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09-30

第 1 版

1. 孟难民涌入印 印孟边界紧张加剧

【美联社新德里九月二十八日电】据今天的消息说,印度—孟加拉国边界沿线的紧张气氛正在加剧,又有数百名孟加拉国吉大港地区的部落民逃到印度东北部的小邦特里普拉。印度联合新闻社自特里普拉首府阿加尔塔拉报道,在孟加拉国军队和吉大港山地县的查克马部落叛乱分子之间继续发生的冲突中,已经打死了五百多人。据说,这些吉大港的部落民是为了反对孟加拉国政府计划把穆斯林安置到他们的土地上而起来造反的。    印度收听到的孟加拉国电台二十七日晚间的一则孟加拉语广播声称,“过去四天里没有任何孟加拉国国民越界到印度境内。”印度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印度快报》报道,在紧张局势渐渐加剧以后,印孟两国在特里普拉地区发生边境冲突看来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德新社新德里九月二十八日电】印度北部的特里普拉邦当局今天对来自邻近的不断发生冲突的孟加拉国的难民越来越多表示“严重关注”。    他们说,自从孟加拉国在五天前出事以来,有一万五千多人,主要是“特里普拉”族、“莫格”族和“查克马”族的人越过边境进入印度。

2. 日本《读卖新闻》发表述评说:日中复交九年来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

【日本《读卖新闻》九月二十八日述评】题:日中复交明天九周年,在信任的情况下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    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从一九七二年九月以后,到明天二十九日将迎来九周年。这个期间,虽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余波和在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中发生了一些曲折,但是到现在已没有大的政治悬案。政府人士说,日中关系「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基本上是进展顺利的。」    以「日美」为基轴、结果使「日、美、中」联系起来的我国外交路线,引起了苏联的反感,导致了日苏关系的冷却化。这也是事实。政府有关人士都强调说:「促进日中关系并没有以日、美、中来包围苏联那样的意图。在外交上亮出中国牌不是上策。」然而,在实力相撞的东西方关系中,「日、美、中」联系在一起从战略上看是不可缺少的。这种观点也不能否认。    还有一部分人指出,经济援助也是为了把中国同西方阵营拴在一起的一种手段。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扎实地推行六月的六中全会制定的现实路线。在思想方面,似乎正在加紧进行控制。对于这一点,政府有关人士表示理解说,「在现实路线的幅度中,中国正谋求调整经济政策。在思想问题方面也不是激进的,而是想在(现实性的)大框框内加以控制。」一时的日中热已经成为过去,日中关系近来使人感到集中在「经济」上。当前不会有大的变化,要设法通过扎实的交流来密切关系。

3. 英·甘地说冷战局势在印度紧邻复活

【印新处新德里九月二十八日电】今天,在汤加王国首都努库阿洛法为甘地夫人举行的欢迎午宴上,甘地总理和汤加国王呼吁停止目前的军备竞赛,因为这种竞赛耗费大量财力。甘地夫人指出冷战局势在印度的紧邻复活所造成的危险。甘地总理明确表示,印度将采取一切预防措施巩固国防。在此同时,印度将会不遗余力不放过任何最微小的机会来缓和局势,促进接触和对话,以加深谅解和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印报托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九月二十六日电】印度总统雷迪今天对最近印度边界对面加强军备的活动表示不安,号召国防部队人员作好应付任何不测的准备。    他在对空军、陆军和边境保安队的人员讲话时说,虽然印度一贯奉行与邻国和平相处的政策,但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够执行我们的和平政策的”。    他接着说,因此,“我们必须准备好”应付任何不测,以便保卫印度的独立。

4. 外电评黑格和葛米柯第二次会谈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九月二十八日电】美国国务卿黑格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今天举行了第二次会谈,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和波兰问题,但是预料这次会谈不会产生任何重大的结果。    他们的第二次会谈是在下午二时许在苏联驻联合国使团所在地在保安措施非常严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两人走进一间宽敞的会客厅,坐下来先闲聊了起来,摄影记者把会谈开始时的情景拍摄了下来。    然后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被领出厅外,大厅里只留下葛罗米柯、黑格和一名译员。    双方的官员把这两次会谈看作是可以缓和两国之间目前带有冷战色彩的紧张关系的对话的开端。但是双方公开发表的声明表明,首先必须消除一系列引起不满的事情。    从美国方面来说,这些引起不满的事情包括苏联在阿富汗继续保留大量的军事力量,苏联可能对波兰的劳工运动进行恫    吓,继续大量增加SS—20导弹,苏联直接或通过古巴代理人对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扩张。    美国政府还准备发表一些文件来支持一种指责,即苏联人正在进行空前的、不祥的增强军事力量的活动。    预计五角大楼将在明天公布一些有关的证据。    【法新社纽约九月二十八日电】美国国务卿黑格和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今天在这里会晤了五个小时,于下午七点结束了他们的会谈。    会谈后,黑格没有发表评论,就返回他下榻的旅馆,这次会谈是在苏联驻联合国使团驻地举行的。    会谈没有固定的议程,但是,国务院的一些人士说,估计黑格提出了诸如波兰局势,苏联占领阿富汗,古巴出兵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古巴在中美洲的作用,以及黑格所说的苏联支持国际恐怖活动等。

