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01-31

第 1 版

1. 香港《中报》社论《十亿人的吃饭问题》

说陈云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很重要。第一要吃饭,第二二要建设。道理很简单,但是要十亿人有饭吃,还不能吃得太差,就不简单。不能吃得太好是为了要建设,这是百年大计,是为子孙后代着想。    【香港《中报》一月二十八日社论】题:十亿人的吃饭问题    本月二十五日,是壬戌年大年初一,香港六百万人和大陆台湾十亿中国人,都在欢度春节迎新岁。在北京的中南海陈云办公室,’中共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多人,却仍然在工作,他们正在座谈加强计划经济问题。    陈云是大陆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五十年代他有许多计划,使百废待兴的中国大陆,在经济上走上稳步发展之路,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中南海年初一的座谈会上,陈云谈到计划经济的重要性,他说工业以计划经济为主,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仍然要以计划经济为主。    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必须有计划,那是不待言的,但陈云说国家搞计划要有重有轻,有先有后。我们认为计划经济为主这几个字很重要,过去的经验,是事无大小,一律要计划化,结果就把一些事情弄坏了。    陈云还有几句话十分重要,他说:“人民生活是要改善的,第一要吃饭,而且要吃饱,不能吃得太差,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好。”    为什么不能吃得太好?陈云说:“第二要建设。一个国家吃光用光,那个国家就没有希望。只有吃饱后,国家还有余力来建设,这才有希望。”    第一要吃饭,第二要建设。道理很简单,但是要十亿人有饭吃,还不能吃得太差,就不简单。不能吃得太差,又不能吃得太好,这是矛盾的统一。如果明白自鸦片战争以来,经历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八年抗战,三年内战,然后在中共建立政权之后,还有十年文革,便知道现在十亿人,吃的已经不算太差了。    不能吃得太好是为了要建设,这是百年大计,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百年来,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生命都可以置诸度外,我们吃得不太差,难道做不到吗?如果象某些国家人人用信用卡,样样分期付款,个个欠了一身债,正如陈云说的“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2. 美国参议员珀西说:美努力在大陆和台湾之间保持平衡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一月二十八日电】题:参议员珀西说:美国努力争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之间保持平衡    参院外委会主席珀西参议员说,美国向台湾出售军事能力有限的飞机将反映出美国的这种看法:北京没有任何侵略意图,北京同台湾之间的分歧能够通过谈判解决。    参议员珀西今天在回答记者的询问时说,美国必须恪守自己根据与。关系法对。湾作出的承诺。但是。他又说,对台湾的承诺包含着“不会用武力解决意见分歧”的含义。    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外委会的秘密会议上介绍了他前不久赴北京访问的情况。    参议员珀西说,参院外委会讨论了“美国必须保持平衡”的问题,既要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关系,又要“恪守我们对我们的台湾朋友作出的保证和承诺,即不会用武力解决意见分歧”。他说,使用武力是“违背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的”。这位参议员说,他知道“不存在(北京)使用武力”解决台湾争端的“明显威胁”。    珀西说:“谈判和谈判的建议是根据美国的这样一种理解提出的:和平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间的)问题是今后要采取的手段,谈判而不使用武力是今后要采取的方针。”

3. 印巴在新德里就签订非战条约问题举行会谈

【路透社新德里一月二十九日电】巴基斯坦外长阿·夏希今天到达这里,开始同印度就两国签订一项非战条约的可能性进行高级会谈。    他在到达这里时对记者们说,如果能够进行自由坦率的会谈,以消除对巴基斯坦关于签订这项条约的建议的怀疑,那他只会感到非常高兴。他希望他同拉奥外长的会谈能够进一步促进两国的相互信任。    印度政府人士认为,这轮将于明天开始的新德里会谈主要是探讨性的。夏希先生本人说,他的这次会谈是对这项将使印巴关系稳定的条约的初步讨论。    如果能够缔结这项拟议中的条约,它将揭开印巴关系的新篇章。    此间的政府人士说,双方已交换了说明双方认为这项条约应该遵循的原则的文件。这些将成为同夏希先生进行会谈的基础。    这位印度外交部的发言人说,没确固定的议程,印度希望在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方面都有进展。    预料,两国长期有争论的克什米尔问题不会作为重点提出讨论。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一月二十九日电】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夏希今天抵达此间就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谈判,签订这项条约的目的在于消除印度的担心,印度担心巴基斯坦会把美国提供的先进战斗机用于两国之间的新战争。    夏希在抵达的时候说,巴基斯坦感觉到“印度对巴基斯坦从华盛顿购买某些防御性的武器”——四十架F—16战斗机——“感到担心”。    夏希对记者说,“我们认为,共同承担互不侵犯的义务将会减少这种担心。”    【路透社新德里一月三十日电】印度和巴基斯坦今天就两国间可能签订一项非战条约的问题进行了正式对话,但双方都认为不要指望立即能取得突破。    他们昨天晚上简单地交换了意见,但没有透露他们会谈的详细情况。    印度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说,这些会谈是继续进行的对话的一部分,印度怀着力求取得满意成果的积极愿望去参加谈判。

4. 英·甘地说中印会谈进程实际上刚刚开始并攻击中国“占领着印度许多领土”

