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11-01
第 1 版
1. 日《产经新闻》刊登记者牛场的报道:《西太平洋会议一致认为需要对付苏联威胁》
【日本《产经新闻》十月三十日头版头条报道】题:西太平洋会议一致认为,需要集体安全保障体制,以对付苏联的威胁(记者:牛场昭彦) 日本战略研究中心和全美战略中心联合主办在东京都内饭店举行的“西太平洋安全保障会议”,在第二天的二十九日,也由与会十一个国家的学者、政治家和新闻记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与会国几乎一致认为,在西太平洋的“共同敌人是苏联”。还有,占多数的意见认为:为了与苏联的这种威胁相对抗,已经到了各国应该集体考虑安全保障政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的“集体安全保障”不是象“同盟条约”那样的硬的东西,而由双边合作来大力确立同盟关系,搞这样一种“软”型的集体安全保障是可取的。关于在前一天的讨论中强烈提出的日本发挥军事作用的问题,与会者已具体提出应该通过提供武器和技术来协助各国增强防卫力量。要求日本提供武器通过这一天的讨论,第一个特征是十一个与会国一致认为在西太平洋的最大威胁是“苏联的扩张政策”。在两年前的会议上,认识未必一致。同上次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澳大利亚代表指出:“各国应该注意,苏联不仅直接使用军事力量,而且在全世界想要使自由主义国家芬兰化。” 根据这种认识,各国主张不仅要各自努力加强军事力量,而且“应该确立集体安全保障政策”。特别是澳大利亚倡议说:“由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结成日、美、加、澳、新同盟对太平洋的安全保障是必要的。” 但东盟国家中大多持慎重态度说:“用条约拴在一块的不自由的同盟关系,比起地区性的稳定反而带有强烈的趋于分裂的危险性。”占上风的意见认为,举行关于安全保障问题的会议,个别参加环太平洋联合演习,推进分担责任的共同研究,通过这些做法来建立“松弛的同盟性的联系”,是很可取的。 关于具体提出的各国应该合作的共同课题,澳大利亚指出在确保海上运输线安全问题上,“日本增强军事力量极为重要。”日本代表指出:“日本拥有封锁宗谷、津轻、对马三个海峡的能力,将会导致东南亚的安全。”美国提出意见说:“对于美国增强第七舰队,日本需要提供资金。”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则要求:“马六甲海峡等是由自己防卫的,日本应该无偿提供必要的武器和军事技术。”
2. 洛克希德案出现对田中不利证词
【日本《每日新闻》十月二十九日报道】题:爆炸性的证词,将会震撼自民党,田中有罪论转而加强 在二十八日的洛克希德事件审判中,前首相田中角荣的秘书榎本敏夫被告的前夫人就榎本,从洛克希德公司收到了五亿日元献金一事所作的爆炸性证词,对政界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自民党党内各派表面上故作镇静,但看来这一证词必将给予田中方面以致命的打击。因此许多人认为,这对于十一月的内阁改组和明年的总裁公选,进而对自民党政治今后的动向也将会产生微妙的影响。 自民党内在展望今后几年政局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以前首相田中无罪论和有罪论这两种可能性为前提,并且按照这两种可能性来设想对策。由于这一证词和田中方面一直坚持的榎本不在现场这种说法的崩溃,自民党对政局的看法将逐步以田中有罪论为前提而重新加以确立。 前首相田中从去年秋天以后把无派系议员中被称为“隐匿田中派”的亲田中派议员等,名副其实地作为田中派议员而公开出来,扩大成为拥有自民党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百零四人的大派系。另一方面,田中本人也逐渐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在自民党内,田中复出的气氛已经加强。正因为是在这个时候作的证词,所以其影响是很大的。 虽说是支持铃木内阁的三根支柱,但本来就处于盟友关系的田中、铃木两派同福田派,对这一证词的反应似乎可以说有一百八十度的不同。一直认为田中是冤案的田中派,自然认为这一证词是“纯审判过程中的经过”而加以忽视,表示强硬的姿态说:“认为对政界将会发生影响是可笑的。”铃木派表面上与田中派采取同一步调,但正因为是支持铃木政权的最大后盾田中派,所以似乎难以隐藏动摇的情绪。福田派的领导干部则一致不予置评,但其真意是考虑要慎重地静观这一证词对政界将会产生多大影响,以及田中派今后将会采取什么行动。
3. 美报专稿《新的伊朗神职人员向莫斯科靠拢》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二十三日专稿】题:伊朗新的神职人员向莫斯科靠拢(约瑟夫发自雅典) 在伊朗,讲土耳其语的、反对西方的神职人员接管了伊朗绝大部分关键职务。 说实在的,这就意味着西方可能会看到,伊朗将比较明显地靠拢共产党国家集团和持强硬路线的、亲莫斯科的阿拉伯国家。目前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采取行动了。 伊朗领导层的这些人事更动,还导致了伊朗宣传调子的微妙变化。譬如说,伊朗政府最近已经不再谴责苏联占领阿富汗了。霍梅尼的讲话仍然是强烈地反对西方的,但是他的反苏讲话的调门却已经降下来了。 事实上,伊朗当今最反常的现象之一是,在国内,执政的毛拉们正在同左翼组织人民圣战者交战,而与此同时,伊朗在国外却逐渐向共产党国家集团靠拢。 事实是,霍梅尼属于现在据认为是控制着这个党的讲土耳其语的强硬派。这一派的头头是伊朗总统哈梅内伊,此人三周前连一次竞选演说也没发表便当选为总统。 伊朗局势在过去几周里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致没有几个观察家在哈梅内伊当选总统之前意识到当时正在发生什么事情。现在,伊朗现政治体系中的绝大多数关键性职务,已掌握在哈梅内伊这样的强硬派手中了。
