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12-27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赵总理同沙德利总统会谈
法新社报道,阿尔及尔观察家注意到双方都有要使阿尔及尔和北京的合作具有真正内容的相同意愿 【法新社阿尔及尔十二月二十五日电】国际局势,特别是非洲和中东问题,是中国总理赵紫阳同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今天在这里会谈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总理的第二天访问中,两位领导人还讨论了促进中国和阿尔及利亚经济关系的问题。 他们昨天的会谈涉及双边关系和加强两国间贸易的办法。 观察家指出,中国总理将利用这次访问谈一下北京对发展中国家间“南南对话”看法的要点。 【法新社阿尔及尔十二月二十五日电】中国总理赵紫阳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二十五日举行的第二次会谈的中心是国际局势,特别是非洲和近东局势和发展阿—中经济关系。 赵紫阳昨天同阿尔及利亚国家元首研究了重新促进两国经济来往的手段。 尽管双方对阿—中会谈内容严守秘密,但观察家通过双方发表的公开讲话注意到双方要使阿尔及尔和北京的合作具有真正内容的相同意愿。 据同一观察家说,中国总理将利用这次机会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忠于不结盟运动的阿尔及利亚领导人,介绍北京对第三世界问题的新看法。 关于国际政治的其他问题,特别是非洲和近东问题,两国立场广泛一致,尽管有时双方看法不同。 人们可以设想,阿—中会谈将使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对非洲和阿拉伯问题的立场,特别是有关西撒哈拉冲突、东方—西方紧张局势和裁军问题的立场。 【法新社阿尔及尔十二月二十五日电】中国总理赵紫阳二十五日开始了对阿尔及尔进行的第二天访问,他在“烈士纪念塔”献了花圈,然后同沙德利总统举行了第二次会谈。 中国总理昨天到达后同阿尔及利亚国家元首一起共进工作午餐。 双方在午餐上主要讨论了双边关系问题和将在赵紫阳和沙德利总统在二十五日举行的第二次会谈中详细讨论的问题。 阿尔及利亚—中国经济关系水平较低,最近三年增长了一倍多,从一九八○年的四千四百万美元增至一九八二年的一亿美元,但阿尔及利亚的逆差很大。 阿尔及利亚人士指出,这个问题是会谈的主题之一,会谈还将谈到进一步扩大两国经济和贸易来往的手段。 【美联社阿尔及尔十二月二十五日电】中国总理赵紫阳今天会见了阿尔及利亚官员。 执行经济和政治关系多样化政策的阿尔及利亚赞成加强中国同非洲之间的政治联系。阿尔及利亚官员希望这个地区从中国在修筑铁路、农业和轻工业的专门技术知识中得到好处。 据中国官员说,两国贸易的百分之九十是中国向阿尔及利亚出口茶叶、纺织品、家用品和缝纫机这类轻工业机械产品。阿尔及利亚贸易官员希望用增加同中国出口磷酸盐的办法来减少阿尔及利亚的贸易逆差。
2. 埃及《十月》周刊文章:《中国之风在非洲吹拂》
【埃及《十月》周刊十二月二十五日一期文章】题:中国之风在非洲吹拂 它是世界的心脏,是亚洲的核心之核心,谈论它就是谈论政治、哲学、历史、文明、组织、纪律、革命和不屈不挠的变革意志。世界现在就是这样看中国的,中国自己非常谦虚地这样看待它自己。这只能说明人们相信这样一点:中国是世界的心脏,是文明的发祥地。 中国能够使十亿多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 新中国用自由来荡涤污浊,用向先进技术敞开大门来使自己焕然一新。新中国正在为收复香港和台湾作准备,在自己的土地上树立了敞开大门的成功样板。 中国总理对非洲十国的访问是中国敞开大门的政策的一部分。他并不谋求施加影响。 中国是两个超级大国竭力求得其欢心的亚洲国家。华盛顿在用先进技术和军事援助来引诱它,以便使苏联有一个顽固而强大的对手。莫斯科之所以希望结束敌对状态,是因为同北京的争执给克里姆林宫带来了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沉重负担。为了以折衷办法解决柬埔寨危机,中国提议承认由西哈努克亲王领导的联合政府。中国正在争取不结盟国家对这个政府的支持。这说明,中国是希望和平解决柬埔寨危机的。 因此,不能把赵紫阳的访问同中国扩大影响、打开新市场的新政策分割开来。特别是他在这次访问一开始就到开罗来,是证实中国认识到埃及在非洲以及在不结盟运动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同意加强和加深同埃及的经济与军事合作,赞同阿拉伯对于同以色列的冲突采取的态度,要求给巴勒斯坦人以自决权和拥有自己的国家的权利。这证明,北京是希望在这个地区以及在国际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作用的。
3. 《日本经济新闻》社论《中国总理访问非洲》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二月二十六日社论】题:中国总理访问非洲 中国总理赵紫阳从十二月二十日开始,踏上了周游非洲之途。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中旬到二九六四年三月初,当时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访问过包括非洲十国在内的亚非欧十四国。周总理的访问,当时被称为漂亮的、精力充沛的“中国的非洲外交”。 与当年周总理的访问相比,这次赵总理的访问只限于非洲,规模没有那么大。但是,在今天的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的总理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专心从事访问外交也属罕见,就是在文化革命后的中国亦为首次。中国对外部门的布局正在改变,把这些情况合在一起来看,大概可以说,这次赵总理的访问仍然是象征中国外交重新起步的一个动向。 邓小平、胡耀邦和赵紫阳的现领导体制迄今采取了“调整”政策。这样来看,调整的结果,不仅在内政方面,而且在外交方面,也开始出现影响。实际上,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对日、对美和对苏的变化,就可说明这一问题。 但是,有关非洲的内外形势,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一九八○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产油国阿尔及利亚为一千八百七十美元,拥有矿产资源的摩洛哥和刚果为九百美元。如果说以上是特例的话,那么其余的几个国家都是低收入国家,例如埃及和赞比亚为五百至六百美元,肯尼亚为四百多美元,而坦桑尼亚和扎伊尔则不到三百美元。而且,这十个国家人均粮食产量,现在比七十年代都下降了。 再加上原料产品出口价格的下跌,它们对经济发展都感到为难。因此,非统组织内部的对立未能解决,十一月份的例行首脑会议流产了。 从非洲这些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艰苦状况来看,中国将如何打开对“集体自助”的有效交流的大门呢。大概关键就在这里。