【法新社新德里一月二十九日电】英迪拉    ·甘地总理警告说,由于印度洋上外部势力和核武器日益增多,亚洲受到的威胁增加了。甘地夫人是在接见来访的西班牙新闻杂志《改革十六》的总编辑时说这番话的。    根据此间发表的这次谈话的正式文本,这位总理说:“世界上若没有和平与协调一致,财力就将不会全部用于发展。”    甘地夫人在回答一个关于苏联在阿富汗派驻部队的问题时说:“当然,这并不是入侵。”她指出,苏联人是应阿富汗人自己的邀请而去的。    她断然说:“但是我们反对任何外国派驻部队或进行干涉,不管是苏联方面还是任何其他国家。”    关于波兰危机,这位印度总理说,波兰人应该自己解决问题。她指出,“我认为不需要任何方面进行任何干预。”    关于印中关系,甘地夫人说,印中两国前不久在北京举行了会谈,会谈进行得很顺利。她指出:“但是这一进程实际上是刚刚开始……他们(中国人)占领着我国许多领土……”    她指出,鉴于一个邻国正在获得先进的武器,所以印度在防御方面的努力正在“使国家承受沉重的负担”。她没有说出这个邻国的名字,但是显然是指巴基斯坦。    她又说:“我们倒是希望不要有这种负担。我们是希望把这些财力用于我们的发展工作来提高穷人的生活。”

5. 里根将于六月份出访欧洲

美联社说里根明确改变了他几乎完全专心处理美国内政的作法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二十九日电】美国总统里根将在六月份第一次出访欧洲,以便同欧洲领导人以及教皇约翰一保罗二世进行范围广泛的会谈。    这次访问将是他自从担任美国总统一年来第一次去欧洲,是他第四次出国访问。他的前几次访问都是去加拿大和墨西哥。    他对法国、意大利和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的访问,标志着总统明确地改变了他在白宫任职的第一年中几乎完全专心处理美国内政的作法。这次访问将使里根有机会参加在法国的凡尔赛举行的最高级经济会议,以及有机会在布鲁塞尔试图消除美国的报纸和电视一直称作的北约联盟内部的混乱局面。    白宫说,总统六月四日至六日将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参加最高级经济会议。白宫说,加拿大、意大利、西德、日本及联合王国政府的首脑也将出席这次会议。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将出席会议。    里根除了参加最高级会议的全体会议以外,预料他会同出席会议的其他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举行单独的和私下的会谈。

6. 开罗所有报纸都转载《金字塔报》消息说:埃及不是不准备同苏进行政治接触

【本刊讯】开罗消息:所有的开罗报纸一月二十九日都转载了《金字塔报》的如下消息:「埃及和苏联之间虽未进行任何级别的政治接触,但这并不是说埃及不准备进行这样的接触。」消息又说:「埃及欢迎同任何国家进行任何合作,决不感情用事或抱什么成见,只要这种合作是在埃及的高度的国家利益范围之内并且不影响埃及的主权和国内政策。」    消息说,作出让一些苏联专家回埃及的决定「迄今」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涵义,作出这一决定纯粹是为了有利于经济利益。    消息说,去年九月大约有四百名苏联专家被驱逐,而苏联承担建设工程的一些部门要求被驱逐的一些苏联专家回来以便完成建设工程,保证履行合同,这样可能使企业交付开工,不至于损害埃及的利益。    消息说,根据建筑工程的进展情况,预定总计有六十六名专家将分阶段到达,他们到达的间隔时间很长。消息又说,这样做符合苏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7. 美邀请台湾陈履发等四人参加二月初白宫早餐会

【台湾《中央日报》一月二十四日报道】题:美一年一度早餐会我四代表应邀参加    美国一年一度的早餐会,定于二月四日在华盛顿举行,由美国里根总统亲自主持,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的政要、民间人士约二千余人应邀与会、我国亦有四位代表应邀参加。    这四位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履安、立法委员钟荣吉、高雄市政府秘书长许水德与中华民国早餐会执行秘书长刘今程。陈履安已于日前赴美,钟荣吉等一行将于一月底启程赴美。

第 2 版

1. 巴西报纸文章《中国调整现代化步伐》

说亚洲专门刊物认为,中国新政策比较现实,更加可信;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始终在前进    【巴西《圣保罗州报》一月十七日文章】题:中国调整现代化步伐(驻东京记者奥·佩拉尔瓦)    经济结构改革是中国计划中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提高效率来加强大型工业企业。这一点同研究和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在工业方面,还是在行政方面——结合在一起。这意味着以更加合理和系统的方式继续进行管理分散化的试验,更加强调个人的权威和责任。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专家治国者领导集团,力图给农民以更多的发挥主动性的自由,作为刺激生产的方式。在工业方面的新工资政策重视物质刺激,目的同样是通过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加收入。    这种分散化同样反映在贸易方面。政府希望鼓励市场力量的竞争,放宽对消费结构的控制。    正式贯彻所有这些措施,说得更贴切些,就是已经贯彻了这些措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近决定的法律已经批准这项政策。正因为如此,这项政策正在赢得更多的信誉。’    那种几年之前遍及整个世界,尤其在日本流行的关于进行新的巨额交易的想法消失了。但是,小型的和中等交易仍列在日程上。    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必须从外国大量进口,虽然这种进口是以更好选择和关键部门为基础的。中国还将以同样的方式竭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这是亚洲那些专门刊物对中国所抱的比较乐观的看法,这些刊物承认中国的新政策是比较现实的,因此也是更加可信的。据预计,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始终在前进。必将有所前进,这同不负责任的狂热年代的情况正好相反。那时候,向前跨一步,马上又向后退两步。

