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07-14

第 1 版

1. 泰《曼谷邮报》总编辑发自纽约的报道:中国不同意东盟关于柬问题的建议

【泰国《曼谷邮报》七月十二日报道】(该报总编辑贴·宗卡滴吉发自纽约)据消息灵通人士说,中国不同意东盟在明天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有关柬埔寨的“和平计划”,并特别反对解除红色高棉的武装。    中国政府还反对关于要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乔森潘和英萨利离开柬埔寨从而为建立一个能为世界接受的政府铺平道路的建议。中国坚持说,这些领导人已经改变了政策。    据报道,中国人对柬埔寨的前途也有不愉快之感。    尽管有这样一个和平计划,柬埔寨最终还将被越南所控制,继而又为中国的头号敌人苏联所控制。    现在正在作出努力,试图说服中国人,东盟的计划是行得通的。    外交观察家注意到,中国持不同意见一事将向河内表明:中国和东盟并没有任何勾结,中国和东盟在柬埔寨问题上的动机可能是不同的。如果河内看到这一点,它就有可能参加下一阶段的国际会议。

2. 黑格将参加柬问题国际会议

【美联社联合国七月十三日电】美国国务卿黑格昨晚抵达纽约前来出席本周在这里举行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    东盟各国目前正在起草一份供大会通过的声明,声明要求越南撤军并派遣联合国部队进驻柬埔寨,以解除柬埔寨各派的武装和监督选举新政府。    预计会议将通过这项声明,但是,由于越南、老挝、苏联及它们的盟国正在抵制这次会议,因此这一行动会有什么影响还说不准。    预计,黑格将支持这五个东南亚国家的立场。    国务院发言人费希尔对一位记者说,美国支持东盟国家为「实现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所作的努力」。    他补充说:「我们已经从道义上和政治上支持了抵抗力量」。    【路透社巴哈马群岛拿骚七月十二日电】美国国务卿黑格今天说,美国正努力向越南施加压力,要它从柬埔寨撤走它的二十万军队。    黑格说,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联合国会议是「全世界关注」越南占领柬埔寨问题的「明显表现」。    黑格对记者们说,这次联合国会议意义重大,因为,除了东盟之外,包括若干不结盟国家在内的其他许多国家现在也正促使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    在问到美国是否也和其他国家一道努力向越南施加压力要它参加谈判柬埔寨问题时,黑格回答说:「这是毫无疑义的,而且还要向支持越南行动的人施加压力。」

3. 阮基石和洪森到欧洲活动

【合众国际社巴黎七月十一日电】官员们今天说,就在东南亚国家和西方国家准备在纽约召开柬埔寨问题会议时,越南外交部长和来自越南控制下的柬埔寨韩桑林政府的外交部长正在欧洲到处奔波。    有消息说,韩桑林政府的外交部长洪森预定从十二日到十四日对布拉格进行正式访问。在此之前,他将先在东德和匈牙利停留。    【路透社维也纳七月十二日电】据说,柬埔寨外长洪森今天在布达佩斯说,即将举行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不会有利于和平,相反会使东南亚的对抗永久地持续下去。    【美联社布达佩斯七月十二日电】越南扶植的金边政权的外交部长洪森说,“只要中国的威胁和美国仆从势力的干涉不复存在”,越南就从柬埔寨撤军。    洪森说:“作为一种折衷的解决办法,如果泰国停止支持(被推翻的柬埔寨领导人)波尔布特的部队,不再允许这支部队使用泰国领土为基地,并且停止通过泰国领土向这支部队提供武器,我们和越南就会同意部分撤军。

4. 路透社记者评苏在波党九大前夕的宣传

莫斯科的西方外交官认为,苏已把它对波领导的要求,降到信守华沙条约的最低限度,不得不放弃由一名强硬路线者取代卡尼亚的希望,并且选择在公开场合不那么嚣张的态度    【路透社莫斯科七月十二日电】周末,苏联对于波兰共产党非常代表大会的代表的选择又露出不安,不过看来对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还暂时不下判断。    苏联电视台报道的一则华沙消息流露了莫斯科对华沙的这次重要会议的想法。这则报道中说,波兰党内正统的马列主义者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政治斗争。    电视记者卡维尔兹涅夫在报道将于星期二开幕的代表大会的背景情况时说,某些代表对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观点是当年列宁指为“机会主义”的观点。    他说,这次代表大会的任务并非容易,因为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点的代表是工人。    这里的人认为,这些话反映了苏联对于代表由自由选举产生,而不是象过去那样自上而下指定的办法深表怀疑。这则电视报道是自从上周末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问华沙以来苏联第一次发表实质性评论。它意味着莫斯科并不排除出现它认为可以容忍的结果的可能性。    卡维尔兹涅夫说,在过去五天,“反社会主义集团”大大加强了对党和国家当局的压力——这显然是指波兰码头工人和航空公司职工的象征性罢工。    但是,他说,值得指出的是当局拒绝再作任何让步的态度得到了波兰劳动人民的理解。    这次电视报道同官方报刊对召开这次代表大会几乎保持沉默的做法形成了对照,而通常召开这样的会议都要进行大事宣传。    共产党报纸《真理报》只刊登了一条只有一段话的关于波兰情况的短讯,其中提到了苏波两国就葛罗米柯的会谈发表的公报中关于要加强苏联集团的团结的保证。    一些西方外交官认为,这项声明意 味着莫斯科已把它对波兰领导的要求降低到最低限度——即波兰应该继续信守华沙条约。    这些外交官还认为,苏联已不得不放弃由一名比较能够被接受的强硬路线者取代波兰共产党领导人卡尼亚的任何希望。    电视报道提到华沙不肯作出进一步的让步,这是若干时候来此间第一次对波兰领导说了有一点几近似好评的话。    苏联集团的其他国家现在仍在通过新闻工具发出同样的警告,但是莫斯科自己似乎在公开场合已选择了一种不那么嚣张的态度。

