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9-27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中英草签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美联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北京时间十时二十三分收到)中国和英国二十六日草签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一九九七年香港重归中国控制的协议草案,这意味着一百四十三年前开始的英国对这个亚洲最大港口的统治即将结束。 上午十点,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这一协议。 站列在后面的是进行了两年谈判的两国代表团成员,包括香港总督尤德。 当伊文思和周南在草签之后交换协议文本的时候,代表团成员们纷纷鼓掌。 草签仪式向香港作了电视转播。那儿,五百五十万居民中的许多人都在观看。 据认为,这一协议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取得的一个胜利。他说过,“一国两制”是中国所说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的革命性解决办法。 【法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北京时间十点零一分开始发) 中国和英国今天在这里就中国在一九九七年收复资本主义的香港的主权问题,草签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草案。 由一项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组成的这一文件,是在上午十点在中国议会所在地人民大会堂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和英国驻中国大使伊文思(双方的谈判首席代表)签字的。 新华社为草签这个文件发了快讯。 两人在靠着一张长长的铺着绿台面呢的桌子的两张红丝绒椅子上坐下,桌子前面是一幅壁画,上面画着鸽子和松树。在中国,松树象征着坚定,鸽子象征着和平。 两国谈判小组的成员,中国的官员,以及大批新闻、广播、电视报道人员在一旁看着他们签字。 文件的草签只花了两分钟的时间。这一签字标志着英国从一八四一年开始的对香港的统治将在十三年后结束。 草签结束,两人站起来,相互微笑握手,这时大厅里响起了掌声。 【共同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的草签仪式在二十六日举行,香港的主权以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为期限,确定归还中国。中国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悬案——香港问题按照当初的方针在今年内解决充满了自信。以此为契机,将进一步加紧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和促使台湾回归祖国。 对中国来说,归还香港问题,无论在内容上和时间上,能够按照当初的方针决定下来的意义决不能低估。 第一,提高了以邓小平、胡耀邦为中心的现中央领导集团的威信。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香港问题,对外开放政策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推行下去了。 另外,中国长时期以来的课题 ——祖国统一前进了一步。中国的方针是“一个国家,两个制度”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台湾。中国将以香港为“具体例子”,对台湾加强回归祖国的呼吁。 【路透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题:英国和中国草签香港问题协议(北京时间十点十三分收到) 英国和中国今天草签了一九九七年把香港交还中国统治的一项协议。 【德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记者:舒尔茨)中国和英国草签了关于一九九七年把香港移交给中国人的协议草案。 伦敦和北京对协议都感到高兴,但是,真正的胜者是中国。在为香港玩了一年的“扑克牌游戏”中,在八十岁的邓小平领导下的北京领导班子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之前几天取得了胜利。 在香港,人们感到有希望的一个原因是北京想在今后某一天把台湾也合并到人民共和国来。 观察家们认为,这一计划只有北京在香港问题上显示出远见才能取得成功。
2. 尤德赶回香港宣布:中国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
【法新社香港九月二十六日电】尤德总督今天在立法局说,香港将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成为中国一个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他说,英国对香港的行政管理将一直负责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前,“到那一天,中国将恢复对香港的主权”。 尤德是在参加了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之后九小时发表这一讲话的。 他说,协议规定香港将继续保持它那独有的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及其生活方式。 根据这里发表的协议草案的条文,这个特别行政区将不采用大陆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政策,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将保持五十年不变。 关于贸易和与香港有关的其他地区的国际协议如何在特别行政区执行的问题,过渡时期将由联合联络小组执行。联络小组将在协议生效之日起开始工作。 【路透社香港九月二十六日电】港督尤德在向香港立法局介绍这一协议时说,“凡是协议各点涉及到的所有人,也许不会对协议感到完全满意。” 尤德接着说,“没有任何一项协议会使人人感到满意的。”他说,“在过去两年的秘密的会谈中,一直审慎地注意并充分考虑到了香港人民的看法。”
