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02-16

第 1 版

1. 黑格呼吁西欧对苏采取一致行动

【法新社华盛顿二月十四日电】美国国务卿黑格今天在这里说,他对法国决定继续协助苏联铺设横跨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感到“非常震惊”。    黑格在访问非洲和欧洲五个国家之后昨晚返回这里时对美国广播公司电视记者说,法国的这项决定是一项“我们不能原谅或赞成的措施”。    他说,美国必须同西方盟国举行谈判,以便“使它们相信”,除了那条把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送到西欧国家的管道外,“还有别的可供选择的东西”。    他说,“最重要的是,必须不让苏联利用这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对西欧盟国进行讹诈”。    黑格说,负责安全援助和科学技术事务的副国务卿帮办巴克利将在十天内某个时候率领一个代表团前往欧洲,讨论西欧国家在波兰危机后向苏联提供贷款所引起的问题。    他说:“我希望我们在这方面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协调一致地行动。”    黑格说苏联和波兰在国际上陷于孤立,他举出上周在马德里举行的欧洲合作与安全会议上西方国家对苏联阻止辩论波兰问题的活动的反应作为例证。    黑格说:“这种反对产生的影响比美国本来宜于采取单方面制裁措施产生的影响大得多。除非对这个问题采取一致的方针,单方面采取措施可能就会没有多大意义……我们正在努力使西方世界保持团结一致。我们经不起单方面采取行动。”    黑格还说:“如果想在对苏联实行制裁方面取得成效,那么,今后在提供贷款方面采取措施是最能见效的。”    【美联社纽约二月十四日电】国务卿黑格今天重申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同时他说,这种支持将不会牺牲美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据说今天温伯格办公室的一位官员(身份未说明)说,里根政府正在设法“改变”对中东的军事政策,不再支持以色列。    黑格今天在电视节目中对记者发表谈话说:改变是“一个非常不确当的字眼”。他说:“我们对以色列的政策没有变,而且我预期这一政策将不会改变。”但他接着说:“这并不是说我们将不谋求同这个地区的温和的阿拉伯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黑格指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发言人的确只有一个。他就是里根总统。”

2. 外电评吉洪诺夫同日报主编的谈话

【法新社莫斯科二月十四日电】据塔斯社今天报道,吉洪诺夫总理会见日本一家报纸的记者时说,苏联并不想同中国对抗,而希望同它建立睦邻关系。    吉洪诺夫会见的是《朝日新闻》主编秦正流。塔斯社援引吉洪诺夫的话说,莫斯科「以前不曾、现在也没有谋求同北京对抗」。    他的讲话重申了勃列日涅夫主席去年二月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上阐明的方针。但是,这次讲话中没有克里姆林宫通常对中国领导人进行的那种抨击。观察家们认为,这一事实表明苏联愿意谋求同北京建立友好联系。    塔斯社援引吉洪诺夫的话说:「苏中关系中不存在在平等基础上本着互谅精神不能解决的问题。」    吉洪诺夫的讲话是在中国考虑要恢复同莫斯科的边界会谈的时候发表的。这一会谈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由中国方面中断的。    这里的观察家们认为莫斯科有意同中国改善关系是为了弥补它同美国关系恶化造成的损失。    【路透社莫斯科二月十四日电】据报道,苏联总理吉洪诺夫今天说,波兰恢复正常生活是符合莫斯科的切身利益的,莫斯科正在向它的盟国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    官方的塔斯社在这里发表了吉洪诺夫会见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的谈话。吉洪诺夫在谈话中表示,克里姆林宫毫不含糊地支持波兰实行军事管制。    但是他没有明确表示,莫斯科在支撑波兰的经济方面和帮助波兰偿还欠西方的债款方面准备走多远。    吉洪诺夫关于支持波兰军事管制的公开讲话是苏联领导层的一位高级成员发表的第一个这样的讲话。它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波兰外交部长奇雷克上个月访问这里时所说的任何话都进了一步。据东欧人士说,预计在波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之后,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将立即访问莫斯科。苏联总理对波兰军事管制公开表示赞成显然为这次访问定了调子。

3. 《亚洲周刊》说:《美向台出售武器的问题使中国不得不摊牌》

【《亚洲周刊》二月十二日文章】题: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使中国不得不摊牌    上周出现了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个棘手的问题,而且十分有可能损害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月内这个问题的第二次出现。美国决定除了继续同台北一起共同生产比较老式的飞机外,还向它提供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北京承认同美国的关系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它公开宣布,它愿意同美国人谈判一个逐步停止向台北出售武器的期限。外交人士声称,中国人考虑的期限是从现在起三至五年。    正如了解内情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无论是不发表意见,还是含糊其词的原则协议都可能使北京感到满意。但是美国人显然决定不给中国人留面子。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美国参院外委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上发表的一篇讲话——报界广泛报道了这次讲话——中说,里根指示他在前不久访问北京时不仅要拒绝作出这样的许诺,而且还要使美国今后继续有可能向台湾出售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    香港左翼《新晚报》主编、北京争取台湾和中国统一的“统一一战线”组织的成员罗孚对本刊记者说:““中国的立场是正当和合理的。这可能是美国方面暂时作出的反应。只要举行会谈,这个问题就有希望能够得到解决”。但是,他又说:“如果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那么,北京就可能作出非常强烈的反应,我确实支持这样做。”中国领导人当然是一贯坚持它的这一立场的,即如新华社的评论所说,向台湾提供军事装备“无疑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另一方面,美国人所一贯坚持的只是他们能够通过许多分析家所认为的不合潮流的和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来考验一下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耐心。

