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07-05

第 1 版

1. 科尔访苏前夕对记者说:苏如拒绝让步西德将部署美新导弹

【合众国际社波恩七月三日电】(记者:弗莱明)科尔总理今天(他对苏联进行四天访问的前夕)说,他将告诉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安德罗波夫,要是苏联人拒绝在日内瓦军备会谈中作出让步,西德就将部署美国新导弹。    他说:“我将竭力明确表示,我们都是要和平的,我来这里是搞折衷的,不是来搞冲突的。”    科尔在一系列讲话中已经说得很明白:虽然他希望同莫斯科有良好的关系,但西德是西方联盟的一个坚定的成员,不会因反核“和平”示威而动摇。    科尔将于七月四日飞往莫斯科会晤安德罗波夫。这是自后者当上苏联领导人以来北约国家的一位政府首脑第一次同他会晤。外交部长根舍将陪他前去访问。    据认为,这是自西德第一任总理阿登纳于一九五五年打破同苏联关系中的坚冰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西)德苏接触。    科尔在接见《星期日世界报》和《星期日图片报》记者时阐明了他在同安德罗波夫的第三次会谈中所要采取的立场。    他说:“对于我们要部署新武器——如果在日内瓦不能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的话——的决心不能存有任何怀疑。”    反对党社会民主党和西德的“和平”运动把日内瓦出现的僵局归咎于美国。但是科尔说:“苏联方面根本没有向前迈步。”    科尔是带着里根总统的良好祝愿前去访问的。他说,他们星期四访问回来后,根舍将飞往华盛顿向里根通报访问情况。    科尔长期以来一直鼓吹里根和安德罗波夫举行会晤。政府人士说,科尔将告诉安德罗波夫,他认为这样一次最高级会晤将使东西方关系得到改善。    科尔说:“我进行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能相互认识一下,使我们能真挚坦率地谈谈我们的问题,并且——尽管在导弹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设法加强苏德关系。”    【路透社波恩七月三日电】科尔说,他的三天访问主要目的是结识莫斯科的领导人。他表明,达成具体协议的希望不大。    科尔对《星期日世界报》记者说:“我去苏联首都访问,既不抱过分的希望,也没有什么担心。”

2. 意报说《邓小平文选》是中国制订政策的思想大纲

【意大利《共和国报》七月二日消息】题:北京出版邓的著作    对有工作的成年人来说,邓小平的书是令人高兴的。例如,一九七七年五月讲话摘录所使用的标题《“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九七七年五月,毛泽东去世已有八个月,所谓“四人帮”已被撵下了台,但邓小平还未恢复名誉,因为华国锋千方百计地阻止他恢复权力。    邓的书实质上是今天制订国家政策的思想大纲;因此,邓的文选在工作单位被免费散发,在研究会议上将高声地被宣读,将用来作为衡量今天公正与偏袒、正确与谬误的尺度。在毛泽东之后,邓小平无疑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    一九七八年,中共召开了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个大转折,是现在所做的一切的起点。    在中国,出版领导人选集是件大事,报刊发表社论,与共产党人历来所采用的做法相同。    【香港《明报》七月三日社评】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六十二周年纪念。中共主要的庆祝活动是出版一部《邓小平文选》。    七月一日的《人民日报》发表全版长文,介绍《邓选》,称之为“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论著”。文章的作者虽然署名为“李琦”,但必定经过中共中央的审阅批准,当是中共中央对《邓选》的正式评价,其实是对邓小平这七八年中所起作用的正式评价。因为“讲的不重要,做的才重要”。邓小平的才干与贡献,不在文章写得精采,话说得漂亮,而在想得正确,更有本事克服种种重大障碍而付诸实行。    中国人的习惯,列举大功总是不多不少“十大功劳”,既非九项,也非十一件。中共对邓小平也是根据传统而列举其十大功劳。    这是中共站在共产主义立场而对邓小平所作的评价。邓小平的的确确起了“拨乱反正”的重大作用打破个人崇拜,不讲阶级斗争而重经济建设,根据中国国情而走自己的道路,对外开放,实行责任承包制,重知识分子和科学教育,反对干部终身制而强调专业化,重文化道德和人际关系等等。

3. 美联社报道:科尔访苏将用很多时间谈导弹争端

【美联社莫斯科七月二日电】一位苏联官方人士说,克里姆林宫官员希望苏联主席安德罗波夫同西德总理科尔本周进行的会谈,将为欧洲中程导弹争端找到一项解决办法敞开大门。    这位人士以不透露其姓名为条件说,苏联领导人现在对今年十二月起北约在欧洲部署五百七十二枚美国新式火箭采取了听天由命的态度。    这位人士说,但是苏联人希望为同美国最终在导弹问题上达成协议留下一条路,并希望科尔的访问能提供必要的接触。    苏联和西德对即将进行的会谈的估计都认为,科尔和安德罗波夫将把许多时间用于谈导弹问题。预计在科尔在苏联首都逗留的三天期间,这两位领导人将会见三次。