4. 路透社报道曼谷传发生未遂政变
【路透社曼谷十月三十日电】今天,泰国首都纷纷谣传有人发动政变未遂,同时,有大约一千名军队已处于充分戒备状态,议会附近可看到坦克。 陆军助理总司令阿铁·甘朗逸将军对记者们说,军队进入戒备状态是为维持和平与安全而采取的正常的预防措施。 消息灵通的军方人士说,首都增设了安全检查哨,有些地点遭到了搜查。 目击者说看到坦克在议会前面驶过。 昨晚,泰国特别部队的一些军人全副武装在两名已解职的军官的家的附近巡逻。这两个军官是因为参与了企图推翻炳总理的行动而解职的。 从过去二十四小时里的关于政变的谣传看来,一些资格较浅的指挥官对阿铁的跃升感到不满,所以想夺取权力,他们可能受到前“少壮派”军官的怂恿。
5. 英·甘地重申不会接受印巴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建议
【德新社新德里十月二十九日电】印度总理英·甘地今天再次表示,她不会接受巴基斯坦总统哈克提出的印巴两国签订非战条约的建议。 甘地夫人在空军指挥官会议开幕会议上说,由于提出这项建议时「所处的形势和所用的措词」,她不相信这次建议的「诚意」。两天前,甘地夫人在从坎昆归来时对记者们说,这项建议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巴基斯坦在谈论和平的同时正在准备战争。
6. 黄华同黑格会谈结束
【路透社华盛顿十月三十日电】中国副总理黄华今天结束了在华盛顿的两天正式会谈,显然没有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关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 黄华在同国务卿黑格会谈三小时后会见记者时说,他们的讨论触及到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但是没有告诉他美国的任何决定。 两人都说会谈是坦率和友好的,并且说,他们一致认为讨论将继续进行,日期和级别另定。 黄华说,今天他对于这次访问没什么可宣布。他和黑格都说,他们的会谈中没有提出中国购买美国武器的问题。 黑格说,这次会谈是里根总统和赵紫阳总理在坎昆首脑会议期间会谈的继续。 黄华说,双方讨论了当前国际局势中的范围广泛的重要问题,以及“目前存在于中美关系中的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种种问题”。
7. 日报评马寅初受到亚洲人口会议表彰
【日本《每日新闻》十月二十九日短评】题:人口压力(作者:中野谦二) 在北京举行的“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名誉顾问马寅初受到了特别的表彰。马先生今年尽管一百岁高龄,却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和人大常委的职务。获嘉奖似乎不在于他不怕强大的政治压力,而在于他一直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马是经济学者,一九五八年他发表的《新人口论》力主中国最大的矛盾是人口增加过快,生产赶不上消费,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不能如愿以偿。并且提倡要加强限制生育。 但在当时积极的大跃进政策指引下,占上风的见解是:“人口多多益善。”并且集中攻击他的理论,说是马尔萨斯主义的“新人口论”。 马始终坚持自己的学说,并进而发表了《附带声明》、《重提我的请求》等论文,试图进行反驳。
8. 时事社报道:自民党在联席会上批判园田
【时事社东京十月二十九日电】题.自民党在联席会议上不断地批判园田外相,可能是针对内阁改组进行攻击 自民党二十九日上午在党总部举行了外交调查会等有关安全保障和防卫小组委员会的联席会议。在联席会议上,与会者中间甚至引证园田外相过去曾反对旧日美安全条约不断地批判外相。到今天自民党内再次加强对外相的批评,似乎是反映了该党针对十一月下旬的内阁改组已经行动起来的现状。 这一天的联席会议是以听取南北首脑会议的报告为目的而举行的。园田外相汇报之后,玉泽德一郎首先开始追究,猛烈批判了外相的外交姿态。他说:「外相否定联合声明有约束力的发言,已使日美关系不顺畅了。外相还曾经反对旧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如果根据否定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立场来搞外交,那是有问题的。」 对于这些批判,园田外相努力辩解说:「今后注意言行。在对苏外交上搞得疏忽了,就将被对方钻空子。等待对方采取措施是一个基本原则。」
第 2 版
1. 委《新闻日报》评委总统埃雷拉访华
【委内瑞拉《新闻日报》十月二十八日社论】题:为什么去中国 几天前,有人问,为什么路易斯·埃雷拉总统要远道去中国。这个问题的含意是他的中国之行对委内瑞拉可能意味着什么。答复是充分的。总统的中国和印度之行从委内瑞拉的观点来看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不再是两极了,因为无疑北京必定已进入平衡点。 苏联在加勒比地区的影响(尽管是通过菲德尔·卡斯特罗作为代理人)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影响不能光由华盛顿来抵销,因为那时拉丁美洲世界将处于“两者择一”的老游戏中,这种游戏肯定是不合拉丁美洲的利益的。 总统的中国之行是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不再分成附近的国家和很远的国家两大类。中国是委内瑞拉到得了的。加拉加斯和北京之间在过去两届政府期间非常良好关系表明,每个国家在对外事务中都可发挥作用。 苏联不能再认为它能干涉那么遥远的地方,而且它对这些地方不负有什么义务。同样,美国也不能再在它的边界以南作同样的事情和认为它能做坏事不受处分,因为拉丁美洲是它的后院。 世界是互相依存的,这就是为什么说埃雷拉去北京一事是重要的。委内瑞拉在南北对话中是一个关键性的国家(在坎昆会议上这一点表现得很明显),因此中国和印度将倾听它的意见。