4. 美报报道:《苏联人不再指责意大利共产党人》

说继续论战带给苏的害处将大于好处,苏立场变化也许是苏斯洛夫离开政治舞台的反映    【美国《华盛顿邮报》二月十四日报道】题:苏联人不再指责意大利共产党人(记者多德尔发自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今天小心谨慎地避免同意大利共产党对抗,它建议结束谩骂并要求意大利共产党支持苏联的对外政策。    在克里姆林宫态度异乎寻常地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的三周前,苏共实际上把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开除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因为在波兰实行军管之后,意共领导人提出“猛烈的”和“真正亵的”批评。    今天,《真理报》一再提到贝林格和其他一些意共领导人是“同志”,然后下结论说,苏共“并不想加剧论战。但是,如果有人”象意共谴责波兰的镇压那样“把论战强加给苏共,那么它也不会后退”。苏联对意共的观点采取新的立场似乎反映出此间的下述看法:如果苏共继续同意共公开论战,那对莫斯科是不利的,那在政治上给苏联集团带来的害处会大于好处。    此间外交官们猜测,苏共立场上的这种变化也许是上月去世的苏联主要理论家苏斯洛夫离开政治舞台的反映。人们知道苏斯洛夫是正统观念的坚定支持者。接近勃列日涅夫主席的政治局委员契尔年科已接替苏斯洛夫的地位。    《真理报》今天重复了苏联进行的基本的指责:意大利党未能表现出“真正的国际主义”。    但是,它今天对意大利人进行的最尖锐批评是指责他们的行动“不利于和平与社会主义事业”    ——这是苏联党的武器库中形式最温和的谴责。    《真理报》今天这篇文章的调子和内容都说明,克里姆林宫希望缩小同意大利共产党人的分歧,或者至少希望防止进一步的论战,这种论战可能成为其他共产党讨论的话题。    看来同样明显的是,美国计划明年在欧洲部署新的中程核导弹的问题仍然是莫斯科最关注的问题。预计,意大利共产党人在反战运动中,在反对要部署的核导弹方面,将起重要作用。

5. 中央社报道美一些保守派人物致函里根要求重新考虑售台飞机的决定

【中央社华盛顿二月十三日电】美国各保守组织的十八位领袖顷上书里根总统,力促他重新考虑有关以FX型飞机售与中华民国的决定。这是近几周内支持中华民国的美国人士,就飞机出售问题致函里根总统的第三次。三十位美国参议员和五十四位众议员,曾分别于二月二日和八日就此事致函里根总统。由保守派领袖所写的这封信指出,中华民国防务的关键,端在其在台湾海峡上空保持制空权的能力,信文说,如不引进具有空中优势的新一代战斗机,以取代逾龄的F5型飞机,中华民国将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些保守派领袖说,他们仍然相信,里根总统将履行其亲自对中华民国所作承诺,并视中华民国为一忠实的友人和盟邦,他们在信中说:“不幸的是,我们深恐你已接受了国务院中某些希望追求‘卡特式’对华政策的不正确的建议和误导。”

6. 意共《团结报》发表社论说:意共认为苏对外政策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合众国际社罗马二月十四日电】意大利共产党今天指责苏联阻挠缓和和损害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形象。    意大利共产党在它的机关报《团结报》第一版上发表的社论中在谈到莫斯科时说:“干涉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汗和在波兰建立军事政权这样一些行为是在巩固社会主义的借口下采取的,这些行为是同巩固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有一些行为恶化了国际局势,阻挠缓和,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吸引力。”    《真理报》文章指责意大利人破坏    社会主义原则,并向莫斯科的敌人,特别是它在波兰的敌人提供援助。    意共《团结报》在答复中说,它希望同苏联人进行平等的对话,它不会不加思考地接受莫斯科的命令。它还指责莫斯科不肯公正地在苏联的报刊上阐明意大利共产党的立场。    《团结报》说,“我们的读者了解《真理报》的论点,但是苏联读者不知道我们的论点。”    《团结报》还说,意大利共产党人认为莫斯科的对外政策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因为它把和平的概念与加强苏联集团的概念混同起来了。    苏联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最近的这次交锋是它们在一月二十二日开始的舌战的第二个回合,那一天《真理报》指责意大利共产党不忠诚,有背叛行为。

