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5-06

第 1 版

1. 目前最有前途的国家都在太平洋地区

【法国《世界报》四月二十八日文章】题:太平洋的呼唤(作者安德烈    ·丰塔内)    里根终于来到北京。正如《新闻周刊》引用里根的一位亲信所说的,“他厌恶进行这次旅行,但他明白势在必行”。里根四年前曾鼓吹要使(美国)同台湾的关系重新变暖,对于这样一个反共的硬汉来说,这种转变非同寻常。    据美国的另一家大杂志《时代》周刊说,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强调他对太平洋地区的义务和美化他作为政治家的形象”。    “在太平洋的义务”成了时髦的东西,这完全是有道理的:人类不断向西推进的潮流是从亚洲的草原和沿海开始的,现在这种潮流已到达了全球最大最深的大洋。民意测验表明,几乎各地的人都认为,目前最有前途的国家都在太平洋沿岸。    说实在的,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是新东西。在本世纪初,罗斯福对从西班牙手中夺过菲律宾感到非常自豪,他曾写道:“人类的历史开始于地中海时代;接着是大西洋时代;现在它进入了太平洋阶段。”他是否读过马克思的著作呢?《资本论》的作者在一八五一年曾写过大致相同的话。    亚洲只是在地图上的一个大洲。从人类、文化,甚至经济方面看,亚洲绝不是一个统一体。欧洲的情况正相反。存在着一种欧洲文明,它是在基督主义的广泛领域内诞生的,不存在任何天然的屏障。这种文明扩大到了乌拉尔山以东。海洋使人接近……总之,与领土毗邻相比较,海洋更有利于人类的交往。人们为占有土地而你争我夺,而大洋是很难据为己有的。波罗的海、地中海、大西洋、波斯湾和中国海,在贸易和文化交往的过程中都孕育了一些相依为命的联盟。一般来说这是一种比大陆上的联盟更巩固的联盟。    尽管很久以前,太平洋地区就已遍留下航海家的足迹。但是由于该地区远离欧洲(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和它的幅员辽阔,所以它比其它地区更晚才开始成为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因素。由于我们已知的交通工具的发展而使距离奇迹般地缩短,今天,它已成了这种因素。首先,美国和日本的关系特别是在最近几个月中获得重大发展。在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中,两国的合作大大加强了。    两个巨人之间的既合作又争夺并没有使竞争的小国感到气馁。在经过几年的“滞胀”之后,南朝鲜在一九八三年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八点八。东南亚的其他一些国家也成了“新的工业化国家”。中国作出了选择总之,除了拉美国家之外,太平洋沿岸各国多少都受到经济发展活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国若不是已决定参加到这一运动中来,至少它也打算利用这一运动。    邓小平打算把外国有用的东西都拿过来适应于中国的情况,但不是单纯的抄袭。    同苏联关系正常化的三个条件远远没有实现。    同美国结成实际的联盟的时期也过去了。同日本的关系则不同。日本不是一个其野心使人不安的超级大国,它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它也明显地理解了同北京进行深入合作的必要性。    太平洋沿岸各国的成功,对于刚刚接待了里根并肩负着十忆人口命运的人的选择是有影响的。

2. 下周国际要闻预报(5月7日─5月13日)

(5月7日——13日)7日—10日缅甸外长吴漆兰访问印度8日洛杉矶奥运会火炬接力赛在纽约    开始8日—18日国务委员姬鹏飞访问日本9日—10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第十四轮会谈    在北京举行10日尼日尔孔切主席访问中国10日—16日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世访    问苏联11日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问日本12日—15日美国副总统布什访问印度12日—16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举行部长级    会谈    辛济之

3. 外电评塔斯社就我还击越挑衅发表声明

【南通社莫斯科五月四日电】莫斯科在中越边界冲突中完全站在河内一边。    在塔斯社今晚发表的一项官方声明中,苏联政府指责中国的“最新军事挑衅”。苏联政府称中国是侵略者,说中国“已在几处侵犯了越南边界”,“袭击了它的领土”和“占领了若干高地”。    莫斯科认为最近的这次边界冲突是一九七九年二月中国军队进入越南以来“最大的一次”。    这项声明对北京的解释不予理睬。北京说,中国军队只是对越军的袭击“进行自卫还击”。    莫斯科还提到北京关于对越南进行“第二次教训”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证明中国想“压越南和印度支那其他国家放弃自己的对外政策方针”。    苏联还指责中国使用“政治和经济压力”以及“暴力威胁”。    【路透社莫斯科五月四日电】苏联今天指责中国对越南使用武力,并要求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同河内的分歧。    塔斯社说,中国对越南采取了自从一九七九年边界冲突以来最严重的“武装挑衅”。    这是莫斯科对这两个共产党邻国最近发生的边界冲突发表的第一次声明。    西方外交官说,他们认为塔斯社这项声明的用词相当温和,并注意到它不象一九七九年苏联发表的声明,没有包含警告的成份。    一位外交官说:“那也许是下一步的事。这看上去象是第一枪,鉴于他们向河内承担的义务,这可能是他们起码应做的事。”