4. 澳大利亚外长海登抵曼谷谈访越结果

说越军将继续留驻柬埔寨,越认为东盟外长会议公报的立场强硬起来,并称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态度    【本刊讯】曼谷七月三日消息:澳大利亚外长海登今天下午在曼谷东方宾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今天上午向泰国外长西提通报了他访问越南和老挝的情况。    海登说,“人们很关心澳大利亚为解决柬埔寨问题所作的努力是否有成效。我可以说,澳大利亚的努力是很有成效的。澳大利亚想表明,它希望在东南亚地区发挥富有成效的作用。但是澳大利亚不想充当“调停人”、仲裁人,或“谈判人”,而只想同有关方面进行讨论,寻求使各方能坐到一起来的场所。    海登认为,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持什么态度。中国政府应表现出灵活性。但迄今尚无迹象表明中国的态度有所变软,而仍象过去那么强硬。    【法新社曼谷七月三日电】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海登今天谈到,为了顶住中国的威胁,越南准备它在柬埔寨的驻军“决不撤出,如果有这种必要的话”。    海登在越南和老挝进行了四天的考察以后今天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他说,越南外长阮基石说得“非常清楚”,如果中国装备起来的抵抗力量加强对越南的压力,河内将加强它在柬埔寨的军事力量。    海登还说,这就是说越南人和苏联在柬埔寨的影响将变得“更深,更广”。    他说:“在我们同阮基石先生举行的会谈中,有一点是非常清楚了,就是越南人决不从柬埔寨撤走,如果有这种必要的话。”这位部长又说:“对他们来说,施加军事压力是不会把他们压倒的。”    海登说,越南认为东盟六月二十五日在外长年会联合公报中阐述的立场,“强硬起来了”。

5. 苏联电台援引捷报评论攻击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靠拢”

【美联社莫斯科七月三日电】莫斯科电台今天援引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篇评论,批评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靠拢。    这家国营电台在其英语广播中说,捷克斯洛伐克《红色权利报》评论说,“中国同社会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保持同等距离的新政策,实际上意味着中国正在向帝国主义国家靠拢。”    这家广播说:“作为证据,这家报纸提到,社会主义国家去年同中国的贸易只占中国对外贸易的百分之十,而资本主义国家则占百分之五十二。北京已经同意同苏联互派留学生,每一方的人数限为十人。与此同时,现在正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有九千人。”这种批评虽然是间接的,但是同苏中就关系正常化问题开始磋商以来苏联新闻界有关中国的评论一般比较克制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下一轮磋商暂定十月在北京进行。    苏联上一次对中国发表尖锐的评论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当时,《新时代》周刊抱怨,中国的学者、教师和作家重弹中国所谓同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于没收中国领土的老调,是企图激起中国人的反苏情绪。

6. 澳政府取消苏联游轮进港禁令

【路透社堪培拉七月一日电】运输部长莫里斯今天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已经取消了禁止苏联游轮来澳大利亚港口的限制。他预测,在根据工党同苏联改善关系的决定取消这项禁令以后,人们将能乘船到太平洋地区更多的地点去游览,价格也会更有竞争性。    莫里斯说,这项禁令将立即予以取消。    在去年三月大选中被工党赶下台的保守党政府在苏联干涉阿富汗以后于一九八○年一月实行了限制游轮进港和断绝文化联系的禁令。    五月三十一日,工党已停止了禁止进行文化、体育、学术和科学联系的做法。莫里斯说,取消禁止上述联系和游轮进港的规定决不是宽恕莫斯科在阿富汗的行动。

7. 印尼外长对记者说:为解决柬埔寨问题所作的努力已有成绩

【安塔拉通讯社—亚洲通讯社组织雅加达七月二日电】穆赫塔尔·库苏马阿马查外长七月一日在这里说,为解决柬埔寨问题所作的努力已经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    他在外交部向记者发表谈话说,与柬埔寨问题解决有关的三方已从原来的立场上有所进步。    他进而又说,越南也表示准备就柬埔寨问题举行谈判。他又说,河内原来说不存在柬埔寨问题。    他说,这些事态发展表明,河内在柬埔寨问题的解决方面也略有进步。    有关东盟在柬埔寨问题上的立场,穆赫塔尔说,这个地区性组织也提出新的建议,敦促越军从泰柬边境后撤三十公里左右。    他说:“不错,进展的确不大,但是这种进展是朝着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有意义的事态发展。”

8. 阿拉法特召见巴解驻各国办事处负责人

【美联社科威特七月三日电】阿拉法特在突尼斯说:“巴勒斯坦革命遭受到一场大阴谋的破坏,驻在外国的巴解组织办事处的负责人受到了威胁。”他声称,不仅是他的主要的游击队组织法塔赫受到了破坏,而且,“威胁到了巴勒斯坦革命的存在”。他是在突尼斯同巴解组织许多办事处的负责人会晤之后向《火炬报》的记者发表这篇讲话的。