第 2 版

1. 美《联合日报》载文谈中国决定精简机构

说中国机构再不改组,就极不适应经济建设和时代的需要。这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事    【美国中文《联合日报》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连载文章】赵紫阳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宣布,国务院要大举裁并机构、精简冗员的决定。这项宣布特别使人关注。惊人的机构重复和冗员为了了解机构臃肿与冗员充斥的情形,笔者利用在京之便,特请教了一些朋友,他们列举了下面几个大项:    首先就是机构严重重叠。中共政府机构的设置,建国初期是“一边倒”,照搬苏联模式,后来虽然经过一些调整、改变,但基本结构并无改变。例如工业机械部门中,从第一机械工业部到第八机械工业部,已达八个之多,还有农业机械部、冶金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等;又如农业部门,除了农业部之外,还有农垦部、粮食部、水利部、林业部;能源部门中,赊石油部之外,又有化工部、电力部和煤炭部等等。这么多类似部门,而又各自成立自己的体系,于是机构重复、建设重复的现象极为普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惊人浪费。在同一个城市里,你建一个修配厂,我也建一个修配厂;有时明明煤炭厂就在隔邻,但因不是对口的系统,偏偏要到外省或数百公里之外去运煤,这类事例,不胜枚举。中共的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再加上形成如此壁垒分明、门禁森严的“部门所有制”,不仅原材料、能源的消耗加重,就是人才、技术力量也更加分散薄弱了。    其二,就是层次繁多,数不胜数。以国务院系统而言,建国初期是四委三十个部(四委是国家政法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每个委员会管辖几个部。后来改为国务院的几个办公室。文革以后,又恢复各委,而且不断增设,农委、经委、建委、科委、进出口委、机械工业委、能源委、对外文委、民族事务委、计划生育委、体委、外国投资委等等,各委之下,管辖各部各局。现在,国务院的委、部、局、办公室达一百个。    中央如此,等而下之的省市、专区和县也照办,有相应的厅局以之同上级“对口”;军队的后勤部门也一样。尤其是专区,按宪法规定,专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是代表省政府检查、督促政策法令的实施和贯彻的,没有必要样样和省里对口,可是现在也搞得庞大无匹。结果是叠床架屋,手续繁多。遇事顺手时,大家都要管,婆婆很多,七嘴八舌,都要照办;遇事扯皮时,则你言我语,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难下决定;遇事风险时,又你推我搪,根本不办。    在大陆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请示一个小小问题,也得经过五、六重关卡,甚至十多个关卡,盖上三四十个印章,费时半年一年不得要领,最后批下来,已时过境迁,费时失事。    其三,各部门虚职副职过多。现在中共官场“婆婆”多的情况极之严重,单是国务院,正副部长就近一千人,司局长近五千人。各个部门的副部长,基本上超过十人,有的达二十多人之多。在各个部门中,副主任、副局长、副处长、顾问等等,人数繁多,已经司空见惯,有的拿工资不上班,有的上班不经常,加上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矛盾重重,于是局长的决定如不征求所有副职同意,说是“个人专断”;开会解决吗?又人多难以到齐,结果是公文旅行,在一个机关内也得游上一两个月,尤有甚者是压到抽屉里,研究半年,不知下落。在四化建设如火如荼,各国经济竞争如此剧烈之际,如此效率,怎能适应?    其四,经济管理机构,不是按经济规律来组织、建立和管理经济,而是用行政办法来管理。结果是只讲行政命令,不讲经济效果,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行政人员越多越好,权力越来越大;专业人员越来越少,权力越来越小,甚至毫无权力。各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大量出现。在西方是社会办学院,办医院;在中国却是学校办社会,医院办社会,有的单位,简直除了火葬场之外,什么都要自己办。结果是企业亏本,不讲经济效益。    对这次国务院机构的大改组,中共决策层倒是下了极大决心的。邓小平曾说过干部制度的改革是件大事,很不容易进行,但又非决心整顿不可。统筹规划安置冗员的确,中共机构再不改组,实在极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太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确是一件大事,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中共命运的大事。    那么,中共机构的这场大改革,准备从哪几方面着手呢?我探询了北京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得到的情况是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裁并机构,以减少重复现象;二、削减层次,以提高效率;三、裁减冗员,以精简机构;四、以经济规律,重组各类企业管理机构。    为了妥善安排被裁减的人员,国务院最近已经特别设立了离休退休干部办公室,专门处理问题,务求缓和和解决裁员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

2. 西德科学交流中心:希望增加西德在中国的留学生

【德新处波恩一月三十日电】题:德—中大学生和科学家交流    去年,在德国高等学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学生和科学家有约一千名。    波恩德国科学交流中心指出,对德国大学生和获得学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也有在中国学习和研究的令人感兴趣的可能性,并且不只是对汉学家来说有这种可能性。虽然要确保获得对研究计划所必需的物质和进入研究机构是不那么容易的,但随着双方的经验日益增多,德国科学交流中心希望在一九八二年明显地提高利用这种可能性的人的数量    ——去年约有一百名,大部分是领取中方和德方提供的助学金的。    据德国科学交流中心说,造成数量上不均等的一个原因肯定在于两国的培训和研究的发展情况不同和在助学金政策上有相当大的区别。在我们这儿汉语明显地属于“罕见的语言”。但是,没有语言的基本知识,不只是在中国的工作可能性受到限制,而且也使得德国科学交流中心的中国伙伴机构,在确保德国科学家能有意义地和富有成效地工作的先决条件方面出现了困难。

3. 英刊说苏在偿还西方债务上遇到困难

【英国《外事报道》一月二十八日文章】题:难以对付的债务?    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一些迹象,表明苏联在偿还它欠西方的一部分债款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它要设法对付农业歉收问题、满足波兰、古巴和越南要求援助的愿望以及支付入侵阿富汗的费用。    迄今最明显的迹象就是要求日本准许苏联推迟六个月偿还它用来购买纺织品的一亿五千万美元。俄国人还是第一次询问他们能否推迟偿还西方的贷款。在莫斯科的一些金融专家说,今后情况将会证明苏联还会向外国贸易伙伴提出一些这样的请求。这些专家还估计苏联还会要求获得新的贷款。    克里姆林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共产党的农业制度效果不好。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年的粮食产量大大低于指标,一九八一年的粮食产量可能要比计划人员所想象的甚至少七千四百万吨,这个减产幅度是惊人的。不仅如此。甜菜收获是十八年来最糟的。    波兰是消耗苏联资源的一个很大的负担。西方银行家认为,近十八个月来,俄国人也许已向波兰人提供了大约十五亿美元的硬通货,而且还推迟偿还波兰欠苏联的另外二十亿美元的硬通货债款。    一位西方银行界人士估计,苏联一九八一年的贸易逆差大约为八、九十亿美元。另一些分析家则认为,这个逆差可能是将近五十亿美元。    这笔钱从哪里来?    过去,俄国人在鹿特丹现货市场出售石油的生意做得很好,从高价中发了财。而现在由于石油供应过剩而引起的价格暴跌,苏联人的石油收入计划很可能没有完成。    黄金是苏联赚取大量外汇的另一个传统项目,可是黄金价格也在暴跌。    苏联有储藏量很大的天然气,这也是俄国人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但是分析家们说,正式开采还需要再过三、四年。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铺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的施工情况,而美国正企图阻止或至少拖延这项工程。    现在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俄国人存在着困难。据非共产党银行向苏黎世国际结算银行报告,苏联在那些银行的存款已经从一九八○年十二月的八十五亿美元减少到一九八一年三月的五十五亿美元,进而又减少到一九八一年六月的三十六亿美元。未偿还的贷款仍然还有大约一百四十亿美元。因此,苏联的债务净额在不断增加。    据估计,苏联欠非共产党世界的债务总额高达一百九十亿美元。    今年,苏联所欠的硬通货债务总额可能从一百九十亿美元增加到二百二十亿美元。东欧国家的债务总额可能增加大约一百二十亿美元。