3. 英议员贝尔访问香港后说:香港绝大多数人会赞同中英协议
【美联社伦敦九月二十五日电】反对党工党议员贝尔今天预言,香港华人一定会以压倒多数赞同在一九九七年把这块英国殖民地还给中国的协议。 贝尔在从香港回来后向记者发表讲话时称,香港华人(估计占这块殖民地五百五十万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八)是“沉默的大多数”。他说,他们将会欢迎把主权归还中国。
4. 路透社驻京记者报道:北京人对中英草签协议感到高兴
【路透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记者:霍尔)正在天安门广场值勤的一位民警说:“我想香港人民一定是高兴的。中国人民是高兴的。我们大家都高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高兴的。”当记者问到他认为今天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协议有什么更广泛的意义时,他回答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在广场上应记者要求发表评论的人当中有一位青年人。他说:“我们感到很高兴。这是个重大胜利。” 一位年老的工人说:“我想。无论如何英国是应该归还香港的。香港历史上就是我们的。”他的朋友们听后都点头表示赞同。
5. 尤德对能出席协议草签仪式感到高兴
【美联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电】在关于香港将于一九九七年归还中国的协议草案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草签仪式前夕,香港总督尤德今晚抵达北京。 尤德在北京机场对记者说:“我来这里参加这个签字仪式当然是很高兴的。”
6. 法新社说:中英协议使香港居民的心情平静下来
【法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电】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协议草签,将宣告英国对香港一百四十二年的殖民统治即将结束。 举行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草签仪式的地点是象征着“新中国”的人民大会堂,而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共产党三十五年历史中所有主要事件的见证者。在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议会——所在地,草签这一文件的将是中国的副外长周南和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 北京时间上午十点,他们落笔签署的名字将使得有关香港前途问题的两年紧张谈判的结果庄重地肯定下来。这个以简单的联合声明的形式出现的协议将很快在英国议会和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年晚些时候批准后生效。 以“白皮书”形式发表的协议文本,还将使香港居民两年来一直为今后十三年中要生活的社会因心中无底而七上八下的心情平静下来。在离北京“十·一”国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草签协议,看来肯定会使得今年庆祝共产党中国诞生三十五周年的喜气洋洋的游行更加士气高昂。 【美联社香港九月二十五日电】当英国和中国公布关于一九九七年把香港归还给中国的协议草案的详细内容时,香港人民两年来对其前途一直捉摸不定的情况将会结束。
7. 里根预料美苏关系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五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里根总统今天说,“据我所知”,苏联人尚未拒绝他提出的就武器控制和超级大国对之有分歧的其他问题进行建设性谈判的建议。 然而,一位白宫发言人说,里根预料两国关系不会由于他在联合国讲话时提出的建议,或者他二十八日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的会谈,而发生重大变化。 副新闻秘书斯皮克斯说: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澄清两国关系中的误解气氛,在这个僵持阶段之后恢复对话过程。” 他是在里根准备听前国务卿基辛格介绍葛罗米柯的作风和观点时说这番话的。 里根在向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告别时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他还证实,昨天前总统尼克松在纽约向他介绍了葛罗米柯的情况。 里根说他同尼克松“交换了意见”。他提到,尼克松同克里姆林宫的这位老外交官打交道有经验。
8. 安倍邀请葛罗米柯访日葛罗米柯说时机不合适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九月二十五日电】日本发言人说,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和日本外相安倍今天就两国的贸易、捕鱼权和外交关系举行了会谈。 安倍的发言人广本对记者们说,安倍邀请葛罗米柯在“不久的将来”访问日本,但是这位苏联外长说,他“愿意进行这样的访问,但时机还不合适”。 广本说,葛罗米柯对安倍说,他现在不能作这样的访问,因为日本人对苏联抱有“敌对情绪”,但是,葛罗米柯也同样邀请安倍访问莫斯科。 日苏两国外长历时九十分钟的会谈是在苏联驻联合国使馆举行的。 除去年以外,苏联和日本的外长每年都举行会晤,交换有关两国关系的意见。 广本说,两位外长全面地讨论了苏日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两国的贸易、捕鱼协议、文化交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苏联占领的日本北方四岛这个棘手的问题。
9. 启事
本刊十月一日休刊一天。
第 2 版