5. 苏一军区司令宣传:苏面临东南西三面威胁

【法新社莫斯科七月十一日电】苏联红军的一位高级负责人说,现代战争是一种现实的威胁,苏联人民应该在心理上对此做好准备。    这位负责人是奥列格·库利舍夫(南高加索军区司令)。    库利舍夫将军认为,现在对苏联的边界存在着来自三个方面的直接威胁:在西面、南面和东面。    在这位苏军负责人看来,这三重威胁是与中东和阿富汗的紧张局势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与中国和波兰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库利舍夫并未明确提到这些国家。

6. 波记协主席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若对波动武可能导致第三次大战

【路透社华沙七月十二日电】波兰一位主要记者今天说,要是使用武力来设法解决波兰的这场冲突,那就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波兰记者协会主席布拉特科夫斯基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波兰不是一个小国,波兰人民也不胆小”。    他说,波兰人民正在遭受的苦难还没有导致大动乱,“但是,形势却很紧张,(波兰的)朋友和敌人都应认识到这一点”。    使用武力来解决这里的局势可能会导致“哈克特将军的设想”,这里是指英国将军约翰·哈克特爵士汇编的一本书而言,哈克特提出了一个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设想。    布拉特科夫斯基说,如果波兰的这场试验获得成功,那就会加强全世界左派运动的力量。他说,“如果这场试验失败了,那就会使世界上的右派力量长期统治下去。”    他说,波兰可能成为整个社会主义体制进行改革的实验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波兰的经验可以直接移植到其它国家去。    【美联社华沙七月十二日电】波兰一位主要记者警告西方债权国,说它们不应指望波兰作出太大的牺牲,波兰人正在设法及时偿还波兰所欠的数字惊人的外债——二百六十亿美元。

7. 印度通讯社报道印巴军队在边界再次交火

【法新社新德里七月十二日电】印度报业托拉斯今天报道说,昨天在巴印边界的蓬奇段,印度军队开火,至少打死了五名巴基斯坦士兵。    这家通讯社援引所能得到的消息说,是巴基斯坦士兵首先““无端”地向印度一个哨所开枪的。    印度方面回火,因而打死了五名巴基斯坦士兵。    观察家们说,这是这个星期内二千九百六十六公里长的巴印边界上的第三起事件。    【法新社德黑兰七月十二日电】印报托今天报道,巴基斯坦在它同印度接壤的二千九百六十六公里的边界上部署了三十五万部队,大约二千门中型和重型大炮和数目不详的导弹。    印报托引用可靠防务分析家——通常是印度国防部的官员——的话说,巴基斯坦的兵力分为十五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三个炮兵旅和十五个防空团。    印报托说:“巴基斯坦现在把来自阿富汗的紧急威胁说得越来越严重,但是同时却制定了一项在它同印度接壤的整个边界上逐渐加强其军事力量的计划。”    除了军队之外,巴基斯坦还部署了数目不详的火箭发射营,十五个装备第一代和第二代“博拉斯”反坦克导弹的连队和二千门中型和重型火炮。