4. 法报认为赵总理访非表明中国想在第三世界起更大作用
【法国《费加罗报》十二月二十日文章】题:在周恩来之后二十年,中国总理又访问非洲 是什么东西促使中国政府首脑去长途跋涉呢?从表面上看,除了北京想表明它继续奉行向各方面开放的政策外,别无任何理由了。强有力的人物邓小平,在今年九月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重申,他的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观察家们认为,赵的访问表现出中国想在第三世界中起更大的作用的愿望。在距新德里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两个月之际,中国无疑打算发出一个信息,即与那些象中国一样反对“世界霸权主义”(苏联和美国)的国家团结一致的信息。 更具体地说,这位中国领导人可能要求他的非洲的和阿拉伯的对话者,在新德里的首脑会议上为民主柬埔寨的事业辩护。关于这一问题,人们知道,印度政府已经决定让柬埔寨的位子空着,而越南外长阮基石刚刚访问了印度首都,越南正在尽力使印度接受金边现政府的代表,这个政府是在红色高棉一九七九年崩溃之后由河内扶植起来的。 当然,中国不是不结盟国家,但它知道,一九七一年支持它进入联合国的这些国家是经常能听取它的意见的。 人们说,北京不想把它的政策强加给第三世界,但它打算在第三世界内部表明它是一个可与超级大国对阵的“有资格的国家”。
5. 《一次划时代的访问》
【刚果《战斗》周报十二月二十五日评论】题:赵紫阳在非洲:一次划时代的访问 在国际方面,中国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独立的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则。中国同世界上一百二十四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发展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这次对非洲国家的访问就是证明。 中国还援助和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同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捍卫世界和平。 在目前这种合作起首要作用的国际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不能与世隔绝地生活。因此,中国选择经济、贸易、文化来往和对话。中国总理的这次访问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这次访问是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因此,这是一次历史性访问,因为对非洲进行的这种高级访问很少。
6. 拉巴特人士认为:赵总理访摩将有助于加强两国友好关系
【法新社拉巴特十二月二十五日电】拉巴特人士认为,中国总理赵紫阳从下星期一(十二月二十七日)对摩洛哥进行的三天正式访问,将有助于加强中摩“友好关系”,并使得一些合作项目能够具体实现。 在摩洛哥首相布阿比德今年二月正式访华时,已经探讨过这些项目的大纲。这些项目主要涉及到贸易和中国在卫生、农业(种水稻和茶叶)、工艺(瓷器、地毯和木材加工)和生产日用乙烷方面提供的帮助。 在贸易方面,摩洛哥最新的统计数字突出地表明这个王国有巨大的逆差。王国在一九八一年对中国的出口只达从中国的总进口的百分之二十三点八。 摩洛哥主要从中国进口茶叶、电器用品和各种工具。摩洛哥向中国出售磷酸盐、结晶盐、石膏和成包棉花。 中—摩合作近几年来是非常好的,中国派了一百来个专家在拉巴特修建一个大型的体育中心,明年在摩洛哥举行的第九届地中海运动会的部分项目就在这里进行,另外还有数十名中国针灸医生在摩洛哥工作。 哈桑二世国王最近公开称赞这些医生在摩洛哥医院里的工作态度。 在政治方面,两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观点一致,观察家们指出北京和拉巴特多次表示它们对两国在以色列—阿拉伯冲突,恢复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反对各种“霸权”等问题上观点一致感到满意。
第 2 版
1. 《远东经济评论》述评:《中国五年计划确定了适度的增长指标》
说中国出口指标能够达到;几年来农业增长速度高得令人吃惊,这应归功于农业政策的改革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十二月十六日一期评论】题:奠定基础,副题:中国的五年计划确定了适度的增长指标(作者:罗伯特·德尔夫) 赵紫阳总理十一月三十日在北京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了一个报告,公布了中国当前的五年计划(一九八一——一九八六)。这个五年计划决定要继续实行目前经济增长率适度的策略。投资计划强调,中国加紧发展能源工业和运输基础工业以及提高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为今后经济较快的增长奠定基础。 赵紫阳批准了要扩大贸易和鼓励外国在中国投资的门户开放政策。外贸总额可望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八点七,到一九八五年将达到八百五十五亿人民币。赵说,进口额的增长比出口额的增长要快,这对于中国的贸易伙伴来说是个值得欢迎的消息。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进口额将平均增加百分之九点二,到一九八五年将达到四百五十三亿人民币。预料出口额平均每年将增长百分之八点七。 几年来,中国的储备金额迅速增加,从一九七九年的二十二亿美元增加到今年六月的七十三亿美元,而且尚未包括大量的黄金储备。