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2-14
第 1 版
1. 契尔年科当选苏共总书记
【路透社莫斯科二月十三日电】勃列日涅夫主席在世时的亲密助手、七十二岁的契尔年科今天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接替安德罗波夫。 据官方报道说,契尔年科是由总理吉洪诺夫提名的。 这次选举实际上是批准由十二人组成的政治局作出的决定,选举是在安德罗波夫逝世的消息宣布三天后举行的。 消息灵通的苏联人士说,明显的迹象说明,契尔年科的当选一度受阻是因为安德罗波夫生前的同事为维护既得利益同契尔年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二月十三日电】契尔年科的当选表明勃列日涅夫的年迈的老朋友战胜了同安德罗波夫结盟并主张改革的年轻政治活动家。 然而,一位外交官说:“他只能是一个临时的领导人,他很可能使苏联重新回到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死气沉沉的状况,而不会把它引向安德罗波夫时代的朝气蓬勃的局面。”
2. 契尔年科发表文章说:苏美合作还是对峙现在要取决于美
【合众国际社伦敦二月十二日电】契尔年科在今天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东西方关系开始出现任何解冻都要取决于美国。契尔年科看来是接替安德罗波夫担任苏联领导人的主要人选。 七十二岁的契尔年科写道:“我们赞同与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特别是美国和英国——进行积极的、富有成果的对话。 但是他又说:“两个大国今后几年究竟是合作还是僵硬的对峙现在要取决于美国。” 【美联社伦敦二月十二日电】苏联政治局委员契尔年科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说,改善对美关系“比以前任何时候更重要了”。 但是,契尔年科告诫说,苏联决不会容忍美国获得军事优势。 他在一篇文章中说,莫斯科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恶意”。这篇文章是在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去世前撰写的,准备作为三月五日在英国出版的契尔年科言论集序言。 他在这篇文章中说:“苏联在它的对外政策中把保卫和巩固和平放在首要地位,苏联决心结束军备竞赛。” 但是他着重指出:“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我们能够出色地对付任何挑战。” 他还指出:“今天,为了取得共同谅解而加强我们的努力已比任何时候更重要了。
3. 基辛格估计苏将发动一场和平攻势
【路透社华盛顿二月十一日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今天说,由于苏联主席安德罗波夫逝世,他估计苏联将发动一场“和平攻势”。 基辛格在同一家电视台记者谈话时说,这将使美苏两国有机会重新举行会谈,而无须任何一方承认作出让步。 但是他说,苏联领导权的问题一旦解决,苏联政策的主导方针就会推行下去,因为这种方针是由安德罗波夫从未完全控制的领导机构制定的。 他还说,由里根和苏联下一届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晤将是有益的,但是最高级会晤不宜过早举行。
4. 南斯拉夫日本报纸评万里赴苏
【南斯拉夫《政治报》二月十三日报道】题:万里前往莫斯科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决定派国家代表团参加苏联领袖安德罗波夫的葬礼。代表团将由第一副总理万里率领。代表团中有三名研究中苏关系的最有名望的外交家。 如果注意到中苏关系迄今的水平的话,会发现代表团的级别高于所预料的水平。这也反映了中国尊重安德罗波夫希望关系正常化和改善同这个邻国的关系的愿望。 如果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谈的话,据估计,苏联政府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可能是万里的主要对话者。他关于今年夏天访华的建议是北京正在讨论的一个问题。 【日本《朝日新闻》二月十三日报道】派万里副总理的背景是:在安德罗波夫时代中苏关系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对此表示评价;期待下一届领导人朝着关系正常化方向努力的心情在起作用。 十二日莫斯科广播电台播送各国唁电时,除兄弟国家之外,中国的唁电第一个播送。中国的唁电表明希望改善中苏关系,苏联方面也重视中国方面的这种希望。 【日本《产经新闻》二月十三日文章】派万里副总理参加葬礼和十一日李先念的唁电一样,是中国方面观察苏联新领导动向,打开正常化道路的一个迹象。今年苏联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预定将访华,这很可能将成为今后两国副总理以上的首脑往来的开端。
5. 美报评我电唁安德罗波夫逝世
【美国《华盛顿邮报》二月十二日评论】题:中国的唁电再次呼吁中苏关系解冻(韦斯科夫十一日发自北京) 中国最高国家领导人今天在就苏联主席安德罗波夫逝世所发的唁电中再次呼吁中苏关系正常化。 发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这份简短的唁电中指出,安德罗波夫生前曾多次呼吁改善这两个共产党邻国之间的关系。 由国家主席李先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署名的这份唁电说:“中国政府真诚地愿意看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今天的和解调子——虽然没有转达任何新东西——被看作是旨在加强苏联主张同中国和解的那些政治势力的一种努力。 在安德罗波夫执政的一年零三个月中,北京同莫斯科之间的文化、体育和商业联系大大增加了。 唁电的调子虽然是和解性的,但却显然没有一个共产党国家给另一个共产党国家的那种兄弟般的友好信息。唁电是由国家最高领导人署名的,真正治理着中国的共产党当局没有发唁电。 关于同莫斯科之间的党与党之间的关系,北京连谈都不肯谈,除非莫斯科停止在亚洲实行侵略性的军事政策。目前进行对话的目的只是加强国家之间的关系。