第 2 版

1. 中国正奉行既定的对外开放政策

日经济评论家渡边说这个政策的焦点是引进外资;中国政局稳定,是世界上风险小的国家,过去日本投资不积极,现在已到重新估价日中合办企业的时候了    【日本《国际贸易》六月七日文章】题:中国国际化的大门(作者:经济评论家渡边长雄)    时隔两年,这次访华得到的一个印象是:中国正在奉行既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大门已经敞开。    这个政策的焦点是引进外资。最近,世界银行总裁克劳森访问了中国。迄今为止,世界银行同意向中国提供的贷款额为八点七亿美元(有七千万美元通过中国投资银行转贷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其他用于教育、农业、交通和能源计划),其中百分之三十五是近似第二世界银行的无息软贷款,以备用于“生产翻两番”。中国的外汇储备为一百一十一亿美元,看来很宽裕,但从长远看是不够的,这些外汇还不够第六个五年计划总投资的百分之六。    从长期来看,中国总有一天不得不引进外国民间商业资金。只是,当前对于这种利率仍然很高的资金尚敬而远之。    “热烈欢迎”来自外国公司的合办投资事业,目的有三:求得技术转让、扩大就业和引进稳定的外资。    然而,这种合办投资(除补偿贸易和技术合作外)的成果还不大。自一九七九年对外经济开放以来,只有四十八家公司,投资额不过二点二亿美元。特别是日本投资不积极,只占总额的百分之八,同香港的占一半,美国占四分之一的情况相比,差距很大。    一般来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特别是外商对合办企业产品的出口定额不欢迎。也就是说,看准拥有十亿人口这个国内市场的外国公司为此而感到失望。要打进国外市场,没有质量高,价格便宜的商品是不行的。但是,目前,合办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不强。令人鼓舞的是,中国方面已开始对此进行反省。一种情况是,四年来的“调整和改革”已显示出效果,“外汇宽裕”也似乎发挥了作用。为此,改变成了这样一种政策:“可以看成是代替进口的行业,在国内销售也看成是出口”。同时,“其他行业,也提高国内销售比率。”此外,还正在采取措施完备有关的法律,免除合办企业的设备进口税。    最近,北京还在举行合办企业产品展销会和“引进外资工作会议”。    我认为,现在已到了重新估价日中合办企业的时候了。中国的政局已稳定下来,就是在全世界,中国也成了风险小的国家。

2. 瑞士报纸报道:中国加强在日内瓦的贸易活动

【瑞士《二十四点钟报》七月一日文章】题:中国人加强他们在日内瓦的贸易活动    中国人将在今后十八个月内加强他们在日内瓦的贸易活动,扩大一家在一九八○年依靠上海市提供的巨额资本而建立的合资公司的活动和行动范围。这家公司最近更名为上海对外贸易公司,该公司旨在集中全力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西方世界的贸易。    中国人对日内瓦是有好感的。伯尔尼政府从一九四九年就很快地承认了中国的共产党政权,这一行动促进了中国同瑞士之间的友谊的发展。近来,北京出现的变化再次激起了瑞士对远东这个巨大市场的兴趣。两国间的贸易因此而得到加强。中国引进一家手表厂(建在上海)和瑞士药品大公司和机器工业企业在中国的非常积极的贸易活动,也都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至于日内瓦的合资公司,它在一九八二年的营业额为两千万(瑞士)法郎,即比上一年增加了两倍,并且该公司希望其资本能够从三百万逐渐增加到七百万(瑞士)法郎。务实精神上海的产品将以该公司的日内瓦管理中心(该中心将需得到或建造一座大楼)为基地,力求占取新的销售市场:首先是意大利、法国、西德。日内瓦的贸易公司将指挥中国的主要产品进入大西洋两岸的西方各国市场。在这些主要产品中有:食品、皮革制品、矿产品和金属制品、玩具、包装用品、纺织品和丝绸。    中国贸易战略是以最务实的精神为指导思想的:这项战略就是完全信赖日内瓦合资公司的能力(上海市仅拥有该公司资本的百分之四十九),和信赖以瑞士为中心展开贸易活动的欧洲人专家班子。

3. 美众院商务委员会成立特别小组研究对华贸易

说许多问题正阻碍中美贸易发展,而大多数问题都是美国引起的    【美国《新闻纪事日报》六月二十八日报道】题:美国的问题阻碍了对华贸易    众院商务委员会说,中国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但是“许多问题正在阻碍这个市场的发展”。大多数问题都是美国引起的。    在报告今年春天一个代表团被派往中国访问的情况时,该委员会列举了美国对技术转让所设置的种种“官僚主义的障碍”,据说这种种障碍迫使中国人改向日本和欧洲生产商购买技术,不向美国制造商购买。    报告还列举美国没有充分帮助美国商人来了解中国市场和决策者的情况,在中国制订专利法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合作以及美国没有履行研究环境保护的责任。    众院这个委员会已成立一个特别小组委员会来研究这些和其他一些与中国有关的贸易问题。    该小组委员会的主席将由华盛顿州的民主党众议员斯威夫特担任。有关的听证会将在最近举行。

4.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在中国首次举办“武器展览”》

【日本《产经新闻》六月二十一日报道】题:在中国首次举办“武器展览”    国际性的“武器展览”近期将在中国的上海开幕。当然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这种展览。不过,热衷于推销武器的西欧各国早就打好了算盘。这些国家认为,“如果中国要实现武器的现代化,那么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次武器展览的正式名称是“海军军用技术和海上电子工业防卫装备展览”。展览会由香港的贸易公司、科梅迪亚联合公司主办,从七月十八日开始,展期五天。正因为是首次在中国举办武器展览,所以西欧各国的武器厂家都跃跃欲试。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参加这次武器展览的有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西欧各国的约六十个厂家。其中下力最大的是英国,该国参加展览会的厂家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据展览会有关人士说,展览会上展出的武器尽是采用了计算机、通讯和电子技术的高水平最新式武器。最近,厂家方面正全力以赴地调查中国方面的需要。由于受外交关系变冷的影响,美国不参加这次展览。不过据说有二百家厂家已向美国国防部申请,要向中国出售武器。今后,以中国为舞台的国际性销售武器争夺战将以这次展览会为转机日趋激烈。