2. 台湾中部苗栗一带发现高品位铀矿石
【《台湾新生报》十月五日消息】研究勘探单位最近在本省中部苗栗一带发现了有异常反应的含铀矿石,这种有异常反应的含铀矿石,即为品位高的铀矿石。这些含铀的矿石是在煤矿的沉积岩中所发现的。
3. 法新社报道中印可能恢复边境贸易
【法新社新德里十月二十三日电】今天发表的一则消息说,中国和印度可能恢复自这两个亚洲邻国一九六二年发生边界战争以来中止的边境贸易。 中国官员们对印度联合新闻社的记者说,他们对中国下一步的行动将是恢复自古以来就进行的传统边界贸易感到“很有信心”。” 中国在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六月访问印度以后重新开放了印度人去朝圣的道路。这一行动在印度受到广泛的欢迎。这里的外交人士把这一行动看作是中国要改善同它的南部邻国关系的计划的一部分。 印度联合新闻社的记者说,开放朝圣道路只是恢复边境贸易的预兆。 能否正式宣布恢复边境贸易,将取决于印度和中国即将举行的双边会谈的成败。双边会谈预定在下个月某个时候在北京举行。该新闻社说,但是双方人员预料会在明年初恢复贸易。
4. 纪政谈陈文成遇害
【《美洲华侨日报》十月十日报道】台湾立法委员纪政日前在“立法院”质询时说,对陈文成命案的处理方式,已使台湾当局“三十年来在国际的形象,遭到极大的损害。”她劝告台湾当局,以后做事“不应只求交差,应考虑民众及国际的看法”。 纪政表示,为了“政府的威信”,她必须以沉重的心情谈谈陈文成案。她说,不久前,她从菲律宾到罗马,在菲律宾朋友家所有的报章杂志,都有关于陈文成案的报道,在罗马也是一样。后来取道美国,住了六天,刚好陈文成的太太陈素贞在匹兹堡举行记者会,美国的大小报纸都有这个消息。 许多外国朋友及华人,都跟她提这件事,几乎岛内外,世界各地的人都在谈,这对“我国(台湾)在国际间的形象,所造成的损害,是三十年来最大的,更造成了在美国的华人及在台湾的中国人之对立。” 纪政说,台湾当局应恳切检讨陈案的原因。 纪政指出,陈文成案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由海外向台湾岛内打小报告的事情。她说,她经常参加华人的聚会,许多人在关心国家或批评国家时,都会说“小心旁听的人”。她问道,“目前国民党普遍存着猜疑、恐惧、警戒的心理,这能完全归咎于中共的统战吗? 【台湾《中国时报》九月二十八日消息】留美学人陈文成博士的遗体,昨日上午在台北市立殡仪馆安顺厅举行大殓。 陈文成大殓后的棺木,已暂厝于市立殡仪馆。陈文成被解剖化验的内脏发还家属领回后,将予火化,放入棺木中与陈文成的遗体一同安葬。
5. 美刊文章《津巴布韦:过渡时期的考验》
【美国《时代》周刊九月二十八日一期文章】题:津巴布韦:过渡时期的考验、由于经济问题日益增多,白人纷纷外逃 在舒服的第一年独立之后,津巴布韦出现了百分之十五的通货膨胀率、技术熟练的白人成批地离开——其数目不亚于七年内战最艰苦的日子里离开的人数。而一个最不吉利的兆头是同邻国南非的关系急剧恶化。 虽然津巴布韦预料今年的实际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十,但是,它的经济问题非常严重。这些问题包括买不到汽油、缺少黄油、乳酪、肉等,津巴布韦人必须等上几年才能得到新买进的汽车。外国投资者由于担心政府可能接管私营工业而惴惴不安,他们不敢对新项目承担义务。白人居民受到排斥,他们过去的特权大大减少了。其中,包括政府最近的预算规定再征收百分之三十的资本营利税,增加财产税并取消对娱乐税的扣除。 日益增多的成为津巴布韦商业和农业骨干的白人的反应是打起铺盖卷走人,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走了大约一万八千至两万人。从而使津巴布韦的白人人口减少到大约十八万人。 多亏外国今年三月在索尔兹伯里的特别援助会议期间保证支援大约十八亿美元,因此,尽管穆加贝政府有着种种经济上的苦恼,但它有足够的现钞。这笔钱将用作一项有关公共工程的宏伟计划和一项土地再分配计划的资金,从而到一九八三年时可以使十五万黑人重新定居。然而,在重新分配土地之前,政府必须向白人地主进行赔偿,这是花钱多而又很费力的过程,曾使得许多黑人感到灰心丧气。到今天为止,五万至六万擅自占地的人在农村占了空闲着的归白人所有的土地,这使得总理十分为难。穆加贝为了使黑人相信他能够兑现自己许下的要进行改革的诺言,他到农村去演说。 他说,“这个政府被选出来不是为了要维持种族主义的殖民制度”,而是“为着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改造社会。” 对津巴布韦的持续稳定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索尔兹伯里同比勒陀利亚的关系日益恶化。穆加贝在一九八○年九月——执政几个月之后——同这个种族隔离政权断交。他强烈批评南非介入纳米比亚事务。南非已结束了同津巴布韦的特惠贸易协定、撤回了贷给津巴布韦所急需的二十四台火车头、驱逐了南非雇佣的成千上万津巴布韦工人。失去这些火车头就使经济遭到了沉重打击:津巴布韦的运输系统已经由于玉米丰收所造成的运输负担搞得吃不消了,只有一小部分玉米能运到南非港口——津巴布韦大约百分之七十五的贸易货物经南非港口运输。
6.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陈文成的父亲哀伤陈情