此外,中国可以在不动用上述储备金的情况下,转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短期贷款。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享有八亿二千一百万美元的特别提款权。 中国由于两年来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进口、取消和推迟进口一些成套设备的项目,出现了这种轻松的局面。 虽然世界上持续的萧条局面可能干扰这个五年计划,但是中国出口增长指标将可以达到。据官方说,一九八一年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额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六点七,而达到三百六十七亿六千万人民币,预料在一九八二年将增加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六,因此,到一九八五年,出口额为四百零二亿人民币的指标能够达到。 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预定要增长百分之四点零八。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指标。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五,这种增长速度高得令人吃惊,它相当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七九年平均增长率的二点五倍。农业取得这种增长率的主要原因,应归功于当前实行农业政策的改革。中国由于在全国推行新的农业体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戏剧性成就。
2. 日《国际贸易》报道东欧一些国家欠债严重
说中国与之相比外汇较充裕,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中国是佼佼者 【日本《国际贸易》周报十一月三十日一期报道】(作者:经济评论家渡边长雄) 发展中国家延期偿还外债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不产油的发展中国家,而且随着石油价格的下跌,这种现象也扩展到了象墨西哥那样的产油国。就连波兰也出现了这种现象。这种情况还波及到了匈牙利等国。 据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整个东欧欠西方的中长期债务余额达五百七十亿美元,加上短期借款,共约达八百亿美元。波兰等国,在七十年代前半期的东西方紧张关系缓和的时代。向西方筹借资金,加紧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但是,借款还没有用完,就受到了石油冲击,而且向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也减少了,因此外汇周转困难。 波兰(债务余额达二百二十四亿美元)的情况是,经济发展的停滞引起了“团结”工会的罢工,生产本身终于因遭受打击而瘫痪。一九八一年国民收入比上一年减少百分之十三,情况十分严重。匈牙利的债务为七十二亿美元,但是由于其人口少,所以平均每人的债务是东欧地区最高的。一九六八年以来,匈牙利一直是进行自由经济改革的佼佼者。但是由于推进工业化,形成对外贸易的一半依靠西方的体质,因而全面地受到了西方经济萧条的影响。 现在,整个东欧已经削减了向西方的出口,因此,贸易的规模成为缩小基调上的平衡。在这期间,经互会各国的对苏贸易己有四十四亿卢布的入超。因为这是以转账卢布标价的,所以也可以说这是苏联对经互会的援助。但是其绝对额正在减少,何况苏联的外汇状况很不佳,所以东欧没有偿还美元的余力。 与东欧国家相比,中国是佼佼者。中国看到东欧的先例,采取了违约措施,但是及早地停止进口成套设备还是英明的。现在外汇也比较充裕了,包括农产品在内,国民生产总值也增加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似乎是仿照匈牙利的,但也适当地作了修改。而且中国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
3. 印《国民先驱报》文章:《规定“门户开发”的中国宪法》
【印度《国民先驱报》十二月二十日文章】题:规定“门户开放”的中国宪法 中国新宪法的一些重要规定令人断定,中国现已选择了“门户开放”政策。 新宪法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北京“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这一条在某些东盟国家的首都被解释为公开邀请那些在当地暴动失败的反叛分子到中国去。从第三十二条规定看,北京将难以消除这些国家的顾虑,特别是印尼。 第十八条清楚地反映了由邓小平副主席提出的对经济问题所采取的注重实际的立场。第十八条规定,为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在中国进行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实际上,这将不仅鼓励海外华侨而且也鼓励其他人,特别是港、台、澳的同胞向中国和中国在第三国办的合资企业投资。 然而,中国也非常小心谨慎,它明确地说,任何一种宗教不得用外国资本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破坏活动。 这部中国新宪法所公布的其他许多新说法,都表明中国要奉行“门户开放政策”。例如新宪法宣称,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代替了中国反帝、反霸的说法。简言之,同文化大革命时期不一样,中国感到自己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对外政策、国防、贸易和商业等方面政策的其他变化,乃至公民基本自由问题的提法的变化都表明,中央王国这个概念,甚至恐外、憎外和疑外的观念都将让位于中国将来置身于人类集体之中的新希望。
4. 路透社介绍:赞比亚内陆港姆普隆古港