6. 西哈努克说民柬能在国内作何地方打击越军
【法新社马来西亚槟榔屿二月十二日电】柬埔寨抵抗运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今天说,他的运动正在得到柬埔寨人民的支持,目前已能在国内「任何地方」打击越南军队。 这位亲王对这里的记者们发表谈话时说,三方抗越联合政府的游击队已能进入首都金边和其他城市去「消灭敌人,包括一些苏联人」。 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援引他的谈话说,「现在我们的战士在削弱越军力量方面干得更有成效了,他们能够在柬埔寨任何地方、主要是在与泰国接壤的省份,如马德望和暹粒,打击越军。」 他还指责河内假装在柬埔寨问题上采取了灵活态度,以欺骗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 他说,柬埔寨人民「现在对越南的所谓亲善和友谊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
7. 叙利亚外交国务部长警告美国:叙可能对美炮击其阵地进行报复
【德新社大马士革二月十二日电】叙利亚今天警告说,它可能要对美国炮击它在黎巴嫩东部的阵地一事采取报复行动。 外交国务部长法鲁克·沙拉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叙利亚对美国第六舰队,特别是「新泽西」号战列舰的炮击一直采取自我克制态度。我们不能永远这样下去,我们的自我克制是有限的。」 他不肯说明叙利亚将在什么时候或者如何进行报复。他说,「这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我们同美国的关系恶化到什么程度。」 记者问,叙利亚是否在继续同黎巴嫩总统会谈。沙拉答道,「是的。」他说,「叙利亚美国对话」也在继续进行,尽管对话「没有任何进展」。
8. 外电评论:万里率代表团参加安德罗波夫葬礼
【法新社北京二月十二日电】(记者:康佩昂】正当苏联挑选新领导人之际,中国今天决定由一位高级党政官员参加安德罗波夫的葬礼,从而发出了新的信号,表明它愿意同莫斯科实现关系正常化。 此间一位西方外交官说:“中国当局选择万里先生是精明的、是恰到好处的,它也是两国谈判取得进展的写照。” 他又说:“但是,这一选择也表明中苏关系改善的步伐是比较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只不过是证实,两国关系的改善确实取得了进展。”中国当局通过派这位副总理参加安德罗波夫先生的葬礼是想表明,在苏联挑选新领导的时刻,北京显然有决心继续勃列日涅夫逝世前一个月开始的对话。此间外交官说,万里先生出访莫斯科和苏联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预定对北京的访问将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沿着正常化的道路向前发展。 【路透社北京二月十二日电】派万里参加安德罗波夫的葬礼比中国参加勃列日涅夫的葬礼的代表大大地升了格,参加勃列日涅夫葬礼活动的是当时的外交部长黄华。 代表团还包括中方参加最近的一系列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会谈的主要人物 【合众国际社北京二月十二日电】(记者:迈克尔·罗斯)中国决定派副总理万里参加安德罗波夫的葬礼,外交官们认为,此举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它希望同莫斯科改善关系。 万里将是近二十年来访问莫斯科的地位最高的中国领导人。 中苏解冻的进程走得并不太远。 尽管双方已同意今年扩大科学文化交流并使贸易增长百分之六十,但是,关系正常化仍然受到北京所谓的莫斯科拒不清除摆在改善政治关系道路上的“三大障碍”的阻碍。 一位驻北京的高级中苏关系问题专家说,然而,中国重申他们希望两国关系得到改善,派万里率团参加葬礼活动很可能就是要强调这一点。 其他一些外交官还告诫说,不要对这一信号进行“过多的”猜测,但是,其中一位外交官说,无论如何,此举“等于是明确声明,中国不希望安德罗波夫之死影响中苏关系”。 【美联社北京二月十二日电】中国今天宣布,万里副总理将率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葬礼。 某些观察家认为,这个代表团的选择是中国作出的一个姿态,表明中国想进一步改善同苏联的关系。 【埃菲社北京二月十二日电】(记者:乔治娜·伊格拉斯)本首都外交界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决定派遣一个由副总理万里率领的代表团去参加安德罗波夫的葬礼是向莫斯科表示善意的一个重要姿态。 中国今天作出的这一官方宣布使人们感到意外,大多数观察家都曾估计参加安德罗波夫葬礼的将是吴学谦,因为他的前任黄华曾代表中国参加了勃列日涅夫的葬礼。 苏联集团的国家的外交官向埃菲社记者指出,中国决定派万里去莫斯科表明它对改善两国关系和减少两国之间的争端感兴趣。
第 2 版
1. 中国造船业欣欣向荣