【香港《文汇报》十月二十六日报道】题:陈文成老父哀伤陈情 据台湾《中国时报》十月二十三日报道,经历四个多月哀痛,老年丧子的陈庭茂似“仍有满腹的委屈”,因为尽管台“检察官”已“公开述明侦查结果”,美国人士迪格鲁特与医学博士魏契亦于前日发布了《台湾之行》的报告,然而,陈文成案,“至今未获得定论”。 陈文成的父亲陈庭茂于了解迪格鲁特报告内容后,昨天中午接受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访问,并于访谈中“述明了他的哀伤与犹豫”。 对于记者提问:你对全案有什么意见。陈庭茂回答说:迪格鲁特的《台湾之行》报告在第四部分曾提出七点建议,这也是我至今无法释怀的原因。他们建议公开所有文成在警总的问答录音。并无一位“政府高层人士”对我有所说明或慰问,这些我非但痛心而且不满。 陈庭茂还在回答中说,我根据文成惨死的情形,势将依“国家赔偿法”向有关单位提出赔偿请求,不论文成死因如何?我相信有关单位应负起责任。 对于记者提出的“你目前除要求治安单位继续深入侦办全案外,还有什么意见?”陈庭茂回答说:“我愿提供十万元悬赏金额,希望有关心我儿子死因的人士能提供线索而告慰文成的在天之灵。” 报道最后说,在接受访问时,陈庭茂的心情十分激动。他说,本来预定在九月十六日将文成尸体下葬,但他现在因种种因素已将下葬的日期延后,虽然文成遗体现已封棺暂置于殡仪馆,但他相信将来检察官势将再度验尸以探明死因。 据台《自立晚报》十月二日报道,陈文成之父陈庭茂今天上午由黄石诚律师陪同至台北地检处,向承办陈案的检察官陈春男,请求领回陈文成的内脏,但未获检察官允准。据检察官解释“类似的案件,内脏约需保存十年以上”。
7. 美增收食糖进口税使糖出口遭受损失
【拉丁社圣多明各九月十二日电】官方人士说,由于对进口食糖课以重税的美国新食糖法生效,美食糖的主要提供者多米尼加共和国将遭到严重的经济打击。 官方人士认为,这个国家将得不到向美国市场出口食糖的一千六百多万美元。 他们又说,面对这种情况,当局正在积极进行国际谈判,以便得到一种优惠待遇。 多米尼加共和国在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年这五年期间,每年平均向美国出口八十多万吨食糖,每年平均出口总额为八十二万二千吨。 据估计,新的进口税每磅食糖将为一美分。 在一九八○年,美国的原糖进口共为四百五十万吨,比一九七九年少五十万吨。 美国市场的主要食糖供应者是:多米尼加共和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哥伦比亚、南非、斯威士兰和加勒比岛国。
8. 坎珀尔曼批评里根增加向苏出售谷物的决定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一日电】(记者:巴里·施韦德)出席赫尔辛基协议执行情况审查会议的美国首席代表今天说,里根总统关于增加对苏联的谷物销售的决定,对美国为了争取苏联在人权方面作出让步,以及在欧洲的军事问题上采取合作态度而进行的努力会起破坏作用。美国大使马克斯·坎珀尔曼对记者说:“我认为苏联在社会和经济上都失败了,只有在军事上是成功的。我很不愿意支持政府采取会加强他们的薄弱方面的步骤。”
9. 世界银行向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借款
【法新社华盛顿十月二十日电】世界银行今天宣布它打算向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借七亿五千万美元来资助它对第三世界的援助计划。 尽管美国、日本、西德、挪威和荷兰的利率普遍都比较高,但是还是要在这些国家筹集这笔贷款。 金融界人士说,由于可以从其它市场得到的资金越来越少,所以世界银行不得不到美国市场去筹集资金。 一位专家说,尽管向美国借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资金来源。
10. 美九月份通货膨胀率上升
【路透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三日电】政府今天说,由于几乎是各个经济部门的物价都上涨,美国九月份的通货膨胀年率已上升到百分之十四点八,这是连续第三个月有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上升对里根政府来说是坏消息,因为它一直指望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缓慢下来,以帮助降低利率。 今天的消息可能使已经紧张不安的美国金融市场更加忧虑。 据劳工部公布的材料,在进行了季节性调整后,上月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百分之一点二,而八月上升了百分之○点八,七月份上升了百分之一点二。劳工部说,上月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住房、食品和运输的价格上涨了。 白宫发言人格根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表明,美国经济问题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里根总统仍然认为明年的前景会更光明。
第 3 版
1. 日正编制二十一世纪发展技术远景设想
【日本《每日新闻》十月九日报道】题:通产省今日决定远景设想,要确立自主技术,发展产业技术,着重基础研究 通产省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正在抓紧编制我国发展技术的远景设想,八日完成了题为《新研究发展的方向》的最终报告。这份报告中严格地分析我国的技术水平说,“姑且不谈生产技术,基本技术方面还远远赶不上外国,少有别开生面的技术革新”,并列举了二十一世纪以前应解决的新 技术发展的三个领域,重组遗传基因技术、立体电路元件等“微型技术”,人工知能、光线情报系统等“情报技术”,无人工厂、深海底资源开发等“综合技术”。还强调我国今后要在世界技术发展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以民间企业为主,在上述三方面积极从事基础研究。这份报告是通产省工业技术院长石坂诚一的私人谘询机构“产业技术开发长期计划制定研究会”,用了四年的岁月不断研究的结果。将是今后通产省的正式技术开发政策的远景设想。报告由《研究开发和产业开发》、《我国研究开发的现状》、《研究开发的方向》和《推进研究开发的制度》等四章组成。第一章说明分析的结果,认为电动机械“医药品、精密机械等研究开发投资高昂,即越是研究开发集中型的产业,增殖价值率就越高,强调产业界指望高增殖价值的关键掌握在研究开发工作之中”。第二章谈我国研究开发的现状,认为“我国产业在产品贸易方面虽然国际竞争力强,但技术贸易方面却继续是巨额亏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严格地判断说,“我国的技术水平在基本技术方面还远远赶不上欧美国家”。 我国的研究开发工作,和基础研究相比,开发研究相对地高(包括应用研究在内,研究开发投资占全体的约百分之九十五),这是特点。 该报告作为今后研制的方向提出的“微型技术”、“情报技术”、“综合化技术”三个方面是技术革新的导火线,欧美各国也都很注意,显示出国际性的争先恐后的气势。我国基本技术的很大部分一直是以引进技术的形式,仰赖于海外的。但是今后从欧美各国引进技术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报告呼吁必须以民间企业为主体,集中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我国独自的自主技术。