【路透社赞比亚姆普隆古十二月十七日电】(记者:迈克尔·沙特尔沃思)特稿 姆普隆古港座落在坦噶尼喀湖的南端,这个湖的内河航道长达四百五十海里,湖水连接赞比亚、坦桑尼亚、布隆迪和扎伊尔。 贸易分析家们说,耗资二百五十万美元的扩建该港口的计划,能把港口年吞吐量增加五倍。 姆普隆古港还可以在开拓内陆国家赞比亚的运输多样化上发挥一点作用。赞比亚自十八年前从英国人手里独立以来,由于南部非洲的政治发展,运输选择曾数次被打乱。 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这个港口有好几年十分繁忙,因为赞比亚通往南方的贸易路线受到了与邻国的罗得西亚政权的关系恶化的影响。 在一九六七年,吞吐量达到高峰,为五万六千吨左右。但是自那以后,吞吐量大幅度下降。 由欧洲经济共同体提供资金的这项(港口)扩建工程,包括铺设新路面,修建一个新的码头和安装现代化的装卸设备。 官员们说,这项工程可望在明年中期动工,在九个月内完工。这项工程将为赞比亚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带来新的活力,这里的人民主要是以打鱼和种地为生。 姆普隆古港的吞吐量增加后,将向湖畔国家和布隆迪的邻国卢旺达出口水泥和沥青。 欧洲经济共同体还资助翻修马拉维湖到姆普隆古之间的公路,从而使马拉维的出口货物能转口运到上述国家。
5. 法新社年终专稿:印尼经济今年受到世界性衰退的影响
一九八二年印尼受世界性衰退的影响,石油和经济作物出口下降,进口上升。银行界人士估计,八二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上升不到百分之四,八三年可能下降到百分之二左右 【法新社雅加达十二月十五日电】(记者:吉尔·贝尔坦)一九八二年年终专稿:印度尼西亚这个世界上第五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几年里一直受益于“石油大发展”,但是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它也充分感受到了世界性衰退的影响,它将不得不采取节约措施。 从经济上说,一九八三年对印度尼西亚来说将是严峻的一年,这主要是由于石油产品出口下降的结果(从一九八一年平均每天约一百五十万桶下降到一九八二年的一百三十万桶)。石油产品的出口占这个国家预算的大约百分之七十。其他商品的出口,主要是咖啡、木材、锡和橡胶,也比一九八一年的水平下降了百分之三十,而进口却上升了百分之二十。 据这里的银行界人士说,在一九八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七点五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九八二年将上升不到百分之四,在一九八三年可能下降到百分之二左右。 他们说,公私债务目前约有二百五十亿美元,但是它们的结构安排得很好,还本付息的数量“适宜”。然而,政府目前对于节约措施要搞到什么程度意见不一,因为五年来它的整个经济社会政策都是根据一项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即到一九八四年期满的“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制定的。 到一九八三年三月结束的一九八二财政年度的预算规定以一百零六亿美元作为日常费用及一百三十亿美元作发展之用。为了防止债务增加过多,好些高级官员最近都主张在制定一九八三财政年度的预算时要谨慎从事。一九八三财政年度的预算将在一月份公布。 官方人士说,如果要保证已经签定的合同不致受到影响,那么,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一九八四年——八九年的计划)中提出的一些项目看来是越来越有可能要进行修改,或者推迟,甚至取消了。
6. 美经济专家预测明年石油价格可能大幅度下降
【美《纽约时报》十二月十二日文章】题:分析人员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油价还要下降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的部长们聚在维也纳讨论扭转油价下降的办法时,工业界的专家们预测来年石油价格可能大幅度下降。 这些预测说,石油价格将从每桶三十四美元的基本价格水平继续下降,因此,人们担心象墨西哥和尼日利亚这样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在石油收入方面可能遭受很大损失,以至于他们无力偿还他们的巨额外债。这种情况可能会给已经处于紧张之中的国际银行体制带来更大的压力。 但是,在本周对一些经济学家的调查中,大多数经济学家说,事实将会证明,石油价格适度下降对世界经济恢复大有好处,利大大多于弊。 人们普遍认为,如果石油价格进一步下降,总的来说,遭受损失最大的将是石油输出国和石油工业。 从事经济预测业务的资料服务公司的负责能源服务的副总经理斯蒂芬·史密斯估计,如果每桶石油下降六美元,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仅在一年里在收入方面就要损失三百五十亿美元。他指出,一个问题是,只要世界经济仍然虚弱,即使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短期内石油需求也不可能增加。 史密斯说,“根本不可能用刺激石油消费的办法来抵销降价的损失。” 如果降低油价也许会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压力,这种做法会使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受裨益。 石油专家们预言,如果世界石油价格下跌,还可能会引起一些其他影响,即为节约能源和发展新能源而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减少。 但是,沃顿计量经济学预报研究所的伯德先生说,“一些受到损失的工业(象汽车制造业)可能得到一些好处。而大一些的汽车就会比小型汽车多一些。
7. 印八一至八二年粮食增加百分之二点七
【印报托新德里十二月十八日电】据官方宣布,在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年期间,印度总共生产了一亿三千三百零六万吨粮食,比前一年修改过的估计产量一亿二千九百五十九万吨增加了百分之二点七。 这则消息还说,在一九八一 ——八二年期间,安得拉、古吉拉特、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和旁遮普五个邦的粮食产量分别都达到了新的最高水平。
第 3 版
1. 美刊载文介绍影片《甘地》