【《亚洲华尔街日报》二月一日报道】(记者:冯强)中国的造船厂预计,今年外国对中国船只的订货将会大幅度回升。中国官员们说,全世界的海运业一九八六年将有所扩大,这一前景将会导致今明两年中国造船厂的海外业务大大增加。他们预料一九八四年和八五年每年的国外订货将达到三十万至五十万载重吨。 外国船主同中国造船厂签订造般合同,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二年三年期间每年均为三十万吨左右,一九八三年由于全球造船业的不景气,订货下降到十万吨左右。 去年,由于造船订货减少,亚洲地区的许多造船厂为了吸引订货,不得不把价格降低到低于造船成本的地步,而且许多造船厂还不得不大批解雇工人。然而中国的造船厂却能够保持百分之百的开工率,这是因为北京在努力扩大本国的船队,并使其现代化。中国的造船厂一九八三年共造了二百三十七艘船,总载重吨位为五十一万五千吨,大大超过一九八二年的四十二万吨。中国打算到二○○○年把它的商船队扩大两倍,这主要是由于它预计到海运业将有一个大发展。 中国是从一九八○年开始积极出口船只的。从那时起,中国造船厂已得到大约一百万吨的外国订货,迄今已交货的约为百分之六十左右。买主主要是马来西亚、西德、挪威、新加坡、香港和美国。 最近,中国造船公司还得到了建造滚装式货船和沿海钻井船的订货。中国希望通过建造这类先进船只来进口先进的造船技术。
2. 美国大城市近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下)
美国新建的快速客运系统中,公认的杰作乃是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地下铁道。同纽约污迹斑斑的列车和丹特斯克隧道相比,这里的地铁设备完善,陈设雅致。整个地铁共有三百二十八辆用计算机控制的车厢。车上铺着地毯,座席都是软座。三十二个地铁车站,一律是富丽堂皇的拱形天花板,好象一座座现代派大教堂。 上个月,华盛顿地下铁道又增加了四个车站,线路总长度已增加到四十七英里。迄今为止,工程费用已达五十亿美元。根据计划,总里程将增加到一百零一英里。自一九七五年以来日乘客人数增加了二十九万,现在已达三十一万。 目前正在修建城市铁路网并预定今明两年部分通车的城市有匹兹堡、布法罗、波特兰、迈阿密等。 以小轿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西部,也有七座城市计划修建大规模的城市铁路网。洛杉矶计划在明年夏季奥运会前动工兴建一条长十八英里、造价三十三亿美元的地下铁道。它的地下铁路网最终将达到一百六十英里,仅次于纽约市。 但是,美国城市铁路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限制因素。首先,联邦政府的援助正在减少。 其次,也有些城市考虑到工程费用高而暂停修建。去年夏天,休斯敦的选民们拒绝了关于发行二十三亿五千万美元债券为大量客运设施筹资的议案。 第三,尽管一些城市争先恐后修建新铁路,但大量客运设施的效果并不总是明显的。在旧金山,快速客运设施并未能显著缩短交通高峰时间。联邦政府紧缩开支的做法也已开始产生影响——车票涨价了,这反过来又促使乘客人数下降,使得城市铁路的亏损进一步增加。从全国来说,只有百分之六的职工是乘快速客运车上班的。(下)(张光远)
3. 路透社介绍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商店
【路透社伦敦一月二十八日电】题:普通人也在哈罗德百货商店买东西 哈罗德百货商店一直是王妃戴安娜购衣之所,阿曼苏丹曾在这里购买陶器,有人送给罗纳德·里根的一头大象(大象像征美国共和党——本刊注)也是从这里买去的。但是,当有人把它叫做达官贵人的商店时,商店董事长亚历克·克拉多克不以为然。 他指出,商店去年的营业额超过二亿英镑(二亿八千万美元),对于单独一家商店来说,这在英国是创纪录的。“只同达官贵人做买卖是做不了这样多的。” 这家其大无比的伦敦百货商店遐迩闻名,因为它供应的商品种类繁多,从捕鼠器到大象样样俱全,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英国皇族所喜欢的供应商店。 但是,克拉多克在接受本社记者的一次采访时说:“我们的大多数顾客是非常普通的人。” 这家商店是亨利·查尔斯·哈罗德于一八四九年创建的。初创时是奈茨布里奇(现为伦敦西区的一部分)的一家杂货商店,如今其优质商品和服务已誉满全球,每年出口收入达四千万英镑(五千六百万美元)。 对于游览伦敦的人们来说,在前往白金汉宫和名人蜡像陈列馆等名胜参观的途中,这里是公认的一站。每天约有三万人光顾该店,一万五千人在该店开立了账户。伊丽莎白女王和她的丈夫、母亲及长子都购买哈罗德的商品。关于这一点,该店有皇家购货收讫凭单为证。该店生意兴隆的诀窍很简单,就是一贯出售优质商品,服务热情周到和保持时代风貌。 克拉多克说,此外还在于哈罗德是独家字号。“世界上只有一家哈罗德。这很重要,因为这样一来这里就成了顾客普遍向往的地方。”
4. 陈省身等评台「立委」就其来大陆讲学的质询
【台湾《联合报》一月十三日报道】题:中研院士访大陆海峡彼岸开眼界 立委张希哲本月七日在台北提出质询,指出陈省身最近访问大陆,还承诺今年六月到北大讲学;中研院应加处理。 陈省身、费景汉、许悼云、钱煦等院士九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访问,对中研院院长吴大猷七日在立法院答复张希哲时“院士曾往大陆访问,撤销名衔并无意义”的谈话表示意见。 以下是四位院士的意见: 陈省身(伯克利加大教授):不晓得立法委员张希哲说我最近到大陆,今年还要去讲学,这样的消息是哪里来的? 我去大陆,完全是学术,个人对政治没有兴趣。 我们眼光要远大,学术与政治不一样,保持适当的分际,对两者都好。 费景汉(耶鲁大学教授):有些院士去大陆讲学,是由于任教的学校与大陆方面有交换协定,不得不去。 许悼云(匹茨堡大学教授):我赞成吴大猷院长的意见,学术和政治要分开。有院士到大陆去讲学,受益的是中国的人民和国家。 中研院院士头衔是对于学术地位达到某一水平及累积贡献的承认,至于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都可以不论。 钱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这个问题以前也有人提过,见仁见智。从“应不应该”的角度来说,须视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很难做概括性的论断。有的人去大陆真的只是探亲。 其次,即使院士不应该去大陆,中研院也没有什么法规可以阻止院士去。原则上,我认为政治和学术应该分开。即令从政治上看,院士去大陆讲学,可以使大陆的学生开阔眼界。
5. 台湾官员宣称:苏机入侵台海上空表明苏“承认台战略地位”