第 2 版

1. 日《每日新闻》驻北京记者驳斥日《中央公论》诽谤中国的文章:《中国着眼明天,探索未来》

说中国能够承受其它国家无法承受的冲击,即使“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动乱,中国也没有垮。中国人民的生活在新旧社会己有天壤之别,这一成果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稳定性    【日本《每日新闻》七月二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辻康吾的文章】题:中国着眼于明天,探索未来——驳“文明的末日形象”的说法    看了从日本送来的杂志,发现有一篇文章写道:“中国没有明天。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曾经引以自豪的文明的末日形象。”(《中央公论》四月一期冈田英弘的文章《中国病有根治的办法吗?》)我在北京居住了两年多,一直在用相当严厉的目光注视着中国的动向,但是即使是我,对这一结论也不得不感到愕然。    冈田断言“中国没有明天”,而我认为,中国的现实过于复杂,它不仅有着眼于明天向明天挑战的各种可能性,而且至少在能够预测的将来,中国绝不会发生经过一番临终前的痛苦挣扎后彻底崩溃的事态。    正象冈田在文章中指出的那样,石油生产的不佳状况对于中国来说已成为严重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是中国的石油生产并不象冈田说的那样在“激减”。一九八○年度石油产量是一亿零六百万吨。比前一年减少百分之零点二,但是因为产量和证实的蕴藏量的比率下降了,所以把产量限制在一亿吨。这是实际情况。今后可能还要削减产量,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也参加了的海底油田的开发已取得进展,“再出不来石油了”(冈田文章)是下得过早的结论。即使是一亿吨石油,按外币换算,尚可值二百五十亿美元以上,从建国初期的原油生产近乎于零的情况来看,毋宁说石油在中国经济中已经成了强有力的支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更使人不解的是冈田对北京市内自由市场的描写:“看了自由市场的商品,使我感到吃惊,那里只有葵花籽、大米和花生米。好多人围在那里,我也探头望了望,原来是四只象是被人捉来的野鸡放在地上。”北太平庄、虹桥、朝阳门等,无论到哪个自由市场,出售的商品,都有一百到二百种。从全国来看,北京的自由市场的规模还算比较小,尽管如此,已经相当兴隆了。关于自由市场的真正问题大概不是商品的多寡,而是由于其急速发展,对国营市场形成了威胁、以及如何平衡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的问题。    冈田在谈到王府井大街的东风市场时说:“我没有进去看,但是据说商品,不过是罐头而已,与自由市场没有多大差别。”即使在一九七七年初,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东风市场的商品也有一万种以上,估计现在有四万种。此外,关于从机场到市内途中风景,文章写道:“人家也很稀少,只是一片旱田。”(沿途不仅有人家、工场和饭店,而且耕地正在受到侵占)关于市里的情景,文章说:“推土机和吊车闲置不用:没有看到它们动过。”(如果午休另当别论,就连星期日这些机器都不闲着。据日本的专家说,在中国使人感到大型土木机器使用过度)象这样一些因传闻和肤浅的观察造成的事实错误简直太多了。    我丝毫没有想要通过批评冈田的文章把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描绘成一派光明的意思。毋宁说,如果说“中国没有明天”的话,要指出其原因和更深刻的问题并不困难,例如象冈田在文章中没有提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与混乱等。但是即使把这些问题也统统算作考虑的内容,中国恐怕也没有崩溃的可能性。    当然,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其社会及经济作出判断时,观察事物的人的主观对其结论有很大影响。    我几次短期访问过中国,从一九七九年春天起开始常驻北京,对我来说,伴随着对中国现实接触机会的增加,使我感到吃惊的地方确实不少。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本来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造成社会不安、威胁着体制的事件,但是并没有形成那么大的冲击,而且是“妥善”地得到了解决,在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很大的伸缩性。中国社会有很大的伸缩性,所以能够承受日本社会所承受不了的冲击。其最大的实际例子就是文化大革命,可以说就是在那样混乱的情况下,中国这个国家和党领导体制也没有崩溃。    第二个引人注目之处是,以这很高的弹性值为背景,人民不仅对传统的政治权力服从和忍耐,而且在三十多年的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众多的人民得到了相应的利益,这是事实。中国解放前和现在的区别毕竟有天壤之别。这一成果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并且在文革后,党重新确认“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对工人增加了奖金,对农民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对集体和个人企业实行奖励,通过这些办法,刺激了人民的积极性,大多数的人民也在这一新政策下把这些作为既得权益。这是不能否认的。    中国现在面临着的真正困难是从现在起到二十世纪末,必须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两千多年来一直到文革的封建统治已不可能重演。拥有十亿人口、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探索中把中国建设成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全新的社会。

2. 美芭蕾舞剧院指挥:吉尔伯特谈中国音乐界情况

【美《纽约时报》三月五日文章】题: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渴望会得到满足吗?    在文化革命期间,西方文化在中国被视为禁忌,应该深恶痛绝。但是实际上,人们仍然保持着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兴趣。现在,中国急于赶上来,以一种如饥似渴的心情热切地希望掌握西方的一切。这倒不是说中国要抛弃自己的文化,而是以中国的方式重新去理解西方文化中的精英。    这至少是最近在中国短期逗留过的两位西方音乐家的观感。纽约爱乐乐团前助理指挥兼美国芭蕾舞剧院指挥约翰·吉尔伯特计划在两年内,分阶段地在中国居住十二个月,他已在北京等地度过了六个月之后回国,他在那里是同中央乐团合作。    沃思堡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评奖团主席约翰    ·乔达诺最近也曾在北京和上海逗留两周,试听中国最优秀的钢琴新手的演奏。    吉尔伯特说,中央乐团有五百名专职团员。乐团自己有两位中国指挥,但是吉尔伯特说,他在北京时被人以权威相待。乐团每隔两周举行一次音乐会,每个节目要排演十二次,每次三小时。    吉尔伯特说,他们要想使音乐会象个样子,这十二次排演一次也不能少。    他解释说,他们的才能无可挑剔。但没有经验可言,乐器的质量是不高的。    吉尔伯特和乔达诺都希望保持同中国人的接触。    乔达诺打算让今年参加克莱本钢琴比赛的优胜者随同他的得克萨斯小交响乐队到中国来演奏。    吉尔伯特在北京的合同满期以后还希望再以特邀客人的身份来中国演出。他认为,他同中国的友谊将会长期地保持下去。