5. 印度有两千万五百万人住在贫民窟

【本刊讯】新德里消息:据印度《经济时报》九月十二日报道,在印度各大城市里,“目前总共有近二千五百万印度人住在贫民窟里”。    在孟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有八十五个贫民区。今天,这里已有一千五百八十个贫民区。在班加罗尔,贫民窟的数字由一九七一——一九七二年的一百五十九个增加为一九八一年的三百五十个,贫民窟居民人数在同一时期,由十三万二千猛增为九十万以上。    这家报纸说,贫民窟的增加是由于农村广大群众生活贫困。每天有千千万万贫穷的村民被地主和高利贷者霸占了他们的小片土地,逃往城镇。据印度储备银行一九七一——一九七二年的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农户只占有全部农村资产的百分之二十三,而百分之十的最富有人占有百分之六十二。    据另一项调查,一九六四——一九六五,这里有六百七十万农业劳力,到一九七四——一九七五年,农业劳动人数猛增为一千零二十万,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二。    这家报纸指出,农村劳力的猛增说明又有一些小、农场主正在加入劳动者的行列,并说明农村两极分化的进程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另一原因是传统手工艺者由于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而不断失业。他们也入城市谋生。    第六个计划文件预计,到一九八五年,将有多达三千三百一十万的人住贫民窟——那就是说每五个城市居民里有一个人住贫民窟。

6. 日本《东京新闻》文章:《首相外相对打开日苏关系劲头十足》

【日本《东京新闻》九月二十七日文章】题:首相和外相对于打开同苏联的关系劲头十足(记者:涵向安武)    二十三日园田和葛罗米柯在联合国会谈,达成“重开对话”的协议,其原动力,不能忽视是铃木首相、园田外相对于对苏外交的热情;最近的对苏接近,与其说是外务省内周到地积累起来的决策的结果,不如说是铃木、园田一派政治判断优先的行动。    铃木执政以来,悄悄地燃起了要打开日苏关系的热情,他得到园田外相这个搭档以后,认为好机会已经到来,便下了决心。    园田所以在要打开日苏关系上劲头十足,意在留任——因为,现在已经预定在国会临时会议闭幕以后改组内阁。并且说:外相等人的盘算好象是分这样两步走:一、首先作为重开对话的第一步,要尽快地在莫斯科重开最无困难的日苏事务级协商;二、在事务级协商中掌握苏联方面在领土问题上的印象,如果再稍稍取得打开的前景,就研究过渡到外相协商问题,包括外相访苏可能性。

7. 日本《读卖新闻》短评:《北京马拉松,一百万人大声援,史无前例》

【日本《读卖新闻》九月二十八日短评】题:北京马拉松,一百万人大声援,史无前例(记者小林发自北京)    中国举行国家活动的天安门广场,仅周围的人行道就可以容纳十五万人。作为这次国际马拉松比赛起跑点和终点的天安门广场,几乎已经满员。从广场起通过西长安街一直向西二十多公里(往返四十多公里),人挤得满满的,从未间断。据大会有关人士说,“基本上达到一百万人”。    这样多的人来观看马拉松比赛,是超过一百年的世界马拉松比赛史上的第一次。如果姑且不谈选手的成绩,那正象中国人所说的恐怕是“世界最超级的马拉松”。    本来这次大会是日本计划的。由日本的广告代理店拟定计划,决定出资者,把计划纳入民间广播电视台,并向全国作卫星转播。也是一次最富于商业性质的马拉松。    在共产主义国家的首都举行这样的马拉松比赛是饶有兴味的。对待这次比赛的中国体育界也需要超乎想象的努力和勇气。

8. 美农业部说今年世界棉花大丰收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二十八日电】农业部说,今年世界棉花收成估计可以创七千零六十万包的纪录,略高于一个月前的估计数字,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八。    据农业部农产品外销局最近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说,美国和中国的良好生长条件是出现这种前景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的产量可达到一千五百五十万包,是一九五三年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去年棉花的产量为一千一百一十万包。    据估计,中国的产量可达到一千三百三十万包,而去年的产量是一千二百四十万包。    这份分析报告说,“尽管利率高,经济状况差,但美国和外国纱厂一九八一——八二年度的棉花消耗量还是略高于去年。据预测,本年度世界消耗量为六千七百五十万包,略高于一九八○——八一年度的六千五百七十万包的创纪录的水平。”

9. 启事

本刊十月一日休刊一天。

第 2 版

1. 日本对辛亥革命的支持与干涉(二)