【法新社台北二月七日电】政府官员今天断言,一架苏联图—95飞机昨天飞越台湾海峡上空一事,表明苏联承认台湾的战略地位。 这里的军事当局说,这架图—95飞机昨天早晨第一次飞过台湾海峡,从西向东共飞行了三十六分钟。 这种图—95飞机是五十年代的一种飞机,基本上是重型轰炸机,但目前也用它作侦察飞机。 这里的军事专家们说,人们认为这架飞机是从目前由苏联控制的越南金兰湾海军基地起飞的,它的飞行目的地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政府官员们私下里承认,苏联飞机和军舰曾几次侵入台湾的领海和防空识别区。
6. 台湾《民众日报》评陈省身等人的谈话
【台湾《民众日报》一月十六日评论】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属中华民族领土,住的都是中国人民,讲的都是中国语言,写的都是中国文字,彼此之间,不知有多少的渊源。多少住在台湾的人民,他们的根来自中国大陆;又有多少大陆人民,他们的妻儿子女及父兄,远离故土,飘落台湾。照道理讲,应是亲如同胞,情同家人。然而,由于国内政治上的巨变。虽然两地仅是台湾海峡一水之隔,却阻断了两地的往来,通邮、通商、通航——所谓“三通”不必说,甚至阻隔千百万人亲情的思念。所幸国际局势日日在变,我们不变也不行。这些年来,尤其上周看了四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所发表的意见,这一道被政治冰冻长达三十多年的台湾海峡,好像有了春讯。果真能如此,这真是中国之幸,特别是中国老百姓之幸。 四位院士一致认为,学术与政治是两回事,其间应该保持分际。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国人,向双方提供知识是没有不妥的。眼光要远大——为整个中国着想,为未来中国着想,受益的是中国的人民和国家。 这一消息,非常值得重视,理由很明白:第一、他们是有学问的人,他们不是乱讲话。第二、他们是有原则的人,对现实政治没有利害,他们讲的是实话。第三、他们是学者,可以说“代表”了许多独立知识分子的意见。更由于是在海外,也“代表”了海外中国知识分子的意见。 我们要了解政府的处境,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僵持,其改变必然是缓慢的,甚至是迂回的。但大势所趋,变是必然的。吾人试一回顾这三十多年的历史,就可以知道,政府已经打消了不少的禁忌。三十年代投共,甚至于共党作家的作品,有的已经可以正式印行,有的已经事实上印行。双方运动员可以共同参加一个运动会,彼此以对方优秀的成绩为荣,彼此亦可成为对手竞争。国际学术会,他们派人参加,我们也派人参加,同席而坐,彼此对谈。在国外的留学生组织,也接纳中共留学生。此外,报刊上可以中共称中共,而不必一定用共匪。还有到过大陆上访问的学人,现在同样可以准许入境,有的还被当局视为上宾。凡此诸端,不胜枚举,说明当局时时在改变。 我们但愿四位院士的意见能引起更多人注意,甚至能加速这种改变。
7. 蒋经国最近公开出面较为频繁
【本刊讯】在台湾即将选举第七届“总统”之际,蒋经国最近以来公开出面较多,活动较为频繁。仅在八三年十二月三日至八四年二月一日的两个月期间,便公开露面达十二次。包括参加台湾“增额立委”选举投票,分别主持国民党中常委、“行宪纪念大会”、财经座谈会和军事会议,先后五次接见美参、众议员团及南朝鲜议员团等。 他在上述这些活动中,除个别场合外,都发表了谈话。其中,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和今年一月二十四日的两次讲话中,谈到台峡两岸的关系问题。他声称,不与我“谈判接触”,“绝不与之妥协”,对我“层出不穷的统战花招,只感到徒见其心劳日拙”。但又说对我“和平统战”和“武力侵犯”要“提高警觉,加强戒备”。他扬言台湾当局的“立场很明白:中国必须统一,但必须认同在三民主义的宪政制度之下,统一在中华民国的国号和国旗之下”。 其余的讲话谈的都是台湾内部问题。他宣称,对于“修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来扩大中央民意代表遴选范围”的要求,“不宜考虑”。他要求对“行政院”确定的八四年百分之七点五的经济成长率,“各有关部门应详加策划,并密切注意国际经济动态,采取必要配合措施,同时力求物价稳定,期能达成预定计划目标”。他声称,台湾去年“政治文教建设方面,获得很多的进展”,但“盱衡当前国家情势及国际环境”,“仍有许多困难和障碍,还待我们共同努力去克服和排除”;他鼓吹台湾内部“同心协力,团结和谐”,“共同提高警觉,严防敌人对我们的渗透颠覆,粉碎妄图破坏我们宪政体制和民生乐利的任何诡计”。(罗惠珍)
第 3 版
1. 欧洲共同体调查成员国青年思想状况
【安莎社罗马十二月七日电】据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十个成员国中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欧洲青年也许不再相信革命,但对于理想的信仰仍然很强烈。 该测验表明,大多数青年害怕战争、害怕失业、害怕恐怖活动、害怕吸毒以及环境污染。 民意测验表明,今天的欧洲青年对政治持怀疑态度、对宗教几乎无兴趣,但他们却在体育、娱乐和艺术等方面谋求安慰。在对这些青年进行民意测验时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他们确信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之间的更多了解会对世界的命运产生影响。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理想就是和平、人权、自由、与贫穷作斗争以及男女平等这类传统的理想。而认为革命是实现这些理想的途径的青年只占百分之五。 这次民意测验的结果出人意外。接受这次测验的青年中有百分之七十仍然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青年说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不错”,或者“很不错”。总的来说,八十年代的青年看来与上一代那些叛逆者以及反对当局的青年人大不一样。 这次测验表明,就业青年占青年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除他们是全天工作外,十个男青年中有一个以及十个女青年中有两个参加半日工作,还有百分之十一的青年正在寻找工作,其余的则在继续求学,尽管他们对于单凭学业来就业这一点并不抱什么希望。事实上,在这百分之三十一的就业青年中,只有一半人的工作与他们所学是一致的。 在政治方面,儿女们的态度比其父母要左,但是只有百分之十九的青年对民族政治感兴趣,百分之十七的青年对国际政治感兴趣。而青年人最感兴趣的是体育(占百分之五十一)以及艺术和娱乐(占百分之四十九)。对环境问题感兴趣的占百分之三十五,对科技感兴趣的占百分之二十七。