【美国《新闻周刊》十二月十三日文章】题:影片《甘地》(作者:克罗尔) 有极少几部影片人们是非看不可的。阿顿巴勒爵士的《甘地》就是这样一部影片。这位英国演员兼制片人兼导演曾经梦想和构思了二十年,来拍一部关于印度政治和精神领袖的影片。《甘地》是一部大众化的影片。它触及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题材,并且是以一种很高的才智和直接的感情力量来处理这一题材的,它有机地组合了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的一生的种种事件。 甘地是一个不断改造本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又使世界发生变化的人物。布里利围绕个人和社会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写出了他十分出色的电影剧本。影片从七十八岁的圣雄甘地,这个光着脑袋、戴着眼镜、围着白腰布,拖着便鞋的世界熟悉的人物于一九四八年被暗杀开始。接着,影片立即回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银幕上出现了年轻的甘地——这位在英国训练出来的律师——在南非坐火车的镜头。年轻的甘地,一头整齐的黑发,戴着伦敦的领带和挺括的衣领,脸上露着一丝傲慢的微笑,比英国人还英国人。正当他在一等车厢舒适自得地坐着的时候,突然一个乘客怒气冲冲地命令他:“你这黑驴,滚回三等车厢去,否则我把你扔出去。”这使他大吃一惊。骤然间,甘地躺在了满是尘埃的车站上,从中尝到了种族歧视的滋味,这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生活。 这是贯串在整个影片中一系列变化的开始。这位衣着整洁、自满自得的年轻人,差不多是有悖于他的意愿,成为南非印度人争得权利而进行鼓动的政治领袖。由于遭到警察的毒打、并被投进监狱,甘地规定了非暴力抵抗的原则。他领导的示威游行队伍受到骑警袭击,他就躺在地上;他在一个群众集会上告诉听众,“我愿为事业而死,但不愿为此去杀人。”但他仍是一个西方模仿者:他在那个群众集会上仍唱着《上帝拯救国王》;并举着“我们是帝国臣民”的旗帜游行。 种族、经济和司法方面的压迫所引起的暴力,逐渐塑造了一个新的甘地,就好象他是在历史的铁砧上锻造而成似的。他刮得光光的脸上留起了胡子。他那光洁的黑发不见了。而当他穿着囚服,从牢房中被人召唤出来,去南非将军斯马茨的办公室,为改变印度人的法律地位而谋求达成一项妥协的时候,关键性的时刻来到了。 在甘地和斯马茨面对面的谈判中,我们看到了本世纪重大事件的缩影。而当甘地脱下他的囚服之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他穿起西方服装了。这一服装上的变化象征着他的解放。回到印度后,甘地以一种令人惊讶的程度同印度民众打成了一片。 随着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给大英帝国的统治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英国人的地位动摇了。在一次会谈中,一个英国死硬的保守分子唾沫飞溅地说:“你们别想让我们离开这儿。”甘地平静地回答说:“不,最后,你们就得离开这儿。”这一推断促使甘地采取一系列行动:为了抗议英国皇家对盐业的垄断,他长途跋涉二百英里来到海边亲自晒盐;他的追随者在以暴力对抗暴力进行反抗的时候,他进行绝食。惨不忍睹的是戴尔将军命令他的军队向和平示威者进行扫射,打死了一千五百一十六人,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大屠杀。 阿顿巴勒、布里利、摄影师威廉斯和泰勒以及阵容强大的摄制组和演员班子,在把甘地的一生压缩成三个小时左右的史诗片的过程中,极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 阿顿巴勒意在拍摄一部不用特技、不作虚假的心理分析的影片,他那老的传统手法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
2. 法国诗人和小说家阿拉贡逝世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二十四日电】题:密特朗说:“法国为失去一位伟大的作家而悲痛” 密特朗总统说,路易 ·阿拉贡逝世了,“法国为失去一位伟大的作家而感到悲痛”。 国家元首在对新闻界发表讲话时说,“阿拉贡是我们这个世纪的一部分,他经历了这个世纪的一切痛苦,目睹了这个世纪的希望。” 共和国总统强调指出:“他的诗篇的魅力和他的小说的感染力使他成了我国文坛的第一流的文学家。”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二十四日电】题:路易·阿拉贡逝世 法国诗人和小说家路易·阿拉贡于二十四日在巴黎逝世,终年八十五岁。阿拉贡是法国最伟大的现代文学家之一,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法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的领导人。 十二年前,阿拉贡失去了他最亲近的女伴埃尔萨。他于一九二八年在蒙帕纳斯法兰西学院结识了埃尔萨。埃尔萨启发了他的灵感,他的一些最优美的爱情诗就是在埃尔萨的启发下写出的。在漫长的四十年中,阿拉贡和埃尔萨亲密无间,对人生充满了热情,为共同的政治和文学事业而奋斗,他们的朋友们都称他俩为“埃尔萨—阿拉贡”。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结识了布雷东,并成了他的好朋友。他同布雷东创办了“文学”杂志,参加了达达派运动以反对战争的恐怖,后来又参加了超现实主义派的活动。 他于一九二七年参加法国共产党,反对在摩洛哥的殖民战争。 在冷战时期,他在各条战线捍卫斯大林主义。在一九五六年,他对苏共二十大揭露的斯大林的问题感到“震动”。次年,他荣获“列宁”奖金,接着又成了布拉格哲学院和莫斯科大学的名誉博士。 一九六六年,他谴责苏联政府迫害一些作家的作法。这些作家由于匿名在西方出版了一些批评苏联当局的书籍而受到了迫害。一九六八年,他在《法兰西文学》周刊上发起了反对入侵捷克的宣传运动,因此,该周刊在东欧国家被禁止了。 但在一九八○年,他公开拥护他的党支持苏军入侵阿富汗的立场。作为诗人和小说家,他的作品有时是晦涩难懂的,常常给人一种神秘感。他振兴了诗歌,捍卫了创作自由。他是“当代世界”上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巴莱的钟声》;《美丽的营地》;多卷集《共产党人》,他还在一九五八年写了《圣周》。 他的最后两部小说是《处死》和《亨利·马蒂斯》。这两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传体小说。 他的最有战斗性的作品是抵抗运动时期写的一些诗歌,如《令人心碎》,《埃尔萨的眼睛》。他的许多诗篇被一些作曲家配了曲子,成了法国的广泛流传的歌。