2. 美《新闻周刊》文章:《南极洲在缩小吗?》
说科学家们正在南极考察由于大量燃用矿物燃料而形成的所谓“温室效应”对南极产生的影响 【美国《新闻周刊》十月五日文章】题:南极洲在缩小吗? 春天又回到了南极洲。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近三百名科研人员。南极的气温已从华氏零下九十四度的冬季低温上升到平均三十二度的夏季气温,虽然在南极洲生活决不是度暑假,但是进行考察研究已经稍微容易一些了。在南极生活非常寂寞、枯燥。除了扑克牌和鸡尾酒以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娱乐了。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忍耐这种孤寂单调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希望在对南极大陆的研究中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冰层是在扩大呢,还是在缩小?大气中含量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冰层产生了什么影响?因为人们燃用矿物燃料,所以他每天在向空气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并造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产生了一层使地球升温的气体。常识告诉我们,这种热空气将使冰层溶化,海洋水位上升;一些地质学家预言,在今后二百年中,海洋水位可能要上升二十英尺,淹没全世界的港口和港口城市。但是,这种热空气也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因为热空气比较能吸收水份,因此它可能增加南极地区的降雪量,从而使南极大陆增大。在下次冰期到来之前,科学家们可以对这些可能性进行模拟试验,但是他们不会真正知道二氧化碳是怎样影响南极洲七百万立方英里的冰层的,除非他们弄清了二氧化碳过去是怎样影响冰层的问题。 科学家们运用精密化学仪器将能区分冰层中所含气体的种类,从而知道组成古代大气的成分。通过从不同冰层反射的无线电回波,现在有可能测量出冰层的厚度和流速。回波器也许是南极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最革命的仪器,它已经向人们揭示,南极大陆实际上是由两个各别的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冰,一部分是陆地。南极洲东部是“真”大陆,它下面是超出海平面的通常岩床。而南极洲西部,则是“海”,它下面是海底和海岛。因为东部超出海平面,所以它已经完整地存在了至少一千万年了。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在十二万四千年以前的一个温暧期,整个西部曾经全部消失过。 虽然在过去许多世纪中南极大陆的冰层一直在扩大,但是科学家们仍然担心存在着的这种现象会突然颠倒过来的可能性。因此,对南极冰层的变化作出早期预报对于保护人类文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英国南极勘测队一直在测量南极半岛,并获得了令人不安的结果。过去三十年中,地球上的温度升高了近二度。一些科学家说,他们掌握了确切的证据,表明南极半岛在缩小。他们认为,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将导致南极洲沿岸继续升温的趋势。至于这种升温趋势是否会引起南极大陆降雪量增加,还是会引起冰层的消融的问题,现在仍未得到答案。然而,这是一个急待回答的问题。八千年前地球升温后出现了文明。如果地球升温又摧毁它创造出来的文明的话,那将是一场残酷的恶作剧。
3. 江户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英展出
【德新社伦敦十月二十四日电】日本三百年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展览今天在“皇家艺术学院”开幕。 数千幅江户时期(一六○○年至一八六八年)的作品将参加展出,其中的一些作品从未在日本展出过。这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二月二十一日。 展出的作品有绘画、版画、油画、雕刻画、美术陶瓷画和漆画。日本从未举行过这种规模的江户时期的画展。 这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在日本被视为国宝。 这次举行的“大日本展览”耗资约二百万英镑,这笔费用是由日本和英国一些大公司提供的赠款。 一些主要的展品是日本天皇裕仁的收藏品。日本皇太子明仁和英国查尔斯王子是这次展览的赞助人。
4. 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在马德里展出保护森严