2. 美国大学生中信教人数猛增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月九日报道】题:宗教在院校里复兴 宗教正在青年当中复兴,而从青年身上往往能够灵敏地看出美国社会风尚的发展趋势。 在一些大学里,信教学生的人数增加了一、两倍,学校教室里拥挤不堪。学生们成群结队地去参加祈祷会和读经会。 学校和教会的负责人说,学生们之所以重新对宗教感兴趣,有的是渴望在困难的时候能得到支持,有的则是切望同抱有相同信仰的人携起手来。 说明这种变化的例子之一是,州立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学生们突然吵吵闹闹地要求增设宗教课程。该大学三年前才开始安排一名教授讲授宗教,可现在已经开设了二十六个宗教课程。 仅仅在两年的功夫里,州立密执安大学宗教班的注册人数就从三百九十三人激增到七百零五人。学生们对宗教重新产生兴趣不仅仅表现在渴望学习宗教。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千五百名学生每逢星期天都成群结队地到纽曼中心去作弥撒,这说明学生们切望同具有相同价值观念的人在一起。 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教堂里只有四百八十个座位,可现在每逢星期日晚上,都有六百名学生涌到教堂里去作弥撒。 最近对青年进行的一些民意测验的结果也反映出了这方面的许多变化。盖洛普民意测验所的一项新报告表明,在十八岁至二十九岁的青年中,学习宗教的人数在四年的时间里增加了一倍多,现在已占百分之三十五。青年中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的增长速度,比全体人口中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的增长速度将近快两倍。盖洛普民意测验所还指出,大专院校学生中认为宗教很重要的人所占的比例,在过去五年里已从百分之三十九上升到百分之五十。该民意测验所认为这种上升的“趋势非常引人注目”。
3. 科威特青年学生课余时间大多无所事事
【科威特通讯社科威特一月二十日电】本周随便对科威特二百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 造成青年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上午都在学校受教育,而在下午,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课余时间。 一些专家表示,课余时间与娱乐是有区别的。课余时间的意思是“一个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的时间”。他可以在课余时间看电视、看书、休息,或什么事也不做。 而娱乐则是“积极地度过课余时间的一种方式”。一个人做些事来培养他(或她)的兴趣爱好,或是有助于学习新东西,即是娱乐。 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五十九的人平均每天有二至四小时的课余时间。百分之五十二的人每天有四至六小时的课余时间。 调查结果还表明,百分之五十五的男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从事体育活动。百分之二十的女学生用于从事体育活动,百分之二十四用来进行娱乐活动。 女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的其他活动的情况是:百分之十六的人用于从事文化活动,百分之二十一用于从事社交活动,百分之二用于从事科学活动,百分之十一用于从事艺术活动,百分之六用于从事宗教活动。 调查结果还表明,百分之四十的女生和百分之十的男生的课余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 有些人往往把课余时间看作是多余无用的时间,所以常常是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或者是无聊地闲坐着,这种习惯可能导致青年寻求刺激,造成少年犯罪。
4. 美国青年学生吸毒人数多
【法新社纽约二月一日电】一份关于美国青年吸毒的调查报告说,一九八二年美国青年学生吸毒的人数有了下降,但美国仍然是工业化国家中受吸毒之害的最严重的国家。 这份由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部对一百二十多所公私立学校所作的调查报告说,每月至少抽一次大麻叶的学生数已由一九七九年的百分之三十七降到一九八二年的百分之二十九,抽“欲狂粉”——一种能诱发特别危险行为的自我摧残的化学化合物的人数在同期内由百分之七下降到百分之二。 吸海洛因的人还很多。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一年曾增加了一倍的吸可卡因的人数第一次有了下降,从百分之十二点四降到百分之十一点五。 然而调查人指出,他们提供的数字可能大大低于实际人数,因为他们没能对那些弃学的青年进行调查。 报告指出,吸毒的青年中很早开始吸毒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很大,他们不到十五岁就开始抽毒。只是吸可卡因要晚些,到了十七、八岁才抽。 密执安大学自一九七五年起,每年都向全国毒品研究所提供一份这种调查报告。