1. 香港问题大事记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鸦片战争满清战败,与英国订立《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一八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英法联军之役,满清被迫订下《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领土。 一八九八年六月九日: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与附近岛屿,为期九十九年。 一九五○年一月:英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英国首相邱吉尔宣布,英政府决意维持其在香港之地位。 一九六二年五月四日:英国殖民地部大臣莫德林向联合国提出“英国领土的政治前途,绝对应由英国单独处理。” 一九六三年三月八日:中国通过“人民日报”,宣称对香港问题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 一九七二年三月十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向联大殖民地委员会递交备忘录,反对联合国将港澳列入殖民地领土之内。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一日:英国婉拒了中国在香港设立官方代表办事处。 一九七四年五月:邓小平在欢迎英国保守党领袖希思的宴会上暗示:香港问题将在更适当的时候解决。 一九七九年十月七日:中国领导人在对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对一九九七年后维持香港的现状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租约到一九九七年届满,不再承认此项租约。 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九日:李先念向英国自由党领袖表示,香港问题在一两年内寻求解决。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三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向英国掌玺大臣表示:①中国对港九、新界全部领土享有主权。②中国重视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之地位。③中国重视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之地位。 一九八二年(日期不详),中国国务院提出“彭真方案”,决自一九九七年九龙租约届满,同时收回香港,作为与女首相谈判依据。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撒切尔访问北京,与中国领袖讨论香港地位问题。(原载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美联社北京电】下列是香港的大事记: 一九八二年十月: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第一轮谈判在北京展开,在议程讨论上陷入僵局。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二日至一九八四年四月:进入细谈阶段。中国设定一九八四年九月为与英国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并承诺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后可保留五十年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三日:第四轮会谈无任何进展,港元兑率泻至谷底。 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中国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说明中国对香港的前途计划,称它将有高度自治权,并可维持其社会与经济生活方式。 一九八四年一月至四月:五度会谈据称有益及具建设性。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五至十八日:豪在北京会晤邓小平、赵紫阳与吴学谦,宣称已获致进展。中国宣布邓小平与豪已就重要事宜取得协议。
2. 中英香港问题会谈的历程(上)
【香港《文汇报》九月二十三、四日特稿】题:维系五百万人心的会谈(记者:何伟) 满城北望,都在等待着一个历史时刻的来临。 此时回首两年来的中英会谈历程,不管是多平静的心情,也不能不涌起阵阵波涛:今天的结果,得来不易啊! 香港人清清楚楚记得,一九八二年九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一度使中英合作解决香港问题的前景蒙上阴影。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不承认强加于中国的有关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国政府准备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为了妥善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问题,中央更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并根据香港的历史和现实,制订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国一定要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收回主权以后,将充分照顾香港的特殊情况,采取特殊的政策,以继续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六月底的过渡时期,英国负责香港的行政管理,中国政府将予以合作,香港当地人要逐步参与各方面的管理。中英双方都不要做损害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事。如果出现严重动乱,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自一九八二年以来,在中央领导人多次会见外国朝野人士或华侨、港澳人士时,已多次申明。撒切尔夫人访华时,赵紫阳总理亦详细地向她阐述了我国这一系列政策,可惜,当时撒切尔夫人仍然坚持说三个条约有效,其后邓小平主任在与撒切尔夫人会面时,再次严正地表明了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的立场。