3. 西方音乐家说:中国音乐在快速发展

【合众国际社得克萨斯州沃思堡五月二十日电】范·克莱本钢琴比赛负责人说,中国在文化革命期间,曾下令禁止学习和演奏西方音乐。可是中国的青年钢琴家们在克服了这种障碍之后,现在又迅速恢复学习和演奏西方音乐了。这种恢复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致参加今年比赛的音乐家中,竟然有两名颇有希望的中国艺术家。    乔达诺是得克萨斯州小交响乐队指挥。他一年前在香港担任客座指挥时曾试听了中国钢琴家的演奏。    他曾同中国指挥一起在学习班指挥。后来,中国指挥邀请他到中国去。    乔达诺说,“一九八○年十一月我第二次访问香港时,顺便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试听了这两所学院最优秀的学生的演奏。令人惊奇的是,他们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丢掉的东西捡回来,而且在世界上能够同他人相匹敌。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在那里,西方音乐非常受欢迎。他们所不喜欢的是摇摆音乐。他们认为那是腐朽的,而且是同吸毒问题和暴力有联系的。”

4. 共同市场国家工业生产趋于稳定

【美联社布鲁塞尔六月三十日电】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今天说,共同体的工业产量在连续十二个月下降之后,现在似乎趋于稳定。    共同体委员会在一项报告中说,平均每三个月变动一次的工业产量在三月份没有变动,这表明工业生产的基本趋势在过去十二个月下降之后可能已经稳定下来了。    然而,共同体委员会认为越来越高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率的压力并没有终止。    共同体委员会的文件说:“目前,还没有出现失业速度减慢迹象”。    共同体委员会说,四月份有八百五十万人失业,占全部劳动力的百分之七点七。    共同体委员会说,通货膨胀继续加剧,六个月来上涨所表明的消费价格的趋势在四月份增加到百分之十三。    该委员会说,尽管共同体内的利率提高了,但五月份欧洲货币单位同美元的比值进一步下降了。

5. 美驻苏记者威利斯文章之五:《苏联前途如何,它对西方意味什么?》(中)

然而,最有可能带来变化的年龄相仿的一批人,可能是后两代人——代表人物是政治局中两名最年轻的委员:列宁格勒党领导人格·罗曼诺夫,一九二三年生;以及米·戈尔巴乔夫,一九三一年生,他在一九八○年被提升为有表决权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主管农业。罗曼诺夫那一代或许是最悲惨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者最多的一代。大战爆发的时候,他那一代人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征战阵亡,他们首当其冲。这一代人的大学教育受战争干扰也最厉害。这一代的幸存者往往是注重实际的人物,是战后在工作中受到教育的。    戈尔巴乔夫的一代远远是受教育最好的一代,因为这一代人在战时年龄太小,没有参加战斗,可大学却是在战后念完的。然而对这一代人进行猜测的困难在于,见过罗曼诺夫和戈尔巴乔夫一面的西方人寥寥无几,更谈不上仔细研究他们的思想了。    他们和与他们地位相同的人会比勃列日涅夫那一批权贵较为开明吗?将会较少地害怕西方和中国,比较倾向于主张放松党对国内的控制、使工业和农业分散管理,准备让苏联人民比较自由地旅行,比较多地得到西方消费品吗?他们是否会比年龄更大的那一批人更僵化,更沙文主义,更排外,更有决心保卫和加强苏联在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地位,更有决心将东欧控制在苏联帝国之内、并且牢牢地保持住同在古巴、非洲和亚洲的盟友的关系?    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世界其他地方所发生的情况——比如莫斯科的主要竞敌美国是否继续扩充军备,继续把莫斯科看作一个侵略成性和富有威胁性的国家,继续为保护它输入的石油来源而担忧。或许美国将发展更多替代性的能源,将变得比较自信,制订出遏制苏联威胁的较好的办法,要末把军备预算经费转用于较为和平的建设项目。    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中国,中国大力增加进攻性武器,或者美国奉行提供这种进攻性武器的政策,都会使克里姆林宫大为惶恐,并且导致苏联铤而走险。鉴于克里姆林宫在考虑它自己的安全的时候,总是感情用事、草率简单,那么美国奉行这样的政策似乎是不明智的。难道西方真正会刺激苏联人,使他们采取谁都会感到遗憾的行动吗?    见过罗曼诺夫的少数西方人,发现他尖酸刻薄、反复无常、聪明过人。在一次招待一群来访的美国参议员的晚宴上,他多次打断他的翻译的讲话,从他的席位上发号施令。他还喜欢皇家古董: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说,他曾经从一家博物馆里拿走皇宫的瓷器,供他女儿婚礼之用,此事惹得克里姆林宫好不生气。象罗曼诺夫那样的人物,同勃列日涅夫一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的,尤其是纳粹对列宁格勒的九百天包围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所造就的。苏联感觉到,无论西德人,还是东德人,都应该永远加以遏制,罗曼诺夫很难不具有这种感觉。他不能不承认控制苏联的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是有关键的战略意义的。他对各处的外部敌人恐怕是担心的。(中)