4. 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去年世界谷物产量增加九千万吨

【路透社罗马二月二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天说,今冬北美、苏联和欧洲部分地区的严寒气候对粮食作物仅仅造成了很小的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还把它对一九八一年全世界谷物产量的估计数提高到了十五亿二千二百万吨,比一九八○年增加了九千万吨。    该组织在其出版物《粮食前景》中说,美国的冬季粮食作物有足够的大雪覆盖和充分的土壤湿度,能使有史以来少有的严寒气候所带来的冰冻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它说,严寒的气候妨碍了西德、法国北部、英国和几个东欧国家的农作活动,但是对粮食作物几乎没有什么损害。苏联没有报道冰冻造成任何大的损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说,去年谷物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粗粮。    对全世界小麦和粗粮产量的估计调高到十二亿五千一百万吨,而一九八○年是十一亿六千八百万吨。这种增加反映出,除了非洲和苏联以外,大部分地区产量的估计数都提高了。    美国一九八一年的小麦产量官方公布为七千六百万吨,而前一年是六千四百六十万吨。    联合国粮农组织说,苏联的小麦和粗粮的产量估计为一亿六千八百万吨,“大大低于官方规定的生产指标二亿三千六百万吨,比歉收的一九八○年减产了将近一千二百万吨”。    它说,小麦和粗粮的世界贸易预计在一九八一    ——一九八二年度将增加到二亿零四百万吨,比前一年增加九百万吨,运交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量都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5. 美刊文章:《美国铝业陷入困境》

【美国《商业周刊》一月二十五日文章】题:美国铝业陷入困境    美国炼铝工业目前正面临需求下降以及价格恶化两大难关,此一情况对生产厂家的利润极为不利。在美国炼铝业分居第二及第三把交椅的雷诺金属公司与凯塞炼铝化学公司预料将于近日发表去年第四季的亏损额。而第一大厂家美国铝业公司去年前九个月的利润降低百分之二十八,预料去年第四季的盈余降幅将更高。铝业界人士就当前美国铝业情势发表评论说:“此为一种灾难”。    今年元月十七日,炼铝工业的开工率仅百分之七十二,比一九七五年衰退时期尚低百分之三,而炼铝厂的关闭事件亦层出不穷,在元月初,生产厂家封闭了生产能力共二十三万四千吨的设备。    铝业问题专家史贝克托估计,炼铝厂家的库存目前约相当于六个月的供应量,已超过适当水准的四点五个月,但仍比六年以前高达九个月的供应量为佳。    国家铝业经销商公会理事长金布尔说:“更重要的是:顾客目前库存量极少,甚至没有存货。”他估计经销商的库存约仅三点九个月,为正常之供应水准。一旦需求再度上升,低库存水准将有助益。业者表示:“对于市场的回升作迅速的反应,吾人已居于一个极为有利的地位。”    但是,需求何时回升却无法确定。某些铝业人士相信,房屋及汽车对铝的需求如果获得解放,将可促使市场反弹回升,时间可能会在春季以前。另一部分人士则认为,在今年下半年以前,铝业的景气不可能恢复,在这段期间铝的售价仍将极为疲弱,这一点也许正是铝业界最感苦恼的问题。    据麦克格洛山公司出版的金属周刊称,由于需求极为低迷,目前铝锭售价每磅仅五十二美分,约比其标价七十六美分降低三分之一左右。更糟的是,此一价格甚至不敷每磅六十美分之成本。更有进者,铝锭的大幅度下跌,正促使买家放弃购买铝制成品,而改买铝锭以自己拥有的设备制造铝制品。分析家警告说,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将使铝价有再下跌之虞。    同时,需求的低迷亦将导使美国炼铝工业的生产能力下降。某些高成本的炼铝工厂将遭到永远关闭的命运。(转载台湾一月三十一日《经济日报》)