这一次双方政府的接触,显示了在根本问题上双方存有分歧,然而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就是双方都表示要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并通过外交途径展开正式会谈。 主权问题,不容让步。不仅中国政府坚持这一立场,香港同胞亦坚持这一立场。撒切尔夫人访港时,香港学生在机场拉起横额,抗议“条约有效”的论调。中华儿女维护民族尊严的钢铁意志,终于使英国认清了中国人民对主权的立场。 据闻,一九八三年三月,撒切尔夫人给赵紫阳总理写了一封信,建议两国政府于四月份举行第一次实质性会议。经过两个月的磋商,双方政府终于在六月下旬就议程取得了一致意见。随后,就开始了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团正式会谈的新阶段。 从一九八三年七月到一九八四年九月,短短的十五个月光景,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进行了渐趋频密的二十二轮会谈。 会谈虽然出现过某些分歧、曲折,但双方本着以香港繁荣安定为重,以中英友好和两国的长远利益为重的精神,终于使会谈逐步取得进展。 当会谈出现某些分歧,投机活动乘势作浪,港元一度出现风潮。港府及时采取了行动,固定港元汇价,平息了人为的风潮。(上)
3. 「硅岛」掠影(七)
消灭了“IC空白县”IC企业进入九州设厂的高潮是在七十年代,九州日电、东芝大分、三菱电机熊本第二,这三个大厂都是在1970年建成投产的。至1981年宫崎冲电气工厂设立,硅岛IC产业布局给人一种已经定型的感觉。然而,在实际上,这个IC生产基地的充实和扩大仍在继续进行,其方式主要有: 一,继续新建IC工厂。美国仙童公司在长崎县设厂,于今年秋季投产,这使长崎县最后一个摘掉了“IC空白县”(尚没有IC工厂的县)的帽子。 同时,日本最大的综合电机公司日立制作所今年在山口县建成日立青梅电子柳井工厂。这意味着日本的主要的IC大企业几乎全都在(包括山口县在内的)硅岛设立了IC工厂。 二,在原有的IC工厂内继续扩建生产线,如九州日电、东芝大分均有扩建。 三,原有的非IC工厂的“IC工厂化”。如前述的福冈制作所原为电机工厂,现在也开始生产IC。 四,增设组装工厂。如索尼的子公司索尼国分半导体又在大分县设“孙”公司以承担组装工程。 五,诱致和诱发生产IC设备和材料的关连企业。 日本各大IC企业在硅岛的设备投资的增长,可看作是硅岛继续充实和扩张的数字表现。以九州来看,1980年的设备投资额是403亿日元,1981年为546亿日元,82年807亿,83年814亿,84年1656亿(计划)。设备投资额的增长反映了IC工厂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中1982/1981、1984/1983两次投资额的骤然增加,正好对应着超大规模IC存贮器的主流产品从16K向64K和从64K向256K的两次转换。目前,九州的几家超大规模IC工厂正准备开始对1024K的设备投资。 (七)
4. 香港《文汇报》就香港问题答读者问(一)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九月六日至九月二十二日刊登《香港问题答读者问》,本刊摘要刊登如下:(香港《文汇报》编者按:年来,香港前途问题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报先后收到许多涉及这个问题的读者来信。本报特根据这批读者来信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分类,共得四十多问,聘请有关专家给予系统的解答。今起连续刊出。) 问:为什么说“香港从来是中国的一部分”? 答: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我国人民就开始在香港地区居住和活动。到公元前二百年,香港地区已成为我国秦朝疆域的一部分,属南海郡。从此,中国历代王朝一直对香港地区行使管辖权,设有各级管辖机构,行使国家权力,包括征收赋税、行使司法权力、保护交通及贸易、驻守军队及巡逻海洋等。直到英国侵占前夕,香港属清朝广东省新安县管辖,居民全部是中国人。所以,说“香港从来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问:古代我国人民在香港地区居住和活动的情况怎样? 答: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就有使用新石器和陶器的我国先民在香港地区居住,以捕鱼、耕作为生。在南丫岛、大屿山等处发现众多的晚期新石器文化遗址和青铜文化遗址,表明在几千年中,我国先民在香港地区的居留从未间断。 从唐代开始,中国政府已经派有军队驻守香港地区及作海上巡视。从宋到明,我国内地人民迁来香港地区定居的逐渐增多,他们聚族而居,形成村落,如新界的邓、侯、廖、彭等姓,大都有数十代以上的历史。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香港地区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界从清代遗留下来的书院、学塾遗址,共达二十多处,这表明居民已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此时期内,内地人民迁居香港、大屿山等岛谋生的也大有增加。明末清初,香港岛上的香港仔已成为东莞等地所产沉香的出口要地,“香港”一名即由此而起。一八一七年,清朝两广总督派员查勘大屿山岛上居民之后报告说:大澳、东涌两处都有村落,居民稠密,多是从事渔业。清朝随后还在岛上‘‘编成保甲,设澳长以率之”。 这些历史材料,有力地证明: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在香港地区居住和活动,香港从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
5. 外电评述:参加中日青年联欢的日本青年抵上海
