中获得了技能,于是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例如动机的形成、主动精神的显示以及表达感情、提出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水平的提高。至于说话功能、手的控制以及一般身体的放松等生理功能上某种程度的改进,也是屡见不鲜的。从社交角度来看,孩子们具有更多的互相影响的机会,而且可以和更为广泛的个人交谈。    现在,在加拿大多伦多成立有从事布利斯符号研究和推广的专门单位布利斯符号研究所,在加拿大还有一系列分支机构。在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西德、法国、阿根廷、匈牙利、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津巴布韦、比利时、丹麦、冰岛、印度、意大利、新西兰、挪威、瑞典、瑞士、荷兰、以色列等国也都有分支机构。    现在布利斯符号研究所被许可在全世界拥有布利斯符号的永久性独占的版权。    该所已发表一千三百七十八个标准的布利斯符号,通过国际交流网已经训练了五千以上的教师,据了解,使用布利斯符号的在全世界计有三万人。    (彭萌)本报编者按:本报八月十七日发表《象形文字为痴呆儿童打开接触的大门》一稿,介绍布利斯象形文字为残废儿童服务的情况后,有些读者来信要求进一步资料。经与加拿大布利斯语言研究所联系,最近收到他们寄来有关布利斯象形文字的一些资料,共有十二页。以上仅仅是关于这项材料的简单介绍,凡需要全部原文材料(英文,包括八月十七日那条报道的英文全文的个人或单位),可写信与本报编辑部联系。

第 4 版

1. 西欧的现代君主

美国《新闻周刊》十一月十九日一期以《欧洲的现代君主》为题报道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西欧的许多所谓的民主国家依然保存着君主制度。这些国家的国王和女王们在政治上是国家元首,在经济上年薪几百万美元,有的外加相当于国王体重的土豆(比利时)、有的外加一千升牛奶和一吨麦片粥(英国),有的另外得到十八吨鲱鱼(丹麦)。他们住的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外出时乘坐的是豪华的“皇家”飞机、火车和游艇。    民意测验表明,在一些西欧国家,拥护王室的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或更多。    他们如此走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由于他们象征着政局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象征着国家生命的连续性。    在凄凉的世界上,国王的存在令人产生美好的梦想。这是君主制依然存在的另一个原因。    然而,西欧各国王室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这些君主的适应能力。他们掌握了一种影响国家航向的巧妙方法,从而适应了新情况。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通过彬彬有礼和间接地提出问题非常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他们还通过在生活中同人民打成一片来争取民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最富有的公民,但她通常却打扮得很象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并经常坐在电视机前面用一个托盘吃饭。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和她的孩子们有时骑自行车到当地的超级市场去买东西。八十一岁高龄的挪威国王奥拉夫五世经常在奥斯陆乘公共汽车。四十四岁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穿着蓝布工装裤在哥本哈根的书店里买书。    西欧各国当今的君主们训练有素和工作勤恳。他们作为本国的最高使者在外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令人精疲力竭的出国旅行上。    君主制在西欧存在的又一个原因在外贸方面。西欧各国王室的成员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角色,即充当本国工业和技术的旅行推销员。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为西班牙汽车制造商在哥伦比亚开业铺平了道路。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和她的丈夫经常到美国去。她们不仅推销荷兰的高级技术,而且推销荷兰干酪。然而,公认的皇家推销能手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她的丈夫菲利浦亲王。她们每次乘坐“不列颠尼娅”号皇家游艇旅行时,在沿途停靠的每个码头总会受到英国商人的迎接。菲利浦亲王把他们和当地的知名人士召集在一起,在船上举行一个丰盛的宴会。在为女王的健康干杯之后,他简短地讲几句话,鼓励客人们洽谈买卖,然后说一声“开始吧”,就离开了。客人们往往正是这样做的。在过去几年里,在“不列颠尼娅”号上签订了价值数亿英镑的合同,证明去年花了三百七十万美元装修这艘船是值得的。    (尹宏义)自左至右为: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瑞典王后和国王