第 3 版

1. 德新社报道:西德人口结构发生大变化

说德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出生率明显下降,到下个世纪初领取养老金的人日益增多,就业职工的社会负担将加重    【德新社汉堡六月十八日电】德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然而,德意吉联邦共和国的人口——目前是六千一百万——由于出生婴儿太少,今后若干年内大有缩减之势。    由于这种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情况,德国的社会问题决策者预言,今后几十年将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能够工作的人越来越少,社会将必须供养越来越多的领取养老金的人。    统计工作者把七十年前德国人口结构描绘成一个金字塔。然而到二○三○年,这种人口结构将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它将象一个“倒置的洋葱头”:领养老金的人象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身上。    发生这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德国人的估计寿命在不断延长。一八八○年在日耳曼帝国时期,一个新生的男孩预计只能活到三十六岁,而今天一个男子预计能活到六十九岁以上。    妇女的情况更是非同小可:她们的估计寿命在一个世纪里延长了一倍,从三十八岁延长到了七十六岁。    科学家们认为,出现这种可喜的情况,是由于医疗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时的缩减。然而,社会问题的决策者表示关切的是:没有人知道将来如何照顾人数众多的老年人。    造成人口日益老化这样一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德国人都不想要孩子。    一九六四年以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直处于“婴儿激增时期”,因此,到一九九○年前后将能充分地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人力,并且将能赡养老年人。    但到了一九六四年以后,随着避孕药丸的广泛采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八年,新生的孩子数目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后来在一九七九年,德国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所生的孩子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一。    然而,如果这种生育子女的愿望不继续保持下去的话,社会学家认为,在下一个世纪初,就业职工的社会负担将会加重。    为力图避免由于出生率下降造成的人口方面的难题,德意志联邦政府一九七九年实行了一项给青年家庭提供补助的计划。国家给儿童的补助费有所增加,有工作的母亲享有特别假期,工资由国家付给。

2. 日报刊登日本去年劳动力的调查报告

说就业状况比上年度有改善,但失业人数比上年度增加四万多,达到一百一十八万人    【日本《朝日新闻》五月一日刊登一九八○年度日本劳动力调查报告】    总理府总务长官中山五月一日在内阁会议上报告了一九八○年度平均劳动力调查结果,并获得通过。据报告说,十五岁以上的人口为八千九百五十八万人,其中就业人数为五千五百五十二万人,比上年度增多五十九万人(百分之一点一),就业状况从总体来说有了改善。另一方面,完全失业的人数比上年度增多四万人,计为一百一十八万人。完全失业率上升了百分之零点一,成为百分之二点一。总理府统计局认为“这是在石油冲击以后被辞退回到家庭的妇女零工看到景气恢复,又开始寻找工作的表现。但是就业虽然日有增多,还没有达到吸收她们的程度”。就业人数:就业人数的增加幅度以一九七七年度增加七十六万人为高峰,近几年来逐渐减少。但是就业人员中,在公司工作的人达三千九百九十七万人。比上年多一百零一万人(百分之二点六),是一九七四年以来的最大增加率。从这方面看,也证实了经济的恢复和就业的增加。各行业的就业人员:按主要行业分别看就业人数,农林业为五百二十五万人,建设业为五百四十八万人,制造业为一千三百七十一万人,批发、零售业为一千二百五十七万人,服务行业为一千零八万人。比上年度的增加人数是,服务行业二十六万人(百分之二点六)为最多,其次是批发、零售业二十四万人(百分之一点九),制造业二十二万人(百分之一点六)。    相反,农林业却减少了三十六万人(百分之六点四),在近几年来继续减少的趋势中,有了特别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可以说石油冲击以后,一度减势缓和,有一些人从城市返回农村的回流现象,但是可以说,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数又开始增多。    按产业部门分类的比率是,第一产业(农林渔业)为百分之十点三,第二产业(制造、建设等)为百分之三十四点七。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为百分之五十四点八。第二产业是上年转变为六年来未有的扩大倾向,以后又是两年连续增加。完全失业人数:完全失业的人是一百一十八万,其中男子七十三万人,女子四十五万人。和上年度比较,男子增加一万人,(百分之一点四),而女子增加三万人(百分之七点一),都大幅度增加了。石油冲击以后,民间企业减少,因而男女失业率都增加了。但这次由于女子希望就业的人数增加,把失业率推上去了。就业时间:农林业以外的就业者每人平均一周的工作时间为四十七点二小时,比上年度缩短了零点二小时。按男女分别来说,男子为五十点六小时,和上年没有不同,而女子为四十一点五小时,是三年连续减少。    按时间分类,短时间工作的(每周不足三十四小时)占百分之十三点七。正常时间(三十五到四十八小时)占百分之四十八。长时间(超过四十九小时)占百分之三十八点三。看最近三年的动向,正常时间班有若干减少,这部分时间增加到短时间班上去了。总理府的看法是“因为实行了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工作时间少、打零工的妇女增多了”。