一九一一年八月,西园寺内阁成立,孙先生又致书宫崎,托请犬养与新内阁交涉,希能改变对华政策,并许其入境,不久,武昌起义,从此展开了新的局面。二、辛亥革命爆发与日本肆应当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军以“中华民国政府鄂军都督黎元洪”通告各国,宣示其对外政策的根本方针时,列强互相牵制,终于宣告中立。但日本不予作复,惟恐革命军危害其在华权益,立即增派军舰至长江下游一带,一面保护大冶铁矿,一面监视革命军的行动。日本外务省甚至与军部密商,决定支援清室。嗣因美国的警告,不敢明目张胆的干涉,只能暂持观望态度,但不久即应清廷之要求,授意泰平组合代理店大仓组(洋行,日本在华军火商)与清政府陆军部缔结契约,售予一批军火(大多是日俄战争时所剩下来的劣械废弹)。另一方面,参谋本部亦在考虑将武器供给革命军,此议虽遭首相西园寺与外相内田反对,但内相原敬却另有所见。盖原敬以为中国局势既陷于混沌,一边倒的外交理论并非上策。    革命爆发后二周,即十月二十四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对华政策方案,确立根本方针:为了“永久维持现状”,对满洲问题暂持观望态度(等待有利时机到来始作根本的解决),至于今后目标,端在维护日本在华势力,但以不刺激清室与革命军双方,同时保持与列强间的协调关系为原则。    十月二十四日日本政府所决定的方针所以仅止于原则性的提示,而不能彻底的执行,主要是对于辛亥革命之本质以及事态之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与判断,此由内田与原敬对中国情势之“混沌”表示极端困惑即可看出。但这只是表面上而已,实际上在幕后则有军部甚至政府内部种种值得注目的动向,尤其以陆军为最。陆相石本新六即曾拟定出兵占领中国各地几个重要据点的计划,虽未作最后决定,但强调满洲单独出兵以及与列强共同出兵华北的必要。其实此一干涉计划早在一九一○年十一月,即与参谋本部交换意见时已完成。    日本海军亦在十月十四日,拟订占领大沽的计划,并得内大臣桂太郎的同意。这些动向对西园寺内阁的政策当不无影响。    十月下旬,革命军势力愈张,形势愈急,驻华日使伊集院彦吉不仅屡次禀请日本政府速谋有效对策——派遣军舰、陆军,甚至提出“清国三分案”,企图在华南、华中建立两个独立国,仅留华北仍由清室统治,借以分化中国。    但日本自忖实力不足,准备不及,只能密切注视列强动向,继续采取观望态度。尤其在没有得到同盟国——英国的谅解之前,绝不轻易考虑派兵问题。三、日本策划共同干涉政策之失败    到了十一月初,驻滦州的清军(张绍曾率领)有响应革命军之举动,日使伊集院深恐革命党人在华北起事,将影响日本的权益,几次电请日本政府速派海陆军。内田外相对于派兵问题颇为慎重,因令伊集院与英使朱尔典(SirJohnN.Jordan)磋商。朱尔典认为滦州驻军之兵变将危及京津线,建议由列强派兵保护。外相内田欣见时机来临,遂力主山海关以东铁路由日本单独保卫的原则。易言之,即将京津线的保卫变为京奉线的保卫。这一扩大派兵范围的提议,无疑是日本想乘机派兵进占南满。英国虽原则上同意日本单独守卫关外铁路的原则,但强调必须在确认关外铁路危险的事实始能采取军事行动,目前尚未至必要的阶段。其后虽在有限度的条件下,经北京公使团决议出兵,但派兵人数既少,范围亦小,影响并不大。    其间又有满铁总裁中村是公等所策动,怂恿革命党员王国柱起事,扰乱南满的秩序,以为日本出兵契机的谋略,此一密谋因受清廷与外国领事的注意,以及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等的反对而作罢。    当列强正勾心斗角,互探虚实之际,中国内部的情况亦在变动之中。革命发生后不久,清廷即决定起用隐居河南的袁世凯。在北京政坛之中,袁氏的确为一举足轻重的人物,且极受外人重视。袁氏见有机可乘,故作推托之后,即东山再起,于十一月中旬就任内阁总理大臣。袁的登场将注定日本援清外交的失败。日使伊集院与袁氏会商之后,判断袁氏并无收拾时局的方针,甚至相信袁氏同意日方所极力主张之君主立宪制最适于中国的说法。事实上,赞同中国今后政体宜采君主立宪制的,不仅限于日本,美国一部分人士亦有同样的看法。在此情况下,内田外相乃倾向于“主动外交”,决定从事策划列强协力促成中国采取君主立宪制以解决纷争。至此,日本的对华政策遂由观望一变而为干涉。十一月二十八日,日本政府决定“对时局之大方针”,明白表示对辛亥革命列国共同干涉的方针。日本的报纸亦“开始倡导干涉之说”。日本政策之所以改变,除了元老以及部分拥护山县等积极干涉论的官僚政客们的压力之外,可能由于判断袁氏有意以君主立宪制收拾残局,而且认为英国表明中立态度,日本先行策动较为有利。英国虽赞同在清室统治下成立立宪政体的方案,却反对外国的干涉。此时日本的外交始终唯英国马首是瞻,因而再度采取观望态度。其实,就在日本转趋积极,企图干涉中国革命之际,袁氏与英使朱尔典之间,已在幕后部署南北和议。    十二月二日,在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飞的斡旋之下,革命军黎元洪与清军冯国璋在汉口缔结一项为期三天的休战条约,其后又重订延长休战协定。(二)

2. 保存原著风格的一部电影

【香港《大公报》九月二十五日影评】题:原著风格上电影化——谈《伤逝》(作者:扉白)    值鲁迅百年诞辰之际,一批为纪念这位杰出作家而由他的原著改编拍摄的电影,相继推出。在香港,我们可在特别早场中欣赏《伤逝》。    《伤逝》的电影剧本,远在文革前夕已发表。据说水华并未囿于剧本,而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表现形式,进行再创造。    《伤逝》描写五四时期一对青年男女——涓生和子君,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反对封建压迫,追求自由恋爱,然而个人奋斗,却未能彻底冲破藩篱的悲剧。原著中人物和场景都不复杂,也没有曲折的情节,多时是主角的内心独白,这种平实深邃的写法,要把它变为视觉艺术,从字面变为画面,难度是相当高的。从电影《伤逝》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水华极力地保存原著的原有风格,主要的场景都摆在涓生和子君共处的胡同小屋里,同时保留了原著的独白叙述及两人相对的内心感情戏。然而这些风格,水华又运用了电影化加以表现,涓生的对白不时配以潇潇的冷雨或熊熊烈火,渲染情绪和气氛,两人相对又多次运用了两双手的接触形象地表现他们相互间情感的变化和裂痕。    影片在捕捉原著中子君与房东太太因油鸡所引起的邻里纠纷,以及放逐小狗阿随的窘迫方面,有更加细腻、深入和感人的描划。尤其是涓生把阿随带往荒地放逐,子君死后阿随回家,这两幕相互对照的戏,强烈地烘托出两人的惶惑和无力、悲凉抑愤的气氛。