2. 《经济区如何引诱着外国投资者》

【美国《商业周刊》一月十一日一期文章】题:中国,经济区如何引诱着外国投资者    今年一月一日生效的一批新制定的地方法,将使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南方的经济特区得到无先例的权利。自共产党人一九四九年掌权以来,外国人第一次有权签订长期土地租约,有权自定工资和解雇工人。    这些新法律是北京在南方靠近香港的广东省的三个特区对投资采取日益灵活态度的最新步骤。这些经济特区建立还不到三年,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外国人办的工厂、公寓区甚至娱乐场,所有这些都在前不久还是乡村农田的地方耸立起来。主要来自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华人投资者们,对香港对面低廉的土地和劳工价格特别有兴趣,而香港的东西则越来越昂贵。最大的经济区——位于香港对面的深圳——通过八百项交易吸引了十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是小型加工和装配业,但是也有不动产。    减少官僚主义。不过,迄今为止,美国和欧洲的大投资商还回避这些经济区。工人未受过训练,不按期交货,不按期启运,当地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在合法权利问题上变化无常,在中国国内广大市场的销路有限等等消息,使欧美的大投资商不敢冒然行事。    最近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消除外国人的这类担心。广东对外经委副秘书长说:“许多西方公司和银行仍不了解我们。他们采取等着瞧的态度。我们必须向他们表明,我们是信守自己的言论的。”根据新的规定,允许管理人员在做生意时不用事事请示行政官员。中国还打算改变海关和移民手续,以便深圳和香港之间的人员和商品易于来往,并在特区和中国特区以外地区之间再设立一个检查站。    在特区,也允许外国人建立百分之百为他们所有的子公司——这是直至最近以前在中国还没听说过的事。然而,许多人抱怨说,他们没有足够的管理控制权,难以解雇不合格或懒散的工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深圳以及附近的蛇口现在有了一个试验中心,在这里雇主可以先对工人进行考查,然后再雇用。在有些情况下,工厂管理者甚至可以是外国人。    华侨投资者把经济特区看成是压力过大的香港和澳门的一个安全阀。譬如,南新染厂有限公司把它的纺织印染厂迁到深圳最东部。该公司欣然同意以每平方英尺仅三分的价格租借土地,租期为二十五年。在香港的新界地区,地租相当于这一数字的十多倍,而且在新界签订的地产租期不得延长到一九九七年之后。

3. 日《每日新闻》驻北京记者通讯《中国按农历庆祝新年》

【日本《每日新闻》一月二十六日通讯】题:撇开农民无法理解中国,推动政治的“无声的”七亿人——中国按“农历”庆祝新年(记者:迂康吾发自北京)    二十五日,北京迎来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春节。从除夕之夜到今天白天,爆竹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在欢庆这新的壬戌年的到来。这使人再一次感觉到中国确是“农民之国”。在总人口中农民占百分之八十,农业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旋律。要理解在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忽视了这一点恐怕是不行的。    中国有七亿农民,而两亿城市居民也几乎全部是农村出身。中国,大概可以称之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之国”。一九八一年,在中国开展了引起全世界注意的文艺整风。    党中央开展文艺整风,加强思想教育,其背景大概也有各种各样的政治意图。但是也有对描写爱情的影片以及千奇百怪的城市文化、思想和风俗流入农村表示反对的农民们的默默支持。    在中国这个“农民之国”,忘却农民的政治家必定垮台,压迫农民的人必定遭到沉重的反击。最后决定这个国家政治的乃是农民的动向。这样说,似乎并不过份。如今,作为中国经济起死回生之策而流行的是农业生产责任制。责任制,现在已经在全国普及,成了中国恢复经济的最重要的措施。    在一望无垠、宽广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农民们挥舞着锄头,牵着毛驴,拉着沉重的车辆前进。就在这块大地的上空,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朝着南太平洋的目标飞去。大国的骄傲和发展中国家的痛苦集于一身的中国有朝一日会忘记农历,但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中国将继续是“农民之国”。

4. 日本医院和诊所不断倒闭

【日本《每日新闻》一月十日报道】题:去年医院和诊所倒闭二十九起,负债达二百零八亿日元    以前从不知道什么叫萧条的、以安全经营而自豪的医院和诊所,如今也刮起了倒闭之风。今年刚开始,东京就有几家大型医院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据民间信用调查机关    ——东京商工会议所调查,去年,全国有二十九家医院和诊所(医科十八所,牙科十一所)倒闭,负债总额高达二百零八亿四千二百万日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医院和诊所负债在十亿日元以上。据东京商工会议所的调查说:“几年前,倒闭的医院,全国每年最多也只有一、两起。可是从一九七九年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一九七九年倒闭十八起,负债总额为三十七亿日元。一九八○年倒闭三十六起,增加了一倍,负债总额也增加了三点七倍。    从过去三年间倒闭的医院和诊所的倒闭原因分析来看,其中约半数的医院和诊所,还不起因改建和扩建房屋、增设床位和采用高价医疗器械等而借的银行贷款,在筹集资金方面遭到失败。可以说是由于过多的设备投资和经营不善的结果。