第 3 版

1. 苏美竞相摄制关于美国著名记者里德生平影片

苏将拍摄三集:《墨西哥在烈火中》、《十月》和《我看到新世界的诞生》。美拍摄的名叫《赤色分子》已公映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十二月九日报道】题:约翰·里德:莫斯科摄制电影对他的看法……    以英雄的身份安葬在莫斯科红场的美国作家约翰·里德,其短促而变化的一生将在苏联和美国摄制成影片,出现在银幕上。    在苏联描述里德在俄国和墨西哥革命中的业迹的影片中,弗朗科·尼罗将任主角。沃伦·贝蒂是美国影片的制片人和主角。    贝蒂的影片——《赤色分子》叙述的是里德及其妻子路易丝·布赖恩特(由黛安·基顿扮演)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欧洲以及一九一七年参加俄国革命的情景。这部连续放映三小时零一刻钟的影片,上星期在美国公映。    苏联影片共分三集,由邦达尔丘克导演,定于一九八二年上映,现在正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墨西哥摄制。    里德由于写了一本描述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现列宁格勒)起义的目睹记——《震撼世界的十天》——而受到苏联政府的赞扬。这本书中有赤卫队攻打冬宫的扣人心弦的一章。    里德是俄勒冈州波特兰人,哈佛大学学生,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在东欧和墨西哥作短暂停留后,到俄国去采访革命的情况。    布尔什维克掌权后,他同列宁成了朋友,并且成了新政府的鼓吹者。    里德在三十三岁生日前不久,于一九二○年患斑疹伤寒,病死于莫斯科。他享受了只有共产党的英雄才享受到的荣誉:被安葬在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苏联儿童在学习里德的作品,一些街道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而在革命博物馆中,他更是备受颂扬。苏共中央党刊一九七八年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说:“历史一直把美国人约翰·里德这个名字同十月革命及列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列宁主义的卫士中,是一位英勇的战士。”    苏联摄制的影片第一集叫《墨西哥在烈火中》,叙述里德在一九一三——一九一四年的四个月期间采访墨西哥内战和会见潘乔·维拉等革命领导人的情况。墨西哥和意大利影片工作人员在当地同俄国人一起工作。    苏联之所以决定摄制这部影片,既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出于商业上的考虑。    邦达尔丘克对《苏联文学报》说:“决定把约翰·里德的书拍成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表示群众革命运动的前进。”    尼罗在拍摄骑马驰骋在墨西哥战场的场面时,运用了他作为意大利西部电影明星的经验。影片的一个场面显示里德在墨西哥革命过程中扔了一颗手榴弹。    里德一度的情妇梅布尔·道奇由瑞士演员乌尔苏拉·安德烈丝扮演,影片中曾出现她裸体的镜头。苏联影界人士说,这个裸体镜头是供外国观众看的,在苏联放映的影片中将剪去。    第二集和第三集——《十月》和《我看到新世界的诞生》——仍在莫斯科制片厂拍摄中。有关里德在格林威治村和普罗文斯敦的片断,正在莫斯科搭景摄制。    《十月》再现了布尔什维克攻打冬宫的情景。在拍摄群众场面时,用了大约一万名临时演员,费时一个星期。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十二月九日报道】题:《赤色分子》,沃伦·贝蒂的优秀影片    《赤色分子》是一部不同凡响的、优秀的影片。    由贝蒂制片、编剧(和特雷弗·格里菲思一起)、执导和演出的这部《赤色分子》的重点是约翰·里德和路易丝·布赖恩特恋爱和结婚。路易丝在一九一五年抛弃了她的丈夫,摆脱了中产阶级的习俗,跟随着里德到了格林威治村,去追求她自己长期渴望的解放。    影片一开始是里德一九一三年在墨西哥采访潘乔·维拉时的事迹的剪辑,接着从波特兰到格林威治村;到马萨诸塞州的普罗文斯敦,接着到法国(在美国参战前),最后到了俄国,里德和路易丝在这里采访了一九一七年取得胜利的布尔什维克革命。    虽然《赤色分子》从具体规模来说,是长而且广的,但是其中心有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里德,他是一位终身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他以战争和革命作为他个人的素材。但是,他投身于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行动,使他甘愿为共产主义运动冒一切风险。另一个是布赖恩特,她是一位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她使自己成了一位悲剧性的女主人公。    贝蒂扮演的里德是很出色的,充满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热情,傲慢自负,并且展现了一个皈依者的忠诚。而黛安·基顿扮演的布赖恩特也毫不逊色,她美丽、自私、可笑而冲劲十足。这是基顿迄今演出的最出色的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伟大的历史时刻是很多的,其中有布尔什维克夺取冬宫。最使人惊异的是它没有采用十分荒唐可笑的作法,虽然其中有陶醉在刚刚目睹了革命的激情中的里德和路易丝随着《国际歌》旋律,在彼得堡一间冰冷的公寓中寻欢作乐的镜头。我想,其秘密在于:这部影片把里德和路易丝看作是历史的宠儿,他们愚钝,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献身于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的事业。    只有思想狭隘的人才会把这部影片看作是共产党宣传。虽然里德至死都是一位持有党证的共产党员,但这部影片基本上不是意识形态型的。《赤色分子》叙述的不是共产主义,而是一个特定的时代和一种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特别动人的美国乐观主义。纽约影评界提名贝蒂的影片为去年最佳影片    【路透社纽约十二月二十二日电】沃伦·贝蒂的影片《赤色分子》已被纽约影评界提名为本年度最佳影片。贝蒂这部极力赞扬激进记者约翰·里德和俄国革命的影片耗资三千三百万美元。

2. 《苏联画报》文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音乐世界》

【苏联《苏联画报》第一期文章】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音乐世界(作者:谢尔多鲍尔斯基)    莫斯科“苏联作曲家”出版社,正在准备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音乐、戏剧艺术》。作者、语言学博士戈津普德,是这位伟大俄罗斯作家的遗产的最大的专家。不久前,世界文学界庆祝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百六十周年诞辰。这个事件再一次表明了对这位十九世纪散文大师的创作和精神世界的浓厚兴趣。    新书的作者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任务——不仅仔细阅读,而且要“潜心倾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世界。这位学者说:    “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来,‘听觉印象’非常重要。他不总描写他的人物的外表,但从来不忘描写他们的声音。你们没注意过——我们时时听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的声音。比方说,让我们回忆一下《白痴》中的铃当声    ——先很疳哑,后来很响亮,宣告一些不普通的事件。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纳斯塔西亚·菲利波芙娜象独唱演员一样出现了。后面是罗戈任带领的一大群人象合唱队似地冲进来。这是典型的话剧,可以说是歌剧的场面。    “我在作家的传记中加进了大约三十名和他会晤过的歌唱家和演员。判明了他注意过的很多音乐会和戏剧。比方说,他没错过一场李斯特在彼得堡举行的演奏会。在一部作品里的一则偶然的回忆使我们准确地判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听了由贝辽士亲自指挥的他的交响曲《罗密欧和朱丽叶》。    “格林卡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喜爱的一出歌剧。作家终生爱戴这位伟大的俄国作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常看歌剧。    “不久前,在列宁格勒用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编排了芭蕾舞剧《白痴》。可能产生这样一个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柴可夫斯基真的彼此近似吗?    “内心的近似是无疑的。    “在苏联作曲家中内心世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近似的是肖斯塔科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在逝世前一个半月送给我一份他用《恶魔》中的四首诗作的歌。我有幸和肖斯塔科维奇谈过几次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很喜欢这位作家。    “用列斯科夫的小说编写的《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歌剧,大家知道,是以苦役的场面结束的。有一次,我问肖斯塔科维奇,他在写终场时,是否重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肖斯塔科维奇说:“‘当’然!”