3. 伦敦领取养老金的人可免费坐地铁

【英国《金融时报》五月二十八日刊登格里菲思的报道】题:伦敦领取养老金的人免费乘坐地铁    大伦敦议会将让伦敦所有领取养老金的人免费乘坐地铁,每年所花费用为二百三十万英镑,并计划在英国铁路公司的市郊线也实行这一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将有一百万人享受这一待遇。这一计划从六月十四日起开始实行。    大伦敦议会早已实行了在乘车非高峰时期让领取养老金的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的制度。预计,大伦敦议会今年将拿出三千三百万英镑来补偿伦敦交通公司因此而减少的收入。    大伦敦议会的这一计划是为了使一些免费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改乘地铁,因为白天地铁都未能充分利用。    免费乘坐地铁也是工党在大伦敦议会选举前竞选宣言中的一部分。    伦敦是英国唯一对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实行免费乘车的城市,约克郡议会最近也对盲人和残废人实行车票减价措施,每年花费五十一万九千英镑。

4. 苏联发现一座万年前清真寺遗迹

【法新社莫斯科七月三  日电】塔斯社七月三日报道,苏联人对在七至十二世纪存在的一座古城库伊鲁克——托别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一座距今已有一万年的大清真寺的遗迹。    苏联哈萨克的考古学家认为,这座著名的清真寺是在十三世纪初与整座城池一起被入侵者摧毁的。这座宗教建筑物吸引了中亚、伊朗和阿富汗的许多朝圣者。库伊鲁克——托别这座城市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哈萨克南部的奥塔尔绿洲。中世纪时,这里有许多游牧民族的定居点,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它把通往欧洲、中亚和东突厥斯坦的沙漠商队行走的道路联结在一起的。

5. 美刊谈美国培训女宇航员的情况

说由于她们执行的将是一些重大的科学和技术任务。她们要接受天文、数学、制导系统、导航等多方面的教育    【美《行列》杂志六月七日一期刊登安德森的文章】题:美国女宇航员    请记住这些名字:香农·露西德、凯思林·沙利文、朱迪思·雷斯尼克、萨利·赖德、安娜·费希尔和玛格丽特·塞登。    这些人中的某一个人将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妇女。她们每一个人都是经过全面训练、羽毛丰满的宇航员,能够熟练掌握她们工作中的所有方面。在这六个尖子后面,还有两个正在训练的宇航员——玛丽·克利夫和邦尼·邓巴。    当这些妇女中的一个人第一个进入太空时——可能在一九八三年或者一九八四年——执行的将是一些具体的、重大的科学或技术任务。美国无意仿效苏联,苏联把天资很差的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送入太空只是为了扩大影响。    为什么过了二十多年才允许妇女加入我们的航天计划呢?对她们从来没有明确地排斥过,不过,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早期的一些规定实际上是排斥妇女的。该局的条例规定,宇航员必须有高性能的飞机上飞行一千五百小时以上的经历。能积累这么多飞行时间的地方只有军用作战飞机——但妇女是不能驾驶这种飞机的。结果是,只有男的能参加空间计划。    但是新的航天飞机把这一切都改变了。航天飞机的大小同DC一9差不多,全面运转需要四个人:指令长、驾驶员、飞行专家和有效负载专家。预料第一位妇女将作为飞行专家首次进入太空。    作为飞行专家的妇女,要监督和进行诸如把卫星放入轨道和将卫星收回并进行修理这类重要的活动,同时还要进行科学实验。    这六名女宇航员中,有四名是理学博士,另外二名获医学学位。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她们同男性候选宇航员一样训练。如果她们被选上,她们知道那不是由于其他原因,而是完全由于她们具有从事这项工作的才智、技巧和知识。    航天局的官员和女宇航员都说她们接受的训练是一般性的。一位官员说:“这些人不是孩子,没有必要让她们重新上学。”这位官员认为只是让她们“稍为复习一下”,但是这些课程,听起来象是大学里的研究项目。宇航员接受的主要有天文、数学、制导系统、导航和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教育。    年龄最大的女宇航员露西德今年三十八岁,已经结婚,有三个孩子,她是生物化学博士。她说,她当宇航员没有受到同她一起受训的男宇航员的歧视。    沙利文说,男女宇航员在精神和物质生活方面唯一的不同是分开的更衣室。    沙利文今年二十九岁,没有结婚,是一位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她说:“我认为我到这里来不是出于性别的考虑,我到这里来是因为我合格。”    官员们现在还不能说,谁将成为第一个上太空的美国妇女。航天局预料每年将有六十次飞行任务,所有女宇航员可能都有机会上航天飞机。

6. 美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可增强记忆的物质

【美国《新闻周刊》五月四日文章】寻求一种使人更加聪明的药物,听起来差不多同古代炼金术士想把铅变成金子一样是徒劳无益的。但是,国立心理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已开了头:他们发现:人脑中有一种化学物质,看来可以改善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这种物质叫加压素;是由脑垂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人们很早就知道它有收缩血管和影响肾功能的作用。国立心理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对动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后,兴致勃勃地去进行把这种物质作为记忆增强药的试验。研究人员在对人进行试验中又采用了人工合成药物——类属加压素的DDAVP。自愿受试的人接受这种喷雾状的药物——在几个星期中天天如此。然后,对他们做各种各样的记忆力测验。    青年大学生服用DDA-VP以后,比在试验前的考分提高百分之二十。据报道,一批患抑郁症的中年妇女的记忆力增强了百分之五十;有三分之一的人症状大为减轻。不过,人们还不知道这种药物究竟是怎样完成这些变化的。但是,研究人员猜测,加压素和类似加压素的化合物对于人脑中起刺激和兴奋作用的部分起了有效作用,而这两个部分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DDAVP具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其一是:有收缩血管的趋势。因而,研究人员现在正对类似的化合物进行试验。如果试验证明可靠和有效,这些药物用来治疗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健忘现象将特别有用。对于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生吞活剥学习的学者来说,这种药物也许比咖啡更好。