4. 日本将同不结盟国家加强对话和合作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五月四日电】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今天宣布说,他正谋求在日本和印度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合作关系”,从而改变了日本对不结盟国家的政策。    他在议会发表讲演说:“在我访问印度之际,我希望日本对外政策开始往一个新的方面发展,即进一步加强我们同不结盟国家的对话和合作。”他说:“尽管我们的对外政策有分歧,尽管日本与所谓的自由世界结成联盟,而印度与不结盟国家站在一起,但是,我认为,我们有巨大潜力在维护和平和推动裁军方面进行合作。”

5. 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

【路透社莫斯科五月四日电】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今天在克里姆林宫与苏联主席契尔年科举行会谈时,介绍了他为维护国内的共产党权力而作出的努力。    塔斯社说,雅鲁泽尔斯基说明了他努力加强波兰党在思想上的团结、该党在波兰的领导作用和「巩固波兰人民的社会主义成果」的情况。    这位波兰领导人的这次访问是上个月安排的,但是,是在波兰几个大城市于五月一日和昨天刚刚举行反政府示威之后进行的。这两天的示威表明,波兰在相对平静了几个月之后又开始动乱起来了。    塔斯社没有直接提到这些抗议,但是,西方外交官说,可以肯定,这些抗议行动是契尔年科和雅鲁泽尔斯基会谈的主题。

6. 塔斯社评里根访华并攻击我对外政策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三日电】题:评里根访华    里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结束了。美国政府力图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次访问来达到竞选的目的,实现它在亚洲和远东地区的霸权主义计划。    双方的会谈究竟对中美关系以及对整个亚洲有什么影响,将来会显示出来。但是,现在就可以说,华盛顿把里根的访问说成是一次重大的政治行动,力图利用这次行动来达到宣传目的和战略目的。鉴于美国已展开了竞选活动,里根及其政府企图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国这个因素”实现自己的打算,首先是从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抗苏联这个角度玩“中国牌”,扩大里根称之为“与中国吻合的和平行的利益”的范围,就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协调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    美国总统千方百计地使中美会谈,特别是使他的演讲带上挑衅性的反苏倾向。    值得注意的还有,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中估价世界局势,把美国的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政策同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的实质上是爱好和平和反战政策相提并论。根据会谈结果可以看出,加紧促使日本以及美国的其他一些盟国军事化、拼凑华盛顿—东京—汉城集团的措施并没有遭到中国方面的反对。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在里根宣布了对共产主义进行“十字军远征”的情况下,在美中会谈过程中强调双方在国际政治中一系列原则问题上观点的共同性是很值得注意的。    譬如说,北京和华盛顿都表示赞成继续在各方面支持阿富汗和柬埔寨的反革命势力。    从报道来看,中美领导人也详细地讨论了苏中关系。北京领导人再次重复了其关于苏联必须消除所谓的“三大障碍”的要求,众所周知,所谓的“三大障碍”涉及到苏联的安全利益,苏联同阿富汗、越南、柬埔寨和蒙古的合作。同时,北京领导人还强调说,今后仍将保持这些阻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立场。

7. 共同社报道:苏联增强远东苏军攻击能力

【共同社东京五月一日电】题:远东苏军装备现代化扎实进行,攻击海上航路能力超过针对欧洲正面的能力    据防卫厅人士一日透露,苏联重视远东正面,以超过针对欧洲正面的势头进行装备现代化和增强攻击能力。    随着苏军军备的增强,远东苏军正在扎实地增强能够攻击并切断西北太平洋上重要海上航路的能力。日本防卫厅正在警惕地注视着这些动向。    该人士认为,从去年八月到今年四月,苏联在北方领土的择捉岛配备了四十架米格23型飞机,这也是苏联使远东航空兵力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截至一九八一年止的十五年内,苏军一直配备的是旧式的米格17型飞机,但在一九八一年以后的短时间内,新配备了米格21以至米格23,这标志着远东苏军在迅速增强。    该人士说,在最近几年,苏联在远东每年大约新配备十五架“逆火”式轰炸机。这与苏军在欧洲的情况相同。现在,苏军在远东有八十架这种飞机。“逆火”式轰炸机具有优越的对舰攻击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如果按目前这样发展下去,苏军将成为(日本)保卫西北太平洋海上航路的重大威胁。

第 2 版

1. 《日经产业新闻》报道:我已进入为“新产业革命”打好基础阶段

【《日经产业新闻》五月一日报道】题:中国“新产业革命”的脚步声(驻北京记者:三森)    连日来,中国的报纸和杂志上陆续出现了“新产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工程”这样一些用语。赵紫阳总理非同一般地关心日本和欧美国家出现的新产业动向,这是众所周知的。于是,舆论界也逐渐地反映最高领导人的意向。当然,与日本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还很低。一系列的消息多半也只是介绍西方的一些新动向而已。不过,陆陆续续也能看到一些表明中国已进人为“新产业革命”“打好基础”阶段的动向。    中国国家科委发言人最近表明,中国已经研究了建设中国式的“硅领域”的设想。也就是说,中国也要建设以半导体为主的电子工业基地。    中国也努力研制电子计算机,它是新产业革命的关键。中国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已成了主要的公司,并在全国训练了近一万名技术员。美国某家公司也在协助管理技术训练中心。