5. 英报社论《自由贸易面临威胁》

【英国《每日电讯报》一月十八日社论】题:自由贸易面临威胁    对世界经济的最大威胁既不是较高的能源价格,甚至也不是外汇市场上的无政府状态,而是一种缓慢地走向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在佛罗里达州比斯坎岛举行的会议于十六日结束了,这是定于今年在各国贸易部长和官员之间举行的许多次同类会议中的第一次会议。这次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之间举行的会谈,是为了设法避免一种可能会使我们大家都陷于穷困的全面贸易战。尽管比斯坎岛会议传出了有点令人鼓舞的声音,但除非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否则威胁仍将变成现实。    这一问题是易于概括的。以美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代表的工业化的西方由于遭受了油价上涨引起的滞胀,已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同日本甚至还有印度等这样一些国家的出口相竞争。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超级竞争者”在生产一系列商品方面的效率就是比我们高,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是经济上是不是合算的问题起了变化。换句话说,正如英国过去在变成一个工业大国以后进口其大部分食品划得来那样,如今廉价进口一些制成品比在国内用高成本生产这些产品更合算。困难出现,是因为正在奋力抑制日益上涨的失业率的老工业国家认为,现在商品是单线流通的。去年,日本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超为一百四十亿美元,对美国的出超为一百八十亿美元,合起来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六十二。    在处理这一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的问题上,正确的办法是继续向日本和其它国家施加压力,要它们为我们的商品开放其市场。日本还应该更加强调在国外进行更直接的投资,减少作为促使日本突然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的日元的多变性。    最后,让主张自由贸易的人们继续大力鼓吹吧。

6. 美国《读者文摘》文章:超级小国新加坡

【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一月号文章】题:超级小国新加坡    新加坡的二百四十万国民在不到二十年内,把他们面积六百一十八平方公里的热带岛屿,从一个到处都是贫民窟的前英属殖民地,变成摩天大厦林立的国家。现在新加坡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人民健康,治安良好,国民平均收入在东方仅次于日本。    我来到新加坡海边,看到一排排货轮停泊在那里,四周是炼油厂、船坞和码头,攸这里成为世界有名的繁忙港口。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三千九百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清早上班的时候,好象大部分居民都是前往商业区。我去老巴刹吃早点。那是一座维多利亚式的优雅建筑物,小贩把中式、马来式和印度式的快餐卖给川流不息的办公室职员、码头工人、计程车司机和穿着笔挺西服的高级人员。    在西式的光辉底下,新加坡其实也可算是一个乔装了的东方村落。不过新加坡的领袖倒宁愿称他们的国家为“多种族社会”,马来人和印度人    ——分别占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和百分之七——同占百分之七十六的华人和谐地一起工作、生活。    一九六五年新加坡被排挤出马来西亚,在风雨飘摇中独立时,李光耀总理号召国民进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他说,这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国必须自力更生。    其实新加坡有两种显著的资源:其一就是位于马六甲海峡入口的优良港口,是印度洋各国同南海之间贸易的门户;其二就是一向习惯勤苦耐劳的人民。    李光耀的统治,揉合了传统的中国原则和现代的技巧。在他统治下,新加坡成了银行业、迭船及船舶修理业、海上探油技术、炼油、飞机维修、电子工业和国际贸易的中心。    象征成功的统计数字使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既羡又妒。例如:    失业率只有百分之三,通货膨胀率多年来都在百分之四左右,到一九八○年因为石油价格上升才增加到百分之八点五。    工资自从一九七二年以来,每年稳定增加约百分之十二,几乎没有罢工。    国民生产总值从一九七○年以来几乎增加了四倍,超过一百亿美元。    虽然新加坡除了猪肉、家禽和蛋之外,其他必需品都靠进口,可是一九八○年却有六亿八千四百万美元的贸易盈余。    对国民来说,这些统计数字代表相当高的享受。每三个新加坡人有两个住在政府兴建的大厦单位,四周有公园、购物中心和学校。国民平均收入四千四百美元。    新加坡人不论贫富,都顺从地在一个无所不管的政府统治下生活,这个政府从家庭人口,到对工作的热诚,无不密切注视。    家庭计划运动十一年内把人口增长率减少了一半。“有人奇怪为什么我们对李光耀这么服从。”一个华人朋友说,“这个嘛,是因为国家管理得好。”