3. 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结束并发奖

【美联社马尼拉一月二十九日电】一个新西兰男演员、一个俄国女演员、一位南斯拉夫导演和一部印度电影在首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金鹰奖》。    印度电影《乔林赫巷三十六号》写的是一个英印混血人小学教师的故事,国际评审团的十二个成员一致决定授予今年最佳影片奖。    评审团授予英国的《法国上尉的女人》、澳大利亚的《加利波利》和波兰的《瓦班克》特别奖。    这届为期十二天的电影节内容丰富多采。    有十八个国家的二十部影片参加了这次比赛。    这些奖品的颁发和美国的学院奖相似,不同之处是发奖时,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及其夫人和女儿在座。

4. 西班牙出生的作家桑德去世

【合众国际社圣地亚哥一月十八日电】在七十年代,曾被提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出生的作家兼教育家拉蒙.桑德,已在他的圣地亚哥家里去世。    他的最著名的著作是《曙光记事录》九卷。他在这部小说里结合政治和经济状况塑造了一些人物。    桑德生于西班牙阿拉贡省,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一年在马德里编辑现已停刊的《太阳报》。西班牙内战(一九三六——三九)期间,他是西班牙共和军中的一名军官,佛朗哥部队获胜后,他流亡墨西哥。    一九三五年,桑德曾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

5. 西班牙今年要使各博物馆设备现代化

【埃菲社马德里二月八日电】西班牙每年都修葺博物馆,保护文物古迹和增添新的艺术品,以吸引更多的游人。一九八二年,政府为实现博物馆现代化,投资十五亿比塞塔,约一千五百万美元。    西班牙文化部负责人图塞尔说,今年要使国内现有的八十八个大博物馆的设备实现现代化。    他又说,今年已着手的工作是扩大博物馆里的展览面积、增添更吸引游人的艺术品、修饰原有文物。    二月一日开放的普拉多博物馆已增加到十七个条件好的展览厅。到一九八三年,普拉多博物馆将成为世界上具有全部空调和现代照明系统的第一流大博物馆。

6. 国际现代艺术博览会在马德里开幕

【埃菲社马德里二月九日电】国际现代艺术博览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世界上十四个国家的三百六十五名著名艺术家展出了他们的现代艺术作品。上百个画廊向观众开放,多姿多彩,百花争艳。    今天上午,国际现代艺术博览会荣誉主席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主持了隆重的开幕仪式。文化大臣、文化艺术界的负责人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博览会组织者在讲话中说,“这样规模巨大的现代艺术博览会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十四个国家的杰出艺术家在这里集会和竞赛,将会在文化艺术史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大大推动现代艺术事业的发展。”    今天,马德里美术展览馆大厅里一片欢腾,来自西德、美国、法国、奥地利、阿根廷、比利时、巴西、哥伦比亚、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和委内瑞拉的艺术家们欢聚一堂,互相交流经验和畅谈友谊。他们展出的各种造型精巧,生动活泼的现代艺术作品,吸引着广大观众和艺术爱好者。博览会开放期间放映《毕加索及其一生》    同时,在博览会开放期间,将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座谈会、作家当场作画、音乐会,演电影和举行圆桌会议等。新拍摄的电影《毕加索及其一生》将在博览会上首次同各国艺术家们见面。

7. 印度电影出口盈利一亿一千万卢比

【法新社新德里一月九日电】去年,印度从电影出口中盈利一亿一千万卢比,主要部分是由印地语电影获得的。    南印度的出口电影占了盈利的第二位,其余部分是由这个国家其他地方电影获得的。印度用三十多种语言拍电影。    官方的一项公报说,这些钱是从一年放映了约一万二千多场电影中赚来的。绝大部分影片出口到有大量印度侨民的国家中去。