3. 法新社报道中美苏法等四十三国将参加在印举行的九届国际电影节
【法新社新德里十二月十三日电】国际电影节的发言人今天说,四十三个国家将参加明年一月三日在这里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电影节。这四十三个国家中包括法国、中国、美国、苏联和西德。 新闻和广播部的负责人拉尔对报界说,东道国印度放映的片子将是最多的,有十九部影片参加竞赛和作为参考片放映,其后依次是美国,有十一部影片,西德有七部,法国有六部,苏联有三部和中国有一部。电影节将分为五个部分,竞赛、参考、印度全貌、印度影片回顾、外国影片回顾和赞扬供销售的影片。 拉尔说,评选小组将先看完所有参加电影节的六十五部影片,选出二十到二十五部电影作为正式比赛的电影为评奖团放映。 在参加的国家中,有二十七部影片来自第三世界的国家,其中包括孟加拉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越南。 拉尔说,评奖团的九名成员将来自苏联、菲律宾、古巴、英国、毛里求斯,和另外两个国家,再加上两名印度人。
4. 苏“俄罗斯之冬”艺术节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十六日电】苏联文化部副部长库哈尔斯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一年一度的“俄罗斯之冬”艺术节今年将用来纪念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六十周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大剧院举行艺术节开幕式。这一天将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的芭蕾舞剧《黄金世纪》。 今年的艺术节可以使人们了解整个苏维埃多民族艺术的发展及其杰出大师们的创作情况。艺术节的参加者中有:赫连尼科夫、斯韦特拉诺夫、阿尔希波娃、普利谢茨卡娅、瓦西里耶夫。除了小白桦树舞蹈团、尤尔洛夫俄罗斯合唱团以外,参加艺术节演出的还有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摩尔达维亚若克歌舞团、立陶宛列图瓦歌舞团。 据宣布,参加今年第十九届“俄罗斯之冬”艺术节的外国旅游者,估计将达到创记录人数。
5. 美刊文章《一九八二年不走运的圣诞节》
美国有一千二百万人失业,二百万人无家可归 【美国《新闻周刊》十二月二十七日一期文章】题:一九八二年不走运的圣诞节副题:美国有一千二百万人失业,二百万人无家可归 豪斯顿原在加利福尼亚州海沃德市当公园维修工,一年半前辞去了这个工作,想到别的地方去碰运气。但他在这段时间饱尝了贫困的滋味。他一家人在外地根本无处安身。 豪斯顿一家人回到加利福尼亚后,在奥克兰附近的一座公园里搭起了帐篷,但是同另外九个无家可归的家庭一样,他们获准露营的两周时间很快过期了,公园管理部门在圣诞节前夕,把他们赶走了。这些住帐篷的人们的困难处境,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同情,幸好海沃德一家把豪斯顿一家安顿在他们家不用的野营车里,他们才算有个安身之处过圣诞节了。 在美国,大约有二百万无家可归的美国人乘坐着已破旧的旅行车在全国各地流浪。他们中间大约有三十万个家庭,依靠失业救济金和取暖费免强维持生活。但今年冬季,由于交不出煤气费,他们的煤气管道要被切断了。他们的孩子对圣诞老人说,他们真正需要的圣诞礼物是给他们的父亲找个工作。削减开支的代价:正是这些人在为美国未能果断地同贫困作斗争而付出了代价。两年前,美国采取了历史上幅度最大的削减社会福利的措施,致使数百万正式的辛勤工作的公民突然失去了工作。研究城市问题的机构声称,正当向慈善事业提出的要求肯定会增加的时候,三十万个这一类的私人慈善团体却要失去联邦政府原计划在一九八二——八三年期间给与的三百三十亿美元的援助。据旧金山地区的四十个慈善机构说,它们准备保持同去年差不多的各项预算,然而,它们面临着对救急食物、衣服和床位需要量上升的困难。尽管如此,在里根总统看来,数百万人的贫困处境正好是一次恢复美国人的慈善精神——按他所说,这种精神扎根于“邻居照顾邻居的简单行动之中”——的良好时机。贫困潦倒:主要问题是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的邻居很可能也是穷人。在密执安州,米利肯州长上星期宣布了一项“紧急救人措施”,使他有权调动国民警卫队来分发食物,那里的失业者的比率还不到五比一。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分会的成员,都愿意帮助他们的兄弟姐妹们,但在过去两年,这个工会有三分之二的会员被解雇。这个地方分会的主席霍恩伤心地说,“你知道他们一个个都贫困潦倒。” 另一个问题是,这场经济衰退的许多最大受害者都是没有邻居的人,因为他们已无家可归,或者离家外出寻找工作,过着流浪汉的生活。一些地方非常敌视贫穷的陌生人,菲尼克斯居民很讨厌那些流浪者从垃圾里寻找食物,他们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垃圾为市政财产。
6. 苏拍摄有关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的影片
【塔斯社敖德萨十二月十五日电】反映著名苏联科学家,宇宙火箭系统设计师科罗廖夫(一九○七——一九六六)青年时代生活的影片《起飞》,正由敖德萨电影制片厂摄制。 科罗廖夫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曾在这个苏联南部的城市住过。 影片描述科罗廖夫在敖德萨建筑职业学校学习和制造自己设计的滑翔机的情况。 苏联宇航员谢瓦斯季亚诺夫担任影片顾问。
7. 苏作曲家谢德林获列宁勋章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十六日电】著名的苏联作曲家谢德林被授予列宁勋章。他因对发展苏联音乐艺术做出重大贡献而在五十诞辰的时候获得这一奖赏。 谢德林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他从事各种体裁的音乐创作。 他的一些作品在大剧院舞台上获得成功。 今天在大剧院演出了由作曲家的妻子普利谢茨卡娅参加演出的芭蕾舞《海鸥》。
第 4 版
1. 《苏联企图直接控制印度支那》