5. 美国科研人员发现:干扰素对毛细胞白血病有很高疗效
【合众国际社波士顿一月四日电】医生们今天说,干扰素这个特效药并没有能满足人们的期望,但是在治疗一种罕见的称为毛细胞白血病的癌症方面却第一次真正获得了成功。 在二十年前发现干扰素的时候,许多人曾预料,干扰素可以治愈从伤风感冒到癌症的一切疾病。 休斯敦的得克萨斯大学的医生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科研成果,他们说,他们发现干扰素对毛细胞白血病有“很高的疗效”,这种癌症过去几乎是无法治的。 领导这个研究小组的乔·奎萨达博士说:“我们在毛细胞白血病中所看见的反应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奎萨达在他的报告中列举了七个患者,但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他总共在十五个患者身上作了试验,取得了类似的结果。 他说:“缓解已经保持了六个月至十个月以上的时间。”这个结果尚需经过时间的考虑,对癌症来说,这个考验通常是大约五年至十年。 奎萨达告诫说,由于他所用的干扰素只是部分纯净的,也就是说含有其他物质,因此除干扰素以外的其他一些东西也许有抗癌的作用。 毛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几乎只有五十多岁的男人才患的癌症。统计数字很难找到,但奎萨达估计,毛细胞白血病只占全部白血病的百分之几。 这种病通常会降低病人的抗感染能力,而这些感染最后是致命的。治疗办法通常是化疗或切除病人的脾,但人们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 奎萨达使用了部分纯净的阿尔法干扰素,这种干扰素是从人血中取得的,一天的治疗需花一百至一百五十美元,这种治疗要连续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他说,他希望能在几个月内用遗传工程生产的新的干扰素开始新的试验。 他说,发现有一种病用干扰素治疗似乎非常有效,这就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这种药能满足人们的期望。 他说,大多数药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形成一种恰当的用法,而和象抗生素这类药物相比,“干扰素仍处于婴几时期”。
6. 冬奥运花絮
△参加比赛的四十九个国家和地区中,波多黎各、埃及、塞内加尔、摩纳哥、墨西哥、维尔京群岛和洪都拉斯都只派一人参加。维尔京群岛的选手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黑人速滑选手;埃及选手是美国籍;墨西哥选手是奥地利王室后裔;塞内加尔选手是塞内加尔国民议会议长的孙儿。 △加拿大男滑雪选手波斯利尔,二月六日进行练习时不慎跌倒,当场左肩脱臼,他报名参加的雪橇比赛项目只好退出。 △民主德国滑雪队雄心勃勃,准备在滑雪比赛中至少夺取三块金牌。两名男的滑雪选手和一名女的滑雪选手目前都处在最佳竞技状态中。 △摩洛哥本届派了五名男选手参加比赛。这五名选手只参加跳台滑雪赛项目。他们到达萨拉热窝后就积极练习。摩洛哥队的领队表示,将选出四人正式参加比赛。 △男子跳台滑雪前冠军奥地利的选手克伦帕在练习中受轻伤,估计参加比赛问题不大,但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国新秀比尔·约翰逊身上。 (综合外电报道)
7. 墨西哥通过新卫生法
【萨波里蒂新闻社墨西哥城一月二十三日电】目前,墨西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制药工业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手里,这些跨国公司多年来随心所欲地操纵药品生产清单,毫无限制地增设药品生产点。 鉴于上述情况,墨西哥议会去年十二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卫生法,该法律规定,药品生产清单中只准许在四百八十三个制药厂生产三百一十九种药品。墨西哥参议院认为,目前这种垄断和依赖性的制药结构正在严重地威胁着全体墨西哥人的健康。 参议院负责卫生事务的委员会说,这种垄断性的结构在药品市场上已经充分地表现出来,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合理地运用技术。
8. 用植物测量空气污染
据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有些植物对空气污染有明显的反应。例如,有一种兰花能显示出空气中含有氟化物;一些烟草或豆类植物对臭气及汽车废气很敏感;还有一种供牛马饲料的紫苜蓿,可测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空气污染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污染物堆积在植物的纤维里,因此,可以从植物中精确地测量出污染的程度。
9. 马玲薯可生产电流
据新加坡报纸报道,最近美国有一名叫彼尔·波斯德的科学家,发明了一台新型电子钟,供这台电子钟的「电池」是两块可供食用的马铃薯。 波斯德经过研究发现,马铃薯中含有一种酸性溶液,类似电池中的酸性溶液,这种酸性溶液能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流。他把两根用金属制成的正负电极,插入马铃薯中接通导线,测电仪表上竟有电流产生。因此波斯德制造了一台电子钟,单依靠马铃薯产生的电流供电运转,实验结果正点无误,故人们称它为「马铃薯钟」。(金)
第 4 版