2. 哈默说西方石油公司开始订购设备

【美联社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菲利普·布朗)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今天同中国签订了在中国开办一个最大的合资企业——一座投资六亿四千万美元的煤矿的协议。    自从该公司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以来,煤炭价格已从五十二美元下降到四十美元。但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说:“正是由于中国政府方面的决心、谅解和意愿才找出了能把这个项目搞下去的办法。”    他说:“西方石油公司从明天起就订购设备。”    哈默说,中国将投资大约二亿四千万美元,外国合伙者将提供四亿美元,来开发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    哈默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一直支持这个项目。    八十六岁的哈默说,早些时候的工资问题已经解决了,办法是把工资同每个工人的产煤量挂钩。    他说:“我们对生产率问题放心了。”    哈默说:“煤炭出口将为中国赚取大量外汇,使中国能购买大量美国技术。”    该煤矿初期年产煤一千五百万吨,最终将年产煤四千五百万吨。

3. 台刊谈蒋经国在未来六年面临的挑战

【台湾《时报杂志》三月二十一日一期文章】题:蒋经国与李登辉的挑战(作者:郑继泽)    在第七任总统副总统产生之后,七次国大即已进入尾声,紧接着即是行政院的内阁总辞与改组。整个执政当局所面对的,是未来六年中来自内外环境的挑战,事实上也是第七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后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所能做的,是对这些可能的挑战,勾勒出它们可能的面貌。    第一、政治领袖的接替的问题。“制度化的人才更替管道”是自孙运璇卧病之后,最受到举国关切的问题。在未来的六年中,势必成为最优先也是最迫切的政治议题。    第二、潜伏在政治领袖接替及制度化的人才更替问题背后的,是一个更根本的“接班”问题。此一“接班”,已不只是领袖或领导群的接班,而更是涉及对不同世代经验的不同认同性质的接班。    在本土新兴政治人物不断被拔擢至决策体系中的同时,老一代的政治精英又势必不断地引退。此一世代经验的传递,事实上也就是如何在中国问题与台湾问题之间寻找共同地带的问题。    第三、即所谓法统及代表性问题。此一问题与前二者具有某种同质性。关键问题是如何适时调整对整个中国主权诉求的理论基础。蒋经国总统本人提出宪法就是法统观念。如何进一步发展此一观念,使国会中资深成员的凋逝不至于成为宪政发展的包袱,是蒋经国先生在未来六年中所必须解决的。    第四、在国际间寻求更大的出路。在中美断交后,拓展实质外交是主要的外交政策,然而,争取与国仍未有太大进展,关键性的中美外交亦随时有面临挑战的可能。如何调整我国在国际间的主权理论,为我国的国际人格寻求出路,将是突破外交困境的一大关键。    第五、更开明的内政。台湾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转型,各种多元化发展下,在政治上的参与需求亦随之高涨。如何使内政更开明、更民主,顺应多元社会的自然发展,满足民众的参与需求?    “历史的使命感”与“台湾的未来感”,对未来的领导群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蒋经国与李登辉面临的挑战,也就是对台湾朝野上下的挑战。

4. 台湾简讯

△【台湾《中央日报》四月二十日报道】台湾省文艺作家协会,选出第七届「资深优良文艺工作者」,当选人名摄影家郎静山及名作家苏雪林。    郎静山是浙江兰溪人,九十三岁,毕生从事摄影艺术。三十多年间,参加世界各国摄影展,其作品入选计达数百次之多,获奖也超过百次以上。    苏雪林现年八十八岁,安徽太平人,北京高等女子师范毕业后,赴巴黎习画,学成返国,先后出任东吴、沪江、武汉、台湾师大及成功大学等中国文学系教授。    △据台湾《联合报》四月二十四日报道,台湾三家电视公司纷纷申请播出日本制作的系列纪录电视片「《丝绸之路》——中亚段」,但均被台湾「新闻局」以r版权问题」及「中亚为苏联领土」为由,加以拒绝。《丝绸之路》的中国部分,三年前曾在台湾中视播出,很受观众欢迎。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电视公司制作的电视连续剧《一千个春天》,四月二十六日晚首次播出。剧本原作者陈香梅。故事内容「自抗战时期的昆明展开,逐渐引入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认识、结婚及她个人在美国奋斗的过程」。四月二十三日,陈香梅特地从美国赶回台北,出席了《一千个春天》的试映茶会。    △据台湾《联合报》五月一日报道,台湾影片四月二十四日至四月二十九日在休斯敦国际电影比赛中,获一面金牌奖、二面铜牌奖和一面推荐奖。    其中《海滩的一天》获金牌奖。《蝴蝶王国》获推荐奖。