【日本《军事研究》月刊杂志第十期文章】题:前途多难的东南亚形势,苏联企图“直接控制印度支那”(作者:国际形势研究家山崎太喜男) 东南亚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苏联已正式开始谋求对印度支那实行“直接控制”。 黎笋总书记在今年三月举行的越南共产党代表大会上吹捧苏联是最强大的牢固的盟国,声称“促进同苏联的团结和全面合作,是我国外交的基础。” 苏联本来的目的并不是要加强越南,而恰恰相反,是想让它同中国和中国所支持的柬埔寨的波尔布特军队战斗,来“削弱”它。其理由是,越南人的独立性本来很强,不希望置于包括苏联在内的外民族的控制之下。所以,要想控制这样的越南人,就必需彻底削弱越南。为削弱越南,使越南和中国相互克制是为上策。这样一来,越南越是被削弱就越要得到苏联的援助。这样就会加深越南对苏联的依靠程度,结果只能对苏联唯命是从。 换句话说,苏联是为了“直接控制”越南而让它同中国和波尔布特军队战斗的。苏联的最终目的是要完全控制越南,并把岘港、金兰湾等军事基地据为己有,一旦拿到既得权就永远不撒手。也就是说,越南变成苏联的属国,纳入苏联的战略之中。 美国还没有医治好越南战争失败的后遗症,在亚洲地区尚拿不出有效的办法的时候,苏联对印度支那却已经一步二步地完成了战略性渗透。 苏联开辟从远东的基地去岘港的定期航班,使十几艘舰船集结到南支那海,开始使用金兰湾巨大的海空基地正是在这个时候。 换句话说,苏联一方面让越南陷入对柬埔寨和中国进行“两个正面作战”从而图谋“削弱”它,一方面不断加强苏联本身的军事存在。可以说,这就是苏联的目标 ——“直接控制”印支三国。 苏联首先在越南把使用岘港、金兰湾基地永久化,连越南军人也禁止进入。 另一方面,逼越南偿还越南战争以来欠下的据说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债务。 因此,河内政权每年不得不偿还本利共计三十亿到四十亿美元的年利高达百分之十的欠债。 第二,在柬埔寨,苏联管理磅逊港,安插许多苏联人。 从今年年初起,又开始在其东南方的云壤港建设海军基地。 第三,在老挝,去年苏联大大扩建了万象南方的森坤空军基地,使该基地的米格战斗机由二十架至少增加到了六十四架。去年,苏联还在老挝部署了属于陆军情报部的几千名治安部队人员。 苏联如此不断“削弱”越南企图“直接控制”印度支那的目的何在? 那是为了:一、加强对中国的包围体制;二、遏制越南期望实现的“印支联邦化”;三、在印度支那造成对不得不依靠海上通道的自由世界,特别是对日本造成强大威胁的“苏联势力范围”。 苏联的目的是让中越对抗来“直接控制”印度支那。 总而言之,如果不自觉地认识到苏联正在巧妙地把在柬埔寨问题上的中越两国的“互相对抗”纳入到它的战略轨道,就找不到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眉目。
2. 路透社报道:苏联向阿富汗派遣新部队运送大量装备
【路透社白沙瓦十二月二十日电】(记者:威廉斯)来自同苏联接壤的阿富汗北部几省的旅客今天在这里说,自十二月初以来,苏联已经向阿富汗派遣了大量新的部队,运送了大量装备。 阿富汗游击队人士还报道,上周有一批坦克和苏阿两国政府军部队,已抵达同巴基斯坦接壤的库纳尔省省会阿萨达巴德。 这些游击队人士说,战场上的情况和喀布尔电台昨晚的一则广播说,阿富汗主席卡尔迈勒和其他高级官员已被邀去莫斯科看来是苏联新领导发出的明显的信号,,表明苏联不打算立即改变支持阿富汗共产党政府的态度。 这些人士说,他们对阿富汗战斗的战线正慢慢接近巴基斯坦这种情况也感到担心。他们赞成美国国务院作出的一个估计,那就是说,苏联共产党报纸《真理报》上周发表的一一篇社论暗示,苏联认为它有权“穷追”到巴基斯坦境内去。 路透社记者在这里采访的旅客是来自阿富汗昆都士和萨曼甘这样一些省份的商人。他们说,从十二月一日开始,从苏联边界到喀布尔的公路上挤满了大量军车。一些车队朝北面边界方向驶去,它们显然载着驻防期限已满的苏联军队。然而,这种车队的数目少于载着新坦克、装甲输送车、火炮、装甲车和苏联军队经过海拉坦一座连结两国的新桥梁进入阿富汗境内的一列列车队。 一些新的装备卸在基拉盖,基拉盖是喀布尔到边界中途的一个大型的苏联维修基地。 这些旅客说,这些坦克和其他车辆看起来似乎全是新的,他们说,这些坦克的轨距看来与现在在阿富汗境内使用的苏联坦克不同。 这些旅客无法确切地估计这些新部队和装备的数量,但是他们说数量是“相当大”的。 在到十二月十二日为止的两周中间,直升飞机每次都在游击队常常进行伏击的地方沿着这条公路飞来飞去,上下巡弋。 游击队人士说,十二月十四日,大约三百辆崭新的坦克、卡车和其他车辆从南格哈尔省会贾拉拉巴德出发,驶向阿萨达巴德。
3. 卡尔迈勒国防部一高级官员逃到巴基斯坦
【路透社伊斯兰堡十二月二十二日电】据巴基斯坦电台今天报道,阿富汗国防部的一位高级官员已经叛逃到了巴基斯坦,并且说,有许多阿富汗军人叛逃,加入了反政府的游击队或者在打他们时被打死。这家电台说,他是国防部办公厅主任阿卜杜勒·曼南工兵准将。 据报道,他说,现在,阿富汗军队的人数从一九七八年马克思主义者接管以前的大约八万人减少到了二万人。 据这家电台说,曼南准将说,现在,阿富汗的苏联军队已经认识到,他们是在打一场“无目的之仗”,因为,阿富汗人决心进行抵抗。
4. 埃及军官发现一种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
【法新社开罗十二月二十四日电】埃及《金字塔报》报道,埃及一位名叫霍桑.海拉的上校最近发现一种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这位军官曾在军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因为这种原料特别多,所以他的发现将使埃及军队大大减少制造火药的费用。报纸没有透露这个发现的任何细节,报纸说,初步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爆炸物的威力将会大大增强。
5. 印度一煤矿扑灭持续多年地下大火
【法新社新德里十二月二十四日电】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东部一个国营煤矿延续了若干年的地下大火已被扑灭。印度焦煤矿有限公司宣布,由于这场在地下九十米深处的大火已被控制,因此能够运出被封锁在地下的一千四百万吨宝贵的焦煤。这场世界上最大、破坏性最严重的大火是经过大约两年才扑灭的,花费了一亿一千万卢比。 这场大火是一九一六年以来贾里煤田发生的七十次大火之一,烧掉的焦煤达三千七百万吨以上。
6. 英报报道:苏为侵阿战争耗费了十亿英镑