3. 香港《华侨日报》评美国的对华政策

说美国近三十年来一直实行“两个中国”的政策,虽然国际局势变化很大,但美国“两个中国”政策的本质没有变,只是重心有转移。现在由于对苏战略,美国较为倚重北京,但并未放弃或低估台北之重要性    【香港《华侨日报》八月三十日文章】题:两个中国政策之演变(作者:李文)    美国近三十年来,一直实行两个中国政策,已经是举世皆知的事实。    时至今日,世界情势虽然变化很大,但美国的两个中国政策本质是没有变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变,只是重心略有转移。    或曰:美国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两个中国政策?理由很多,主要的是:    (一)美国人对共产党一向没信心,也是一向反对共产主义。这是不可改变的。(二)基于战略之需要,美国万万不能放弃台湾这个“天然军事基地”。既然不能放弃,只好积极保护了。(三)在亚洲地区,台湾是一个理想的大市场,美国人在这里容易赚钱,也容易取得廉价劳力。华尔街的大亨们对台湾的兴趣,更浓于对中国大陆之兴趣。(四)美国与台湾一向关系密切,经济互惠之关系更是牢不可破。美国人怀疑中苏永久为敌之可能性,但却是毫无疑虑的坚信台湾与美国之“军事结盟”。(五)台湾,南韩,日本在战争时期可以结盟,但日本,南韩与北京之关系尚有很大距离。(六)美国内部之保守派与右派分子,直到今天,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仍然掌握不大不小的权力,而且对美国外交政策具有影响力的。这些分子几乎是百分之百主张维护台湾,保持美国与台湾关系的。    还有其他不必怀疑之理由,是以数十年来,作者一直坚信美国是实行两个中国政策的。    诚然,在实行两个中国政策当中,特别是在数十年之过程中,这政策及执行者之措施,肯定是有若干方面与一定程度之变的。所谓变,说一句简单的话,是对北京较为倚重?还是对台湾倚重?而这种变,显然受到世界情势转变及美国全球性战略与政略演变之影响的。    现在是受到影响最大的时候,是以一连串的出现了新的局面。说一句老实话,现在美国较为倚重北京,并非意味放弃台北或低估台北之重要性。这是美国基于本身战略与政略改变所不得不为的。陈香梅日前的话说得好,国际间没有永久之敌友,一切视利益为依归,而今天白宫对华外交政策,显然是以玩中共牌为重心。    至于卡特在北京的谈话,有若干方面是值得重视的。当邓小平、赵紫阳放言高论,不满里根与“台湾交易”之际,卡特反而替里根解释,说好话,堂堂正正的指出:“里根已履行了中美建交协定”,“里根的做法使我放心”,用意很明显,卡特实在不愿北京领袖揭穿美国的两个中国政策之真相。这是美国人可爱之处,也是可怕之处。他们即使是政敌,甚至斗争到“势不两立”之地步,但为了美国之利益,面临任何外国人指责与批评,他们是合作的、团结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演变,美国人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肯定是不会放弃两个中国政策的。在两个中国政策背后,作者觉得是鬼影重重,阴风阵阵。就是美国一方面出售现代化武器给北京政府,加强中共军装备,一方面出售现代化武器给台北政府,加强国军装备。目的何在?美国如此热心做军火生意,就是培育两个中国的军力,好教“中国人打中国人”。好教“中国人自相残杀”,此种阴谋,由来已久,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已指出过了。    这是问题之所在了,美国的两个中国政策,到头来是对中国人民不利的,是对我们之民族不利的。忠心谋国者,千万要提高警惕小心提防也。

4. 香港举办鲁迅诞生百年纪念茶话会

《八方》文艺丛刊九月十四日主办“鲁迅诞辰百年纪念茶话会”。数十位本港文化界人士应邀出席。    月前从美国应邀到中文大学任教的著名学者周策纵教授、过港的电影《原野》导演凌子、澳洲籍作家白杰明也出席及讲了话。    茶话会由戴天主持。    与会者不约而同地指出:鲁迅的伟大,在于他的很多作品,尤其杂文,不但深深感动了广大读者,而且今日看来也甚具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他的人格风范,以及对青年作者、艺术家的苦心培养,也是造成他伟大的条件。周策纵教授在最后发言时指出,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在艺术和思想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应该肯定的,他的作品对人性与国民的“劣根性”的批判,确是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现时研究鲁迅的作品虽然很多,但比较客观、突出的却不多见。比如,鲁迅每个阶段的思想背景及其所受的影响,对鲁迅研究工作具有深刻意义,应好好地客观分析和研究。    与会者包括周策纵、刘以岂、林年同、古兆中、黄继持、李怡、萧铜、张曼仪、余丹、陈炳良、丝韦等共三十多人。(转载九月二十五日香港《大公报》)

5. 美国洛杉矶市政委员会竟决定该市在十月一日和十日分别挂我国旗和台湾旗

【合众国际社洛杉矶九月二十三日电】洛杉矶市政委员会无视国务院和市长汤姆·布雷德利的要求,于昨天采纳了一项对两个中国“挂两面国旗的政策”。尽管美国政府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洛杉矶市政委员会还是下令当这两个国家在下月分别庆祝它们各自的国庆日时,既悬挂大陆中国的国旗,也悬挂台湾的国旗。    在讨论过程中,市政委员会否决了一项关于两面国旗都不挂的建议。