5. 《必须建立更好的海外关系》

【泰《新中原报》四月二十九日评论】题:必须建立更好的海外关系    自中共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侨务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开展,有了相当的成绩。但也无可否认,阻力依然不小,使侨务工作距离尽善尽美的目标还很遥远。主要阻力,一是“文革”遗留下来的“左”毒;二是基层干部还有不少“侨盲”。    “左”的残余与流毒,认为落实侨务政策是右倾;“侨盲”既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把华侨视作“反动资本家”。这两种人对华侨无事不加刁难和歧视,造成了侨务政策还未能真正全面落实。    全国第三次归侨代表大会和胡耀邦总书记在汕头的谈话表明了中国要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的更大的决心。    海外华侨获悉国内决心采取这些落实侨务政策的措施,无不鼓掌欢迎,并认为这是从善如流,采纳了海外舆论的意见。打倒四人帮八年以来,在侨务工作中,不少侨乡的基层干部,确也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以广东潮阳县来说,因为旅居海外者估计多达一百六十万人,其中不少建立了相当稳固的经济基础,对家乡的教育、卫生和各种福利事业很为热心,捐资者不少。因此,该县在三月的广东全省侨务工作会议上曾获表扬。    引进侨资,从事侨乡建设,多少对于加快祖国四化有所帮助,资额即使不多,意义却相当重大。    热爱侨乡的侨胞衷心希望中国的侨务工作能够做好,以利于发挥更大的积极性,鼓起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更高热情和作出更大贡献。

6. 美报文章《里根之行勾画出中国对美苏的态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三日文章】题:里根之行勾画出中国对美国和对苏联的态度(驻莫斯科记者:多德尔)    里根总统的北京之行使北京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态度变得十分明确,显然预示了它在三角竞赛中将起较平衡的作用。    这是这里的许多外交观察家的看法。这些观察家说,他们认为中国明确表明,它希望缓和同莫斯科的紧张关系,同时保持同华盛顿的关系,为此,北京已把一度明显的亲西方倾向变为利用两个超级大国的矛盾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中苏在经过近二十年的激烈争夺之后,近一年左右关系正在解冻,双边贸易剧增,文化和其他交流正在扩大。    北京在三角关系中的细微变化并不反映力量对比的变化。但是,这里的外交官们说,他们认为,莫斯科从中得到慰藉,因为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缓和了中国对苏联的压力。    一九八二年夏天开始出现的中苏关系解冻是同里根的对台政策引起中美关系极度紧张同时出现的。象莫斯科所看到的那样,此后中国对两个超级大国采取较中立的立场。    里根上周对中国的访问似乎证实了这种方针,因为中国人决心保持它在这个三角中的回旋余地。在外交方面,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他们已得出结论,他们对西方、对美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是有好处的。与此同时,中国还一直在扩大它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阿尔希波夫五月中旬对北京的访问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苏两国的贸易关系。    中国在这个三角中的这种位置对莫斯科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可以进一步加快这两个共产党大国之间的国家关系正常化的步伐。

7. 纽约《联合日报》报道:王升部署东山再起

【纽约中文报纸《联合日报》四月三十日报道】题:王升部署东山再起,积极控制海外党报    当孙运璇病倒,蒋经国虽健康稍渐稳定,但面临政院改组,实有“才难”之叹的局面,台北政坛又在密切注视曾追随蒋经国长达四十年许的王升,今后是否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有资格的台湾政局观察家都认为,在国民党内部权利倾轧被贬外调的王升,放于乌拉圭充任大使,只是蒋在“情绪化”的一种宣泄。把王升搞走,让他暂安休养。只要蒋还能掌政权,王还有健康的身体,基于蒋王间多年关系,王升不会长期闲置的。    了解台湾政情的人都明白,目前国府的情报治安机构,几乎都是王手下所能控制“悍将”的“阵地”。现在台湾国府军中政工系统几乎把王升奉为“开山祖”,徒子徒孙早已密布军中。不仅如此,一大部分“政工干校”学生还分别打人行政与金融机关。    两年前王升势力极度膨胀时,“中央社”副社长一职,已由“政工干校”学生叶建丽攻入,“中央社”已被打开“缺口”。军中新闻机构诸如出版社、报刊、电台,全部为他们所包办;进而又向行政与民营打入,有的出任“公共关系”,有的则担任“新闻秘书”之类。    最难“攻关”的是“中央政校”系统把持的“中央通讯社”与《中央日报》。王升首先拉住王惕吾(王惕吾系军人出身,早年曾充蒋侍从至警卫旅警官职),“干校”学生纷纷打入“王记”报社。近年来总编辑张作锦暨现任赵玉明等皆政工出身。“干校”学生张作锦现充《世界日报》总编辑,掌握业务大权;党营的旧金山《中国少年晨报》则由王升“高足”颜海秋出任社长,分别掌握海外宣传机构要点。    王升之所以拉紧王惕吾,大量打入他的报纸,近又要派遣“干员”积极潜入海外报业,其主要目的是想运用大众传播之力,遥控台湾的政情,以备重掌台湾政权。    一旦蒋“政躬违和”,到了“托孤”阶段或政局极不稳定时,王升奉命返台“临危授命”是必然的趋势。