第 3 版

1. 日本《读卖新闻》特派记者报道:诺贝尔奖获得者福井和霍夫曼交谈

认为获奖没有捷径,只有“拼命干”。产生真正的科学家有种种因素,重要的是需要有尊重学习的气氛和传统。进一步扩大运用理论化学将开辟出辉煌的化学领域    【日本《读卖新闻》晚刊十二月七日报道】题:东西结合的“化学研究的大志”——诺贝尔奖获得者交谈(特派记者平田和石川发自斯德哥尔摩)    福井谦一教授和罗尔德·霍夫曼教授十二月六日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饭店举行的交谈,与零度以下的室外气氛截然不同,始终在坦率而和睦的气氛中进行。福井:我们初次会面是十九年前,在佛罗里达举行的学会会议上啊。霍夫曼:几年前我曾到教授在京都的家访问过。福井:总之,是自然的结合。霍夫曼:福井教授发表“边缘理论”是在一九五二年。当时我还是中学生呢(笑)。在这个领域,同样的课题有好几个人在同时研究,这可以说是当然的。注意一看,在二十年当中,人们分别在从不同的侧面研究同一个问题。结果就是一直在共同研究呢。福井:由于这个关系,就共同获奖。再也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了。霍失曼:福井教授总在枕边准备着纸和铅笔,一有好的概念就记下来,我感到能够理解。我的情况是,多在洗碟子或在院子里扶弄花草的时候得出了最好的见解。遗憾的是,成为获奖对象的理论倒不是在洗碟子时想出的……(笑)。福井: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在干什么别的事的时候,没有想出的设想却浮现了。霍夫曼:且说,奖金怎么用呢。我是在波兰出生的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美国,亲戚则分散在各国。而且,偶然见面时,只限于参加葬礼那样的悲痛的时候。一些亲戚说,有喜事的时候聚会一次吧,所以这次授奖仪式,我从美国和以色列邀请了六个人。我的瑞典出生的妻子的一家也参加了,举行亲戚们的一次大聚会。这都是由于获得了奖金,其余怎么用,由于忙,没有考虑。福井:我也是,实际上由于领着妻子到处走,所以已经把奖金用了若干(笑)。霍夫曼:有人曾问过我,有无获诺贝尔奖的捷径,我认为只有“拼命干”和“运气”这两条。如果是作美国科学院会员或获美国化学学会奖,那是另一回事。诺贝尔奖金还要有政治上的考虑,所以情况完全不同。虽然从事同样的研究,可以说,与其在美国或日本,例如(考虑到在地理上平衡),不如阿尔巴尼亚人那方面有利。福井:我有同感。以这次的得奖主题来说,我能够立即列举出姓名的有业绩的学者就有十人左右。优秀的学者相互竞争到这种程度。霍夫曼:关于真正的科学家的产生,家庭环境、学校或者本人对学科的好恶有没有影响,我认为是种种重要因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只一般的说,重要的是周围有尊重学习的气氛,或者有那样的传统。福井:大概有少年时代的家庭环境等的影响,我是在近于偶然的情况下选择这条道路的。我在旧制高等学校学习的时候实际上很讨厌化学。可是我的父亲同相识的教授商谈,那位教授建议:“如果喜欢数学的话,就学化学”。这个建议与我不知怎的考虑的相一致。霍夫曼:我也可以说是特殊情况。我的父亲是搞土木工程的,母亲是教师,无论怎么说,是贫寒的移民家庭。直到上大学,自己的书一本也没有。所以反而抱了大志。而且美国社会能够成功的机会多。日本的报纸上曾刊登有趣的报道,说福井教授的理论在日本学术界曾一时没有得到承认,但是外国学者也没有立即认识到这个卓见的。我的情况很不一样,一九六二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的时候,伍德沃德博士(已故)找我商谈,说要解决有关维生素B12合成的实验上的问题。无论如何理论是必要的。这是我从事这项研究的开端。因此进行了大规模的计算,在说明其结果方面,用了与福井教授稍有不同的“语言”。可以说,是研究同一课题,谋求解决的表现不一样。福井:是这样的。霍夫曼:我们两个人的工作,对有机化学家给予了富有魅力的冲击。处理理论的学问,时机是很重要的。因为理论必须经实验来确证。    人们常常问我化学的未来如何,希望你考虑一下。这里放着的桌子,还有这个(伸手摸一下记者的上衣)都是化学的成果。    我个人从知识角度也对今天的研究感兴趣,对前景抱有希望。我确信,在进一步扩大运用理论化学这个工具的范围的工作,在五六年后将开辟辉煌的化学领域。福井:化学和物理越来越接近,在它们重迭的领域产生革新的工作,以此为基础,成立新工业,而这又产生会成为诺贝尔奖的对象的学问。我对化学的未来是这样看的。

2. 加拿大一医生研制成新的戒烟方法

他配制了一种戒烟漱口水,在漱口后再吸烟时,就会感到苦过吃黄连,便不能再吸烟了    【香港《明报》一月二十日报道】题:戒烟漱口水已上市用后再吸烟会苦过吃黄连    吸烟可以导致肺癌这一事实,经过医学界的不断提出警告之后,很多人都已认识到它的严重性。但尽管如此,很多长时期吸烟的人士,却始终无法戒除吸烟的习惯。    现在,加拿大有一位医生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戒烟方法,据他经过几年的临床试验,证明戒烟的功效,达到百分之百。目前,他正向美国医药食物管制商申请,要求准许制造出售,以造福有意戒烟的烟民。    这位医生制成了一种特别配方的漱口水,带有清香的薄荷味道,使用之后,令人齿颊生香。不过一个有烟瘾的人,用漱口水漱口之后,便不能再吸烟。如果他只要再吸上一口,他的口腔内便会出现极不舒服的感觉,据说有如咬烂五十支雪茄烟一般,难受异常。    原来这种漱口水由氮化银及甘油配制而成。使用者只消每日用它来漱口两次,它的清凉感觉便可维持十八小时。    漱口水在口腔内,产生一种令牙关收缩,唾液分泌旺盛的作用。使用人在漱口后,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但是一旦开始吸烟的话,香烟中的尼古丁及烟油,与牙肉从漱口水中吸收了的化学物质发生作用时,口腔内便会充满了一种黄色的液体,苦涩异常;如果他继续吸上数口之后,他就得不停地吐口水,而口内的感觉,有如一个垃圾箱,在无法忍受之余,吸烟人只可放弃吸食。    这位医生经常为劝告病人戒烟失败而感到苦恼,他曾经试过各种方法去帮助病人戒烟,但发觉收效不大。于是他想到改用一种“震惊”治疗法。他配就了这种漱口水之后,最初试用时,并不让试用人获知真相。结果,那些人在漱口后再吸烟时,遭受了空前痛苦,终于把烟戒掉。    前后经过七年的试验,已经有数千名吸烟者,使用他的特制漱口水戒烟成功。这种漱口水在加拿大已有出售,如果美国医药食物局批准的话,最近会推出在世界各地出售。它不但对吸烟者有作用,对吸大麻或服食迷幻药者均有同样的作用。