【英国《每日电讯报》十二月二十日报道】题:阿富汗战争“让俄国耗费了十亿英镑” 一些西方分析家说,自从俄国于三年前的这一周入侵阿富汗以来,驻阿富汗的应征入伍的俄国占领军已有一万二千至一万五千人被打死打伤。他们估计,在阿富汗这样一个以地形极其复杂、气候极其恶劣著称的国家里,由于生活条件不适而住进医院的苏军人数为上述死伤人数的六倍。 外交界人士估计苏军损失的飞机和直升飞机有“数百架”,但是,这些人士说,无法估计在战争中损失的装甲战车和薄外壳军车的数目。 俄国去年向阿富汗提供的直接军事援助的费用估计约为十亿英镑。这个数字同向古巴和越南提供的军用物资的数字差不多。 对阿富汗的军事援助不象给古巴和越南的军事援助,不是“无偿的”,而且装备的质量也要差一点——这主要是因为莫斯科认识到,武器和其他物资很快就会落到阿富汗抵抗运动手中。 一些西方人士说,俄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的开支大概相当于俄国全年国防开支的百分之一不到一点。 俄国人自一九四五年以来第一次在华沙条约范围以外进行的这场军事干涉所付出的政治代价、尤其是在不结盟运动方面付出的政治代价,使莫斯科极为担心。 西方观察家们说,尽管在勃列日涅夫主席上个月逝世以后人们对俄国可能撤出阿富汗普遍感到乐观,但是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莫斯科准备考虑早日撤出阿富汗或达成一项折衷的解决办法。
7. 西德科尔政府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科尔上台以来经济上困难重重,回旋余地不大;但在外交上则十分活跃。他力图在国内外人士中留下深刻印象,为明年三月大选中多得选票创造有利条件 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和自由民主党自今年十月一日组成以科尔为总理的新的联合政府以来,在经济上面临重重困难,回旋余地不大,而在外交上则十分活跃。科尔上台后,风尘仆仆,多方奔走,与欧美国家领导人接触频繁,互相磋商,协调政策,增进关系,烘托气氛;对苏联、东欧集团表示出“向东方伸出手”的种种姿态。他通过各种场合来阐述新政府对外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以安定盟国和左邻右舍,并显示自己的政治风度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力图在国内外人士中留下深刻印象,为他在明年三月的联邦大选中多得选票创造有利条件。 巩固和加强同美国的关系,是科尔政府对外政策的基石。不论科尔在十一月中旬访美期间,或访美前后,他在谈到西德同美国关系时,都特别强调德美友谊,美国对西德的保护作用和双方的共同利益。 由于德美各自的处境和利益不同,在施密特执政期间,双方常有争吵,甚至互相公开指责,不和和紧张的阴影不时在德美关系中出现。施密特有时以“教师爷”的口吻教训美国总统,更使美国反感。科尔上台后,两国的气氛有较大改善,显得比以前“融洽和亲近”,但分歧依然存在。 总的来看,德美之间的同大于异。对付苏联对西欧的军事优势,是美国和西欧盟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西德处于北约的前沿。华约有九十多个师部署在东西德之间的边界附近,在十多分钟内就可飞临边界上空的华约飞机有四千多架。西德需要美国军事力量的保护。而美国也不能失去西德这个举足轻重的盟国。因此,两国间的利害冲突通常情况下不会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密切和深化德法关系,是科尔政府在加强西欧联盟努力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十月四日,波恩新的联合政府刚刚宣誓就职,科尔当晚就飞往巴黎,同法总统密特朗会晤,从而迈出他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步外交行动。到十二月十日为止,科尔和密特朗在两个多月内就进行了四次会晤。这在德法关系史上是非寻常之举。德法双方会晤的内容涉及到双边关系和协调它们的对外政策。 德、法两国是西欧两个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合作和联合,不论是对付苏联的威胁,还是抵制美国的压力,或是解决西欧共同的经济和政治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军事合作而言,法国的核力量和西德的常规武器可以使它们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据透露,法国准备生产射程为三百五十公里的哈得斯导弹,它的防卫范围包括西德的国土。 科尔上台后在对外政策声明中一再表示:继续推行缓和和合作政策,发展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关系,特别要为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而努力。 由于西德的地位和处境,科尔刚刚上台,新的波恩政府对苏联暂时不会采取大的动作,更不会过早同苏联进行最高级的接触,而是设法推动美苏首脑会晤,以便在美苏关系缓和的气氛中更好地维护西德本身的利益。明年一月,苏外长葛罗米柯将应邀访问西德。双方将通过这一接触互相摸底,为今后发展双边关系和部署新的外交行动准备条件。 同时,西德把重点放在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方面。近来,两个德国间的官方接触和来往已有增加,双方都作出相应的友好表示。两个德国之间的松动有助于它改善同整个苏联和东欧集团之间的关系。西德同苏联、东欧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是息息相关的。西德需要苏联的原料和能源供应,苏联需要西德的工业设备和技术。随着美国取消对苏联、西欧煤气钢管交易的禁运政策,德苏经济贸易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概括来说,西德现政府和前政府的外交政策并无根本区别,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科尔政府由于上台不久,又属过渡性质,它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第三世界的政策,还未全面展开。所以,它的强点和弱点还未充分显露出来。从现在到明年三月大选,时间也很短。在这期间,波恩新政府外交上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仍将继续进行它的积极而谨慎的外交活动。(新华社记者朱敏信发自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