【共同社东京九月二十五日电】题:日中友好联欢第一路青年参观工厂,第二路八百人也飞抵上海 应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的邀请,“日中青年友好联欢”第一路大约七百人,二十五日下午参观了上海郊外的电视机厂和复旦大学,同学生和工人进行了广泛交流。当天中午前后,第二路大约八百人也抵达上海机场,这样,相当于三千人一半的一千五百名青年在上海欢聚一堂。 在参观上海电视机一厂的时候,日本质量管理青年代表团等大约三十人参加了。这天天气不太好,下着蒙蒙细雨,然而却受到了工人们的热烈欢迎。在每年生产四十六万台电视机的中国,这家工厂的设备是最新型的,参观大约一小时之后举行了茶话会 此外,以青年电影演员为中心的日本电影界代表团,访问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同中国深受欢迎的女演员赵静等人交谈,接受了中国记者的热心采访。 【共同社上海九月二十五日电】为同中国青年加深友好而访问中国各地,进行“日中青年友好交流”的日本三千青年的第一路成员二十四日到达上海机场,开始以国庆节为主的持续到十月八日的交流。 这一天,’中华全国青联主席胡锦涛以及一千三百名中小学生到机场欢迎,“作为民间团体受到了最高一级的欢迎”。 下午七时,在上海青年宫与当地青年约三千三百人举行了联欢。在院子里,日中两国青年举行了歌咏比赛并跳了集体舞。室内举行了书法交流会。 在室内举行的时装表演,十几名身着超短裙、皮外套和漂亮的西装的中国模特儿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连与中国关系很深的、访华团中年龄最大的冈崎嘉平太也感到吃惊。 滋贺县代表团的小林京弥说:“在来之前的学习会上,说中国象五十年代的日本,没想到会玩得这样痛快。”
第 3 版
1. 大有可为的载人空间站
据九月一期的美国《大众机械》月刊报道,美国将在一九九二年以前在轨道上建立一个永久载人空间站。报道说,这个空间站预计耗资八十亿美元,但是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将远远超过它的费用。 空间站除了为科学研究、通讯卫星、导航卫星、气象预报以及对地球上食物、水源、森林、土地和矿藏资源进行全球性调查服务以外,它在商业上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试验表明,空间的零重力状态是制造某些地球上不能制造的稀有物质的理想环境。仅管把一磅重的制造设备和原料送到轨道上去,然后又送回地面要花费五千美元,但是空间开发仍然有利可图。 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地球上的三十年。 在空间站利用电泳方法制药比在地面上制造的药物的纯度高,因为空间不存在冷热对流和浓淡沉淀的现象。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同奥托医药公司在航天飞机上联合进行的试验表明,在空间制造的药物的纯度是地面上制造的五倍。更为重要的是,空间制药的速度是地球上制药速度的四百倍。这就是说,在空间一个月的生产量相当于地球上三十年的生产量。这样高的效率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巨大下降。制造超级电脑用的超级芯片 在空间能够制造高纯度的大晶体,如硅片和砷化镓片。它们是正在发展的电子工业的基础。在地球上制造晶体由于对流作用会造成质量不纯,使得百分之五十至九十八的产品不得不报废。但在零重力状态下制造的晶体可以说是无杂质的,废品极少,因而成本也大大下降。更主要的是空间制造的超级芯片速度快,可靠性高,是制造超级电脑的必要元件。会浮在水上的钢 可以在空间冶炼出泡沫金属材料,比如泡沫钢。它同普通钢一样坚硬,但又能像泡沫塑料一样浮在水上。这种材料在地球上是制造不出来的。因为在地面上炼钢时,钢水里的气泡就膨胀上升到表面而散失了。在空间零重力状态下不存在冷热对流,气泡不会跑出来,我们就得到了像泡沫塑料那样多孔的钢材。 空间站用处很多,它还可以作为空间修理车间和空间仓库等。 (利源)
2. 第十六届亚洲举重标赛将在伊朗举行
【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德黑兰九月十七日电】迄今已有十二个国家宣布参加第十六届亚洲举重锦标赛。这次锦标赛将于十一月四日至十三日在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举行。 这些国家是:中国(一九八四年奥运会冠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叙利亚、菲律宾、印度、巴林、也门民主共和国、尼泊尔和孟加拉。 伊朗将于九月二十四日在德黑兰举行全国举重锦标赛。伊朗举重代表队将在这次比赛结束之后组成。六个星期来,大约二十五名优秀举重选手一直在阿扎迪体育馆进行训练。 与此同时,二十二名青年举重运动员将于九月二十日和二十一日参加在马赞达兰省巴布尔萨尔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优胜者将组成伊朗国家青年队,参加十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亚洲青年举重比赛。
3. 太空食品
要在太空船内长期旅行,首先得解决吃的问题。现在太空船的设备与一般航空班机无太大差异,太空船内备有电烤箱、热水器、食品柜、调料容器等。不过,电烤箱内装有电风扇,帮助空气对流。这是因为在失重状态下,空气不会产生对流。所有食品均放在塑料容器内,并已调整其温度不使其超过二十八摄氏度,以免塑料融化。 太空食品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食用时,需加水的脱水食品。这类食品有蔬菜、水果、汤类、虾、肉饼、炒蛋、谷类、通心粉、咖啡、果汁等。干燥方法采用冷冻干燥,以保持品质。第二种是从袋中取出即可直接食用者,例如:饼干、坚果类、糖果类、花生酱等。 在太空中用膳是很麻烦的事。因为费用昂贵的关系,不能携带太多的饮水。在失重状态下,餐具等会浮于空中。液状食品不容易送到嘴里,如散在船内会成雾状,很难处理,所以大都盛于管状容器内,使太空人引起食欲。不过自阿波罗八号以后,对上述情况已大有改进,可在餐桌上吃火鸡、各种罐头,也装了水箱、加热器等。 太空人一天要摄取二千八百大卡热量,但如何摄取钙质却比热量更重要。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太空人不必支持身体,于是骨头中的钙质从尿中排出。在太空中我们不必有强韧的骨骼,但回到地球上,如缺乏矿物质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回程中会折断肋骨,或在地上无力提取重物。其它肌肉、筋纤维也会衰退。所以在太空船中要作剧烈运动,以防止其退化。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订出特别的有效的太空食谱。(艳萍摘自《日本尖端技术一百例》)
4. 带电脑的自行车旅行器
据日本《最新技术情报志》报道,香港拉菲特公司研制出一种骑自行车旅行用的、带电脑的仪器。它由速度计、行车距离计、计时计组成,能计算出骑车人基本的体重、速度、行车时间和热量的消耗程度。计算机由电池驱动,指挥主单元、传感器线路三部分工作。(徐)
5. 小型自动显像机