3. 日一教授认为海带可预防癌症

【苏联《劳动报》十二月一日报道】日本宫本教授认为,一种叫昆布的海带可以有效地预防癌症。他是通过多年研究以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在老鼠身上接种癌症细胞以后,用海带浸出液喂老鼠。结果,他发现没有服用海带浸出液的老鼠一周以后就死了,服用海带浸出液的老鼠活了很长时间。    但是,也有人虽然不否定宫本教授的这一说法,却持怀疑态度。他们说,日本人是吃海带最多的人民,可是死于癌症的居民却不比别国少。

4. 胡萝卜的益处

【苏联《劳动报》一月九日报道】题:胡萝卜的益处    美国国立癌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二十多年观察后断定,经常吃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的人,比起不大吃这类食物的人,得肺癌的机会少百分之四十,即使吸烟的人也是如此。    这一结论是通过对芝加哥近郊一工业区的工人进行长期观察以后得到的。同时,这些科学家还强调说,他们的这一发现并不等于说吸烟无妨。吸烟对整个人体健康、尤其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是很有害的。

5. 美癌症学会宣布:美国死于肺癌的人数有惊人的上升

【合众国际社纽约一月十七日电】题:死于肺癌的将占因癌症死亡的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美国癌症学会十七日说,一九八二年,死于肺癌的将占因癌症死亡的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比大约三十年前有惊人的上升。    该学会在其一九八二年版的《癌症事实与数字》中说,今年肺癌将夺去美国的大约四十三万名癌症患者中的十一万一千人的生命。    大约十年前,一九五○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只占癌症死亡率的百分之八点七。    该学会负责癌症防治的副主席加芬克尔说:“要不是肺癌的话,癌症总死亡率可能实际上在降低。肺癌的发展速度比其他任何一种癌症都快得多。”    该学会估计,美国今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将比一九八一年多九千人。这增加的死亡人数中有三分之二是直接死于肺癌的。    该学会说,在医疗战线上,对干扰素——通过免疫系统至少起部分作川的二种天然的人体物质——的研究表明,抗癌作用是有希望的。    现在正在试用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黑瘤、乳腺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该学会说:“‘迄今许多患者已表现出对干扰素有某种程度的反应,反应程度从患者的不断衰退过程得到了稳定至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现在说对患者的生存和健康的长期效果如何还为时过早。”    从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八年(有统计数字的最后一年),癌症总死亡率从每十万人中的一百五十七人增加到一百六十九点九人。    不包括肺癌的话,这个死亡率则从一百四十四人减少到一百二十八点七人。    加芬克尔说:“这种形势具有讽刺意味的一面是肺癌本来是最可以预防的癌症之一。避免得肺癌的最好方法是戒烟。”

6. 美国《读者文摘》文章《魔术师胡迪尼之谜》(五)

后来在一八九九年,芝加哥一家的低级展览馆请他去填补几个星期的空档。当时他仍念念不忘“松脱手铐”把戏,深信如果他能设法把它戏剧化,就一定能吸引观众的兴趣。他认识了芝加哥的一些新闻记者。他告诉他们,说他不论警方使用任何常规监禁方法,他都能脱身。于是他们把他带往警局,由他向警察提出挑战,要求他们把他绑起来。结果,他从警方使用的各种手铐中脱身,这件事在一八九九年芝加哥《日报》中曾有报道。    这次挑战获得的宣传确有效力。现在,在“柯尔与米道敦”展览馆舞台上,他决定向观众挑战,要他们用手铐或脚镣把他困住。观众对此大感兴趣。胡迪尼找到他一直寻求的噱头了。    胡迪尼从未把自己仅仅视作脱身特技演员。他把贝丝的角色降为助手,自己则号称为“手铐之王胡迪尼”。结果演出极为成功。    在旧金山表演期间,他曾在警察局中从各种约束下松脱——这个节目现已成为例行的宣传手法。可是在他离开该市后《问询报》却刊出一篇特写,说这种特技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需另外一条钥匙或一根铁签就可以办到。    胡迪尼回到旧金山再度演出时,就叫警方用尽所有的约束物来束缚他。出乎那些老练警官和记者的意料之外,他在警察局中开始脱衣服。脱到全身一丝不挂时,他便问他们钥匙和铁签藏在那里。这时人人都收敛笑容,因为他虽然全身赤裸,却露出一副超人的气概。    胡迪尼双手反扣在背后,足踝也扣上脚镣。然后在手铐与脚镣之间,用十副手铐套成的锁链。接着他们把他抬到一间事先经过搜查的密室,将他抛在地板上便离开了。十分钟后,胡迪尼再度出现,完全摆脱了留在密室里的那些仍然一个一个套锁住的镣铐。旧金山的人在报上看见这段报道时,莫不啧喷称奇。压轴好戏    一九○○年,在奥菲安和基斯这两个主要巡回杂技团看来,他的表演价值已经利用罄尽。因此,胡迪尼决定走以前其他美国娱乐表演者走过的路线——到欧洲赢得声誉然后回国。(五)