第 3 版

1. 美《科学文摘》文章:《水产养殖业:未来的浪潮》

原文提要:鲑鱼围养、龙虾围场和巨藻养殖场都是绿色革命的一部分。新型农民不仅收获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生产代用燃料    【美国《科学文摘》六月号文章】题:水产养殖业,未来的浪潮作者:索尔特斯    人是猎人兼植物采集者,这是古代的形象。    除了少数几个分散的社会以外,人们不再以打猎和采集植物作为生存手段了。可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仍然靠少数现代的猎人兼采集者——渔民提供食物。今天渔渔民象数千年来一样,在海上到处奔波。这种作业方式现在开始改变了。渔业科学正在发展。    这门新的科学就是水产养殖:有系统地生殖湖泊、江河和海洋里的动物和植物,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合乎逻辑的延伸。    虽然这个绿色革命姗姗来迟,但这是值得等候的,因为它带来了为世界上挨饿的人提供高质量食品新源泉的前景。它有这样的可能性,如在塑料围场里养殖龙虾,养殖速度可比通常增加一倍以上;一年“捕捞”一次鲑鱼;在院子里和地下室可设一个家庭鱼池。    水产养殖还可以生产能量。细菌可以吃掉大量巨藻而制造甲烷。废物施放在人工养殖的水生植物中,它就会把有毒物质吃掉,并且清除水中的有机化合物。    墨西哥湾的佩纳斯科港内的一个虾场,搞了一个充气的塑料圆屋顶,保护小虾不受捕食动物的侵害。一排排二十英尺长的浅池成为养殖黑小虾的小海洋。    在这里,科学家们已经弄清和控制了养殖健康的美味小虾的每一个因素。池子保持恒温,充满流动的海水,以必需的速度往水池加氧。在一英亩的水面上收获了多达六万五千多磅的虾。    鱼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据认为,海洋每年能够连续生产一亿到一亿五千万吨鱼类。到二○○○年,预计年度捕鱼量至少将达九千四百万吨。比目鱼、鲱鱼、龙虾等已经捞捕过量了。    由于牛肉价格高,海味是较便宜的蛋白质来源,在过去十年中,美国鱼产品的消费量已经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    水产养殖用水比农业用水更加有效,充满废物的养鱼用水可以灌溉庄稼。    在你试图干预水生动物的自然规律时,你会发现到处潜在问题,这些水生动物往往都有复杂的发育阶段。在过去几年里,据说,水产养殖业有百分之九十五都失败了。科学家们将近十年来一直在研究怎样才能使龙虾在人工养殖下生长——而且长得快。    把放养龙虾的水温提高后,野生龙虾长大到可以上市所需时间,从五至七年缩短到三年以下。饲料仍然是一个问题。龙虾喜欢吃高蛋白的肉——如其他龙虾的肉。为了保护龙虾不致彼此侵害,给小龙虾分配了小房间,通常是一排透明塑料小室。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人工养殖是否经济,现在看来还是个问题。    水产养殖也正在用来补充内陆的渔业,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挽救受威胁的鲟鱼。苏联前水产养殖负责人多罗绍夫领导研究人员在俄国和伊朗外海建立了第一个鲟鱼孵化场。去年五月,他们在萨克拉门托河放养了一万二千条两英寸长的小鲟鱼。    他们的目的是恢复由于过份捞捕、污染和产卵水域受到抑制而遭破坏的自然种群。    水产养殖业出现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在海洋中饲养鲑鱼。饲养鲑鱼的大问题是鲑鱼从淡水产卵场迁移到海洋,然后又回到产卵场这一难以捉摸的习性。    几年前,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主意,利用鲑鱼神秘的回归本性。把幼小的鲑鱼用卡车从孵化场运到沿海,这些鱼在咸水湖里对环境“留下了印象”。一旦放到海洋,就在那里漫游一至四年,而“饲养者”不用花任何费用。幸存的鱼就径直回到咸水湖,这就可在那里捕捞它们。    韦尔豪泽一家大木材公司一直在进行这一试验,但是,回归的鱼很少。    在绿色革命中,海上植物也占显著的地位。事实上,最富有未来主义色彩的计划,是利用海洋建起巨大的食物和能源场来捕捉太阳能。十多年前,一位海军科学家威尔科克斯幻想在公海上种植巨藻,并把巨藻制成动物的食物和作燃料的甲烷。    威尔科克斯估计,水面下十万英亩的巨藻,可以提供一个五万人城市所需要的充足食品、化学产品和燃料。巨藻不是直接供人吃,而是用来喂养陆上的动物。在加利福尼亚沿岸拉古纳海滩附近,建起了一个小型试验场。这个试验场最后能否成功取决于巨藻的收获量。    利用巨藻生产甲烷试验的初步结果是极令人鼓舞的。巨藻是某些细菌喜爱的食物,把巨藻剁碎后喂养微生物群,这时,细菌就分解海藻,把它变成天然气。    人们估计,长四百七十英里的一个巨藻种植场,可以生产足够多的甲烷,满足一九七○年那样的全国天然气消费量。但是威尔科克斯告诫说,即使成功了,大规模种植海藻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还未预见到的影响,因为海藻将覆盖大片的海面。    另一种水生植物有着惊人的能力,能够靠污染物,包括有毒物质和重金属旺盛地生长。加利福尼亚的赫尔克里士城使用了水风信子净化废水。风信子使废水中的营养物、有毒物质和重金属产生代谢变化。六天后,这些水几乎纯净得可以喝了。    水产养殖的科学——几十年以前还只是一种工艺而不是科学——正在蓬勃发展,尽管存在的阻力和障碍使其前途捉摸不定。但是,没有任何人怀疑,水产养殖已经在对我们的鱼类供应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

2. 国际奥委会将考虑提出女委员人选

【美联社德国巴登巴登九月二十一日电】(美联社体育记者:米勒)两位妇女——芬兰的黑格曼和委内瑞拉的伊萨瓦——准备打破体育运动组织的成员全是男子这一最大壁垒,而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委员。    这个独断独行的机构(任命它自己的委员并对奥林匹克运动独具权威),自从大约九十年前由已故男爵顾拜旦创建以来,它的委员中从未有过妇女。    但是现在,它的两名较老的委员(芬兰的洪卡尤里,六十六岁和委内瑞拉的贝拉卡萨,七十三岁)准备退休,让位给较年轻的人。现有两名妇女有资格接替他们。    近八年来,国际奥委会也有过其他妇女担任委员的可能性,但根据其严格的委员资格规定,不可能有她们的位置。    黑格曼,三十岁,如果当选的话,将成为国际奥委会最年轻的委员。她以前是中距离赛跑运动员,在蒙特利尔举行的一九七六年奥运会上获得了四百米第四名。    伊萨瓦,六十岁刚出头,是委内瑞拉体育联合会主席。她的骑马术和高尔夫球术达到了国际标准,但从未参加过奥运会比赛。    她们俩谁也没有被列入参加在巴登巴登开幕的奥林匹克大会的代表名单。但国际奥委会可望在下周举行的会议上考虑她们担任委员的问题。    国际奥委会是在一九七三年原则上赞成妇女担任委员的。随后七年里,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勋爵曾试图选取女委员。他去年下台,没有实现其担任主席时的这一伟大抱负。基拉宁的继任人西班牙的萨马兰奇接着处理这个问题,并几乎立即成功。    萨马兰奇说:“国际奥委会有女委员,是我最强烈的愿望之一,而且还将是要最先实现的愿望之一。下周,执委会将提出几名女委员人选。”