5. 我一贸易代表团去英国访问

【英国《泰晤士报》六月二十八日报道】中国九位高级贸易官员于二十三日到达英国采购一只救生艇。这是他们采购单上的一百多样商品之一。    中国想要提高它的汽车制造业,因而中国人正在采购车轮、零件、燃油装置和卡车驾驶室。    他们不想零打碎敲地购买硬部件,但确实想得到制造这些物品的技术特许权。他们将同大约八十家公司举行会谈。    采购单上所列的一切物品,都同需要注入西方专门技术的现有工厂有关。对此事感兴趣的人,将被邀请在十二月份到北京参加一个专门会议。    这次访问是在中英贸易协会的协助下进行的。这个代表团所要采购的物品是母机、轮转泵、滚珠轴承、真空泵、压缩机、研磨剂和测量工具。

6. 法国八三年经济增长率将为零

【法新社巴黎六月二十二日电】一九八三年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为零,也就是说,它将进入一个衰退时期。这次衰退是直接由于执行紧缩计划而造成的。    直到目前为止,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始终高于它邻国的经济增长率。专家们认为,正是这种经济增长率稍高促使消费发展过快,并造成了贸易逆差。    执行紧缩计划正是为了改变这种惯例:对物价和工资的增长进行了控制,以限制成本和价格的增长,新的加税和预先扣除影响了购买力,消费减少,企业订货停滞不前。    在制订一九八三年预算时,国家审计委员会曾估计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百分之二。不久前它宣布今年的增长将是零。同样,它预计家庭消费增长为百分之零点八,而不再是百分之二点一;企业投资将下降百分之二点一,而原来估计将增加百分之零点一。    消费增长速度减慢是紧缩计划预料之中的事,但是专家们认为,投资的下降却超过了最悲观的预计。实际上,法国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比它们的主要竞争者落后了。    此外,企业不再招工,在某些企业中甚至在准备解雇工人,失业人数的增加也是经济活动下降的结果。    另外,经济活动的停滞不前也将对预算产生影响:财政法草案是根据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二,以及相应确定的工资、利润、收入,也就是税收总额来制定的。    因为企业利润和人们的收入比预料的减少,因此它们所交的税也就比预料的少,也就是说,国家的收入也同样减少。    营业额的下降在今年的增值税方面会产生影响,而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种间接税占税收的近一半。由于收入的减少,预算赤字当然就要增加。一九八三年预计的赤字为一千一百七十亿法郎,只要再增加一点儿,这个赤字就将超过政府所确定的不得超过国民总产值的百分之三的界限。

7.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的报告说:经济衰退迫使越来越多的人出国谋生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六月二十三日电】(记者:阮映雪)经济衰退正在迫使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去寻找工作。    联合国说,至少有两千万合法的移居工人在外国工作,还有几百万非法的移居工人,他们整天提心吊胆要被抓走。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提出的一项报告说,最大的一批非法移居工人是在北美——有四百万到五百万人,他们来自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报告说,“国际迁居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全球劳动大军,但这是在几乎完全没有秩序和规定的情况下进行的。”    报告说,埃及和巴基斯坦的“出口”收人中的百分之八十来自到外国去工作的工人们寄回的工资,而在也门和约旦,这种收入成了它们外汇的唯一来源。    象菲律宾这样一些国家则要求到国外工作的工人把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寄回国内。    到国外找工作的工人为谋求过象样的生活也有悲惨的一面。富国对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已经引起了要求平等相待的愤怒呼声。在有些情况下,国际组织已经要求停止雇佣外籍工人,因为一些外籍女工正沦为娼妓。

8. 世界历史上的今天(七月五日)

一六八二年俄国索菲娅皇后在沙皇费奥多尔死后,成为俄国摄政王。    一八一一年委内瑞拉成为摆脱西班牙而宣布独立的第一个南美国家。    一八三○年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占领阿尔及尔。    一九四三年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在俄国战线发动攻势,发动了库尔斯克战役。    一九六三年中苏高级官员在莫斯科会晤,讨论双方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分歧。    一九七五年佛得角群岛在葡萄牙统治五百年后获得独立。    一九七七年巴基斯坦陆军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布托总理,夺取了政权。(美联社)

第 3 版

1. 法《巴黎晨报》暂时停刊与法国的报业危机

巴黎来讯    《巴黎晨报》暂时停刊与法国报业危机    六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两天,巴黎街头的报亭,读者买不到法国一家有影响的左派报纸《巴黎晨报》(以下简称《晨报》);《晨报》将近二十万订户也没有收到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投递工人罢工?不是。而是由于《晨报》内部发生了自一九七七年创刊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而导致该报停刊两天。    这次危机的根源是经济问题。去年,该报的赤字高达一千三百万法郎。严重的赤字使该报难以维持下去,早在去年十月该报董事会就决定要解雇职工,但因编辑部坚决反对解雇任何职工,董事会被迫把决议推迟执行。后来,总编辑佩德里埃尔提出该报财政改革计划,要裁减职工三十名,并征得法国总工会印刷业工会的同意。六月二十一日,《晨报》董事会根据这个计划向企业委员会提出报告,打算解雇十九名记者及四名行政人员;同时决定从六月一日起冻结工资一年,并根据工资高低减薪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六。这个消息传出后,整个报社哗然,反应十分强烈。二十二日,编辑部进行表决,决定立即罢工二十四小时。二十四日,《晨报》记者决定继续罢工。与此同时,记者与报社领导进行紧张谈判。最后,报社领导在维持解雇原则的情况下,接受重新逐个审查被解雇者,并且答应讨论下一年度预算。因此,《晨报》在停刊了四十八小时之后,于二十五日早晨才又与读者见了面。    《晨报》危机只不过是法国报业危机的一个缩影,从侧面反映了法国的经济危机。巴黎出版界的一拉朋友告诉我们,法国报纸大多数困难重重,主要是靠广告费维持下去的。近年来,法国经济一直处在危机之中,投资减少,企业活动减少,广告减少,报纸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纸张费用上涨,工资上涨,投递费用增加。因此,许多报纸赤字增加。八二年,报刊杂志失去读者八万人,减少收入达六千万法郎。    据报道,法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世界报》八二年也是一个“暗淡年景”,读者减少了四万,全年财政赤字高达一千八百万法郎。法国有名的右翼报纸《费加罗报》则主要是靠发行《费加罗杂志》为生。这本杂志被公认为是一本印刷极其精致的杂志,约一百五、六十页,每期刊登大量彩色广告和插图。颇受人们欢迎。而《巴黎日报》是靠《医生日报》的收入为生的。《解放报》同样面临着财政问题。其他期刊和地方报纸也无不受广告市场萎缩的影响。(潘永明)