【合众国际社马德里十月二十五日电】数以千计西班牙人排队观看毕加索的内战名画《格尔尼卡》。此画是第一次在这位艺术家的祖国展览,也是西班牙全国星期日庆祝毕加索诞生一百周年的高潮活动。西班牙正出现一股毕加索热潮,报章、电台和电视全是毕加索消息。 【法新社马德里十月二十五日电】常被视作二十世纪最著名艺术作品的毕加索巨画《格尔尼卡》,即将在此间首次展览。 这幅巨画价值四千万美元,政府用于保护的开支约为一百四十五万美元。 人们一直担心,此画可能受到右翼极端分子或巴斯克极端分子的损毁、破坏或甚至夺走。 《格尔尼卡》于今天公开展览,但当局于上星期五让记者参观预展,记者还可以看到此画所获得的难以驾驭的保护。 进入中央大厅要经过一扇装甲门,沿着一条长长的地道,地道使守卫有机会可以用电子仪器检查武器及其他金属物品。正如机场一样,闭路电视监视所有参观者。 《格尔尼卡》的面积是七·八乘三·五米,由三块防弹玻璃保护,任何人不能挨近超过六米。 三部电视间谍摄影机为在旁边观察室的武装保安守卫,纪录下观众的一举一动。(原载香港《大公报》) (本刊注:《格尔尼卡》,是画家为抗议当年纳粹德国的秃鹰兵团滥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屠杀一千六百多名居民而作的黑白画。)
5. 西班牙发现铜器时期的两个炉
【埃菲社西班牙纳瓦拉十月十四日电】题:发现铜器时期的两个炉 今年入秋之际,在西班牙北部纳瓦拉省的门达维亚村挖出了两个炉,各高一点一米。 经历史和考古学家考证,这是铜器时期用于烧陶器的炉。在炉的四周还发现陶、瓷器碎片和人的骨骼。 纳瓦拉大学权威人士和该省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重大发现,因为至今在西班牙还未发现这个时期的烧陶、瓷器的炉。此次新发现对研究西班牙的手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6. 日刊文章《堕落了的苏联电影》
说日本电影界人士看了苏联《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影片后,都怀疑“这是苏联电影吗?”人们认为它很象好莱坞的《飞翔》之类的黄色影片 【日本《文艺春秋》杂志八月号文章】题:堕落了的苏联电影 暮春三月,在美国学会奖的授奖大会上,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战胜了《影子武士》等有希望当选的影片,获得学会外国语电影奖,观众对此也许还记忆犹新。 日本电影界人士约一百人聚集在苏联驻日大使馆的大厅里,观赏了这部众说纷纭的新作品。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放映了两个半小时。在这个时间里,人们好象都在怀疑“这是苏联电影吗?”并且感到脸上发烧。 很象是好莱坞摄制的《飞翔》之类的性影片那样,用细腻的生活描写来证实人物形象有生活气息。 故事是从一九五八年的莫斯科开始的。在女工集体宿舍里,同室的三个好友都在忙于找男友。约会时的对话里明显的“反体制”态度简直使人目瞪口呆。 三人当中一人的伯父是大学教授。他出差时,两个女工借用其空着的豪华公寓,带来了男朋友。由于这两个人都想同能升官的青年结婚,于是达到了目的。 只有名演员维达·阿莲托娃所扮演的卡特里娜被调到电视台工作,成了未婚的母亲。“原以为是大学教授的闺女,实际不是。”这就是男方不与其结婚的理由。 二十年后的一九七八年,升为工厂厂长的未婚中年妇女卡特里娜已经成了久经锻炼的领导,住进了豪华公寓。她的女儿虽然是私生子,却已成长为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是一位好莱坞也会感到惊奇的漂亮的金发女郎。她头戴受话器,听着迪斯科舞曲跳舞。 一天晚上,卡特里娜在电车上认识了技术高超的戈舍(巴塔罗夫饰),向他求爱,他也不完全反对。于是白天就把他领到自己家来。这时闺女回来了,吓得他们惊慌失措。其实闺女全都清楚,却若无其事。 戈舍知道了她是个领导,大失所望。由于等级的差别,就不打算结婚而离去。八天的恋爱就这样结束了。卡特里娜受到这一打击,泣不成声。 从前住在一个宿舍的其他两个女人和她们的丈夫对于卡特里娜的悲伤实在看不下去,于是便想法去寻找戈舍。因为是萍水相逢,卡特里娜连戈舍的姓都不知道。好不容易找到了酩酊大醉的戈舍,连推带拉地把他和卡特里娜拥进了寝室。 这就是,无论有什么困难,“莫斯科是不相信眼泪的”。 这部影片是演员出身的缅西约夫导演的处女作品。 他吸收了西方的电影艺术,牢牢抓住了要害处,为观众的要求“服务”,提高了苏联电影的名声,又挣得了外汇。目前正在进行洽谈,要在日本公开上映。 试映后,同行的老前辈唾弃地说:“俄国电影也堕落了。”
7. 西欧电影院数目急剧下降
【法新社罗马十月十八日电】根据一项有关西欧电影和视听媒介的报告,西欧电影院数目正在急剧下降,同时,影片市场受到美国支配。法国全国电影联会在这里提出的报告指出,欧洲共同市场的四大国家一一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德,一年共有七亿零四百万张戏票的市场。 但是,美国影片占了这个市场的百分之四十七,意大利为百分之二十四,法国百分之十六,英国只有百分之八。 英国兰克组织一九五○年有五百九十六家电影院,现在只有九十四家,而在意大利,.电视台的发展,已造成「严重危机」,这些电视台一天播出三百部影片,而国家电视网一年也播出三百部。 (原载香港《大公报》)
第 4 版
1. 苏有一种新的低轨道截击卫星武器
【法新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七日电】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在最近一期中说,苏联有着一种新的低轨道截击卫星的武器,这种武器能够摧毁美国的航天器。这家杂志说,这种武器是一种轨道站,上面配备有以红外线制导的截击器,能够对在到一千公里为止的高度上运行的美国卫星发动突然袭击。 这家杂志说,这种武器对美国的导航和侦察卫星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威胁。
2. 美刊文章《一位逍遥的总统》