1. 美医生说电视宣扬暴力造成罪案增多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外科医生高普在一个关于传播媒介宣扬暴力和色情问题的研讨会上指出:“由于电视中暴力镜头过多,导致美国的杀人、自杀和强奸案件不断发生,在青少年中间尤为严重。”他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电视中的暴力镜头对于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过去三十年中,二十四岁以下的白种男人杀人率剧增,一九五○年每十万人口只存三百六十六人被杀,一九八○年则增至二千八百人。白人青年男女和黑人男青年的自杀率在这一期间增加了两倍。此外,杀人和强奸罪案目前仍在继续增加。”他还说:根据最新的调查估计,每年约有一百万美国人成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 (益群)
2. 西班牙训练信鸽用于国防和公共事业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西班牙将大量训练信鸽为公共和国防事业服务。西班牙当局最近规定,所有饲养信鸽的人必须向国防部登记,政府人员将负责检查信鸽,以确保它们受到良好的照顾。还规定,在发生战争或严重天灾等紧急状况下,国防部或内政部可以根据法令,征用信鸽。据统计,西班牙现有四千六百家公司饲养信鸽。(淮舟)
3. 法国男女为了少交税而同居者增多
据路透社自巴黎报道:法国经济社会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法国,除非妻子不工作,结婚才有利。根据法国的税务法,同居而有工作的男女双方,都各有免税额,一旦结婚,免税额便合二为一。法国人为了少交所得税,多愿同居而不结婚。研究报告说,自一九七三年以来,平均每年结婚的男女下降到十万人的最低数字。目前法国有一百万对同居夫妇。同时,独身的男女也增加了。过去十年内,离婚数字不断增加,全法国的离婚率为百分之三十三;前年有百分之十四的新生儿是私生子,而六十年代只有百分之六。(秋)
4. 澳一科学家反对机器人当保姆
最近澳大利亚一名科学家提出警告,坚持反对用机器人充当保姆。因为这样做,将对社会和儿童带来极大危害,后果不堪设想。专家说,下一代的机器人,将有能力充当保姆角色。但是,这些机器人会使孩子们丧失人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正常感情。因为机器人无法和婴儿进行感情交流。 (小可)
5. 名女人戴珍珠饰物促进日本养珠业发展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的专家最近说,美国里根夫人南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英国王妃戴安娜等戴上珍珠饰物,具有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大大促进了日本养珠业的发展。 去年日本的珍珠出口总值达二亿八千一百万美元,比一九八二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五。出口量大幅度增加,是因为美国市场的需求量大增,美国是日本珍珠的最大买家,占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场,去年输往美国的珍珠总值为一亿三千二百万美元。日本珍珠的其它重要市场是瑞士、联邦德国和香港。 (义都)
6. 加拿大发现一批纳粹德国的文件和照片
据加拿大报纸报道,最近在一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加拿大军事情报专家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个满载文件和照片的板条箱,其中有战时德国情况的一些记录,希特勒签名的奖状,以及数百幅希特勒与纳粹高级官员的照片。 这个军事情报专家名叫弗雷德·希泽,去年八月病死。据他的妻子说,这些东西是战时由希泽运回家的,他从不让人打开板条箱,也没有说过是如何获得这些东西的。 希泽死后,家人清理他的遗物时,在板条箱内发现有二百四十五件文件,另有二千五百件物品,包括照片、名片和书籍等。文件的真实性尚待确定。希泽家人已与伦敦一家拍卖行联系,准备拍卖。(卫民)
7. 妻子生产 丈夫放假
据肯尼亚报纸报道,肯尼亚准备实行一项计划。这项计划规定,今后妇女生孩子时,有关单位将给她们的丈夫一个星期的假期,以便照顾产妇。但是为了控制过多的生孩子,这项计划又规定,男职员工作三年后才能有资格享受这种带工资的假期,而且从参加工作至退休,最多只能使用三次。这项计划是肯尼亚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观)
8. 西班牙斗牛勇士被黄蜂螫死
据马德里消息:西班牙著名的斗牛士马洛尔十多年来跟凶猛的公牛搏斗,从未受过伤,不久前却被小小的毒黄蜂刺螫而死。这个斗牛士是西班牙人心目中的英雄,在斗牛圈内以惊险的技能获得观众的喝采。据西班牙斗牛协会会长说:“马洛尔是我一生所见到的最英勇的斗牛士,他经常距离公牛角只几英寸,但是,一直躲过公牛的袭击,不曾受伤;不幸被毒蜂螫死。”(枫)
9. 杰马耶勒谋求举行美叙黎沙四国外长会议
【路透社贝鲁特二月十一日电】官方人士今天说,杰马耶勒总统企图安排一次美国、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黎巴嫩四方联席高级会议,以设法解决黎巴嫩危机。 这些人士对本社记者说:总统一周来都没有公开发表过讲话,他今天会见了外交部长埃利·萨利姆,提出了要召开这样一次会议的计划。 萨利姆和杰马耶勒的国家安全顾问哈达德正在同华盛顿和参加多国部队的其它国家(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政府进行接触。 这些人士说,萨利姆本周访问了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他和哈达德同沙特阿拉伯的官员进行了接触,然后再由沙特阿拉伯的官员同叙利亚打交道。 政界人士说,总统将设法安排一次外长级会议,试图找到解决黎巴嫩正在恶化的危机同摆脱政治和军事僵局的办法。 国家办的贝鲁特电台今天说,萨利姆要求紧接着很快能同一位有影响的沙特阿拉伯籍黎巴嫩富商拉菲克·哈里里会晤,拉菲克·哈里里曾多次充当和谈的调解人。 【路透社贝鲁特二月十一日电】杰马耶勒总统今天试图安排一次四国会议,以使黎巴嫩不致于更进一步、更快地陷入一场内战,但是,两位反对派高级人士说,他为时已晚。 官方人士说,杰马耶勒在总统府会见了一些高级助手,试图安排一次叙利亚、美国、沙特阿拉伯和黎巴嫩四国外长联席会议。