2. 法国报业大王埃尔桑报业集团力图借报业危机扩大其势力

【法新社巴黎六月二十五日电】本应因左翼上台而倒霉的法国报业大王罗贝尔·埃尔桑可以感到满意了,因为社会党上台执政的两年对他不断增长的影响并未造成损害,但与此同时,亲多数派的报纸却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倾向于社会党的有影响的《世界报》,其一九八二年的营业亏损额创造了纪录,达到一千七百八十万法郎。同时,为支持当时还处于反对派地位的社会党人而在一九七七年创办的《晨报》业已到了灾难的边缘。自一九七八年以来因违犯法国关于禁止一个人主办一份以上报纸这一法令而受到指控的六十三岁的埃尔桑,却由于得到反对派的恩宠而仍在继续扩大他的影响,由于他掌握着《费加罗报》和《法兰西晚报》,他变成了反对派的一个名符其实的矛头。    在记者工会看来,左翼上台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埃尔桑的垮台,这些工会指责他使用了专横的办法,同时指责他蔑视记者,以保证报纸的“效率”为名,利用赎买、合并和解雇人员的办法停止一些报纸出版发行。    密特朗当选两年之后,埃尔桑始终没有受到审判,相反,他还抱有很大的雄心:四月份,他得到了外省第二家大报纸集团——《多飞纳自由报》,这样,他就在全法国拥有十三家日报,还有十来家周刊和十来家专业期刊。同时,他还在欧洲范围实现了他的雄心,进入了比利时“鲁塞尔”报业集团的董事会,该集团是布鲁塞尔大报《晚报》的所有者。埃尔桑进入该董事会曾在《晚报》编辑部引起强烈反应。    埃尔桑集团是法国报业中唯一没有公布自己的帐目的集团,尽管法律规定应该公布帐目。它的表面上的发展显得很奇怪,因为它的发展愿望竟未受到全国接近政府的报纸的抵制,接近政府的报纸都因为遇到财政困难而自顾不暇。    《世界报》的销售量在八年中曾有过发展,最多每天出版六万份,现在每天印刷四十五万份,它正在考虑减少人员,降低工资,有些人说它甚至可能减少驻国外的记者,以消除长期造成的亏损。    由《新观察家》周刊的董事长克洛德·佩德里埃尔创办的《巴黎晨报》的处境更为危急。该报不仅从没有达到一开始所确定的发行二十万份的目标,而且几个月来,在经历了销售十万份的最高峰以后发行量出现了持续的下降。除财政困难以外,还夹杂着一场意见不一的危机:如许多编辑人员都表示拒绝像佩德里埃尔所希望那样无保留地支持政府,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承认“《晨报》属于左派”。    目前发行量正在扩大的唯一的一家左派报纸《解放报》(发行量十万份)也遇到了一些财政困难。这家由让—保罗·萨特在一九六八年五月以后创办的报纸,在一九八一年初自行停业三个月以后已放弃了自己的“左派”形象。面对这种不景气的状况,埃尔桑集团看来的确有向一个大有前途的市场发起进攻的自由行动的能力:日报增刊(每周一期)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左派仍处于劣势。‘在《世界报》决定推迟发行四色套版的每周一次的增刊时,在《晨报》放弃它的销路不佳的增刊时,周末出版的《费加罗杂志》和《法兰西晚报杂志》却处在最佳时节。    埃尔桑集团的这些重大行动开始引起了人们对政府的批评,人们指责政府任凭一个为反对派服务的大报业集团自由发展,而社会党人曾许诺的诸如制定新闻出版法和减轻报社负担的计划却一一直没有问世。

3. 拉美今年将建立一个新通讯社拉丁美洲特种新闻社

【巴西《圣保罗州报》六月五日消息】今年十月十日,墨西哥总统将在墨西哥城为拉丁美洲的一家新通讯社拉丁美洲特种新闻社剪彩。在一年内,这家通讯社将在本大陆建十个分社,第二年再建十一个分社。在第三年,将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每个国家都设一个办事处。    因此,这项工作是极其艰巨和雄心勃勃的,是多年来进行精心研究和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要达到的目标。    这家通讯社报道的主要题目将是发展问题、地区一体化问题和拉丁美洲的文化特性。这家通讯社将以不同的方式发表更加概括、更有研究和更符合拉丁美洲前景的消息。    这家通讯社雇用职员的准则之一是只录用职业记者。    并使用卫星和微波的先进电信体系,从而使拉丁美洲特种新闻社成为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通讯社。