据日本《最新技术情报志》报道,法国研究出一种能使彩色胶卷自动显像和进行印染的小型显像机。它只有二平方米大小,价格便宜,同类型日本产品为二十万~八十万法郎,而它为十二万法郎。机器使用的感光纸和化学药品等均由制造商KIS公司提供。(新)
6. 用激光观测室内气流
据日本《最新技术情报志》报道,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村上研究室,用风洞模型成功地使肉眼观看到了室内的气流形状。 实际上将在风洞中的桌子和椅子等制成模型设置在室内,由风洞的顶棚照射条形激光,同时,由风洞的一方吹出白色的面粉状的碳酸镁细粉末,这种细粉末受到激光的照射就可观测发出的散射光的构造。于是,风洞内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闪闪发光的点在不断耀动,肉眼看去十分鲜明,由于将物体设置在室内,就可以弄清在室内的什么地方产生涡流。到目前为止的这种观测方式,大多是采用捕捉烟(微粒子集合体)的方法,但由于烟粒子数太多,致使气流的形状受影响很大。村上副教授的这一风洞实验成果,预计能广泛应用于室内冷暖房机器的正确位置,无尘室内半导体制造装置及操作人员的正确配位、和分析室外大楼风问题等领域。现已与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也作出有效性评价等。 风洞的大小,宽约二米,高和深分别约为五十厘米。采用的是输出4W的氩离子激光器。(明)
7. 尤伯罗思建议将奥运会盈利一部分拔给欠发达国家
【路透社洛杉矶九月十九日电】洛杉矶奥运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思今天建议将奥运会的一亿五千万美元盈利的一部分拨给欠发达国家。 尤伯罗思说:“一些参加比赛的国家无法付清它们的帐单,而且有一百多个国家没有拿到一块奖牌。我认为我们有责任采取公道态度。” 美国奥林匹克全国委员会执行干事唐纳德·米勒说,虽然他的组织将听取具体的建议,但是它首先考虑的是美国青年。 洛杉矶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已经决定,盈利中的七千五百万美元应当给美国奥林匹克全国委员会,五千万美元给一个业余体育运动联合会,以帮助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青年运动员,其余的二千五百万美元应当存起来。 尤伯罗思向委员会董事会今天在洛杉矶举行的一次会议建议,将这笔存款的一部分拨给欠发达国家。他说:“我认为,我们一方面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有一亿五千万美元的盈利,然而又把与会国忘掉了,这样做是不合适的。” 米勒在会上说:“我们在如何处理纯利润的问题上订有合同性协议。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基金会,其目的是要在今后几年支持美国的运动员。”
8. 萨马兰奇法国讨论在巴黎举办一九九二年奥运会问题
【路透社巴黎九月十八日电】法国体育部一位官员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今天(同法国)讨论法国提出的在这里举行一九九二年夏季和冬季运动会的要求。 萨马兰奇早些时候在巴塞罗那说,有六个城市 ——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贝尔格莱德、巴里斯班、新德里和巴黎——申请举行一九九二年奥运会。 萨马兰奇同法国体育部长阿兰·卡尔马特还讨论了洛杉矶奥运会问题。卡尔马特是今年七月担任体育部长的。他是一九六四年奥运会花样滑冰银牌获得者,第二年又获得世界冠军称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国际奥委会主席还同该组织总干事签署一项合作备忘录。双方一致同意在各国培训体育专家的计划方面合作,并支持同国际体育运动有关的团体的活动。
9. 热视仪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十二日电】苏联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新的热视仪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测量出房屋的温度,了解房屋「呼吸」得是否正常,热量是否流失。这种仪器的试制样品的检验工作已在莫斯科结束。 这种新产品使得进行这种测量大为简化。现在不需要为测量房屋的表面温度而安装专门的设备——温差电偶,也不需要在墙上安装数百个传送器。这种仪器的接收箱很像一个微型电视机。把它对准房屋需要查验的部位。仪器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一切受热的物体都放出红外线,而热视仪能够接收这些红外线并在荧光屏上映出温度图象。这种仪器备有数字储存器:它储存必要的记载,并能在任何时候重现这些图象。可以根据荧光屏上映出的度数来确定准确的温度。如果把它安装在机器上,在短时间内就能鉴定出整个地区绝热工程的质量。苏联计划明年进行热视仪的批量生产。
10. 亚非拉国家奥委会领导人在莫斯科开会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二十日电】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人第二次国际讨论会今天在此间开幕,会议是在国际奥委会的主持下,以“奥林匹克团结”计划为内容召开的。 五十多个国家奥委会的领导人、许多国际体育联合会的主席和秘书长以及国际和各大洲联合会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了这次会晤。讨论会的参加者们准备就近年来摆在奥林匹克运动面前的非常尖锐的问题交换意见。许多发言者在最初的讲话中就已经对奥运会的前景表示了担忧,他们对比赛日趋加剧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向业余体育运动的渗透表示不安。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二十一日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今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人讨论会的参加者以及苏联新闻记者和外国新闻记者发表谈话说,毫无疑问,奥林匹克运动将日益发展壮大。国际奥委会、各国际体育协会和各国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作是这一运动的基础。 