3. 国际奥委会将在名古屋和汉城选择主办一九八八年奥运会地点

【路透社名古屋九月十八日电】据认为日本经济稳定和过去成功地举办过运动会,是本月名古屋为什么希望被选定为一九八八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的最有力的原因。    国际奥委会将第一次在两个亚洲申请城市——日本中部工业城市名古屋和南朝鲜首都汉城——之间进行选择。    当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由于财务原因退出竞选之后,四年前就准备夺取这届运动会的名古屋看来是明显的获胜者。    但是韩国人两年来展开了给人深刻印象的游说活动,希望成为第二个举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    东京是成功的一九六四年夏季运动会的举办地,日本北部的札幌举办了一九七二年冬季运动会。    由一百四十七个国家奥委会和国际田联代表最近进行的考察报告说,两个城市都完全有资格举办奥运会。但是报告暗示,似乎汉城至少在目前能提供更多的设施。    他们还认为,汉城将会失掉一些票,因为它与许多共产党国家——包括苏联在内——没有外交关系。但是日本奥委会的一些负责人担心,日本的环境保护人士以及担心可能增加纳税人负担的其他人士的反对,将会损害名古屋的事业。    反对举办这次运动会的人将派出一个十二人的小组前往巴登巴登。他们将由名古屋大学教授水田率领。水田说,他们将和一些日本居民和美国、法国、德国的环境保护组织合作,在德国的这座疗养地举行抗议集会。    名古屋计划要求在距市中心二十公里处建造一座奥运会村。要在这座城市的和平公园建造可容七万人的中心体育场、一座室内游泳池和一座体育馆。官员们最初估计,这次运动会将花大约三十七亿美元,但是这个数字要包括用三十三亿美元建造公共设施和其他有关工程,包括公路、铁路、一条地下铁道和现代化的港口设施,主要靠中央政府帮助。

4. 名古屋和汉城的竞争进入最后阶段

【德新社东京九月二十二日电】日本工业城市名古屋和南朝鲜首都汉城之间为主办一九八八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争,现已进入最后决定性的阶段。    在飞往西德的巴登巴登去参加国际奥委会会议之前几小时、名古屋市市长本山政雄对德国记者说,无论从资金条件还是从组织能力来说,名古屋都远远超过南朝鲜的汉城。他说,拥有二百万人口的名古屋市想把这次运动会办成为一个“和平和友谊的节日”。    该市长强调指出,举办这次奥运会将不用征收任何税款也不会导致物价上涨,更不会像一些反对主办这次奥运会的人所说的那样,会对环境带来危害。    近期也将去西德参加世界奥委会会议的汉城市市长朴英秀最近对报界说,到目前为止,除了日本以外,亚洲还没有一个国家主办过奥运会。    就汉城来说,国际奥委会在研究时,考虑政治上的困难可能是一个决定因素,因为朝鲜半岛仍处于分裂状态。

5. 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主席说对南非队访美曾不考虑采取行动

【美联社巴登巴登九月二十一日电】(记者:米勒)非洲体育领导人由于南非橄榄球队访问美国而威胁要抵制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今天减缓了这个压力。    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主席奥迪亚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进行了一次私下会谈。    奥迪亚在会谈后会见记者时说,“一九八四年相距很远。萨马兰奇主席已非常强烈和明确声明反对南非队访问美国,这使我们目前暂不考虑我们要采取什么行动。”

6. 国际奥委会主席说:南非羚羊队访美不危及洛杉矶奥运会

【路透社巴登巴登九月二十一日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今天说,南非橄榄球队目前对美国的访问不危及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    萨马兰奇在这个西德疗养胜地举行的为时两周的奥林匹克大会的第一个工作日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非洲体育领导人对美国奥委会为反对羚羊队这次访问所采取的行动表示满意。    国际奥委会执委们在奥林匹克大会星期三正式开幕前和下周的国际奥委会年会开幕前的一系列会议上会见了非洲和其他国家奥委会的负责人。    这位西班牙体育家对记者们说,“我们今天与非洲和其他代表会面时,他们百分之百地同意美国和新西兰奥委会捍卫奥林匹克运动的方式。它们都反对南非人的这些访问比赛。”    萨马兰奇说,“但是,我们奥林匹克运动没有权力阻止这种访问。我们认为,这次访问将不会危及一九八四年奥运会。”    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们,现在还没有任何非洲国家的国家奥委会说过抵制奥运会的事。”他还说,他还接到了非洲主要单项联合会领导人的来信,这些信表示支持国际奥委会的立场。    萨马兰奇说,国际奥委会在南非问题上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    “我们反对种族隔离政策。一九七二年,我们把南非开除出奥林匹克运动。我们希望再次向那个国家的青年打开大门,因为当我们那样做时,那仅是在种族隔离结束了之后。”但是他说,他已经得到确实消息,非洲和苏联的体育领导人赞赏为阻止这次访问所采取的行动。    他又说,“美国奥委会为了阻止这次访问,做了它所能做的一切。”