4. 美报纸进行民意测验:评出美国报纸前十名的名次

【科威特通讯社华盛顿六月十四日电】最近报纸进行的读者人数测验——二十三年来最全面的一次调查——表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居前五名。    同以前的调查不同,这次调查试图把地方上的承认同传统的全国“前十名”的名次结合起来。自一九六○年进行第一次民意测验以来,每次都居于首位的《纽约时报》被百分之九十的参加民意测验的人评为第一名,被百分之八十九的人评为前五名。获第二位的是全国发行量居首位的《华尔街日报》,它被百分之九十参加民意测验者评为前十名,被百分之七十六的人评为前五名。    《华盛顿邮报》击败了西部大报《洛杉矶时报》列第三位。它被百分之八十七点五的民意测验参加者评为前十名,被百分之七十五的人评为前五名。《洛杉矶时报》被百分之八十四点五的人评为前十名,被百分之六十八点五的人评为前五名。《芝加哥论坛报》列第五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被评为第六位。    前十名中的其它报纸是《费城问询报》、《波士顿环球报》、《迈阿密先驱报》、《新闻日报》(纽约州长岛)。    《今日美国》这家最新的全国性日报没有列入这次调查。

5. 法国和埃及潜水员在地中海近海确定了拿破仑舰队旗舰“东方号”残骸位置

【合众国际社开罗六月二十六日电】当地报纸六月二十七日早晨版报道,法国和埃及潜水员已在地中海亚历山大海岸近海确定了沉没近二百年的拿破仑的舰队旗舰“东方号”残骸的位置。这艘全长一百六十四米的船是在离阿布基尔八公里的海里发现的,沉船处水深约十五米。报道说,“东方号”有一百二十门大炮。    拿破仑在一七九八年入侵埃及,但他的舰队在入侵的第二个月的尼罗河之战中被英国纳尔逊勋爵击毁于埃及亚历山大港以西的阿布基尔。    法国潜水员同埃及海军潜水员一起还发现四门大炮和一杆船桅杆。由雅克·迪马率领的法国小组将于明天回法国汇报他们的发现,并于八月返回这里,开始打捞拿破仑舰队沉船的残骸。    埃及文物委员会主席艾哈迈德·卡德里说,人们希望,这次行动可能捞回拿破仑舰队使用过的武器,法国海军的军服,文件以及还可能有金币,所有这些东西都会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拿破仑入侵埃及的情况。

6. 以色列考古学家在凯撒城遗址发现一艘古代失事的大帆船

【法新社特拉维夫六月二十二日电】以色列考古学家已证实,在海法以南三十公里的古老港口凯撒城遗址发现的一艘古代失事船是一艘两千年以前的罗马单层甲板大帆船。    这艘船的残骸是在两米深的水下发现的,船体被沙埋住,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个港口是由希罗德国王建造的,近几年已成为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考古小组的负责人奥纳拉班说,这艘二百五十吨位的帆船长五十米,是用松木造的。    这艘船也许是装载着装在巨大的陶制容器里的小麦、香料和盐等货物的。

7. 巴刊谈鲸鱼集体自杀之谜

一种生长在受污染的海洋中的寄生虫钻进鲸鱼的耳中,使鲸鱼迷失了方向    【巴西《阅读》杂志五月二十五日一期文章】每年都有不少鲸鱼在世界各地的海滩上搁浅并死亡。直至不久前,还没有一位海洋学家或生物学家能够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现在,设在伦敦的英国博物馆的两个科学家找到了鲸鱼自杀的科学答案。据凯瑟琳·穆尔说,一种长度仅为二点五厘米的微小的寄生虫的活动使邀游在深海中的这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迷失了方向,游到岸边浅水中来。    这种寄生虫原来生长在受到污染的海水中。这两位科学家解剖了游到英国一个海滩上的几十条鲸鱼,发现鲸鱼耳朵中有这种寄生虫。鲸鱼的耳朵中恰恰有用于导航的主要工具——一种能够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天然雷达。穆尔说:“这种微生物妨碍鲸鱼发出和接收超声波,因而迷失了方向,在大洋中乱闯乱游、直至撞到沙滩上,在那里搁浅并死亡。”

8. 莫斯科设立错别字电话查问台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十九日电】「紧急求救种类繁多,有医疗、消防、事故……还有查问错别字。」    《消息报》介绍了莫斯科设立的这种不寻常的服务台。该台设在苏联科学院俄罗斯语言研究所内。    建立这种服务台,首先是为了帮助各机关、各部委、各编辑部纠正错别字和疑难句。    电话查问错别字有不少好处。用户可以增长知识,学习规范俄语。而语言学家则可以弄清楚疑难词组,从而在编辑新的资料手册、辞典和教科书时加以考虑。

9. 西方外交官盗卖印度文物

【塔斯社德里五月十五日电】印度警方最近查出一批《北方邦寺庙中偷来的印度佛像和其它文物,这批文物正准备秘密运往国外。    从印度博物馆和寺庙里盗窃艺术珍品,已成为许多国际盗窃集团有利可图的买卖。他们把盗窃的文物卖到美国、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从而大发横财。印度报刊不只一次指出,盗卖这些艺术珍品的人,正是西方国家的使馆工作人员。他们利用自己的外交官身份,多次将印度的这些无价之宝偷偷运往国外。