2. 萨达特夫人虽不当政仍很忙

埃及总统萨达特一九八一年十月出席阅兵仪式时被枪杀,他的夫人吉安    ·萨达特现在情况如何?    萨达特在一九七○年就任埃及总统时,为驻开罗的外交使团举行了一个招待会,他的夫人吉安陪着他,俨然是招待会的女主人。第二天,吉安发现,没有一家报纸刊登她参加招待会的照片,报纸只登了她丈夫的照片。她很生气,就对有关部长说:“不是我喜欢表现自己,而是我认为这种疏忽是对埃及妇女的污辱”。她要求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类事件。这样,吉安·萨达特从最初开始就在阿拉伯世界树立了一个少有的妇女形象:埃及第一夫人,是一个有决心、有胆量的斗士,为埃及妇女摆脱低人一等的从属地位而奋斗不息。    今年五十一岁的吉安    ·萨达特,仍然风姿绰约,经常戴着有萨达特头像的金项链。她现在虽然不当政,但却非常活跃繁忙,由于萨达特留下了遗产,她在物质生活方面并不困难。她教阿拉伯文学课,可望很快在开罗大学完成其博士论文。从一九七八年起她就在这所大学工作,还经常去视察她经办的社会建设项目。她也很关心四个儿子和七个孙子。另外,她每年至少出国旅行一次,几乎总是应大学和妇女组织的邀请去美国旅行。    当萨达特总统遭暗杀时,吉安当时不在丈夫身边,后来人们用直升飞机把她匆匆带到了抢救萨达特的医院。吉安说:“迄今为止,我感到他好象仍然生活在我的身边。但是,我不是呆在家里啼哭,而是加倍努力工作。”    她从明年一月起,将在美国华盛顿州的美洲大学举办讲座,介绍阿拉伯文学和中东政治,目前她正在作准备。吉安强调,她接受上述邀请不是为了出风头。“我不是为了突出自己,只是为了继续工作。”    (李福祥译自巴西《阅读》杂志)

3. 南希:“纱蝴蝶”还是“钢木兰”?

在里根竞选连任期间负责广告活动的麦迪逊路上的那个公司是南希·里根帮着选中的。她的丈夫在第一场辩论中居下风后,南希要求对第二场辩论的准备工作作些改变。在她的主张下,在加州的竞选经费增加了。也是在她的催促下,选举日的前一天她的丈夫到了自己的家乡州。    据《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报道描写,南希·里根是总统政治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里根第二个任期里,她可能在人事方面发挥相当大的影响。    过去四年,南希·里根不愿意人家认为她对她的丈夫有任何影响。她扮演了一个不在枕边谈政治的贤妻的角色,一直是位优雅的“纱蝴蝶”,不是富有主见的罗莎琳·卡特那样的“钢木兰”——人们这样称呼罗莎琳是因为她在婚姻关系上和在白宫里都以平等的伙伴自居。    南希·里根整整兜了个大圈子。那种说她过分讲究瓷器、室内陈设和时装的批评刺痛了她,于是,她和她手下的工作人员大下功夫要抹掉“南希王后”的旧形象,变成一个一本正经关心他人的人,把白宫作为推动她所中意的慈善事业的地方,如老人的赡养问题和戒毒。对于她作为总统的高级顾问的作用,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美国公众是不大能容忍总统的妻子在风度、趣味和智慧上越过他们想象中的某种界限的。总统的妻子既不得过于肤浅,又不得过于能干,既不得在巴黎穿时髦的半膝裤,也不得每周一次同她们的丈夫在午餐时谈论外交大事。    如果南希·里根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国民对总统夫人形象的矛盾心理,那的确具有讽刺意义。在今后四年,如果她的权势大起来了,美国也许会接受,因为总统本人没有做什么事情朝这个方向推进妇女的事业。(卢珮文译自十一月十九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4. 古比雷夫并非死于暗害