第 4 版

1. 西德报纸报道:《克里姆林宫想使欧洲脱离美国》

【西德《世界报》二月八日报道】题:克里姆林宫想使欧洲脱离美国(布罗克多夫发自布鲁塞尔)    日内瓦裁减中程导弹的谈判进展不顺利。在进行谈判后不到三个月,苏联国家和党的首脑勃列日涅夫就违反了商定的关于保密的规定并向公众宣布,莫斯科力图在一九九○年前削减三分之二在欧洲的中程武器。据西方消息灵通人士说,苏联在日内瓦的确曾经确切地阐述了这个立场:双方应把各自在欧洲的中程武器减为各拥有三百枚。    这样便出现了北约专家早在谈判开始前就预言到的情况:尽管莫斯科官方作了种种保证,但它仍将在日内瓦通过其谈判战略来拆散欧洲和美国的防御联盟。从苏联的角度来看,美国不是欧洲的天然盟友,欧洲的安全最好由苏联来保障。    如果人们分析一下苏联的这个建议(这个建议拒绝里根总统提出的零点方案,认为是无用的),那么美国必须从欧洲撤走其具有核能力的常规空军并把它部署在美国。美国可以在欧洲部署由它选择的三十七件中程武器:飞机、潘兴I式导弹或巡航导弹。苏联可以拥有至少带九百个核弹头的三百枚SS—20弹道导弹——比它现拥有的导弹还多二十枚。从这个基点出发,欧洲就不再具有防御能力了。如果有人用战争相威胁,欧洲就不得不投降,因为九百枚核弹头有可能消灭西欧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目标。苏联的这笔账是按众所周知的莫斯科计算方式计算出来的,就是说把英国和法国的主要战略核武器考虑在内,莫斯科的统计数是二百六十三枚。那么留给美国只有三十七个核武器。不管怎样,西方打算让法国在阿尔比昂高原的十八枚中程导弹算在里面。其余的作为主要武器系统是属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整体的。    按苏联的估计,这个使欧洲脱离美国主要战略核武器系统的做法是很完美的。它可以彻底打乱北约的“灵活反应”战略,打一场有限的核战争(如果说投降前要进行这样一场战争的话)那是可以想象的和可能的。北约专家们的意见是:“莫斯科在战略上谋求它在宣传上谴责美国的东西。”    对欧洲的威胁到此还没有结果。克里姆林宫一方面郑重其事地在日内瓦把美国空军部队赶出欧洲作为其目标,同时又不许人家在日内瓦协定中提到它拥有二千七百架有核能力的作战飞机。这是一些所谓第三代的超现代化的可变翼飞机,西方称之为“击剑者式”、“鞭击者式”和“装配工式”飞机。    这些飞机具有类似美国必须撤走的那些飞机的功率参数,这个参数甚至还更大。据说,苏联断然拒绝找一个西方要求的全球性地解决中程武器问题的办法。苏联想让对它国土上的武器限制只运用于苏联的欧洲部分。克里姆林宫说,乌拉尔以东地区的SS—20导弹或“逆火式”飞机不包括在内。然而,不管这些射程为五千公里左右的核武器是从库尔斯克还是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发射的,对于在西欧被击中的目标来说这是无关紧要的。    可是,北约人士满怀希望能在日内瓦使莫斯科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个基础上是无法达成协定的。苏联仍还处在一个使它感到不愉快的决议的压力之下:自一九八三年最后一季度起,将在西欧部署五百七十二枚新的美国核武器。    在日内瓦存在的困难更多地是具有哲理性的,应该被理解为不容忍任何矛盾的苏联社会学的结果:苏联在日内瓦的谈判伙伴在语气上尽管是友好的,但是在实质问题上只允许它的观点是“真理”。西方提出的主张被认为是主观的,因而是错误的。

2. 法报评国际关系的社论《冷战》

【法国《世界报》二月十一日社论】题:冷战    “缓和”的创造者和支持者们感到悲哀:冷战确实又出现了,在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建立起来的充作东西方“桥梁”的一切讲台和论坛上,到处都可见这种冷战状况。美国代表罗斯托在裁军委员会会议上说,苏联不仅要对它自己的侵略行为负责,而且要对其他人的侵略行为承担责任。他指责说,苏联“在其帝国主义的冒险行径中利用别人无权过问这一点”,“树立了一个坏榜样”。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公开宣布了他的打算:“以减少西方向苏联的工艺出口和贷款的方式,使苏联工业逐渐落伍。”    当然,波兰事件今天已成了“反苏喧嚣”(这是用塔斯社所讲的话来说的)中的中心内容。波兰在莫斯科授意下实行的暴力措施,使“缓和”的典型产物、即起初的欧安会及其马德里续会陷入窘境,这是很自然的。如果这种集会在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就存在的话,无疑也会使西方作出比当时所表现的出奇的软弱态度要强烈得多的反应。但是,这种解释并不足以使人信服。    事实上,这种现象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在很多国家,特别是法国和美国,舆论对波兰事件极端敏感。这种敏感有时使各国政府走得比它们想要走的还远。另一个是美国领导班子决心要在所有可能的地方使苏联人处境困难,决心要以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全向”宣传运动来配合白宫决定作出的巨大军备努力。    苏维埃政权的令人厌恶和担心的形象(主要是由于它对阿富汗的入侵,对波兰施加的压力和它的SS—20导弹),提供了一个开展这一宣传运动的好机会。但克里姆林宫也并不因此就没有进行反击的手段和机会。    超级大国不是国际大赦,而里根的全向运动显然不会受枝节问题的约束。它在人权问题上攻击共产党国家,却忘记了萨尔瓦多的屠杀或土耳其的诉讼和酷刑。丹麦首相认为美国的批评是一面之词。一般地说,欧洲各国政府不论是对波兰充满热情还是缺乏热情,都不打算中断同波兰的关系,并避免实行制裁。    这些国家的政府在内心深处对华盛顿最终采取强硬立场可能并不生气。但它们也坚持要表示,美国政策不应该成为整个西方的政策。

3. 波兰波兹南发生抗议军管的示威

【路透社华沙二月十四日电】波通社今天报道,警方昨天在波兹南举行的示威中逮捕了一百九十四人,其中许多是高中和大学的学生。    昨天是波兰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举行军管、中止自由的团结工会活动后进行军事统治整两个月。    波通社说,成群成群的人昨天聚集在波兰西部的波兹南的市中心。波通社没有提供细节,只说,“由鼓动示威的标语激发起来的群众高呼着怀有敌意的口号。”    波通社说,人群没有理会警察要他们散开的要求。该通讯社说,于是警察进行了干预。    华沙本身周末未出现骚乱。    波通社说,由于波兹南出现了骚乱,省防务委员会已决定加紧一些先前已放松了的军管措施。    这家通讯社说,从明天起,在波兹南禁止驾驶私人车辆,只向诸如医生、兽医、农产品运输者这样一些得到特别许可的人出售汽油。它说,电影院、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已被关闭。    【德新社华沙二月十四日电】今天,刚好在宣布军管两个月之后,军车再次在华沙的街道上开动,加紧了对人们身份的检查,墙上的大量标语口号很快被粉刷干净。波兰出现明显的紧张气氛,但是,还没发生重大事件,至少首都是这样。    格但斯克仍然受到自一月三十日发生上街抗议示威事件之后实行的特别治安限制,每晚八点开始宵禁,电话仍然不通,私人汽车禁止通行。    在斯维德尼查,在波通社报道说有许多人未能遵守军管条例之后,那里的限制措施更严格了。