第 4 版

1. 伊拉克报纸说超级大国未认真对待两伊战争

伊拉克六月三十日说,美国和苏联没有认真对待海湾战争。并指责这两个国家试图削弱中东国家。    执政的复兴党的报纸《革命报》的一篇分析文章说,「伊拉克和伊朗在世界上最危险的战场上进行了三年战争之后。超级大国看来没有认真对待这场战争。」(路透社)

2. 洪都拉斯在与尼加拉瓜交界地区加强军事力量

洪都拉斯武装部队六月三十日加强保卫与尼加拉瓜交界的拉斯特罗赫斯和西富恩特斯村镇之间的地区。    军方说,之所以决定加强保卫这一带边境地区,是因为「尼加拉瓜桑地诺人民军在这一地区向洪都拉斯市民发动了危险的行动」。(埃菲社)

3. 荷七千人示威反对部署美巡航导弹

警方说,大约七千名和平示威者七月二日在翁斯德雷赫附近的一个小机场周围的栅栏上编扎花朵,他们是在抗议要利用这个机场部署核弹头巡航导弹的计划的时候这样做的。警方一位发言人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和平运动。他们都非常循规蹈矩。」    (合众国际社)

4. 扎伊尔伞兵部队进驻乍得

七月三日午后不久,二百五十名扎伊尔伞兵到达恩贾梅纳,归乍得军事指挥部支配。    第一批扎伊尔伞兵到达之后,由三架意大利制造的战术支援侦察机和两架美制大力神式运输机组成的一队飞机将在当天下午到达。(法新社)

5. 美正不安地注视着巴解内部的斗争

大多数美专家认为巴解组织内部的冲突将“促进中东的稳定”    【路透社华盛顿七月二日电】美国正在不安地注视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内部的斗争,不知道这对于中东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国务院和国防部的中东问题专家对本社记者说,他们不能确定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同反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和叙利亚人显然联合在一起的力量之间的斗争,会对中东地区的和平前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大多数专家支持这样的看法:巴解组织内部的冲突将促进中东的稳定。    国务卿舒尔茨六月二十九日说,阿拉法特遭到的磨难增加了这样的机会如果叙利亚决定从黎巴嫩撤出它的军队,巴解组织游击队将离开黎巴嫩。    舒尔茨暗示这种事态发展可能促进中东的和平进程,他对于约旦最近发表的一篇声明表示感兴趣:这篇声明说,如果叙利亚控制了巴解组织,将不得不找另外某个巴勒斯坦代表。    叙利亚否认它正在援助巴解组织中的叛乱分子,阿拉法特反驳了这种说法。但是里根政府确信,大马士革企图在巴解组织中攫取权力。    国务院一位官员说,巴解组织如果受叙利亚控制,可能会变得更加激进,“并且会增加旨在破坏中东存在的任何稳定局面的活动”。    这位官员说,“阿拉法特已经有过多次神奇的东山再起的经历,我认为我们目前还不应当把他一笔勾销”。    但是五角大楼的一位中东问题专家对于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内部的争执中是否会占上风远远不是那么乐观。    他说:“如果叙利亚人真想干掉他,就是不放松对他的压力,那就很难看出他如何能幸存下来。”    他说,阿拉法特的地位已经削弱,没有力量说服阿拉伯温和派或苏联作出重大的努力来使他继续掌权。    这位五角大楼官员的看法同国务院官员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说,阿拉法特的失败使局势更加稳定的可能性,比再次引起动乱或者引起一场中东战争的可能性要大。    这位五角大楼官员说,阿拉法特不大可能自愿同意撤军,因为这会要么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作战人员单独留在黎巴嫩,而且容易受到袭击;要么会迫使他们前往叙利亚,在那里“他们永远会在阿萨德的支配之下。”

6. 英刊文章:《苏联老人们能制定出新政策吗?》

安德罗波夫面临的任务即使对一个年纪较轻身体较好的人来说也是难以胜任的    【英国《苏联问题分析家》双周刊六月二十二日文章】题:苏联政治局:老人们能制定出新政策吗?    安德罗波夫主席所面临的任务,即使对于一个年纪比较轻、身体比较健康的人来说也是难以胜任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领导人之间你争我夺的斗争会平息下来。他们都在努力寻找也许能使苏联摆脱内外困境的新政策。当克里姆林宫的那些老人正集中力量确保自己的生存而不是有效地处理更加带有根本性的国家大事的时候,政治局内的派别活动会继续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东西方的对抗、波兰问题、阿富汗问题、中国问题:苏联对外关系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谈判,这些谈判需要慎重地处理。但是国内的政治基础并不牢靠。苏联国内日益增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给批评安德罗波夫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弹药;而且,最近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所进行的人事变动并没有发展到足以大大加强安德罗波夫在领导集团中的个人地位的地步。    虽然安德罗波夫在几个月内就获得了勃列日涅夫花了十三年才得到的这些最高职位,但是克里姆林宫的权力还远远没有集中到他一个人的手里。他在政治局里的主要对手契尔年科仍然作为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于重要地位。    现在几乎没有什么迹象表明这样一个领导班子能够推行强有力的新政策来改革经济和解决国外问题。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葛罗米柯发表的重要讲话都没有什么特别新的主张。侧重点的不同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既不表明他们之间在进行争斗,也不表明契尔年科具有比安德罗波夫更浓的“鸽派”色彩。