第 4 版

1. 美农业部发表预测报告估计今年世界谷物产量将创纪录

【路透社华盛顿七月十日电】政府的一份报告预测,今年世界谷物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十六亿三千万吨,主要是因为美国小麦和玉米丰收。    美国农业部说,一九八一——八二农作物年度的产量将比上一年度增加百分之四。    报告还预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谷物会增产。    但是它说苏联由于气候特别炎热和旱燥,谷物产量将只有两亿吨,比上月的估计低一千万吨,比莫斯科的目标二亿三千六百万吨低得多。    报告说,如果今后几个月气候好转,苏联谷物产量仍然可能达到大约二亿一千万吨。    但是苏联今年需要大丰收才能补充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年谷物歉收而消耗的储备。    今年美国小麦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二亿八二一百万蒲式耳(七千六百五十万吨),比去年产量增加百分之十九。    报告说,美国玉米产量估计可达七十一亿二千万蒲式耳(一亿八千一百万吨),比去年增产百分之七。    报告预测,本年度世界小麦产量将达四亿六千五百万吨,比上年度增产百分之六。    报告说:“自从上月以来降了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谷物生产的前景改善了。”    报告说,今年世界稻米产量估计为四亿零六百万吨,这也是创纪录数字,因为美国、中国、南朝鲜和日本都增产了。

2. 美白宫官员说到今年年底美经济将开始改善

【美联社华盛顿七月十二日电】一位白宫官员七月十一日说,“里根政府在一项新的预测中预言,美国的经济在一九八一年剩余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里将不会增长,但是,到今年年底随着通货膨胀率的继续下降,经济将开始得到改善。”    白宫发言人戴维·格根说,“我们不是预言会出现经济衰退,我们是说通货膨胀的前景已得到了改善。”    他说,失业率将“徘徊在百分之七点五左右,而且可以设想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可能还会再增高一些”,不过,到一九八二年将会降下来。政府的这项最新的对经济状况的判断的细节将于七月十五日公布,不过,格根把大致内容预先向记者们作了介绍。    格根还承认,政府在试图让众议院通过其减税计划方面遇到了严重的斗争,而且也没有取得共和党的坚决支持,这种支持是它要在削减预算的斗争中获胜的基础。关于经济预测,格根说:“经济前景和预算前景同我们一月份的预测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格根还说:“在经济方面,正如我们过去所说,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第二和第三季度中将相当平稳,我以为这种说法是公平的。我们真切地期望经济在年终前后将振兴起来。”    这份经济报告将于七月十九日在渥太华举行的七国经济问题最高级会议开幕前夕发表,政府预计在这次会议上将听到其余几个国家抱怨美国的高利率影响了它们几国的经济。    格根说,从努力改善经济的角度去看,“国内采取的行动与渥太华会议”肯定有联系。这位发言人说:“在国内,我们的注意力一直是恢复经济。现在,渥太华提供了一个扩大我们注意西方经济发展问题的机会。因此,我们过去六个月在国内的所作所为与渥太华即将发生的事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格根说,下周将是政府“最紧张的一个星期”,政府在这一周里将就税收法案进行工作,为渥太华会议作准备,宣布一项禁止核扩散的政策,也许还要宣布政府移民政策的某些细节。

3. 澳《金融评论》报道:《印度苏联购买小麦抬高了澳大利亚的价格》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周刊七月十日报道】题:印度、苏联购买小麦抬高了澳大利亚的价格    在国际上猜测苏联、中国和印度打算购买小麦之后,澳大利亚出口小麦的开价猛涨,在最近几天里离岸价格涨了六澳元以上。    昨天,澳大利亚小麦局为七月份交付的澳大利亚“标准白”小麦开的价为每吨一百五十一澳元,而前一天每吨为一百四十四点五○澳元,每吨比月初回开了十一澳元。    澳大利亚小麦局代理总经理说,作这种猜测的主要短期原因是,传说印度打算购买小麦和苏联本星期从阿根廷购买了五十万吨小麦。    这种猜测抬高了美国小麦期货的价格。    尽管印度尚未证实它打算购买小麦一事,但是,大多数海外谷物商估计,印度在实现了四年自给自足之后今年至少要购买二百万吨小麦。    美国的一位西方农业专家说,印度今年可能要购买四百万吨小麦,这要看收成情况而定。    世界小麦贸易中造成涨价的另一个原因是,苏联在七月七日同意从阿根廷额外购买五十万吨小麦。    购买的这批小麦要求在今年最后四个月交付,这使苏联在今年从阿根廷购买的小麦总数达到二百八十万吨以上。    阿根廷最近这笔销售意味着,阿根廷将不大可能根据现有的合同完成向中国提供七十万吨小麦这个最低限额。    目前的一个大未知数是苏联的收成。据说,苏联遭了旱灾。由于出现了这种旱情已迫使一些地区提早收割。    但是,苏联官员和美国官员很快指出,这不会对收成产生不利影响。