4. 合众社报道瓦文萨近况

【合众国际社华沙二月十二日电】教会人士今天说,军事当局可能会允许被拘留的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到格但斯克参加他的女儿的洗礼。    这些人士说,来自格但斯克的瓦文萨的教区的教士扬科夫斯基牧师今天将探望这位被拘留的工会领导人,而且,这位教士还将会晤团结农会领导人扬·库瓦伊,他现在也被拘留。    这些人士说,教会想表示它对瓦文萨的敬意,因此,主教管区秘书布罗尼斯瓦夫·东布罗夫斯基主教可能会当这个新生女儿(她是两周前出生的,是瓦文萨的第七个孩子)的教父。

5. 印尼当局拘留与苏联间谍活动有牵连的军官

【美联社雅加达二月十二日电】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印尼当局拘留了十几名印尼军官,就他们同苏联在这里进行的间谍活动的牵连对他们进行查讯。这些人士不愿意透露他们的姓名。他们说,逮捕海军军官苏斯达里安托中校的结果,使其他一些印尼军官被拘留。苏斯达里安托被指控向苏联谍报人员提供了重要文件。    这些人士说,据说苏斯达里安托向苏联谍报人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海军文件和地图。    这些人士说,苏斯达里安托是在雅加达丹戎不碌国际港海军测量和制图部门工作。据说他还向苏联谍报人员提供许可证,准许他们在南中国海纳图纳群岛上空进行空中观测。纳图纳群岛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储藏。这个群岛的部分岛屿是越南和印尼之间有争议的地区。    一些西方大使馆人士说,苏联支持河内入侵柬埔寨,也使印尼人对苏联人在这个地区的活动更加警惕。这些人士说,印尼对苏联在越南金兰湾的海军基地的看法就象美国对古巴的那种看法。    其他一些人士说,印尼人不打算对苏联人逼迫得太紧,因为他们怕在东南亚会失去苏联和中国之间需要有的平衡。    这些人士说,在这一点上,印尼很可能会在进行了详细的讯问和作出估计之后释放亚历山大·菲年科。

6. 意《快报》刊登访越特写:《大失所望》(二)

胡志明市这个城市只存在于地图上,人们仍把该市称为西贡。老西贡城仍保持了原来的气象。黑市繁荣,酒吧问开着门。    从巴黎起飞的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每周来一次,把几十吨逃出去的人邮给家里的包裹带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贡就是这样依靠“叛徒”来维持生活的。现在,这成了一种巨大的优越感。一个装有尼龙衬衫、香烟和药品的包裹可以维持五六口人的生活,这些东西在黑市上都是很值钱的。一天,我在西贡遇到一个人,他从顺化赶来提取他儿子从澳大利亚通过巴黎寄来的收音机。一台收音机能维持两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乞丐乞丐们在公园和寺庙的院子里安营扎寨。很多是从遭受台风袭击的地区逃出来的农民。在西贡,在河岸上,老乞丐们傍晚同新来的乞丐们争夺着莱昂斯俱乐部在一九七二年赠送给该市的水泥长凳子。这些老乞丐曾被革命政府安置在一个集中营里,发现供养他们需要很大一笔开支之后又把他们放了。在南方,如同在战争时期孩子们专门向美国人乞讨一样,现在则专门向俄国人乞讨。如果俄国人什么也不给,他就会遭到咒骂,有时还会受到虐待。    人们一看到随便哪一个外国人就大喊“联苏,联苏”,意思是苏联。访问越南的外国人要学会说“我不是苏联人”,这样就可以避免令人不快的事件。一天晚上,在一个居民区,我突然遭到一群小孩投来的石块的袭击,他们喊着“联苏,联苏”。新经济区这是一种重大发明,想要一箭双雕地解决两个问题:城市拥挤和食品不足。这个主意是,把城里的所有市民送到未开垦的地方去,以半集体化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成千上万的家庭,特别是同被推翻的阮文绍政权有牵连的家庭,从西贡和其他城市被送到边远地区。在那里,人们在可怕的条件下生活,缺少足够的饮水,没有医疗设施。六十万公顷已开垦的土地没有生产粮食。成千上万的家庭离开新经济区返回城里。但是,流放前他们所住的房子在此时已被来自北方的人占了,现在这些难民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晚上,在西贡火车站周围的人行道上,在那些支起一块塑料布准备在那里过夜的人群中,就有来自经济区的居民。反抗一列火车遭到袭击,一名党的干部被暗杀,由西贡开往大叻的一辆公共汽车在路上被一伙武装的人截住,他们自称是救国队的战士,然后,他们拿走了车上乘客们带的所有能吃和值钱的东西。拒绝投降的阮文绍时期的士兵们以小分队在国内继续活动,但他们的行动更多的是土匪式的活动而不是政治恐怖活动。    一位前共产党人说:“在这里,唯一名副其实的反对党是难民。”每个月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冒着生命危险跑到海上,希望能被过路的船只打捞上来,或者能够到达愿意接待的地方。外逃的不再只是西贡的旧资产阶级队伍中的人,或从再教育场所回来后没有工作和在前途方面没有任何希望的阮文绍时期的军官和官员。现在,党的干部和醒悟的前革命者也在外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