第 4 版

1. 西哈努克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

说他对年内成立联合政府颇为悲观,因为民柬和宋双都想抓权。他希望他们找到折衷办法。如成立不了联合政府,三方应重新考虑建立统一阵线的主张。他希望乔森潘和宋双不久来北京会谈    【路透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电】前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今天说,他很高兴,北京支持的红色高棉正式拒绝了成立松散的反越联合政府的方案,虽然他仍然准备同他们组成统一阵线。    西哈努克亲王对记者们说,他希望红色高棉领袖乔森潘和前首相宋双不久会来北京参加会谈。他说,一旦他们解决了分歧,他就参加拟议中的统一阵线。    亲王说,他不准备同河内支持的金边的韩桑林政府合作,他认为韩桑林政府是卖国贼。    他承认他同中国人在红色高棉问题上有严重的分歧,他指责红色高棉是大规模杀人犯,但是他说,为了得到北京对拟议中的联盟的支持,他已停止了有关过去的争论。    “我个人从心底里并不希望成立这样一个联合政府……红色高棉希望成立一个联合政府,不过要在他们自己的统治之下。”    他说:“对西哈努克来说,对成立联合政府说一个赞成是很容易的。说一个赞成,我没有任何风险,因为我知道红色高棉和宋双要达成协议是不容易的。”    “我正在等待红色高棉和宋双达成协议。我们将说一声可以,就参加了。我们的诚意是很明显的。”    西哈努克亲王说,他没有同中国人详细讨论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议的计划。    但是他又说:“我相信中国人不会反对,如果其他两个领导人同意前来这里举行三方会谈的话。”    他说,他在韩桑林的军队里有许多支持者。韩桑林的军队武器装备相当不错,但是极其缺少粮食。他还说,他已收到按有数以百计普通士兵指印的支持信。    西哈努克亲王说,他的设想是,拟议中的联合政府的每个部都设三个部长,每个集团各出一个,通过取得意见完全一致来达成协议。    亲王说,如果束埔寨人民可以在红色高棉返回金边和由越南继续统治这两者之间作一选择,“他们会不得不选择第二个解决办法,这个办法是不好的,但是比较可以接受,或者我可不可以说,比较不那么不能接受。”    有人问他怎么看待最近解散红色高棉占支配地位的柬埔寨共产党一事,西哈努克亲王说:“这只是欺骗世界舆论的策略,是要使世界认为他们不再是共产党人,不再是残暴的了。”    他说,他不考虑同韩桑林合作。“我不同把我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出卖给外国人的卖国贼共事。”    “我决不会为了受越南人和苏联人的统治而回到金边去。”    亲王又说:“越南人不会撤出……我相信他们不会软化他们的立场……他们有朝一日或许会不得不同我们一起到会议桌上来。”    他说,“我对于成立一个阵线颇为悲观,但是谁也无法预言。”    他说,成立反越联盟的最大障碍是红色高棉和宋双之间的意见不一致。    “他们必须找到一个折衷解决办法,否则我们成立不了政府。”    西哈努克亲王是一月四日从欧洲抵达北京的。他说,他打算在这里呆到三月九日。    然后,他将去平壤参加四月十五日北朝鲜主席金日成的七十岁诞辰,并将在那里呆到八月,然后回到北京来。    他说:“我不喜欢红色高棉和宋双,他们是受外国帮助的。”

2. 路透社报道贝林路格将不参加法共代表大会

【路透社罗马一月二十九日电】意大利共产党今天说,它的领导人贝林格将不去参加下周在巴黎举行的法国共产党代表大会。    这一决定突出地说明了两党在政策上的深刻分歧。    但是,意共将派一个级别较低的代表团去参加二月三日开始的巴黎党代表大会。    人们定会认为,贝林格不去参加这一举动再次确认了他同法共首脑马歇在苏联干涉阿富汗、驻欧洲核导弹和波兰形势等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分歧。    上个周末,苏联党报《真理报》对贝林格领导下的意共的路线提出了迄今为止最尖锐的批评,引起了意共党报《团结报》的激烈反驳。    法国共产党报纸《人道报》转载了《真理报》的批评,没有加任何评论,但是它没有刊登意共的回答,这就反映出法共较为忠于莫斯科路线的共产主义。    但是,根据政治分析家们的看法,尽管存在着这些分歧,法共和意共之间应当有许多共同之点。    他们所处的国家从地理条件和政治情况来说都是相似的,而且两党都愿意为了参加政府而同别的政党合作。    贝林格的意共现在在公众心目中显然已经远离苏联式的共产主义。这些分析家说,意共正在准备采取新的主动行动来争取参加政府,而在法国,马歇已经在同密特朗总统的社会党人合作了。

3. 路透社报道苏联人士说:齐赫文斯基访华未实现两国关系的突破

【路透社北京一月二十九日电】苏联人士说,苏联中苏关系问题专家齐赫文斯基在对中国进行了两星期访问之后于今天离开北京。虽然这次访问被说成是私人性的,但他在访问期间却同中国官员举行了会谈。    上述人士说,在两个共产党邻国之间长期分裂的关系问题上没有实现突破。    苏联的这位来访者、苏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曾应中国人的邀请同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一道进餐。    这些人士说,他还同中国外交部的中级官员举行了几次会谈。不过,这几次会谈被说成是“一般性的”。    去年九月,莫斯科曾提议恢复关于中苏边界争端问题长期没有进展的谈判。中苏边界争端曾于一九六九年导致了两国间的冲突。中国虽然没有立即表示不同意谈判,但却说,中国认为,恢复谈判没有什么意义。

4. 卡林顿到印尼就柬问题同印尼外长会谈

【路透社雅加达一月二十九日电】印度尼西亚外长穆赫塔尔·库苏马阿马查今天说,他已经向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简要地谈了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对柬埔寨问题的看法。    穆赫塔尔博士在同卡林顿勋爵会谈了两小时之后说,他同卡林顿讨论了柬埔寨最大的反越组织(红色高棉),最近拒绝了东盟提出的关于成立一个由各抵抗组织组成的松散的联合政府的倡议一事。    他对本社记者说,“我告诉他,看来,红色高棉拒绝这个倡议的做法不是不可改变的。因此,我们仍然期待着能往返磋商,继续提出一些建议。”    当记者问这位外长是否告诉卡林顿他对建立这样一个联合政府的可能性持乐观态度时,他回答说:“我试图给他一种印度尼西亚既不感到乐观也不感到悲观的印象。”    据英国官员说,卡林顿重申,英国和西欧支持东盟使柬埔寨人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前途的努力。    英国外交大臣将接着去其他东盟国家——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据估计,他要到战火纷飞的泰柬边界地区去一趟。据报道,越南人统率的军队和红色高棉在泰柬边界重新激战。    穆赫塔尔博士还说,卡林顿向他很好地介绍了波兰局势和中东局势。英国官员认为波兰局势是“阴暗的”。