7. 斯坦伯格认为阿拉法特将采取更接近苏立场的办法解决内部分歧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六月二十九日报道】希伯来大学杜鲁门学院的研究人员、这里研究巴解组织问题的主要专家斯坦伯格博士说,巴解组织队伍中以及阿拉法特和叙利亚之间的裂痕,最终将朝着有利于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的方向弥合起来。斯坦伯格博士估计,巴解组织不会从采取外交办法完全转向采取恐怖手段。    斯坦伯格博士在同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我认为,阿拉法特目前将设法通过采取更接近苏联的立场的办法来解决他内部的问题。他将要求苏联人设法劝叙利亚人缓和对他的压力。”

8. 阿萨德要求阿拉法特公开道歉

【美联社突尼斯七月三日电】阿拉法特一位亲密助手今天说,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要求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对他指责叙利亚支持游击队中的兵变一事公开道歉,并要求巴勒斯坦领导人满足举行兵变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要求不披露姓名的这位助手说:“他们对调解人说,欢迎阿拉法特回叙利亚来,但是,只有在他做到下述两点之后才欢迎他来,这两点是,对他指责叙利亚干预巴勒斯坦内部问题一事作出公开道歉,他要满足阿布·萨利赫提出的要求。”    巴勒斯坦人士说:“叙利亚人说,必须由阿拉法特本人作出道歉,而且持不同政见者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然后他们才能讨论今后同巴解组织的关系。”    他说,调解人访问阿萨德时,阿萨德否认他的军队积极支持叛乱者,不过,他承认,叙利亚人“完全支持叛乱者提出的要求”。

9. 美正在研制潜入战斗机和轰炸机

【《纽约时报》五月三十一日文章】美国在同苏联空防进行的比赛中,由于美国努力制造雷达几乎无法发现的潜入式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看来正渐渐赢得胜利。    潜入技术要把吸收雷达射束或者折射雷达射束而不是反射雷达射束的材料、涂层、构思和外形结合到一起。目前的情况是,将首先集中于生产一百架B—1B远程轰炸机。有消息说,空军还在研制潜入式战斗机。根据目前的计划,一百架B—1B轰炸机要在一九八六年可供实战,估计耗资二百亿美元。计划还要求在九十年代初生产出一百一十架可供实战的称为先进技术轰炸机的潜入式飞机,估计要花三百亿美元。    潜入式飞机技术中有一些重要部分已经用到B—1B轰炸机上。飞机能被雷达探测到的横截面不到一平方米,B—1A是十平方米,更老的B—52是一百平方米。    现在用于潜入式轰炸机的好几项新技术使雷达反射减少到这个程度,敌方雷达只显示无法发现的回波。如果目前的发展证明是成功的,这样造出来的飞机很可能象一片飞翼。一个步骤是消灭机架的棱角。B—1B飞机就是这样的,有助于缩小飞机的雷达外形特征。工程师在设计潜入飞机时,考虑把发动机放到尾部和机翼上,这样涡轮的叶片就可以躲过雷达。

10. 利比亚摩洛哥两国表示要改善关系

【路透社拉巴特七月三日电】利比亚和库洛哥经过十几年的不和之后今天表明,它们决心结束争端并建立兄弟般的关系。    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三天访问结束后,两国发表的联合公报说,它们一致同意“必须”把北非的“一切紧张的根源撇在一边”而“保持这一地区不受搞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冲突的影响”。    公报又说:“它们表示希望结束妨碍两国关系以及妨碍两国建立兄弟般关系的一切情况”。    卡扎菲十四年来头一次对这里的访问昨天出乎意料地延长一天,使他和哈桑国王能举行第三轮会谈。官员们称他们的会谈是友好的和“一种必要的对话”。    公报说,关于西撒哈拉问题——利比亚和摩洛哥过去七年来不和的主要根源,双方表示“考虑”非洲要努力通过安排举行公民投票的办法和平地解决这个问题。    利比亚一直广泛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游击队运动为控制西撒哈拉而同摩洛哥作战。

11. 伊拉克外长抵开罗同埃及官员会谈

【路透社开罗七月三日电】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今天抵达这里同埃及官员举行会谈,这是自从以色列和埃及于一九七九年签订和平条约以来伊拉克高级官员头一次访问开罗。    开罗和巴格达的关系自从一九八一年以来有了改善,因为埃及表示支持伊拉克同伊朗打仗并向伊拉克提供军事装备和弹药。    阿齐兹直接前往亚历山大同穆巴拉克总统举行会谈。    他对记者说,伊拉克反对任何人干涉巴勒斯坦人的事务。    他说,他在埃及的会谈将包括巴勒斯坦危机和“巩固巴勒斯坦合法领导”的办法。    阿齐兹说,他带来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给穆巴拉克的一封信。他拒绝透露信的内容,不过,他说:“我们觉得,目前进行磋商是民族的需要。”

12. 世界报纸要目(七月四日)

波恩《波恩评论报》:科尔今天飞往莫斯科    莫斯科《真理报》: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关闭    贝鲁特《日报》: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亚历山大会见穆巴拉克    伦敦《泰晤士报》:舒尔茨执行结束黎巴嫩危机的使命    华盛顿《华盛顿邮报》:舒尔茨的访问重点是讨论叙利亚的作用    纽约《纽约时报》:阿富汗难民听到舒尔茨的许愿:“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    曼谷《曼曼谷邮报》:海登就高棉问题向中国提出呼吁    东京《日本时报》:第六次联合国贸发会议结束,成果不大    (合众国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