萨马兰奇指出,每个洲都在体育方面都有自己的问题。例如,南非共和国问题,它在体育方面也实行种族隔离,仍是非洲的最严重问题。 他说,毫无疑问,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体育大事,而且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大事。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九月二十一日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今天说,他乐观地认为苏联会参加一九八八年在南朝鲜举行的奥运会。萨马兰奇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 “我非常非常乐观地认为所有国家的奥委会都将参加一九八八年(在南朝鲜举行的)的奥运会。”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二十一日电】今天,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将奥林匹克银质勋章授给了苏联两位杰出的运动员——加林娜·库拉科娃和亚历山大·梅德韦季。 加林娜·库拉科娃多年来一直执世界滑雪运动之牛耳。她曾两次获得奥林匹克冠军,并两次获得世界冠军。 自由泳运动员亚历山大·梅德韦季三次获得奥林匹克冠军,七次获得世界冠军,三次获得欧洲重量级优秀运动员称号,九次成为苏联冠军。
第 4 版
1. 朗伊说反核政策并非是反盟友政策
新西兰总理朗伊九月二十四日说,他的国家反对核舰艇的访问,并不是采取了「反盟友」政策。而只是「反核」政策。(美联社)
2. 里根同阿根廷总统阿方辛会谈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说,里根总统昨天同阿根廷总统阿方辛举行了会谈,赞扬了阿根廷在民主化方面的进展。舒尔茨说,他和财政部长里甘也参加了会谈。会谈的主要内容是阿根廷的经济问题。(美联社)
3. 美日将联合制造通信卫星
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已经同日本的两家最大贸易公司合办一项联合企业,以便在日本新出现的私人卫星通讯市场上取得一份好处。 《洛杉矶时报》报道,设在洛杉矶的休斯通讯公司(它已经建造和发射了三枚美国通信卫星)上周同伊藤忠公司和三井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以研究为日本研制私人国内卫星系统的可行性。(合众国际社)
4. 苏联提高原油价格
苏联九月二十一日宣布,苏联乌拉尔产的原油每桶将提价二十五美分,但是,合同持有者们说,人们对买主是否会接受这个新价仍持怀疑态度。(路透社)
5. 日报述评:《克里姆林宫动荡不安的政治之秋》
【日本《产经新闻》九月二十二日述评】题:克里姆林宫“动荡不安的政治之秋” 奥加尔科夫被解职之后,东德、保加利亚两党总书记宣布推迟对西德的访问。另一方面,一些令人迷惑不解的动向相继出现——美国总统里根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决定举行会谈,大批政治局委员异乎寻常地参加苏联一位部长会议副主席的葬礼。所有这些动向都肯定与因契尔年科体弱患病而行将来临的接班人地位之争密切相关。克里姆林宫已进入了动荡不安的政治之秋。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科斯坦多夫的葬礼本月七日在红场举行。这位副主席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之下,但对葬礼的破格处理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注目。科斯坦多夫是在出席东德莱比锡秋季博览会时死去的,他只不过是中央委员。如果说,为他提供了通常只供埋葬政治局委员或者名学者的宫墙下墓地是破例的,那么,除契尔年科总书记之外所有六名政治局委员都出席了葬礼前一天的告别仪式一事更是异乎寻常之举。从级别上说,如果不是同政治局委员个人关系很深,这些政治局委员通常是不会出席的。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戈尔巴乔夫书记占据了第一号人物的位置,接下来的排列顺序是:葛罗米柯外长、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长,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这个葬礼使人感到似乎是被用来作为一个机会,以便给人留下戈尔巴乔夫将成为契尔年科总书记的接班人的印象。 契尔年科总书记五日在时隔五十三天之后重新露面,在为宇航员授勋的仪式上再度开始执行公务。而奥加尔科夫被解职似乎是在第二天的政治局例行会议上决定的。 据称,军需生产部门的总负责人罗曼诺夫书记与奥加尔科夫过从甚密。不言而喻,在罗曼诺夫不在场的情况下召开政治局会议对解除奥加尔科夫的职务是颇为便当的。 有人认为,奥加尔科夫被解职,是为苏联外交改行灵活路线而采取的一个步骤。 在击落韩国客机事件中采取“强行突破外交”,结果给西欧的反核运动泼了冷水,轻易地使美国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政治局达成的一致意见可能是为了把这一责任加到奥加尔科夫总参谋长头上,以求打开走进死胡同的苏美关系。 这样一来,苏联就很难对阻止东德和保加利亚首脑访问西德的理由作出解释。 奥加尔科夫的解职,也可以看作是党中央下述意图的表现,即通过这一决定告诉近来飞扬拔扈起来的军方,在契尔年科之后的权力斗争中将避免借助军队的力量。 苏联军事力量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期开始不断扩充,同时军队在政治上的发言权也逐步增大。到了安德罗波夫时代,甚至发生了常常冲淡党的形象的事态,例如奥加尔科夫去年九月九日举行记者招待会等等。 如果在争夺下届总书记职位的斗争中,候选人再次经不住诱惑而企图借助军队力量,党对军队的优势地位就很容易被夺走。 从这种观点出发,也许戈尔巴乔夫等“党人派”政治局委员正是利用罗曼诺夫不在的机会而下决心排除奥加尔科夫的。 在奥加尔科夫被解职后的第二天,驻华盛顿的苏联高级外交官在向美国当局人士解释解职理由时说,这是因为“存在着同党不一致的倾向”。在这一点上,两种说法是一致的。 根据这种情况,可以说,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戈尔巴乔夫(五十三岁)在争夺下届总书记职务的斗争中已经捷足先登,抢先了一步。
6. 穆巴拉克同苏驻埃及新大使会谈