4. 美报报道:苏今年可能增加购买美国粮食

【美国《商业日报》七月十日报道】题:苏联人可能增加购买美国粮食    西方专家七月九日说,由于气候反常的炎热,粮食作物受害,苏联可能增加原计划购买美国粮食的数量。    六月底七月初,苏联连续两周多气温达华氏九十度,而且伴随着热风。据信这将使苏联乌克兰南部、伏尔加河下游和北高加索的粮食作物受到损失。    今年的庄稼可能受害也许使苏联官员更加急于接受美国提出的建议:到九月底美国将向苏联出售三百万吨小麦。    去年苏联的肉类产量从一九七九年的一千五百五十万吨下降到一千五百一十万吨,而一九八一——八五年五年计划规定肉类年产量应在一千七百万吨至一千七百五十万吨之间。    苏联报纸报道,由于炎热,不得不提前收割冬小麦和饲料,但是,由于收割用的机器尚未修理而且部件缺乏,因此收割工作受到影响。

5. 日报报道:《回到「亲美路线」的外相》

【日本《产经新闻》七月十二日报道】题:回到“亲美路线”的外相    日美首脑会谈以后,批判美国的言行曾经是很明显的铃木内阁,在十日的内阁会议上,有关阁僚一起进行反省,修正轨道,彼此确认了日美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园田外相从迄今“脱离美国”路线一转而表现出了亲美姿态。    园田外相在马尼拉把日美联合声明说得一钱不值:“联合声明没有约束力。”可是,十日在内阁会议上,他又断然声明“日美关系对日本来说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而且说:“应该理解当前美国要恢复美苏之间的(军事)平衡的方针。”前后判若两人。外务省当局为此感到放了心。    外相随铃木首相访欧,而受到了连法国总统密特朗都主张西方加强军备、同美国合作这个现实的影响。外相改变态度的更直接的原因是自民党内部的压力。。    外相从马尼拉回国后访问福田前首相时,据说福田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可是,福田委婉地叮嘱铃木首相说,“不要在联合声明上造成摩擦”。园田外相不会忽视这个情况,自那以后,他批判美国的色彩淡下来了。    外相的目的,不言而喻,在于下届内阁改组和党的人事。他把下个目标定在干事长上。这就需要同铃木首相、党内实力人物保持一致步调,对美对韩态度的转变,也可以从这种脉络上去认识。    当然,园田外相对于被看成是他改变态度这一点,是很不服气的。他否认说:“我根本上就是个日美基轴论者。正因为重视日美关系,所以不讲情面地讲了话。”    这种修正轨道的事实,对于日美、日韩关系来说,是可取的变化。

6. 巴尼萨德尔和前国王之子分别表示要推翻伊朗现政权

【合众国际社安卡拉七月十二日电】伊朗逃亡总统巴尼萨德尔和已故国王的儿子分别在今天发表的信中说,他们要为推翻现政权而战斗。他们的信都录制成了录音带。    已故国王的儿子塞鲁斯·礼萨·巴列维(二十岁)说,他父亲的军队仍然是完整的,“不久将来将显示出它的真正实力。”    巴尼萨德尔说:“我现在伊朗等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要继续为国效劳。”    巴尼萨德尔说:“我们要战斗到一个真正的伊斯兰共和国建立起来为止。”

7. 波总理会晤新任大主教格莱姆普

【法新社华沙七月十一日电】波通社报道,新任命的波兰大主教总主教格莱姆普今天会晤了雅鲁泽尔斯基总理,交谈七十五分钟。    格莱姆普四天前由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任命为格涅兹诺和华沙的大主教。他打破传统,到部长会议大厦去举行会谈。他的前任、已故红衣主教维辛斯基总是在中立的地方同政府官员会谈。    波通社在一项公报中说,总主教和雅鲁泽尔斯基将军讨论的问题中,包括维护社会安宁和采取措施来克服当前存在的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危机等问题。

8. 波兰最高法院命令独立波兰联合会的三名领导人继续坐牢

【法新社华沙七月九日电】一位权威人士在这里说,波兰最高法院应起诉人的要求,今天命令持不同政见的独立波兰联合会三位领导人回到监狱去继续坐牢,推翻了较低一级法院早些时候的判决。    独立波兰联合会的这三位领导人是该会主席、五十岁的莫楚尔斯基、三十五岁的梅蒂耶夫、三十二岁的斯坦斯基。被提出指控的第四个人是三十八岁的扬齐沙克,由于「健康原因」,被允许留在监外。    他们被指控进行了直接违背波兰根本利益的活动,最重的判刑可能是坐牢五年。    起诉人今天起诉说,这几名被告利用获释的机会「恢复了他们的非法活动」。他们被关进监狱等待审讯的时间长达六个月到八个半月左右。

9. 波党中央决定没收盖莱克的住宅

【法新社华沙七月十日电】波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今天决定把前第一书记盖莱克和他妻子在卡托维茨的住宅没收,归还国家。

10. 漫画:来自西方的援助

说明:路标上的外文为“波兰”。(原载奥地利《新闻报》)