5. 美联社报道:勃列日涅夫参加苏斯洛夫葬礼情况

说他在读讲话稿时口齿不清,脚步蹒珊,一度连翻页都翻不过来;在葬礼过程中坐了十三分钟    【美联社莫斯科一月二十九日电】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今天在观看掘墓人把他在克里姆林宫中最亲密的盟友苏斯洛夫的遗体安葬在紧靠着斯大林的墓穴中的时候,显得十分悲痛,看得出他的身体很虚弱。    勃列日涅夫在葬礼上宣读讲话稿时口齿不清。他脚步蹒跚,有几次还由一个不知姓名的人搀扶着。    勃列日涅夫在宣读讲话稿时,一度连翻页都翻不过来。他讲完话把讲坛让给格里申之后,在举行葬礼过程中坐了十三分钟。    【美联社莫斯科一月二十八日电】苏联公民今天冒着雪在莫斯科市中心排成了一个多英里长的长蛇阵,等着向苏斯洛夫的遗体告别。苏斯洛夫是苏联第二个最有权势的人物。    安放苏斯洛夫遗体的工会大厦大厅里,摆放着黄水仙、郁金香、石竹和玫瑰花的花圈。    大厅里挂着红黑两色的横幅,所有的电灯都用黑纱罩着。    勃列日涅夫和十三人政治局里的其他委员在上午十一时向苏斯洛夫遗体告别。上午九时准许公众进入,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仍有数万公民在工会大厦外面等着瞻仰遗容。    大厅里的卫兵告诉观众:“肩并肩地走。快点走。”    敞开的灵枢周围摆放着鲜花和挂着红旗。苏斯洛夫荣获的一些奖章挂在灵枢前面的一个红色垫子上。    灵枢的右边摆放着几排椅子,供苏斯洛夫的亲属使用。坐在高高的台子上的一支管弦乐队奏哀乐。    精心摆放的花圈和装饰物,反映出苏斯洛夫在苏联领导集团心目中的地位。为已故的前总理柯西金布置的吊唁大厅显然并不这么精致。柯西金是一九八○年十二月去世的。去世前不久,他辞去了他的职务。    苏联官方通讯社说,各国外交大使也向苏斯洛夫遗体告别。美国使馆发言人说,美国没有派代表去向苏斯洛夫遗体告别,因为苏斯洛夫不是苏联政府成员。美国也没有送去鲜花。

6. 法新社报道苏报界对美“声援波兰日”反应强烈

【法新社莫斯科一月二十九日电】苏联报界今天攻击里根总统决定宣布一月三十日为“声援波兰日”的做法。    苏共《真理报》说,美国打算通过世界范围的卫星广播系统播送有关波兰问题的特别电视节目的做法是“国际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行动”。    《真理报》说,美国正在对波兰进行一场“心理战”,因为波兰目前稳定局势的进展不符合其目的。    工会办的《劳动报》说,美国目前的行为是由于失望所致,因为“波兰没有变换执政者,而且白宫也知道,它实行制裁和进行威胁的做法将无济于事”。    军报《红星报》说,美国为了阻止波兰局势正常化的进展,用尽了一切手段——“攻击、诽谤和造谣”。    苏联大多数报纸发表了列宁造船厂工人的一封信,告诫美国及其盟国“不要干涉波兰”。    一些观察家说,苏联报界这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反映了苏联领导集团对于波兰仍然不稳定的前途感到不安。    克里姆林宫显然完全清楚,波兰局势正常化的进展是需要时间的。    《真理报》昨天说,“要说波兰生活已完全恢复正常还为时过早”。与此同时,《共青团真理报》将波兰的形势比作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    今天上午的《真理报》表示担心“华盛顿企图使波兰成为一个导致欧洲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紧张状态的永久策源地”。

7. 里根向欧洲管理论坛座谈会发表录像讲话

【路透社瑞士达沃斯一月二十八日电】里根总统今天说,如果西方把自己的前途过份密切地同苏联集团连结在一起,那将是一种软弱的迹象。    他在对欧洲管理论坛的一次座谈会的录像讲话中说,苏联指使波兰实行镇压,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苏联的极权主义制度的失败和僵硬。    他说,“我们决不会宣布实行军事管制来阻止我们的公民选择他们所希望的那种政府,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前途过份密切地同那种制度连结在一起,那将是说明我们软弱的一种迹象。”    他还说,“他们(苏联)在革命六十五年后的今天仍需要西方来养活他们的人民,需要用我们的信用贷款和技术来使他们的工业运转,而且他们仍然十分害怕自由,以致需要筑墙、地雷场、铁丝网和枪炮来把他们的人民 圈起来。”    里根保证要本着平等和协商的精神同美国的盟国共事,但是他说,永远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取得一致意见。    欧洲人和美国人应当铭记:欧洲之所以保持着和平,能自由地发展繁荣,是因为他们为了保持大西洋联盟的强大共同努力了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