三年来苏联驻埃及第一任大使亚历山大·别洛诺戈夫九月二十四日向穆巴拉克总统递交了国书。 别洛诺戈夫同穆巴拉克总统在总统府拱北宫——埃及君主过去的宅邸——举行了半小时的会谈,会谈结束后出来时拒绝回答记者的问题。(美联社)
7. 约旦决定同埃及恢复外交关系
【德新社安曼九月二十五日电】官方今天宣布,约旦大臣会议今天晚上决定立即同埃及恢复政治和外交关系。约旦外交部发表的一项声明说: “鉴于埃及和埃及总统胡尼斯·穆巴拉克作出了很好的努力及其在巴勒斯坦、伊拉克和黎巴嫩问题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了不使中断了的关系永远成为相互抵制的基础,为了不使这种关系为我们的敌人所利用,考虑到埃及国民的动机,约旦政府决定同埃及恢复外交和政治关系。”
8. 《青年非洲》文章说:布尔吉巴年老体弱 突尼斯前途未卜
【在巴黎出版的《青年非洲》周刊九月五日一期文章】题:虚弱 八月十八日,布尔吉巴庆祝了八十一大寿。这个国家的前途未卜同总统的高龄有关。 尽管布尔吉巴——自一九五六年独立以来担任突尼斯国家元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是他在去年秋天说,他希望再领导突尼斯十年。 但是终身总统的布尔吉巴公开讲话越来越少。即使出来讲话,有时也吞吞吐吐。他经常到国外去休养(或治病)使人们联想到他得了致命的病。 尽管布尔吉巴已到垂暮之年,但是他对于面临越来越困难的挑战的政府来说,仍然充当了人民支持的主要保证人。驻突尼斯的外交官和突尼斯的观察家都担心,一旦布尔吉巴去世,他的亲西方的政权的稳定将受到影响。 他的被指定的接班人将是现年五十八岁的穆罕默德·姆扎利总理。然而,突尼斯政策的专家认为,姆扎利和他的政府在极大部分的人眼里威信扫地。今年一月,由于面包价格突然上涨一倍(在此之前依靠国家补贴,面包价格十分低),失业和贫穷造成的不满情绪转化为骚乱。 自六月中旬以来,政府采取了一些平息措施:主要是在骚乱事件之后宣布的八人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然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姆扎利正在赢得舆论的支持。实际情况却相反,突尼斯的观察家和外交界人士强调,青年和最贫困的阶层感到自己脱离了国家的政治机构。十六个月以来,姆扎利在总统的支持下巩固了他在社会主义宪政党内部的统治地位。由于个人或地区内部竞争,宪政党长期四分五裂。 反对派领袖和许多感到失望的突尼斯人声称,这些旷日持久的不和与冲突削弱了政府解决国家困难的能力。
9. 美法拉西德参加航天计划
【法新社波恩九月十七日电】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将面临对外层空间的一项加紧进行的、费用浩大的活动作出一些难以作出的决定。美国和法国正在极力劝说德国人参加它们的航天计划。 科尔总理的政府今年冬天将为参加美国的建立一个永久性载人太空站的计划和西欧自己的载人航天旅行计划铺平道路。 目前西德每年花在空间研究方面的费用约为八亿马克(合二亿六千六百万美元),只有法国或日本花在这方面的费用的一半。在十一国欧洲航天局内,西德居法国之后,是最大的伙伴国。 一方面,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波恩接洽,争取西德对建立一个载人太空站作出贡献,这个太空站将在一九九二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发送入轨。 另一方面,法国希望推进欧洲计划,以便到一九九五年时,巨型火箭“阿丽亚娜—5”型可以首次把人送入太空。 一九八五年年初,欧洲航天局将决定西欧国家是否参加美国载入太空站计划,预计这项计划将耗资八十至一百亿美元。 美国希望欧洲承担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的费用,大约二十亿美元。比较起来,发展“阿丽亚娜—5”型火箭将耗资约四、五十亿美元。 不管波恩作出什么决定,是集中力量于一项计划还是均等地参加这两项计划,看来西德未来的航天活动费用将高于预算所能支持的数目。 专家们相信,科尔政府将必须增加航天开支,至少增加百分之五十。但是财政部长施托尔滕贝格反对任何额外开支,因此只能挤占其他重要研究领域,如能源、卫生、环境、通信或遗传学技术的经费。 迄今,西德一直是西欧两项有声誉的外层空间计划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参加者。 波恩对法国为首的阿丽亚娜运载火箭发展计划承担了百分之二十的费用,西德人还对欧洲制造的太空实验室作出了重大贡献。太空实验室实际上已经让给了美国。
10. 世界各地天气和报纸要目(九月二十六日)
贝鲁特(晴22—29℃)《明星日报》:约旦同埃及恢复外交关系 莫斯科(阵雨9—19℃)《真理报》:芬兰总理索尔萨访苏 波恩(多云11—15℃)《世界报》:科尔警告和平运动示威者 巴黎(阵雨8—14℃)《世界报》:莫斯科和华盛顿:艰难的对话 里约热内卢(晴20—37℃)《圣保罗州报》:里根支持没有限制的自由贸易 华盛顿(多云10—27℃)《华盛顿邮报》:总统贬低高利率产生的作用 (合众国际社)
11. 黎笋鼓吹越印联合制止中国“扩张主义”
【法新社新德里九月二十五日电】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来访的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黎笋,今天呼吁越南和印度团结起来制止中国的“扩张主义”。他在孟买的一次公众集会上说:“只要越南和印度团结起来,我们就能制止中国的扩张主义,保卫和平和国家独立。” 他还说:“越南人民由于得到苏联的兄弟般的帮助和印度人民的良好祝愿,打败了帝国主义强国美国。”黎笋早些时候参观了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和这个西部港口城市的马扎冈船坞,从而结束了他对印度进行的为时五天的正式访问中的预定活动。 【印报托新德里九月二十五日电】印度报纸今天发表社论指出,越南最高领导人、共产党总书记黎笋选择印度作为他对社会主义集团国家以外的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国家,这是意味深长的。 《印度时报》发表社论说,印度能够满足越南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这就是黎笋率领一个拥有很大权力的代表团来访的原因。 《印度斯坦时报》说,印度的技术能帮助改善越南的农业生产。印度对近海石油勘探也能提供技术和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