说里根对工作要求不严,每天实际工作最多两三个小时。当记者问他一些具体问题时,他常常回答不出,讲话也常出错 【美国《新闻周刊》九月七日文章】题:一位逍遥的总统 几周来,白宫记者团对里根的逍遥的领导方式感到迷惑不解,而且说了些俏皮话;里根显然不了解摆在他面前的某些问题,他依靠助手和竞选运动时采用的提示卡来对付国会权力贩子和国外领导人。因此,两周前,当白宫顾问米斯犯了错误,在两架美国喷气式飞机遭到利比亚战斗机袭击而把袭击它们的战斗机从空中击落后没有立即报告总统时,记者们是充分掌握情况的。突然间,私下抱有的怀疑通过许多冷讽热嘲的报道和略带鄙视的漫画公开化了:难道里根竟如此不过问政府日常事务?借用一位记者的话说,“他只不过是一位有名无实的总统而已?” 虽然最热烈地崇拜里根的人私下也承认他并非埋头苦干的。哪怕在华盛顿,他从未在上午八点三刻之前到过办公室,很少有到了下午六点还未见他离去的日子。他每星期三下午去弗吉尼亚郊外一个海军陆战队基地骑马。他说:“对人的身体最有益的运动莫过于骑马。”到了晚上,他不是看电视,便是象一位助手所说那样“阅读文件”,实际上,这些文件比通常向总统介绍情况的文件还要简短。一位白宫官员认为里根应多参与些日常事务,他说,“他实际工作时间大概最多两三个小时”。有一次,为了让一家杂志写报道,助手们重新安排了里根的任务,使他晕头转向地作了十小时的表演。另一位高级工作人员事后开玩笑说:“这不是生活中的一天,而是生活中的一周。”“滑过去”:里根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不严,这使他显得不关心和不知情,从而陷于窘困境地。就在白宫把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尚待批准的捕渔条约将撤销而重新谈判一事通知参议院那一天,里根在记者招待会上竟无法答复有关问题。他在接见市长们时,竟把他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皮尔斯称为“市长先生”。他在向一位国会议员兜售预算建议时,这位议员提出了合成燃料计划问题,他竟无法作答。民主党众议员威尔逊说:“他不懂我在说些什么。”在里根又出了一次丑后,白宫一位助手埋怨说:“他学得很快,可是他必须学才行啊。他有时宁可滑过去。” 然而,里根显然对这种混乱情况处之泰然。他上周为了替共和党筹款而暂时放弃了他在自己农场那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亲自替自己的总统职位下了一句评语:“我在经历了这一职务的种种可怕事情之后,有点高兴起来了。”然而某些助手承认,他很容易厌倦,遇到他不感兴趣的问题,不是开玩笑就是打哈欠。一位高级助手说:“有时确实需要他干些什么,但他却只希望谈谈他拍电影时候的一些事。”另一位助手则说得比较客气:“他的工作能力和精力从来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总是他是否感兴趣。” 在总统不在的情况下,他的工作班子便负起责任。就象艾森豪威尔在里根之前所做的那样,里根也把权力下放,把许多权力授予他的高级助手组成的“三驾马车”——政策“协调人”米斯、私人助手迪弗、办公厅主任贝克。正如迪弗所说那样,“没有一项重要决定不是在里根积极参与下作出的,但是里根认为他不必事事过问。他就是认为许多事情会得到解决而不必由他插手。”“三驾马车”: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它的害处。要是三驾马车的三个成员全在身边,事情确实可以完成,不过要是有一两个不在,第三人责任就太重了。甚至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也使里根容易遭到如下批评:他被他工作班子所操纵。 由于里根的遥控使他对重要问题一无所知,这也使他成为一位可靠的世界领导人的能力受到限制。例如,在最近渥太华举行的自由世界各国首脑参加的最高级会议上,白宫官员们不得不进行谈判,以便使里根要在没有助手参与下单独与其他国家首脑举行的会议少开些,因为他们担心里根不是别人的对手。一位高级助手说:“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时刻,尤其是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之流在一起的时候,这些人完全掌握他们的情况,可以不加思索地讨论问题。而总统尚未达到这种地步,我怕他永远也达不到。” 里根根本不是第一位逍遥的总统,甚至不是近代第一位此类总统。然而里根也是一位反常的总统,他放手之处正是当代大多数总统不得不抓紧之处。
3. 里根说他不会搞大换班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九日电】美国总统里根今天说,在他的对外政策工作中“不会搞大换班”。他说,关于政府将进行改组的消息“完全是虚构的”,是没有根据的。 有消息说,国务卿黑格的职位将由国防部长温伯格取代;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将调任别的职务。里根在回答记者就这个消息提出的问题时说:“我们大家相处得很好。” 里根在登上一架直升飞机去贝塞斯达海军医疗中心检查身体之前说:“我能对你们说的只是,写这条消息的人不仅仅是在制造混乱,而且在干有损于国家的事。” 他宣称他对黑格感到满意,说他是“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得到的最出色的”国务卿“之一”。 里根说:“艾伦仍然在做他的工作。我们大家相处得很好。不会搞大换班。”记者问他的班子是否将保持不变,他回答说:“是的。” 在里根离开白宫之前不久,发言人格根说,总统“对他的对外政策班子和每一个主要成员感到满意”。 【合众国际社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十月十六日电】里根总统的高级政治顾问今晚说,里根将争取在一九八四年度竞选总统——“这是根据他的良好的健康情况作的预言”。总统的政治事务助理诺夫齐格最初在一九六六年参加里根的班子。他对耶鲁大学政治联合会说,里根喜欢他现在的职位。他对耶鲁大学学生说,前总统尼克松在外交政策方法上“有很好的主意”,他可以随时直接同白宫通气。
4. 美报文章《苏联人坚持大炮压倒黄油》