第 4 版

1. 印尼国际问题专家发表评论说:英·甘地出访旨在摆脱印度孤立处境

【印尼《罗盘报》九月二十三日报道】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国际问题专家迪波尤多博士二十二日上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就英·甘地总理访问印度尼西亚和一些太平洋国家发表评论说,看来,印度想改善同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关系。    他说,看来印度决定选择恢复同这个地区或者说英联邦国家的良好关系。这是它摆脱自身在国际上的孤立境地的举措之一。    迄今看不出呈现缓和的印度同支那人民共和国的敌对状态,促使印度不得不接近其他大国。    迪波尤多认为,对印度来说,为了对付看来对印度进行包围的支那人民共和国或巴基斯坦而不考虑利用同苏联的良好关系,那是难以做到的。    可以看到的另一种情况是,鉴于运交给印度的核燃料推迟,美国和印度的关系冷淡起来。迪波尤多说:“在南面,由于印度同东盟国家的关系一般说来不怎么好(新德里承认得到越南支持的柬埔寨韩桑林政府而造成的结果)而处境更加孤立。”    许多不结盟国家成员认为印度是苏联为加强其在亚洲的地位的“伙伴”,但是他认为,这种看法过于夸大。他不像上述国家对印度提出的指责那样看印度。    他说,反之,印度指责它们(包括印度尼西亚)过于亲西方。    他说,这种相互猜疑将更加尖锐,如果不尽快消除这种情况甚至会影响不结盟运动力量本身。    他说:“我认为除回访之外,以上种种是英·甘地总理谋求恢复同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关系方面所要考虑的。”    他补充说,甘地夫人之所以选择印度尼西亚,也许是因为考虑到印度尼西亚当初同样也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国。“也许过去的合作能够激起新的精神,从而使良好关系得以恢复”。    迪波尤多提醒说,其实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本人邀请了英·甘地总理参加印度—苏联条约十周年纪念活动。但是通过甘地夫人对这个地区的访问,似乎她想同印度尼西亚一起恢复不结盟运动的精神。他认为,其实在争取建立世界新经济秩序方面,不结盟国家和七十七国集团是一致的。他说:“以上就是我对英·甘地总理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意义的看法。”

2. 孟加拉国《假日》周刊报道说:印军舰又进入有争议的南塔尔帕蒂岛周围的孟加拉领海

【法新社达卡九月二十七日电】这里的有影响的《假日》周刊今天说,印度军舰重又进入了孟加拉湾荒芜人烟的有争议岛屿南塔尔帕蒂岛周围的孟加拉国领海。    这家周刊根据“达卡收到的消息”报道说,印度军队还已经开始用修建茅屋和射击哨所的办法来加强他们在这个小岛上的阵地。新德里和孟加拉国都说这个小岛该属于自己,新德里把这个岛叫做新穆雷岛。    《假日》周刊的消息无法马上得到证实。    今年五月以前,达卡和新德里本来一直在各种不同的级别上讨论有关这一岛屿的争执。可是今年五月,印度海军舰艇和印度军队突如其来地部署到该岛岛上和该岛周围,借口是孟加拉国的炮艇有“威胁性调动”。达卡再三提出抗议,要求印度海军力量撤出该岛,并且要求谈判解决这一争执,包括联合进行查勘以确定该岛应该归谁所有。    南塔尔帕蒂岛位于边境河流哈里亚班加河的河口。《假日》周刊说,在印度在该岛采取这一最新的行动以前两个星期,印孟两国外长曾在九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在新德里会谈了两天。双方在会谈中同意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消除紧张局势,努力争取谈判解决这个争端。    据报道,在新德里会谈期间,所有的印度舰艇除一艘以外全都撤离了这个有争议的岛屿周围的海域。《假日》周刊说,根据该刊今天得到的情况,尽管印度早先曾保证要采取措施恢复双边睦邻关系,它已再次加紧采取敌视其邻居(孟加拉国)的行动。    这家周刊举出五百名武装“歹徒”上周从印孟边界印度一侧向吉大港山地县的四个孟加拉国边境前哨据点发动攻击一事,作为印度敌视孟加拉国的一个例证。

3. 美司法部批准一项法令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二日电】美国司法部今天批准一项法令,规定袭击或杀害内阁成员或总统高级助手的罪行是联邦罪。    这项法律是在三月三十日刺杀总统未遂事件发生后提出的,在那个事件中,不但里根总统受了伤,还有另外三人也受了伤。    虽然根据联邦法,欣克利由于向里根和保安人员麦卡锡开枪而受到指控,但是,他不因使白宫新闻秘书布雷迪和华盛顿警察德拉汉蒂负伤而受联邦法律制裁。    刑事司司长詹森在向参议院司法小组委员会作证时说,“司法部坚信,惩罚对联邦高级官员采取暴力行动的罪行是非常符合联邦利益的。”    “这些联邦官员不可避免地与有争议的事情有牵连,能容易地被许多人认出来,因此,他们可能不幸地成为恐怖主义分子或精神病患者的攻击目标。”    有一项法案规定袭击、绑架或杀害“任何受雇协助总统或副总统,为公事随他们出行的人”构成联邦罪。    另一项法案是关于内阁级官员的。    詹森说,还应包括内阁级副部长和最高法院的法官。    但是,这项法案应把牵涉面限制在二十五名总统助手中工资至少为六万零六百六十二点五美元的人和五名副总统助手中工资数量相同的人,甚至在他们不陪同他们的上司时,法案对他们也适用。