第 3 版

1. 英教授研试用药物克服喷气客机旅行的时差反应

【英新处伦敦电】不久的将来,时差反应也许会成为过去的事。科学家们相信,当人们从世界的一角飞往另一角时,有可能使用一种药物来调节人体生物节律的功能。    对于许多人来说,从一个时区飞到另一个时区的高速旅行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人体仍想要继续保持原时区的生物节律特征。随着旅行者乘坐喷气机跨入新的时区,他就面临连续度过延长两倍的黑夜和白昼的问题。    比如,在进入新时区的第一个白天,由于人体生物节律依旧具有夜间的特性,从而导致极度疲劳。    尽管会出现这种紊乱,但人体还是能够逐渐适应新时区的,一般来说,经过一天的休息调整后,旅行者即可校准到顺应已改变了的夜间和白天用餐时间。    如今,消除这一时差反应期的希望,集中在一种叫作梅拉通宁(MELATONIN)的神经激素上。这种神经激素由松果体腺体分泌出来进入血液,其合成的速度会被黑暗刺激而大大加速。研究结果表明,它与羊的呼吸周期同步,并对兔的休息——活动周期起着同步器的作用。此外,业已证实,这种神经激素还有诱导睡眠的作用。    这项研究是由伦敦萨里大学生物化学系的马克斯教授与阿莱兹博士一起合作进行的。他们俩人都认为,如果能生产出一种口服剂型的梅拉通宁,并在人们飞越两个时区之前服用它,则可加速人体二十四小时生物节律的再同步作用,以期消除时差反应的自然调整期。    马克斯教授的夫人和他的好几个助手都已经多次在乘班机旅行期间使用过梅拉通宁,试验是成功的。英国民航局、英国航空公司和英国空运企业驾驶员协会都正对这一研究表示兴趣和关心。    目前,批量生产预防时差反应的梅拉通宁口服剂这种药品的专利权也正在审批过程中。

2. 巴西民航局将开办飞行员大学

据巴西《圣保罗州报》三月十一日报道,巴西民航局准备于明年二月以前在阿雷格里港开办全国第一所民航飞行员大学,这所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拉美地区培训民航驾驶员。    巴西未来的民航飞行员大学将利用里奥格朗德航空公司在阿雷格里港的航空学校的现在的校址和设备,把航空俱乐部培训的三十名十八至二十五岁的具有一定水平的驾驶员作为大学的第一批学员。这些学员在大学里还要接受近四千小时的理论学课(即一九八八年毕业)后才能获得技术职称,届时方可同各航空公司签订合同,担任副驾驶员。    这所未来的大学还计划对机务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拉美各国和非洲葡语国家均可向该大学输送学员。    该大学开设课程中有:物理、化学、通讯、葡语、英语、哲学和社会学。    将由里奥格朗德航空公司的大学教授任教,大学的全部课程必须由联邦教育委员会审批。(福祥)

3. 一所航空眼科医院

【路透社巴林四月四日电】一架客机载着眼科专家医疗队访问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欧洲和美国,现在又到了中东。    这架已用了二十五年之久的麦克唐奈·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DC—8型飞机,现在被改装成一所眼科医院,飞机上有一个备有激光技术的手术台。医疗队通过这所医院还向世界各地的医生传授新的眼科医疗技术。    这架飞机叫“奥比斯”,是拉丁文眼睛的译音。在这架飞机上工作的眼科专家西蒙·霍兰博士对本社记者说:“在最近二十年里,由于微型外科的出现,在眼科医疗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许多过去不可医治的眼睛失明,现在可以医治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奥比斯”医疗队已经帮助二十九个国家的二千名瞎子重见光明。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表明,全世界有四千二百万人在一米远的距离看不清视力表上方的大字母“E”,所以,这样的人即使在简单的农村社会中也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这些瞎子中,大部分用相当简易的医疗技术就可防止的或用最新眼科医疗技术都可以医治的。这些先进技术包括移植角膜,用人工移植的办法更换眼晶体,用激光作眼底极为敏感的视网膜手术等。    当“奥比斯”医疗队展示他们最新技术的时候,当地医生也表演了他们通过治疗眼疾而获得的技术。霍兰博士说:“我们也学到许多。百分之八十的眼科先进技术都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发明的。”    在海湾地区,炎热和尘土是造成眼疾的主要原因。在利用整形外科做损伤的眼睑手术方面,医生们已发明一种特别专门技术。手术后,眼睑损伤是恢复视力的一个障碍。

4. 地铁自动控制综合系统

据苏联《苏联画报》第三期报道,苏联哈尔科夫市地铁已采用自动控制列车综合系统。现在,地铁列车只要一名司机驾驶。电子装置是他的得力助手。这种电子装置掌握一切情况:什么地方要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考虑到客流情况而确定上下车的时间,等等。    此外,自动装置还以遥控方式控制供电以及其他技术设备。(林)

5. 折叠式集装箱卡车

据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四月号报道,法国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SCC系列集装箱。这种集装箱易拆装、可折叠、可以分六层叠放在一起。    这种集装箱有下列优点:一、它可以节省六分之五的平台汽车用来装运制成品;    二、在港口,它只需占据以往所需货场面积的六分之一    ;    三、它可以减少空车返回的次数,使汽车利用率更高。    四、它可以使装卸费用减少六分之五,负载船只的停港时间也可缩短,从而使总运费减少。