10. 美报文章:《安德罗波夫死后的政策》
【美国《纽约时报》二月十一日新闻分析】题:安德罗波夫死后的政策;预料莫斯科不会有什么剧烈的变化(施格曼十日发自莫斯科) 安德罗波夫一死,苏联历史上最短的一朝统治也就结束了。 但是,人们认为,不管由谁继任,安德罗波夫担任领袖的十五个月内,苏美关系越来越冷的局面和他在苏联臃肿的经济体系及官僚体系中动手实行的变革,都不大可能很快改变。 大多数外交官都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安德罗波夫在经济上进行的试验,他对贪污受贿行为实行的镇压,甚至连他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的强硬态度,都得到渴望有一位得力的“管家”的人民大众的支持,而且尤其重要的是,这些还得到一些强有力的人物和团体组织的支持。 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或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这样一些权力经纪人和军方、克格勃或支持调整国家计划工作机构的单位这样一些团体组织,显然是欢迎安德罗波夫试图刺激停顿的经济活跃起来,并结束勃列日涅夫年代官僚机构所陷入的呆滞局面的努力。在可能继任安德罗波夫的职位的那些人中间,看来没有一个人拥有安德罗波夫接勃列日涅夫的班的时候所具有的那种政治影响。因此,人们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一个人有可能会起来表示反对安德罗波夫推行的计划。 外交官们说,比较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实行一段时期的集体统治,继续遵循安德罗波夫的各项计划的大政方针行事,直到较年轻的那些人设法爬上能左右局面的掌大权的位置。 大多数外交官认为,对外政策仍将是葛罗米柯负责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军方过问的范围,就象过去在安德罗波夫领导下那样,因此,不大可能出现新的引人注目的主动行动。 安德罗波夫在他执政的短暂时期内大部分时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的变革上,因此,他的接班人大概正是在这方面将会受到考验。
11. 埃及和利比亚一致同意停止两国边界一带的军事集结行动
【本刊讯】科威特二月十二日消息:科通社今天援引驻拉巴特的一位阿拉伯外交人士的话报道,埃及和利比亚一致同意停止两国边界一带的军事集结行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已命令驻埃利边界一带的埃及部队撤退。 这位没有披露姓名的外交人士说,两国间的这一协议是在穆巴拉克最近访问摩洛哥期间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特使的一次会晤中达成的。 埃及和利比亚是在一九七七年两国的部队发生边界冲突之后断交的。 这位人士说,经摩洛哥政府安排的埃利双边会晤,讨论了中东局势、埃及重返阿拉伯怀抱和双边关系问题。
12. 日本《产经新闻》社论:《安德罗波夫时代的终结》
【日本《产经新闻》二月十一日社论】题:安德罗波夫时代的终结 当初,苏联国内和国外曾期待安德罗波夫时代成为“从停滞走向改革”的时代,但安德罗波夫时代最终却是过渡到新一代领导人上台的临时政权时代。而安德罗波夫总书记的健康未能允许他完成这一过渡的任务。 安德罗波夫总书记上台时,苏联内政外交的问题多如山积。长期经济不振、行政僵化、腐败以及阿富汗、波兰问题等等,全都是勃列日涅夫政权晚年的滞货。 现实是,在阿富汗问题上,苏联的政策没有改变,泥沼正在步步加深。 苏联的国内经济改革也是在相同的道路上蹒跚而行。 苏联现在面临的基本课题,是改变在内政外交上都陷于走投无路状态。苏联的军事优先和对外搞扩张主义政策的影响所至,使得国内经济停滞不前,只要不想大胆改变基本政策,就会陷入无法摆脱这一困境的状态之中。 【《日本经济新闻》二月十一日社论】题:苏新领导要避免受到国际社会的孤立 安德罗波夫政权的“使命”是在克服苏联社会的停滞和颓废状况上找到突破口,这种停滞和颓废的社会现象经过漫长的勃列日涅夫时代已经表面化了。勃列日涅夫仅仅是发出呼吁,安德罗波夫却不同,视情况宣判贪官污吏死刑。也许与这种惩罚主义有关,一九八三年的苏联经济以工业为中心已开始出现了恢复的步调。但是,据说在苏联,迄今要巩固最高首脑的权利,一般要五年时间,而一年零三个月那是太短了。克里姆林宫中枢权力可以说还处于流动的状态。 人们推测说苏联领导集团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但是因为有国内经济方面的制约,苏联将制定什么样的安全保障对策呢?比安德罗波夫遇到难题还艰难的选择正摆在新领导面前。
13. 世界各地天气和报纸要目(二月十三日)
莫斯科(多云-15℃—7℃)《真理报》: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波恩(晴-2℃—2℃)《世界报》:是契尔年科肯定当选,还是克里姆林宫里正进行着一场权利之争? 伦敦(晴0℃—7℃)《泰晤士报》:克里姆林宫试图向西方领导人表明其团结 巴黎(晴冷-7℃—7℃)《星期日报》:莫斯科:继承人之争 里约热内卢(晴20℃—36℃)《人民日报》:契尔年科告诫不要让美国对苏联拥有军事优势 旧金山(多云8℃—11℃)《旧金山纪事报》:杰马耶勒宣称接近达成妥协 (合众国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