4. 日报就园田同葛罗米柯会谈发表社论

【本刊讯】东京日本报纸九月二十五日评园田、葛罗米柯二十三日会谈。    《产经新闻》社论:不可对日苏对话抱过分期待    可以说,这次园田、葛罗米柯会谈,在为今后的日苏关系开辟新的局面上是重要的第一步。但是,切忌因此而对将重开的两国协商抱过大的幻想。    可以说,铃木、园田外交有这样的判断:即使从我国避开在世界政治潮流中被孤立的危险来考虑,也要在重开对苏协商上先采取行动,这样做反倒有利。    日苏对话,似乎将开始于日苏高级事务级协议在今年内重开。当然,对话的最大焦点是归还北方领土问题。    即使在同苏联重开对话的场合,贯彻原则性的态度,也始终是必要的。    我们决不应该期待甚多。不可以再次重复这样的事情:因为优先眼前利益的政治和经济分离的方式而眼花缭乱。况且,不要导致这等于八面玲珑型外交的“全方位外交”的复活。这些,我们在开始向日苏重开对话的时候,要再次严肃地提出来。    《每日新闻》社论:欢迎日苏对话重开    日苏之间开始出现了尽管还很细微的、但要修复关系的征兆。    考虑同北方的巨大邻国苏联的关系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想坦率地表示:欢迎这个动向。    期待这次对话重开将大大改善日苏关系,大概是一种幻想。以阿富汗事件以来恶化了的美苏关系为中心的国际形势,基本上并没有改变。    从苏联继续用“已经解决”一句话而把日本国民对北方领土的誓愿抹煞的态度来看,改善日苏关系的道路的确是遥远的。《读卖新闻》社论:《搭在日苏之间的“细线”》    在冷透了的日苏之间,搭起了会谈的一条线,这件事情本身是要加以欢迎的。可是,仅就葛罗米柯外长的谈话来看,可以认为苏联对日本的态度几乎完全没有改变。即使经过事务级协商重开了会谈,也必须回到田中、勃列日涅夫联合声明的原则上来。    当然,象苏联入侵阿富汗那样的、违背和平原则的行动,是不能够容忍的。对苏措施的解除,也是不能简单从事的。因此,即使说搭起了会谈的线,那也不过是一条非常细的线而已。《东京新闻》社论:《制止日苏关系恶化》    即使两国之间对话重开了,最大悬案领土问题的解决也还极为困难。可是,对最近关系一味恶化的两国来说,重开对话本身,具有不小的意义。我们期望,这件事情本身将成为走向两国关系修复的宝贵的一步。我国有必要通过对话的重开使苏联改变它所抱的错误的对日观。

5. 芬兰总统吉科宁患严重疾病

【法新社赫尔辛基九月二十五日电】芬兰总统吉科宁的医生今天说,总统患了呼吸系统及脑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过去几天一直卧床不起。官方发表的医疗公报并未暗示八十一岁的吉科宁即将象这里盛传的那样辞去总统职务。公报说:“总统的健康状况没有任何好转,过去几天他一直卧床不起。”    后来他的医生透露,总统还患了脑血液循环失调症。关于他已卧床不起的公告表明,他的病情恶化了。    社会民主党已经表示,代理总统、四党中左联合政府的总理毛诺·科伊维斯托(今年五十七岁)将是他们的候选人。

6. 英《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因劳资纠纷停刊

【美联社伦敦九月二十七日电】已有一百九十六年历史的伦敦《泰晤士报》和它的姐妹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今天均因劳资纠纷而停刊,这是自发行人鲁珀特·默多克二月份把它们从破产的边缘上拯救出来的第一次。    《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总经理杰拉尔德·朗在同一位不偏不倚的仲裁人进行了八小时的会谈之后说,《泰晤士报》明天不出版了。    九月二十五日,由于全国印刷工人联合会不肯收回破坏生产的威胁,默多克宣布《星期日泰晤士报》停刊。这一行动使得该报的一千四百名雇员(包括记者和办事人员在内)全都无事可做了。    工会领导人称这家报纸的行动是“资方的讹诈”。但是朗说他没有别的选择。他说:“因为全国印刷工人联合会一直控制着我们的收入,我们不能容忍这种情况。”    双方分别在谘询、调解和仲裁机构的总部举行了会谈,但是现在会谈已经停止了,没有听说取得任何进展。    【路透社伦敦九月二十五日电】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资方由于同印刷工人发生纠纷,今天暂时停止该报的出版并停止付给该报所有一千四百名雇员的工资。    总经理杰拉尔德·朗对记者们说,他对这家今年一月由澳大利亚人鲁珀特·默多克购买过去的报纸的前途感到非常担心。    朗说,资方不准备讨论一个印刷工人工会——全国印刷协会所提出的增加工资和增加机器间工作人员的要求。    在这个工会拒绝向资方作出不破坏本周末的正常生产的保证之后,该报的出版被暂时停止了。

7. 波外长在联合国会晤以「外长」

【法新社耶路撒冷九月二十八日电】据以色列电视台报道,以色列外长沙米尔和波兰外长奇雷克今天在波兰驻纽约领事馆举行了会晤,这是自一九六七年阿—以战争以来两国政府间的第一次接触。    官方说,这次会见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两国外长在会见时讨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沙米尔在上星期四会见了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这是两国外长六年来第一次会晤,这次会晤是以色列人安排的。    贝京总理今天说,很快就要同那些已经与以色列断交的国家复交。

8. 瑞典当局逮捕两名有间谍嫌疑的波兰人

【法新社斯德哥尔摩九月二十三日电】这里的警方今天说,两名波兰人因有间谍嫌疑在瑞典被捕。    一位发言人说,这两名嫌疑犯都是二十五岁,他们是上星期四在瑞典南部的黑塞尔霍姆地区靠近军事设施的地方被捕的。他们被查出装有建立瑞典军事基地地区的地图。

9. 西德检察院指控三名西德人向东德出卖新式战斗机情报

【路透社波恩九月二十三日电】西德检察院今天说,有三个人被指控把北约最新式作战飞机——多用途「旋风式」飞机的机密出卖给东欧共产党人。    检察院的一位发言人在卡尔斯鲁厄说,这三个人把飞机引擎的设计图样以及武器系统的「重要」情报交给了东欧人。他们中有一个人是参加生产这种英、德、意联合生产的飞机的一家慕尼黑公司的工程师。    检察院的发言人说,赖希瓦尔特、他的妻子玛丽埃塔和罗尔夫·黑希特(检察院称他是这对夫妇的「间谍头子」)两周前在慕尼黑的法庭上被指控为东德进行间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