6. 进一步了解失重对宇航员的影响

【埃菲社圣保罗三月十八日电】巴西空间研究所进行一项该国从未有过的试验,研究地球磁场对三百只普通鸽子迁徙活动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失重对在地球轨道的宇航员的影响。    虽然把人体失重和鸽子的行为联系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用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敏感性来加以解释。    物理研究员罗纳德·兰沃德认为,这些不大显眼的特点显示出令人吃惊的成果。例如,在一只鸽子头上系一块小磁石,破坏了它对磁场的敏感性,然后把它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样它就很难返回鸽棚。    该研究所目前正在研究鸽子的听觉系统,它具有辨别垂直位置感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它的头部永远同地球保持着同样的相对位置。宇航员由于失重而没有垂直感和水平感。

7. 日制造出可侧向移动的小汽车

【美联社东京二月二十二日电】日本松田牌汽车制造商东洋工业公司设计出了一种试验性的小汽车,这种汽车有一种四轮转向系统,使它可以侧向移动进入狭窄的地方停车。松田mx—O2型汽车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四轮转向系统不仅使停车和拐弯更容易了,而且增加了高速行驶时汽车的稳定性。    汽车停着不动或以低于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后轮和动力带动的前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当汽车向路旁停车时,前后轮转动方向一致呈锐角,也可在公路上以四十公里以上车速,变化的角度中改变车道。    司机向汽车计算机输入密码,能把车门打开,还可以自动把座位、方向盘和侧视镜自动调整到预定位置上。悬挂部分也是自动调整,车上有一个电子系统调节速度和方向,彩色液晶体警告信号可以显示在风挡玻璃上,所以司机的眼睛只要看着路就可以了。车身是用碳素纤维强化轻塑料制成的。发动机是新型的,十六阀一点三升制动系统的特点是具有防抱死装置。    铃木说,四轮转向系统还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然后才能在商业性出售的汽车上装配使用。该公司目前还不计划批量生产这种mx—O2型汽车。

8. 新加坡航空公司重视培训服务人员

据港报报道,新加坡航空公司一九八二年以服务质量、社会声誉、公司形象等五个方面被推选为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的空运企业。在由欧洲一家杂志主办,于一九八三年进行的调查测验活动中,它又被评为亚洲三家最佳航空公司之一。新航拥有一支由近三十架先进的大型客机组成,平均机龄不到三年的现代化年轻机队。其航线网扩及各大洲近四十个城市。这家大空运企业对乘务员需求数量颇多,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在招聘时都是从持有大专文凭的报名者中严格考核筛选,然后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为期半年。    新航不惜投巨资兴建了一座“乘务员训练中心”,于一九七九年夏正式启用。它是一栋三层楼的建筑物,设计新颖;布局独特。该中心先进设备完善,训练项目一应俱全。楼内装有三种大型飞机的模拟客舱、机上厨房及全套配餐设施。还有英、法、日及汉语普通话等五种语言的现代化实验室。另设有学习化妆技术的美容教室。此外,有一特大游泳池建在最底层,用来训练紧急溅落和救生艇的使用等项目。    学员的培训分阶段进行;课程设置科学,安排也较合理。第一阶段包括安全、侍餐、美容、着装及文明服务语言和礼节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考试及格后方可进入第二、三阶段——有飞机系统、机上设备、航线网等课程及灭火、医务急救、紧急滑梯和救生衣的使用等项目。每一阶段都注重理论掌握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语言学习则分小班操练,贯彻于始终。只有通过全过程的训练并考试合格者才能被录用为见习乘务员。近几年,已有数百人从这里毕业;另还有好几千人正在分批接受在职轮训。    国际旅客反映,乘新航的班机旅行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一种安全信任感。很多人成为长期光顾的熟客,他们还经常向亲友推荐、在公共场合闲谈中赞扬新航,无形中充当“活广告”。(杜超文)

9. 汽车电话

【法《科学与生活》杂志文章】题:带着你的电话上汽车    “RADIOTEAM200”是一种特殊的电话:它可以使你在汽车里收到别人打到你住处或办公室的电话。一个安放在高楼顶上的天线可以接收打给你的电话讯号,并把这些讯号再次发射给安装在你的汽车上的接收机。要是你自己给别人打电话,由于发射机是同键盘相连的,你在键盘上拨出电话号码,讯号立即就传导到你的电话上,线路随即被接通。这种电话机的有效使用范围是在法国邮电部安设的电话(住处、办公室等处的电话)周围三十至八十公里的范围内。    【本刊讯】巴黎消息:法《十字架》报四月十八日以《在法国有一万部汽车电话》为题报道说,前不久,最令人羡慕的事情还是能够在交通严重阻塞的时刻舒适地坐在自己的汽车里打电话。今天,使这种装备有别于那些普通的汽车收音机的天线,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雪诺—5”型小汽车的尾部。    在法国,目前约有一万部汽车电话,而且申请安装汽车电话的人越来越多,仅在巴黎地区就有一万六千九百九十九人正在申请安装这种电话。到一九八七年,这种汽车电话将通过一个新的所谓的“蜂巢”系统进行工作。一个乘车的用户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巢房”(装备有发射和接收中心的地理小区)同他人取得联系。即便是在行车中改变了“巢房”,通话仍可继续进行,不会被打断,巢房之间可以自动联系。