【本报讯】据苏联尼·弗·古比雪夫的文章说,苏联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瓦列里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是一九三五年病死的,而不是被暗害的。我们国内迄今流传一种说法,古比雪夫是“被反革命分子暗害”的。    尼·弗·古比雪夫是瓦·弗    ·古比雪夫的弟弟,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去年出版的《古比雪夫的一生》一书发表了他的文章《最后时刻》。这篇文章谈到古比雪夫临终前的情况: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五日十四点四十分,电话铃响了。    瓦列里安的秘书马克西莫夫声音颤抖地通知我说:“尼古拉,赶快回去,瓦列里安·弗拉基米罗维奇去世了。”    ……他在沙发上和衣而卧,好象是在睡觉。身上还保留着体温。我真想拽他,喊他,把他叫醒。    我亲爱的哥哥、朋友和导师瓦列里安已经与世长辞了。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是个假日。这一天,瓦列里安象往常一样是在别墅度过的。他的老朋友戈洛谢金来别墅作客。瓦列里安和他下棋,打台球,玩得兴致勃勃。晚上七点左右,瓦列里安和妻子奥莉加一起回莫斯科。他要在第二天十点以前上班,因此他决定回城里的住宅过夜。    一月二十五日,他早晨九点起床,十点来到苏联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主持了几个预定的会议,听了一系列汇报。    两点钟瓦列里安暂时停止了办公,说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之后,晚上十点钟再回办公室继续工作。    这时瓦列里安对秘书马克西莫夫说,他有点不舒服,要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会之前回家休息一下。古比雪夫住在克里姆林宫,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苏联人民委员会大楼。    马克西莫夫把瓦列里安送出办公室,打电话通知他的私人秘书涅巴耶夫,说瓦列里安感到不舒服,建议去接他一下。    涅巴耶夫在克里姆林宫院内迎接瓦列里安。见他步态正常,远看完全是个健康人。只是当他走到跟前,涅巴耶夫才发现他有病,满脸冒虚汗。但瓦列里安拒绝请医生,说回家休息休息就会好的。他没让人搀扶,就这样步行回家,登上了三层楼的房间,脱下皮大衣,就躺下了。秘书第二次提出给他请医生,瓦列里安说他只是感到十分无力,并相信躺躺就会好的,但还是同意涅巴耶夫去叫他的保健医生沃尔科夫。    十五至二十分钟后医生来了,而瓦列里安已停止了呼吸。(万启智)

5. 五吨文件透露的秘密

据去年三月十日一份备忘录透露,苏军总长奥加尔科夫对当时在苏联受训的格林纳达少校路易森说,「二十年前拉美只有一个古巴,现在有尼加拉瓜和格林纳达,萨尔瓦多也在斗争」。    美国去年入侵格林纳达时缴获了五千公斤文件,有很多绝密材料。这些文件证明,苏联领导人想使格林纳达变成第二个古巴,以颠覆其他岛国。    有四份关于苏联供应军火的绝密协定。第一份在哈瓦那签署,写明苏联提供五十四挺机枪、一千支冲锋枪、二十四个反坦克火箭筒和十二门迫击炮,古巴给一千支自动步枪,尼加拉瓜给两千套军装。总共四百万卢布。第二份协定价值五百万卢布。第三份一千万卢布。第四份协定内容为提供军装、巡逻艇和通讯器材。    来到格林纳达的旅游者首先是古巴人,他们来帮助管理革命。还有「精通安全问题」的东德人和捷克的爆破专家。毕晓普同保加利亚和越南签署了训练二十名军官的协定。在外国游客中还有利比亚专家,他们来了解这儿需要什么武器。    苏联军校一九八二年接受了十五名格林纳达军官,第二年又收了二十名。国防部长奥斯汀同克格勃驻牙买加代表谈妥后,又派一批人去苏联学习情报和反间谍技术。古巴也训练格林纳达军官。卡斯特罗派去几百名军事顾问,又派几百名「建筑工人」去修飞机场,在机场附近建起一个「小哈瓦那」,其实是一座兵营,这些「建筑工人」全付武装,格林纳达人禁止入内。    新宝石运动领导层内讧,苏—古关系也受到影响。卡斯特罗认为自己是毕晓普的「长官」,莫斯科觉得毕晓普地位不稳,「有点浪漫色彩」。他们倾向于强硬路线的科尔德。科尔德的妻子菲利斯和苏联顾问经常保持联系,他们想除掉毕晓普。    应从毕晓普的悲剧中记取教训:莫斯科不能容忍对苏联路线最起码的偏离。    (陆在宽译自委内瑞拉《宇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