【美国《洛杉矶时报》十月十二日文章】题:苏联人坚持大炮压倒黄油 目前,苏联的经济陷入困境是众所周知的。 在过去的三年中,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到百分之二,或者低于百分之二。一些研究苏联经济问题的美国专家预料,在今后几年中苏联的经济不会有很大起色。相反,这种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 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集体化农业的低效率、不能吸收新技术的中央统一计划制度、劳动人口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当然,还有军事费用的沉重负担。 苏联的军费开支每年以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的速度不断增长,使军费开支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三。 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是俄国的一点五倍,但是苏联国防开支的相对数以及绝对数近几年来都超过了我们的开支。而且,现在还没有停止增加国防费用的迹象。 就苏联把所有这些卢布用来缩小同美国领先的领域(空运、全球海军力量和导弹的准确性)的差距而言,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俄国人还继续把资金用于发展他们已经占优势的坦克、大炮、潜艇、重型战略导弹和其他武器。 令人沮丧的是,苏联正是在一九七二年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带来的国际关系“缓和”的那几年中进行大规模扩军的。 苏联的战争机器现在象过去一样,是牺牲长期受苦的苏联消费者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 苏联的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改善,但仍然是低得惊人。住房十分紧张,甚至在受到优待的莫斯科,几乎还有四分之一的居民等着分配到独门独户的公寓房子。现在他们是几家合住的窄小的公用住宅。 苏联的经济受到的压力,比五年或十年前更大。在经济方面,苏联帝国很可能给俄国的经济增加压力,而不大可能成为有助于苏联经济的因素。 根据西方的逻辑,苏联减轻经济包袱的最省力的办法是削减军费。 不久前,这个问题成了由加利福尼亚研究会组织的一次非正式的国际安全和对外政策问题讨论会的主题。这次会议一致认为,苏联在资源方面的紧张状况确实会产生愈来愈大的压力,从而将迫使克里姆林宫的领导班子限制军费的增长。但是,会议也一致认为,值得怀疑的是,苏联能否克服,或者什么时候能够克服社会制度中固有的这种事态发展的弊病。 首先,在军事力量方面的大量投资现在正在得益;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势力和影响正在扩大。 其次,虽然无疑有许多人,甚至在政府里也有许多人都希望改变发展重点,但这种制度不允许建立压力集团,来批评政府的现行政策。 用参加加利福尼亚讨论会的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士的话说,“美国有一个军事工业体系。苏联的工业是一个整体。” 在这种背景下,看来得出以下结论是公正的,即只有经济形势变得如此糟糕,以致党的领导人和将军们认为,除非出现增加黄油、减少大炮的重大转变,否则社会制度本身的生存可能受到威胁的时候,那些统治苏联的人和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统治苏联的人才会限制军费开支。现在事情还没有发展到这种地步。
5. 印度一个核反应堆出现严重裂孔
【印报托斋浦尔十月二十六日电】在科塔的印度第二个最大的核反应堆出现了一个严重的裂孔,可能需要六个月到一年时间才能修好。科塔在这里的东北 面大约二百公里处。据了解情况的人士说,这个辐射性裂孔是在端屏蔽和排管式堆容器之间发现的。 这些人士说,之所以发生裂孔,是因为「该反应堆操作不慎引起的,因为热交换管被堵住了,里面漏出了大量的防漏减速剂」。这种泄漏现象迫使核发电厂的一个装置上月关闭了一个月。这些人士说,第二个装置的热交换管也发生了严重的泄漏,急需更换。 该厂的两个装置目前都关闭了。
6. 巴基斯坦政府对布托家属提出民事诉讼
【法新社巴基斯坦卡拉奇十月二十日电】据今天这里的报纸报道,巴基斯坦政府已对被处决的前总理布托的遗孀和儿子提出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所谓在他任职期间滥用官员特权所造成的损失。 据这些消息说,信德高级法院已传布托的遗孀努斯拉特·布托夫人及其两个儿子穆尔塔扎和沙赫纳瓦兹在十一月十日到法庭对此案进行辩护。布托夫人的这两个儿子现在阿富汗喀布尔过流亡生活。 该消息说,巴基斯坦内政部要求法庭在作出决定之前没收布托家族的财产。
7. 日本外务省领导人说:日需要改变对苏强硬姿态
【《日本经济新闻》十月三十日报道】题:外务省领导人说需要改变对苏强硬姿态 外务省领导人二十九日就苏联教育部长中止访日说:“不能永远继续采取象过去那种对苏强硬姿态。”强调在最近的将来需要改变方针。这位领导人就苏联教育部长由于对日本政府发给签证的方法表示不满而突然取消日本之行说:“外务省事务当局采取了慎重态度,因此要注视事态。”但是他指出了以下两点:(一)美国放宽了对苏联的谷物禁运措施;(二)西德等西欧国家也正在同苏联进行人员往来。并且说“日苏之间有外交关系”,暗示出他对修复日苏关系有积极的想法。
8. 苏联为英国加工来自纳米比亚的铀
【英国《观察家报》十月二十五日报道】题:俄国加工英国的铀 英国正在把纳米比亚的铀送到苏联的一家工厂去加以浓缩,供英国的核电站作燃料使用。中央电力管理局说,预计,它今年将从俄国得到七万磅浓缩铀。 鉴于送到苏联去浓缩的铀中有一部分产自有争议的殖民地纳米比亚,这就是说,苏联现在的做法是无视联合国的一道不准加工纳米比亚矿产的禁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