第 4 版

1. 波兰六百多人因「五一」参加示威被拘留

团结工会的支持者在波兰七个城市举行了「五一」节示威游行的两天之后,官方采取了安全措施。「五一」节那天,防暴警察曾用水炮、灌铅的橡皮警棍和催泪瓦斯弹驱散了示威者。政府发言人乌尔班五月三日宣布,在五月一日的骚乱中有「六百多人被拘留」,其中有四百四十一人已受到审讯。(美联社)

2. 哈克说苏向阿富汗增派了部队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说,苏联在向具有战略意义的潘杰希尔谷地的穆斯林游击队发动这场攻势期间,至少向阿富汗增派了两万到三万部队。还增调了一些直升飞机和轰炸机。齐亚·哈克预言苏联到夏季会再次发动攻势。(共同社)

3. 根舍说联邦德国不会向两伊提供武器

西德外长根舍在会见阿拉伯联盟的一个高级代表团时强调,西德不向伊朗也不向伊拉克提供武器。该代表团于五月二日抵达波恩,争取西德支持为结束波斯湾战争所作的努力。(德新社)

4. 缅电台说吴山友赴英国查身休

缅甸国家电台说,缅甸总统吴山友四月二十九日离开这里到英国去检查身体。    这家电台没有具体谈这位六十七岁的总统的健康状况。四月二十六日吴山友在他在仰光郊区的巴罕选区会见选民时显然身体很健康。(路透社)

5. 美《新闻周刊》专题报道:《欧洲的衰落》(上)

欧洲的衰落表现在:大量失业给政府预算带来压力,因而压缩建设规模和削减福利开支;欧洲共同体因摊款等问题长期达不成协议;欧美因经济利益而关系紧张;西欧对防务忧心忡忡。    西欧衰落的原因是:非殖民化结束了西欧的殖民统治;科技落后于美国日本;教育制度逐渐放弃竞争;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失利;福利开支过大    【美国《新闻周刊》四月九日一期专题报道】题:欧洲的衰落(作者:沙利文)    西欧这个主宰世界历史长达两千年之久的自豪的旧大陆,如今是经济上停滞不前,政治上动摇不定。战后欧洲的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几乎连续不断地增长之后,奇迹已经消失。在科学、技术和商业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已经为美国和日本所占据。一些一度安于美国核保护伞保护的欧洲人,现在对美国的忠诚和决心提出了疑问。可是,要真的让欧洲人来对付日益明显的苏联威胁,他们却又毫无信心。越来越多的比较年轻的欧洲人正在摒弃过去曾推动进步的积极的价值观。另外一些人对于欧洲文化能否继续存在公开表示担心。    关于建立一个团结的、有影响的欧洲共同体的一度是很清晰的梦想,现已成为人们的笑柄:一个并不十分共同的共同市场在大豆和猪肉的价格问题上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欧洲经济共同体破产了,今年它的预算已经出现八亿美元的赤字。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首脑会议是最后的机会,但是也未能解决共同体内部长期存在的任何问题,更不用说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指明道路了。    说明欧洲正在衰落的指数很多,而且比过去现成得多。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的失业人数达一千二百五十万,而整个欧洲为一千九百万。前景暗淡:同日本和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相比,欧洲的劳动力极为昂贵。欧洲的劳动力是世界上最“稳定的”    ——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解雇。欧洲各国已经建立了过分慷慨的福利计划,而这些国家的日益减少和老化的人口要将其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将是根本不可能的。    假如欧洲重新实现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这些问题可能是能够解决的。但是,这种前景是暗淡的。欧洲的实业家们承认,七十年代末发生微型集成电路革命时他们错过了机会,如今正在从电信到微生物工程的所有新兴技术方面奋力追赶。    诚然,几个世纪以来为每况愈下而烦恼一直是欧洲人的专长。六十年代以后横扫世界的非殖民化浪潮不仅表明统治地位的丧失,而且表明一种生活方式已到日暮途穷地步。    一些领导人,尤其是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一直积极地敦促欧洲人在高级技术竞争中团结一致,否则将会冒各自孤军作战的风险。但是,欧洲的主要工业家们不喜欢同自己的欧洲伙伴们搞长期的合资经营。泥足:如果在从前,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会指望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发挥推动欧洲普遍复兴的“火车头”作用。但是,它已不再能这样做。在过去三年里,德国这个经济巨人已经暴露出它的泥足。经济停滞不前,失业人数达到二百万。    工业十分发达的鲁尔谷地是欧洲大陆经济陷于瘫痪状态的地区之一。使德国的邻邦和盟友感到更加担忧的是,人们日益认为,德国的政体也出了毛病,三十年来一直支持着德国政策的举国意见一致的局面已经出现裂痕,如果说还不是彻底破裂的话。    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有时似乎不是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威胁,而是共同策划在全世界面前呈现出一种无谓的分裂局面。“贪得无厌”:法国评论家弗朗索瓦·德克洛塞茨认为,中心问题是“贪得无厌”的现象。德克洛塞茨对经济所作严峻的调查报告已经意外地成为畅销书。    他指出,几十年来,社会上的每个集团都一直习惯于每年获得“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工资、更多的优惠、就业更加保险、更多的特权。    它们这样贪得无厌已经使革新工作陷于瘫痪,使注定衰亡的工业苟延残喘,使灵活性降低,使创业精神窒息。它们实际上已变得无所作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不会有“更多的东西”分给人们,因此,他们可能不得不习惯于在东西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生活。技术方面的差距    国际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马利—弗朗斯·加罗认为“创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繁荣起来的”欧洲“有可能完全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    关于未来经济趋势的辩论,主要集中在激光、微生物和光导纤维等新的和可能有利可图的技术上。但是,欧洲在它一度占统治地位的许多比较传统的领域已经失去其有利的竞争地位。(上)

6. 世界各地天气和报纸要目(五月五日)

(五月五日)    莫斯科(晴21℃—23℃)《消息报》:关于里根的中国之行    巴黎(多云9℃—18℃)《世界报》:反亚美尼亚人的袭击——对政府的新挑战    里约热内卢(晴19℃—32℃)《圣保罗州报》:迫使里根减少联邦预算赤字    波恩(晴8℃—15℃)《世界报》:雅鲁泽尔斯基同苏联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旧金山(晴11℃—17℃)《旧金山纪事报》:萨尔瓦多将军要求军队不要参与政治    纽约(晴11℃—23℃)《纽约时报》:华沙同克里姆林宫签署经济协定    华盛顿(晴13℃—24℃)《华盛顿邮报》:美国考虑向哥斯达黎加紧急提供武器    (合众国际社)

7. 漫画:美苏瓜分地球

(原载墨西哥《至上报》)

8. 泰刊文章《泰共江山再起》

【泰国《太阳周刊》四月十四日至二十日文章】题:泰共东山再起泰共东山再起的条件    各方认为,泰共东山再起的机会是:    一、适当的国际形势:柬埔寨形势缓和,越南撤军,柬三派建立起联合阵线,红色高棉在一定程度上可做泰共的靠山;社会主义国家在本地区的矛盾缓和下来,泰共与老共或越共之间的矛盾得以调和。    二、泰国国内条件:泰国产生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泰国各方在这种危机面前失去信心,而且这种危机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以致经济崩溃,各方之间分崩离析;泰共成为各派力量的支柱,只有依靠它,这些力量才能够生存。    三、泰共从只是与别的力量组成联合阵线的地位而变为各派力量的“领导核心”,泰共与各派力量之间的矛盾“瞬间”消失。泰共的现状据南部报告说,泰共在南部不少于一千五百人。东北部报告说那里有三百人。由此可见,泰共目前的主要力量分布在泰南十四府。    泰共领导人物的活动很少暴露,但近来有消息报道说,有四名泰共政治局委员被解职,并被开除党籍。因为他们已断绝了与泰共的联系。    泰共高层人物投诚的越来越多,致使泰共日益削弱下去,但自一九八二年乌隆投诚后,泰共分裂的消息就日益消失了。重视保存实力泰共中央领导层的思想和理论方面的活动已无声色,但其保存实力的活动却依然进行。    可靠消息说,泰共在东北部和北部恢复工作区的活动又重新开始了,但这种活动仍以游击的形式迸行。差瓦立中将说:“现在泰共在南部的活动仍十分令人担心,因为南部的条件对他们十分有利。”    泰共在南部的活动与在其它地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进行“自力更生”。南部的地理条件,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条件对泰共的发展都很有利,泰共在群众条件方面也占优势。泰共在思想意识和组织方面的矛盾与分裂对南部地区的泰共影响很小,像北部和东北部那样严重的投诚事件,在南部从未发生过。尽管政府方面近几年对南部泰共进行过三次大规模镇压,但它仍能机智地保存了在群众中的实力。    政府对南部泰共的征剿战果并不显著,只是在破坏对“马列主义信仰”方面取得了成功。    泰国的山林与城市接近,以及水区和城市人民的情绪,使得南部泰共能够迅速在新形势下进行自我整顿。泰共的活动动向泰共今后加强基层的活动将大于它恢复过去的声誉的努力,它将在各个地区保存实力,其斗争方向将是巩固自己现存势力周围的基础。但是,如果泰共要想再次恢复它过去那种声望,恢复过去那种“惊天动地”的实力以及作为革命领导核心的地位,那是十分困难的。然而,泰共接受这样的形势是可能的,即从长远着想,让别的力量作为“领导核心”,自己只作为一种从属力量,对社会进行逐步的改造。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考虑,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只要社会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不健全,只要社会上存在不平等,尽管这些问题不一定会比过去严重,泰共就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9. 鹿取泰卫可能调任日驻苏大使

安倍外相已经确定了如下方针:六月的伦敦发达国家最高首脑会议结束后,主要驻在国的大使将进行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据说,将请现驻中国大使鹿取泰卫转任驻苏大使,鹿取现在表示不同意去苏任职,不过,据认为他最终会接受这个请求的。(日本《东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